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共8篇)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其中,“分工”作为《费尔巴哈》章节中的重要概念,对于正确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论述,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章节中,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考察了分工与生产力、分工与生产关系、分工与人类社会的矛盾运动之间的关系。同时,为了使每一个人得到全面的自由和发展,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又认为必须消灭分工。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着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也就是没有了分工。这就是说,共产主义必须以消灭分工为前提。分工表征着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分工的消灭必将表征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分工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因而消灭分工最终将彻底消除私有制,从而消灭阶级利益的矛盾,实现人类平等的社会;分工导致了人的异化,因而只有消灭分工才能打破束缚人的枷锁,实现人的全面的自由和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是消除了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所以,消灭了分工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铺平道路。

当然我们必须要理解,马克思所说的消灭分工,是指消灭从马克思当时所处的人与人不平等的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出发,把“人分为不同等级”、“把人看作有高低贵贱之别”的分工,消灭使分工具有对抗性质的私有制,并不是要消灭分工本身。同时,要消灭分工,解决分工导致的社会矛盾,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念上,“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也就是通过实践,依靠集体的联合,重新调整分工,消灭人与人之间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最初的分工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到了后来,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体力、需要、偶然性等原因,分工进一步扩大。但是,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开始分离的时候,才产生真正意义上分工。对于某些名族而言,名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了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了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如此一来,在农业劳动生产粮食的基础之上,工业劳动生产产品并由商业劳动来流通和交换,人们就很便利的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产品。这样,生产力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业、工业、商业的兴旺发达,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繁荣。

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分工包含着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等矛盾,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在这种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结生产力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女儿是丈夫的奴隶。”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差异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严重。但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有先进作用的。

分工使人类社会走向了繁荣。在古代,人们群居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利用物品。这虽然有利于人们抵御野兽的攻击,有助于生命的延续,但这没有一种竞争的精神动力。大家都知道,人因为有理想、有目标、有抱负,生命才会更有动力。从而艰苦奋斗、奋勇向前,在标新立异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去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以便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分工为社会的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分工的出现,奴隶制也随之出现,分工出现了贫富差距,这是社会向前迈进的表现。人们为了让自己的社会地位提高,不得不努力奋斗,成为奴隶主。而那些懒惰、无知、不学无术的人就成为了奴隶。其实,奴隶制的出现,就如“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目标和愿望。奴隶主就是先富起来的人,奴隶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向前,谁不想当奴隶主呢!就如现在这个时代,谁不想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个好的社会地位。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人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完善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每个人都这样去追求,那么对祖国输入的“新鲜血液”其质量将会是很好的。那社会会不向前发展吗!会不成为世界大国吗!

分工使生产过程更加专业化。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分工的出现,人们各自所从事的活动也就不一样了,生产活动更加专业化。比如,从事农业的人们,就会细心去关注农产品的生长过程,其所适应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从事技术工的人们,会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以提高工作效率。等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要彻底地消除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的。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种差距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和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尖锐的社会矛盾。

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明确指出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分化组成的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在大的社会实体中,都被分化成细小的部分 ;它们在共同的集体意识的组合下实现社会的良好运转。为此,涂尔干还从社会量、物质的量和精神的量这三个要素分析了社会分工为何会产生。笔者个人是赞同涂尔干的这些观点的。即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只会越来越精细,而绝不可能像马克思所预想的那样社会分工会被消灭。即使在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虽然带有统治性的国家消失了,只剩下单独存在的社会。但事实上社会的管理客观上也要求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这其实也是一种分工。而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每个人天赋的不同,肯定也会有体力和脑力的分工。而笔者也无法想象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工业和农业的差别。所以对于社会分工日渐发达的现代社会而言,由分工所形成的阶层、阶级必定是多样的。对待这些由分工所造成的群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强化政治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来达到群体的共存共荣,而非强化彼此之间的矛盾、用暴力的手段消灭对方。所以分工不可能消灭,由此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将消灭分工的论调也就是值得怀疑的了。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打开唯物史观大门的著作,在这部作品中,没有任何单独的一章甚至一节去讨论关于人的问题,也没有“以人为本”这样的说法。但是,著作中阐述的主要问题都是以“人”作为核心,在唯物史观的叙述中更是围绕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这部著作将“人”作为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

“人”这个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重要的一个转折点,现实的人的概念是打开唯物史观的钥匙,是马克思一直以来探索的结果[1]。《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论述了“现实的个人”的概念。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

“现实的个人”可以说是唯物史观产生的前提和出发点,这里的“个人”是强调在一定社会的历史前提、一定社会的复杂关系中从事一些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强调:“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3]。”这里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物质和条件,是指在历史发展中必要的社会条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而所说的“现实的个人”指在相应的社会背景条件下所产生的受到一定制约的“现实的个人”,并不指单纯意义上的用作唯物史观条件而产生的“现实的个人”。这关系着自然进化和社会历史的创造,也成为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前提[4]。可以这么说,“现实的个人”是主要从事物质生产或者劳动的人。

《德意志意识形态》被称为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讨论“人”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总结出唯物史观的内容。在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马恩提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人民群众这样的特有概念,并通过这些概念来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不难发现,这些基本概念都是和“人”有着密切的关联。由此可以看出,唯物史观中包含着的“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一方面对人的主观能动性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人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不同的本质标准,它体现在人可以主观地进行生产活动;另一方面也否定了抽象意义上的“人的本性”,马恩认为人是现实的属性,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受到一定的制约,所以人是没有抽象意义上的“本性”的,在不同的历史前提和环境下,“人的本性”将随之改变。

可以看出,《德意志意识形态》里对唯物史观的论述建立于“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以人为本”就是这部著作思想的基本体现。

二、“人类中心主义”里“人的需求”

人类的发展历史中,一直都存在着人类与自然的矛盾,而“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类中心主义”拥有相似的价值观,都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理论依据。表面上看,这两种思想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试图获取自然的价值从而追求人类自身的利益。这样看来,这两种思想是不是真的相似呢?从人类诞生开始,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人被大自然所创造,属于自然界中的一分子。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的生命以及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应遵循自然规律,人类身上的一切属性皆有大自然的印记。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人类是大自然进化得到的最高产物,人类本身就凝聚了自然界生物的全部养分,同时也产生出与别的自然界生物所不同的特性、属性及活动规律,从这个角度说,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是对象的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一般有三种不同含义。第一,从生物学上说,人作为生物,势必要维护自我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必然要以自我为中心。第二,从认识论上说,人类提出的观念和观点都是基于自身思考的结果,“人类是一切活动的中心”。第三,从价值观上说,客观世界的价值是基于人的需要来决定的。人的尺度是评价判断一切的标准,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总之,“人是一切人的世界的中心,人是人自己的中心”,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自我中心”现象[5]。人类中心主义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一直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总结这三层不同的含义,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就是把人放在主导地位,这样看来便与“以人为本”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种价值观,使人与自然站在了对立面,之间的关系也走向了极端,它包括了三层意思:

