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部运动会工作总结

2024-10-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体育部运动会工作总结(推荐11篇)

体育部运动会工作总结 篇1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除了自己的学习任务以外,锻炼自身身体素质以及参与适当的体育运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而校田径运动会恰好就是同学们展现自我的一个平台。

这是我院第二十七届运动会。本次运动会,我系主要由学生会体育部与其他部门共同合作完成。

一、报名

报名工作于九月份中旬展开,大一的同学们对于这次运动会的热情很好,对于报名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也有部分项目缺乏运动员的现象,后期我们曾进行了多次进班传。但是大

二、大

三、同学热情不是很高,报名表发放到班级,收回来的却很少。最后还是从上一年运动会报名的运动员里面选的。另外,报名中也有一定的漏洞,导致有些体育特长生没有能报上自己的强势项目,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把报名表又改了一些人。

另外,由于有些项目没有及时报满,以辅导员的名义采取强制性的措施,导致各班的情绪很大,对此我部深感歉意!

起步我们就存在了失误,学生会成员与各班班委之间的沟通没有到位,希望以后能够多多交流。在以后的运动会中,我们会将报名工作系统化,并在报名期间定期与各班班委联系,以确保我系的体育强人都能参加运动会。

二、选拔

报名结束后,10月20号我院开展第一届运动会,即运动员选拔大赛。体育部的主要工作是检录和负责跳远项目。其他各部门协助体育部,分工明确。虽然当天只需有点混乱,但结果还是很不错的。

三、训练

训练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大一有一部分同学对训练的重视程度不高,训练缺勤或迟到情况时有发生;

2、大

二、大三的运动员几乎没有参加训练

3、器材问题:标枪、跳高等器材的缺乏也导致相应项目的运动员训练受阻,间接导致了我系在这些项目上成绩不理想;

5、训练过程中,没有专门的指导老师在场指导。

四、比赛期间

我系取得了甲组第二、乙组第三的成绩。在运动会中,我们部门工作中有许多不足:

1、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运动员的比赛积极性问题。既然报名了,参赛就是一种责任了,有些同学却在赛前临时退缩或是直接躲避学生会通知,置个人的责任与集体利益于不顾,对我们的工作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我们体育部今后会认真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2、由于是下雨天,有些项目导致运动员受伤不能参加其他比赛,所以在易购的工作中要多注意安全问题。

关于这次运动会,我个人认为导致这次成绩不太令人满意的原因有:

1、学生积极性不高。

2、运动员赛前训练没有做到位。

3、比赛的时候天气不好,可能影响到运动员的发挥。

体育部运动会工作总结 篇2

一、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301所, 在校生917613人。其中, 高等教育学校30所, 在校生356301人;中等职业学校72所, 在校生87930人;初中190所, 完全中学78所, 在校生114239人;小学660所, 在校生207313人;幼儿园281所, 在园幼儿55621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 在校生1198人, 已形成从幼儿到大学较为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

近三年来, 兰州市学校《国家体质健康标准》上报率持续递增, 合格率逐年提高, 2010年小学城市合格率达到89.88%, 农村达到93.27%, 分别比上一年度提高3.26个百分点和4.69个百分点;初中城市合格率为70%, 农村为87.52%, 分别比上一年度提高3.68个百分点和6.78个百分点。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1. 多渠道筹措资金, 补充更新体育设施设备

近年来, 兰州市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 定期拨付专项经费购置体育器材, 及时补充更新学校体育设施设备。今年, 兰州市以“两基”迎国检为契机, 抢抓机遇, 筹措资金8000多万元, 用于补充、更新学校教学设备, 学校教学仪器、体育设备配齐率小学达98.25%, 初中达96.96%, 有效缓解和弥补了农村学校体育器材短缺的现状。

2. 开齐开足国家课程, 开发拓展校本课程资源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教育部颁布的课时计划, 目前兰州市体育课开课率达100%。一些学校还积极开拓校本课程资源, 如兰州五中的武术校本课程, 抓点带面, 全面推进, 注重发展学生特长, 2011年5月, 兰州市通备武学五中教育培训基地正式建成挂牌, 这使兰州五中成为甘肃省第一所把武术纳为学校课程并拥有正规教学场馆的学校。目前, 该校已在初二和高二两个年级开设武术课程。这些课程学生可以选修, 高二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些课程修完学分;兰州六中将太平鼓纳入校本课程, 聘请专门的教师, 编写训练套路, 保证练习时间, 并且组建了太平鼓队;兰州二中的篮球、兰州二十七中的排球、兰州三十三中的足球以及兰州十中的棒球都是坚持多年训练的传统项目。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得到保证, 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文体活动在全市校园中呈现出生气勃勃、生龙活虎的局面。

3. 强化教师培养培训, 提高师资整体水平

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科师资队伍是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目前, 我市有1200名体育教师, 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具体举措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体育学科教研活动。以中心教研组为主体, 围绕学校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研究探讨活动;二是通过评选中小学体育论文、体育优质课、教学新秀等活动, 培养和选拔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三是组织体育教学骨干参加全国体育教学观摩活动。今年兰州市承担了第二十四届“十城市”体育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来自全国的14节体育课进行现场教学观摩研讨, 我们也借助这一契机和平台, 进一步推进全市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规范有效;四是鼓励教师通过业务培训、在职进修、自学考试等形式自我提高, 在评定职称、评优选先、工作量计算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 调动了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今年专门组织体育课堂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 为广大体育教师搭建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2009年, 兰州市接纳29名退役运动员进入中小学任教, 进一步补充体育教师队伍, 提升了专业训练水平。

