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类高考命题作文:溯源(精选9篇)
一、故事里的故事
一个年轻人跋涉于人生之路上。在一次船行中小舟遇险,他被迫要放弃一只背囊。在美貌、健康、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之中,他最终选择了放弃诚信。
于是小舟继续前行。
二、故事背后的沉重
看到这样的故事,我隐约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悲哀。是的,悲哀。
为了那只轻易被放弃的背囊,更为了那轻易放弃“诚信”的年轻人。
或者说,为了所有漠视“诚信”的人。我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以为诚实守信于己无关,但我知道,拒绝诚信的人生绝对不是一个出色的人生。
三、故事外的生活
曾几何时,人们开始用坚墙固壁将自己“安全”地囚禁在一方小小的水泥笼子里。是为了防范什么?或者是为了隐藏什么?当人们残忍地践踏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友好时,究竟有没有想过到底是什么使人与人之间变得如此多疑与善嫉?当人们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旋转着生存时,他们会不会担心自己的眼睛有一天会变成没有情意的金属质?当人们戴着精心打造的假面在人前假笑着走过,他们,又有没有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一点什么?
诚信呵!那只被遗弃的背囊。
四、故事里看人生
前几日偷闲翻了翻报纸。有一则消息说,个人信用不佳者三年内拒绝注册公司、担任企业法人或应聘高层管理人员。
好!
看来诚信并不总是被遗忘的角色。
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说:所谓人生,即是周而复始的诚实、友好、信任的给予与被给予。
我的母亲———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我的偶像———告诉我:诚信是人生的立足点。
于是,今天我在这儿写下:诚信是人生的支点,亦是我为人的准则。
也许是胆小的缘故,我一直都是爸爸妈妈眼中循规蹈矩、乖乖的女孩子。“尝试“,尤其是在新鲜事物中一试身手,我总是不如男孩子那样天不怕,地不怕,雷厉风行。可没想到,我那胆怯的毛病竟在一次“伟大“的尝试中被赶跑了。从那以后,我竟爱上了这两个字---尝试。
那是去年的暑假,我作为北京市十名“民间使者”中惟一的女孩子,参加了世界青年组织在澳大利亚举办的活动,参加活动的有美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的青年。年轻人聚在一起,真好像全世界都握在我们的手中一样,自信,欢乐洋溢在我们周围。然而,“好景“不长,活动进行到了第二天,组织者罗伯特忽然宣布了一项临时计划--骑自行车环绕澳洲南部。一听这话,我立刻傻了眼:虽然我生在自行车王国,可长这么大,我还从末沾过自行车的边儿!我急忙跑去找罗伯特,他正带人检修自行车。”还有半天时间,干嘛不试试看?“ ”什么?“我大叫起来,”半天时间就想让我学会骑车,开什么国际玩笑?“这话一出口,罗伯特立刻严肃起不:“没有尝试的东西,永远都不该放弃。当然,你也可以今后十天都坐在大蓬车里,但记住,这是一次挑战!” 我定定地愣了几秒钟,忽然感到自己的墨守成规与胆怯是那么可怜。“不就是摔几个跟头吗,有什么了不起?“ 我这样鼓励自己。
于是整整一个下午,我都在练骑车。我直接往车上一坐,想一通猛蹬。谁知那车把像是抹了油,在我手里七拐八拐,几次把我从车上扔下来。身上磕得青一块紫一块,我真想大叫一声:“不干了!” 可一想到自己是中国人,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才是真正的中国人,我又来了劲。我一次次地跨上那辆“醉车”,晃晃悠悠,颤颤巍巍地在马路上前行。天擦黑的时候,我居然也能不磕绊地走上一小段路了。我第一次体会到,战胜自己并不很难,很多事只要你敢尝试,就有成功的可能。接下去的十天里,我这典型的“二把刀”壮着胆子,在同伴的帮助下,竟骑出了六百多公里的路。虽然没少和大地“接吻“,没少做出惊险动作,但我终于骑过来了。当我们到达终点时,罗伯特激动地拥抱我,他说:“我知道你们!这是一个伟大的尝试!” 我噙着泪水,拼命点头,那种战胜了自我的感觉,让我觉得自己便是世界的屋顶,一切困难都被踩在脚下。
上
这早已是我们见惯不怪的都市场景!一群大学生打包将成堆的脏衣服带回家,斑马线上的青年由年迈的祖母督促着,父母哄着被老师批评后的“小愤青”……
爱已无处可逃,像干热风席卷而来,“滋润”的是一大群中国孩子。
这种爱不是不让我们感动,只是在感动之余,许多更为珍贵的东西都被轻描淡写地一提而过——爱还是潮水般涌来,孩子依然是那个在荒岛等待救援的无助者。
当辛辛苦苦的付出换来的是漠然麻木或者惊心触目的杀戮,我们或许该停下来思考一下,“干热风”式的爱是拯救了一批孩子,还是摧残着我们自己?
