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共8篇)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篇1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被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能够作为交换手段、计价单位和支付手段,在此基础上也能作为价值贮藏的手段。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包括商业票据、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和可以进行转账结算的银行存款等。信用货币是在信用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具有派生功能,是现代各国采用的货币形式。

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帐结算的活期存款。准货币:可以随时转化为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一般由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库券等构成。

货币增量:指不同时点上的货币存量的差额,通常是指今年与上年相比的增加额。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主要内容包括: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无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用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得拒绝接受。

无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用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得拒绝接受。

格雷欣法则:又称“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必然出现实际价值偏高的良币被贮藏、融化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偏低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国家货币制度:是指一国政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体系。

国际货币制度:亦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二是汇率制度的安排;三是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手段的发展。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1944年7月在“联合国同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建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中心内容是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和固定汇率制。

牙买加体系: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会议上达成的新的国际货币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区域性货币制度:是指由某个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中央银行来发行与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的制度。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广义的外汇是指一切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狭义的外汇则专指以外币表示的国际支付手段。

汇率: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是货币对外价值的表现形式。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因此也称为应付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因此也被称为应收标价法。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浮动利率: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间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

基准汇率:选定一种对外经济交往中最常用的外币作为基本外币所制定的与本币之间的汇率。

套算汇率:根据本国基准汇率与国际金融市场上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套算出来的本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

铸币平价:金币本位制条件下两国金属货币的含金量之比。是金币本位制条件下决定汇率水平的基础,实际市场汇率是随着外汇市场供求变化,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的。

信用:经济范畴中的信用主要指借贷活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高利贷:是以极高的利率为特征的一种借贷活动。最原始的信用就是高利贷信用。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实物借贷:是指以实物为标准进行的借贷活动,即贷者把一定的实物贷给借者,借者到期以实物形式归还本金,并以实物形式支付利息。在商品货币关系还不普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资本主义社会,实物借贷是一种很普遍的借贷方式。其局限性表现在:借贷对象的供求需要巧合;偿还时有数量与质量的要求并易产生矛盾。

货币借贷:是指以货币为标准进行的借贷活动,即贷者把一定数额的货币贷给借者,借者到期用货币归还本金,并用货币支付利息。货币借贷是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主要借贷形式。它克服了实物借贷的局限性,使借贷更为便利和灵活。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其工具主要有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不构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中介机构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活动。其典型形式是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债权信用:是指融资活动中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债务人的法律责任是要按照融资合同规定按时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偿还本金。

股权信用:是指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的融资活动。在股权融资活动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是权益关系,提供资金者即股东,对入股资金不能要求偿还,但可从公司的收益中得到回报。

企业信用:是指以企业作为融资主体的信用形式,即由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者或债务人的融资活动。其主要形式包括商业信用、银行贷款、企业的债权信用以及企业的股权信用。

信用评估:是对企业、金融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履行各类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可信程度的评价,主要是偿还债务的能力及其可偿债程度的综合评价,评估结果通常用特定的等级符号来表示。

征信:是指对法人或自然人的金融及其他信用信息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信用征信主要包括两大系统:一是以企业、公司为主体的法人组织的信用征信,二是与公民个人经济和社会活动相关的信用征信。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其典型形式是由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

赊销:指商品购买企业在获得商品的时候,没有马上支付货款,而是约定时间以后再支付货款。它是是工商企业之间经常采用的一种延期付款的销售方式。

商业票据:是商业信用工具,它是提供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为保证自己对债务的索取权而掌握的一种书面债权凭证。商业票据主要分为期票和汇票两种。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代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国家信用主要表现在国家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

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它对于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商品销售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国际信用:是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借贷活动。它是国际间经济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国际信用体现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直接表现为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

出口信贷:是出口国政府为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通过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出口信贷包括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具体方式:(1)卖方信贷。卖方信贷是指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商提供的贷款。(2)买方信贷。即出口方银行同外国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

银团贷款:在国际商业银行贷款中,由一家银行牵头,由多家银行参与组成一个贷款团,共同筹资向特定的客户发放贷款。它具有数额大、期限长、参加银行多的特点。

直接投资:是指一国居民直接对另一个国家的企业进行生产性投资,并由此获得对投资企业的管理控制权。

利息:是借贷关系中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利息是伴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经济范畴,并构成信用的基础。

利率:是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额的比率。西方的经济著述中也有称之为到期的回报率、报酬率。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收益资本化:指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使一些本身无内在规律可以决定其资本金数量的事物,也能算出资本金额或价格,这就是资本化的概念。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它强调在利率决定中市场因素的主导作用,真实地反映资金成本与供求关系,灵活有效地发挥其经济杠杆作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符合社会主义经济要求的利率决定机制。

市场利率:是指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利率,它主要反映了市场内在力量对利率形成的作用。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当基准利率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

实际利率:是指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通常情况下,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

资金融通:资金从盈余单位流向赤字单位的流动和转化。

金融风险: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给融资活动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汇兑风险、政治风险、创新风险等,经济发展的内在复杂性使这些风险相互关联。

四行二局一库:“四行”是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二局”是中央信托局和邮政储金汇业局; “一库”是指中央合作金库。“四行二局一库”成为国民党政府实行金融垄断的重要工具。它们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政府和四大家族运用手中权力建立的官僚资本金融机构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于1945年12月成立,总部设在华盛顿。其宗旨是: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促进汇率稳定和会员国有条件的汇率安排;消除妨碍世界贸易增大的外汇管制;协助会员国克服国际收支困难。

世界银行:又称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是1945年与IMF同时成立的联合国专门金融机构,于1946年6月正式营业,总部设在华盛顿。它有3个附属机构: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和1988年成立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四个机构合称世界银行集团。

商业银行:是指从事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结算等业务的银行。商业银行的特点是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在所吸收的各种存款中占相当高的比重,商业银行存放款业务可以派生出活期存款,增加货币供应量,所以通常被称为“存款货币银行”。

专业性银行:是指专门从事指定范围内的金融业务、提供专门金融服务的银行。专业银行一般有其特定的客户群和业务范围。

总分行制:是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本市及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行并形成庞大银行网络的制度。目前,世界各国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这种制度。

单一银行制:也叫单元制,是指业务只由一个独立的银行机构经营而不设任何分支机构的银行组织制度。目前只有美国还部分地采用这种组织模式。

控股公司制:是指由一家控股公司持有一家或多家银行的股份,或者是控股公司下设多个子公司的组织形式。这种银行的组织形式在美国最为流行。

连锁银行制:是指由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集团购买若干家独立银行的多数股票,从而控制这些银行的组织形式。连锁银行制与银行持股公司制度的作用相同,差别在于没有股权公司的形式存在,即不必成立持股公司。

分业经营:分业经营模式,是指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各个金融机构从事的业务具有明确的分工,各自经营专门的金融业务。在这种模式下,只有商业银行能够吸收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

混业经营:混业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的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一切银行业务,包括各种期限的存贷款业务,还能经营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信托业务等。早期的银行都是全能型的。

资产业务:是运用资金的业务,能反映出银行资金的存在形态及银行所拥有的对外债权。资产业务提供了银行创造利润的渠道。一般有现金资产、信贷资产、投资三大类。

负债业务:是银行吸收资金形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包括存款负债、其他负债、自有资本。

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业务以外,还开展了一些提供服务、旨在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因这类业务既不属于资产业务也不属于负债业务,所以称为中间业务。

信贷承诺:是指银行在对借款客户信用状况的评价基础上与客户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约定按照双方商定的金额、利率,银行将在承诺期内随时准备应客户需要提供信贷便利。作为提供信贷承诺的报酬,银行要向客户收取承诺佣金。

票据发行便利:是指银行同意票据发行人在一定期限内发行某种票据,并承担包销义务,在这种方式下,借款人以发行票据方式筹措资金,而无须直接向银行借款。

信用合作机构:是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的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简称“信用社”。这些合作机构以互助、自助为目的,在社员中开展存款、放款业务。

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是收取保费并承担风险补偿责任,拥有专业化风险管理技术的机构组织。保险费:保险公司为承担一定的保险责任要向投保人收取一定数额的费用,这就是保险费。

保险基金:保险基金是补偿投保人损失及赔付要求的后备基金。保险费、保险公司的资本以及保险盈余共同构成了保险公司的保险基金。

再保险:再保险是保险公司(让与公司)对承担的来自于投保人风险进行再次分散的一种方法。

信托机构:是从事信托业务、充当受托人的法人机构。其职能是财产事务管理,即接受客户委托,代客户管理、经营、处置财产,可概括为“受人之托、为人管业、代人理财”。

转租赁:指租赁公司先以第一承租人的身份向其他租赁公司或厂商租进其用户所需要的设备,然后再以第二出租人的身份把设备租给第二承租人。

回租租赁:又称售后回租或返租赁,指企业先将自己现实拥有的设备、厂房的所有权按照重估价值出售给租赁公司,然后再作为承租人将其租回来使用。回租租赁是一种紧急融资方式。

政策性保险公司:是指依据国家政策法令专门组建的保险机构,不以盈利为经营目的,且风险内容关系到重大经济目标的实现,如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等。政策性保险公司主要有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资保险公司、存款保险公司等。

互助性保险合作社:是由一些对某种危险有相同保障要求的人或单位,合股集资积聚保险基金来展开经营的。

自保公司:主要办理本系统企业的保险业务,并通过积累一定的保险基金作为损失补偿的后备。

货币市场:又称短期金融市场,是指以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场所,主要解决参与者短期性的资金周转和余缺调剂问题。

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它是一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多个子市场,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又称长期金融市场,是指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有价证券为交易工具进行中长期资金交易的市场。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和有价证券市场两部分;狭义的资本市场则专指发行和流通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的市场,统称证券市场。

原生金融工具:是在实际信用活动中出具的能证明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合法凭证,主要有商业票据、债券等债权债务凭证和股票、基金等所有权凭证。原生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上最广泛使用的工具,也是衍生金融工具赖以生存的基础。

衍生金融工具:是在原生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种金融合约及其组合形式的总称,主要包括期货、期权和互换及其组合等。通常以双边合约的形式出现,其价值取决于原生金融工具。合约规定了持有人的权利或义务,并据此进行交易,可发挥套期保值的作用。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它是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最基本的分类是按所代表的股东权利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股票。前者的股息随公司的盈利而增减,后者的股息率固定。

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的、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上面载明债券发行机构、面额、期限、利率等事项。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的发行人不同,因此有不同的风险和利率。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基金:又称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行基金凭证,将众多投资者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由专业投资机构分散投资于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并将投资收益分配给基金持有者的投资制度。具有集合投资、分散风险和专家管理的特点。

期货合约:是一种为进行期货交易而制定的标准化合同或协议。除了交易价格由交易双方在交易所内公开竞价确定外,标的物的种类、数量、交割日期、交割地点等要素都是标准化的。根据标的物的不同,可分为商品期货合约和金融期货合约。

期权合约:是一种约定选择权的合约,即对标的物的“买或卖的权利”进行买卖而签订的合约。买方也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情况放弃这种权利。在买方选择行使权利时,卖方必须履行合约规定的义务。买方购买这种权利必须付给卖方期权费。

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简称股指期货,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交易标的物的一种金融期货。其涉及“一揽子”股票的加权平均价格,并不涉及股东权益的转让。股指期货能规避股市的系统性风险和转移个别股票价格波动风险,并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

金融互换:是交易双方在约定的有效期内相互交换一系列现金流的合约。即当事人按照商定的条件,在约定的时间交换不同金融工具的一系列支付款项或收入款项的合约。具体对象可以是不同种类的货币、利率、债券、汇率、价格指数等。

证券交易所:是二级市场的组织方式之一,是专门的、有组织的证券集中交易的场所。是由经纪人、证券商组成的会员制组织。

同业拆借市场:是指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拆借活动所形成的市场。同业拆借市场主要满足金融机构之间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经常发生的头寸余缺调剂的需要。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是指银行业同业之间短期资金的拆借市场。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会经常发生头寸不足或盈余,头寸不足的银行为弥补差额,头寸盈余的银行为使盈余资金产生短期收益,双方自然会产生资金拆借交易。

通知放款市场:主要是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证券商)之间的一种短期资金拆借形式,特点是利率波动很大。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大多采用这种方式向银行借款。

拆息率:拆借利息占拆借本金的利率称为拆息率。同业拆借按日计息,拆息率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不相同,它的高低灵敏地反映着货币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

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LIBOR):是伦敦金融市场银行间相互拆借英镑、欧洲美元及其他欧洲货币的利率,分为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两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这一利率逐步成为伦敦金融市场乃至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关键性利率,许多浮动利率的融资工具在发行时都以该利率作为浮动的依据和参照。商业票据市场:是指各类票据发行、流通及转让的场所,主要包括商业票据的承兑市场和贴现市场,也包括其他融资性票据市场。

转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贴现收进的未到期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或贴现机构进行贴现的融资行为。票据可以被多次转贴现。

回购:是交易双方进行的以有价证券为权利质押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业务,也就是资金融入方在将证券出质给资金融出方融入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资金融入方按约定回购利率计算的资金额向资金融出方返还资金,资金融出方则返还原出质证券的融资行为。

逆回购:是指资金供应者从资金需求者手中购入证券,并承诺在约定的期限以约定的价格返还证券。票据贴现:是商业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现款向金融机构贴付一定的利息所作的票据转让。票据承兑:是指商业票据(主要是汇票)到期前,票据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在票面上做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一种行为。

证券发行市场:是发行人向投资者出售证券的市场。又被称为一级市场。

证券发行人:是指符合发行条件并且正在从事证券发行或者准备进行证券发行的政府组织、金融机构或者商业组织,它是构成证券发行市场的首要因素。

公募发行:是指向广泛的而非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公募发行涉及到众多的投资者,其社会责任和影响很大。其优点是程序相对复杂、发行成本较高、流动性较强、能提高知名度。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私募发行:是指仅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也称内部发行。发行对象一般是与发行者有特定关系的投资者,如发行人的职工或与发行人有密切关系的金融机构、公司、企业等。其优点是手续简便、筹资迅速、推销费用低。

直接发行:是指发行人不通过证券承销机构而自己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如果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发起设立方式筹集股份,由于首次发行股票须由发起人认购,这种股票发行就属于直接发行。

间接发行:亦称承销发行,是指发行人不直接参与证券的发行过程,而是委托给一家或几家证券承销机构承销的一种方式。

证券上市:是指将证券在证券交易所登记注册,并有权在交易所挂牌买卖,即赋予某种证券在某个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的资格。

柜台交易:是通过各家证券商(证券公司)所设的专门柜台进行证券买卖,故又称店头市场。

信用交易:指投资者购买有价证券时只付一部分价款,其余款项由经纪人垫付,经纪人从中收取利息的一种交易方式。

强势有效市场:即资本市场的所有信息都已经反映在股票的价格当中。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公开信息,而且包括各种私人信息。

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既包括国际贸易,也包括国际投资,还包括其他国际经济交往。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以某一特定货币为计量单位,全面系统地记录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经常项目:反映的是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它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个子项目。自主性交易:是指那些基于交易者自身的利益或其他的考虑而独立发生的交易,主要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中的交易。

调节性交易:是指为弥补自主性交易所造成的收支不平衡而进行的交易,因此也被称为弥补性交易。可以说,调节性交易是自主性交易的附属物,其本质是为弥补自主性交易收支不平衡而进行的一种融通性交易。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运动。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个方面。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那些以获得国外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为目的的国际资本流动,主要以三种形式进行:一是采取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等方式在国外建立一个新企业,这种形式通常又被称为绿地投资;二是收购国外企业的股权达到拥有实际控制权的比例;三是利润再投资,即投资者将在国外投资所获利润保留下来,继续扩大对企业的投资,或者在东道国进行其他直接投资活动。

国际间接投资:也就是国际证券投资,是指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和买卖中长期有价证券所形成的国际资本流动。目的是获利,而不是企业的经营利润,因此投资者并不追求对企业的控制权。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国际资金按照市场规则融通的场所或运营网络。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和交易活动与国内金融市场并无本质差异,只是交易范围和参与者往往跨越国界,其作用也有所不同。

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同市场所在国的国内金融体系相分离,既不受所使用货币发行国政府法令管制,又不受市场所在国政府法令管制的金融市场。

掉期外汇交易:是指在买进或卖出即期外汇的同时,卖出或买进远期外汇,其目的在于轧平外汇头寸,防止由于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这种形式主要用于银行同业间市场的外汇交易,但一些大公司也经常利用掉期交易进行套利活动。

套汇:是指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的汇率差异,通过贱买贵卖某种外汇赚取利润的行为。

辛迪加贷款:又称银团贷款,是指几家国际银行组成一个集团共同向某客户或某项工程提供金额大、期限长的贷款的融资方式。

欧洲债券:是指一国筹资者在本国以外的国际债券市场上发行,以欧洲货币为面值并由一国或几国的金融机构组成辛迪加承销的债券。

全球债券:是指在全世界各主要资本市场同时大量发行,并且可以在这些市场内部和市场之间自由交易的一种国际债券。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外国债券:是指一国筹资者在某一国家债券市场上发行,以该国货币为面值并由该国金融机构承销的债券。

国际股票:是指由股票市场所在地的非居民股份公司发行的股票。它是发行人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措长期资金的工具。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步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规范化过程。经济全球化相继经历了贸易一体化、生产一体化和金融国际化三个发展阶段。

贸易一体化: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内国与国之间普遍出现的全面减少或消除国际贸易障碍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

生产一体化:是指生产过程的全球化,是从生产要素的组合到产品销售的全球化。跨国公司是生产一体化的主要实现者。国际直接投资额是生产一体化的核心指标。

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资本在全球各地区、各国家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

对外贸易依存度:指的是本国进出口额与当年GDP的比值,体现本国经济增长对进出口贸易的依附程度,它是衡量一国贸易一体化的主要指标。

鲶鱼效应:指入世后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加入及其活力的释放,可以产生激活中资金融机构,使中资金融机构彻底摒弃优越感和依赖性,加快从理念转换、制度架构、经营管理到动作机制等全方位的改革步伐,加速我国金融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鲶鱼效应是加入WTO后对中国金融业发展产生的积极效应之一。

示范效应:入世后随着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以及在我国的运作,它们将在规章制度、组织管理、资金运营、技术服务、内部协调等方面充分展现出国际先进的做法和经验,对中资金融机构将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示范效应是加入WTO后对中国金融业发展产生的积极效应之一。

中央银行:是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中央银行处于核心地位,是一国最重要的金融管理当局。

存款准备金:在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保留的应付客户提取存款需要的准备金,其中法律规定必须存储于中央银行的部分,叫法定存款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呀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

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其对工商企业已经贴现的票据向中央银行再办理贴现的资金融通行为。再贴现利率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重要调节器。

清算业务: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管理者与参与者,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使金融机构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顺利完成并维护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从而保证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最后贷款者:当商业银行资金周转困难时,由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支持。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它是一个存量的概念,是能力与愿望的统一,当代货币需求包括了对现金和存款货币的需求,既包括了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如1万美元、5万元人民币、8000英镑等,通常以Md表示。

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

恒久收入:是弗里德曼分析货币需求中提出的概念,是指一个人拥有的各种财富在长期内获得的收入流量,相当于可观察到的长期平均收入。恒久收入越高,则所需要的货币量也就越多。

流动性陷阱:它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如果存在“流动性陷阱”,意味着当局调节利率和货币政策可能是无效的。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国各经济主体(包括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债务总量。它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现金和存款货币。其中现金是由中央银行供给的,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货币是金融机构供给的,体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性负债。国际通用的货币供给公式是: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体系内部由诸多纯粹经济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变量。这种变量通常不为政策所左右,如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利率、汇率等变量。

外生变量:又称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受外部因素影响,而由非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这种变量通常能够由政策控制,并以之作为为政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

货币供给: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可以由中央银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货币供给量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地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基础货币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超额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

存款货币:是指存在商业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活期存款没有期限规定,客户可随时签发支票用于结算和日常支付。