4. 大力开展各类活动, 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

全市中小学校中绝大部分均组建有学生合唱队、舞蹈队和乐队, 并经常开展活动。目前, 兰州市学校体育、艺术活动已形成制度和传统。学校体育方面每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乒乓球、武术、健美操、围棋、国际象棋比赛, 全市中学生篮、排、足球比赛, 迎春环城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学优秀大课间、自编操评选活动。

创建兰州十中等46所“校园足球”项目学校, 这些学校每周都要举行一次足球比赛。去年5月, 举办全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 市长袁占亭等领导出席颁奖仪式, 并与获奖学生进行友谊比赛, 极大振奋和鼓舞了学生们的信心和热情。与此同时, 从2008年开始, 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大课间示范活动评比, 组织专业人员创编了学生易学、易会的自编操, 使大课间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 每天锻炼1小时有了组织和形式上的保证。这些体育活动已经常态化, 形成了良好的体育工作机制。

如兰州七中, 学校按教育部下发的课程计划安排课时, 保证日常“两操一活动”的组织实施。该校现有男子足球队、女子足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和健美操队, 由体育组教师分别担任教练, 利用早操、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对各代表队进行专门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的学生, 通过对这些学生进行系统训练, 输送优秀的体育苗子到高一级学校进行深造。其中健美操队是兰州市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点。

5. 完善督导评价机制, 促进体育工作水平提高

2007年, 兰州市将沿用多年的《兰州市中小学质量评价方案》修订为《兰州市中小学绩效评价方案》, 主要突出了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评价, 把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各学校必须有两个以上学生运动队并坚持常年训练、每年举办一次运动会和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比赛活动等情况纳入到考核指标体系之中, 把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奖成绩作为加分项目, 调动学校和学生重视体育工作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2008年开始, 兰州市每年都要对体育、艺术教育工作进行专项督导, 对体育课开设、体育教师配备培训、体育器材设备配置、两操一活动及运动会开展等情况全面督导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大大提高了县、区和学校的重视程度。今年, 我们又将体育作为中考的考试科目, 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体育教学、学生课外活动与体质差异相结合。通过考试的形式, 进一步督促学校、学生、家长重视体育, 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同时, 我们实行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上报通报制度, 对不按照规定上报的学校, 在年终绩效考核中进行扣分。通过连续几年的不懈努力, 一个保障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的长效机制已基本形成。

6. 培育扶植特色学校, 打造素质教育三大名片

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品牌发展的重要选择, 也是培育学校内涵发展能力的突破口。从2008年开始, 我们在狠抓教学绩效的同时, 着力打造体育、艺术、科技创新三张教育名片, 推进学校教育向特色、优质、多样化发展, 形成了一批人人有特长、班班有特点、一校一品牌的特色学校。

兰州市中学生代表队有4人打破三项全国中学生田径纪录, 两次参加世界中学生越野锦标赛分获男子团体第三名和第二名, 创造了我国中学生参加同类比赛的历史最好成绩, 为国家、省、市赢得了荣誉。2010年, 兰州市成功承办甘肃省首届中学生运动会开、闭幕式, 并在比赛中取得团体总分第一, 奖牌、金牌总数第一的优异成绩, 充分展示了兰州市中小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良的素质。我局获得优秀组织奖、优秀教育局长奖、贯彻中央7号文件先进单位和优秀承办单位奖等荣誉。去年以来, 我局先后被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评为全国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贯彻两个《条例》先进集体。

在科技创新方面:实施“星光计划”和“五个一工程”, 确定20多所学校为兰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验学校,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12家单位为科学教育普及基地。每年举办科技文化月主题活动, 已成功举办26届全市青少年创新大赛。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甘肃省科技创新大赛、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活动, 屡获大奖。同时, 为了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学生开展创新发明的热情, 市政府设立了兰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由市长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奖学生亲自颁奖。目前, “艺术、体育、科技创新”三大教育名片呈现出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并在省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 进一步切实有效地落实国家课程计划, 努力形成体育课程开设常态化。

我们将进一步明确任务, 落实责任, 加强督查, 建立健全中小学体育艺术课程教材完成监测制度, 保证各级各类学校开足开齐并上好体育、艺术课, 积极开发体育校本课程。

2. 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努力形成教师发展与补充机制。

加大体育、艺术师资的培养培训力度, 力争三年内配齐配足专业教师。今后努力形成体育专任教师的补充机制, 同时, 通过校本教研、集中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 逐步建设起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结构合理、数量达标、质量合格、能够满足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需要、适应时代要求的体育和艺术教师队伍。

