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复习要点(精选8篇)
请大家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客观性试题请见中央电大下发的《管理会计期末复习指导》小册子。
简答题
1、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2、简述短期经营决策的特点
3、简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根本区别
4、什么是利润预测?利润预测包括的基本方法
5、简述各有关因素单独变动对目标利润是如何影响的?
6、简述管理会计的内容
7、简述业务量的增加会对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单位固定成本呢、单位变动成本各产生什么影响?
8、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他们是如何影响长期投资决策的?
9、简述长期投资决策的程序
10、什么是预算?全面预算包括哪些类型?预算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计算题
1、利用高低点法进行混合成本的分解并预测成本。
2、利用本量利公式计算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变化,贡献边际率不变,价格将怎样变化。
3、利用公式进行材料及人工成本差异计算
4、用两种成本方法计算成本、贡献毛益、营业利润等相关指标。
5、单一品种下如何计算保本点,各相关项目变化对保本点的影响,多品种情况下计算保本点
6、利用本量利公式计算贡献毛益、变动成本率、利润等
7、预测销售量(算术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指数平滑法)
8、根据已知条件,判定开发哪种新产品
9、在多种经营的前提下,亏损产品是否停产
10、利用经营杠杆系数进行相关计算
11、用净现值法判定长期投资项目的可行性。(需考虑所得税)
一、例题覆盖面大, 突出重点
选取例题要体现以下特点: (1) 知识点覆盖面大, 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2) 既能突出考查蕴涵在它们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又能反映“课程标准”中最主要而又最基本的要求. (3) 内容背景新颖, 具有多样性和时代感, 力求“新”“精”.
比如在复习“实数”时, 可选取如下例题:
例1: (2009年山东省济南市) 2009年10月11日, 第十一届全运会将在美丽的泉城济南召开.奥体中心由体育场, 体育馆、游泳馆、网球馆, 综合服务楼三组建筑组成, 呈“三足鼎立”“东荷西柳”布局.建筑面积约为35 9800平方米, 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建筑面积是 (保留3个有效数字) () .
A.35.9×105平方米B.3.60×105平方米
C.3.59×105平方米D.35.9×104平方米
分析:此例以当今的社会热点、国家大事为背景, 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 覆盖面较大, 也是现在中考命题的热点, 它考查了近似数、有效数字、科学计数法, 解决问题的难点是有效数字, 可用口诀:“前面是零不算数, 中末是零要数好.”
二、立足基础关注热点
教师要把握中考趋向, 立足基础, 关注热点.热点是什么?如应用型问题、实验操作、探究规律、方案设计、图形变换、读图识图等.热点只与题目形式有关, 其基础是“不变量”.利用其题目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诱发联想, 抓住实质, 就能起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探究规律性试题”的复习时, 可选取如下例题:
例2: (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正整数按下图的规律排列.请写出第20行, 第21列的数字----------.
分析:此例是现在中考命题的热点, 要猜想的结论往往需要从简单情况或者特殊情况入手进行归纳, 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等一系列探究活动, 发现规律, 大胆猜想得出结论.这类例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思维策略, 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和猜想能力.
三、体现“三位一体”
在总复习时应立足课本, 夯实双基, 以课本为根, 拓展为叶, 这样才能更好地使用教材, 吃透教材.通过对近几年中考试题的研究不难发现, 课本是试题的基本来源, 大多数试题都是在课本基础上组合、加工和发展的结果.因此, 在中考复习选取例题时, 要以课本为蓝本, 以《中考说明》为导向, 以2009年中考数学题为载体, 体现“三位一体”, 这样复习就能做到有基础、有方向、有新意, 同时还要做到一题多用、推陈出新.
例如在进行“函数的图像”复习时, 可选取如下例题:
例3: (2009年贵州省安顺市) 如图, 乌鸦口渴到处找水喝, 它看到了一个装有水的瓶子, 但水位较低, 且瓶口又小, 乌鸦喝不着水, 沉思一会后, 聪明的乌鸦衔来一个个小石子放入瓶中, 水位上升后, 乌鸦喝到了水.在这则乌鸦喝水的故事中, 从乌鸦看到瓶的那刻起开始计时并设时间为x, 瓶中水位的高度为y, 下列图像中最符合故事情景的是: () .
分析:此例是考查函数图像的应用, 它来源于课本, 但有一定的变式, 又是《中考说明》必考的内容之一, 解题时, 只要弄清题意, 把握好关键词, 能读图、识图, 在图像中理解文字的表达, 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又如在复习“三角形的角”这一部分时, 可选取如下例题:
例4: (2009年山东省枣庄市) 如下图, 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 使直角顶点重合于O点, 则∠AOC+∠DOB=--------.
分析:此例是考查三角形的基础知识, 是《中考说明》的必考内容之一, 学生可以自己利用两块同样的三角板进行平移、旋转、翻折等变换, 其实质是两个直角的度数相加, 从而得出问题结论.
