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人民警察征文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原创人民警察征文(精选6篇)

原创人民警察征文 篇1

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是您的血脉,坚固刚毅的黄山,长城,是您的脊梁。

走在青藏铁路上,看那美丽的藏羚羊,观这三峡大坝里,多少迷人的风光。

原子弹的爆炸声,在戈壁闪出一道亮光,武汉长江大桥边,多少沿岸繁荣的景象。

在危难的时刻中,您总是伸出钢铁的臂膀,在欢呼的年代里,您总是与我们分享自豪。

多少辛勤,多少汗水,铸就出人民共和国的力量,多少心声,多少感动,交织出一篇篇动人的乐章。

看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听祖国国歌壮志豪迈,心系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原创人民警察征文 篇2

2014年教师节前夕, 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慰问教师并发表重要讲话, 号召全国广大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 切实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和育德能力。经研究, 决定举办“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征文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铸云岭师魂育时代新人二、主办单位云南省教育厅德育处三生教育处、云南教育报刊社三、承办单位《云南教育·视界》编辑部四、征文对象各级教育行政管理干部、教研员, 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五、征文内容结合自身的从教经历, 撰写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和体会;就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严谨笃学, 淡泊名利, 自尊自律, 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发表自己的见解。六、截稿曰期2015年12月1 0日七、征文要求■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要求结合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现状, 以及自身的教育工作经历, 忌空发议论。■严禁抄袭, 来稿请注明姓名、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 同时在稿件上注明“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征文”字样。■稿件控制在3000字以内。■征文不收取任何费用。八、征文评选■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邀请相关专家组成评委会, 评审出一、二、三等奖, 并颁发获奖证书。■择优刊发获奖作品。九、投稿方式投稿请发送电子邮件至:13888495701@163.com或邮寄到:昆明市学府路61号云南教育报刊社《云南教育·视界》编辑部张惟祎 (收) 邮编:650223联系电话:0871-65239843

原创人民警察征文 篇3

Jungle的故事

Jungle生于90年代,也算得上是跨世纪的人了。

Jungle像其他同龄人一样,也在娇惯下成长。

Jungle也上了小学,成绩绝非一般人能比。

Jungle升入中学,自然也是名列前茅。

Jungle多愁善感,会为一支损坏的钢笔写悼词。

Jungle文采飞扬,码字功夫高人一筹,“行路难?行路难。行路何难?太白举北斗,挹酒浆,对饮七星。直挂云帆,云帆小,只够摩诘的生宜。只够唐寅的扇面;济沧海,沧海浅,仅泡陆羽一盏茶,仅酿杜康一盅酒。”也许可见一斑,

Jungle会躺在狂野的荒地上,听虫鸣,闻鸟啾,静观云来云往,日东日西。

Jungle也会坐在庭院的小竹椅上,与苍穹对话,指北斗,临长庚。

Jungle很在乎别人的看法,于是背负了太多的累赘。

Jungle度量很大,不会抱怨别人的种种行径。

Jungle乐观向上,任何时候脸上总有仙道式的微笑。

Jungle没有女朋友,但看见女孩子冷了,也会自觉地关门关窗。

Jungle不是全能,也会因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而头疼。

Jungle博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可道,非常道”也有所涉猎。

Jungle五音不全,但听玛丽亚凯莉的歌也会心神不定。

Jungle令人捉摸不到,会因为突发奇想,而去买酒喝,结果呛得泣涕交流。

Jungle略显鲁莽,总有一股热血青年般的劲头。

Jungle有点自恃,没有谁能使他心服口服。

Jungle不善言辞。但文章写得也算不错。

Jungle遗世独立,不知亦不欲知“长袖善舞”者的心思。

Jungle不谈钱财,却也不是像绿林好汉般仗义疏财。

Jungle胸无大志,只道“走好每一天要走的路”。

Jungle不跟风,偶尔也会沉醉于韩剧的幽默。

Jungle语出惊人,看似轻佻,哲理也总须有一些。

Jungle喜欢真实的梅兰芳,亦喜欢虚构的程蝶衣。

Jungle崇尚传统,会一年一年地练习书法,一页一页地翻阅《本草纲目》。

Jungle不愿解释什么,因为他确信:当别人不相信你的时候,任何的解释都是徒劳的。

Jungle是户外探险的发烧友,却没有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行。

Jungle可望成为“绿色江河”的志愿者,却没有宣传普及知识的口才。

Jungle任性,狂妄,效仿过阮籍的“穷途之哭”。

Jungle有原则,一旦养成的习惯,轻易是改不掉的。

Jungle生在农民,仰望着辽阔,却也背负着贫穷。

Jungle背负着贫穷,也孕育着希望。

Jungle有着无尽的希望,所以他在成长。

Jungle正在慢慢慢慢地长大……

作者:马骥

笔名:Jungle、透明皂的味道

所在地:天津市经济开发区第十三大街

禅:Jungle的语言是透明的纯粹的饱满的。但亦带着少年的惨绿。

轩:嗯,是啊,作者的文学积淀很不错,几乎每一句都引经据典,道出“我有我精彩,静待成长守候希望”的憧憬,但逻辑思维能力还要加强,譬如[性格]中间穿插了“五音不全”、“没有女朋友”等描述,是不恰当的哦,应该各自归类放在一起,层次感才能清晰分明。

星级评定:★★★☆

10号作品:

我们的青春与音乐有关

一条名叫“生活”的大河,将身处其中的我们,推送到青春的浪湾,我们迷失了方向,时而雀跃,时而忧伤,有些人来了又走,或留下记忆,抑或留下了枉然,到最后,只有自己来陪伴自己,唯一的,只是不和音乐说分手。

无数个孤独的夜晚里,一遍遍听家里的旧盒带,是姐姐喜欢的王菲,空灵而柔软的声音在耳边萦绕,然后仰望月朗星稀的夜空,感动,继而融进那极富张力的歌声里。

妈妈把“跑调”得厉害的录音机扔在垃圾箱时,我上了初二。我家住进了楼房,看大频电视、放VCD,盒带被我宝贝地收藏在抽屉中,每每触碰有绵长的思绪。开始听张惠妹和无印良品,一边翻看照片,一边想起在远方读书杳无音讯的朋友,开始怀疑细水长流和天长地久,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个外星球的矛盾结合体。

开始叛逆时,流行音乐席卷整个校园从Beyond、谢霆锋、蔡依琳听到后来几届“超女”。

我喜欢上了飞快奔跑和极端且怪异的头发,尤其是奔跑时连风都要在我的耳边呼啸而过的快感,常穿复杂的T恤和带有破洞的裤子,在寂静的草场,幻想自己是摇滚女王,和同学们肆无忌惮地“疯狂”,这使我们一度成了学弟学妹们的偶像。我变得固执倔强,也正是在那时——我在人生顽劣的时候,认识了一群福祸同享的死党,试着参加一些小的比赛,坐在小小的舞台的中央,心里明明是要了命的紧张,却佯装出老手的模样:坏笑,轻松。然后无疾而终地回到家。

上了高中,学会了乖,学会了谦虚,也学会了敢拼敢闯,但脸上永远只是青涩和微笑,仿佛一切都退到了原点。而对于音乐,也不再盲从。开始听经典,偏爱林夕的词,和温柔的旋律,开始懂得安静地聆听,不疯狂也不把任何心情写在脸上。看郭敬明、安妮宝贝、张爱玲的文字,对那些忧伤但深刻的语句有独到的欣赏。我依旧那么固执,反复练习一个个吉它和弦,不再轻易地张扬,至于过去,它们要我笑着遗忘。

开始在物理化学练习册上、黄绿蓝的便利贴上写诗,笨拙的文字有时也迸发出梦想的激昂,坚持写了厚厚一本时,我走进了文科班,生活依旧每天都听歌,并在清早阳光温暖的上学路上哼唱,我一直坚持步行上学,这样不会错过飞机留下的痕迹,和晨光中自己被拉长的身影。

头发在慢慢地生长,许多东西都在心里沉淀,明静的,隐晦的,无法丢弃的秘密,而我,乐在其中。收获了一些有相同爱好的粉丝朋友,他们每一个都善良可爱,喜欢音乐的人,心地纯净简单,坚持所爱的人,一定有一个美丽的梦想。

不和音乐说分手,希望大家都能坚持,最初的梦想。

作者:于玥

归属盟:中学盟

在读学校:辽宁省喀左县第一高中高二年级

个性宣言:海阔天空凭“于王月”

禅:不要和自己说分手才重要。固执也很重要。少年的孤单亦很重要。但文字略显薄。

轩:和小于同学一样,我也是个音乐爱好者,几乎称得上博爱,只要歌词好旋律好的歌曲就能吸引我的耳朵。由于本文是记录成长式的以时间推移为主要线索展开描述,所以难免会显得有点像记流水账,以后行文要注意详略的安排。

星级评定:★★★

11号11作品:

一个人的十八岁典礼

十八岁,当即将站在这条顾名思义的成熟边境线上,我却开始有了措手不及的惶恐。我已经站在了林齐口中的未来岔口,等着林齐的出现。而现在林齐,你是在哪里?

