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要求
一、预习报告要求
1.预习报告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五个部分,采用学校统一的“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实践性环节报告用纸”书写,不允许打印。
2.预习报告要求有一定的字数,不能过少,该有的图、表一定要画上。
3.预习报告内容要求能反映实验所有环节,学生能直接看预习报告完成实验的内容。
4.无预习报告者不允许进入实验室做实验。
二、原始数据记录要求
1.原始数据记录要求清晰明了,该有的物理量、包括单位一定要写上。
2.原始数据必须得到实验老师的认可,有实验老师的签名才算有效。
3.原始数据要求用黑色或蓝色字迹签字笔书写(画图除外)。
4.原始数据记录一经教师签字即不允许作任何改动,否则视为无效。
三、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记录,数据处理、思考题七个部分,采用学校统一的“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实践性环节报告用纸”书写,不允许打印。
2.实验报告中实验数据记录要求将原始数据的数据在实验报告中重新誊写一份,以便处理,不能直接使用原始数据记录或者在原始数据记录页上直接处理数据。
3.数据处理中所有要求画图的处理方式均应在正果的坐标纸上进行作图。
4.实验报告和预习报告不能互用,预习报告中写过的部分实验报告要求重写。
5.实验报告数据处理要求有详细地处理步骤,不能仅有最终答案。误差处理参考课本第一章和第二章。
四、实验报告装订要求
1.装订实验报告时要求实验报告在前、实验原始数据在中间、预习报告在后统一装订在一起,不要分开装订。
2.报告的第一页要求写清楚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缺一不可。
五、实验报告上交要求
1.上交实验报告时以班级为单位放好,每班放置一摞,不要管是否同一个实验。
大学物理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和学习的目的, 利用物理仪器和设备, 人为地控制或模拟物理现象, 排除各种偶然、次要因素的干扰, 突出主要因素, 在有利的条件下重复地研究物理现象及其规律。物理实验是建立和检验物理理论的基础, 是物理学工作者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一种基本方法和途径。
一、工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要求
开设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即掌握物理实验的选题、实验的构思设计、实验具体实施方法、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研究等, 使学生学会通过物理实验对外在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思考、测量分析和研究, 从而完成对内在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掌握这种由感性到理性的科学思维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物理知识、物理实验方法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即:
(一) 实验预习; (二) 实验操作; (三) 实验总结。
大学物理实验是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应是“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开拓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通过改革, 期望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实践应达到以下三点基本要求:
1、知识方面: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基本技能及实验的基本理论, 了解现代物理实验新技术与新知识的发展概况。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设计能力和运用物理理论判断结果准确性与研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3、素质方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 以及物理现象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大学物理实验方法
根据测量方法和测量技术的不同, 可以分为比较法、放大法、平衡法、转换法、模拟法、干涉法、示踪法等。