第一,人类利益超自然化。人是大自然创造出来的,是不断进化而来的,是最高等的存在。因此,人类是超越于自然之上的。

第二,人类价值唯一化。自然的价值只相对于人而言,如果没有人的价值的需要,自然的价值也就一文不值。人是判定自然价值的标准。

第三,自然存在对象化。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于它本身只是一种物质存在,没有内在价值,其存在的价值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价值,根据人的需求去决定自然的价值。也就是说,自然物的存在是为了人的。在这样的价值观下,人类只会沉迷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喜悦中,而看不到一味破坏自然带来的后果和人类应当对这一切所负的责任。

人类中心主义中,人的需求是一切的尺度。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主宰一切,拥有绝对主动权,自然只是一种客观存在。对于价值评价的标注应当也必须由人类来制定,一切的“价值”都是之于“人的价值”。人类的所有活动终极目的都是能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个目的如果达不到,就认为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举动,所以任何活动都应该站在人类利益的角度并以此作为最终目标。

三、对人类中心主义中“人的需求”的思考

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人一直处在中心地位;从活动想得到的期望来说,是为得到人类的需要、实现人类的价值。“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中心论,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6]。”

自然界创造出人类,使人类成为有主观意识的个体,让人类得以有能力在客观世界改造自然界,这是人类进化中的进步。也因为这种进步,让人类成为自然的主人。“自然无主体,人便是主体”,这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基础[7]。马克思早就指出,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应该是对立的。有了这样一种对立关系,才能引出人与自然之间协同发展的关系。对立的具体表现就在于:人处在自然的中心地位;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实现人的需求为目标。但是,这种对立同样是在统一中的,在对立中也同样包含着和谐[8]。

人类中心主义中“人的需求”在于确定人类占据主导地位,人类的道德义务只产生于人的范畴,人才是道德关怀的对象,人类的需求和利益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唯一有价值的;所谓对于自然界的道德关怀也只是关注那些于人类而言有价值的部分。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类的历史前提和几种基本活动关系:有现实的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存在的第一个前提;第二个基本活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第三种关系是人的生产。人类的历史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据和前提,人通过自己的历史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本质力量。

人类中心主义过于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只注重物质资料的生产,而忽视了人的生产,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利益。根据人类中心主义,一味追求物质资料的生产,为了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肆意开采、砍伐树木、排放污水,以为自然界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人类只在意不惜一切手段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完全忽视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性。但是人的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得以进行的第一个前提,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提供必要的劳动力;人口的变化,过多或过少,增长的过快或过慢,都会直接影响物质资料的生产。当自然环境被破坏,就会影响到人的生产,影响到子孙后代的繁衍。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出执政党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加深,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路线图。绿色,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共享,是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绿色、共享的发展也正是体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中人的需求的否定,树立绿的生态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攻坚克难的建设生态文明才是我们应走的道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在中国发起一次生态革命,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无论是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不足,还是人们环保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都要求国家调适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的生产得到共同发展,让我们留住碧海蓝天。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论述了“现实的个人”的概念,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是现实的属性,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受到一定的制约,否定人在抽象意义上的“本性”。人类中心主义则是主张以人的利益为中心,或一切以人的需求为尺度,以人的利益为活动前提,一切从保护人的利益出发。本文从《德意志意识形态》里“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对人类中心主义中的观点进行思考。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人类中心主义,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信砚,李志.“现实的个人”:唯物史观的入口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个人概念及其意义[J].哲学动态,2007,9:9~1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67,第1卷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6

[4]侯惠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06,3

[5]徐春.以人为本与人类中心主义辨析[A].中国人学学会.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人学学会,2004:8

[6]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7

[7]周兰珍.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审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6

《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唯物史观 篇3

摘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指出“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市民社会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等一系列基本原理,最终构成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唯物史观;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实的人

收稿日期:2011-12-17

作者简介:王翠萍(1983-),女,陕西人,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共同完成的一部著作,是唯物史观确立的标志。它基本上完成了对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的批判,划清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界限,并系统的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唯心史观的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前提的确立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他们先是摆脱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束缚,后又摆脱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宣扬的历史观是从意识出发,从他所想象出来的“绝对精神”出发来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强调人是精神存在物,夸大了人的精神属性,认为人和人的本质是和自我意识等同的。青年黑格尔派完全继承了老师黑格尔的唯心史观,其代表人物鲍威尔用自我意识的主观性代替了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客观性,他认为一切事物都起源于“自我意识”,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成是自我意识的派生物,并从“自我意识”出发,认为人类历史是自我意识实现自身的发展史。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把人归结为“观念”,他们在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都只是在观念中完成,不懂得客观实在的人及其物质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的作用,将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断裂开来。

费尔巴哈是作为黑格尔的对立面出现的,他否定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针对唯心主义的抽象的“人”提出了“现实的人”这个概念,把唯物主义从黑格尔体系中解放出来,恢复了唯物主义的地位。但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人的“现实”,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建立在男女生理基础上的自然联系,他是把人的情欲和性爱作为人与人的本质联系,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严格地批判了费尔巴哈的错误,指出“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因此,费尔巴哈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并且仅仅陷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他没有批判现在的生活关系,因而他从来没有把握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1] (P.50)这就是,说尽管费尔巴哈先于马克思提出了“现实的人”这一概念,但他却不能从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中理解“现实的人”,因此,他所理解的“现实”是片面的、抽象的,因而也是不科学的。

二、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前提的提出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及费尔巴哈“感性的人”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考察社会历史,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出发点“现实的人”。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现实的人”的提出。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唯心史观进行了坚决的批判,划清了与唯心史观的界限,完整的概括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他们指出“我们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他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的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 (P.10)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2] (P.11)他们在《形态》中还强调:“唯物史观的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 (P.17)“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2] (P.17)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所提出的这些观点,清楚的表达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就是“现实的人”。

