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服务建设要求

2024-12-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惠民服务建设要求(共9篇)

惠民服务建设要求 篇1

——在建党九十周年表彰大会上的表态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街道党工委给我此次机会,代表基层党组织做表态发言。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和经验,我深切的感受到,党建工作必须立足于服务经济建设,推进社会发展,改善群众生活,才能真正发挥在发展大局中的关键作用;必须立足于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真本领,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细化内容、强化保障,抓实抓好各项惠民措施的落实,为汤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证。

一、坚持创新创优,扎实推进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推进一方的稳定与发展,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因此,社区党总支坚持创新创优,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对于巩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尤为重要。我们会坚持运用冬训、党课讲座、报告会等行之有效的集中教育方式,从党员实际出发,通过交流讨论、文艺演出等形式开展教育,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短,增强党员教育的实际效果。充分发挥党总支部班子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示范作用,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高昂的工作干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努力让群众得实惠,在加快推进汤泉转型发展中贡献力量。

二、落实党管责任,切实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

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们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牢固树立抓不好党建工作就是失职的责任意识。我将继续切实履行社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认真组织开好“两会”,注重年轻党员干部的培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推进五好党总支部的建设。

三、落实惠民措施,全面提升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水平某某社区两委会班子继续恪守“为官一任、用心做事”的原则,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我们将用实际行动,拓展思路、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为进一步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完善社区服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真抓实干,建老百姓满意的社区、当老百姓信得过的村官。

在建党九十周年到来之际,我们倍感责任重大,我们将围绕街道党工委的全面部署,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立足点,为实现社区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民有所乐的目标,做得人心的事、做暖人心的事,把某某社区建设成老百姓满意的社区,努力开创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新局面。

某某社区党总支部

惠民服务建设要求 篇2

[关键词]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强村惠民;党建引领

[中图分类号]  D26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3-0048-03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实现政治功能和发挥作用,引领强村惠民工作取得实效的根本途径。围绕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强村惠民工作,中共上海市奉贤区委组织部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就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对策。

一、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推动发展是强村惠民的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目前,上海市奉贤区共有177个行政村,其中认定的经济薄弱村有100个。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等问题仍然显著。而强村惠民首先就是要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在服务发展的探索实践中,近年来奉贤区致力于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引领和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如,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的实际,创新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在生产力最活跃的地方凸显最有活力的党建,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合作社发展的优势。实践证明,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适应市场主体多元化变化,进一步创新组织设置、完善组织体系、强化服务功能,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通过党组织更好地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服务群众是强村惠民的关键所在,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利于提升惠民服务的能级水平。新形势下,农村居民的利益诉求日益多元,社会公共服务正逐渐成为村民关注的重点。以全区信访工作为例,反映违章建筑、动拆迁安置补偿、村民建房等问题的城乡建设类最为集中,占到信访件总数的37.53%。农村社会利益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社会分层化的趋势对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是强村惠民的关键所在。在探索实践中,奉贤区创新建立了“一堂二站三卡四会”群众工作法,各基层党组织创新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联户”、“群众工作下乡员”等,在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使基层党组织做群众工作有抓手,为民办事有资源,维护群众权益有保障。实践证明,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聚焦服务群众,进一步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方式、途径、平台和载体,使之更加符合服务群众的需要。

(三)社会治理是强村惠民的重点内容,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利于探索变“管”为“治”的创新机制。截至2013年底,奉贤全区常住人口113万,其中外来人口达61万,人口结构呈现本外倒挂现象。随着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农村地区,现有的农村各类资源已无法满足人口快速导入的需要,城乡社会治理压力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村民民主意识又日益增强,参政议政的愿望更为强烈。因此,社会和谐稳定是强村惠民的具体内容。近年来,奉贤区着力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如,积极探索推进来奉人员党建,全区33个村、居试点建立来奉人员党支部和管理委员会,通过以“外”管“外”,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又如,着力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在全区推广建立“村民议事会”,构建了一个上下联动、开放灵活的经常性协商议事平台。实践证明,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聚焦社会和谐,进一步改进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价值引领、组织动员、支持服务、统筹协调、凝聚骨干方面的主导作用,通过变“管”为“治”,实现农村社会治理工作的不断创新。

(四)基层基础是强村惠民的重要保障,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利于激发基层组织的内在活力。近年来,奉贤区在人、财、物上为村级组织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人力上,区委制定《关于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积极落实“一定三有”,全面推进村党组织公推直选工作,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作,切实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在财力上,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扶持经济薄弱村的相关政策,区财政每年安排1800多万元,作为“扶持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项目专项资金”,从制度上保障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在阵地建设上,推进功能齐全的“农家会所”建设,开展村党组织“一室两点”标准化创建等,为农村党员群众提供便利。实践证明,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就是要聚焦基层基础,以落实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为目标,进一步激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内在活力,以强有力的基层基础为实现强村惠民提供保障。