(一) 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将被测量与标准量进行比较而得到测量值的方法, 它是最普遍、最基本、最常用的实验方法, 又分直接比较法和间接比较法。直接比较法是将被测量与同类物理量的标准量具直接进行比较, 直接读数直接得到测量数据。例如, 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测量长度, 用钟表测量时间。间接比较法是借助于一些中间量或将被测量进行某种变换, 来间接实现比较测量的方法。例如, 温度计测温度, 电流表测电流, 电位差计测电压, 示波器上用李莎如图形测量未知信号频率等。
(二) 放大法
由于被测量过小, 用给定的某种仪器进行测量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甚至小到无法被实验者或仪器直接感觉和反应。此时可以先通过某种途径将被测量放大, 然后再进行测量。放大被测量所用的原理和方法称为放大法。放大法分累计放大法、机械放大法、电磁放大法和光学放大法等。
1、累计放大法
在被测物理量能够简单重叠的条件下, 将它展延若干倍再进行测量的方法称为累计放大法。例如, 在转动惯量的测量中用秒表测量三线摆的周期。
2、机械放大法
利用机械部件之间的几何关系, 使标准单位量在测量过程中得到放大的方法称为机械放大法。例如, 螺旋测微器和读数显微镜的测量原理。
3、电磁放大法
在电磁类实验中, 微小的电流或电压常需要用电子仪器将被测信号放大后再测量, 这种方法称为电磁放大法。如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数实验中, 就是将十分微弱的光电流通过微电流测量放大器放大后进行测量的;又如示波器将电信号放大, 不仅显示直观, 还可进行定量测量。
4、光学放大法
光学放大法有两种, 一种是被测物通过光学仪器形成放大的像, 便于观察判断, 例如常用的测微目镜、读数显微镜等, 这些仪器在观察中只起放大视角作用, 并非使实际物体尺度发生变化, 所以并不增加误差。另一种是通过测量放大后的物理量, 间接测得本身极小的物理量。光杠杆就是一种常见的采用光学放大法的放大系统, 它不仅可测长度的微小变化, 如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实验, 还可测量角度的微小变化, 如直流复射式检流计原理。
(三) 平衡法
平衡态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概念, 因为在平衡态下, 许多复杂的物理现象可以比较简单地进行描述, 实验会保持原始条件, 观察会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 从而容易实现定性和定量的物理分析。利平衡态测量被测物理量的方法称为平衡法。例如, 天平称质量, 惠斯登电桥测电阻, 机械式电表测电流或电压等。
(四) 转换法
许多物理量, 由于属性关系无法用仪器直接测量, 或者即使能够测量, 测量起来很不方便, 且准确性差。为此, 将这些物理量转换成其它便于准确测量的物理量来进行测量, 再反求待测量, 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曹冲称象就包含有转换法思想。转换法测量最关键的器件是传感器。传感器的种类很多, 从原则上讲所有物理量都能找到与之相应的传感器, 从而将这些物理量转换为其它信号进行测量。例如, 声速测量仪中压电陶瓷换能器、霍尔效应测磁场实验中的霍尔元件、光电效应实验中的光电管、光电门、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等等。
(五) 模拟法
模拟法是一种综合研究被测对象物理属性或规律的实验方法, 它以相似理论为基础, 设计与被测原型有物理或数学相似的模型, 然后通过对模型的测量间接测得原型数据或研究原型的性质及规律, 使我们对诸如过分庞大、十分危险、或变化缓慢而难以直接进行测量的研究对象能够通过模拟法进行测量研究。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法、数学模拟法、计算机模拟法。
1、物理模拟法
保持同一物理本质的模拟方法称为物理模拟法。首先, 要求模型的几何尺寸与原型的几何尺寸成比例地缩小或放大, 即在形状上模型与原型完全相似, 称为几何相似条件;其次, 要求模型与原型遵从同样的物理规律, 只有这样才能用模型代替原型进行物理规律范围内的测试, 称为物理相似条件。物理模拟法必须具备这两个相似条件。
2、数学模拟法
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物理现象或过程, 依赖于它们的数学方程形式的相似而进行模拟的方法。例如, 用稳恒电流场来模拟静电场、用电学振动系统来模拟力学振动系统等。
(六) 干涉法
应用相干波干涉时所遵循的物理规律进行有关物理量测量的方法称为干涉法。利用干涉法可进行物体的长度、薄膜的厚度、微小位移与角度、光波波长、透镜的曲率半径、气体或液体的折射率等物理量的精确测量, 并可检验某些光学元件的质量等。
(七) 示踪法
示踪法能形象、直观、及时地显示出物理过程。它可以是实物示踪, 也可以是模拟示踪。示踪法常配合其它实验方法共同使用。例如, 观察红墨水分子的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的观察、在粒子物理研究中用的云室、气泡室、照相底片等。
当然, 大学物理实验方法还不限于上述几种。
参考文献
[1]李平.大学物理实验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1:133-140.
[2]胡成华, 周平, 兰明乾.大学物理实验[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1.