其次,“现实的人”内涵。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说“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2] (P.16)这就可以看出,他们所说的“现实的人”包含着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就构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是从事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这种活动的基本形式当然是物质活动,它决定一切其它的活动,如脑力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等。”[1] (P.80)这是“现实的人”特有的存在方式,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标志。三是“现实的人”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进行的,这是人赖以生存和进行活动的物质前提。它既包括原始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又有人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所发明和制造的各种工具、再生资源、产品,以及改变了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如果脱离物质生活条件来谈“现实的人”,那么这种人又变成了抽象的人。四是“现实的人”的活动具有社会性,即个人的存在和活动的进行是以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为背景的,现实的个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结成一定的既分工又协作的社会关系。正是这四项因素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构成了马克思“现实的人”的本质。

因此,“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研究“现实的人”,研究他们从事的活动和生活的物质条件,来探索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最终构造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批判,揭示了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他们认为,人类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一方面同大自然发生关系,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是生产力;另一方面同社会发生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生产关系。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一方面他们在《形态》中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表述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指出“在工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必然会产生私有制。”“它是与生产的不发达阶段相适应的。”[2] (P.48)这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历史上不同的所有制形式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的水平决定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说,旧的交往方式“起初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它的桎梏,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3] (P.81)可见,一切历史上的冲突都根源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说,要解决这种矛盾的冲突,就必须要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中看到了人的社会性,他们认为人和社会具有统一性,而这种统一性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性决定的,人“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4] (P.25)在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候,人和“这个开始阶段上的社会生活本身一样,带有同样的动物性质。”[4] (P.78)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发展,社会便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同时人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进步。

总之,只要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就会立刻表现出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双重关系,所以只有揭示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才能从根本上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市民社会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出发,把市民社会规定为生产关系的总和,他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种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3] (P.42)市民社会即经济基础,是“把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称作市民社会,”[2] (P.32)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可见,只有把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揭示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既批判了唯心史观,又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唯物史观成熟的象征。唯物史观的发现,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奠定了牢固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基础,对于经济学和历史科学的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德意志意识形态 篇4

马克思,恩格斯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02)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其中也阐述一些伦理学的思想,例如经济伦理中的分工原则,在这里就得到了较细的阐述。

就这本著作的体系内容而言,第一卷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其途径是深刻分析和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思想,具体说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同时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第二卷的主要内容是对各种“真正的社会主义”哲学观点的批判,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阅读这本著作的节选本,我深刻地体会到,它是我们进一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相互关系的重要著作,也是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立场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础,更是丰富我们思想和指导我们实践的良师益友。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结生产力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女儿是丈夫的奴隶。”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差异越来越大,贫富差距也就越来越严重。

改革开放以后调整了过去相对平均主义的生产关系,把私有制引入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当中,虽然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的逐渐拉大,但它是与当今中国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换句话说,当今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没有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的能够消灭那种“异化”所要求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水平。因此,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要彻底地消除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的。相反,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种差距不能过大,否则会引起和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尖锐的社会矛盾,这也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

对唯物史观的阐述是这本著作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这本著作的经典之处。马克思与恩格斯在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时,首先认为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而且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的个人,还决定于现实的个人的活动以及物质生活的条件。在认识到唯物史观的前提之后,马克思与恩格斯进一步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这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理念。对于该理念的阐明,马克思与恩格斯又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这也衍生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的阐述。正是从这样的逻辑推理之下,从这样的几个方面,马克思与恩格斯详细地阐述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与恩格斯正是通过这几个方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著作的第一卷第一章中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批判了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建立了全新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中闪耀的精华。《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这套科学理论不但坚定了人类社会的追求目标和发展方向,而且指明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空想和虚幻的,给予了人类的共产主义运动很大的鼓舞。同时,由于马克思与恩格斯强调从“现实的人”为前提出发,其间进行的阐述为人自由而又全面地发展提供了正确的道路,这也符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目标,为全人类的自由发展不遗余力地作出贡献。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_讲解 篇5

讲 解

幻灯片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的系统阐述 幻灯片3

一、写作、出版背景    

幻灯片4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过程和出版情况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这部著作,写于1845—1846年。共分两卷。

第一卷(序言、1-3章),第二卷(序言、1-5章)。

他们生前仅发表第2卷第4章。1932年在苏联用德文出版,1933年用俄文出版。幻灯片5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文本概况 

第一卷第一章中心内容: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根据唯物史观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的重要论点。第一次使用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术语。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意图 1.揭露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 2.彻底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 3.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

幻灯片6

(四)写作背景:

《形态》写于1845年11月——1846年8月。

写作这部著作是为了彻底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的社会主义”,并清算他们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幻灯片7 青年黑格尔派

青年黑格尔派是德国激进的资产阶级思想流派,高举批判的大旗,在哲学上力图从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中引出革命的和无神论的结论;在政治上抨击封建制度,主张实行资产阶级改革;但对反动势力的斗争仅停留在对宗教和基督教义的批判上,因此,青年黑格尔运动虽然在德国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其哲学批判却严重脱离现实,将改造社会的事业等同于理论斗争,日益蜕化为革命运动的羁绊。

他们认为,思想、概念是世界的本原,世界受观念的支配,现实世界是观念世界的产物,故而从观念、思想出发就可以理解物质世界。要改变现实只需进行思想上的革命即可。对于如何进行思想革命,费尔巴哈提出用抽象的人及人与人的相互需要代替现存的宗教观念,鲍威尔将理论家的批判视为历史前进的唯一动力,而施蒂纳则以为宣称某些思想观念为“怪影”并予以抛弃就可以摧毁现存的世界。幻灯片8  青年黑格尔派在言辞上非常激进,其哲学著作对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影响极大,但其所谓的斗争实际上却是虚假的.实际上并未超越黑格尔,如果对这种空洞的革命词句下的虚伪斗争和保守本质不予揭露,科学共产主义运动就不能在群众中健康地展开。因此,揭露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的错误理论就是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首要目的。

幻灯片9 老年黑格尔派

19世纪30年代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产生的右翼思想家集团、德国资产阶级保守派的思想代表。主要成员有:加布勒、辛里克斯、罗生克兰兹等。在哲学上,他们坚持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继续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解释一切,认为“绝对精神”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而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则加以贬低、抹煞。在宗教问题上,宣扬有神论,鼓吹宗教信仰,支持教会,甚至用基督教的正统思想解释黑格尔哲学。在政治上,代表封建贵族和与封建势力妥协的资产阶级保守集团的利益,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为普鲁士专制政权作辩护,对酝酿中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持反对态度。他们整理出版了黑格尔生前未能出版的重要著作,如《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等,为使黑格尔的生平与著作传世作出了贡献。

幻灯片10

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神圣家族》发表后,给了布•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以致命打击。但是,他们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继续宣扬他们的思辨哲学理论,并攻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施蒂纳是青年黑格尔派另一个代表人物,他在1844年11月,出版了《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在该书中,他把布•鲍威尔的主观唯心主义推向极端,鼓吹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他和布•鲍威尔一样,是德国抽象哲学的最终结论的代表人物,也是在哲学上反对共产主义的头等重要的人物。幻灯片11

