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区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2024-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加快我区城镇化建设的思考(共8篇)

加快我区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篇1

一、我区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区城镇建设的基本情况是:城镇总体规模较小,但城镇分布相对集中。经济总量不大,但发展速度较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高。

_、城镇规模:XX区幅员面积X平方公里,全区辖X个镇、X个街道办事处,全区共有X个行政村、X个居委会。城镇建成区面积X平方公里。

_、城镇经济:____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万元,其中,工业增加值X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X元,比上年增加__元,增长_._%。区域经济以工业尤其是汽车工业为支柱,汽车产业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__%。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保持了速度和效益的同步发展。____年,实现总产值X万元。

_、城镇化水平:全区总人口X万,其中城镇人口X万,城镇化率为X%。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体系布局不合理。城镇功能混杂,镇区用地布局不合理,各类性质用地区别不明显,工业用地偏少;镇区现有商贸区、居民住宅错综复杂,建筑物密度大,通风、采光、卫生等条件差;路边市场仍存在。

(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差。目前镇区排污能力弱,无大的河流排污,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设严重滞后;镇区道路结构不合理,城镇道路没有形成环状,道路多为丁字路,且部分道路路面狭窄,路况不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不配套,功能不齐全,聚集效应不大,影响城镇建设的进程。

(三)城镇建设资金缺乏成为发展的瓶颈。城镇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虽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个人、集体及社会各方面参与城镇建设、管理和经营,但没有形成稳定的融资渠道,城镇建设的资金来源十分有限,城镇缺乏必要的资金政策支持,制约了城镇的发展。

(四)城镇职能雷同,缺乏合理分工。城镇发展表现出城镇间产业同构性显著、职能单一的现象,没有形成相互协作的合理分工,极大地制约了城镇现代化的进程。

(五)城镇规划管理滞后。城镇规划缺乏科学性,城镇化建设特色不明显。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和思想认识的影响,在建设规划上投入较少,规划编制资金短缺,规范内容深度不够,科学性不强,规划实施缺乏连续性,没有把城镇规划与区域规划、产业规划、经济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造成管理不到位,镇区功能繁杂,扩张无序,市场寄生于道路,沿主干道线型排列,形成只见新街、不见新镇的现象。在建设和发展中未突出自身特点,建设水平低,建筑形体空间缺乏艺术效果,风貌趋同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城镇文化气息淡薄,特色不鲜明,城镇应有的凝聚力、感染力、辐射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建议和对策

(一)以科学规划为龙头,长远布局,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形成优势、滚动发展的思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城镇建设的规划设计。科学的规划要有利于发展本地优势,有利于方便城镇居民生产生活,有利于繁荣经济保护环境,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一是要抓好城镇的总体规划,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用地、教育用地、生态用地。要做好城镇体系的布局,注重城镇风貌建设,采取“统建联建、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打造亮点、突出特色”的措施,建设_—_个具有一定特色的农民新村,扩大城镇容量,吸纳人口,提高经济集合度和积聚效应,引导城镇的合理发展。二是要科学制定城镇发展规划,编制两镇一街的城镇建设及经济发展规划,统一安排供水、供电、通信、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集中地安排工业区、商业区和生活区,预留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的空间和城镇绿化及公共活动用地,改善城镇的生活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三是城镇规划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统一规划,分期实施,要注意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降低城镇发展成本,讲究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引导合理流动。四是要强化城镇规划管理工作。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法律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建立规划实施责任追究机制,严肃查处违反城镇规划的行为。

(二)以产业为支撑,增强城镇建设发展动力。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原动力,是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点。要牢固树立“经济靠产业壮大,产业靠项目支撑,项目靠投资推动”的理念,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建设,加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来抓。一是坚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行城乡互动,三次产业互动。要进一步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壮大重汽优势产业,着力打造渝西重型汽车城。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物流、房地产、旅游、商贸等第三产业。加大商贸中心、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的建设力度,构建完善的市场体系,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建立起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形成与第一、第二产业相互支撑、充满活力的新型产业体系。二是围绕优势产业抓项目,加大城镇建设力度。我们必须抓紧项目建设,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抓住西部开发战略向纵深推进和市里“退二进三”等重大机遇,依托现有的企业,围绕优势产业,主动策划组织滚动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吸引外部资金,推进一些新产业技术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农业产业

化项目建设,重视发展就业容量大,吸纳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培育城镇的产业优势。三是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车城园区是推动城镇化的载体,是重构产业和城市体系的着力点。工业园区可以把服务、土地、劳动力等优势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效益,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带动区。必须立足区位优势和基础优势,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城镇经济上规模、上档次的有效载体。我们应以重汽集团、正大饲料和新世纪化纤公司为龙头,吸引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入驻园区,同时引导区内中小加工企业与其实现配套生产,带动中小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通过群体协同效应实现资源共享,获得综合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同时要树立和强化经营园区理论,不断健全、创新园区管理机制,形成“以园养园、以园建园、以园兴园”的经营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搞好配套服务,充分利用市级特色产业园区的有关政策措施,认真研究制定出台园区开发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各类工业项目,充实园区经济,增加城镇经济总量。四是以培育龙头企业为核心,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坚持用抓大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利用各种农业资金和政策,培育发展一批农业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为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一步提升农业竞争力。

(三)以拓宽融资渠道为基础,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力度。要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依靠社会力量搞开发,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把城镇开发建设推向市场。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二是将城镇建设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政务公开,简化审批手续等优质服务,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来参与城镇的开发建设。三是土地开发融资。把土地开发资金回投到城镇建设,实行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兴业、以业活镇、滚动开发。四是调动农民建设城镇的积极性,鼓励本地和外地的能工巧匠、先富起来的农民进镇办厂经商。

(四)以改革创新为导向,增加城镇发展功能。发展城镇一定要重视聚集人气,把着力点放在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上来,大力吸引外地能人商贾在本地落户,提高非农业人口的数量,提高城镇的质量。政策制度的改革创新,是聚集人气,吸纳能人,调动农民参与城镇建设的积极性的前提,因此要对制约农民进城的土地制度、城镇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降低“户口”门槛,打开镇门吸纳能人、聚集人气。允许进镇农民将承包地的经营权有偿转让,实现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解决土地对农民的束缚,确保农民离地进城的自由。积极引导“富工又富乡,进厂又进城”,调动农民参与城镇建设的积极性,把城镇建设作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新增长点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

加快我区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篇2

一是要突出重点。文化建设涉及的问题非常多, 既包括深化文化体制的改革问题, 又包括构建新的文化市场体系问题;既包括公共文化服务的不断改善与提升问题, 也包括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问题;既包括传统文化产业的提质增效问题, 也包括新兴文化业态的培植培育问题;既包括民族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存的加强保护问题, 又包括民族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因此, 科学推进自治区文化的发展与改革, 实现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经济的协调发展, 必须坚持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把握住文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抓住重点, 带动全局, 开创文化经济工作的新局面。从自治区文化建设现状来看, 虽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但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现实状况与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文化产业虽然发展势头良好, 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着主体不强、产业收入不高、投入不足、结构不优等问题, 与当前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 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培育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要求存在显著差距。面对当前文化发展的国际、国内形势, 对自治区来讲, 要顺应形势紧紧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十二五”及更长一段时间内, 文化建设一要加紧建设完善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基层为重点的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通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的推进, 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二是要着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 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增强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尽快成长为自治区的支柱性产业, 最终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互促进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文化需求, 开创自治区良好的文化发展局面和环境。

二是要做大总量。一方面要加大公益性基础文化设施、特别是农村牧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 使我区文化资源总量及人均文化资源拥有量均实现显著提升, 切实改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文化鸿沟”现象。如“十五”期末的2005年我区文化事业费 (指财政投入部分, 含专项经费, 不包括基本建设投资) , 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0.44%, 全国排15位。“十一五”前4年, 我区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0.42%、0.49%、0.45%、0.51%, 虽有增长, 但增幅不明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占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年分别为0.33%、0.18%、0.11%、0.14%, 水平较低且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每万人口拥有公共文化设施数从2005年至2008年分别为0.17、0.166、0.18、0.13, 对应的全国排位为第5、第6、第9、第8, 虽有波动, 总体上亦呈下降趋势。2009年, 人均图书藏有量仅为0.36册, 全区人均购书费为0.41元,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81元。全区100个旗县图书馆中有57个多年无购书经费, 多数文化馆 (站) 业务经费短缺, 正常业务活动难以开展。此外, 由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导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甚至出现“文化鸿沟”现象。如从自治区来看, 呼包鄂地区文化资源的拥有量占全区的一半以上, 城镇与农村牧区文化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全区农村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63.7%, 2009年农村牧区人均文化事业费仅为3.4元, 是全区平均水平的7.1%,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左右。另一方面, 从全国来看, 目前我区文化产业不论是总量、增速还是对GDP的贡献率, 都处于欠发达行列, 与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省、市、区相比, 差距更大。早在2008年, 北京、湖南、云南、上海、广东已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率先突破5%的省区市, 即文化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而我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长期徘徊在1.05—1.07%之间, 低于全国2.5%的平均水平。2009年105.3亿元, 仅占全区经济总量的1.08%, 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要想使文化产业逐步发展成为自治区的重要支柱产业, 推动文化建设既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又要符合自治区的区情,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 就必须首先把总量做大, 力争“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经济总量的4%以上。与此同时, 要注意调整好产业结构及区域布局,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及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依托我区文化资源禀赋和文化产业基础, 切实推进文化产业延伸, 延长产业链条。