[3]熊永红.工科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实验与探索[J].物理实验, 2005 (2) :28-29.
[4]陈彦, 姚列明, 霍中生.全方位改革大学物理实验课[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22 (2) :114-117.
关键词:演示实验;类型;作用;设计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07)10(S)-0007-2
演示实验是配合讲授或课堂讨论进行的实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实验形式。由于演示实验一般是由教师操作表演,一套装置就能满足全班学生观察的需要,对实验条件的要求不高,即使是条件较差的学校,通过自制教具也能解决很大的问题。因此,演示实验的设计与教学研究,已得到普遍的重视。[1]
1演示实验的类型
物理演示实验紧扣教学环节,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基本类型:
(1)引入新课的演示实验
这类演示实验用于讲授新课之前,其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即将研究的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它的特点是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2)建立概念和规律的演示实验
这类演示实验用于讲授新课之中,其目的在于提供感性材料,籍以形成概念,建立规律。它的特点是实验条件明确,观察对象突出,演示层次分明。
(3)深化与巩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演示实验
这类演示实验一般是讲授新课之后进行。其目的在于深化理解、强化记忆。它的特点是在原有的实验基础上变换一些条件,以利于扩展与推广。[2]
2演示实验的作用
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演示实验能直观形象地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是学生形成物理概念、理解物理现象的基础。它能将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中不易观察到的或习以为常而未引起注意的物理现象突出地显示出来。
(2)演示实验能使学生加深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巩固记忆、激发兴趣、诱导、思考、纠正错误观念、建立正确的物理图像。
(3)演示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演示实验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式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可使学生更主动、积极的从事学习活动,并推动学习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又可以从多方面获得启发、拓展思维空间,有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演示实验的设计要求
(一)确保成功
设计演示实验要紧扣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明确演示的目的,必须确保成功。成功的演示实验能令人信服,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能引起学生对实验研究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怎样才能确保演示实验的成功呢?首先,要切实掌握实验原理。例如,演示静电实验不容易成功,因此,在实验前分析该实验特点,把握静电实验的关键,研究实验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静电实验通常有三个特点:一是电压高,可高到几万伏,使在通常情况下的绝缘体,如玻璃、橡胶等都变成了导体;二是电量少;三是易漏。为了使静电实验演示顺利,必须保持演示仪器的绝缘部分表面干燥。在霉雨天气,实验前将需要演示的静电仪器用红外灯烘烤二十至三十分钟,烘烤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可太靠近烘烤灯,避免损坏仪器。演示静电实验离不开静电起电机,起电机能否及时起电,对实验的效果影响极大。因此做好该实验的关键在于解决绝缘问题,防止电压高,电量少而导致的电荷流失。其次,要认真准备。做好预演工作,及时发现仪器装置有无故障或问题,并检查修理,改进或校正仪表;了解掌握实验的准确程度,找出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和减少误差的方法;估计和掌握实验时间;在设计演示实验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注意实验的演示效果;该什么时候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实验中要注意些什么等等,教师在备课时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二)简易方便
