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练习题目

2025-0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化生活练习题目(精选12篇)

文化生活练习题目 篇1

1、《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规定的必须实施的进出口商品检验,是指进出口商品是否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T)

2、国家质检总局可根据需要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调整并公布实施。(T)

3、代理报检单位在接受委托办理报检等相关事宜时,应当遵守出入境检验检疫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并对代理报检各项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T)

4、对外展出、援助、交换和赠送的出境植物、植物产品,无须向检验检疫机构报检。(F)

5、检验检疫机构对预报检的出境货物实施检验检疫,合格的签发《出境货物换证凭单》,不合格的签发《出境货物不合格通知单》。(T)

6、《出境货物通关单》以验讫日作为签发日期,用于结汇的检验证书以信用证中要求的日期作为签发日期。(F)

7、《出境货物报检单》的“货物名称”一栏应按合同、信用证上所列货物名称填写。(T)

8、获得《报检员资格证》的人员,2年内未从事报检业务的,其《报检员资格证》自动失效。(T)

9、某公司进口一批电子仪器,货物从广州口岸入境,目的地为西安,该公司应持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入境货物通关单》到西安办理通关手续。(F)

10、检验检疫机构对检验检疫不合格的入境货物签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F)

11、进口需要检疫审批的货物,必须在检疫许可证规定的口岸入境。(T)

12、申请出国或出境一年以上的中国籍公民应申请出入境人员健康体检。(T)

13、某公司从美国进口一批苹果,从上海口岸入境,目的地为合肥。该公司应向上海检验检疫机构报检,且货物必须由上海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疫。(T)

14、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不再生产的,应当注销认证证书。(T)

15、来自韩国使用木质包装的货物,报检时都须提供韩国官方机构出具的植物检疫证书。(F)

二、单项选择题

1.新疆某外贸公司从韩国进口一批聚乙烯,拟从青岛口岸入境后转关至北京,最终运至陕西使用。该公司或其代理人应向(B)的检验检疫机构申请领取《入境货物通关单》。

A.青岛B.北京C.新疆D.陕西

2.报检后(C)内未联系检验检疫事宜的,检验检疫机构视为自动撤销报检。

A.10天B.20天C.30天D.3个月

3.某公司从印度进口一批液晶显示器(检验检疫类别为L.M/N),贸易方式为一般贸易,报检时须提供(D)

A.质量许可证B.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C.型式试验报告D.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4.购买进口汽车的用户可凭当地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B)到车辆管理机关办理正式牌证。

A.入境货物通关单B.进口机动车辆检验证明

C.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D.进口动机车辆随车检验单

5.办理从美国进口的口香糖的报检手续时,无须提供的单据是(A)。

A.动植物检疫许可证B.关于包装的声明或证书C.食品标签审核证书 D.原产地证书

6.某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外贸合同,进口一台原产于日本的炼焦炉(检验检疫类别为M/),货物自美国运至青岛口岸后再运至郑州使用。报检时,《入境货物报检单》中的贸易国别、原产国、启运国家和目的地应分别填写(A)

A.美国、日本、美国、郑州B.日本、美国、美国、郑州

C.日本、美国、日本、青岛D.美国、日本、日本、青岛

7.以下货物进境时,应按进境旧机电产品的要求办理报检手续的是(B)

A.旧钢制石油管道B.翻新过的印刷机C.旧铁制家具D.废电机

8.太原某生产企业向法国出口一批瓶装醋,外包装为纸箱,出境口岸为上海。在办理本批货物检验检疫有关手续的过程中,按照取得证单的先后顺序,以下排序的正确的是(C)

A.出境货物通关单,品质证书,出境货物运输包装性能检验结果单

B.品质证书,出境货物运输包装性能检验结果单,出境货物通关单

C.出境货物运输包装性能检验结果单,品质证书,出境货物通关单

D.出境货物换证凭单,出境货物运输包装性能检验结果单,出境货物通关单

9.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中,某商品的检验检疫类别为“L/M”,这种商品入境时检验检疫机构将对其实施(D)。

A.商品检验B.动植物检疫C.食品卫生监督检验D.民用商品入境验证10 某公司从瑞典进口一批植物种子(纸箱包装),进境口岸为天津,货物目的的地方西安,入境报检时无须提供的单据是(C)

A.合同、发票、提单

B.关于包装的声明或证书

C.《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D.陕西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准许调入函”

11.汉译英:“进口;销售合同”,正确的翻译为(A)。

A.import;sales contract B export;sales contractC.import;bill of ladingD.export;bill of lading

三、多项选择题

1、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主要作用包括(ABCD)

A、是国家主权的体现

B、是国家管理职能的体现

C、是保证我国对外贸易顺利进行和持续发展的需要

D、是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需要

2、对于某报检员的以下行为,检验检疫机构可取消其报检资格,吊销《报检员证》的有(ABCD)

A、未如实申报入境法检货物的最终目的地,致使货物无法落实检验检疫

B、报检时提供虚假的“无木质包装声明”

C、买卖《入境货物通关单》

D、涂改《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3、合肥某玩具厂向美国出口一批玩具(木质包装),货物从上海口岸出境。该玩具厂向安徽检验检疫机构报检时申请的单证有(BC)