3. 进一步统筹教育资源, 改善中小学体育、艺术活动场所。

加强场地、器材建设, 改善学校体育、艺术活动环境, 是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和艺术正常活动的物质保障。各级各类学校按标准规范设置音乐、美术专用教室, 市教育局将在今年年底开展专用教室建设的合格验收。学校体育、艺术场馆节假日全部向学生开放, 充分利用现有的学校体育、艺术场馆和设施, 满足中小学生双休日、寒暑假体育和艺术活动的需要, 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活动空间。将在“十二·五”期间, 在雁滩高新开发区和兰州新区各修建一所综合性体育活动场馆, 同时对住宅小区配套建设的中小学校, 必须建好体育场地, 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4. 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 保证体育教学经费逐年增加的长效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保证学校体育经费投入, 把学校体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 并做到与教育总经费实行同步增长。中小学校的公用经费要按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学校的体育工作。每学年体育卫生经费不低于公用经费的10%。

5. 进一步加大督导评估, 不断完善奖罚机制。

每两年进行一次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 每年对学校进行全面绩效评价, 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和阳光体育活动纳入评价体系, 作为重要指标, 与业绩考评、评先评优直接挂钩, 凡不执行上级对开展阳光体育要求的学校, 在各种评先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

6. 进一步培育特色学校, 努力形成学校体育、艺术活动常态化机制。

在今后的工作中, 将按照“成熟一批, 发展一批”的思路, 以“创特升格, 文化立校”为目标, 根据学校的实际, 以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武术、健美操、定向运动等项目为主, 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项目学校, 逐步形成“一校一品牌, 校校有特色”的发展格局。

学生体育运动损伤防治工作探讨 篇3

【关 键 词】 体育运动;运动损伤;自我保护

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青年学生旺盛的精力,体育运动已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又不可避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运动损伤,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体育运动损伤,已成为在校学生的常见和多发病之一。本文探讨了体育运动损伤的发生特点及预防对策,及如何提高学生在造成损伤瞬间的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受伤或减轻受伤程度,是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体育运动损伤的基本情况

根据《体育保健学》,运动损伤界定: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如挫伤、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骨折、关节损伤等。

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因素,也有非自身因素。在众多因素中,常常以准备活动不合理和技术动作错误为多见,其次是场地的因素、运动负荷过大、思想上不够重视和动作粗野等等。有时是一种因素,有时是几种因素共同导致。首先,在我们的实际观察中,发现发生运动损伤的绝大多数同学在剧烈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或者准备不充分,准备活动的动作不正确不到位,此时神经系统和各种器官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应水平就急忙投入剧烈运动,从而使学生在运动时肌肉僵硬、协调性差,从而造成损伤。这一点在男女生中表现相似。其次,体育运动时注意力不集中,技术要领掌握不好,动作变形造成受伤。再其次,身体素质差,对体育运动中的运动量和强度感到压力比较大,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如心理、场地设备,组织方法,生理等方面因素影响。运动损伤的好发对象以体育爱好者居多,这可能与后者缺乏体育安全意识和运动损伤防范及处理知识有关。

运动损伤的部位,多集中在踝关节、大腿、手、腕关节、腰、膝关节。按其受伤类型,可分为扭伤、碰撞伤、跌伤、擦伤、机械伤等等。我们观察到,在各种损伤类型中,以扭伤和碰撞伤多见,其次为跌伤和擦伤,机械伤等少见。各种运动项目中以球类项目受损伤最普遍,田径次之,技巧类较少见。

二、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对策

(一)加强体育安全意识教育

据调查,学生在日常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上体育课的发生率。课外活动時,学生大脑兴奋快,肌肉兴奋慢,突然直接参加对抗项目,使身体局部的关节和肌肉难以承受这种负荷而造成肌肉损伤和关节扭伤。这是由于有些学生往往把体育运动看成是玩体育游戏,思想上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因此,学校应有意识开展预防运动损伤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防范各种运动损伤的可能性。

(二)严格规范训练的科学性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应当遵循学生各年龄段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根据各项体育运动的安全卫生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系统性、全面发展和区别对待的体育卫生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训练课程,并指导学生对体育运动损伤的自我保护常识及自我保护技能。对把体育运动看成游戏的学生,违反人体结构特点和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活动,以及违反运动力学原理的行为应当加以制止。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运动前的准备工作,尤其是高度重视在剧烈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做到准备活动充分、动作正确到位。此外,准备工作还应包括选择合适的运动服装、运动鞋,不携带危险品运动(如胸针、头饰等)。同时,餐前餐后不宜剧烈运动。

(三)改善客观条件

体育运动的损伤,相当部分与场地、器材和设备等因素有关,学校和有关部门都应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积极创造条件,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学校的运动场所应该满足学生的课外活动基本需要,布局合理。球场平坦,无障碍;跑道平整,没有石块;沙地松软平齐;投掷场应明确划分,以免伤人;室内场馆,光线充足,器械牢固,等等。

(四)注重心理健康的培养

学生学习任务重,竞争压力大,“疲惫”现象普遍,同时部分学生还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些学生对体育运动出现厌烦、恐惧、紧张的心理,也有部分学生好胜心强。因此学校、体育教师、校医都应该注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从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三、体育运动损伤的几种应急处理方法

在发生运动损伤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或治疗措施不当,有可能造成继发损伤或加重伤情,为以后的恢复留下隐患。而有些损伤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因此,掌握必要的损伤处理原则是十分重要的。下面主要介绍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方法。

