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新闻稿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新闻稿(推荐9篇)

“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新闻稿 篇1

根据《关于选拔“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学生的通知》精神,2013年1月10日,在教师教育训练中心首批“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 试点班学生的选拔面试工作圆满结束。

本次选拔从2012年12月18日开始,在教务处的精心组织和院系的密切配合下进行。各院系共推荐了310名同学进入学校面试。教务处组织了面试的专家评委,分四组进行面试。整个面试过程分三个部分,粉笔字测试、才艺展示、评委提问,要求学生围绕问题即兴表达,从中测试面试者的普通话水平、教育理念和综合素质。

“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以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将于2013年3月正式开班。它是我校进行教师教育改革、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提高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引领作用。

“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新闻稿 篇2

一、基本情况

成都学院始建于1978年, 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实行“省市共建, 以市为主”办学体制的城市型综合大学。截止2014年7月, 学校本科专业共计57个, 主要涵盖工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医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其中, 新闻类专业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分别隶属于成都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成都学院艺术学院两大二级学院。

二、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共建新闻学院的实践探索

“共建”新闻学院, 正是通过交流与互动有效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让教学人员和媒体工作者产生知识和功能的互补, 共同从理论抽象和基础学术层面来深入研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用正确理论促进新闻传播事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前期反复调研、论证、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下面选取了共建方案的部分主要内容, 作如下推介。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 立足于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 加强高校新闻院系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 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水平, 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传播创新”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和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为推进成都市新闻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 共建任务

1. 建立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机制。

建立由成都市委宣传部领导, 市教育局、市广新局, 各区 (市) 县委宣传部、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科宣局, 成都传媒集团、市广播电视台, 市记协及各主流新闻单位等共同参与, 成都学院组织实施的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机制, 推动成都学院与新闻宣传单位在师资队伍、实践基地方面的共建, 鼓励成都学院与境内外高水平大学开展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交流合作, 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2. 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 引导师生始终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 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加强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 引导师生秉持新闻职业操守, 履行新闻工作社会责任, 增强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3. 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按照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更加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更加注重职业道德培养、更加注重现代技术运用的原则, 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三) 共建内容

1. 办学设计。

结合现代媒体业的发展, 顶层设计新闻学院的教育教学, 努力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推进成都市新闻传播人才的学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提高教育。切实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 以满足支撑成都市作为首位城市, 在领跑全川发展中对各级各类新闻传播人才的大量需求。

2.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结合学校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 切实加强专业建设, 完善培养计划, 致力于把成都学院的新闻传播类相关专业建设成省级、市级普通高等院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切实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积极引入媒体实战项目置换现有学校课程, 推进实战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力求在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方面有新突破。在教材选用和编写中强化教学与教改建设, 体现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基础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系统性 (职前职后一体化) 、广泛性 (学生涉猎的知识面) 。学校加大投入, 组织教师、行业专家合作编写出版培养成都市新闻传播人才的相关教材。

3. 开展师资队伍建设。

成都市委宣传部每年定期从新闻单位挑选10名优秀编辑记者到成都学院兼职或挂职任教, 从成都学院选派10名骨干教师到新闻单位兼职或挂职1~2年, 或到国内外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习。派出单位在人员职级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每年推荐1~2名学界知名学者、业界知名专家、媒体精英、优秀从业人员到成都学院兼职授课或从教。引入“双导师”制, 聘请业界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在选课、实习、撰写毕业论文、就业等方面指导学生, 推进教学与行业的接轨, 让学生与行业“零距离”接触, 加强学生一线体验和业界专业训练。

4. 推动资源共建共享。

共建“成都市新闻传播研究中心”, 开展新闻传播趋势研究, 指导成都市新闻传播行业的实践。成立“成都市新闻传播培训中心”, 开展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共建实训、实习基地, 成都学院与市新闻单位合作, 共建5~10个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基地, 积极建设校外实践平台, 强化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从业技能。

5. 构建评估机制。

健全成都市委宣传部组织, 市级相关单位、专家阅评组、市级媒体等多方参与的评估机制, 对新闻学院开展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确保办学效果。

(四) 保障措施

1. 组织领导。

成立由成都市委宣传部牵头, 相关市级单位、各区 (市) 县委宣传部、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科宣局、新闻媒体等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与成都学院共同参与的院务委员会;制定共建新闻学院章程, 明确各方权利和责任, 在多方面加强深度合作。院务委员会要发挥共建优势, 加强和完善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领导机制建设, 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 积极统筹协调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 为成都学院新闻学院实施新闻传播教育的创新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的提质升位、新闻传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智力支撑。

2. 政策支持。

成都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各相关单位给予成都学院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所需的相关配套政策支持。支持成都学院与新闻宣传单位的合作, 建立联合育人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新闻学院师资队伍建设, 鼓励高校与新闻宣传单位从业人员的互聘制度;支持参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新闻宣传单位与成都学院共同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平台。

3. 稳步推进。

强化统筹, 有序推进, 根据各项工作特点, 做好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标准、培养计划、专业建设、师资引进工作规划, 科学安排工作步骤, 把握时间节点, 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三、取得的主要经验

1.加强重视, 凝聚共识, 突出制度建设。组织机构是工作运行的平台,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有效保证。在新闻学院筹备前期, 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高度重视新闻学院建设工作。成都市委宣传部成立了以副部长牵头, 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闻学院筹备工作组;成都学院在学校党委书记统筹安排下, 成立了以主管副校长牵头, 学校宣传部、教务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艺术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认真贯彻国家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市思想宣传工作会议要求的基础上, 双方结合地方新闻事业发展实际和学校新闻后备人才培养需求,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 互通有无, 凝聚共识, 有力有序推进新闻学院建设工作。在新闻学院筹备前期, 双方在全面调研、研讨的基础上, 详细规划了新闻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包括共建方案、领导小组、共建章程等。这些规章制度既考虑了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 又考虑了各级党委宣传思想工作的会议精神;既考虑了地方党委宣传部门的要求, 又考虑了地方新闻事业发展的实际;既考虑了学校当前的自身条件, 又考虑了今后新闻人才培养的长远需求。