A、《出境货物通关单》 B、《出境货物换证凭单》C、《熏蒸消毒证书》 D、《植物检疫证书》

4、销往(ABD)的货物木质包装,须按输入国要求进行检疫处理。

A、纽约B、里约热内卢C、曼谷D、哥本哈根

5、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口化妆品实施后续监督管理,对于(ABCD)的化妆品可以依法采取封存、补检等措施。

A、未经检验检疫机构检验 B、无中文标签 C、未加贴检验检疫标志D、盗用检验检疫标志

6、某公司办理一批出口至美国的番茄罐头(检验检疫类别为R/Q)和一批出口至美国的鲜花(检验检疫类别为P/Q)的报检手续,两批货物都以纸箱包装,(BD)不是办理两批货物报检时都须提供的单据。

A、合同、发票、装箱单B、进出口食品标签审核证书

C、无木质包装声明D、卫生注册证书副本或复印件

7、检验检疫机构对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和欧盟的货物木质包装实施检疫,这里所指的木

质包装包括(ABC)

A、木桶B、木托C、垫木D、纤维板材

8、向日本出口家庭用微波炉(检验检疫类别为LM/N),报检时须提交的单据包括(BCD)

A、出口产品质量许可证B、厂检结果单

C、有关型式实验的证明文件D、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9、检验检疫机构对生产出口(ABCD)的企业实施注册、登记或质量许可管理制度。

A、食品B、化妆品C、玩具D、烟花爆竹

10、以下关于代理报检单位权利和义务的表述正确的有(ABC)

A、报检时必须提交符合检验检疫机构要求的代理报检委托书

B、有权要求检验检疫机构保守有关商业秘密

C、有义务代委托人交纳检验检疫费

D、可以授权他人以自己的名义从事代理报检业务

11、某公司从意大利进口一批牛皮鞋(非法定检验检疫),以下表述正确的有(AC)

A、该批货物不必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

B、该批货物不能使用木质包装

C、如果该批货物出现质量问题,该公司可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检验出证

D、该批货物可以经疯牛病疫区国家或地区转口

12、大连某公司代理沈阳某皮鞋厂从澳大利亚进口一批羊皮(检验检疫类别为M.P/N.Q),经大连口岸入境后运至目的地,该公司报检员于2005年2月23日通过电子方式进行报检(检验检疫机构当日受理报检),次日将报检单及有关单据向检验检疫机构联系相关事宜。以下表述正确的有(ABC)

A、报检单的入境口岸和目的地区分别写“大连”和“沈阳”

B、报检单的报检日期应填写2005年2月23日

C、报检单据中应当包括有关货物包装情况的证书或声明

D、该批货物须由沈阳检验检疫机构的品质检验

13、在办理进境检疫审批手续后,检疫许可证的内容发生以下变化,货主或其代理人须重新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的有(ABD)

A、进口商品由盐渍羊皮改为牛皮B、进境口岸由天津改为大连

C、进口数量由1000吨改为980吨D、输出国家由美国改为加拿大

14、以下物品入境,必须办理特殊物品检疫审批手续的有(ABCD)

A、食用菌菌种B、诊断用试剂C、血液及其制品D、医学微生物的培养物

15、以下商品应在取得标签审核证书后方可办理报检手续的有(BD)

A、从德国进口的智力玩具B、从法国进口的香水

C、出口至马来西亚的纽扣式电池D、出口至美国的咖啡糖

16、进口以下商品,必须向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有(ABD)

A、电池B、旧机电C、儿童玩具D、来自疯牛病疫区的化妆品

17、以下出口货物,其《出境货物通关单》有效期为21天的有(CD)

A、活鱼B、巧克力饼干C、绿豆D、柳条筐

18、进口以下商品,需要事先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的有(ABD)

A、来自泰国的榴莲B、来自比利时的生兔皮

C、来自西班牙的精制棕榈油D、来自巴西的大豆

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患有(ABCD)的外国人将被阻止入境。

文化生活练习题目 篇2

一、设计注重积累, 挖掘体现价值

1. 突出实效性, 让学生在积累中提升。

通过练习可以发现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情况, 对于重、难点是否已经突破, 因此在设计题目时要强调基础, 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高。在教学时, 练习题组的设计以体现不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为前提, 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已有水平上得到提升, 并挖掘出知识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在不断积累中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这样也就体现出了练习的实效性, 使每一名同学都能收获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对学习数学更有信心。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运算律》时, 教师可以先设计一组最基本的练习题, 让学生巩固所学运算律, 然后再进一步探究诸如像25×36这样的题目。好多学生对于两个数相乘只会想到交换律和分配律, 但是对于这个题目来说, 教师提醒应有更简单的算法, 由此就会想到将36分成4×9, 再将4和25相乘, 这样就可以很简单地得出结果, 体现出练习的实效性。由此可见,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积累起更多的解题经验。

