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精选10篇)
课时目标:
1、读好文中的长句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米、分”2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粽子的样子、味道等,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表示颜色的叠词短语,提高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3、通过图文结合,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并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教学重点:
1、读好文中的长句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米、分”2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粽子的样子、味道等,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教学难点:
1、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表示颜色的叠词短语,提高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图片请学生欣赏。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些图片会想到什么?(端午节)。是的,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这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粽子也成为端午节必不可少的美味。孩子们,喜欢吃粽子吗?既然香香的粽子这么好吃,那我们就再一次走进课文,去“尝尝”外婆包的端午粽!
2、在去外婆家之前,请同学们用接力法读好这些词语和句子。出示生字词卡片,用接力法按行认读。(无错就过,有错用放大镜纠正。)
二、读通课文,感知全文。
师:孩子们你们把词语读的这么好,老师相信你们把课文也会读得非常棒,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出示自读学习要求。(读自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三、聚焦重点,突破难点
1、学习第1自然段。
师:请XXX同学来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2)请全班女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
(3)读了这段你能体会到什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指名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师适当讲解。从“总会”中可以看出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美味;“盼着”这个体现了外婆期望在传统节日中与亲人团聚。)
师:是啊,过节了外婆多么希望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请同学们再次齐读第一段,读出“外婆盼望团聚”的心情。)(4)集体朗读。
师:不知道今年外婆又为我们准备了什么样的粽子?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看屏幕,朗读学习要求。
2、出示“ 叽叽喳喳 ”法合作学习要求。(计时:五分钟)①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思维导图,教师随机点拨指导。②当堂展示,请学生汇报交流。
师:谢谢XX小组的精彩的汇报,希望其他小组你们也能像他们一样,认真思考、大胆说。把掌声送给他们。③请同学上讲台,贴板书。
3、看实物说粽子的样子。
师:通过这张思维导图的训练,老师觉得你们对课文已经用了很好的理解,下面请一位同学补充这个句子。①指名同学补充完整。
粽子是用()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糯米,中间有一颗()枣。
师:同学们“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这些词语是表示什么的叠词?请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叠词和短语。②请学生仿写这样的词语。
()的草地()的天空()的稻子
③学生对比朗读句子,感知体会。(这些叠词既准确地描述出了箬竹叶、糯米和枣子的颜色,读起来非常有节奏。)
4、实物尝粽子的味道。
师:外婆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你来咬一口尝尝什么味道?
①抓住“又黏又甜”这个词,对粽子美味的准确表达。②让我们齐读第二自然段第二个句字,感受粽子的香味。③男女生赛读第二自然段。
5、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外婆的手艺可不一般,包的粽子不但好吃,而且花样也多,那外婆包了那些口味的粽子呢? ①指名说出外婆包了哪些口味的粽子。②请同学们说说自己都吃过那些口味的粽子? 师:是的,不同的地方有不同口味的粽子,爱吃辣椒四川人,还制作出独具特色的辣粽呢!我们在外婆家吃粽子心情怎么样?从哪看出来的? ④指名回答。
师:外婆不仅为我们准备了又黏又甜的粽子,还不忘把这样的美味送给邻居们吃。这是什么样的外婆呢?
