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

2025-0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共9篇)

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 篇1

作文范文

(一)When we use the word “love”, we do not simply mean an attraction to a person of the opposite sex, which is a very narrow definition of the word.The picture below illustrates the real meaning of love, by stressing the fact that love is emotional strength, which can support us on matter how dark the world around us becomes.In fact, throughout history people of many different cultures have regarded love as the noblest of human emotions.As an example of the power of love, we should remember how the Chinese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respond to the call to help the victims of natural disasters every year.Although their incomes are still low by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people all over the country do not hesitate to donate whatever they can——be it money or goods——to help their needy fellow citizens.Moreover, they do this with no thought of gain for themselves.In my opinion, the best way to show love is to help people who are more unfortunate than we are.We should always be ready to give a helping hand to those who are in trouble, no matter whether they are family members or complete strangers.In this way, we can help to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for, as the picture shows, the darker the shadows of sorrow become, the more brightly the lamp of love shines.作文范文

(二)In this picture there is a very symbolic display of love and how powerful and important it is.The picture shows a lamp all alone in a dark place.However, there is a glorious bright light coming from it.It means that the darker life becomes, the brighter love will shine.In other words, love can conquer all.The message of this picture is very true.There was a time in my parents, life when their love was tested.Everything around them seemed to go wrong.My mother was sick, and my dad was losing his job.It was very difficult to survive and have money for food and shelter.However, we had each other, and through this love my mother’s health improved and my dad got an even better job.True love is the glue that can hold everything together, or the bright light in the middle of the darkness.There are many ways that people express their love, such as saying it, buying nice things, and showing it through affection and support.I think the best way to express love is by showing it with your actions.This means to be physically kind and gentle while supporting the other person mentally and emotionally.In this way you will always be the light in their darkness and if it is true love, they will in return do the same for you.作文范文

(三)The meaning of the picture is that love brightens every dark place.The darker the place, the brighter love will shine.This means literally that in a situation where there is great cruelty, pain, hurt and suffering, love will be more obvious because it is so opposite of the conditions of the situation.One situation that could be relevant is orphans in Africa.Many of these orphans once had parents, but they died of AIDS.These orphans may have AIDS too, and they do not have long to live.Their lives are dark, painful, hopeless and full of suffering.Imagine the impact, then, of a group of people coming to take care of the children, love them and give them a home.Their love is brighter than anything these children have ever experienced.Love brings hope.The best way to show love is to give of oneself.Why should we be so lucky? Why should we keep all good things and pleasures to ourselves? We can all do a little without, so that others can have more.You can best do this by volunteering for humanitarian projects to help people who are suffering.If you do this, they will see your selfless love.It will be brighter than the sun.作文范文

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 篇2

大学生的写作水准差, 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怎样让一批优秀的并且想继续深造的学生顺利通过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写作关是摆在我们英语老师面前的一个问题, 引导他们是势在必行的任务。本文旨在探索提高大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1. 背诵优美经典短文

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而背诵优美经典短文可以提高语言的整体能力。想要出口成章, 文思泉涌, 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英语学习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而背诵则是集中强化知识储备的有效手段。俗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首先, 背诵外国名家的佳作有助于增加词汇量。因为当你背诵一篇美文时, 就背下了其间的字词及句型。如果我们背下几百篇几千篇不同题材的美文, 很多词汇反复出现记忆, 印象就会很深刻。此外, 通过背诵, 学生可以学会文章中还有很多地道的习语。其次, 通过背诵美文可以积累大量写作材料。我们的课本和阅读材料覆盖自然科学, 还包括人文社科, 或纵论梦想, 或感悟人生。再次, 背诵美文还可以增强语感, 消除汉化现象。在写作过程中只有用英语思维, 才能写出地道的英语。背诵美文可以帮助学生从汉语过渡到英语思维。背诵优美经典短文既然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也能令学生在背诵乐趣的同时, 情操得到陶冶, 心灵受到启迪。

2. 利用阅读提高写作水平

英语写作是一个涉及第二语言写作能力、第二语言能力和第一语言的写作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复杂过程。总而言之, 写作是一项“输出工程”。Esterhold (1990) 认为“第二语言阅读写作能力获得的整个过程似乎是得益于第二语言的输入, 而且也得益于第一语言读写能力的迁移。”由此可见, 第二语言的阅读和写作也可以成为一种迁移。因此, 阅读是培养英语语言能力, 发展写作能力增强语感的一条重要途径。读和写是密切相关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同样揭示了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

精读课是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占用时间最多的课程, 也是教师与学生花费精力最多的课程, 因此利用精读课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是重要的切实可行的途径。教师通过讲解段落结构的扩展、课文主题的如何展开, 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如何衔接、过渡, 可使学生掌握段落及篇章的写法, 让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章的写作构架, 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课时建立起写作意识。此外, 教师还可结合课文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练习, 如就课文内容进行问答练习, 让学生自己归纳段落大意, 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者课文缩写等等。通过这些形式的写作, 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及语言点的掌握。作为外语教师, 应督促学生加大阅读量, 只有让学生接受足够的语言输入才有可能有较好的语言输出。把泛读教材以课后阅读作业的形式进行阅读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3. 利用翻译提高写作水平

翻译从狭义上讲是一种语言活动, 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忠实地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在写作教学中我们最需要强调的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英语句型, 从而利用汉译英的逆向思维方式来强化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句子写作水准。通过翻译学习和训练, 学生可以对比英汉之间的差异, 对两种语言的结构有深层次的理解, 有了这样的基础, 写作自然就很容易上手。尤其是翻译需要的是对整个思想的把握和传达。翻译时除了重视句子外, 还需注意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包括语篇衔接和语篇连贯。语篇衔接是指使用一定语言手段, 句与句之间在词汇、句法上联系起来, 可分为词汇衔接和结构衔接;语篇连贯指语言片段以语篇意向为主线, 所形成语义、逻辑上的连贯性, 这种连贯性有时通过连接词语来衔接, 有时按一定时空逻辑关系来贯通。因此, 根据层次结构, 翻译应该注意将各个翻译层次 (词、句、段落、篇章) 结合起来, 把对句子的翻译同时上升到对段落翻译的把握, 最终上升到对整个篇章翻译的把握。因此, 翻译是联系基础和应用的桥。想要真正意义上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 利用翻译的特点, 可以加快学生写作的英汉转换速度和理解的准确程度。

4. 加强实践练习, 提高写作技能

多年以来, 我国的外语教学由于受传统的教学理论的影响, 普遍存在只注重语言形式, 而忽视对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有效交流的训练。强调以人为本,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可采取表达式教学, 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善于表达, 给学生提供更多语言运用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如对话、讨论、自由发言、专题演讲等, 促使学生活学活用, 用英语表达思想。还可以创办班级或校园英语月报, 发表学生优秀习作, 选登英语文摘, 或进行书信交流, 或问题解答等形式。

从这十多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短文写作中反馈的信息来看, 学生作文质量不高, 在内容上无法把握。所以培养写作技能是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在动笔写作之前首先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审题目、二是拟定提纲。认真审题, 才能明确写作范围;拟好提纲, 才能够确保写出中心突出的文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短文写作成功的关键就是主题的正确理解以及语言的准确表达。所以, 审题和拟订提纲被视为写好文章的前提。在这个环节中, 要注意抓住关键词语, 问题讨论集中, 逻辑性要强。

学生对每一段落的主题句处理的成败和好坏, 直接影响他们能否较好地发展段落以至于整篇文章。一个段落是一群与段落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句子组成的篇章, 其中心思想往往是由一个句子来表达, 这个句子就是主题句, 其它的句子称为扩展句。一个好的主题句需具备两个条件, 首先它所表述的内容会告诉读者段落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其次它所表述的内容要受到段落的限制, 其信息容量只能在一个段落中被其它的扩展句来扩展, 扩展句的篇幅要受主题句的内容所制约和限制。而扩展句是一些信息单一和具体的句子, 这些句子是不能被扩展的。因此, 对主题句的写作训练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信息量过宽或过窄的句子作主题句是无法或不可能在一个段落中被扩展开来的。当学生弄清楚了标题与主题句之间的关系之后, 就开始训练段落写作。当学生能较熟练地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段落写作后, 便开始三段式作文训练。三段式作文教学是学生写作技能最基本的训练, 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基本技能, 其写作能力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在领会写作要领的同时又参与了写作实践, 从主题句到段落, 再过渡到整篇文章, 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在心理上他们会有一种成就感,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作文训练顺利进行。

5. 运用计算机、网络辅助写作教学

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对英语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一种教学手段, 计算机和网络辅助教学已经显示出其独特优势。网络教育环境下写作教学具有信息量大、针对性强、灵活性大、反馈性强的特点。改革教学模式, 借助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手段, 将学生推向课堂的中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各种活动, 通过多媒体, 生动地向学生呈现写作内容, 讲授写作方法, 对学生进行各种写作训练。教师在网上布置写作任务, 并给出足够的时间, 让学生收集素材,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内容充实、表达详尽且富有新意的作文。学生课外完成后, 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老师。教师将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张贴在网上, 学生在网上可获知教师的评改意见。任何学生都可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评议意见。同时学生将写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放在网上, 教师和同学都可以参与回答。教师既可以在网上进行简单的点评, 也可以将学生的意见集中起来在课堂多媒体投影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运用计算机、网络辅助写作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而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

英语写作教学是大学外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写作教学中, 我们应加大语言输入的力度, 探讨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大学英语本科写作教学方法, 同时教师采用生动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从而帮助大学本科生顺利通过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写作关。

摘要:英语写作是英语听、说、读、写教学中的最高阶段。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短文写作归根结底是一项运用语言工具进行思想输出的表达能力测验。本文探讨了适应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大学英语本科写作教学方法, 从而帮助大学本科生顺利通过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写作关。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研究生入学考试,对策,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梅.网络学习中学习评价的要求及实施[J].外语界.2001 (3)

[2]龚英君.浅谈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1月

[3]刘虹, 赵林平.利用翻译提高研究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水准[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3月

[4]周丽敏.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2008 (9)

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 篇3

1.专有出版权

2.重版率

3.直接成本

4.出版物标识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中国近代颁布了哪些著作权法?各有什么特点?

2.简述选题策划的主要内容。

3.图书质量检查的范围包括哪些?

4.简述大数据对出版业的影响。

三、写作(711分)

阅读以下材料后,请以此为启发,写一篇文章。

GoPro CEO Nick Woodman:

我们是一家内容生产公司

11月12日,201 5年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Re/code执行主编Kara Swisher和GoPro CEO Nick Woodman就中国市场、内容战略、媒体发展等话题进行了交流。GoPro是全球知名运动拍摄设备品牌,也是一个分享平台和内容生产平台。以下是对话的部分内容:

Nick Woodman:GoPro是一个全球化公司,做内容是我们的第一大战略。我们之所以能在全球有这么快的扩张速度,是因为我们的受众非常欣赏我们的内容。我们在中国市场增长飞快,也是得益于我们的内容。我们是一家内容生产公司。

Kara Swisher:跟大家说一下你的内容战略,因为这是你的核心,你并不只是卖设备。

Nick Woodman:对,我们就是一个内容公司,内容是我们的核心,硬件只是辅助。我们要确保我们的大量投入是在软件开发当中,这些软件不仅仅是去捕捉内容,还要把内容放到云端,让用户的手机能够去接入、分享,所以GoProS~是以硬件为中心去开展业务的。

Kara Swisher:你如何看待你们所创建的内容呢?

Nick Woodman:我们要推动人们去追寻自己的激情。比如我们去推动大家旅行,让他们通过GoPro编纂他们的游记,跟大家分享。我们会一直给他们一些奖励,比如500美元一张照片,1000美元一个视频。这样的话,他们一直获得GoPro的一些报酬,他们会成为专业的旅行者,他们一直是在路上创造内容。

有人认为,“现在、未来引领媒体发展的,不可能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作为编辑出版专业的考生,你怎么看?请自拟标题,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观点鲜明,主题明确。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5分,共20分)

1.专有出版权:专有出版权是出版者通过与著作权人签订合同而取得的出版该作品的专有权利,依法受到保护。侵犯专有出版权的行为人在必须承担民事责任之外,常常还必须承担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2.重版率:重印书及再版书在出版社出书品种中的比率,是出版社选题水平的重要标志。

3.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指可以分清为哪种产品消耗、直接反映某一出版物品种生产过程的各项支出。直接成本包括稿酬、校对费、租型费、原材料及辅助材料费用、制版费用、印装费用、出版损失和其他直接费用等。

4.出版物标识:主要包括中国标准书号、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中国标准书号由不同长度的5段共1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段之间以短线隔开,前面冠以ISBN作为标识符。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是报纸、期刊、年鉴和连续型电子出版物等连续出版物的标准化识别代码,又称“刊号”。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中国近代颁布了哪些著作权法?各有什么特点?

《大清著作权律》《中华民国著作权法》。中国近代的著作权保护,在没有立法建制前,主要沿用宋代以来的老办法——由地方政府颁布著作权保护告示。19世纪起,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西方的著作权法律观念渐渐传入中国。1910年,《大清著作权律》颁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保护法律。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著作权法》,共5章45条,很多内容和条文是对《大清著作权律》的沿用和变通。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对其进行了修订,在著作权内容、登记注册生效制度、外国人作品保护等方面做了一些补充。

评分标准:回答出《大清著作权律》《中华民国著作权法》给5分,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占10分。

2.简述选题策划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三方面:一、出版物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二、出版物的营销方案设计;三、选题的实施方案设计。选题的内容和形式包括读者对象、主体与名称、体裁和篇幅、开本、装订形式等;营销方案包括市场分析、市场预测、营销策略等;实施方案包括作者选择、进度控制等。

评分标准:共有3部分主要内容,各占5分,

3.图书质量检查的范围包括哪些?

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内容、编校、设计、印制四项均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合格。内容、编校、设计、印制中有一项不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不合格。

评分标准:四项中有一项回答不出来或不知道其主要内容,扣3-4分。

4.简述大数据对出版业的影响。

大数据对于出版业生产经营而言将有前所未有的帮助:①帮助出版社优化产品研发和生产的过程。对图书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把研发和生产过程进行放大观察,从中提炼规律并加以利用。②帮助出版社做好精准策划和精准营销。电商平台和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可以使得对个人和群体的实时观察成为可能,为预测群体行为和了解个体偏好提供强有力的工具,从而实现精确策划和精准营销。③帮助出版社做好用户体验和产品效果的评估。通过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出版社不仅能统计图书的销售,还能绘制出“读者图谱”,包括用户的年龄、收入和地理位置等,以增强对用户体验与产品效果的了解。

出版业也将面临严峻挑战:①大数据收集渠道不畅。高度信息化的环境是收集海量数据的基础,但目前出版大环境中数据的收集渠道仍存在一些问题。②大数据高效分析能力与人才均欠缺。实现大数据的高效分析,不仅需要由大量新兴技术组成的高性能的专业的分析技术架构解决方案,还需要高效分析能力和数据分析人才,而这些资源在出版领域仍然比较匮乏。③决策习惯的改变仍需时日。出版业的经营管理方式通常是建立在经验或者传统数据粗糙的分析基础上的,要改变各层次决策者旧有的决策习惯,使其学会利用大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决策,仍需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评分标准:本题答案相对开放,考生若有独特见解,可给高分。

三、写作(70分)

评分标准:开放式答案,可从多种角度进行回答。要求言之成理,逻辑清晰,表述准确,有独到见解。基本要点表述清楚得分60%;逻辑清楚、论据充分得分80%-90%;语言流畅可以加分;就某—方面有突出论述,或观点新颖,可以加分,或得高分。

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 篇4

(一)试题解析

52.英语一大作文范文

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 篇5

(二)试题解析

48.大作文写作

Emerging from the bar-chart above is a popular phenomenon that the proportion of the students having par-time jobs has changed during the four years’ study.The proportion increases slightly from the first year to the third year, however, the fourth year has witnessed a fast increase, surging to 88.24%.As they are about to enter into the society, more people think that concurrent post after school benefits greater than disadvantage, cast aside making money to no comment.The bar-chart above serves to remind us that qualifications are something essential if you want to find a good job after you leave school, but on the other hand, college students can get some working experience which is as valuable as their academic achievement.Anyway, in my point of view, it is difficult to judge whether taking part time jobs is good or bad.It depends on how you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ing and learning.If you can balance it well, you are sure to get enough knowledge as well as experience, so as to get ready for your future success.47.应用文范文

