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中考复习学案(推荐6篇)
一、自主学习
1.液体压强的特点
(1)
在液体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3)
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4)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越大,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大小公式:。
由此表明:液体的压强大小与
和
有关。
3.连通器:的容器。
(1)原理: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
(2)应用举例:、、。
4.液压技术
(1)
液体压强的传递: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的向
方向传递。
(2)
液压系统的优点:在一端施加一个较的力,在另一端会得到一个较的力。
二、小试牛刀(各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1.杯内装有半杯水,若将手指浸入水中,则水对杯底的压强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下列情况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茶壶
B.锅炉水位计
c.抽水机
D.船闸
3.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的,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木桶的粗细
B.木桶的轻重
C.最短的一块木板
D.最长的一块木板
4.唐家山堰塞湖是由于地震使山体滑坡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危害性湖泊。若堤坝前湖水深60m,则水对坝底的压强为
Pa。随着时间推移,水位逐渐升高,则水对坝体的压强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老师用
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a)、(b)、(c)三次实验。比较实验
(a)、(b)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有关;比较
实验(b)、(c)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三、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甲、乙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B、C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和PC。
则PA、PB和PC的大小关系是;
2.一只底面积为0.0lm2的盛水烧杯放在面积为l.4
m2的水平桌面上,烧杯和水总重为20N,烧杯中水深0.1m,求:
(1)杯底受到水的压强
(2)杯底受到水的压力
(3)桌面受到盛水烧杯的压强
四、拓展提升(各学生独立完成)
1.如图所示是某栋楼房供水的水路示意图,放水时水龙头与水塔构成了一
个,若将水龙头(相同型号)单独打开并将开关旋至最大,则
(选填“甲”或“乙”)水龙头出水速度大。
2.一个游泳池,如果将它的长、宽、深都增加为原设计的2倍.则在装满水时,池底受到水的压强增加为原来的()
A.2倍
B.4倍
C.6倍
D.8倍
3.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
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
P乙。
4.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
()
A.PA>PB
FA>FB
B.PA
FA=FB
C.PA=PB
FA
D.PA
FA>FB
5.(提高题)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三个质量和底面积相同的容器A、B、c中装有深度相同的水,则
(1)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PA
PB
PC;
(2)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A
FB
FC;
(3)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A
FB
FC;
(4)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A
PB
一、存在的问题
中考化学既是毕业考试,又是选拔人才的考试。化学中考总复习的目的除了使学生做到掌握普通的知识规律,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以适应中考的需求。传统的初三复习教学,往往是教师按照章节进行复习,总结出一种方法后,学生随着套用,教师再讲,这种“讲—练—讲”的模式使学生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过程,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练习中,采用的是“题海战术”,训练的目的是应付考试。其主要的问题如下。
1. 教与学相脱节。
只有教师的“教案”,无学生的“学案”;在一堂课中教师把整章的内容梳理一遍,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是“炒冷饭”,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是“又是一团模模糊糊的浆糊”;只写教师要讲的,少写学生要练的,上课抄题或投影,一是浪费学生的时间,二是不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当好“导演”,而是充当“演员”,学生则当“听众”,只能被动地听教师讲,无独立思考活动,没有生动的竞争学习和快乐的协作学习。
2. 题海战术。
一视同仁,不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整个班级甚至整个年级都做同样的题目。且所选习题量大、难度高,学生课后做题,教师课上只讲题,未能充分发挥所选例题的作用,进行总结知识,形成解题技能,开发学生能力的功能。
3.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按照自己预先备好的教案和进度,一味地讲,把学生
当作盛放知识的容器,却不知道学生是否能承载下这些知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至于学生掌握如何心中更无数,也就谈不上对学生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教学手段单一———粉笔+黑板,未能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化学实验、投影、电脑、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课堂容量小,教学节奏慢,效率低下,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教师不能消除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不能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不能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发展。
二、专题复习学案的设计与实施
1. 专题的划分。
初中化学总复习的知识点多且分散,如按课本章节顺序复习,学生做题往往是“看看很简单,做做就出错”。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考纲要求和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对复习内容进行重组,通过专题形式从纵横两方面对知识进行归类、联系,以求复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对知识进行专题划分时,我们一般应体现以下两条原则。
(1)知识梳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根据这一原则,将初中化学知识分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五大专题,同时每个专题又可划为若干个小专题,一般一个小专题用1—2个课时进行复习。
(2)突出重点知识复习与关键能力培养相结合,选择提高学生素质的重点、难点、疑点、常考点和生长点的知识进行专题编排和设计。
2. 学案设计原则。
在设计学案时,要清楚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而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是为了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而编写的,其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按照课时进行。
分课时安排复习内容,可以控制本课时的知识容量,加强内容的针对性、计划性,可有效地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学案或一个小专题的内容分成好几个学案,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2个课时。能较好地实现课时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以问题形式进行。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究性的问题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创立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在课堂上通过学案激发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能力,提高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成功,内化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还课堂给学生。在设疑、质疑、释疑、激思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强化学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准备学案时不容忽视的是学案导学,教师要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
[5]戴炜栋,王栋.语言迁移研究:问题与思考[J].外国语,
[6]蔡金亭.中国学生英语过渡语中的作格动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02).
