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教学总结

2024-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旅游概论教学总结(精选7篇)

旅游概论教学总结 篇1

2009-2010年第一学期主要担任09级旅游管理1班和酒店管理1班、饭店管理1班等班级讲《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工作,本课程是旅游学科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旅游学概论的学科性质,掌握旅游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中国与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以及对本门课程的熟悉。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对有关内容进行增减,切合实际、合理地制定授课计划,《旅游学概论》共36个课时,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与旅游学、旅游活动、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组织、旅游业及其效应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展望。根据重点的不同,每章的课时分配也不同,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这是学习的重点,课时分配较多。目的还是希望学生为学习后面的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

因为是大一新生入校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来说既期待又陌生。所以为了树立学生的专业兴趣。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丰富多彩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并且《旅游学概论》这门课程我第一次采用多媒体教学,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感受颇深。多媒体课件以丰富的信息量和时空的跨越性受到更多同学的欢迎。我从网上下载了很多风景优美的图片,还有把自己旅游的经典图片也我放进了我的课件里面,积极准备好每一堂课,力求每一堂课都生动形象。培养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

第一章内容主要介绍旅游的发展历史,让学生对本课程有个大致的了解。因为学生对现代旅游还只是简单的认识.认为旅游就是简单的游玩.所以本章内容就要让学生明确旅游的概念,旅游的真正内涵。现代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为此,授课中就应把学科的系统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在讲授中,在知识讲解上,既注意突出重点又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每章内容讲授完毕都留有相应的作业,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经过精心挑选,按要求让学生做有利于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平时将一些讨论试题先布置给学生,让他们上网查资料,再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专题讨论形式意在通过实际问题的论证、辨析,锻炼学生思考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很受学生欢迎。

根据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旅游业所需要的人才,在教学过程种注意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又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机会,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非常符合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认真做好学生的成绩考核工作。平时考核占学期总评的30%,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主要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水平和程度等进行评价。期末考核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占学期总评的70%,在学期末的学院统一考试中进行。主要检查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济管理学院

熊山妹

旅游概论教学总结 篇2

关键词:旅游概论,教学设计,评价,互动

1 职高学生学习实际的引发

根据笔者多年来对职中学生的调查和了解, 按现时学业成就 (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的归因来分析, 可以将职业高中的学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学业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 这部分的比例比较小, 其中极少数人是高智商高情商, 大多数是智商中等, 情商较高, 表现为学习比较主动勤奋;第二类是学业表现一般, 这类学生的比例较大, 绝大多数人是智商和情商都处于中等水平, 大多数时间表现出“学习冷漠症”, 只有在临近考试或考证的时间表现出比较积极主动的一面;第三类是学业表现比较差, 这样的学生几乎每个班都有, 少的有2、3人, 多至6、7人, 这些人多数是高智商低情商, 少数是低智商低情商, 对学习表现出完全的放任或放弃状态。鉴于职中学生的上述情况,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当然, 如果按照传统的学业评价方式, 我们也许会对这些学生感到极大的失望。根据美国心理学家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 或许我们可以在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下, 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 而这一切首先必须建立在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的反思和重新设计上, 通过寻找学科知识与学生态度、兴趣、能力的契合点, 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 探索和尝试富有发展意义的教学新方法。在这个基础上, 采用发展性的、多元化的教育评价, 才能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发展。

2 《旅游概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1) 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课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课堂教学的改革, 采取多种形式、使用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方式已逐步走向课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学形式、媒体的选择和编排既要切合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又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的意识和思维, 突破旧有教学方式的束缚,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尝试;另一方面要着重开发适合于课堂教学、交互性能好的教学课件, 尽量少用一些教材文字翻录式或习题集式的软件。“注意是知识的门户”,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在理论课的教学中, 单一的讲授形式很难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 没有兴趣就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所以在《旅游概论》的教学中, 笔者注重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课程。以“世界六大旅游区”为例, 笔者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一个图文并茂、声音和画面相结合的课件, 并创新性地与学生分组制作的PowerPoint演示文件链接起来, 形成师生的互动。