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 篇6

2013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

(一)大作文参考范文

As is shown above, this simple picture represents a vigorous situation that every graduate student must face: hunting for jobs, further studying, starting a business and going aboard, which one should they choose? Without exception, everyone has to make choices in life, whether they concern school, career, or love.While some choices are simple, one cannot avoid the task of making difficult decisions.There is sufficient evidence showing that choices are often directly related to one’s happiness.University students, face a hard and crucial decision upon graduating.Many students have difficulty deciding whether to continue studying or begin developing a career.As is known to all, every individual is different, and one must take the factors of one’s personal life into consideration.In addition to an awareness of specific circumstances, however, making the right choice also depends on correct appraisal of oneself.It is without doubt that in order to choose correctly, therefore, one must be both realistic and self-aware.Furthermore, there is other aspect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Once having made a decision, one should seriously accept and pursue the path one has chosen, and strive towards the realization of one’s goal with spirit.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篇7

南京理工大学报考点现场确认公告 各位考生:

欢迎报考2012年硕士研究生!现将报名工作现场确认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报考点接收现场确认考生范围

网上报名时选择南京理工大学报考点的报考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体育学院考生。

报考以上三校单独考试、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的考生须在南京理工大学报考点报名和现场确认信息。

二、现场确认地点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一楼大厅(校内一号路)

三、现场确认时间

11月10日-14日8:30-17:00

南京理工大学应届生10日-11日现场确认

四、考生须携带以下材料进行现场确认:

1)考生有效身份证件

2)应届毕业生出示学生证;非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和非成人高校应届毕业生须出示毕业证书

3)报名费

4)网上报名编号

特别提醒:

准考证由考生在2011年12月25日-2012年1月9日登陆中国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经考生本人确认的报名信息此后一律不作修改,由于报名信息有误而导致考生不能参加考试或不能被录取,责任由考生自己承担。

报考硕士研究生现场确认程序

1、验证缴费:

凭本人身份证、毕业证或学生证及网上报名编号(3204*****后五位)到确认现场“缴费处”,核验证件、缴纳报名费(全国统考、联考、单独考试120元/人,推荐免试60元/人),领取发票。

2、拍照领表:

经缴费确认后,凭本人身份证及缴费收据到 “拍照处”拍照,领取打印的《报名信息简表》。

3、签字确认:

认真阅读《报名信息简表》及《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正反面),若信息无误,在《报名信息简表》及《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上签上本人姓名,确认信息;若信息有误,应立即在《报名信息简表》上予以更正(按教育部规定:报考单位、院系、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考试方式、专项计划不能更改),并将改正后的《报名信息简表》交回 “信息修改处”,信息修改后,重新打印《报名信息简表》,确认无误后,签字认可。

4、交登记表:

到 “交表处”交《报名信息简表》,完成报名手续(不交《报名信息简表》者报名无效)。

江苏省报考点设置

2012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22个报考点设臵如下(报考点名称后为考生所要报考的招生单位范围):

3201 南京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

3202 东南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

32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

3204 南京理工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体育学院; 3205 南京工业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江苏省内南京市以外的招生单位(不含苏州大学)、南京市内部分非报考点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科研院所、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3206 河海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南京艺术学院;

320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

3208 南京师范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

3209 南京林业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苏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3211 南京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报考全国地方招生单位(不含江苏)、报考全国(含江苏)军队系统招生单位;

3212 江苏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全国;

3213 扬州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全国;

3214 苏州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报考全国;

3215 无锡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报考全国;

3216 常州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全国;

3217 中国矿业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江苏省外单位;

3218 徐州师范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江苏省内单位(不含中国矿业大学); 3219 淮安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报考全国;

3220 盐城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报考全国;

3221 连云港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报考全国;

3222 南通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报考全国。

3223 泰州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报考全国。

2012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诚信考试公告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是国家教育考试,是国家选拔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其试题在启封和使用完毕前属国家绝密级材料。公平公正的考试竞争环境,良好的考风考纪氛围,试题的安全保密直接关系到国家考试公信力和新生入学质量,涉及到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影响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涉及国家秘密的重要活动,主办单位可以制定专项保密方案并组织实施”等法律法规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现对我省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诚信考试公告如下:

一、热忱欢迎广大考生参加国家高层次专门人才选拔考试。请考生凭《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和“文职干部证”),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考生应严格遵守《考场规则》,认真履行本人签署的《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相关承诺,珍惜个人名誉,遵守考试纪律,争当诚信公民。

二、考生入场时只能携带考试规定的必须物品,不得携带任何书刊、报纸、稿纸、资料、通讯工具(如手提电话、寻呼机及其他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等)或有存储、编程、查询功能的电子用品以及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进入考场。如误带上述物品,请在入场前存放在禁带物品摆放处;如带入考场,不论是否有意,一律视为违纪;如使用上述物品,一律视为违规。

三、第一科开考前30分钟,其他科目开考前20分钟,考生开始入场,监考人员将使用金属探测器检查违规物品,考生必须无条件协助和配合接受检查。为节省考生宝贵的时间,提高检查效率,考生着装应尽量不穿戴配有金属物件的衣帽鞋袜。考试过程中,我省各考点还将使用其他探测仪器,监测使用无线通讯工具等违规行为。每科考试结束前,不得提前交卷。

四、对考生违反考试纪律和规定的行为,将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予以处理。作弊考生下一不允许报考,并将处理结果通报作弊考生所在学校或单位纪检监察和人事部门;同时,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供高等学校、用人单位查询;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者,将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特此公告。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节选)

第五条考生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安排与要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

(一)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臵的;

(二)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的;

(三)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

(四)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的;

(五)在考场或者教育考试机构禁止的范围内,喧哗、吸烟或者实施其他影响考场秩序的行为的;

(六)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的;

(七)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下同)、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

(八)用规定以外的笔或者纸答题或者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方书写姓名、考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上标记信息的;

(九)其他违反考场规则但尚未构成作弊的行为。

第六条考生违背考试公平、公正原则,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或者试图获得试题答案、考试成绩,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

(一)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

(二)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的;

(三)抢夺、窃取他人试卷、答卷或者强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

(四)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的;

(五)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

(六)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的;

(七)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

(八)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的;

(九)其他作弊行为。

第七条教育考试机构、考试工作人员在考试过程中或者在考试结束后发现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相关的考生实施了考试作弊行为:

(一)通过伪造证件、证明、档案及其他材料获得考试资格和考试成绩的;

(二)评卷过程中被发现同一科目同一考场有两份以上(含两份)答卷答案雷同的;

(三)考场纪律混乱、考试秩序失控,出现大面积考试作弊现象的;

(四)考试工作人员协助实施作弊行为,事后查实的;

(五)其他应认定为作弊的行为。

第八条考生及其他人员应当自觉维护考试工作场所的秩序,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得有下列扰乱考场及考试工作场所秩序的行为:

(一)故意扰乱考点、考场、评卷场所等考试工作场所秩序;

(二)拒绝、妨碍考试工作人员履行管理职责;

(三)威胁、侮辱、诽谤、诬陷考试工作人员或其他考生;

(四)其他扰乱考试管理秩序的行为。

第九条考生有第五条所列考试违纪行为之一的,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考生有第六条、第七条所列考试作弊行为之一的,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

第十条考生有第八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终止其继续参加本科目考试,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考生及其他人员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一条考生以作弊行为获得的考试成绩并由此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及其他学业证书、资格资质证书或者入学资格的,由证书颁发机关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证书或者予以没收;已经被录取或者入学的,由录取学校取消录取资格或者其学籍。

第十二条代替他人或由他人代替参加国家教育考试,是在校生的,由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其他人员,由教育考试机构建议其所

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直至开除或解聘,教育考试机构按照作弊行为记录并向有关单位公开其个人基本信息。

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我是参加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的考生,我已认真阅读 《2012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考场规则》、《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有关报考规定,为维护此次考试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平性,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郑重承诺以下事项:

1.名信息此后不作修改,如因信息有误,导致不能参加考试或不能被录取,由本人承担一切后果。

2.自觉服从考试组织管理部门的统一安排,接受监考人员的检查、监督和管理。

3.保证不将书刊、报纸、稿纸、资料、无线通讯工具(如手提电话、寻呼机、小灵通、耳机等)或有存储、编程、查询功能的电子用品等违规物品带入考场。

4.保证在考试中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国家有关研究生招生考试法规、考试纪律和考场规则。如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自愿服从监考人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所作出的处罚决定,接受处罚。

考生签名

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 篇8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信息安全工程是安全工程专业考生设置的专业课程考试科目(该专业的业务课有多门考试科目),属招生学校自行命题性质。其评分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坚实的信息安全基本理论和较强的信息安全工程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招生学校在专业上择优录取。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

应考范围包括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基础、信息加密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系统安全等四个部分。

三、评价目标

考试目标在于考查学生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1、掌握网络入侵与攻击、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的基本原理。

2、掌握各种古典密码算法和现代密码算法。

2、掌握对称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码体制的模型和代表算法以及密码算法的使用。

3、掌握一些主要的TCP/IP协议的缺陷及其安全改进协议或者安全改进方案。

4、掌握基本的系统安全策略;

四、考试形式与考卷结构

答卷形式:闭卷、笔试;试卷中的所有题目全部为必答题。答题时间:180分钟。试卷分数:满分为150分。

试卷结构及考查比例:试卷主要分为4部分,即:名词解释 20分,选择判断30分,问题简答40,综合问题60分。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1.网络安全概述

(1)了解:网络安全的定义、主要内容、目标。

(2)理解:网络安全的基础技术与策略、常见的网络服务和对应的协议。(3)掌握:常用的网络命令。

2.网络安全程序设计

(1)了解:程序的工作机制、程序开发工具。(2)理解:Socket 通信程序实现原理。

(3)掌握:网络安全程序设计的典型案例开发。

3.信息加密原理与技术(1)了解:密码学基本概念。

(2)理解:对称加密算法、公钥加密算法、PGP技术、Hash函数、数字签名、PKI、数字证书等的原理。(3)掌握:DES、RSA算法的实现。

4.网络入侵与攻击技术

(1)了解:黑客攻击、扫描技术的基本概念。(2)理解:网络监听和各类型攻击的基本原理。

(3)掌握:端口扫描的程序分析、网络监听的实现原理。

5.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

(1)了解: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概念。

(2)理解:防火墙体系机构、系统设计原理和入侵检测的基本过程与常见系统。(3)掌握:防火墙的主要实现技术、IDS的常用技术原理。

6.IP安全与VPN技术

(1)了解:IPSec、VPN的基本概念。

(2)理解:IPSec工作原理、VPN的关键技术。

(3)掌握:AH、ESP的实现原理、IPSec协议的工作模式。

7.WWW安全

(1)了解:WWW安全漏洞和常见威胁。

(2)理解:Web服务器的安全配置原则和方法、增强安全性的措施。(3)掌握:SSL协议的结构与工作流程。

8.操作系统安全

(1)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2)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和安全测评标准、Windows安全性分析和安全配置。

9.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1)了解:病毒的基本概念。

(2)理解:病毒的引导、传染、触发机制和典型计算机病毒分析。(3)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基本方法。

10.数据与数据库安全

(1)了解:数据完整性、数据库系统安全机制。

(2)理解:数据恢复的原理、数据库系统安全管理基本方法。

第三部分 参考文献

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作文 篇9

(50题,每题2分,满分100分)

1.经济学家:中国外汇储备在过去10年的快速增长是中国经济成功的标志之一。

没有外汇储备的增长,就没有中国目前的国际影响力。但是,不进行外汇储备投资,就不会有外汇储

备的增长。外汇储备投资面临风险是正常的,只要投资寻求收益,就要承担风险。以下哪项陈述能从这位经济学家的论述中合逻辑地推出? A.中国具有目前的国际影响力,是因为中国承担了投资风险。B.只要进行外汇储备投资,中国就能具有国际影响力。C.如果不进行外汇储备投资,就不用承担风险。D.如果能够承担风险,就会有外汇储备的增长。

2.山西醋产业协会某前副会长称,在市面上销售的山西老陈醋中,只有5%是不加添加剂的真正

意义上的山西老陈醋。中国调味品协会某副会长就此事件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只要是按国家标准加

添加剂,都没有安全问题。有些企业强调自己未加添加剂,这对按正常标准加添加剂的企业来说是不 公平的。”

以下哪项陈述能够从调味品协会副会长的话中和逻辑地推出? A.如果不按国家标准加添加剂,就会有安全问题。

B.要想促进行业的技术创新,就应当提高行业的国家标准。

C.某个行业的国家标准定得太高,不利于该行业的良性发展。

D.为了保证公平性,企业或者不应该生产高于国家标准的产品,或者要对产品质量高于国家标

准的事实秘而不宣。

3.午夜时分,小约翰安静地坐着。他非常希望此时是早晨,这样他就可以出去踢足球了。他平

心静气,祈祷太阳早点升起来。在他祈祷的时候,天慢慢变亮了。他继续祈祷。太阳逐渐冒出地平线,升上天空。小约翰想了想所发生的事情,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他祈祷的话,他就能够把寒冷而孤寂 的夜晚变成温暖而明朗的白天。他为自己感到自豪。下面哪项陈述最恰当地指明了小约翰推理中的缺陷? A.小约翰只是个孩子,他懂得很少很少。

B.太阳环绕地球运转,不管他祈祷还是不祈祷。

C.他有什么证据表明:如果他不祈祷,该事情就不会发生? D.一件事情在他祈祷之后发生,并不意味这因为他祈祷而发生。

4.借债者的信用等级越低,其借债的成本越高,债主的收益率也越高。2011年8月5日,标普

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将为AA+。按照常理,投资者出于避险需求应当减持美国国债,从而推

动其价格走低,收益率上升。然而,8月8日美国国债价格上涨,收益率降低,最新10年期美国国

债收益率降至2.34%,创今年以来新低。如果以下哪项陈述为真,能够最好地解释上述违反常理的现象?

A.8月5日晚间,美国财政部回应称,标普进行评级计算时有2万亿美元的误差。B.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后,俄罗斯开始减持美国国债,而中国仍增持美国国债。

C.欧盟为打破标普等三家美国评级机构的垄断地位,计划建立一家欧洲的信用评级机构。D.与欧盟、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债券相比,美国国债依然是相对安全和流动性最高的投资品。

5.在《反省的生命》一书中,诺齐克写到:“我不会像苏格拉底一样,说未经反省的生命是不值

得过的——那是过分严苛了。但是,如果我们的人生是由深思熟虑的反省所引导,那么,它就是我们

为自己活的生命,而不是别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未经反省的生命是不完整的生命。” 以下各项都能从诺齐克的陈述中推出,除了A.诺齐克认为,完整的生命都是经过反省的生命。B.诺齐克认为,未经反省的生命不是完整的生命。C.诺齐克认为,值得过的生命都是经过反省的生命。

D.诺齐克认为,只有为自己活的生命才是完整的生命。

6.有人说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

指路不如自己领悟。

以下各项都构成对上述观点的质疑,除了

A.书中自有乾坤,读万卷书如同行万里路。B.行万里,游历大千世界,必定阅人无数。C.阅人无数自会遇到名师指路。

D.若无名师指路,仅凭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自己仍无法领悟。

7.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时,有人问他:预计公众会有什么反应?他答道:很简单,如果我 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德国人会说我是德国人,法国人会说我是欧洲人,美国人会说我是世界公民;

如果我的理论不正确,那么,美国人会说我是欧洲人,法国人会说我是德国人,德国人会说我是犹太 人。

如果爱因斯坦的话是真的,以下哪项陈述一定为真?

A.有人会说爱因斯坦是世界公民。B.法国人会说爱因斯坦是欧洲人。

C.有人会说爱因斯坦是德国人。D.有人会说爱因斯坦是犹太人。

8.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各种医疗事故。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医院,医

疗事故致死的概率不低于0.3%。因此,即使是癌症者也不应当去医院治疗,因为医院治疗会增加死

亡的风险。

为了评估上述论证,对以下哪个问题的回答最为重要?

A.患者能否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B.医疗事故致死的概率是否因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而正在下降?

C.去医院治疗的癌症者和不去医院治疗的癌症患者的死亡率分别是多少? D.在因医疗事故死亡的癌症患者中,即使不遭遇医疗事故最终也会死于癌症的人站多大比例?