四、解题注重通法
如何解数学题?数学家G·波利亚提出了4个阶段:即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和回顾。这就是说, 数学解题是从理解问题开始, 经过探索思路, 转换问题直至解决问题, 进行回顾的全过程的思维活动。现在的中考题越来越淡化技能技巧, 注重通性通法的考查, 功能是选拔性的考试, 能够继续在高中学习, 试题形式和素材千变万化, 但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往往是相通的、不变的, 因此, 师生的解题思路要能突出解题的通用解法、常规解法, 同时体现例题的“应用性”.
比如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 可选取以下例题:
例5: (2009年山东省青海市) 在一幅长为80cm, 宽为50cm的矩形风景画的四周镶一条相同宽度的金色纸边, 制成一幅矩形挂图, 如下图所示, 如果要使整个挂图的面积是5400cm2, 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cm, 那么x满足的方程是 () .
A.x2+130x-1 400=0 B.x2+65x-350=0
C.x2-130x-1 400=0 D.x2-65x-350=0
分析:此例是“一题多变”、“一图多变”的好题, 其解题思路是把“金色纸边”矩形的长、宽, 表示出来, 构建“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迎刃而解.
例6: (2009年天津市) 注意: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解答本题, 我们提供了一种解题思路, 你可以依照这个思路填空, 并完成本题解答的全过程.如果你选用其他的解题方案, 此时, 不必填空, 只需按照解答题的一般要求, 进行解答即可.
如图 (1) , 要设计一幅宽20cm, 长30cm的矩形图案, 其中有两横两竖的彩条, 横、竖彩条的宽度比为2∶3, 如果要使所有彩条所占面积为原矩形图案面积的13, 应如何设计每个彩条的宽度?
由横、竖彩条的宽度比为2∶3, 可设每个横彩条的宽为3x, 则每个竖彩条的宽为------.为更好地寻找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将横、竖彩条分别集中, 原问题转化为如图 (2) 的情况, 得到矩形ABCD.
结合以上分析完成填空:如图 (2) ,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AB=____cm, AD=____cm;矩形ABCD的面积为cm2;
列出方程并完成本题解答.
分析:此例的解答是用数形结合思想, 以寻找矩形的长、宽为切入点, 并涉及代数式的表示、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等知识.题目中给出的“分析”为问题的解答作了铺垫, 从而降低了问题的起始难度, 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解答问题.
这些例题融于图形, 突出了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考查,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掌握解此类题的通性通法, 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的重点, 摆脱“题海战”之苦, 同时也能唤起学生探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好奇心, 开拓学生的视野.
经典例题分析
例1 (1) 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OP=OA+λAB+AC|AB|+|AC|,λ∈[0,+∞),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_____. (外心/内心/重心/垂心)
(2) P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若PA·PB=PB·PC=PC·PA,则P是△ABC的_____. (外心/内心/重心/垂心)
(3) 点O是△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满足AB2+OC2=AC2+OB2=BC2+OA2,则点O是△ABC的_____. (外心/内心/重心/垂心)
(4) 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OP=OA+λAB|AB|sinB+AC|AC|sinC,λ∈[0,+∞),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_____. (外心/内心/重心/垂心)
(5) 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
OP=OA+
λAB|AB|cosB+
AC|AC|cosC,λ∈[0,+∞),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_____. (外心/内心/重心/垂心)
分析:对于问题(1), 先将OA移过来, 再利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就可以了. 对于问题(2), 先移项, 并利用减法的意义, 可以得到两个向量垂直的结论,对于问题(3)可以向问题(2)实现转化.
解: (1) AB|AB|是AB上的单位向量, AC|AC|是AC上的单位向量, 则AB|AB|+AC|AC|的方向与∠BAC的角平分线的方向相同, 而OP-OA=AP,所以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内心.
(2) 由PA·PB=PB·PC得PB·(PC-PA)=0,即PB·AC=0,所以,PB⊥AC,同理,PA⊥BC,PC⊥AB, 所以, P是△ABC的垂心.
(3) 由AB2+OC2=AC2+OB2得AC2-AB2=OC2-OB2,即(AC+AB)·(AC-AB)=(OC+OB)·(OC-OB),所以BC·(AC-OC)+BC·(OB-AB)=0,即BC·OA=0,所以OA⊥BC,同理,OB⊥AC,OC⊥AB, 所以, O是△ABC的垂心.
(4) 由正弦定理|AB|sinC=|AC|sinB,所以|AB|sinB=|AC|sinC, 于是AP=μ(AB+AC), 所以P在以AB,AC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过点A)上, 所以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重心.
(5) 因为AP=λAB|AB|cosB+AC|AC|cosC,所以AP·BC=λAB·BC|AB|cosB+AC·|BC||AC|cosC=
λ|AB|·|BC|cos(π-B)|AB|cosB+
|AC|·|BC|cosC|AC|cosC=λ
(-|BC|+|BC|)=0
,所以AP⊥BC,于是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垂心.
延伸:△ABC的三条边长BC=a, CA=b, AB=c,若三顶点A、B、C, 对于某定点O的位置向量为OA,OB,OC, 且aOA+bOB+cOC=0,则点O是△ABC的_____. (外心/内心/重心/垂心)
解:记∠BAC的平分线与BC交于点P, 则BP=cb+cBC=cb+c(OC-OB),所以,AP=AB+BP=OB-OA+BP=OB-OA+cb+c(OC-OB)=
bb+cOB+cb+cOC-OA=1b+c(bOB+cOC)-OA=1b+c(-aOA)-OA=-a+b+cb+cOA,所以AP与OA共线,即O在∠BAC的平分线上,同理, O在∠ABC和的∠BCA平分线上,即O是△ABC的内心.