(2) 以生为本,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只要把基本的知识原理解释清楚, 做到精讲、少讲, 留更多的空间给学生去发现知识, 主动学习。例如, 在《旅游商品》中, 课前笔者让学生分成四组预习, 并动手收集自己或家人朋友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旅游购物品。学生在小组活动中, 有分有合, 分开收集资料, 合在一起汇总合整理资料、确定并筛选资料。课堂中, 学生又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新课和完成课堂练习。通过小组教学, 在课堂中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机制, 并将教学拓展到课堂之外, 可以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体协作的精神。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 分析《旅游概论》教材, 根据实际情况, 在严格遵从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重组教材

《旅游概论》是一门旅游基础课程, 有较多旅游的概念和条文, 在学习中容易产生枯燥感和厌倦感, 学生在学习中常感到很难把握数量多而杂的概念。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 如果教师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教学, 往往容易出现理论与实际运用的脱节和牵强, 课堂的前半段也很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因此, 教师在授课前, 认真备教材, 找准或创设适合于学科知识与职中生认知水平的“先行组织者”, 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 就显得至为关键。在这个意义上,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对教材的再学习和重组加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另外, 要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 对于本学科而言, 主要是指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 在从事旅游服务时, 如何真正了解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 了解各地的旅游资源, 从而更好地为旅游者服务。

4 师生互动与及时反馈评价

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课程所取得的发展与进步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的目的不在于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 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比较、排队, 而是要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状态的了解, 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而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 学习是一种社会性行为, 知识是合作掌握、主动建构的。所以教学中的交流应该是多向的, 包括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传统讲授型的课堂组织形式虽然能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却很难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因此, 在教学中, 笔者注意采用师生互动的组织形式, 如小组讨论、师生对话、情景扮演等, 并把其与发展性学生评价结合起来。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目的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变消极学习为积极学习。改变以往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略过程性评价的弊端, 充分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 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并通生过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指标, 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的评价手段, 让学在评价的各个环节中参与进来, 让他们自主学习, 自主评价,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 在评价中综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 以达到考评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

5 结语

教学设计与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教师在教学设计时, 对教材重组和加工的立足点是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 而不是把握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教材重组加工的重点在于挖掘知识的结构, 进而将结构化后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 使之与学生的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息息相关。这种具有内在生命态的知识最能激活、唤起学生的内在需要、兴趣和信心, 提升他们主动探求的欲望和能力。在探索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践中, 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是密不可分的, 应该将教学设计与评价结合起来考虑, 在教学设计中滲透评价功能, 在教学评价中体现设计意念, 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功能。教学评价是一种全新的评价方式, 极大地推动了评价制度的改革。不过它也存在不少局限性, 如评价带有主观性、信度较低、评估费时费力等, 因此还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

参考文献

[1]佘伯川.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J].北京教育 (高教版) , 2005, (9) :49-50.

[2]谭白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规律与体系[J].理工高教研究, 2005, (5) :123-124.

[3]常殿元, 李育良.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 (4) :1-3.

旅游概论教学总结 篇3

关键词 中专教育 旅游 效率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004-02

一、中专院校学生的现状

近几年中专院校的生源质量下降,学生大部分是考不上高中,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就让孩子到职业高中上几年学的初中生。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公共课的基础比较差。文化课基础差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由于他们考不上高中,在以中考指挥教学的初中可能就得不到老师的关注,而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差等。文化课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导致他们的专业学习有一定难度。

二、提高旅游概论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中专生在初中成绩不好的原因多半是学习热情不高,上课不爱听课,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还是“满堂灌”,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游离,产生听课疲倦,出现睡觉、讲话、开小差等系列问题。在旅游概论课程教学中,如何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课的关键。为此,在课前可以收集大量的图片资料并进行加工整理,在授课时能够用图片说明的一律使用图片,用旅游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他们的震撼。例如,针对学校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讲到德国的时候,就从德国出名的啤酒节讲起,引用大量的图片及视频,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促使学生渐渐萌生和培养学习旅游概论的兴趣。