三是要明确主体。长期以来, 受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计划型和以生产为中心的文化组织和执行体制的影响, 政府对文化生产与供给活动大包大揽, 政企不分、政事不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成熟, 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 旧有的文化组织执行体系越来越表现出广泛的不适应性:本应得到保障的关系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却因投入不足、重视不够而发展滞后;应该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文化产业, 却受制于体制性束缚而发展缓慢, 结果导致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因此,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繁荣文化事业必须要明确谁是建设的主体。一方面, 文化事业发展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 公共财政保障, 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的方针, 体现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和便利性,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另一方面, 发展文化产业, 企业是依托, 是载体, 是主体。无论是资源的整合、技术的应用还是人才的集聚, 都要靠文化企业来实现, 因而培植壮大文化企业是发展的核心问题。国内外发展经验也表明, 培育一批规模大、品牌响、实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 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集群或区块, 是提升地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 对我区而言, 加快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 与此同时, 加紧选择一批实力强、前景好的文化企业进行重点培育, 尽快使其成长为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带动力量, 是我区“十二五”期间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四是要开放市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文化服务 (产品) 提供应是开放的、关注公众需求的、灵活的和科学的。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在强调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的同时, 还要大力鼓励全社会积极的参与, 通过政府采购、服务合同外包、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格局,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社会化;另一方面在文化领域要进一步扩大开放, 借鉴发展工业产业的思路和经验,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吸引国内外资本、项目、技术、人才流向我区文化领域, 利用外部资本、技术、人才优势激活内部生产要素, 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对内也要开放, 主要是放开市场准入, 充分调动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 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市场, 鼓励民营企业以投资参股的方式优化转制文化企业 (企业集团) 产权结构, 加快催生和壮大一批民营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加速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

五是要实现跨越发展。从全国来看, 东部地区借助其经济优势与地缘优势, 实施了以结构调整与升级驱动为核心的国际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充分利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与国际文化产业进行对接, 文化产业呈现集团化发展趋势, 极大地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中部地区地处东部与西部的中间地带, 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大力开发本地文化资源, 采取的是交叉发展模式。我区地处西部, 必须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与模式。要充分看到中央重视、社会关注、群众期待为文化发展创造的良好环境, 充分看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需求扩大为文化发展提供的巨大空间, 充分看到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际影响日益提升为文化发展提供的广阔舞台, 紧紧抓住文化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 借助内外先进技术与人才, 充分挖掘自治区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 加快实现文化资源向产业资源的转变, 做大规模、提高质量、提升品牌, 积极推动我区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尽快发展成为自治区支柱性产业, 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左右。

与此同时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是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由于我区自然资源富集以及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要求, 自治区形成了能源、原材料、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自然资源开发在我区经济增长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从一定程度上讲也是我区经济连续八年保持增速全国“领跑”的重要支持性因素。但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 内蒙古经济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 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精神文化消费水平相对滞后, 自治区文化软实力培育明显不足。因此, 必须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把文化作为重要的资源, 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按照硬实力与软实力协同发展的要求, 象重视自然资源开发一样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下大力气研究民族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把握文化资源的禀赋和特点, 突出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特色, 形成自身的特殊优势;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加快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并最终转变为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业发展与自然资源开发、制造业的发展有着不同的规律和模式, 要按照并重开发、区别开发、互相促进的原则处理好两种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 努力把我区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发展优势, 加快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发展强区的转变。

二是文化的公共产品属性与产业属性的关系。文化既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又具有产业属性。作为一种公共产品, 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倾向性。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 其价值倾向性主要表现为:民族性, 即文化服务往往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色彩, 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 追求民族和国家的利益;意识形态性, 即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文化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 总会通过各种形式体现出对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维护作用;公共性, 即公共文化具有群体性、共享性、公益性、一致性等特征, 它培养群体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文化权益的基本性, 即保障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文化又具有产业属性, 文化产业的勃兴是人类生产和消费的内容和方式不断提升的表现和要求,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消费是文化生产的前提条件, 文化消费的不断扩大自然也就成为了文化生产实现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的公共产品属性要通过国家和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体现和保障。文化的产业属性要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主要通过市场的作用来实现。过去我们往往过多的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而忽略了文化的产业属性, 管得过宽、过死, 反而束缚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压抑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抑制了文化消费, 最终使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受到束缚, 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也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因此, 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与文化事业的发展相辅相成、互激互励、共济共荣, 必须在增强自治区经济实力与竞争力的同时, 亦能同样有效地激发全区各族人民的创造力和提升人民大众的精神境界和文明素质。

三是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关系。文化产业作为知识性新兴产业, 有其独特的产业规律与特征。文化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原来在知识、技术之外的文化要素作为生产力要素进入社会生产领域的过程, 对社会全面发展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越来越强, 深刻地影响和改造着传统产业, 引发新的产业群。如文化与旅游业相融产生文化旅游业, 使旅游业向深度发展, 提升其文化内涵、魅力与品味, 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文化与会展业相融产生文化会展业, 使传统会展业增加了文化的厚重感;文化与制造业的融合, 提升了传统工业产品的文化品质, 文化元素、时尚元素极大地增加了传统工业产品的附加价值;文化与新技术的融合加速了传统文化业态的发展并衍生了新兴文化业态, 如动漫、网游、电子商务、互联网经济、数字设计、网络电视台、手机文化等等。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文化的这一特性, 把握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律, 发挥文化的经济引擎作用, 不仅要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还要促进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实现共同繁荣。

四是政策引导与市场推动的关系。文化产业发展应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原则。从长远来看, 文化产业既然是一种产业, 其在要素流动、资源配置、生产流程、市场营销等环节, 就必须要遵循市场规律。要以市场为导向, 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要按照我区文化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结构调整和资源重新配置, 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整合, 实行产品细分化和专业化生产, 从而促进内容创新的深化、产品开发的优化和产业营销的市场化, 最大程度地利用文化资源, 通过市场化运作降低成本, 加大产品开发力度, 提升产品附加值, 在全国乃至全球平台上培育新品牌, 以提高生产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扩大市场占有率。但从目前情况看, 文化产业在我区还是一个弱势产业, 规模总量小, 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战略缺口, 以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传统产业竞争力不足, 以软件业、会展业、现代传媒业为主的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较滞后, 动漫、创意等高端文化产业刚刚起步。针对我区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体不强、活力不足、结构不优、融资困难等问题, 迫切需要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 强化投入保障, 特别是财政尽快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发挥示范性和导向性作用, 帮助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与此同时, 不断完善政策措施, 提供税收减免、优先保证土地使用、金融支持等切实的政策优惠, 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同时要求政府的政策引导也要建立在符合市场规律要求的基础之上, 而不能相背离。

关于加快我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 篇3

一、我区统筹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现狀分析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下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政策影响,我区已形成了凝固的城乡分治二元经济格局,导致城乡在两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下运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封闭的状态虽有所改善,但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三农”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1城乡产业分割,城乡之间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组合、自由流动,以城带乡的一体化发展机制尚未形成,致使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低,作为连接城乡产业纽带的龙头企业少,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更少,全国372户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我区仅有12户。农民家庭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占7943%,第二产业占655%,第三产业占1031%。与全国同期相比,第一产业高3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低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12个百分点。这充分表明,我区农牧民的收入来源还主要依赖于传统农牧业,还未摆脱农田的束缚。

