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杀鸡宰鸭》

2025-0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杀鸡宰鸭》(精选4篇)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杀鸡宰鸭》 篇1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杀鸡宰鸭》。

2、能根据歌词创编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吃鸡(鸭)等动作。

3、体验生活中热情招待客人的快乐情感。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1、熟悉歌词。

2、教师事先让幼儿观察捉鸡(鸭)、杀鸡(鸭)的过程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3、鼓励幼儿在爸爸妈妈杀鸡(鸭)时做他们的小帮手。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用挂历纸制作厨师帽。

5、炖鸡汤和红烧鸭的实物,歌曲录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厨师,导入活动

1、我是个厨师,今天我给大家做了两道好吃的菜,你们想知道是什么菜吗?让我来唱给你们听。

2、教师范唱一遍歌曲,在歌曲的结尾出出示两道菜(炖鸡汤和红烧鸭)

二、幼儿学唱歌曲

1、厨师做的是什么菜?(炖鸡汤、红烧鸭)要做出这两道香喷喷的菜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拔毛)

2、幼儿与教师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说歌词。

3、幼儿学唱歌曲

(1)放慢速度,让幼儿试着在音乐的伴奏下填词歌唱。

(2)请幼儿用清晰快乐的歌声表现接待客人时的愉快情感。

三、幼儿创编歌表演动作

1、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拔鸡(鸭)毛、吃鸡(鸭)的先后过程。

“在做这道菜地之前,我们先要学会找鸡(鸭)、抓鸡(鸭)、杀鸡(鸭)等准备工作,你看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句歌词?为什么?你喜欢这句歌词配上哪个动作?

3、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双手按|××××××|的节奏轮流做拔毛的动作。请一些创编的较好的幼儿做示范表演。

4、启发幼儿为第12小节创编各种表示高兴的动作。(高兴得跳起来、跳起了舞5、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共同讨论逐句创编1--12小节的歌表演动作。

四、幼儿完整歌表演

1、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

2、幼儿戴上自制的厨师帽完整的表演一遍,要求幼儿按乐句做动作。

3、请幼儿找一个伙伴合着音乐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动作,对一些创编的较好的幼儿给予肯定。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印度尼西亚童谣,歌曲旋律比较简短有情趣,经过修改后的歌词更具情节性简单易学,节奏感也很强,歌词生动的展现了小朋友热情的招待小客人的情景,歌曲中充满了小朋友快乐、活泼的情感。幼儿对这次活动很感兴趣,气氛活跃,他们自始至终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在创编活动中我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与主体性,鼓励他们大胆的表现自己的动作,并选出一些较好的动作进行示范表演,最后,让他们学会选择合适的动作进行表演。当戴上厨师帽进行表演时,个个都成了快乐的小厨师。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三个和尚》 篇2

设计意图:《三个和尚》的故事,孩子们都很熟悉,这首歌曲的歌词内容和故事内容相匹配,念起来琅琅上口。歌曲旋律优美、欢快、动听。乐曲中的“嘿嘿、咿咿”使歌曲变的诙谐、有趣,深得孩子们喜爱;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认识到音乐课不仅仅是教会幼儿学会唱这首歌,还应在幼儿会唱的基础上发展幼儿多方面的`音乐素质,于是,在我设计了“以动画片配歌曲为主线,以三个闯关形式,引导孩子们不仅学会唱这首歌,并且培养孩子用对唱的形式表现歌曲,体验唱歌获得的快乐”。

教学目标: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2、根据歌词内容的变化用不同的对唱形式表演歌曲,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3、教育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活动准备:《三个和尚》动画课件、图谱、礼物盒、礼物、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引起活动兴趣。

