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的读后感

2024-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的读后感(精选15篇)

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的读后感 篇1

景行小学潭中校区 09(2)

周末,我和妈妈一起阅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本书记述了我国一些名人的美德故事,分为18个德目,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也有团结友爱、立志勤学的等等。

我和妈妈对匡衡凿壁偷光这个故事感触最深。匡衡小勤奋聪明,但家里贫穷,买不起油灯,到晚上就没办法看书。但这点小事难不倒天资聪明的匡衡。他想出了借邻居家灯光看书的主意,于是把墙上的裂痕凿成一个小洞,灯光透到从小洞映射到他的房里,他就马上利用这个机会看书。就这样,匡白天边干活边自学,晚上就利用邻居的灯光看书,学到了很多知识。经过自己的努力,匡衡做了丞相,成为了国家的栋梁。这是匡衡刻苦读书,勤奋努力的回报。

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的读后感 篇2

基于此,我校进行了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校本德育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积淀出丰富的中华美德。如何科学地选取教育内容,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成长规律与接受方式,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到学校教育之中,不仅仅涉及科学地选取美德内容,更应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一致。为此,我们围绕学校总体育人目标——礼(礼仪之规)、信(诚信之品)、仁(仁爱之心)、博(博识之力),选取对应内容,构建了“25+5”的育德模式。“25”,既是指课堂上25分钟的实践体验(中华美德卡通故事片的视觉体验+现实问题再现的生活实践体验),又是指组成四个单元内容的按年级分层设置的25个专题教育点、25个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和25个现实类或童话类小故事。“5”,则是指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课堂教学、班队活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校联动”5个渠道;“诵一诵美德格言、看一看美德故事、说一说美德精神、传一传美德行为、晒一晒美德收获”5种教育形式。学校通过资源用活、情感激活、方法创新、队伍优化等策略不断使学校的德育落到实处,形成特色。

一、资源用活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首先要挖掘资源。在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宝库中挖掘什么样的资源,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们选取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需要的、能与学校德育有效衔接的那部分资源。也就是说,选取的内容要与当代学生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并且与学校德育内容相一致;形式要让学生乐于接受,从学生视角出发。

(一)深入调研,确定资源范围

围绕学校总体育人目标——“礼、信、仁、博”,我们在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梳理了学生的主要认识,为校本课程提供资源选择的依据。具体如下:

礼——遇人主动问好;同伴间彼此谦让;对待别人要宽容;知错能改;尊敬长辈。

信—一不说谎话;无论有没有其他人在,都做诚实的自己;答应别人的事,不能因为个人得失而随意改变;对人坦诚,不欺瞒。

仁——关心自己,尊重他人;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爱长辈,学会感恩;爱社区、爱家乡,保护环境;爱祖国,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博——养成学习好习惯;努力学习,持之以恒;知难而上,勇于创新。

(二)改变视角,选择实施路径

什么类型的美德资源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我们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捕捉到三个重要途径。

1.卡通片。卡通片以其多色彩画面、夸张的人物形象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能牢牢抓住学生的目光。随着国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日益倡导,宣传中华传统美德的卡通片也不断走进荧屏。考虑到其资源的丰富性和学生的接受度,我们将之确定为校本课程中的视频体验板块。

2.故事。无论是听故事、看故事,还是讲故事、演故事,以“故事”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符合其道德认知水平,能使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轻松地掌握抽象的道德概念。尤其是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与现实生活连接,由传统联系到现实,会使学生产生更深切的生活感受。

(1)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设计教育点。校本课程开发团队搜集、梳理、分类筛选了25个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组成了课堂25分钟实践体验板块。

(2)家长志愿者加入校本课程开发团队,从学生家庭生活现状出发,搜集了与学校德育要求相贴近的小故事编入校本教材之中,设立了“亲子故事会”板块。

3.格言。为了对每一个教育点进行提炼与强化,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我们选择了格言的形式。短小精练、朗朗上口的格言不但易于小学生记忆,其独有的节奏韵律、丰富的道德内涵为学生的学习增添了不少生活的气息。

二、情感激活

教育是一种激活,不仅是对学生情感的激活,也包括对教师情感的激活。我们的德育校本课程从研发到实践的过程,就是师生情感被激活的过程。

(一)教师的情感激活

教师是和学生相处时间最多、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人。然而,不少教师对德育还存在片面的认识,与学生的交流只有宏篇大论,远离学生内心,高于学生生活,学生听过之后,只把道理记在脑子里,却难于落到行动中。

我们把德育校本课程定位于“传统美德一定要与现实生活对接”,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打开视野、补充能量。在梳理传统美德素材时,教师们不仅要进行再学习、再认识、再理解,更要关注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对中华传统美德时代内涵的挖掘有深层次的思考。更有意义的是,教师在自身的学习感悟中,自我道德素养不断提高,同时还加深了对学生的认识,即能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向他们传授道理。如:双手接过别人递来的东西就是“礼”;未经别人允许不去碰别人的东西就是“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爱”;坚持努力总会有收获就是“博”;等等。

(二)学生的情感激活

情感培养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有了情感投入,学生才会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体验,从而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教育活动强调的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为此,学校德育应立足于我们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我们在课堂中设置了“说一说”环节,学生在观看传统美德小故事视频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学生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会生成新的德育问题,学生情感的尽情抒发与观点的充分碰撞,可以让传统美德在他们头脑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同时,把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编成情景剧,将现实问题以角色体验的形式再现。比如:做了错事,该怎么办?坚持原则,但得罪了朋友,怎么办?有同伴影响了集体荣誉,怎么办?在角色体验中,学生从内心去体会不同角色、不同情境中的不同情感,从而自我辨析、不断领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说自己的生活,演自己的生活,以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重新审视传统美德精髓,大大加强了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知度与认同度。

三、方法创新

如何科学地设计、开发、使用德育校本教材,让传统美德教材成为学生喜欢、教师乐于使用的教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成长需求和教师的教育需求来设计。

(一)校本教材同时也是学生读本

我们首先确定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教材编撰。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文字与图片的并用,能够激发他们对教育内容的兴趣,尤其是主题贴切的插图,可以增加文字的趣味性,使内容更生动,带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

(二)内容选择上尽量与学生的年龄相契合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的主人公往往都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我们编写的教材,在小故事之前,设置主人公简介的小栏目,让学生了解名人成就;再通过小故事使学生明白,伟大人物也是从普通人成长起来的,伟人在其成长过程中也会犯错,也会有失误,关键是如何从错误中获得成长。这无形中也给了学生有力的正面引导。在读完传统美德故事之后,再提供主题明确的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设计“亲子故事会”。这既是对教育点的拓展与巩固,又为亲子阅读搭建了一个平台。

(三)栏目设置中,添加学生自我评价记录栏与亲子收获展示栏

学生以涂涂画画的方式为自己近期的进步、最新的收获做评价,家长与孩子以心语感悟、图片粘贴的形式记录共同的收获……这种趣味性的评价方式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它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家长、教师捕捉到每一个学生成长中的闪光点,也促使家校携手,更好地引领学生在自信中进步、在快乐中发展。

