七年级地理第三章大洲大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七年级地理第三章大洲大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推荐9篇)

七年级地理第三章大洲大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篇1

一、本课的成功之处:

1、我感觉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比较理想。本节课通过“太空旅”图片设问:“加加林为什么说他看到的‘地球’更象‘水球’”引入新课,较好地创设了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学生观察完“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的立体图后,展示“世界海陆分布”的平面图,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进行讲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与图象迁移能力。在学习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时,再次让学生判断哪个“海” 其实是“湖泊”,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强化了对地理概念的理解。

3、注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本节课能充分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活动,通 过师生活动、生生互动,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分界线、轮廓、面积和分布特征,形成教学问题场与教学情景场的叠加,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 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注重学法指导。本课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七大洲和四 大洋的位置,我在教学中,先以“亚洲”为参照,引导学生说出与亚洲相邻的大洲和大洋,然后利用“分半球记忆”和“特殊纬线记忆”法,让学生合作交流了解各 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最后,让学生练习“一笔画世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参与记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使这节课的难点迎刃而解。

二、本课不足之处:

1、本节课难度不大,但读图较多,内容丰富,教学容量大,时间略紧,有些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受时间限制,对于部分学生的质疑不敢放开讨论,如“大洲和大洋名称的含义”和“英文解释”,学生显得意犹未尽。

3、纵观这节课,我从设计和讲授力求做到“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但是一讲起来自己就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主角了,课堂上学生自己真正探究的不是很多,而且即使是学生进行的探究和自主学习了,自我感觉也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过程中依然是教师说得多学生亲自体验的不多。看来要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己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三、对今后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七年级地理第三章大洲大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篇2

新课标提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的基本理念。在活动建议方面, 新课标也多处提到开展地理实验教学。

2. 课例研究——以《大洲和大洋》为例

2.1 航天梦想, 激发兴趣。展示杨利伟、翟志刚、加加林的照片导入新课, 用航天梦想, 激发学生的兴趣。2.2 海陆分布, 探索精神。读海陆面积比例图得出: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 陆地仅占29%, 概括地说, 地球上七分是海洋, 三分是陆地。读南北半球图得出: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 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读东西半球图得出: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结论: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小活动】请每组同学拿出地球仪, 用桌上的红绳将地球仪以任何一种方式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 请学生观察任一半球是海洋面积大, 还是陆地面积大?学生通过活动观察得出: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 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3 七大洲、四大洋。读课本第32 页的图2.5 找出岛屿、半岛、海、海峡的概念并在地球仪上找出亚欧大陆、台湾岛、印度半岛、亚洲、太平洋、黄海和马六甲海峡。在了解了大洲的概念基础上, 我们知道地球上分布了七大洲。【小活动】2.3.1 请同学们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找出七大洲, 并结合书上P35 图2.11 七大洲的轮廓图和地图册P17 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 仔细观察七大洲的轮廓、相对位置和经纬度位置。2.3.2拼图游戏:请同学们首先写出各大洲的名称, 然后把它们放在标有经纬线的底图上, 看哪组同学完成的又快又好!通过拼图游戏得出: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亚非南北美, 南极欧大洋。【小活动】“一笔画世界”:用简单几何图形一笔画出七大洲, 注意赤道和180 度经线。世界上除了七大洲还分布着四大洋。和老师一起在地球仪上找下四大洋的位置。被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包围的是太平洋, 它面积最大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被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非洲包围的是大西洋, 它是世界第二大洋, 轮廓象“S”形。被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包围的是印度洋, 它是世界第三大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纬度最高的是北冰洋, 它位于北极周围, 终年被冰覆盖。四大洋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太大印北、四洋贯通。2.4 归纳小结, 理清思路。亚非南北美, 南极欧大洋。太大印北、四洋贯通。2.5 课后探究, 引发思考。请查阅世界地图, 观察哪些大洲是相连的?它们的分界线是什么?请查阅资料, 看看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所依次经过的大洲、大洋有哪些?