2.找准定位, “计划”驱动, 打造特色品牌。成都学院在主管副校长的组织下, 先后多次召集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学单位负责人、各专业负责教师、学界和行业专家等召开了共建新闻学院研讨会。专家们根据学校的发展实际, 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城市型综合大学的定位, 并结合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优势, 从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 就校地共建新闻学院,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案展开研讨, 并形成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成都学院坚持以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驱动, 在办学设计、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等都有新突破, 为培育、造就一批高素质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进一步推动成都市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提供了有效保证。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共建新闻学院, 全面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过程中, 既体现了国家的改革精神, 符合国家的要求;又充分体现了成都特色、“成大”特色, 将以共建新闻学院为契机, 打造一批学界与业界的特色品牌。

3.汲取经验, 追求卓越, 推进改革创新。俗语说,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 纳百家之长以厚己。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在2013年已率先实施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并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 并已取得了明显进展, 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值得积极正视和借鉴。成都学院教务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多次向国内新闻传播学科知名院校进行调研, 搜集了大量参考资料, 汲取了国内知名院校在新闻学院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有益经验和主要做法, 并将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融入到了成都学院新闻学院的各项制度中。成都学院在汲取这些好经验的基础上, 力争顶层设计各项规章制度, 逐步构建卓越新闻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全面推进新闻人才教育培养、地方新闻事业的改革创新。

4.强化过程, 及时反馈, 注重内涵建设。成都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艺术学院在认真学习国家、省、市的有关要求和学校的建设规划的基础上, 在学院内就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标准、培养计划、专业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和理论设计;并就下一步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进行了初步规划和调研。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艺术学院还积极联系新闻单位的行业专家, 就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方案征求了业界的行业建议, 并为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吸收了一些业界知名人士参与。在整个过程中, 两个二级学院积极正视目标与要求, 及时反馈问题, 适时做出了一系列规划与调整, 注重内涵建设, 力争在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过程中创新新闻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管理、课程、教学、师资、科研五方面的有机互动, 充分实现学界与业界联动、教学与科研贯通、理论与实践结合, 走出一条政产学研合作互动、深度融合的新路。

摘要:校地共建新闻学院, 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推动新闻教育、新闻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应有之义。成都学院通过与成都市委宣传部共同建设新闻学院, 联合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从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模式、实践环节等方面, 开展学业教育、继续教育、提高教育, 有效实现卓越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推动成都市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成都学院新闻学院建设过程中, 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 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为目标, 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起到了良好的辐射、示范作用。

关键词:新闻学院,卓越计划,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郭潇雅, 吴运亮.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校地共建新闻学院[EB/OL].2014-05-05/2014-07-28.http://www.cssn.cn/gd/gd_rwxn/gd_zxjl_1695/201405/t20140505_1147098.shtml.

[2]黄芝晓.回归本源与时俱进——关于共建新闻学院的理论思考[J].新闻大学, 2002, (1) .

“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新闻稿 篇3

关键词:卓越计划教学能力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TB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253-01

1 “卓越计划”的要求和特点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实施“卓越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为此,“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卓越计划”对高等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卓越计划”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分析

2.1 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当前,我们在将教师放到企业中去挂职锻炼、聘请企业工程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等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这主要与我们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没有及时建立起相应的机制有关。现在,“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中的重要内容,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得到了发挥,通过政府的引导,企业参与到学校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计划中,必将会有一个稳定、有序的空间与环境。“‘卓越’绝不是少数、精英,而是指高素质、高质量。”为了保证工科生在企业学习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结合预约式就业单位生产实际需要,真刀实枪地参与工程项目的开发,必须有一支能胜任实践教学环节要求的教师队伍。

2.2 双语教学能力的培养

外语能力包括了基本外语的教学和专业外语的教学工作。基本的外语教学属于公共外语

教学的范畴,而专业外语则是工科教师的教学任务。这就对工科教师,尤其是对外语能力相对较好的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国外学习的经验,能够熟悉国外工程教育的体系和模式,还要有国外工作的经验,需要有广泛的国际交际面,能够提供在宽广的全球范围内进行锻炼实践的机会。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就要对国际有所了解。要能够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来改造我国工程教育中陈旧、落后的部分,不断推陈出新,常变常新。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多引进具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的工程人才,为我国工程教育献技献策,优化我国的工程教育模式。而双语教学能力的培养,要重视专业英语的教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基础英语的培训与提高,提升其英语实际的口头表达与交流能力。另一方面,更要重视相关的专业英语的培训,使其掌握本专业基本的专业术语与概念,能够基本读懂专业内的外文资料,能够从事基本的国际研究,了解国际上本行业的同步发展现状与趋势,将本专业的教学与国际接轨。

2.3 工程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

工程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要立足教学工作为基础。众所周知,教师由于各方面压力,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对教学工作尚且马虎应付,更别说是进行教育研究了。高校应该减轻教师在考核中科研的比重,鼓励教师潜心教学,认真进行教学研究,经常开展教学研讨会、发表研究论文,使各校教师在不断地交流学习中,取长补短,改进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使教学效果臻于完善。卓越工程师教育的提出,使得工科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与培训又提升了一个高度。对工科教师的培训与培养还需要工程界、教育界、企业、政府等多方的合作,需要在不断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卓越工程师。

3 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至善、格物、育人的教师队伍,提高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

3.1 深化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我国高校人为地将教师分成教学和实验两个系列,致使教师“耻”于动手参加实验室等实践教学的工作。培养有实践能力的学生,需要有能动手实践的教师。我们不仅要吸引来自企事业单位的高级技术人员一起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更应大力提倡动手能力,在学院教师中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改变现有教师的知识结构,使教师获得实际工作能力和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形成创新的教育,培养创新的人才。

3.2 “产学研”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参与“卓越计划“的企业也由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与高校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教师通过承担公司的生产项目,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共同培养学生,既提升了学生的工程素养,又促进了校企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让教师直接从生产第一线获取企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获取相关资格证书,可以更好更快地建立一支适应实践教学目标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另一方面由合作企业负责推荐专业骨干与高技能人才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保证实践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水平以及相对稳定,这样都朝着有利于培养工程创新人才方面发展。

总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主动服务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国家目标,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高等学校要认真讨论研究落实方案,用全新的思维方式,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标准要求,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符合“卓越计划”的合格教师队伍,把“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落实到课程建设中,落实到生产实践中,落实到学生课堂中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部分高校第二次研讨会报告[R].2009,12,10.

[2]同济大学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EB/OL].www.jyb.cn教育部网站,2009,12,01.

[3]共话卓越工程师培养之“桥”,同谋高校工程教育改革之路[N].科学时报,2010,03,09.

[4]余寿文.21世纪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2(12).

[5]朱高峰,张维,沈廉,王孙禺,等.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M].(内部报告).