(四)教学设置上增添了“练一练”的实践环节

“练一练”是围绕教育点的行为指导实践环节。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例如,一位教师在指导“仁爱”这个专题时,围绕“爱就是把别人装在心里”这一教育点,设计了小组实践作业单,联合家长志愿者开展了不同的小队活动;同时,还要求学生关注活动背后的故事,并收集相关画面制作成PPT,在班会课上与大家分享。通过快乐分享,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伙伴、家长和身边的其他人对自己的付出,懂得了“我们也要学会把别人装在心里,为他人着想,为他人付出爱”。

四、队伍优化

学校作为培育中华传统美德的主阵地,教师队伍尤其是班主任育德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随着校本课程的逐步推进,教师在教学设计研讨、实践打磨的过程中,由最初的任务驱动下的任务式教学,逐渐进入到关注课堂生成性问题,开始对自身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进行调整与完善。学校管理层因势利导,明确“扬个体、树群体、抓整体”的工作思路,让德育骨干以领头羊的榜样力量带动年级组,并“涟漪式”辐射到其他教师,由此带动每一位校本课程的执教者思考如何用中华传统美德来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这一过程中生成、开拓了许多有创意的教育方法与途径。

现代教育提倡家校共育,我校也一直设有家委会,近年来又组建了家长志愿者队伍。在探索实施中华传统美德德育校本课程之时,我们也积极引入家长资源,开辟了家长志愿者“大讲堂”。然而,家长志愿者因为是配合学校教育,缺少主观能动性,投入热情不足。于是,学校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开辟出一块由家长志愿者自主建构的空间。围绕教育目标,由家长来挖掘与传统美德故事相配套的小故事,并由家长依据个人特长确定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有了自主权,家长的投入热情高涨,主人翁意识大大提高。家校间的共建共育,激活了家长的情感点,促成了更为和谐的家校互动和亲子互动。

中华传统美德 篇3

在马来西亚,国家教育体系注重身为国家官方语言的马来语和国际语言英语,而华语,并未受到重视,并未规定为必修课。幸好,我校推行三语并重,即便一周内华语节只有五堂课,也不影响我对母语的热爱,我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热诚,反而使我对华语节格外珍惜。今天的华语节,老师教了我们新的名句,那就是“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和“夫遇长不敬,失礼也;见贤不尊,不仁也”。借着这两句名句,老师向我们说起了中华文化传承的核心,也就是八德,分别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而当中,老师重点强调的,便是孝和礼。

孝,是孝顺,乃中华传统美德,是炎黄子孙应具备的德行。孝顺父母,是为子女所应尽的责任,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父母生育我们,养育我们,教育我们,他们对我们的恩情,可谓比天高,比海深。而我们即便穷尽此生,也无法回报他们,只能尽自己的责任,孝敬他们,使他们得以颐养天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都会孝顺报答自己的父母,倘若身为万物之灵的我们没有孝敬自己的父母,那我们不就是禽兽不如了吗?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今天的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因而我们要时时刻刻孝顺父母,,免得等到父母离去后才后悔,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礼,是礼貌,是维持社会安宁最起码的道德规范,中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呼,而孔子所推广的儒家学说更是将“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有句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行为举止必须有规范,在中华文化中,这种规范便是“礼”。身为学生,我们应该尊重师长,见到老师时要敬礼,身为子女,我们应该尊敬父母,父母责备时不要顶嘴。礼,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道德价值观,亦是中华文化中的传统美德,也是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应奉行的品德。

华语课中,教会我的,不仅是语法和语文知识,还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即便我身在马来西亚,即便我是马来西亚人,但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对母语的热诚不会因此而改变。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传统美德,我会一辈子牢记与实践。五千年历史的悠悠华夏文明,不曾被历史和时间的洪流所淹没,未来,它将继续发光发热,继续传承下去。爱你,中华文化。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 篇4

这个暑假,我读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这本书,令我感触很深。其中围绕了忠孝廉耻勇讲了十六个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朱寿昌弃官寻母的故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朱寿昌七岁时就和自己的母亲分离了,他的心里非常难过。朱寿昌长大后取得了功名,日子过得安逸而稳定,但他却始终没有忘记与自己分离的母亲。朱寿昌辞去了奋斗多年的官职,前往陕西寻找生母。他跋山涉水,不惧艰险,终于和母亲团聚了,一家人其乐融融,母亲也得以安享晚年。后来人们把朱寿昌的事迹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读后感400字 篇5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60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学琴的方式跟别从不同,别人总是迫不及待地要求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天,而孔子不同,他对同一首曲子至少要理头练上十天,他明明已经弹熟了,还是不肯换新曲子。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练熟,而且还要通过曲子的旋律来揣摩出曲子的精髓。

想想自己,感到非常惭愧。有一次,我碰上了一道难题,想了好长时间也没想起来,我忽然想到有参考答案,就直接把答案抄下来,并交给了老师,因为全班只有我一个人答对,所以还受到老师的表扬呢!虽然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我一直没忘记。

读《中华传统美德》有感 篇6

今天,我在家里看《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其中一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吸引了我,因为这首诗小时候爸爸..........教过,我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格言的大意是:谁说小草的心意,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呢?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母爱的温暖与伟大,又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想想我们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对孩子都很呵护,宠爱得不得了,真是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但是许多孩子却把太多的关心与关爱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一些孩子往往目中无人、自私、霸道,不知道关心父母和别人。

和许多孩子一样,我在家里是很受长辈们疼爱的:我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没有的马上去买;我想去哪里玩,他们就带我去哪里玩;我要吃什么,他们就给我吃什么。总之,他们是非常疼爱我的,数不清他们对我的好、对我的爱。可是我却不懂得珍惜,经常发脾气,嫌这个不好,哪个不满意,对他们不仅没有感激之心,而且还认为本身就应该这样。

记得有一次,外婆辛辛苦苦地煮好饺子,满怀希望的招呼我吃,我却不想吃,反而对外婆大声嚷嚷:“我不要吃水饺,你给我煮饭。”“好,好,我马上去煮。”外婆连忙答道。妈妈在旁边沉着脸,一言不发,好像要打我的样子,我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吃饺子。想想好羞愧啊!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父母、老师的教育下,我慢慢懂事了,逐渐懂得要尊重他人、关心父母、孝敬长辈。

历史教学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篇7

关键词:历史教学,传统美德,诚实守信

何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百科全书说, 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 具有影响, 可以继承, 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 有益于下一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包括中华民族的优秀的道德品质, 优良的民族精神, 崇高的民族气节, 高尚的民族情感, 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

我党为规范公民的行为,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 这是对中华民族树立正确价值观进行高度概括, 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 建设文明民主国家, 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 更应该以弘扬传统美德为已任。因为传统美德教育是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依据, 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的途径之一。

