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焦虑的原因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考试焦虑的原因(精选8篇)

考试焦虑的原因 篇1

指导语:请同学们一定要如实回答,不要花太多的时间思考,尽可能回答你看完题目后的第一印象。假如有些题目实在难以确定,请你随便用一种方式在该题目左边的题号前做个备查的记号,因为它可能表明某种潜在的问题。在括号里打“√”或“×”。

1、我希望不用参加考试便能取得成功。()

2、在某一次考试中取得的好分数,似乎不能增强我在其他考试中的自信心。()

3、人们都期待我在考试中取得成功。()

4、考试期间,有时候我会产生许多对答题毫无帮助的、莫名其妙的想法。()

5、重大考试前后,我不想吃东西。()

6、对于喜欢向学生搞突然袭击考试的教师,我总感到害怕。()

7、在我看来,考试过程似乎不应搞得太正规,因为那样容易使人紧张。()

8、一般来说,考试成绩好的人将来必定在社会上取得更好的地位。()

9、重大考试之前或考试期间,我常常会想到其他人比自己强得多。()

10、如果我考糟了,即使自己不会老是着它,也会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11、对考试结果的担忧,在考前妨碍我的准备,在考试中会干扰我答题。()

12、临一场必须参加的重大考试,我会紧张得睡不好觉。()

13、试时,如果监考人来回走动注视着我,我便无法答卷。()

14、如果考试被废除,我想我的功课会学得更好。()

15、当了解到考试结果的好坏,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的前途时,我会心烦意乱。()

16、我知道,如果自己能集中精力,考试时我便能超过大多数人。()

17、如果我考得不好,人们将对我的能力产生怀疑。()

18、我似乎从来没有对考试进行过充分的准备。()

19、考试前,我身体不能放松。()20、面对重大考试,我的大脑好似凝固了一样。()

21、考试中的噪音(如日光灯的响声、空调机的声音、其他应试者发出的声音等等)使我烦恼。()

22、考试前,我有一种空虚、不安的感觉。()

23、考试使我对能否达到自己的目标产生了怀疑。()

24、考试实际上并不能反映出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究竟如何。()

25、如果考了个低分数,我不愿把自己的确切分数告诉任何人。()

26、考试前,我常常感到还需要再充实一些知识。()

27、一到重大考试之前,我的胃就会不舒服。()

28、有时,在参加一次重要考试的时候,一想起某些消极的东西,我似乎都要垮了。()

29、在即将得知考试结果时,我会感到十分焦虑和不安。()30、但愿我能找到一个不需要考试便能被录用的工作。()

31、假如在这次考试中我考不好,我想这意味着自己并不像原来所想像的那样聪明。()

32、如果我的考试分数低,我的父亲和母亲将会感到非常失望。()

33、对考试的焦虑简直使我不想认真准备了,这种想法又让我更加焦虑。()

34、应试时我常常发现,自己的手指在哆嗦,或双腿在打颤。()

35、考试过后,我常常感到本来自己应考得更好些。()

36、考试时,我心情紧张,妨碍了注意力的集中。()

37、在某些考题上我费劲越多,脑子也就越乱。()

38、如果我考糟了,且不说别人会对我有看法,就是我自己也会失去信心。()

39、应试时,我的身体某些部位的肌肉很紧张。()40、考试之前,我感到缺乏信心,精神紧张。()

41、如果我的考试分数低,我的朋友们会对我感到失望。()

42、在考前,我所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不能确知自己是否做好了准备。()

43、当我必须参加一次确实很重要的考试时,我常常感到心里恐慌。()

44、我希望主考人能够觉察,参加考试的某些人比另一些人更为紧张,我还希望主考人在评价考试结果时,能对此加以考虑。()

45、我宁愿写篇论文,而不愿参加考试。()

46、公布我的考分之前,我很想知道别人考得怎样。()

47、如果我得了低分数,某些同学会感到快活,这使我心烦意乱。()