下
他也是一个孩子,与所有的孩子相比,显得格格不入。说他没有父爱或母爱,显得不切实际,至少这种爱对他来说是不完整的。
他从一个男孩过早地成为一个大青年,布满血丝的双眼,写的尽是不屈与抗争。
“温”风拂面的感觉他从不敢奢望,疾风骤雨已成为生命的一种常态。
在厄运中盛开成一朵绚烂的花。
我们都知道他是谁,他就是曾经赚取中国人大把大把眼泪的洪战辉。
思
一个在“疾痛惨怛”中辛苦辗转,连“喊父母”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一群在和风细雨中徜徉恣肆,却连最基本的行走都快忘记。
家庭在两段不同的宿命中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与学校仿佛已被遗忘,“三个大人一个孩”的四角戏总让人觉得生疏。是学校、社会的缺席让家庭在孩子成长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还是这种固有的弊端造成中国的教育失衡?
西方早就提倡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步走战略,在各阶段又详细分划,相互补充,做到家庭教育不过头,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
从中走出的是体格健全,品学兼优的科学家、工程师、诗人……
而我们从家庭中走出的是娇生惯养的柔弱宝贝;从学校走出的是“两耳不闻天下事”“满嘴谎话流行语”的新新青少年,从社会中走出的是疲惫不堪的烟鬼、酒鬼、网虫……
中国人总是那么无私奉献,也许父母之爱只是一股摧人的干热风,相反,一场从天而降的疾风却能吹出几株劲草。
这样的独角戏不能上演,结局只会是两败俱伤。
《成长的痕迹》,席慕蓉这样写道:“一个人一生应该为自己而活。他应该喜欢自己,不要太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或别人对我的看法。事实上,别人如何衡量你完全取决于你如何衡量自己。”
我们总是想出类拔萃,才华横溢。不管我们是在寺庙里身居高位,还是远离江湖,我们都想随心所欲地生活。快乐的日子不再是为他人而活,而是成为痛苦的表演者的折磨。但是一旦你与众不同,有人会给你一个不同的观点和一种与他人保持尊重距离的态度。他们强迫你去适应他们的集体。那些所谓的集体狂欢,知道自己孤独无助,也将被迫加入。
当然,也有一些人喜欢《月亮与六便士》:“他的思想很平庸,但他追求高尚和优雅,所以他从眼睛里看到的一切都被一层感伤的金色雾气所覆盖,轮廓模糊,所以结果比实际的图像更大。”他们认为自己很冷漠,但他们不知道自己什么也没做。他们对自己撒谎,满口谎言,但不知道自己在撒谎。当谎言被发现时,他说谎言是美丽的,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生活变得虚幻、做作,不承认自己的无能,而是做着最无能的行为。
无所事事并不可怕,但追随被动忙碌的潮流,却仍然认为平庸的伟大是可怕的。
它怎么能不平庸呢?我们必须追求一些东西。周的《愿生命从容》是这样写的:“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看着别人,他担心有没有我。一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必须符合他的气质和性格。只有当他追求这些东西时,他才能平静和轻松。”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才称之为生活。我们试图描绘你脸上的每一个角落,把你的脸勾勒成一张精致而美丽的脸,不与公众接触。
岁月极美,在于它的必然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我在故乡苍老的容颜里,走过一树一树的花开,赏过一次一次的花败,日月浮沉,早已在我的心里明明灭灭,留下了无法抹去的记忆。我的家乡,已是我的信仰,那一片山花烂漫,已成为我想要守护的琉璃梦想。
我的家乡玉山,坐落在中国的江西东北部,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被誉为“烟雨江南”。她犹如一位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撑着油纸伞,从我的身边拂袖而过,堪有“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姿容,令我深深地陶醉,只因那一双澄澈的眼眸,摄人心魂。