⑤指名回答。(热情、懂得分享
······)
师:这样的外婆是不是值得称赞呢?请同学们用夸赞的语气齐读第三自然段。
⑥用夸赞的语气读一读第三自然段。(3)学习第4自然段。
师:同学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可大家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①指名学生回答。②齐读第四自然段。
③教师出示屈原的图片和资料,请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三、拓展延伸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吗?和同学们用内外圈分享交流。(用内外圈的合作学习方法交流分享,并汇报。)
四、指导书写米、分
1、观察他们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写,学生作品展示。
五、布置作业
1、给爸爸妈妈讲讲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2、请你收集其他传统节日的由来和风俗,并和同学一起交流。
3、制作一份端午节手抄报。
4、跟奶奶、妈妈学包粽子。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端午节的节日氛围和那份浓浓的亲情,也初步了解了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最后我们用一首儿歌结束这节课。儿歌:吃粽子,蘸白糖,五月初五是端阳。
五彩线,手腕绑,龙船下河喜洋洋
板书设计 端午粽
样子(贴)(贴)
味道
又黏又甜(贴)青青的箬竹叶(贴)一股清香(贴)
白白的糯米
刘山小学 窦红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意,初步感知作者用词的准确和汉语言的丰富性。
3.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要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否则结果只能是空手而归的道理。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做任何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要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否则结果只能是空手而归的道理。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谈话,揭示课题
(一)今天,我们请来一位好朋友,它是——(孙悟空)。大家来说说孙悟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发生在一只小猴子身上的故事《小猴子下山》。
(二)教师板写课题,学习“猴”字。
提示:猴子是动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注意右部是“候”少了一竖。
(三)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写生字。
(一)朗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自读要求。
(1)大声朗读,标出自然段,遇到难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边读边想: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小猴子看见了什么,做了那些事情?用“——”划出来 2师生听读课文,正音。认读字词,(二)学习文中表示动作的生字。(1)指导认读。
(课件出示生字:扛、捧、掰、摘、扔、抱、蹦、追)指名读一读。
(2)通过分组,了解生字意思。
教师提示:提手旁的字一般表示手部的动作,足字旁和走之旁都可以表示脚的动作。(3)跟老师一起读。
(三)学习文中“会写字”。(1)初识生字(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块、非、常、往、瓜、空、进)。
(2)认读,找朋友(组词)。(3)指导书写,简单评价。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分段读课文,提出听读要求:小猴子下山到过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做了哪些事?
掰玉米——摘桃子——摘西瓜——追兔子——空手而归 2.汇报,教师适度评价,强调文中量词与动词的运用。
四、课堂小结
小猴子高高兴兴下山来,到过很多地方,做了很多事情,最后却空手而归,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替小猴子想一下,我们下节课一起来探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总体感知
1.复习生字,出示小卡片:工、奉、乃。拼字游戏:给提手旁找朋友。
(1)先将提手旁分别与“工”“奉”“乃”组合,学生念字组词。(2)请学生边表演动作边读字:“捧”“扛”“扔”。
2.学生活动:请你边贴词卡,边讲故事。(指一名学生把小猴子下山经过的地方按顺序贴在黑板上,并说出小猴子先后去了哪些地方,最后得到了什么。)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树林边——一无所有
二、围绕“所见”,积累词语
1.自由读课文,找出 “又~又~”式词语。
(1)教师引学:这一路走来,不知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小猴子脸上的表情一直都是——(非常高兴)。是啊,因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东西呢!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贴词卡)(2)你也能用“又~又~”式的词语来说一说吗?(玉米又大又多、桃子又大又红、西瓜又大又圆。)(3)进行说话训练。太阳____________、苹果____________;(提供主语)独立用“又~又~”式词语说话。
2.教师贴: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练读词语。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要让大家感觉到是好东西!3.拓展运用。
这些好东西光是看看(板画:眼睛),就那么吸引小猴子了!要是小猴子尝一尝的话(板画:嘴巴),还会品尝到怎样的好味道?选一种说说:除了品尝到甜,吃起来还有怎样的感觉?(脆、鲜、嫩、糯、松、爽、软„„)如果用鼻子闻一闻呢?还会觉得?(香)你能像故事中那样,用“又~又~”式词语把这些好味道连起来说一说吗? 如:又香又甜、又鲜又嫩、又松又脆、又甜又脆、又甜又糯。(提示要点:完全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两个特点是不能用“又~又~”式词语来连接的。)
三、围绕“所做”,体会动词(一)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掰、扛。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导学:哇,这一路上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还等什么呢!我们赶快一起出发吧!看,玉米地到了!(课件出示)咦,画上怎么没画小猴子呢!是这样的,课文中写小猴子来到玉米地这部分没有配插图,请小朋友们帮忙想想,这幅图上该画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还是先读读这部分故事是怎么写的吧!