(二)以课程内容为依据,大胆处理好教材

课程内容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可以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自主地整合教学内容,甚至可以放弃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而自编教学内容。例如,讲人类旅游活动发展的历史时,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关于世界和中国古代、近代旅行的发展概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由于现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旅游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如果按照课本内容讲解,由于古代旅游的发展历史已经相隔遥远,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不起兴趣,他们只对新奇的、刺激的事情感兴趣。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我把书本上涉及的内容换成当今瞬息万变的旅游发展概况介绍给他们,使之达到教学目的。

(三)引导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1.课堂讲解的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

《旅游概论》课程涉及到较多的概念性问题,而这些往往是学生最不感兴趣的,感到最乏味的。比如在讲到中国古代旅游的类型时,如果单纯将“士人漫游”“帝王巡游”的概念拿出来讲可能学生很难接受,但是如果先从让学生通过回忆学过的描写景物的诗句入手,让学生通过回忆将诗句背出来,然后指出作者以及诗句描写的景物或描写景物的所在地,这样许多学生都可以顺口背出一两句、一两首。最后再将学生回答中有代表性的人物诗句拿出来通过历史背景或写作背景的介绍,自然的引出“士人漫游”的概念。如果能举出学生耳熟能详的例子,学生就会愿意听、愿意思考,这样不仅课堂气氛会非常活跃,而且通过理解后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

2.课堂讲解的方式要以小见大,由此及彼,形成意识

《旅游概论》中讲到许多宏观的概念,像生态旅游、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等,如果按照课本的编排只讲概念、特点、意义,学生会感到非常的空洞。所以讲到这一章节的时候我就拿学校边上的环城河的开发与保护为例,通过治理前与治理后要展现的八大景区(稽山园、鉴水苑、治水广场、西园、百花苑、迎恩门、河清园,都泗门)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谈论所见所闻;谈污染了如果不治理的后果以及治理后的现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然后由此引到鲁迅故里、越王城等绍兴著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保护以及由此而来给人类带来的利益。这样以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以小见大,由此及彼,无形之中让学生感受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生态意识。

(四)注重教学评价的设计

职业教育教学评估的最根本问题就是要转变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课程评估的根本指标的观念,树立以“能力测试”为核心的发展性评价理念。基于这一点,我们对于学生的考核要做到三个方面的转变。

1.转变考核目的

从重视考核结果转变到注重考核过程。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操作技能和学习效果。

2.转变考核内容

从考核内容是教材、笔记内容的重复转变到着重考查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上。

3.转变考核形式

从闭卷考试转变为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笔试方式与口试、情境模拟、实践操作和设计相结合;从单个学生的考核拓宽到协作组、团队小组等的整体考核;从单一由教师考核转变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考核最终转变到由学校、顶岗实习单位、用人单位组织的考核相结合。考核方式多样化,它的杠杆调节作用也明显地体现出来,课堂教学就有了保障机制。

《旅游学概论》教学课题大纲 篇4

前 言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旅游学的入门学科。同社会科学中其他学科一样,它以旅游发展的实践为基础,从整理和了解旅游现象中分析并总结旅游发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从而发现其规律。旅游是世界范围的社会现象,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历史短,因而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吸收世界各国在发展旅游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旅游活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不以国界而改变的,只有认清这一点,才能真正根据我国国情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使我国旅游业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本课程修读对象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该课程以旅游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产生与发展为脉络,分析了旅游活动的构成与特征。从旅游活动主体、客体和媒体即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三者之间关系入手,探讨旅游活动的基本规律。从旅游活动的表层现象——旅游经济影响入手,深入分析旅游活动的内涵即旅游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系统阐述了旅游基本理论和旅游基础知识。以帮助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学生了解旅游和正确认识旅游,了解旅游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第三章:旅游者;第四章:旅游资源;第五章:旅游业;第六章:旅游市场;第七章:旅游的影响;第八章: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第九章:旅游组织与旅游产业政策;第十章:旅游发展的模式与趋势。