二、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强村惠民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行政化倾向导致服务意识整体淡化。村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工作的领导核心,通过领导村委会组织、基层群众开展民主自治,实现对农村经济社会的管理。但从实际情况看,当前村级组织都承担了比较繁重的行政职能,自治作用弱化、村级组织日趋行政化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服务定位模糊,导致大多数村级党组织认为,只要落实好、配合好上级安排的工作就万事大吉,从思想上淡化了服务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农村广大群众的意识。

(二)能力水平不足制约服务发展创新突破。总体来说,经过2012年村“两委”班子换届,全区现任村“两委”班子年龄结构有了改善,学历层次有了提升,但整体结构仍不尽合理,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以村党组织书记为例,173名现任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50岁,年龄偏大,导致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整体缺乏冲劲,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差,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的能力瓶颈。从学历看,大专以下的有110人,占63.6%,文化层次偏低,导致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前瞻性思维差,对村级经济社会发展视野不够宽,直接制约了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作用的发挥。

(三)保障激励不力造成服务内生动力不足。目前,村党组织书记最关注的切身利益是发展空间和退休保障待遇。而从目前各镇(社区、开发区)对村党组织书记退休保障政策来看,有“社保”、“镇保”、“农保”和现金补贴自行缴纳等,形式不一,且整体水平偏低。发展空间方面,除了定向考录公务员、公开招录等方式,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入公务员队伍、机关事业单位的通道仍旧单一。“发展空间小、退后谁来养”是村党组织书记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两大问题一方面导致现任村党组织书记工作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优秀人才又不愿担任村党组织书记,造成后备力量缺乏,服务内生动力不足。

三、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的若干思考

(一)聚焦功能转型,推动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由重管理转向重服务。第一,强化服务意识。要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着力解决宗旨意识淡薄、党性观念弱化的问题;要紧紧抓住支部书记这个“龙头”,带动全体党员强化服务意识,真正把党组织的“要我服务”转变成“我要服务”。第二,健全服务机制。在服务改革方面,进一步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责任体系,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各项改革事业树立正确方向;在服务发展方面,进一步深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把服务农民增收、服务企业发展做深做实;在服务民生方面,进一步探索推进来奉人员党建,深化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局村挂钩、双结对等党建结对共建工作,打造共治平台,营造更好生活环境;在服务群众方面,进一步深化“一堂二站三卡四会”群众工作法等,在为群众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开展精神、文化、技术等全方位的服务;在服务党员方面,进一步深化党代表任期制、“四议两公开”、党员代表议事会等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加强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发挥流动党员党支部作用,继续做好慰问走访困难党员、开展老党员体检等。第三,整合服务资源。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组织优势,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整合各方资源,打造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域内单位党组织、党员、群众共同参与的区域性服务综合体,进一步形成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的工作新格局,不断放大党建工作效应,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增强区域经济活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二)聚焦能力提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服务团队。第一,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严把村党组织书记素质关,全面实施“公推直选”,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从机关事业单位、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致富能手等党员中选拔村干部,真正把政治素养好、服务水平高、致富能力强、办事公道、群众公认的党员选进村党组织领导班子;继续推进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工作,鼓励到经济薄弱村或一般村任职,进一步激活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的整体活力。第二,加大教育培养力度。一是继续实施系列培训工程。鼓励有条件的村干部进行在职学历培训,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坚持每年举办村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加大知识技能培训,增强服务和引领发展的能力。二是推进在实践中锻炼培养。进一步树立面向实践、基层、群众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大选派年轻干部到村任职挂职和村正职后备干部挂职工作力度,建立后备干部信息库,进行跟踪培养;安排综合素质全面、有发展潜力的村干部到机关事业单位挂职,到区域内重要项目、重大工程、重点工作中实践锻炼;加强村干部实训基地建设,更好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三是实施“蓄水池工程”。优化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坚持把好入口关,为农村引入更多优秀人才;举办大学生村官系列培训班,帮助大学生村官不断提升能力素质;充分利用和发挥“奉贤区青年联合会大学生村官分会”平台,帮助大学生村官更好地成长成才。第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党员发展管理。以入口要严、管理要严、处置要严为工作重点,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格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探索党员星级管理、积分制管理,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二是发挥党员主体作用。一方面,强化岗位行动,深化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制度,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拓展志愿行动,响应“人人参与做公益”志愿行动的新要求,深化党员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制等制度,鼓励党员认领公益岗位,把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变为自觉行动。三是切实改进服务作风。教育引导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服务群众,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三)聚焦群众参与,形成一个开放融合的共治格局。第一,抓载体平台建设。要在全面推广村民议事会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建立一些更富包容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协商议事载体,通过搭建各类协商议事平台,让大多数群众都能够经常性地参与到自治中来。第二,抓自治骨干培育。要花大力气把各类“群众领袖”、“草根组织”培育出来,在为群众提供服务中凝聚和传递正能量;要组织开展分层分类培训,依托现有的宅基课堂、睦邻客堂间等群众宣传教育主阵地,加大对群众的教育、宣传和引导,使更多的服务对象成为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工作资源。第三,抓群众满意评价。要继续深化以“四议两公开”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村级重大事项议事规则,涉及村经济、社会事业等重大事项,特别是“三资”管理运行情况的,要定期公开,方便群众直接监督;要落实工作报告制度,把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纳入党建责任制考核内容,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工作、事关民生的具体事项,要增加群众评价的权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评价。