2. 挖掘内涵性, 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练习的目的不在于表层的会做, 而是要挖掘其内涵, 探究其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在教学时通过设计的题目让学生分析解决的思路, 探究与其它知识之间的联系, 总结用到的方法, 在潜移默化中就向学生渗透了数学的思想与方法, 从而使学生在解决一个题目时掌握了一类题目的解法, 并以此延伸拓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时, 对于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求法, 教师可以放手给学生, 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尝试解决。有的同学想到了切割的方法, 并且不同学生切割的方式也不同, 也有的学生想到了补充的方法, 但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都是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规则图形, 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这样也就向学生渗透了转化的思想, 挖掘出了解决这类题目的基本思路。

二、设计体现创新, 挖掘学生潜能

1. 开放设计, 激发学生数学潜能。

设计开放性问题既能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又能让学生在现有学习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提高。开放设计让学生不囿于形式, 更多的是进行多方位的思考, 这样, 在同一个问题多样化思维的时候, 就可以发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 也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 习惯上的教学是教师给出大量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 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在测试时仍有很多学生出现计算方面的错误。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更开放一些, 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玩“24点”游戏,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 还能让学生大胆尝试找方法, 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掘了学生的潜能。

2. 有效整合, 促进知识体系的构建。

练习不是重复的记忆, 将知识进行整合才是硬道理, 这也恰恰是学生最需要具备的数学素质。在教学时将学习的内容整合成一定的体系, 在建构内容时应用这一体系, 从而使解决问题时思路更清晰, 分析更到位。因此在设计练习题时要注重将已学过的知识有机组合在一起, 通过解决一个问题来推动对于多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这样才能使学生对于知识融会贯通, 也才能更深地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时, 教师可以随便给出一个分数加减的练习题, 但是要求学生不仅说出计算的结果, 还要总结出由此计算过程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很快就可算出结果, 并进行了叙述:这是异分母的分数加法, 所以要先通分转化为同分母的分数相加, 而通分的理论基础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需要确定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这就是我由这个题目所想到的。由此可见, 通过这一个练习就将本册中的《公倍数和公因数》《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整合在了一起, 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理解。

三、设计联系生活, 挖掘数学本质

1. 生活是数学的根源, 学以致用。

在设计练习题时要以生活为素材,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数学学习的目的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让学生会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从而更好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同时在解决问题时学生会发现生活是个大舞台, 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更好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时, 对于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可以直接以教室为例提出问题, 如要粉刷墙面, 让学生通过给出的数据进行计算, 并求出需要多少涂料。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可知粉刷墙面不是求出六个面的面积, 而只需求出四周和上面, 这样在以后求表面积时学生首先就会想到求哪几个面, 从而做到不漏不多。求出所用涂料也就让学生感受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快乐, 体验到学习的价值。

2.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以思促学。

数学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没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不叫数学问题。在练习题设计时, 要凸显出问题的思维性,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脑思考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体现出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设计富有思维含量的题目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让学生敢于探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从而发展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课堂充满活力。只有观察、思考了, 才能在解决问题时省时、高效。

“生活情景”类作文题目预测 篇3

【试题设计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阳阳考上了县重点高中,为了方便上学,爸爸给他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可阳阳生性胆小,练习骑自行车眼睛盯着地面,身子也不敢坐直,一整天过去了还是不敢上路。爸爸说:“学车要领,一要目光远视,不要顾忌地面上的坑坑洼洼;二要坐直身子,保持重心;三要握紧车把,掌握好方向。”阳阳按照爸爸的指导,很快学会了。

从上面的材料中你受到了哪些启迪?请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导引】

这个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材料可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叙述阳阳学骑自行车,可是一整天过去了还是不敢上路。第二层写阳阳在爸爸的指导下,掌握了骑车要领与技巧,很快就学会了。两个层次,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两个人物,蕴含众多不同的哲理思考。材料的内涵是丰富的,立意的角度也是多侧面的。我们可以沿着事情“结果”和叙事“对象”两大方向对材料进行分析解读。

从阳阳的角度,他生性胆小,刚开始学骑自行车时总是摆脱不了胆怯心理,放不开手脚,故此一直没有进展。运用探因法进行逆向思维,反面寻求正确方法,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迪:凡事只有抛却顾虑,放下包袱,放手一搏,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后来听了爸爸的一番教导,阳阳轻松地学会了骑自行车。阳阳的成功,得益于他谨遵爸爸的教导,掌握了骑车要领。这一成功之道又带给人们许多启示: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是成功的法宝;正確的方法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凡事要巧干,不能蛮干。

从爸爸的角度,他向儿子传授了三条骑车要领,我们可以逐条联想延伸,提炼出众多不同的立意。从“要目光远视,不要顾忌地面上的坑坑洼洼”,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推而广之,要想干成一番事业,就必须要有长远的目光,胸怀全局,不能鼠目寸光。同时,还要抛却心理压力,轻装上阵,不能畏首畏尾,不为琐事所累。由“要坐直身子,保持重心”,可以作这样的生发联想:“坐直身子”指的是一种姿势姿态,使人从中领悟到只有端正态度,才能做好事情。而“保持重心”则重在强调就像走钢丝那样,要保持身体平衡,以防左右摆动。骑车如此,生活中的其他事情莫不如此。第三条要领“要握紧车把,掌握好方向”,从爸爸告诫儿子骑车要掌握好方向,联想到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掌好命运之舵,把握好人生的方向,特别是生活在复杂环境中的人或身居特殊地位的人,更不能利令智昏,迷失了正确的方向,否则就可能会偏离道德航线而误入歧途,以致于遗憾终生。

简单英语练习题目 篇4

一、找出不同类的单词,并将序号写在括号内。(5分)

1.A.pandaB.lionC.dress

()2.A.ArtB.bearC.PE

()3.A.bottleB.threeC.box

()4.A.ChineseB.seeC.Music

()5.A.sevenB.sixC.can

二、单项选择(24分)

1Lookattigers.