48、我想,如果我能够单独进行考试,或者没有时限压力的话,那么我的成绩会好得多。()

考试焦虑的原因 篇2

考试焦虑指因考试评价压力引发的紧张、担心和害怕,以及伴随一系列身心反应。适度的考试焦虑会调动学生的肌体能量,以及脑细胞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但考试焦虑一旦超过一定的水平,就会严重干扰人的注意力、思维记忆能力,极大妨碍学习效率。

考试焦虑的管控,指利用管控的理念,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考试焦虑的程度进行控制和调整,从而减轻、避免不当的考试焦虑,使适当的考试焦虑成为学生学业成功、心理健康的助推器。

二、考试焦虑的管控策略

1.拥 有自信 ,就拥有管控考试焦虑的力量 。

自信是在你还没有得到之前, 就相信自己一定能得到的一种信念。潜意识容量巨大,但不能区分实际的场景与虚构的场景。每天进行20分钟的成功场景模拟训练,想象自己在考场上全身心地投入,思维活跃、灵感层出不穷、方法左右逢源、做题顺利流畅。意识反复体验这种愉悦,潜意识就会深信不疑,从而充满自信,开启无穷潜能的大门,增加力量,创造奇迹,一直到目标成功实现。

2.确立立目标分数 ,让 焦虑看得见 。

学生对考试的焦虑、恐惧,往往是模糊的、盲目的,越是这样,带来的不可预测的恐惧感越容易呈几何级速度地放大。我们预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的、看得见的、可以参考的总目标分数, 分摊落实到各学科上, 总分提高的相对难度将大大降低,焦虑程度也会大大降低。同时把关注点放在目标分数上,有效避免因盲目对比、排名等对自己造成的焦虑。

3.强化能力实现目标分数 。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方法、技能、手段从来就是实现目标的工具。

(1)让专注的学习时间更持久。研究表明 ,学习成绩与专注学习的时间(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任务中所用时间)成正比。学习之前,要先制订学习计划,增强时间利用的紧迫感;在学习过程中, 要多读多写多思, 眼耳口手脑多感官协同工作,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强度;还要学会自我监控,排除杂念。有效管理的学习时间增多了,学习专注度越来越高,学习效果越来越强。

(2)让知识更好地转化为能力。深刻剖析知识点之间的内部联系,把零碎的知识点,依据一定的线索贯穿起来,由点成线,由线连面,点线面和谐互动,形成知识网络,从整体上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联系及其在该知识系统中的位置,形成最佳知识结构。这一过程,是按一定程序重新编码、储存、锤炼的过程,是理解知识、消化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是转化成能力的重要步骤。

(3)让模拟考试变为成功的训练场。模拟考试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查缺补漏。其次,快速进入考试状态,唤醒大脑细胞的兴奋度,在极短的时间达到临战水平,调整到紧张中有乐观,压力下有自信,平静中有兴奋的最佳心理状态。再次,逐步掌握完善的应试技巧,转化并增强考试技能。

持久专注地学习,形成最佳知识结构,提高应考能力,为目标分数的实现准备充分的条件。艺高人胆大,考试焦虑便会降低以至于消除,考试成功不再难。

4.改 善认知 ,与考试焦虑和谐相处 。

心理学研究发现:几乎所有考生在考场上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生理反应,如血压升高、心跳加快、手心出汗等。区别在于考生对躯体反应的认知不同, 焦虑程度高的考生认为躯体反应无法忍受,便极力排斥,结果躯体的反应更剧烈,又激起更高程度的重视、排斥,进入恶性循环,体现出考试焦虑的阻力作用。焦虑程度适度的考生认为,这种躯体紧张可以激发脑细胞的兴奋性,提高应试效率,于是欢迎接受,躯体反应自行发展乃至消失,发挥考试焦虑的助力作用。可见考试焦虑对我们的影响,取决于你对躯体反应的态度。