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手段,强调客观现象概述与原理论述相结合,注重对现象原理的揭示和理解;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强调知识和理论在旅游经营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意义。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是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 绪论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作为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概念,学会分析并掌握旅游的本质和社会属性,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意义,了解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了解旅游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

一、旅游概念的形成

二、旅游概念的类型

三、旅游的概念

第二节 旅游的本质与社会属性

一、旅游的本质

二、旅游的社会属性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构成与特点

一、旅游活动的要素

二、旅游活动的特征

第四节 旅游的基本类型

一、旅游类型的划分标准

二、按地理范围划分的旅游类型

三、按旅游活动内容划分的旅游类型 第五节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国外旅游研究概况

二、我国旅游研究的发展

三、旅游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四、旅游学的科学体系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六节 本书编写的指导思想

一、本书编写的指导思想

二、本书的结构安排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的概念,旅游活动的本质和特点,按旅游活动内容划分的几种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活动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内容结构:

第一节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旅行发展

一、人类旅行的起源

二、人类旅行的发展

第二节近代旅游的发展和旅游业的诞生

一、古代旅行向近代旅游转化

二、旅游业的诞生 第三节 现代旅游的发展

一、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二、现代旅游的特点

第四节 中国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近代中国旅游业的诞生

二、现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现代旅游的概念,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三章 旅游者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我国旅游统计中对旅游者范围的划定与解释,熟悉国内外旅游统计口径的异同,掌握旅游者产生的条件,了解旅游者的类型的划分目的和方法并熟悉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点。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者的传统概念

一、旅游者传统定义

二、关于旅游者定义的思考 第二节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

一、收入水平

二、余暇时间

三、其他条件

第三节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二、麦金托什的旅游动机论

三、帕洛格的心理类型模式 第四节 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

一、旅游者类型及其划分

二、根据游客出行目的划分的旅游者的需求特点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我国旅游统计中对旅游者范围的划定与解释,国内外旅游统计口径的异同,旅游者产生的外部条件,旅游者类型及其需求特点。

第四章 旅游资源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以及旅游资源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熟悉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认识意义;认识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熟悉其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应当遵循的原则,认清开发与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熟悉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实施原则和基本措施。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二、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

二、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第三节 旅游资源的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三、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第五节 旅游资源的保护

一、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

二、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及主要内容,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第五章 旅游业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业与传统产业在划定标准上的差异,熟悉旅游业的构成;认识旅游业的涵义、性质及其特点;了解旅游业在推动旅游活动发展中的作用。熟悉旅游业的一般特点,熟悉旅游业主要经营部门的基本常识,掌握旅游产品的概念及其特点。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业的概念与构成

一、旅游业的概念

二、旅游业的构成

三、旅游业的功能

第二节 旅游业的性质与特点

一、旅游业的性质

二、旅游业的特点 第三节 旅行社业

一、旅行社的概念、性质与作用

二、旅行社的分类

三、旅行社的经营特点

四、旅行社的基本业务 第四节 饭店业

一、饭店业的发展

二、饭店业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饭店的类型

四、饭店的等级

五、现代饭店集团

六、饭店业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 旅游交通业

一、旅游交通的作用

二、现代旅游交通工具的类型与特点

三、特种旅游交通

第六节 旅游产品

一、旅游产品的概念

二、旅游产品的构成

三、旅游产品的特点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业的性质,旅游业的基本特点。旅游社的分类及其作用,旅游饭店的分类及在战后的发展趋势,旅游产品的概念、构成及其特点。

第六章 旅游市场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以及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的原因、意义和常用的划分标准,熟悉全球国际旅游客源和客流的地区分布格局,并能据以分析国际旅游客流的主要流动规律。在了解我国旅游业海外客源市场状况的基础上,熟悉选择海外客源市场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并能够分析和认识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客源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市场概述