9.因对微博的无知,某局长和某主任在微博上泄露个人隐私,暴露其不道德行为,受到 有关部门的查处。有网友对他们的行为冷嘲热讽,感慨到:只是改变命运,没有知识也改变命运。

以下哪项陈述最接近该网友所表达的意思? A.无论是否有知识,都会改变命运。

B.有知识导致命运由不好向好的方向改变,没有知识导致命运由好向坏的方向改变。C.“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说法过于夸张,实际上,权力和金钱才是力量。D.“命运”的本义就是先天注定,他不会因有无知识而改变。

10.在大学里,许多温和宽厚的教师是好教师,但有些严肃且不讲情面的教师也是好教 师,而所有好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是学识渊博的人。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一 定为真?

A.许多学识渊博的教师是温和宽厚的。B.有些学识渊博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C.所有学识渊博的教师都是好教师。

D.有些学识渊博的教师是严肃且不讲情面的。

11.《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规定,不得仅仅因为成员国本国法律禁止某些发明的商业性

实施就不授予那些发明专利权。

已知A国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的成员国,以下哪项陈述与上述规定不一致? A.从A国法律允许授予一项发明专利权推不出不允许该项发明的商业性实施。B.从A国法律禁止一项发明的商业性实施推不出不能授予该项发明专利权。

C.在A国,一种窃听装置的商业性实施是被法律禁止的,因此不允许授予其专利权。D.在A国,一种改进枪支瞄准的发明被授予了专利权,但该项发明的商业性实施被禁止。12.每一个政客都不得不取悦他的选民。尽管马英九是一位诚实的人,但他也是一位政客。如果

不偶尔说出一些含糊其辞的话,任何人都不能取悦他的选民。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一定为真?

A.说含糊其辞话的政客不是诚实的人。B.有的诚实的人不是政客。

C.马英九不会说出含糊其辞的话。D.马英九说出一些含糊其辞的话。

13.具有能够让一个乐队特别是一流乐队反复进行排练的权威,这是一个优秀指挥家的标志。这

种威望不是轻而易得的,一个指挥家必须通过赢得乐队对他追求的艺术见解的尊重才能获得这种威

望。

在上文的论述过程中,作者预先假设了以下哪项陈述?

A.优秀的指挥家都是完美主义,即使对一流乐队的表演,他们也从不满意。B.优秀的指挥家在与不同的乐队合作时,对同一首作品会有不同的艺术见解。C.如果优秀的指挥家认为附加的排练是必须的,一流乐队总是时刻准备加班 排练。

D.即使一种艺术见解还没有被充分表现出来,一流乐队也能够领悟这种艺术 见解的优点。

14.2010年卫生部推出新的乳业国家标准,将原奶蛋白质含量由原来的2.95%降至2.8%。新标准

不升反降,引发了一片质疑。某业内人士解释说,如果我们的牛奶检测标准把蛋白质含量定得太高,奶农为了达标就会往奶里添加提高蛋白质检测含量的东西,如三聚氰胺;2008 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就

说明原来的标准太高了。

以下哪项推理含有与该业内人士的推理相同的逻辑错误?

A.真正的强者都不惧怕困难或挑战,赵涛害怕困难或挑战,说明赵涛不是真 正的强者。

B.仅当人们信任一个慈善机构时才会向该机构捐款,所以,得不到捐款的慈 善机构一定是丧失了公众的信任。

C.如果台风在海口登录,飞往海口的航班就会取消。现在飞海口的航班没有 被取消,说明台风没有在海口登录。

D.要是铁路部门的管理存在漏洞,铁路运输就会出事故。7.23温州动车事故

就说明铁路部门的管理存在漏洞。

15.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人发胖,长有啤酒肚,体重严重超标,因为他们常常喝啤酒。对以下各项

问题的回答都可能质疑上述论证,除了

A.如果人们每天只喝啤酒,吃很少的其他食物,特别是肉食品,他们还会发 胖吗?

B.为什么美国有很多女人和孩子常喝可乐、吃炸鸡和匹萨饼,其体重也严重 超标?

C.很多发胖的人也同时抽烟,能够说“抽烟导致发胖”吗?

D.发胖的人除了常喝啤酒外,是否经常进行体育锻炼?

16.大约在1200年前,当气候变暖时,人类开始陆续来到北美洲各地。在同一时期,大型哺乳动

物,如乳齿象、猛犸和剑齿虎等,却从它们曾经广泛分布的北美洲土地上灭绝了。所以,与人类曾与

自然界其它生物和平相处的神话相反,早在1200年前,人类的活动便导致了这些动物的灭绝。

上述论证最容易受到以下哪项陈述的质疑?

A.所提出的证据同样适用于两种可选择的假说:气候的变化导致大型哺乳动物灭绝,同样的原因使得人类来到北美洲各地。

B.乳齿象、猛犸和剑齿虎等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对于早期北美的原始人来 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C.人类来到北美洲可能还会导致乳齿象、猛犸和剑齿虎之外的其他动物灭绝。

D.该论证未经反思地把人类排除在自然界之外。

17.平均而言,今天受过教育的人的读书时间明显少于50年前受过教育的人的读书时间,但是,现在每年的售书册数却比50年前增加了很多。以下各项陈述都有助于解释上述现象,除了 A.与现在相比,50年前的人更喜欢通过大量藏书来显示其良好的教育和品味。

B.今天受过教育的人比50年前受过教育的人的数量大大增加。C.与现在相比,50年前的人们更喜欢从图书馆借阅图书。D.现在的书往往比50年前的书更薄,也更容易读。

18.思想观念的价值,在竞争中才会彰显,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

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自信。那种扣帽子、抓辫子的辩论方式,“不同即敌对” 的思维模式,本质上都是狭隘虚弱的表现,无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全社会都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异质思维”,尤其是执掌权柄者。以下各项陈述都支持上述观点和论证,除了

A.个别的异质思维是偏执狂,其言行近乎疯子,理应受到严格管制。

B.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科学是在不断巅峰或改进“正统”观念中前进。C.如果社会成员的思想和情绪得不到适当的表达和宣泄,容易导致各种极端 行为。

D.每个人,甚至是当今的执掌权柄者,都有可能在某一天成为异质思维者,成为少数派。

19.一家商场按下述方式促销商品:一年中任何时候,或者有季节性促销,或者有节日促销,或

两者兼而有之。每一种促销都会持续一个月。在任何一个月,如果商场想要把某一类商品清仓,就宣

布季节性促销;如果某个月份有节日并且仓库中仍有剩余商品,就宣布节日促销。不过,11 月没有

节日而且这个月份仓库中也没有剩余商品。以下哪项陈述能从上文中合逻辑地推出?

A.如果节日促销没有进行,那一定是在11月份。

B.如果某个月没有季节性促销,这个月一定有节日促销。

C.如果季节性促销在某个月进行,这个月仓库中一定有剩余商品。D.如果在某个月中节日,但仓库中没有剩余商品,则宣布节日促销。

20.在对6岁儿童所做的小学入学前综合能力测试中,全天上甲学前班达9个月的儿童平均得分

58,只在上午上甲学前班达9个月的平均得分52,只在下午上甲学前班达9个月的平均得分51;全

天上乙学前班达9个月的平均得分54;而那些来自低收入家庭且没有上过学前班的6岁儿童,在同

样的小学入学前综合能力测试中平均得分32。在统计学上,32分与上述其他分数之间的差距有重要 的意义。

从上面给定的数据,可以最合理地得出下面哪个假设性结论? A.得50分以上的儿童可以上小学。

B.要做出一个合情理的假设,还需要做更多的测试。C.应该给6岁以下儿童上学前班提供更多的经费支持。

D.是否上过学前班与小学入学前的综合能力之间有相关性。21.中国人仇富,居然有那么多人为骗子说话,只因为他们骗的是富人。我敢断定,那些骂富人 的人,每天都在梦想成为富人。如果他们有机会成为富人,未必就比他们所骂的人干净。况且,并非 所有的富人都为富不仁,至少我周围有的富人不是,我看到他们辛勤工作且有慈悲心怀。—有网友对

达芬奇家具造假事件的网上评论如是说

根据该网友的说法,不能合逻辑地确定以下哪项陈述的真假? A.有的仇富者是中国人。B.有的富人并非为富不仁。

C.有的辛勤工作且有慈悲心怀的人是富人。

D.那些每天都在梦想成为富人的人却在骂富人。

22.目前我国有3种转基因水稻正等待商业化种植审批,每种至少涉及5~12项国外专利;有5 种转基因水稻正处于研发过程中,每种至少涉及10项国外专利。有专家认为,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 食作物,如果我国允许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国家对主要粮食作物的控制权就可能受到威胁。

如果以下哪项陈述为真,将最有力地支持该专家的观点?

A.美国引入转基因种子后,玉米、棉花、大豆等种子的价格大幅上涨。B.转基因水稻的优势在于抵抗特定的害虫,但我国的水稻很少有这些害虫。C.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转基因水稻能超过我国超级稻、杂交稻等品种的产量 和品质。

D.如果我国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水稻,国外专利持有人就会禁止我国农民保留

种子,迫使他们每个播种季都高价购买种子。23.孔子非常懂得饮食和养生的道理,《论语·乡党》就列出了很多“食”和“不食”的主张,比如“不时不食”,意思是说不要吃反季节蔬菜。以下哪项陈述是上述解释所必须依赖的假设? A.孔子在饮食方面的要求很高。

B.饮食不仅滋养人的身体,还塑造人的心灵。C.我们可以选择吃当季蔬菜,还是吃反季节蔬菜。D.孔子生活的时代既有当季蔬菜,也有反季节蔬菜。

24.在众声喧哗中,尽可能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是社会管理者应尽之责。以政府之力,维护弱

视人群的表达权,是他们的利益能够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渠道正常表达,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只有这样,才能让“说话”、“发声”不仅是表达诉求的基本手段,更成为培养健康社会心态的重要环

节,成为社会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

如果以下哪项陈述为真,将最有力地支持上述论证? A.弱势者是社会中“沉默的大多数”,一旦真正发怒,其力量足以颠覆整个 国家机器。B.甚至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也有很多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弱势者。

C.有些弱势者的诉求长期得不到表达和满足,容易患各种心理疾病。D.有些弱势者缺医少药,甚至得不到温饱。

25.天津许云鹤一案:许云鹤在驾车行驶途中,遇王老太翻越马路中心护栏,后王老太倒地受伤,许把她扶起。王老太坚称是许将她撞伤。经司法鉴定,许的车没有碰到她。法院一审认为,许见到王

老太时离她仅四、五米远,她摔倒定然是由于许的车惊吓,判决承担40%的责任,赔偿王老太108606 元。

以下哪项陈述最好地指出了该案一审中的纰漏之处?

A.该判决没有弄清事实,证据严重不足,有可能王老太先摔倒,许才开车过 来。

B.该判决违背传统道德:像南京彭宇案一样,会使大众不敢向受伤者伸出援 助之手。

C.法官推理悖于常理:王老太违章翻越马路护栏,应该预期机动车道上有车,而受惊吓通常是看到未预期的事物。D.该判决颠倒了原因和结果。

26.英国医生约翰·斯诺的“污水理论”开启了流行

学研究的历史。1854年,伦敦爆发了大规

模的霍乱,约翰·斯诺发现,大多数死亡病例都曾经饮用同一个水泵汲取的水,而使用其他水泵或水

井的人最初都没有感染霍乱。后经调查,下水道的废水污染了那个水泵,从而引发了霍乱。以下哪一选项是约翰·斯诺的推理没有运用的方法或原则?

A.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各个场合都存在的因素很可能是该现象的原因。

B.当被研究现象变化时,同步发生量变的那个因素很可能是该想象的原因。C.在被研究现象中不出现的各个场合都不出现的因素很可能不是该现象的原 因。

D.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与该现象不出现的场合之间差异很可能是该现象 的原因。

27.尼禄是公元一世纪的罗马皇帝。每一位罗马皇帝都喝葡萄酒,且只用锡壶和锡高脚酒杯喝酒。

无论是谁,只要使用锡器皿去饮酒,哪怕只用过一次,也会导致中毒。而中毒总是导致精神错乱。

如果以上陈述都是真的,以下哪项陈述一定为真? A.不管他别的方面怎么样,尼禄皇帝肯定是精神错乱的。B.那些精神错乱的人至少用过一次锡器皿去饮葡萄酒。C.在罗马王朝的臣民中,中毒是一种常见现象。

D.使用锡器皿是罗马皇帝的特权。

28.巴勒斯坦准备在2011年9月申请加入联合国,已经争取到140个国家的支持。如果美国在

安理会动用否决权,阻止巴勒斯坦进入联合国,会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引燃反美情绪;如果美国不动用 否决权,则会得罪以色列并是奥巴马失去一部分支持以色列的选民。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一定为真?

A.美国会在安理会动用否决权,阻止巴勒斯坦进入联合国。

B.美国不会得罪以色列,却会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引燃反美情绪。

C.美国会在阿拉伯世界引燃反美情绪,或者奥巴马会失去一部分支持以色列 的选民。

D.即使美国动用否决权,联合国大会仍打算投票表决,让巴勒斯坦成为具有

国家地位的观察员。

29.通过风险投资方式融资创建的公司比通过其他渠道融资创建的公司失败率要低。可见,与企

业家个人素质、公司战略规划或公司管理结构等因素相比,融资渠道对于一个新公司的成功发展是更

为重要的因素。

如果以下哪项陈述为真,将最有力地削弱上述论证?

A.有大约一半的新公司在创立后5年内就倒闭了。

B.在决定是否为初创公司提供资金时,风险投资人必须考虑企业家的个人素 质、公司的战略规划等因素。

C.与其他投资人相比,风险投资人对初创公司在财务需求方面的变化更为敏 感。

D.初创公司的管理结构通常不如发展中公司的管理结构那样合理。

30.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更加开放包容、文明和谐的国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开放包

容,才能发展进步。唯有开放,先进和有用的东西才能进得来;唯有包容,吸收借鉴优秀文化,才能

是自己充实和强大起来。

如果以上说法为真,以下哪项陈述一定为假?

A.一个国家或民族,即使不开放包容,也能发展进步。B.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不开放包容,他就不能发展进步。C.一个国家或民族,即使开放包容,也可能不会发展进步。

D.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要发展进步,它就必须开放包容。

31.自从1989年阿拉斯加埃克森油轮灾难和1991年中东战争以来,航空油料的价格已经巨幅上

涨。在同一时期内,几种石油衍生品的价格也大幅上扬。这两个事实表明:航空油料是石油衍生品。

以下哪项陈述最好地评价了上述论证? A.坏的思维,没有精确地陈述所有的事实。

B.坏的思维,给定关于石油衍生品的事实,不能得出关于航空油料的任何结 论。

C.坏的思维,同一时期内食品价格也上涨了,但这不能证明航空油料是食品。D.好的思维,因为航空油料是石油衍生品。

32.2011年8月,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瓦良格”号出海试航。中国拥有航母会对美国海军在西

太平洋的制海权构成潜在的挑战,美军对此感到担忧并持防范态度。然而,美国一位富有实战经验的

海军专家却希望中国建造更多的航母。

如果以下哪项陈述为真,能够最好地解释这位专家看似矛盾的态度? A.2011年8月,越南与美国在南海进行了联合军事演习。

B.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借中国航母试航之机,掀起新的“中国威胁论”的 鼓噪。

C.航母需要支持和护卫,建造航母越多,用来制造只吃航母的其他航舰和飞 机的资源越少。

D.中国海军并未充分部署支持航母的运输船和加油船,互为航母的驱逐舰和 潜舰也十分脆弱。

33.哲学家:在18世纪,某篇关于运动是绝对的论文断言,一个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置变化可

以不参照任何其他物体的位置而测得。不过,一位颇受尊敬的物理学家声称,这篇论文是不连贯的。

既然一篇不连贯的论文不能认为是对实在的描述,故运动不可能是绝对的。这个哲学家的论证使用了下面哪一种论证方法或技巧?

A.观察到某物在实验条件下是某种情况,推出该物在任何情况下也是这种情 况。

B.使用实验结果来说明所提到的位置变化是合理的。C.依赖某个专家的权威来支持一个前提。D.使用专业术语来说服别人。

34.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相比一向是“涨快跌慢”,原因之一是我国成名油调价依据三地原油价

格变动超过4%这个边界条件。比如,从100美元一桶涨到104美元时,我们就跟着涨价;但是,从

104美元回调4%再降价,则要等价格回落到99.84美元。两个条件实际上是不同的,降价要求的条

件更高,更不容易达到。

以下哪项陈述最好地指出了上诉论证的缺陷?