(四)聚焦激励保障,充分激发村干部队伍积极性主动性。第一,完善村干部待遇保障机制。逐步建立村党组织书记经济待遇增长机制,适当提高经济薄弱村党组织书记经济待遇;落实在职村党组织书记“社保”或“镇保”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建立正常离岗退位的村干部生活保障机制,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和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第二,拓宽村干部发展空间。继续开展“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定向考录公务员”工作,探索“招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为事业编制人员”工作,及时把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具备条件的村党组织书记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积极推荐提名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为他们提供更多参政议政、发挥作用的舞台。第三,落实关心扶持基层各项政策。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把村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资金保障机制,确保村党组织开展活动必要的经费和条件;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支持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服务设施建设和便民利民举措,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

金融服务惠民生 篇3

近年来,南充市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举措,主动作为,各项业务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实现了发展提速、系统升位、同业领先的宏伟目标,为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作出了重要贡献。

截止2012年8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350亿元,居全省农信社系统和全市金融机构之首;2009年至2011年全市农村信用社每年新增贷款规模在30亿元以上,截止8月末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30亿元,无论是贷款增长,还是贷款余额均占据全市金融机构第一位。自实施“惠农兴村”、“扶微助小”两大服务民生工程以来,全市农信社积极响应,周密部署,增添措施,努力跟进,推动了“两大工程”快速有效开展。8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余额144.85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农户贷款总额的89%,同比增加21.5万元和1.98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25亿元,占全市金融同业的36.5%,同比增加

1.2亿元和0.9个百分点。全市农村信用社共计安装电话支付终端5438台,已开通个人网银22428户、企业网银448户,短信业务签约个人客户达10.45万户;布放自助银行设备199台,各种便民惠民利企业务都较之同期有了大幅增长,“两大工程”快速推进,成效初显。

百折千回 上下求索

战略转型找到坚实依托

农村信用社因农而生,助农为本,靠农而强,伴农成长。成立61年来,无论体制如何变迁,南充市农村信用社始终不忘“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神圣使命,始终不变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宗旨。特别是省联社成立的7年来,南充农信干部员工负重自强,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在改革中砥砺,在发展中奋进,突破了发展困境,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及市场定位的发展新路子,迈上了向现代金融企业战略转型的新阶段。

然而,如何在芸芸众“行”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农信社在探索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在执着追求的过程中,农信社搬过本本,迷信过其他银行的先进经验,一次次的水土不服和鲜如人愿的结果告诉他们:只有将现代银行普遍理念与农信社实际紧密结合,才能走出既具有现代银行的先进性,又具有农信社独特优势的路子。然而,每一步创新,都面临着保守僵化和激越冒进的双重挑战;每一次突破,都曾遭遇局部和整体、当前与长远的两难选择;每一项决策,都曾困惑于诉求迥异的众口难调。

一次次挑战,一次次迷茫,一次次选择,四川农信人终于找到了他们战略转型的基石。“惠农兴村”和“扶微助小”两大金融服务民生工程破茧而出!

自2009年起,四川农信就启动了“惠农兴村”和扶持小微企业试点计划。2012年南充市政府“万千百”金融服务工程及“千户成长型小微企业信贷助推计划”、“万名农村致富带头人信贷助推计划”、2012年9月4日 “惠农兴村”和“扶微助小”两大金融服务民生工程全面启动。全市农村信用社响应号召,紧随其后,围绕当地政府规划,产业趋势及特点,制订方案,建立机制,落实责任,创新方式,开发产品,致力于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普惠、灵活、便捷”的金融服务,以此助推南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成绩是果,过程是因。一组组数据往往只记录了取得硕果时的辉煌,却忽略了其艰苦发展的过程。南充农信执着于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服务社会的真挚情感,其改革发展的强大原动力和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昭示了南充农信紧跟时代,开拓创新的顽强毅力和自身旺盛的生命力。