一、团结友爱, 严己宽人

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无论是古代的名家大师, 还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对团结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和实践。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有“仁者, 爱人”的主张, 处理人际关系时, 强调“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近代革命家提出团结就是力量, 在困难当中要依靠自己, 坚持抗战, 迎接新中国的到来, 相信自己, 争取美好的前途。正如孟子所强调的“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战争如此, 和平时期的建设亦如此, 古代治理黄河, 修大运河, 今有三峡大坝的修建, “九八抗洪”, 没有团结协作, 怎能完成。治理国家也是如此, 一个国家只有团结, 上下一心, 才能战无不胜, 无坚不摧, 正所谓众人划桨开大船。个人的生活也是如此, 只有与人为善, 善于合作, 才能进步发展。

要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校园, 必须加强团结。而要加强团结, 就应做到严于律已, 宽以待人。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则远怨矣。”每个人每日都应三省吾身, 克己慎行, 对待他人则要宽宏大量, 宽以待人。作为当代高中生要遵守法律法规, 具有法律意识, 遵守校规校纪, 尊重社会公德, 从自我做起, 严格要求自己, 不吸烟、不喝酒、不打架、不骂人, 遇到同学之间有矛盾时, 要换位思考, 先正已, 从自身找原因, 宽待人, 容人之过。只有这样, 我们的班级才能团结, 我们的学校才能和谐。

二、自强不息, 求索攻坚

《易经》中语“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屈原所云“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自强不息, 求索攻坚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激励着中华儿女拼搏奋斗, 改革进取。自强不息也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古代圣贤处于困境之中, 却依然都成就大事。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正如孟子所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面对大自然的灾害, 古有大禹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 今有面对地震, 汶川人, 玉树人在党和政府的关怀, 全国人民的帮助下, 自强不息, 重建家园。近代社会面对列强的侵略, 中国人民不畏强暴, 反对外来侵略, 维护国家统一。

面对逆境, 古人尚能如此, 我们今人更要做到自立自强, 要敢于下定决心, 排除万难, 才能取得胜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也会遇到各种困难:经济上实力不足, 意志力不强, 经验不足, 身体的病痛, 学习成绩难提高等等。作为高中生, 要树立求索攻坚的意识, 学习上培养探究精神, 不懂就问, 读书不怕难, 知难而上, 坚信水滴石穿, 要百折不挠, 方能成功。

三、诚实守信, 修身养性

中华民族推崇诚实守信, 只有内心诚实, 待人真挚诚恳, 做事才能讲信用, 古代就有曾子杀猪的故事, 教育孩子都是如此, 更莫说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诚信为本, 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无形资产。今天的高中生更应树立言而有信, 无信不立的观念。以诚为本, 培养诚实正直的人格, 做到诚实守信, 言行一致, 不说谎, 不骗人。任何情况下都要严格要求自己, 待人要开诚不公, 襟怀坦白, 光明磊落, 做错事敢于承认, 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并勇于改正。做事要实事求是, 不弄虚作假, 独立完成作业;要三思而后行, 对别人许下的诺言, 要说到做到, 要守时, 守信, 守约。

诚实守信是修身养性的内容之一, 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都是通过修身达到的。儒家经典中说“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修身使个体达到较高的美德素养:勤劳节俭、孝敬父母、谦虚礼貌。通过修身, 可以使人有渊博的知识, 不俗的谈吐, 高雅的气质。通过修身可以成就事业, 使人有不苟的学习态度, 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修身, 多一些处事的坦然, 少一份无谓的执着, 多一些真诚的微笑, 少一份待人的无礼。学生从自身做起, 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 从小培养奉公、清正、廉洁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努力学习本领, 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四、爱国爱民, 敬业尽责

儒家道德历来强调爱国, 敬业精神。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顾炎武有“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张载有“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请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在万世开太平”的襟怀。这些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气节和浩然正气。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的力量源泉。古往今来, 有多少仁人志士, 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统一, 民族的独立, 不惜抛头颅, 洒热血, 前仆后继, 用艰苦卓绝的斗争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要培养高中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了解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 我们要把爱国之情, 化为报效祖国之行, 维护国家荣誉, 尊敬国旗, 会唱国歌, 每周升国旗时要肃立, 脱帽, 行注目礼。要爱护公共设施, 文物古迹, 爱护花草树木, 不破坏环境, 要敬业尽责, 培养自觉的事业心, 责任感, 勤勤恳恳, 扎扎实实的工作。作为学生, 学习就是事业, 懒散不能提高成绩, 不积跬步, 无以致千里, 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河。要重视每一节课, 重视每一次练习, 每一次考试, 学习犹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要认真预习、主动学习, 及时复习, 按时完成作业。作为值日生, 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为已任, 正所谓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每个值日生认真打扫, 从教室到操场, 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班干部要尽职尽责, 帮助老师管理班级。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 要有主人翁责任感, 积极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学业有成, 班级才能更好。

读《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的读后感 篇8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大学生;实践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55-01

近年来,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的同时,社会问题日益突显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党中央反复强调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十八大报告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社会的中坚力量,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者和实践者。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使之融入到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就成为必然。

一、中华美德的内涵

中华民族有着“重德”的传统。总结中国传统道德,有许多道德范畴需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美德即发端于中华传统道德范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是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早在春秋前期,一些贵族学者已经谈到一些道德规范,如仁、礼、惠、忠之类。后来孔子加以发展,提出以“仁”为最高规范的,包括“三大德”的道德规范体系。这些内容涵盖了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各个方面。新时期并赋予了传统美德新的内涵:“孝”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第一要义;爱国是传统美德的核心;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是基本内容;自强不息的民族魂是落脚点。

二、中华美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西方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冲击。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在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国际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思想道德的考验。第一,实用主义热。实用主义的独特风格主要在于强调立足于现实生活,把获得功利效果当作最高目的。在相当一部分人中有所发展,为实用主义的流行提供了现实的思想基础。第二,科学主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在我国推进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又翻译和出版了大量的自然科学成果,使广大青年看到了科技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在开拓了大学生视野,活跃了思维同时也让部分人对远大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缺乏应有的热情。不少大学生对西方现代化的物质文化消费、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感兴趣,过分的追求物质文化享乐,过于关心自我,淡化集体,不讲奉献。

(二)市场经济中价值观念的困惑。

价值目标是一个人的总的意向和最高目的,它总是贯穿于人的全部社会实践之中,体现人的思想和道德观念。不同的思想道德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因而在社会变动时期,过去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系统与新出现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相适应的观念发生了不相协调的碰撞,从而在人们中便产生了困惑。面对社会上流行的某些混乱的思想道德观念,又使一些人对于“如何为人处世”深感迷惘和困惑,在道德价值取向上陷入矛盾和两难之中。他们内心原有的朴素的道德正义感,由于得不到环境的积极的认同而感到失落、压抑。长此以往,就极有可能由困惑而走向对道德的叛逆。这种现实已在社会生活中滋生。

(三)高校对中华美德教育在继承中创新缺乏应有的认识和重视。

目前,有些人认为,中华传统美德与现代化的实际联系不起来,或很少有联系。这种看法不妥,“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动态概念,实际上中华传统美德从未间断过“现代化”的流动过程。毋庸置疑在现代,中华传统美德要接受现时代的挑战,使其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得以继承和弘扬。正确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坚持古为今用,发展创新。