原始存款: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或再贷款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也是扩张信用的源泉。

派生存款: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

货币乘数:乘数通常是指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倍数。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由均衡到失衡,再由失衡恢复到均衡的不断运动的过程。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对性。

货币失衡:是同货币均衡相对应的概念,又称货币供求的非均衡,是指在货币流通过程中,货币供给偏离货币需求,从而使二者之间不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其基本存在条件可以表示为:Md≠Ms。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零售物价指数:又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种用来测量各个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但是,消费品只是社会最终产品的一部分,不能说明全面的情况。批发物价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批发市场上多种商品价格平均变动程度的经济指标。它是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在内的全部商品批发价格,但劳务价格不包括在内。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批发市场上多种商品价格平均变动程度的经济指标。它是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在内的全部商品批发价格,但劳务价格不包括在内。

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它描述的是与通货膨胀完全相反的货币经济现象。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常是指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物价总水平上涨。根据成本提高的原因不同又可以分为工资推动型通货膨胀和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

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民经济部门结构或比例结构失调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措施的总和。而狭义的货币政策则专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货币政策目标:是指通过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的,这是作为货币政策制定者的中央银行的最高行为准则。

货币政策操作指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如准备金、基础货币等指标。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间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中介性指标是货币政策作用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

一般性政策工具:是指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有时也称为“三大法宝”,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

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作的政策性规定。再贴现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规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活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一般都是有选择地使用。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直接信用控制:是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间接信用指导: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来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行为的做法。

窗口指导:是中央银行在其与商业银行的往来中,对商业银行的季度贷款额度附加规定,否则中央银行便削减甚至停止向商业银行再贷款。

道义劝告: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情况通报、书面文件、指示及与负责人面谈意向等方法实施的货币政策工具。

预缴进口保证金:中央银行要求进口商预缴相当于进口商品总值一定比例的存款,以抑制进口过快增长。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复合称谓。金融监督是指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全面的、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金融管理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行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90年代以来,金融监管这一复合词被广泛使用。

集中监管体制:是指把金融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统一进行监管,一般由一个金融监管机构承担监管的职责,绝大多数国家是由中央银行来承担。有时又称为“一元化”监管体制,即同一个金融监管当局实施对整个金融业的监管。

分业监管体制:是根据金融业内不同的机构主体及其业务范围的划分而由多个金融监管机构分别进行监管的体制。一般银行业由中央银行负责监管;证券业由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管;保险业由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管,各监管机构既分工负责,又协调配合,共同组成一个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体制。金融监管目标:是实现金融有效监管的前提和监管当局采取监管行动的依据。金融监管的目标可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一般目标主要是维护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保护公众的利益、维持金融业的运作秩序和公平竞争。大多数国家的具体监管目标体现在银行法或证券法等金融法规上。由于各国历史、经济、文化背景和发展的情况不同,也就使具体监管目标有所差异。

金融市场监管:这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大致说来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其一是指国家或政府对金融市场上各类参与机构和交易活动所进行的监管;其二是指金融市场上各类机构及行业组织(如证券交易所、证券业协会等)进行的自律性管理。

金融稽核:是中央银行或监管当局根据国家规定的稽核职责,对金融业务活动进行的监督和检查。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内幕交易:是指内部知情人利用地位、职务或业务等便利,获取未公开但将影响证券价格的重要信息,利用信息进行有价证券交易或泄露该信息的行为。

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金融深化:是指当金融业能够有效在动员和配置社会资金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大了金融需求并刺激金融业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形成的一种互相促进和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可称作金融深化。

金融压制:是指由于政府对金融业实行过分干预和管制政策,人为压低利率和汇率并强行配给信贷,造成金融业的落后和缺乏效率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呆滞反过来又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陷入的一种相互挚肘和双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就称作金融压制。

二元金融体系结构:是指现代化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现代化金融机构是指以现代化管理方式经营的大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机构是指以传统方式经营的钱庄、放债机构、当铺之类的小金融机构。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包括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组织机构创新等等。

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分层比率:同类金融机构在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中所占份额以及在主要金融工具中所占份额。经济金融化:是指全部经济活动总量中使用金融工具的比重。铸币:有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

货币的职能:

1、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2、购买和支付手段,3、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

货币制度:是指反映了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所进行的控制的法令。涉及到如下内容: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和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等。

本位币:指的是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厂铸成的铸币为本币。辅币的面值大多是本币的十分之

一、百分之一,多由贱金属铸造,为非足值通货。铸造权有国家垄断,铸造数量有限制。所谓无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法律保护的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的数额如何大,不论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是对辅币而言的,在 一次的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规定的金额里,拒收则不被法律保护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以赊销的方式对购买商品的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商业票据:是指赊销商品的企业为了保障自己的权益,需要掌握一种能受到法律保护的债务文书。在里面说明债务人有按照规定金额、期限等约定条件偿还债务的义务。

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所需货币的信用。

人们对利息的认识,现在的西方经济学基本观点就是把利息理解为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所要的补偿,包括对机会成本的补偿和对风险的补偿。机会成本只得是由于投资人将钱借给了张三而失去借给李四的机会以至损失的最起码的收入,风险是指在让渡资本使用权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收益不落实的可能性。利息的实质:是在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利息体现了贷放货币资本的资本家与从事产业经营的资本家共同占有剩余价值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利率:是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也成回报率、报酬率。

基准利率:是多种利率并存的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的利率,及这种利率变动其他的利率也变动。实际利率:是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的情况下的利息率 名义利率:是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

外汇:是指下列的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一)外币现炒,包括纸币、铸币

(二)外币支付凭证或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

(三)外币有价证劵,包括债券、股票等

(四)特别提款权

(五)其他的外汇资产

汇率:是指不同是国家、区域、地区的货币相互之间的折算比率。

直接标价法:即对一定比例的外国货币单位用相当与多少的本国货币单位来表示。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间接标价法:即以一定的本国货币单位为标准,用折合多少的外国货币的来表示

汇率与进出口:一般来说本币的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若本币汇率上升,则本币对外币值上升,能起到促进进口,抑制出口。

汇率与物价,汇率下降要引起进口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反之本币升值,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可能下降,从而可以抑制总物价水平

汇率与资本流出入,当存在本币的对外贬值的趋势下,本国的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不远持有一本国货币计量的金融资产,并将其转兑为外汇,发生资本外流。同时由于转兑外汇,加剧外汇供求紧张,会使本币的汇率进一步下降。反之亦然

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浮动利率: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间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

基准汇率:选定一种对外经济交往中最常用的外币作为基本外币所制定的与本币之间的汇率。

套算汇率:根据本国基准汇率与国际金融市场上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套算出来的本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

铸币平价:金币本位制条件下两国金属货币的含金量之比。是金币本位制条件下决定汇率水平的基础,实际市场汇率是随着外汇市场供求变化,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的。

信用:经济范畴中的信用主要指借贷活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高利贷:是以极高的利率为特征的一种借贷活动。最原始的信用就是高利贷信用。

实物借贷:是指以实物为标准进行的借贷活动,即贷者把一定的实物贷给借者,借者到期以实物形式归还本金,并以实物形式支付利息。在商品货币关系还不普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资本主义社会,实物借贷是一种很普遍的借贷方式。其局限性表现在:借贷对象的供求需要巧合;偿还时有数量与质量的要求并易产生矛盾。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篇2

一、货币供给中的教学难点

在长期的《货币银行学》教学实践中, 通过问卷调查、课后交流、作业和考试等手段, 我们发现在货币供给教学中, 授课对象经常遇到的典型疑难问题有这样一些:存款派生模型比较抽象, 授课对象对存款派生模型无限派生的假定难以理解, 通过T型账户阐述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也比较难理解;存款派生模型和货币供给模型之间的关系理解不透;基础货币的本质难以把握。比如授课对象有这样的疑问:基础货币是货币供给的源泉, 但基础货币的三个组成部分 (法定存款准备金、流通中现金和超额存款准备) 中只有超额存款准备金具有存款派生的能力, 这是否存在矛盾;对乔顿模型理解存在偏差。比如授课对象有这样的疑问: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但是当商业银行通过再贴现或公开市场业务获得资金时,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将提高, 而货币供应量将增加, 这是否存在矛盾。

经过梳理, 我们认为存在这些疑惑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理解不清, 通过教学环节的合理设计可以使得货币供给中的有关概念和理论更加清晰地展现给授课对象, 以改善教学效果。

二、当前《货币银行学》课程货币供给的常见的讲授方法

目前国内《货币银行学》教学主要沿袭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开创的体系, 货币供给教学主要围绕存款派生模型和乔顿模型展开。中央财经大学的《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中第十八章货币供给安排了这样几个部分: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 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 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量, 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中国人民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中则将有关内容分为两章。在第十二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中包括这些内容:现代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存款货币的创造,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对现代货币供给形成机制的总体评价。在第十四章货币供给中安排了货币供给及其口径, 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与控制工具,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 “超额”货币及其所反映的规律这几个部分。上海财经大学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中, 第十一章货币供给是按这样的顺序展开的:货币的定义, 货币总量及其构成, 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与多倍收缩, 乔顿模型,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货币供给理论。

上述安排代表了国内《货币银行学》主流的讲授思路。可以看出来讲授内容差别并不大, 但是讲授顺序安排则有较大区别。而我们认为具体的讲授顺序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本文认为货币供给教学可以按下述顺序展开阐述:货币口径, T型账户与银行资产负债表, 存款派生模型, 货币供给模型, 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 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下一部分具体讨论这样安排的原因, 并对每一环节的教学难点和教学方法设计展开讨论。

三、教学难点分析及教学方法的设计

1. 货币口径。

对货币不同口径的准确理解直接关系到对存款派生和货币供给模型的理解, 因此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对货币供给理论的讲授作知识准备。按照一般的《货币银行学》体系, 货币口径的教学可能已经在“货币”一章完成。但本文认为有必要在货币供给理论之前安排货币口径的讲授或者回顾, 原因有二:第一, 在讲授完信用、利息、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等章后再阐述按照流动性的大小加以区别的不同货币口径更容易为授课对象接受;第二, 从讲授时间上看更靠近货币供给理论, 授课对象可以带着对货币口径的深刻的印象开始学习货币供给理论。

2. T型账户与银行资产负债表。

本教学环节要借助T型账户解释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各种业务对它们的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这些业务包括:中央银行通过买卖证券等资产改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和还款, 两个商业银行通过在中央银行的账户转移资金, 商业银行发放和收回贷款, 商业银行向非银行公众购买和出售证券。

安排这一环节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由于《会计学原理》一般在第一学年开设, 《货币银行学》通常在第二学年以后开设, 授课对象对会计基础知识已有陌生感, 而且《会计学原理》的视角和《银行会计》的视角不同, 如果授课对象没有学习过《银行会计》课程, 它们对于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可能缺乏准确的理解。虽然在一般的《货币银行学》教学安排中, 在“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两章已经讲授过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然而在货币供给部分中对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回顾仍然十分重要。另一方面, 如果在讲授存款派生时才开始通过T型账户解释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 授课对象就会不断地转移精力去理解T型账户的变化。如果在这一环节另花时间先把这方面问题提前解决, 则在后面教学中授课对象就可以集中注意力分析存款派生问题。

3. 存款派生模型。

在某些《货币银行学》讲授体系中, 存款派生模型与货币供给是分开讲授的, 比如黄达的《货币银行学》和人民大学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 然而本文认为把存款派生模型和货币供给模型都放在货币供给这一章讨论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

另外, 本节的教学中还应当强调这几个知识点。

新增存款准备金的来源。存款派生模型的教学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增加开始, 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增加方式有若干种方式。对于初学者而言, 教学中选取哪一种存款准备金增加方式会影响到后续内容的讲授效果。

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 (1998年,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采用了美联储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和从商业银行手中购买政府债券这两种途径向银行体系提供追加的储备。中国人民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则首先说明“‘原始存款’的来源可以是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可以是客户收到中央银行的支票——比如由国库开出的拨款支票——并委托自己的往来银行收款;也可能是客户向存款货币银行出售外汇并形成存款, 而银行把外汇售与中央银行并形成准备存款, 等等”, 接着则假设A银行的客户甲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 客户甲委托A银行收款, 开始描述存款派生过程。劳埃德·托马斯的《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 (1999年, 机械工业出版社) 则假设某人在沉船上发现了一批美元现金然后存入银行。黄达的《货币银行学》中以“某人将一笔资金存入银行”开始描述存款派生过程。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的讲授方式有其显著的优点:第一, 和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紧密联系, 有助于后续学习;而且区分了中央银行两种不同的提供储备 (存款准备金) 的方式, 并通过T型账户分析展现两种方式的不同和相同之处;第二, 明确讲述了存款准备金增加的原因, 避免了授课对象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客户甲会收到一张中央银行的支票”;第三, 米什金的讲授方式从派生的源头开始描述存款派生的过程, 而其他讲授方式事实是从存款派生的某一环节开始描述, 授课对象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比如“存入银行的那笔资金是从哪里来的?”。而如果按劳埃德·托马斯的描述方法, 又似乎在暗示存款派生的起始不过是一个偶然事件——从沉船中发现了一笔现金。第四, 米什金的方式有利于表达存款派生的源头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 其他方式则容易误导授课对象, 使其认为:我可以决定是否把一笔资金存入银行, 从而带来“原始存款”。事实上, 这笔要存入银行的货币的来源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中央银行。

然而米什金的讲授方式也有个问题, 国内教材普遍作为重要知识点阐述的“原始存款”、“派生存款”难以解释清楚。所谓原始存款, 无非就是和商业银行的新增超额存款准备金这笔资产相对应的负债。而如果按照米什金的讲授方式: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购买证券, 则商业银行与这笔资产相对应的负债是原来持有的证券对应的负债;或者中央银行贷款给商业银行, 则对应的负债则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这两种情况在教学中无法清晰地展现“原始存款”的概念 (实际上, 米什金的教材中没有提到原始存款的概念, 而是将称作“银行体系储备额的变动”) 。

本文认为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分两个步骤讲授存款派生理论:首先从某人存入一笔存款开始, 阐述所谓“原始存款”会逐步被派生, 创造出更多的存款货币;然后按照米什金的方式说明中央银行投放货币的情况, 并说明“某人存入一笔存款”这样的情形只是完整的存款派生过程中的一部分, 这笔要存入银行的货币的来源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中央银行。这样的安排兼顾了各种讲授方法的优点, 逻辑上更为合理、连贯。授课对象可以清楚地把握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再到社会公众的存款多倍创造的过程, 避免其它讲授方法给授课对象可能带来的一些困扰。

此外, 部分授课对象可能对于无限派生感到无法接受, 教师有必要指出, 存款派生模型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相关变量之间的联系, 而不是为了测算存款货币的数量多少, 因此做了合理的简化和抽象。

4. 货币供给模型。

(1) 货币供给的“机械论”及教学中的问题。存款派生的公式在通过T型账户的推导后, 可以比较容易地被理解和掌握, 然而一般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体系在从存款派生过渡到货币供给理论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逻辑上的断裂。因为基本上所有教材都是这样推导乔顿模型的:M=mB, 因为有M=C+D= (1+c) D和B=C+R+E= (c+r+e) D, 所以可以得到。以上有关符号都代表其在货币供给模型中的通常的意义。

这个推导过程事实上只是M=C+D, B=R+C, 等恒等式的变形, 或者说是货币供给的“机械论”。这种货币供给过程的描述方式最先是由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在1963年提出的弗里德曼—施瓦茨模型, 与之本质上相同的还有卡甘模型, 而乔顿模型则进一步考虑了超额存款准备金等因素。

初学者在理解货币供给的“机械论”时往往有这几点疑问。第一, 在货币供应模型的这种推导过程中, 货币供应量似乎只是被人为地被拆成基础货币B和货币乘数m这两个因子, 而选择基础货币这个量的原因却并不清晰;第二, 基础货币中包含法定存款准备金、流通中现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但是其中只有超额存款准备金具有存款派生的能力, 为什么视基础货币为货币供给的源泉;第三, 货币供给的“机械论”的推导方式与存款派生模型有什么关系, 前面花费很大精力学习存款派生模型对于货币供给模型有何意义?

(2) 理解“基础货币”。首先, 我们选取一个存款派生理论中的典型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基础货币为什么被视为货币供给的源头。△R=100,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0%,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10%, 现金漏损率=10%, 容易得到表1。

根据上表可以容易地发现法定准备金变动额+超额准备金变动额+流通中现金变动额=50+25+25=100元, 恰好等于最初的准备金变动额100元, 这并非巧合, 也不是仅在存款派生可以无限进行的假定下才成立。事实上, 无论在存款派生过程的哪一个时点, 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中现金的增加额之和都等于新增的原始存款。其中的原因非常清晰:因为在存款派生过程中, 新增超额存款准备金在派生过程中只能转化为法定准备金变动额, 超额准备金变动额和流通中现金这三种形态, 而这三个部分之和正是基础货币, 因此基础货币增加额总是等于新增的超额准备金。整个派生过程是由新增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导致的, 所以存款派生和货币供给的源泉其实是新增超额存款准备金, 而这总是等于新增基础货币。

其次, 需要向授课对象解释, 抽象模型中的新增超额存款准备金在实践中是无法加以统计的, 因为银行发放贷款、存款人的提现等行为都会迅速地导致其转变成其他形态。相反基础货币的三个组成部分都是极易被中央银行统计的, 这正是经典货币供给模型把基础货币视作货币供给的源泉, 并把货币供应量视为基础货币与一个乘数 (货币乘数) 之积的原因。

(3) 从存款派生模型推导乔顿模型。授课中需要指出乔顿模型完全可以通过存款派生模型推导而得到, 也就是货币供给模型推导的“漏损法”。这种方法不同于货币供给的“机械论”通过恒等式的变形获得, 而是在存款派生模型的基础上推导而来:

因为在包含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和现金漏损的存款派生模型中有, 又因为所有新增存款准备金总是等于新增基础货币, 同时增量可以改写为存量, 所以有。根据货币的定义

5. 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

(1) 准确理解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一个难点。授课对象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当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时, 派生能力将会下降, 货币供应量应该减少。但是当商业银行通过再贴现或公开市场业务获得资金时,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将提高, 而货币供应量将增加。这两种情况下是否存在矛盾?