3.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在学生地理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3.1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地理实验教学中, 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 有意识地观察地理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现象, 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例如, 在用绳子将地球仪以任何一种方式分为大小相等的两个半球, 并要求学生观察任一半球是海洋面积大, 还是陆地面积大时,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 得出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 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的结论。3.2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 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学生按照教师提示, 亲自动手操作和制作, 有助于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提升。例如, 在拼图游戏中, 同学们写出各大洲的名称, 并把它们放在标有经纬线的底图上, 并思考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和各大洲所处的半球位置以及赤道穿过哪些大洲, 学生通过亲自尝试、动手操作以及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从而认识到七大洲的轮廓、相对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学生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3.3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初中生想象能力不足, 在地理实验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形象的实验引导学生对地理现象和规律的思考,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 在“一笔画世界”活动中,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绘出七大洲的轮廓和位置, 在画的过程中, 注意赤道和180 度经线穿过的位置, 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3.4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好奇心比较强的特点, 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地理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学生通过自己实践, 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进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3.5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地理实验教学中, 多以小组合作形式为主, 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 共同探究,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又有利于增强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摘要: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是一种通过地理实验更直观、形象的展现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教学方法。初中地理实验教学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从而培养了的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合作意识。笔者将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与地理能力有机结合, 以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为例, 探讨了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对学生地理能力培养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课例研究,地理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郭红, 李春艳.深化地理实验教学改革, 加强学生智能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1 (5) :114-115.

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 篇3

第一阶梯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第二阶梯目标:2、能够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分布特征。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地球表面 %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 %,所以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更像“ ”。

2、世界海陆分布不均,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 半球。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 半球。

南北两极看:北极周围是________,南极周围是________(填陆地或海洋)

3、从课本第32页图2.4中可以看出,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 面积大于 面积。

4、阅读课本第32页图2.5,把下列地理名称与其相对应的描述组合。

A.大陆 ① 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B.大洲 ② 大陆与其周围的岛屿

C.岛屿 ③ 大洋的边缘部分

D.半岛 ④ 地球上面积广阔而完整的陆地

E.海 ⑤ 四面环水的一块陆地

F.海峡 ⑥沟 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A—( ) B—( ) C—( ) D—( ) E—( ) F—( )

5、陆地分为 个大洲,按照面积大小排列,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6、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合作探究】

观察“世界地形图(地图册第二页)”,“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图(课本32页图2.5)”,分清半岛、岛屿、大陆、大洲、海、大洋、海峡等概念。

大陆

面积 的陆地

世界最小的大陆

世界最大的大陆

岛屿

面积 的陆地

世界最大的岛屿

大洲

和周围的 合起来 例如:

半岛

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三面 ,一面与陆地相接)

例如:

海洋的 (中心、边缘)部分,离大陆较

(远、近)

例如:

海洋的 (中心、边缘)部分,离大陆较

(远、近)

例如:

海峡

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例如:

探究二:在下图相应位置填写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探究三: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

1、世界有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分别是

2、七大洲的分布及特点:从南北半球看,亚洲、欧洲、北美洲主要位于 半球,大洋洲、南美洲、南极洲主要位于 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 半球,南美洲和北美洲主要分布在 半球。

3、世界有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

(一)精挑细选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美洲?

2、下列各洲能看到极昼极夜现象的大洲是?

A、非洲 ?B、大洋洲C、南美洲? D、?南极洲?

3、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

A、北冰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4、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

A、大洋洲 B、非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

5、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B、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C、有两块大陆被赤道穿过 D、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6、世界最大的洲和最大的洋的组合是:?

A、欧洲、太平洋 B、亚洲、太平洋? ?C、南极洲、大西洋 D、非洲、印度洋

7、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和大洋名称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七年级地理第三章大洲大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

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洋等概念,并能判别。

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通过课程引入,培养有关航天科学的兴趣。

2.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七大洲位置的确定。

教学方法:启发、反思、互助、探究、讨论、提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七大洲和四大洋挂图、拼图、音乐、图片;学生准备:地球仪。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听音乐:高山流水

师:这首古筝曲的名字叫“高山流水”。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这首乐曲不仅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你知道吗?1978年美国探测外星生命的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带有一套“地球之声”唱片,集中了代表了地球人的声音、科学、形象、音乐、思想和感情,作为人类送给外星人的第一份礼物。在音乐节目中,有贝多芬、巴赫的名曲,还有各国的民族乐曲,这其中就有中国的这首古乐“高山流水”。

今年,可以说是人类太空活动频繁的一年。有谁知道,最近在我国的航天航空领域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发生吗?