A.ThereB.theseC.threeD.tree

2isthis?Itisadog.

A.WhereB.WhatC.WhoD.How

3isthedog?It’sinthebox.

A.WhereB.WhatC.WhoD.How

4areyou?I’mfine.

A.WhereB.WhatC.WhoD.How

5isyourfather?He’sadoctor.

A.WhereB.WhatC.WhoD.How

6ishe?He’smyfather.

A.WhereB.WhatC.WhoD.How

7It’stimegotobed.

A.tooB.toC.不填

8It’stimetogoschool.

A.tooB.toC.不填

9It’stimetogohome.

二年级数学练习题目 篇5

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

列竖式计算。

:80―36―34=71―38―12=62―27+33=53+8―47=

解决问题。

停车场原来停着30辆汽车,开走了8辆,又开来了解15辆,现在有多少辆汽车?

图书室原有文艺书78本,又买来24本,后来借出83本,现在还有多少本?

商店里有50个红气球,40个黄气球,总共卖出了56个,还剩下多少个?

小芳帮老师做红花,上午做了50朵,下午做了46朵,离老师要求做的`100朵还差多少朵?

张华看了一本80页的故事书,第1天看了27页,第2天看了19页。还有多少页没有看?(用两种方法解答)

方法一:方法二:

6.把77本书放到一个三层的书架上,上层放了32本,中层放了18本。下层放了多少本?(用两种方法解答)

方法一:方法二:

列综合算式。

22+13=35―6=综合算式为:

22―6=16+13=综合算式为:

56―20=36+9=综合算式为:

47+7=54―33=综合算式为:

8+19=76―27=综合算式为:

14+26=100―40=综合算式为:

12+17=46―29=综合算式为:

按要求,填表格。

二年级参加美术兴趣小组人数情况统计表如下,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班级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

201班9人是男生的2倍

202班比女生多4人13人

《王维诗四首》练习题目 篇6

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辋()川

炊黍()

饷()

啭()

朝槿()罟()师

临圻()

红萼()

积雨辋川庄作

一、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葘”写田家劳作生活。积雨,久雨不停。诗人登高四望,只见天地一片潮湿,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女人们蒸藜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到东面的田间地头。B、这首诗“诗中有画”。语言富于色彩之美;“争席”、“海鸥”二典,有生活画面,曲折见意。这正是“诗中有画”特色的鲜明写照。

C、颈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写诗人独处山林之乐。在松林之中,诗人看木槿花开花落;采露葵供清斋素食。表面上看起来是太过清幽孤寂,实际上正是诗人对尘世喧嚣生活极为厌倦的写照。

D、尾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是指野外的老人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自适。

二、“积雨空林烟火迟”一句中,诗人为什么用了“迟”字,请解释这个字在诗中的意思,并体会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这首诗的叠词用得非常精妙,找出诗中的叠词,说说这些词的用法有什么作用。

辛夷坞

一、这首诗绘景状物写得幽美,写了辛夷花从——到——的过程,表现了诗人 的情感。

二、“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一联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送沈子福之江东

一、“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春归”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比较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谈谈这两首诗在写离别方面的异同。

观猎

一、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风劲角弓鸣”未写人,先写声。次句“将军猎渭城”才写射猎的主人。这样的写法过为唐突,如果变换一下会更好。B、“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写狩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地点是在渭城,渭城为秦时咸阳故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北岸。平原草枯,积雪消尽。“鹰眼”因“草枯”而能更准确观察猎物,猎物绝无逃脱之机;“马蹄”因“雪尽”而略去阻碍,策马追赶更为迅捷。

C、颈联“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紧承“马蹄轻”而来,新丰市在今陕西临潼,为唐时著名产酒之地。“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新丰市与细柳营,二者相距三十余公里,此处泛指军营。二句表示将军归猎之迅速,有瞬息千里之感。D、尾联“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与开头遥相呼应,形成鲜明对比:射猎时风劲云涌,气氛激烈;猎后风定云平,满载而归,心情悠然自得。

二、颔联“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诗人为什么不用“鹰眼锐”而用“鹰眼疾”,用“马蹄轻”而不用“马蹄快”呢?