我已经回想不起最初遇见林的那天是个什么样的日子。他的出现似乎注定要黯淡那些渺小的背影。我只记得的是,在课后昏睡的时候,我突然手臂觉得很疼,我一看是同桌唐晓用力推我,说外面有人找我。高三这个敏感的学年,我被爸妈强制转到这所省重点中学,认识了我的新同桌唐晓,唐晓第一次看到我就问,“你原来是在哪个学校?当得知我出身于一所普通中学后,她就开始不太乐意主动和我说第二句话。”

林齐是个谜,一个寓言,或是一个充满隐喻的楔子,这些我都不得而知。他是高二转到这所中学的,独来独往,成绩出众,球打得非常好。他路过的校园角落,都会有一群女生的目光追随。而林齐的目光从未停留在任何女生的身上,就像他的自行车后座,一直都是空空荡荡。

每个礼拜五的晚上,他会在球场上打球,整个球场只有凌乱的篮球落地的声音。有时我也会想,他一个人打球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情。夜晚是我的保护色。我可以毫无顾忌地离他很近,近得可以坐在和他相隔半个球场的篮筐底下听他奔跑的声音,跳跃的声音。如果没有那次的意外,我想我可能在我最后的青春时光里,一直孤单地被林齐的背影覆盖,然后无声无息地离开。然而那个一如往常的星期五的夜晚,因为看守老伯突然尽职地走进了这片操场,那束照在我身上的光像是划破幕布的利刃,让我曝光在林齐的面前。我看见林齐清亮的眼睛,不动声色。这个秘密终于不再只属于我一个人。我是该高兴还是难过?

在被老伯训斥了一顿后,我开始无所适从,林奇抱起他的球就往前走,秋夜的风微凉,只留我一个人站在原地,看着他走远的样子出神。只不过我没有预料到他竟然回头,“你想晚上住在这里吗?”他说。声音很快消失在风里。但我确确实实听见。没来得及多想,我追上了他。“这么晚你怎么会在学校?”他问我。“我今天忘带钥匙,就回学校坐坐。”我胡乱就说了一个理由。站在他的旁边和他说话,距离不远也不近,似乎我们不熟悉也不陌生。从校门口到小巷出口那盏“路灯的微光搁浅在寂静的小巷,氤氲的气流弥漫。我看见我左手边的围墙上林齐的影子的轮廓在看着我,我是如此希望这条路还能再长一点。”走到巷口,我鼓足勇气打破沉默向林齐告别,“我往这边走了,那再见了”我说。我不敢看他,然后朝右边走。“这么急着再见,你那么肯定我会向左走吗?”身后传来他的声音。我回头看见他站在路灯冲刷出的白色浅滩里微笑,我第一次看见他笑,带点邪气,但却明亮,令我恍然。

牵起他的手时,我感受到自己怀揣着战栗的幸福。现在,我可以每个礼拜五的晚上,等着林齐打完球的时候,递毛巾,给他擦汗。坐在他自行车后座上看他的头发,偷偷闻他衬衣的味道,怎么说呢,像莲花?像薄荷叶?好像又都不像。我曾经以近乎瞻仰的姿态注视着林齐,而突然问来到的这些幸福似乎不那么真实。我和林齐的感情并不张扬,林齐似乎很希望可以低调到没有什么人知道,他说,在这所重点高中的高三里,我们需要谨慎而小心。虽然这让我难过,但想想这也是理性而正确的做法。就这样,平时我们会通电话,我经常打给他。而只有礼拜五会陪着他,看他打球,与以前不一样的是他现在知道有一个我会在旁边等着他。他也会送我回家,林齐话不多,我知道他以前一直喜欢一个人或习惯一个人,所以我开始学会侃侃而谈,说这个礼拜的秃顶物理老师的乡音又在课堂上闹出了什么笑话,说明天有什么打算。在我右手边的林齐平静而略带微笑地听,眼睛看着远远的地方,仿佛在想象我说的场景样。有时附和着说,“原来是这样的啊。”最后快到家门,他会轻拍我的头说,“快进去吧,小纱,晚安。”告别的晚安里,天空下满他点亮的光,最后我会看着他骑车离开。

“林齐,你想考什么学校?”我问他,“尽力而为吧。”他淡淡地回答。

“如果可以,我想努力和你上同一所学校。”我说。

来到林齐家楼下的时候,我真的希望自己从来都没有出现在这里。一切的事实都像是预约好的一样,那么的刚刚好。刚刚好林齐从楼道里走出来,笑容灿烂,是我真正的从来没有见过的如此开心的林齐。而这些都是因为他旁边的那个漂亮的女孩吧,他们终于看到我,而我看到林齐意外的表情,笑容凝滞。

仅仅一瞬间,我想明白了,我全都想明白了,所有的一切都溃烂成事实,假象过于不堪。长久以来,我只是作为林齐青春的凭吊,用于纪念他心中另外一个人。而我,幸运地拥有和那个人一样的名字,然后幸运地可以拥有林齐的注视。我,只是作为一面镜子,而存在。林齐口中温柔叫着的小纱,永远都不是我。

我在所有人面前都无比狼狈,我应该被蒸发掉了吧。我在心里说,林齐,从前一直是我看着你转身离开,就让你看我离开一次吧,也是最后一次。

路上,我收到林齐的短信,关于他和她,他16岁离开,没有告别,是因为父亲作为政府官员,被诬陷,全家在苦于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只能悄无声息地走,而真相大白的时候,她也在三个月前回来。还有,林齐,那些长长歉疚都不重要了,我没有在你心里逗留过,这也已经不重要了。

我只记得,在冗长的时间里,你一直都在我的心里。走后一切的情绪终于在我即将来临的十八岁戛然而止,盛大落幕。

“方成,你觉得十八岁应该怎么过才好?”我说。

“也许该带着身份证去酒吧喝杯酒,或许刺激点来个蹦极。”方成说。

“主意不错。就这么决定吧…”

作者:谢婷

笔名:小暮

归属盟:大学盟

在读学校: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财管班

个性宣言:只做我自己

禅:很多东西都会慢慢流去。都会不再重要。青春里总有纪事。这些文字有着稚的真。

轩:作者叙述故事虽然有些平铺直叙,但起码构思还算能够吸引人。但是在情节的起承转合方面还要多练笔哦,比如方成这个男二号的出现就需要些过渡和介绍,否则读者有些莫名其妙。

星级评定:★★★☆

轩写在后面的话:

曾经在节日里收到卡片、明信片和风铃,也曾经在某个暑假去汕头电台做嘉宾主持时收到满满一箱信件……诸如以上的这些东西像精美的刺青岁月的纹路,又带着轻微隽永的疼,延续着对过往的回访。星辰缓慢流逝,永恒也有变成灰烬的一天。唯独记忆,可以与你我,同在同朽。