三、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发挥“两课”的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培养其形成正确价值观。

“两课”教学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传统美德教育的作用举足轻重。教师可通过自身的学识和魅力引领和促进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高校中的传播。也可以通过找各门教学课程与传统美德教育的结合点,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有针对性地把传统美德内容分解贯穿到高校的各学科课堂教学之中,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美德教育理论,创新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教育活动的根本指导思想,观念创新是提高传统美德教育的前提。学生是美德教育的主体,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重视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重视对学生内在自觉与自律意识的培养,让其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受到美德教育。传统的学生美德教育工作模式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是权威式的灌输型。这是一种以辅导员、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这种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而坚持“以人为本”才是做好大学生日常工作的重要教育观念。

(三)通过实践教育,提高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工作实效性。

通过实践教育,以社会实践和各种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美德教育是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正是由于积极投身和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才能亲身接触、感知和体验中华传统美德。使之前对中华美德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实践教育的渠道是对理论教育渠道的一种补充,同时也是一种新的中华美德教育形式。各高校可以与单位、企业共同开展校企共建的“中华美德教育活动”学生亲自去认知、体验、践行、去实现中华美德的“内化”进而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可通过参加公益活动、假期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学生有意识的从身边点滴做起,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把自己锤炼成为德才兼备的国家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董艳梅.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高校道德建设新模式.[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

[2]陈福生/迟建华.中华美德教育论[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

[3]高职院校传统美德教育研究. 韩增新[D] 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读《中华美德故事》有感 篇9

幼时的刘勰家里很穷,但就是这种艰苦的环境下,刘勰爱上了学习,他开始对读书长产兴趣。并在一位老婆婆的引导下来到一个寺庙里读书,他刻苦学习又在老方丈的指导下写出读书心得。后来,老方丈又提议他去拜见司徒沈约,在不懈的努力中,刘勰写出了著名的《文心雕*》

刘勰的学习精神让人佩服,他的进步让人赞叹。他的学习态度更诗人在不觉口。当然,现在我们的身边也又、有像刘勰这样的人。

张妞,铜山期、区大许镇太山中学生,他在学校里是老师的助手,积极为老师分担工作的忧愁,他乐于助人,并帮助一些困难的学生学习,他组织优秀的小伙伴成立互助小组,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定期把学习情况向叔叔阿姨汇报。让一些学生的家长能如实的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帮助他们走向健康之路。一些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就说:“我们的孩子多亏你了张妞啊!”

张妞的学习态度踏实,专一,对留守儿童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给他们最贴心的照顾,让他们可以感受到家一样温暖。

我也是一位出生在20世纪的中学生,和张妞生活在一个世界里我呢,平时的生活习中,遇到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那些小问题对我来说小意思,但是那些较困难的问题却解决不了。所以,通长的情况下,我在学上遇到很多困难的时候往往会半途而废,我常常懊恼自己为什么不能像刘勰那样拼尽自己的权利去探索去闯自己的天地呢?我的同桌平时就是一个非常热爱学习的学生。他喜欢帮助人解决学习上的问题,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会积极探究,如果琢磨不出来他是不会放弃的他会向一些成绩更好的同学寻求建议,然后在深入的思考。可以说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就是因为这样,他的成绩才会向东方出升的太阳一样,蒸蒸日上。现代的一些中学生都是因为厌学而经常逃课不想上学,让家里的父母担忧,并花一些高价钱让孩子却不懂得珍惜父母的那些钱,每次都是吊儿郎当的过完每一天。而古代的刘勰因为家中太贫苦所以没有太多的钱去读书,只能到附近的寺庙中读书。但就是因为家里穷,刘勰才决定要奋发图强,为“家”增光。可是那些每天将钱用在了毫无价值的悠闲之处,简直让人看到后就感觉无比憎恨。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篇10

程母侯夫人,是大中公程珦的妻子,程(颢)明道、程(颐)伊川的母亲。她对公婆尽孝道,治家有规矩讲家法。她性情谦和随顺,尊敬丈夫,即使小事,也必须报告 大中公而后行。她从不打奴仆,若见子弟对仆人稍有呵责,必定教训说:“人的贵贱虽不同,但同样都是人!”她待婢女仆人很宽厚,处处怕伤害他们;而对孩子, 一有过错,小的责问批评,大的请示大中公,一定要其改过才罢休。

她曾说过:“子女之所以不孝,都是由于当母亲的隐瞒其过错,父亲不能得知,因而无法及时教 训于他。”程母生了六个儿子,死掉四个,只剩下明道、伊川两兄弟,怎么不极其珍惜!孩子才几岁,走路跌倒,仆人急忙抱扶,程母总是斥责孩子说:“你若慢慢 走,会跌倒吗?”吃饭的时候,她让孩子坐在自己身边,若孩子要尝名贵的羹,程夫人即呵斥制止说:“小时处处满足他的要求,长大后怎么得了呀!”孩子要是与 人争执、吵架,虽然儿子是对的,她也不袒护,说:“担心的是他长大后不能受委屈,不担心他不能伸啊!”所以二程夫子,从小时候对饮食衣服一点挑剔都没有,也绝无恶言骂人。二人长大后,成为宋代大儒。

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篇11

一.诵读诗文, 崇美尚德

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古诗词占有一定的比重, 这些经典的古诗文, 不仅韵律流畅、节奏鲜明, 而且文词优美、简洁凝练、寓意深刻,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与精华, 语文教学应深挖中华经典文化品德教育内涵, 向中华经典文化要教育, 向中华经典文化要素材。

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谭嗣同的《题壁》等爱国诗词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我们可以用“怒发冲冠, 凭栏处”培养他们精忠报国的伟大情怀, 用“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树立他们只取丹心不畏死的高尚品格, 用“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教育他们继承和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读《五柳先生传》, 让学生体会到了陶渊明“淡泊名利, 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读《论语》, 学生知道了“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把它当作鼓励自己求学好问的座右铭;读《木兰诗》又感受到家庭的责任和国家的安危是联系在一起的。

二.挖掘课文, 悟美思德

语文教材是民族文化的凝聚点, 始终保持着民族传统的思想道德的丰富内涵。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情感受到熏陶, 思想受到感染, 心灵得净化, 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懂得是非曲直与美丑善恶, 并依此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 就必须在语文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树立传统美德的教育意识, 挖掘传统美德教育内容, 并且融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 启发学生思考发言, 一场“移山还是搬家”的讨论, 使大家取得共识, 《愚公移山》这则寓言, 体现了一种改造自然, 战胜困难的大无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我们伟大的民族才能在广袤的塞北大地开采出石油, 正是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在群山峻岭中凿出红旗渠, 正是这种精神我们才能自力更生实现“两弹一星”的梦想。这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不畏艰难的精神所至。作为未来的建设者, 更需要继承这种精神, 在建设祖国的伟大事业中大展宏图。

中学语文教材中以传统美德为题材的课文还有很多, 她们生动而真实地记载了我国民族的优良传统, 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写照。例如《背影》《散步》《劝学》《送东阳马生序》《陈太丘与友期》等, 这些课文以传神而富有强烈表现力的语言文字, 展现了丰富独特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