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4)要注意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水平有高低层次,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复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使不同的学生通过同一课时都有提高,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学案内容。
每个学案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2)学习目标;(3)学习重点、难点;(4)回顾知识要点;(5)例题;(6)课堂互动;(7)跟踪训练。这七点要有机结合,各有侧重,具体如下。
(1)课题。
本课时所讲内容的标题,简洁明了。
(2)学习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制定本课时的具体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课时复习的要点和方向,在知识目标复习要求的描述中可用“识记”、“理解”、“会用”、“综合”等行为动词。
(3)学习重点、难点。
提炼归纳考点知识网络,提示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点框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4)回顾知识要点。
教师可以将每个课时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设计成填空、图解式、图表式、问题式方案,帮助学生回顾和梳理知识,在知识问题设计时要做到基础、全面、系统;也可将这些知识点设计成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辩析等方式,找准重点、突破难点、消除疑点、拓展生长点。目的是启迪思维,培养能力。
(5)例题。
教师可精选近两年苏州市及全省十三市模拟题、中考题。例题选择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涉及本课时知识为主,并重视知识的综合应用。要有利于知识巩固和技巧、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2)多种题型合理搭配,由易到难编排题目。(3)控制习题数量,以课堂完成80%左右为宜。(4)避免教师占过多讲解时间。只有题目,目的是通过课堂解题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形成解题思路,总结规律和技巧,达到解答的规范性,重在培养方法。练习中也可适当给出提示或答案,帮助学生自我检查。
(6)课堂互动。
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其设置体现“阶梯式”的原则,避免在同一知识、同一层次上的机械重复,摒弃过难、过大、过深。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7)跟踪训练。
学案的20%左右习题可作为课后习题,按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为3∶5∶2的比例来编写,同时兼顾程度较高的学生,教师可适当编拟一些选做题,使他们“吃得饱”,同时可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水平。
4. 学案的使用。
(1)课前准备。
学案一般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起预习的效果,让学生在课前明确复习目标,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如基础知识部分可在课前完成,对基础知识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易混淆的概念等做好标记,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以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提高复习质量。
(2)课前检查。
课前检查的目的是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该做的准备工作,使学生有效地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3)课堂学习。
(1)问题方式。基础知识的教学可通过问题方式进行。我利用每堂课开始的5分钟,让学生讲解和复习基本知识点。学生讲得不当之处,其余学生提出疑问或修改补充。然后我利用投影仪将本节课所需复习的基本知识点放出,让学生明确疏漏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既巩固了基本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演说能力,并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师生共鸣。
(2)讨论。对于重点的知识一般宜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前后排4人)研究模式进行,让各层次的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探索、汇报学案中设计问题的解决策略,使各点的教学目标得到落实,对学生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点拨,以悟为果。
(3)精讲。学案中的例题,教师可让学生先尝试解题(可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解题见解,集思广益,形成多途径、多思路解题(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生解题中出现或教师预先备好的典型错例,放手让学生寻找错误所在,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教师对解析思维、方法、技巧进行总结,达到真正把例题搞懂。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对某些例题展开,指导学生一题多变,培养学生触类旁通能力。
(4)精练。练习是促进知识迁移,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课堂上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此间教师应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4)课后反馈,再查。
对课堂效果的反馈,一是要求学生在课后对学案进行消化、整理、补充、归纳,这一点教师无法知道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二是课堂上未完成的部分也在课后完成,并完成跟踪练习且于当天上交。通过对每位学生的学案进行认真、细致审阅,教师就可发现其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可进行个别辅导解决,对共性的问题则下一课集体讲解,真正做到教学一步一个脚印,收到实效。
三、教学感悟
1. 教师分工合作,发挥集体智慧。
做好复习课的整个学案,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一项庞大的工作,且不免有想不到的地方,这就需要教师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分工合作。各人再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对学案进行二次备课。虽然这样投入的精力很多,但很值得。因为整个教学中所使用的是教师自己编写的材料,是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教师不需要在学生已经懂了的问题上花时间,不需要在大多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上花时间,不需要在毫无意义的板书上花时间,这切实提高了教学效率。
2. 优化了“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性减少,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增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导演”,而学生是“演员”,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就“学案”提问,也可以离开“学案”提问,改变以往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教师讲,无独立思考活动,无生动的竞争学习的状况。对于“学案”中的问题教师一般能作出肯定答复,而对于学生随机提出的问题,尤其是涉及跨学科的问题,教师往往不能立刻作出回答,甚至以后也不一定能作出回答,但有些学生却可能作出回答,因而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之间互动增强。因为学生课前做了充分的认知准备工作,使教师能提高45分钟的容量和教学质量。学生有准备地、有侧重地听课,提高了听课的质量和听课的效率。学生能积极参加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动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与施展。
3. 教师终生学习的意识增强。