原创人民警察征文 篇4

[原创](中秋征文)湘月(无风带)[原创](中秋征文)湘月---------------祝皓腕凝霜雪生日快乐!湘月,其实就是湖南的月亮,就是我们平时在任何地方看到的那个月亮。但我叫她湘月,就像我们叫一株兰花为湘芷汀兰一样。计程车沿着京珠高速由南往北快速行驶。我独坐后座,盘算着此行的目的和实施计划。司机时不时搭讪着和我说话,见我不甚言语,也就专心开自己的车了。我累了,闭起眼睛想睡一会,但怎么也睡不着。于是,只好又睁开酸涩的双眼,去透视车外夜色的黑幕。就在这时,我看见了湘月。湘月像一只硕大的灯笼挂在半空,千古以来,一直毫不卷怠地迎来送往。在她朦胧清幽的辉光下,依稀可以看到绵脉起伏的丘陵延展至无限。其实,湘月对我来说算是故识,我曾数度到湖南,当然也见过湖南的月亮。只是当时从来也不以这里的月亮为意。现在,我独自坐在开往岳阳的夜车上,偶然看见这高挂半空的月亮,用孤寂的心窥视了她,心里就忽然觉得她是不同一般的湘月。作为月亮,淡青是她的主色调,她所表示的感情是“沉静,是安慰,是冥想”。这是她的共性,也是湘月所共有的。但湘月,她不同于一般月亮的地方又是什么呢?我努力要找出湘月所以为湘月的内涵和神韵,用双眼透视着窗外的迷蒙。我发现这轮月亮蓝幽幽的,又罩着一层淡得几乎看不见的鹅黄,这种颜色和辉光所蕴涵的诗意与我的想像竟是那样地吻合。我激动起来,本来半躺着的身子忽地坐直了:难道这就是曾经伴随着《离骚》的作者行吟泽畔的湘月?难道就是她的幽蓝辉光孕育了唱彻楚郢的《九歌》?是啊,她的幽蓝多么符合山鬼深藏树丛背后的脸色的幽怨、孤苦、凄冷!然而,这是一种美啊,这种美真的是被她的色彩说出来的。夜色渐浓,暖冬的雾气静悄悄地升腾在湘北的平原上,把那轮湘月熏染得如同初浴犹湿之处子丰满的脸蛋。不,这样形容不甚恰当,难以清楚地解释那幽蓝中的哀怨和凄苦——因为这是湘月,不是我们惯常看见的那个月亮啊!是的,她像一个人的脸,我曾见过这张脸。且让我想想……啊,我想起来了,一定是湘夫人的脸,一张泪脸,只有她的泪脸才可比拟这轮潮湿的湘月。她在空中向所有关注她的行人诉说千古不变的空虚、寂寞、哀怨和悲伤。我被感染着,被一种色彩抑或是一种情绪,并滋生了无端惆怅、悲哀的情绪。“这悲哀原非确实的悲哀,其默然无定,如月光之幽暗,其朦胧而淡,如月光之梦境。”于是,我在心中默默地叨念着“湘月,湘月”,像一个失恋者呼唤记忆中情人的芳名。我知道,我这个天涯孤旅的流浪之心已经被她照澈凝冻,如同千年不化的寒冰,悬挂在空荡荡的胸腑。“咳,咳!”我强迫自己咳嗽几声,以打破冰凝的时空。“你受凉了吗?啊,快到了。”司机说话了。我注目前方,看到一排红绿相间的灯光,知道是高速公路的收费站。车子很快进入市区,喧闹的车水马龙使我暂时忘记了湘月的幽蓝,;忘记了莫名的淡淡悲愁。我在一家名为“云梦”的旅馆住下,这个名字使我记起唐宋之世的岳阳、岳阳楼、洞庭湖、云梦泽……我睡着了,因为我必须睡,不仅是劳累之故。我急乎乎地想睡,想进入梦境,于是,我梦见湘月缓缓落人洞庭湖水,用浩荡清冷之波清洗湘夫人的泪脸。

改革开放40年征文原创 篇5

清晨推开窗棂,一缕明媚的春光照射进来,直抵心田;

放眼望去,楼后的草坪绿意葱葱,几株桃树上已有艳丽的桃花盈满枝头;

那棵玉兰树上已是满树圣洁的玉兰花,一股股别样的馨香扑鼻而来。走进公园,映入眼帘的尽是五彩缤纷的花的海洋;

特别是那宛如星辰的迎春花,以弱小的身躯展示着生命的顽强和美丽,让人顿生怜爱。

心随春动,约了老伴去湖边散步;

徜徉在湖边的小径上,望白云朵朵在碧蓝的天空上游翔,看路边的野花野草芳菲争艳。春的旋律早已在心间漾起五线乐谱。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就仿佛路边的花草树木,时刻美丽着心空,不惧淅沥的春雨,尽情摇曳;

不畏冬寒,在凛冽的风中绽放笑容;

不躲炎阳,将最美丽的心扉坦露世人;

不怕秋风,在阵阵袭来的冷风中坚强地挺立。

一纸素笺,一笔凝香,穿越悠悠岁月,在时光的长河中沉淀。回想四十年的过往,总有几多感慨涌上心头。春风吹绿了杨柳,阳光里饱含着思念,一季韶光妖娆了锦瑟流年。满含诗意的春天,犹抱琵琶半遮面,羞涩里流露着无限的兴致,温柔里饱含着奔放。拾几枚春天的花朵,裹进我久远的故事,轻轻地放进飞翔的春风里,飘向遥远。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春天,与如今的春天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是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就拿“衣着”来说,那时的人们还生活在贫困线上,每个人衣服的颜色、式样几乎都是中山装和蓝、灰、黑色及军装,女人们很少穿裙子,即使有着裙装的,也都是些布料做的格子的或花色的裙子,除非在大城市里,可以见到旗袍或其他高档面料的裙子。在哪个贫瘠的年代里,做衣服要拿着布票去买布,虽然布很便宜,但老百姓普遍生活拮据,一般都在过年前才去买些布料给孩子做新衣裳。我童年和少年时期的衣裤和鞋子,几乎都是依靠母亲的双手而做成的。那时的每家每户都是五六个孩子,甚至七八个孩子,大都靠父亲一人工作的收入来维持生计,可想而知其生活的艰难;

加上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大部分紧俏商品都需要凭票供应,什么粮票、布票、肉票、副食票,就连买个自行车也要凭票。

在那个年代里,有一个流行词叫作:“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说的是人们的着衣。在平常人家,一件衣服要轮流让几个孩子去穿,到了最后就是补丁摞补丁了。我的青少年时期,身上的衣服常常是紧绷的,那是为了节省布料,在做衣服时严格按照量衣的尺寸进行裁剪和缝制的。在“文革”时期,学生们是清一色的军装、黄胶鞋、黄挎包和军帽;

成年女人很少化妆、烫发和穿裙子,如果有人烫了发,化了妆,又穿着鲜艳的裙子,则会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情调,是要受到批评教育的。自改革开放以后,受港台的影响,喇叭裤、牛仔裤、西服、高跟鞋等等新潮的事物随风而起,铺天盖地而来。在八十年代初期,我与两位朋友到北京旅游,几乎遍访名胜古迹和繁华闹市,大开眼界。回来后不久,我就烫了发,身着西服,去某大城市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盛会,很是出了一回风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得到大解放,生活得以改善,服饰从禁锢走向开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到了八十年代,时髦的男青年一边跳着霹雳舞,一边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成为那个年代的时尚。后来,连体裤、哈伦裤、健美裤、蕾丝裙、中性套装、露脐装……犹如清风一样,一股一股地席卷着华夏大地。曾经被视为洪水猛兽的超短裙超短裤,在九十年代也逐渐为国人所接受。如今的人们,几乎每家都有好几个衣橱,大人的、小孩的四季衣服应有尽有;

没过一段时间,就要清理出来一些衣服放进捐衣箱,然后再去买新的衣裳。

民以食为天。生活在北方的人们在三四十年前,家里拥有冰箱的人家是很少的,大部分人家都在自家院子里挖一口窖,用来储存过冬的白菜、土豆和萝卜。在我小的时候,我们家住的是两间平房,一间是卧室,一家五口人挤在一间房子里,另一间是厨房兼储物室,在房头的空地上挖了一个地窖,里面放的就是萝卜、土豆等过冬的蔬菜;

远不如现在,反季节的蔬菜随时都可以吃到,南方的水果也同样可以买到。

在我的少年时代,常常与母亲一起去粮店买粮油,有时还要走很远的路去古城的粮店购买。那时每个人每月只有二十八斤粮和三两油,我和母亲推着自行车,带上粮油本,到粮店排队开票;

然后持票领取白面、玉米面、小米、豆子,分别装进不同的袋子里;

再用两个酒瓶子装上菜籽油。那时细粮少、粗粮多,经常是百分之七十的粗粮,有时还有红薯干、高粱米等。

我的中学时代是在县城的一所中学度过的。每天清晨去,晚上回来;

中午在学校的灶上把自己带来的馍热一下,就着开水吃。下乡时,我们几个知青住在两孔土窑洞里,几个人自己生火做饭,粮食由镇上的粮站供应;