与农共舞 与企共赢

两大工程惠泽千企万户

让农民享受与城市人一样的金融服务,这是四川农信的至高理想。在实现理想的路上,南充农信上下求索,奋勇当先。2010年,南充农信借助省联社在全国率先开发上线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系统,率先实施农村金融服务普惠制。2011年,实施“惠农兴村”金融服务民生工程,该工程以双百(百分之百地满足符合条件农户的贷款需求,百分之百地对农户满腔热忱地服务)的工作方针,精心打造便民惠民工程。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农村信用社加大了“惠农兴村”、“惠农强农”支持力度,现以5438台电话支付终端,已覆盖全市90%以上的行政村,形成了农村金融服务从“一乡一社”到“进村入户”的新格局,进入了无遗漏,无空白的全覆盖时代。受惠于此的村民们说:“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服务,农村信用社真是把服务做到家了。”

“进货就贷,卖货后就还,就像存取款一样方便,非常省事”,村民们这样评价小额农贷。

一位人民银行资深人士这样评价“惠农兴村”工程:“惠农兴村”让金融服务从乡镇延伸到村组惠及万千农户,让农民享受方便、快捷、高效的普惠现代金融服务,确保每个农民特别是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农民都能享受到最基本公共服务中的金融服务权利。

很了不起的一项利国利民工程,南充市农村信用社做到了。

在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世界性难题上,南充农信同全省农信一样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路子,大力支持全民创业。

“三个千方百计”,南充农信喊出了最为响亮的口号。千方百计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千方百计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千方百计提高工作效率、让企业尽快得到贷款。

“扶微助小”金融服务民生工程以“六个抓手”、“三个到家”、“四个更加”全方位服务小微企业。在战略定位上,把小微业务作为核心业务,成立专门的小微企业客户中心。针对小微企业量身定做的 “跨越通”系列贷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联保贷款、整贷零还贷款、积分贷款、循环贷款)、商标质押贷款、“惠商贷”——中小企业主按揭贷款等系列产品,已成为支持小微企业的特色品牌、黄金品牌。在业务运营模式上,引进德国IPC公司的微贷技术,率先在嘉陵联社试点取得成功,嘉陵联社于4月11日正式成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设立小微企业信贷服务岗,专门对小微企业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同时重点抓好产品特色化建设,改变传统信贷业务对抵押、质押品的过分依赖,为过去无法获得贷款的广大小企业、个体工商业主开辟了一条绿色融资渠道。截止八月末,该联社投放小微贷款380笔,贷款余额达到6200万元,有效满足了城区及城郊接合部小微客户等群体的资金需求。目前,微贷业务已在全市其余8家联社进行横向复制推广。

牢记使命 不负重托

南充农信改革创新之路必将载入史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近年来,南充农村信用社牢记宗旨,肩负使命 — 助农致富、与农共舞;肩担道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 为党政分忧、为民众解难,扶危济困;打造核心竞争力 — 转换经营机制,猛上台阶;战略转型 — 流程银行,惠农兴村,扶微助小……一个个关键词载入南充农信历史的大词典。普惠金融作为主线串联了这些关键词,成为南充农信改革的思想坐标,发展的动力之源和转型的灵魂指引。

金融服务普惠制和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是“惠农兴村”和“扶微助小”两大工程金融服务最基本要义,它既是农村信用社立足自身宗旨与特点的主打工程,也是涉及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一项社会工程。

农村青年创业贷款、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农村妇女创业贷款、大学生村官春雨行动贷款,填补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在这些事关民生、扶助弱势等社会责任的履行上,深深地烙上了南充农信深情的印迹。

惠民服务建设要求 篇4

作者:kzgril 于 2014-07-16 12:03 发表 只看该作者

(1)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群众服务需求日益增多,特别是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许多改革发展稳定举措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党组织要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使党的执政基础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2)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分类指导、统筹兼顾,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强化服务功能、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保障,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3)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坚持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改革,就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好宣传引导、统一思想工作,协调处理改革涉及的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和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推进改革贡献力量。服务发展,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聚发展力连营造发展环境,提供发展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服务民生,就是贯彻落实党的惠民利民政策,为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创造条件,为解决群众上学、看病、就业、养老、住房等实际困难提供服务,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主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群众,就是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既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按照群众的需求和意愿提供服务,又充分运用民主协商、耐心说服和典型示范等方法教育引导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服务党员,就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尤其要帮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流动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光荣感、责任感,激发党员服务群众内在动力。

(4)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达到“六有”目标:一是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党组织领导班子;二是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培养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的党员干部队伍;三是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建设便捷服务、便利活动、便于议事的综合阵地;四是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创新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工作抓手;五是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制度;六是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取得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认可的实际成效。经过3至5年努力,使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服务成效明显提升,各领域涌现出一大批符合“六有”目标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