注:本例(1)是2003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2)同2005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
例2 (1) 在△ABC中,M是BC的中点,AM=1,点P在AM上且满足PA=2PM,则PA·(PB+PC)等于_____.(2009年高考数学试题)
(2) 在△ABC中,O为中线AM上一个动点,若AM=2,则OA·(OB+OC)的最小值是_____.(2005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题)
解:(1) 由PA=2PM知,P为△ABC的重心,根据向量的加法,PB+PC=2PM,则PA·(PB+PC)=2PA·PM=2|PA||PM|cos0=2×23×13×1=49.
(2) 因为OB+OC=2OM,所以OA·(OB+OC)=2OA·OM=2|OA|·|OM|cosπ
=-2|OA|·|OM|,而|OA|+|OM|=2,所以,|OA|·|OM|=|OA|·(2-|OA|)=-(|OA|-1)2+1≤1,于是OA·(OB+OC)的最小值是-2.
变形:如图,半圆的直径AB=6,O为圆心,C为半圆上
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若P为半径OC上的动点,
则(PA+PB)·PC的最小值为_____.
例3 设两个向量a=(λ+2,λ2-cos2α)和b=(m,m2+sinα),
其中λ,m,α为实数.若a=2b,求λm的取值范围.(2007年天津市高考数学试题)
解:由于a=2b,所以
λ+2=2m, ①
λ2-cos2α=2m2+sinα. ②
设y=λm, 则λ=ym, 代入①得ym+2=2m, 显然, y≠2, 所以m=22-y,λ=2y2-y.
把它们代入②得2y2-y2-cos2α=22-y+2sinα,
所以2y2-y2-22-y=cos2α+2sinα.
而f(α)=cos2α+2sinα=1-sin2α+2sinα=-(sinα-1)2+2,
因为-1≤sinα≤1, 所以-2≤f(α)≤2,于是
-2≤2y2-y2-22-y≤2. ③
解得-6≤y≤1.
例4 已知圆O的半径为1,PA,PB为圆O的切线,A,B为切点,则PA·PB的最小值是_____.(2010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
解法一:设PA=PB=x,∠APO=∠BPO=α0<α<π2,则PO2=x2+1,从而PA·PB=|PA||PB|cos2α=x2(2cos2α-1)=x22x2x2+1-1=
x2(x2-1)x2+1=
(x2+1-1)(x2+1-2)x2+1=(x2+1)+2x2+1-3≥2(x2+1)·2x2+1-3=-3+22.当且仅当x2+1=2x2+1,即x2=2-1时等号成立,即当x=2-1时,PA·PB取最小值-3+22.
解法二:由平面几何知识得|PA|=|PB|,设∠APO=∠BPO=α0<α<π2,则
PA·PB=|PA||PB|cos2α=
|PA|2(1-2sin2α)=(|OP|2-1)(1-2·1|OP|2=|OP|2+
2|OP|2-3
≥2|OP|2·2|OP|2-3=-3+22.
当且仅当|OP|2=2|OP|2
,即|OP|=42时等号成立,即当|OP|=42时,PA·PB取最小值-3+22.
解法三:由平面几何知识得|PA|=|PB|,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设∠AOP=θ0<θ<π2,则点A(cosθ,sinθ),B(cosθ,-sinθ),过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C,则由射影定理得OA2=OC·OP,知点P的坐标为1cosθ,0
PA=cosθ-1cosθ,sinθ,PB=cosθ-1cosθ, -sinθ),于是
PA·PB=
cosθ-1cosθ2-sin2θ=
cosθ-1cosθ2-(1-cos2θ)=2cos2θ+1cos2θ-3
≥22cos2θ·1cos2θ-3=
-3+22.当且仅当2cos2θ=1cos2θ,即cosθ=142时等号成立,
即PA·PB取最小值-3+22.
例5 设点O是△ABC的外心,AB=17,AC=15,则BC·AO=_____.
解法一:BC·AO=-(OC-OB)·OA=OA·OB-OA·OC
=OA2+OB2-AB22-
OA2+OC2-AC22=
AC2-AB22=-32.
解法二:取BC的中点D, 则BC·AO=BC·(AD+DO)=BC·AD+BC·DO=BC·AD=(AC-AB)·12(AC+AB)=12(AC2-AB2)=-32.
例6 给定两个长度为1的平面向量OA和OB,它们的夹角为定值120°. 如图所示, 点C在以O为圆心的圆弧AB上变动. 若OC=xOA+yOB, 其中x, y∈R, 则x+y的最大值是_____.(2009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题)
解法一:设∠AOC=α(0≤α≤2π3),则
OA·OC=xOA2+yOA·OB,
OB·OC=xOA·OB+yOB2.
即cosα=x-12y,
cos(120°-α)=-12x+y.
∴x+y=2[cosα+cos(120°-α)]=cosα+3sinα=2sinα+π6≤2,
所以当α=π3时, x+y取最大值2.