1845年10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公开发表文章,攻击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教条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他们的文章比做宗教徒对异教徒的审判,因此决定反击青年黑格尔派。他们认为在当时“发表一种反对德国哲学和那一时期产生的德国社会主义的论战性著作,是很重要的。” 幻灯片12

“真正的社会主义”是小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潮和思想体系,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莫则斯•赫斯等人。1844年9月,莫则斯•赫斯等人在德国科伦建立了一个名叫“共产主义俱乐部”的组织,开始宣传他们的思想观点。这些人自命为共产主义者,并把自己的学说叫做“真正的社会主义”。他们把德国的思辨哲学同空想共产主义学说混杂在一起,以费尔巴哈的抽象人道主义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号,却主张小资产阶级所有制即一般的私有制,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和政治革命,妄图用爱的说教来实现人类的解放。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应是一种超阶级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承担者是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而不是无产阶级,甚至同无产阶级毫无联系。幻灯片13

《形态》的写作,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德法年鉴》时期,实现了“两个转变”。1844年,他们已经认识到费尔巴哈哲学的不彻底性和历史观的唯心主义。1845年春,马克思来到布鲁塞尔,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既是批判费尔巴哈的纲要,也是他们新世界观的萌芽的第一个天才文件。幻灯片14

1845年4月,恩格斯也来到布鲁塞尔。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清算自己的哲学信仰,推进他们新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观理论的制定,并完成批判德国思辨哲学的工作,从1845年9月到1845年8月,他们共同合作,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重要的著作。正如马克思所说:“恩格斯他从另一条道路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当1845年春他来到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通过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 幻灯片15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他的唯心史观,对青年黑格尔派布•鲍威尔、施蒂纳等作了彻底的清算,批判了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流派——“真正的社会主义”。在批判的过程中系统阐发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系列重要的基本思想。幻灯片16 “意识形态”  19世纪初,法国哲学和经济学家D.特拉西在《意识形态概论》中首先使用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认为意识形态是考察观念的普遍原则和发生规律的学说,并无褒贬之意。但特拉西与当时的一批理论家都是自由资产阶级的代表,并极力反对拿破仑建立君主专政政治,这激怒了拿破仑,拿破仑就以轻蔑的口吻称这批理论家为“意识形态家”。从此,“意识形态”就有了特殊的含义,指一种荒谬绝伦的诡辩术,是人们冥思苦想、瞎 编乱造出来的东西,是脱离实际、没有任何生动内容的幻想。

对“意识形态”作这样贬义的解释,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这部著作时是很流行的,他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使用这个词的。

幻灯片17 “德意志意识形态”  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德国18世纪末以后时代的特殊产物

当时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以人道主义、自由主义为旗帜,取得了统治,而40年代的德国还是个农业国,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工厂的工人只占15%,而且当大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争夺统治时,已经面临着无产阶级的严重威胁。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只能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所谓的革命变革,他们接过人道主义、自由主义的理论,却将其与它所反映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关系割裂开来。黑格尔把它变为“绝对精神”,青年黑格尔派鼓吹自己超越了黑格尔,但实际上却只是抓住黑格尔体系中的某一个方面,来反对整个黑格尔体系或反对别人抓住的其他方面,既没有跳出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也没有改变问题的实质。“德意志意识形态”概括的是当时德国以思辨的方式使实在神秘化的哲学体系和观念形态,是虚假的观念体系,与“科学的世界观”相对立。

幻灯片18

二、主要内容:

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史进行科学论述 幻灯片19

[Ⅰ] 

1.对唯物史观前提的科学阐述

人类历史的现实前提(基础)是:现实的个人;他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避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幻灯片20  这是对唯物史观前提的全面而完整的概括,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不是“自我意识”、“类”、“唯一者”。

幻灯片21  第二,这些现实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的本性是由物质生产的发展所决定的。“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

幻灯片22 第三,人的活动不能离开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些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人们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着创造历史的活动的。所以“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总之,唯物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三者的统一。

幻灯片23

2、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P15 这是说,意识、思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不能把意识、思维与社会生活割裂开来。

幻灯片24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P34 幻灯片25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P15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和考察历史的基本方法。

幻灯片26 [Ⅱ]

1.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关于人的

解放的错误观点

“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P16 要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必须改变现实的客观存在、改变现实的社会制度。

幻灯片27

 “······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P17

幻灯片28 2.批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

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社会历史,不可能唯物主义地揭示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只能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P19

幻灯片29 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之所以在社会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除了他的阶级局限性之外,从认识论来看,是他坚持消极直观反映论的必然结果,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

幻灯片30 3.再次阐述人类历史的前提是物质资料生产,并考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四个方面的因素

P19-21     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包含着四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生活资料生产本身。这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第二个因素是为满足新的需要而进行的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第三个因素是人口的生产活动,即人口的繁衍; 第四个因素是社会关系的生产。

幻灯片31

4.阐述关于意识的产生和本质的思想

“‘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与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P21 这表明,意识是内在的语言,“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思想就是语言的内容。人们为了生活,就要生产,要生产就要交往,交往中就要有语言和思维,所以语言和思维是由于交往的需要才产生的。幻灯片32  

5.分析社会分工及其后果

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社会分工与私有制的关系。

他们认为,由于社会分工和与之同时出现的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产生了所有制,因此 “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P23

幻灯片33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社会分工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 他们指出:“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 的共同体的形式。”p23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们正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产生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即产生了不同的阶级,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其他阶级实行统治,而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即国家的形式。分工-阶级-国家 

幻灯片34  再次,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社会分工引起社会活动的异化。

他们指出,只要私有制还存在,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就会处于分裂状态,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分工对于人来说就是一种强制,“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p24这就是说,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活动的异化,亦即人的本质的异化。

幻灯片3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产生的异化现象有深入的分析和阐述,其内容包含四个方面:     第一,劳动产品的异化 第二,劳动本身的异化 第三,人的本质的异化 第四,人与人的异化

以上四个方面的异化都必须通过现实的手段才能予以改变,青年黑格尔派的观点只是天真、幼稚的空想而已,思想的批判决不能代替现实的批判,思想的改变也无法代表更不能代替现实的改变。

现实的手段在《形态》里指的是哪些?P25 幻灯片36

6、关于 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

  阶级的产生、划分以及各个阶级的状况,都是由生产决定的。

国家是随着分工、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分工的出现产生了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由于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 然而这始终是在各阶级利益对立的基础上发生的。由于私有制和对抗阶级的存在,被统治阶级感到自己的利益和社会利益是矛盾的,统治阶级则力图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的利益,于是国家以公共的全社会利益的代表的身份出现。