5.学 习 “放松 ”技术 ,消除过于紧张的情绪 。

人的心情反应包含“情绪”与“躯体”两部分,前者不宜随意操纵控制,后者则可由人们的意念控制,而且“躯体”的反应改变能影响“情绪”。因此,可以学习“放松”技术,进行放松训练,运用意志改变行为,进而调控情绪。比如,深呼吸放松法、想象放松法、渐进肌肉放松法,都能达到有效的放松效果,保持心情轻松的状态。

三、结语

考试焦虑是学子经常遇到的正常现象, 只要正确认识和面对,运用合理的策略和方法,就能实现对考试焦虑的管控,发挥其积极作用,助推学业的成功。

摘要:考试焦虑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要发挥其助力作用,就要运用合理的策略,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管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确立适当的目标,强化学习能力,正确对待考试焦虑,学会放松等方法,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实现对考试焦虑的管控,发挥积极作用,助推学生学业的成功。

考试焦虑的原因 篇3

【关键词】初中体育考试;焦虑情绪;影响因素;调控

许多学生在中考体育考试时,总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情绪变化与波动,从心理学角度讲,这种情绪变化为运动焦虑。运动焦虑是学生在体育考试中预感到结果会对自尊心造成潜在威胁而产生的令人不愉快的情绪,表现为不安、忧虑、烦恼、愤怒、紧张、恐惧等,实际上也是某种动机程度和情绪紧张所表现出来的激活水平,而事情的不确定性正是运动焦虑产生的根本原因。运动焦虑一般以自身反馈为能源,当处于焦虑状态中的学生意识到自己这种情绪反应的迹象(如心率增加,神经质地发抖等)时,这种意识就进一步增强原有的焦虑程度,造成恶性循环,影响体育考试结果。

一、初中学生中考体育考试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分析

1.教育因素对考试情绪带来的影响。教育影响因素对于中考体育考生的焦虑心理影响是主要因素。父母的教育能力和体育教师的水平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考生个体的焦虑水平。大部分考生认为父母的教育能力很重要,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位老师,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远比其他人都要多,父母的教育思想、水平、态度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生的心理特点,进而影响考生的运动焦虑水平。尤其是现代教育资源仍较稀缺,考生竞争的环境比较激烈。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极大的影响考生的焦虑水平。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取得较好的成绩,进而,所寄予的希望以及要求都比较高。但是,父母过高的期望,往往会使体育考生产生过高的焦虑,影响考生正常水平的发挥。

其次,体育老师的水平也很重要。体育老师是学生日常体育训练的主导者,体育考生中考前几乎每天都参加体育训练,在体育考生的训练过程中,如果稍不留神,就可能意外受伤,进而引发对训练和考试的紧张、恐惧等心理状态,优秀的体育老师能够通过控制训练强度和负荷,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手段等,确保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发展。有的考生认为考前辅导非常重要,有的考生会因考试的压力,产生焦虑过高,在完成平时都能够掌握的技术动作时出现了明显的失误。考前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老师可通过传授一些基本的考试技巧,强调重复一些考生比较容易疏忽的细节问题,对于适当提高或者降低考生焦虑水平,保持焦虑水平在适宜范围有很大帮助。

2.日常训练对考试情绪带来的影响。日常训练方面的影响,包括训练的场地器材、考试的难度、身体状态的恢复、训练强度等方面。中考之前,学校都有较多的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准备参加考试。而学校的器材通常都不完善,设备配备不齐,使学生无法按计划完成训练任务,影响运动水平的提高,使学生的焦虑水平上升。身体状态的恢复程度直接影响学生运动水平的发挥,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考生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打好身体基础,为体育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能够让考生发挥出正常水平,表现出应有的能力,身体状态将很大程度上决定考试的成败,焦虑状态也将随之改变,进而影响技术的发挥。在训练中,体育老师应根据人体运动规律,掌握科学的运动训练方法,根据考试时间的安排,合理控制运动量,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及运动水平在考试中达到最佳状态。