解法二:建立图示直角坐标系,设∠AOC=α0≤α≤2π3,则OA=(1,0),OB=-12,32,由OC=xOA+yOB得(cosα,sinα)=x-12y,32y,
即cosα=x-12y,
sinα=32y.
∴x+y=cosα+3sinα=2sinα+π6≤2,所以当α=π3时, x+y取最大值2.
解法三:由OC=xOA+yOB-12≤x, y≤1,两边平方得x2+y2+2xyOA·OB=1,因为OA·OB=-12,所以x2+y2-xy=1,即(x+y)2+(x-y)22-(x+y)2-(x-y)24=1,也就是(x+y)2+3(x-y)24=1,所以(x+y)2≤4,解得-2≤x+y≤2,所以当x=y=1时,x+y取最大值2.
例7 已知a,b是两个给定的向量,它们的夹角为θ, 向量c=a+tb(t∈R), 求|c|的最小值, 并求此时向量b与c的夹角.
分析:求|c|的最小值, 就是求|c|2的最小值, 于是将问题化为关于t的二次函数, 通过配方可以求出|c|的最小值.
解:因为c=a+tb,所以
|c|2=|a+tb|2=|a|2+2ta·b+t2|b|2=|b|2t2+2|a|·|b|·cosθ+|a|2
=|b|2t+|a|·cosθ|b|2+|a|2-|a|2cos2θ≥|a|2-|a|2 cos2θ=|a|2sin2θ.
于是,当t+|a|·cosθ|b|=0,即t=-|a|·cosθ|b|时,|c|2取最小值|a|2sin2θ.即|c|取最小值|a|sinθ.
此时b·c=b·a-|a|·cosθ|b|b=a·b-|a|·cosθ|b|b·b=|a|·|b|·cosθ-|a|·cosθ|b||b|2=|a|·|b|·cosθ-|a|·|b|·cosθ=0, 所以b⊥c,此时向量b与c的夹角为90°.
说明:本例有很深的几何背景,请读者考虑. 以下三道试题都是根据本例改编的.
(1) 若向量a与b不共线,a·b≠0,且c=a-a·aa·bb, 则向量a与c的夹角为π2.
解:因为a·b≠0,c=a-a·aa·bb, 所以, a·c=a·a-a·aa·bb=a·a-a·aa·b·(a·b)=0, 所以向量a与c的夹角为π2.
(2) 已知向量a≠e,|e|=1,对任意t∈R, 恒有|a-te|≥|a-e|, 向量e与a-e的夹角为_____.
解:设向量a与e的夹角为θ, 则|a-te|2=t2-2|a||e|cosθ+a2=t2-2|a|cosθ+a2=(t-|a|cosθ)2
+|a2|sin2θ, 所以|a-e|=|a|sinθ, 即e⊥(a-e).所以向量e与a-e的夹角为π2.
(3) 已知△ABC, 若对于任意t∈R,|BA-tBC|≥|AC|,则∠ABC=_____.
解:令∠ABC=α,过点A作AD⊥BC于点D. 由|BA-tBC|≥|AC|得
|BA|2-2tBA·BC+ t2|BC|2≥|AC|2.
令t=BA·|BC||BC|2,代入上式得|BA|2-2|BA|2cos2α|BA|2cos2α≥|AC|2,即|BA|2sin2α≥|AC|2,
也即|BA|sinα≥|AC|,从而有|AD|≥|AC|,由此得∠ACB=π2.
例8 设向量a=(4cosα,sinα),b=(sinβ,4cosβ),c=(cosβ,-4sinβ).
(1) 若a与b-2c垂直,求tan(α+β)的值;
(2) 求|b+c|的最大值;
(3) 若tanαtanβ=16, 求证:a∥b.(2009年江苏省高考试题)
解:(1) 由a与b-2c垂直,得
a·(b-2c)=a·b-2a·c=4(cosαsinβ+sinαcosβ)-8(cosαcosβ-sinαsinβ)=0,
即4sin(α+β)-8cos(α+β)=0, tan(α+β)=2.
(2) 因为b+c=(sinβ+cosβ, 4cosβ-4sinβ),所以
|b+c|2=(sinβ+cosβ)2+16(cosβ-sinβ)2=1+sin2β+16(1-sin2β)=17-2sin2β,从而当sin2β=-1,即2β=2kπ-π2,β=kπ-π4(k∈Z)时, 17-2sin2β取最大值是32,因此当β=kπ-π4(k∈Z)时|b+c|的最大值是42.
(3) 由tanαtanβ=16得4cosαsinβ=sinα4cosβ, 所以a∥b.
说明:问题(1)将a·(b-2c)拆成a·b-2a·c运算量减少,问题(2)将b+c的坐标算出后,再计算|b+c|2也使运算量减少,读者可以细细体会.
例9 如图,在Rt△ABC中,已知BC=a,若长为2a的线段PQ以点A为中点,问PQ与BC的夹角θ取何值时BP·CQ的值最大?并求这个最大值.
分析:一种思路是通过向量运算将BP·CQ朝着PQ与BC的运算上靠拢; 另一种思路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将问题化为坐标运算实现转化.
