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青少年教育

2024-12-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统文化青少年教育(推荐8篇)

传统文化青少年教育 篇1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既以人文为中心,又涵摄宇宙万物。抬头看,犹如千层宝塔,非登高不能望其远;闭目思,好似万丈深渊,非临渊不能探其究。从古老的《易经》到诸子百家,从正统的儒家经典到儒释道的三足鼎立,无一不注重人格的完美、理想的追求和以修身为本。正是这种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永生不朽的灵魂,酿就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血液,更成就了世界的历史,为世界创造了无数不朽的第一。“1986年,英国著名学者坦普尔出版了《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是在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指导下写成的。他在书中指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是源于中国。他介绍了古代中国的100件发明创造,称之为100个‘世界第一’”。[1]考察这一百个第一,都出自于中国的元代以前。这说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可以培养出第一流的世界级发明创造的人才来的。又如德国教育家卡尔?伯克博士所说:“中国人民勤劳、聪明,为人类文化作出的贡献,至今令人赞叹不已。我们德国人总说,当我们的祖先还穴居在树林之时,中国人民已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倘若中国教育事业得到发展,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2]卡尔?伯克博士的这段话不仅是对中国文明的高度评价,更揭示了一种关系:我们中国的教育不能脱离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教育的本质所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几千年以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正被荡涤着,变革中的教育也几乎丧失了支撑其生命活动的价值归宿,陷入了深刻的精神迷惘。我们的教师上课是为了传达考试大纲的知识结构要求;我们的学生埋头苦干,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即使是进入大学的大学生们,大多数时间也是用在英语和计算机的等级考试上,而剩下的少部分时间才是用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上。近期,我在校文教书店做的一次“课外阅读”调查显示:78%的同学在“最喜欢的书”一栏选择了《红楼梦》、《论语》等,然而在“看得最多的书”中选择了英语、计算机等实用书籍的却达到了72%。有同学说:“现在课程紧,又忙着过级,哪有时间读那些‘闲书’啊?这些书又能给我们带来些什么?”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追逐的只是一个世俗的现代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效率、功利、成功似乎成为人生的全部意义。我们的评判标准也逐渐由过去注重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完善的人格,转向注重人的功利取向和社会实用性。我们的很多同学,早已忽视了精神的充实和情感的浪漫,浮躁地追求着个性与自我的貌合神离,趋之若骛地扑向了功利性,高效性的纯工具理性和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正迅猛地吞噬着一切高品味文化。也就是说,教育的这种功利性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向了迷惘的境地,导致了我们教育丧失了最为本质的人文性。为此,笔者提供了以下几种解决方法仅作参考。

一、提倡人文性教育

中国当前的大政方针是以人为本,德法统一,建设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当前的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因此,我们的教育要与此方针相结合,提倡人文教育,建立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人性”的教育,使教育人道化和人性化,其手段是要加强科学与文化的结合,坚持科学性与倡导“人文精神”相结合。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人”的基本立场。“以人为本”的教育就要求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当然,我们的“人文教育”不需要口号、呼声,而是要让学生切切实实地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站稳脚跟,使他们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优良性格的人文精神;培养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追求“舍生取义”的崇高人格、“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

二、充分挖掘文化宝藏

我们要充分挖掘文化宝藏的可利用性,注重博物馆和图书馆的利用。我们的文化,多是以历史典籍、文物古迹、文艺作品等客观形式流传下来并呈现出来的,它是世代人智慧的象征,是中国人坚韧性和创造精神的结晶。我们的教育应该创造这样的条件,让青少年有机会去触摸、去了解、去关注这些蕴含了数千年文化的客观事物,让青少年领略它的璀璨,提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它们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或图书馆里的线装书,而是蕴含着中华民族智慧并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让青少年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让他们不只是算计事物对于自己的功利价值,而是在传统文化中找到精神的归宿与寄托。

三、营造高品味的学校文化环境

高品味的学校文化环境可用“文”、“雅”两个字来概括。“文”体现知识,不仅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而且在整个校园环境都应该体现文化的气氛。学校的历史文物、名胜景观和花草树木该有标牌说明;道路房舍、实用设施和工作规范等有明文指南。“雅”是高雅、雅致。学校要体现高于社会的文明格调。景观布置、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要给人以美的感受与熏陶。总之,校园的环境该使任何人一进入校园便能意识到一种文化,感受到一种科学人文的气息。校园处处传达的是一种崇高广博、自然深邃的文化气息。

四、重视精神文化生活

适时邀请校内外学者、思想家、文学艺术家以及各界名流登台讲演。集人文、社会与自然学科知识和思想精粹,聚时事和人物焦点,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为一体,开办一系列面向全校师生的人文讲座。另外,积极倡导社团活动,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丰富校园文化,活跃学校文化氛围,开阔学生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人文性和科学素质。带动全校各种读书会、沙龙、学生社团等多元文化的文化活动,形成浓郁典雅的文化氛围。