半年后由生产队分配。山里的农村特别穷,基本上没有什么副业收入,农民完全是靠天吃饭,山里的地大多是坡地,一块一块地散落在各个山沟里和山坡上,几乎没有水浇地。因为我们的工分低,分粮时自然分得少,每人只分到几十斤小麦和一些玉米、红薯等。到了冬天,要上工地干活,每个人带上两个窝窝头,中午休息时在火堆上烤一烤,就那么啃着咬着填进肚里。后来参加工作后,在单位的食堂里就餐,生活才慢慢得到改善。进入公司机关后,在机关食堂就餐,每天的饭菜花样都不一样,有时有红烧肉,有饺子、米饭、炒菜等等。那几年,我每隔一两周都要去一趟县城,或去新华书店转转,或去邮局发稿件,或去文化馆拜访老师,或去图书馆看书;

到了中午就去街上的小饭馆花上几毛钱吃上一顿饭。

说到如今饮食的变化,那真是天壤之别。走在每一条街上,放眼望去,小饭店、大酒楼、主题餐馆几乎一家挨着一家,能容纳数百人、上千人的大酒店就有十余家,什么川菜、湘菜、鲁菜、粤菜、陕菜、西餐等等,以及当地名小吃,是应有尽有,就连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也不断有连锁店开张。不论谁家,不想做饭了,就去外面的饭店吃上一顿,或者叫上三朋四友小聚,或者干脆叫外卖送到家中享用。

提及住房,我先后住过窑洞、单身楼宿舍和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旧楼房;

直到九十年代末期,才有了一套60平米的房子。十年后又换了一套新居;

如今我住的是近140平米的单元房。说到交通,xx这个地方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才通的火车,那时去西安需要七八个小时。县城里也没有公共汽车,人们进城坐的是蹦蹦车(三轮车)。如今的xx,高速路穿境而过,沿黄公路直通陕北;

铁路始发去往北京,这在全国仅此一列。大巴车每半小时一趟通向西安等地。韩合机场正在建设之中;

蒙华铁路途径xx境内。有了车有了钱的人们,几乎每年都要外出旅游,到全国各地看名胜古迹,看风景,享人生,乐在其中。

【篇二】

我俩近四十年没有见过面,也没有任何联系。分别时我们正值青春年华,二十出头。现如今我们都是爷爷奶奶辈的人了,头发白了,眼睛花了,腿脚也不灵便了,皱纹不知不觉爬上额头了。若真是在大街上碰个照面,估计也互不相识了。

可是去年十月的一天,我打开手机微信,意外的收到他一份特殊的礼物——情系xx,看后让我思绪万千,百感交集。欣喜、感动、自豪、骄傲,多种复杂的情感聚集在一起,汇成一句话——xx,你真了不起!

是你这方沃土,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司马迁,他在遭受酷刑的恶劣环境下,撰写了流传千古的骇世惊文《史记》;

是你历经千年沧桑,在无数人的辛勤付出、全力打拼下神速的蜕变,令世人惊叹瞩目;

是你的魅力撼动着无数游子的回归之心,多少个魂牵梦绕,多少个日思夜盼,总想回家看看,看看你的英姿勃发,赏赏你的百媚千娇。

他这样写到:

情系xx

在我童年的时候

第一次看到你

你让我好失望好委屈

离别了古城西安

来到这个小山沟

跨上南桥

迈进城门

那狭窄的街道

好像钻进了囚笼

为什么你给我的童年

打下的是这样难忘的烙印

时光荏苒

转眼间

十六个春夏秋冬

我的同年伙伴

我的少年追梦

我的知青岁月

我的田径县志

最终的一切

都逃不过那个寒冷的日子

列车缓缓启动

我挥手泪别友人

这一去便是三十二年的隔海相望

走出小县城

来到了美丽青岛

该把多少乡愁赶跑

可是

这里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依然无法打消

我对你思念的情愫

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随着时光的流逝

渐渐地

你似乎淡化在我的记忆里

我只顾眼前变化的欣喜

却想象不出如今的你

——那巨迁和腾飞的英姿!

今天的你

让我难以想象

令我惊叹不已

那昔日记忆中的穷山僻壤

转眼间成了凤凰栖息之地

过去,黄土风沙、煤炭窑洞

就是你苍老的容颜

而今,国家森林公园

全国旅游圣地

全国百强县级市

国际灯光艺术节

国际国内的各类比赛

世界著名史学家司马迁

频频进入央视

让人目不暇接

三十二年的阔别

你变得如此美丽迷人

使我迟迟不敢靠近

我远远望着你

不停地对自己说

这一定是做梦!

可是电视网络微信

天天催我梦醒!

待到春暖花开时

我将会以怎样的心情

走进你——这个让人难以置信的仙境

那时的我又将如何面对你

华贵娇艳、秀丽迷人之躯!

当年,我们在陕西xx五星村插队落户,毕业于同一所学校――象山中学。他比我高一级,比我早插队一年,也比我早回城一年。至于回城后他去了哪里,全然不知。直至去年十月看到他发来的《情系xx》,才知道他后来去了山东青岛。

那时的农村,生活十分艰苦。没有天然气,没有自来水,没有交通工具,没有电视、电话。每天收工回来,生炉子做饭是一件令人发愁的事。经常在下工的路上边走边拾柴,有时拾的柴火不干,点不着炉子,常常被灶房里的浓烟呛得喘不上气,熏得流眼泪。吃水更让人头疼,全村人靠一口两头下索的井打水吃,井口好大好大,水也很深,每次挑水时,心里充满了恐惧,总是胆颤心惊的。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五星村村民,不仅过上了富裕的物质生活,还享受着丰富的文化生活。近年来,经过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已成了黄河岸边一道靓丽的风景。

看到这些变化怎能不让人动之以情呢?这里是我们曾经生活磨练了四年的地方,有我们辛勤的汗水,有我们踏实的脚印,有我们委屈的眼泪,也有我们欢乐的笑语。更难忘的是,有我们在艰苦岁月里共同建立的深厚友情。

当我再次拜读这位曾在广阔天地共同奋战的“同壕战友”的《情系xx》时,按耐不住内心的澎湃,于是,我也给他送上了一份真诚的礼物。

回战友-——情系xx

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

一个寒冷的日子你带着几丝眷恋

随着一声鸣笛

挥泪告别了这个穷山僻壤

没有留言

没有说声再见

撇下一大家去了美丽的青岛

一别三十二年

不见其人

无闻其声

忽然间

《情系xx》跃然眼前

思绪带回久远的从前

沉稳内敛足智多谋的你

原来是从繁华的都市

来到这个街道狭窄的小县城

压抑的你几乎喘不过气

就象钻进了囚笼

而今

你的容颜你的模样变了吗?

而她变了

变得华丽娇艳妩媚动人

你曾居住过的小县城

如今享有“历史文化名城”之誉

青砖灰瓦古朴典雅

时常有高鼻梁蓝眼睛的国外人

不远万里来到这里

华灯初上

小城沸腾一片

从北街到南街

游人如梭骆绎不绝

随处可见

各式各样的花灯

彷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随处可听

小伙弹琴姑娘歌唱

夜市更是火爆

特色小吃供不应求

南门广场开阔壮观

瓮城楼气宇轩昂

新城

高楼林立商厦遍布

街道宽阔平坦

街灯灿若星河

公园湖波荡漾绿草茵茵

满城繁花似锦芬芳馥郁

夜幕降临美景如画

南湖公园

国内横跨最大的湖景灯光秀

浓郁的中国特色音乐

动感酷炫的灯光影像

如梦如幻无与伦比

象山森林公园

昔日抬头望去

枯草乱石荒山一座

今日树木葱绿鲜花盛开

风景优美环境宜人

夜幕垂帘

山坡灯火通明

彩色镭光灯

光芒直射新、古两城

站在山顶

可饱览全城美景

站在城中

可观望山上繁星点缀

身在此城中

像是走进了人间仙境

文史公园

亭台楼阁山水相映

垂柳轻扬百花吐芳

秀色可餐如诗如画

漫步园中心旷神怡

震撼的《黄河魂》水景秀

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

更是历史沉淀的文化盛宴!

xx

早已不再是你印象中的那个

黑咕隆咚煤尘弥漫的小旮旯了

待到春暖花开时

这座美丽城市

会以她独特的魅力

张开双臂向你拥抱

完成,发送。

手机铃声响起,我们聊了很久。虽然现在的我们身在他乡,但聊的最多、最感兴趣的话题,仍然是我们的故乡——xx!