[6]殷瑞钰.关于工程與工程创新的认识[J].科学中国人,2006(5).

[7]孔寒冰.国际工程教育前言与进展2007[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38~39.

[8]Shirley A.Jackson.工程教育的变革与挑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

[9]张英彦.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教育研究,2006:(5).

[10]余修日,花明,简正凤,等.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方式—我国理工科大学与美国理工科大学实践教学比较[J].中国地质教育,2004,(2):77~78.

“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新闻稿 篇4

“未来卓越教师”培养工作计划

一、背景

卓越教师与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律师一起,是教育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在部分高校实施的四大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开设卓越教师培养实验班,正是适应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顺应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体现高校办学功能,合乎人才成长规律,是我校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我校发挥办学优势、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培养目标

具有远大的人生理想、深厚的人文底蕴、牢固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实践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的未来卓越教师。

三、培养方案

创新能力是培养卓越教师的核心,培养创新能力首先应该是培养创新的思维,而课堂是创新思维培养的主战场。因此,强调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设置积极吸取国际知名高校的成功经验,在课程内容、知识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实践教学实施方式以及能力培养方式等关键环节进行变革。

1.“双导师”制

实验班将采用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实施“双导师”制,为每个学生配备一个校内专业导师和一个校外教学导师,强化教学实践技

能的培养,培养方案采用叠加模式,由学院各专业负责专业学习,教育技术系负责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指导工作。2.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注重实验班学生教育理论学习,组织开设综合训练模式,完成教育专项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方法方面专门开辟多间活动桌椅小教室作为专用教室,鼓励开展研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的PBL式教学。学院各类实验室对“卓越教师”计划学生开放。

3.强化教学技能实践

每个学生每周至少一天到教学创新实践合作的中小学,在校外导师的指导进行教学实践,深化专业知识,锻炼创新实践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四、选拔方法

1.选拔对象:第一次参与选拔的学生应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2009级和2010级本科生,以后每年在一年级新生中选拔。

2.选拔时间:每年9月10日前完成选拔工作,并作为学校“卓越教师”班成员向教务处提交的学生名单。

3.选拔条件:

(1)立志从事教师工作的品学兼优的师范专业学生;参与选拔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未受过校纪校规处分,无违纪违规行为,未受过退学警告;

(2)大学在学期间仅允许一门课程有不及格记录,但必须已重修通过或参加免修考通过;

(3)综合测评应该在30%以内。

4.选拔程序:

(1)符合条件的学生提出申请,填写《湛江师范学院信息学院“卓越教师”班学生选拔申请表》;

(2)学院根据申请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综合表现等情况组织专家进行初审,确定面试学生名单。

(3)学院组织专家组,进行面试,以面试成绩确定录取学生名单;

(4)每年级大约5~10人。

5.关于滚动选拔和退出制度

“卓越教师”班,在后续的学习中,将实行滚动选拔和退出制度,具体如下:

(1)每学年结束时学院将组建考评委员会,评判“卓越教师”班学生的学年学业情况。不能满足要求的学生将被调整出“卓越教师”班,回到相关专业的并行班继续学业;“卓越教师”班的学生也可自行提出退出申请,在履行相关手续后,回到相关专业的并行班继续学业。

(2)每个学年结束时,各专业可视“卓越教师”班运行情况,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从相关专业选拔部分学生补充到班中。

五、考核标准、措施 在考核评价方面,加大平时成绩比例、增加小测验、小论文、报告、讲演等环节,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

“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新闻稿 篇5

自批准之日起,我校就开始为顺利实施“卓越计划”,从理念的宣传、理论的研究、培养方案的制定、政策的制定、实施方法和工作流程等各方面开展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在“卓越计划”的理念宣传方面:

式,向全校特别是首批进入计划的相关专业进行政策宣传。

2.着手组织首批进入计划的相关专业所在学院领导和专家,学习消化教育部有关文件,学习包括CDIO在内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方案,学习兄弟院校的卓越工程师实施计划,以期整理优化课程结构,在短时间内,为“卓越计划”的实施方案制定科学、可行的培养方案。

3.积极与相关企业,特别是兵器工业集团所属相关企业,就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进行进一步交流,并就兵器工业相关专业的“能力集”问题初步交换了意见。

4.组织专家就国内外工程教育改革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深入的理论研究,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关于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情况的调研及对我校相关工作的建议”,“关于国内同类院校相关教改情况及CDIO教改模式的调研报告”。

二、在“卓越计划”的整体规划方面:

委书记兼教育研究院院长郭大成主持,主管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研究生院、科研院、实验设备处、基础教育学院、教育研究院负责人,和宇航学院、机电学院、机车学院、生命学院的各教学院长共同参加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业务部门做了“关于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措施情况的调研及对我校相关工作的调研”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理论、技术上的探索,目前发展的水平,以及国内外高校的动向。

会议对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试办思路和工作现状,对卓越工程师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将要面对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对实施计划中学生选拔、1.为从全校整体上协调一致地开展“卓越计划”,我校专门召开了由校党1.教务处将“卓越计划”的启动信息通过网络和校内各种宣传和文件的形

实习经费的预算、教学编制的设置、教师的企业培训、职称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如何办好卓越工程师的试点工作提出了在招生方式、培养方案、产学研基地等方面的合理建议。

会议提出,我校国防专业的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要符合我军当前机械化与信息化并进的新军事变革思想,因此,在设置培养方案上,应适应当前的变革,增强信息技术与可靠性等相关内容的课程;在考虑培养层次上,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定位应是主要培养硕士阶段的高层次人才,因此要特别关注我校卓越工程师专业的本科阶段培养目标必须结合研究生培养方案统筹设计。

2.学校计划明年所有入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五个专业均以“卓越工程

师计划”的名义招生;建议设置培养方案时,考虑学生的出口分别为:本科毕业30~40%,工程硕士毕业40%,10~20%从事学术研究三个层次的思路;

3.2011年在三年级本科生中选拔学生进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

施“2+2+2.5”工程硕士计划;

4.建议首批进入“卓越计划”的相关专业与我校既有的“特色专业”、“名

牌专业”的专业建设结合,与相关教师的科研工作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与企业的关系;

5.将成立一个专门机构促进“卓越计划”。

6.学校已经把实施“卓越计划”写入我校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国防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任务书。在该任务书中明确规定了“以研究型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和一系列总体建设思路,即:

a)依据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求,优化培养过程,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强化科研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适于培养目标的弹