2.你会画一只什么样的猴子?(提示:表情、动作。)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理解并积累“摘、捧、抱、扔、追”。1.自由读,找一找小猴子的动作,并圈一圈。
教师导学:小猴子继续走啊走,来到桃树下,走过西瓜地,还看见了一只小兔子,在这些地方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去读读写这部分的课文吧!拿起笔,边读边圈一圈像这样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2.学生评价,并谈理解。讨论要点:
(1)区别:捧、抱。(指两名学生表演“捧”和“抱”。)(2)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3)扔:应该扔了三样东西。老师把这些动作都拿掉了。(正是所有的东西都被扔了,兔子又没追上,小猴子才会两手空空回家去。)4.指导朗读。
(1)“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示范:表现出很得意的样子)(2)“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你们有没有想到他会把玉米扔了?(指导:觉得猴子可笑的口气。)(3)“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读出觉得猴子更可笑的口气,语气加重。)谁来试试,指名读。
(4)“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觉得小猴子真不像话,用批评小猴子的语气读。)(5)“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要读出小猴子灰溜溜的、失望的神情。)(6)指名读、齐读、练习有表情地朗读。
四、想象创造,续编故事
1.想象小猴子回家后,和妈妈的一段对话。
提示:①猴妈妈会怎么问?②小猴子可能怎么回答?③听完了小猴子的话,猴妈妈又可能怎样教育小猴子?④小猴子又会怎么回答?⑤小猴子又下山了,这一次他可能是怎样吸取教训的? 2.同桌复述;连贯复述;全班展示。
五、布置作业,拓展复述 1.搜集其他提手旁的汉字,做一做这样的动作。2.根据故事先后顺序,把故事完整地复述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
掰玉米
又大又多
掰 扛 摘桃子
又大又红
扔 摘 空着手 摘西瓜
又大又圆
扔 摘 回家去 追兔子
蹦蹦跳跳
扔 追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以识字与写字教学为重点,依托童话故事,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进行阅读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基础知识的夯实与基本能力的提高。
荷花的种球由圆球狀至圆锥状的球茎(或称根茎),及著生于球茎基部的贮藏根(或称营养球)所組成,一个球茎可著生1-6 个不等的贮藏根。球茎上有二排对生的芽,但春季种植后一球茎通常仅萌一个第一代芽;新芽萌芽后,叶片展开3-5片时,开始抽出花序,随后花序发育,花梗抽长并开花。在露天栽培下,切花长度约40-60 公分,遮阴处理则可达70 公分以上。
荷花的叶片为长椭圆形,中肋紫红色,在露天栽培下,平均叶片长度约为30公分宽度约5 公分,一般比花茎短。但在遮阴栽培下,叶片较为狭长,长宽可达45公分,有时甚或比花茎还长。在田间栽培時,上午10 时以后,因日照强度增加,温度升高,叶片常会因失水而有反卷现象。
荷花的花序为穗状花序,花梗上端有7-9 片半圆状绿色苞片,接著为9-12片彩鲜明的阔卵形粉红色苞片,这些粉红色的苞片形状似荷花的花冠,是主要观赏的部位。目前栽培品种的粉红色苞片尖端带有绿色斑点,是其特色也是他的缺点。
荷花真正的小花着生在花序下半部苞片內,每片苞片着生4 朵小花。小花为唇状花冠,具3 片外花瓣,及3 片內花瓣;其中一枚內花瓣为紫色唇瓣,而且唇瓣中央漏斗状的部位为黃色。
荷花新芽在顶芽花芽分化、开花的同时,茎基部逐渐肥大,形成圆球状至圆锥状的新球茎。新球茎的基部直根状的营养根的根尖,则在入秋后逐渐肥大形成球状的贮藏根,而形成新的种球。
荷花—花中仙子
学名:Nelumbo mucifera
英名:Hindu Lotus
别名: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莲
科名:睡莲科
形态特征:
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月-10 月。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根据<中国荷花品种图志>的分类标准共分为3系、50群、23类及28组。即:
A、中国莲系:
I、大中花群:
a.单瓣类:
1、单瓣红莲组
2、单瓣粉莲组
3、单瓣白莲组
b.复瓣类:
4、复瓣粉莲组
c.重瓣类:
5、重瓣红莲组
6、重瓣粉莲组
7、重瓣白莲组
8、重瓣洒锦组
d.重台类:
9、红台莲组
e.千瓣类:10千瓣莲组
II.小花群:
f.单瓣类:
11、单瓣红碗莲组
12、单瓣粉碗莲组
13、单瓣白碗莲组
g.复瓣类:
14、复瓣红碗莲组
15、复瓣粉碗莲组
16、复瓣白碗莲组
h.重瓣类:
17、重瓣红碗莲组
18、重瓣粉碗莲组
19、重瓣白碗莲组。
B.美国莲系:
III、大中花群:
i、单瓣类: 20、单瓣黄莲组
C、中美杂种莲系
IV、大中花群:
j、单瓣类:
21、杂种单瓣红莲组
22、杂种单瓣粉莲组
23、杂种单瓣黄莲组
24、杂种单瓣复色莲组
k、复瓣类:
25、杂种复瓣白莲组 26杂种复瓣黄莲组
V、小花群:
l、单瓣类: 27 杂种单瓣黄碗莲组
m、复瓣类:
28、杂种复瓣白碗莲组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教学难点:
了解一些动物下雨前活动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学法指导:本节课适当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图片、朗读、各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等,训练语言、积累语言、感悟语言。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过程:
一、释题激趣,整体感知
(一)出示课题“要下雨了”
(二)启发激趣
其实,下雨前大自然会给我们传来一些信息,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会看到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下雨前会出现些什么现象呢?小动物们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
(三)学生自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边读边注意三点:
1、看清课文中加拼音的字,读准读音。
2、想想课文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
3、看看课文是分几个自然段写的?
二、读读说说,理解品味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
2、提问:
(1)这段有几句话?读了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2)这时小白兔感到天气怎么样?“天气很闷”时会让人感到怎样呢?(3)于是,小白兔便怎么样?
(4)在小白兔刚才的动作中,有两个是正好相反的;你看出来了吗?在书上用“——”划出来。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1、当小白兔直起身子时,看到了什么?
2、燕子和平时一样不一样?从哪儿看出飞得低?
3、小白兔是怎样问燕子的?(指名读、齐读)
4、燕子是怎样说的?(引读第三段)
5、“空气很潮湿”说明空气中什么多了?什么时候空气就很潮湿呢?
6、“正忙着”的“正”是什么意思?“忙着”又是什么意思?
7、小白兔现在知道燕子飞得低的原因了。你知道了吗?
8、燕子说“要下雨了”,他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
(三)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1、指名读四、五、六段。
2、小燕子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听了燕子的话,小白兔是怎么想的?小白兔相信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这时候他又看到了谁?只有两条小鱼吗?小鱼怎么样了?
4、小白兔是怎么问的?“有空”是什么意思?
5、小鱼是怎么说的?“透透气”又是什么意思?
6、谁能说说小鱼游到水面的原因?
师归纳:平时小鱼在水里呼吸,水中的空气就够用了,因此不需要游到水面上来,但要下雨了,水里的空气少了,小鱼在水里觉得很闷,所以就游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四)学习7、8、9自然段 学习第七段。
1、学生轻声读第七段。
2、小白兔听了小鱼的话相信要下雨了吗?你怎么知道的?
3、小白兔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谁?是多少蚂蚁?他们在干什么?
4、指名学生读第七段,学生边听边想,到底是小白兔告诉蚂蚁要下雨了,还是蚂蚁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
5、指导读
学习八、九自然段
1、听了蚂蚁的话,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它为什么这么做呢?
2、正在这时候,一阵雷声,哗哗哗,雨就下起来了。这雨下得怎么样?
3、指导朗读第九段(齐读)
三、总结课文
学了这课,你知道要下雨了会出现什么现象?
除了这三种现象,在下雨之前,自然界里还有许多与平时不一样的现象。你还知道哪些?