【篇三】

xx,不是我的故乡,却令我心驰神往。

我是一个外乡的姑娘,对xx的认知是从小时候能听懂大人说话就开始的。十几年前,我们村的人一到酷热的夏天,都会一拨一拨地离开家去外乡打工,一两个月后又一批一批的回来。奇怪的是,他们回来以后的脸都比以前黑了很多,有的还泛着红,有的人的脸甚至还一层一层的蜕皮,手指肚也是糊的黑乎乎的,好一阵都洗不掉。后来,听他们闲暇时的聊天我才得知,原来他们是去了一个叫xx的地方给人家摘花椒去了,还挣了不少工钱呢。后来,又从妈妈口中知道了一些她去xx摘花椒的经历,妈妈说摘花椒的时候正是最热的时候,一整天都待在山坡上,太阳也能晒一整天,脸不黑、不红、不蜕皮才怪哩。

初中时候我在地理课本上看到花椒喜光、耐旱,适宜坡地生长,不易修剪,才隐约体会到农民种地和打工挣钱的不易。于是,小时候的我对xx的印象便是一个种满花椒的穷乡僻壤,这个印象一直留存到我上大学前。

2014的夏天,我走进了理想中的大学,认识了祖国各地的同学,在学校的新生群里,我认识了一个阳光帅气的少年,他告诉我他家住在xx。或许是xx这个地方在童年时候就在我的心里埋下了幼种,所以在遇见来自xx的他以后,心里的种子就开始生根发芽。我们交谈甚欢,一起走过学校的每一处林荫小道,他总给我讲很多关于xx的故事,但并不是我小时候从村里人口中听到的xx,于是,我怀着对他的一份爱恋的同时也对xx这个地方充满了期待和憧憬。陈奕迅的歌曲《好久不见》里面有这样一句歌词:“我来到你的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每次听到这里,我都情绪激荡,心潮澎湃,我也想去他生长过的地方,走遍他走过的每一条大街小巷,去感受他生活过的痕迹。嘿!这个愿望终于在2015年的夏天实现啦,刚好趁学校放暑假的机会,我和他一起坐火车跨上了xx之旅。从西安到xx一共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在暮色降临时,我们来到了xx,刚出火车站看到眼前的一幕,我就驻足不前了,一排排整齐的高楼玉宇、干净宽敞的街道、井然有序的车辆人群……俨然一幅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画面。

回家稍作休息后,晚上我们去了桢州公园、禹甸园,公园里好不热闹,男女老少都在一天的忙碌后来这里散心游玩,一派祥和的景象。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去了金塔公园,又坐公交去往芝川镇游览了司马迁古迹,探寻古迹,怀敬先古。晚上我们去了xx夜市,这个号称亚洲最大的夜市果然名不虚传,里面各种小吃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应有尽有,我最喜欢页面和八宝粥,物美价廉又秀色可餐。匆匆两天的行程结束,虽然并没有跑遍xx的每一个角落,但我去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相信其他没去过的地方更不会差,并在心里暗暗决定好下次再来。

事实上,在去过xx一次后,就总惦记着下一次去是在什么时候。2017年的冬季,我又去了一次xx,甚至比上一次去更开心,更期待,因为这次的xx又向我展示了她的另一面,灯光艺术节是最大的亮点,让我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给了我不一样的惊喜。公园里、大街上,到处灯光弥漫,我去了每一处有灯光展览的地方,每个地方的灯光主题也都不一样。老城里的灯光充满了古风古韵,走在老城的街道上,仿佛坐上了时光机穿越到了几百年前,盛世景象尽收眼底。新城区的灯光设计则充满了现代元素,颜色靓丽,造型独特,吸引了很多当地人和外地的游客前来观赏,大家都在自己喜欢的灯光前拍照留念,我也在“i

♡ hc”灯光前留下了自己的美好回忆。随后,我又去吃了xx饸饹、羊肉泡馍,味道鲜美,唇齿留香。待了几天后,又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但xx的美景、美食都永久的埋在了记忆的最深处,被小心翼翼地珍藏。

2017年8月,被誉为陕西最美“1号公路”的沿黄观光路正式开通,这为xx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018年2月,备受瞩目的梁代村芮国遗址博物馆盛大开馆,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来xx旅游的人越来越多,xx印象也越来越走向国际化,今年春节,xx又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灯光艺术节,直接与国际接轨,向世界展示了xx魅力,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我的心里说不出道不尽的高兴和感动,xx是我默默珍藏在心里偷偷喜欢的地方,但我更愿意看到她被更多的人喜欢和热爱,也许在某一刻,我已经把xx当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每次有人在耳边提起xx这个字眼,我都会兴奋地和他们分享我所了解的xx,是因为深沉的喜欢才会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她展示给众人吧。

也许是基于对恋人的一份挚爱,所以才会在一开始就喜欢上xx,但我想,即使没有这样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我也会在见到xx的第一眼就对她一见倾心。她不是小时候印象里的穷乡僻壤,而是内心深处埋藏着的一份真诚的热爱。

【篇四】

作为临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亲历者和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我对临泽农村改革的披荆斩棘不断深化的全过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在写此文前,我和县委老干局的领导用一天时间走访了当年农村实行大包干时一波三折的鸭暖镇张家湾村和平川镇平川村,与当事人及现任村干部进行座谈。对四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感慨万千。

记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12月22日晚8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播发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当时的县委书记崔岩很敏感,听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后非常激动,恨不得连夜将会议公报印发到全县。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安排县革委会办公室主任,从县广播站找来播报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录音磁带,让我通过播放机用录音重播,我用钢笔记录全会公报全文,再由打字室打字员用铅字盘打字机打到蜡纸上,经校改后印发全县各公社党委传达学习,从记录、打字到蜡纸,到油印机印刷,全是手工操作,耗时费神,各个工序下来花了一整天时间,再由邮政局发送到各公社,实际上第三天基层就见到各大报纸头版刊发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了。仅就这件事可以看出,一方面当时县委书记对传达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急切心情,另一方面和现在秒知天下、日行万里的智能时代相比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霄壤之别。现在智能化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在当时想都不敢想。

临泽的改革与全国一样,先从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农村开始。1978年临泽全县总人口111965人,总耕地229179亩,粮食总产量15665.22万斤,人均产粮1399斤,除交售农业税和统购任务,再留足籽种、饲料和储备粮,人均实际分配的粮食555斤,由于长期吃大锅饭的体制机制,劳动生产率相当低下,人均近两亩耕地还解决不了温饱,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08.80元,人均口粮分配555斤,其中小麦只能分到50到80斤,其余均为小杂粮,农民群众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顿白面面条或白面馍,从上到下的干部及人民群众都为吃不饱肚子发愁。古希腊哲学家德谟科利特提出过一条法则:“只有能给绝大多数提供幸福和最小痛苦的社会,才是有价值的”。费尔巴哈也说:“人活着就是为了让自己幸福”。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头条刊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论文章,随之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转载了这篇划时代的理论文章,后来全国各大报刊也都转载,这篇文章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震动,于是在全国兴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可以说也正是这场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思想理论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打开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闸门。但农村改革从何入手,具体怎么改,全国无成功经验可借鉴,加之长期以来,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模糊,且一直停留在革命口号式的一大二公思维定式中,对实际上束缚社会生产力的旧体制和一大二公的旧模式不敢越雷池一步。怎么办?时任县委书记崔岩对学习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已有一种坐不住等不及的急切心情。摸着石头过河,1979年他就在全县八个公社各选一个大队试行农活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的责任制试验,结果出乎意料,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责任心得到极大调动。年终召开全县四级干部大会,对此进行了全面总结推广,群众对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的责任制改革很满意,有的地方甚至搞了联产计酬责任制比分段包工更深一步,效果也更好。

如何在此基础上再深化农村改革?县委对深化农村改革充满坚定的信心,在大原则上又稳步谨慎,于是,在1980年7月召开了一次县委全委会,决定选择一个规模比较小的公社,抽调得力的部门一把手和能力强的干部组成工作队在鸭暖公社的六个大队深入宣传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搞试点实行整体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全县深化农村改革探路并总结经验。

万事开头难,冲破思想牢笼,打破旧的管理模式,谈何容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思想僵化的环境中,这项改革就像在荆棘丛生的荒野趟出一条路来,各种阻力都有,试点工作难度很大,阻力主要来自大队、生产队干部的思想认识,虽然绝大多数农民都期盼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满足多劳多得吃饱肚子的愿望。鸭暖公社的试点,五个大队搞的顺利成功,都实现了土地承包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即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广大人民群众非常高兴,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唯有一个大队---张家湾没有搞下去,工作组长在县委召开的总结汇报会上说,他把联合国的办法都用上了,就是搞不下去。主要原因是大队、生产队干部不同意包产到户的责任制,因为当时张家湾大队,集体经济相对比较好,全大队有“五小”企业和小作坊8家,如有小水电站、水磨坊、油坊、小煤窑、农机站、羊场、砖窑等,所以大队干部不愿意把“五小”企业弄散了。大队书记李永成是1955年入党的老支书,组织管理能力比较强,他坚持不能倒退,所以没搞包产到户。