3.环境影响对考试情绪带来的影响。环境方面的影响主要是考试时的天气情况、考场的开放性、考场熟悉程度。对于体育考生而言,训练环境和考试环境都具有较大的影响。环境在人的个性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环境因素有诸多方面,但对体育考生的焦虑水平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天气情况、考场的开放性、考场熟悉程度。考试天气情况在很大程度使学生产生焦虑,容易引起失误,从而影响考生的正常发挥。体育老师应以通过模拟训练,或者创设一些特殊环境,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进行体育训练或模拟考试,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改变的天气,使恶劣的天气条件对考生的各方面的影响降到最低。

4.自我心理素质对考试情绪带来的影响。自我心理素质包括自我调控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尊、自信、经验以及文化课成绩等。考试中个体的自我调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心理状态的变化,进而影响其认知评估。考试情境是相对开放的状态,身体状态也不会总是一成不变。一旦对考试不利的情境出现,或者在考试过程中出现失误,就会影响运动水平的正常发挥,此时,就必须有及时进行自我调控的能力。通过自我调控,消除不利于自身的因素,保持考生心理的相对稳定,使考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评价而言,能否进行自我评价,充分认识自我,给自己定合理的目标,这将影响目标的实现。具备较好的自我评价能力,才能够正视自身的不足,设定合理的目标,并为目标的实现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自我概念,即主体对自己在体育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同样的运动情境下,有的考生出现高焦虑,有的考生焦虑程度较小,主要与考生的个性差异有关。自信是个性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信心强的考生对考试的期待更强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考试的评价和行为表现。

二、初中学生中考体育考试焦虑情绪调控的方法

1.身体焦虑调节法。身体焦虑调节法所依据的理论假设是焦虑和害怕产生时常伴有心率、呼吸和肌肉紧张的变化。因此,对这些功能进行调节和控制就能导致焦虑反应发生相应变化。在使用身体焦虑调节法时,开始是由教师传授有关技术,使他们掌握这些技术,当考生无需他人帮助,自己能运用这些方法调节情绪时,这些方法的效果才能最好体现出来。常用的身体焦虑调节的方法包括放松训练、沉思和生物反侧。

放松训练主要是采用肌肉放松和渐进性放松训练法,这一方法的程序从基本上是使各肌肉群紧张与放松,最终使考试学生会区分肌肉紧张和放松的感觉。沉思是一种平息精神激动、使人体放松的方法。

2.表象训练。表象训练是指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所有感觉在脑中对过去经验进行重视或再创造的过程。利用表象训练调节运动焦虑的方法主要包括表象转移、回想成功的情景或经历、技能的心理演练。其中,表象转移是将學生从应激或失败的情景表象中转移至积极的情景表象中。回想成功的情景或经历是当一个考生体验到焦虑时,可以通过想象以前成功的经历和结果。技能的心理演练是提高运动技能水平或在考前进行技能的演练,使考生将对考试的担忧转移至对活动的注意上。表象训练具有个体差异性,只有考虑个人的表象特征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认知调整。认知调整的直接目的在于娇正被认为是导致不适行为和情绪反应的特殊思想和信念。认知调整虽有各种具体方法,但不管哪一种方法都强调行为和情绪问题密切相关,只要对这些因素进行调整就可能导致行为和情绪发生变化。在认知调整法中,有些方法不仅集中于对考生的认知调整上,而且也包括放松、表象或其它技术。认知调整法包括理性情绪治疗、应付技能、思维中止法、技能演练和催眠术等方法。

理性情绪治疗是让考生树立合理的观念;应付技能是帮助考生应对运动中出现的情绪问题,包括认知调整技术、生理应付技能(如呼吸调整、放松训练思维);中止法主要用于考生控制自我挫败(不合理)的思维和表象,它特别适用于反复思考过去的事情以及反复出现一些无意义的思维活动的考生。