利用好这些课文, 就能潜移默化地滋润学生心田, 使他们逐渐摆脱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 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才会使他们产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继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三.写作训练, 绘美歌德

作文体现着学生的个性及其内心所思、所想、所感, 学生要写好作文就要了解有关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学等方面知识, 就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 这样无形之中他们就走到了从历史到现实的继承和发展之路, 在比较鉴别之中, 传统美德的精神犹如种子默默地播种在他们心底, 直到开花结果。因此, 围绕传统美德教育, 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进行作文教学是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传统美德故事成为写作的素材, 被学生熟知并运用。如李白改邪归正归功于铁棒磨针的启示, 而这种持之以恒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重要材料之一。如学习《记王忠肃公翱事》时, 我设计一道作文题“王忠肃公, 我想对您说”, 学生列举古今清政廉洁之士, 鞭笞今时贪官污吏, 使清政廉洁的意识植于头脑, 深入骨髓。可以说无数传统美德都可以入题作话, 通过学生创造, 形成优美精深的文章, 洗涤学生的心灵, 丰富他们的写作内容, 提高其思想深度。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一 篇12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二:爱国爱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清之际爱国学者顾炎武的名言。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爱国爱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只要我们光大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会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林则徐面对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1839年3月,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6月3日,人们把缴获的鸦片全部投进硝烟池。顷刻间,鸦片全部销毁。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门硝烟的壮举,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页。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三:谦虚礼貌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礼貌。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他不会真正懂得礼貌,谦让也是谦虚、平等的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四:刻苦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勤奋读书方面表现得格外突出。不论是善于治国的政治家,还是胸怀韬略的军事家;不论是思维敏捷的思想家,还是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取得不同反响,都是与他们从小的远大抱负分不开的。俗话说:“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立志,贵在少年。稍许浏览一下历史,一个个勤奋学习的动人故事就会争相跃入你的眼帘。匡衡幼年凿壁引光苦读,终以说《诗》而扬名;茅以升少年立志,远涉重洋,经历千难万险,终于成为“桥梁之父”„„。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今天,我们有着比前人更优越的学习条件,在继承和发扬勤学立志的同时,更要不断地激励自己,为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国,更加勤奋地学习。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

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五:尊老爱幼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我渴望成功,但我深深知道成功的真谛是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上进心,意志坚强,有毅力的人。有句话是: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命运。从这种意义上说。一个好的性格就是成功的前提。而习惯是性格的体现,下面我们看一个例子: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伟人之一。他博学多才,是爱国者,科学家,作家,外交家,发明家,哲学家;他自修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并引导美国走上独立之路。在他年轻时,他发明了一种方法,它首先列出成功必不可少的13个条件:节制,沉默,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纯洁,谦逊。他决心获得这13种美德,并形成习惯。为此他设计了一个成功记录表,每一种美德占一页,画好格子。在自我反省是,若发现当天未达到的地方,就用笔做个记号。他在自传中特别记述了他的这一伟大发明,因为他的一切成功与幸福都受益于此。

富兰克林希望成功,但是他首先还是培养自己的习惯。可以说它的成功得益于他的成人。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只有在尝试中努力拼搏,才能在拼搏中获取成功。朋友,不去尝试,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去拼搏,我们什么也做不成。尝试,会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拼搏,会让成功离我们更近!

三年还是那双旧袜子

1932年,红军打到漳州,我由白区厦门到漳州,住在毛主席那里。一眼看见他脚上穿的黑线袜子,已经洗成又薄又稀的灰色袜子了,我盯着他的袜子看,主席把脚一伸,对我说:“这双袜子还是1929年下井冈山后你替我买的,已经换过两次袜底了,你看还是好的。不过再不能换袜底子了,袜面也太稀薄,经不起洗了。”主席说着,还有些舍不得的样子。毛主席行军中惟一御寒的一条毯子,也不知用了多少年,自从我们一同行军,见到的就是这条毛毯,上面的毛已基本上掉光,差不多是一个麻袋片了。部队没收的毛毯,并不是完全没有,但是他不要。

打下漳州城伙食仍照旧

红军打下漳州,战士们的伙食都有所改善,我在十二师师部、东路军总指挥部和红四军政治部都吃过饭,除了猪肉,还有两样或三样菜。而主席那里,还是一样的菜,不是豆芽,就是青菜,晒台上有一个大木桶,用水泡着三个一尺多长的海茄子,但伙夫不会做,直到我离开主席那里,茄子还仍然泡在桶里。

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我们人类社会的美德。古今中外,无论是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都将艰苦朴素作为一种美德发扬光大。联合国专门把10月31日设立为“勤俭日”,也就是提醒并要求人们在新世纪仍然要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

在人们的印象里,富豪应该是开着名车、住着豪宅、出手阔绰的一群人。但台湾很多有钱人,尤其是那些拥有数百亿元资产的超级富豪却“反其道而行之”,在衣食住行上奉行简单原则。他们的俭朴生活也改变了台湾人的奢华之风。绝大多数没有私人飞机和游艇。以国际间公认的“真正富豪入门车———劳斯莱斯”来说,十几年前台湾只有武打明星王羽购买了一辆,亿万富豪都没有。只是近几年,才有一些人相继购买了劳斯莱斯,但像宾利那样的超级豪华车,在岛内还是很少见。很多富豪的专车甚至是最普通的轿车,像裕隆集团的掌门人吴舜文从创立裕隆汽车公司至今,其专车始终是裕隆自己的产品,一辆车的价钱不过30万元人民币左右。其他人像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远东集团掌门人徐旭东和航运巨头张荣发等亿万富翁,他们的专车也都不是国际上公认的豪华轿车。有人戏称,如果光看专车,很多人或许会以为台湾没有富豪呢!

香港富豪李嘉诚有一次从酒店出来,准备上车的时候,把一枚硬币掉在了地上,硬币咕辘辘地向阴沟滚去,他便欠下身去追捡。旁边一位印度籍的保安见状,立即过来帮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诚把硬币放进口袋后,再从钱夹里取出100元港币,递给保安作为酬谢。为了一元钱却花了100元,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划算的。有人向李嘉诚问起这件事情,他的解释:“若我不去捡硬币,它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安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费。我觉得钱可以拿去使用,但不能浪费.战国初期有一个叫曾的小国,它的国君非常浪费奢侈,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要上几百道菜,这些菜有的甚至连尝都没尝过就被倒掉了。他的一顿饭足够一个穷人吃几个月了,可他每次不是嫌菜太少,就是嫌味道不好,经常骂仆人:“就这么点儿菜,让我怎么吃饭,你们是不是想饿死我呀?”,甚至连日日服用的滋补圣品驴胶也只取专用黑驴皮以及专用的阿井水来熬制,并且还要保证“经夏不软、油黑中带有琥珀色”的特点。

墨子知道这件事后,就对别人说:“曾国就要灭亡了!”有人问墨子:“你凭什么说曾国要灭亡了?难道你听说有哪个大国要攻打它吗?”