五、板书设计:要下雨了
小燕子
低飞
小鱼
游出水面
要下雨了
蚂蚁
授课教师:储倩倩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首关于小动物的儿歌,通过儿歌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作为识字单元,选编此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借助儿歌情境进行识字,并通过理解儿歌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神奇有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探究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认识本课12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7个生字 3.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小动物的汉子大部分用虫字旁,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教学重难点:识字与写字,有节奏的朗读儿歌,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然界中动物多,谈话激趣引儿歌 1.谈话交流:你知道大自然中有那些动物吗?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儿歌生字多,识字学词方法多
1.读儿歌找动物:读儿歌,找一找这首儿歌都有谁创作的? 2.随答出示卡片
3.认识小动物,读卡片(强调前鼻音、后鼻音、平翘舌)4.生字认读 5.走迷宫巩固生字 6.随字入文分角读
三、巩固生字规律找,细心思考准学好 1.再次朗读儿歌
2.出示动物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动物与虫字旁的关系
四、指导生字要记牢,一笔一划格占好 1.出示本课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结构,随文再识字 3.汉字运用 4.书写练习5.展示指导
教师评语:
姓名:郑爱珍 开课日期:2017年5月11日星期四 午别:上午第一节 课时:第二课时 开课地点:平海西柯小学 组织单位:平海第一中心小学
设计说明
《棉花姑娘》一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棉花姑娘身上长了许多蚜虫,燕子、啄木鸟、青蛙都对此“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是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基于读的重要性,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力求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让学生根据经验,把语文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拓展思路,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情感。教学理念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立足于“童眼看世界”,注重体现以下理念:
1、识字教学与阅读训练相结合,坚持“自主学习”的原则;
2、教学方法上的读与思相结合,坚持“合作探究”的原则;
3、学生能力上的读与说相结合,坚持“整体提高”的原则;
4、课程整合上的语文与艺术、语文与科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坚持“学科整合”的原则。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4、人文目标: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教学重难点:
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认识“七星瓢虫”和“蚜虫”,了解益虫和害虫的概念,并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棉花姑娘的图片、棉花姑娘、燕子、青蛙、啄木鸟、七星瓢虫的头饰;查找资料。(教师)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了解课文中提到的小动物的特点。(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做好铺垫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呀?(出示图片)你们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么美丽呀!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一叫她的名字吧!(板书题目:棉花姑娘)2.识记“棉”和“娘”,你们在哪儿见过这两个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说说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伤心、开心)2.是呀,第一幅图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很伤心。第二幅图棉花姑娘开心地笑了。棉花姑娘从伤心到开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吧。
3.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随机出示词卡: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吐出、笑啦。
(1)学生认读。
(2)同桌你指我读合作学习生字“治、燕、别、干、然、奇、颗、瓢、碧、吐、啦”,自主发现最合适的识字方法。
4.自由读课文。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要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我们应该怎么办? 2.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1)第1自然段:本段有几句话?大家能读好吗? 第二句:认读词语“治病”,识记“治”。齐读第1自然段。
(2)还有难读的句子吗?(指名读,齐读)
3.课文中还有许多重点的句子,你们会读吗? 出示句子:(1)“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2)“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指名读)
4.你们真了不起,难读的句子都会读了,重点的句子也会读了,把课文连起来读有问题吗?现在就读一读吧,老师相信这一次你们会读得更好!
5.指名按照自然段读课文。
四、多种方法,巩固生字
1.识记“燕”和“瓢”。
(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中有两个字特别难,(燕、瓢)谁有好办法帮帮大家,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2)学生小组内分析。
2.生字娃娃看见大家都认识它们了,心里特别高兴,就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词语跷跷板”的游戏:跷跷板,在这里,一边高来一边低„„
词语:棉花、姑娘、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碧绿、吐出、笑啦。
五、仔细观察,认真写字
1.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写七个生字:病、医、别、干、奇、星、七。2.请同学们看看,注意每个字的占格位置。
3.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师范写、强调“病”的笔顺。5.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
6.展示学生作品,及时评价鼓励。
第二课时
一、认读生字,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棉花姑娘》这篇课文。今天棉花姑娘又来看望大家了,让我们亲切地叫一声“棉花姑娘”吧!
1.棉花姑娘还带来了很多棉花宝宝呢!(出示带有棉花图案的生字卡片。)她要考考大家。谁能把生字认出来,我就把这个棉花宝宝奖给他。(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读,并组词。)
2.指名认读生词,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3.指名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你们掌握得可真快,棉花姑娘看到这么能干的同学们可高兴了。大家看,(出示笑脸棉花图片。)棉花姑娘笑得多开心啊!