运动关节扭伤的常用办法是“冷敷”和“热疗”。冷敷就是冷冻疗法,是使损伤处局部降温即可使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局部代谢,制止组织内部淋巴血液渗出、水肿及炎症,并止痛。利用比人体温度低的冷水、冰块等刺激患处进行初期治疗,有止血、退热、镇痛、麻醉和消肿的作用。

1. 冲淋法。将伤部放到冷水龙头下冲淋,直至伤部麻木。

2. 浸泡法。将受伤部位放到自来水或冰水中约10分钟,其温度可根据伤者的舒适程度来调整。

3. 冰按摩。装有碎冰块的塑料袋敷在损伤部位15~20分钟。

4. 冷喷雾。用容易蒸发、吸收快、吸热快,并能迅速降低体表温度的制剂,直接喷洒在伤部的方法。常用的是氯乙烷、冷镇痛去雾剂、冷冻去雾剂。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如早期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软组织挫伤等的处理。受伤后24至48小时以内,采用冷冻疗法比较有效,运用此法的好处是控制损伤部位的肿胀程度,缩短日后治愈的时间。

热疗就是通过热敷,促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具有消肿、散淤、解疼、镇痛、减少粘连和促进损伤愈合的作用。方法就是将毛巾浸透热水或热醋后放于伤部,每次敷30分钟左右。此方法适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期、后期和慢性损伤。

扭伤多见于青少年的运动损伤,常发生于踝关节、手腕部及下腰部。常见症状有疼痛、肿胀、关节活动不灵等,其中疼痛是每个关节扭伤的病人都会出现的症状,而肿胀、皮肤青紫、关节不能转动则是扭伤的常见表现。

手指扭伤常发生于篮球的传接球练习、排球中的拦网练习、嬉闹、做家务等。手指扭伤时,受伤部位会有触电样的疼痛。发现手指扭伤应立即停止运动,对受伤的手指采用冷冻疗法,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使血管收缩,从而减轻受损部位的肿胀。有条件的话最好采用冰按摩方法,具体做法是:将手指泡在冰水中约15分钟左右,然后用冷湿布包敷,再用胶布把手指固定在伸直位置。

踝关节扭伤是人们全身关节扭伤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其中尤以青少年发生这种扭伤为最多。发生踝关节扭伤后,首先应采用冷冻疗法及时处理。要绝对休息,用枕头把小腿垫高,以利于静脉血液回流,促使瘀血消散。同时应注意保护脚部,一定不要用力揉搓受伤部位。若皮肤受伤不严重,48小时后可以用热敷方法进行康复性治疗,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和组织间隙渗出液的尽快吸收,从而减轻疼痛。另外可用茶水、黄酒或蛋清等把云南白药或七厘散调和成糊状外敷在伤处,然后进行包扎,每日换药2~3次。这对于促进瘀血消散,也有较好的效果。

肌肉拉伤是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引起的损伤。这在长蹍、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练习时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后,拉伤部位剧痛,用手可摸到肌肉紧张形成的索条状硬块,触疼明显,局部肿胀或皮下出血,活动明显受到限制。肌肉拉伤后,要立即进行冷处理:用冷水冲局部或用毛巾包裹冰决冷敷,然后用绷带适当用力包裹损伤部位,防止肿胀。在放松损伤部位肌肉并抬高伤肢的同时,可服用一些止疼、止血类药物。24小时至48小时后拆除包扎。根据伤情,可外贴活血和消肿胀膏药,可适当热敷或用较轻的手法对损伤局部进行按摩。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自我保护能力,预防或减轻运动损伤,使学生真正达到终身体育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技能与习惯,并成为群众体育骨干,提高群众体育水平,达到全民健身计划目的。

【参考文献】

[1] 姚鸿恩. 体育保健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李永泉. 谈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外伤[J]. 中学学校卫生,1995(1).

运动会总结体育部 篇4

经过一个月的艰苦训练和两天紧张激烈的比赛,校运动会终于落下了帷幕。对于本届运动会,我心里的感想颇多。作为体育部的一员,我参加了运动员和方队人员的选拔,并且跟着训练,一直到运动会结束。在这里,我仅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是运动会的训练阶段,运动员们在其参加项目的训练上都各有特点。我们分了两部分的人,一部分留在北院代表经管院比赛,一部分去了南院,代表管理系参加比赛。在训练阶段,运动员是体育部负责早晨训练,有时会找商务系的学长们,让他们带着练。后来高老师也来陪着训练,其实目的都是一个,希望我们大家重视起来,不要偷懒,多训练掌握方法,最后争取运动会能取得好名次,为学院争光。但是还是有一些人会偷懒,不积极的去参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运动会我们训练期间的器材都是在南院拿过来的,拿来的不太及时,特别是跨栏的到最后也没有看见。这是我们体育部的失职。以后我们体育部会努力改正,尽力做事情为学生会贡献力量。方队训练方面,学生会的成员比较用心,特别是一些学生负责人,还有老师们更是为之操心,不管刮风下雨的都坚持训练。还有这些同学们,都辛苦了,大家都没有白费劲,最后我们拿到了道德风尚奖。为我们学院争光了。但是我们学生会毕竟是新成立还有不足,我们还要不断改进,我们没有只有自己摸索着前进。我相信我们会为下一届开个好头,做个好榜样的。