解法一:因为AB⊥AC,所以AB·AC=0,因为AP=-AQ,BP=AP-AB,CQ=AQ-AC,所以BP·CQ=(AP-AB)·(AQ-AC)=AP·AQ―AP·AC―AB·AQ+AB·AC=-a2―AP·AC+AB·AP=-a2+AP·(AB-AC)=-a2+12PQ·BC(→)=-a2+a2cosθ.
故当cosθ=1,即θ=0(PQ与BC方向相同)时,BP·CQ的值最大,其最大值为0.
解法二:以直角顶点A为坐标原点,两直角边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设|AB|=c,|AC|=b,则A(0,0),B(c,0),C(0,b). 且|PQ|=2a,|BC|=a.
BP=(x-c, y),CQ=(-x, -y-b),BC=(-c, b),PQ=(-2x, -2y).
所以BP·CQ=(x-c)(-x)+y(-y-b)=-(x2+y2)+cx-by.
因为cosθ=PQ·BC|PQ|·|BC|=cx-bya2,所以cx-by=a2cosθ.
BP·CQ=-a2+a2cosθ.
故当cosθ=1,即θ=0(PQ与BC方向相同)时,BP·CQ的值最大,其最大值为0.
说明:向量的几何运算可以通过坐标运算向代数问题实现转化, 这是解决向量问题的常用方法, 应该掌握.
例10 在△ABC中,已知AB=463,cosB=66,AC边上的中线BD=5,求sinA的值.
解法1:设E为BC的中点,连接DE,则DE//AB,且DE=12AB=263,设BE=x,
在△BDE中利用余弦定理可得:BD2=BE2+ED2-2BE·EDcos∠BED,
5=x2+83+2×263×66x.解得x=1或x=-73(舍去).
故BC=2,从而AC2=AB2+BC2-2AB· BCcosB=283, 即AC=2213.
又sinB=306,故由正弦定理得2sinA=2213306,sinA=7014.
解法2:以B为坐标原点,BC为x轴正向建立直角坐标系,且不妨设点A位于第一象限.由sinB=306,则BA=463cosB,463cosB=43,453,
设BC=(x,0),则BD=4+3x6,253.
由条件得|BD|=4+3x62+
2532=5,从而, x=2, x=-143(舍去). 故CA=-23,453.
于是, cosA=AB·AC|AB|·|AC|
=BA·CA|BA|·|CA|
一、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基本内容与代表人物)
1、心理技术学(工业心理学)-----闵斯脱博格.2、人际关系学(霍桑实验)-----梅奥
3、群体动力理论------勒温
4、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
二、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形式、优缺点)
三、1.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儒家、兵家、道家、法家的主张
2.《淮南子》、《吕氏春秋》、《人物志》、《颜氏家书》、《菜根谭》包含的管理思想
3.中国古代管理心理学思想的特征及内涵
四、理论观点和代表人物:(“X理论”和“经济人”假设,“Y理论”和“成就人”假设,“人
群关系理论”和“社会人”的假设,“超Y理论”和“复杂人”的假设,“文化人”假设与威廉·大内的“Z理论)
五、目标的心理功能;目标管理的内涵及实施;思维与目标管理
六、人力资源管理的原理;企业人员甄选的常用方法;人员的内部招聘形式;
七、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八、影响人际交往中的因素;员工心理挫折的反应表现
九、领导者的角色理论;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领导者权利及其合理使用
十、时间管理的原则;时间的特征;人与环境关系的价值取向;颜色、噪音对人的影响;
社会环境管理
十一、信息沟通的个体差异;信息沟通的流程;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
十二、组织结构及其代表人物;组织文化差异;组织文化对员工的影响形式;组织文化传
名词解释:
人力资源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本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
公共部门的工作分析
文件筐作业
管理游戏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
部内培训
降职
人力激励
内生激励
负向激励
绩效评估
360度绩效评估
简答或论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与人事行政管理具有哪些不同?
产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损耗的原因是什么?
各国公共人事制度共同的发展趋向是什么?
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与一般人力资本有哪些不同?
工作分析的程序是什么?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作用是什么?