尽管张家湾大队当时经济条件比较好,虽有八家“五小”企业,但群众生活也非常困难,全大队经济总量不到130万元,全大队只有第五生产队决算分配时一个劳动工日0.5元,是最多的,四队一个劳动日值才0.18元,人均口粮只分80斤小麦,其余为小杂粮,过春节时生产队杀两只羊,一口人分八两肉,每斤肉一毛钱,有的家庭都不敢要,因为年终决算一年的劳动力价值扣除粮价、农副产品价格,绝大多数农户都是超支户,劳动一年还倒欠生产队粮款。那时生产工具都比较原始,张家湾一个生产队只有七、八个牛拉大轮木车,社员起五更睡半夜地劳动,五更用牛拉粪土,白天人拉车,人苦牲口也苦,骡、马、牛、驴骨瘦如柴,人一把可以把驴推到,牛一卧下就起不来。1978年张家湾全大队只有三辆手扶拖拉机、两辆皮车,大队经营一辆“东方红”拖拉机和28拖拉机,一辆两吨半小货车。全村人均口粮300多斤,那时因为张家湾由于地处鸭暖的最远端,基本上没有正规的道路,行路难行也是一大困难。全村320户1492口人,还没有20辆自行车,现任支部书记闫自保那时全家14口人,3个劳动力,年终决算分配还欠生产队200多元。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张家湾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2017年全村经济总量达到6606万元!比1978年增加了51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3938.6元,全村420户1500人,村上修建了五幢楼的住宅小区一处,有楼房240套,还有30户在张掖、临泽城区买了楼房,64%的农户住上楼房,有124户人家有了小轿车。村社都通了硬化路面。现在群众吃穿住行都很方便,过春节一户购物消费上万元,已从改革前的温饱不足,今天过上了富裕幸福新生活。勤劳致富的五社党员杨威种90亩沙漠地经营大棚瓜果、玉米等年收入已经超过20万元;

党员陈小霞成立万里青苗木专业合作社,苗木花卉面积达600亩,还在古寨村沙漠创建沙漠人参---肉苁蓉经营面积3000亩,正常用工20人,年经济总收入超过500万元,是当年全村经济总收入的3.85倍。

大包干时张家湾的老书记今年已88岁高龄,已在县城买了楼房居住,由县上工作的小儿子照顾,老书记享受着养老金、村干部离任津贴和高龄补贴三份生活来源,25亩承包地早已由女儿家耕种,颐享天年,生活无忧,他现在对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深刻变化感慨万千。

1980年在鸭暖试点成功的基础上,1981年临泽率先在全省推开包产到户的承包责任制,在全面推广时,同样也是群众满意,大队干部有疑虑,有许多大队干部不理解,怕倒退被戴走资派的帽子被批斗,如平川公社平川大队支部书记吕文清就对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理解,认为这是倒退,并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退到解放前”,认为新中国成立将近30年,都一直走的是一大二公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大包干包产到户和解放前的单干不是一个样吗?还在一次县委召开的推进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会上吕文清担心地向县委书记崔岩提问:“这样走下去会是什么后果”?崔书记心中有数底气十足地告诉参会的同志们,“只能越来越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改革的深入,实践更是充分证明,大包干后改革开放的形势越来越好,人民群众的生活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虽然在1981年的全县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过程中,各公社都有1—2个大队 维持原状没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但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贯彻的深入,加之安徽凤阳小岗村实现大包干的宣传报道,农村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是大势所趋,全县没实行的个别村,由被动变主动,在没有派工作队的情况下也自动实行了大包干。

平川村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一个劳动日值0.4—0.5元,人均年分配口粮400斤左右,其中小麦也只有80--120斤,不少农家一年都吃不上一次肉。全村258户1300口人,不到10辆自行车,决算分配90%的农户是超支亏空户,住的土坯房,纸糊窗,玉米杆、葵花杆子当围墙。人无厕所,猪无圈,冬天抹点土煤块生火的只是个别农户,绝大部分只能烧热炕。经过农村改革四十年,今天的平川村,2017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515元,80%的农户用上电磁炉、石油液化气,电冰箱、洗衣机普及率达98%,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目前,全村钢架大棚350座,蔬菜面积达780亩。雷军长青特色农作物专业合作社,种订单蔬菜400亩,年总收入达160万元。陈军建钢架拱棚250座,瓜菜总收入120万元。居民点按统一规划设计,一户一院砖瓦房,玻璃门窗粉刷墙,人有厕所畜有圈。目前全村297户已有130户买了楼房,占总农户的43%,社社都通水泥路,有53户买了小车,现在出行已不见自行车,家家户户出行都有摩托车、电动车、三轮摩托等交通工具。

平川村大包时的老支书吕文清现已过世,但留下了人生精彩的故事更是激励着他的子孙和当地群众。吕文清大包干时疑虑重重,不敢搞,可大包干后没几年他就成了种粮大户售粮大户,1988年以来,他一户每年就向国家出售粮食超过万斤达1.5--2万斤,1989年、1990年连续两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售粮模范的光荣称号并颁发奖状以资鼓励,不仅如此,他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6年4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了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合影,大会上授予吕文清全国“五一”奖章。他参加全国劳模表彰大会回来,我因当时的工作关系找到吕文清请他谈了参加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的盛况及见闻,当时吕文清深感自己所做贡献太小有些愧对劳模称号,他说在北京让他大开眼界,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表彰大会上他看到不少劳模胸前挂满劳动荣誉奖章,看到这些后他深感自己不如,他对我说,看到不少胸前挂满奖章的劳模,我算个啥,当农民的向国家交售粮食本就应该,还获得如此之大的荣誉,作为我个人太渺小了。这就是大包干前后吕文清的变化。大包干后他不仅在物质上获得巨大收益,过上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还在精神上获得省上和国家的最高荣誉,这是他做梦也没想到的。是的,正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使吕文清由一位穷支书变成富裕户,还一举登上全国“五一”奖章的领奖台,是时代使吕文清登上人生价值的巅峰。

改革开放这场深刻的变革让临泽广大农民从新中国成立的当家作主站起来,走向了今天的富起来、强起来。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x元到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元,增长了123倍;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2661元,城乡储蓄1978年只有x万元,目前已超过100亿元,增长也超过100倍。目前全县家庭农场已有60家,规模都在几百亩或上千亩。从这几个数据就足可以说明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风貌。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临泽大地今天的巨大变化;

临泽农村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大变化令城乡人民感慨万千。今天走进临泽农村,听到的是农民夸赞党的好政策的笑声,看到的是农民舒展的笑脸,感受到的是富起来的农民那种对未来充满底气的自信。农村产业兴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动能转换的步伐加快,社会稳定和谐,新兴业态不断涌现,社会一派生机与活力。坚信在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临泽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建设幸福美好新临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篇五】

36年前,我成了恢复高考后家族里第一位大学生,也是我们村里第二位考上大学的。

至今,我们家族两代人共有9人考上大学,加上“筑巢引凤”娶进家门的几位大学生,如今的家族成员中有教授、律师、教师、工程师、公务员、职业经理人等,高考不单改变了我们本人的人生轨迹,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家族的社会声誉。听故乡的乡亲讲,因为我们家族出了多位高校学子,当地乡邻教育子女勤学上进往往以老叶家的子弟为榜样。

所有这些,追本溯源,我觉得都得益于小平同志当年恢复高考的英明决策。

虽然过程很痛苦,但是,撒下汗水后的收获很开心。

说实话,我们家族能有这么多子弟进入高校深造,主要靠努力与奋斗。撒出多少汗水,会有多少收获。

下面重点说说我的大侄。我哥嫂都是勤劳的劳动者,他们在教育孩子读书上却是一丝不苟的。他们的不苟不是砸钱送孩子去乱七八糟的机构去培训,他们的做法很朴素,就是让孩子尽早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同时给孩子立规矩,让他制定好每天、每周的学习计划,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000年,侄子顺利考上浙江某省属重点高校,这所学校的学风很好,学生积极上进,侄子立志考研,最后一学期租住在校外备考,由于认真刻苦,以致一度流鼻血。每次放假回家,瘦得都像猴子,在家过一阵子长了点肉,又回校认真学习去了。“胖去瘦来”,几乎成了那几年的轮回。最终,侄子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上研究生,还获得了浙江省政府优秀奖学金。读硕期间,他认真刻苦谦虚好学,深得导师喜爱,在国外一流学术期刊成功发表研究成果,毕业时,他不仅荣获学校的优秀毕业生,还获得了去欧洲顶级学府读博的机会。