“专题复习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负担,但现代社会科技、信息发展迅速,教师如果不增强自我学习,会因为知识面的不宽,最新科技成果的了解甚少,在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的应用性、发散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实行“专题复习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会督促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下的适应力。
摘要:中考化学既是毕业考试,又是选拔人才的考试。传统的初三复习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运用学案导学模式,通过对专题的划分,根据学案设计原则,准备充分的学案内容,有效地使用学案,以使学生能积极参加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下的适应力。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学案;中考;英语复习
我校近年推行的“自学—探究—反思”一体化教学学案改变了传统复习模式,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和斗志,让最后的复习也变得高效。
一、让复习有了整体性
以前的复习,尤其是到了最后一个月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大多数教师每天要印很多试卷,费时、费力、费资源;并且,那些试卷上的知识点很零散,学生不容易把握,往往做过就忘,自然而然地就成为无效的题海战术。当学生拿到试卷时,总是对着满满的卷面心生怨恨,教师和学生陷入了“彼此折磨”的恶性循环。而我校的“一体化”教学学案,一改这种凌乱低效的复习,从根源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1.指导学生树立整体观念
“一体化”教学学案把教材看作一个整体,注重技能不可分割,把握内容的关系,即新中有旧,旧中有新,新旧结合,步步提高。在整个初三总复习阶段,相應的“一体化”教学学案从单词复习开始,到词组复习,最后到句型、语篇的复习,都注重整体性,不把知识点孤立起来,即使复习一个单词,也须具备整体观念,从其词形、读音、词义、搭配关系、语法特点等各方面,联系有关的已学内容,以达到整体巩固的目的。
2.指导学生学会“集零为整”,使知识系统化
“集零为整”是把学生学过的分散、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佳复习效果。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一种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发展了教师研究和处理教材的能力、收集和分析有关教学信息的能力以及反思进而改善教学的能力。而学生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每人几本练习资料,搞“题海战术”,避免了无用的重复劳动,做到了真正的“减负”。因此,“一体化”教学学案成为考前复习的最完善的资料。
二、让复习有了针对性
在第一轮的复习中,基础知识已经基本巩固,基础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为使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提高一个层次,在第二轮复习中,就要对知识和技能分系统进行单项训练。“一体化”教学案注重课程标准、新教材和《中考说明》这三者的有机联系,准确把握方向,在中考复习指导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1.“一体化”教学学案打破了每册之间、每单元之间的界限
按知识属类、结构及其逻辑关系重新组合和归纳,对教材进行整合,对知识点进行专门的单项训练的归类,如时态、语态和句子结构等,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就有了针对性的知识结构,在面对综合试卷时也就不会那么迷茫了。
2.在编写“一体化”教学学案时,结合了中考题型进行单项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对各种题型的适应能力
在课堂复习最后,都会有一篇能力题,如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或者是阅读表达,经常是补充往年的中考真题,重点强调综合训练学生的知识运用、解题思路、答题技巧,彻底铲除中考中可能遇到的难点、易混点,针对考点,精心设计模拟练习,有利于使学生形成知识牢固、思路开阔、灵活机敏、轻松出战的应试能力。
三、让复习有了层次性
首先,以前的复习课为了赶进度,一上课直奔主题,打开书本一页一页地说重点,学生只要划或记就行了,真有教师唱“独角戏”的感觉,枯燥乏味的程度可想而知。现在“一体化”教学学案提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主体,主角让学生扮演,教师只发挥自己的导学作用,如相关方法的指导,必要的示范、引领;必要的重点、难点解疑。设计的活动和练习面向各个层次的学生,而不是定格在死记硬背的单一层面上。如在整个学案中,分为基础知识复习和能力训练题。基础知识部分包括单词复习、词组复习和句子翻译。对于中下等学生,能掌握好基础训练部分就可以了,而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较好的学生,就必须进行相关的能力训练以及相应的能力题应试技巧。通过“一体化”教学学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
其次,在“一体化”教学学案中,第二部分是课堂训练,最后一部分是课后训练。在课堂训练部分,所有训练题必须在本节课学习内容的范围内,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必须是学生的薄弱点、模糊点,这样既能使学习内容得以巩固,学习效果得以检测,还能使“课前预习”中对某些知识的缺漏得以弥补,促使训练有的放矢。另外作业量适当,难易度适中,题目分为巩固题、提高题。通过对巩固题的练习,能让学生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点、难点;提高题是对课堂所复习知识的拓展和加深,训练目的是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同时,“一体化”教学学案的课堂学习从单词复习、词组复习,到句型复习,以及能力题的训练,层层递进,步步紧扣,这样的安排能给学生一个紧张有序的心理暗示,从而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张正东.外语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一、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中考作文的应对能力
2、使学生掌握考场作文的技巧
二、知识链接
见《2011年语文中考作文复习资料》、《2011年语文中考快车道》及其它相关作文资料
三、学法指导
(1)预习阶段(课前)
学生自学复习《2011年语文中考作文复习资料》、《2011年语文中考快车道》及其它相关作文资料,并明确学习目标:
1、提高中考作文的应对能力;
2、掌握考场作文的技巧。对自学中不能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以便提问。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
(2)课堂学习阶段
A各个学习小组由组长先向老师汇报本组预习情况。B各个小组针对预习中提出的质疑进行讨论,要求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由组长归纳好讨论结果。
C教师巡堂,适时指导。
四、检测、反馈学习成果阶段
1、各个学习小组选派代表上讲台展示(书写或口述)本组学习的成果
2、展示过程中,其他同学可以对疑惑地方提问,由展示小组或其他小组补充解答
3、学生随堂练笔,并抽样展示
4、教师在难理解处作适当指导
5、五、点评总结
师生对各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表扬学习表现优异的同学
六、布置作业
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600字
课题:复习7 时事政治热点专题
班级
姓名
一、2010年政治中考时事政治热点问答 1、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我国人民仍然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主要原因有哪些?(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答: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结果。
2、新中国成立60年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
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前列,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逐步走向大繁荣大发展,各族人民精神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等等。
3、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和公民应该怎样做?