2.可是,过了几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出示生病的棉花图片。)这时的棉花姑娘怎么了?棉花姑娘变成这样是谁弄的?(蚜虫)别看蚜虫又圆又小,其实蚜虫是许多农作物的敌人,它专吸植物的汁液。如果你就是可怜的棉花姑娘,现在许多蚜虫在吸你的汁液,你最想说什么?
3.你能用“生病、可恶、蚜虫、盼望、治病”这些词语来说一说吗? 4.真了不起,你把棉花姑娘不幸的遭遇都说出来了。(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读课文)
三、以读为本,理解感悟
(一)问题入手,整体感知。
出示第一幅插图:多可怜的棉花姑娘啊!
同学们,你们平时也生过病吧,大家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想想棉花姑娘的身上长了许多的蚜虫,她的感觉会如何?有一个词最能体现棉花姑娘现在的心情,它是哪个词语?(盼望)谁能读出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学生读)
她最企盼的是什么?最希望的是什么?最渴望的是什么?对,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她现在最希望看见的是谁呢?
1.指导读描写棉花姑娘心理的话。
2.在句意不变的情况下,你能把“盼望”换成另一个词语吗? 3.你们也有过最盼望的事吧,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呢?(二)图文结合,角色朗读。这么难受的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还真来了几位动物界的名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棉花姑娘请了哪几位医生帮忙治病,最后又是谁帮她治好了病呢?
1.哪些医生来给棉花姑娘治病了?读一读课文第2~4自然段,指名回答。语言训练:试着用一句话说说“棉花姑娘请谁帮助自己捉蚜虫”?(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用“棉花姑娘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给她治病”的句式练习说话。)
2.通过图片简介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及其对人类的贡献。3.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对话。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的对话。5.教师情景导读。
导读:棉花姑娘等啊等啊,终于等来了燕子医生,她真高兴,心里想:终于有医生来给我治病了,我有希望了。她非常有礼貌地对燕子医生说„„(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话。)燕子医生不好意思地飞走了。棉花姑娘很难过: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个医生,却没有办法治我的病,难道我的病真的治不好了吗?哦,那边,啄木鸟医生来了。也许他有办法治我的病,我去问问他吧„„(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的话。)
啄木鸟医生也走了,这下可怎么办啊?我的身子越来越疼了,可恶的蚜虫还在拼命地吸我的汁液,我感觉自己快要死了。突然,青蛙医生跳来了,哦,也许他是我的希望,我高兴极了,连忙叫住他„„(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青蛙的话。)
燕子走了,啄木鸟走了,青蛙也走了。来了这么多医生,都治不好我的病,看来我的病是治不好了„„
6.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对话。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课堂总结,合作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读好的同学,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2.小结。板书设计
附:作业设计
1、根据课文连线。
燕子 只会捉田里的害虫 啄木鸟 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 青蛙 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
2、你们知道吗?蜻蜓、螳螂、猫头鹰„„也曾经想来帮助棉花姑娘的,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对话吗? 先连线,再填空。
蜻蜓 捉老鼠 螳螂(tánɡ lánɡ)捉蚊虫
猫头鹰(yīnɡ)捉蝗(huánɡ)虫
()()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说:“对不起,我只会(),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3、先练字,再帮棉花姑娘完成寻虫启示。星
帮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是棉花姑娘,我的身上长满了蚜虫,好难受呀!
xīnɡ bānɡ
听说只有是七 瓢虫才能 我治好病,请你
们赶快找到它们。谢谢!