我的记忆是从一棵桃树开始的。那一年就像现在一样,是一个惹人喜爱的春天,从遥远的北方呼啸而来的风已有了些温暖的气息,微风轻拂,吹开了我家后院一树的桃花,那粉嫩的花瓣迎风而舞,装饰了头顶深邃的天空。第一次有了对美的认识,在那个时候,这样的图景,便在我的心中保存了下来。
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清澈的河流横桥而过,那时的我很喜欢和小伙伴们在河中玩闹嬉戏。河水清清凉凉,河底几双小小的脚丫子整齐排列,还能看到几尾小鱼在我们脚边流连,等我们想要俯身去捉它们的时候,已不见了它们娇小的身影,一抬头,原来它们早已在远处摇着尾巴嘲笑我们,接下来,便可以看到一场人追鱼的闹剧。,每次总要闹到太阳夕沉才肯回家。撩着裤脚,拧着湿湿的衣服,准备接受母亲唠叨的洗礼,却依旧眼角擎着微笑,哼着歌谣。
如果说小河在白天是一个疯闹的野丫头,那么夜晚在十二点钟敲响之前,她就是穿着水晶鞋的灰姑娘,在静谧的夜,静静地流淌。虽然刚挨过骂,可村子里的孩子们从不懂得听大人的活,依旧会像说好了的一样,不约而同的来到河边。也不再像白天那样闹腾,只是安静地坐在河岸,欣赏头顶满天的锈,陪伴脚下安静的流水,依靠手边温暖的伙伴。依稀看见温凉的河水缓缓流淌,在河中摇来摇去,,摇碎了满河的月光,仿佛是那金黄色的琉璃碎片在水中游走,勾起了我们想要去捡拾一片的渴望。
在故乡的童年,小河是我们最好的玩伴。它滋润了河岸边无数娇美的鲜花和嫩草,给我们的村庄带来了丰富的水源,也给这的孩子们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小河静静流淌,流走了四季轮回,流走了易逝韶光,流走了我们珍贵的童年。
“可…可…可,让一让,让一让”,转眼间,我已到了上学的年纪,每天蹬着脚踏车在学校和家之间往返,穿梭于茫茫人群,渴望到达知识的殿堂,在父母和故乡的期待下,努力成长。
在学校里,老师教给我们一个词语“故乡”。也许是我们太小,还不懂深层的含义,所以老师的解释是这样的:“现在你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就是你们的故乡。”似懂非懂的点头:“原来我的家就叫故乡啊”,第一次,有了对“故乡”模糊的概念,虽然已经上学了,但那段时间也还是无忧无虑,生活得并不是太有压力,每天放下书包,还是回去和朋友封一阵。
我家房子后面是一片绿油油的水田,还有满山的油菜花。每到播种的季节,就可以看到父母亲在田间忙碌的身影,一根根幼小的秧苗,会被他们有规律地插在田里。当然并不只有我们家,还有村子里的乡亲们,都会在春天到来之际播种下一年的希望,等待收获。每每推开窗户,看到这样的场景,心中总会有些感动,感动着我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绵绵细雨随风而来,打在了我透明的窗上。“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说的大概就是这样一幅温暖的画卷吧。
又是一个放学的黄昏,天空无比的湛蓝,我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飞驰,路两边高大的树木被我甩在了身后,身边的小河倒映着夕阳,波光粼粼,让我眼光缭乱。一年四时,景象轮番更替,我眼前不再是草色青青,而是金黄遍地。这是一个农忙的季节,就像当初播种一样,大家都在田里忙着收获。而我,也要快点赶回家帮母亲收稻谷了。赶到家的时候,发现田里的稻子已少了大半,四周割稻子的机器的声音轮番响起,想在宣告着它伟大的功绩。我爬上楼顶,看着大家流着汗,却依然无比满足的身影,那种感动又袭上了心头,现在才知道,原来那是对家乡的感动,对家乡的热爱。拿起手上的工具,我也开始流着汗,一品收获的喜悦,,和我的故乡亲人们一起,收获成长......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事变迁,我已不能天天在家了,高中以后,我就进了县城读书,曾经的小伙伴各奔东西,该散的都散了。第一次尝到了离别的滋味。我不知道离别的滋味是这样凄凉,我不知道说声再见要这么坚强。在我心中,我家那块小小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离开了家,让我心里无比地难过。偶尔回来,也发现我的故乡正在一步步地苍老,它已不复从前娇羞的容颜。还有些人在无情地摧残着它,我的故乡已遍体鳞伤。
再回到家,那颗美丽的桃树已经不见了,从母亲那里得知,它早已化为一堆薪柴燃尽了它绚丽的生命。推开窗户,惊奇地发现,有一条宽广的马路横躺在了田野中间,一座座高大冰冷的建筑物替代了那播种希望的土地。独自沿着小河漫步,曾经清澈无尘的河水早已泛黄,看见的不再是育儿灵巧的身影,而是一堆堆阴森恐怖的垃圾,我那些小时候的玩伴,也从未再出现过,他们是不是也在不同的地方思念着曾经的我们呢?