在进行绩效评估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试述新世纪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该注意的问题.试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不同
试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招募与选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试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的原则
试述公共部门人力使用应遵循的原则
试述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约束体系存在的问题
选择题
直接薪酬的分类:基本工资、加班工资、津贴、奖金、利润分享、股票认购
岗位薪酬制度分类:岗位等级薪酬制、岗位薪点薪酬制、岗位效益薪酬制 薪酬制度设计的原则:公平、竞争、激励、经济、战略、合法原则 个人绩效长期激励计划:现股计划、期股计划、期权计划
薪酬管理过程中的三大核心决策:薪酬体系、薪酬水平、薪酬结构
马斯洛需求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根据岗位和员工能力定薪属于职能薪酬制 宽带薪酬适用于销售人员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发展、财务 理想的劳动力成本分析图:U型
按评估对象的特性将绩效考评技术分类:综合型、品质基础型、行为基础型、结果基础型 薪酬的构成要素:直接薪酬、可变薪酬、间接新薪酬
薪酬控制的基本原则:1.追求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2.以人为本,科学控制;3.企业自我约束与标杆管理相结合
建立绩效考核指标的步骤:1.工作分析;2.理论验证;3.进行指标分析;4修订指标 考评者的心理偏差,只把一个因素作为最重要的因素:晕轮效应
名词解释
1.绩效考核: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考差和审核企业员工对职务所规定的职责、任务的履行程度,以确定其工作绩效的一种有效的系统管理方法。
2.年薪制:以为单位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经营业绩,确定并支付经营者年薪的分配方式。
3.薪酬战略: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存在的机会和威胁及自身的条件所作出的具有总体性、长期性、关键性的薪酬决策。4.绩效加薪:是将基本薪酬的增加与员工在某种绩效评价体系中所获得的评价等级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绩效激励计划。
5.海氏系统法:是将付酬因素进一步抽象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三大因素,即专业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作所承担的责任,并相应设计了三套标尺性评价的量表,对各个工作职位给予评分的一种评分方法。
6.绩效管理:为实现组织发展的战略和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员工个人或群体的行为表现、劳动态度和工作业绩,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改善员工和组织的行为,提高员工和组织的素质,挖掘其潜力的活动过程。
7.全面薪酬战略:是根据组织的经营战略和组织文化制定的全方位薪酬战略,着眼于可能影响企业绩效的薪酬的方方面面,最大限度的发挥薪酬对于组织战略的支持功效。
8.市场薪酬调查:应用各种合法的手段来获取相关企业各个岗位的薪酬水平及相关信息,再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绩效确定企业薪酬水平的市场定位。
9.薪酬:在存在雇佣关系的前提下,员工从雇主那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及有形的服
务和福利。
10.工作评价:以工作分析所确定的各种工作的工作范围以及任职资格为依据,求出每一工作对本企业的相对价值的大小。
简答题
一、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
答:1.客观原则
2.注重实绩的原则
3.差别原则
4.明确化、公开化的原则
5.多方位考核的原则
6.科学、简便的原则
7.及时反馈的原则
8.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结合的原则
9.保证信度与效度的原则
二、目前绩效管理面临的挑战
答:
(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1.全球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2.技术变革与服务经济势不可挡
3.生产及产品或服务提供的周期越来越短 4.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
(二)企业管理实践的变化 1.组织结构变化 2.组织内部沟通方式变化 3.企业经营环境的风险上升,鼓励员工承担一定的合理风险 4.企业日益重视开拓外部市场机会
三、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法
答:关键绩效指标是用于考核货管理被考核者绩效的可量化或可行为化的标准体系,是对企业战略目标有增值作用的指标。通过在关键绩效指标上达成的承诺,员工与管理者就可以就工作期望、工作表现、未来发展进行良好的沟通。关键绩效指标体现企业发展战略与关键要点;强调市场标准与最终成果责任,对于使用者来说,要有意义而且可以进行测量与控制;在责任明确的基础上,强调各部门的连带责任,促进各部门的协调。
四、我国的法定福利
答:员工法定福利是政府通过立法,要求企业向员工必须提供的一些社会保险、法定假日及劳动保护措施等。这既有物质实物性的补偿,也有服务性的帮助。它以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由政府、企业和社会公共机构共同管理。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社会保险项目。
五、我国企业在薪酬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答:1.薪酬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脱钩或错位。2.薪酬设计有不科学之处。3.薪酬支付缺乏公开性、透明性。4.奖金奖励和福利保险计划缺乏柔性,起不到激励作用。5.企业已有的薪酬结构很难整合。
六、群体绩效激励计划的类型
答:利润分享计划、收益分享计划、目标分项计划
七、薪酬的主要功能
答:对员工而言:1.经济保障功能 2.心理激励功能 3.标识功能 ;对企业而言:1.控制经营成本 2.改善经营业绩 3.塑造并强化企业文化 4.支持企业变革;对社会而言: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八、平衡计分卡法与传统考核法相比的优势
答:1.平衡计分卡打破了传统绩效评估方法中财务指标一统天下的局面,从顾客角度、内部流程角度、学习与发展角度以及财务角度来设计绩效评估体系,消除了单一评价指标的局限性。
2.平衡计分卡使得为增强竞争力的应办事项中看似迥异的事项同时出现在一份管理报告中:以顾客为导向,缩短反应时间,提高质量,重视团队合作,缩短新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以及面向长远而进行管理等。
3.平衡计分卡是一个基于战略的绩效评估系统,它表明了源于战略的一系列因果关系,发展和强化了战略管理系统。
4.平衡计分卡是评估系统与控制系统的完美结合。5.平衡计分卡防止了次优化行为。
论述题一(这题可能是原题,题目及参考答案如下)