产生这种疑惑的原因是对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没有理解准确, 因此讲授中必须特别加以分析: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自主决定将存款余额的一定比例存放于中央银行, 这部分资金只要贷放出去, 就可以派生出新的存款, 因而是具有派生能力的。但是商业银行出于某种考虑 (比如安全、流动性或能否盈利) 决定不贷放出去。如果商业银行决定保留更大比例的超额存款准备金, 存款派生能力当然会下降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 。而在中央银行投放货币时,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账户上将会增加一笔资金, 表现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增加, 但是这种增加是暂时的, 商业银行将把这笔资金贷放出去, 从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导致货币供应的增加。事实上前者是货币乘数的变化, 而后者是基础货币的变化。

(2) 强调货币供给模型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在考察一个因素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时, 教科书中的基本结论都是在假定其他因素不改变的前提下作出的。比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时, 如果货币供给模型中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才能得到货币供给下降的结论。而如果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下降了, 则不一定得到这样的结论。教学中可以举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 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导致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 因此未必导致货币供应量的急剧减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未必如教科书所说是一剂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猛药”。

(3) 及时理解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常见的《货币银行学》体系中, 三大法宝一般在独立成章的“货币政策”部分具体展开, 但在本章货币供给模型推导完毕后完全可以初步讲解这三种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的基本原理。讲授中侧重解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如何改变了存款派生能力, 从而影响货币乘数, 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如何通过改变基础货币而改变货币供应量。

6. 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

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般性理论应当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央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在这一部分有十分精彩的安排, 在其第十八章货币供给安排了第五节“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分析”, 主要包括:我国基础货币的构成, 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的变化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商业银行再贴现与再贷款的数量变化, 外汇储备存量的变化, 我国的货币乘数, 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这几个部分。这样的安排十分贴切地针对中国的货币供给影响因素的特征, 因此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另一方面, 存款派生模型和货币供给模型是高度抽象的理论模型, 在教学中将理论和宏观经济现象紧密结合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比如有必要特别注意对中央银行票据这种十分有中国特色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讨论。可以在基本理论讲授完毕后安排课后分组搜集资料进行研究, 并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课堂讨论, 教师可以事先给出一些思考题, 引导课外学习研究。

四、结论

本文对货币供给讲授环节提出以下建议:首先, 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尽量提前作好知识准备, 避免在讲授核心理论时分散授课对象的注意力。其次, 选择恰当的讲授顺序和讲授方式, 力求逻辑上的完整和统一, 帮助授课对象正确理解重要概念, 避免理解偏差。第三, 对于授课对象的任何疑惑都尽量做到有所说明, 教师可以提供较为高深的参考资料, 供学有余力者进一步研究。第四, 强调理论和我国宏观经济现象分析的结合, 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加深理解。

摘要:货币供给是《货币银行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文章从货币供给经典理论出发, 广泛借鉴主流货币银行学教材和著名高校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在货币供给部分的教学方法, 针对货币供给教学中的难点, 探索货币供给教学方法。

关键词:货币银行学,货币供给,乔顿模型

参考文献

[1].陈观烈.陈观烈选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2].黄达.货币银行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3].杰格迪什.汉达.货币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4].劳埃德.托马斯.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5].米什金.货币金融学 (第四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6].米什金.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经济学 (英文原版第6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7].人民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网站, http://202.112.126.159/jpkc/125011/default.htm

[8].西南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网站, http://202.205.10.58/2004/swufe001/index.htm

[9].中央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网站, http://www.cufe.edu.cn/jgsz/jingpin/index.htm

我国超额货币解释的理论综述 篇3

【关键词】超额货币化 通货膨胀 假说

【中图分类号】F0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2

我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也给经济理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一挑战在于简单地套用传统理论难以对中国的诸多经济现象提出合理的、切合实际的解释,进而也不利于经济理论的发展。改革开放至今,但通货膨胀率却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这一奇特的经济现象被麦金农教授称为“中国之迷”。

由货币的交易方程式MV=PY(这一公式也可以增长率的形式表示为)可知,当货币的流通速度稳定(=0)时,货币增长率应等于GDP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即。但我国的实际情况却一直是,货币增长率超出GDP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的部分即是超额货币。对于超额货币的现象,国内外已有不少的文献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提出了解释(Feltenstein et al.,1990;Feltenstein and Ha,1991;Ma,1993;Yi,1991、1993;易纲,1996;Qin,1994;秦朵,1997;Girardin,1996;Xu,1998;张杰,1997),本文将对这些解释进行分类、归纳,提供一份关于超额货币解释的理论概览。

1 抑制型通货膨胀假说和被迫储蓄假说

Feltenstein和Ha(1991)在其文章中提出,中国超额货币的存在是由于中国官方的价格指数偏低了。在中国,政府对价格实行管制,官方价格不是能使市场出清的“真实价格”,而市场真实的价格要远高于配给制下的官方价格。这样,官方价格指数低估了通货膨胀水平,换句话说,我国存在着抑制型的通货膨胀。只要能找出反映我国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使市场出清的真实价格,超额货币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Feltenstein和Ha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头十年流通中现金变化率与零售商品名义价值总额增长率的不一致,估计出经济中“真实”的通货膨胀率,再应用这一“真实”的通货膨胀率分析超额货币现象,其经验分析的结果验证了“抑制型通货膨胀假说”,而这一“真实”的通货膨胀率在1979-1988年间要比官方价格指数高出114%。

Ma(1993)通过构造一个包容“抑制型通货膨胀假说”和“货币化假说”的计量模型,利用1953年到198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我国建国后的个人储蓄和货币需求行为。对于我国超额货币的成因,该计量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在不否定货币化进程作用的情况下,肯定了“抑制型通货膨胀假说”。

将“抑制型通货膨胀假说”直接诉诸于我们亲身的经历感受,不能否认这一假说所具有的解释力。但问题的关键是真实的通货膨胀率究竟应该是多少,何以在我国价格放开,官方价格指数趋同于真实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仍然存在着超额货币的现象。我国经济现实给出的结论是:“抑制型通货膨胀假说”只提供了对超额货币的部分解释,而不是全部。

被迫储蓄假说(Feltenstein et al.,1990;Ma,1993)是抑制型通货膨胀假说的翻版,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被迫储蓄假说认为中国的超额货币是一种“货币过剩”(monetary overhang)。货币过剩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我国存在着严格的价格管制和普遍的配给制度,增加的货币在经济中没有吸释的渠道和地方,只能表现为消费者和企业非自愿持币数量的增加(增加现金持有或银行存款),即被迫储蓄。而经济主体的非自愿储蓄行为在于经济中没有其他金融资产或商品可作为替代选择。

可是,被迫储蓄假说无法做出解释的是:为什么流通中的现金增加得如此迅速,以及在我国出现买方市场和金融资产选择余地大大拓宽的情况下,为何银行存款(尤其是居民储蓄存款)仍在大幅攀升。

抑制型通货膨胀假说和被迫储蓄假说虽然对我国的超额货币现象提出了部分合理的解释,其实证检验也充分验证了这一点,但却有着强烈的“削足适履”的意味,它是削中国经济之“足”去适传统理论之“履”。

2 货币化假说

与前一种假说不同,货币化假说(Yi,1991、1993;易纲,1996;Qin,1994;秦朵,1997;Girardin,1996)强调从中国经济的视角去看问题和分析问题,而不是从理论的视角出发。

货币化假说由易纲(1991)提出,易纲认为中国经济的不断货币化是解释超额货币现象的真正原因。货币化是指“通过货币进行(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的经济活动的比例不断增加。”着眼于我国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转轨进程的特殊背景,易纲将国民收入分解为货币化的和尚未货币化的两个部分,将货币的交易方程式修正为MV=λPY(λ是货币化经济的比重),以增长率形式表示则为

这一修正意味着货币供给不仅要随经济的增长而同比例增加,而且还要满足新货币化了的那些部分的需要,超额货币因而可由持续的货币化进程加以解释。接下来,易纲从农村制度的变革,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自由市场的发展,地区间货币流动以及货币的体外循环等方面描绘了我国货币化进程的全息图景,为我们展现了一段关于制度变迁、经济发展与超额货币关系的精彩“剪辑”。

然而,货币化假说在做到理论创新与经济现实相结合的同时,依然存留的一个问题是:货币化的进程应该如何衡量。在我国的经济现实中,经济增长与货币化进程交织在一起,很难找出一个或一组合理而又准确的经济变量反映货币化这一抽象的指标,这将给实证检验带来困难。易纲在其建立的中国货币需求函数的计量模型中使用城市人口百分率来近似地表示货币化进程,得出了货币化进程对货币需求有显著影响的结论,在经验分析上支持了货币化假说。

货币化假说与抑制型通货膨胀假说和被迫储蓄假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不足:两种假说分析的视野都限于改革的头十年,分析对象集中在流通中的现金M0上,而较少涉及广义货币M2,并且其理论都只聚焦于单一的因素,因而只解释了超额货币某一方面的内容。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与经济转轨齐头并进的大变革时期,任何一种“反常“的经济现象都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不是单个因素所能概括的。从这一意义上说,货币化假说与抑制型通货膨胀假说不该是两种竞争性的假说,而应成为互补性的假说,因为它们共同提供了解释超额货币的有效信息。

秦朵(1994、1997)在近期的研究中,也将超额货币现象归因于我国特有的制度性因素。秦朵指出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制度性因素包括:由计划控制造成的抑制型投机需求,由计划体制软约束造成的过度资金需求,以及由改革引起的市场化对货币的超常需求(即货币化进程)。与易纲不同的是,秦朵在其货币需求模型中用国有产出比率取代城市人口百分率了来近似地作为货币化进程的指标,此外 ,模型中还加入了表示软约束的存贷比率因素。计量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货币化进程是对超额货币的一种有效解释。秦朵的研究将分析的时限延长至90年代中期,从而为货币化假说提供了新的强有力的经验证据。

Girardin(1996)则利用工农业产出比例的加权平均值近似地衡量货币化进程,得出了与易纲和秦朵相同的结论。

3 总量分解方法

前述两种假说对超额货币的分析最终都归结为建立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或通过重新估计解释变量的真实取值,或通过加入新的解释变量。货币需求函数的计量模型既检验了各自的理论假说,又提供了对我国货币需求行为的全局考察。

Xu(1998)在其关于中国货币需求的研究中,另辟蹊径,应用总量分解的方法,将货币总量分解为现金、个人存款和机构存款三部分分别进行考察,而不是按照通常做法直接考察货币总量,实现了分析方法上的创新。

Xu利用1978-1996年的数据,建立计量模型来分析三部分的货币需求。现金部分,用货币化趋势和银行贷款、个人存款的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分析了现金占GDP比重的变化情况,得出的结论是:货币化假说和抑制型通货膨胀假说各自都解释了货币超常增长的部分内容,而货币化假说更为显著。对于个人存款部分的货币需求,则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将其转化为个人决定金融资产储蓄率的问题,这时,被解释变量变为个人储蓄存款增量与GDP的比重,而解释变量是人均收入水平和个人存款的实际回报率。机构存款部分,分析的重点是其中占80%比重的活期存款,对于这部分货币需求,两种假说都不成立,机构活期存款占GDP比重的解释因素是存款的实际利息率和银行贷款与GDP之比(银行贷款的数量又取决于银行存款规模)。在对三部分货币需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现金和机构存款最终都受个人存款的影响,这表明个人存款的变动趋势成为90年代以来决定超额货币的关键因素。这与我国引人注目的居民储蓄存款的高增长相吻合。

Xu文分析的思路是从论述标准的货币需求理论如何不适用于中国的实际情况开始,根据我国经济环境、经济主体行为的特殊性,逐一分析各种可能的解释因素,选取合适的解释因素构造模型,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了货币化进程对超额货币的影响具有逐渐减弱的趋势。Xu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集理论分析之精炼、评述之透彻和实证检验之“完美”于一体。稍显不足之处在于,在总量分解的基础上没有适当地考虑各分解部分间可能具有的相互关系,忽略了综合的审视,可能出现交叉论证。

4 结语

从本文综述的三种理论的发展轨迹看,对超额货币的解释经历了主要从理论视角出发到从中国经济现实出发的转变,分析更多地注意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转轨的特殊背景。分析对象由流通中现金扩展为广义货币M2,解释因素也从一个变为多个。理论的进展既有赖于各种统计数据的日益丰富和完整,更在于从实际出发,深入地考察和理解我国特殊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如在近期的文献中,张杰(1997)把超额货币现象和金融体制的变迁联系起来,指出我国金融领域的垄断性产权安排导致了金融的高增长,储蓄存款的剧增,并探讨了超额货币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型金融组织的出现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加强,超额货币现象将越来越复杂。在对超额货币进一步深入解释的同时,更重要的问题将是超额货币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制度转轨以及金融体制变迁产生了和存在着什么样的影响及进一步量度超额货币与流动性、物价、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易纲.中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1984—1993.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 易纲.中国的货币化进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重庆市住房货币化分配政策解释 篇4

我市的住房货币化分配政策出台后,部分单位已率先启动。在实施中,反映出一些具体问题,为了统一政策,顺利工作,现就有关问题解释如下:

一、配偶系下岗职工、破产企业职工、买断工龄与单位脱离劳动关系的职工及辞职、除名、去世的职工,其住房补贴面积标准如何认定?

答:配偶系下岗职工、破产企业职工、买断工龄与单位脱离劳动关系的职工及辞职、除名、去世的职工,其住房补贴面积标准按下岗、企业破产、买断工龄与单位脱离劳动关系以及辞职、除名、去世时的职级认定。

二、配偶系民营企、三资企业的职工,其住房补贴面积标准如何认定?

答:配偶系取得了合法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且已被民营企业、三资企业聘任的职工,其住房补贴面积标准参照《重庆市住房货币化分配实施细则(试行)》(渝住改发[1999]6号)第六条中被聘专业技术人员的住房补贴面积标准进行认定;配偶系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的其他职工,其住房补贴面积标准按40平方米认定。

三、配偶系农业人员、城镇居民及个体劳动者,其住房补贴面积标准如何认定?

答:配偶系农业人员、城镇居民及个体劳动者,其住房补贴面积标准按40平方米认定。

四、职工将单位分配其租住的公有住房转让给他人,职工是否算享受过住房实物分配?

答、职工将单位分配其租住的公有住房转让给他人,职工应算享受过住房实物分配。

五、取得房改住房完全产权的职工离婚后,职工分摊住房面积如何计算?

答:取得房改住房完全产权的职工离婚后,在实施补贴时,职工本人分摊的住房面积按职工离婚前双方搭配计算。

取得房改住房完全产权的职工离婚后又享受了住房实物分配的,其本人分摊的住房面积应将离婚前后分摊的住房面积合并计算。

六、丧偶职工的家庭住房达标面积如何认定?

答:丧偶职工的家庭住房达标面积按单位实施住房补贴时职工的住房补贴面积标准与去世配偶的住房补贴面积标准之和认定。

七、征用土地时,农转非人员的私房被拆迁后,其重新安置的住房,是否认定为实物分配?

答:征用土地时,农转非人员的私房被拆迁后,其重新安置的住房,不认定为实物分配。

农转非人员被安排就业后,就业所在单位再分配的住房,应认定为享受住房实物分配。

八、职工承租的住房系危险住房,该房建筑面积是否纳入家庭现住房面积认定?

答:职工承租的住房,经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为危险住房的,该房的建筑面积不纳入家庭现住房面积认定。

承租危险住房的职工享受了住房补贴后,单位应将该类住房收回。

九、租住单位周转住房的职工,起周转住房是否认定为职工享受住房实物分配?

答:租住单位周转住房的职工,其周转住房是否认定为职工享受住房实物分配,由单位自行认定。

十、停薪留职人员在停薪留职期间可否实施住房补贴?答:停薪留职人员在停薪留职期间,其住房补贴暂不实施。

十一、职工配偶系军队人员,职工本人的分摊面积如何计算?答:职工配偶系军队人员,职工本人的分摊面积按家庭已享受的住房实物分配面积折半计算。

十二、暂时租住军队住房的转业干部,其暂住房是否认定为实物分配住房?

答:暂时租住军队住房的转业干部,其暂住房在军队出具了暂时租住证明并明确了暂住时间,并经转业干部所在单位审查后,该房不认定为实物分配住房。

十三、离休干部离休后职级提升的,其住房补贴面积标准如何认定?

答:离休干部离休后职级提升的,其住房补贴面积标准按提升后的职级认定。

十四、职工租住的住房系宗教房产的,其住房面积是否纳入职工

现住房面积认定?

答:职工租住的住房系宗教房产的,在计算职工住房补贴时,其住房面积不纳入职工现住房面积认定。

十五、职工在职期间去世的,住房补贴如何发放?

货币银行学作业 篇5

我是一名中国军人,作为一名军人就要以祖国的利益为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做为一名军人我时时刻刻都不会忘记这些教诲,我会坚决听从党的指挥,爱国爱党。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就会奉献我的一切!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祖国统一,在军队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不出卖自己的国家,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平时我在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思想稳定,及时调节自我,保持愉快的心情去干工作。注意政治理论的学习,使自己接受正确思想,确实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能够经受住各种诱惑,永葆一名革命军人的政治本色。多主动汇报思想,让自己的思想让党组织知道,增强配合意识。

在工作中我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牢记入党誓词,克服并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工作中大胆负责,脏活、累活干在前面,遇到困难挺身而出。牢记党对我的培养和教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我要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要不断进取,知难而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作为军人,应该充分利用部队这所大学校,努力地锻炼自己,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为人处世上团结同志、尊重领导,处理得当与上级、同级、下级之间的关系。尊重上级,诚恳接受上级批评,不管批评是否正确,查找自身原因,决不与上级争执。与同级的关系,跳出老乡圈子,多与战友们交往,确实做到团结同志这一点。与下级关系,决不以新老兵拉长与他们的关系,以兄弟关系去帮助他,以身作则,确实体现出一个老兵的模范作用。现在我还是一名预备党员,我恳切希望党组织能认可我,让我转正成为一名正式党员。今后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入党誓词。如果党组织不予批准,则说明我离真正党员的要求还有距离,我不会灰心或失望。我会更加勤奋工作,努力学习政治、理论文化等知识,以更高的工作标准和工作姿态去争取党组织的批准。

今天,我虽然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货币银行学总结 篇6

货币的含义、货币概念、货币职能、货币结构和总量衡量、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国内货币制度演变、国际货币制度演变

1、货币概念

货币——用来支付商品和劳务或免除债务的手段——货币的功能概念;货币的存在是由于拥有和接受货币的人对货币的信任——货币的心理因素;货币的流通在现代社会有国家强制力做后盾——货币的社会和国家因素;货币定义:

货币是指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货币、财富和收入之间的区别

财富——存量概念:包括金融资产、实物资产 财富不仅包括货币,还包括债券、股票、房产、家具、轿车等资产,比货币的概念宽泛得多; 收入——流量概念:一段时间的货币和非货币所得

2、货币形式的发展:

实物货币(商品货币)-——代用货币(代替贵金属流通、可兑换)——信用货币(法币、银行存款、电子货币)

法币与有价值的商品货币的根本差别在于:后者的使用不要求信任或授信,而前者的使用包含了对政府的信任或至少是对政府的服从。

3、货币的职能

货币有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等职能。其中,交易媒介和价值贮藏是最主要的两大职能。此外,货币流通如果越出国界,一国的主权货币还将承担世界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 交易媒介(流通手段):货币媒介商品交易

价值贮藏 :货币一旦退出流通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就执行价值贮藏手段的职能。思考:任何资产诸如货币、股票、债券、土地房屋,都是价值储藏手段。而且很多作为储藏手段较货币为优,为什么人们还要持有货币? 答案与货币的流动性有关。货币在所有资产中流动性最高。为了避免缺乏流动性可能带来的损失,人们持有一定量的货币。

货币作为储藏手段的优劣:依赖于物价水平的高低。

案例:恶性通胀时,货币成为在人们手中迅速传递的“烫手的山芋”。如何理解现代信用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 贮藏手段职能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该职能的有效发挥系于币值的稳定。后金本位时代通胀和汇率波动成为常态,严重影响了该职能的发挥。这再次涉及到当前货币制度的缺陷问题。货币的两大基本功能:交易媒介+价值贮藏。货币形态演进在增强其交易媒介职能的同时,似乎在弱化价值贮藏职能,但经济发展则对货币的价值贮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货币的结构:即货币的层次(外延角度的货币定义)货币层次划分标准:流动性

4、什么是货币的流动性?