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要牢牢把握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总体要求,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自觉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找准开展服务、发挥作用的着力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5)强化服务功能。农村党组织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搞好服务,引导农民进行合作经营、联户经营,开展逐户走访、包户帮扶,及时办理反馈群众诉求,帮助群众和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增收致富中的实际问题。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围绕生产经营和队伍建设搞好服务,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建立职工诉求办理制度,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组织党员和职工为企业改革发展建言献策。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搞好服务,定期开展民情恳谈,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机关党组织要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搞好服务,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推动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服务基层、转变作风。高校党组织要围绕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搞好服务,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搭建师生成长发展平台,引导广大师生讲理想跟党走、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接班人。事业单位党组织要围绕深化分类改革、促进事业发展搞好服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党员和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公益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围绕促进生产经营、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搞好服务,在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社会组织党组织要围绕凝聚群众、激发活力、促进发展搞好服务,引领社会组织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1)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群众服务需求日益增多,特别是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许多改革发展稳定举措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党组织要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寓领导和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使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强化服务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使党的执政基础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2)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分类指导、统筹兼顾,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强化服务功能、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保障,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3)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坚持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改革,就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好宣传引导、统一思想工作,协调处理改革涉及的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和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为推进改革贡献力量。服务发展,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聚发展力连营造发展环境,提供发展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服务民生,就是贯彻落实党的惠民利民政策,为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创造条件,为解决群众上学、看病、就业、养老、住房等实际困难提供服务,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主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群众,就是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既认真倾听群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按照群众的需求和意愿提供服务,又充分运用民主协商、耐心说服和典型示范等方法教育引导群众,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服务党员,就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尤其要帮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流动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光荣感、责任感,激发党员服务群众内在动力。

(4)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达到“六有”目标:一是有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党组织领导班子;二是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培养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的党员干部队伍;三是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建设便捷服务、便利活动、便于议事的综合阵地;四是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创新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工作抓手;五是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形成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制度;六是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取得群众欢迎、群众受益、群众认可的实际成效。经过3至5年努力,使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服务成效明显提升,各领域涌现出一大批符合“六有”目标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

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

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要牢牢把握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总体要求,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自觉按照民主集中制办事,找准开展服务、发挥作用的着力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5)强化服务功能。农村党组织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搞好服务,引导农民进行合作经营、联户经营,开展逐户走访、包户帮扶,及时办理反馈群众诉求,帮助群众和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增收致富中的实际问题。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围绕生产经营和队伍建设搞好服务,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建立职工诉求办理制度,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组织党员和职工为企业改革发展建言献策。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搞好服务,定期开展民情恳谈,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机关党组织要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搞好服务,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推动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服务基层、转变作风。高校党组织要围绕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搞好服务,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搭建师生成长发展平台,引导广大师生讲理想跟党走、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接班人。事业单位党组织要围绕深化分类改革、促进事业发展搞好服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党员和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公益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要围绕促进生产经营、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搞好服务,在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社会组织党组织要围绕凝聚群众、激发活力、促进发展搞好服务,引领社会组织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把惠民服务送进居民家中 篇5

我辖区位于艾维尔沟,距离乌鲁木齐市120公里,是达坂城区最边远的街道,也是距乌鲁木齐市的最远的街道办事处,主要居民为新疆焦煤集团职工,属于重工业区。有很多职工家属在60、70年代加入五七连。现在我辖区大部分五七工都已享受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现在,国家为体恤这些五七工、家属工,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具有新疆城镇户口,符合条件的未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五〃七工、家属工,在2011年12月31日前,一次性补缴规定费用的养老保险费后,即可自缴费的次月起,每月领取相应的基本养老金。

我街道劳动保障所接到了解到这个文件后,根据文件精神,立即对所辖的两个社区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每个社区包片干部深入到每各居民家中,宣传此项惠民政策。通过我社区干部的走访摸底,了解到我辖区居民刘翠英、黄仁华两位同志符合条件。黄仁华,原是石河子市148团二营十七连家属工,在1978年到艾维尔沟煤矿(现为新疆焦煤集团)五七排工作,1994年后,因年老体弱,没有上班,在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刘翠英从1988年到1997年期间,一直在新疆焦煤集团劳动服务公司干杂活,现没有经济收入。了解这些情况后,我街道劳动保障所召开专题会议并与她们所提供的证明人取得联系,确定情况属实。经过会议研究,同意将刘翠英、黄仁华两位同志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

范围的申请,并公示2次。

后来,我街道劳动保障所考虑到两位同志年龄较大,我辖区离乌市较远,如果让她们自己去办理此事会有许多不便。经我街道劳动保障所研究决定,为方便居民群众,更好的服务于民,派专人全程办理此项工作。于是,我街道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多次往返乌鲁木齐市和艾维尔沟,不辞辛苦,克服了种种因交通不便带来的的困难,有需要她们自己签名的材料,保障所的工作人员就把材料拿回来到老人家中让老人签好名,再带到市里。就这样,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圆满完成的这项工作。

当我劳动保障所工作人员将她们顺利参保的消息告诉两位老人,并把工资卡交到两位老人手中时,两位老人含着眼泪,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真是太辛苦你们了!更加感谢政府的政策好,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这些人,给我们这些未参保的五七工带来了福音,使我们五七工、家属工能享受到这么好的政策,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的关怀”。