2城乡分割导致了城镇化发展缓慢,造成农村牧区人口转移难。我区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城镇化率虽然高出全国水平,但城镇功能相当薄弱,城镇的就业环境差,务工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各地在户籍管理、子女上学等方面采取城乡两策,人为设置了一些农牧民向城镇流动的障碍,难以实现农牧民向城镇的有效转移。我区从“九五”开始,每年从农村牧区转移到城镇的人口约20万人,扣除人口自然增长因素,转移速度仅为2%。照此速度,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我区农牧民转移目标根本无法实现。因此,必须要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大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农牧民的有效转移。

3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我区农牧民收入80年代快速增长、90年代后期增幅缓减,1979年—1985年间,农牧民收入增长速度为979%,1998年—2002年间,农牧民收入增长速度仅为129%,增幅下降了85个百分点。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相比,1978年城镇居民收入为301元,农牧民收入为131元,两者相差170元,比例为229∶1;2002年城镇居民收入为6051元,农牧民收入为2086元,两者相差3965元,比例为29∶1,况且农牧民纯收入的相当一部分要用于次年的生产投入,实际上两者比在4∶1左右。形成城镇居民与农牧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直接原因是受城乡分割的制约,农牧民收入渠道单一,从非农产业获得的收入相当有限。

4由于受重工轻农政策的影响,对农牧业的支持保护不够。多年来,由于自治区财力不足,对农牧业的资金投入水平较低,2002年全区财政支农资金支出为416亿元,仅占全区财政总支出的998%;信贷支农不尽人意,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向了工、商、交通、运输、通讯等高效产业,导致农牧民贷款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缓减;农牧民由于本身收入水平较低? 调整,核心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变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进行全局性、战略性调整,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城乡发展,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向。

(一)统筹发展规划,重点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牧区的支持力度

农牧业是弱质产业,对农牧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从一些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基本完成由农业支持工业向工业支持农业的转变。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1000美元,有条件拿出部分财力来反哺农牧业、支持农牧业。因此在制定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制定重大政策时,应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重点是打破城乡产业分割,促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

经济发展是不以人为割裂的意志为转移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撑。要促进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交流与融合,使其发挥“承城接乡”的重要作用,引导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工业、第三产业等新兴产业,支持农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农村牧区服务业等,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增强城乡产业关联度,形成城乡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格局 。

(三)统筹城乡就业,重点是打破农牧民向城镇流动的人为障碍,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

在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就业功能开发,扩展城镇就业容量。着力构建城乡统一的职业介绍服务网络和劳动力市场,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广开农牧民就业门路,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公平就业机制,制定城乡统一的就业准入政策,清除体制障碍,加快落实户籍改革的各项配套措施,全方位拓展劳务输出。

(四)统筹城镇居民和农牧民待遇,重点是清除人为的观念、体制障碍,逐步使农牧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

“三农”将在“三化”带动下走向繁荣,城乡将不再分割,城市政策将不再有重大差别,城乡人流、物流、信息流也不再有人为的障碍,城市的技术、人才、资金、先进生活方式和价值道德观念将向农村牧区扩展,逐步实现农牧民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待遇,拥有与城镇居民公平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以及社会保障应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权利。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

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措施。加快工业化、统筹城乡发展,就是利用工业化促进农畜产品向工业品转化,为农村牧区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为农牧业现代化提供物质技术基础,通过工业积累支持农牧业。加快城乡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产业整合,打破所有制和城乡界限,让各种生产要素自由组合,自由流动,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加快城市工业化进程,可以为改变农牧业生产条件、加快农牧业的机械化、集约化,用工业武装农牧业提供保障。

(二)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促进城乡产业融合

农牧业产业化,是农村牧区工业化的起点和有机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牧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关键是统筹城乡产业交流和融合。目前,我区农牧业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制约产业化发展的两大因素:一是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二是农牧民生产的农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均衡化水平低,标准化程度更低。要使我区产业化跃上一个新水平,必须有针对性解决上述两大难题。要紧紧围绕乳、肉、绒、粮油、马铃薯、饲草加工等六大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以及具有发展潜力的皮革皮毛业,依托城市工业集聚的优势,加快加工企业向农村牧区延伸,实现与生产基地对接。要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活力和辐射带动力的龙头企业,要积极引进城市先进科学技术,提升农畜产品科技含量,促进农牧民增收。

(三)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牧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我区推进城镇化,要突出发展大城市,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形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结构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人居环境优良的新格局。要大力发展城镇经济,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增强吸纳农村牧区人口和劳动力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进一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坚持经营城镇,积极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盘活资产,健全城镇管理制度,完善城镇管理法规。坚持改革创新,取消农牧民进城后在子女入学、就业、入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限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和社会保障体系,为农牧民转移创造条件。

(四)促进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融合,加快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

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不能就农牧业论农牧业,必须跳出农村牧区这个构架,把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综合起来一体谋划,要把城市作为主攻方向,围绕市场来调整农牧业经济结构。要把畜牧业尽快调整成为第一产业中的主导产业。稳定发展牧区畜牧业,全面实施围封转移战略,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草原生态双赢的目标。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全面推行舍饲圈养,促进种养结合,多数地区逐步转变为以牧为主。调整农业种植内部结构。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优质牧草,形成比例协调、效益突出的粮、经、草三元结构,使农区走向为养而种的良性轨道。充分发挥我区农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使之成为我区称强于全国的优势特色产业。

(五)加快发展农村牧区教育,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

农村牧区教育,关系农村牧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也是提高农牧民素质,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所在。深化农村牧区教育改革,努力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合作机制,有效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资源,构建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培训网络和科技推广网络,以法律、法规和技能教育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的职业培训,逐步建立起职业培训与农牧民分工分业相衔接的机制,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为农村牧区人口参与就业竞争并最终向城镇及二、三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六)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是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与农牧民增收结合起来。使城乡之间生态协调发展,环境优美,趋向融合。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以城带乡、同步规划的思路,重视各类城市基础设施由城市向集镇和农村牧区延伸,尤其是在水、电、路、通讯等方面形成城乡相连的网络,充分发挥网络效益,促进城乡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融合。

(七)统筹城乡投入,加大对农牧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加快我区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篇4

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城镇化都是其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也遇到很大程度上的制约,面临着特殊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必经过程,也是我国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这其中困难重重、情势严峻。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耕地相对不足,劳动力素质偏低,在实现城镇发展方式的转变中,遇到很大程度上的制约。为此,我们必须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城镇化的道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我国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城乡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城镇化的概念分析

所谓城镇化,一般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其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和城乡空间结构的变化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城镇化首先是一个历史过程。所谓过程,乃是事物发展由始至终的一个阶段,它既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永久持续。城镇化始于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农业生产方式发生转变,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而同时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物流、土地等生产要素产生极大需求,从而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的综合承载力极大提升,城市文明和城市意识广为扩散和传播。城镇化进程结束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社会结构的转换完成,人口迁移、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等各方面已经达到均衡,则其变化已经达到相对稳定,城镇化进程自然结束。

其次,城镇化进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同时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上文已述,城镇化的出现是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生产要素在产业间流通从而出现的一个必然结果;但它同时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城镇化进程超前或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前者如目前广为存在的开发热潮,后者如我国的户籍制度等,都会对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不可不慎。

最后,城镇化进程的内涵还应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等精神文明的转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七项基本指标反映文明城市创建的基本情况,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归根到底,就是人民群众享有较高的生 — 1 —

活质量,“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二、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扩大内需、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衡量一国、一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最直观的标准当然是城镇化率,即通常采用的以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总数的百分比计算出来的结果。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截止2010年底,2010年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接近6.66亿人,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9.68%,比“十五”末提高6.68个百分点;宣城市则达到了45%,比“十五”末提高了10个百分点;绩溪县达到了%,比“十五”末提高了 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城镇化动力将会下降,城镇化速度将会稳中有降,而且将更加注重城镇化质量,我国城镇化将进入稳速提质的新阶段。

一是城镇化的质量不高,水平不一。我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在时间上是错位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率先发展重化工业,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但是为了支持城市和工业发展,我国对于城镇化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农民除了升学、招干、入伍等极少量渠道外,能够实现城镇化的渠道极其有限。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转移政策逐步放开,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增多。城市以其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收入预期、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相对便捷的商业服务体系吸引了大批的农业转移人口来到城市务工和生活。

根据人口“六普”数据,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亿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0.40亿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亿人。农业转移人口成为推动我国城镇化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农业转移人口在我国城镇化率的计算中往往被统计为城镇人口,但是他们又保留着农业户口,不能享受城市的社会保障和相应待遇。从这种意义上看,我国的城镇化速度虽然高,但质量是不高的,是不彻底的,有不少是“夹生”的城镇化。而且从未来看,我国城镇化高速增长的动力将逐步减弱,城镇化速度将会稳中有降。