三、颈联“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中用了“忽过”“还归”两个词,你觉得用得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王维诗四首》练习题目答案 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辋(wǎng)川

炊黍(shǔ)

饷(xiǎng)

啭(zhuàn)朝槿(jǐn)罟(gǔ)师

临圻(qí)

红萼(è)

积雨辋川庄作

一、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葘”写田家劳作生活。积雨,久雨不停。诗人登高四望,只见天地一片潮湿,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女人们蒸藜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到东面的田间地头。B、这首诗“诗中有画”。语言富于色彩之美;“争席”、“海鸥”二典,有生活画面,曲折见意。这正是“诗中有画”特色的鲜明写照。

C、颈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写诗人独处山林之乐。在松林之中,诗人看木槿花开花落;采露葵供清斋素食。表面上看起来是太过清幽孤寂,实际上正是诗人对尘世喧嚣生活极为厌倦的写照。

D、尾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是指野外的老人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自适。

解释:尾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是诗人与世无争的表白:既然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自适,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我应该可以脱离世间烦恼,悠游于林泉之中了。野老,诗人自谓。

二、“积雨空林烟火迟”一句中,诗人为什么用了“迟”字,请解释这个字在诗中的意思,并体会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

三、这首诗的叠词用得非常精妙,找出诗中的叠词,说说这些词的用法有什么作用。

“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漠漠水田”和“阴阴夏木”比“水田”和“夏木”画面显得开阔而又深邃。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是“诗中有画”的很好例证。

辛夷坞

一、这首诗绘景状物写得幽美,写了辛夷花从 花开

花落

的过程,表现了诗人

淡泊宁静的情感。

二、“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一联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对比。辛夷花在春寒料峭时开放,展示它的生机和希望,但一树芳华面对的却是“涧户寂无人”,这是多么孤独而又冷落的令人难堪的境地!所以它只好自开自落,在深山中了结自己的美丽行程。诗人的寂寞之意与淡泊之情寓于诗中。(或者以动衬静也可以)送沈子福之江东

一、“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春归”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情谊。

二、比较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谈谈这两首诗在写离别方面的异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没有离别的哀伤情感,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送沈子福之江东》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是盛唐诗歌的特色。

观猎

一、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首句“风劲角弓鸣”未写人,先写声。次句“将军猎渭城”才写射猎的主人。这样的写法过为唐突,如果变换一下会更好。B、“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写狩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地点是在渭城,渭城为秦时咸阳故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北岸。平原草枯,积雪消尽。“鹰眼”因“草枯”而能更准确观察猎物,猎物绝无逃脱之机;“马蹄”因“雪尽”而略去阻碍,策马追赶更为迅捷。

C、颈联“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紧承“马蹄轻”而来,新丰市在今陕西临潼,为唐时著名产酒之地。“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新丰市与细柳营,二者相距三十余公里,此处泛指军营。二句表示将军归猎之迅速,有瞬息千里之感。D、尾联“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与开头遥相呼应,形成鲜明对比:射猎时风劲云涌,气氛激烈;猎后风定云平,满载而归,心情悠然自得。

二、颔联“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诗人为什么不用“鹰眼锐”而用“鹰眼疾”,用“马蹄轻”而不用“马蹄快”呢? 不言“鹰眼锐”而言“鹰眼疾”,意味着猎物很快被发现。马蹄因为“雪尽”而没有滞碍,用“马蹄轻”则见猎骑迅速追踪而来。

初中话题作文练习题目与 篇7

亲友相聚,与家人、亲朋会有亲密的对话;遨游书海,与作者、作品会有平等的对话;走进自然,与山川、树木会有亲切的对话……

请以“对话”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答案例文:

爸爸和我的对话

那一天,家里住进了一个陌生男人,妈妈让我称呼他为“爸”,对于我,一个叛逆的女生,怎能叫一个陌生人为“爸”呢?怎能叫一个粗鲁野蛮的人为“爸”呢?虽然我没有亲爸。

但尽管如此,这个我不愿称之为“爸”的男人却实实在在地住进了我家,虽然我拒绝与他对话沟通。

小学时,因为家离学校很远,每天都由他来负责接送我上学、放学。

他很胖,胖得可以挤出油来。

放学了,看着来来往往接送子女的父母,和一辆辆崭新、时尚的车辆,我的心像断了线的珠子,难受极了。坐上那辆破旧的自行车,看着眼前肥胖的他,我越发生气、苦恼。我把身子使劲往前移,霸占了大半个空间,而他也知趣的挪了挪身子,用力地蹬着自行车……

他还是那样,载着我风里来雨里去,任劳任怨,而我也总是那样,蛮横、无理、霸占着大半个空间。渐渐地,我发觉他明显瘦了,原本拥挤的自行车,现在还可以容下个大包包,可他的身子还是始终往前挪动着,生怕挤坏了我。渐渐懂事的我又何尝不知道,他无时无刻都用爱将自行车填得满满的,我知道自己也开始慢慢接受他了,可我就是叫不出那个字一一“爸”。

上初中了,他为了我能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把自己的房间让给了我,与母亲一起两个人挤在一间又湿又暗的房间。晚上我怕黑,他又自告奋勇地陪我读书。