答:(1)国家:应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沦、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公民:应树立责任意识,爱岗敬业,服务社会;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开拓创新;应激发爱国热情,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应关心国家大事,参与国家管理,为国家建设献计献策等。
4、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甲流预防工作表明了什么?积极预防甲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和政府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到公共人群密集场所的机会,对于那些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可以考虑戴日罩,降低风媒传播的可能性;突发高热、咳嗽、流脓涕等症状应当及时去医院诊治。
5、举办上海世博会的意义是什么?
答:举办上海世博会对展示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文明、展示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辉煌成就、展示我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对促进我国同各国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我国人民同各国各地区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经济全面复苏,都具有重要意义。
6、假如你要报名成为一名世博会志愿者,请说出你参加的理由。
答:奉献爱心,支持世博事业;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能力;参加世博会是展示当代青年精神风貌和文明素质的舞台等。
7、你认为应当具备哪些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志愿者?
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组织纪律性强;有较强的责任意识;热情大方,尊重他人;对人守信,对事负责等。
8、作为青少年,你能为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做些什么?
答: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展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土的精神风貌;做世博会的义务宣传员,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为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贡献力量。
9、中央连续7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关注“三农”问题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答: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我国目前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
10、为什么说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
答: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11、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取消农业税,对农民进行粮农补贴;全国城乡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
12、为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党和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贫富差距;依法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维护教育公平;建立健全公共医疗卫生体系,依法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政府依法行政,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13、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有利于克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14、请你为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国家在各项政策上大力扶持;大力发展中西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提高当地人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开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
15、说明我国依法惩治腐败分子的必要性。
答:是依法治国、维护法律尊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践行“三个代表”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16、我们应该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答:坚持依法治国,不断健全完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严惩腐败行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人民群众监督,健全监督机制;在党员干部中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17、依法惩处腐败分子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走依法治国的道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公民应依法正确行使权利;公民要学法、懂法、守法、护法,依法律己,依法办事,敢于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每个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
18、为了事业,李登海远离家乡和亲人,连续29个春节在海南搞玉米加代育种。他凭着坚强的意志,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潜心育种,矢志不移,取得了优异成绩,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他的玉米种子已累计在全国推广10亿亩,直接增加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2009年9月,李登海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李登海的事迹主要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至少三个方面)答:坚强的意志是人们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大力弘扬敬业奉献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新时期,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以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理想。
19、什么是低碳经济? 答: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20、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和发展低碳经济?
答: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要求。
21、请你列举走进低碳生活,做一个“低碳达人”的具体行动或做法。
答:关掉多余的电灯,白天少开或关掉电灯,随手关灯;不用电脑时及时关闭电源;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空调的夏季温度不要开的太低,冬季不要太高;衣服洗净后,挂在晾衣绳上自然晾干,少用烘干机;条件允许下多种一棵树。
22、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答: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生态环境的恶化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为破坏生态环境情况严重;生态文明建设将会影响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23、建设生态文明应树立怎样的理念?
答:首先,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的理念。其次,树立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理念。第三,树立珍爱和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第四,树立生态效益是长远的经济利益,保护资源和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加强生态建设就是提高竞争力的理念。
24、加强网络监督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有利于公民更好地行使监督权;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可以促使政府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5、在网络上行使监督权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遵守网络道德;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等。
26、在规范网络监督方面,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答:国家立法机关要建立健全网络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各级党政机关要主动转变观念,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党和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机制,为民众的诉求、信息充分流动提供足够的空间;网民要实事求是,依法行使监督权。
27、为什么要加强民族团结?
答:民族团结是国家长治久安、兴旺发达的保证;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繁荣昌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28、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中学生能做些什么?
答: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不做有损于民族团结的事;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关心爱护少数民族同学。
29、请你为国家如何加强民族团结建言献策。
答: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不动摇;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千部和各类人才;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坚决同各种违反国家法律、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30、国家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顺利进行。
31、就如何铲除黑恶势力提出自己的建议。
答:坚持依法治国,坚决捍卫法律的尊严;加强立法,加大对黑恶势力的惩治力度;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为铲除黑恶势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公民要增强责任意识,做有正义感的人。
32、国家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体现了教材中哪些观点?
答: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刑法的主要任务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33、公民怎样自觉维护正义?