《柳树姑娘》使幼儿能够用“哼唱”、“啦”、“唱词”等不同方式练习发声。

二、看动画引入主题,学说歌词。

1、利用闯关的形式激起幼儿活动兴趣。

2、用不同形式学说歌词,进入闯关第一环节。

①示范唱歌曲(要求幼儿说出其中部分歌词)。

②分析图谱,有节奏读念歌词,强调弱拍起的“嘿嘿、咦咦”的法《三个和尚》。

③幼儿和老师进一步熟悉歌词。

④老师宣布:

刚才由于小朋友们的团结努力,你们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打开神秘礼盒第一层),想不想把第二层也打开呀?那就进入咱们今天的下一个环节——学唱环节。

三、用不同一形式学唱歌曲。

⑤试听《三个和尚》音乐,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⑥试跟老师唱一遍(纠正不足之处)。

⑦配旋律唱,注重节奏感培养。

⑧提出更高要求,给动画片配唱歌曲时的表情、声音、节奏等。

5、配动画片演唱。

6、老师宣布第二关顺利通过(找一名幼儿打开神秘礼合的第二层)。

四、用对唱地方法表现歌曲。

1、请幼儿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唱能把歌曲唱得更加好听?(幼儿回答)。

2、老师与幼儿试着对唱。

3、老师、幼儿对唱(完整一遍)。

4、男女分组、交换对唱(纠正不足之处)。

5、幼儿用对唱形式进行表演唱,为动画片配音。

6、老师宣布:顺利通过第三关。

五、结束部分老师总结:

1、幼儿商量:一个和尚有水喝,而三个和尚为什么又没有水喝了?怎样才能有水喝呢?

2、老师小结:小朋友说的都很好,我们不能学习三个和尚的懒惰,只有团结、合作才会有水喝,今天由于我们小朋友的团结合作,才会很好地完成交给你们的任务。

3、发礼物结束活动。

教研点评: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杀鸡宰鸭》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黄梅戏,感知黄梅戏清新婉转的曲调。

2、学会哼唱黄梅戏的曲调,能大胆地把诗歌改成黄梅戏进行演唱。

3、喜欢黄梅戏,体验表演的快乐。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谁料皇榜中状元》视频、伴奏。

2、幼儿已学会儿歌《我家小池塘》。

【活动过程】

(一)欣赏《谁料皇榜中状元》,初步感知黄梅戏清新婉转的曲调。

教师:你们喜欢看表演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段好看的表演。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表演?你知道这是什么戏曲吗?刚才这个演员是怎么唱的?

(二)学唱黄梅戏曲调,能跟着旋律哼唱。

1、跟着视频学一学黄梅戏的曲调。

教师:她表演得好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唱一唱吧!

2、能用“啦”来哼唱黄梅戏。

(三)用黄梅戏的曲调演唱诗歌:《我家小池塘》

1、回忆诗歌,尝试改编。

教师:黄梅戏真好听,可以用我们学过的诗歌来编吗?

(1)复习诗歌,能跟着图谱有节奏的朗诵。

(2)尝试改编。

教师:这首诗歌真美,你能把它唱成黄梅戏吗?我们来试试。

2、大胆演唱《我家小池塘》

(1)幼儿尝试学唱。

(2)教师范唱。

(3)完整学唱。

(4)难点练习。

(5)大方表演。

教师:嗯,真像小演员,我们再表演给客人老师看看。

(四)提出要求,结束活动。

教师:客人老师给我们鼓掌,高兴吗?这首诗歌《我家小池塘》还有两段呢,我们回去以后把它唱给更多的人听。

【活动延伸】

区角游戏:提供演出戏服,能在表演区自主表演。

家园合作:与父母一起搜集各种戏曲,了解中国的戏曲文化。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杀鸡宰鸭》 篇4

设计意图:

孩子们对节奏活动是非常感兴趣的,结合我班特色、幼儿特点与需求,我将律动与乐器、游戏有机的结合起来,对音乐进行诠释,并引导幼儿进行打击乐轮奏、合奏的活动。根据《纲要》中:“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演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尝试听音乐用打击乐器演奏;