夜很静,窗外的知了声也停了,空气里飘浮着菊花淡淡的清香。

他翻书的声音很小,几乎听不见,也很少发出声音,只是偶尔稍微侧侧身子。他手里捧着一本小说,看得津津有味。就这样,他捧着一本小说陪着我度过了漫长的初中三年。

我被一中录取了,他兴奋极了,村长对我们全家表示祝贺。但村长叫他签名时,他将村长推到了一边,摇着,嘀咕着。虽然声音很小,但是我还是可以听见的:“村长,不好意思,我不识字,您可以帮我签个名吗?”瞬间,我顿时感到天旋地转,他不识字却读着他不认识的书整整三年,而且是经过一天辛勤忙碌后陪着我熬夜,天哪,我怎么可以如此对他,怎么可以……

“爸”,我飞快地扑到他怀里,泪水充满了我们的眼睛。

解析试题分析:“对话”,即两人或人与物之间的交流。老师、父母、朋友与我对话,可以写他们出于对我的关心如何教导和开导我,或者针对一些生活问题与我友好交流。“对话”,不仅是“语言”,更是“心灵”上的对话,所以要写彼此内心活动,表现情感交流。对话,也不一定对人,可以与“物”对话,与自然界的事物对话,比如以环保为话题,就可以第二人称的方式,与大自然亲切的交流,花草鸟兽遭到人类“迫害”的痛楚,它们向我诉苦,“我”代表人们向它们表示歉意,进行深刻的反省,这也是“对话”。

托福阅读练习题目解析四 篇8

托福阅读考试大致内容

农业:英国殖民者刚到美洲新英格兰地区时的耕种方法。早期他们在那些已经清除植被的土地上耕种,但后来人口增加现有土地不够用,他们只好自己动手开垦土地,然后为了追求生产率,这些树不会clear out,然后他们也没有照搬在欧洲的耕种方法,最后还讲了New England地区土壤湿度草原茂盛,可以养牛,反过来还可以滋养土壤。

托福阅读考试练习题目解析:阳光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紫藤萝瀑布》练习题目 篇9

一、积累与运用

1.选出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并改正。

A.迸溅(bènɡ) B.伫立(zhù) C.沉淀(diàn) D.伶仃(tīnɡ)

错误的是( )项,正确的读音是( )。

2.选出每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①A.浅紫 B.抚摸C.遮住 D.遗撼

②A.笼罩 B.繁蜜 C.琼浆 D.喜悦

③A.瀑布 B.发瑞 C.迸溅 D.蜂围

④A.蝶阵B.盛开C.最嫩 D.贮立

3.根据下面各句意思写出相应词语。

①观察别人的说话、脸色,揣度其心意。

②形容孤独没有依靠。 ( )

③长时间的站立。 ( )

④忍不住笑。 ( )

⑤爆发,往外溅散。 ( )

⑥光辉灿烂,也用来形容有显著成绩。 ( )

4.下边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迸溅(bènɡ)挑逗(tiāo)

B.仙露琼浆(qiónɡ) 沉淀(dìnɡ)

C.忍俊不禁(jīn) 绽开(zhàn)

D.盘虬卧龙(zhá) 酒酿(nànɡ)

5.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紫藤萝 沉淀 琼浆 抚摸

B.梦幻 茏罩 发瑞 迸溅

C.稀零 伶仃 遣憾 瀑布

D.酒酿 疑望 伫立 喜悦

6.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忍俊不禁(忍住) B.花红已谢(凋零)

C.察颜观色(颜色,色彩) D.盘虬卧龙(传说中有角的小龙)

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C.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好像在试探什么。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二、阅读

阅读八——十段,回答文后问题。

4.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方法有哪几种?试举例说明。

5.十多年前,家门前的紫藤萝有什么遭遇?

6.写紫藤萝花的稀少实际上是写作者对什么的回忆?

7.描写眼前紫藤萝茂盛的句子是哪一句?

运动训练学练习题目1 篇10

判断题:

1.竞技体育包括运动选材、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三方面。

2.竞技体育管理也是竞技体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3.竞技体育是以娱乐为主要目的游戏发展起来的。

4.竞技体育中的“竞”是指比赛和竞争,“技”是指运动技艺。

5.竞争性是竞技体育赖以存在的基础。

6.竞技体育是只有很少的人参与的社会行为。

7.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目的。

8.运动选材好就一定可以保证训练成绩的取得。

9.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后天训练获得的。

10.现代运动训练从仅由少数教练员和运动员构成的封闭训练向有社会多种角色积极介入的开放性训练的方向发展。

11.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要求不同,但对每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特点是相同的。

12.运动训练项目和内容的专一性,并不排斥有利于专项竞技能力提高的其他项目的训练内容和手段。

单选题:

1.在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中,哪一个是竞技体育运动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特点?

A.竞争性B.公平性C.规范性D.公开性

2.下列四种选项中,有一项不属于竞技体育社会功能的选项。

A.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生理潜力B.振奋民族精神

C.丰富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D.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3.在竞技体育的多种构件中,哪一个是最重要的?