货币的流动性: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即对商品和劳务购买支付的直接程度。

按照不同货币性资产的流动性大小,对货币进行层次划分(M1,M2,M3„„)

各层次货币量之比形成货币结构。货币结构反映货币的流动性差异,亦称货币的流动性结构。

5、货币层次划分

由于各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法规差异,广义的货币指标各国不尽相同。

一般划分

M1=现金+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狭义货币)

M2=M1+准货币(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广义货币)

M3=M2+ 其他金融机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M4 =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

IMF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IMF在2000年公布MFS(《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之前,出版了一些货币与金融统计编制指南,其中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M3四个层次。M0:流通中现金

M1:货币,M0+可转让本币存款和在国内可直接支付的外币存款;

M2:狭义货币和准货币,M1+单位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外汇存款+CDS M3:广义货币,M2+外汇定期存款+商业票据+互助金存款+旅行支票 从总体上看,西方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从货币作为交换媒介或价值贮藏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定义的。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多数西方学者还是倾向于把M1作为货币的基本定义。在实践操作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同时采用M1,M2、M3等多种指标、多个层次来测算货币供应量。

6、中国的M系列

中国从1984年开始探讨货币层次的划分,在1994年12月28日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中,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将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M0、M1、M2以及M3等几个层次,各层次所涵盖的内容如下 M0=流通中现金M1=M0+银行活期存款(狭义货币)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广义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1年7月起,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M2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货币的度量是一个越来越大的难题,困绕政府、困绕经济学家、困绕金融界

原因:金融创新不断推出新的具有货币性的金融工具,货币与非货币的边界非常模糊。货币当局对货币的控制能力大大削弱。货币当局的可能选择是从控制货币走向控制流动性资产。

(二)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概念: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货币制度最早是伴随着国家统一铸造铸币开始 的。

货币制度构成要素 1.货币材料的确定

规定货币材料是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也是一种货币制度区别于另一种货币制度的依据 币材的消失:20世纪70年代,各国的法令中都抹掉了以任何商品充当币材的规定,币材作为货币制度的构成因素消失。

2、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的确定

货币单位的名称就是该国货币的名称,如果几个国家通用一个名称,则在前面加上国家名号,如美元,加元等。货币单位的值:即所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

3、本位币、辅币铸造及偿付能力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小额周转使用;不足值,贱金属铸造; 与本位币自由兑换;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在纸币制度下,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行。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力。

自由铸造的意义:使铸币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金属价值保持一致;自有调节货币流通量; 辅币限制铸造(铸币税),只具有有限法偿力。

4、货币发行保证制度

发行保证制度也称发行准备制度,通常以货币金属作为发行信用货币的保证。目前,各国仍然保留发行准备制度,如金准备制度、外汇储备、国家债券等,主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

5、货币制度的演变

银本位制(银两本位/银币本位):最早实行的货币制度之一

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它是与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货币制度。银币或白银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银币或白银可以自由铸造、自由流通、自由输出入 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同时作为本位币)

平行本位:金银比价由市场自发形成,不规定法定比价(不稳定)

双本位:金银按法定比例流通(官定比价与市场比价同时存在,主要的复本位形式)

跛行本位:金银按固定比例兑换,金可自由铸造,但银不能(不是典型的复本位制,而是过渡形式的货币制度)

复本位制的缺陷:劣币逐良币现象:格雷欣法则(Gresham Law)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

启示:货币本性的排他性、独占性

金本位制

根据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金本位制主要有三种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后两种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金币本位制(Gold Specie Standard)

这是金本位制的最初形态,典型的金本位制。金铸币本位制的特点是:

①以法律规定货币的含金量;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

③流通中其他货币和金币之间可以按法定比率自由兑换,也可以兑换与金币等量的黄金; ④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或输入本国。

金块本位制(Gold Bullion Standard):生金本位 金块本位制的特点是:

①金币仍作为本位货币,但市场不再流通和使用金币,而是流通纸币;

②国家储存金块,作为储备;③不许自由铸造金币,但仍以法律规定纸币的含金量; ④限制黄金兑换范围,纸币不能自由兑换金币,可以有限度地兑换金块。金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虚金本位 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

①市场上不再流通金币,只流通银行券;货币规定含金量 ②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实行金币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这些外汇在国外才能兑换成黄金;

③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使其货币与另一实行金币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汇率,通过无限制地买卖外汇来维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

④附庸性质的货币制度;

从金币本位制到金块本位制,再到金汇兑本位制,可以看出:

第一,货币和黄金的联系越来越薄弱。第二,货币制度演变中体现的节约原则。

6、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1973年末,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各国实行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

特点:纸币是国家强制发行和流通的不能兑现的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其流通依赖人们对该货币的信心和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当某种货币可能发生大幅度贬值时,人们拒绝接受该货币。

信用货币投放过多会引发通货膨胀,是这一货币制度特有的经济现象; 现代信用货币包括纸币、辅币(二者统称通货、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可用作支付手段的信用工具如支票、信用卡、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的迅速发展将对传统的货币管理和流通形成挑战。

(三)我国货币制度基本内容

货币名称:人民币,无限法偿,没有含金量,不能自由兑换黄金 货币单位:本位币单位:元;辅币单位角分

货币发行:发行权集中,中国人民银行唯一发 行机关,集中管理货币发行基金。货币发行保证:信用保证、政府债券、商业票据等;黄金、外汇保证

1、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3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 IMF)。规定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双挂钩”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缺陷: 特里芬两难”(Triffen Dilemma)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安排下,美元存在两难:为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各国需有充足的美元,但这会导致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又会影响各国对美元的信心。

美元的这种两难境地是1960年由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在其著作《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首先提出,故又被称为“特里芬两难”。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标志性事件:美元与黄金脱钩(1971年)——基础动摇 其他主要货币对美元自由浮动(1973年)——彻底瓦解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牙买加体系)1976年《牙买加协议》: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体系。

牙买加体系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改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黄金非货币化、扩大特别提款权SDRs(纸黄金)的作用、汇率制度多样化

发行SDRs旨在补充黄金——美元本位,从黄金——美元本位转向黄金——美元/SDRs本位

2、区域货币一体化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典范:欧元

1999年1月1日欧元启动;2002年7月1日开始,欧元成为欧元区惟一的法定货币; 欧元启动对国际储备体系的影响

欧元出现前的国际储备体系:美元主导下的美元、日元、德国马克、SDRs并存; 欧元出现后,挑战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主导地位

短期挤出美元在国际储备体中的一部分份额;在中长期动摇美元的主导地位; 形成国际储备体系“非对称的三极”(美、欧两级强;日元一级弱)Evolutio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国内货币与国际货币的差异:国际货币价值具有协议性、国际性;自愿接受;国内货币价值由发行国以法律形式确定;强制接受;

国家货币制度和国际货币制度的演进历程及动因机制

国家货币制度演进历程: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演进历程:国际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演进动因:币材(尤其是黄金)的增长无法满足经济和贸易快速增长的需要。这种演进本身逐步削弱了货币的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职能,也削弱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并可能是导致金融动荡的重要原因之一。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国际金本位制的缺点从根本上讲是它过于“刚性”,这表现在: 国际间的清算和支付完全依赖于黄金的输出入

黄金存量的绝对不足和相对分布不均,使国际金本位制的物质基础不断削弱。对后金本位时代货币体系的思考

金融体系应该建立在“大陆”上还是“海洋”上? 货币体系本身带来了风险,然后我们来管理风险,众多衍生品在管理风险的同时又在大量制造风险。

价格、利率、汇率的剧烈波动本身可能更多地与货币体系的缺陷有关。

第二章 信用与利息率

(一)1、信用的定义

信用指借贷行为,它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让渡,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信用的三因素:债权债务关系、时间的间隔、信用工具。

2、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信用最早产生于商品交换之中,并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实物借贷货币借贷

信用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

3、信用的形式

1.商业信用(commercial credit)含义: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

具体方式很多,如赊销商品、委托代销、分期付款、预付定金、按工程进度预付工程款等。商业信用内涵了两种同时发展的经济关系:买卖关系和借贷关系。

2.银行信用含义: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即银行向企业或个人提供贷款所形成的借贷关系

特点:银行信用具有广泛的接受性银行信用具有创造信用的能力 3.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之间的联系

商业信用始终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只有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了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的产生又反过来促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各具特点,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不存在相互替代的问题。

4、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的含义和形式:国家信用是一种古老的信用形式。

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信用是国家借助于举债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从国内筹款称为内债,从国外筹款称为外债。

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国家债券:国库券和公债券

国家信用工具:

中央政府债券(国家债券):短期国家债券称为国库券(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

中长期国家债券称为国债(1-10年),公债(10年以上)。政府机构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市政债券)

5、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的货币需求的信用。与住房、耐用品的销售联系紧密 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 赊销方式(如信用卡):短期消费信用形式分期付款:中期消费信用形式 消费贷款方式:中长期消费信用方式

国际信用:国际结算的主要手段之一出口信贷:中长期贷款形式 由出口方银行对出口商提供(卖方信贷);由出口方银行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买方信贷)

银行信贷:进口企业或进口方银行直接向外国金融机构借入资金; 市场信贷:通过银行或银团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中长期债券或大额定期存单等方式帮助进口企业或银行筹资;

6、国际租赁:以实物租赁方式提供;可分为金融租赁或经营租赁

补偿贸易:国际间的商业信用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向成员国提供的贷款

7、信用工具

短期信用工具是指一年期以下的商业票据、银行票据、支票、信用证等。

8、商业票据 商业本票:又叫期票,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一定款项的债务凭证。现大多为专门为套取资金而签发的融资工具。

商业汇票:由债权人发给债务人,命令他在一定时期内向指定的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项的支付命令书。有商品交易基础。汇票必须经过承兑才有效。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票据经过背书可以转让流通。经过背书的票据可以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商业票据的持有人还可以用未到期的票据向银行办理贴现。

9、银行票据

银行本票:由银行签发,也由银行付款的票据,可以代替现金流通。用于同城结算或支取现金。银行汇票:是银行开出的汇款凭证。用于异地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支票:是银行的活期存款人向银行签发的,要求从其存款帐户中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或指定人的书面凭证。支票种类:按照支付方式分现金支票、转帐支票

9、信用证

商业信用证:银行受客户委托开出的证明客户有能力并保证支付的信用凭证。

旅行信用证:是银行发给客户,用于支取现金的凭证。如:旅行支票

10、长期信用工具

又称公共有价证券,是具有一定面额,代表财产所有权或债权,并能定期取得一定收入的凭证。主要包括股票、公司债券、长期国债等。股票: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发给投资者的入股凭证。股票可分为记名和不记名股票;优先股和普通股; 债券: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承诺在指定日期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的有价证券。债券按发行主体份: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

(二)利率

1、利(息)率 :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贷出资本额之间的比率。利率是借出或租借资金的价格,或是信贷的成本。

2、利率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利率有不同不同的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有:

1.按计算利息期限单位不同,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按日计息,多用于金融业之间的拆借,习惯叫“拆息”(call money interest)或“日拆”。年利率=12*月利率=365*日利率 2.按照是否经过通胀调整,分为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和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名义利率即银行挂牌利率,是用货币数量表示的利率。

实际利率指名义利率扣除通胀之后的利率。实际利率反映真实筹资成本。费雪假说

名义(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货膨胀关系的方程式:

式中:

——名义(实际)利率;

——真实利率;

——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对实际利率的计算通常会出现三种情况:

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3.根据在借贷期限内是否调整利率,分为固定利率(fixed intertest rate)和浮动利率(floating rate)。

固定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不作调整的利率。传统采用的方式。

浮动利率是一种在借贷期内可定期(根据市场利率)调整的利率。一般多用在3年以上的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借贷。我国人民币借贷一向实行固定利率,近年来长期国债和金融债券、长期贷款有相当部分采用浮动利率。

4.根据形成方式不同,利率可分为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行业利率。市场利率指在市场机制下可以自由变动的利率。

官定利率是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也称法定利率。

行业利率是指由非政府的民间金融组织,如银行公会等,为了维护公平竞争所确定的利率,属于行业自律性质的利率。

我国目前以官定率为主,绝大多利率仍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5.按照计算方法不同,利率分为单利和复利两种。单利是指只按本金计算利息; I=P*i*N I:利息;

i:利率; N:借贷期限

复利是指计算利息时按照一定期限,将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又称“利滚利”。F=P*(1+i)N F: 本利和;P:本金; i:利率; N:借贷期限;

复利的终值(Future value)和现值(Present discounted value)终值即本利和; 现值:在未来某一时点一定金额的货币(看作那时的本利和),按现行利率计算要取得这样金额的本利和所必须具有的本金:P=F/(1+i)N 6.按照所处的地位不同,可分为基准利率和其它市场利率

基准利率是带动和影响其它利率的中心利率,对市场利率起基础性作用

基准利率基准利率一般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如LIBOR,SHIBOR,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和再贷款利率。

7、利率的决定理论

1.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真实利率理论)利率由技术水平、劳动的供给、以及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真实因素决定,不受货币因素的影响。均衡利率是投资和储蓄相等时的利率。

2、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利率不是决定于储蓄和投资的相互作用,货币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了均衡利率水平。

货币供给是外生的,由中央银行控制,货币需求是一个内生变量,决定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共同决定了均衡的利率水平。

流动性偏好理论:由于人们偏好流动性,所以持有没有收益的货币。偏好流动性的原因,人们需要持有货币在身边,随时满足交易性、预防性和投机性需求。

交易性和预防性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正相关;投机性需求与利率水平负相关。流动性陷阱

当利率水平很低时,投机性需求无穷大(货币需求曲线水平),无论央行供应多少货币,都被吸收,犹如无底洞。利率不能继续下降,被锁定。当出现流动性陷阱时,货币政策完全无效。流动性陷阱

3、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模型

观点:利率是取得借款权或可贷资金使用权而支付的价格。按照可贷资金理论,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借贷资金供给则来自同一期间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在金融市场上,利率由对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决定。

4、新古典学派的IS-LM模型 利率与收入相互决定关系

利率决定收入:利率—投资—收入 收入决定利率:收入—货币需求—利率 IS-LM模型

IS 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任何偏离均衡点的情况都会导致经济自动的自发调整(产生向均衡点的压力),促使利率和收入在相互决定的过程中达到均衡。利率决定的IS-LM模型 评价:

IS-LM模型既克服了古典学派的只考虑商品市场均衡的缺陷,又克服了凯恩斯学派只考虑货币市场均衡的缺陷,同时还克服了新古典学派在兼顾两个市场时忽视两个市场各自的均衡的缺陷,它是解释名义利率决定的最成功的理论。

8、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增加对利率水平的影响有三种方式:流动性效应、收入效应、通货膨胀预期效应。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使经济中的流动性变大,引起利率下降(流动性效应); 随着经济开始对刺激经济的措施产生反应,产出和收入上升,资金需求增大最终拉动利率上升(收入效应);

在宣布货币政策供应量增加时会提高预期通货膨胀,利率将由于费雪效应(通货膨胀预期效应)而上升。

货币政策对短期利率的影响作用大于对长期利率的影响,而后者主要受预期通货膨胀的影响。

9、利率的结构 利率的风险结构

相同期限金融资产(如债券)因为风险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利率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 利率包含机会成本补偿水平和风险溢价水平。之所以叫风险“溢价”,是由于风险的存在而必须超出机会成本补偿更多的金额;利率=机会成本补偿水平+风险溢价水平利率的期限结构

具有相同违约风险、流动性的债券,其利率由于离到期日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可能不同。不同期限金融资产(如债券)的利率之间的关系称为利率的期限结构。收益率曲线是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图形描述。债券收益率曲线是描述在某一时点上(或某一天)一组可交易债券的收益率与其剩余到期期限之间数量关系的一条趋势曲线。

10.债券收益率曲线可归纳为四种基本的形状:

(1)向上倾斜状,表明在某一时点上债券的投资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2)水平状,表明收益率的高低与投资期限的长短无关;

(3)向下倾斜状,表明在某一时点上债券的投资期限越长,收益率越低;

(4)驼峰状,或者波动收益率曲线,表明债券收益率随投资期限不同而呈现波浪变动。

在一般情况下,债券收益率曲线通常是向上倾斜状的曲线,即长期利率应在相当程度上高于短期利率。这是由投资者的流动性偏好引起的,作为流动性较差的补偿,期限长的债券收益率也就要高于期限短的收益率。

当资金紧俏导致供需不平衡时,也可能出现短高长低的向下倾斜状收益率曲线。

(三)利率变动对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

对投资的影响、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提高利率是一种紧缩银根的措施,而降低利率是一种放松银根的方法。储蓄的利率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

利率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于储蓄及投资的影响上。影响程度的大小,用储蓄的利率弹性(interest elasticity of saving)和投资的利率弹性(interest elasticity of investment)表示。

1、利率对储蓄的作用

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替代效应;替代是指将来的消费与现在消费的替代;

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减少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

社会总体上的储蓄利率弹性究竟是大还是小,最终取决于上述方向相反的两种作用相互抵消的结果。

2、我国利率对储蓄的作用分析:

改革开放以前的“强制储蓄”,与利率水平的高低没有多大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储蓄的利率弹性不大;

3、利率对投资的作用

利率对投资所起的作用,通过厂商对资本边际收益与市场利率的比较而形成; 我国利率与投资关系

改革以前,我国计划管理体制下,投资的规模与利率无关;

改革后,计划色彩逐渐淡出,但由于市场机制仍在完善形成之中,限制了我国投资利率弹性的作用。

4、利率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利率是宏观经济以及现实的金融世界中众多重要的变量之一。

利率的变化预示着许多重要的现象:投资消费水平、消费者对耐用品的支出、财富在借方和贷方的再分配、金融资产的价格。

第三章

金融市场与工具

一、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

1、交易的对象:货币资金主体:包括任何参与交易的个人、企业、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 交易的工具:金融工具交易的价格:利率金融工具的属性(P113)流动性:流动性指一种资产不受损变现的容易程度

2、风险

风险分为两种:违约风险和市场风险

违约风险:由于金融工具发行人破产而不能收回本金或利息的可能性。市场风险:金融工具的价格或市场价值波动的风险。收益率:持有金融资产所取得的收益与本金的比率 是一种资产的回报率,以每年一定的百分比表示。

3、金融工具的属性(P113)

流动性:流动性指一种资产不受损变现的容易程度 风险分为两种:违约风险和市场风险

违约风险:由于金融工具发行人破产而不能收回本金或利息的可能性。市场风险:金融工具的价格或市场价值波动的风险。收益率:持有金融资产所取得的收益与本金的比率 是一种资产的回报率,以每年一定的百分比表示。

金融工具的期限、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之间的关系

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低、收益低。

(二)信用功能

为消费和投资活动提供信用 风险功能:为企业、消费者和政府提供风险管理的手段;并提供风险补偿机制(如保险市场,存款保险制度等)

1、金融市场的结构

1.债务市场和股权市场(根据企业在金融市场上取得资金的方法不同)

债务工具是由借款方开出的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支付一定数量货币的一种契约式协议。股票是一种持有者拥有的分享股票发行人净收益权利的债权。2.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根据市场上交易的证券的期限长短)货币市场是期限在一年内的短期债务工具大量交易的市场。资本市场是进行政府或私人发行的长期证券交易的市场。3.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出售新发行的证券,证券发行市场

二级市场出售过去发行的证券,已发行证券的交易市场 4.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二级市场的两种组织形态)场内交易:交易所提供具体的场地以供经纪人同作为交易所会员的交易商进行面对面的交易。场外交易:各地的经纪人和交易商同其他经纪人和交易商通过电话、传真以进行证券交易的通讯设施安排。

(三)货币市场

1、货币市场概述

参与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在1年以内;典型的以机构为主的融资市场;一般没有确定的交易场所,交易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

2、货币市场特点与功能

特点:交易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相对较低。后两个特点都来源于交易的期限短。

货币市场在经济中发挥的功能与作用:一是调剂资金余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这是货币市场最基本的功能。二是为各种信用形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三是为政策调控提供条件和场所。

3、货币市场上的金融工具,主要是短期有价证券。

工具特点:期限短,安全性较高,流动性较高(准货币、货币的代用品)企业筹资工具: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汇票、企业短期债券等。

金融机构筹资工具:主要有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短期融资券等,还有同业拆借、回购协议 政府筹资工具:主要有国库券、地方政府短期债券等。

4、货币市场子市场

一、同业拆借市场: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短期相互借用资金所形成的短期借贷市场。其形成与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相关。

同业拆借市场对资金供求状况十分敏感,利率变动 频繁,直接反映了准备金的供求状况,间接反映了银行 信贷、市场银根和整个经济的状况,因而它被中央银 行视为反映货币市场情形的“晴雨表”。

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inter-bank market):

1996年1月联网试运行,交易方式主要有信用拆借和回购两种方式,其中主要是回购。该市场也是人民银行公开操作的场所;

二、票据市场:票据交易的场所

货币市场中使用的票据有商业承兑票据和银行承兑票据两大类; 商业票据:

典型的商业票据产生于商品交易中的延期支付,有商品交易背景;但还有大量无交易背景而单纯以融资为目的出发的票据,通常叫融通票据(fianacial paper).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商业票据市场上,目前大量流通的是融通票据。

银行承兑票据:

在商业票据的基础上,由银行介入,允诺票据到期履行支付义务,是银行承兑票据(bank acceptance).票据承兑市场、票据贴现市场

票据承兑市场:一般由商业银行办理票据承兑,也有由专门的票据承兑机构办理的。票据贴现市场:票据贴现机构主要由商业银行和专营票据贴现业务的金融机构。贴现的三种方式: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贴现市场也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场所。我国的票据市场

1982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试办同城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1986年专业银行正式开办票据承兑、贴现和再贴现。

我国现在的商业票据,绝大部分是银行承兑票据。票据贴现市场规模小,办理贴现业务的金融机构只有商业银行;贴现市场不发达的原因主要是用于贴现的票据太少,同时没有汇票交易市场。

三、短期债券市场

(一)国库券市场

由政府发行的期限品种有3、6、9和12个月的短期国债。发行频率较高,许多国家定期发行。

由于其期限短、流动性强且有政府信用支撑,被视为零风险债券或“金边债券”。国库券市场的流动性在货币市场是最高的,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参与这个市场的交易。一些非金融公司和企业也参与。

中央银行参与市场交易,以实现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我国的国库券市场

我国典型意义的国库券,数量很少;由于发行没有采用连续方式,国库券市场没有形成有规模的交易市场。

(二)企业短期融资券市场 市场主体

主体:主要公司

发行成本,数量,方式,承销机构,评级等

投资者:大商业银行,非金融公司,保险公司,养老基金,互助基金,投资公司,地方政府

四、回购市场

回购(counter purchase)市场是指对回购协议(repurchase agreement)进行交易的短期融资市场。

回购协议是证券在出售时卖方向买方承诺在未来某个时间将证券买回的协议,实质是一种质押贷款;

回购交易的期限一般较短,一般是1天(也称“隔夜”)、以及7、14天等,最长不超过1年;

充当质押的一般是信用等级较高的证券,如国债、银行承兑汇票、金融债券、央行票据等。具有风险低、流动性高的特点; 回购市场的运行:

参与者:央行,商行,券商,非金融机构,政府

交易层次:券商与投资者;银行同业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我国的回购市场,相比其他的货币市场比较活跃。回购交易的质押品均是政府债券。

五、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CDs)市场

CDs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改善负债结构的融资工具;

与普通定期存单相比,CDs的特点包括:不记名,可转让流通;金额固定,起点较高;必须到期才能提取本息;期限短,一般在一年以内;

198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管理办法。我国的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交易很清淡;特别是1999年银行借差转为存差后,CDs的发行受到影响;

(四)货币市场的地位

货币市场为信用发展创造条件

票据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为商业信用的规范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同业拆借市场和回购市场是银行调剂资金余缺的重要场所,为银行信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国家在货币市场发行短期债券可以解决临时性周转困难,而短期国债的流通提升了流动性,为以后的发行创造了条件,成为国家信用得以发展的基本条件。货币市场为货币政策调控提供条件

例如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三大传统工具都是通过货币市场实施的。

1、资本市场 含义

资本市场是政府、企业、个人筹措长期资金的市场,包括长期借贷市场和长期证券市场,基本功能是促进资本形成。

在长期借贷中,一般是银行对个人提供的消费信贷;在长期证券市场中,主要是股票市场和长期债券市场。

资本市场的资金融通具有期限长、风险大、流动性低和收益高等特点。

2、资本市场参与者

个人

企业

金融机构(商业银行

投资银行

经纪商

代理商 机构投资者)、政府 资本市场金融工具

债券:公司债券 /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股票:普通股

优先股

一、股票市场

股票是由股份公司发行的权益凭证,代表持有者对公司资产和收益的剩余要求权。股票有多种类型,最基本的是普通股。

股票市场是指专门对股票进行公开发行和交易的场所,包括股票的发行和转让。

与货币市场不同,大部分的股票有固定的交易场所,称为证券交易所,如我国的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为交易双方提供一个公开交易的场所,但能进入的只是取得交易所会员资格的经纪人和交易商。会员资格的取得有各种严格限制并须交纳巨额会费。

(一)股票的一级市场

一级市场也称发行市场、初级市场。在这个市场,股份公司通过向社会发行新股借以筹集资金。

股票发行审核制度股票发行价格平价、溢价、折价发行股票发行方式

公募形式,即面向公众发行,公募发行的证券能进入二级市场进行交易;

私募发行形式,即向特定对象发行,私募发行的证券一般不能进入二级市场进行交易。

1、股票的二级市场

二级市场也称交易市场、流通市场。这一市场为股票创造流动性。二级市场的组织方式: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交易所市场:通过竞价成交。竞价成交后,还须办理交割(delivery)和过户(tranfer ownership)。交割是指买方付款取货与卖方交货授权的手续;过户手续仅对购买人而言。场外交易(OTC)

场外交易的特点:无集中交易场所,交易通过信息网络进行;由双方协商议定价格,不同于交易所的竞价制度;

2、证券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的关系

证券发行市场是流通市场的基础和前提。证券发行的种类、数量和发行方式决定着流通市场的规模和运行。

流通市场为证券的转让提供保证,才使发行市场充满活力和弹性。流通市场的价格制约和影响着证券的发行价格,是证券发行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股票交易程序

开户:开设证券交易账户和资金账户;

委托:向经纪人发出代表愿意某种价格买卖一定数量某种证券的请求或指令;

竞价成交:证券交易所的竞价方式有两种:一是集合竞价方式,二是连续竞价方式; 集合竞价是指对一段时间内接受的买卖申报一次集中撮合的竞价方式,我国的两大交易所的集合竞价时间为每个交易日上午9:15-9:25,集合竞价产生开盘价;

连续竞价是指开盘后投资者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连续不断地进行申报、竞价,以确定即时成交价格价格的过程。我国为每个交易日上午9:30-11:30,下午1:00-3:00。连续竞价遵循“时间优先,价格优先,数量优先”的原则;清算与交割过户

4、股票的收益来自于什么渠道? 一是定期获得股利二是从股价的变动中获取资本增值

(五)股票的价格 股票的面值股票的帐面价值(股票的资本净值)每股股票的帐面价格=(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总股数股票的市场价格 股票价格=每股预期收益/市场利率

普通股、优先股对比优先股分红优先,资产求偿权优先股息收益固定 风险低,但不能分享公司利润增加的收益股东权力范围小普通股 股息随企业利润变动而变动股东可参与对公司重大经营事件的投票权

1、我国普通股种类

记名/不记名股(我国记名股)按投资主体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 按发行对象和上市地区分:A股、B股、H股和N股

二、长期债券市场

债券代表持有人一定权益的债权凭证;债券的种类主要有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长期债券市场的品种结构长期中央政府债券长期地方政府债券 长期公司债券长期金融债券债券市场的运作

长期债券的四种发行方式:集团认购、招标发行、非招标发行、私募发行 债券发行价格

平价发行:以票面价格为发行价格溢价发行:以高出票面价格发行 折价发行:以低于票面价格发行

1、影响债券发行价格的因素

市场利率、市场供求状况、经济形势、财政收支、货币政策、国际利差和汇率影响 长期债券的偿还 定期偿还、任意偿还长期债券评级

2、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

一般债券的票面利率是固定的,市场利率走低时,持有人所获得的配息并不会比较少,反而因为市场利率下跌了,原本的债券因为配息相对较多,因此变得较具有吸引力,价格自然会上扬

三、证券投资基金市场

投资基金市场的参与者发起人管理人托管人投资人服务机构 投资基金的运作与投资封闭式基金的发行与流通 发行:方式(公/私募),自行/代理发行,发行价格,发行费用,发行期限 流通:交易帐户设立,交易委托与交收,交易费用 开放式基金的运行:销售渠道(商业银行、直接销售),申购,赎回,费用基金价格

1、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金融衍生工具(financial derivatives),是指一类其价值依赖于原生性金融工具的金融产品。原生的金融工具一般包括股票、债券、存单、货币等。

2、四种常见的金融衍生工具

目前较为流行的金融衍生工具合约主要有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这四种类型。其他任何复杂的合约都是以此为基础演化而来的。远期合约(Forward)远期合约是相对最简单的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确定时间,按照某个特定的价格,出售或购买约定数量的金融资产。远期合约的交易一般不在规范的交易所内进行。

3、期货(Future)买卖双方分别向对方承诺在合约规定的未来某时间按约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某种资产的书面协议。期货与远期非常相似,二者的区别如下: 期货与远期的差别 金融期货种类 利率期货:以价格与利率水平相关的金融凭证为标的(主要是国债)外汇期货:以汇率为标的股指期货:以股票指数为标的

4、期权(option)合约持有人有权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以一定价格向对方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特定标的物,也可以根据需要放弃行使这一权利。为了取得这一权利,合约的买方必须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即期权费(option premium)。期权的两种类型

看涨期权(call option),也称买权。看涨期权的买方有权在某一确定时间以约定价格购买相关资产;

看跌期权(put option),也称卖权。看跌期权的买方有权在未来某一确定时间以约定价格出售相关资产;

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

期权工具的最大魅力是可以使期权合约的买方将风险锁定在一定范围之内,买方损失有限而收益无限;但卖方的的损失无限而收益有限;

5、金融互换(Financial Swap)金融互换:互换双方在互利原则下所进行的不同金融工具的交换。

互换交易中,划分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标志:一是货币的种类;一是计息的方式。种类:货币互换/利率互换

货币互换:双方约定在一定时期内交换与不同货币表示的资产或负债; 做货币互换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筹资优势,以较低的成本取得自己所需要的以某种货币表示的资金; 利率互换:将自己持有的采用一种计息方式的资产或负债调换成以同一货币表示的、但采用另一种计息方式计息的资产或负债;互换双方利用各自的筹资优势合作

6、衍生工具的“双刃”作用 一方面,迅速发展的衍生工具使规避形形色色的风险有了灵活方便、极具针对性且交易成本日趋降低的手段;

但衍生工具的发展也促成了世界性的投机活动;目前世界性的投机资本,其运作的主要手段就是衍生工具。

衍生工具交易具有高杠杆性,因此,投机资本往往可以支配5-10倍于自身资本进行投资操作;这对金融市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金融机构:商业银行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P141)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构成(P165)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开发银行投资银行进出口银行 储蓄银行农业银行住房信贷银行

(一)1、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退休基金或养老基金、投资基金、邮政储蓄机构、信用合作社

银行在保证金融体系和整个经济稳定有效运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贷款给工商企业,为我们上大学、购买住房和汽车提供资金帮帮助,并向我们提供诸如支票帐户和储蓄帐户之类的服务。

2、商业银行概念理解

商业银行的运作机制设立基本业务经营管理监管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 商业银行的全方位创新组织形式创新 经营体制: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业务创新经营管理创新 商业银行地位的争论

3、商业银行概念理解

最初,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短期存款,发放短期商业贷款,贷款对象一般为商人,因此,早期将其称为“商业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二条:商业银行是指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业务等的企业法人。

4、商业银行的产生: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联系在一起。银钱业向现代银行业的转变:

货币鉴定兑换——货币保管、汇兑业务—— 货币借贷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中国古老的银钱业一直未能实现向现代银行业的质的转化。所以对于现代银行业的兴起,还需要从西方考察。

5、商业银行的形成途径

1、从旧的高利贷银行转变而来

2、以股份制形式组建而成

(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

6、中国近代商业银行的出现

最早出现在中国的现代商业银行是由西方列强建立的。1845年英国在中国开设的丽如银行,是中国的第一家商业银行;

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他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业的开端。

7、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的功能:商业银行的功能是其本质属性的延续和具体形态的表现 便利支付结算:商业银行通过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等;通过银行账户资金划转来完成对债权债务关系的清偿;

(二)信用中介(融资中介)

信用中介是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通过负债业务集聚社会闲置资金,通过资产业务将资金投放给需要的客户,引导资金从盈余单位流向赤字单位;

时态转换(借短贷长)和规模转换(集聚小额资金,发放大额贷款)通过信用中介功能促进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1、信用创造(P206)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通过放贷等业务派生出更多的存款; 信用创造功能影响货币供应量;

2、信息中介

商业银行利用其处理信息问题的优势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3、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交易双方对交易对象的掌握情况不对等。信息不对称会带来交易前的逆向选择和交易后的道德风险问题。

4、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那些最可能造成逆向(不利)结果的人,往往是那些寻找贷款最积极,最可能获得贷款的人(交易发生前产生)。

思考:你为什么愿意向家庭成员发放贷款而不愿意向陌生人发放贷款?

发放贷款时,对于陌生人的情况不了解,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对家庭成员则比较了解,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然而越不希望贷款给陌生人,陌生人贷款的积极性越高且可支付的利息较高;越希望贷款给家庭成员,而家庭成员的贷款积极性不高且可支付的利息也会比较低。

由于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贷款成为不良贷款的可能性增大,从而使得贷款风险增大。放款者认识到这一点,宁愿选择虽然利息较低但没有风险的家庭成员贷款。

5、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指贷款者在合约实施之后不能观察到借款者的行为,也不能监督贷款的使用, 借款者可能从事高风险活动,而这可能导致贷款不能收回。

6、银行的贷款审查和监督功能可有效甄别劣质与优质项目,改善信息不对称

由于信息不对称,高信息搜寻成本使投资者不愿借出资金;银行在收集、处理信息方面的规模优势及专业优势能帮助投资者获得相关信息,资本流向高价值的项目; 银行在监督和审计借款人并防止机会主义行为方面有比较优势,这种功能迫使经理人将信贷资本投向预期利润率较高的优质项目。

7、导致金融危机的因素 1.利率提高

那些从事风险最大的投资项目的个人和公司,愿意支付最高的利息率。利率提高——逆向选择风险增加——贷款者将不再提供贷款——贷款萎缩,投资和产出下降。2.股票市场下跌

股市下跌——公司净值下降 抵押品价值下降,将减少对贷款者提供的保护——贷款损失严重程度加剧——面对逆向选择影响的贷款者缺乏保护——贷款减少——投资产出等下降

公司净值下降,刺激公司进行冒险投资——道德风险增大——贷款减少 3.未预见的价格总水平下降

未预见的价格总水平下降也会使公司净值下降。由于契约规定的债务支付是固定的名义值,未预见的价格水平下降,提高公司负债的真实价值,但不会提高公司资产的真实价值,结果公司净值下降,贷款者面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加剧,贷款萎缩,经济活动萎缩。4.不确定性增加

不确定性增加(可能由企业倒闭、经济衰退、股市下泻等引发),贷款者难以分辨贷款风险程度,无力解决逆向选择问题,贷款投资萎缩; 5.银行恐慌

银行恐慌(多家银行倒闭)——减少金融中介活动——投资萎缩,产出下降。此外,金融供给减少——利率上升——逆向选择加剧——经济活动水平下降;

(三)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运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和工具,为客户提供的其他服务如代转工资、代理支付、消费信用、消费转账结算、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等。

1、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商业银行作为企业与一般企业的比较:共性与特殊性 商业银行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的特殊性 和中央银行相比较:营利性目标,服务对象

和其他金融机构相比较:商业银行能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金融服务(金融百货公司)。

2、商业银行的设立

各国都对商业银行的设立进行比较严格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十一条规定:设立商业银行,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审查批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设立商业银行主要依据《公司法》和《银行法》,其程序包括申请设立、募集股份和验资开业等。

申请设立:向监管部门(一般是央行)提交申请书

申请书一般要求载明下列内容:银行名称及公司组织的种类;资本金总额;业务种类及经营范围;业务经营计划;总行及分行所在地;发起人的姓名、籍贯、住址及履历;高级管理人员资信等; 募集股份

现代商业银行一般以股份公司形式设立。募股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公开招募,即向社会公开发行银行股票;二是私下招募,即将银行股票卖给指定的投资者; 验资开业:股本筹集完毕,即向有关部门呈交验资证明书。

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即资本总额达到规定要求,方可发给营业执照。我国对商业银行最低开业资本金为10亿元、1亿元和5000万元人民币。

4、对商业银行开业设立严格规定的原因

资本金要求保护存款人利益、增强银行抗风险能力 缓解逆向选择问题:骗子更积极申请成立银行机构

5、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构成

银行资本一般由股本、盈余、债务资本和其他资本来源构成。

股本:最基本、最稳定

优先股普通股股权(银行资本的主体和基础)银行盈余

1.资本盈余:普通股发行价高于用于记账的票面价值的部分,即发行溢价;接受捐赠等增加的资本

2.留存盈余:又称未分配利润。商业银行税后利润中扣除优先股股息、普通股股息后的余额; 3.债务资本:外源资本,只能做补充资本(附属资本)主要有长期资本性票据和资本性债券

由于期限长,可以拖延本息偿付,与银行存款、借款等负债有差异,因此将其经过一定的折扣后计入银行的资本中,称为附属资本(求偿权仅次于存款)4.补偿性准备金

资本准备金:从留存盈余中划出来,用于即将发生的有关股本的重大事件(如赎回优先股、资本债券、偿还债券本息等)。

损失准备金:贷款损失准备金和证券投资损失准备金,从税前利润中提取。损失准备金在补偿损失之后的余额计入银行资本。

6、银行资本金的作用

为购置办公楼、办公设备与其它营业所需的非盈利资产提供资金;

对存款人和债权人提供保护,经常被看做“抵偿风险的最后一道屏障”

满足银行对其他机构投资的要求(一旦某家银行要向其他银行投资时,它也不能用它吸收的存款或其他借入款,只能用其资本金)

银行的资本金支持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四)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

三大基本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与中间业务。

(一)1、银行资产负债表

负债业务: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可以分为银行资本和银行负债两大类。按照《巴塞尔协议》,银行负债提供了92%左右的资金来源。负债的构成:银行负债由各项存款和其他负债构成。存款性负债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各类存款;非存款性负债是指商业银行从其他资金来源渠道,如国内金融市场、中央银行、国际金融市场等获取的资金;存款类负债占绝对优势

2、负债业务 1.存款性负债

按存款的支取方式

交易性存款(活期存款/支票存款):存款人可随时提取和转让,没有确切的期限;一般以开支票的方式支取;

不付息;资金来源成本低,但银行服务成本高;

活期存款占一国货币供应的绝大部分,同时具有较强的派生能力; 2.非交易性存款

非交易存款是指不能直接签发支票的存款。但属于非交易存款的大面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可在二级市场上转让流通。

非交易存款主要有: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两大类。

3.定期存款:存款人与银行预先约定存款期限的存款;

利息较高,资金成本较高,但稳定风险小,服务成本低;分为小额和大额定期存款;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可流通;

期限通常有3个月、6个月、或1年,最长可达5年或10年;期限越长,利率越高;

4.储蓄存款:居民个人为了积累货币和取得利息收入开立的存款。分为活期储蓄存款和定期储蓄存款

不能签发支票;付息;

一般只允许商业银行的储蓄部门或专门的储蓄银行经营储蓄存款业务。我国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占比一般在50%左右 按存款的持有人

企业存款 :企业存款是银行信贷资金来源的重要部分,一般占1/4以上

财政存款同业存款个人存款负债业务非存款性负债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贷款

再贴现 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信用放款,又称直接借款;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其持有的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又称间接借款; 再贴现和再贷款是商业银行获取短期资金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这一借款只在必要时才进行,在银行负债中比重较小;

5、向银行同业借款

1.银行同业拆借(inter-bank offered credit)短期,多为隔夜拆借; 商业银行间准备金头寸调剂,一般通过央行的存款准备金账户进行;所以又叫中央银行基金;

银行间同业拆借的主要目的,是补充准备金的不足和保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

转贴现:商业银行对商业票据承兑贴现后,发生临时性资金需求,可把已贴现未到期的票据在二级市场转售给其他商业银行;