当代青少年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不是通常所说的拥有某种职业或某种学历,而是意味着能够运用理性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客观真理、关心人类前途和命运的脑力劳动者。对于当代青少年,他们应该不只算计事物对自己的功利价值,而是更多关注自己的全面发展;他们该不是无条件地顺应时尚与潮流,不是盲目顺从于规范的体制,而是有自己独立的体验能力、独立的人格;他们不该是狭隘的个人主义者,而是有一种博爱的胸怀,对于他人、社会及自然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不断追求中获得生命的提升、找寻精神的归宿。

总之,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着眼于青少年思想精神的传承与拓展,我们的教育应该大张旗鼓地鼓励精神的充实、人文的追求;应该毫不怠慢地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使之成为学子们终身牵系的灵魂故乡、文化家园;应该理直气壮地树立传统文化的权威,使学校成为莘莘学子心驰神往的学术殿堂。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

注解:

[1]张壮年、张颖震,《中国历史秘闻轶事》,山东济南画报出版社2003年P214。

[2]1998年9月14日《光明日报》。

参考文献:

⑴董广杰,龙的传人与龙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透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⑵李淑贞,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教程[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⑶钟明善,中国传统文化精义[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⑷云慧霞,北大问学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传统文化青少年教育 篇2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青少年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点人群, 也是新一代民族精神传承的中坚力量。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 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选择性和成长性, 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渐行渐远不断提醒我们, 教育青少年勿忘传统, 是当代教育者肩负的历史使命。为此,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 真正击中了当下教育任务的关键。

目前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深度和广度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重知识讲授, 轻内涵提升。目前传统文化教育教材中不乏对于传统文化重要性的阐释以及文字说教, 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则更注重在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的表层含义, 忽视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把握和传统文化内涵的领悟。

2) 教学内容孤立, 教学方法生硬。较之于基础课程, 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的时间相对较短。导致部分地区没有适合本地区学生特点的教材, 教师授课照本宣科, 缺少深入的讲解和知识内容的发散。

3) 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感染力和效果欠佳。从某种意义上说, 传统文化的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指导大纲, 对问题的阐述不够深入具体。

4) 社会重视度有待提高。我国各地对传统教育重视度近年来显著提升, 随之上升的还有大众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度, 但仍然存在传统文化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针对以上现象,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提升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和水平:

1) 由表及里展开传统文化教育, 治标亦治本。传统文化中概念阐释和部分习俗文化介绍只是传统文化的皮毛, 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质应该是行为习惯的培养、思维方式的丰富和深层次的道德指导。肤浅或者过于教条化的传统文化教育容易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误解、抗拒心理甚至无端偏见。而对传统文化的一味模仿和简单继承, 忽视创新也是传统文化教育之大忌。简单地对其他地区、学校教育方式的生搬硬套往往会适得其反, 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应结合本地历史文化背景以及青少年成长特点的实际, 更应追求的是在日常教育中对本地传统文化的渗透, 逐步引起青少年学生的情感共鸣, 进而培养出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以及探求渴望。对于教育方法和形式的创新也应结合本地实际, 中华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养育了具有浓厚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青少年, 让青少年在思考和实践中领悟民族精神, 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本质, 为未来就业实践积蓄其强大的精神力量, 服务社会, 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2) 系统性教学, 树立宏观文化理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青少年思维具有很大的独特性, 一方面, 开始慢慢形成世界观的雏形, 对绝大多数事物有了自己的价值观, 抽象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从判断推理能力上看, 已逐步能使自己的判断恰当, 推理合乎逻辑。另一方面, 学生的思想仍是不成熟的, 思想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片面性。如若缺乏合理体系, 将对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的世界观产生消极作用。教师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应从学生成长阶段以及学习特点的整体把握, 有侧重有计划的逐步渗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从学生成长全局把握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学习的节奏, 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方案和教学计划, 才能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3) 立体教学, 多样化课堂。对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的补充分为纵向剖析和横向延伸两个方面。纵向剖析就是要深入解读教材内容, 精辟论述某些观点, 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横向延伸就是指老师讲课要不被教室限制住, 形式要多, 思路要广, 角度要新, 不仅应突破教室的单一限制, 推开窗门, 走到室外, 加以发挥, 展示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让传统文化教学应做到既有深度, 又有广度。

4) 提高社会重视度, 提升社会责任感。政府层面应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关部门应多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征文等活动, 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端正态度。

另外, 青少年传统文化认知水平的提升是全社会的责任。青少年学生家长应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 从小注重对孩子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媒体应充分发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且要注重净化传统文化, 相关媒体应注重更多的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作品。

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穿插在传统文化教育中, 促进青少年爱国, 明史, 知礼的优秀个人素质, 感悟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和杰出人物的贡献, 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 看待外部世界, 认识国家前途命运与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关系, 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安全和利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对主流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 规范、培养健全青少年的人格, 塑造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 有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只有赢得青少年, 才会赢得长足发展。

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说:“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国家兴亡之学, 民族盛衰之学”。各级教育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重视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的成长影响力, 发挥其对于社会文明建设以及充分引导其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观念深深根植于心, 将教育事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龚贤.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 2001, 7.