生:嫦娥1号卫星成功发射。

师:可以这样说,人类现在已经进入了重返太空的黄金年代!(出示图片)我们知道,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到太空旅行的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东方1号宇宙飞船载着他围绕地球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轨道飞行。在这次长达108分钟的旅行中,他飞越了40,000千米。前苏联宇航员进入太空看到地球后,曾经说过,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应该叫水球。加加林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从太空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它更像一个“水球”。

板书:地球?水球?

师:虽然我们不能像加加林那样遨游太空,亲身观察我们的地球家园。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感受到这个现象。

游戏:滚动地球仪

(通过滚动地球仪,大部分同学接触到海洋部分。以此证明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师:刚刚通过这个游戏,接触到洋部分的同学请举手。你有什么收获?

生: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师:(展示地球卫星图片)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板书:1.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师:指导学生观察图2.1你的收获是什么?

生: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板书: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师:读图2.4,你还有什么收获?

生:不论我们如何划分,任何两个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

板书:3.不论我们如何划分,任何两个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

师:古人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为什么不叫水球?

生:因为古人生活的范围很小,他们根本不知道地球的全貌。

师:非常好,可见,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人类文明史上,记载着人类探险与认识世界的历程。请阅读材料: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

学生一边阅读,老师一边展示图片:图片展示出张骞、马可·波罗、郑和、哥伦布、麦哲伦等一些旅行探险家的图片供学生欣赏。同时,老师按顺序依次出示各大洲拼图,完成七大洲分布雏形。

师:请大家阅读图2.5。(老师边指图,边讲解什么是大陆、大洲、半岛、岛屿、海洋)

师: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出任意一个半岛、岛屿、海洋或大陆,并说出他们的区别。

(学生在地球仪找出了很多半岛、岛屿、海洋,并能区别岛屿与半岛的概念)

游戏:搬动课桌

通过搬动摆放课桌,了解半岛、岛屿、海洋、大陆、大洲、海峡区别。几排课桌组成大陆,旁边单独的课桌是岛屿,课桌之间为海峡。

(教师介绍冰岛与格陵兰岛名称由来,增加趣味性。)

师:我们把全球陆地分为七大洲,海洋分为四大洋,请同学们分别在地球仪、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板书:

二、七大洲四大洋

师:请几个同学上台来分别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指出七大洲与四大洋。

师:同学们,我们再进一步仔细观察地球仪或地图,你能告诉我哪些大洲位于东半球、哪些大洲位于西半球、哪些大洲位于北半球、哪些大洲位于南半球、哪些大洲被赤道穿过以及大洲与大洲之间的界线吗?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拼图游戏。

游戏:拼图游戏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七大洲几何图形,请同学们把它们放在标有经纬线的空白图上,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师:请大家认真阅读文字材料,了解各大洲名称的由来。然后参考课本地理名称的中英文对比,了解各大洲英文写法。

巩固练习: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1.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大洲和大洋》教学反思 篇5

教学所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一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我想只要引导性的合理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让大家在愉快活跃的气氛中完成学习,应该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于是,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动手动脑、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设计了:自由辩论(地球?水球?)、找“洲长”(七大洲)、一笔画“世界”(大洲大洋学完后)、知识抢答(知识巩固)、拼图游戏等活动,并用“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太空使者”和“中国神舟五号”在太空中拍摄的视频及极富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语言和图片牢牢地抓住学生们的心,不断地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配以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渡过了45分钟,较好的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培养了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洲长” 们还获得了锻炼口头表达的机会,可谓“一举多得!”