2.转抵押:在准备金头寸不足时,可将发放抵押贷款而获得的借款客户提供的抵押品,再次向其他银行申请抵押贷款,以取得资金;

回购协议:商业银行将其持有的某些资产,如国库券、政府债券等,暂时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或企业、政府,并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以特定价格再购回的协议。3.从金融市场借款 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商业银行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也可以获取所需要的资金,最典型的是欧洲货币市场。欧洲货币市场借款

发行金融债券(financial bond):长期借款

金融债券具有明确的偿还期,满足长期资金和特定用途资金需要;4.欧洲货币市场简介

欧洲货币市场的前身是欧洲美元市场,此时“欧洲”与“美元”是实指。欧洲美元市场是在美国境外的美元存款或美元贷款。欧洲美元与美国境内的美元有相同的价值和购买力,欧洲美元不受发行国和市场所在国的金融法规的约束。

由于这一市场存在利率优势,存款人和借款人都被吸引到这一市场。到60年代后,这一市场交易的货币不再仅限于美元,马克、瑞士法郎等货币也出现在这一市场。同时,这一市场的地理位置也扩大了,在亚洲的新加坡、香港等地也出现了对美元、马克等货币进行借贷的市场。这样,“欧洲”不再是一个表示地理位置的概念,而是境外的意思;所谓“欧洲货币”是指在货币发行国境外流动的货币。

(二)资产业务:ASSETS BUSINESS 资产业务: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

银行运用其通过发行负债所取得的资金去购买有收益的资产,从这些资产上得到收益,获取利润。

对于所聚集的资金,除了必须保留一定部分的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以应付客户提存外,其余部分主要是以贴现、贷款和证券投资等方式加以运用。商业银行的资产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现金资产贷款证券投资其他资产

1.现金资产: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由库存现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同业款项、应收款项等组成。

现金资产虽盈利性低,但是银行流动性的重要保证(也称一线准备)2.贷款:重要的资产业务,银行收入的重要来源

贷款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一般将贷款分为工商业贷款、不动产贷款、消费者贷款、同业贷款和其他贷款。

按贷款的保障程度划分:可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信用贷款:完全凭借客户的信誉、无需提供任何担保而发放的贷款; 担保贷款:商业银行凭借客户与担保人的双重信誉而发放的贷款 抵押贷款(包括贴现):商业银行凭借客户提供的一定的有价值的资产作为抵押而发放的贷款。

按贷款质量划分

关注:借款人有能力偿还本息,但目前存在可能对贷款偿还不利的因素;

次级:借款人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依其正常收入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

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的贷款; 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的贷款;

3.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 :证券投资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经营证券投资业务最初主要是为了保持资产的流动性。

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金融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类:货币市场投资工具、资本市场证券(包括债券和股票等等)。其中国库券是重要的投资工具,一般各国限制银行对企业股票投资的数量。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从事境内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他们的证券投资业务主要是政府债券和央行、政策性银行的金融债券,且规模不大。

(三)表外(中间)业务

在传统上,银行的基本业务是资产负债业务。在近年来的竞争环境中,银行一直都在积极开展表外业务来寻求利润。表外业务也称为中间业务。表外业务

1、中间业务种类P196 根据《巴塞尔协议》的相关规定,商业银行所经营的中间业务主要有三种类型:

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银行向第三方提供现行债务担保,如担保、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票据等

贷款承诺:分为可撤销和不可撤销两种

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作出的在一定期间内以确定条款和条件向承诺持有者(潜在借款人)提供贷款的承诺。

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金融期货、金融期权、远期和利率协议等 2.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汇兑业务:客户以现款交付银行,由银行把款项支付给异地收款人的一种业务(电汇、信汇、票汇)

信用证业务:由银行保证付款的业务

代收业务:根据各种凭证以客户名义代客户收取款项的业务

代客买卖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替客户买卖有价证券、贵金属和外汇的业务 承兑业务:银行为客户开出的汇票或票据签章承诺,保证到期一定付款的业务 信托业务:接受他人委托,代为管理、经营和处理经济事务的行为 代理融通业务;银行卡业务: 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

国际负债业务:外汇存款

境外借款

国际资产业务:外汇贷款

国际投资

外汇投机

国际中间业务:国际结算

代理外汇买卖

外汇咨询业务

担保

信用卡业务 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性”原则 盈利性: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 商业银行利润计算公式:

银行利润=利息收入+其他收入-利息支出-其他支出-税收

银行各项业务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投资收益,中间业务收入(手续费、代理费等)各项业务支出包括:利息支出、管理费、税金、呆坏账损失; 增加盈利性的两条途径:

增加收入: 增加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中间业务);减少非盈利性资产(现金、固定资产投资比例)

减少支出:降低负债的利息水平

降低管理费用 安全性

安全性概念:银行的资产、收入、信誉以及和所有经营生存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性程度 保障安全性的一般要求

银行的债务人能够按期偿还本息,否则产生的不良贷款将危及银行安全; 银行能够对债权人如储户按期还本付息,否则产生挤兑;

影响安全性的因素:客户平均贷款规模、贷款的平均期限、贷款方式、贷款对象和行业及地区分布、贷款管理体制等。规避经营风险的措施 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严控不良资产,合理安排存贷比;

保持适当的流动性较强的证券资产(如政府债券、现金资产)保持自有资本适度的比例; 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随时应付客户提现和满足客户借贷的能力。流动性的两层含义

资产流动性:资产变现能力,不贬值出售(一般意义的流动性含义); 负债流动性:低成本获取资金,融资能力较强;

因为银行负债的稳定性一般较差,商业银行容易受到流动性危机的威胁。

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盈利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杠杆。流动性过高,会丧失盈利机会;流动性过低,有可能面临信用危机;

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低成本获得资金的三条途径

资产变现负债增加 增资扩股 4.资产方面

可用于应急(清偿支付)的主要有库存现金、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以及放在同业的活期存款(一线准备);

流动性次好的有发放的短期临时借款、短期有价证券(二线准备); 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有:长期投资、抵押贷款和中长期信用贷款。5.负债方面:应付提现和支付需要的资金来源途径

向中央银行借款/贴现向其他金融机构借款利用回购协议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 6.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指标

综合性流动性指标:存贷比(75%上限)资产类流动性指标: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比例(25%下限)负债类流动性指标:存款结构 三性的对立统一

三性的矛盾

盈利性较高的资产,风险较高,流动性和安全性较差; 流动性较大的资产,安全性较好,但盈利性较差;

三性的统一

安全性与流动性是正相关的;某些时候,盈利性与安全性、流动性也是正相关的;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演变过程

对银行如何协调“三性”关系,西方银行管理理论依次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三个阶段。

资产管理:20世纪60年代以前,资金来源大多是吸收活期存款。在银行看来,存否、存多少及存期长短,主动权都在客户中,银行管理起不了决定性影响。而资金的主动权却操之于银行之手。7.资产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如何把筹集到的资金恰当地分配到现金资产、证券投资、贷款和固定资产等银行资产上。

现金管理: 协调盈利性和流动性贷款管理:关注信用风险、贷款证券化 证券投资:保持足够的流动性现金管理: 协调盈利性和流动性 贷款管理:关注信用风险

贷款业务程序:贷款申请、贷款调查、借款人信用分析、贷款定价、贷款审批、借款合同签订、贷款发放、贷后检查(问题贷款的发现和处理)、贷款收回 贷款质量评价指标

五级分类法: 1998年5月5日,实行以风险为基础的贷款分类办法,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后三类为不良贷款。

8、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

筛选:为对付逆向选择问题,对借款人进行信息收集,运用这些信息进行信用评估,将风险小的借款人从风险大的人们中筛选出来; 监控和限制性契约:为避免道德风险,银行在贷款契约中写入限制借款者从事风险活动的条款,并对其活动进行监控; 与客户的长期关系:通过与客户保持长期关系,减少了信息收集成本并使甄别信用风险更容易;同时,长期关系中,银行已经建立对客户的监控程序,从而可以低成本、有效实现对借款人的监控; 抵押和补偿余额:抵押弱化了逆向选择问题;补偿余额也是一种特殊的抵押,在这种安排下,取得贷款的企业必须在其银行支票存款帐户上保留一笔最低规模的资金,一旦企业违约,补偿余额可用于弥补银行部分贷款损失;

贷款专业化:专事对当地企业或特定行业发放贷款

贷款专业化意味着银行没有把他们的贷款组合分散化,从而使自己面临更大的风险; 但银行将自己的贷款集中于特定的行业,能更容易地判断哪些企业具有按时偿还贷款的能力; 贷款承诺:大部分工商企业贷款都是在贷款承诺的安排下发放的。贷款承诺开创了一种长期联系,便利了信息收集;贷款承诺安排是一种减少银行筛选和收集信息成本的有力手段。信贷配给:贷款者拒绝提供贷款,哪怕借款者愿意按照公布的利率甚至比之更高的利率来支付利息。

信贷配给有两种情况:一是银行拒绝发放任何数量的贷款,哪怕借款者愿意支付较高的利率;二是银行愿意发放的贷款数额低于借款者的要求;

第一种信贷配给对付逆向选择问题:因为高利率使逆向选择问题恶化;

第二种信贷配给对付道德风险:因为贷款规模越大,道德风险活动产生的收益越大; 德国的银行持有企业股份,并成为企业董事会的成员。

日本和德国银行业的这种安排,使得银行在收集信息和监控企业方面居于十分有利的地位。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指银行因预期贷款无法收回,在帐面上提列的坏帐损失准备。坏帐损失在损益表上是一项经营费用。

9、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

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 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

特种准备指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

特种准备由银行根据不同类别(如国别、行业)贷款的特种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自行确定按季计提比例。

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是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帐准备金,是银行出于审慎经营的考虑,防范风险的一个方面,也是反应业绩真实性的一个量化指标。此项比率应不低于100%,否则为计提不足,存在准备金缺口。比率越高说明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拨备率的高低应适合风险程度,不能过低导致拨备金不足,利润虚增;也不能过高导致拨备金多余,利润虚降,避免流动性风险与贷款证券化

贷款作为银行主要资产业务,由于其期限的固定性,使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的强大压力; 贷款证券化就是解决流动性问题的一种创新;贷款直接出售是非常困难的,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不敢购入;通过证券化可以解决贷款资产流动性。

10、证券投资:保持足够的流动性

为保持流动性,银行必须持有流动性证券,即使它们的回报比其他资产低;

通常银行要在流动性和通过持有诸如贷款之类流动性较小的资产来增加收益这两种需要之间保持平衡;

负债管理的核心内容

通过借入资金来满足存款提取和贷款发放,保持资金清偿能力和流动性,并获取最大利润。银行经营重点:从资产转向负债。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主要内容

建立合理的负债结构(与资产业务在期限、利率等方面匹配)

降低负债成本降低利息支出和相关费用扩大存款规模服务、利率水平竞争 合理设置网点和改善营业设施提高银行资信水平和贷款便利 中国商业银行负债特点

存款负债占绝对优势(尤其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较快)活期存款增速高于定期存款,银行负债期限短,稳定性较差 西方国家:活期存款向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转化

中国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的突出问题:在期限结构与流动性结构方面,与资产占用不相匹配。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核心内容

资产管理过于保守,而负债管理偏于激进,20世纪70-80年代,银行业竞争加剧,银行资金获取和盈利面临困难,由此产生了资产负债管理思想。资产负债管理基本思想:从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协调各种不同的资产和负债在利率、期限、风险和流动性等方面的搭配,做出最优的资产负债组合,以满足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

11、《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金水平的要求

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必须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不低于4%)银行资本构成:核心资本+附属资本

核心资本:由股权资本组成、公开准备构成;

附属资本:未公开准备、贷款损失准备金、次级债务(在支付了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以后才支付的债务)

协议规定核心资本应占整个资本的50%,附属资本不应超过资本总额的50%。银行资本金管理

如果银行发现资本金短缺,可以通过三条渠道来解决: 发行股票(普通股)来增加资本金;

减少对股东的红利分配,从而增加可记入资本账户的未分配利润;

降低加权风险资产总量(减少资产总量,出售资产;降低资产风险程度)如果银行资本金过多,它可以采用的手段包括:

对股东支付较高红利,减少资本金;股权回购以减少资本金;

保持资本金水平不变,增加资产(增加贷款发放或购买更多的证券)应用:是资本金危机导致了90年代初美国信贷困境吗?

在1990-1991年衰退时期及其后的一年中,美国信贷的增长率史无前例地下降了,这是二战以来的首次。很多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都认为,这一时期存在着一种“信贷危境”,即贷款很难得到,这导致了1990-1992年的经济疲软。信贷增长趋缓是否意味着信贷危境?如果是,其原因为何? 对1990-1992年间美国银行资本管理分析显示,在这一时期可能出现了信贷危境,而这至少部分归因于银行出现了资本金危境,即资本金的短缺导致信贷增长率趋缓。应用:是资本金危机导致了90年代初美国信贷困境吗?

在80年代初,不动产市场出现了繁荣,继而又出现了大失败,这致使银行不动产贷款损失惨重。正如我们关于银行资本金防范银行倒闭案例所分析的,贷款损失惨重导致银行资本金大幅下降。同时,管理当局又提高了资本金要求。资本金短缺迫使银行或是增加资本,或是减少贷款以约束资产的增长。由于当时经济疲软,增加资本金比较困难,银行便选择了后一条路。银行限制了贷款,借款者发现借款更加困难,由此引起的信贷危境拖了经济复苏的后腿。

信息不对称与银行监管 信息不对称,亦即金融合约的不同当事人不能拥有相同信息的事实,给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带来了问题。同时商业银行本身也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即使用储户的资金去投向高风险的项目;

由于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它主要通过负债经营,并且依靠相对稳定的负债沉淀来开展资产业务,一旦商业银行进行风险投资并引发公众信心下降,可能造成挤兑和银行倒闭,并且这种效应是连锁的。

因此,对整个银行体系而言,如何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防止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

银行高负债经营的特征,导致银行业更容易失败。为防止银行失败带来的巨大冲击,各国央行和监管机构设立相应的监管和救助措施。主要包括:

注册、审查 存款准备金制度资产和资本限制分业经营存款保险制度央行最后贷款人职能注册、审查营业执照注册申请;设立之后的经常性检查

(五)存款准备金制度 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必须从所吸收的存款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应付客户提款的准备金,并将其缴存央行集中保管。

当银行发生付现困难时,可以从央行获取短期资金融通。现在存款准备金制度已发展成为央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1、资产和资本限制

对资产的限制:限制银行持有风险资产如股票等是防范银行风险过大的直接手段; 鼓励银行资产多样化来降低风险;

资本要求:设定最低比率来规定银行的最低资本额度;

2、分业经营

由于投资银行业务是有风险的,商业银行经营这类业务可能会增大产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因此,许多国家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保险等被认为是有风险的业务;

3、存款保险制度

由于信息不对称,存款者对银行资产质量缺乏了解会导致银行恐慌;存款保险制度要求经办存款的机构缴纳保险费给保险机构,当投保存款机构遇到危机不能支付时,该保险机构在一定限度内代为支付存款。

存款保险制度能为存款人提供心理上和实际上的保障,有效抑制发生银行挤兑和由此诱发的银行恐慌;

但存款保险会带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存款保险与逆向选择

4、逆向选择是指那些最可能造成不利结果(银行倒闭)的人正是那些想充分利用保险的人; 由于受保的储户没有动机监督银行的活动,从而银行也成为最吸引骗子们的行业;

5、存款保险与道德风险:保险的存在增加了对冒险的刺激; 存款保险削弱了存款者通过提款对银行施加的市场约束,因此投保银行会冒更大的风险;

6、改善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议

只对小额储户保险小额储户只能通过提款的形式施加约束,这会带来挤兑; 大储户具备监督银行的条件和能力。不对他们的存款保险,超过保险限额的储户就会有动力去监视银行的经营风险;

7、放弃保护大银行的政策 由于大银行的倒闭冲击太大,监管者不愿意让大银行倒闭,从而产生“大银行难以倒闭”(too big to fail),使监管者面临两难,大银行道德风险问题加剧; 通过取消大银行保护政策,可以降低大银行冒险的动机; 但这样做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以风险为依据的保险费率

资本充足率低或高风险资产的银行,将被认定为高风险的银行,要缴纳较高的保险费; 以风险为依据的保险费抑制了银行从事高风险投资的道德风险的动机; 央行最后贷款人职能

当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而无法从其他银行或金融市场获得资金时,向中央银行融资是最后的办法。

中央银行向危机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可以防止危机银行破产倒闭以及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银行监管的新问题

1.金融创新对银行监管的影响规避监管的金融创新与监管当局的猫鼠游戏 2.监管失灵

金融创新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银行企业和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监管——创新——再监管——再创新的博弈,不断抬升金融监管成本(执法成本、守法成本等);

当监管成本大于监管收益时,监管当局放弃; 监管失灵问题

监管者的经济人理性:监管人员具有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由此可能导致被某些特殊利益集团俘获,并成为这些集团而不是公众的代言人;

监管行为的非理想化:监管者知识的客观局限性、监管者面临的信息不完备问题、监管时滞问题等;

监管机构的特殊地位:没有人监管监管者带来的监管低效率; 监管宽容:由于关闭银行带来的巨大成本,监管机构降低了对无力偿付本应关闭的机构的要求;

3、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拓展了市场交易空间,建立起一个巨大的竞争平台,加剧行业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各种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影响力度;

强调结构调整的优势互补、强强结合,使兼并重组、资本运营成为热点; 信息技术革命客观地提供了金融不断创新的技术基础和推动力

4、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突出特点——金融创新,包括业务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管理创新等。商业银行的全方位创新

5、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单元制

银行业务完全由总行集中,不设分支机构,美国为代表。

单元制评价: 优点:不易产生垄断

缺点:不能享受规模经济效益;经营风险不能分散;缺乏竞争力;

6、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分支行制

在大城市设总行,在国内各地及国外遍设分支机构,总行统一管理业务和经营事务。英国为典型。

分支行制评价:

优点:经营规模大,经营风险可分散;缺点:容易形成垄断; 持股公司

首先成立持股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一家或几家银行,规避开设分支行的限制(美国)持股公司评价:

优点:资本总量大,增强银行实力;风险分散; 缺点:容易形成垄断,阻碍银行业竞争; 代理行制

银行间签有代理协议,委托对方银行代办指定业务。双方互为代理行 连锁银行

表面上不存在控股公司,事实上由某个人或集团购买银行股份,控制两家或以上银行经营决策。

7、商业银行经营体制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问题

在西方金融业的发展过程中,关于混业与分业的争论一直贯穿始终,从未中断。

分业者将金融业分成了风险不同、机构分设、客户不同、功能各异的几块,中间有防火墙,其中一块出了问题,体系不会崩溃,而且各块专业化分工经营有利于提高效率;

混业者认为分业人为的分割了市场,造成了资金流动困难,资源难以合理配置,风险不能有效分散,而且分业使得各市场信息不能共享,加大了社会重复劳动,增加了社会成本,影响了竞争,最终影响了社会效率。

8、混业经营的讨论 混业经营的优势

从银行角度: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带来成本优势;全方位金融服务,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最小化;分散风险;与客户关系更紧密;

从客户角度:客户信息搜寻、监督和交易的单位成本下降;银行服务改善增加消费者福利; 混业经营面临的问题

从银行角度:机构扩大带来的管理问题;不同业务之间存在潜在冲突;多元化经营可能削弱传统业务,业务发展失衡;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尚未得到精确论证;

从监管当局角度:风险问题;不公平竞争问题;银行破产的严重性;监管能力问题; 利益冲突和损害消费者问题;混业经营推动银行业务重组和机构兼并,垄断损害竞争; 思考:全能化趋势产生的原因主要原因:银行竞争加剧;金融管制放松;

(六)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体制 1.我国的“全能银行”自发产生 在证券市场成立初期,我国没有专业的投资银行或证券公司,证券业务主要由几家主要的国有银行办理。金融机构的监管由人民银行负责。2.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确立

然而,由于监管制度不健全,1992年下半年出现的股票投资热,房地产热导致了金融秩序的混乱。1993年国家出台《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规定》,对“分业经营”做出明确规定。之后,1995年《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和1999年的《证券法》的实施,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保监会的组织体系的建立,标志中国商业银行进入全面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隶属于国务院的银监会2003成立,2004年颁布《银监法》,银行业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划分出来)3.突破分业经营界限的趋向

1999年开始,允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货币市场向商业银行融资;允许综合类券商通过股票质押向银行融资;(间接渗透)

建设银行1996年与美国摩根.斯坦利合资组建中国第一家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工行在香港收购东亚证券;中国银行在伦敦拥有中银国际;

各商业银行在政策法令允许范围内,积极拓展与资本市场有关的中间业务,如项目融资、公司理财,保险代理,基金托管等

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银行资本集中化电子化趋势全球化趋势 1.银行资本集中化(商业银行的并购浪潮)

集中化趋势产生的原因:金融机构竞争的加剧;金融业风险的提高;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2.电子化趋势

银行服务流程电子化(自动化服务系统,资金转帐系统自动化;)网络银行的发展网络银行的两种类型 纯网络银行(虚拟银行,virtual bank;”只有一个站点的银行”)

分支型网络银行(传统银行提供在线服务,网上站点相当于一个分支行或营业部)网络银行的特征

方便、快捷、超越时空;低成本 金融服务领域宽(提供全新业务如公共信息、投资理财服务、投资咨询服务、网上金融超市)网络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安全问题;法律规范问题 思考:电子化和网络化趋势对银行业经营的影响

(传统服务方式的改变,银行市场份额的扩大,分支机构的削减等)3.我国网络银行的服务内容

信息服务(新闻资讯、银行内部信息及业务介绍、外汇牌价、存贷款利率、股指等)

个人银行服务(账户查询、账户管理——卡折转帐,活定期种类转换,利息试算等;存折和卡挂失;代缴;中行和建行外汇买卖服务;中行个人电子汇款服务;建行小额抵押信贷和国债买卖服务等;)

企业银行服务(账户查询;企业内部资金转账、对帐代理交费等;工行还提供同城结算和异地汇款服务;中行提供国际结算服务等)

银证转账网上支付(企业对个人,企业对企业的支付)现代商业银行发展趋势 4.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和银行业国际化

商业银行国际化趋势既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直接结果,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直接推动力;经济的全球化导致资本流动的全球化,从而要求银行的国际化; 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和全球化是伴随其活动地域的扩张而逐步实现的;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金融创新的经济分析:金融创新何以产生?