演示实验要做到三个简单,即仪器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和演示现象到得出结论的过程简单,演示出学生对实验的神秘感。
例如,演示低压沸腾可用以下三种方法:
(1)将烧瓶中的水煮沸,加塞,停止加热后水沸腾停止了,再将瓶倒置在支架上,往瓶底浇冷水,水又重新沸腾起来。
(2)往瓶中倒入90℃左右的热水,水温低于沸点不沸腾,用抽气机(或针筒)抽气,水就沸腾起来。
(3)用100毫升的针筒直接抽取约10毫升的90℃左右的热水,将针筒尖端用橡皮帽封住,拉动活塞,针筒内的水就沸腾起来。
比较以上三种方法,显然是第三种最符合“三个简单”的要求,所以,凡是能用简单的方法,就不必把演示实验的装置复杂化。
(三)现象清楚
演示实验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现象是否清楚,要使实验现象演示清楚,可利用以下几种方法:
(1)背景衬托法:一般要求背景的色彩要与所研究的对象的颜色有较大的反差,能引起较强的视觉效果。例如,在演示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中,在光的传播路径上喷上烟雾,这样可以使光路清晰可见。
(2)染色法:对比较透明的液体或不易观察的物理现象,使它带上容易引起视觉的颜色。例如,在演示液体压强的实验中,把压强计中的水染成红色,这样可清晰的看到液体内部压强的变化规律。
(3)投影法:对于实验器材比较小,且只有水平放置的实验,可通过幻灯机进行投影放大。例如,在演示水波的干涉和衍射实验中,把发波水槽放在幻灯机上,通过放大投影展示在屏幕上,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到同频、同相的二列水波产生的干涉图样和一列水波通过小孔后形成以小孔为中心的环形波的实验现象。[3]
(4)标记法:在实验器材上附加标记物,可以使实验现象更加直观清晰。例如,在演示弹簧的伸长跟受力成正比的实验中,当弹簧受到不同拉力时,在弹簧的标尺的对应位置上套上橡皮筋,就可以把它显示出来,学生就能根据橡皮筋间的距离直观地看到力与伸长量的正比关系。
(5)“放大”法:借助辅助工具把实验中的微小现象进行“放大”便于观察。例如,在演示桌子的微小形变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从光源发出来的一束光线经过桌面上的两平面镜M1和M2反射后射到墙上,桌面在没有受力作用的情况下,光线射到墙上的位置是1处,当桌面竖直向下受外力F作用时,桌面会发生微小形变(向下弯曲),这时,射到墙上的光线在位置2处。这样便把桌面受力而产生的微小形变进行“放大”,形象的显示出来。通过这个实验形象的说明了物体在受外力作用下能产生微小形变。
演示实验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完成教学任务,教会学生观察,利用形象记忆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认识物理规律,发展学生的能力。演示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教学效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韩景春,张俊玲,刘春艳.物理实验教学研究[M].香港:银河出版社,2004.05:82
[2]原如领.物理实验的研究与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1:22-23
[3]傅克德.中学物理教学参考[J].西安:陕西师大杂志社,1991.04:36-41
一、调研的总体情况
1.设计意图
物理的学习和研究是以物理实验作为学科基础的。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在物理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功能。若能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深入研究和充分发挥各个物理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素养。本次调研的内容已经向本区相关教师提前预告,全部是学生必做的实验和教师必须演示的部分实验,不超过学生的学习要求,其具体要求见下页表1。