--因城乡社会保障差距逐步缩小,削弱了城市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这会使得城镇化动力下降

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开始不断完善,针对农村居民的医疗、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建立起来,而且还将进一步完善,随着国家财力的提升,标准也将会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已经逐步社会化。国家社会保障的大网已经基本覆盖了城乡,相互之间的差距将会逐步缩小,而且在将来,城乡之间有可能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使用权缺乏市场化的退出(流转)机制,使得城镇化动力下降

按照当前的政策,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归集体所有,使用权只能在集体成员之间流

转,根本没有市场化收益。农村居民如果要转为城镇居民,其宅基地和承包地往往要无偿交还给集体,而这对农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在我国不少中小城镇放开户籍政策的实践中,有不少农民在权衡利弊后往往会保留其宅基地和承包地而不愿转变成为城镇户口。而且在发达城市的郊区、大城市的郊区,由于在同样成本的情况下,农村有相对舒适的居住环境和相对宽敞的居住空间,以及农村土地被征用或改变性质后会产生巨大的收益预期,很多农村居民更是不愿意转变成城镇居民户口,甚至有城镇户口的居民还想将其转换为农村户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人口流动政策的日益宽松使得城镇化动力下降

我国人口流动政策日益宽松,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可以在不放弃自己农业户口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收入预期,在全国自由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分享城镇化的收益。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之间仍将保持较大的差距,但人口的自由流动可以有效弥补这种差距。随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农民花费到农业生产上的时间日益减少、劳动强度也日益减轻,农民可支配的自由时间日益增多,农民可以利用更多的自由时间到城镇从事非农生产,获得较高的收入。如果农民能够在城镇获得很高的收入,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土地让老人亲戚耕种、转包甚至撂荒,以获得更高的综合收益。从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看,农民收入愈高的地方,其非农收入占的比重就愈高,农民发家致富往往不是靠农业,而是靠非农产业。自由宽松的人口流动政策使得在城镇有就业能力的农村青壮年人口绝大部分都已经流动出来,在长期超低生育率的影响下,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推进,农村新增青壮年人口将会在达到峰值后呈现较快减少的势头,从而在根本上使得我国城镇化减速。

--城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在一定时期内减少普通劳动者的就业机会,从而降低城镇化动力

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资本、技术都会对普通劳动力产生排挤作用,减少普通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即便是在传统的吸纳普通劳动者就业较多的行业,目前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其吸纳普通劳动者就业的人数也大大减少,如纺织、食品、机械组装、玩具制造等行业。而农村转移人口一般只是普通劳动者,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受到的就业影响十分明显。

三管齐下,积极提升城镇化质量

--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注重在制度上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这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注重质量的重要阶段。在我国社会保障仍然按照城乡分别推进、还未实现一元化管理的情况下,目前需要重点解决的就是在城镇有稳定工作、并且长期生活在城镇的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从发展的眼光看,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不健全时期的特殊产物,农民工市民化实质上是使农民的社会保障和相关待遇市民化,在城乡

社会保障实现一元化管理后,此问题就不复存在了。

对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目前要从惠农和改善民生的角度出发,充分尊重农民工的自身意愿,一方面要积极研究农村社会保障向城市社会保障的转换问题,另一方面在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使用权无法市场化退出(流转)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允许农民工带地(保留宅基地和承包地)城镇化的做法,即允许农民在保留宅基地和承包地的前提下,享受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相关待遇。

从长远来看,我国城乡社会保障要实行一元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限制农业转移人口的种种制度障碍。

--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机制

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国家对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同时在农村社会保障极不完善的情况下,农村土地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农村社会保障的功能,如果放开流转农村土地使用权,可能会产生社会问题。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的框架已经建立起来,而且会不断完善,土地承担社会保障的功能在逐步弱化。而且随着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的改善,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在不断提高,国家可以在对农村土地使用性质进行严格管理的前提下,逐步在更大范围甚至全国放开土地使用权流转,给已经城镇化但拥有农村土地的居民一个市场化退出渠道,让其分享土地使用权市场化退出的收益。

1998年城市居民房改以后,作为国有土地的城市住宅用地的使用权已经开始在全国市场化流转,房改之前按照分配制获得房产的城市居民因此获得了巨大的资产收益。对于农村居民而言,作为集体土地的农村住宅用地的使用权目前还无法在全国进行市场化流转,农民在转成城镇户口后只能无偿交还集体,这是很不公平的,而且很多农民也是不情愿的。要参照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全国市场化流转的方法,探索逐步推进农村住宅用地使用权的全国市场化流转以及承包地使用权的全国市场化流转的方式方法,让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一样分享其按分配制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巨大收益,减少农村居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后顾之忧。

--不断提升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尽管我国的城镇化速度会有所下降,但是未来一段时期仍将保持较快的速度,人口和产业仍将会向城镇集中,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和集约化程度就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不足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40%的国内生产总值。如果按照区域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衡的原则,这些城市群的人口数量还要翻番,城市群仍将是未来吸纳人口的主体,也是未来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点。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切实改变城镇土地利用粗放的模式,使城镇建成区扩张的速度与其吸纳人口增长的速度基本保持一致,按照集约高效的要求,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增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重视城市的规划和建

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和基础设施,打造宜居城镇。

从积极方面来看,从国际的普遍经验来看,城镇化是与人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世界171个国家(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与城镇化率之间直接展现出正向关系。在78个高人类发展的国家和地区中(人类发展指数不低于0.8,有72个国家(地区)的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只有不到10%的高人类发展国家(地区)的城市化率低于50%。另外,在城市化率超过60%的77个国家(地区)中,只有两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水平低于0.7(中等偏下人类发展水平)。

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人口在城市中聚集会产生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使私人和公共投资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产生更大的市场和更高的利润。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的集中,市场需求将会迅速增长和多元化,这会促进专业化分工,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的效率(世界银行,2009)。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新型业态,特别是研究开发、现代服务业,如金融和保险业、信息和计算机服务业等,必须依托城市发展才能得到扩张。不仅如此,城市产业的繁荣和高回报吸引了更多的资本、技术和知识的流人,这些要素的整合将会进一步诱发新的技术创新和流动,并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OECD,2010)。因此,城市是现代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

城镇化有助于普及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从而促进人民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口在城市的集中,大大降低了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的平均成本。与农村相比,城市在公共服务质量上的优势也是明显的,这种优势不仅是因为城市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还因为城市集中了优秀的相关人力资源。

城镇化有助于促进政府治理的改善。当农民离开农村聚集在城市之后,会从多方面影响政府治理。城镇化使政府与民众的距离空前的拉近了,政府及其官员的一举一动变得更容易观察和监督。人口的集聚推动了社会生活中的组织化和分工,民意表达变得更加专业化和专职化,公众意见的传播成本大大降低,更易于采取集体行动。在发展中国家,虽然农村人口众多,但是由于人口聚集程度低、居住分散,采取集体行动的交易成本比较高。因此,在争取政策影响力的过程中,农民这个数量更大的群体反而缺乏与城市居民对等的影响力。

从长期看,城镇化还有助于促进公平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就在《国富论》中就都市商业对农村改良的贡献作过精辟的阐述。他认为,工商业都市的增加与富裕,为农村的产品提供巨大而便利的市场,促进农村土地的开发,并使农村突破传统关系的制约,变得更有秩序、有好的政府和有个人的安全和自由(《国富论》第3篇,第4章)。韩国在其快速城市化的1975年至2005年期间,农业人口减少了76%。但是,由于土地洲国家,土地兼并所造成的大量失地农民,只好向城市迁移。在进人城市后没有得到良好就业和公共服务的情况下,只好集中居住在破陋的棚户区。其次,城市的土地和住房管理的混乱也助长了贫民窟的出现。印度贫民窟形成之初,主要都是从非法占用公共或者私人土地开始的。比如,孟买世贸大厦旁边的一片贫民窟,是当初参与大厦建设的工人居住的地方。政府的房租控制导致出租房的缺乏,也是造成贫民窟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孟买已经十五年没有建设新的出租房,当800多万人挤在条件恶劣的贫民窟里时,孟买却有40万套住房空置。此外,贫民窟的大范围存在折射了公共政策在公平性和包容性上的不足。当大量缺乏教育和劳动技能、只有微薄资产甚至赤贫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时候,政府如果不能为之提供基础性的教育、职业培训和医疗保障,不能提供安全饮用水、卫生设施,贫民窟的迅速扩大就是不可避免的。