[2]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J].学术期刊, 1986, 12.

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篇3

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尤其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文化意识,帮助孩子从丰富的文化宝藏中获得培植个性、培养创新能力的不竭源泉,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帮助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为其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建议如下:

1.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体系,着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完美人格培养”为重点研究方向,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德育模式。

2.要努力形成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与传统文化教育齐抓共管的局面。抓好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同时,注意抓好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加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工作的落实,在大中小学中,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真正做到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3.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一是加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年富力强的德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及高校都要配备专职德育工作人员,并保证必要的经费;对德育教师实行综合目标考核,适当提高德育课教师的待遇。

4.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中。各级学校适当开始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把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纳入到有关科目的考试范围;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逐步建立定期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评议和考核机制。

传统文化青少年教育 篇4

赵俊 沙正军 何俊 胡梦烜 李红莲 郭松

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要] 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书法艺术,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蕴含了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这凝聚着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精髓,倍受世界各国人们青睐的中国书法,在当代社会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教育中所受重视的程度,令我们不禁感到传统文化传承的危机。为此,本文探讨了书法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青少年 书法教育 文化传承 发展模式

一、书法教育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内蕴,与中华民族的内在生命精神血脉相连,融为一体。书法不仅仅是“技”,是“艺”,更是“道”,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一)文化认同价值

书法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语言学家洪堡特说:“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同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而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符号,与民族语言是共生的关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小学生学习书法,不仅仅是让他们去把汉字写得工整、规范,还是认识民族的文化、寻求文化认同的手段,具有深刻的文化认同价值。

(二)文化传承价值

德国文化人类学学者兰德曼说:“文化使人能自立行走,只有在文化包裹的气氛中人才能呼吸,文化如同人体内的血管系统是属于人的一部分,而血管里流淌的是主观精神的血液。”民族文化的传承被中断,这个民族的人们就会有“精神流浪”的楚痛。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文化的传承。青少年书法教育具有基础 性,对生命个体的成长有深刻的影响,可以利用书法教育的优势在青少年心中播种下民族文化的种子。从这个意义上讲,青少年的书法教育在书法技能传授的同时更是对书法文化的传承、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文化创造价值

青少年书法教育是一个文化传递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生成的过程。一方面体现在书法教育是一个陶冶人生、促进生命个体“文化”生长的过程;另一方面,生命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又在不断推进、创造着书法文化。

青少年既是书法学习的重要阶段又是个体成长的重要阶段,一方面我们必须从培养人、塑造人的角度来认识书法教育,明确书法教育“以道立人”的文化创造价值;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从书法文化创造的角度看待我们的青少年书法教育。

总之,中小学书法教育除了教孩子书写规范、工整、易认的汉字外,还有文化识同、文化传承、文化创造等文化价值。因此,青少年书法教育的意义超过写字本身,应该上升到对民族文化的识同、传承、创造中去。

二、从文化传承视角看普及青少年书法教育的意义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优秀代表,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新的时代要求人们善待书法艺术,社会要形成重视书法艺术的风气,青少年正是继承和弘扬书法艺术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力量,因此,普及青少年书法教育显得至关重要。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教育的目标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1]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高度重视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明确提出了各学段的写字教育目标。

一至二年级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见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三至四年级“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至六年级“能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个学段对学生写字目标提出的要求,体现出如下两个特征:一是注意循序渐进,以夯实基础为重,重点是学习楷书,尤其是实用性较强的硬笔楷书。二是 2 提出了用毛笔临摹、书写正楷字的要求,这一要求显然不是为实用书写而设置,而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书法艺术打下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写字教育、书法教育,对书法教育目标的明确表述,进一步反映出新的时代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高度重视。

(二)中国书法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青少年学习书法,作用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有助于了解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哲学思想,激发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丰子恺先生说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最高代表。宗白华先生称书法可以表现人格、思想、感情。更有华裔法籍学者、艺术家熊秉明先生谓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哲学,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之核心。[2]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亦在其《中国文化与科学》的演讲中公开赞同此论。著名文化学者王岳川也说:“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门艺术,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哲学中的明珠’。”[3]我们姑且不论这“核心的核心”一类说法是否准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书法和中国其他艺术门类,如文学、音乐、绘画等一样,集中体现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精微之处。

中国哲学思想的核心——阴阳观念在书法中体现为刚柔、动静、虚实、方圆、曲直、迟速、轻重、浓淡、润燥、大小、疏密、离合、奇正、巧拙等一系列相对立的审美范畴,又由这一系列对立双方的统一与转换,派生出具有无穷生命意味的气势、风骨、神采,从而形成书法审美的独特性格,为几千年来的中国文人知识分子所钟爱。中国儒道哲学思想形成于先秦,随后在两汉的书法创作中就已经体现出哲学思想对书法艺术创作的深刻影响。东汉崔瑗作《草势》云:“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副规。”已经体现出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稍后的蔡邕在《九势》中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4]更直接的承继了老庄性任自然、反对雕凿的思想。后世书法家在书法创作和论书时,莫不遵此而行。