故乡原本鲜活美好的东西正在一点一点地丢失,人们乱扔垃圾,电鱼毒鱼的现象随处可见。社会进步让我们使用的东西越来越现代化,但在落后的农村地区,人们的环保意识并不强烈,我的乡亲们甚至没有发现,他们此不经意的行为已经让我们的家乡是失去了某些珍贵与美好。
是有多么想念,想念那片把满天星辰赐给我眼眸的蓝天,现在抬头仰望,满天尘埃遮蔽了我的双眼,也不知道是星星黯淡了,还是我的眼睛模糊了。我所热爱的一片烂漫山花,你还在吗?
除河北、河南等13个省份采用了全国统一试卷外,有18个省份都采用了自主命题的考试方式。本报上午与各地记者连线,收集了18份各地自主命题的作文和两套全国卷的作文题。
统计发现,今年20套作文题中有8套是材料作文,10套命题作文和2套话题作文。
参加过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北京八中语文教研组组长、特级教师刘运秀表示,材料题之所以成为多数省市选择的作文考试方式,主要基于它提供给学生的思考角度多,开放性强。这也与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相契合。
材料作文 今年共有8套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
今年,有8套考卷作文是材料作文,有5套,是8套。
北京八中语文特级教师刘运秀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材料题之所以成为多数省市选择的.作文考试方式,主要基于它提供给学生的思考角度多,开放性很强。“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材料题,多被称为新材料作文题。”刘运秀说,相比前几年角度设定比较单一的作文材料,这几年该类题型在材料选择上更能迎合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也与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相契合。
与此同时,新材料题在挖掘埋藏于材料中的关键词、从多项信息中提炼观点等方面,也对学生能力有较高层次的考查。“对于新材料题,学生在审读材料方面容易出现失误。”刘运秀说,正是由于思路广,学生有时容易跑题。
命题作文 今年占了一半
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
今年,命题作文有10套,占今年高考作文题的一半。
命题作文是高考作文考查的传统形式。刘运秀说,这是历史上最常使用的高考作文题型之一。“由于命题作文中的题目已经给予,所以这类题型的审题难度较小。”刘运秀说,学生容易较快地开题,确定文章立意,进入写作状态。
不少省市的历年作文命题都是“稳中求进”。刘运秀说,命题作文作为一种较为稳妥的出题方式,也一直被很多省市采用。“命题作文的局限性就在于开放度小,提供给学生的思路较窄。”刘运秀说,因此材料题这两年也具有较大的生存空间。
话题作文 采用得很少
话题作文: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式作文。
今年总共有2套。
话题作文比起材料、命题两种作文的考查方式,使用次数则较少一些。“因为话题作文给出的思考范围太宽泛了,学生不容易把握。”刘运秀说。
与此同时,面对话题作文,学生容易“塑构”。“就是把提前准备好的、甚至背好的内容往上靠,写出很牵强的文章来。”刘运秀指出话题作文的弊端。
文/记者 武青
点评专家 刘运秀
探索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以及今后发展变化的趋势,了解其特点和趋势,对同学们的高考作文复习备考和平时的写作,会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这是写好高考考场作文要过的重要一关。?