存在的不足:第一:本节内容知识容量较大,比如在“大陆、大洲、岛屿、半岛”的等相关概念的掌握中不需花费那么多时间讲解,只要学生能够看懂理解就行;第二,课件拷贝到教室后相应的链接出错,导致课件播放不够流畅,应提前做好准备,确保课堂效果更佳。第三,联系实际较少。

今后努力的方向:通过教学实践的观察和体验及科组老师们的探讨,我们发现,当授课时结合生活或生产实际时,学生的兴趣最为浓厚,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最为牢固。因此,我们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将课本知识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教会学生学以致用!

区域地理大洲大洋教案 篇6

总路咀高级中学 孙文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能力利用地图说明海陆分布的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学生能够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

廓和分布特征;

(3)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海峡等的具体位置。2.能力目标:

掌握各大洲大洋的分界线,学会利用经纬网对地球上的大洲大洋进行定位,培养识图用图能力。3.情感目标:

通过对地球的七大洲四大洋的探索,激发学生的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相对位置和所跨经纬网。

2.教学难点:利用经纬网图对大洲和大洋进行定位。

三、教学用具: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参与式开放型教学,开展学生读图,拼图的活动。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地球的卫星图像,学生讨论地球的名称是“地球”还是“水球”,从而引入新课。

(一)、海陆分布不均匀:

给出地球海陆分布饼状图,学生读图,得出:地球“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结论,由此得出:地球的海陆分布不均匀。不均匀的表现:

给出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学生观察得出: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 但南北半球海洋面积均大于陆地面积。

学生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观察得出: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集中于东半球,海洋集中于西半球。

由地球海陆分布不均,将地球划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

无论我们怎么划分大小相等的两个半球,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

(二)、七大洲:

在学习七大洲之前,先了解四个概念:

1.什么是大陆?半岛?岛屿?大洲?

出示一幅海陆分布图:学生读图,说出箭头指示的地方的名称:

大陆: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

半岛:三面临水,一面与大陆连接的陆地;

岛屿:面积较小,四面环水;

大洲:是大陆和它附近岛屿的总称。

2.认识七大洲:

展示世界大洲分布图,学生找出七大洲说出它们的名称;

并思考:主要位于东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主要位于南北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给出东西半球大洲分布图,并回顾东西半球的划分:以160°E和20°W为界。

学生回答: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

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赤道横穿的大陆: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

给出南北半球大洲分布图,学生回答: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

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大洋洲、南美洲、南极洲。3.七大洲面积的比较:

学生读七大洲面积直方图和轮廓图,比较得出,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序: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给出记忆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开展活动一:出示各大洲的轮廓图,让学生认一认各大洲,记住它们的轮廓,并动手画一画。4.主要的大洲分界线:

展示欧亚非三大洲界线图:根据图示,得出:

亚欧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

读亚洲和北美洲的界线图,得出,亚洲、北美洲界线:白令海峡。

读南、北美洲的界线图,得出,南、北美洲的界线是:巴拉马运河;

并指出: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拉丁美洲。

读欧洲、非洲界线图,得出,欧非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5.根据地图的“关键”经纬度进行定位:

给出地球上关键经纬线,学生回答,这些关键经纬线,经过的大洲:

重要的纬线:

如:赤道通过:南美北部、非洲中部、亚洲东南部、大洋洲;

30°N通过:北美南部、非洲北部、亚洲(西亚、中国中部);

40°N通过:北美中部、欧洲南部、亚州中部;

30°S 通过:南美南部、非洲南端、澳大利亚大陆南部。

重要的经线:

如:90°W通过:北美东部、南极洲;

60°W通过:北美东南部、南美中部、南极洲; 0°

通过: 欧洲西部、非洲西部、南极洲; 30°E通过: 欧洲中部、非洲中部、南极洲;

60°E通过: 欧洲东部、亚洲西部、南极洲;

90°E通过: 亚州中部(中国西部)、南极洲;

120°E通过:亚洲东部(中国东部)、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南极洲; 150°E通过:北亚东部、澳大利亚大陆的东部、南极洲。

随即检测学生利用经纬网的读图能力,展示只有经纬线的图形,学生确定图中A、B、C、D、E五点的所处的大洲,并请同学回答:

A位于北美洲,B、C位于南美洲,D位于亚洲,E位于非洲。6.各大洲的关键经纬线:

北美洲的关键:三线:90°W、30°N、40°N

两点:(90°W、30°N)、(90°W、40°N)南美洲的关键:三线:60°W、0°、30°S

两点:(60°W、0°)、(60°W、30°S)

欧洲的四个关键点:(10°E、40°N)、(0°、40°N)

(10°E、50°N)、(0°、50°N)

非洲的十字坐标经纬线:20°E、0°

东亚的四条关键线:90°E、120°E、30°N、40°N

四个关键点:(90°E、40°N)、(90°E、30°N)

(120°E、40°N)、(120°E、30°N)

大洋洲的两个关键点:(120°E、30°S)、(150°E、30°S)

学生记住这些关键经纬线,并能够在经纬网图中确定七大洲的位置。

认识了七大洲,我们再来认识四大洋:

(三)、四大洋:

在认识四大洋前,先来了解以下概念: 1.什么是洋?海?海峡?内海?陆间海?

展示相应图片,总结出:

洋:指海洋的中心部分;

海:指大洋的边缘部分;

海峡:两个海区之间的狭窄水道;

内海:深入大陆内部,只有狭窄水道与海洋相通的海;

陆间海:介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大陆之间的海。2.认识四大洋:

展示世界地图,学生找出世界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读四大洋面积饼状图,可知:四大洋面积由大到小排序:

太平洋>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给出记忆口诀:太大印,小北冰。3.四大洋之轮廓图:

(1)出示太平洋的轮廓图,太平洋:面积最大,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学生判断太平洋周围的大洲,如:西北是亚洲,东北是北美洲,东南是南美洲,以南是南极洲,西南是大洋洲;

欣赏太平洋中夏威夷风景图。

(2)从世界海陆分布图中,找到大西洋,它是世界第二大洋,轮廓略象“S”形。

学生判断大西洋周围的大洲,如:以西是北美洲和南美洲,以东是欧洲和非洲,以南为南极洲;(3)读印度洋轮廓图,确定印度洋的位置:

如:以北是亚洲,以西是非洲,以东是大洋洲,以南是南极洲;

展示印度洋海啸图。

(4)展示北冰洋位置图,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从中读出:北冰洋周围是北美洲、欧洲、亚洲。

欣赏北冰洋景观图。

学习完了世界上的七大洲和四大洋,开展活动检测一下学习效果。

(四)、活动二: 1.拼图:

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图中各大陆分别为不同的颜色,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各大陆和大洋的位置,请三位同学上讲台来拼图。2.拼一拼:

出示只有赤道、回归线和极圈五条线的东西半球图,图中只有南极洲和大洋洲的位置,给出另外五大洲轮廓图,学生先判断,轮廓图分别对应的大洲;后讨论五大洲轮廓图应在的位置,并请一位同学来拼图。3.练一练:

展示中国海南岛区域图,学生判断图中对应序号的名称:

海南岛

琼州海峡

雷州半岛 4.知识的运用:

给出“金砖五国”分布图,学生说说它们的海陆位置。

如: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印度位于亚洲的南部,它的南部是印度洋;

俄罗斯位于欧洲,它是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它的北部是北冰洋,并复习亚欧的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南非位于非洲的南端,以东是印度洋,以西是大西洋。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南美洲以东是大西洋,以西是太平洋,它与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等等。

(五)、总结:

通过本节课内容,学生了解了世界上的海陆分布情况,认识了世界的七大洲和四大洋,学会了确定它们在经纬网中的位置,并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通过经纬网确定世界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六)、作业: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

问题:

判断PQ是哪个大洲? P点以西是哪个海洋?Q点以东是哪个海洋?