书法不仅在观念上受儒道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同时在技法层面亦如此。论点画,要求藏头护尾、欹正相生;论墨法,要求浓淡有序、润燥相宜、骨肉不离;论章法,要求首尾照应、顾盼生姿、疏密相间、大小错落。难怪著名学者王岳川说:“世界主义立场使我更为尊重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每当我在国外看到母语 3 汉字或书法艺术,都会产生一种深沉而持久的激动,难以平息。这是古老华夏文明给我的精神空气和知识水源,丧失了这一切作为个体就是无根之人,作为民族就只短暂的呼吸而走向精神枯萎。”[5]

(三)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是新的世纪里我们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青少年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并弘扬书法文化

二十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拿来主义”的中国,由于饱受闭关自守导致的贫穷落后之苦,当时的知识分子提出向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学习,随之而来的便是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经过一个多世纪对中西方文化的研究,中国的学者们惊讶的发现,曾经被中国人推崇备至的西方文化,正是东学西渐的产物。后现代时代的西方一流社会学者,无不关注并惊叹于东方孔孟和老庄哲学思想。这促使我们深刻反思,在上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是否过于偏狭,对我们的老祖宗是否过于轻视和无知。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并弘扬书法文化。

三、中国书法教育的发展

(一)古代书法教育

古代书法教育在中国文字产生时就已经开始萌芽,至唐代时已是我国书法史上书学鼎盛的时期,它的兴旺发展,一直延续到此后的宋、元、明、清等朝代。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书法家,既当学生又做先生,既是书法家,又是教育家,他们就像传递奥林匹克“圣火”一样,充当“书艺传人”,把书法艺术传到了今天。自从真、草、隶、篆等书体的相继诞生后,于是产生了流派,为书法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颜真卿其书初自家学,早年曾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并著有《张长史十二笔法意》一文,述其受笔法之经过,后又师从褚遂良,一变古法,自成一格。唐太宗则崇尚“二王”,极力“雅好王羲之的字,心慕手追。”“万机之馀,不废模仿。”[6]在他得到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后,于宫中大兴书法之风,以“书”论赏,成为一时趣话。

(二)当代书法教育

我国大规模的书法教育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的,那时“文革”结束 4 不久,万物复苏,百废待兴,书法教育活动也应运而生,不失时机地加入了改革开放的大潮。书法教育从我国目前教育体制和实际受教育的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青少年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高等艺术院校,二是中小学校,三是各类专门培训班。

1.高等艺术院校——我国书法教育的主力军。目前我国各类师范院校或大专以上的艺术院校,是我国书法教育的高等学府,他们有一流的校园设施,一流的老师,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教学,具备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方法,是我国书法教育的主要阵地。据专家分析,随着近二十年来书法教学的不断完善和积累,在学院式的书法教育下的确涌现了不少高水准的书法专业人才。这其中尤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王镛书法篆刻工作室、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南京艺术学院教育学院和美术系这四所大学的教学成绩最为突出。[7]充分说明了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实力,展示了新形势下书法教学的新成果。

2.中小学校——书法教育后备力量的摇篮。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基本都设有写字课,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材,也有老师专门上课讲解。但都比较浅显,属于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一般对学生没有更高的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以后,掌握写字的一些基本常识,有灵气和有灵感的学生会因此对书法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进而参与高层次的学习和深造。有的学校通过抓学生的素质学习和培养,掀起了书法教育的高潮。如山东省曲阜市鲁城中小学2000学生用硬笔现场书写《论语》,其情其景,无不令书法教育者们兴奋万分,激动无比。[8]硬笔书法教育的出现,也加速了我国书法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3.专门培训班——书法教育的补充力量。各级各类专门培训班有以下特点:一是人员多,分布广;二是教学地点不稳定和人数不确切,有时甚至只有三、四个学生;三是形式多样性,少年宫、书协的各类培训班、培训中心等,林林总总,数不胜数;四是授课老师差异大,有美术专业毕业的书法老师,也有中文系毕业的语文老师,而更多的老师则是一些书法爱好者。但他们的口号很响亮,要求也很明确:就是写一手漂漂亮亮中国字,做一个堂堂正正中国人。