一、强化创新能力的考查?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特征,是知识型劳动者的必备素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民族创新能力成为与中华民族未来命运攸关的重大问题。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开发青年人的创造力,既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也是新世纪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语文教学理应担当培养同学们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近两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明确显示出培养同学们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信息:如1999年的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想象和思辩的空间非常大;2000年的春季高考题,要求同学们面对新世纪进行畅想,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的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十分注重同学们个性的发展,开放性更大;2000年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中的“发展等级”一栏,就设置了“有创新”这一要求,其意义是非同寻常的。2001年的命题对同学们的创新能力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发展等级的评分标准上2001年、2002年强调以一点突出者来评价同学们的个性特点,在给分方面按等评分,直至满分。这样做,就表现了尊重个性、倡导创新的精神,鼓励同学们在思想、语言、写作技巧等各方面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今后的高考作文题,一定还会在“创新”问题上加大考查的力度。?
二、强化想象能力的考查?
达尔文说:“想象是人类最高禀赋之一。人类因此得以把积累下来的形象和思想综合起来,并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出奇妙的成果。”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想象是创新的基础,想象力丰富与否关系着创新能力的强弱,因此作文实践和作文训练中想象力的培养非常重要。章熊在评1991年高考语文试题中说:“想象作文既测试考生的想象力,也测试考生描绘一个画面的基本功。”所以,对同学们进行想象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作文命题的重点。1991年根据“圆”作想象作文,1992年让同学们对清除垃圾的人作合理想象,1993年要求通过梧桐树的老皮和新皮做出联想,1995年的“鸟的对话”,1997年的“背同学上学”的情景,1998年的“妈妈只洗了一只鞋”的补充情节,都要求同学们作出合理的想象。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想得更开更远更奇幻。可以预测,今后几年中,高考作文对想象能力的考查只会增强,不会削弱。?
三、强化文学素养的考查?
文学素养是语文整体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语文水平到底如何,文学素养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尺度。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是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文学素养的培养的,同学们读了十几年的书,脑子里装的只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所谓语文基础知识,连一些基本的语文能力都不是完全具备,更不谈文学素养了。写的文章不是文理不通,就是错别字连篇,病句随处可见,写字东倒西歪,讲话时中心不明确,表达不清楚;平时往往只是重视两大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训练,忽视文学性强一点的体裁(散文、诗歌、戏剧)训练,何谈文学素养的提高?近两年的高考作文,强化了文学素养的考查。如1998年的“记忆移植”问题,就是让同学们以浪漫的方法表现自己的现实生活、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曲折地反映这个知识化、科技化的时代。这道题考查了同学们的一定的文学素养,开创了高考作文文学性的先例,故而在这次考试中,涌现了一大批构思精巧、内容丰富、文学色彩较浓的优秀文章。2000年高考,也出现了一大批文笔优美,文学性较强的文章。这可以说是高考指挥棒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这一点,在今后几年的高考作文中还会体现。?
四、强化思辩能力的考查?
一般地说,文章总是思想的外现,特殊地说,高考作文又格外注重文题的“思辩性”,因为思辩是人立身处世,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它直接决定同学们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掌握和运用它,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金刚钻。思辩性要求同学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辩证的说理能力,这三者之中,辩证的说理能力又是首要的。一篇文章,观点必须明确、正确,这是前提,但如果缺乏辩证的科学的分析,要获得高分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一篇文章能说明道理和能表现哲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层次。所以,考查同学们的思辩能力,尤其是辩证分析的能力,一直是高考作文命题不变的主线,愈到现在,趋向愈加突出“树木•森林•气候”,要求同学们分析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玫瑰园”中的花和刺,要求从整体上认识事物,这些题所要反映的是现象和本质的问题;“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反映的是对立和统一的问题;“鸟的评说”要求人们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不能求全责备„„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考查的则是哲学认识论的问题,它强调的是,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的认识的多样性,所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试题寓言中的“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就有很强的思辩性,人生“应弃之所应弃,取之所应取”,应“失之所当失,得之所当得”。可以说,对同学们要求辩证分析,体现哲理的思辩能力的考查,一直体现在高考作文命题之中,这是不变的主题。?
五、强化综合能力的考查?