寒门子弟留学,拼的不是钱,是智慧与努力,以及耐得住寂寞的性格。在国外的7年中,除了出国初期家里为他准备的路费和最初的生活费,其余所有的开支全靠侄子自己的奖学金。他的博士生导师,以对学生要求严酷著称,常有弟子留级甚至被开除,有的实在忍受不了半途退出。侄子顶住巨大的压力,每6小时观测、记录一次实验数据,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严师出高徒。艰苦的奋斗迎来了属于他的幸福,留学期间,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先后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发表数篇原创性研究成果。毕业时,荣获学校的最高荣誉奖章。

2014年2月,侄子回国受聘为上海某高校“紫江优秀青年学者”,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回国几年来,他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以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pnas等顶级杂志发表研究成果。其研究成果被多家著名学术杂志做亮点报道。特别是2017年,他发表的利用手机超远程操控治疗糖尿病的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国内外多家重量级媒体如新华社、央视网、bbc等进行了采访报道。今年7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又以“我科学家用远红外光操控干细胞分化”为题刊登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

奋斗之树常青。由于优异的学业与科研,侄儿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中央组织部“青年千人”、国家优秀留学生奖学金、2016年度吴江科技领军人才、2017年度中国杰出青年科学家等荣誉。

作为一个再普通平凡不过的家族,40年来,我们很幸运成了改革开放的经历者和得益者。我们是一滴水,融入了时代洪流,才成就了这滴水的晶莹与辉煌。

感恩时代,致敬奋斗!

【篇六】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家居住的县城平房连片,早晚做饭时,如天气无风,城区炊烟弥漫,熏眼呛人。

当时家住三间平房,进得外屋,沙泥抹墙,顶裸椽檩,两侧是铁锅大灶,锅台上方墙壁挂着勺、铲、瓢等炊具,下摆一排盛油盐酱醋的瓶瓶罐罐。贴南墙竖个小柜,装盆碗盘碟。靠北墙有水缸、菜墩、粮米袋子、泔水桶等,这便是“厨房”的全部。

我每天要早早起来做饭,尤其是冬天,天不亮就“咕哒、咕哒”拉动风匣起灶生火。风匣是长方形木箱,靠两根拉杆联动箱内的挡板,一推一拉生风,吹旺灶火。燃料是柴草或凭票供应的劣质煤,须不时往灶膛添柴、续煤,大铁锅烧开水,先要灌满几个暖瓶,是全家一天饮用的热水。

饭菜十分单调,冬春几乎每顿是玉米面窝头或高粱米饭,熬白菜萝卜或马铃薯,夏秋会炒些青菜。由于灶大火软,做好一顿饭要一个多小时,待全家吃完,刷净锅碗瓢盆,很快又要准备下一顿,当时人称整天忙碌做饭的主妇是“锅台转儿”。

1985年春天,买回了家用吹风机,莫看它只有水瓢大小,通上电源,就喷出强风吹得火旺,我可以不必再拉风匣,腾出手去淘米、切菜,缩短了做饭时间。这一年,我家翻盖了住房,两个并联的地炉取代了锅台,可以同时煮饭和炖菜,燃料也变成了蜂窝煤,打开吹风机,火舌窜起半尺多高。更大的变化是安上了自来水、接通了下水道,挪走傻大黑粗的水缸和酸气弥漫的泔水桶,外屋变得宽敞、清新。做饭从此告别了铁锅大灶,蒸窝头用笼屉,炖白菜用铝锅、炒青菜用大勺,高兴得我不时叨念,有些像饭馆子。

没过几年,高压锅、煤气罐、电饭锅、电冰箱等陆续入驻“厨房”,电冰箱刚买来时,我一边擦拭一边想,老母亲去世前,总叨念想吃冻豆腐,那时是三伏天,哪找去?要是有冰箱,她就不会……想着想着,不禁泪水夺眶。

1993年,县城“棚户区”改造,我家的地段建起住宅小区,回迁住楼,许多刚“时兴”几年的厨具却被淘汰:天然气管道替代了煤气罐、点火炉盘换成了电子燃气灶,电磁炉取代了电火锅等。我站在装修完的厨房,好似不知手脚该放何处,一有空闲我就要擦拭,让一切都光泽泛亮、纤尘不染。到了晚上,也要开亮壁灯在厨房坐一会儿,仿佛这里不是煮饭烧菜的地方,而是一个摆满样式新颖、技能先进的厨具的展室。

而后十几年,厨房设备不断更新:微波炉、豆浆机、榨汁机、红外线消毒柜等一个跟一个搬进来。第一次吃到用豆浆机做出的豆腐,我乐得合不拢嘴,跟孩子们说“从前做豆腐,半夜就要起来磨豆子、煮浆、点卤水、压包,折腾到天亮才能出豆腐。现在不到半小时就能吃到嘴,这变化简直没法儿说!”

别看我如今已年逾花甲,依然掌控着“厨权”,精心烹饪美味,让全家的生活越来越舒适惬意、充盈美满。孩子们让我歇着,等他们下班回来做饭,我说:“从前做饭烟熏火燎地受罪,如今做饭操纵电器,是一种享受!”

透过我家厨房40年来发生的巨变,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蒸蒸日上,从一个侧面展现出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老百姓得到的实惠和幸福。

【篇七】

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新时代、新征程已经成为当下全民热议的词汇。中国人民在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的历史进步后,将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起来”的新时代。身处山西省的山东能源龙矿大恒煤业,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时代的召唤——奋进新时代时不我待,开启新征程只争朝夕。

作为80后——煤矿行业里的中坚力量,我们心潮澎湃,因为我们正值青年,正是志存高远、意气风发的好时光。我们使命光荣,因为新时代需要我们的满腔热血、砥砺前行。我们任重道远,因为新征程是我们这一辈人的长征路,我们的父辈在长长的巷道里用智慧和辛劳铺就了这条路,我们要把他走得更远更踏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启一个属于我们的美好时代。

经验告诉我们,自我超越的路总是充满坎坷,在挣扎中磨练,在懊悔中成长。还记得在2017年7月份,山西龙矿物资部在大恒煤业成立了供应站,主要负责物资供应管理工作。新部门变革推行工作流程的优化,原来使用的物资管理系统也由新系统所取代。新环境需要新思维,新系统也要我们从零开始快速学习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作为仓库管理工作中年青力量的我很遗憾没有冲到第一线,而是落在队伍的后面“拖,等,靠”。因为固有思维让我习惯了以前的工作模式,不愿意去接受新知识新方法。新旧系统的过渡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我们的班长给我的触动很大。在学习培训阶段,他提问最多,发言最多;

在摸索适应阶段,他咨询最多,研究最多;

在实践应用阶段,他又不厌其烦的交给我们如何操作,如何实际解决问题。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基层管理者,他真正起到了带头作用,敢于担当、乐于奉献。我也在慢慢地改变着自己,以我们班长作为榜样,以“每天好一点”作为行动指南,认真地学习应用新系统,努力让自己的工作方式更严谨。终于在新系统全面投入使用时,迎头赶上,可以熟练的进行操作。

如同我原来的落后思想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一样,在安稳的环境中容易让人产生惰性,日复一日的重复着相同的工作,由疏至易,人也会产生满足不思进取的想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别人都在进步时,若你停滞不前,那便是退步。在一个思想进步,竞争激烈的团队里,没有人希望是退步那个人。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创新成为一种常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不仅可以保持思想的进步,也可以形成良性竞争,源源不断地为我们能源集团输入新鲜血液,让他保持年轻化,在大环境的竞争中有力搏击。

新时代,责任是使命,担当是态度,奉献是境界。并非高不可攀,我们都应该努力去做。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任敢担当是本分,是基本的职业素养,我们应该不遗余力的去做。奉献虽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它融合和渗透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只要想做,实实在在地付出就是奉献。

【篇八】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作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谁牵住了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发展的先机、赢得优势。近年来,能源集团坚持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跑出了创新“加速度”,“山能模式”“山能经验”“山能答卷”让行业惊艳、令社会注目。当前,我们身处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期,身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机遇期,身处建设“四新”山能、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负重前行期,既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又面临激烈竞争挑战,我们创新发展的任务更加沉重、使命更加神圣、需求更加迫切。百舸争流,奋楫者进。