加快我区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篇5

来源: 西乡县中小企业促进局 作者:杨显英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两大驱动因素,二者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工业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基本土壤;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涵,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表现形式;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工业化反映了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变,城镇化反映了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变。作为经济过程的工业化和作为社会过程的城镇化共同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目前我县城镇化建设总体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城镇规模小,城镇化体系不完善。只有加快工业化进程,才能有效地扩大县域经济总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同时为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把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变为为非农劳动力,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一、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的有利条件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县工业经济取得了可喜成绩,工业规模逐步壮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为推进工业化大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县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通过股份、出售、兼并等方式陆续对全县所有国有、集体企业进行了改革、改制,基本实现了“国退民进”,民营企业成为全县工业企业的主力军,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焕发了勃勃生机。

1、工业发展初具规模。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9.33亿元,同比增长14.9 %,工业增加值4.53亿元,同比增长13.2%,占全县GDP的15.5%。2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9.73亿元(含省属企业县电力局1.06亿元),产销率达96%。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行业4个。新上和技改企业400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627户。

2、工业支柱逐步形成。我县工业起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发展于七十年代,拥有制药、化工、采掘、建材、电力、机械加工、食品、酿造等多个行业。2009年,医药化工、茶叶食品、机械建材等六大支柱工业总产值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96.2%,占业务收入的92%。

3、园区经济发展迅猛。近年来抓住汉中市被国家确定为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的机遇,依托县内资源和产业优势,规划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编制了总体规划,成立了“一区三园”建设指挥部,加大政府投资力度,被陕西省确定为100个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园区之一。目前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达1.68亿元,总体框架基本形成,部分已建设到位,入驻规模企业达18家,解决了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4、中小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县现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200余户,其中一部分经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完成了一定的原始积累,扩张愿望日益强烈。我县唯一一家出口企业——西玛机床公司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正在积极开拓美国、伊朗等国外市场。随着全国500强企业江苏雨润集团投资4.5亿元建设的汉中福润200万头生猪产业化加工项目的投产,预计年产值达27亿元,实现利税近1亿元,将进一步拉长畜产品加工链条。全国水泥30强企业陕西尧柏特种水泥公司投资4亿元建设的日产2500水泥生产线于年底投产运营,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3000万元,吸纳就业人员300个,将成为建材工业

园的核心产业。

5、结构调整趋势日益显现。全县中小企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一大批县域中小企业从传统的建筑、建材、商贸等行业,向农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等领域拓展。龙门式高速CNC数控雕铣机床经省级评审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防盗门窗、地毯清洗机获国家发明专利,陕南绿茶公司乌龙茶多次荣获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午子仙毫、午子绿茶获陕西名牌产品,鹏翔商标创出陕西省著名商标,陕西午子绿茶公司、县茶叶公司、陕南绿茶公司等先后被省政府评定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6、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在重点乡镇中,城关、堰口、杨河3个乡镇营业收入超过亿元大关。在重点产业中,以茶叶、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多户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在重点骨干企业中,19业企业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4户企业年纳税突破200万元。在重点行业中,9户茶叶加工企业通过了ISO9000、ISO9001和GB/T1963.1—2005等质量认证、无公害食品基地认证和绿色食品有机茶认证。

二、加快推进工业化的制约因素

目前西乡县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阶段,农业大县、工业弱弱、城镇小县、财政穷县依然是基本县情的重要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县域工业化的步伐。

1、工业总量小,占比偏低。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3.2%,和汉台、勉县相比,总量、速度均处末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产值9.73亿元,仅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5.6%。

2、企业规模小,效益较差。2009年全县规模工业仅20户,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利润总额3505万元,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亏损达700余万元。

3、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一是工业投资结构调整缓慢。工业投资呈现出显著的重工业化倾向,轻工业投资明显不足,轻重工业投资比例不协调。工业投资主要投向仍然是建材等资源依赖性行业,不利于推动全县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二是传统产业比重大。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涉及21个行业大类,19个行业都属传统行业,产业层次低,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企业占相当大比例,初级产品、粗加工产品多,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不长。电子信息产业尚为空白。高新技术企业仅有1户。

4、研发投资少,竞争乏力。按照国际一般标准,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低于3%,企业就将缺乏竞争力,低于2%,企业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主要分布在饮料制造和通用设备制造业,有科技活动人员60余人,研发投资640万元,占企业销售收入的2.2%,处于较低的水平。科研投资少,企业技术水平低,产品大众化,缺乏新特产品,产品更新慢,市场竞争力差。

5、信息化建设缓慢,水平较低。由于我县工业产业层次不高,起点低,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不突出,全县仅有少数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大多数企业没有信息化设备,没有专业的网络人员,缺乏高级信息化人才,也没有充分意识到信息就是资本。

三、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的几点建议

从国内外经验看,实现经济腾飞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快工业化进程。县委、县政府已把“工业强县”、“资源富县”作为实现我县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此举必将极大地促进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早日实现“魅力茶乡、秦巴水城”建设目标。我们必须理清思路,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为城镇化建设打造支撑平台。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使工业朝着高附加值化发展,是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活动改变了传统的市场规则,通过国际互联网宣传企业、咨询信息、洽谈商务已成为企业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企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利用现代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最佳手段。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国内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环境,在我们还没有走出金融危机阴霍的情况下,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大信息化建设硬件投资,及时掌握并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2、以结构调整推进工业化。我县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应坚持以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为先导,以支柱产业为支撑,以发展机械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走“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工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路子。一是立足资源优势,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基础产业。从实际出发,结合工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按照“压缩、淘汰、限制、提高”的要求,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医药、化工、食品、机械、建材等传统产业,不断增加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促进传统行业的产业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形成产品开发、产品升级、市场自然垄断的良性循环。二是积极培育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机械、电子、医药、生物工程等新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改变我县工业经济过度依赖资源的局面。三是重点发展特色优势行业。发展特色经济既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谋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县应把发展特色经济作为未来经济工作的目标取向,围绕特色资源,加大要素聚集力度,大力发展有优势、有潜力的果蔬加工、畜牧产品加工、茶饮料开发、环保型建材工业等,并做好仓储物流服务。围绕旅游业开发生产旅游纪念品,突出地域特色,加强保护和扶持,形成县域特色经济。

3、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县域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把工业发展和农业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使工业化同时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农产品加工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一方面要按照市场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围绕骨干龙头企业,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要求,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名、优、特、稀、新且适宜加工的优质农产品,促进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区域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建立一批与企业需求相配套的有规模、有特色、高度专业化、优质化的粮油、果蔬、畜禽等优质原料基地。另一方面要以畜牧业、蔬菜业、果业的加工转化为重心,充分利用茶叶、畜禽、蚕茧、油菜籽、樱桃、花椒、木耳、马铃薯等丰富资源,大力发展涉农工业,尽可能地延伸农业产业链,多环节增加附加值,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突出抓好科技型龙头企业建设,积极搭建企业和农户之间信息双向互动的畅通平台,实现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紧密连接,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把基地作为加工的“第一车间”,把农民直接组织到大生产体系中,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格局,切实把涉农工业的技术含量、生产规模、经济效益搞上去,实

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转移,形成加工业依托农业又反哺农业的产业格局,实现企业和农户双赢的目标。