本次调研的主要形式包括理论问卷和实验操作两种方式。除此之外,初中物理学科还增加了“观察能力”调研的要求,是希望教师能在学生实验操作时,及时观察到错误情况并给予纠正,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问卷形式与具体内容
此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测试”,第二部分为“观察能力”,第三部分为“操作能力”。第一部分“理论测试”调研器材与装置、实验操作原理和操作步骤,调研形式主要为书面调研。第二部分“观察能力”以学生必做的实验为依据,用录像的形式向教师展现一些常见的错误,调研教师对学生操作情况的观察能力,调研形式主要为书面调研。第三部分“操作能力”以15个学生必做的实验和10个演示实验为依据组成调研问题,调研形式主要以动手操作为主。
第一部分:“理论测试”调研问题的具体内容及分配。
本部分共50分,占整卷总分的50%。本部分的具体内容是实验的功能、实验目标及类型、实验的基础知识,分数分布如下页表2所示。
说明:第3题要求教师熟悉课程标准中关于演示实验的教育功能和三维目标中学习水平界定。
第二部分:“观察能力”调研问题的具体内容及分配。
本部分共20分,占整卷总分的20%。本部分的具体实验内容及分数分布如表3所示。
第三部分:“操作能力”调研问题的具体内容及分配。
本部分共30分,占整卷总分的30%。本部分主要调研教师动手操作能力,题目的内容主要以15个学生必做的实验和10个演示实验为依据,组成6 (A、B、C、D、E、F)组不同的调研问题,每组问题各设计三个实验,教师每人抽签做其中一组。本部分的分数分布如表4所示。
3.问卷结果的总体情况
这次问卷的平均分是84.81分,统计显示,问卷的及格率达97.67%,这个结果与我们的预期基本吻合,也是令人满意的。其中,理论测试(包括观察)和操作能力测试的得分情况,如表5所示。
二、调研数据分析
1. 调研中的亮点
本次调研的总体结果与预期相吻合,成绩是令人满意的,有差距是正常的,特别是实验专用教室管理人员也参加了同样的调研。
(1)问卷各大题的得分率:问卷的第一部分调研的是“理论测试”,对于基础题,教师掌握得很好。其中第一大题(器材与装置)得分率为90%,第三大题(操作步骤)得分率为93%,第五大题(操作能力)得分率为90%。
(2)第五大题的“操作能力”,虽然调研的是学生实验和教师重要演示实验,但是其要求比学生考试的现代教学2013/1~2合刊要求稍高,教师需要做完整的实验(包括数据采集、画图等)。在“利用DIS研究响度及音调”实验中,需要教师会利用DIS系统。虽然目前各校只配备了一套这种器材,但抽到该调研问题的教师都做得很好。本次调研中绝大部分教师都非常认真,操作、采集数据、绘制图表都很到位,响度和音调的正弦曲线画得也很认真。在这次考试中,实验专用教室管理人员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 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1)本次调研中,问卷得分最低的是第3题,即调研演示实验的功能和三维目标中学习水平界定,这两者都属于“课程标准”内容,说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学习还不够。
(2)从本次问卷的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应试教育”对教师的影响,即学生常做的试题,教师就做得好;学生不常做的试题,教师就不太会做。如第6题涉及几个演示实验的目的,学生没考过,因而教师得分率只有70%。如第7题虽然考的是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但是由于与现在中考的题目不太一样,因而教师此题得分率仅为60%。
(3)第13~17题涉及教师对学生做实验的观察能力,其中14~17题的得分率都为70%,说明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操作不敏感。同样,这也能看出“应试教育”对教师的影响,在模拟考、中考中常见的试题,教师能观察到错误,而不常见的就发现不了,如当出现滑轮与重物同重现象时,就认为不需称滑轮重。
(4)虽然测试的是学生都应该会做的实验,但是教师操作的规范度不理想,比如电路的连接不规范,实验后不整理器材,测量密度时没有去除绳子、器材的调零和量程的选择等,还有部分初二年级教师对初三年级的实验不熟悉。
(5)教师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实验专用教室管理人员缺乏最基本的物理实验知识,这种现状与为教学服务的宗旨尚有距离。
3. 实验专用教室管理员的能力亟待加强