4.行为矫正法。行为矫正也称行为治疗,它是应用学习心理的原理,特别是条件反射的规律,帮助个体破除不适应的情绪或行为,形成新的适应情绪和行为。行为矫正技术主要包括涌现法和系统脱敏法。涌现法是消除考生对引起焦虑线索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反应,要求考生面临引起焦虑的真实刺激情景,并阻止其逃避性反应,也可以让考生采用想象害怕情景的方法。系统脱敏法主要用于矫正以焦虑反应为主的不适行为或躲避反应,通过实际的训练,使克制焦虑的反应替代焦虑。

三、结束语

虽然考试焦虑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但是也要看到,焦虑情绪同时也有助于成绩的发挥,适度的紧张和焦虑,能使人处于身心活动的最佳应激状态,大大有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因此,在出现考试焦虑情绪时,必须采取科学对待的态度。

参考文献:

[1]体育院校承认教育协作组.体育心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李琪.如何调整体育专业考生考试前的焦虑状态[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12.

[4]黄定彪.中考体育考试焦虑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J].体育世界,2008-09.

[5]段黔冰.学生体育考试与焦虑水平的相关研究及对策[J].四川体育科学,2003-03.

考试焦虑的原因 篇4

中学生考试焦虑程度与家长焦虑水平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中考和高考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与家长的.焦虑水平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对初一、初三、高一和高三共208名学生进行测试, 同时对学生家长进行SAS测试.结果: 初三和高三学生及其父母的SAS评分明显高于初一和高一学生及其父母, 初三学生的SAS评分高于高三学生, 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TAS评分在初三和高三学生差异不显著.结论: 升学考试的学生及父母的焦虑水平高于非升学考试的学生及父母; 中考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高于高考学生的焦虑程度.因此, 为缓解学生考试焦虑,对考生及家长采取恰当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是必要的.

作 者:王秀珍 邓冰 WANG Xiu-zhen DENG Bing  作者单位:王秀珍,WANG Xiu-zhen(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心理科)

邓冰,DENG Bing(贵阳医学院 医学心理学教研室,贵州,贵阳,550004)

刊 名:贵阳医学院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YANG MEDICAL COLLEGE 年,卷(期): 31(6) 分类号:B844.2 B844.3 关键词:考试焦虑   焦虑   学生   表现焦虑量表  

考试焦虑症的克服方法 篇5

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它可以在人遭受挫折时出现,也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而发生,即在缺乏充分客观根据的情况下出现某些情绪紊乱。焦虑总是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上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和难以自制,并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比如出汗、心悸、憋气、消化不良、身体倦怠、呕吐、便秘、腹泻等症状。

一份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会因考试而感到紧张不安,其中,30%~40%学生表现更为严重,考试焦虑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高考焦虑是考试焦虑中的一部分,主要指高三学生出现的一系列严重焦虑反应,因其与高考特殊性的相关,越来越引起家长、学校、心理咨询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高考焦虑都有哪些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适度的焦虑是健康的,它可以提高效率,而没有焦虑或者严重焦虑的话,都会对考试产生不利影响。

可是如果焦虑严重的话,就会对生活、学校造成很大的影响。表现为:生活中食欲不振、脾气暴躁、睡眠质量差、失眠,女生还会引起月经紊乱;考试前过分担心、烦躁不安、记忆力下降、静不下心看书;考场上由于过度紧张出现思维混乱、大脑一片空白甚至晕厥。此外,严重焦虑的考生,还可能出现心慌、胸闷、气短、头痛等临床表现。这些过度焦虑的表现,会给学生带来特别大的影响。

高考焦虑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1、“一考定终生”的社会背景。

2、强烈的竞争压力。

3、考生个人性格太过内向、敏感,行为孤僻。

4、考生心理素质较差,缺乏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承受能力。

5、学习压力大,作业难,或者学习方法不对。

6、家长、老师和个人期望值太高,导致学生害怕自己高考失利。

了解了高考焦虑的原因,我们如何来缓解这种焦虑呢?