(七)板书:

大洲和大洋

1.地球的海陆分布: 2.七大洲:

(1)了解以下概念:

大陆、半岛、岛屿、大洲(2)认识七大洲

(3)七大洲面积的比较(4)大洲的分界线

(5)根据经纬网进行定位(6)各大洲关键经纬线 3.四大洋:

(1)学习以下概念:

洋、海、海峡、内海、陆间海(2)认识四大洋

(3)四大洋的面积大小(4)四大洋的轮廓比较

地理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篇7

[教师/Article/Index.html>总结]1.海陆的分布(板书)

[提问]请看教材封底的地球卫星照片,说一说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请学生描述教师/Article/Index.html>总结时强调从太空中看地球,蔚蓝色,大部分为海洋水覆盖。)

[提问]为什么地球最初未被命名为“水球”?(因为人类居住在陆地上。)

[展示投影片]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提问]北极和南极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北极为海洋、南极为陆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下面我们具体地学习陆地知识。

2.大陆与大洲(板书)

[展示投影片]大陆、半岛和岛屿示意图。

[教师讲述]讲解大陆、半岛和岛屿的概念。

[提问]大陆、半岛和岛屿有什么区别?(面积大小和临海情况不同。)

[展示教学挂图]《世界地形图》。

[练习]请学生在图上指出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面积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指出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及我国的台湾岛和海南岛。

[教师讲述]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

[提问]请同学仔细观察世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地球上共划分哪几个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共七个大洲。)

②哪几个大洲主体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体分布在西半球?(亚洲、欧洲、非洲主体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与南美洲主体分布在西半球。)

③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的大陆?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哪几个大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在南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大陆。北美洲和欧洲全部在北半球,亚洲、非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大部分在南半球。)

④山脉、河流、海峡等常常成为大洲的分界,请在图上指出主要大洲的分界各是什么?(欧、亚两洲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高加索山脉。亚洲与非洲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

[提问]观察地球仪,注意七大洲的轮廓,按面积请说出七大洲的顺序是什么?(教师最后归纳: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大洋洲――900万平方千米)。

学完陆地基础知识,下面我们来学习洋和海。

3.洋与海(板书)

[教师指图讲述]地球表面广大的海洋被大陆分割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顺序,它们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各大洋分别在哪些大洲之间?(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黑板上配合画出世界大洲、大洋略图)

[教师讲述]大洋的边缘部分是海。海的面积较小,且靠近大陆,一般由半岛或岛屿把它与大洋隔开。有的海与大洋之间仅是海峡相连。海峡是沟通两个大洋或海与海、海与洋之间狭窄水道,它往往成为交通要道。

[练习]在《世界地形图》上指出我国附近的海和海峡并在图上指出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与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练习]完成第27―28页“做一做”。

过渡前面我们学习了海陆的分布,那么今天的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是怎样形成的呢?许多科学家都曾经或正在研究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了不少的学说。其中著名的是板块构造学说。

二、海陆的形成――板块构造学说(板书)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其他学说的基础上,于本世纪60年代提出的。

1.大陆漂移学说

[展示投影片]大陆漂移的三个阶段

[指导阅读]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28―29页的“读一读”及29页最后一段,思考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①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

②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③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证据是什么?

④在大陆漂移过程中,面积缩小的大洋和面积扩大的大洋是什么大洋?

[教师/Article/Index.html>总结]魏格纳为了研究大陆的漂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正是一种科学献身精神。今天人们已经接受了魏格纳所提出的“今天的海陆分布是因为大陆漂移的结果”观点。到了本世纪60年代,人们通过进一步研究,认为大陆的漂移是因板块运动造成的,从而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板书)

[展示教学挂图]六大板块示意图

[教师讲述]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①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被分成六大板块。(请同学指出六大板块名称)

②六大板块是不断运动的。当板块运动时,地球表面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漂移现象。(请同学注意板块的边界和板块的运动方向。)

③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带。(配合展示投影片:世界主要火山和地震分布带。)

[练习]课文第30页“想一想”。

[提问]看六大板块示意图,解释为什么地中海在缩小,而红海在不断扩张?(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靠拢,而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在相互离开。)

大洲与大洋教学设计 篇8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地球的外貌,掌握海洋和陆地的比例。2.使学生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与分布。

3.使学生认识大陆、岛屿、大洲、半岛、海峡、海和洋的概念和差异。

重点与难点:

1.地球上海洋与陆地的分布 2.七大洋和四大洋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观察与分析法、对比法等

课时安排:1节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生活的星球为什么称“地球”,其实从外观上看好像不合适,应该称为什么合适?(水球)。

一、地球的陆地与海洋:

1、展示动态的地球(如下图),引导学生估算陆地与海洋各自所占的比例。

展示东西半球图(如右上图),让学生判别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上陆地与海洋的差别:不论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海洋面积均大于陆地面积。

2、提问:为什么古代人可以坐船环绕地球航行,而不坐车?(因为陆地被海洋分隔开来,有的大,有的小,我们可以对它们进行分别命名)动态地展示CAI课件(如下图),引导学生对大陆、岛屿、半岛、大洲等名词进行解释和对比分析。(1).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2).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3).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4).大洲:大陆和附近的岛屿总称;(5).海: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

(6).洋:海洋的中心部分;

(7).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陕窄水道;

3、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最大的岛屿、最大的大洲、最大的洋、最大半岛、著名的海峡等。

二、世界的七大洲:

展示世界七大洲地图(如下图),引导学生认识世 界七大洲的名称、位置、分布、分界线及大小。

七大洲按大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

大洋

三、世界的四大洋:

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认识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大小,如右图所示。

四、反馈练习:

1、选择题:展示七大洲轮廓图(如下图),让学生把图下的名称拖至对应的大洲中。

2、填图题:展示世界地图(如右上图),让学生把图下的各大洲轮廓图拖至对应的的位置。

3、课后练习:通过课后的练习,使学生熟悉世界空白地图(如下图)七大洲与四大洋的位置以及著名的岛屿、半岛、海峡等位置及名称。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2009年10月13日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并理解自然界中海陆的变迁。

2.使学生了解“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并认识到地震多发地带与板块构造运动的相互关系。

重点与难点: 1.“大陆漂移假说”

2.“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观察与分析法等

课时安排:1节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有许多成语与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有关,如“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等,说明了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是不断变化的,大部分的变化是十分缓慢的,人在短时间内很难察觉。

一、沧海桑田的变化:

引导学生读P33的图2.10---2.12,明确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我国东部某一海底的变迁及人类对海陆变迁的作用。

提问: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和地区也进行过大规模的“填海造陆”?(日本、美国、香港及澳门等)

提问:自然界中这些变迁,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它的动力来自于哪里?很早以前世界上的海陆又是如何分布的?

二、大陆漂移假说:

1、展示世界轮廓图,引导学生判断:从各大洲的大陆轮廓看,南美洲像鸡腿,北美洲像火鸡,非洲像矩形加三角形,澳洲大陆则像六边形;因此,我们可以把各大洲简单地用几何图形画在世界地图上。

引导学生完成P31的活动题4,略。

2、提问:咱们小时候常玩的“七巧板”就是用各种几何图进行拼接的,七大洲能否拼在一起呢?

3、简介“魏格纳”:引导学生阅读P37的图文材料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身体欠佳,躺在病床上。百无聊赖中,他的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他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相对应,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凹入大陆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自此往南,巴西海岸每一个突出部分,恰好对应非洲西岸同样形状的海湾;相反,巴西海岸每一个

海湾,在非洲西岸就有一个突出部分与之对应。(如右图)这难道是偶然的巧合?这位青年学家的脑海里突然掠过这样一个念头: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是不是曾经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从前它们之间没有大西洋,到后来才破裂、漂移而分开的?

沉浸在喜悦中的魏格纳又考察了岩石中的化石。在他之前,古生物学家就已发现,在目前远隔重洋的一些大陆之间,古生物面貌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例如,中龙是一种小型爬行动物,生活在远古时期的陆地淡水中,它既可以在巴西石炭纪到二叠纪形成的地层中找到,也出现在南非的石炭纪、二叠纪的同类地层中。而迄今为止,世界上其它大陆上,都未曾找到过这种动物化石。淡水生活的中龙,是如何游过由咸水组成的大西洋的?

更有趣的是,有一种园庭蜗牛,既发现于德国和英国等地,也分布于大西洋对岸的北美洲。蜗牛素以步履缓慢著称,居然有本事跨过大西洋的千重波澜,从一岸传播到另一岸?当时没有人类发明的飞机和舰艇,甚至连鸟类还没有在地球上出现,蜗牛是怎么过去的?