经济学家认为:这是由个人和企业欲使其利润最大化的要求产生的;

经济环境的变化,金融机构的传统产品不能再吸收资金时,处于生存压力下的金融机构将不得不研究和开发新的产品。5.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存在三种类型的金融创新:顺应需求变化、顺应供给变化以及规避管理 顺应需求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工具就是为满足客户规避利率风险需求而产生的; 金融期货合约的买者和卖者可以通过套期保值操作来规避利率风险; 期权合约也具有防备利率风险的功能;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顺应供给的变化

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变革,有力地刺激了金融创新;

信息技术的改善降低了金融供给的成本,增强了投资者分辨信用风险的能力

银行信用卡的发行

垃圾债券的流行

所谓垃圾债券是指那些发行长期债券的公司,后因企业经营状况变坏,债券等级降到了Baa之下的债券。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商业票据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证券化等都是顺应供给变化的金融创新;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规避政府管制的金融创新

由于金融业较之其他行业有更为严格的管理,政府加在金融机构之上的管制成为这个行业创新的重要原因;

在20世纪60到80年代,高的通胀水平使银行业对政府的管理限制难以忍受,银行业的创新步伐加快;

影响银行业利润水平的法规主要有两类:法定准备金要求和对存款利率的限制;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持有法定准备金具有机会成本,法定准备金事实上起到了对存款征税的作用;对存款利率的上限限制导致银行存款丧失,限制银行贷款规模从而削减他们的利润; 规避存款准备金管制:表外业务的开展

支票存款不付息的规定曾经导致了以下金融创新

可转让提款通知书账户(NOW)自动转换储蓄账户(ATS)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MMF)这些金融工具可以开支票用于支付同时获得利息(因为在法律上他们不是支票存款,所以规避了支票存款不付息的规定)

商业银行业务类型转变趋势:中间业务迅速发展

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大力开展表外业务以获取收入;借助表外业务的发展,银行非利差收入占比大幅提升;

6.中间业务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规避资本管制适应竞争环境变化适应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转移和分散风险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 银行业更多的发展机会,有利于其提高收益与竞争能力。但与之俱来的风险也必须予以重视。7.关于商业银行地位的争论近年来,由于金融市场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现代金融业中的地位出现了变化。关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前景,在理论界有了不同的声音。对商业银行前景的争论:银行会消失吗? 观点一:商业银行消失论

近些年来盛行的银行必将式微,衰落甚至消亡的议论,主要是在美国以及美国理论主导的地方。证据:就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的关系来看,美国为例,银行的比例下降是显著的。美国金融机构资产份额的历史变化(%)

传统银行的衰落近年来,来自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的竞争、以及科技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对银行负债和资产业务、以及支付功能产生了挤压,银行业规模收缩。负债(资金来源)竞争

来自资本市场提供的多样化金融产品的竞争,如股票、货币市场基金、共同基金、金融期货和期权等,抢夺银行存款。资产(资金运用)竞争

股票和债券等发行,把商业银行最有实力的客户抢走了; 转账结算的竞争

来自互联网电子支付工具、加上非银行机构使用的新兴支付工具等,使支付系统的经营权由商业银行独享开始呈现分散的特征。

观点二:商业银行仍具有生命力

证据:商业银行仍是支付系统的核心;

只有大型资信良好的公司才能进入证券市场,证券市场在企业融资中的作用被高估了;

被抛弃的只是某些传统业务,而不是商业银行这一机构(现代商业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和功能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华尔街金融风暴后,美国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阵营的变化

第六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主要学习内容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中央银行体制比较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与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各商业银行分散发行银行券引起货币流通混乱,客观上要求有一个资力雄厚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权威的集中货币发行的银行; 商业银行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化,票据交换和结算问题客观上要求建立一个全社会统一权威公正的清算中心(P235);

经济的发展,贷款需求增多,期限延长,客观上要求有一个银行的后台,充当最后贷款人在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时,给予贷款支持; 对金融业和统一市场进行规范管理的客观需要; 中央银行发展的两个途径

两个途径:实力强大的商业银行逐渐转化为中央银行如英格兰银行;政府出面创立如美联储; 中国的中央银行制度

20世纪初清政府户部银行(铸造货币、代理国库、发行纸币)---1928年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最早以立法形式成立的中央银行)---1928年《中央银行条例》(经理国库、发行兑换券、铸发国币),未独占货币发行权---1942年,独占货币发行权,统一国家外汇管理---1948年12月1日,在原华北银行基础上合并改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人民币----1978年以前,人行一身二任----1979年银行体制改革---1983年,人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我国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确立——2003年,银行监管职能分离 中央银行体制比较(P225)

单一中央银行制联邦中央银行制跨国中央银行制准中央银行制 1.单一中央银行制

仅设立一家中央银行,机构设置采取总分行制,逐级垂直隶属。掌握货币发行、代理国库、制定实施货币政策、管理金融机构。目前大多数国家的央行均实行这一体制(如英、法、日、意大利、瑞士、中国等)特点:权力集中、职能齐全 2.联邦中央银行制 在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中央银行由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地区中央银行组成,中央银行职能由体系中全体成员共同完成。如美国、德国等。特点:权利和职能相对分散 3.跨国中央银行制

两个以上主权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或货币联盟成员国联合组成中央银行。如欧洲中央银行、西非货币联盟等。5.准中央银行制

只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来行使部分中央银行职能。如新加坡的金融管理局和货币委员会、香港金融管理局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6.中央银行的性质

不以盈利为目的、统管全国金融机构的半官方组织,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享有货币发行权和其他种种特权。中央银行的特殊性

地位:统领全国货币金融的最高权力机构 业务:不以盈利为目标,拥有货币发行特权; 管理:以银行而不是行政机构的身份进行管理 7.中央银行的职能 货币发行的银行

指中央银行是国家货币的发行机构。它集中货币发行权,统一全国的货币发行 银行的银行

指中央银行的地位处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上,即中央银行代表政府管理和监督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信用业务

表现在:集中存款准备金;充当“最后贷款人”; 充当最后的清算人 8.政府的银行

代理国库:经办财政收支、保管国库存款、代理收缴税款、经办政府公债发行、还本付息,充当国库出纳对政府提供信贷:对政府融资(短期)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管理金融机构

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活动,进行国际金融事务的协调和磋商 9.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独立性定义: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自主程度。集中反映为:中央银行和政府的关系。

央行通过自身业务操作调节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进而实现宏观调控。央行业务操作集中反映在它的资产负债表上。美联储资产负债表

资产:证券是最主要的项目;

负债:联邦储备券和存款是最主要的负债

这一资产负债结构是与美国金融市场发达、公开市场业务充分运用的特点相联系。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

负债:主要是银存和流通中通货;

资产:贷款占突出比重,外汇储备比重很大,有价证券比重很小; 这一资产负债结构与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证券种类和数量少相联系;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变动影响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含义

R+C(准备金+通货)央行资产负债与基础货币

资产总额=存款机构准备金存款+其他负债+资本项目 存款机构准备金存款=资产总额-(其他负债+资本项目)央行资产增加(或减少)--存款机构准备金增加(或减少);央行负债减少(或增加)--存款机构准备金增加(或减少);

结论:央行资产负债变动----影响准备金----影响基础货币

举例:央行资产项目增加,准备金增加购买政府债券:公开市场业务 再贷款和再贴现其他资产:购买设备、外国通货

原理揭示:所有购买行为中央行开出支票支付,收到支票的客户将支票存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将支票转中央银行结算,央行在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账户上增加这笔金额。举例:央行负债项目增加,导致准备金减少

过程:公众需要较多的通货时,到商业银行提存,商业银行通过在央行的准备金账户提现支付客户,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减少; 财政部存款

过程:企业个人向财政部缴纳税款,签发支票给财政部门,支票经过结算,使企业或个人开户的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账户减少,而财政部在央行的存款增加相同的数额。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定义

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贷规模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政策目标、工具、效果)货币政策的四大(终极)目标

物价稳定: 维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充分就业:不等于没有失业(仍存在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经济增长:实际GDP的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大体平衡或略有顺差和逆差 四目标间的矛盾

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的矛盾: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此消彼涨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经济迅速增长可能导致国际收支恶化;消除逆差的紧缩政策又可能引致经济增长缓慢甚至衰退;

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采取通胀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暂时可能奏效,但最终会使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政府的反通胀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率;

一般各国都视本国具体情况,在一定时间内选择一个或两个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稳定物价(反通胀)一般为各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首要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也会随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

基础知识政策的运用存款准备金制度货币政策总原则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宏观措施

工具特点:对金融活动的影响是普遍的,没有特殊的针对性和选择性 选择性工具:微观措施

工具特点:针对个别部门、企业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取 政策传导政策效果中国货币政策实践存款准备金制度

准备金:Reserve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之前,以现金和存款方式保留一定比例的资金。为什么需要持有准备金?

(1)应付客户随时提取存款的需要(2)银行间的清算(3)调节货币供应量 准备金的构成

(1)法定存款准备金:以法定比例存在中央银行账户(2)超额准备金:准备金总额中超出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准备金率:Required Reserve Rate 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全部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超额准备金率re)。政策总原则

货币主义学派的“单一规则”

中央银行应该长期一贯地维持一个固定的或稳定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凯恩斯学派的“相机抉择”:逆经济风向行事

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刺激消费和投资。繁荣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使利率上升,减少消费和投资。一般性政策工具:三大传统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1)作用机制: 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影响货币乘数和超额准备,影响货币供给量和银行体系信用创造能力

(2)操作:萧条,降低法定准备率,商业银行对外贷款增加,另外货币创造乘数上升,从而货币供给增加。繁荣,反向操作。

(3)评价:效果猛烈,较少使用 再贴现率政策 释义: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支付的利息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机制:心理宣传(告示效应);调整贴现率影响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影响超额储备—货币供给;同时影响商行放款利率,影响信贷规模;操作:萧条,降低再贴现率,商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增加,货币供给上升。繁荣时期,调高再贴现率,货币供给下降。

评价:央行处于被动地位;商业银行对贴现窗口的依赖性下降,未必影响商行借款量;公开市场业务

作用机制:央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政府债券/中央银行证券等),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结构和水平)。

评价:优点:操作灵活/最常用/最精良

局限:需要一个发达的证券市场和央行相当的库存证券。选择性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

如对分期购买收付款最低限额控制,规定消费信贷的最长期限等;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对有价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控制,如规定保证金限额等; 房地产抵押贷款条件限制等 优惠利率 其他措施 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

道义劝导:对商业银行发出书面通知、指示或口头通知等,要求金融机构自动采取措施贯彻央行政策;窗口指导:对商行贷款投向进行要求; 无法律地位,但效果不错

货币政策的传导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传导的桥梁)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可控性: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可测性:金融变量概念明确而清晰,能进行定量分析 相关性:与最终目标密切相关抗干扰性:正确反映政策结果,较少受外来因素干扰; 中介目标体系(操作目标/效果指标)操作目标: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衡量货币政策的初步影响,又称近期目标。包括超额准备、基础货币。

效果指标:在货币政策实施后期为央行提供进一步反馈信息,衡量货币政策最终影响,又称远期目标,包括价格目标利率和数量目标货币供应量。利率目标局限:内生变量(可测、可控性不强)

货币供应量目标局限:金融创新对货币定义及计量的影响;M1、M2 与经济活动间的稳定关系破裂;政策时滞问题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供给量是怎样影响总需求的? 凯恩斯学派观点:

1、利率渠道(主要渠道)M→r→C、I→AD 货币政策首先改变货币市场的均衡,改变货币利率,并通过利率改变实际投资,最终影响产出;

利率是整个传递机制的核心;

货币政策作用的大小取决于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的影响程度(流动性偏好)、利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程度(投资的利率弹性)和投资乘数的大小(边际储蓄倾向); 出现流动性陷阱或者投资的利率弹性极低时,传导中断;

2、股票市场传导渠道

托宾q渠道:货币供给→股票价格→托宾q→投资→总需求

q=企业市场价值/企业重置成本,q>1,投资增加;q<1,投资减少;

财富渠道:货币供给→股票价格→金融财富价值→消费(耐用消费品/住宅消费)→总需求 货币主义学派观点:

货币政策工具→M→E(总支出)→Y 货币政策通过银行储备的变化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货币资产的持有者发现他们实际持有的货币资产数量多于其所希望持有的数额,于是他们会将多余的货币用于购买各种资产;这一调整过程引起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价格和生产的变化,直到生产的增加的实物资产价格的上涨将多余的货币逐渐吸收,新的货币均衡实现;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般模式

货币供给量——利率、金融资产价格——消费和投资——产出

货币政策效果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货币政策时滞预期因素的影响

人们对货币政策的合理预期,由此采取的反应,可能导致货币政策归于无效; 其他因素影响

客观经济条件变化:可能使货币政策效果下降甚至失效;

政治因素:当政治压力足够大时,会迫使央行对其货币政策进行调整; 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从制定到最终目标的实现,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货币政策的时滞(Time Lag)。

货币政策时滞可以两种:内在时滞和外在时滞

内在时滞时滞又分为认识时滞(Recognition Lag)和决策时滞(Decision Lag)。

认识时滞是指从需要采取货币政策行动的经济形势出现到央行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

决策时滞是指央行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

外在时滞(Outside Lag)是指央行采取货币政策措施到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取得效果所需要的时间。

内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一般比较短;外部时滞一般比较长,主要取决于投资者和消费者对市场变化及信息的反应,以及经济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公众预期等;

货币政策工具(从再贷款的计划手段向一般性市场工具转变)再贷款(配合银行信贷规模管理的行政性工具)

由于再贷款在人行的资产中占很大比重,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最初再贷款作为主要的政策工具;1993年,人行出台政策,将在再贷款的实施对象改由人行总行直接贷款给商业银行的总行,以消除地方政府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1994年起发布了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1998年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管理,这项标志性改革意味着我国放弃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制度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使1984年建立的,但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法不同于西方国家,以存款余额作为计提基础(不能反应某一时期的平均水平),同时央行对准备金付息。

1998年以前,我国的存款准备金账户分为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由于商业银行缴存的准备金用于央行发放再贷款,使商业银行的日常清算资金不足,1985年后要求金融机构都要在央行设立备付金账户。1989年,针对各商业银行备付金率普遍过低的情况,人行要求其水平应占各项存款的5-7%。1998年3月21日,再次对存款准备金改革,将两个账户合并为存款准备金账户,公开市场业务

外汇公开市场操作1994年3月启动,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1998年5月26日恢复交易,规模逐步扩大。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再贴现业务

我国中央银行再贴现始于1994年11月,由于我国银行结算工具票据化程度较低,银行票据持有量较少,难以形成再贴现所需要的票据量,企业也极少运用票据结算,商业银行也不敢大胆运用票据承兑手段,贴现与再贴现业务发展受限,再贴现业务比例偏低 利率政策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

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

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

3、制定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货币需求 货币的功能与作用交换媒介价值贮藏

货币需求概念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货币需求理论现金交易说现金余额说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理论中国的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的含义与分析角度 什么是货币需求?

主观货币需求:无约束,微观个体对货币的占有欲望

客观货币需求: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行为主体或整个

(本质内涵)

社会应有多少货币来执行货币的有关职能 宏观角度:商品流通产生的货币需求

微观角度:微观个体出于各种动机而产生的 货币需求

1、货币需求的概念(微观视角)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通过对各种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综合衡量后所确定的最优资产组合中所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2、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从理论上说,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大致可分为对交易媒介的需求和对资产形式的需求。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决定于他们持有货币的各种动机。所以,凡是决定或影响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的因素(机会成本和效用比较),就是决定或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名义货币需求与真实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不考虑价格因素变动下的货币需要量,Md。真实货币需求:扣除价格因素影响以后的货币需要量,Md/P。

3、现金交易说(费雪)MV=PT 或P=MV/T 其中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由模型之外的因素决定的外生变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由于制度性因素在短期内不变,因而可视为常数)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

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对产出水平常常保持固定的比例,也是大体稳定的)现金交易说(费雪)

仅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考察,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是1/V 现金余额说(剑桥方程式)

4、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剑桥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学生;庇古的同学。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贡献:关于货币需求动机分析,并把利率引入货币需求函数。流动性偏好:满足三大动机

1、交易性货币需求:指应付日常交易需要而产生的持币需要. 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

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都是收入的增函数,用L1表示,以Y表示收入,则 L1=L1(Y);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r的减函数,以L2表示,则 L2=L2(r);用L表示总货币需求,则货币总需求: L=L1+L2=L1(y)+L2(r)=L(y, r)弗里德曼新货币数量学说 货币主义Monetarism 弗里德曼新货币数量学说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时栖息所”。他摒弃了凯恩斯及其后继者通过分析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来研究货币需求的方法,而是把货币作为 “一种资产,一种财富持有方式”。货币不仅是交易媒介,还是价值贮藏的手段。故其需求由人们通过资产选择决定。既然货币可看作一种资产或资本货物,那么人们对他的需求就可以借助资产需求理论来进行研究。所以,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因素包括:

弗里德曼新货币数量学说,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分析

总财富(包括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是制约人们货币需求量的规模变量。但是,由于总财富无法用货币来加以直接地测量,因而它以恒久性收入为代表而成为货币需求函数中的一个变量。

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例

对大多数财富持有者,人力财富的主要资产是个人能力。人力财富很不容易转化为货币,如在失业的时候

一般地说,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则货币需求就相对越多。弗里德曼新货币数量学说 货币及其他资产的收益

其他资产的收益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所以,其他资产的收益率越高,货币需求就越少。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被作为机会成本变量的主要有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及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即预期物价变动率)。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

弗里德曼新货币数量学说货币需求函数

式中,M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P表示物价水平,rm表示货币的预期收益率,rb表示债券的预期收益率,re表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1/P.dp/dt表示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也就是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W表示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Y表示名义恒久性收入,u表示影响货币效用的其他因素。

弗里德曼新货币数量学说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的简化

弗里德曼认为:原函数中某些变量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作为常数略去。如财富构成比例,物价变动率,货币收益率(rm=0),u货币效用及其影响因素(如人们的偏好);此外,re,rb直接受利率水平影响和制约,可归结为市场利率作用; 货币需求函数可以简化为 M=Pf(yp,i)M表示名义货币需求;yp实际的持久性收入;

货币供给

主要学习内容

货币供给过程I:现代银行体制下的存款货币的创造

货币供给过程II: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双层次的货币创造:货币供给的决定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中国的货币供给货币供应过程导论:多倍存款创造/收缩 基础知识

两个重要概念: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Primary Deposit):是指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派生存款(Derivative Deposit):是指由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的贷款而引申出的超过初始存款的存款。

1、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过程

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和非现金结算制度下,一笔原始存款可在整个银行体系产生大于原始存款的存款货币。

举例:存款货币的多倍扩张:一个简化的模型几个简化的假设 整个银行体系由一个中央银行和至少两家商业银行所构成; 商业银行只有活期存款,而没有定期存款;

商业银行不保留超额准备金;银行的客户不持有现金;

2、存款货币创造过程

1.存款货币乘数(活期存款)前提:(1)商业银行无超额准备excess reserve,否则,(2)银行客户不在手边保存现金cash,否则(3)经济主体还会持有定期存款 2.存款货币的多倍紧缩

存款货币的多倍紧缩是多倍扩张的反向过程 3.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现金的发行:现金是怎样进入流通的?