A.上述论证没能说明,国内油价不合理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B.上述论证没有从相同的价格几点出发进行比较,如果涨价的基点是100美 元,对降价的条件分析也应该以100美元为基点。

C.上述论证没能说明,以4%为边界条件,则油价越高,国内反应越迟钝。D.上述论证没能说明,国内油价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在于行业垄断。

35.在某个班级中,L同学比X同学个子矮,Y同学比L同学个子矮,但M同学比Y同学个子

矮。所以,Y同学比J同学个子矮。

必须增加以下哪项陈述做前提,才能合逻辑地推出上述结论?A.L同学比J同学个子高。B.J同学比L同学个子高。C.X同学比J同学个子高。D.J同学比M同学个子高。

36.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广泛应用与尖端科技和军工领域。世界绝大部分稀土产

自中国。1998 年以来,中国开始减少稀土开采量,控制稀土出口配额,加强稀土行业的集中度。对

此,一些国家指责中国垄断资源,对世界其他国家“有极大的破坏性”,要求中国放宽对稀土产业的 控制。

如果以下哪项陈述为真,最适合用来反驳这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

A.2009年,中国稀土储量站全球储量的36%,美国占13%,俄罗斯占19%,澳大利亚占5.4%;中国产量占世界产量的97%,其他3个国家均为零。B.从19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对稀土滥采滥挖,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对 环境的极大破坏。

C.目前按人均计算,中国已经属于稀土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D.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

37.政治家:大约4年前,我们党一开始执政就致力于治理通货膨胀,并成功地将消费者物价指

数(CPI)的涨幅从当时的4%降到现在的1.5%。反对党在前一个4年的执政期间,CPI涨幅都超过

了4%。因此,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商品的价格越来越低。

这个政治家的论证最容易受到以下哪项批评?

A.没有详细地说明反对党的主张,而是简单地将它忽略了。

B.用来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实际上为否定这一结论提供了更多的支持。C.没有提到这样一种可能性;反对党执行了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但该政策 的效果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

D.没有提到反对党执政期间是国内经济过热的时期,而现在欧美出现了经济 危机。

38.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的业绩与其股票价格是正相关的:一个公司公布年报时,如果其利润

高于市场预期,则该公司的股票价格会上涨。然而,2011年3月31日,我国从事核电等电力机组生

产的东方电气公司公布年报,67%的净利润增速超过了市场预期,但收盘时其股票价格却下挫1.59%,跑输大盘0.73个百分点。

如果以下那些陈述为真,能够最好地解释上述反常现象?

A.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地震和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 事故,我国有人抢购碘盐。

B.2011年3月底至4月26日,世界各地举办纪念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25 周年的活动。

C.2011年3月16日,中国国务院决定对核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并暂停审批核电 项目。

D.经过长期辩论,2011年5月德国执政联盟决定,将于2022年前关闭德国所 有核电站。

39.在某公司内部,新近设立了许多非常专门化的部门。这表明,该公司对下述问题非常感兴趣:

如何以更精准的方式抓住其消费群体? 上述推理缺少下面哪一个选项?

A.前提:在设立这些新部门之前,该公司未抓住其消费群体。B.结论:管理部门要求采取新的措施去抓住其消费群体。

C.前提:这些新部门在以更精准的方式去抓住其消费群体。D.结论:该公司将很快做更多的努力去抓住其消费群体。

40.我国农村的在基地属集体所有,农民只能使用,不能买卖、出租和继承。宅基地制度保证了 农民的生存权益。农民在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是农民的资产。如果允许农民出卖自己的房屋,则实际

上允许出让宅基地的使用权。如果宅基地的使用权被别人买走,则会损害农民的生存权益。但如果不

允许农民出卖自己的房屋,则侵害了农民的资产权益。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异地昂为真?

A.农民在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没有产权证。

B.如果不损害农民的生存权益,则会侵害农民的资产权益。

C.如果农民工在城市里购买了住房,则不应当再在农村老家占有宅基地。D.对绝大多数农民工而言,农村老家的宅基地和责任田是他们最后的生存保

障。

41~45题基于以下共同的题干:

一个委员会工作两年,每年都由4人组成,其中2名成员来自下面4位法官:F,G,H和I,另

外2名成员来自下面3位科学家:V,Y和Z。每一年,该委员会有1名成员做主席,在第一年做主

席的成员在第二年必须退出该委员会,在第二年做主席的人在第一年必须是该委员会的成员。该委员

会成员必须满足下面的条件:

G和V不能在同一年成为该委员会的成员。H和Y不能在同一年成为该委员会的成员。

每一年,I和V中且只有一位做该委员会的成员。

41.下面哪项列出了能够在第一年成为该委员会成员的名单? A.F,H,V,Z B.F,G,V,Z

C.G,H,I,Z D.H,I,Y,Z

42.如果V在第一年做该委员会主席,下面哪一选项列出了在第二年必须做该委员会成员的两个 人?

A.H和Y B.I和Y

C.G和Y D.V和Y

43.如果H在第一年做主席,下面哪一位能够在第二年做主席? A.Y B.I C.F D.G

44.如果F在某一年是该委员会成员,下面任何一位都可以在那一年是该委员会成员,除了 A.V B.G

C.H D.I

45.下面哪项一定为真?

A.F在第二年是该委员会成员。B.H在第一年是该委员会成员。C.Z在第二年是该委员会成员。D.I在两年之内都是该委员会成员。

46~50题基于以下共同的题干:

一家剧院计划在秋季的7周内上演了7个剧目,它们是F、J、K、O、R、S。每周上演一个剧目,美国剧目恰好演出一周。剧目的安排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G必须在第三周上演。(2)O和S不能连续演出。

(3)K必须安排在J和S之前上演。

(4)F和J必须安排在连续的两周中演出。

46.如果把F安排在第五周上演,以下哪项准确地列出了所有可以安排在第七周上演的剧目?

A.O、R、S B.K、O、R

C.J、S D.O、R

47.对于任何一种可接受的安排,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G恰好被安排在O之前的那一周。B.F被安排在K之后的某一周。C.R被安排在第二周或第七周。D.J被安排在第一周。

48.如果把R安排在第五周,把O安排在第二周,则可供选择的安排方式有 A.6种B.5种

C.3种D.2种

49.如果把S安排在第六周,那么必须把R安排在哪一周? A.第七周B.第五周 C.第四周D.第二周

50.如果O恰好被安排在J之前的那一周,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S恰好安排在K之后的那一周B.R被安排在第一周或第二周 C.K被安排在G之前的某一周D.把F安排在O之前 11 2011年GCT入学资格考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试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没有外汇储备的增长→没有中国目前的国际影响力,不进行外 汇储备投资→不会有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储备投资→面临投资风险。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 题等价,故而可推出中国目前有国际影响力→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储备投资→面临投资风 险,即中国目前有国际影响力,肯定承担了投资风险。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D

【解析】依题设知:按照国家标准添加→没有安全问题,高于国家标准时强调自己未添加 →不公平,则可推出,公平→高于国家标准时不应强调自己未添加。即为了保证公平性,企 业或者不应该生产高于国家标准的产品,或者产品高于国家标准时不应强调自己未添加。正 确答案为D。

3.【答案】D

【解析】太阳升起和小约翰祈祷本身显然没有相关性,不能因为事件先后发生而认定其具 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故正确答案为D。4.【答案】D

【解析】选项A指出标普的评级有误,美国信用应该不变,选项B指出美国国债可能会 增持,收益率会降低,都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题设中反常理的现象;选项C属于无关选项; 选项D指出尽管美国信用等级降低,但美国国债还是相对安全和流动性高的投资品,仍然 会有客户增持美国国债,从而导致收益率降低,从根本上解释了反常理的现象,是最好的解 释,故正确答案为D。5.【答案】C

【解析】依据题设陈述可知,未经反省的生命→不完整的生命,经反省的生命→为自己的 生命。由此可推出,完整的生命→经反省的生命→为自己的生命,即选项A、B和D均为 真,选项C不能由题设推出。正确答案为C。6.【答案】D

【解析】选项A、B和C指出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和名师指路是并没有等 级之分,与题干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7.【答案】C

【解析】如果爱因斯坦的话是真的,那么若他的理论正确,则德国人会说他是德国人,若 他的理论不正确,则法国人会说他是德国人。即不管正确与否,都会有人说他是德国人。故 正确答案为C。8.【答案】C

【解析】题设结论是,癌症患者不应该去医院治疗,医疗会增加死亡风险。要确定癌症患 者去医院治疗是否会增加死亡的风险,需要指出的是去医院治疗的癌症患者的死亡率是否不 去医院治疗的癌症患者的死亡率要高。即正确答案为C。对于选项D,因为在因医疗事故死 亡的癌症患者中,即使不遭遇医院事故最终也会死于癌症的人只占很小的比率,也只能说明 医疗事故是造成癌症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不足以说明癌症患者去医院治疗会增加死亡的风 险。

9.【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知识改变命运,没有知识也改变命运”是对某局长和某主任整 个经历的描述。前半句“知识改变命运”指的是他们由普通人成为领导人的过程,后半句“没 12 有知识也改变命运”指的是他们对微博无知,因暴露隐私而遭到查处。与选项B的意思相近,故正确答案为B。10.【答案】D 【解析】“有些严肃且不讲情面的教师也是好教师”,而“好教师都是学识渊博的人”,故 可推出有些严肃且不讲情面的教师是学识渊博的人,这与“有些学识渊博的教师是严肃且不 讲情面的”是同真的,故正确答案为D。

11.【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虽然本国法律禁止某些发明的商业性实施,但还是可以授予其发 明专利权的。选项C与其是不一致的,故正确答案为C。12.【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出命题:政客→要取悦他的选民;不说一些含糊其辞的话→不能取 悦他的选民,即取悦了他的选民→说了一些含糊其辞的话。则马英九是位政客→要取悦他的 选民→说了一些含糊其辞的话,即马英九说出了一些含糊其辞的话。故正确答案为D。13.【答案】D

【解析】由题干知,一个指挥家必须通过赢得乐队对他所追求的艺术见解的尊重,才能获 得指挥一流乐队反复进行排练的权威。这里产生了一个矛盾,如果指挥家不指挥乐队反复排 练,怎么才能让乐队了解并尊重其艺术见解呢?为了排除该矛盾,显然必须假设:即使一种 艺术见解还没有被充分表现出来,一流乐队也能够领悟这种艺术见解的优点。即正确答案为 D。

14.【答案】D

【解析】题干的推理可总结为:蛋白质含量定得太高,奶农会往奶里添加提高蛋白质检测 含量的东西。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就说明原来的标准太高了。从形式上讲,选项D与其 推理方式相同,都犯了倒置因果的逻辑错误。

15.【答案】D

【解析】题设的论证指出,常常喝啤酒与发胖有因果关系。选项A和B指出发胖是否与 其他饮食有关,选项C指出同时发生不能说明具有因果关系,都对题设论证提出了质疑。选项D的提问与题设没有必然的联系。故正确答案为D。16.【答案】A

【解析】选项A表明,大型哺乳动物灭绝可能是气候的变化导致,而与人类的活动无关,直接颠覆了题设的陈述。故正确答案为A。

17.【答案】A

【解析】选项A说明50年前的人更喜欢买书,现在每年的售书册应该比50年前少,与 题干的现象冲突,故正确答案为A。18.【答案】A

【解析】题设的观点是“全社会都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异质思维’”,没有提到要严格 管制,即选项A不支持题设观点,故正确答案为A。19.【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一年中任何时候,或者有季节性促销,或者有节日促销,或者两者兼 而有之。由此可推出,如果某个月没有季节性促销,这个月一定有节日促销。正确答案为B。20.【答案】D 【解析】“在统计学上,32 分与上述其他人数之间的差距有重要的意义”,这说明分数之 间代表的内容之间是有相关性的。即是否上过学前班与小学入学前的综合能力之间有相关 性,正确答案为D。21.【答案】D 【解析】由“中国人仇富”可推出“有的仇富者是中国人”,选项A为真;由“并非所有 的富人都为富不仁”可推出“有的富人并非为富不仁”,选项B也为真;根据“至少我周围 有的富人不是,我看到他们辛勤工作且有慈悲心怀”可推出“有的辛勤工作且有慈悲心怀的 人是富人”。只有选项D是不能确定真假的,即为正确答案。22.【答案】D

【解析】专家的观点是“如果我国允许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国家对主要粮食作物的控 制权就可能受到威胁”。选项D指出受国外专利影响,转基因的种子权受到国外高价控制,从而国家对主要粮食作物的控制权就可能受到威胁,即支持了专家的观点。其余选项与专家 提到的控制权无关。故正确答案为D。23.【答案】D

【解析】“意思是说不要吃反季节蔬菜”,显然前提是要有反季节蔬菜,否则结论不成立。故正确答案为D。

24.【答案】A

【解析】题干的结论是社会管理者应该尽可能地关注来自弱势者的声音。原因是维护弱势 人群的表达权,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显然选项A是最有力的补充,加强了题设论证。正确答案为A。25.【答案】C 【解析】一审认为“许见到王老太时离她仅四、五米远,她摔倒定然是由于许的车惊吓”。选项A与一审并不冲突,不管许是王老太摔倒前或后开车过来,她都可能是受车的惊吓而 摔倒;选项B提到的道德与依法审案无关;选项C指出,王老太应该对许的车有预期,不 会是受惊吓摔倒的,一审判决有误,选项D表述不充分。综上知,正确答案为C。26.【答案】B

【解析】题设中没有提出关于量变的信息,其他选项均有涉及,故正确答案为B。27.【答案】A

【解析】由题设可得出命题:罗马皇帝→都喝葡萄酒,且只用锡壶和锡高脚杯喝酒;使用 锡器皿去饮酒→导致中毒;中毒→导致精神错乱。因为尼禄是罗马皇帝,所以根据关系的传 递性可知,尼禄皇帝肯定是精神错乱的。故正确答案为A。28.【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美国动用否决权→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引燃反美情绪;美国不动用否决 权→奥巴马失去一部分支持以色列的选民。即选项C中给出的选言命题为真,两个选言支 中至少有一个为真,正确答案为C。

29.【答案】B

【解析】题设的论证指出,融资渠道是相对于企业家个人素质、公司战略规划等因素对一 个新公司的成功发展更为重要的因素。选项B指出风险投资人在选择投资时,是考虑了企 业家的个人素质、公司的战略规划等因素的,直接削弱了题设论证的结论,即企业家的个人 素质、公司的战略规划等因素也是一个新公司的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选项A和D是无关 选项,选项C有一定的支持作用。故正确答案为B。30.【答案】A

【解析】总结题设的命题“只有„才„”可得出:发展进步→开放包容。选项A可简化 为:不开放包容→发展进步,结合题设条件和关系的传递性可得,不开放包容→开放包容,自相矛盾,故知选项A的命题为假;选项B可简化为:不开放包容→不能发展进步,是“发 展进步→开放包容”的逆否命题,为真;选项C可简化为:开放包容→可能不会发展进步,可真可假;选项D可简化为:发展进步→开放包容,为真。故正确答案为A。31.【答案】C 【解析】题干的谬误在于,根据两个对象有某一共同属性,推断出它们是同一类对象。选 项C的论证是最好的评价,即为正确答案。

32.【答案】C

【解析】选项C指出,航母多也有弊端,即航母多导致相应配套的航舰和飞机减少,从 而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和护卫,这很好地解释了专家的态度。选项A属于无关选项;选项B 不能解释支持航母多的态度,因为有航母,即可捏造“中国威胁论”;选项D提到的只是暂 时现象,一旦该现在得以缓解,这个解释就不成立了。故正确答案为C。33.【答案】C

【解析】题干得出结论所采用的论据是一个物理学家的观点,显然这是依赖某个专家的权 威来支持一个前提。故正确答案为C。34.【答案】C

【解析】题设对数字的分析表明,国内油价容易涨,不容易跌,但没能说明上涨后的价格 不会明显跌下来,选项C的陈述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即随着价格的增加,国内的反应变 得迟钝,总体而言价格就出现了“涨快跌慢”的现象。故正确答案为C。35.【答案】B