本次调研的统计和分析调研结果如下:中小学相关学科任课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基本能够满足实验教学要求,总体情况良好。但是,“应试教育”在实验教学中也有影响,考试科目中学生经常被考到的实验题目,教师相应的解题能力很强,实验操作方面也做得非常好,但是对于较少考到的题目,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验操作方面,部分教师就不那么熟练了。此外,目前个别无专职教师任教的学科,如初中科学,其中部分教师仅能达到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规定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而对非自己学科背景实验内容的教学能力明显不强。
专家指出:实验专用教室管理人员队伍现状堪忧,在学科知识和实验能力等方面都暴露出了“短板”,特别是实验操作的能力亟待提高。同时,有专家建议,要让理科教师兼任实验专用教室管理人员,还要鼓励优秀理科教师主动承担实验专用教室管理工作。
三、对策与建议
为了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并促使其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更新教师和实验专用教室管理人员的教育理念,激发其专业发展愿望,提升其自我教育能力,建议在区内宣传实验教学优秀教研组,鼓励有兴趣有创新的教师或实验专用教室管理人员,让“学生喜欢物理、喜欢实验”成为本区的特色,同时,希望能扩大实验范围,如进行一些小制作、趣味实验等。
1. 开展“初中物理实验培训”工作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如读书交流,了解整个物理实验的功能和原理等。第二,开展培训或通过教师间的交流来规范演示过程等,或通过讨论及课题研究改进拓展实验、研究如何加强学生的相互合作及培养创新能力等。第三,开展教师的实验竞赛活动。第四,开展学生的创新实验和趣味实验活动,也可以点带面。
2. 提高实验员基本素养
健全实验员的管理机制,实验员要有人管理,还要有奖励。例如,在区内设置实验员级别制(如A、B、C级等),用以提高其积极性。同时,区内还可进行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培训,开展物理实验器材的制作和改进技术的活动,开展实验专用教室管理人员的制作比赛等。
实验报告是根据实测数据和在实验中观察和发现的问题,经过自己分析研究或分析讨论后写出的心得体会。
实验报告要简明扼要、字迹清楚、图表整洁、结论明确。
实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实验名称、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日期、室温℃。
2)列出实验中所用组件的名称及编号,电机铭牌数据(PN、UN、IN、nN)等。
3)列出实验项目并绘出实验时所用的线路图,并注明仪表量程,电阻器阻值,电源端编号等。数据的整理和计算。
4)按记录及计算的数据用坐标纸画出曲线,图纸尺寸不小于8cm×8cm,曲线要用曲线尺或曲线板连成光滑曲线,不在曲线上的点仍按实际数据标出
5)根据数据和曲线进行计算和分析,说明实验结果与理论是否符合,可对某些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并最后写出结论。实验报告应写在一定规格的报告纸上,保持整洁。
实验目的:通过该综合实验内容,复习本学期所学的Office办公软件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er文档的建立以及高级应用。
实验内容:
一、现在你是学校天文爱好者社团的副团长了,在2009年的日全食到来之前,为了满
足学校广大天文爱好者的需求,也为了天文知识的普及,请你利用所学Word、Excel和Powerpoint的相关知识做一份关于日全食的科普报告。
1.日全食科普介绍制作。
(1)日全食科普介绍制作。
(2)日全食科普介绍排版。
2.日全食相关知识介绍演示文稿制作。
(1)日全食相关知识介绍演示文稿制作。
(2)日全食相关知识介绍演示文稿排版。
3.日全食概况及观测用具分析表设计与实现。
(1)日全食观测用具的Excel制表及分析应用。
(2)日全食时间的Excel制表。
二、假设你要参加本学期的学生演讲大赛,参赛内容是关于中国航天所取得的辉煌成果的,所以,请你利用所学Word、Excel和PowerPoint的相关知识来做演讲准备。
1.中国航天历史介绍制作
1)中国航天历史介绍制作
2)中国航天历史介绍排版
2.女航天员刘洋介绍演示文稿制作
1)女航天员刘洋介绍演示演示文稿制作
2)女航天员刘洋介绍演示演示文稿排版
3.中国航天成就表设计与实现
备注:实验步骤请参考课本自行撰写,要求买统一的实验报告纸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后面请附上你们制作的满足要求的Word、Excel、PowerPointer文档打印稿的封面或最能体现作品成果的一页(效果可任意发挥)。
一、FTP实验报告模板及上传目录结构
ftp://172.16.54.11
├─实验报告-上传模板
││实验模板:实验1_02计本1班_1号_李逍遥.doc
││取名格式:实验1_02计本1班_1号_李逍遥.doc