墨子坚定地说:“我是从它的国君吃饭的习惯中知道的。他这么浪费,大臣们也一定会受他的影响,不知节俭。他们君臣不知百姓劳作的辛苦,只知一味地剥削百姓,满足自己奢侈浪费的生活,这样只会导致百姓生活越来越困苦,一个个挨饿受冻,最终逼得百姓人人都想造反,如果一旦有别国来攻打,百姓没有反抗能力,或者有反抗能力的也不想反抗,这样的国家能不灭亡吗?”

果然,没过多久,正像墨子预言的一样,曾国很快就被别的国家灭掉了。

勤俭节约 争做合格小公民

同学们: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箅是在富裕的今天,我们也不能铺张浪费!

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家宝,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国家主席毛泽东所有衣服中竟没有一件不打补丁的;敬爱的周总理的睡衣穿了几十年,破了就补,补了又补,直到烂了,没法再补,就把整个背部换掉也不肯买件新的;无产阶级战士雷锋,脸盆用得油漆都落光了也舍不得丢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那便是为了替国家省下建设的资金!

有的同学会说,那时国家底子薄,所以需要勤俭,现在人们富裕了,应该享受一下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的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物质生活比解放前好多了,但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仍然需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些同学就有铺张浪费的坏习惯,他们专挑高档、名牌的文具相互攀比、炫耀,没有一两次便又扔掉了。据汕头都市报的调查报告,汕头市的小学生参加夏令营游览北京,有些人一天仅买饮料便花了50块,而组织单位准备的凉茶却无人问津。如此的大方,如此的铺张浪费,将来会怎样呢?这种现象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

勤俭节约是现实的需要,我们青少年更需要在生活中勤俭节约。为了家业的兴旺,国家强盛,我们必须培养勤劳、俭朴的高尚情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明天,我们的民族才能兴旺发达。

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国勤俭败由奢”,丢掉节俭的美德,贪图享受,妄想不劳而获,这种人是没有前途的。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勤劳节俭光荣,懒惰奢侈可耻的观念,即使在人民生活富裕的今天,也要继承勤劳节俭的美德,艰苦奋斗,争做合格的小公民!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厉行节约,从我做起》。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们学的第一首唐诗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尽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节俭,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的社会里,更显得意义深长。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节约要从小处着手,从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节约终究不只是小事,现在的社会有时候变得很陌生,有些时候,节约成了小气被人笑话,更有些时候,节俭却被当成贫穷的表现。我们需要在全社会改变那种所谓的虚荣消费心理和浪费观念,需要重新认识老祖宗留下的千年传统和良好美德。由此,我也想到了我们的节约意识却反差很大。回想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注意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往往是我们在不经意中就造成了诸多浪费。许多纸张只写了几个字就扔进废纸篓;白天亮着的电灯;卫生间水龙头

哗哗流水、地上到处洒落的粮食„„其实稍加注意,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们却忽视了这些细节。我想,在家里我们肯定能做到随手关灯、关水;为什么我们却忽略了这些细节?关键是我们没有将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没有将节约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并形成一种观念。

节约,是对家庭幸福的盘算,更是一份社会义务的担当。节约是一种远见,一种态度,一种智慧。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所以今天,我们应该大声倡议: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节约意识,“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生活方式”,坚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天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节约,我们才能节约资源,也只有时时处处从我做起,这样我们的地球家园才会永远美丽富饶!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勤俭节约美德,争做合格小公民》。(或者为: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小故事,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箅是在富裕的今天,我们也不能铺张浪费!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家宝,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毛主席所有衣服中竟没有一件不打补丁的。1932年,红军打到漳州,毛主席住在那里。他脚上穿的黑线袜子,已经洗成又薄又稀的灰色袜子了,部下盯着他的袜子看,主席把脚一伸,对他说:“这双袜子还是1929年下井冈山后你替我买的,已经换过两次袜底了,你看还是好的。不过再不能换袜底子了,袜面也太稀薄,经不起洗了。”主席说着,还有些舍不得的样子。毛主席行军中惟一御寒的一条毯子,也不知用了多少年,上面的毛已基本上掉光,差不多是一个麻袋片了。部队没收的毛毯,并不是完全没有,但是他不要。有的同学会说,那时国家底子薄,所以需要勤俭,现在人们富裕了,应该享受一下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国勤俭败由奢”,丢掉节俭的美德,贪图享受,这种人是没有前途的。战国初期有一个叫曾的小国,它的国君非常浪费奢侈,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要上几百道菜,这些菜有的甚至连尝都没尝过就被倒掉了。他的一顿饭足够一个穷人吃几个月了,可他每次不是嫌菜太少,就是嫌味道不好,经常骂仆人:“就这么点儿菜,让我怎么吃饭,你们是不是想饿死我呀?”墨子知道这件事后,就对别人说:“曾国就要灭亡了!”有人问墨子:“你凭什么说曾国要灭亡了?难道你听说有哪个大国要攻打它吗?”墨子坚定地说:“我是从它的国君吃饭的习惯中知道的。他这么浪费,大臣们也一定会受他的影响,不知节俭。他们君臣不知百姓劳作的辛苦,只知一味地剥削百姓,满足自己奢侈浪费的生活,这样只会导致百姓生活越来越困苦,一个个挨饿受冻,最终逼得百姓人人都想造反,如果一旦有别国来攻打,百姓没有反抗能力,或者有反抗能力的也不想反抗,这样的国家能不灭亡吗?”果然,没过多久,正像墨子预言的一样,曾国很快就被别的国家灭掉了。

读《中华少年美德故事》有感 篇13

一天上课之前,老师给我一本书,书的名字叫《今天我负责》,这本书写了一些美德少年故事。放学到家后,我就仔细阅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特殊同桌》和《兔子》这两篇文章。他们的故事感动了我,从他们两个人身上我学到了要真心实意的帮助别人,别人快乐的同时我们更快乐。兔子周婷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我反复的读,觉得她的故事就在我身边,她救了别人却牺牲了自己,虽然她是一个残疾女孩,但是我认为她是最美丽的。

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对照我自己,我发现,我平时做的那些事情还远远不够,比起她们,我还要加倍努力,要按照五好少年的行为准则来要求自己,争取也做个“美德少年”!