(三)中国书法在国际上倍受推崇

书法艺术是国人深为自豪的艺术精粹,素为世界上许多熟谙和热爱汉文化的 5 国家和民族称道,千百年来,书法艺术呈现出华夏审美人格的心灵世界,表现出中华艺术最潇洒、最灵动的自由精神。它飘然着儒的滞重、法的森严、道的超然之外,在笔飞墨舞的律动中刻画出中华民族最真实的精神轨迹,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东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中国书法文化早已以其特有的审美性、艺术性走向世界范围,不止在日本、韩国,而且在众多西方国家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米肖托贝便远涉重洋到东方学习书法,代表着西方现代画家对书法专注的热情潮流,使得中国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跨民族、跨地域、跨语言文字的泛世界性文化形态。

四、中国青少年书法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青少年书法教育的不断发展为继承和弘扬书法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当代书法教育,面临着新形势、新环境的严峻考验,尤其是信息技术全面普及的今天,书法教育显得倍加艰难,难以走出徘徊不前的局面。

综观中国教育全局,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力图深入推进的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依然是显得嘴上谈得多,手上做得少。

(一)书法艺术的教学难以由语文课程来实现

书法与语文联系紧密。书法以文字为载体,以文学作品为书写对象,这就使书法鉴赏不是单纯的停留在墨法、章法、笔法上,同时也是玩味文字内容的过程。书法作品的风格还常常要求与文学作品的审美风格保持一致,或壮美,或优雅,或沉雄,或舒展。这种风格的一致,带给人更加强烈深刻的审美体验。书法作品与文学作品相得益彰,才使其充满无穷魅力,此其一。

其二,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主要的写字目标是实用性要求,即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姿势、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写硬笔楷书,在此基础上初步接触毛笔,这一写字目标基本上可以由语文教师来帮助实现。但是在七至九年级,写字教育已经发展到书法艺术教育,尽管还是初级阶段,但语文老师们已经一多半不能胜任了。

其三,语文课程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教育任务存在分歧。语文的性质长期以来人们争论不休,各种语文观充斥着语文教育的课堂,因此,将书法艺术的教育纳入语文课堂来进行,全社会没有达成共识。在这样的情势下,老师们操作起来随 6 意性就更大了。语文课程庞杂的教育任务实际上也决定了很难再抽出精力来训练学生的书法意识和进行必要的书法鉴赏教育。

(二)社会对书法艺术的重要意义认识严重不足

尽管近年有不少文化精英在为书法艺术的振兴鼓呼,在努力改变社会对书法艺术的冷漠和无知,书法的学科建设、从专科到博士后的教育层次都已具备,但是和网络时代相比,整个社会对书法的认同度仍然不够。书法正在由大众文化艺术向极少数的精英艺术转变,正在从广阔的生活走向狭窄的展厅,连新春佳节贴春联都买印刷体了。这种状况,不利于书法艺术的承继和繁荣。

“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行音乐的和谐。”(沈尹默)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全世界也只有中国的汉字才有如此奇妙的本事。连西方的画坛巨擘毕加索也由衷赞叹:“中国书法是最高的艺术。”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中法文化年系列活动中也说到:“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美国人福开森说:“中国一切的艺术,是中国书法的延伸。”[9]当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世界各国的文化精英津津乐道时,我们却在漠视、贬损它,这不是值得我们深刻反省的事情吗?

五、中国青少年书法教育面临的困惑

书法教育活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二十年,其“热”早已不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人们现在所要关注的是它的教育质量问题。

(一)高等院校面临的困惑

一是因教学思路所限,面临就业问题,学生学完四年大学书法后真的不知道该干些什么,能干些什么?于是不得不痛苦地又继续选择考研、读博,以博取更高的身份以便为择业找到一条便利的通道。二是作为已经具有学科意义的书法艺术教育,其科学性却无法在教学方式上显现出来,基本上还没有逃脱“私塾”教学模式,虽然好像都有教学大纲,都有培养目的和教学方式。三是作为书法这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该如何把握书法本体与跟书法有关的相关文化的关系?是应该唯书法而书法?还是泛书法而书法?还是二者兼顾?四是高等书法教育如何处理培养精英书法群和大众书法群的关系?[10]这些都是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如不及时研究解决,势必影响到高等院校的教育方向和培养目标。

(二)中小学和专门培训班面临的困惑

一是任课老师的素质不高问题。目前大部分学校并不是由专门书法老师来承担这些教学任务,而是由一般的语文老师来承担。在培训班里,则是当地的一些所谓“书法家”来承担此项任务。师资的常识修养、雅俗高低,必然会影响教学中的学习。

二是缺乏系统的指导性教学理论,更不要说有完善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法,有的连教学计划都不全,教材也不规范,不统一,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你写我编,大同小异。教学中缺乏创造性,只是一味地“死教、死写”,不能循序渐进地掌握点划、用笔的基本方法。

三是受形式和体制的制约,不被当地教育部门等有关权威机构所承认,即使承认了,与之有冲突时,首先被砍掉的也是书法课。为此,在2000年的全国政协第九届三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炳森先生,就我国中小学生书法(写字)教学等相关问题作了专题发言,他指出,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学生“减负”的紧急通知后,不少学校将写字课砍掉了,甚至语文课中的古文比重也被压缩,这些做法都是不符合通知的本来精神的。我国小学中的写字教学,本来就不是普遍健全,有相当数量的小学写字教学的设置和师资配备还很薄弱,尚待补充和加强。初中以后,课程、科目增多,负担加重,刻意学习写字,这对一般学生来说,则已成为不太可能,所以在小学阶段学习写字是至关重要的,不能掉以轻心。[11]