●加分度5星
最美女教师:黑龙江佳木斯女教师为救学生,被卷车轮下
专家指导:教师本可自保,但却奋不顾身救人。该事件是有复杂含义的事件,立意宽,可围绕助人为乐、社会道德、责任心等主题写作。提出自己的观点,围绕主题展开议论。
●加分度4星半
央视热播《舌尖上的中国》:借美食讲述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话题
专家指导:可通过以小见大的写作方式深化主题,也可从继承传统角度立意。
●加分度4星
两岁的小悦悦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漠然而去,后来一拾荒阿姨施以援手
专家指导:从社会道德的角度阐述道德底线问题,既可批判18名路人的冷漠,也可赞美第19个路人的高尚,这个例子正反两面都可用。
●加分度3星半
今年5月28日唐山4.8级地震:教室监控录像显示,学生训练有素自我防护,老师无一人逃跑,冷静指挥
专家指导:可从历史教训、责任心等可升华的角度开发主题。
今年5月13日英超足球赛曼城队夺冠:最后三分钟大逆转
专家指导:可应用于坚持到底、信念、理想、奇迹等话题。
中国首善陈光标高调行善,扮雷锋被指作秀
专家指导:立意可写高调行善有何不可?或论述评与做的关系。
●加分度3星
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专家指导: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一个人都有精神,一个城市也需要精神。立意精神是看不见的东西,但却可以爆发、转化为物质力量。
药用胶囊用工业明胶
专家指导:这就是饱受诟病的行业潜规则,应围绕规则意识、诚信、社会道德等方面展开写作。
快时代与慢生活:现今崇尚快捷,有快递、快歌、快照,也有高铁、闪婚、秒杀
专家指导:快无处不在,考生可去谈快时代有什么特点及优点,展望其未来;也可惋惜慢生活方式的消逝,讨论其内涵;更可以把快与慢结合起来比较,挖掘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快与慢的度等。
苹果PK诺基亚
专家指导:诺基亚惨遭滑铁卢缘于安于享乐,可见居安思危才能高瞻远瞩。小到个人、团队的进取,大到国家、世界的发展无不体现此理。同时,苹果的成功是创新能力和想象力的成功。
老班站在讲台上,眉头微皱,努力地想着,生怕自己说漏了什么。
“哦,文具都准备了吗?”
“早就准备了!”同学们配合地附和着。
呵,一场考试,老班似乎比我们更担忧呢!
“还有,明天‘试考’别紧张啊!”
“啊?”全班一片哗然。
“怎么了?”老班满脸疑惑。
“不是试考,是考试!”所有人都笑得前俯后仰。
“嗯?哦……”老班微红着脸,不好意思地笑,“我逗你们呢!”
“我刚说到哪儿了?哦,对了,别忘了带伞啊!”
“说了!”所有人提醒她。
“说了?!”依旧是一脸茫然。
我知道,作为所有人的“大家长”,看到学生们即将面对人生最重要的考试,她比谁都紧张,比谁都担忧。看着她瘦小的身影,我不免心生敬畏之情!
“中午大家要好好儿休息,什么都别想。休息好了,才有精力去打仗!”老班一声令下,所有人都立即“卧倒”。
也许是太紧张了,我趴在桌子上怎么也睡不着,心中默数“绵羊”,好让自己赶快睡去。
突然看到一个“蹑手蹑脚”的身影,老班躬着身子,小心翼翼地走向后门,生怕吵醒了我们。
哦,她正踮着脚尖呢!三厘米的鞋跟悬着,身子前倾……
“怎么,吵着你了?”老班似乎看到我直瞅着她的眼睛,轻轻地踱过来,俯下身子,轻身问道。
“不是,只是紧张。”我回过神来。
“没事,考试嘛,小菜一碟!”老班微微一笑,“要休息好……”
“我没事,您也去休息吧!”盯着那踮起的脚尖,看着那半蹲着的身子,我实在不忍心让她多呆一秒钟。
不由得更爱了这伟大的人民教师几分,爱她关爱的话语,爱她踮起的脚尖,爱她对我们的付出,爱她对我们的爱!
曾经,我对老师的担忧视若无睹;曾经,我对老师的关爱不以为然;曾经,我以为一切都理所当然……
当温柔的话语演绎着忧,当踮起的脚尖诠释着爱,我不禁泪眼蒙眬。我知道,这一切早已将我感动!
【人生类高考命题作文:溯源】推荐阅读:
多彩人生高考语文作文10-01
高考语文 议论文作文典型素材 人生马拉松07-12
高考议论文素材:人生11-23
关于写人生的高考范文800字10-18
高考作文经典命题09-09
高考命题作文审题辅导教案07-05
关于高考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10-14
800字高考命题作文:拒绝平庸11-13
2024考研英语作文人生哲理类话题12-01
高考小说类文本阅读题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