A公司是一家大型商场,公司包括管理人员和员工共有500多人。由于大家齐心努力,公司销售额不断上升。到了年底,A公司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绩效考评,因为每年年底的绩效考评是与奖金挂钩,大家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部又将一些考评表发放到各个部门的经理,部门经理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完表格,再交回人力资源部。
老张是营业部的经理,他拿到人力资源部送来的考评表格,却不知该怎么办。表格主要包括了对员工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的评价。其中,工作业绩一栏分为五档,每一档只有简短的评语,如超额完成工作任务,基本完成工作任务等等。由于年初种种原因,老张并没有将员工的业绩目标清楚地确定下来,因此对业绩考评时,无法判断谁超额完成任务,谁没有完成任务。工作态度就更难填写了,由于平时没有收集和记录员工的工作表现,到了年底,仅对近一两个月的事情有一点记忆。
由于人力资源部又催得紧,老张只好在这些考评表上勾勾圈圈,再加一些轻描淡写的评语,交给人力资源部。想到这些绩效考评要与奖金挂钩,老张感到如此做有些不妥,他决定向人力资源部建议重新设计本部门营业人员的考评方法。老张在考虑,为营业人员设计考评方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公司绩效管理存在的哪些问题有待于改进和加强?(2)选择营业人员的绩效考评方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1).该公司存在的绩效管理问题如下:
1).考核目的不明确。绩效评估的目的是发现员工工作的长处与不足,改进员工以及组织的整体绩效,促进员工与组织的提高与发展,而不是为了考评而考评。
2).绩效目标不清楚。考评者和被考评者对于被考评者的绩效目标竟然模糊,使得考核没有了对比标准。
3).平常的工作过程中忽视关于员工工作行为的记录,使得考评时缺乏证据性资料,便利考评结果的可靠性降低。
4).在考核过程中,考评者以被考评者近期绩效表现代表整个考核期的表现,这种“以近概全”的方式,便利考评结果的正确性降低。
5).考核周期设置不当。营业部门的业绩考核周期过长,不利于发现、解决问题,也不利于
平时收集员工的绩效信息。(2).提高绩效管理的措施如下: 1).明确考核的目的;
2).重新设计考核周期,缩短考核周期; 3).有利于员工平时绩效考核信息的收集; 4).重视绩效面谈的作用;
5).制定绩效改进计划,为员工的绩效改进作很必要的指导; 6).考核指标进一步量化;
7).加强管理者关于绩效考核的培训; 8).考评体系中加入对员工能力的考评。
二、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及在案例中的体现;案例中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何克服?
作用:
1、使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联系。绩效管理的前提是确定企业的经营战略。绩效管理通过为员工设定个人目标从而与组织的整体目标和战略相联系,鼓励并驱动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工作行为,保证目标的圆满实现。
2、促进企业内部信息流通和企业文化建设。绩效管理需要员工全过程的参与。这种参与式的管理方式满足了员工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企业管理者的行为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因而绩效管理对于创建一个民主的参与性的企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3、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把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项功能整合为一个内在联系的整体。绩效管理为员工行政管理和下一年工作目标的设定提供依据,为人员招聘和选拔提供参考。
企业中绩效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1.绩效管理与组织战略脱节。绩效管理目标不是从企业的战略逐级分解得到,而是根据各自的工作内容得出,不能引导所有员工的行为趋向组织的目标,导致与组织战略目标相背离的行为出现。
2.缺乏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绩效管理是一个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持续双向沟通的过程,绩效管理的成功关键在于员工在绩效计划、绩效辅导以及绩效考核和反馈全过程中的全程参与。3.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一个由绩效目标的确定、绩效辅导、绩效考核以及绩效评价与反馈机制四个环节有机结合的一个系统。绩效考核是一套正式的结构化的制度,用来衡量、评价并影响与员工工作有关的特性、行为与结果。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
1.Al3+、Al(OH)3、Al O2-之间的转化(如图1所示).
2.应用
(1)判断离子共存:Al3+只能存在于强酸性溶液中,不能与显碱性的物质大量共存,Al O2-只能存在于强碱性溶液中,不能与显酸性的物质大量共存,所以Al3+与Al O2-不能大量共存.
(2)鉴别(利用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Al Cl3溶液中滴加Na OH溶液现象为: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Na OH溶液中滴加Al Cl3溶液现象为: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不溶解.
(3)分离提纯:(1)利用Al能溶于强碱溶液,分离Al与其他金属的混合物.(2)利用Al2O3能与强碱反应,分离Al2O3与其他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例1表1各组物质,不能按(“→”表示反应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解析:(A)(B)(D)三项中的转化关系分别为:
(C)项中Al不能经一步反应转化为Al(OH)3.答案选(C)
例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2所示过程除去Al Cl3溶液中含有的Mg2+、K+杂质离子并尽可能减少Al Cl3的损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 OH溶液可以用氨水来代替
(B)溶液a中含有Al3+、K+、Cl-、Na+、OH-
(C)溶液b中只含有Na Cl
(D)向溶液a中滴加盐酸需控制溶液的p H
解析:(A)项用氨水将会使Al3+、Mg2+均沉淀下来,达不到分离的目的;(B)项溶液a中,Al3+已转化为Al O2-不再含有Al3+;(C)项b中含有KCl、Na Cl、HCl等物质;(D)项若不控制p H,沉淀a[Al(OH)3]将不能分离出来.答案选(D).
二、四类物质要熟悉
1.铝
(1)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2)化学性质(如图3所示)
(3)特别注意:(1)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起着保护内部金属的作用,所以铝制品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2)常温下,铝遇浓硝酸、浓硫酸会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因此可用铝制容器盛放和运输浓H2SO4、浓HNO3.(3)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还原剂是铝,氧化剂是水而不是Na OH.(4)用铝箔包裹的钠与水反应时,既要考虑钠与水的反应,又要考虑铝与生成的Na OH的反应.(5)能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
2.氧化铝
(1)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具有很高的熔点.