一、市场的概念与旅游市场

二、旅游市场的特点 第二节 旅游市场划分

一、关于旅游市场划分

二、旅游市场划分方法 第三节 全球国际旅游市场

一、全球国际旅游客流量

二、全球国际旅游客流分布

三、全球国际旅游客源分布

四、全球国际旅游客流规律 第四节 中国旅游市场

一、中国国际旅游市场

二、中国国内旅游市场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旅游市场的概念和特点,旅游市场划分的概念和意义,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 旅游的影响

教学要求:

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将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环境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通过本章的学习,除了应当熟悉这些影响的基本表现之外,还应了解其产生的基本原因以及决定其程度大小的条件。从而为探讨和认识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途径打下基础。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的经济影响

一、旅游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二、旅游对经济的消极影响 第二节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一、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二、旅游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

三、正确对待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 第三节 旅游的环境影响

一、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二、旅游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本章重点(重点问题):

旅游的经济影响,正确认识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旅游的环境影响。

第八章 可持续旅游的发展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概念,了解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由来、实质、内容、关键与措施;认识我国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掌握影响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以及实现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第一节 可持续旅游发展概述

一、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由来和概念

二、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

三、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内容

四、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与措施 第二节 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二、影响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三、实现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概念,我国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影响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实现我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第九章 旅游组织与旅游产业政策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我国旅游组织的基本状况并了解主要的国际旅游组织,了解旅游产业政策的性质与作用、主要内容,熟悉旅游产业宏观管理与协调的基本手段。

内容结构: 第一节 旅游组织

一、我国的旅游组织

二、国际性旅游组织 第二节 旅游产业政策

一、旅游产业政策的性质与作用

二、制定旅游产业政策的出发点

三、旅游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四、旅游产业宏观管理与协调的基本手段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我国旅游组织及主要国际性旅游组织的概况,旅游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旅游产业宏观管理与协调的基本手段。

第十章 旅游发展的模式与趋势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与趋势,熟悉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与趋势。

第一节 旅游发展模式

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模式

二、现阶段中国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一、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本章重点(重要问题):

概论教学工作总结 篇5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本人担任了2016级商本1、2班和德语班共3个教学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工作。现将开学以来的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准确把握课程定位

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正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大学生面临着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成才意识和创新意识,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他们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在学校开设“概论”课,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当代大学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系统地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形成与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学生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也是最新的理论成果,增强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与时俱进、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并能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重大现实问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依据授课内容,正确处理理论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

一般而言,理论都有体系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不例外。但作为一门公共课,重点解决的是理想信念和思维方法问题,如果过于注重课程的理论体系,势必影响教学的实效性。课程讲授是根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相关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内容有机结合设计出的教学形式。根据“概论”课教学大纲和国家统编教材的要求,结合同学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在哪里?社会主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能够兼容?为什么社会主义制度允许私有制的存在与发展?实行市场经济能否实现共同富裕?如何看待对外开放与民族经济的发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关系?为什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与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中国不能实行西方那样的多党制等问题。在问题的设置上,必须突出教学重点,要着重把握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即“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把握好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出发以及邓小平关于“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指导精神。按照以学生为本位的指导思想调整教学内容,做到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符合当代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特点,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思想视野,避免空洞的说教,而且便于学生接受,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四、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宣部和教育部的文件指出: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我们认为,讲好“概论”课必须将专题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融为一体,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利用上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和训练教师和学生的问题意识、探讨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意识。

五、坚持以学生为本,深化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由于考核成绩是目前衡量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检测手段,因此,考核方式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授课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实际上它还直接和间接地左右着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教学过程的诸环节。按照学校要求,采取了“平时考核+期末考核”的新的考核方式,平时考核采取“平时出勤+平时作业”的方式。实践证明,采取这种方式,同学们在平时表现、作业完成、理论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同学们的责任感也增强了。可以说,这是一次学习方式的革命,是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指导这门课的教学和学习。