郑梁梅小学三(4)班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文明礼仪 篇14

德言开经。辄先祓濯。束带振襟。危坐苦学。

【原文】

唐萧德言、字文行。明左氏春秋。太宗时。历著作郎。弘文馆学士。晚节学愈苦。每开经。辄祓濯。束带危坐。妻子谏曰。老人何自苦。曰。对先圣之言。何复惮劳。诏以经授晋王。封武阳县侯。卒年九十七。

归有光曰。广东陈元诚。平生未尝读书。一朝自感激。取四子书终日拜之。忽能识字。夫儒家经书。本是修淑身心。一言而为天下法。一行而为百世师。经书所在。古圣贤嘉言懿行所在也。可不敬欤。

【白话解释】

小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演讲稿 篇1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是**号选手,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拾金不昧的人》。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的高尚品质。

古代有一位穷秀才叫做何岳,有一天晚上他在路边捡到了200多两白银,但是他并没有打算留下这笔钱,因为他想着丢银子的人一定非常着急。第二天一大早,何岳便带着银子来到他捡钱的地方,在那儿等待失主。不一会儿何岳见到有一个人正在着急的寻找着什么东西,便上前询问到:?你是在找什么东西吗??那人说丢了银子,何岳又问到:?你丢了多少银子?你的银子有什么样的标记吗??那人的回答与何岳捡到的银子都相符,于是何岳便把银子还给了他。失主为了感谢何岳,拿出一部分银子打算送给何岳,但何岳拒绝了,他说:“如果我是个贪图钱财的人,早就可以在捡到你钱的时候就把他都占为己有了,既然我当时没有这样做,现在又怎么会要你的这些钱呢?”秀才何岳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当今社会,在金钱的诱惑之下,人们的贪婪之心已然占据了上风。前不久,在新闻上看到了这样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一个农民工刚从银行取出一年的工资,在骑车时不小心跌倒了,钱被风吹起,四处飘散,于是引来了路人的疯抢。

转眼间,1 7600多元辛苦钱,最后只剩下3000多元。一边是农民工的跪求与恸哭,一边是路人的疯抢,两相对照,真是让人感到悲哀。

对于那些见利忘义的人,我想大声对他们说:?做一个拾金不昧的人吧!请让社会多一些拾金不昧的‘正能量’!? 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一种羞耻。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羞耻,那将是一个人堕落的开始,一个民族如果不懂得羞耻,那将是一个民族沉沦的开始。让我们把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吧!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篇二: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刻苦学习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刻苦学习》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

您们好!今天,我演讲的是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之刻苦学习。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勤奋读书方面表现得格外突出。不论是善于治国的政治家,还是胸怀韬略的军事家;不论是思维敏捷的思想家,还是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取得不同反响,都是与他们从小的远大抱负分不开的。俗话说:“有志者立常志,无志者常立志”,立志,贵在少年。稍许浏览一下历史,一个个勤奋学习的动人故事就会争相跃入你的眼帘。匡衡幼年凿壁引光苦读,终以说《诗》而扬名;茅以升少年立志,远涉重洋,经历千难万险,终于成为“桥梁之父”??。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同学们,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今天,我们有着比前人更优越的学习条件,在继承和发扬勤学立志的同时,更要不断地激励自己,为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国,勤奋、刻苦地学习吧!

演讲人:四年级学生篇三:中华美德演讲稿

中华美德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农垦北安管理局二龙山农场小学四年二班的王子瑶,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美德 孝父母 从我做起》。

多么令人敬佩的孝心啊!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礼仪之邦。孝敬父母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孝是人世间一种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是人的一生中最深刻的亲情,它是人的根,人的本。撰写《说文解字》的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意思是说: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要在上面呵护着;当孩子长大以后,父母老了,孩子就在下面背着老子。现代新华字典对“孝”的解释是: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从古到今对孝的解释来看:孝的核心就是善待父母。子女要尽心尽力地赡养父母,尊敬和关爱父母。我们常说的?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小羊羔吃奶都是跪着,表示对母亲的敬重;小乌鸦长大后要给大乌鸦找食吃,表示对父母的回报。连羊羔和乌鸦这样的动物都知道孝敬父母,能够以亲情回报,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是不孝敬父母,那不就是连动物都不如了吗?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真不少。”是呀,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呵护。父母的爱深如大海,父母的爱重如泰山。2008年“5.12”四川大地震的第二天,搜救队员在北川县的废墟中看见了这样一位母亲:她一动不动卧在废墟中??透过那一堆堆钢筋水泥的间隙,人们可以看到她倒下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双手扶着地面,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

了,看上去惨不忍睹??救援人员确认她已经死亡,但救援队长却在她身下发现:有个孩子还活着!废墟被清理开,在她身下出现了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面包裹着一个大概三四个月大的婴儿??因为母亲的庇护,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还在安静地睡着??随行的医生解开小被子,准备做些检查时,发现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落泪了,手机在人群中默默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这,就是我们的父母!终其一生,舍尽全力,甚至于自己宝贵的生命,来为自己的孩子撑起一片蓝天的父母?? 舔犊情深,父母之爱,深如大海。在这个世界上,给我们最多的爱的人,莫过于我们的父母了。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私的、不计回报的;父母对我们的养育,都是尽心尽力、不惜任何代价的。回眸细想,我们一直沐浴在父母的爱河里:当我们第一次喊爸爸妈妈的时候,第一次独立迈开一步的时候,第一次歪歪扭扭地写出一个字的时候??是父母在身边悉心地教导我们。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倾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成功,衷心为我们庆祝的人,还是父母!父母之爱,深如大海,情比天高!因此,不管父母的社会地位如何、知识水平如何,他们都是我们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们永远去爱的人!

可是我们又是如何回报的呢:我们可以将父母费尽心思做的,自己不喜欢吃的饭菜,不动上一口,而面无愧色;我们可以将他们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很多同学总是说:将来等我长大了,有能力了,一定好好回报父母。但是同学们,你们忘了,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时间是不等人的!等到你自以为拥有了可以孝顺能力的时候,一切都可能已经晚了,我们的父母那时也许真的吃不动了,也穿不了,甚至有些身体不好的父母都会远离尘世了。对于将来谁都无法预料,我们唯一能把握住的,只有现在!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讲究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也就是讲,父母的身体健康,儿女应时刻挂念在心。所以,不要把遗憾留到将来,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回报!虽然我们还小,不能与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但我们在学习上、在生活上的自立自强,就可以少让父母为我们操心。要

知道,哪怕一句关心的话语,一杯解渴的热茶,一张满意的试卷,一个会心的微笑,都可以安慰父母为我们百般焦虑的心!孝敬父母,从身边小事做起!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让我们铭记父母的恩情,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们,因此,我要向所有少先队员提出“传扬中华美德——孝敬父母”的“六心”倡议:

常问好,讲礼貌,让父母舒心;

少空谈,多帮忙,让父母省心;

求上进,走正道,让父母放心;

勤学习,苦钻研,让父母开心;

逢难事,勤商量,让父母称心;

遇矛盾,能宽容,让父母顺心。

同学们,让我们牢记父母的恩情,孝敬父母吧!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父母,不要再认为父母养育我们是理所当然的事了,也不要再一味无休止地索要和抱怨啦!让我们一生一世牢记父母的恩情,孝敬自己的父母吧!