A.运动选材B.运动训练C.运动竞赛D.运动管理

4.运动员训练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A.提高运动成绩 B.提高竞技能力 C.参加竞赛 D.增强体制

5.在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来源的途径中,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是:

A.遗传效应 B.生活效应 C.训练效应 D.社会效应

6.构成运动员表现于专项竞技之中的综合竞技能力,除了主导竞技能力,还包括: A.主要的竞技能力B.次要的竞技能力

C.一般的竞技能力D.超常竞技能力

7.每名运动员从事运动训练,其目标具有什么特点?

A.专一性B.多元性C.整体性D.连续性

8.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既是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最重要途径?

A.运动选材B.运动训练C.运动竞赛D.体育管理

9..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A.运动选材B.运动训练C.运动竞赛D.体育管理

10.在竞技体育的构成中,哪一部分是最重要的?

A.运动训练B.运动选材 C.运动训练D.运动管理

多选题:

1.竞技体育由哪几部分构成?

2.运动选材B.运动训练C.运动竞赛D.教育学因素

3.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有那些?、A.生物学因素 B.个性心理因素 C.社会学因D.教育学因素

4.下列哪些选项属于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

A.竞争性B.规范性C.公平性D.观赏性

5.为了保证竞技运动中的公平性,要求参加者共同遵循哪两个主要方面的行为规范?

A.比赛项目B.比赛规程C.比赛规则D.比赛安排

6.运动训练活动的主体是:

A.运动员B.教练员C.训练管理工作者D.训练科学家

7.运动训练活动的目的是:

A.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B.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C.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D.显示国家的综合国力

8.运动训练的理论体系由下列哪几个层次所构成?

A.一般训练理论B.项群训练理论

C.专项训练理论C.特殊训练理论

9.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除了技能,还包括哪些?

A.体能B.战术能力C.心理能力D.智能

第二章: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判断题:

1.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要取得比赛成绩主要依靠裁判。

2.不同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的表现不一样。

3.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运动成绩的取得中,竞技水平的发挥比比赛的名次的取得更重要。

4.竞技能力是运动员参赛的能力,它包括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智能,并不表现于专项竞技比赛中。

5.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随着人的发育阶段的递进而表现出不同水平,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也随训练过程的延伸而变化,一定会越变越好。

6.每名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也各自不同。

7.训练过程中的状态诊断与检查评定这两个环节,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不能相互转化。

8.没有科学的诊断,对运动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是不可能实现的。

9.运动训练中主要靠运动员的自我感觉为主进行运动负荷的诊断。

单选题:

1.影响运动成绩的内因和最根本的原因是:

A.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B.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

C.外界条件对比赛的影响D.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2.在运动比赛中,运动员首先力争的是:

A.名次B.竞技水平C.记录D.比赛的发挥

3.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的比赛条件?

A地理条件B.设备条件C.观众D.电视转播

4.在竞技活动中,运动员的体能水平集中表现于三个方面,下列哪一项不是的?

A.技术B.身体形态C.身体机能D.运动素质

5.在竞技活动中,运动员掌握合理的运动技术的重要先决条件是:

A.动作的完整性B.动作节奏的连贯性C.高度发展的协调性D.技术环节的实效性

6.在竞技活动中,决定运动员素质水平的基本条件是:

7.人体的形态和机能状态B.人的心理能力C.战术能力D.智能

8.制定运动训练计划的最重要依据是:

A.状态诊断B.运动成绩C.建立的目标D.检查评定

9.下列哪一项不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指标特征模型?

A.单因素模型B.多因素组合特征模型C.部分特征模型D.总体特征模型

10.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是:

A.状态诊断B.检查评定C.建立目标D.运动成绩

多选题:

1.一个竞技项目比赛时,运动员成绩由哪些因素所决定?

A.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B.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

C.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D.观众和球迷的表现

2.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至少包括:

A、体能B、技能C、裁判能力D、战术能力

3.竞技能力表现为:

A.训练水平B.运动能力C.身体训练D.比赛水平

4.在竞技活动中,运动员的体能水平集中表现于哪些基本运动素质?

A.力量B.速度C.耐力D.技能

5.在训练负荷诊断中,衡量负荷强度的指标有哪些?

A.练习速度B.负荷重量C.练习密度 D.练习难度

8.一个完整的起始状态诊断包括:

A.运动成绩诊断 B.竞技能力诊断 C.训练目标诊断 D.训练负荷诊断

第三章 项群训练理论

判断题:

1.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有着不同的特点,也导致不同项群的训练活动各自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2.教练员对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核心问题在于对运动员体能的变化的掌握。

3.对众多的竞技运动项目予以科学的分类,是构筑项群体系,进行项群训练理论研究的重要先决条件。

4.同项群内部的转项多于异项群之间的转项。

5.从训练效应看,项群之间多方法的相互运用不利于各项目训练人才的脱颖而出。

6.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中,运动员的比赛成绩由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决定。

7.技术创新是表现难美性项群技术发展的生命。

8.发展速度和耐力是隔网对抗性项群中身体训练的重要任务。

9.评价运动技术训练的好坏的基本标准是训练的实效性。

单选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

A.各项目的诞生B.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

C.各项群训练竞技能力的分析D.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

2.速度性项目的主要特征是:

A.短时间内有效发挥体能 B.快速发挥力量 C.推迟疲劳出现 D.多用战术

6.运动员在体操和羽毛球项目中起决定作用的竞技能力是

A.心理B.技能C.体能D.智能

3.在体能主导类项目中,要发展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或力量等各种素质,一般不采用那种训练方法?