今后,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是任课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要求教师在吃准、吃透教材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上狠下工夫,尽快熟悉和掌握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深入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断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努力将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

魏聚刚

旅游学概论 篇6

③托马斯·库克④约翰·贝德克

2、遵照医嘱或建议作异地疗法、洗温泉以及类似的疗养活动的旅游者一般是出于以下哪种旅游动机? ………………………………………………………………()

①身体方面的动机②文化方面的动机

③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④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3、旅游业属于国民经济中的…………………………………………………………()①第一产业②第二产业

③第三产业④第四产业

4、我国最高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是……………………………………………………()①国务院②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

③国家旅游局④中国旅游协会

5、世界旅游组织成立于………………………………………………………………()①1972年10月②1975年1月

③1982年8月④1991年5月

6、自1978年以来,在来华旅游人次和旅游消费总额上长期名列前茅的国家是…()①俄罗斯②美国

③日本④韩国

7、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①是否跨越国界②消费高低不同

③便利程度不同④计价方式不同

8、将饭店划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饭店所依据的标准是…………………………()①饭店的等级②饭店的经济类型

③饭店的经营管理方式④饭店的规模

9、在完成旅游活动的要素结构中,起中介作用的要素是…………………………()①旅游者②旅游资源

③旅游业④旅游区

10、当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饭店等级划分和标定方式……………………………()①皇冠制②星级制

③数字制④价格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包括旅游活动的普及性、规模发展的()、空间分布上的()和时间分布上的()。

2、在我国,人们通常将旅行社、()、()称为旅游业“三大支柱”。

3、影响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也是实现旅游活动的两个最主要的先决条件为()、()。

4、世界旅游组织将全世界国际旅游市场划分为六大市场,它们分别是欧洲市场、美洲市场、()、()、()、南亚市场。

5、目前世界上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是欧洲,其次是()洲。

6、我国1996年颁布实施的《旅行社管理条例》中,按照旅行社经营范围的不同,将旅行社划定为()、()两类。

7、我国最高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是()。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旅游动机—

2.大众旅游——

3.总体旅游产品——

4.可持续旅游——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相对于独立自营的饭店而言,饭店连锁集团的竞争优势主要有哪些?

2.如何才能保证和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

3.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4.旅游业具有哪些特点?

五.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请你结合实际或具体案例谈谈在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中应遵循哪些原则?

2.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主要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③

2、①

3、③

4、③

5、②

6、③

7、①

8、④

9、③

10、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2、住宿业交通运输业

3、收入水平闲暇时间

4、东亚和太平洋市场非洲市场中东市场

5、美

6、国际旅行社国内旅行社

7、国家旅游局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旅游动机:动机就是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观因素。旅游动机是指促发一个人有意于旅游以及到何处去、作何种旅游的内在动力。

2、大众旅游:先是指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另外一层含义是指现代旅游活动开始形成以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开型旅游模式,并且成为广大民众中占支配地位的旅游形式。

3、总体旅游产品:从需求角度看,总体旅游产品就是旅游者从离家外出开始直至完成全程旅游活动并返回家中为止这一期间内的全部旅行经历的总和。从供给角度看,是指旅游目的地为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提供的各种旅游活动接待条件和相关服务的总和。

4、可持续旅游:确保在从事旅游开发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答:①资本优势。(1分)②技术经济优势(1分)

③市场营销优势(1分)④物资采购优势(1分)

⑤管理方面的优势(2分)⑥风险扩散优势(2分)

2、答:①要有做好旅游服务工作的愿望。(2分)

②要有做好旅游服务工作的本领。(2分)

③要有做好旅游服务工作的条件。(2分)

④要有严格的保证措施。(2分))

3、答:①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2分)

②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相互了解。(2分)

③有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2分)

④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1分)

⑤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的改善。(1分)

4、答:①综合性(2分)