幻灯片37  “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够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

 “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

幻灯片38 

7、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

生产力越发展,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被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和民族间的分工消灭得越彻底,历史越成为世界历史。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活动。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每个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 是什么原因使单个人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活动?P27 幻灯片39 8.论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必然性P24-26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了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观点之后,提出要消灭这种异化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幻灯片40 

“这种‘异化’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即成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就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另一方面,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其次,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P25

幻灯片41 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由于异化所导致的阶级分化和阶级斗争的激化,进而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第二,普遍交往的建立和发展。而这两方面都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并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普遍交往的建立和发展成为现实的共产主义社会,那种以往的强制的社会分工和人的异化才能被消灭。

(可见,共产主义的建立和人的异化的消除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内容)

幻灯片42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P25 这是说,共产主义已不是一种道德要求和人为方案,而是建立在深刻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之上的科学。建立共产主义实际上具有经济的性质。他们在《手稿》中自称是人道主义者,认为共产主义是通过私有财产的扬弃而表现出来的人道主义,在《形态》中,他们自称共产主义者,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幻灯片43 四点结论p28

①在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已成为破坏的力量。②阶级统治的条件是利用一定的生产力的条件。统治阶级的社会权力决定于财产状况,并表现为相应的国家形式。

③共产主义革命是消灭奴役劳动,消灭阶级统治和阶级本身。

④共产主义革命的必要性不仅在于推翻统治阶级,而且在于改造无产阶级自身。

幻灯片44 9.对唯物史观作了精辟的概括,阐述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区别 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P29-30“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所遇到的现成的东西: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观念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P30

幻灯片45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      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幻灯片46

[Ⅲ] 1、阐述意识形态的本质。

(1)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统治阶级既体现为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也体现为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既支配物质生产资料,也支配精神生产资料。第34页

(2)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是以思想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34页

(3)统治阶级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家编造的。34页

(4)统治阶级的思想在开始时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有一定的联系,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或普遍性形式。

(5)历史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同进行统治的个人、同作为其基础的社会物质关系区分开来。36 幻灯片47 [Ⅳ] 1. 论证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历史冲突和社会革命的基础  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此外,不一定非要等到这种矛盾在某一国家发展到极端尖锐的地步,才导致这个国家内发生冲突。”P40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它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曾多次发生过,然而并没有威胁交往形式的基础,——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同时也采取各种附带形式,如冲突的总和,不同阶级之间的冲突,意识的矛盾,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等等。”p40

幻灯片48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是思想斗争、政治斗争的根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新的交往形式代替旧的形式。新旧交往形式更替的实现,必须通过革命。革命的内容是一个阶级代替另一个阶级,以实现一种交往形式代替另一种交往形式。这种革命就构成了人类数千年的阶级斗争史。

幻灯片49 2.阐明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 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所产生的交往形式“起初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它的桎梏,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p43

生产关系多用“市民社会”、“交往方式”、“交往形式”、“所有制形式”、“所有制关系”来表达。

幻灯片50 

3、阐明了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主义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P29

幻灯片51 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的、同时也制约着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市民社会这个“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P46)

幻灯片52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他们在《形态》中从对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的分析中得出了生产关系的概念,并把生产关系的总和理解为经济基础。虽然他们仍然沿用了“市民社会”的概念来说明经济基础,但其含义实际上是指“生产关系”。他们通过对市民社会的前提、内容和作用的剖析,阐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

幻灯片53 

有个性的个人与偶然的个人p43 个性的个人是由阶级关系决定和规定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全部生存条件都已变成偶然的东西。因此,无产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个性,必须推翻他们面临的生存条件。共产主义将是偶然的个人的扬弃和有个性的个人的实现。

偶然的个人,指的是认定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遭遇什么样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人是偶然的东西。

幻灯片54

4、科学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   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p42 另一方面是共产主义的阶级基础。

幻灯片55 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P42 这就是为联合起来的个人支配生产资料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绝对必要的实际前提”。

“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生产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这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造成灾难,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 幻灯片56 共产主义的阶级基础

“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个别条件,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么,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观念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p30 幻灯片57 共产主义的根本问题就是消灭私有制

“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形成的前提看作是前人的创造,消灭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因此,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p42 幻灯片58 共产主义的根本问题就是消灭私有制

“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p25 “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p24 幻灯片59

三、理论意义

 1.《形态》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阐明了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从而把唯物史观界定为关于人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科学;指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论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了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论述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指出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从哲学上考察了未来社会理想——共产主义及其价值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论述了分工、意识形态、世界历史、自主活动等一系列重要的哲学理论问题。

幻灯片60

 2.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哲学革命性变革(唯物史观)的基本完成,为新世界观和工人运动的结合奠定了基础。

幻灯片61

课外阅读

 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阿尔都塞《阅读<资本论>》

幻灯片62 思考题:

1.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是什么? 2.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包括哪些内容? 3.如何理解“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4.如何准确把握《形态》中的“意识形态”概念?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6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的标志,是历史唯物主义法学理论第一次较为完整、较为系统的反映。一方面,文章介绍了该著作的标志性地位;另一方面,着重概括了该著作中体现的法律思想。最后,谈了笔者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法的运动规律法的本质法的价值私法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系统阐发唯物史观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成熟的重要标志。它的全名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B.鲍威尔和M.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全书包括两卷,第1卷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哲学观点。第1章《费尔巴哈》,详尽地阐述了唯物史观,是全书最重要的部分。这一章的写作从1845年9月一直持续到1846年下半年,最后仍未完成。第2卷的主要内容是对各种“真正的社会主义”哲学观点的批判。这卷的第2、3章的手稿已遗失。这部著作在他们生前未能出版。1932年,第一次在前苏联用德文全文发表。

下面,笔者从法的历史运动规律、法的本质规定性、法的价值分析及私法关系的历史分析等方面,来阐述《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法律思想。

一、法的运动的一般规律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高屋建瓴,深刻分析了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揭示了最初历史关系构成的要素;在此基础上,考察政治及法的结构同社会物质生活的关系;又从考察社会基本矛盾出发,揭示法的运动的一般历史规律。