2、根据音乐的结构及图谱的变化,设计出打击乐器的方案,看指挥进行演奏;

3、在活动中保持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集体合作打击乐的快乐。

4、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5、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大图谱、小图谱、乐器标志。

3、铃鼓,圆舞板,碰铃,音乐及扩音器。

4、幼儿经验准备:幼儿进行过打击乐活动。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感受节奏。

谈话导入,引出主题。“告诉大家一个消息,今天晚上森林里要开音乐会,许多小动物都想要来参加音乐会,到底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的呢?请大家一起听听音乐就知道了。”(播放音乐一遍)

二、观察图谱,初步掌握节奏型1、观察图谱提问:今天的森林音乐会里是哪些小动物来参加的?幼儿自由回答。请小朋友们来看看节目单。(出示图谱PPT)

(1)教师:第一个表演的是小青蛙,它表演的是唱歌,它是怎么唱的?请一幼儿拍手,教师指图,全体幼儿拍手

(2)教师:第二个表演的是小鸭子,它表演的是跳舞,你们能不能看着节目单来试一试拍手呢?教师指图,幼儿拍手

(3)教师:第三个表演的是?它表演的是什么?谁能来表演一下开屏的动作?(幼儿做开屏的动作)教师:这是什么?(羽毛)是孔雀的羽毛,前面我们做开屏的动作,后面我们拍手来试一试。

2、听音乐看图谱拍节奏

(1)听音乐看教师指图,幼儿拍节奏一遍。

(2)再次完整地听音乐拍节奏一遍。

三、借助图谱,配乐演奏。

1、狮子大王来电话,邀请小朋友们去参加森林音乐会

2、进行彩排,设计方案,合作演奏。

“在森林音乐会开始之前要进行彩排,我们今天用三种乐器来演奏,想一想,小青蛙唱歌的部分适合用什么乐器呢?小鸭子和孔雀的音乐用神乐器演奏”

3、幼儿合作讨论,设计配乐方案。

“指挥给每组都准备了节目单还准备了一些小乐器标志,请小组讨论选择乐器标志贴在节目单相对应的位置上,设计配乐方案,然后大家再商量一下,你们这一组谁演奏铃鼓、谁演奏碰铃、谁演奏圆舞板。”

4、分组表演各自的设计方案,看指挥分声部轮奏、合奏。

5、正式演出,提升难度,完整演奏。

(1)“现在演出就要开始了,我也带来了我的演出方案,你们想不想看看?”

(2)“小青蛙这儿用的是铃鼓和小铃,大家想想应该怎样演奏呢?最后结束时用了三种乐器又表示什么意思,如何表演?”幼儿大胆讲述,教师小结。

(3)森林音乐会正式开始,教师指挥,幼儿演奏

(4)交换位置,交换乐器,快乐演奏。

四、结束

今天的森林音乐会到此结束,小演员们谢幕!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轻音乐的曲子,一听到这首乐曲马上就能够使人感受到森林里的气息,鸟声、蛙声、溪流声……很好听,同样幼儿也能够很轻易地感受的到。再者,对于动物角色及乐器的选择,也是非常形象与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乐器圆舞板无论是外形还是声音的特质,幼儿都自然而然的能想到青蛙,而铃鼓敲响的一霎那和孔雀开屏的动作都很相似。所以,无论是音乐素材本身、还是乐器的选择,这些外部因素都为顺利开展活动打好基础。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运用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器官亲自参与活动,而且在玩、说、唱、动、奏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这种学习方法,寓学习于游戏之中,真正实现了“乐”(音乐)既是“乐”(快乐)的至理。

大班下学期音乐教案《森林音乐会》含反思这篇文章共4638字。

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下雨了》含反思》:大班教案《下雨了》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感知复合节奏,用不同的两种节奏合唱,熟悉《下雨了》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下雨了》含反思教案吧。

上一篇:物业公司办公室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银河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