性模块化教学计划及教学质量与人才评价制度。

b)将大学生实践创新教育常态化、常规化,纳入规范的教学体系,经

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将多类型多层次的大学生实践创新教育贯穿于

基础课教学、专业基础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的各教学阶段。

c)建设可指导多学科学生共同参与的创新实践活动的教师队伍,建立

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学生、国际合作组织或国外高校与我校联合培

养学生的多种培养渠道。

三、在“卓越计划”的工作安排方面:

1.与兵器工业集团、兵器科学研究院就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全面合作在以往协议的框架内进行补充完善,并草拟相关专业的培养规范。2011年3月前完成。

2.继续培养方案细则的制定。2011年5月前完成相关专业教学计划的修

订工作。

3.支持卓越工程师计划,保证经费投入。

四、在“卓越计划”的经费投入方面:

在学校985三期的建设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部分,在2010和2011的实施计划中与“卓越计划”间接相关的投资470万元,另外调整专项业务费223万元。包括:

1.在创新实践基地上:良乡校区的5个跨专业创新实践平台(信息类、机

械类、理科类、人文类、综合性)建设经费投入390万元,宇航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基地30万元;

2.在支持创新实践活动上:支持校、市、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经费

80万元;

3.综合性、设计性课程建设:宇航学院60万元,机电学院60万元,机械

学院30万元;

4.教学团队建设:车辆学院地面武器机动工程专业优秀教学团队建设33

万元;

5.产学研基地建设:宇航学院航空航天类人才培养产学研实践基地建设

10万元。

五、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免试推荐研究生的控制数适度倾斜,以保证“卓越计划”在相关高校实施的连贯性。

2.需要行业领域的主管部门或教育部牵头,协助高校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基

地,制定政策,提供经费,确保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实践机会,确保教师能在企业获得与时俱进的工程技能培训。

3.校内人事制度上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编制、教师的企业培训和职称政策

保障。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需要相关专业专家和教师精心地编排教学内容,打乱以往的课程体系,开展系列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方法并组织实施;同时,校内广泛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需要有实践能力,热心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和大量的实验室助教,目前缺乏切实可行的相关师资的培训、选聘和激励机制。

4.建设经费上存在较大缺口。学校没有专门的“卓越计划”实施经费,目

前开始启用的985建设经费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部分的费用有限,且1.需要教育部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对进入“卓越计划”的专业每年本科生

“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新闻稿 篇6

二○一○年六月十三日,教育部批准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上海大学的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非常荣幸地进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根据相关要求,积极开展工作。以下简要汇报学校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采取的一些举措和工作进展情况。

一、工作进展报告

工程教育改革既是一个解放思想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资源重新整合的过程,更是一个优秀人才不断涌现的过程。

(一)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培养计划(方案)

经过多次研讨,我们对工程教育有了重新认识,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有了较深的理解。比如,我们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上新的认识是:(1)创建数字化设计制造工程教育平台,扩展和提升对工程项目研发和工程教育的支撑能力,营造使学生成材的工程环境。(2)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使学生在工程环境中接受熏陶,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工程意识,提升工程素质和能力。

工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关键技术研究强化基础直面工程工程教学工程教育基础理论教学工程能力培养工程意识实践能力机电工程设计院工程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研发与应用研究工程实践创新思维数字化设计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与教学平台工程研发平台工程案例实训工程项目实习工程教育体系工程教学平台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企合作实践基地 图1 总体方案架构

我们在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上新的认识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培养分三个层次,即:应用型(本科)、设计型(硕士)和研发型(博士)。应用型(本科)实施“3+1”模式(四年制本科),即在校累计学习3年,在企业累计实习和毕业设计1年。设计型(硕士)的培养模式采用校内培养(课程学习、校内实践教学)、企业工程实践(企业顶岗工作和毕业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学制2年的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的1、2学期集中完成上述课程,自第一学年第3学期开始进入合作企业开展工程实践和课题研究。研发型(博士)的培养学制为3年,第一学年在相对集中完成基础课程的同时,就开始在企业进行工程实践、课题研究的基础准备(如基本文献调研,最迟在第二学年开始必须围绕合作企业的重要技术需求开展课题研究。研究课题在“双导师”(企业工程师与我校教师)商议指导下加以确定,确保研究课题既解决企业技术问题又具备一定深度的理论价值。

(二)设置直面工程的新课程体系

我们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框架设置新的课程体系,例如机械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学框架设计了新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具有如下特征:(1)强化实践环节,专业课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33%以上。新课程体系直面工程,在强化理论教学环节的基础上,针对机械工程的特点,大大增加实验环节,将机械专业知识点讲授和工程实验实践的学时比例提高到至少2:1,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2)以工程实例为对象进行讲授,工程实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新课程体系以若干个工程实例为核心,把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3)新课程体系分层次、分阶段对学生的工程能力进行培养和考核。(4)新课程体系对现有课程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和精简,避免了知识点的重复讲授和关联知识间的孤立讲授。

(三)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1、建立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拉动的教学模式

例如,我们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教学模式是:(1)进行拉动式训练(工程任务驱动),反复递进训练,强化工程文化。任务拉动式教学模式,同时要逐步向兴趣驱动教学模式转变,进一步向工程哲学提升。围绕工程教育的核心问题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

(2)突出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任务拉动式的研讨性和实践性环节设置。建立符合工程教育规律的教学体系。梳理现有教学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夯实学科基础,强化工程文化;增加实践性和研讨性课程比例;扩大开放性实验、实训和实习;强基础重实践,工程化成系统。

(3)引进了法国工程师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授课内容,采用以项目为核心的研究型教学形式,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项目研究,学生撰写策划报告和实施方案,进行小组答辩,通过后才能获得学分。部分课程采用了“理论课+习题课+实验课+课外学习”的工程师教学模式,从全方位培养学生。这类课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协调管理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

2、完善实验平台建设

拍摄实习录像,制作实习课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环节。目前已基本完成“钢铁的冶炼”、“金属的铸造”、“金属的压力加工(锻造和轧制)”、“钢铁的热处理”等部分实习课件的加工、制作。并且尝试在生产实习时采用“金属的铸造”部分的实习课件进行学习,学生反映良好,认为通过该课件,他们看到了在原实习单位看不到或看不清楚的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调整教学计划,通过在校内开设“金属材料工程实验技术(1-3)”课程,在校内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进一步通过本校试验平台和实习基地的完善,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积极开展,认真搞好实验室建设的调研和整体规划,提出可行的总体方案,整合场地和资源,进行合理布局,为培养工程型创新人才打好基础改善了实验条件。