答: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做有正义感的人。
34、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有何意义?
答:有利于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对一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35、请你为整治互联网和手机淫秽色情提出建议。
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综合治理,努力形成良好舆论环境;用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占领网络信息市场;青少年要依法自律,自觉抵制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的侵害;社会各方面联合行动,务求实效,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36、为了防范手机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的侵害,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
答:不链接、不浏览互联网和手机淫秽色情信息及低俗信息;认清其危害,倡议同龄人共同抵制;积极举报违法违规行为,为整治互联网和手机淫秽色情尽自己的社会责任。
37、澳门回归十年取得的辉煌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在澳门得到全面贯彻实施;澳门经济实现持续增长,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保持稳定;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和合作日益加深;对外交往更加活跃,国际影响不断扩大。
38、澳门回归十年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答: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中央政府的支持;澳门特区政府以及澳门同胞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39、澳门回归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明了什么? 答:“一国两制”方针一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澳门成功建设和发展的制度保障和法治基石;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
40、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净化文化市场环境;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等。
41、列举在我们身边存在的低俗文化现象并说说它们的危害。
答:(1)低俗文化现象:色情、淫秽、凶杀、暴力等书刊音像制品;算命、祭鬼神等封建迷信活动;巫婆、神汉利用封建迷信骗钱害人;发黄色信息、讲黄色笑话等。
(2)危害:败坏社会风气;损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等。
42、请你就如何净化文化市场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黑网吧等;文化经营单位应增强社会责任感,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等;公民要依法自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发现黄色文化、信息和非法出版物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等。
43、在分配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人差距悬殊。
44、改革分配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改革分配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45、2009年,中国与世界互动口益增多:“正月外交”、“秋季外交”、联合国系列峰会、二十国集团金融峰会、“金砖四国”峰会、达沃斯论坛年会、中非合作论坛会议、赴欧采购团、法兰克福书展、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中国—东盟博览会、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声音、中国力量、中国形象日渐凸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中国积极增强与世界的互动有什么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答:(1)有助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助于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可以提高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有助于促进世界的和谐与繁荣等。(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民族科技创新能力;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求同存异,在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要尊重世界各国的文化等。
46、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有哪些?在这方面,你有何打算?
答:(1)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同时,自己的行为还可以影响众多人一起为社会作贡献。(2)利用一切机会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和需要帮助的人献爱心;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等。
47、党和政府积极部署抗击寒潮暴雪灾害说明了什么?
答: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党和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
48、党和政府部署抗击寒潮暴雪灾害有何重要意义?答: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提高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有利于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9、我国取得抗击寒潮暴雪灾害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答: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我国不断提高的综合国力;各部门、各地方紧急响应,团结合作,快速应对;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积极奉献等。50、酒后驾驶行为会带来哪些危害?
答:损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扰乱道路交通秩序;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51、国家开展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体现了教材中哪些观点?
答: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切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我国法律的一项重要任务;党和政府关注民生。
52、开展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有何重要意义? 答: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3、请你为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出谋划策。
答:立法机关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执法机关应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交通部门要加强对驾驶员的法制教育,提高驾驶员依法行驶的安全意识;全社会要形成合力,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人民群众要积极行使监督权,对于违法驾驶的行为要敢于举报等。
54、中国采取多项措施应对金融危机、迅即参与海地地震救援行动说明了什么?
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是世界上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倡导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55、为推动世界的和谐与繁荣,中国应做些什么?
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环境,共同采取措施应对国际问题;我国要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树立起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弘扬平等、开放、包容的精神,提倡不同文明和谐共处、互相学习、彼此借鉴。
56、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为推动世界和谐与繁荣做出贡献?
答: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要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关心国际形势,关注全球性重大问题;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坚决反对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和分裂主义,同情、支持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业;积极支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做出贡献。
57、各国应该怎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答: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事关人类生存环境和各国发展前途,需要各国进行不懈努力。各国要切实履行各自责任,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发达国家要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也应尽最大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58、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答:我们青少年应该树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培养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行动起来,倡导低碳生活,做一个“低碳族”。如使用节能灯、少吃日香糖、使用环保袋、双面打印、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都可以做到减少碳排放。
59、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尽快使所有学校的校舍、设备和师资达到规定标准。让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什么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民同享优质教育资源,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1)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维护教育公平的需要,有利于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建立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加强基础教育资金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薄弱地区和落后地区教育的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60、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2010年联合推出“我向总理报民生”的两会征集活动。2009年温总理在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亿万网民在线交流时曾说:“倾听群众真实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参与到“我向总理报民生”的两会征集活动中来,把我们真实的声音报告给总理。2010年两会,你最关注哪些民生话题?为更好地解决这些民生问题,请给政府提几点建议。答:(1)住房;物价;收入;就业;环保;医疗;教育;食品安全。(2)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缩小贫富差距;依法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维护教育公平;建立健全公共医疗体系,依法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政府依法行政,保护广大群众的合法利益。61、2009年以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千部问责有关规定,对703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2009年对703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说明了什么?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有何意义?