六、书法教育发展的新模式研究

书法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想使书法能够长盛不衰,必须使书法教育模式跟上时代的发展,推陈出新。

(一)书法教育要突出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动发展

历史上,汉唐的书法盛世,已是“政府主导”的典范,足为后世效仿。书法教育不能仅仅作为一门艺术教育,而是关系着我国文化和谐发展的大事。在书法教育方面,广东省教育厅已经先走一步,在2006年3月下发文件,要求广东省的中小学设立书法课,这无疑为书法教育指明了方向。[12]

(二)书法教育要“纵横交错”,形成网状模式

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书法现在离我们越来越远,更重要的是,书法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也会慢慢的离我们而去。当我们的社会让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用电脑处理汉字时,数千年来牢牢建立在我们深层意识中的汉字审美模式,也许就会从他们的脑海中逐渐消失。当我们的小学生能够熟读ABC,却不知道字帖是什么;当他们对网络文化了如指掌,却不知道王羲之、颜真卿为何许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代的书法教育模式已经逐步走入死胡同,从原来的追随一生的工具,变成了现在的曲高和寡的艺术门类。

(三)书法教育要“走出神坛”,介入商业模式

书法是艺术,艺术需要生存,经济是基础。书法教育要取得更大的突破,经济后盾必不可少。当然,书法教育中的经济利益获得并非卖字画那么简单,必须挖掘书法内在的价值。我们知道,书法在很多方面应用十分广泛,如书信往来、影视字幕、书籍封面、报刊杂志的装潢和广告宣传等等,通过诸多方面加强书法教育的宣传,尽可能多的为书法提供经济载体。

(四)书法教育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

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需要推陈出新,都要与时代接轨。实践是检验这种教育模式是否符合时代的标准,而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教育模式必然会被淘汰。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书法艺术固然有它自身的古色古香,在琴瑟和鸣中、一泓清泉旁,挥毫泼墨,流露出风雅儒士的古风,但是毕竟在现代社会的紧张节奏中,很少有人有这样的心态去研磨撰写了。书法教育不能要求受教育者背离时代的潮流回归古代,就必须要从自身改变,适应信息时代的变化。

七、结束语

“高山大海育真魂,松有劲姿梅有芬。书画从来求气韵,人文自古重精神。”书法教育利用书法的普遍性、形象性、群体性和美感性等特点,使习者在美的魅力的诱导和陶冶下,激起感奋、惊觉、共鸣。[13]我国青少年书法教育在多年的实践中,虽然遇到诸多的困难,依然坚持不懈,不断求索,在书法展览,中小学书法课程设置,书法理论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面对新的挑战,相信我国书法界和教育界、文化界能逐步探索新的书法教育模式,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书法教育的蓬勃发展再立新功。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继承与发展、再次地崛起是我们这一代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要具有大的思维,站在历史的高度,清醒地审视它的未来,为弘扬与振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不懈的努力。书法教育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要科学、合理、有效地实施,我们仍须不懈努力,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白砥,《书法空间论》,荣宝斋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3]王岳川,《中国书法高等教育的新世纪意义》,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4卷第2期。

[4]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版。[5]王岳川,《东方文化身份与中国立场》,东南学术,2005年第1期。[6]《宣和书谱》,北宋,1120年。

[7]《书法报》,2003年6月30日,书法报社,第26期。[8]《中国硬笔书法报》2002年10月15日,第81期。

[9]吴翥九,《网络时代加强书法教育的现实意义》,青少年书法,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6期。

[10]余秋雨,《笔墨祭》,文化苦旅,知识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11]《书法报》,2003年7月14日,书法报社,第28期。

传统文化青少年教育 篇5

穿一身红军装,背着干粮米袋,挎着一个斗笠,高唱着革命歌曲„„在井冈山,当一支这样的“红军队伍”从你身边走过时,你一定不要觉得奇怪,这是独具井冈特色的红色旅游体验式培训。参加中央新闻单位名编辑名记者江西老区行的记者张寒十分激动地说:“井冈山的历史是活的,到处都是红色的记忆„„这种创新的体验式爱国主义教育,更容易让我们入脑入心。”

这是井冈山着力打造全国最佳会议培训基地,丰富旅游产品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井冈山依托资源优势,通过深挖红色题材、打造特色培训、改善交通设施,提升接待环境等多项措施,着力发展会议培训。