在运动会期间,我所看到的是,每天早上运动员们都会按时集合。我们去南院的同学都很积极,因为我是负责去南院的运动员的。每天早晨同学都会准时到东门集合。在比赛时,运动员们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比赛。而最使我感动的是运动员之间能够相互支持,相互加油,相互关心。这种团结的精神是强求不来的也是来之不易。

在运动会后,特别是在闭幕式上,听到我们系的成绩还算让我们满意,我们的心里充满了喜悦,这一个月得早起算是没有白辛苦。我相信明年我们院会有更出色地成绩的。

体育组运动会工作总结 篇5

(1)、活动前期

1、前期举办了集体长绳及五子棋比赛,因为开始的比较迟,所以组织比赛时比较仓促,还是比较圆满的结束了预赛。

2、运动员的训练及方阵训练时间比较短以及天气的影响,导致训练的时间只有两周,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2)、活动中期

1、前期进行了学生裁判及志愿者负责项目的具体分工,以及及时的通知了运动员的参赛项目时间和地点。

2、运动会当天各班及时到位,运动会的开幕式很顺利。

3、安排的学生志愿者较少以及学生裁判还是经验不足,导致个别项目用时过长还出现小失误。

4、个别运动员有身体不适现象,导致个别项目不能及时参加。(3)、活动后期

1、各个奖项出成绩很及时并且及时进行了公布

2、各班按时按点参加了运动会闭幕式。

2、闭幕式结束后各部门和各班都及时的归还了器材。

二、工作改进

1、调动学生参加运动会体育项目积极性的能力不够,主要是学生参加运动会的积极性不高,就失去了运动会的意义。

3、细节问题,在运动会期间进行某一项项目时,应该考虑到所发生的问题,对问题处理的方案等,充分调动同学们的思维,进行合理的判断,并作出整改。

体育部运动会工作总结 篇6

阳 光 体 育 运 动 会 活 动 总 结

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质。在全校掀起新一轮体育锻炼热潮,按照学区及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校情,我们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现将具体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参与面广,项目齐全。

本次活动坚持人人参与的原则,各班积极准备,积极动员,学生踊跃报名。参与人数达499人,比赛项目达10项。参与率达100℅。

二、活动组织有序。

学校校委会对本次活动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张东风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李振利老师兼任办公室主任。制定阳光体育运动活动安排及实施细则。分组分项开展比赛活动。

三、活动过程精彩纷呈。

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了“拍皮球,丢沙包,跳皮筋,立定跳远,跳绳,踢毽子,乒乓球,仰卧起坐,呼啦圈、拔河”等比赛,比赛秩序井然,气氛活跃,运动员尽情表演,公平竞争,裁判评判公正。

四、在活动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得到增强。

1、通过活动,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发挥,对体育精神有了更深刻了理解。全体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空前提高,对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

2、通过活动,学生的班集体观念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比赛中,各班同学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同学间的友谊在比赛中得到升华,学生的集体意识在比赛中凝结。

五、教师参与,师生互动,彰显学校和谐。

在阳光体育活动中,师生在一个平等的环境里和谐共处,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的示范表演赢得学生的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学生的精彩表演同样受到老师的赞扬。在运动中,师生的情谊在升华,师生的技艺在提高。整个校园呈现出一片和谐的景象。

六、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

在运动会的开展中,由于经验欠缺,导致组织不够严密,过程衔接不太紧密,准备工作做得还不到位。

体育部运动会工作总结 篇7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曾经一度被全校师生贴上“体育弱院”的标签, 人文学院的学子给外人的感觉都是文文气气、弱不禁风的。在校级各项学生体育赛事上, 人文学院也鲜有佳绩。人文学院的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在一年一度的校学生田径运动会上, 团体总分排名一度处在倒数位置。学生士气普遍低落, 主动报名参加运动会的学生非常少, 个别项目甚至存在凑不齐参赛选手的现象。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的学生体育工作亟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 学院通过立足群众体育, 大力倡导运动风尚, 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比赛的积极性, 争取在校级学生体育赛事中有所斩获。

二、解决方案

为了摘掉人文学院“体育弱院”的标签, 人文学院学工组从实际出发, 专门制定了一个改变人文学院学生体育状况的长期计划, 以培养体育人口、建设体育强院为目标, 并从各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自笔者来到人文学院担任辅导员起, 就一直负责学院的学生体育工作, 亲自参与了此项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并见证了人文学院体育的崛起。经过数年的努力, 人文学院的学子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体育成绩, “体育强院”的目标也基本实现。笔者分析、总结人文学院的学生体育工作, 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 深入调研, 找准着力点

要想实现改变人文学院学子被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状况的目标, 我们就要找准着力点,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 我们一方面与学院的体育骨干和学生干部座谈, 了解学院的体育现状和开展、组织体育活动的难点, 听取各方的工作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 指导学院体育部开展了人文学子参与体育锻炼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大部分学生 (约74%) 有参加体育运动的需求和兴趣, 但缺乏引导, 与学院培养体育人口的标准差距很大。经过深入的调研、分析, 我们决定立足群众体育活动, 以此为着力点, 逐步引导、培养学生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 群众体育, 打造品牌活动