棉花姑娘
九龙小学
蒋周芳
教学目标:
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12个生字,写好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童年的纯真和无知,体会成长的快乐。教具准备:课件、音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音乐导入。
1、齐唱《小星星》。
2、听了这首歌,你觉得夜晚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3、书空课题。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老师范读。
3、评价师读。
4、读第一节,找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纠正字音
5、分节指名读课文。
6、抽生领读词语。
7、学习厂字头。
8、自主识字。
9、抽读生字。
三、朗读课文。
1、看图说话。(展示书上第一幅插图)
(1)板书:不敢瞧
心乱跳(胆小)
(2)练习读第一节。
2、看图说话。(展示书上第二幅插图)
(1)他还害怕吗?(用横线勾出他发现了什么。)
(2)板书:花草微笑
小鸟睡觉
(3)欣赏夜晚的图片。
板书:勇敢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小节。
四、写字。
1、回忆写字规则。一看结构,二看高低宽窄,三看关键笔画
2、学生观察。
3、老师范写。
4、学生练写。
大洼区城郊学校
王素红 2017年5月
《操场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认识火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以读带讲”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交流识字经验,学会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读词语、朗读课文让孩子产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愿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词串和儿歌。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到参加体育锻炼的乐趣,激发他们热爱运动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认识“操、场、拔、拍、跑、踢、铃、热、闹、锻、炼、体12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打、拍、跑、足、声、身、体”7个汉字。
3、基本了解六种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激趣导入
1、教师播放一段学生课间活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说说自己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
2、指名生交流,师予以肯定。
3、师过渡:操场是孩子们自由活动的快乐天地,小朋友们在这里尽情地游戏玩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操场上看一看吧!
4、师板书课题:操场上,指名生认读,引导学生识记“操场”这两个生字(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操”是提手旁,表示与动作有关;“场”是土字旁,表示与地面有关)。
5、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二、朗读词串,认字学词
1、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两行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词语并与同位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1)指名生朗读第一行词语,分别出示三个词语卡片:打球、拔河、拍皮球,指名生认读,根据生的认读情况正音。
(2)指名生朗读第二行词语,分别出示三个词语卡片:跳高、跑步、踢足球,指名生认读,提醒学生“足”是平舌音。(3)正音后,再次随机出示六张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差读等方式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熟练地认识本课词语。
3、图文结合,了解活动项目。
(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将活动名称和图片对应起来,再读一读。
(2)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指名生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相出示对应的词语卡片,指名学生认读以巩固识字。
(3)鼓励学生再次观察图片并结合自己平时参加的体育活动,说说每一种体育项目是怎么玩的。在学生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师注意适时引导学生将句子说清楚、说通顺,让别人听明白
(4)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师适当出示相关体育活动的图片,给予学生进一步的直观认识。
4、生再次自由朗读词语,师范读,并指导学生通过拍手伴奏读、同伴对读等方式读出词串指名生朗读,全班齐读。
5、巩固识字。
(1)师单独出示本节课学习的生字:操、场、打、拔、拍、跑、踢、足。
(2)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3)引导学生自护观察生字,交流识记方法,在交流的过程中,师引导学生发现“操、打、拔、拍”都是提手旁,表示这几个字都与手部的动作有关;而“跑、踢”是足字旁,说明跟脚部的动作有关。
三、再读词串,练习表达
1、师创设情境:同学们看看课文插图,你会发现小朋友们在进行这些体育活动时,是多么开心呀!如果你现在就在操场上,你想参加哪一种体育活动呢?与同位说一说吧!
2、生自主练说,并与同位交流。
3、指名生交流,师指正学生的语言表达,使其尽量用上一些描述性的词句将自己玩的过程和心情表达出来。
4、全班再次有节奏地齐读词串。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打、拍、跑、足 身 声 体。
2、生自主观察,交流识字方法和书写要领。
3、师适当指导:“打、拍”是左右结构的字,与手部的动作有关,所以是提手旁,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足”下部的笔顺是竖、短横、撇、捺;“跑”是足字旁,“足”的最后两笔撇、捺改成竖、提,足字旁的字表示与脚部的动作有关。
4、师范写,生观察书空。
5、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6、反馈交流,评议提高。
四、课间休息
五、课堂练习
1、生字大闯关
2、词语大丰收
3、口头组词
4、连线
5、你会说吗?
六、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重点)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互相交流,学习询问。(难点)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板书课题)
二、引导交流,自由表达
我们来玩个贴鼻子的游戏吧!咱们一边玩游戏,一边观察游戏的过程,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好吗?
1、先请一位同学来给这只可爱的小熊贴鼻子吧!(把学生的眼睛用布条蒙住。)(一个主动报名的学生在大家的指引下和加油声中,给小熊贴上了鼻子,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2、采访这位勇敢的小朋友,你是怎样把小熊的鼻子贴到准确的位置的?