亲爱的同学们,最后,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自己的父母大声说:“爸,妈,你们辛苦啦!我爱你们!”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篇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演讲稿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做文明小学生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做文明小学生”。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在自己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为了这五千年延绵不绝的中华文明,为了这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同学们快快行动吧,让我们一起来争做文明的小学生,从自己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改掉各种陋习,走在校园里,自觉地弯腰拣起脚边的纸屑;走在教学楼里,主动地向迎面走来的老师问好;步行在大街上,认真遵守交通法规,与文明通行,坐在公共汽车上,真诚地为身边的老人让座„„其实“文明”并不遥远,它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如果你还没有做到,就从现在开始。在家,争做孝敬父母的好儿女;来到学校争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我们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让我们朗朗的书声和欢歌笑语在校园里回荡。让我们在这里留下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回忆。当有一天我们步入社会,我们就一定会成为一名有公德、守法纪的好公民。“成于心而形于外”。让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让我们在自我监督于自我完善中逐步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并使习惯成为自然。真真正正做一名合格的、文明的小学生。

中华魂美德颂演讲稿

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从《诗经》中“坎坎代擅”的江边,到《史记》“金戈铁马”的楚河汉界;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我看青藏高原脉动的祖国;看黄土高坡起伏的祖国;看烟花苍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祖国;看群峰腾跃,平原奔驰,长河扬鞭的祖国。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过壶口,闯关东,走三峡,奔大海。在河西走廊,华北平原,我看祖国的富饶与辽阔,看祖国千里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国崇高与巍峨,看祖国繁荣的霓虹灯日夜闪烁,灿若银河„„

给我肤色的祖国,给我智慧与胆略的祖国。尽管在乡村,还有辍学孩子渴望的目光;尽管在城镇,还有下岗工人无奈地诉说,但我知道,更有改革的浪潮迭起,冲破旧的观念,旧体制的束缚,迎来新世纪磅礴的日出!这是一个除旧立新的祖国。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我的话语多得成一部历史,我的话语多得可组成一片星河,但是说得最多最动情的一句,便是——腾飞吧祖国、祖国吉祥,吉祥祖国。

中华美德颂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在文明的进程中,人类创造了日益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绚丽多姿的精神文明。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为人类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长河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留下来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贡献了众多泽及后人,深刻改变世界的发明创造,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今天,我们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焕发出强劲的活力,从过去贫弱,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令世人瞩目。

中华文明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同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明的受益者、传承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孔融让梨、雷锋助人、屈原投江??这些美德故事,是我懂事以来听到最多、印象最深刻的,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爷爷送过我一本书,书名是《我们的榜样》,其中的人物故事让我记忆犹新:孔融礼让谦虚,这使我接触到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雷锋叔叔无私奉献,让我体会助人为乐的快乐;而屈原投江的伟大胸怀,成就我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书中许许多多的美德人物是我们民族悠久文明的缩影,他们是我人生中不断学习的榜样!传承文明美德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光荣任务,我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崇高志向,以文明美德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让我大声向所有的人呼吁:“文明美德,从我做起,让世界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我们相信,通过大家共同努力,使青少年从平常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传承文明,践行美德,他们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华章!谢谢大家!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曾引领世界,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中华美德颂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中华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文明礼仪、个人修养的民族。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明的受益者、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文明礼貌就仿佛一棵小树,虽微不足道,但却是每个人都不可缺少的。讲究文明礼貌,不仅能给他人带来和谐、美好的感觉,也让自己的心头感到无比愉悦与温馨。每天早晨,迎着和煦的微风来到学校,亲切地对老师说一声“老师好!”,让文明伴随着我们;吃完东西,把包装袋、纸屑随手扔进垃圾桶,不使它随风飘舞,让文明伴随着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讲脏话,谈吐得体,让文明伴随着我们„„然而,虽然我们从小接受着文明礼仪的教育,几乎每个人都能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仍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在一些公共场所内,明明墙上贴有“禁止吸烟”的标语,却仍有人在吞咽吐雾;大街上,有人明明离垃圾桶只有一步之遥,却仍随处乱丢,任垃圾在风中“舞蹈”;校内校外,都能听到有人开口便说脏话的声音„„大家可曾想过,在我们“吞咽吐雾”的同时,也把我们的文明和涵养吐走了;在我们随手乱丢垃圾的同时,也丢走了我们的清洁和风度,在我们随口骂人时,也骂走了我们的尊严和人格。文明的社会,更需要文明的我们。让我们从今天起,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处处都开满文明之花!

传统美德从古至今,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孕育的传统美德,一直为各国人传颂,是大家纷纷学习的对象。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少年时就写得一笔好字,但一位老者告诉他,有人用脚也能比他写得更好,柳公权心里不服。经过亲眼所见后,他终于能够虚心向人求教,明白了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杨善洲爷爷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他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 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杨善洲爷爷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带领百姓在贫瘠的家园播撒幸福的种子。他以一生的忠诚和执着,守卫着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他的事迹,无疑是“无私奉献”最完美的诠释。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我们要把中华的传统美德延续下去,并把它发扬光大!让我们一起携手,一起讲究文明,发扬美德,让五千年的中华之星永远闪耀,让“礼仪之邦”这个美称,永远挂在中国的头上!

谢谢大家!篇五:中华传统美德演讲稿

中华传统美德演讲稿

我国传统美德以德作为根本。它的精神精髓是以义制利。古人云:“人无良知不如兽。”“生以戴义,义以应生。”如果一个人连德都没有,那他和生禽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养成良好的品德,树立以道义为重的人生价值观。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从五千多年前追溯到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祖宗留传下来的美德究竟还剩下多少?面对大街上的人群,除了一张身份证能证明他是一个中国人外,还有什么能够看出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呢?金黄色的头发,另类的着装,不文雅的举止,开放的思想,种种种种,这无疑不是我们的悲哀,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哀!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们淡忘了庄严的国歌;面对慈爱的父母,我们忘却了恭敬感恩;面对亲兄热弟,同窗好友,我们遗忘了纯真与和睦;难道这些不是中国教育的耻辱吗? 如今“富贵不能淫”已是荒谬;“律已修身”已成为佳谣;“仁爱孝悌”已成为历史;“天下为公”已成为过去!传统美德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的基矗没有了传统美德,一个国家将只剩下空荡荡的躯壳,任凭别国的践踏,任凭别国的侮辱。年年的烧杀劫掠,连连的烽火硝烟。如果任凭传统美德在我们这一代毁灭,我们将是民族的罪人,历史的罪人!随着胡-景-涛主席的构建和-谐社会,树立八荣八耻观的新鲜出炉,为我们带来了民族的希望。现在,到了我们该认祖归宗的时候了!现在,我们必须拿出勇气和智慧,挽救我们的民族,弘扬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是《承继传统美德 弘扬民族精神》。一.爱国、气节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节。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在爱国方面 为后人作出了榜样。诸如卓有见识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被杀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横眉冷对的鲁迅,抗日献身的张自忠,以及无数为国捐躯的共-产-党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爱国精神,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以上种种爱国和气节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然而在中华历史上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及权势的威迫,小则卖友求荣,大则卖国求贵也大有人在。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以祖国和民族利益为重。二.奋发、立志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而立志又决定了一个人,一个 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进道路上的努力方向。“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说明一个人的成长与其少年时代有密切联系,历史上少年大志者不乏其人。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前去广州革命根据地,途经长沙写下的《沁园春·长沙》,其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现出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并为之奋斗终身。十九岁的周恩来所作“大江歌罢掉头东”也体现了他改造旧中国的远大志向。可谓少年壮志凌云。

上一篇:我多想高中生优秀作文下一篇:2024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