1、有效分配时间:大量题型练习时,建议先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大块的分类,再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依次完成。这样一是可以减低同时开展多份任务而又无法完成所带来的压力,二是先易后难,容易给自己信心,减少焦虑。

2、目标力所能及:在给自己制定目标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既不盲目夸大又不妄自菲薄。太高的目标会给自己带来沉重的压力,也会因为失败而无法承受。

3、保持适当焦虑:从心理学角度讲,对于最高行为测试(例如高考)而言,适当焦虑能够有效提高成绩。遇到情绪低落或者焦虑的时的压力。当自己无法有效排解压力,甚至对学习造成影响,可以做心理咨询,在专业人员的疏导下,顺利度过难关。

4、注重劳逸结合:紧绷的神经是无法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至关重要。课间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减压活动,建议临近考试不要做剧烈运动,避免身体损伤贻误考试。

5、掌握放松方法:一是深呼吸法:用鼻子深深吸气,吸气的时候想象自己吸入的是充满力能、像森林里一样清新的空气,然后缓缓呼出。做3个深呼吸,可以立刻平复情绪。

6、注意三餐营养:一是气温逐渐转热,容易变质的食物不要买,尽量不要在小贩小摊上购买零食或早餐,不要经常吃冷饮。二是考试当天早上不要吃的过饱,避免影响思考。两场考试中间午餐很重要,要以热量高,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各种营养素较为丰富的食物。四是不要暴饮暴食,不是吃平时不常吃的食物,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7、克服“舌尖效应”、重视直觉思维:“舌尖效应”是心理学名词,指平时很熟悉的事情突然有种话到口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在情绪紧张时尤为明显。在考试中遇到这种情况时,不必紧张,可以暂时把这个题目放在一边,先做其他的题,过一会再回过头来思考这个问题,也许就会想出答案。避免犹豫不决。在考试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这种情况,针对一个问题,想到了好几种答案,且觉得几种答案都对又只能选一种时,应试者往往会陷入沉思,犹豫不决,最后瞎猜一个答案。在这种情形下,建议采纳最先想到的方案,也就是说,要重视直觉思维的结果。直觉思维是以过去的体验和知识水平为基础产生的,故有一定的正确性,它比随意瞎猜更有效一些。

其实,高考就和我们平时考试一样,也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只要我们放松自己的心态,按正常模考的感觉来面对,考出自己正常成绩或者超水平发挥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患上焦虑症的原因与危害 篇6

2、造成失眠:焦虑症患者比那些生活上经历许多压力事件的人更有可能患上失眠。

3、增加死亡率:美国得一项研究表明:紧张性高的男性,有大约25%患上了心脏玻而且死亡率比正常人高23%。对于女性而言,紧张性高焦虑的女性的死亡率比正常人高了23%。

对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技术干预 篇7

对全国4万多大、中学生的测查表明, 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为焦虑, 其中以考试焦虑最为突出[1]。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下激发的, 在家庭、学校压力以及考生自身生理心理等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以对考试结果担忧为特征, 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的一种负性情绪反应[2]。严重的考试焦虑不仅影响学生的成绩, 而且影响其身心健康, 研究如何有效应对考试焦虑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 黄允正、黄克永等认为除了外部直接面临高考因素外[3,4,5,6], 还有很多的内部原因。考试焦虑作为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情绪的作用不容忽视。

最早对考试焦虑的干预主要从宏观教育着手, 后又发展出认知中心和情绪中心两种治疗程序。认知治疗方面, 杨眉 (2002) 研究指出, 认知—行为—情绪管理小组治疗可有效降低学生考试焦虑并提高自信[7]。情绪中心的治疗则从训练患者对生理反应的控制入手。陆运青 (1999) 研究指出, 放松训练可使脉搏次数降低, 状态焦虑分数下降[8]。赵荣霞等 (2003) 指出, 坚持渐进性放松和呼吸训练的学生焦虑水平和心率都有所下降, 高考成绩有所提高[9]。生物反馈技术作为放松训练的有效手段被引入考试焦虑干预领域。孙仲贤等 (1986) 研究表明, 生物反馈改善考试焦虑是有效的, 皮温和肌电反馈有效性相当, 生物反馈和自我训练结合效果更佳[10]。Rice等 (1993) 发现增加A波的训练可改善广泛性焦虑的交感兴奋和情绪症状[11]。