答:(1)2009年腐败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显示了党和政府反腐败的坚强决心,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严惩腐败行为。(2)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保证;有力地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维护了法律尊严;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等。62、2009年12月8日,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做好冬季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确保广大学生安全。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这一惨剧发生在晚自习下课之际,学生们在下楼梯的过程中,一学生跌倒,骤然引发拥挤,造成8人死亡、26人受伤。回答下列问题:党和国家为什么重视校园安全?为了防止校园踩踏事件的发生,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答:(1)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明辨是非能力差,容易受到意外事故和不良行为的侵害;作为学生,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校园的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2)国家:要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防止犯罪分子对学生的侵害;严格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完善相关的设备设施;定期开展学生逃生技巧演练。家长: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学生:在上下楼梯时靠右走、慢行、不停留、不拥挤、不打闹,互相礼让,听从老师的指挥,防止踩踏、挤压;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63、2010年2月11日人民网报道,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对2008年问题乳粉彻底清查,坚决予以销毁,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严厉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切实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做到发现一起,严厉打击一起,确保食品安全。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为避免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1)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的需要;是维护市场秩序,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2)国家应加强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食品企业生产的监督,对违法者坚决予以查处;生产者应严格遵守法律,依法规范自身行为;销售者要坚守诚信,保证不销售失效变质的食品;消费者应增强维权意识,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2010年中考政治热点提问角度预测
1、国庆60周年大阅兵对国家与青少年的启示有哪些;网友为祖国表达祝福,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给祖**亲拜大年活动”表达的是我们怎样的一种情感;用对联或者短信的方式表达一下你对祖国的祝福;我们在给祖国拜年的同时,还应给哪些人拜年,请说明理由等。国庆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意义有哪些;“有信心、有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信心与能力”来自哪些方面;青少年参加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会有哪些收获,结合不同背景材料分析60年翻天覆地巨变给我们的启示;建国60年来我国已经实现的目标有哪些等。
2、开发绿色能源符合我国哪些国情;青少年在学习、生活、出行中怎样成为“低碳一族”;我国为什么要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向世界作出承诺表明了什么,哥本哈根会议,中国发挥的积极作用表明什么;探究气候变暖的危害、形成的原因有哪些;你身边的浪费现象(特别是粮食浪费现象)有哪些,针对浪费现象提出你的建议;生活中存在的浪费现象形成的原因有哪些;你想对经常浪费粮食的人讲清哪些道理;国家提倡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符合我国哪些国情;青少年在生活中怎样节约粮食;你认识的新能源有哪些;农村推广沼气池建设的意义有哪些等。
3、“双百”活动的内容;“双百”活动的意义;青少年参与相关活动有何意义;先进人物事迹给青少年的启示有哪些;你知道本地的“双百”人物有哪些;“双百”评选活动属于什么建设;“双百”和英模人物的品质有哪些;参与活动后你有何感想;“双百’,评选活动的最根本目的是什么;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属于同一地区的英模人物有哪些,典型英雄的图片、诗歌、事迹、名言反映了哪些精神与品质等;不同时期英模的责任各是什么;如何看待在救人行动中“一方英雄舍生取义,一方捞尸索要天价”的现象;如何看待“大学生用生命救人值不值”的争论;“暴走妈妈”事迹为什么让你感动;从钱学森身上我们领悟到哪些精神品质;钱老的精神品质对我们的启示有哪些;牺牲的8名维和警察在令我们悲痛的同时为什么又让我们骄傲和自豪。
4、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原因是什么;公民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处理新疆暴力分子符合法律哪些精神,体现了哪些作用;我国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建国60年我国少数民族取得成绩的原因有哪些;公民如何维护国家安全与民族团结;哈米提·艾合买提为什么能够当选责任公民;维护好新疆和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对国家发展有何重大意义;国家如何才能维护好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发展;在新疆考察期间,谈及惠民举措,温总理为什么强调“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政府要把该做的事情办得更好”等。
5、国家积极预防甲型流感保护了公民哪些权利,体现了哪些治国理念;在生活中应如何预防甲型流感;根据漫画或者情境找出在防治甲型流感中不健康、不文明、不合法的现象与做法;手机淫秽色情信息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哪些角色负有责任;手机不良信息会侵犯未成年人哪些权利;各部门联手打击手机色情网站,国家加强立法,企业与家长实施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体现了哪些保护;为什么手机淫秽色情网站会受到法律严惩;你对传播手机淫秽信息的行为如何认识;对初中生在校园中使用手机你持怎样的态度;举报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体现了公民具有怎样的品质,行使了什么权利;青少年在防范手机淫秽信息中负有哪些责任;为解决手机涉黄问题你有哪些建议;如何看待网络“偷菜”游戏的利与弊;各地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关举措的依据、意义有哪些;在中学生中开展经典朗诵活动对青少年的素质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参与经典朗诵活动你会有哪些收获,结合具体材料谈谈你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