A.分解法B.持续法C.重复法D.间歇法

4.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要求运动员:

A.重视心理训练B.全攻全守,发展特长C.战术更为重要D.大胆进攻

5.按竞技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分类,属于变异组合的运动项目是

A.游泳B.排球C.短跑D.铅球

6.足球属于动作结构中的哪一类?

A.固定组合B.变异组合C.同属多项组合D.异属多项组合7.下列哪一个不是单一动作结构的运动项目?

A.举重B.摔跤C.跳高D.跳远

8.表现难美性项群训练的核心部分是: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题目 篇11

一、基础部分

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篁竹(huánɡ) 清冽(liè)

B、为坻(chí) 为嵁(kān)

C、参差(cēn cī) 佁然(yí)

D、俶尔(shū) 翕忽(xī)

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抵:( )_____________ 湛:( )_____________

坻:( )_____________ 嵁:( )_____________

洌:( )_____________ 佁:( )_____________

冽:( )_____________ 怡:( )_____________

3、下列加粗的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清:以共境过清 B、环:如鸣佩环

回清倒影 环堵萧然

C、下:日光下彻 D、寒:凄神寒骨

下见小潭 林寒涧肃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

C、佁然不动。──(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阅读下文,完成5~10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5、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__,河东人,________代文学家,他和___________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列________________之首。

6、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为何说小溪的`“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近腊月下,夜登华子冈,辋水①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者②,携手赋诗,步仄迳③,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儵④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⑤,麦陇朝雊⑥。斯之不远,傥⑦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有删节)

注:

① 辋(wǎnɡ)水:车轮状的湖水。

② 曩(nǎnɡ)者:从前。

③ 仄(zè)迳:狭窄的小路。

④ 鯈(tiáo):一种条状的鱼。

⑤ 皋(ɡǎo):水边的高地。

⑥ 雊(ɡòu):雉鸡叫。

⑦ 傥(tǎnɡ):同“倘”,假使,如果。

11、给加粗字注音:

村墟( ) 夜舂( ) 僮仆( ) 吠声( )

12、解释加粗的词:

当待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鸥矫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斯之不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我游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翻译下列句子:

⑴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简析王维游华子冈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一试

15、在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并与画线句构成排比句。

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参考答案】

1、D chù

2、略

3、C

4、B(大约有一百来条)

5、柳宗元 子厚 唐 韩愈 唐宋八大家

6、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围气氛。

7、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8、略

9、因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景色的特征。

10、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11、xū chōnɡ tónɡ fèi

12、春天里 强壮的羽翼 这样的时间 跟随

13、⑴ 寒冷的山间那远处的火光,在山林处忽隐忽现。

⑵ 村落那夜间舂米的声音,又同稀疏的钟声相间。

14、作者游华子冈虽然是在深冬寒夜,却描绘了众多的景物,而且这些景物动静相映,音响和谐,极具活力,并引起作者对更加美好的春天的憧憬。因此,可以推断王维当时是充满激情而富于朝气的。

小学生英语课堂练习题目 篇12

一、选不同类单词

1.A.himB.herC.ID.me

2.A.girlB.boyC.throwD.teacher

3.A.yourB.hersC.theirsD.mine

4.A.onB.inC.behindD.pencil

5.A.singingB.somethingC.flyingD.waiting

二、补全单词

1.love__(可爱的)

A.li

B.ly

2.wh__ch(哪一个)

A.i

B.e

3.__cuseme(请原谅)

A.ex

B.eks

4.b__f(牛肉)

A.ii

B.ee

5.dic__ary(字典)

A.tion

B.tian

三、选词填空

1.Todayis_______(A.SaturdayB.day)

2.Thereis_______inthenaturepark.(A.lakesB.river)

3.Theriveris_______(A.nearthehouseB.fromthemountain)

4.Therearehouses_______themountain.(A.inB.near)

5.We_______thenaturepark.(A.likesB.don’tlike)

四、判断,用TorF表示

Waterisveryimportantforlivingthings.Withoutwatertherecanbenolifeontheearth.Allplants(植物)andanimalsneedwater.Manalsoneedswater.Weneedwatertodrink,tocookfoodandtocleanourselves.Waterisneededinfarms,factories,offices,schoolsandfamilies.

Waterisfoundinseas,riversandlakes.Itcanbefoundeverywhereintheworld,anditcanalsobefoundintheair.Wecannotseeorfeelthewaterwhenitispartofair.Cloudsarealsomadeofwater.Theyarelittledropsofwater.Whenwaterfreezes(冻结),itisice.Soiceisalsowater.

1.Somelivingthingscanlivewithoutwater.()

2.Manneedsmorewaterthantheotherlivingthings.()

3.Watercanbefoundontheearthandintheair.()

4.Farms,factoriesandschoolsallneedwater.()

5.Cloudsaremadeofverylittledropsofwater.()

上一篇:四进四信 策划书下一篇:酒店客房部门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