研究实践表明, 运用条件性情绪反应干预法, 来访者的考试焦虑表现能很快得到控制[12]。遇到刺激, 来访者能通过简单的肌肉绷紧放松伴随深呼吸进行自我条件性情绪反应干预, 较少复发;临床上在来访者肌肉放松的状态下进行治疗, 无痛苦, 来访者愿意配合, 脱落率低, 是治疗考试焦虑很有希望的方法。

1 方法

1.1 来访者

两名来访者主诉考试复习期间焦虑紧张, 有明显躯体表现, 年龄分布19~22岁, 大学本科在读, 家族无精神病史, 排除脑器质性病变及重大躯体疾病, 均自愿接受治疗。

来访者1, 女, 19岁, 大一学生, 面临大学里第一场期末考试。从小学习刻苦努力, 要求上进;家境困难, 面对升入大学的第一场考试, 很希望自己能考出好成绩, 获得奖学金;性格开朗, 与大多数同学相处良好, 但寝室内有家境富裕的同学, 来访者与该同学发生摩擦。临近考试, 该室友表现出对学习、考试都胸有成竹的样子, 而来访者逐渐感觉自己情绪紧张焦虑, 复习不进, 难以完成复习任务。来访时症状表现如下: (1) 叙述过程中数度流泪, 感到压力巨大; (2) 复习期间焦虑不安, 难以安心学习; (3) 看到室友学习很投入、自信满满的样子, 来访者即感觉情绪低落; (4) 入睡困难, 食欲下降。

来访者2, 女, 22岁, 大四学生, 面临研究生入学考试。认真好学, 大一至大四成绩都不错。毕业在即, 来访者面临考研和就业, 难以抉择, 虽然一直准备考试, 但内心一直摇摆不定。考试临近, 来访者感觉自己并未准备充分, 情绪逐渐焦虑不安, 难以进入学习状态, 不能完成复习计划。来访时症状表现如下: (1) 复习不进, 难以安心学习; (2) 内心焦虑不安, 忧心忡忡; (3) 情绪低落, 叹气流泪; (4) 失眠, 入睡很困难。

1.2 研究工具和材料

1.2.1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包括14个项目, 由Hamilton于1959年编制, 它是精神科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由医生评定的量表之一。主要用于评定神经症及其他病人的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评定者若经过10次以上的系统训练后, 可取得极好的一致性。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曾对19例焦虑患者作了联合检查, 两评定员之间的一致性相当好, 其总分评定的信度系数r为0.93;各单项症状评分的信度系数为0.83~1.00;P值均小于0.01。HAMA总分能很好反映焦虑状态的严重程度。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曾对36例焦虑性神经症的病情严重程度与HAMA总分间的相关检验效度, 其效度系数为0.36 (P〈0.05) [131。按照全国精神科量表协作组提供的资料, 总分超过29分, 可能为严重焦虑;超过21分, 肯定有明显焦虑;超过14分, 肯定有焦虑;超过7分, 可能有焦虑;如小于7分, 便没有焦虑症状, 一般划界, HAMA14项版本分界值为14分[14]。

1.2.2 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由L.R.Derogatis于1975年编制。总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97, 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在0.69以上, 重测信度大于0.7, 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较好。全量表含有90个项目, 每项5级评分, 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共9个因子[15]。

1.2.3 干预时所用的放松训练床、音响、放松音乐等设施。

2 研究程序

2.1 临床诊断

2.1.1 汉密顿焦虑量表

来访者1总分为22分, 有明显焦虑;来访者2总分为20分, 有焦虑。

2.1.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测验结果中, 两位来访者躯体化、焦虑因子、抑郁因子得分均超过了划界标准。根据来访者症状表现及量表得分, 将两位来访者诊断为考试焦虑。