(2)化学性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用途: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还可制作各种宝石.
3.氢氧化铝
(1)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吸附性.
(2)化学性质(如图4所示).
图4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3)制备
(1)向铝盐溶液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
(2)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离子方程式为:
4.明矾
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其净水的原理涉及到的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Al3++3H2O=Al(OH)3(胶体)+3H+
例3镁、铝单质的化学性质以相似性为主,但也存在某些较大差异性,下列物质能用于证明二者存在较大差异性的是()
(1)CO2(2)盐酸(3)Na OH溶液(4)水
(A)(1)(4)(B)(2)(3)(C)(1)(3)(D)(2)(3)(4)
解析:镁能与CO2反应而铝不能,铝能与Na OH溶液反应而镁不能.答案选(C).
三、六组图象要分析
1.可溶性铝盐溶液与Na OH溶液反应的图象(见表2)
2.偏铝酸盐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图象见表3.
3.向Al 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或Na Al O2溶液至过量,图象如图5(1)所示.
4.向Na Al O2溶液中逐滴加入Al Cl3溶液或通入CO2至过量,图象如图5(2)所示.
5.向MgCl2、Al Cl3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即将Mg、Al溶于过量盐酸所得的溶液)中逐滴滴入Na OH溶液至过量,图象如图5(3)所示.
6.向MgCl2、Al Cl3混合溶液中先加入Na OH溶液,后加入盐酸(Na OH与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沉淀图象如图5(4)所示.
例4某无色溶液中,已知含有H+、Mg2+、Al3+三种阳离子,逐滴加入Na OH溶液,则消耗Na OH溶液体积(x轴)和生成沉淀量(y轴)之间的函数关系可用图6表示,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向含有H+、Mg2+、Al3+三种阳离子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 OH溶液时,首先应中和溶液中的H+,然后才能与Mg2+、Al3+产生沉淀,因此开始一段时间内没有沉淀生成,故(C)项错误;随着Na OH的增多,Mg2+、Al3+均转化为沉淀,继续滴加Na OH溶液,Al(OH)3沉淀被Na OH溶解,最后只剩余Mg(OH)2沉淀,此时沉淀的量不再改变,所以(A)(D)两项错误,(B)项正确.答案选(B).
例5向0.1 L浓度均为0.1 mol/L的Na OH和Na Al O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盐酸.如图7正确的是()
解析:往混合液中滴加盐酸,Na OH首先反应,然后Na Al O2与HCl反应产生Al(OH)3,最后Al(OH)3溶解变为Al Cl3,有关方程式为:
本单元是整个解析几何的基础,学好本单元内容对理解解析几何的理论和方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
要掌握数轴上点的坐标公式、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线段中点的坐标公式.这些公式是进一步学习直线、圆和其他曲线方程的基础,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学会运用这些公式解决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需要对问题进行适当的转化).
2. 直线的方程
(1)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都是直线方程的特殊形式.在这些特殊形式中,点斜式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其余三种形式都可以由点斜式推出.以上几种特殊形式的直线方程都有明显的几何意义,当这些几何条件具备时,便能很容易地写出直线的方程,所以在解题时要恰当地选用直线方程的形式.
(2) 和特殊形式比较,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Ax+By+C=0适用于任何位置的直线.特别地,当B=0且A≠0时,可化为x=-CA,它是一条与x轴垂直的直线;当A=0且B≠0时,可化为y=-CB,它是一条与y轴垂直的直线.
(3) 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作为两条直线之间的特殊位置关系,对于研究其他曲线的性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熟练掌握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的条件.
3. 圆的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中都有三个独立的参数,因此,要确定一个圆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而确定这三个参数一般用待定系数法.由于圆是对称优美的图形,具有丰富的几何性质,因此,充分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往往可以找到更为简洁优美的解题方法.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在初中的平面几何中已经得出了结论,现在就是要把这些几何形式的结论转化为代数方程的形式.
4.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1)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析几何就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一门数学学科.因此,解析几何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把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结合起来的思想方法,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画好图形,通过图形使各个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得更清晰、更形象、更具体,使问题的解决更容易.
(2)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解析几何问题与函数、方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一次函数的图像都是直线,一般的直线方程(垂直于 x 轴或 y 轴的直线除外)都可以写成一次函数的形式,解析几何的最值问题经常可以通过研究函数的最值而获得解决.
(3) 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解析几何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例如,直线方程的一些特殊形式尽管比较好用,但不能表示所有的直线,而一般式方程又不太好用.因此,经常会涉及到直线斜率存在与否、直线与两坐标轴截距的正或负、是否为0等的讨论.
【管理会计复习要点】推荐阅读:
通信企业管理复习要点07-06
公共事业管理复习要点11-07
管理会计学重点复习09-22
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复习技巧12-03
基础会计考试要点创新07-10
会计学知识点要点总结06-09
银行会计复习有答案09-06
成本会计基础复习题目05-28
中级会计实务复习笔记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