3、建立主干课程网络系列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除采用课堂讲授、自学讨论、教授讲座以及实验课等多种形式外,十分重视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倾力打造、完善了12门主干课程的网络系列课程,建立起“金属材料工程”主干课程网络系列平台。同时,“材料工程网络系列课程”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了远程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

4、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机制

(1)从宝钢、上海汇众汽车、荷兰帕纳科公司等大型企业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专家为学生授课,开展座谈,使学生了解企业需求、技术的新进展和增加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2)校企合作产学研基地建设。高质量的实践基地和企业为学生所提供的,已经不仅仅是参观的基地、基础实习的基地,而是正在向更深层次的合作发展。例如: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与上海克来机电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已达5年以上时间。该产学研基地每年接受实习人数60人。同时,整合克来机电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机电工程设计院和工程训练中心的机电装备自动生产线及工业机器人工程的实训资源,建立“机电装备自动线及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实验室,承担本科生机电装备及机器人技术实训教学任务、专业课程project、生产工程project、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任务。2010年9月起已在该实践基地开展了“机器人与机电一体系统”、“制造系统装备及自动化生产线”等课程的课程实验和课程project等实践教学活动。

上海大学和卡尔蔡司集团的合作主要围绕着该方面人才的培养展开,其中包括双方合作开设面向机械类本科生的专业课程、实习课程(以卡尔蔡司工厂为基地),这些课程已列入上海大学本科教学计划。并计划每年组织面向社会的技术讲座和交流活动,推动国内该项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卡尔蔡司还帮助上海大学完善了坐标测量技术的实验环境。

此外,我们还与上海市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签署建立了产学研实习基地。我们已与上海市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达成共识,将根据该所人才的需求,与该所共同开展“订单式”的人才培养。学生将通过校内课程的学习,以及在上海市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实习基地的实践,掌握金属材料的检测、失效分析等相关知识,加强该方面的工程能力的培养。

(四)试点培养和国际化培养

1、创办卓越工程师能力强化班

上海大学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中选择并组建由31名2008级学生组成的卓越工程师能力强化班,试点班由专人负责,实施专业导师制,导师全程跟踪引导,强化研究型教学及创新性实验,改进并采用新的课程授课方法及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及个性化培养。对现有课程进行梳理分类,再以课程组形式深入研究,研究试点班教学计划的实施方案。已成立以下课程组及教学团队:① 制造基础及工艺、② 机械设计基础、③ 数字化设计、④ 机器人与机电一体系统、⑤ 制造系统装备及自动化生产线。除其中机械设计课程组外,四个课程组均按课堂教学与实验的时间比例为2:1的要求,重新整合和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和时数。大幅度减少理论性讲授的学时,大幅度增加实践和项目运作的学时。为落实高地建设计划还相应成立6个子项目组,目前按计划实施。

2、开拓国际化培养途径

探索工程教学的国际合作模式,我校多次派出代表团赴国外著名大学进行调研,就工程教育的理念及模式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①合作开展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与美国伍斯特理工大学合作:SHU-WPI联合开展本科生毕业设计。于2010年8月至10月启动美中本科生第一轮毕业设计项目。

② 海外实习与交换生项目:多项赴美暑期交流项目,参观访问了美国密苏里大学、美国卡特彼勒公司、肯纳公司、凯捷公司等。

③ 国际课程的学习。我们与美国肯纳公司在“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根据学校和公司的优势和特长,采用优势互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通过聘请该公司资深专家和有丰富经验的部门经理,在大学高年级开设基本产品技术课程及个人职业素质类课程,帮助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竞争力,为今后更快地适应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换做准备。肯纳公司在上海大学开设了多达16门课程。课程主要分职业素质课程和产品技术课程两大部分。同时,肯纳公司还将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平台,让学生更接近企业,在相互了解沟通中为未来进入企业做好心理和实践能力的准备。该项目于2010年5月11日正式启动。

(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创新计划和学科竞赛

学校将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作为提高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积极引导。深化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平台建设,组织更多的学生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创新实验项目,扩大学生的受益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动手能力。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与学科竞赛团队建设规划与活动计划,完成新的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创新实验项目立项工作,扩大学生的受益面。完成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工作。规范大学生科创活动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并定期进行检查。

2010年6月,上海大学参加了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所有五个项目均获奖。其中“废墟搜救机器人”、“爬墙云梯”二个项目获二等奖;“全自动地震避难求救床”、“多功能移动救灾机器人”、“地震废墟搜救装置的研究”三个项目获三等奖。此外,上海大学还获得了“优秀组织奖”。2010年5月,我校机自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在第十届科技活动周上展出。本次成果展分别展出了全国高校由创新实验计划、创业教育、学科竞赛三个大类中所挑选出的25件优秀作品。我校的“全自动智能化树干涂白机”成功入选并参加了本次的成果展。

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已经成为我校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中的一个特色。在导师指导下,每年都有很多学生踊跃参加各竞赛组的活动,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本我校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已获得各类国家级和省市级奖58项。其中获国家级特等奖1项、国家级一等奖8项、国家级二等奖14项,省市级一等奖1项、省市级二等奖7项、省市级三等奖9项。

二、主要存在问题与对策

(1)学生方面。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学生对于新的教学方式还不够适应,学生课程时间分散,无集中的团队科研项目时间。

对策:改革课程考核方式,考量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认真程度、效果和综合能力。克服评价体系导向“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等问题。实现从“学习成绩”评价向“学习成效”评价的转变,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的转变。将学生代表加入到改革小组会中,并加强学术导师的交流和任课教师的交流。组织指导好学生选课,保证每周有一天的集中课程项目实践时间。

(2)试点班选课与考试方法与现有教学管理体系的冲突。试点班的教学计划还需要加强与现有的体系的磨合。相互加强沟通和理解。包括能突破关于平时成绩30%的大限。

(3)实验人员的配备成为影响工程教育改革的瓶颈。工程教育改革中对实验环节有越来越高的要求。现面临实验人员的退休及新留校的许多硕士因为待遇低,面临新的人才流失问题,希望得到上级领导重视。

初步解决思路:让有关实验老师参入相关科研项目,在搞好实验的同时、提高学术水平、及培养创立新实验的本领,并同时可提高收入,稳定新进的年轻的实验人员。

(4)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自身缺乏工程背景。对策:要求教师主动参与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的研究和实践,首先使自己具备工程背景和工程素质,并将项目研究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生产系统中工作半年至1年;教学团队建设:课程组团队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项目的运作等进行动态研讨和总结,不断加以改善。以教改立项和实施为抓手,稳妥推进教学改革。