│└─Linux杨建成(该上传目录结构由任课教师严格按照规范创建)│├─04计本1班
││├─实验 1
││├─实验 2
││├─实验 3
││├─实验 4
││├─实验 5
││├─实验 6
二、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1、严格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模板:实验1_02计本1班_1号_李逍遥.doc”的规范来书写实验报告。
2、手写的实验报告必须使用实验报告纸书写。
3、电子文档取名必须遵循:实验1_02计本1班_1号_李逍遥.doc。
4、实验报告上传目录必须由任课教师事先根据规范创建好。
三、实验报告的批改
1、及时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在每份实验报告上签上自己的姓名、批改日期及成绩。
2、每次实验报告批改好后,按学生座号次序整理好,由任课教师负责保存,期末统一交到实验室归档。
四、实验进度表
1、实验项目设置得当,实验类型合理(演示、验证、综合、设计),日期安排要避开元旦、五
一、国庆等。
2、实验课时数必须满足教学计划的要求,如果遇到一些节假日或校运会等造成实验课停上的,必须另找时间补上。
要求每组同学至少做一个B类实验。报告格式如下:
报告人:
实验日期:
实验分工: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及设备
三、实验项目及步骤
四、实验数据分析及不同方案比较
提示:主要从电机特性及被测减速装置特性入手分析负载对效率变化的影响及原因。
五、扩展知识部分(小组中每个成员分别就不同知识点选择一个进行思考学习)
1)机械性能测试方法
2)机械传动装置中有关机械调速设备的知识(种类、应用范围等)
3)机械传动装置中有关电子调速设备的知识(种类、应用范围等)
4)有关连轴器的知识(种类、应用范围等)
5)有关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的基本知识
6)针对齿轮减速装置就其内部结构布置,润滑方式,轴系结构等进行归纳总结
7)电机相关知识(种类、应用范围等)
8)同学自己想到的知识点
六、实验中新设想或新建议
七、思考题
1、要求每一位同学独立完成自己的实验报告,禁止抄袭。
2、书写实验报告具体要求:
封面: 实验室名称:拉压试验室
实验课程名称: [对应的理论课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 拉伸压缩试验
第二页:
一、试验目的 [参阅实验指导书]
二、实验原理 [参阅实验指导书]
三、使用仪器、材料(游标卡尺、及使用的实验设备:电子万能试验机)第三页:
四、实验步骤 [叙述清楚低碳钢拉伸试验所有的步骤环节]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誊写原始记录单上所有的实验数据]
第四页: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1、将试验测出的弹性模量E的数据与教材上给出的数据进行比较。2、计算四项试验中可计算的力学性能指标:①低碳钢拉伸:屈服极限
σs(拉)、强度极限σb(拉)、断后伸长率δ、断面收缩率ψ ②。低碳
钢压缩:屈服极限σs(压)③铸铁拉伸:强度极限σb(拉)④铸铁
压缩:强度极限σb(压)。
3、计算思考题①②
廖尔崇
2011-6-16
正文内容一般如下:
1、需求分析,比如运用面向对象里的用例图来表示,比如可以对登录用户分为几种角色。
2、系统功能设计,可以用模块结构图、功能结构图来描述。
3、数据库概念设计(含ER图)
4、数据库逻辑设计,含数据库的表、视图、范式分析、参照完整性设计、用户自定义完整性设计。如有时间,可以尝试触发器、存储过程
5、系统编码与实现。根据编码实际自由撰写。可以有主要功能截图和部分核心代码。
正文的其他要求
1、总的页数介于13页与25页之间。
2、核心代码的页数不要超过3页。
报告提交要求:
1、以班级为单位,统一提交。提交前由班长或者学委统一核查封面是否正确。
2、提交日期不晚于做完实验后五日。
特别提醒:
1、注意封面不要修改报告提交时间、指导教师、名称。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要求】推荐阅读:
大学物理实验总结报告01-2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求02-17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心得07-21
大学物理实验总结心得10-06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优劣论文07-09
大学物理实验学习心得11-18
大学物理实验(光学部分)复习资料07-24
大学物理实验数据处理方法总结10-01
物理实验预习报告10-29
大学物理实验——长度密度的测量心得体会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