深挖红色题材。井冈山拥有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旧址100多处,其中24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充分展示和利用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井冈山先后实施了红色景点陈列复原和情景再现工程:投入重资的“一号工程”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已于2007年改建完成并向游客免费开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基地。重新整理了井冈山系列丛书,成立了井冈山精神研究会,组建的“井冈山精神宣讲团”从05年开始在全国各地作巡回讲演。被誉为“井冈山第一宣传员”的毛秉华几十年来无偿为中外游客宣讲井冈山精神和井冈山革命斗争史21000多场,听众累计达150万人次。

打造特色培训。在井冈山,井冈山红色大本营培训中心拓展部负责人马越主任介绍:井冈山红色大本营培训中心打造出了具有以红色文化为载体,以红军精神为核心,以红色体验为表现形式的红色旅游拓展培训产品。参加红色拓展培训的团队学员在井冈山住土营房、吃红米饭、喝南瓜汤,并根据具体需求和培训目的,通过设置“保卫黄洋界(把红旗插上黄洋界)”、“军民同心桥”、“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草地飞行军”等拓展游戏和老红军、党史专家现场教学,在培训中将红军精神引入课程进行体验式训练,把红色教育、拓展培训和旅游休闲融为一体,让游客团体参加红色之旅更具实际意义。井冈山红色大本营培训中心致力于打造以会议培训为主导、特色经营为品牌、红色文化为基调的培训模式。先后总结了《办会、办班服务程序和规范》,提出了“十五个一”(如看一部革命传统教育片、读一本革命传统教育书、上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革命传统教育模式,创制了红军套餐,编排了红色歌舞,成功研发了三大品牌课程:“井冈山干部培训”教学课程、“红色拓展训练”体验式品牌教学课程、“井冈山红色军夏令营”系列教学课程。从今年3月截止到8月末,宾馆承办培训班期

已突破100期,涉及 25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国土资源部,农业部、中央直属机关,以及各大企业单位等,培训人数达5000余人。

改善交通设施。近年来,井冈山牢固树立“旅游要发展,交通是关键”的理念,不断加大对交通设施的投入。如投资1.8亿元建成了全长48公里的龙厦旅游公路,投资2.2亿元改造了全长60公里的319国道黄洋界至中江坪段的公路,投资近2亿元扩建了井冈山机场工程,投资18.1亿元修建了全长69公里的全国第一条直达风景名胜区的高速公路, 总投资达9亿元的吉井铁路也于2007年完工,经井冈山火车站连接京广线与京九线的衡茶吉铁路已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预计2010年可竣工通车。同时,井冈山还全面改造了景区公路,通往所有景区的旅游观光环保车已全面运行,使景区的内外交通条件更为通畅、便捷。

提升接待环境。井冈山在已有6家四星级酒店、13家三星级酒店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又引进了戴斯酒店、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井冈山培训基地2家五星级酒店和集休闲、度假、会展于一体的梨坪国际会议中心,全面提升了井冈山接待能力和接待档次,为来山游客营造更为舒适的旅游度假环境。同时,井冈山还启动了“红色经典讲解提升计划”。目前已举办两期培训班,培训人员400多人,使讲解员、导游员、接待员的讲解水平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青少年、文化、情 篇6

姓名: 鄺偉傑

性別: 男

年齡:2

3就讀學校: 香港浸會大學

電話:64038607

電郵:freeman_kwk@hotmail.com

住址: 九龍觀塘寶達邨達峰樓312室

標題: 青少年、文化、情

中國人的傳統, 一直都影響著我們對於愛的處理方式。中國文化重親如手足的兄弟之情、重血濃於水的骨肉之情、重難捨難離的鶼鰈之情。自古中國文化便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情感,如同字宙中的恆星一樣永恆而燦爛,具有無窮的魅力,能帶給人無限的美好,力量和勇氣。古往今來, 中國文化中有數不盡的愛情故事被人們代代相傳,很多故事成為人們對美好愛情的見證和典範, 正如卓文君與司馬相如「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這是多麼堅定而美好的境界? 時移世易, 在二十一世紀中西文化交融的今天,在青少年人的角度,中國文化的價值又立於何處呢?

現實中, 青少年人難免會遇到不快與困難, 其實生活本來就是一種態度,人們持什麼樣的態度去生活,就會有什麼樣的一種生活狀態。中國文化並不是簡簡單單四個字, 背後代表著卻是每一份情意,學會簡單的快樂便是永恆的追求,明白生活的真諦並不是體現在任何的金錢與地位上,而是內心的愉悅與安寧。美國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 人可以透過改變自己的心態,改變自己的人生, 看看中國文化中豐富的智慧能否為時下振趐高飛的年青人帶來啟示? 現今生活中, 青少年難免會有自歎懷才不遇之時, 有時候會為自己生不逢時而歎,他們在生活中往往自以為是,但卻一無所成,會感到無比的痛苦, 但只是抱怨社會的不公,導致了他們的失敗與不幸。可是,真是社會的不公,導致了這些人的失敗嗎? 是環境令他們沒有機會施展自身的才華,得以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嗎? 中國人自古面對生活和世界, 不論環境有多麼的惡劣和堅苦,我們都不會放棄自己的追求,因為心中有一種巨大力量。環顧歷史, 文天祥起兵以來,一敗於興國,二敗於安平,三敗於海豐,連自殺也沒有成功,是什麼因素令他堅持呢?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豪傑輩出,難道傴傴因為最後三家歸晉就只有司馬氏才是真英雄嗎? 後人又何來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嘆呢?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年青人有的是時間,毅力和意志, 五四運動的發起、新中國的成立、改革開放的推行,難道不是依靠年青人無窮的力量?又是哪樣不是依靠艱辛的環境?中國文化向來重入世思想,認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所以一時得失,環境優劣又何必太計較呢?