4、以城镇化支撑工业化。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的推进有赖于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城镇化又是工业化发展的基本土壤,城镇化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城镇化落后必然阻碍工业化,因此要加快推进城镇化,使城镇化与工业化互相促进、互动发展。把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加大公共财政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多渠道、全方位筹措资金,鼓励社会各类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城镇公用设施滞后的“短板”问题,完善城镇配套功能,使城镇日渐成为投资成本的“洼地”、项目聚集的“高地”和企业发展的“福地”,实现以推进城镇化进程大上工业项目的目标。抓住省上推进100个重点镇建设的机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水东新区和“两河四岸”建设步伐,把工业发展与搞好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入园,促进经济连片发展,逐步形成符合产业政策及本地特点的支柱产业和企业群体,并以工业园区建设带动小城镇的发展,构建有区域特色的城镇群,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确保小城镇基础设施和承载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5、以园区建设承载工业化。工业园区建设是是二、三产业协调的载体,是县域工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投资软硬环境的体现,加快园区建设正当其时。要着眼长远,坚持规划先行,做到“长规划、短开发”、“富规划、穷开发”,对园区的总体规划、发展用地、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基础建设、路网布局、“三废”治理、配套设施等都要整体考虑,超前安排,特别要注重扩大产能后对交通及管网容量的需要,避免重复建设。同时,要注重产业区、功能区、生活区的合理布局,搞好配套设施,结合旅游产业发展把入园企业建设成园林式企业,把工业园区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旅游靓点。由县政府统一征地,定价出让给入园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或依托城投公司实施园区开发建设,制定和完善工业园区管理办法,对企业用地、土地价格、规费收取及环境、人才、奖励等制定完善的规章并予以公示,做到公开透明、依法有序,同时加强园区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6、以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工业化。高污染将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注重研究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度,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坚持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审批的刚性依据,坚决遏制高耗能行业项目建设,从源头上杜绝新增污染源,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进一步加大落后企业关停力度,全面完成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工业体系,加快由资源依赖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要从根本上转变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粗放发展模式,走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约发展之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为目标,把当前发展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衔接统一起来,正确处理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将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经济模式,改造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式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7、以全面创新加速工业化。经济学专家分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企业,认为他们的成功经验“第一是创新,第二是创新,第三还是创新”。任何一个产品都有被老化淘汰的一天,企业只有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推陈出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回顾我县一些已经倒闭的工业企业,除体制原因外,大多数都是因没有创新,或是没有持久创新所致。

我县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依靠科技进步,把技术作为一种战略要素来对待,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核心,把科技优势、竞争优势和资源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大胆创新,在“新、奇、特”上下功夫,形成研制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科研开发体系,以精促强,以强促大。同时还必需创新管理模式,实现从经验管理、家族式管理向市场管理、现代化管理的转变,向管理要效益。

8、以优秀的人才队伍加快工业化。企业的生存发展固然要以资金、设备等有形资本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支撑是人,人才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资源,是能带来最高利润的“商品”,谁拥有了人才,谁会进行人才的经营,谁就会也为最后的赢家。我们要积极培育人才资源,不拘一格地广揽人才,创新用人机制,坚持用环境聚集人才,用项目吸引人才,用事业留住人才,要不遗余力地抓好经济型、招商型的党政人才队伍,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和技能型的人才队伍等三支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和奖励力度,最大限度地把各类人才凝聚到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上来,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充分挖掘人才潜力。

加快我区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篇6

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和财政增长不同步,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反映尤为突出的问题,根源在于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结构不够合理。所以,要抓好经济发展,特别是财源建设,必须在注重开发新兴财源的同时,尤其要注重内涵挖潜,实现经济增长质量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践表明,要实现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战略转变,必须侧重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突出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第一产业”的原则,全面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化、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1、建设以**区的高新电子工业区、制造加工工业区、制药、白酒和化工造纸工业区为重点的“主导型产业”。**、泰和等县(市区)之所以经济后发优势明显,财政收入增幅较大,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把大力发展工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牵动相关产业发展。因此,我区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下功夫做大做强工业文章。近年来,我区确立了多行业并进、多渠道发展工业的框架体系,形成了知名度较高、牵动力较强的骨干企业群体,培育了一批独具特点、享誉省内外的名优产品,如“堆花”酒系列、“如意”电缆和葡萄糖酸钙等等名优产品,可以说,这“五大工业”是左右全区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满足社会需求、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朝阳产业,是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所以,应进一步强化推进力度,把已经显现优势的产业做强、放大。应瞄准区域目标市场和本地化市场,积极开发具有个性差异和档次不同的新品种,不断扩大市场覆盖面;电子工业应以友利电、中兴维先通(含摩比)、联创光电和电缆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尽快扩大规模,加大投资;医药工业我区应主要以新赣江药业和众源药业等制药企业为龙头,积极上新药、开发生物制药和中药淬取制品;化学工业主要以东庆化工公司和金嘉造纸等为骨干,这两个企业应尽快扩大规模,达到环保指标,实现化工行业的外延扩张;堆花酒业应以生产外延型为主,花大力气提高高档酒的生产。

2、建设以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贸流通业为重点的“服务型产业”。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支持、配合市政府以完善城市功能和扩大城市经济辐射力出发,通过大力加强道路、通讯、电力、供水、环卫等基础设施和商服、餐饮、教育、文化、卫生、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建设,培育和发掘新兴财源。“十一五”期间,我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应在40%以上。其中,商贸流通业的创税能力年平均应在现有基础上至少提高50%以上,这样才能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战略目标。

3、应花大力气做好城市经营的文章。作为我区来说,就是应该抓住撤地设市后扩充**市城市规模的有利时机,把城市建设市场搞活、搞大,在市区的房地产市场上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提高我区房地产和建筑业及相关产业的创税、创收能力。

4、要采取集中招商与分散招商结合,依托区位、人文等优势招商结合,网络招商与外出招商结合等一切有效形式和方法,大搞招商引资活动。通过大招商、招大商,真正走出一条借助和依靠外部资金缓解我区自身财力不足的捷径之路。

二、要注意后备财源的建设。财源拓展与开发的时序,表现为现实财源、后续财源和潜在财源三种形态,只有把三种形态财源更替衔接好,才能保证财源滚滚不断。有的地方之所以财政始终摆脱不了窘困境地,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就是财源结构单一,固守已经萎缩甚至即将枯死的阵地不放,没有把着眼点放在大力开发潜在的新兴财源上,结果市场一波动,财源就出现断层。培植后续财源一定要有战略眼光,不能“挖到筐里就是菜”,更不能违背经济规律,搞拔苗助长。

1、要围绕区位优势,瞄准市场,大力开发新项目,变潜在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财政优势。搞好大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一定要树立以大思路、大眼界、大气魄、大动作的创业精神,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深某远虑,居安思危。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争上那些创税额度大、科技含量高、产品预期寿命长的项目,保证上马一个,见效一个。

2、在抓大项目的同时,也要抓小,把小的作为作为培植后继财源的模式之一,作

为我区财源建设的预备队。要打造政策“洼地”,构筑发展“高地”。除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明令禁止的外,无论什么产业,什么行业,不厌其小,不厌其杂,什么能发展就发展什么。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向加工型、科技型和外向型转变。鼓励下岗职工和城乡富余人员从事个体私营,选择基础条件好、发展意识强的个体私营业户,扶持壮大提升一批。以此形成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小商品大市场,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或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的块状经济规模,形成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相互配套的大流通、大生产格局,牵动区域经济特别是财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3、要切实把预算外的各项收入纳入财源建设范围,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从而使预算外收入成为财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要深化服务层次。在财源建设上,作为政府等部门既要重视资金扶持,还要讲求政策引导。要通过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引资政策、贴息政策和信息服务等手段,积极支持有潜力、有前景的产业、企业或项目大力发展。要转变服务理念和方式,增强财政政策指导,并通过政策和资金的倾斜,促进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财源建设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增收与管理并重。光增收不节支“漏斗”大了不行,光节支不增收“卡死”了不行。必须既开源又节流,妥善处理好理财与生财、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充分发挥财政杠杆的作用,真正达到调控合理、管理科学、服务有效。一是深化财政的支出管理。现在有一种误区,认为抓财源建设就是抓收入,真正意义上的财源建设,不仅仅是只管抓收入,同时也是一个如何抓管理支出的问题。严格管好各项支出,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就等于相应增加收入。所以,必须坚持从紧度日的原则,严格控制一切非生产性开支,做到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可花可不花的钱尽量不花,必须花的钱也要力争最大限度地少花。比如,我区财政花了大量的资金建设**区工业园,个别企业出于某种目的,圈进大量的土地,却空闲在那里,我们开发好了的土地却得不到合理使用,既浪费了宝贵的土地,也浪费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二要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区、乡(镇、街道)财政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他们培植财源的积极性;建立起基础管理扎实,征管分离,寓服务于执法之中的税收征管制度,该收的要全部收上来,不能跑冒滴漏,切实做到应收尽收。

四、我区目前在财源建设需要反思的情况。

1、要以项目建设带动财源建设,要以效益为中心,兼顾速度,有序地进行。当前,我区在发展经济尤其是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了重数量不重效益的现象,只要引得进来,什么优惠条件都给,且期限过长,以致于一些引进来的企业对我区财政根本产生不了多少税收和贡献,有的反而带来了负面影响。

2、选址要得当,要有长远意识,尤其是表现在工业项目上。我区的新赣江药业公司,前几年在建设时,在用地和规划还没批下来时,就贸然开工建厂房,生产没几年,企业刚要表现出为财政作出较大的贡献时,马上又面临着要迁走,不仅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也给**区的财政带来了额外的负担,类似的企业在我区不仅仅是单一的,这不能不说教训深刻。