再来看一看植物化石——舌羊齿,这是一种古代的蕨类植物,广布于澳大利亚、印度、南美、非洲等地的晚古生代地层中,即现代版图中比较靠南方的大陆上。植物没有腿,也不会游泳,如何漂洋过海的?

为解释这些现象,魏格纳之前的古生物学家曾提出“陆桥说”,他们设想在这些大陆之间的大洋中,一度有狭长的陆地或一系列岛屿把遥远的大陆连接起来,植物与动物通过陆桥远涉千万里,到达另外的大陆;后来这些陆桥沉没消失了,各大陆被大洋完全分隔开来。

4、展示“大陆漂移假说”的动画图(如右图),进行解释。

《大洲大洋》教学设计(杨金邦) 篇9

杨金邦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大势,及大洲大洋的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学习本节内容要求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地球的面貌比较感兴趣,在上课之前已有了一些模糊的认识,但不能确切地表述出来,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及分布特征的认识,停留在照本宣科上,难以建立空间概念,更无法在头脑中形成地图,这也是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主要障碍之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全球海陆分布状况,能运用地图说出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2.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及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准确、规范地填写出它们的名称。

3.训练学生阅读图文的能力及构建头脑地图的能力。过程和方法

通过看、说、描、填图等活动,强化对七大洲及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及分布特征的认识,初步构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头脑地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认识到今天正确反映在地图上的海陆面貌是无数人科学探究和拼搏奋斗的结果,但仍有许多尚未被人类认识的领域,需要不断去发现探究。【教学重点难点】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及分布特征。【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内容:地球表面海陆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陆地主要分布在什么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什么半球?

二、新课教学

1、过渡: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块,这一块一块各有什么名称?

2、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32图2.5,,要求学生对照景观图说出地图中大陆、半岛、岛屿、大洲和海洋、海峡的名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地图观察和迁移能力,使概念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而获得,改变背诵定义记忆概念的学法。

3、引导:读图2.6,说出东、西半球各有哪几个大洲?

4、学生活动: ①看大洲: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读东西半球大洲大洋分布图,按从东到西(或从西到东),从北向南(或从南向北)的顺序依次说出东半球(或)西半球主要的大洲。

②说大洲: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探讨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能以一个大洲(大洋)为中心,说出它的东南西北有什么大洲(大洋)。先小组准备,然后派代表述说。各组轮流述说,比较哪一组说得准确,并及时作出评价。

引导:

各大洲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请阅读课本“大洲的命名”。设计意图:

看大洲和说大洲只是让学生初步识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位置,通过了解大洲名称的由来,让学生认识到各大洲名称与地理位置有关系使形象记忆与意义记忆结合。

学生活动:

③写大洲:完成《填充图册》p16页图2.2,写上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④描大洲:每位同学完成《填充图册》p17页的第3题“描图绘图”,绘一个大洲轮廓图,加强大洲分布的形象记忆。

设计意图:

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地图既形象又抽象,通过描绘、填充等动手活动,眼、手、脑并用,可弱化地图的抽象性,强化地图的形象性,帮助学生在无意注意中初步形成地理脑图。

5、观察比较:

⑴观察“七大洲的轮廓和面积”图,比较七大洲面积,哪个大洲面积最大?哪个大洲面积最小?按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说出七大洲的名称。

(可按以下顺口溜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回顾地图上大洲的分界线是如何表示的?再看世界政治地图上哪些大洲是相连的?找出它们之间的分界线。还有哪些大洲仅以海峡分割?有哪些大洲仅以海峡分割?如果不考虑弯曲的大洲轮廓边缘,用直线描出七大洲轮廓,你会发现各大洲的轮廓近似于什么形状?

6、简笔画地图:

一笔画世界:仿照《地理图册》“一笔画世界”完成简笔世界地图。

7、读图抢答:

①赤道穿过哪几个大洲? ②北极圈穿过哪几个大洲? ③跨经度最多的是哪几个大洲?

设计意图:通过抢答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把新旧知识融合在问题中,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三、本课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叙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及名称。

四、巩固提高

上一篇:电白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调查问卷下一篇:我的成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