1.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指出要了解法的起源就必须考察它同现实的人的关系,那种把法归之于暴力的产物的观点是错误的。而要考察法同现实的人的关系,又必须分析社会分工在法的历史起源中的特殊作用。正是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导致了私有制的出现,也造成了个人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不论是单个的还是共同的)脱离的独立形式,也就是说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在这种虚幻的共同体里,由于社会分工,社会成员又分离为利益不同的阶级;又由于国家是以虚幻代表的“普遍利益”的政治共同体形式出现的,是同各种“特殊利益”相脱离的,所以,就有必要对“特殊利益”进行实际的干涉和约束,其重要途径和手段,就是制定和执行法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因为国家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是该时代的整个市民社会获得集中表现的形式,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切共同的规章都是以国家为中介的,都带有政治形式。”这种所谓“共同的规章”就是法律,它是和国家同时产生的。

2.马克思、恩格斯又进一步区分人类文明社会中几种本质不同的社会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类型,阐发它们各自的基本特征,从而描述了法律类型历史更替的发展规律性。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的第一种所有制是“部落所有制”。在这个时代,没有阶级、没有国家,也就无法律可言。第二种所有制即“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的时代,“除公社所有制以外,动产的私有制以及后来不动产的私有制已经开始发展起来,但它们是作为一种反常的、从属于公社所有制的形式发展起来的。公民仅仅共同占有自己的那些做工的奴隶,因此,就被公社所有制的形式联系在一起。”奴隶制是积极公民的一种共同所有制,奴隶制法即是“非法”。第三种所有制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在封建时代,所有制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方面是地产和束缚地产之上的农奴劳动.另一方面是拥有少量资本并支配着帮工劳动的自身劳动。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在政治上表现为特权”,因此,中世纪的法律便必然与这种生产方式及其政治结构相适应,集中表现为“特权法”。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是“纯粹的私有制”,即“抛弃了共同体的一切外观并消除了国家对财产发展的任何影响”的私有制。资产阶级国家俨然以全社会的组织者和调节者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资产阶级竭力宣扬“自由、平等、博爱”,鼓吹“天赋人权”,并将其以法律形式加以确立。在资本主义世界里,个人似乎比以前自由,但事实上他们却更不自由。因此,资产阶级法律带有明显的虚伪性,可以说是一种“虚伪法”。

3.最后,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角度,提出创建社会主义法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基本道路,指明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实现无产阶级对社会的统治确认“作为个性的个人”的存在。

二、法是表现统治阶级共同利益的国家意志

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以前,法学史上众多的思想家都试图从不同角度揭示法的本质,他们有的认为“意志”是法的基础,有的认为权力是法的基础,等等,因而都没有合理正确地解决法的本质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以往思想家之所以未能科学地回答法的本质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所依据的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在考察法律这一社会现象时,完全忽视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关系的实际作用,把它看作是与法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

1.法的客观性与法的主观性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把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贯彻到法律领域,就应当把法看作是“从人们的物质关系以及人们由此而产生的互相斗争中产生”而不应当把脱离现实经济关系的“自由意志”或者抽象的权力看作是法的本质和基础。法律关系从野蛮到文明的发展过程,就充分证明社会经济关系是法的最深厚的客观内容及其赖以存在的根基。这样,马克思、恩格斯就从客观的社会经济关系方面,对法的本质作出极其重要、极其基本的规定,从而彻底廓清了千百年来笼罩在法的概念上的重重迷雾,为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确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法除了具有不容抹煞的客观经济内容以外,还具有主观的属性――“国家意志”的属性,正是法的这一主观属性使其与其他社会现象区别开来。一些唯心主义的法律思想家(如施蒂纳之类的青年黑格尔分子)也承认法律是“社会内统治者的意志”,是“国家意志”,但他们却完全否认社会经济关系对这种“国家意志”起的决定作用,夸大法的主观属性,从而“使法脱离它的实在基础,从而得出某种‘统治者的意志’”。鉴于此,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在考察作为意志的法律时,不能把国家意志与制约这种国家意志的社会经济关系割裂开来,而应当把法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结合起来,并且使法的主观性建立在法的客观性的基础上。他们指出:反映客观经济关系的法律,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除了必须以国家的形式组织自己的力量外,他们还必须给予他们自己的由这些特定关系所决定的意志以国家意志即法律的一般表现形式。”

2.法的整体性与稳定性

马克思、恩格斯又进一步指出,法律所表现出来的统治阶级意志,决不是什么统治者个人的“自我意志”,统治阶级的个人通过法律形式来实现的意志,并不受到“他们之中任何一个单个人的任性所左右,这一点不取决于他们的意志。如同他们的体重不取决于他们的唯心主义的意志或任性一样。他们的个人统治必须同时是一个一般的统治。”而作为国家意志的法律,不是统治阶级中少数人意志的反映,更不是个别人的任性,而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由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所决定的这种意志的表现,就是法律”。制约统治阶级意志的社会经济关系,对于统治者个人来说,是一种共同的客观的经济条件,是统治者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的集中反映和整体的再现,因而建立在这种社会经济条件基础之上的法律,便具有整体性的本质特征。

另外,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由于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是不不断发展变化的,其意志的内容也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制定出来的法律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随着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这样,就出现了对过去制定的法律进行修改或废止问题。所以,“个人明天的自我意志是否会觉得自己受到它昨天帮助制定的那些法律的约束,就这就要看在这段时期里是否出现了新的情况,个人的利益是否已经改变,以至昨天制定的法律已经不再适合这些改变的利益了。如果这些新的情况侵害了整个统治阶级的利益,那么这个阶级一定会改变法律。如果这些新的情况只触犯个别的人,那么这些人的反抗意志当然不会受到大多数人的任何注意”。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已经不是一般地指出法律因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加以修改,而是强调要对这些“新的情况”加以具体分析。只有那些“侵害整个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不是仅仅“触犯个别人”的新情况,才能引起法律的相应变更。这就提出修改法律的严肃性,即法律不能朝令夕改,而应当具有相对稳定性。

三、法的价值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思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法的价值的概念,但却对有关法的价值的许多基本问题进行深刻而独到的阐发,提出许多有科学价值的重要法哲学命题,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理论宝库。

1.个人与社会和国家

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是法哲学价值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产生以前,对于这一关系的不同回答,曾经构成自由主义法学派与国家主义法学派的基本分歧。而马克思、思格斯则站在历史唯物主义法学观的立场上,正确地了解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而在法哲学领域的基本问题上获得了革命性突破。

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方哲学史上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这两股思潮加以批判总结。一方面,他们对国家主义法学派尤其是黑格尔的观点十分重视。他们指出,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存在。因为人是社会的存在物,脱离社会的人根本不存在的。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也吸取了自由主义法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诉诸人的权利的积极内容.不但严厉抨击蔑视人的自由与权利的专制主义,而且强调不能把社会作为抽象的大写的符号同个人对立起来,认为共产主义制度的现实基础就在于“它排除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东西”。决不能把社会和国家凌驾于人们之上并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们的特殊机体。