2012年起, 人文学院以“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学院有体育特色”的健康人文理念, 全方位推进学院学生体育工作, 打造富有人文特色的“运动文化”。为响应团中央“三走”活动的号召, 学院鼓励学生离开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 常态化地参加体育锻炼, 并为此搭建了各类群众体育的活动平台。院学生会牵头成立了横跨系别、年级、本硕博的各类体育兴趣小组, 包括跳绳、长跑、爬山、排球、台球等11个项目。研究生在每年11月举办秋季活动月, 活动月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 每年都吸引数百名学生积极参与。本科生方面, 2012年学院首次开展了“班班总动员、人人强体魄”的班级体育对抗赛, 全院本科生以班级为单位, 进行了接力跑和跳绳的团体比赛, 在激发学生运动热情的同时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2013年, 学院开展全校本科生首创的“人文吉尼斯”活动, 寓乐于动, 用“创造你的人文吉尼斯纪录”的方式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嘉年华”中来。至今, “人文吉尼斯”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 深受学生的喜爱。2015年, 我们还启动了“晨跑叫醒梦想活动”, 争取让每一名人文学子养成一个让自己终身受益的运动习惯, 叫醒自己、叫醒未来、叫醒梦想。学院积极申报校学生公寓文化“开放式”项目, 并给予相关配套资金, 在学生宿舍园区内设立了全校第一家健身房。

(三) 科学训练, 提高竞技水平

学院不仅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感受体育活动的魅力和带来的乐趣, 也要鼓励他们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 提高竞技水平, 在赛场上取得佳绩, 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才能实现“体育强院”的目标。我们在体育兴趣小组的基础上, 发掘、选拔人才, 组建学院的体育运动队, 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 邀请专业人士指导, 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 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运动热情, 而且能教授他们运动安全知识, 使他们健康运动, 避免运动伤害, 更好地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每年的校运会备战, 我们都会组建专门的科学训练小组, 聘请国家级运动员作为学院的校运会教练,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运动成绩, 而且大大增强了学生参与日常训练的积极性, 鼓舞了大家备战校运会的士气。

(四) 榜样力量, 激发健身热潮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学院探索出了树学生典型、发挥榜样力量, 由点带面, 营造全院健身氛围的工作模式。历届校运会, 我们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运动员, 他们不是体育特长生或特招生, 并没有过人的运动天赋, 但凭着对体育运动的喜爱, 靠着科学的训练, 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成为学院的体育达人。这些优秀的学生运动员, 被同学们称为“黄金一代”。他们一方面彰显榜样的力量, 在赛场上勇拔头筹, 为学院赢得荣誉;另一方面, 将实战经验传授给每一位参赛者, 认真做好学院体育事业的“传帮带”工作。在他们的带动下, 体育兴趣小组和运动队活动频繁, 参赛运动员热情高涨, 体育运动风气日渐浓厚, 越来越多的新生投入到体育运动中, 纷纷表示要传承人文体育的光荣传统。

(五) 跟踪反馈, 持之以恒, 形成传统

做好学生体育工作, 不能光靠一时的热情, 取得了一点成绩便止步不前, 学院必须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和目标, 必须注重活动开展的效果反馈, 跟踪调研, 不断改进, 才能最终取得满意的结果。每届校运会结束后, 我们都会认真做好总结与表彰工作, 承上启下, 为下一届校运会积累经验、储备人才。从2012年起, 笔者每年都对学院的校运会情况进行数据分析, 了解我们的优势和不足, 扬长补短。四年下来, 人文学院学生体育的综合实力稳步提高, 男生和女生的得分比例日趋平衡, 径赛和田赛的得分比例也进入到一个较合理的区间, 学院牢牢占据着校运会本研团体总分前八的位置。学院下属的各支运动队, 专门安排了一名经理人, 负责以项目方式争取经费, 协助队长安排训练和比赛等, 并加强对运动队的管理和活动反馈。学院体育部还自主设计了人文体育的LOGO, 强化学院的运动文化氛围。如今, 学院的学生体育活动贯穿了整个学年, 让运动融入人文学子的日常学习生活。

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人文学院已是学校体育竞技场上一支重要的力量。自2012年起, 学院本科生实现了校运会团体总分从第九、第七、第五到第四的三连跳, 研究生稳居前五, 两度跃居前三, 学院本研团体总分也领跑第二集团军。在其他校级体育竞赛上, 如排球、足球、羽毛球、武术等, 人文学院学子也是八强的常客。学院连续三年获评校学生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多名学生入选校级运动队, 代表学校出战各项体育竞赛。在2016年的学校体育工作大会上, 学院获评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1名教师和2名学生获评体育先进个人。近年, 人文学院学子的体质也有了显著提高, 在2016年的环校跑比赛中, 学院共有160多名学生参加, 有4名男生和1名女生进入了校前20名。此外, 学院本科生还曾于2013年圆满地完成了教育部对厦门大学学生的体质测试任务。