考虑到工程教育改革课程体系的调整,必然伴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这需要教师们投入大量的精力。这需要学校和学院逐步完善配套的师资政策,包括聘用政策、晋升政策、考核政策和其他激励政策,以及教师培训和提高的措施。对承担教学、实验任务教师,在绩效考核中按照承担的教学时数倍率式地给予业绩考核;在职称评定、教学科研奖励方面降低其科研任务、发表论文数等方面的奖励,确保中青年教师乐于“冲锋陷阵”。

(5)企业的积极性。卓越工程师实施过程中企业的积极性非常重要。我们目前根据专业的实际需要,已选择了一些相关企业进行接洽和联系,希望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实现以高校学生为核心的培养机制和体制。但要保证培育基地的正常运作,还需企业的大力配合。

希望:如教育部能给予企业一些优惠政策,如:免税政策,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积极性。目前,企业最担心学生在企业实习时的安全问题。如能提供一些经费,用于购买学生的保险,将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新闻稿 篇7

1. “道德讲堂” 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内容

将 “道德讲堂”融入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能够使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而 “医德”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内容。教育部、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实施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将医德教育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因此,卓越医生教育不仅仅是培养知识型人才,更是培养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人才。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中,可以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医务工作中更好地展现自身的道德涵养,更能够践行 “仁心”、“仁术”。

2. 开展 “道德讲堂” 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通过 “道德讲堂”的实施,主要在医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进行指导。反观传统的思政教育,忽视了对现实社会医德状况与医德应用的分析和指导,使得医德教育变成了空洞的说教主义,这不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同时,当代大学生面对的是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极容易受到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而大多数学校在进行医德教育过程中缺乏针对性与灵活性,忽视道德选择性和价值澄清。这使得医学生在医务工作中不能抵制物质诱惑,走入歧途。另一方面,高校开展的医德教育内容存在陈旧、目标单一的现象,再加上一些医学伦理学的教师由于其本身缺乏医学知识,授课时往往不得要领,甚至照本宣科,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并且,很多学校过于注重课本研发,缺乏实践内容。 这些都影响了医学生医德素质的提高,阻碍了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有效实施和开展。

“道德讲堂”根植于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具有稳固的思想基础。同时,作为一种实践活动,能够很好地在高校进行推广。首先,“道德讲堂”可操作性强。医学生的道德教育需要可进行操作的实践活动来开展,而 “道德讲堂”的模式,主要以讲座的方式, 较容易开展,并且辐射面也较广; 其次, “道德讲堂”内容选择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灵活性。讲座的内容可以针对高校医学生关心的时事展开,也可以根据历史文化进行宣讲,从而能够保证讲座的丰富性。

3. 将 “道德讲堂” 融入 “卓医培养计划” 的途径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作为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中,在医德及其他素质方面也应当体现新时代医学生应有的风貌。因此,如何将 “道德讲堂”更有效地融入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

( 1) 将 “道德讲堂”列为大学生选修课课程

根据对高校 “道德讲堂”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笔者发现虽然在高校 “道德讲堂”得到了普遍的传播,但是并没有形成课程化模式。很多高校仅限于把 “道德讲堂”作为讲座类活动进行开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讲堂的发展。将 “道德讲堂”作为一门选修课对医学生进行开放,这保证了讲堂的延续性,并且也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同时,将 “道德讲堂”课程化形成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更容易得到推广和得到学生的认可。并且,将 “道德讲堂”与医学院校其他课程进行有效地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

( 2) 重点培养高素质的 “道德讲堂”导师队伍

很多高校将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定位为打造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用于培养学生,而对学生道德素质的队伍建设往往较为缺乏。提升道德教育教师队伍是改善和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关键。高校要将道德及思政教师队伍的培养计划纳入到学校整体师资队伍培养计划之中,着力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医学道德教师队伍。同时,重点培养高素质的 “道德讲堂”导师队伍。导师的界定不仅仅是专业的思政教育教师,也可以是 “身边好人好事”以及 “道德先进模范”人物。通过这种这种榜样机制,积极带动 “卓越医生”的道德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国祥,胡伟军,黄继东,等.卓越医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

[2]陈新.高职院校如何发挥“道德讲堂”的“蝴蝶效应”[J].河南农业,2015,11.

“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新闻稿 篇8

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师;校企共建

作者简介:王煊(1978-),男,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杨增科(1983-),女,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助教。(河南焦作454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028-02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概述

2010年6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制订大会在天津市召开,国家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完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目标是教育培养出大量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较高质量的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最终能够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人才强国之路,对加强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培养相关人才,全面提高高校各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1]

1.培养工程师的特点

(1)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培养。

(2)工程师的培养必须按照相应的社会标准和行业标准。

(3)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

2.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

“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创新能力较强的各类型工程师;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师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通过实施“卓越计划”,达到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能够促进工程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制订出具有较高水平、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制,保证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工程教育强国。

3.培养工程师的基本原则

遵循“行业引导、校企共建、分类实行”等原则,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制订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提出行业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指导高校和企业在本行业领域实施卓越计划,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卓越计划,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养类型上各有侧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二、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工程师的现状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各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教学设施的逐步改善、专业建设的大量投入和校企之间合作的频繁增加,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各专业毕业生,满足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学校的工程教育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社会各层次、各类型企业和项目的大量需求。但从总体上看,对于建设行业的工程师的培养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由于招生扩大而相应配套措施、师资力量和实习基地等工作未能及时跟上,使得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以后不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不能开展相应的技术工作,导致建设行业就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整体偏低。[2]其中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科学,对工程技术则不够重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工科院校都培养工程师,只有我们不重视培养工程师。因为在我国,人们普遍存在重科学、轻技术的观念,认为科学家很伟大,工程师是低一级的。很多科学家甚至认为,懂得科学就什么都能做,只要懂了科学,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慢慢地,在中国就形成了一种风气——重科学、轻技术。

2.培养模式上的缺陷

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工程类人才实行的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相应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重在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我国现行的工程师培养模式迄今仍偏重于学科知识传授,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和训练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例如实践基地建设问题、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和实验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等问题。总之,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适应于培养传承型人才,不利于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3.高素质师资队伍的缺失