文化惠民,图书馆服务先行 篇6

一.坚持“以人为本”,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公共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就是服务读者,最大限度地给读者提供所需信息。无论是在过去收费时,还是现在免费的新形势下,服务读者,永远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要把满足读者需求作为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读者需求为中心,以读者满意为标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保障读者在利用图书馆中的各种合法权益,尊重读者、关心读者、爱护读者,保障广大读者公平利用文献信息、平等享受图书馆服务、平等享有接受教育的权益,让更多的人读更多的书,让更多的群众享受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

首先,适应时代变化,积极开展现代信息服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与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及电子信息资源的出现,极大地推进了图书馆服务现代化。其次,特色化服务。要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需求,不断优化信息存贮结构,挖掘和发挥本馆的特色优势,开发有特色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形式,形成集聚效应,吸引、服务更多的读者。三是参考咨询服务,包括咨询解答和书目参考。读者不再满足于檢索出来的文献线索和一大堆原始文献,而是希望提供经过分析加工后的综合性的、知识性的增值信息产品。

二.适应新形势,强化管理

免费开放后,图书馆接待的读者人数必然会有所上升,读者的阅读习惯、遵守阅读纪律等情况会更加复杂化,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难度相应地会增加。只有强有力管理措施,才能保证图书馆服务工作正常进行,才能保证每一个读者平等地享有自己的基本文化权益。

首先,要制定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要建立严格、公正、配套的考核晋升程序,切实可行的奖罚制度,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馆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个人技能定期实行各项考核评估,将其制度化、档案化,并作为岗位聘任,职称、职位升迁,公派进修和表彰奖励等的可靠依据。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读者管理制度,在读者走进图书馆申请办证那时刻起,图书馆就应郑重其事地跟读者签订诚信服务公约,公约应明确规定图书馆与读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图书馆其它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待读者仔细阅读并理解公约上所有的服务细则,并表示接受后,方可郑重地签下名字。要建立读者诚信档案制度。诚信档案必须准确无误地记录读者的个人详细信息,即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所在单位的情况及个人的诚信记录,主要记录图书馆借阅文献以及使用其它服务的情况等;通过查询读者借阅记录,掌握其处罚情况。第三,要加强图书馆自身宣传的力度。通过各种媒介与途径,加强自身的宣传力度,打造声势,扩大影响,除了让读者熟悉图书馆的馆藏布局、规章制度及服务功能外,还要向读者详细解说图书馆的相关规定。例如:借阅权限、借阅期限、书刊保护要求和代书板的正确使用方法等。

三.引导阅读,推进全民阅读

图书馆要在地方城乡居民中逐步树立起推动全民阅读主阵地的良好形象,提高图书馆的阅读集聚力、向心力。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图书馆与读者的联系与沟通,及时反馈广大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架起联系信任的桥梁和纽带。

要坚持普遍服务理念,扩大全民阅读范围。要建立流动图书服务点,主动送书下乡、进社区,每年组织“文化下乡”活动,根据不同的产业结构,有针对性地送图书和致富信息到农村牧区、城镇社区,使广大农牧民能就近享受到图书馆的优质服务,给广大农牧民带去文化大餐同时,也营造了本地区日益浓厚的读书环境,推动全民阅读。

(作者单位: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图书馆)

责任编辑:胡达古拉

惠民服务建设要求 篇7

为进一步优化我院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老百姓就医的感受,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效,我院推出十项便民惠民措施。为确保十项便民惠民措施的顺利推行和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通过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控制医药费用,使人民群众在看病就医方面得到更多的便利和实惠,真正享受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医疗服务;使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深化,公益性得到进一步体现。

二、具体措施

(一)实行“无假日医院”。

确保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质量;合理安排功能检查与医技科室的人员,确保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的患者能及时检查,一般的影像、B超检查能在当日完成;保障双休日及节假日期间医院的后勤服务。

(二)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

合理安排门急诊服务、简化门急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对急危重症患者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创建无烟医院,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各项改善医疗服务措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三)缩短就医等候时间。

具体措施包括: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优化门诊布局结构,改善门诊设施和条件;动态测算就诊流量,了解患者就诊规律,根据就诊病人数量的峰谷,开展错峰服务和分时段诊疗,简化就医手续;

(五)实现参保居民即时结报。

实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与各县级新农合平台无缝对接,新农合住院费用即时结报,实现参保居民“当天出院,当天补偿”。

(六)开展专家名医下基层。

充分发挥专家名医的社会效应,制订合理计划,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党员下基层送健康”、“名医下基层,为民送健康”等活动。

(七)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加强全院医护服务质量管理,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休养环境。