②依赖性(2分)

③带动性(2分)

④敏感性(2分)

五.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要适当展开答题,与题意相符的答案都可考虑给分)答:①突出特性的原则。(1分)

A.尽可能保持自然和历史形成的原始风貌。(1分)

B.尽量选择利用带有“最”字的旅游资源项目。(1分)

C.努力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1分)

②力求经济的原则。(2分)

③注意保护环境的原则。(2分)

④综合开发的原则。(2分)

在上述要点的基础上适当展开。(2分)

2、(要适当展开答题,与题意相符的答案都可考虑给分)

答:①我国的地理位置距大多数主要国际客源产生地较远。(3分)这一因素的不利之处表现在两个方面:

从欧美地区前来我国旅游的交通费用昂贵。

距离主要客源国较远的旅游目的地最容易遭受经济危机和世界油价上涨的打击。②我国旅游业面临着不少周边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激烈竞争。(2分)

③我国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质量尚存在问题。(2分)

④市场宣传和海外促销工作仍有待进一步改进。(3分)

A.营销经费不足。

旅游概论教学总结 篇7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专业基础课程, 被喻为旅游专业所有课程中的“宪法”。 《旅游学概论》也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因此, 高职《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必须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 因为传统的理论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旅游对教育的要求, 许多新问题、新观点需要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解决。我在近几年的旅游学教学中较多地引入了案例教学的方法, 注重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旅游学概论》中引入案例教学法,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案例教学法重视学生参与, 使学生有积极性

通过对案例学习, 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之中, 使学生置身于案例的环境之中, 能够真正的从各个旅游主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变抽象的旅游理论为具体的模拟实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就要认真的领会教师在课堂讲授的内容, 甚至在同学之间展开激烈的讨论。这样, 就避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 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案例教学法富有挑战性, 使学生有成就感

在做案例分析的时候, 让学生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 充分的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知识上的不足或者错误, 加深了自己对该课程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每完成一次案例, 增加知识的同时, 都会有一种成就感。因此, 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 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1.教学的准备工作

课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 所选择案例的题材要新, 要能够反映旅游发展的要求, 同时也要紧扣教材, 因此, 我从网上、报纸上、书籍中、电视上收集合适各章节理论的最新例子, 然后, 按照章节进行分类, 基本上做到每个章节都有例子。所选择的案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老师主讲的案例, 要求具有趣味性, 比较经典。比如, 讲民族风情这类旅游资源时, 可以介绍云南丽江纳西族的民俗民风。中国家庭从古到今的传统思想都是“男主外, 女主内”, 但是纳西族的家庭却刚刚相反, 是“女主外, 男主内”。即女人在外面耕种, 而男人则在家里“相妇教子”。除此之外, 男人在家里还要做七件事, 即“琴棋书画烟酒茶”, 也就是说男人在家里学学琴棋书画, 抽抽烟, 喝喝酒, 品品茶。 (2) 课堂讨论的案例, 要求具有综合性和现实针对性。由于这些案例属于描述型案例, 并且具有专题性质, 内容丰富, 能够让学生去观察问题, 探索问题, 加深对旅游概论知识的理解。比如, 讲到旅游法规时, 让他们讨论案例“魂断马尔代夫”, 案例讲述了一个游客“自由行”到马尔代夫潜水时发生意外遇难, 旅行社要不要赔偿?我把全班的学生分成7~8个小组, 每个小组有6~7个人,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小组长, 以便在班上进行案例讨论。在每章结束之后我都会布置一个案例, 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 搜集资料, 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课堂的讨论和辩论