高等教育中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师资队伍业务水平的高低是能否培养出合格工程师的关键因素。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发展至今,师资队伍始终是限制专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水平专业教师的缺失。目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大相径庭,一部分是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业工程等工程类专业背景,另一部分则是工程经济、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等经济管理专业背景,在知识结构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必须加强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再教育;另外,应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改变人才引进的标准,多引进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最好是有着丰富工作实践经验的学科带头人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负责人。

三、“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1.以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为核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工程管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的投资与决策和并能够进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在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日常教学分为了四大系列的平台课程:工程技术类课程、工程经济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和工程法律类课程四大课程体系。[3]根据“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目标和要求以及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在这四大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必须是技术类课程,在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中必须向技术类课程倾斜,比如对技术类课程的数量、课时等相关内容的设置进行完善。

2.加强“校企共建”模式

“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并随时与建筑行业的用人需求相挂钩,突显应用型的特点,使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成为一个整体。高校制订的培养方案中应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来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各自的资源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共建”模式要更多地让企业参与到专业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去;在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要把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和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保证学生能够进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甚至毕业设计也可以在企业完成,最后也可以直接到相关企业就业。另外,还要逐步建立和利用各种平台(包括中外合作平台、实践平台、科研平台等),使这些平台能够为实践性教学环节创造一个操作性强和实际应用价值大的学习场所,让学生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比较深入和具体的实践工作内容,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让学生、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到工程技术难题的研究与创新中去,使学生最终获得系统的、专业的和实用的工程知识与能力。

“卓越计划”下除了工程师的培养要求高校必须与企业合作,另外,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使自身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例如,高校与建设企业可以共同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的机制,为高校教师在企业挂职创造条件和政策。当然,为了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加工程实践,高校也可以在日常岗位考核和职称评定过程中强调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在晋升职称的规定中要求教师必需有在企业工程实践的经历,或者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优先考虑等鼓励政策,或者给以其他方面奖励。[4]

3.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实际操作中,高等学校应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国内外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从事项目的决策、项目咨询和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具备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和项目监理师基本素质的、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的不断完善,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才越来越受到建设行业和施工企业的欢迎,所以,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必须与社会要求同步。因此,改革教学思路,加速方法革新,充实和完善专业教学的内容,改变现行的教学模式,应用全新的教学体制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总之,各高校应尽快改革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体制,形成一整套既适应经济需要又适应行业需要的工程管理教学体系、知识层次和培养制度,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土木专业工程师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2]张海英.工科院校应该以培养工程师为主——张光斗院士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

[3]帅传敏,付晓灵,宫培松.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5).

[4]夏建中,吴建华.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实践环节教学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2(5).

(责任编辑:王祝萍)

“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新闻稿 篇9

工作进展报告

一、总体概况

南京工程学院是教育部首批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所高校之一。近年来,学校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改革创新,追求卓越”为指导,坚持高质量现场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定位,充分利用校企共建形成的优质教学资源与合作平台,积极开展培养模式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致力构建一条主线(能力培养),两个支撑(学校、企业),三个维度(学校教育、企业培养、个性发挥),四个平台(专业资质认证、创新创业、自主学习,综合素质培养)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

目前,学校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6个专业7个专业方向进入“卓越计划”,培养层次为本科生,从2010级开始实施,参与学生人数共922人。

二、组织管理

1、组织架构

成立了“卓越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由教学副校长担任,成员为教务处、评估办、人事处、学工处、财务处以及相关教学单位行政主要负责人,负责重要政策的制定、重大问题的协调,领导“卓越计划”的实施。

与合作企业联合组建了南京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由教学副校长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合作企业专家 担任,成员为合作企业代表、实施专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学校培养标准的制定、培养方案制定以及运行管理协调等工作。

成立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办公室”,挂靠在教务处,负责协调日常工作。

2、保障体系

学校整合资源,成立了集创新学院、校内实践、科技竞赛多功能为一体的“工业中心”,与合作企业建设了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27个合作教育基地,为“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了环境保障;学校将试点专业列为“教改特区”,划拨专项经费,为“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了经费保障;学校成立了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对“卓越计划”的实施进行全程监控与评估,为“卓越计划”的实施提供了质量管理的机制保障。

3、教学运行和管理体系

学校针对“卓越计划”的特点,构建了“三层次、两结合”的教学管理体系,三层次是指:学校、院系、专业负责人,两结合是指:常规培养阶段注重教学部门与学工部门相结合,企业培养阶段注重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明确了职责,调动了各方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

三、政策措施

1、经费保障

学校将“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列为教学改革特区,实行经费优先特殊政策,近三年共拨发教学运行经费及教学改革经费281.5万元,教学条件建设费2106万元(含中央地方共建),试点专业生均仪器设备值达到了2万元,充足了试点专业教学要求。

2、学生遴选

为增强试点专业教学改革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我校“卓越计划”试点班采用随机遴选模式,每年在每个试点专业中随机抽取一个班作为试点班实施“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与普通班进行对比试验,以便不断推广,扩大实施范围,最终实现专业整体进入“卓越计划”培养。

3、学籍管理

学习依据试点班教学模式特点,采取了新的学籍管理办法:(1)在企业培养阶段的注册方式上,只要符合注册条件并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的,可允许学生通过传真、电子邮件、或网上注册等方式远程办理注册手续,以便实习地离学校距离远的学生办理,减轻学生经济负担。

(2)只有符合下列条件者才可升入高一年级:

一年级学生获得一年级课程总学分的三分之二后,才能升入二年级;二年级学生在补修完成一年级所缺课程的学分以及二年级课程总学分的四分之三后,才能升入三年级;三年级学生在补修完成一二年级所缺课程的学分以及三年级课程总学分的四分之三后,才能升入三年级。第7学期在企业从事的工程实践总结报告合格,才能进入毕业设计环节。为提高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增加中文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考核,合格者才准予毕业。

为保证学生第四学年在企业实习的质量,未通过的课程,按原有重修程序办理后,可允许其自行修读或为学生提供定期网络远程修读支持,学生可提前返校集中复习后参加考试,亦可直接返校考试。

4、教师评聘与考核

学校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试点专业教师教学水平要求。一是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必须由教授担任;二是专业课教师要求具备二年实践工作经验;三是聘请了20名退休资深工程师参与校内实践教学;四是在合作培养单位聘用了32名高级工程师作为企业导师。

学校加强对试点专业任课教师的考核力度,一是质量管理办公室分期初、期中、期末三个阶段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能力评估、教学过程评估、教学效果评估;二是依据科研项目、工程项目对教师进行专业能力评估,促进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水平。