(八)控制医药费用。

结合居民保险政策要求,制订医药费用控制机制,实行医药费用药占比、检查阳性率纳入医院综合目标管理方案,与绩效考核挂钩。

(九)提高参保居民医疗保障水平。

通过全镇摸排筛查,建立工作台账,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等疾病的救助工作。

(十)建立医疗服务行为公示制度。

建立和完善信息发布制度,配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我院医疗质量、服务收费、平均药费、单病种付费情况和群众满意度测评结果、医疗服务投诉处理结果等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内容;发挥社会和舆论监督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约束作用,进一步完善医药费用查询制度,推行平均住院费用、处方药品使用量、大型设备检查等项目的院内公示与警示制度;通过聘请行风监督员、向社会公开承诺等方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要开展第三方(群众)满意度测评,并做到公平、公开。

三、工作任务

1、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十项便民惠民措施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发展卫生事业的需要,是人民群众的需要,对公立医院改革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对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院发展也将发挥重大效力。

2、明确责任。要将实施十项便民惠民措施作为“一把手工程”列入医院重要议事日程,院长亲自抓,要组建专门的班子,具体负责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和各项工作的考核检查,要制订周密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各项具体任务,强化各项保障措施,形成领导组织有力、工作责任落实、分工配合协调、工作措施有效的局面。

3、抓好落实。要将实施十项便民惠民措施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抓好落实,要把握工作实质,突出重点内容,注重工作实效,工作的成效要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体会深”。

4、加强沟通。要制订信息通报制度,明确专人负责信息收集报送工作,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向东平县卫生局医政科以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5、及时总结。将实施十项便民惠民措施中的经验与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总结经验,指导下阶段的工作,使十项便民惠民措施能扎实稳步推进。

6、加大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和院内各种宣传工具,多措并举,及时宣传工作所取得的成效,通过广泛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公立医院改革和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十项便民惠民措施的内容、工作步骤与具体措施,并通过宣传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与优秀事迹,激励广大医务人员积极主动参与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十项便民惠民措施工作中来。

四、组织机构

长:XX

副组长:XX

夏店乡卫生院惠民服务工作汇报 篇8

夏店乡卫生院以“支部创先进、党员争先锋、群众得实惠”为目标,结合行业特色,大力推行各种形式的惠民、便民政策。着眼于服务患者、方便群众,为病人服务做到用心倾听、耐心解答、精心治疗、细心照顾、热心服务、衷心祝福,以满意服务创先,力求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我院开展了多项惠民服务。

一、夏店乡卫生院始终以农民群众得实惠为落脚点,强化农村合作医疗一体化建设,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高标准建设了18处卫生室,打造“15分钟”医疗圈,让农民步行15分钟就能看上病。

二、深入落实新农合便民服务活动,引导参合农民合理消费、合理治疗、合理转诊,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实施“即时结报”与网络直报制度,方便参合农民报销。全县各地患者来院就诊,均可享受治疗、消费、报销、随访“一条龙服务”。

三、施行药品零差价销售政策,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减轻群众负担。

四、免费提供规划免疫接种、健康咨询、计划生育指导、家庭访视、健康体检等多项公共卫生服务,开展了以甲型H1N1流感、流脑、手足口病、麻疹等为重点内容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大量发放宣传资料。

五、为全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将全乡居民的健康状况纳入系统化、信息化管理。每年为65岁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患者及重症精神病患者提供一次免费体检和四次随访。

六、针对孕产妇特殊人群,医院将为其免费发放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提供免费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哺乳期随访及婴儿听力筛查。

七、改善医疗环境,今年我院投资20万元完成了门诊病房大楼装修工程,并配备了全新的门诊、住院设施,方便了群众就医,为住院患者提供了温馨的治疗环境。

惠民服务建设要求 篇9

一、高点站位。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从高位上讲,档案事业是维护人类社会生活真实面貌的永恒事业。档案工作深深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与人类社会发展同步,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步何由探轨迹,民情从以识端倪”,郭沫若《题赠档案馆》的诗诠释了档案的内涵和其深远的社会价值。有道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千年树史”。档案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档案在社会各个层次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认真做好档案工作,研究利用好档案,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以史为鉴,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实施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可以更好地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体制、科技、管理以及知识创新等方面的创新服务:可以更好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服务,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档案的领域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载体更加多样,档案的基础性地位越来越重要,档案的服务功能也更加突出。为此,多年来,我在工作中始终把档案事业服务中心工作的职能放在最根本、最突出的位置,认真思考、谋划和推进档案工作,努力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经济总量质量同步提高服务:紧扣“三农”工作要求,为繁荣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为密切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服务,使我区的档案工作有了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为推进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二、人员、财力、机制“三到位”,保障档案工作健康发展