【解析】如果用“<”替代“个子矮”,那么题设的条件可写为:M

【解析】选项A指出,中国稀土储量只占全球储量的36%,不及美国,俄罗斯和澳大利 亚占有量之和,但产量占到了世界产量的97%,其他3个国家均为零,显然指责中国垄断 资源是毫无根据的,相反中国对世界稀土产业的贡献是极大的,即选项A是合适的反驳。其余选项只有较弱的反驳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

37.【答案】B

【解析】反对党执政的前一个4年,CPI涨幅都超过了4%,我们党执政的接下来4年,CPI涨幅降到1.5%,这说明CPI总是在涨的,商品的价格也在增长。这与商品的价格越来 越低的结论产生了矛盾。即实际上,用来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实际上为否定这一结论提供了 更多的支持,正确答案为B。

38.【答案】C

【解析】引入其他导致股票价格下跌的原因,正确答案为C。

39.【答案】C

【解析】题干说明建立了专门化部门,结论是为了更准确的抓住群体。根据逻辑的严密性 可知,需要的假设是,这些部门是在以更精准的方式抓住消费群体,正确答案为C。这里选 项A的假设“之前完全没有抓住消费群体”是无关紧要的。40.【答案】B

【解析】题干运用了两难推理,即允许农民出卖自己的房屋→损害农民生存权益,不允许 出卖房屋→侵害农民资产权益,故而或者损害农民生存权益,或者侵害农民资产权益。正确 答案为B。41.【答案】A

【解析】选项B中的名单违背了条件“G和V不能在同一年成为该委员会的成员”;选项C 中的名单违背了条件“2名成员来自下面4位法官:F,G,H和I”;选项D中的名单违背了

条件“H和Y不能在同一年成为该委员会的成员”。故而采用排除法知,正确答案为A。42.【答案】B

【解析】由“V 在第一年做该委员会主席”、“在第一年做主席的成员在第二年必须退出该 15 委员会”和“2名成员来自下面3位科学家:V,Y和Z”知,第二年的成员有Y和Z。又“每

一年,I和V中有且只有一位做该委员会的成员”可知,第二年的成员还有I。综上知,第二

年的成员有I,Y和Z,另外一名不确定。故正确答案为B。43.【答案】C

【解析】根据“H在第一年做主席”和“H和Y不能在同一年成为该委员会的成员”可知,Y 不会是第一年的成员。又“2名成员来自下面3位科学家:V,Y和Z”可知,第一年的成员

有“V和Z”。再根据“G和V不能在同一年成为该委员会的成员”和“每一年,I和V中有且只

有一位做该委员会的成员”可知,G和I也不会出现在第一年。又“第二年做主席的人在第一 年必须是该委员会的成员”,故而Y,G和I都不会是第二年的主席。根据排除法知,正确 答案为C。44.【答案】B

【解析】如果F和G是该委员会的成员,则根据“G和V不能在同一年成为该委员会的成 员”知,V不能是该年的成员。又“每一年,I 和V中有且只有一位做该委员会的成员”和“2 名成员来自下面3位科学家:V,Y和Z”,故I,Y和Z是该年的成员。即该年有F,G,I,Y和Z共5名委员组成,这与题设的条件“每年都由4人组成”矛盾。故而G不能与F是同

一年的成员,正确答案为B。45.【答案】C

【解析】如果Z不是第二年的成员,则根据“2名成员来自下面3位科学家:V,Y和Z” 可知,第二年的成员中友V和Y。又根据“G和V不能在同一年成为该委员会的成员”,“ 每 一年,I和V中有且只有一位做该委员会的成员”和“H和Y不能在同一年成为该委员会的成

员”可知,4位法官中只有F可以是该年的成员,这与题设是相矛盾的。故Z是第二年的成 员,即正确答案为C。46.【答案】A

【解析】根据条件(3)和条件(4)及题设条件“F安排在第五周上演”可知,K不能被安 排在最后一周,J只能安排在第四或六周,即K和J不能安排在第七周。O,R和S安排在 第七周与题设条件不冲突,故正确答案为A。

47.【答案】B

【解析】根据条件(3)知,K安排在J之前,又根据条件(4)知,F和J是连续的,故 而K肯定安排在F之前,即正确答案为B。48.【答案】D

【解析】已知O安排在第二周,G安排在第三周,R安排在第五周。则根据条件(4)可 知,F和J只能安排在连续的两周中,即第六、七周,位置可以互换。又根据条件(3)可 知,K要在S之前,即K肯定安排在第一周,S肯定安排在第四位。即可供选择的安排方 式有两种:KOGSRFJ和KOGSRJF。正确答案为D。49.【答案】A

【解析】已知G安排在第三周,S安排在第六周。则根据条件(4)可知,F和J只能安 排在连续的两周中,即第一、二周或者第四、五周。又根据条件(3)可知,K要在J之前,即F和J只能安排在第四、五周,位置可以互换,K安排在第一或二周。又根据条件(2)只,O和S不能连续演出,即O不能安排在第七周,只能安排在第一或二周。综上知,R 只能安排在剩余的第七周。即正确答案为A。50.【答案】C

【解析】如果O恰好被安排在J之前的那一周,则根据条件(4)可知,OJF要连续上演。又根据条件(1)可知,G安排在第三周,OJF要安排在最后四周中的三周。根据条件(3),K在S之前上演,而G之后只有一周剩余,故而K必然在G之前上演。即正确答案为C。2011年GCT入学资格考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试题(25题,每题4分,共100分)1.设,则 被4除的余数是().23 4 5 6 =3 3 +3 3 +3 3 +3 S −− −7 S A.3 B.2 C.1 D.0 2.若 20, 10, ab ab bc bc+ == + 则 的值为().A.11 21 B.21 11 C.110 21 D.210 11 3.三个边长为1 的正方形拼成如图所示的图形,图中有两条线段相交的锐角为,tan =().a a A.3 2 B.2 2 C.1 2 D.1

4.已知数列 1 12 3 21(1),, , 4 n nnn aa + a a a ++−

= “"的通项,则该数列前101项的和等于().A.2657 B.2601 C.2551 D.2501 5.如图所示,MNP ABC Δ 的内切圆中的一个内接正三角形.已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500平方厘米,则正 Δ 是正

ABC Δ 的面积等于()平方厘米.4 M N A.2200 B.2100 C.2000 D.1900 6.若复数 2 12 12 1(1), 1(1)ii zz zz ii −+ == − +−则 2 =().B C

P

A.2 B.2C.3D.1 7.若 53 2 x −

=,则代数式 的值为().(1)(2)(3 xx x x ++ +)A.-1 B.0 C.1 D.2

8.设, AB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沿同一公路相向匀速行驶,两车第一次相遇于 距甲地20公里处仍继续前行,当分别到达乙、甲两地后立即按原速原路返回,途中第二次 相遇于距乙地10公里处,则甲、乙两地相距()公里.A.35 B.40 C.45 D.50

9.设 为坐标轴的原点,a 的大小关系如图所示,则 O ,bc 11 11 11 ab bc c a + −−+−的值是().17 A.0 B.2 a c O b a x C.2 b D.2 c 10.若函数()f x 是周期为6的奇函数,则sin(7)(1)cos(6)12 12 ff f π π ⎛⎞⎛ −+ + + ⎜⎟⎜ ⎝⎠⎝ i ⎞ ⎟ ⎠ 的值等 于().A.1 4 B.1 2 C.2 2 D.3 2 11.如图,面积为9平方厘米的正方形EFGH在面积为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上移动,始终保持 // EFAB.记线段 的中点位 CF , MDH的中点为,则线段 N MN的长 度是()厘米.B C M G F E A H N D A.75 2 B.73 2 C.73 4 D.25 4 12.参数方程 sin cos 2 6 cos sin 3 6 xt t yt t π π

⎧ ⎛⎞ =+ −+ ⎜⎟ ⎪ ⎪⎝⎠ ⎨ 在 ⎛⎞ ⎪

=+ −− ⎜⎟ ⎪

⎝⎠ ⎩

xOy平面上表示的曲线是().A.圆B.椭圆C.双曲线D.抛物线

13.某股民用30000元买进甲乙两种股票.在甲股票下跌10%,乙股票升值8%时全部卖出,赚得1500元,则该股民原来购买的甲乙两种股票所用钱数的比例为().A.2:3 B.3:2 C.1:5 D.5:1

14.有长为1cm,2cm,3cm,4cm,5cm,6cm的六根细木条,任取其中3根为边能构成一 个三角形的概率为().A.1 5 B.1 4 C.3 10 D.20 15.一个盛满水的圆柱形容器,其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3.将该容器在水平的桌面上平稳地 倾斜使水缓慢流出,当容器中剩下的水为原来的 2 3 时,圆柱的母线与水平面所成的角等于().A.75 o B.60 o C.45 o D.30 o 16.当 时,下述选项中为无穷小量的是().3 x − → A.1 3 e x−

B.ln(3)x − C.1 sin 3 − D.2 3 9 x x − − x 17.若方程 在(0,1]上有解,则 的最小取值为().eln 0 xxk −−= k 18 A.-1 B.1 e C.1 D.e

18.若()f x 在0 x 处可导,且 0()f x =a,00(),()fx b fx x ′ = 而 在 处不可导,则().A.B.C.0, 0 ab== 0, 0 ab=≠ 0, 0 ab≠ = D.0, 0 ab≠ ≠ 19.若 2 1 1()d()xxfx x fx −=∫ 1 0 是 的一个原函数,则().A.-1 B.4 π C.-4 π D.1

20.若函数 2 2 1 2 2 d()()e d,()d t x x yx yx t x −

=− ==∫ 则.A.0 B.1 C.D.4e-1 4e 21设()f x 在[0,2]上单调连续,(0)1,(2)2 ff= =,且对任意 [ ] 12,0, xx∈ 2总有 12 1 2()(),()()22 x x fx fx f gx f x ++ ⎛⎞> ⎜⎟ ⎝⎠ 是 的反函数,则().2 1()d Pgx = ∫ x 4 3 A.B.2< 3 P << P < C.D.01 1 P <<2 P < < 22.在()1 12 3 2 3 10 2 24 1 035 x x xx x x − ⎛⎞ ⎛⎞⎜⎟ ⎜⎟− ⎜⎟ ⎜⎟⎜⎟ − ⎝⎠⎝⎠ 的展开式中,23 xx 项的系数是().A.3 B.2 C.-2 D.-4 23.若方程组 12 3 2 123 23 0 4 xx ax x ax x a xx ++ = ⎧ ⎪ −+ + = ⎨ ⎪

+=− ⎩

有解,则其中=().a A.-2 B.-1 C.1 D.2

24.对任意的n阶矩阵, ABC,若(ABC E E)= 是单位矩阵,则下列5式中:(i)ACB E =(ii)BCA E =(iii)BAC E =(iv)CB(v)CAB

A E = E = 恒成立的有()个.A.1 B.2 C.3 D.4 25.若 相似,则 1-10 =-1 1 0-2 a 2 A ⎛⎞ ⎜⎟ ⎜⎟ ⎝⎠ 与 20 0 02 0 00 0 B ⎛⎞ ⎜⎟ = ⎜⎟ ⎝⎠()a=.A.-2 B.-1 C.1 D.2 19 2011年GCT入学资格考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试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 7 23 45 6 73[ 1(3)] =3 3 +3 3 +3 3 +3 1641 1640 1 1(3)S −−

−− − = == −− +,因此 被4除的余数是1。

S 2.【答案】D

【解析】因为 20, 10 ab bc==,可用特值代入,设a=200,b=10,c=1,则 = ab bc + + 210 11。

3.【答案】D

【解析】如图所示,α是△BDF的一个外角,因此=+ α βγ,因为 1 tan 2 β=,1 tan 3 γ=,故 tan tan tan 1 1tan tan βγ α βγ + ==−

4.【答案】B

【解析】当n=2k−1时,2 21 2(2 1)1(1)4 k k k ak−

−++− ==,当n=2k−1时,21 2 2(2)1(1)4 k k k ak−

++−

= =,k为正整数,因此,2 3 4 99 100 101 12, 50, aa a a a a a == == = = = ”" , , 51 所以该数列前101项的和101(1 50)50 2 51 2601 2 S + ×

=× + =。5.【答案】C

【解析】由于△MNP 的任意性,我们可将此三角形旋转到与△ABC 各边平行,如图所示:显然△AOE 与△MOG 相似,又 OM=OE=2OG,故 OG:OE=GM:EA=1:2,所以 AB=2MN,设ABa= ,则 2 a MN=,22 ABC 333()1500 4416 MNP a SS a a −= −= = ++平方厘米,因此 22ABC 500 16 3 2000 4 3 aSa ×

==+,=平方厘米。

6.【答案】B 20 【解析】 2 122 1(1)=, = 1(1)ii zizii −+ =−= +−1 −,因此12 1+ = 2 zz i −=− 7【答案】A

【解析】,(1)(2)(3)=(3)(1)(2)=(3)(32 xx x x xx x x x x x x ++ + + ++ + ++)因为

2 x −

=,则 735 35 9 3122 xx−− += + =−。所以(1)(2)(3)=(3)(3 2)= 1 xx x x xxxx ++ + + ++− 8.【答案】D

【解析】设甲、乙两地相距 S 公里,A 从甲到乙,B 从乙到甲,第一次相遇时 A 行走的路程为20公里,B 行走的路程为(S-20)公里,第二次相遇时 A 行走的路程为(S+10)公里,乙行走的路程为(2S-10)公里,他们两次相遇共走了3个全程,因为走3个全程的时间相同,故3个全程的距离差是1个全程距

离差的3倍,因此(2S-10)-(S+10)=3[(S-20)-20],所以 S=50公里。

9.【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因为,00 ab c >> <,11 11 11 00 ab bc c a +> −> − < 因此,0,c O b a x 所以 11 11 11 11 11 2 =()()()a b bc c a a b bc c a a +−−+− + − − − − = 10.【答案】A

【解析】因为()f x 是周期为6的奇函数,所以,(7)(1)(1)(1)0 ffff −+ = −+ =(6)=(0)=0 ff 因此sin(7)(1)cos(6)12 12 ff f π π ⎛⎞⎛ −+ + + ⎜⎟⎜ ⎝⎠⎝ i ⎞ ⎟ ⎠ = 11 cos sin 12 12 2 6 4 π ππ sin = = i 11.【答案】B

【解析】由于正方形EFGH可在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上任意移动,因此,我们可以把正方形EFGH移动到HG与 AB重合,点H与点A重合的位置(如图所示),又EF=3厘米,CD=5厘米,取AD中点P,所以MP是直角梯形EFCD的中位线,因此MP=4厘米,又PD=4厘米,ND=2.5厘米,所以PN=1.5厘米,因此在直角三角形MPN中,229716 42 MN PN PM =+=+=3 厘米。12.【答案】A

【解析】由已知

sin cos 2 cos sin 2 3 cos()2 622 3 xt t t t t ππ ⎛⎞ =+ −+= + += −+ ⎜⎟ ⎝⎠,33 cos sin 3 cos sin 3 3 sin()3 622 3 yt t t t t ππ ⎛⎞ =+ −−= − −= −− ⎜⎟ ⎝⎠,故参数方程可化为,是一个以(2 22(2)(3)xy−++ =3 , 3)− 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

13.【答案】C

【解析】设该股民原来购买的甲乙两种股票所用钱数的比例为,: ab 所以有,解得 30000 0.9 1.08 31500 ab ab+= ⎧ ⎨ += ⎩

5000 25000 : =1: 5 ab ab = =。14.【答案】D

【解析】从6根不同长度的木条中任选3根的宣发有C 3 6 20 = 种,能构成三角形的组合有

(2,3,4)、(2,4,5)、(2,4,6)、(2,5,6)、(3,4,5)、(3,4,6)、(4,5,6)7种,所以任取其中3根为边能构 成一个三角形的概率为 7 20。

15.【答案】C

【解析】我们画出此容器的横截面图,是一个长为3宽为2的长方形,因为 容器中剩下的水为原来的 2 3,连接AB,则AB以下部分水是总水量的 1 2,AB以上部分的水是总水量的 1 6,我们将此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像的面积,由上面的分析,长方形容器的面积为6,因此S,设BC=,则 4 ACBD= a 2(3)4 2 ACBD a S + = =,所以,又AC平行于桌面,故 1 a= ACE ∠ 即为所求的角,因为a 1 =,故△AC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o 45 ACE ∠= 16.【答案】A 【解析】当 时,3 x − → 1 3 3 lim e 0 x x − − →