如同公众与商业银行之间时时发生的现金存取过程一样,在存款货币银行与中央银行之间也有现金的频繁存取过程; 现金的增发

3、基础货币

从上分析,准备金存款与现金联系紧密,不能截然分开。准备存款既因现金的提取而减少,又因现金的存入而增加;

有一部分现金离开中央银行但未离开存款货币银行,即存款货币银行的库存现金,这一部分与存放央行的准备存款性质相同,共同构成银行存款的准备。

还有一部分现金离开央行也离开存款货币银行,流通中的现金,也是央行的现金发行。我们将这几部分统称为基础货币(Base Money),或高能货币(High-power money)。基础货币的构成可用下式表示:B=R+C B:基础货币

R:存款准备

C:通货(流通在银行体系外的现金)基础货币与存款货币银行的货币创造:源与流 存款货币银行创造派生存款,取决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等,但首要的是使其在最初获得的原始存款的数量。这些原始存款来源于央行创造和提供的基础货币。因此,基础货币量的变化直接决定存款货币银行准备金的增减,从而决定存款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量;所以,央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存款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关系,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

双层次的货币创造货币创造的两个层次: 创造存款货币的存款货币银行

在这一层次上创造多少存款货币是由许多的存款货币银行分散决策的; 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层次 通过控制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对货币总量进行宏观控制; 同时考虑两个层次:货币供给的决定

货币供给公式 Ms=B*mmB:基础货币mm:货币乘数(基础货币发挥作用的倍数)基础货币的变动与中央银行控制

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如下三条:一是直接发行通货;二是变动黄金、外汇储备;三是实行货币政策(其中以公开市场业务为最主要)基础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在货币乘数一定时,若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量将成倍地扩张;而若基础货币减少,则货币供给量将成倍地缩减。因此,在货币乘数不变的条件下,货币当局即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控制整个货币供给量

中央银行能否控制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各个项目的变动都能引起基础货币的变化,但有些项目,如公众持有现金的比率、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等都在央行控制之外;但由于中央银行能够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的调整、贴现率的调整等,抵消其他因素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因此,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仍具有较强的控制力。货币乘数的变动与货币供应量

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决定了货币供给的总量。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 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

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共有5个,它们分别是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rd)、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rt)、定期存款比率(t)、超额准备金比率(e)及通货比率(k)。这些决定因素本身又分别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们对货币乘数,从而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则更是纷繁复杂的。

影响法定存款准备率的因素

央行货币政策意向;商业银行存款结构(定期与活期存款的比率);商业银行经营情况(差别准备金政策)

影响超额准备金比率的因素

利率:市场利率是持有超额准备的机会成本,当市场利率上升,超额准备倾向于降低;反之相反。

贷款的投资机会:繁荣时期,投资机会多,贷款发放增多,超额准备下降;反之相反。借入资金的难易程度和成本大小:如果银行能向中央银行或其他机构方便地借入资金,且成本不会大幅波动,则超额准备下降;反之相反。

影响现金漏损率(通货比率)的因素:公众的流动性偏好持有通货的机会成本物价水平影响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的因素

定期存款的利率收入和财富(定期存款作为持有财富的一种方式)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货币供给究竟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这一命题被经济学家用来判断货币当局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

如果货币供给是外生的,则货币供给不是由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如果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则货币供给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而不是货币当局的操作。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统一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货币乘数受由社会公众和商业银行行为影响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基础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决定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定义及其度量通货膨胀的成因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通货膨胀治理中国的通胀

1、通货膨胀的定义

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通常将通胀界定为: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定义的几点说明:

通胀不是指一次性或短期的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通胀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而是指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通胀是价格总水平的显著上升,而不是轻微的价格水平的上升;

2、通货膨胀的度量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般采用以下一种或几种物价指数来衡量通胀水平。消费物价指数(CPI):也称零售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根据日用消费品和劳务费用而编制)消费物价指数的优点: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收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

消费物价指数的缺点:范围较窄,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

批发物价指数(WPI):根据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批发价格编制的指数 批发物价指数的优点:对商业周期反应敏感 批发物价指数的缺点:只计算了在生产环节和批发环节上的价格变动,没有包含商品最终销售价格的变动,可能出现信号失真;

GNP平减指数: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GNP平减指数的优点:范围广泛,能较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趋向; GNP平减指数的缺点:资料较难收集,公布次数不如消费指数频繁; 通胀缺口:有效总需求与可供私人消费的商品与劳务总量之间的差异 通胀缺口与以物价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率不同,前者只是用于度量通胀发生的可能性,后者则用于度量现实的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的类型

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分类:公开型、隐蔽型通货膨胀

公开型通胀(open inflation)是指物价总水平明显的、直接的上涨;

隐蔽型通胀(hidded inflation)是指物价总水平并未提高,但居民实际消费水准不同程度地下降;

按物价上涨的速度分类:爬行通货膨胀、奔腾式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

爬行式通胀: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年率不超过2-3%,并且经济生活中没有形成通胀预期; 奔腾式通胀:物价总水平上涨在2位数以上,其发展速度很快;

恶性通胀:物价上升特别猛烈,且呈加速之势;此时货币丧失了价值贮藏功能,部分地丧失了交易媒介功能。

4、通货膨胀的成因 1.需求拉上的通胀 在西方经济学中,“需求拉上”论是产生最早、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通胀理论。2.成本推进的通胀:从供给的角度来解释通胀的发生;

3.结构型通胀:从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及其变化方面出发寻找通胀的根源。4.输入型通胀:由于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上涨,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 需求拉上型通胀是指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导致的物价上涨;包括凯恩斯学派的过度需求论和货币学派的数量说; 凯恩斯的半通胀理论

货币数量的变化是否具有通胀效应,视经济体系是否达到充分就业而定;在充分就业点前后,货币数量增加后的膨胀效果程度不一。

在充分就业点前,货币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一方面使就业量和产量增加,另一方面物价也逐渐上涨,这称之为半通货膨胀。在充分就业点后,货币量增加使物价同比例上涨,形成真正的通货膨胀。由于充分就业是偶然的,经济经常处于充分就业点以前的状态,所以增加货币量只会出现半通货膨胀

货币主义的通胀理论

弗里德曼:特定的物价和总的价格水平的短期变动,可能有多种原因。但长期、持续的通胀却都是一种货币现象,是货币数量的增长超过总产量的增长所引起的。

通胀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并且强调预期的作用。一旦人们对物价上涨产生预期之后,整个经济就会陷入工资——物价循环上升的过程,使通胀愈演愈烈。5.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的通胀,是指由总供给函数移动引起的物价上涨;

引起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有:工资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间接成本推动,垄断价格等。工资和物价的螺旋上升:

原材料价格上涨带动的商品成本增加,如农产品歉收、石油涨价等;

间接成本推动:如为加强竞争,企业的技术改进费、广告费支出增加的间接成本转嫁到产品价格;垄断价格推动:垄断企业利用垄断力量大幅提高垄断价格,带动其他商品价格上涨; 6.结构型通胀

舒尔茨的需求转移论

鲍莫尔:不同劳动增长率的先进部门和落后部门的工资攀比,导致通胀; 希克斯的两部门模型:扩展部门与非扩展部门

7.输入型通货膨胀:三个传导途径

1、国外商品的价格传导:国外商品价格上涨—本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对本国商品需求增加—需求拉上型通胀;

2、货币供给途径:外国价格上涨(通胀)—本国贸易顺差—本国外汇储备增加—固定汇率制下,本国货币供给增加—需求拉上型通胀;

3、成本推动途径: 国际市场上石油、原材料等价格上涨—国内这些基础产品的输入价格增加—国内的价格上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二)通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强制储蓄效应: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的实际额随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减少,其减少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胀实现的强制储蓄的部分。收入分配效应:由于社会各阶层收入的来源不相同,在物价总水平上涨时,有些人的实际收入水平会下降,有些人会提高。这种由物价上涨造成的收入再分配,就是通胀的收入分配效应;

固定收入者受损,浮动收入者得利债务人得利,债权人吃亏 实际财富持有者得利,货币财富持有者受损国家得利,居民受损(通胀税收入)资产结构调整效应(也称财富分配效应,distributional effect of wealth)

家庭的财富或资产由两部分构成: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许多家庭同时还有负债,如汽车、住房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等;

在通胀环境下,实物资产的货币价值大体随通胀率的变动而相应升降。

通胀之下,股票的价格有上升趋势;至于货币债权债务的各种金融资产,其共同的特征是有确定的货币金额,这样,物价上涨,实际的货币额减少。由于以上情况,每个家庭会变动自己的资产持有方式。恶性通胀与经济社会危机

当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超过一定界限从而形成恶性通胀时,就有可能引发社会经济危机。恶性通胀会使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会引起突发性的商品抢购和挤兑银行的风潮;正常信用关系极度萎缩;投机盛行;阶级冲突加剧;危及货币流通本身,纸币流通制度不能维持,支付手段向实物化倒退; 通货膨胀的治理 需求政策:如果通胀主要是由于总需求过度引起的,则采取紧缩需求的政策就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减少总需求的途径主要有: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财政方面的紧缩政策主要有削减政府支出,增加赋税,限制公共事业投资和公共福利支出; 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有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限制银行信贷规模,提高利率水平等(货币政策三大工具)

供给政策:如果通胀的主要原因是供给不足,需求相对过剩,则采用改善供给的政策。通过供给改善治理通胀的方法在于增加生产和供给。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减税,减税提高人们储蓄和投资能力和积极性;

稳定物价:限制货币增长率以稳定物价,保证人们储蓄和投资的实际收益率,增强其信心和预期的乐观性;削减政府财政支出,减少对私人部门的挤出效应;

收入政策:又名工资物价管制政策,是指政府制定一套关于物价和供给的行为准则,旨在限制物价和工资的上涨率。主要针对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指导性为主的限制。对特定的工资或物价进行“权威性劝说”或施加政府压力,给出一个一定年份内允许货币总收入增长的目标数值线,并据此控制每个部门工资增长率; 以税收为手段的限制,通过对过多增加工资的企业按工资超额增长率征收特别税等办法来抑制收入增长速度;

强制性限制,政府颁布法令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管制,甚至实行暂时冻结;

结构调整政策:通过实行微观财政、微观货币政策,影响需求和供给的结构,以缓和结构失调而引起的物价上涨; 微观财政政策主要有:

税收结构政策:不变动税收总量,调节各种税率和实行范围等;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篇7

关键词:双语教学,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本科教学

随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目标的明确, 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落户上海, 这些企业的发展自然离不开人才。作为高校, 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是己任, 要培养出适应新形势的金融人才, 做好每门金融专业领域的课程建设就必然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微观基础。货币银行学双语课程建设的课题组从这一前提出发, 通过对本学院本科金融学专业学生对货币银行学这门课程的问卷调查, 首先进行了课程需求的了解和分析, 在此基础上制订和实施该门课程的建设方案。

一、货币银行学的教学需求分析

为了能够针对本科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学习需求进行课程建设, 课题组围绕着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考评等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为本科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对回收问卷的数据统计, 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目前学院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总体授课安排还是比较满意的, 但是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课程的讲授和考核方式等问题的统计则反映出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建设非常有必要, 客观务实的课程建设的实施能有效地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对授课和考查方式的问题提问中, 有大约70%的学生认为现在的授课和考查方式较好, 这说明该门课程的授课和考查方式还有待改进。

在中英文案例教学方面, 大部分同学都认为中英文结合的案例教学很有必要, 也很好, 但是希望能补充更多与时俱进的中英文案例来丰富教学。

在课堂教材和课后参考和辅导资料的提供上, 大部分同学都觉得比较好, 认为教材和教辅之间有一定互补性, 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复习。

在教学大纲和课程进度方面, 学生们认为教学大纲还没有引发他们的关注, 教学大纲的总体指导作用还不强, 教学进度还是比较合理、适度的。

在教学讲义方面, 大部分同学认为帮助较大, 但也有相当一批同学认为帮助一般。

在习题库方面, 大部分同学认为《货币银行学》的习题库较丰富和全面, 但是也有为数不是很少的同学认为习题库还需进一步完善。

在课堂的讲授方式方法上, 同学们大都认为启发互动式和研究研讨式的教学组织方式比较切实可行, 等等。

通过学生对于问卷调查的回答统计, 课题组更加了解了同学们对于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学习需求, 为下一步课程建设方案的制订奠定了基础。

二、基于学院办学理念下的课程建设要求

悉尼工商学院作为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的学院, 创办于1994年, 是上海大学和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以合作办学形式成立的商学院。本着“汇世上精粹, 树天下英才”的教育理念, 学院提出人才培养具体体现的“四个力”, 即学术力 (scholarship) 、创新力 (innovation) 、领导力 (leadership) 和沟通能力 (communication) 。这“四个力”的英语单词第一个字母和在一起就是“silc”, 也正是悉尼工商学院 (Sydney Institute of Language&Commerce) 名字的缩写。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和落实学院的办学和人才培养理念, 更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在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建设和实施中体现这“四个力”, 这是课题组必须认真考虑并给予解答的问题。

悉尼共商学院作为一所中外合作办学学院的特点决定了学院的教学语言从一开始就采用了双语, 即使用第二语言——英语讲授专业课程。置身于国际化的高等教育的合作办学的背景, 学院对于货币银行学这类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基于双语的课程建设, 这既符合学院合作办学的教学理念和诉求, 也顺应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于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的需求。

学院的办学理念到合作办学学院的课程语言要求对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建设提出了要求和难度, 课题组必须面对这些要求, 在课程建设的方案制订中加以体现, 在课程建设的具体过程中加以落实和完善。

三、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建设方案及实施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学生的访谈, 结合学院的办学理念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 课题组制订了货币银行学双语课程建设的具体方案。通过把调查问卷的问题进行分类, 划分为对教材讲义的需求、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对考核方法的想法三个大类。课题组在归纳每类具体问题及同学们回答情况的基础上, 制订出课程建设的方案, 并明确了建设举措。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需求, 在方案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和落实。具体见下表:

课题组基于学生需求制订的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方案, 不仅仅考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也符合悉尼工商学院的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理念。通过货币银行学课堂启发互动式和研究研讨式教学, 学生们的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得以加强;同时, 大量教辅资料和前沿性与基础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也使得学生们对学术有所了解和领悟, 并置身其中, 有的甚至乐不思蜀。上述这些课程建设的方法举措都在培养学生的沟通力、创新力和学术力方面起到不同的作用, 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了学院的“四个力”的办学和育人理念。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 是金融学最重要的统率性专业基础理论课。课题组通过本课程的建设, 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学领域本科专业的该课程德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推动了双语教学课程的课程质量提升。这对后续开设的专业课的教学、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的撰写和金融领域的职业规划发展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对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篇8

关键词: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6-0000-01

货币银行学课程是财经类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统帅性的学科基础课,也是经济类和管理类等学科中较多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金融领域中诸多要素、其相互关系和运行规律的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的建设要依据课程自身的特点,主要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加强建设。

一、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课程建设理念先行,教学理念决定了课程建设的主攻方向和建设效果。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各界对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教育界也相对提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两大教育理念[1]。作为金融学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课程,货币银行学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树立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应做到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应该掌握必要的进行金融机构具体业务操作的初步能力,教师应成为学习的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应通过教学过程,不仅增长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技能,而且应使学生的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观念等都得到良好的培养和发展。

二、建设过硬的教学团队

教师是课程的直接讲授者,其整体水平的高低,最直接地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课程建设应以教学团队的建设为基础。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内容既包括微观又有宏观,研究方法既有定性研究又有定量研究,且知识点和现实经济生活的结合十分紧密,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具备一支结合合理、素质优良、能力过硬的师资队伍。首先,要注重名师的引领作用,通过选拔科研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引导课程团队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中青年骨干教师进修和进行各高校间的学术交流,定期组织教学团队内部的教学交流和研讨,并通过导师制以及专业实践能力锻炼等多种方式对较为年轻的教师进行培养,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三、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是该课程所传授的知识体系的具体体现,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做到兼顾知识和能力,该建设环节是课程建设的核心环节。由于近现代金融领域的快速发展,对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如何处理好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先进性的关系的问题[2]。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保证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搭建了课程的基础知识框架的基础上,由教师根据具体授课的专业的知识掌握领域和程度的要求,自行选择所需要的金融领域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纳入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中,使教学内容既相对稳定,又能紧密联系金融研究的理论前沿。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

四、选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程中的各种理论和实践知识是通过教师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传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当、有效,直接决定着课程的教学效果,选取教学方法是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根据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可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一)启发互动式

启发互动式教学方法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和互相促进,在每一章的授课内容中,都可以先由教师提出一些基本问题,鼓励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认真思考,提出解决对策或发现一些新问题,教师或是对学生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点评,或是对学生提出的新问题给予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的途径。该方法通过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在教师和学生间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互动中,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了学习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案例式

案例式教学方法强调教学过程中的高度拟真情景,通常是教师根据授课内容选取典型的案例,让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重点是让学生尝试独立地对具体经济问题做出判断并制定出决策方案,锻炼学生独立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在课堂上安排讨论,让观点相同的同学自发组成小组,小组代表负责阐述本组的方案,不同小组间进行讨论、观点交流,在表明各自的观点的同时共同寻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该教学方法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制订合理的考核方式

课程的考核方式是考察学生本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对学生既有约束作用,又起到了引导的效果,制订出科学、合理和全面的考核方式是课程建设的又一关键环节。根据货币银行学课程的特点,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应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个环节。平时考核应通过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小论文、模拟软件操作等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与人协作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业务动手操作技能等能力;期末考核主要通过期末考试集中考核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业务操作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书写能力、学习能力、临场应变能力、运用各种理论知识解决综合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等。这样的考核方式体现了课程教学是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在整个考核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具备综合能力和提高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卢亚娟.关于“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8):108-110.

[2]李健.“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建设与质量保证体系创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08):13-14.

上一篇:村级安全生产工作计划下一篇:简易注销公司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