为强化档案工作的组织保障,2008年10月,我们恢复了区档案局正科级机构,配备一正两副领导班子,其中档案局局长兼任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所属12名工作人员全部落实了公务员身份和待遇,从而调动了全区档案人员的积极性,为档案工作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就落实档案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保障档案工作经费,多次做出批示,并拨付专项资金用于硬件建设。仅去年以来。区政府就支出近8万元为区档案馆增配了电脑、复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购置档案装具3万余套。区委、区政府及其“两办”共出台《关于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改制破产企业档案接收工作的指导意见》等7个文件,对档案工作的思路、目标、要求、责任等进行了科学定位和规定,引起了各立档单位和社会各界对档案事业的空前关注,使档案工作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为保障档案工作进一步顺利开展,2009年区政府按照《档案法》“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对档案事业的投入要逐步增长”要求,安排专项资金7万多元用于档案资源整合接收工作,使全区档案资源整合工作走在全市、全省前列。衡水市档案局专发了衡档[2009]9号文件。要求各市、县学习桃城区的做法。在2009年8月5日召开的全省档案工作会议上,我区档案局代表衡水市作了“力促资源整合,实现馆藏翻番”的经验发言,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档案局局长冯世斌对我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目前。全区共设立档部门75个,去年以来全区新增馆藏档案42333卷1841件。包括行政事业单位档案34587卷1841件,国有改制破产企业档案7746卷,总馆藏量达到10万余卷、册。新人馆档案比2008年底增长80%:总馆藏量比“十五”末的39775卷增长139%:新增馆藏量占到市级年度任务的212%。

三、活化载体建设,努力提高档案工作水平

多年来,我们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致力于把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召开档案工作会议、研究谋划档案工作时。区政府有关领导积极参加,必要时区政府主要领导参加,并每年都在政府常务会上对档案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同时。每年都对全区档案工作进行2-3次统一检查、通报、奖励等专项工作,为全区档案工作步入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09年省、市会议过后,全区召开档案工作大会,由主管领导亲自安排工作,邀请上级领导到会提出意见,按照领导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确定了“突破+创新”的原则和“4221”的工作目标,即:保证全年入馆4万卷以上,狠抓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改制破产企业档案入馆2项重点,创新2步入馆的档案接收机制,实现总馆藏量突破10万卷。为了进一步丰富档案工作载体。我们在创新农村档案、家庭建档工作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农村档案工作,在河沿镇及种高村按照“一镇加一村”模式建设了新农村创新试点,河沿镇共整理各门类档案875卷3724件。种高村共整理1985—2009年文书、会计、节水型社会、声像、实物等五个门类档案583卷、件。“一镇加一村”建档模式开辟了新农村档案建设新思路,为农村建档树立了典型。家庭档案工作。我们把试点放在了中心街小学,共完成该校所有28户家庭建档,各类档案152盒1333件、册,包括家庭荣誉、证件、儿童成长、财产、收藏、照片、音像、实物、书信文稿、健康档案等10类,提高了家庭生活品位,促进了家庭和谐,城市家庭建档受到建档家庭的热烈响应。2007年。区档案局被市档案局评为家庭建档工作先进单位、民营企业建档先进单位。2008年,区档案局被省档案局评为档案宣传工作优胜单位。

四、档案工作直接参与重大活动,确保档案连续性完整性

保持档案材料的完整性是提高档案服务水平的前提。近年来,只要是全区性的重大活动、重大会议,区政府都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到场参加,并组织对相关单位部门进行多次档案资源调研。从而保障了档案的完整性。特别是2009年,全区涉及工业、物资、供销、商务、粮食等5大系统共99家改制破产企业,我们组织档案局人员全程参与了各改制破产企业的档案接收工作,并先后组织了两次行政事业和改制破产企业的档案资源调研,摸清了底数。发现了问题,提出了意见,进行了整改。为接收做好了准备。这些企业共存档案21000余卷,其中完成改制破产企业的档案7746卷,包括文书档案3852卷,科技(技术)档案1102卷,会计长期档案2001卷,其它相关档案791卷,占总量的39%。剩下的1.3万余卷将按照“改制完成一家、档案验收一家、接收入馆一家”的原则,待改制完成后按计划移交入馆。由于工作安排缜密,全区没有一个立档单位因为接续不良、衔接不严、资料不完整等原因而影响入馆。

五、打造为民服务平台,丰富档案工作资政惠民服务功能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构建“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早在2002年,我们就在区档案馆成立了全市首家“现行文件查询中心”,累计接受法人、公民查询3000余人次。200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后,我区在原“现行文件查询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一年多来,为依法履行向社会提供查阅政府信息的职能,明确了责任部门,设立了专职人员,通过简化并规范查阅手续,编印服务指南,开放文件目录,使中心成为社会公众查阅政府信息的重要服务窗口。目前,中心信息资源包括馆藏档案近10万卷册,政府及区直部门规范性文件1955件,具备了纸质查阅、复印、网上查询、咨询服务等功能。仅去年以来。接待查阅1200多人次,利用文件5000多件,查询内容涉及养老保险、拆迁安置、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房屋确权等20余类。“查阅中心”架起了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拓宽了为民服务的平台,资政惠民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上一篇:毕业求职小记下一篇:小学生作文:顽固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