=,因此选A。

17.【答案】C

【解析】将原方程化为 eln x xk −=在(0,1]上有解

令()eln()f xx xgx =− =,k,则()()f x g x 与 交点的横坐标即为 的根,eln 0 xxk −−= 22 因为 e()1 fx x ′ =−,驻点,0 e x = 当,e()0 e()xfx x fx ′′ <>>,;,0 < 又()f x 在区间(0 单调递减,在区间(e , e),)+∞单调递增,因此 是 0 e x =()f x 的最小值点,最小值为(e)0 f =,所以在(0,1]上,()0 fx> 因此 在(0,1]上与()gx k =()f x 总有交点,因为()f x 在 单调递减

(0, e)因此k最小值为 1。

18.【答案】B

【解析】令,可排除 A;令 2 0()0 fx x x =,= 2 0()0 fx x x = = +1,可排除 C;

令,可排除 D,故选 B。0()0 fx x x x = + +1,= 19.【答案】C 【解析】.因为 2 1()d x xf x x −=∫,因此 2()1 x xf x x − = −,所以 2 1()1 fx x =− −,2 1 d1d()4 xxx fx π

=− − =− ∫∫11 00 20.【答案】D 【解析】因为 2 2()e d t x yx t − = ∫,所以 d()2e d x yx x x − =,2 2 d()2(1)e d x yx x x − =− 因此 2 1 2 d()4e d x yx x =− =,选D 21.【答案】D

【解析】由已知()f x 是[ ] 0, 2 上的凸函数,()f x 与 互为反函数,因此它们的图像关于 y=x 对

()gx 称,过(1,0)、(2,2),因此 为、x轴

()gx 2 1()d gx x ∫

()gx 及x=2 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由于此图像在 BC 所在直线(y=2x-2)下方,故,因此 1 ABC S = + 01P < <。22.【答案】D 23 【解析】()()11 12 3 2 1 2 2 3 1 2 3 2 33 10 2 24 1 2 4 3 2 5 035 x x x x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121 232 123 2)(4 3)(2 5 3 x xx x xx x x xx =+ + − − +−

含有23 xx 的项为 23 3xx − 和 23 xx −,因此23 xx 项的系数是-4.23.【答案】A

【解析】对方程组的增广矩阵实施行变换: 222 11 0 1 1 0 11 11 0 11 011 4 011 4 0 1 1 4 00 0 4 4 aaa aa aaa aa ⎛⎞⎛ ⎞⎛ ⎜⎟⎜ ⎟⎜ −→++→ − ⎜⎟⎜ ⎟⎜ −− ⎝⎠⎝ ⎠⎝ 0 ⎞ ⎟ ⎟

+ + ⎠ 0,显然当 即 时方程组有解。2 44 aa++= 2 a=− 24.【答案】B

【解析】因为ABC E =,所以()()ABC A BC BC A E = ==,(ii)正确; 又()()ABC AB C C AB E ===,(v)正确。25.【答案】A

【解析】因为A与B相似,由B知A的特征值为2、2、0,(2)0 EAX −=有两个线性无关的非零解,即(2)1 rE A − =,对A作行变换得: 11 0 1 1 0(2)1 1 0 0 0 0 2-a 0 0-a-2 EA ⎛⎞⎛ ⎜⎟⎜ −= → ⎜⎟⎜ ⎝⎠⎝0 ⎞ ⎟

⎟ ⎠,因此 2 a=− 2011年GCT入学资格考试语言表达能力测试试题(50题,每题2分,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下面各句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A.他走了三小时了。B.县里来了工作组。C.买房子就送家具。D.在邮局里寄包裹。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三国时代,英雄倍出,人才济济。

B.守军指挥官被敌人三翻两次的挑衅激怒了。

C.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D.做学问既不能急于求成,又不能墨守陈规。3.下面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墙壁粉刷以后,屋里变得亮堂 ..多了。②问题搞清楚以后,他心里亮堂 ..多了。B.①这种瓷器比较粗糙 ..,赶不上江西瓷。②这篇译稿太粗糙 ..,你重新润色以下。

C.①对方的请求刚说完,他就痛快 ..地答应了。②看着大坝工程一天一个样,心里真痛快 ..。

D.①海峡是海洋中连接两个相邻海区的狭窄 ..水道。②智商排列着两列小叶,复叶狭窄 ..,背叶宽大。4.下面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自古至今,《楚辞》的评注和研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 ....。B.爱琴海的海岸线非常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 ....。C.球队虽然没能出线,但在比赛中的表现还是差强人意的。D.从这次测试的情况来看,大家的计算机水平良莠不齐 ....。

5.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凤凰电视台在美落地,该台总裁表示凤凰卫视将继续扮演中美之间友谊的桥梁。B.我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音乐带给我许多别的孩子永远也无法体验到的感受。C.或许有一天我们将会知道究竟这里发生了什么,以避免这种悲惨事件不再发生。D.你是我最心爱的人,这些年虽然我们不在一起,但我却无时无刻都在思念着你。

6.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下面情形中,不涉及信息网络传播 权的是

A.甲公司在网站上提供音乐下载,但仅在晚上7点至早晨7点间开通网站服务器。B.乙电视台直播选秀节目,观众可以通过短信投票支持自己喜欢的选手。

C.丙图书馆计算机内网提供正版电子图书,但只能在图书馆内的计算机上阅读。D.丁公司将自己公司的简介放到专门的电子商务网站上,供客户浏览。7.下面关于文史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陆王学派”的代表是明代陆九渊和王阳明。B.苏轼是著名书法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C.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是明末小品文的名篇。

D.欧洲中世纪流行的骑士文学,一般以歌颂爱情为主,多从古希腊、古罗马故事取材。8.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襄邑道中》:“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写春天乘船顺风而行,在船上看云的错觉。从全诗看,“百里榆堤 半日风”一句的确切意思是

A.百里河岸都是榆树,船在风中行了半天。形容船行时间之久。B.百里河岸都是榆树,春风吹了半天。描写河道两岸风景之美。C.小船顺风而行,半天时间就已经过百里。形容船行之快。D.风吹了半天,小船在河中行过了百里。形容路途之长。9.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赞其“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文公”是指 A.韩信B.韩非 C.韩世忠D.韩愈

10.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塑造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非常重要。下面体现“改造国民性”思想 的鲁迅作品和相应人物的一项是

A.《春蚕》/老通宝B.《社戏》/八一公公 C.《药》/华老栓D.《边城》/翠翠

1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性,但这种适应性都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知识一定程度 上的适应,这就是适应的相对性。下面体现生物适应相对性的是。A.狐假虎威B.螳螂捕蝉 C.作茧自缚D.莺歌燕舞

12.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趋势是构建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幅度大的扁平式组织结构,其主 要目的是

A.曲风层次B.精简人员

C.细化分工D.加快应变 13.孙子曰:“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 也。”下面说法中,意思与之相近的是 A.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B.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C.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D.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14.根据制定机关的不同,规范性文件可以分为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等。由国家旅游局、公安局、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联合颁布的《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 办法》属于

A.法律B.行政法规

C.行政规章D.地方性法规

15.我国的大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其主要污染物为硫化物和烟尘,少数大城市属煤烟与汽 车尾气污染并重类型。据此,目前我国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不包含 A.二氧化碳B.氮氧化物 C.总悬浮物D.二氧化硫

二、填空题

16.在下面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标点符号。

列宁说过

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我国把“人权”写入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人民手里攥着这张沉甸甸的“纸”,就更有理由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A.,“

。”

” B. :“

”。

” C.,“

”。

D. :“

。”

17.在下面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词语。①李志华一听说火车晚点了,急躁起来。

②只有在温带地区,四季的才能表现得比较明显。③他的实际很快在全国,并被誉为“抗震救灾小英雄”。A.难免

界线

传诵B.不免

界限

传颂 C.不免

界限

传诵D.难免

界线

传颂

18.在下面横线处填入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段话。

俗话说:“文如其人。”这在大体上固然不错,而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多。

A.元凶巨奸能作忧国语,热中人可作冰雪文,为人、作文未必一致。即使出于一人之

手的文,也往往可判若两人。同一个作者,诗文风格未必统一,论诗论文的意见可能相左。至于一代风会,一国文明,就更复杂了。

B.即使出于一人之手的文,也往往可判若两人。同一个作者,诗文风格未必统一,论 诗论文的意见可能相左。至于一代风会,一国文明,就更复杂了。元凶巨奸能作忧国语,热 中人可作冰雪文,为人、作文未必一致。

C.元凶巨奸能作忧国语,热中人可作冰雪文,为人、作文未必一致。至于一代风会,一国文明,就更复杂了。即使出于一人之手的文,也往往可判若两人。同一个作者,诗文风 格未必统一,论诗论文的意见可能相左。

D.同一个作者,诗文风格未必统一,论诗论文的意见可能相左。至于一代风会,一国 文明,就更复杂了。元凶巨奸能作忧国语,热中人可作冰雪文,为人、作文未必一致。即使 出于一人之手的文,也往往可判若两人。

19.在下面横线处,填入对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正确表达。

“一分钟之内,她讲了这么多话。纯正的北京方言,那股特有的柔和劲儿,有股子甜味。听 她讲话,简直像在嚼一串北京的冰糖葫芦。”以上文字

A.用了夸张和明喻的修辞手法,赞美了她讲话速度快,而语调轻柔婉转。B.用了通感和明喻的修辞手法,借冰糖葫芦的甜味来凸显她讲话的柔和。C.用了夸张和隐喻的修辞手法,赞美了她讲话速度快,而语调轻柔婉转。D.用了通感和隐喻的修辞手法,借冰糖葫芦的甜味来凸显她讲话的柔和。20.在下面横线处,一次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语。

昨天下了一场大雨,以为可以凉快些,,没有凉快下来,更 热了。

A.因为

所以

可是

不但

反而 B.虽然

结果

可是

不但

而且 C.由于

因此

结果

虽然

但是

D.尽管

所以

结果

虽然

因此 21.《国语·越语上》曾写道,“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 27 也”,表明中国很早就有了

思想,这对现代企业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A.销售B.经营

C.筹划D.消费

22.近代学者俞陛云《诗境浅说》曾分析一首小诗的结构特点:“此等诗,虽分四句,实系 一事,蝉联而下,脱口一气呵成。”下面四首诗中,具有他所说的这一特点。A.王安石《山中》:“随月出山去,寻去相伴归。春晨花上露,芳气著人衣。” B.文同《涵碧亭》:“轩窗晓吹清,枕簟晴光冷。亭上逍遥人,满身摇水影。” C.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而,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23.在下面横线处,依次填入作者姓名。

《楚辞》是收录战国楚人屈原和

等人辞赋作品的文学总集。明代的《牡丹亭》,表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清末的小说《老残游记》,描写老残游历江湖过程 中的活动和见闻,揭露了各种官吏的昏庸腐朽。A.宋玉

汤显祖

刘鹗B.宋玉

孔尚任

曾朴 C.刘向

孔尚任

刘鹗D.刘向

汤显祖

曾朴 24.在下面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词语。

太阳太崇高尊严了,它只能垂顾保育隶属大自然的万物,无暇及于人为的事物。于是在朦胧 中显得古色古香的点缀,在日光中只觉得

;在月光中显得神秘艳异的装饰,在日光中 只觉得

;在灯光下显得娇艳欲滴的美人,在日光中每见得

。A.陈旧破蔽

脂粉狼藉

荒谬可笑 B.荒谬可笑

陈旧破蔽

脂粉狼藉 C.陈旧破蔽

荒谬可笑

脂粉狼藉 D.脂粉狼藉

陈旧破蔽

荒谬可笑

25.《庄子·骈拇》说,有两个牧羊人,一个叫藏,一个叫榖,他们在放羊时都不专心,藏 放羊时还带着书策读书,榖则一边放羊一边玩赌具,结果都丢了自己放牧的羊。后人以“藏 榖亡羊”故事比喻不专心于本业,或指不专心于本业而又有所失误。下面诗词中,用到了这个故事。A.陆游《秋兴》:“惩羹吹齑岂其非,亡羊补牢理所宜。”

B.苏轼《次韵王郞子立风雨有感》:“后生不自牧,呻吟空挟策。” C.高登《多丽》:“幅巾谈笑,卒岁且优游。循环事,亡羊须在,失马何忧。”

D.朱敦儒《临江仙》:“莫听古人闲语话,终归失马亡羊。”

26.在低洼易涝的珠江三角洲,人们挖掘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并在其上种 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如此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而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 的物料,还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从而发展出独特的“

”。A.环保农业B.基塘农业 C.绿洲农业D.高效农业

27.《孙子兵法·谋攻》提出了预知胜利的五个根据,其中最后一个根据“将能而君不御者 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集中体现为的思想。A.集权B.越权

C.授权D.分权

28.在立法活动中,有选择地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吸收到本国立法中的做法,在法学上 一般称为。

A.法律移植B.法律认同 C.法律现代化D.法律全球化 2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法律后,应当由

签署公布。A.国务院总理B.国家主席

C.全国人民主席团主席D.全国人民常委会委员长

30.电影《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在外太空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 狼号”“轰”的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其实,这段描写是不符合科学道 理的。因为在中,没有传播介质,声音是不可能传播的,所以不可能听到爆炸声。A.真空B.复空间

C.开放空间D.密团空间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中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有着重要 的意义。

自觉自信,首先是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是一种观念,一种不仅看到物质财富的建设积 累,而且看到价值观念、知识系统、生活方式与精神财富的眼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的过程不但是一个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也是一个继承、弘扬、汲取、创造史无前例的中华 文明与文明中华的过程。

文化的自觉与自信,首要的是大家保持一根文化的弦。例如,在突飞猛进的城乡建设中,在动辄拆迁腾地以促开发的大潮下,许多城乡的文化标志与文化记忆被人为地抹去了。一些 百年老店,奉命迁址后一蹶不振,直至关门歇业。有些特色民居已经所余无多,代替它们的 是千篇一律的、基本上无文化含量的公寓楼。在网络与电子书提供快捷方便的同时,在销量 效益高于一切的驱赶中,文化的操守与成品的质量正在被马虎对待。在口口声声“传承文化” 的同时,一些地方表现出来的是粗俗的急功近利,是对于文化的无知与粗暴,是浅薄的表面 文章。他们只知道文化吸引旅游,用文化鼓动招商投资,用文化包装“成绩”。如此种种,都不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而更像是不自觉与盲目自吹自擂。

自觉与自信包含着对于长期积淀下来的优秀民族传统的熟悉与热爱,也包含这对于传统 的创造性弘扬发展,将传统引导到现代。我们的文化从来是源远流长与互补共存的;文化上 不搞零和,文化上不是不要传统只要新文化,也不是糊里糊涂地忽然膜拜传统回到封建的旧 文化。

自觉自信,包含着对于先进文化的自觉追求、自觉建设、自信宣扬、自信扩展。什么是 先进文化,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先进,是与时俱进而不是腐朽没落的颓废,是科学昌明阔步前 进而不是愚昧迷信自欺欺人,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开放心胸而不是抱残 守缺的狭隘,是重在建设与积累的理性而不是动辄起哄破坏的砸烂。

自觉与自信还包括着文化上的创新精神。当然,文化创新与理论、制度、科技创新等相 比,范围更广泛也需要更长的周期。百年来,中国的变化惊天动地,中国人民抚今思昔,甚 至会恍若隔世之感。但中华文化的一些基本素质,仍然与两千多年前的先秦诸子的思路密切 相连,与伏羲八卦与仓颉造字密切相衔接。我们

难于、不应该简单地甩开孔子,我们仍然深切地感受到孔子的仁义教化有利于维护秩序与和谐,又不是没有出息地照 搬儒家的一套。

具体地看,文化有时候比人强,文化可以超越几代几世人。文化产品可以汗牛充栋,文 化活动可以此起彼伏,它们对于文化的基调的影响却可能比较微小。关键在于一种文化的内 容与走向能不能够给这种文化的受众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给尚未接受这种文化的人们以有 益的启发与享受:益智、益心、益德、益生。

总体看来,文化的对象是人,文化的主体也是人,以人为本,人民以自身的利害好恶得 失顺逆为标尺,人们以自身的智慧、自觉与自信为标尺、选择文化的走向,缔造文化的大发 29 展大繁荣,同样也会抛弃糟粕与毒素,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王蒙谈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8月3日,有删改)31.根据文意,下面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A.保存传统文化

B.发挥文化上的创新精神

C.文化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D.以人文本,把握文化的走向,实现文化的创新。32.下面文中的表述,反映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是 A.用文化吸引旅游、用文化鼓动招商投资。B.文化的操守与成品的质量正在被马虎对待。C.大家保持一根文化的弦。

D.许多城乡的文化标志与文化记忆被人为地抹去了。33.根据文意,下面推断正确的是

A.许多酒店仿古装修说明我们发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B.历史文化遗址,即使不能带来商业利益,也应当注意保护。

C.当下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过的热闹红火,这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回归。D.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高楼大厦应当取代古旧的居民。34.在文中横线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仍然

当然B.当然

仍然 C.仍然

当然D.当然

仍然 35.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的是

A.不能照搬传统的文化B.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包装

C.传统文化不能因为经济发展而摒弃D.要有尊重文化的认真态度和正确理念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我们到了那有名的“天涯海角”。

所谓“天涯海角”就在公路旁边,相去二三十步,当然有海,就在岩石旁边,但未见其 “角”。至于“天涯”,我想象得到千数百年前古人以此二字命名的理由,但是今天,人定胜 天,这里的公路是环岛公路干线,直通那里,沿途经过的名胜,有盐场,铁矿等等;这哪里 是“天涯”?