3、要把环保问题始终放在重要的位置。作为政府要对企业的排污始终做到监控到位,尤其在环保设施的建设上,不能抱着侥幸过关的心理。我区的金嘉造纸和环球皮具就因为环保问题,企业投入营运后,始终开工不足,既影响了企业效益和职工收入,也大大地减少了财政收入。

4、要对将引进的户外向型企业的加工贸易和结算方式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在谈项目时就要力争企业的税收留在我区里,避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结果。我区已引进的友利电电子等四家户外向型企业就是这种情况。

加快陕南小城镇建设思考 篇7

一、陕南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 社会发展阶段要求加快城镇化步伐

根据国际经验, 当一个区域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 城镇化率超过30%, 就进入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2010年关中、陕北、陕南城镇化率分别为46.6%、43.9%和34.7%。陕南是陕西三大区域中城镇化水平最低的地区, 比关中低11.9个百分点。2012年汉中、安康、商洛人均GDP分别22 602元、19 490元、17 710元, 分别约折合3 587美元、3 093美元、2 811美元。陕南已进入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二) 小城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起着独特作用

小城镇是“城尾乡首”, 是联结城乡要素顺畅流动所必需的经济网络的节点,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城市与小城镇之间, 一方面小城镇可以以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为依托, 发展制造业;另一方面小城镇发挥生活成本低等优势, 为城市上班族提供居住等生活服务。在小城镇与农村之间, 小城镇可以就近发展农产品加工制造以及服务于农业生产等产业, 实现就地就近聚集人口、吸纳就业、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等功能。

(三) 小城镇发展有利于陕南生态环境建设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国发[2010]46号) 规定陕南绝大部分地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 (重点生态功能区) 和禁止开发区域, 从国家规划上限制陕南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开发。而城镇的形成提高了人口的聚集程度, 大量的生产要素在城镇集聚, 可以使企业间相互提供市场、共享基础设施、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技术进步与扩散更为迅速, 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能够支持劳动分工,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有利于“三废”的集中处理和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减少环境的破坏。

二、陕南小城镇建设的挑战与机遇

(一) 面临的挑战

陕南城镇化规模巨大, 但经济实力较弱。陕南是陕西省最大的连片特困地区, 贫困面广, 贫困程度深, 全省有近40%贫困人口集中在这里。陕南三市面积、人口分别占全省的34%和24%, 而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11%和2.4%左右, 人均生产总值不到全省的一半。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测算》课题认为, “根据对重庆、武汉、郑州和嘉兴四个城市的实地调研, 一个典型农民工市民化 (包括相应的抚养人口) 所需的公共支出成本总共约8万元左右。”按此标准计算, 陕南每年城镇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 社会成本就超过720亿元。如安康市汉滨区对75个移民安置社区初步统计, 每个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平均至少需要资金500万元, 总需资金4亿元左右, 这部分资金市区财政无法解决, 镇村无力承担。

经济要素短缺。首先, 土地资源稀缺。据统计, 2011年陕南有耕地面积802.5万亩, 按户籍人口计算,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85亩;按常住人口计算, 人均耕地面积0.95亩。其次, 人力资本不足。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陕南每10万人口拥有大学生4 922人, 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文盲率5.8%, 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每个镇平均人口6 400余人, 远低于全国镇区人口平均1万人的规模。

生态环境压力大, 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第一, 生态环境脆弱。陕南地区是全省山洪和地质灾害群发区, 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占到国土面积的50%以上。地质专家们对陕南的总体定位是:地质环境极其脆弱, 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隐患数量多、分布广、密度大、发生频发、危害严重。如安康所辖的一区九县为例, 比较开阔的平地只有平利县城、汉阴县城和安康城区。汉中市的丘陵、山地占到总面积的94%。第二, 陕南是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市场机制带来的市场竞争不利于小城镇。小城镇建设中既面临本区域内城镇之间的相互竞争, 也面临本区域与外区域城镇之间的相互竞争。特别是小城镇在与城市的竞争中, 小城镇在基础设施、就业发展机会、生活居住便利性、公共产品和福利含金量等方面有明显的劣势。市场竞争力低带来小城镇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经济要素的流失, 小城镇建设面临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导致经济要素流失、经济要素流失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形成恶性循环, 凸显小城镇发展的难度。

管理体制不利于小城镇发展。中国城市的结构是层级制, 城市分成不同的行政等级, 有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镇等。上级城市管辖下级城市, 在行政主导城市化和城市等级结构的体制下, 形成了一种正反馈的机制:城市规模越大, 它的行政级别就越高;反过来说, 行政级别越高, 支配资源的权力越大。城镇资源配置的行政化倾向导致的资源集中向大中城市高度集中。

(二) 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

省委省政府政策支持。陕西省委省政府在1996年作出《关于加快全省小城镇建设的决定》, 2009年在全省范围内确定的107个重点建设镇, 其中陕南有28个。2011年选择陕南4个镇作为重点示范镇进行建设, 在资金、土地、管理体制等方面进一步倾斜, 如省政府为每个重点示范镇提供1 000亩土地增减挂钩指标和1 000万专项启动资金、落实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等, 将其建设成为县域副中心, 成为农民进城落户、创业的良好平台和全省小城镇建设的示范样板。《关于加快推进陕南循环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陕南移民搬迁县 (区)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小城镇建设的基础不断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 随着西汉、西康、西商及十 (堰) 至天 (水) 线陕南段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 陕南交通瓶颈明显缓解。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汉江综合整治等生态环境重点工程的实施,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 如汉中市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130亿元, 是“十五”时期投资的2.3倍。

移民搬迁的机遇。2011年5月正式启动陕南三市居住在深山半坡和地质灾害点上的60万户240万群众实施移民搬迁, 要求集中安置率应达到80%以上。2013年计划完成移民搬迁6万户、22.8万人, 集中安置率达到85%以上, 城镇安置率达到60%以上。移民搬迁不仅使得人口向城镇集聚, 也为城镇的基础设施改善、住房建设、产业园区发展等提供了机遇。

三、推进陕南小城镇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陕南地处全国重点生态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 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 又是陕西最大的连片特困地区。推进陕南小城镇建设需要综合考虑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 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在城镇布局上, 形成以汉中、安康、商洛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核心, 以县城为重点, 以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江河沿岸为轴线的城镇群,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格局, 实现区域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产业选择上, 以现代农业、旅游业、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绿色产业为主;在产业布局上, 集中在城镇产业园区, 形成产业聚集区和城镇建设互动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推进的格局, 走集约、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达到以上的目标, 应采取以下的措施。

(一) 提升科学制定规划能力, 实现科学发展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 引领城镇发展的方向。陕南小城镇规划首先要突出生态发展理念, 突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其次, 做好两个统筹:打破城乡分割, 将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规划, 高起点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项规划;小城镇与区域中心城市统筹规划, 小城镇要接纳中心城市的辐射, 实现资源共享。第三, 突出特色。将城镇地理环境特点、人文资源特色融于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 包括产业选择、建筑风格、文化特色等, 营造内涵深厚、魅力无穷的人文氛围, 彰显本城镇特色。

(二) 提升要素聚集能力, 实现聚集发展、规模发展

小城镇建设中面临的直接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来?