2.2 实验过程

实验干预过程包括认知调整、情绪情感干预、愈后保持三部分。

2.2.1 认知调整阶

认知调整阶段收集来访者症状表现、认知模式等各项资料, 例如来访者1面临的人际敏感、来访者2目标调整的问题, 寻找症状中的条件性情绪反应, 向来访者讲清楚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性情绪反应的基本原理及条件性情绪反应干预法的操作过程, 使来访者形成对症状的合理认知。

2.2.2 情绪情感干预阶段

干预前分别与两名来访者商定风景和未来理想实现的想象情景。干预时通过渐近式的肌肉放松, 使来访者获得轻松、宁静、舒适等积极的心理状态。此时, 引导来访者想象美好的风景, 建立积极情绪;想象中进入预先选定的角色, 塑造积极情感;想象刺激情境, 进而建立积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应, 从而消除来访者对刺激情境的焦虑的条件性情绪反应, 促进认知、情绪以及行为的改变, 消除考试焦虑症状。

2.2.3 愈后保持阶段

(1) 要求来访者每天坚持进行有氧运动和深呼吸练习。有氧运动与深呼吸能够降低皮质醇在体内的分泌, 增加内啡肽在体内的分泌, 从而进一步降低紧张、焦虑的情绪[16]。

(2) 写咨询日记, 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 增强对消极认知、思维模式的反思能力和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

(3) 训练并教会来访者学会在遇到没有消除的或新产生的负性条件性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时, 通过部分肌肉的绷紧放松伴随深呼吸的方法来进行自我干预, 达到控制症状、保持疗效的目的。

3 结果与分析

3.1 HAMA量表测试得分变化

干预前来访者1HAMA量表得分为22分, 干预后为6分, 没有焦虑表现;干预前来访者2得分为20分, 干预后为7分, 可能有焦虑, 干预均有效。

3.2 SCL-90量表得分变化

干预前来访者1的SCL-90量表的躯体化因子、焦虑因子、抑郁因子均降至划界标准以下。

3.3 回访

实验干预结束一个月后进行电话回访, 来访者1顺利通过期末, 复习期间一直保持较好干预效果, 学习效率明显提高;来访者2情绪平稳, 复习效果有了明显提升, 顺利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 发挥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4 讨论

本研究运用条件性情绪反应干预法对有考试焦虑的两名来访者进行14天干预, 每天一次, 每次2小时。干预结束后, 来访者1的HAMA量表得分为6分, 没有焦虑;来访者2的HAMA量表得分为7分, 可能有焦虑, 说明干预有效。

条件性情绪反应干预法以干预条件性情绪为核心, 打破考试焦虑来访者的不良情绪、不适应行为反应、消极认知评价之间的恶性循环, 建立新的积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应, 迅速缓解来访者的考试焦虑症状。

考试焦虑的团体辅导 篇8

1.如果把下列想法比喻成种子,就请你在撒向心田之前,精心挑选,把你认为可能要滋生出焦虑的种子挑拣出来,放入下面的画线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必须考第一。

②连这样的题都做不出来,我肯定完蛋了。

③我觉得我还是能达到预期的成绩的。

④我觉得我一直在努力。

⑤我对考试感到心慌意乱,我一定没好好准备。

⑥如果我的成绩不进前十名将是很可怕的事。

⑦考试成绩不可能每次都是如愿的。

⑧数学学得很吃力,因为它是我的弱科。

⑨所有同学的记忆力都那么好,就我不行。

⑩我复习得很全面,可万一考我没复习到的呢?

2.想一想,你挑拣出的种子为什么能使人产生过度焦虑?如果我们把这些种子改良一下会怎样?

把○改成这样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改成这样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改成这样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改成這样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改成这样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改成这样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自己产生焦虑的其他不合理的想法一一列举出来,并进行改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这些想法既不会产生过度焦虑,又能激励自己,使所有种子都变成了优良品种,在广袤的心田上尽情播撒。

最后,将这些改过的想法在全班交流。

上一篇:护理院感问题下一篇:网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