出乎我的意外,这个“海角”却有那么大块的奇拔的岩石;我们看到两座相偎相倚的高 大岩石,浪打风吹,石面已颇光滑;两石之隙,大可容人,西沙铺地;数尺之外,碧浪轻轻 扑打岩根。这些怪石头,叫我想起题名为《儋耳山》的苏东坡的一首五言绝句;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遗!

感慨寄托之深,知道最近五十年前,凡读此诗者,大概要同声浩叹。我翻阅过《道光琼 州志》,在“谪宦”目下,知谪宦始自唐代,凡十人,宋代亦十人;又在“流寓”目下,知 道隋一人,唐十二人,宋亦十二人。明朝呢,谪宦季流寓共二十二人。这些人,不都是“补 天遗”的“道旁石”么?当然,苏东坡写这首诗时,并没有料到在他以后,被贬逐到这个岛 上的宋代名臣,就有五个人是因为反对合议、力主抗金而获罪的,其中有大名震宇宙的李钢、赵鼎与胡铨。这些名臣,当宋南渡过之际,却无缘“补天”,而被放逐到这“地陷东南”的 海岛作“道旁石”。千载以下,真叫人读了苏东坡这首诗同声一叹!

只在人民掌握政权以后,海南岛才别是一番新天地。参观兴隆农场的时候,我又一次想 起了历史上的这个海岛,又一次想起了苏东坡那首诗。正像这里的工作人员,他们的祖辈或 父辈万里投慌,为人作嫁,现在他们回到祖国的这个南海大岛,却不是“道旁石”,而是真 正的补天手了!我们的车子在一边是白浪滔天的大海、一边是万顷平畴的稻田之间的公路上,扬长而过。时令是农历岁底,北中国的农民此时正在准备屠苏酒,在暖屋里计算今年的收成,筹画着明 年的夺粮大战吧?不光是北中国,长江两岸的农民此事也是刚结束一个战役,准备着第二个。但是,眼前,这里,海南,我们却看见一望平畴,新秧芊芊,嫩绿迎人。这真是奇观。还看见公路两旁,长着一丛丛的小草,绵延不断。这些小草矮而丛生,开着绒球似的小 白花,枝顶聚生如盖,累累似珍珠,远看去却又像一匹白练。我忽然想起了明朝正统年间王佐所写的一首五古《鸭脚粟》了。这首诗说:

五谷皆养生,不可一日缺;谁知五谷外,又有养生物。茫茫大海南,落日孤凫没; 岂有亿万足,垄亩生倏忽。初如凫足撑,渐见蛙眼突。又如散细珠,钗头横屈曲。

你看,描写鸭脚粟的形状,多么生动,难怪我印象很深。但是诗人写诗不仅为了咏物,请念它下文的沉痛的句子:

三月方告饥,催租如雷动。小熟三月收,足以供迎送。八月又告饥,百谷青在垄。大熟八月登,持此以不恐。琼民百万家,菜色半贫病。每到饥月来,此物司其命。闾阎饱半饼,上下足酒浆;岂独济其暂,亦可赡其常。

照这首诗看来,小大两熟,老百姓都不能自己享用哪怕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经常借以 维持生命的,是鸭脚粟。

然而王佐还有一首五古《天南星》:

君有天南星,处处入本草。夫何生南海,而能济饥饱。八月风飕飕,闾阎菜色忧。南星就根发,累累满筐收。这就是说:“大熟八月登”以后,老百姓所得,尽被搜括以去,不但靠鸭脚粟过活,也 还靠天南星。王佐在这首诗的结尾用了下列这样“含泪微笑”式的两句: 海外此美产,中原知味不?

(选自矛盾《海南杂忆》,《人民文学》1963年第6期,有删节)36.下面对“‘补天遗’”的‘道旁石’的理解,符号文意的是 A.“补天”后被遗弃在道旁的石头 B.有志“补天”,却被遗弃在道旁的石头 C.本为“补天石”,却被遗弃在道旁的石头

D.“补天”时因无用而被遗弃在道旁的石头

37.文中划线处的话只用了一种修辞手法而不显单调,连用了四个比喻而不觉重 复。下面解释最恰当的是

A.描写角度多样,有局部描写,全景描写,远景描写等 B.突出形态的差异,或似绒球,或似珍珠,或似白练

C.突出触觉的差异,或写其柔软,或写其圆润,或写其洁净

D.突出视觉感受的不同,花虽开一色,但其色或朴素,或华丽,或洁净 38.文中王佐的五古《鸭脚粟》,对于表达全文文意的作用,下面概括最恰当的是 A.借题发挥,拓展主题B.画龙点睛,升华主题

C.古今对照,突出主题D.厚古薄今,深化主题 39.有人认为,本文借古颂今是“表”,借古谕今是“里”。下面不利于此论点的是 A.全文用大量文字写古代,而写当代开发、发展之功的字数较少,几为陪衬。B.“海外此美产,中原知味不?”这句诗含有讽喻的意味。C.文章古今相照,诗史为鉴,“颂今”与“谕今”互为表里。D.文中写“天涯海角”的部分,重在“颂今”;写“鸭脚粟”的部分,却意在讽谏和警 示

40.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恰当的是

A.从古至今,相对于中原,海南的地位都是道旁石,不受重视。

B.苏东坡的《儋耳山》寄托了他对“补天石道旁遗”这一封建社会常见现象的感慨。C.从海南地方志设“谪宦”“流寓”条目可知,自汉代以来海南都是放逐罪人之地。D.天南星这种植物,本作药物,但在八月的海南,也常被当地百姓采用以食疗。

(三)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玛雅人是中美洲的土著居民,曾经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大约从公元300年起,玛雅文 化进入了被称为古典的鼎盛时期,公元800年,古典期玛雅文明达到了它的顶峰,随后却发 生了不可思议的崩溃。在此后的100多年里,玛雅人先后放弃了他们的繁华城市,神庙和广 场成了野兽出没的废墟。有关玛雅文明衰落的假说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地震、瘟疫、等天灾造成了玛雅人口的急剧减少;也有人认为,战争或者农民起义让文明陷入混乱,还有 人提出了“生态危机”论,认为人口的严重膨胀、土地的过度开垦所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导 致了文明的消亡。在这些假说中,气候巨变——具体说,就是大旱——导致玛雅文明的衰落 是引人注目的假说之一。理查德森·吉尔是最早提出这个假说的人。

2001 年,一份直接证据终于出现了。霍德尔等人挖出了尤卡坦半岛中央一个湖泊底部 的沉积物作为分析对象,他们发现,这个地区每隔若干年就会发生干旱。考察玛雅人的历史,就会发现在一些“世纪干旱”来临时,玛雅文明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衰退,例如停止建造纪 念碑,城市被遗弃等等。这表明气候的变化很有可能影响到玛雅文明的发展。在测量了另一 块沉积物样品之后,霍德尔还发现公元750年至800年,这个地区发生了7000年中最严重 的干旱。从公元9世纪开始,一场持续100多年的干旱主宰了加勒比海地区。玛雅人的社会 结构在干旱面前显得十分脆弱。他们的农业——主要是种植玉米——依赖水资源,而他们的 水源有限。更详细的研究表明,在这干旱的100多年中,公元810年、860年和910年左右 发生了三次严重的旱灾,持续时间分别为9年、3年和6年。这三次严重旱灾的发生时间,与玛雅人的主要城市被遗弃的时间相一致。玛雅人聚集的城市规模越大,对水资源的依赖性 也就越大,于是大城市首先被玛雅人放弃了,随后是中小城市。持续100多年的干旱,加上 公元810年、860年的大旱,把整个玛雅文明推向了危机的边缘,而公元910年的大旱则可 能给玛雅文明以致命一击。在某种意义上气候变化可以看成是玛雅文明衰退的主要因素。玛 雅人已经酿成的环境问题(环境退化、土壤侵蚀等),使得过度繁衍的人口极易受到气候和 干旱的威胁,气候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但正如一些考古学家所指出,气候变化并不是造成玛 雅文明衰落的唯一因素。在他们看来,玛雅文明的衰落原因或许更为复杂。(节选自柯南《地质沉积物破解玛雅衰亡史》,见《南方周末》2003年3月20日,有删改)41.根据文意,第一段中作者认为“不可思议”的是 A.玛雅人先后放弃了他们繁华的城市。

B.玛雅文明达到了顶峰之后,迅速衰退。

C.玛雅人的神庙和广场成了野兽出没的废墟。

D.玛雅文明衰落的原因有自然灾害、人为因素和生态危机。42.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玛雅地区如果不发生干旱,玛雅文明就永远不会衰落。

B.玛雅文明从开始到鼎盛再到最后衰亡,经历了7000多年历史。C.城市规模扩大和神庙、纪念碑的建造,标志这玛雅文明的兴盛。D.公元8世纪,既是玛雅文明到达顶峰的时期,也是玛雅文明衰落之时。43.根据文意,导致玛雅文明衰落的可能原因不包括 A.人口严重澎湃B.土地过度开垦

C.水资源过度消耗D.神庙被遗弃

44.下面推断,无法通过分析地质沉积物直接得到的是

A.公元810年开始的旱灾持续了9年。

B.玛雅地区干旱频发。C.“世纪干旱”来临时,玛雅文明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衰退。D.加勒比海地区从公元800年开始,持续了一个世纪的干旱。45.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面理解不准确的是

A.有关玛雅文明衰落原因的假说很多,但不外乎“旱灾”和“水灾”两类说法。B.尽管玛雅文明衰落的原因尚无定论,但科学家并不否认人为的因素。

C.大旱导致玛雅文明衰落的假说,2001年由霍德尔等人找到了支持的证据。D.有科学家认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导致了玛雅文明的衰落。

(四)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萨维尼认为,法律同语言一样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这种深奥的思想 至少包含着这样的观点,即法律远不仅是规章准则或司法判例的累积,它反映并展示了整个 文化概貌。民族或人民的精神囊括了全部民族史,同时也是社会群体通过追溯它本身生存的 进程而获得的集体经验。任何时代记录下的民族或民众的法律只不过是一种始终在变化着的 文化演化过程的静态表象。萨维尼还认为,如果不在它所赖以存在的社会历史领域中加以观 察,那么,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难以理解的。

法律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不成文习惯的阶段,随后把习惯作为规则记录下来,现在我们 所知道的最早的一批成文法典,如《汉谟拉比法典》就是对习惯规范进行或多或少的有系统 的汇编。然而,正如通常所指出的那样,这种成文习惯早已失去了习惯的特性,并可解释为 “规则”。法降格为成为形式反映了政治势力的兴起,因而法律从基于起源于“偶然情形的 个人间关系”的习惯性规范转变为“政治力量的一部分”。按照萨维尼的分析,从历史发展 的这个阶段开始,法的社会学特征显得更加疑难纷纭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间的社 会功能的划分变得愈加明确,阶级和亚群体的发展也更为显著。虽然在早期社会里,民族精 神是一种社会现象,通过法律可以使民族精神得到合理性认可,并能寻求到一种自发的表达 形式,但由于两种原因,导致民族精神逐渐衰弱。第一,功能和阶级的分化使人们的共同意 识难以给法的自发创立提供强有里的激情;第二,直到法律置共同意识于脑后而仅讨论规则 的细节和技术性问题,法律形式本身总在不断地复杂化。

按照萨维尼的观点,这种情形导致了两次重要制度的;现代立法和现代法学。当 法的产生过程不再有效地行进,立法机构的设立就成为的。立法的重要性有首 先在于剔除法的演进中的疑点和不确定性;其次在于制定固定的习惯法

但不是以法典 的形式表现,因为法典形式是用呆板的、确定的和综合性的原则来否定法的发展特性。然后,就像船舶拖动了铁锚,立法活动也不可避免地会偏离它们本身相应的功能,立法及其功能逐 渐分离并彼此疏远。但无论如何,立法者应该是民族精神的“真正代表”,然而,与此同时,当法律进一步滑出它的社会生活中的基础且不再是大众知识的一部分时,有关法律的知识将 被“受过专门法律知识训练的特殊阶层”所垄断,他们的工作就是理解和建立法律规则。由 此,法律以“双重”的面目存在;法律的整个轮廓依然如故地存在于人们的共同意识之中,而具体细节则成为法学家们的禁地。

(节选自【英】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潘大松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46.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发展

自觉

可选B.发展

自发

必 要

C.演变

自觉

必要D.演变

自发

可 选

47.下面说法中,与“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冲突的是

A.法律反映并展示了整个文化概貌。

B.法律是社会群体在生存进程中获得的集体经验。C.法律只不过是规章准则或司法判例的累积。D.法律是一种始终在变化着的文化演化过程的静态表象。48.下面选项中,不是导致民族精神衰落的原因是 A.功能的分化B.阶级的分化

C.法律形式的复杂化D.法的自发创立的激情 49.下面关于立法重要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A.剔除法律演进中的不确定性B.制定固定的习惯性 C.剔除法律演进中的疑点D.将习惯法法典化 50.现代立法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法降格为成文法B.民族精神的衰落

C.民族精神得到合理性认可D.习惯作为规则记录下来 34 2011年GCT入学资格考试语言表达能力测试试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本题四个选项中,A项的歧义在于,既可以理解为这个人行路时间是三小时,也 可以理解为这个人离开某个地点已经三小时了。B项的歧义在于,既可以理解为工作组来到 了这个县城,也可以理解为县城指派的工作组来到了某个乡村级的地点。C项的歧义在于,既可以理解为赠送买主家具,也可以理解为帮买主运送家具。没有歧义的只有D项。结合 生活常识,邮局是寄包裹的地方,所以“在邮局里寄包裹”表意很清晰,是没有歧义的。2【答案】C

【解析】本题四个选项中,A项“英雄辈出”有误。B项“三番两次”有误。D项“墨守成规”有

误。没有错别字的只有D项。注意“有志者,事竟成”中的“竟”为“最终,结果”之意,须与“竞

争”一词中的“竞”区别开来。3【答案】D

【解析】本题四个选项中,A项中,前句“亮堂”指“光线充足、明亮”之意,使用的该词的本

义;后句“亮堂”指“心里对某事明白”之意,使用的该词的引申义。B项中,“粗糙”一词的使用

分别涉及到该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其区别和A项类似。C项中,前句“痛快”指“爽快,干脆”

之意,后句“痛快”指“欣慰、开心”之意,差别甚大。加点词含义相同的只有D项。“水道狭窄”

和“腹叶狭窄”均用“窄”字的本义,指“宽度小”。4【答案】D

【解析】本题四个选项中,A项中“汗牛充栋”原本用来形容书籍之多,用于此处甚为恰切。B项中“星罗棋布”为名词作状语的用法,港湾众多,岛屿也像星星、棋子一样散布于爱琴海

域,该成语用于此既准确又形象。C项中“差强人意”为“勉强令人满意”之意,该球队“虽没能

出线”为让步状语,根据语义连贯,该成语的使用也无误。成语使用不当的是D项。“良莠不 齐”为贬义词,“莠”指狗尾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喻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本选项中,描述“大家的计算机水平”使用该词,词义与感情色彩均有误。5【答案】B