多种途径实现资本的集聚。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如争取移民搬迁资金, 陕南搬迁共需547.2亿元建房资金, 其中各级政府将承担367.9亿元;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危房改造政策、保障性住房政策、农民工进城政策和以工代赈等政策运用, 筹集资金。用足用活政策, 创新融资方式, 搭建多元化的融资平台。《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纲要》 (陕政发[2009]21号提出:“县 (市、区) 政府可成立城镇开发建设投资公司, 建立城镇建设融资平台。尽快形成以政府推动, 市场运作, 专业化管理的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 实现城镇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可以成立融资公司, 实行融资、建设、偿债“三位一体”的企业化运作模式。也可采取建筑商垫支建设, 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建设好后, 通过道路两侧的开发, 收取城市建设配套费等予以补偿。通过多种途径, 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公益服务等项目建设。

多策并举实现土地的集聚。小城镇建设必然要占用土地, 土地已成为小城镇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挖潜改造旧镇区, 提高用地效率。另一方面, 在采取严格保护耕地的措施下, 通过迁村并点以及开发利用荒废地、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办法, 盘活用地存量。如关山镇将1 000亩土地增减挂钩指标的500亩用于新区建设, 另外500亩指标在阎良城区内通过招、拍、挂的形式产生土地收益用于示范镇建设, 筹集资金5亿, 用于该镇基础设施建设, 解决了土地、资金两个难题。从而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村人口向中心镇和新社区集中、公共服务向建成区集中。

(三) 提升产业发展能力, 实现持续发展

总结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经验, 产业特别是工商业推动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因地制宜, 选择特色产业。陕南具有矿产资源储量品种优势明显、水及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突出等优势, 具有发展新材料、绿色食品、中医药、旅游业等产业的良好条件。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 为资源的开发创造了基础条件。其中旅游产业是陕南最有条件、最有可能率先突破发展的产业之一。2012年汉中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1.5亿元, 增长29.4%;安康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6.14亿元, 增长20.6%;商洛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5亿元, 增长50.4%, 三市旅游收入均实现高增长。

拉长产业链, 提升产业的广度和深度, 实现高效发展。小城镇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和产业集群发展, 打造“一镇一品”、“一镇一业”格局。如西乡县依托樱桃最佳适生区、全国著名的三大樱桃产地之一的优势, 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举办樱桃节、规范管理等措施, 集中力量打造樱桃沟景区, 使景区集果业、观赏樱花、采摘鲜果、休闲度假、体验农家风情为一体, 农业、旅游业综合发展, 也带动城乡联动发展,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成为西乡的一张名片。

实施园区发展战略, 实现产城融合, 推动产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的思路, 依托城镇建设工业园区, 形成产业聚集区和城镇建设互动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推进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范增录, 康西平.陕西经济发展战略专题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2]陕西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陕西统计年鉴2012[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加快我区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篇8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户籍制度

中图分类号: F29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6.073

新型城镇化是现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重庆自直辖以来,经济和社会都有了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都依托了城镇化的红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重庆城镇化的整体水平依然不太高,和全国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快推进重庆城镇化的步伐,是重庆现代化发展需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

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2重庆新型城镇化发展特点

2.1城镇化发展绝对值偏低,但发展迅速

进入21世纪,我国正经历着空前绝后的城镇化进程,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协调和管理好城镇化。重庆市城镇化水平起点较低、发展滞后,2007年全市城镇化率仅为48.3%,与相邻省会城市相比,城镇化率是最低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得到快速提高。2013年全市GDP 12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城镇化率58.3%,与上年相比,上升1.3%。虽然重庆城镇化发展水平绝对值偏低,但重庆城镇化率由直辖初的31%增加到2013年的58.3%,16年时间内增长27.3%,年均增长1.7%,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也高于世界城镇化发展的平均增速,重庆城镇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2.2区域发展不平衡

直辖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也逐步缩小。但是,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区域间、城乡间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等差异很大,既有大都市圈等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也有渝东北、渝东南等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尤其还有14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区县和4个市级扶贫重点区县,城乡、区域差距大的状况没有根本改观,仍处在欠发达阶段,属于欠发达地区。占重庆市总人口18.71%的都市发达经济圈,城镇化率达到72.46%,占总人口50.16%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圈城镇化率只达到了29%。2010年三大经济区域(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翼、渝东南翼)中,包含23个区县的“一圈”地区最高,达64.4%,其中由九大主城区组成的都市发达经济圈城镇化率达到84%;渝东北翼11个区县的城镇化率只有36.9%,刚进入快速发展期;而渝东南翼的6个区县才达到30%,刚刚脱离起步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区县有23个,占总数的57.5%;全市县级的城镇化率普遍偏低,2010年21个县城镇化率最高42%,低于全市水平11个百分点,最低23.8%,不足30%的有4个县,均在“两翼”地区。在超过平均水平的区县中,城镇化率在70%以上的有11个,60%~70%的为0,53%~60%的有6个,可见区县城镇化梯度发展有明显断层,区域差异明显。这将不利于重庆城镇化的持续稳步推进。

2.3重庆城镇化水平虽然在西部有较强的优势,但和其他直辖市相比还有差距

直辖以来,重庆市城镇化建设全面进入加速发展期,从1997年~2011年,重庆市的城镇化率由31%提高到了55%,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超过全国水平,位于西部第二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在西部优势地位明显。虽然重庆整体的城镇化率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和其他三个直辖市相比,差距还很大,2010年上海市的城镇化率达到了88.86%,北京市城镇化率达到了86.0%,天津市的城镇化率达到了85%,但是重庆的常住总人口是北京的1.49倍,是天津市的2.26倍,上海市的1.27倍,从此来看重庆市的城镇化的发展任务是比较艰巨的。

2.4人口基数大,城镇化发展任务艰巨

我市人口规模大,特别是农村人口众多,转移困难。多达2/3的农村人口是制约我市经济总体提升的关键。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增长,已不单单是一个农民和农业问题,而是关系我市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方面。

3加快推进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大力发展小城镇,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虽然在重庆市主城发达经济圈人口聚集程度较高,但在周边的区县聚集程度较低,这就造成各个区域的人口聚集能力不一,从而与各城镇布局与资源承载能力不相匹配。在主城发达经济圈聚集太多人口,会使整个城市交通堵塞,影响居民生活的环境,对城市健康快速发展不利。所以,对城镇合理布局,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优化布局,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高小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吸引更多人口工作居住是发展需重点考虑的问题。基于此,重庆市提出了 “一圈两翼”的区域发展战略,结合重庆市的实际情况,其城镇化的目标在于:逐步形成以主城为核心中西部城镇群、以大约1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一圈”),建设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北翼)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群(渝东南翼)。

3.2合理推进土地城镇化,建立土地使用集约机制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城镇化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 程当中,要满足各区域的用地需求,千方百计提高城镇化建设土地的利用率,需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那么只有通过节约集约用地才能实现。一是健全完善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制度,完善国有土地的招拍挂出让制度,逐步扩大土地招拍挂出让的范围,成立协调决策机构,科学确定土地使用权出让底价,以完善土地税费改革为途径,降低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冲动,将政府配置公有土地的权利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备案和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制度,着力构建节约集约用地倒逼机制,提高城镇化建设土地的利用率;二是要转变土地利用的方式,切实解决土地粗放利用和浪费的问题,合理编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挖潜利用规划,加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的力度。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占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多,耕地资源越来越少,在保障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可通过农村居民点复垦来补充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合理布局,优化用地结构。另外,在城镇化的扩张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在土地征收中政府与失地农民的权利与义务严重失衡,农民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征地矛盾日益加大,给城镇化建设带来了社会风险。因此,在城镇化当中,要从维护农民利益的角度出发,妥善处理失地农民的安置与利益分配的问题。endprint

3.3 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动力

城镇化进程的快慢是有自身规律的和条件的,农业现代化的水平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其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不断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第一,优先发展工业,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和科技化“四化”发展:一是下大力培育自身的比较优势,认准某些产业和领域,做大做强,从而形成自己的经济特色,达到快速发展的目的。二是加强对各级工业园区的分层分类别管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构建项目落户、企业集中、产业聚集的平台;第二,整合资源,优化要素配置,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旅游、商贸、餐饮、金融保险等产业,着力构建与工业化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拓宽服务领域和扩大服务总量。

3.4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保障劳动力有序转移

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筑起了一道高墙,在城乡之间人口比例、收入状况、商品交换、人口流动、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别和对立,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公平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共同富裕,必须积极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重庆市作为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推动户籍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大步骤。

3.5解决进城农民的住房问题

在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的同时,必须对这些配套制度加以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是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要让从农村转移来的人口有房可住。现在,买房已不受户籍身份的限制,随时都可以通过买房成为城镇市民,但这只是针对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还有大部分农村转移来的剩余劳动力是没能力在城里买房的,这就需要政府的调控和统筹。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宅基地、承包地、林权等,要用改革的思路进行合理的配置,以合理的价格退出。一是在建工业园区时,就一起布局开发区和城区之间建农民工公寓,让农民工可以拖家带口一起住进去;二是政府在城区建公共租赁房,让农民工以较低的租金获得住房保障;三是农民工进城工作多年有积蓄了,还可以购买到中低价位的商品房。把与农民工的相关事务处理好,是城市化的重点。除了住房制度改革外,在就业培训、医疗、文化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也需进一步完善,以保证他们和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 胡必亮.把握城镇化实质推进我国城镇化健康稳步发展[J].理论参考,2010,(2):34-36.

[2] 肖志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J].湖湘论坛,2004,(2):15-17.

[3] 重庆统计局.重庆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上一篇:保证书家长下一篇:新课标《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