三、案例思考与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加强体育锻炼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同时, 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运动, 还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精神载体。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大学, 重视学生体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厦门大学不仅在2016年1月召开了校体育工作大会, 而且随后印发了《厦门大学关于加强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明确提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是促进学校回归育人本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自觉地、经常地参加体育锻炼, 既能够有效地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 又能起到排解压力、抵抗抑郁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保持身心健康。通过对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学生体育工作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我们从中可以归纳出对于做好学生体育工作具有借鉴意义的四个方面。

(一) 促使学生转变观念,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 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 做好调研与摸底工作, 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化选择, 而不是一味地组织人数众多的大规模体育活动。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兴趣, 分类组建小型化、自主化的体育运动团队, 并加以引导和支持, 使学生自发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他们完成观念的转变, 把“要我运动”变为“我要运动”。

(二) 建立完善的奖励与表彰制度, 树立先进典型

对于在体育活动中表现积极、成绩优异的团队和个人, 必须从学院层面予以肯定和表彰, 不仅要有精神上的激励, 还要有物质上的奖励, 比如, 提供一些运动器材、划拨一些活动经费等, 用真金白银来支持和鼓励为学院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先进团队与个人。同时, 学院要运用网络新媒体对先进团队与个人的事迹进行广泛宣传, 树立先进典型, 扩大影响力, 起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 比如,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曾在学院官方微信上推出“黄金一代”专访栏目, 讲述他们与人文体育结缘的故事, 反响热烈。

(三) 创新升级品牌体育活动, 增强吸引力和趣味性

我们在整合资源、打造品牌体育活动的同时, 也应做到与时俱进, 在保留一些传统项目的前提下, 根据当前社会的流行趋势, 适时地对品牌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与改进, 做到不断创新、不断升级, 确保其拥有强大的吸引力, 寓乐于动, 让参与其中的学生体会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的“人文吉尼斯”活动和研究生的秋季活动月, 每年都会有所创新, 比如, 学院增加了目前较为流行的撕名牌游戏, 受到了众多学生的喜爱。

(四) 长抓不懈, 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做好学生体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不能急于一时, 要制定符合实际的长期规划和目标, 要立足群众体育, 夯实基础, 在工作中不断改进方式方法, 加强创新, 提高效率, 最终经过数年持之以恒的辛勤耕耘, 才有了现在的收获。与此同时, 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也是坚持不懈地做好学生体育工作的关键。除常规性的组织群众体育活动、报道先进事迹、举办表彰大会外, 我们还应大力宣传、倡导体育文化, 比如, 举办体育诗歌节、体育电影赏析、体育摄影展等, 引导学生将体育看作一种文化, 在体育运动中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 增进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杨丽华.高校学生体育健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 2012, (7) .

全员参与体育运动会方案探讨 篇8

关键词:全员参与;运动会;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3-0069-01

设计全员参与运动会方案,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开展全员参与运动会,既是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一种途径,还是检查学生体育艺术“2+1”项目达成情况的有效方法,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活跃校园气氛,提高全校师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鼓励人人参与体育活动,培养“终身体育”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一、确定运动会主题

“我运动,我健康,我阳光,我快乐”“拥抱阳光,强健体魄”。

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由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保障了全员参与的可能性;以体育组为工作小组确保了全员参与运动会的针对性;由团委、学生会参与考勤的管理小组为自主管理提供了平台;由总务处组成的服务小组为全员参与运动会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三、规程

1.比赛时间

本方案共设五天参赛日程,为不影响文化课教学,多安排下午两节课后的操场举行比赛,个别项目的比赛时间安排在中午。以班级或办公室为单位参赛。

2.日程安排

第一天:高二象棋、高三扳手腕、高一跑操、篮球赛一轮、乒乓球赛第一轮;

第二天:高一广播操、高二跑操、高三跳长绳、篮球赛第二轮(中午)、乒乓球第二轮;

第三天:高二广播操、高三跑操、高一拔河、篮球赛第三轮(中午)、乒乓球第三轮;

第四天:高三广播操、高一一分钟跳绳、篮球赛决赛;

第五天:学生800m、1000m;教师4×100m、400m;师生配合项目三人四足跑30m;乒乓球决赛。

3.参赛与报名办法

全校师生全员参加(病假除外),以班级为单位参赛。

报名:每人限报一个单项、每个单项每班限报2人,没有专项的学生可选800m,在体育课中通过预赛选出班级代表参加800m或1000m的比赛;集体项目(任选)。以班级或办公室汇总报体育组。

4.比赛规则

乒乓球、篮球、象棋、田径项目遵守国际最新规则,其中乒乓球、象棋三局两胜(和局可加赛)。

一分钟跳绳:参赛运动员每跳跃一次,摇绳一个回环(一周圈),记录一分钟跳绳次数。比赛过程中如跳绳拌脚中断,则该次不计。如绳子断开可以补测一次。取成绩高者记录。

扳手腕:两位选手分别坐在桌子两侧,同时将右手(左手)放到桌面指定位置,左手(右手)握拳置于背后,其余部位不得与桌面接触,不得借助外力。双方选手两大拇指紧紧相扣,裁判发令后,谁先把对方的手扳倒且手背并碰到桌面即为获胜。三局两胜。