【解析】本题四个选项中,A项中,“扮演”和“桥梁”属于动宾搭配不当。C项中“避免”某事“不 再发生”语义混乱。D项中否定词误用。根据该句话的意思,应为“每时每刻都在思念着你” 或者改为“无时无刻不思念你”。没有语病的只有D项。该句中“许多别的孩子永远也无法体

验到的感受”为定语,须予以注意。6【答案】B

【解析】本题属于典型的推理判断题,要求根据题干中给出的定义,对给出的四个选项进 行推理判断。此处给出的“信息网络传播”的定义须注意两点:一是面向公众,二是公众获 得作品。A、C、D三项中的“下载”、“阅读”、“浏览”均属于“公众获取”的范畴,符合信息网络

传播权的定义。B项中只涉及公众参与投票,并没有获取作品,故没有涉及信息网络传播权。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史知识储备。四个选项中,B项关于“宋四家”,C项关于“明末小品文”,D项关于“欧洲骑士文学”的表述均无误。A项表述有误。陆王学派的代表人物陆九渊是南宋

人,曾和朱熹有过哲学辩论。王阳明是明代人,是陆九渊之后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A 项将二人表述成明代人,误在于此。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此诗作于陈与义青年时期,颇有风华正茂、意气 风发之感,和李白的诗句“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效,C项表述切合诗意。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士知识。“文起八代之衰”系指D项中的唐代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A项中韩信为汉代刘邦手下干将。B项中韩非为先秦法家代表人物。C项中韩世忠为宋代抗 金名将,著名爱国英雄。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文学鉴赏。鲁迅文学具有鲜明的革命色彩,其作品《药》叙述了华 老栓买药为儿子治病的故事,而该“药”即蘸著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本文是鲁迅先生给麻

木不仁的劳苦群众开的一帖良药,旨在改造他们的“国民性”故C项为正确答案。A项中《春

蚕》属矛盾的作品,故排除。B项中鲁迅的作品《社戏》的主人公之一是“六一公公”,而不

是“八一公公”,故排除。D项中《边城》属沈从文的作品,故排除。11【答案】B

【解析】本题结合生物学和哲学的视角来品味汉语词汇。生物学中的适应性实际上是指物 种的生存能力,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万事万物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规律。螳螂捕蝉、黄 雀在后这条生物链恰好反应了这一点,故B项为正确答案。A项中“狐假虎威”的哲学蕴义是

关于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且该词有弱者运用智慧可以弱克强之意,故不能体现生物适应的相 对性。C项中“作茧自缚”的哲学蕴义是关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且春蚕吐丝作茧喻指自作自

受,没有其他物种的影响,故不能体现生物适应的相对性。D项中“莺歌燕舞”喻指一派欢乐

升平的太平景象,与相对性也不相干。

12【答案】D

【解析】从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开始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一阶段的管理体制强调高 度分工,组织结构也越来越庞大,组织形式从直线制开始,一直到事业部制,我们可称之为 传统的科层制组织结构;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始,这一阶段强调简化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 次,使组织结构扁平化。扁平化组织,正是由于科层式组织模式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 快速变化环境的要求而出现的,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13【答案】B

【解析】本题引用的孙武这句话,大意是说要想了解敌方的信息和情况,不能迷信鬼神,不能胡乱猜测,而要依据了解敌方情况的情报人员。充分了解敌方情况,最接近“不打无准 备之仗”的意思,故B项为正确答案。A项是说兵力的分合之法。C项是说游击战的指导原

则。D项是说一种斗争原则,与题意均有偏离。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政治法律常识。行政规章指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宪 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依据本题中所说《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 游管理办法》的制定机关,可以判断其属于行政法规,故C项为正确答案。我们法律由立法

部门制定,故A项排除。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故B项排除。地方性法规由地方立法部门

制定,故D项排除。15【答案】A

【解析】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缩写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 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 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有:烟尘、总悬浮颗粒物、可 吸入悬浮颗粒物(浮尘)、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等。36 根据此定义可知A项为正确答案。结合生活常识,二氧化碳是碳或含碳化合物完全燃烧,或

生物呼吸时产生的一种无色气体,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但不会造成污染。

二、填空题 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用法。汉语中,直接引语之前用冒号以示提醒,并用双引号将 所引用的话囊括在内,包括句末的句号、感叹号、问号等。宪法需用书名号括示。故D项 为正确答案。1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义辨析。“难免”指由于出现或存在某种困难或不利因素,极有可能产 生某种结果。“不免”指由于某种原因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某种结果。“界线”一般指有形可见的

分界线,“界限”一般指抽象的不可见的分界线。传颂和传诵的区别在于,前者常指赞扬歌颂

之意,多指优秀人物或事迹;后者多指脍炙人口的语言文字。综合以上分析,B项为正确答 案。

1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语篇连贯和行文思路。“文如其人”为导入语,议论文中称为“树靶子”,接着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承认其大体上不错,而实际上不以为然。比较四个选项可知,A 项为正确选项,先给出具体事例驳斥“文如其人”,然后递进一层,指出即使同一人的文字风

格或有不同,何况时代和国家之间的差别就复杂了。这样层层递进,论证紧密,符合逻辑,语篇也通顺连贯。1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修辞手法。明喻和隐喻的区别在于隐喻不用比喻词,故可排除C、D两项。夸张是指明显脱离事实,既可以夸大,也可以夸小,本题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通 感又称移觉,是通过人体不同的感觉器官来传达一定的语义,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本题中有 体现。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2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连词用法。首先区分“可是”和“结果”,后者常用在口语中表示转折

关系。其次区分“反而”和“而且”,前者表示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后者表示更近一层。由此即

可判断A项为正确答案。另外,C、D两项中的“虽然”表示让步关系,不适合本句,也可据

此排除。

21【答案】C

【解析】本题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和古典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引自《国语》的这句 话大意是说古代的商人已经知道做好反时令、反市场的准备计划,故C项为正确答案。2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典诗词鉴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诗经》,其创作手法集中概括 为“赋”“比”“兴”,历代以来的诗歌创作多有此手法的痕迹。俞陛云所评价的这首小诗却别具一

格,显著特征是“一事”“蝉联”。分析四个选项给出的四首诗,只有D项符合题意,写的是一

个思念丈夫的闺妇眷恋春梦赶打黄莺一事。2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学常识。《楚辞》主要收集的是屈原和宋玉的作品,《牡丹亭》为 汤显祖的名著,《老残游记》的作者为刘鹗。故A项为正确答案。24【答案】C

【解析】本题可运用反义词的思维方式解答。古色古香对应的是“陈旧破敝”,神秘艳异的 37 极端是“荒谬可笑”,娇艳欲滴的美人对应“脂粉狼藉”,故C项为正确答案。2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学典故。苏轼的这首诗化用了出自《庄子》的“臧谷亡羊”的典故。故B项为正确答案。其他三项均化用的是出自《战国策》的“亡羊补牢”的典故。26【答案】B

【解析】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显著特色就是基塘农业,或称桑基鱼塘,这是一种充分利 用资源的立体农业,科学高效。故B项为正确答案。

27【答案】C

【解析】本题中引自《孙子兵法》的这句话主要体现的是授权的企业管理思想,故C项 为正确答案。最具干扰性的选项是D项。须注意二者区别。制度分权,是在组织设计时,考虑到组织规模和组织活动的特征,在工作分析、岗位形成和部门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各管 理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规定必要的职责和权限。而授权则是担任一定管理职务的领导者在 实际工作中,为充分利用专门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或出现新增业务的情况下,将部分解决问 题、处理新增业务的权力委任给某个或某些下属。

2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政治法律常识。法律移植指的是“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某种法律规 则或制度移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它所表达的基本意思是: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的法律(包括法律概念、技术、规 范、原则、制度和法律观念等),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法律移植的范围,一是外国的法律,二是国际法律和惯例,通称外国法。由此判断A项 为正确答案。

2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政治法律常识。根据我国政治制度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 应由国家主席签字予以公布。故B项为正确答案。3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学常识,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因为没有传播介质。故A项为 正答案。

三、阅读理解

(一)31【答案】D

【解析】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如何以人为本,实现文化创新的问题。文章的标题概括了本文的主题,即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于这个问题,作者在文章最后一 段有相对集中的概括,从中可知D项为正确答案。A项仅涉及传统文化,且“保存”一词含义

过于狭窄,故排除。B项仅涉及文化创新,故排除。C项仅是文化建设的一个衡量尺度,而 不是对其内涵的概括,故排除。

3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归纳。根据文章第三段,文化的自觉与自信,首要的是大家保持一 根文化的弦,故B项为正确答案。A、B、D三项恰是文中提到的反面例子,故排除。33【答案】B

【解析】本文对传统文化的观点是保护、尊重、继承、发展。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A 项中的仿古装修带有商业化色彩,并不能说明“发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故排除。C项中说

当下一些民间传统节日过得很红火,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的表现,不应理解为“回 归”,故排除。D项中说“高楼大厦应当取代古旧的民居”恰与文意相反,故排除。34【答案】A 38 【解析】本题考查语篇连贯。首先要清楚选项中出现的每个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然后放入 文中空缺处通读,即可辨明正确选项。第二个空缺处明显是递进关系,故可首先排除C项 和D项。“仍然”表示强调,“也”表示递进,“当然”在这里表示转折,故A项为正确答案。3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概括。纵观关文,作者的思想观点可以概括为尊重 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实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这实际上也就是 尊重文化的认真态度和正确理念。故D项为正确答案。A项表述过于片面,故排除。B项 表述过于肤浅,且“包装”一词感情色彩不恰当,故排除。C项表述不够完整,有破无立,故 排除。

(二)3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典诗词鉴赏。苏轼这首诗是被贬谪海南时所作。苏轼是中国古代不世 之才,诗、词、书、画、文章均冠绝一时,却屡屡被贬,怀才不遇。这首诗是个很好的印证。其大意是说,自己原本是经世济国的“补天手”却无从施展,成为弃置道旁的石头。故C项表

述最为恰切,为正确答案。3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作用。文中划线处连用四个比喻,是从不同角度进行描写,包括局部描写“枝顶聚生如盖”,全景描写“累累似珍珠”,远景描写“远看去却又像一批白练”,故A项为正确答案。另外,作者在文中对这些小草的描写并不是要刻意突出什么,而是由 此及彼,转到王佐的诗句,由“自然景物”向“社会问题”过渡,故B、C、D三项均不正确。

38【答案】A

【解析】本文发表于1963年,具有鲜明而又强烈的时代气息。文章前半部分歌颂海南岛 在人民政权下发生的巨大变化,由天涯海角等自然景物联想到苏轼等古代怀才不遇的人物,进而指出当今人民当家作主以后可以尽情施展才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文章后半部 分写及的王佐的两首诗都是体察封建社会民众疾苦的,并用大量篇幅、不厌其繁,诫谕之意 露于笔端,使文章主题更近一层。故A项为正确答案。39【答案】B

【解析】本文主题较为复杂,既有歌颂海南岛在人民当家作主后发生的本质变化之意,又 有告诫新型政府也要体察民众疾苦之意,二者互为表里。文章结尾“含泪微笑”式的诗句是王

佐写给封建统治者的讽喻,而不是作者对当今政府的讽喻,故B项表述不支持题干中关于 本文的这个论点。其他三项表述均符合文章写作思路。

4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具体细节的把握。苏轼的《儋耳山》抒发的正是怀才不遇 之感慨,“补天石道旁遗”也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故B项为正确答案。A项表述过于绝对,海南岛在当今受到了重视,社会主义条件下没有地域歧视。C项表述有细节疏误,作者在文 中提及“谪宦”、“流域”,但并没有说是海南地方志所设,故排除。D项表述中,封建时代海 南民众曾把天南星当做度日的饥粮,而不是食疗。要注意“食疗”一词的含义。

(三)41【答案】B

【解析】根据文章第一段第三句可知,公元800年,古典期玛雅文明达到了它的顶峰,随后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崩溃。下文接着列举了玛雅文明衰落的表现和可能的原因。故B 项为正确答案。A项和C项是玛雅文明衰落的表现,D项是玛雅文明衰落的可能原因,故 39 均排除。

42【答案】C

【解析】根据文中信息可知,C项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为正确答案。A项表述错误,文 中指出,干旱等气候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是玛雅文明衰落的主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 因素,导致玛雅文明衰落的原因可能更为复杂,所以,即使玛雅文明不发生干旱,也有衰亡 的可能。B项表述错误,文中明确指出,玛雅文明从达到鼎盛时期再到衰亡也就100多年 的时间,这一点也正是历史学家感到惊讶的地方。D项表述错误,文中说,玛雅文明是在公 元800年达到鼎盛时期,随后迅速衰亡。根据历史纪年法,公元800年已是公元9世纪,这一点须注意。

43【答案】D

【解析】根据文章内容可知,人口严重膨胀、土地过度开垦和水资源过度消耗都是导致玛 雅文明衰落的可能原因。而D项表述中的“神庙被遗弃”只是玛雅文明衰落的表现,而不是导

致玛雅文明衰落的原因,故D项为本题答案。

44【答案】C

【解析】文章第二段详细介绍了对地质沉积物的研究成果,其中A、B、D三项表述中的 内容均符合文意。C项内容是研究玛雅文明的历史得出的结论,故C项为本题答案。45【答案】A

【解析】根据文章第一段内容可知,导致玛雅文明衰亡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于是。可能 的因素包括地震、瘟疫、战争或农民起义、人口严重膨胀、土地过度开垦,当然也包括大旱 因素,而不仅仅是水灾或火灾而已。故A项为本题答案。其他三项表述均符合原文内容。

(四)46【答案】B

【解析】本文是关于法律的起源、演变等不可多得的精辟之论,揭示了法律的本质、起源,法律和政治的关系,立法机构的产生,以及现代法学的发展。先看本题第一个空缺处,由于 冒号总起的内容是“现代立法”和“现代法学”,故本空缺处应选“发展”而不是“演变”,因为“演变”

一词含有“之前已经存在”之意。根据文中内容和法律常识,法的产生最初是自发的,后来才

是自觉的,故第二个空缺处应选“自发”。“必要”意味着“不可没有”,“可选”意味着“可有可无”,故第三个空缺处应选“必要”。综上分析可知,B项为正确答案。

47【答案】C

【解析】根据本文内容可知,法律具有社会性、经验性、历史性,动态性,可以反映一个 民族的整个文化概貌,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故A、B、D三项表述均符合文旨。C项表述 将法律理解为静态的规章准则或司法判例的累积,过于狭隘和肤浅,故为本题答案。48【答案】D 【解析】根据本文内容可知,之所以说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主要原因就在于法律最初 是民众自发创立的,所以这种自发创立法律的激情是不会导致民族精神衰落的。故D项为 本题答案。关于导致民族精神衰落的原因,文中第二段结尾处也有明确的说明,就是功能和 阶级的分化,以及法律形式的复杂化,正是A、B、C三项表述中的内容,故此三项可以排 除。

49【答案】D

【解析】根据文章第三段内容可知,立法的重要性首先在于剔除法的演进中的疑点和不确 定性;其次在于制定固定的习惯法——但不是以法典的形式表现。故D项表述错误,为本 题答案。5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篇连贯。文章第二段结尾处分析了民族精神逐渐衰弱的原因,第二段 紧接着说正是“这种情形”导致了现代立法和现代法学的发展。“这种情形”指的正是“民族精神 的衰弱”,故B项为正确答案。根据文中内容,A项表述中的“法降格为成文法”反映了“政治

势力的兴起”,C项表述中的“民族精神得到合理性认可”是早期法律的表现特征,D项表述中 的“习惯作为规则记录下来”是法律从不成文法发展到成文法的过程,实质上和A项中所说的

“法降格为成文法”含义相同,反映的还是政治势力的兴起。这三项表述中探讨的问题还属于

古代法律的范畴,并没有涉及现代法律制度的问题,故排除。41 2011年GCT入学资格考试外语运用能力测试试题(50题,每小题2分,满分100分)Part One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Directions:

There are ten incomplete sentences is this part.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B,C and D.Choose the one t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Mark your answer on the ANSWER SHEET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1.A news report is usually very short, when it is about something very important.A.except B.besides

C.apart from D.except for

2.In this advanced cours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take performance tests at monthly.A.gaps B.lengths C.intervals D.distances

3.American women were the right to vote until 1920.A.ignored B.refused C.denied D.derived

4.Seldom any mistakes during my past few years of working there.A.have I made B.would I make C.I made D.shall I make

上一篇:爱国主义诗歌朗诵比赛总结下一篇:警示教育月活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