2.法律和自由

自由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集中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抛弃了抽象的自由观,提出了对自由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在他们看来,自由首先是对事物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对于客观必然性的认识愈深刻,就愈能获得多的自由,就愈能从客观必然性下解放出来。因此,自由乃是一种历史的、具体的现象。不认识客观必然性,就只能在“世界的‘硬绷绷的东西’上碰得头破血流”。而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这亦是社会客观必然性的一条定律。任何个人要在社会中获得自由,就必须坚持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统一性。这不仅是他获得自由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客观必然性的基本要求。

其次,自由不仅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进而实现客观必然性,决不能离开人们的活动而孤立地考察客观的必然性。因此,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是一条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桥梁。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把握必然与自由的对立统一,正确实现由必然向自由的转化。

四、私法与社会经济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探讨了私法与私有制之间的关系。他们指出“:私法和私有制是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形式的解体过程中同时发展起来的。”而私有制的每一步发展,又会引起私法关系的新的变化。要正确的揭示私法与私有制的关系,就应当从私有财产的“经验存在”以及私有制产生同生产力的联系方面来深入考察私有财产。他们认为所有制的最初形式无论是在古代世界或中世纪都是部落所有制,部落所有制是以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为基础的。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劳动产品的增多,个人的私有财产日益发达起来,特别是动产的出现,使个人的所有权关系取得新的经济性质。而私有制是以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为基础的。社会成员通过相互交换其劳动产品而联系起来,因而财产(动产)表现为积累起来的劳动的统冶,人与人之间所进行的交换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媒介物,各个个人受到劳动产品的支配,受到“物的形式”的统治。因此,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必然会产生私有制。“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必然的交往形式,这种交往形式在私有财产成为新出现的生产力桎梏以前是不会消灭的,并且是直接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私有财产经历封建地产、同业工会的动产、工场手工业资本以及现代资本等不同发展阶段,在每一阶段上,都存在着法律对私有财产的“政治承认”。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强调一切实际的财产关系的真实基础是生产关系而不是法的概念,强调法对于生产关系的依赖性。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仅仅从对所有者的意志的关系来考察的物根本不是物;物只有在交往的过程中并且不以权利为转移时,才成为物,即成为真正的财产。契约关系不是被当事人看作是可以随意建立或不建立的纯粹偶然的关系,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必然性基础之上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契约的内容也不是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个人主观意愿,而是受到一定的经济和经济交往形式制约的。而继承法则是根据积累的自然性和存在于法之前的家庭必然性,而非根据权利一直延长的死后仍然保存的“法学虚构”。通过以上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又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每当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创造出新的交往形式”,“法律不得不承认它们是获得财产的新方式”。

最后,为了进一步说明私法对于社会经济关系的依存性,马克思、恩格斯简要回顾了罗马私法产生、复兴及其世界化的历史过程。从罗马法的复兴及其世界化的历史演变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发现,客观的社会经济关系是历史运动及其产生的历史需要,是罗马法之所以能发展为一个世界性法系内在动力的真实原因,舍此便不能正确的把握罗马私法的发展史的真正逻辑。因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概括地指出“:不应忘记法也和宗教一样是没有自己的历史的。

五、犯罪的本质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历史唯心主义者总是把犯罪看成对某种神圣观念的侵犯,这种神圣观念的载体可能是国家、法、法律及其他东西。他们说:“过去有些思想家可能想象;法、法律、国家等产生于普遍概念,归根到底产生于人的概念,并且也是为了这个概念而被创造的。这些思想家也自然想象:犯罪只是由于对一个概念的狂妄放肆才构成的,犯罪一般说来就成为对概念的嘲弄,惩罚犯罪也只是为了向受辱的概念赔罪。”施蒂纳正是这样的思想家之一。他把国家说成“圣物”,而法律(刑法典)是“圣物”颁布的,也是“圣物”。他认为,“在犯罪中,向来就是利已主义者肯定自身,而圣物是受到嘲弄的”。进而又认为,“刑罚只是作为对冒犯圣物的一种赎罪才有意义”。

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是:第一,犯罪的实质不是单纯地反对某种观念(神圣化了的观念),也不是单纯地反对法和法律的斗争,而是反对现行的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斗争。第二,犯罪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一定的现实的经济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第三,刑罚与个人间的赎罪、赔罪、报复等完全不同,而是表现为个人与国家间的一般关系,即表现为代表整个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和法律对犯罪者的惩罚和对被统治阶级群众的威慑。

六、结语

《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法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它为法哲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也为科学的法哲学理论体系指明了方向。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明确地阐发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市民社会”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并以此为理论根据,深刻揭示法的产生、发展及其消灭的历史运动规律性,科学分析法的本质及其价值,并且提出和论证一系列的法学范畴和命题,从而形成一个宏伟壮观的历史唯物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实现了文明社会法学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

就现实而言,马克思的有关法律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也有莫大的指导作用。比如,马克思有关法的继承性理论对于法学界有关法的继承性的探讨是一个有益的启示。总体而言,马克思的法律思想理论体系即使是在今天无论是在方法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对于当代中国都有莫大的指导和借鉴功能,其思想的光辉仍将照彻古今。

参考文献: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7

什么是历史的前提? 或者说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或出发点呢? 马、恩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 曾经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作关于人的科学和人的自然科学, 但绝不能得出结论: “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对历史的基本概念作了系统的总结: 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 以及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个定义把现实的人及他们的行动以及周围的物质生活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 来当做研究历史的基本前提。防止了任何突出“人”或物的片面性, 这就完整地表述了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基本特征。马、恩反复阐明, 他们视为历史前提的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 因而他们不是某种充满遐想、与世人隔绝, 单独生活状态的人, 而是处于一定生活环境中有活动的、真实的、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到的发展进程中的人。[3]由此制约着人及其本质取决于自己的生产活动和物质条件。这正如马、恩所提出的: “人类是怎样的状态, 这同人类的生产是有密切联系的———既和他们生产内容一致, 又和他们用怎样的方式生产一致。因而个人到底怎么样, 这取决于他们从事生产的物质条件。”[4]马、恩的论断从根本上把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区分开来, 一切历史唯心主义者无不把抽象的“人”当做他们学说的出发点和归宿。“唯心主义把我们所描绘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看作是‘人’的发展过程, 而且他们用这个‘人’来代替过去所有历史时代中所存在的个人, 并把他们当成历史的动力。因此整个历史过程被看做这个‘人’的自我异化过程, 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是公开舍弃实际条件, 于是就把整个历史变成意识发展的过程了。”[5]可见, 抽象的‘人’学成为唯心史观的前提。