案例教学法比其他教学方法更加有效, 是因为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兴趣, 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 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首先, 每个小组讨论分析, 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 弥补独立分析问题时的缺陷和不足,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 教师应置身于学生之中的来回巡查, 根据现场的情况加以点评, 并把学生的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的基本依据之一。第二, 小组派代表发言, 同时开展质疑和争论。对于学生来讲, 全班在一起讨论是学习别人长处、吸收别人经验的最好时机, 同时也可以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演讲辩论能力。第三, 教师担任的角色。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角色也很重要, 对学生的活动既不能够过多的干预, 也不能够放手不管。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适时的诱导学生, 或提示, 或发问, 或充当争论的反面角色, 使得讨论能够不断深入, 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分析问题, 发现问题, 多方讨论,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总结

教师和学生都应对案例讨论进行总结。教师的总结包括:对讨论情况的总结, 对案例讨论题的总结。在这里有一点是值得我们教师注意的是, 教师在做案例讨论评价的时候, 应该充分的肯定各种见解的合理性, 尊重学生的意见。对一些不足的地方,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 让学生自己再思考然后补充纠正, 切忌简单公布“标准答案”。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之中, 人们往往都很重视教师的总结, 不大重视学生的总结, 这是片面的。学生在案例讨论后, 应总结出自己在阅读案例, 讨论案例, 发言的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最后写出案例分析报告。针对学生的发言是否热烈踊跃, 争论是否展开、深入, 问题分析是否透彻, 有没有引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凭此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 能够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 它对于我们来说, 还是一个比较新和生疏的方法, 因此, 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 应结合具体情况, 循序渐进, 合理有效地进行案例分析教学。要在教学实践中, 通过不断探索, 不断改进, 创造出适合我们高职高专实际情况的案例教学模式。运用案例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案例教学要做到“融”、精”、“透”

所谓的“融”, 就是教师在讲解、分析案例的时候, 要将案例同所讲的有关理论结合起来。比如, 讲到宗教旅游时, 可以介绍中国的佛教四大名山和道教四大名山。我们分析案例就是为了更好的, 更形象的, 更具体的说明和论证基本原理;同时也用所学的理论来分析, 解决日常生活中所出现的问题。所谓的“精”就是教师在讲解分析案例的时候, 语言要简洁、精练、准确, 这样让学生较容易的通过案例来掌握课本中的基本原理, 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所谓“透”, 就是教师要把案例分析得透彻, 只有将这些理论分析得透彻了, 学生才有可能会深入钻研有关理论, 掌握重点和难点。

2.处理好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

案例教学法的采用, 并不意味着对其他教学方法的否定或者排斥, 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先掌握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 只有在对理论知识了解透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达到教学的目的, 而在理论知识的学习方面, 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能更全面, 更系统的向学生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3.处理好案例讨论时“秩序”与“活泼”、“激励”与“约束”的关系

在进行案例讨论的时候, 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 要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之中来。同时也要保证课堂的秩序, 因为秩序是为效果服务的。让学生从“要我说”变成“我要说”。在学生讨论和发表意见的过程中, 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激励, 要多采用这样的话语, “你这个观念很好, 你是从什么方面想到这个观念的呢?”“这个注意不错, 如果你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可能会更好。”通过这种方式, 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 也促使学生从别人的观念里面吸取一些精华, 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观念。

4.案例教学应有充足的时间

首先, 是教师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去搜集、准备与课堂有关的案例。第二, 学生应该有一定的预习和准备时间。要求提前把上课需要的案例发给学生, 让他们有时间去查资料和就案例中涉及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以便对问题做深入而全面的思考, 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第三, 应保证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来展开案例的讨论和总结, 避免草草收场,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摘要:《旅游学概论》是旅游专业的入门学科, 也是一门理论较强的课程。长期以来, 其教学方法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师讲, 学生听的方式, 因为理论比较的抽象和空洞, 所以整体的教学效果都不是很理想。由于案例教学方法生动、形象、重视学生参与, 因此,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旅游学概论》的教学中, 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有其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关键词:旅游学教学,案例教学法,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旅行社经营管理精选案例解析[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7, 5.

[2] (澳) .译.旅游研究方法[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7, 8.

[3]刘伟.旅游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9.

上一篇:寒假里最难忘的一件事周记下一篇:走进动画世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