四、培养模式

1.学校培养标准和专业培养方案

学校依据通用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培养目标定位,与企业联合研究制定了试点专业的学校培养标准。在标准制定中注重了以下三点:一是现场工程师与研究型、高职类人才在规格要求上的区别;二是依据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以及产业升级调整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注重了现代技术交叉融合特征;三是针对目前人才培养的问题,体现“大工程”教育观念,强调了对职业道德以及非专业素质的要求。

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法,采用“倒推法”技术路线,即:企业调研——岗位群分析——知识结构与能力分析——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设计——学校、行业、企业共同论证,制定了全新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增强了与行业发展需求的符合度。

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学校遵循现代产业技术的交叉特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 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一是打破传统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的“三段式”课程体系,构建体现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以知识逻辑关系划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二是注重知识综合运用,开设综合实践教学和系列化项目教学,构建完成现场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融合学科体系和职业资质标准,要求专业课程的工程案例不低于10%;四是全面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和质量标准,形成了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环环相扣的新型课程体系。

3.教学方法改革

学校针对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五个注重、五化改革”。五个注重是:注重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注重职业道德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培养。五化改革是:课程体系模块化,项目教学系列化,科技竞赛普及化,学习评价多样化,师资构成多元化,目前已经实施的改革有:

一是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学校以强身健体、培养兴趣为目的,将传统大学体育课程改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爱好和体能状况选择参加,增强了学生锻炼身体的主动性;以提高工程应用能力为目的,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试点专业学生第一学期参加CET考试,通过者选修翻译、口语、第二外语等课程,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增强实效为目的,改革思政类课程教学方法,实行多模式教学多环节教育,《形式政策》课程体现紧跟形势,《思想 5 道德》课程强调“三课一体”,《法律基础》注重案例教学、贴近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采用专题教学,通过精讲多看、强化实践等方法,使思政类课程变成了学生想听、爱听、可信课程。高等数学采用“微元法”结合工程实例进行讲授,结合数学建模的开展,使抽象知识变为鲜活工程实例,有效调动了学习兴趣。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实行模块化组合,避免了与后续课程的重复讲授。实施计算机类课程改革,注重计算机的工具性和语言的应用性,改变了以往只学不用状况。

二是实践教学课程改革。学校依据“卓越计划”“3+1”培养模式要求,科学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改变实践教学过分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增强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目的性,注重各环节之间的相关性,依据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完善传统实践教学体系,增设了综合性课程设计、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学校注重大学生工程意识与能力培养,全面实施项目教学系列化,形成了理论与实践互补,讲授与实践并重,主线清晰、目的明确、环环相扣、逐步提高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得到现场工程师的完备训练。

三是专业课程改革。学校针对人才培养学时有限内容过多导致学生不分主次影响效率问题,明确提出要注重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每个试点明确8门专业核心课程(含核心实践教学环节)且通过校企论证,学校制定了《关于加强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若干意见》,对专业核心课程教师的任课资格、教材选定提出了较高要求,实施了“名师大班讲授,助教小班辅导”的讲授模式,改革专业核心课程工作量计算办法,增加专业核心课程学分绩点,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切实提高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质量;学校以课程体系模块化为抓手,实施专业带头人、模块负责人、课程负责人三级课程建设管理体制,促进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四是考试方法改革。学校注重学习评价方法改革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改革的导向作用,以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为目的,依据课程类型与环节区别,分别设计各门课程、各种环节的考试考核方法,通过开卷、闭卷、课程论文、现场答辩、阶段测试等多种方法,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主动培养自身能力。

五、师资队伍

1.校内参与卓越计划的专职师资队伍建设及相应的政策措施。学校注重卓越计划的专职师资队伍建设,一是精心遴选,制定了试点专业任课教师资格评审制度,对职称、实践经验、工作态度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更新知识,实行了教师“充电”制度,要求教师每年下企业考察时间不低于2个月,确保新技术、新工艺及时进课堂,避免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的脱节。

2.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及相应的政策措施。2013年下半年,我校2010级本科生将进入企业培养阶段。目前,参与我校卓越计划的31个企业均已完成兼职教师遴选工作,共聘请兼职教师34人,要求具备高级技术职称,熟悉培养规律,责任心强。学校注重对兼职教师的管理考核,制定了企业兼职导师管理办法,按 每人每月3000元发放指导酬金,期中进行问卷调查,期末进行效果评估,确保企业导师质量和培养效果。

六、校企合作

1.综述校企合作共同实施卓越计划的总体情况。目前参与我校卓越计划的企业共有31个,分别为: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张家港沙洲电力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望亭发电厂、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国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南汽模具装备有限公司、上海立新液压有限公司、大连东软控股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规模符合相关试点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为接待学生见习、第七学期集中培养和毕业设计,相关专业与合作企业均成立了联合培养领导小组,选定了企业导师,企业实习期间采用校企联合管理、企业为主的运行机制,覆盖了6个专业领域,学生受益面达到38.24%。

2.校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或基地建设的情况。目前我校共建有与卓越计划相关的校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或基地31个,其中国家级

4个,校级27个,完全满足卓越计划实施要求。

3.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情况。包括企业学习活动、课程教学和工程实践等的进展情况。目前,我校卓越计划试点专业企业培养方案已经制定并通过了校企联合论证,拟从2010级开始实施,本年度将有8个班进入企业培养阶段。

七、国际化

我校的卓越计划尚未进入国际化培养阶段,目前拟发挥以往校企共建基础优势,与博世—力士乐、三菱、西门子等行业领军企业合作,遴选试点班10%的优秀学生进行短期境外实训或定向培养。

八、下一步工作计划与建议

1.实施卓越计划以来的取得的主要成效和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我校实施卓越计划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效有:一是转变了工程教育思想观念,明晰了现场工程师的规格标准;二是促进了教学改革,学校所有工科专业均按照卓越计划的思想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了相关改革;三是密切了校企关系,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实质性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卓越计划处于初期阶段,企业对联合培养的要求、培养规律等尚处于熟悉阶段,运行过程需要磨合。

2.今后继续推进卓越计划的主要思路和可能措施:一是进一步扩大试点班范围,将卓越计划的改革思想扩展到普通班;二是制定企业培养基地标准以及评估办法,确保企业培养质量;三是与大型跨国公司合作,探索跨境实习实训途径,增强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上一篇:九年级上数学工作总结下一篇:来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