马、恩在论述历史的前提的基础上, 进而阐明了人类历史的基本活动或因素, 及人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他深刻地说明, 人类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 但为了生活, 必须要有维持生命的资料。“因此首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生命资料的生产, 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时这也是人们为了能够生存需要而必须时时刻刻都要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 几千年前如此现在也如此, 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6]所有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当人类开始使用生产工具来满足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时候, 实际上他们就与动物区分开来。基于同样的理由, 为确保人类生存和历史发展的物质生产活动, 必须不断地进行。人类生存的需要和新需要, 以及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与新需要的生产与再生产, 是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历史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必须注意这一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 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

马、恩指出, 不应把上述社会活动的三个方面理解为三个不同的阶段。从第一批人出现伊始, 三者就同时存在和发生作用。人类参与历史活动的基本内容就是两种生产: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物质资料生产主要是指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首要的基本活动; 而人类自身的生产是一切生产活动的必要前提和最终目的。二者是紧密相连的。在这两种生产中, 人们除与自然发生关系外, 还在生产中结成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关系, 这就是马恩所描述的最初历史关系的第四个方面或因素。他们说: “无论是通过劳动满足自己生活的生产还是通过生育他人的生产, 都表现为双重关系: 一种是自然关系, 另一种是社会关系。”[7]马恩在论述历史前提与基本活动的基础上, 进而研究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即回答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这肯定了社会意识对历史的基本实践活动来说的派生型、依赖性。他们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阐明了这个基本道理。意识一开始就来源于物质, 即它是由物质派生出来的。这里所说的物质主要表现为声音和以及传播声音的空气层, 简单地说, 就是语言。所以说意识和语言是人们在交往中迫切需要的产物, 显而易见它们就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是随着生产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的。随着真正的社会大分工的产生, 即自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之始, 意识的虚假“独立性”才得以产生。马恩的这些有关论述, 深刻地揭示了一切唯心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

由上述论述他们得出以下结论, 认识、观点、思维的产生初期是和人们的物质活动比如生产劳动, 与人们的物质交换比如商品交换, 与物质生活中的言语交织在一起的。观点、思想、人们的精神交往是与人们的物质关系息息相关的。所以在无论何时存在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而真实的存在是指人们的实际生活历程。通过对这些基本前提的反复论证, 他们从哲学基本问题上彻底划清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界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78-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2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17.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8-79.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8

关键词:意识形态;理论分析;思想

DOI:10.19354/j.cnki.42-1616/f.2016.17.136

一、深刻分析了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在统治地位的思想。他们以阶级思想来统治他们的世界。一个阶级不仅是在社会上占据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与此同时也統治着精神力量。这个阶级不仅主导着物质资料的生产,也左右着精神资料的生产。物质决定着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占据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表现出来就是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在统治阶级中间存在着分工,也就是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区别,在这个阶级内部,存在着一部分人,这部分是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身份出现的,他们表现积极,并且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他们自诩为意识形态家,编造着这一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并靠此谋生。

马克思恩格斯揭露统治阶级把统治阶级的思想和统治阶级本身分割开来,不考虑这些思想的基础,只是单纯地使这些思想独立化,把他们自己的利益强要看成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在人的观念这个层面上,把他们自己的思想普遍化和大众化了,把它们美化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思想。每一个新产生的阶级的统治基础都比前一个统治阶级的基础稍微宽广些;可是在这个新的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后,非统治阶级和它之间的对立。这也就变得更加尖锐、更加难以解决和更加深刻。当然这就使得此时的非统治阶级的斗争在推翻和否定旧的社会制度等方面,又要比过去一切为了夺取统治权的阶级所作的斗争更加坚决、更加彻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要不再把特殊利益硬解释做普遍利益,或者把“普遍的东西”看作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东西,那么,一定阶级的统治似乎只是某种思想的统治这个假象就会消失。

二、揭露所谓“思想统治”的谬误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同生产方式的一定阶段所产生的各种关系分割开来,并由此得出结论说,历史上始终是,从而把这些个别的思想和概念说成是历史上发展着的概念的“自我规定”。思辨哲学就是这样做的。证明精神在历史上的最高统治的全部鬼把戏,几乎可以总结为如下三个方式。第一个方式是把统治者个人的思想和统治者个人本身区分开来,从而承认是思想在历史上进行的统治。第二方式是使这种统治思想具有某种难以言明的秩序,同时试图证明在这些前后出现的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之间长久存在着某种神秘联系,所以这些思想视为是“概念的自我规定”。第三方式是为了打破这种“自我规定着的概念”的貌似神秘的外观,所以就把它变成某种人物“自我意识”。

三、对精神统治世界的这种错误观念的深刻批判

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就是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深刻体现。正是在意识获得了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统治阶级才有可能对现实作歪曲的反映,使人们相信并非存在决定意识,而是相反,是意识决定存在,精神成为独立的东西。“现实世界成了观念世界的产物”,“观念、想法、概念迄今一直统治和决定着人们的现实世界”。精神成了构成历史的决定力量。历史就是观念的更替等等。一句话,就是精神统治世界。精神统治世界的观念是怎么样形成的呢?这是由于分工所产生的结果。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生产力的解放和提升,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区别开来,出现了分工。在统治阶级的内部,有这样一部分人以思想家这个身份出现,他们的存在意义就是编造关于这一阶级本身的幻想,还有一部分人则单单负责组织生产。这两类人偶尔也会出现矛盾的,因此这就看似造成了一种假象,这个假象就是貌似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并不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而正是因为把思想统治和阶级统治两个事物完全区分开来,并使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独立化,因而造成了一种错觉,似乎不是这个统治阶级在统治,而是一种独立的思想在统治。与此同时,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因为他们本阶级的利益诉求,总是假装地把本阶级的利益粉饰成是这个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概括起来说,就是赋予本阶级的思想以普遍性和大众性,把它们粉饰成为唯一合理的、具有大众性的、存在普遍意义的思想。在类似于这样情况,不但就处于主导的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来说是这样的,而且就每一个有想法推翻旧的统治的新产生的阶级来说,也是这样的。他们总是把统治阶级的利益粉饰成为全体人员的共同利益,把统治阶级假释成为普遍利益的代表,宣扬占据主导地位和统治地位的思想不是这个统治阶级的思想。而实际上,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意识形态总是一个无尽的命题,还需要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上一篇:青年志愿者的工作总结发言稿下一篇:中等生评语大全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