要做实机制支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管理来说,先行的是制度是机制。创新能力强不强、创新热情高不高、创新效果好不好,都要依靠机制的支撑、保障和调动。所以抓好创新工作,首先要抓好创新机制体制的创新。要立足优化顶层设计,坚持不懈地完善做实创新工作的管理机制、资源配置机制、评价机制、成果转化、合作机制等,从宏观上锚定创新方向路径、优化创新环境保障,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使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动,让广大干部职工想创新、真创新、乐创新。

要做强人才支撑。企业的竞争,从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谁能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发展人才,谁就会拥有强大的竞争力、生命力。“四新”山能建设任重道远,更需要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人才支撑,既需要大张旗鼓地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的领军人才、科技精英,也需要持之以恒地培养深植于一线的“土专家”“草根英雄”,既需要抬头向前锻造具有高端视野、战略水平的高层“领路人”,也需要俯身向下磨砺能管好班组、带强队伍的基层“带头人”。

要做宽平台支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人才,都要有成长的舞台;

任何创新,都要有“孵化”的平台。在人力、物力、财力、智力提供支持、创造条件、营造环境,是抓好创新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国家级实验室、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各层次的创新平台竞相在能源集团涌现,形成了“人才磁场”“人才洼地”。要注重发挥平台的辐射和凝聚作用,着力培养创新的新鲜力量,使各类小改小革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让创新从技术大拿的个人追求,变成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事业。

要做深合作支撑。“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能源集团一直坚持开放性抓创新,在绿色充填开采、高温热害防治、“一提双优”建设、产品研发等诸多领域,通过引脑、引智、合作等方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创造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扬好的做法,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着眼行业最尖端科技,放眼最优秀创新资源,积极探索合作攻关、联合研发的新模式、新路子、新办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全力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为开创“四新”山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更加澎湃的创新动力。

【篇九】

“新时代是奋斗的时代,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对“奋斗”这一主题的重申,进一步揭示了“奋斗”一词的时代意义。

奋斗是成就事业和梦想的根本,美好生活需要靠奋斗来实现。个人的成功、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无不需要建立在奋斗的基础上。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实现从“一穷二白”到建立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跨越,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靠的正是一代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没有奋斗,幸福就是无根之萍,无源之水,无从谈起。

人生在世都会有理想追求,而理想的实现等不来,唯有靠不懈努力奋斗方能实现。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人概莫能外。

——奋斗的人生最精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这个状元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等靠要所能获得的,只有牢固树立家国情怀,靠自身不懈努力和奋斗,把所从事的工作做到极致,方能创造最精彩的人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切实把奋斗精神贯彻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全过程,形成竞相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

——奋斗的人生最幸福。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生活等不来,需要通过奋斗来实现。打个比方,你是农民,通过辛勤的劳动换来丰收硕果,那份喜悦和幸福是无法替代的。同样道理,你是工人,做到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自然也倍感幸福。实践证明,各行各业都是广阔的天地和平台,需要我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奋斗去追求人生的幸福。通过13亿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早日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富民强的伟大中国梦,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不断提高我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样的奋斗人生就是最精彩,也是最幸福。

——奋斗的人生最辉煌。也许有人说,咱们是老百姓,注定一生平凡,何来辉煌人生。事实证明,从古至今,许多小人物通过自身努力奋斗同样能塑造精彩辉煌的人生。我们所从事的工作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修脚工能担任全国人大代表,青年理发师能成为副教授,被表彰为大国工匠的群体中,绝大多数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了人生的辉煌。他们能做到,我们也一样能做到。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只要尽心尽力,不懈奋斗,必将能实现人生价值。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总会忠实记录下奋斗者的足迹。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能源集团极不平凡的一年,更是上下承压奋进、充满情怀、让人难忘的一年,方方面面实现了历史新突破。今年以来,销售收入、利润、净利润、归母净利润、税费、社会贡献总额等6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山东省属企业第一位。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新时代创造新辉煌更需奋斗。让我们以忠诚与担当、拼搏与奉献、执着与实干的优良作风,奋发作为、努力奋斗,为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建设“四新山能”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篇十】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以诗言志,吟咏的是墨梅不慕虚名、绽放清芬的品格,彰显的是大国大党的自信,表达的是从容清醒的定力,传递的是埋头苦干的意志。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坚定自信、保持定力,更需扬鞭奋蹄、击水中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铁娘子”吴仪的故事。1992年,吴仪率代表团赴美参加知识产权谈判,美国人骂中国人不尊重知识产权是“小偷”,“铁娘子”与美国代表针锋相对,经过无数个回合的交锋,最后还是只能全面接受美国条件。我们的“铁娘子”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屈辱和痛苦,一踏进使馆的大门,她像个孩子似地失声痛哭,说道,同志们哪,祖国不强大不得了哇,我们在外面直不起腰来了呀……缺少实力,就没有底气,哪里还会有人夸你“颜色好”,只会给你“颜色”看!

凌寒怒放的梅花,一直盛开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从拉开改革开放大幕,到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再到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党一直不为风险所惧、不为干扰所惑,推动中国这艘巨轮行稳致远。面对困难和考验,我们党“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抱定的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崇尚的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情操。

中国梦是开在红岩上的腊梅,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动力。我们不会虚仗傲气,只会挺起傲骨,用龟兔赛跑的精神,稳中求胜;

用愚公移山精神攻艰克难;

用自立自强的创新精神,实现超越。党的十九大报告成就篇中,同样凝聚着我们矿工的智慧和汗水。在建设“四新山能”、“实优强富”新枣矿建设中,同样凝聚着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年大年除夕,天上飘着雪花,煤场还在发运,运销科的干部职工在全矿放假的时候,还在岗位上摸爬滚打,他们放下的是自家的团聚,温暖的是客户端千家万户的心,保障的是我们共同的效益,构筑的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石。

像这样放弃节假日坚守岗位的员工还很多,坦率地说,没有谁愿意加班延点,没有谁不想多与家人欢度节日,可是工作就摆在那里,等不得、拖不得,生产一线在战天斗地,后勤服务要尽职尽责。因为工作把我们凝聚到一起,因为工作才使我们的梦想展开双翼。七五煤矿正是大家365个日夜的付出与打拼,才有今天的嬗变,才有建设“五更七五”的底气。也正是由于几万双勤劳的双手,才把“枣矿梦”这艘巨轮托起。正因为有几十万双坚强的手臂,才擎起“四新山能”气势磅礴的丰碑。

原创人民警察征文 篇6

在2009年六月份,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大学生党员,作为班长,不仅要让自己优秀,更要带动更多的同学争做先进、优秀。我们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不仅让自己不断进步,也要让周围的同学也不断进步,加入到争先创优的行动中来。

大学生,是我们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而我们这些大学生党员更是其中的优秀者,我们应该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树立良好的模范作用。因此,在争先创优中我要努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思想上争先创优

要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就应该加强理论修养,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理论素质。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的去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带动同学去学习党的基本知识,让同学们在思想上进步。

二、在学习上争先创优

我们将来都要走向社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就要求我们现在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很重要的,现代社会技术发展更新快,不会自主学习只能被社会淘汰,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作为学生党员,我们更要在同学中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作为班长,我也要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做好辅导员、老师、同学们之间的沟通工作。团结同学并为热心帮助同学,让我们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三、在工作中争先创优

在日常工作中,不计个人得失、不怕苦和累,对待每一件系部、辅导员、老师、布置的工作,都要去认真完成,工作遇到困难想办法克服,同学有情绪就尽量解释、安抚

同学们的心理,晓之以理,在平时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便于自己工作的开展。在参加一些院系举办的活动时,尽全力做到最好,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归属感。

四、在生活中争先创优

在生活中,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遵守社会公德,不做不文明行为,并且在发现周围同学有这些现象(如随手丢垃圾、不爱护公共设施等)时给予制止并善意的提醒他。保持个人卫生和衣着整洁,树立良好的大学生党员形象。生活简朴不攀比,带动周围同学建立良好的生活风气。

我们一直在行动,我们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思想先进的楷模、学习认真的模范、文明道德的标兵、工作生活的带头人,这正是我们学生第二党支部的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一直在努力践行的准则,我相信,我们是优秀的共产党员,争先创优,我们一直在行动!

08电信一班

上一篇:西城一模作文题目分析下一篇:北京大学中文系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