6、中国参与国际合作体现了坚持怎样的外交政策、基本国策;我国为什么要参与国际合作;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中国外交取得的成绩对国家和青少年的启示;中国政府和人民积极参与海地灾区救援表明了什么;中国为什么要参与海地救援;海地与中国汉川地震中不同的救援与重建效果表明了什么等。7、2010年国家实施各项关注民生举措的意义;民生举措符合我国哪些国情;党和国家关注民生表明什么;解决看病难、养老难的根本途径是什么;缩小贫富差距有何现实意义;国家促进黄河三角洲、海南省、中部、东北等地区发展的举措基于哪些国情、措施的积极意义有哪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符合我国哪些国情,相关举措会对国家、未成年人产生哪些积极影响;结合材料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意义,体现的国情;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为什么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表现了怎样的治国理念;结合材料解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现了教材哪些知识,符合哪些国情;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的根本途径是什么;从教材角度综合分析怎样做才能把“蛋糕”分好等等。
8、我国为什么要重视科技创新;结合材料分析科技创新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的原因,体现的精神有哪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是什么;国家采取多举措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意义有哪些等。
9、酒后驾车专项整治行动的意义;整治酒后驾车体现了法律哪些特征与作用;你想对酒后驾车司机说些什么;酒后驾车为什么要受到法律惩罚;你身边存在哪些交通不文明行为;遇到交通不文明现象你该怎么办;酒后驾车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开展交通安全“进学校”活动体现了什么,此活动有何积极意义;《选举法》修订体现了哪些知识;侵权责任法通过的意义;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在保障人权上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在网络中如何维护自身和他人权利;整治虚假低俗广告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哪些权利;在消费中各种“潜规则”对消费者造成哪些侵害;根据具体事例分析赌博的危害,未成年人面对赌博现象应采取怎样的态度与做法;结合具体材料与情境分析改革的作用等。
10、如何看待网络“偷菜”游戏;如何看待“10·24”英雄群体的价值观;如何看待酒后驾车的各种言行;未成年人该不该带手机;对于圣诞节与春节你有何看法;如何看待中国作家起诉谷歌侵权案等。
八上 Unit 3 一Phrases:
1.babysit her sister =look after =take care of 照顾她的妹妹 2.spen d time with friend
和朋友度过时光
3.go camping/ hiking /sightseeing/ fishing/shopping 去宿营/徒步旅行/观光/钓鱼/逛 4.go bike riding 骑车观光
5.go away for too long
离开很久 6.sleep a lot 睡大觉
7.go to Tibet for a week
去西藏一周
8.visit my friend in Hong Kong 拜访我在香港的朋友
9.how long 多久
10.relax at home 在家放松
11.send me a postcard from Hong Kong
从香港寄给我一张明信片 12.show me your photos =show your photos to me 给我看你的照片 13.get back t o school =return to school 回到学校 14.rent videos 租录像
15.ask you a few questions about your vacation plans 问你几个关于假期计划的问题 16.ask you about pla ces to visit in China 问你有关去中国参观的地方 17.plan to have a very relaxing vacation 计划去度一个很休闲的假期 18.take a long vacation this summer 这个夏 天度过一个长假 19.think about doing sth 考虑做某事
20.decide on sth 决定某事 decide on doing sth /decide to do sth决定做某事 21.want to do something different 想做些不同的事
22.finish doing sth 做完某事eg.finish making my last movie 完成我的上一部电影 23.a good place to go sightseeing 去观光的好地方
24.leave for Hong Kong on Tuesday 在星期六动身去香港
leave Shanghai for Beijing 离开上海去北京 25.take sth with sb 某人随身带去某物
26.can’t wait to do sth 迫不及待做某事
27.be famous for…以…而著名b e famous as作为…而著名That sounds interesti ng 听起来很有趣 二Sentences:
1.Wha 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 I’m visiting my grandmother.假期中你打算做什么?我打算拜访我的祖母。
2.What is he doing for vacation ? He is babysitting his brother.假期中他打算做什么?他要照顾他的弟弟。
3.When are they go ing ? They are going next week/on the 12th/Monday.他们什么时候去?他们将在下周/十二日/星期一去。4.How long is he staying? He i s staying for a week.他准备在那呆多久?他准备 在那呆一周。5.What’s it like there ?
那个地方怎么样?
6.Where are you going for va cation ? I’m going to Hawaii for vacation.你打算去哪度假?我打算去夏威夷度假。7.I he ard that Canada is beautiful ,and I know there are many people there who speak French.我听说加拿大很美,我知道那有许多人讲法语。
8.I hope I can forget all my problems.我希望能忘掉所有的问题。9.I’m planning my vacation to the south of Italy this weekend.我计划这个周末去意大利南部度假。
10.Who are you going with? I’m going with my parents.你准备和谁一起去?我准备和我的父母亲去。
三、基础题
1.What’s she doing for vacation? She is
her sister.A babysit
B babysits
C babysiting
D babysitting 2.When
did
you
finish
these picture?