拔河:每班以10人组队,先抽签确定比赛轮次。每场比赛开始后,运动员同时发力,将对方拉过赛场规定的河界线为羸。三局两胜制。

跳长绳:每班出30人。摇绳队员相向站立,间隔距离不小于4.5米,摇绳学生不得踩或超过限制线。跳绳队员依次跳过且必须一人一次跳过绳,方计次数一次(2人或以上人数同时跳过只计一次,不得一人连跳)。一次机会,按次数排定名次。

三人四足走:由每班出2名学生和1名教师组队,教师在中间,相邻两腿捆绑在一起横队30m计时跑。

5.裁判分工

用学生会成员和体育委员做裁判,既增长学生的体育竞赛裁判知识,又提高学生自主组织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及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篮球赛、乒乓球赛、广播操、田径项目的比赛以体育教师裁判为主,学生会成员和班级体育委员裁判为辅。其他项目比赛以学生裁判为主,体育教师起指导作用。

6. 积分与名次录取

各班总积分为各项比赛得分之和。单项获年级前八名的分别得9、7、6、5、4、3、2、1分,集体项目得分双倍计入总成绩。

四、结束语

体育运动总结 篇9

“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3G)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未来的3G必将与社区网站进行结合,WAP与web的结合是一种趋势,如时下流行的微博客网站:大围脖、新浪微博等就已经将此应用加入进来。3G与2G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此数值根据网络环境会发生变化)。3G是第三代通信网络,目前国内支持国际电联确定三个无线接口标准,分别是中国电信的CDMA2000,中国联通的WCDMA,中国移动的TD-SCDMA,GSM设备采用的是时分多址,而CDMA使用码分扩频技术,先进功率和话音激活至少可提供大于3倍GSM网络容量,业界将CDMA技术作为3G的主流技术,国际电联确定三个无线接口标准,分别是美国CDMA2000,欧洲WCDMA,中国TD-SCDMA。原中国联通的CDMA现在卖给中国电信,中国电信已经将CDMA升级到3G网络,3G主要特征是可提供移动宽带多媒体业务。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只能进行语音通话; 1996到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制式手机(2G)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收电子邮件或网页; 其实,3G并不是2009年诞生的,早在2002年国外就已经产生3G了,而中国也于2003年开发中国的3G,但2009年才正式上市。下行速度峰值理论可达3.6Mbit/s(一说2.8Mbit/s),上行速度峰值也可达384kbit/s。不可能像网上说的每秒2G,当然,下一部电影也不可能瞬间完成。注:G3不是代表3G,而是“Guide3”的缩写,Guide有两层意思,动词代表引领、影响、支配等意思,名词代表引领者、向导的意思。综合起来的大意是引领另外两家友商进入3G时代。“3”代表着3G时代下的移动+宽带+固网+手机电视+„„融合,更大胆的猜想是暗喻中国移动将超越现有3G概念,在TD-LTE时代提供适合上述融合业务应用的网络支撑、终端、服务等等,引领人们进入真正的3G生活。因此3G是个很庞杂的概念

3G的核心应用包括:

1.宽带上网

2.视频通话

3.手机电视

4.无线搜索

5.手机音乐

6.手机购物

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 篇10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教体艺[2006]6号)精神,为确保全区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将学校体育作为素质体育的重要突破口,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吸引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推动和谐、高效和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建设。

二、活动主题

突出“我学习我快乐,我运动 我阳光 ”这一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三、活动形式

1.活动形式包括:长跑、自编操、广播操、韵律操、击掌操、武术操、校园集体舞、轻器械操(棒操、沙腕操、呼拉圈操、球操)及各种游戏(跳绳、跳皮筋、踢毽子、跳方格等),也可根据实际创编更多的活动形式。

2.积极组织学生训练和参加区田径运动会、举重比赛和全区青少年兵乓球比赛。

四、锻炼时间

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早晨第二节课后和下午第三节课后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以及其他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

五、活动安排本活动从2008年4月开始,根据区教育局统一安排,结

合实际,分段依次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普及。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4月)

1.成立学校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体育组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群众性学生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有序的开展每天1小时的锻炼。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8年5-6月)

1.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日常教学计划,精心安排“课外体育活动表”,并形成制度,不得随意挪用或挤占课外活动时间。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调整作息和上课时间,将每天上午课间操时间调整为30分钟,将原有的45分钟/课缩减为40分钟/课,坚持做好“两操”,每天下午第三节课结束后,安排大课间活动。

2.扩展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使学生在系统锻炼中增强体质,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并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结合本校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具有特色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体育部运动会工作总结 篇11

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分别组队参加比赛,在编写教案、说课、队列队形操练、中小学广播操、体育课教学的组织、教师技能展示等六大体育教师基本教学技能中进行了紧张、激烈的角逐。最终,东莞、广州、珠海、中山、深圳、湛江、顺德、佛山、惠州、茂名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前十名,东莞市代表队的惠颖等100名教师获得一等奖,东莞市代表队冯伟华等40名体育教师评为优秀指导员。

据悉,为了切实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走教师内涵发展道路,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厅、省体育局在去年颁发的《广东省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决定把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作为广东省一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制度,纳入到每三年一届的全省中学生运动会(下称“中运会”)中,并计算代表团的团体总分。

上一篇:总结:学校财产保管小结下一篇:药监系统打击两非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