3、采访其他同学,说说你在笑什么。生1:他的动作太滑稽了!
生2:他把鼻子一会儿贴到小熊的耳朵上面,一会儿又贴到脑门儿上,太逗了!
4、师:同学们,这个游戏真有趣!那大家说说刚才游戏的整个过程好吗?咱们要把这个游戏说得既有顺序又完整。想想需要做哪些游戏准备,需要几个人玩,先怎么玩,接下来怎么样,结果赢没赢,哪里最有趣?
生: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没有鼻子的小熊脸,然后找一个同学,蒙住眼睛,拿着鼻子粘贴去贴。要先判断小熊鼻子的位置,比如说大约走几步到小熊的脸,鼻子位置和自己的身体比较,当然,还要认真听大家的提示!如果贴歪了就会引起大家发笑,这个游戏太有趣了!
5、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游戏。
游戏1:老师,“木头人”就是蒙上一个人的眼睛,别的小朋友在他周围喊:“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他就伸手去摸小朋友们,摸到谁谁就被淘汰了。
游戏2:我们那次玩“丢手绢”时,小朋友们都蹲下围成一个圈,我就拿着一个手绢在小朋友背后跑圈圈,大家拍手唱“丢手绢”的歌。我悄悄地把手绢丢到一个小朋友的后边,然后使劲儿跑,那个小朋友刚开始没发现,后来发现了捡起手绢跑也来不及了,我把他抓进圈里,他为大家唱了首歌,真开心啊!
游戏3:亲子游戏也好玩。我去年在幼儿园时,和爸爸参加了钻门洞接力比赛。爸爸先捧着皮球跑,我在门洞前接过球,爸爸把住门洞帮我钻过去。然后我捧着皮球继续跑。我们小组六个人比赛,我是冠军呢!爸爸也非常高兴。
三、合作游戏,人人参与
给你们10分钟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选择你们喜欢的一种游戏,开心地玩一玩吧!
四、分组讨论,交流体会
1、“反口令”游戏。
2、“蹲蹲游戏”。我们每个人代表一个词语:萝卜、白菜、西瓜、土豆、苹果、橘子。我们站成一排,我代表萝卜,我就一边蹲一边先喊:“萝卜蹲,萝卜蹲,萝卜蹲完西瓜蹲。”代表西瓜的人马上就得接上,一边蹲一边随机指定下个人:“西瓜蹲,西瓜蹲,西瓜蹲完苹果蹲。”然后就这样代表苹果的同学再往下接力,谁没接上谁就输了。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0个生字,认真学会6个生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 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1.学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悟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语感。2.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 1.识字、词语卡片 2.学生学习习惯调查。3.课文插图。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愿望。
1.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文具们可伤心了!它们都要离开你们找贝贝去了。你们想不想留下它们哪?
2.快去找小贝贝商量商量吧。
二、板书课题,随文认读生字:文具。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具”?提示:1.“具”里面是三横。2.八笔写成。
三、给足朗读时间,读准生字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反复朗读。要把字音读正确。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3.反馈指导 :
(1)文具、丢、时候、仔细、平时、已经。(2)学生评读,鼓励与纠正并用。
四、反复阅读实践,读通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边标自然段序号边把遇到困难的语句画下来。2.同桌互助,帮助对方把课文读通顺。如果两人都读不好,示意老师指导。
3.读文,师生评议:能否做到了正确、流利。4.师范读课文,学生并听边认读生字。
五、整体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2.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谈的问题吗?
六、联系实际质疑,引发深层探究。
1.铅笔,只用了一次,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着了。你有过这样的问题吗?你想过为什么吗?
2.读文,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贝贝像妈妈爱她一样,爱着她的小伙伴们?.再次探究读文:怎样才能做到不 丢文具呢?(小组讨论)4.鼓励学生互动,结合课文或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七、选择性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1.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背积累。2.赛读、赛背。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推荐阅读: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06-10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教学反思07-27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1-08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第5课时 解决问题07-28
一年级音乐下册 数蛤蟆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10-04
一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