A draw B drawing
C to draw D drew 3.They are going to the countryside for vacation.are
they
for vacation? 4.When are you going to Hong Kong?= When are you
Hong Kong? 5 Doing some exercise every day is important.同义句
very imporant
Some exercise every day.6.我刚拍完上一部电影 I just
my last movie.7.泰国是个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Thailand is 去长城时别忘带相机
to
the camera
you when you go to the Great Wall.四 中考链接:
1.I hear Mr.Smith is coming t o give us a talk ____.A in this afternoon
B.on tomorrow morning C.at this evening
D.next Monday morning
2.The boy with two dogs ___ in the yard when the earthquake rocked the city.A.is playing B.was playing C.are playing D.were playing 3.I hope you will have a good time there.=I hope you will ________ _______ there.4.Her sister is sta ying there from July 15 to August 20.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her sister staying there ? 5.I’m going shopping with my mother.______ ______ _______ goin g shopping _______ ? 6.他想问我有关我英语学习的情况.He wants ________ ________ me _______ my ________ ________
7.你何时从伦敦回来?
When did you ________ ________ from London? 8当你回家时,把你的照片给我看一下。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when you _______ _______ _______.初三英语第一轮复习八年级(上)Unit Four 一. 词组
1.take the/a subway/boat to school = get/go to school by subway/boat
乘地铁/船上学
2.take the/a bus/train/taxi to work=go to work by bus/train/taxi 乘公交车/火车/出租车上班 3.ride the/a bike to the subway station = go to the subway station by bike 骑车去地铁站
4.walk to school = get/go to school on foot 步行上学 5.drive to work 开车上班
6.go to school in one’s car/by c ar 坐车上学 7.how far/long/soon/often 多远/多长时间/还有多久/多经常 8.from home to school 从家到学校 9.take him to school 带他去上学
10.on the school bus= by school bus 乘学校班车
11.depend on 视….而定,取决于 12.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在世界的其他地方
13.means of transportation 交通方式
14.be ill in(the)hospital 生病住院.have a quick breakfast=have break fast quickly匆匆吃早饭 16.leave for sch ool 动身去上学
17.a large number of 许多,大量的 a small number of 少数 the number of… …的数目 18.in North America 在北美 19 be different from 与…不同 20 think of 想起,认为 get to= arrived at/ in=reach
到达 二.句型
1.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 I ride my bike(to school).你怎样到校上学?我骑自行车上学
How does he get to school?
He walks to school.他怎样到校上学?
他步行上学 2.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 ? 你家离学 校多远?
It’s three miles/ten minutes on foot/ten minutes’ walk.三英里/步行十分钟
3.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get from home to school? 从家到学校你通常花多长时间 ?
It ta kes me 25 minutes(to get from home to school).我需要二十五分钟(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omething)(某人花多长时间做某事)4.be +距离+(away)from
离某地多远
Li Lei’s home is about 10 kilometers(away)from school.李雷家离学校约十公里
5.That must be a lot more fun than taking a bus.那一定比坐公交车更有趣
6.How far do you live from the bus station ? 你住的离车站有多远 ?
I live 10 miles from the bus station.十英里 He rides his bike to the bus station.= He goes to the bus station on his bike /by bike 他骑自行车去公共汽车站 Some students drive, other students / others take the bus.一些学生开车,另一些学生乘公共汽车.9 In Japan, the most three ways of getting to school are bus, train and bike.在日本,最受欢迎的三种上学方式是公共汽车,火车和自行车 10 Let me have a look.让我看看 If you have a problem, you can ask a policeman.如果你有麻烦,可以找警察
(以if一道的条件状语从句,主句用一般将来时态或情态动词,从句用一般现在时态)If the car comes, you can get into it.If I have time , I will help you.三.基础练习
1.He usually takes the subw ay to school.(划线提问)______ ______ he _______ to school ? 2.她每天花费30分钟锻炼身体。
It_______ ______30 minutes _______ _______ exercise.3.I took the taxi to the airport to meet my au nt.(同义句)I ______ _____ the airport to meet my aunt ______ _____.4.Sydney is thousands of kilometers away from Beijing.______ _______ is Sydney ________ Beijing ? 5 It took
m e half an hour to go to the post office.(划线提问)
it
you to go to the post offic e? 6 Her lifestyle is different from yours.(同义句)Her lifestyle is not
yours.7 My mother spent 100 dollars on the coat.(同义句)My mother spent 100 dollars
coat.My mother
dollars
the coat.My mother
the coat
dollars.The coat
my mother 100 dollars.8 并非所有的学生都乘公共汽车上学
students go to school
.9那肯定比乘公共汽车有趣得多 That
more fun than
a bus.That
more fun than
a bus.10About 10 minutes.A How far B How much C How many D How long
is it from the park to your house?-About 10 minutes’ walk.A How far B How much C How many D How long
四.中考链接
1.It took several years to build Qinghai-----Tibet Railway._____ ____ ____ it ____ to build Qinghai----Tibet Railway? 2.Nobody else in her class lives farther from school than her.She _________ _________ from school in her class.3.你通 常花多长时间到校?
【压强中考复习学案】推荐阅读: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压强和浮力07-10
中考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11-02
大气压强学案01-04
压强总复习教案12-31
压强和浮力复习提高10-04
声现象中考复习学案06-24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教案06-26
压强的教学反思07-15
压强说课稿12-07
压强练习题03-14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