隨著金錢的追求,科技的發明, 現今青少年難免會被物質化的生活所影響,感情在現實生活中又是什麼角色呢? 結婚戀愛的對象是以經濟因素作考慮還是感情原因作依歸? 交朋結友是權位利益的要求還是心靈滋潤的享受? 孝順父母是出自形式化的手段還是個人道德心? 似乎現今青少年對感情的理解仍然比較片面,是現實壓力所造成嗎? 可惜的是有年青人仍會懷疑婚姻是不是只是一紙證書!後現代主義、個人主義似乎充斥著社會主要思想。中國文化中家庭觀念、家庭與親族、習俗是否己失去價值?

其實,愛情本來便不只是局限在個人的感情。許多熱烈歡慶中國情人節的青年男女們,也許未曾想到,牛郎與織女要訴說的其實不是男女激情,而是整個家庭的愛情故事,因為有了孩子,使得牛郎與織女願意承受一年一見的煎熬,不變心是因為兩人有了孩子就有了更多的責任,生命也有了更高的重疊度。什麼浪漫呢?我想不同年齡、不同境遇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在我看來,願意守護著源於愛情的一切,包括家庭、子女、承諾、責任...是最

浪漫的事。唐玄宗與楊貴妃兩個人以種地老天荒之姿陷入瘋狂熱戀。在七夕之夜,兩人有感於牛郎織女年年相見、永遠不變的真情,許下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結連理枝」的誓言, 還有,「化蝶」讓這一樁本是「無言的結局」的愛情進入了永恆, 中國文化的感情觀難道不值得青少年追求嗎?

隨著我們年齡的遂漸成長, 青少年開始有了獨立的意識,有了自己的追求與夢想。父母的良言被誤解為惡語, 父母的關心被扭曲為干預, 在不知不覺中,開始怨恨那兩位深愛我們至死不渝的人,也就這樣開始抱怨我們的父母,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在現實生活中, 每個人營營役役地追求財富,地位和事業,他們的動機是否傴傴用來滿足個人的欲望? 不是的, 中國人重孝義之情是因為我們相信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的最終目的是以顯父母。古代忠臣多孝子 君選賢臣舉孝廉,一個聰明的智者會懂得孝悌之道,明白感恩的心會令自己學懂珍惜,學會發揮自己的天赋,從而享受精彩的人生。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父母的是是非非又豈是作為青少年所能判斷呢?

传统文化青少年教育 篇7

中国传统感恩文化产生于封建社会, 必然带有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糟粕成分, 但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感恩文化亦有值得学习和传承的方面。如何“弃其糟粕, 取其精华”?与时俱进地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感恩文化传统, 并使之与现时代相结合, 才能使当代的感恩价值观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一、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感恩文化的主要内容

通常认为现代“感恩” (Thanksgiving) 一词引自西方, 主要来自美国。然而, 感恩报恩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感恩思想的形成发展及理论化比西方早了上千年。中国自古崇尚“知恩不报非君子”的古训, 唾弃那些“忘恩负义”之人, 痛恨那些“恩将仇报”之徒。儒家文化是传统感恩文化的集大成者, 儒家文化将感恩发展到了极至, 所倡导的忠、孝、节、义皆为“恩”———忠为报君恩, 孝为报亲恩, 节为报夫恩, 义为报友恩。

孝为报亲恩。孝文化是中国感恩文化之根本, 从古至今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受到国人的遵从。康熙帝认为:“孝为万事之纲, 五常百行皆本诸此。”[2]对一个人来说, 最大的恩惠莫过于得到生命, 是父母赐予子女血肉之躯, 把我们带到这个五彩世界, 所以父母应当是我们最大的恩人。父母之恩, 其一是生育之恩, 其二是养育之恩, 是他们的日夜操劳才把儿女养大。古人认为, 对父母之恩的报答是无限的, 报答方式亦多种多样, 从爱惜身体发肤到扬名天下, 都是对父母之恩的报答。“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3]对父母的孝, 成为子女报恩的主要形式。孝既包括“养”, 也包含“敬”。孔子说得好:“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4]因此敬是极具人文精神的孝, 是孝之根本。随着封建感恩文化的发展, 孝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特别是唐宋以后, “父为子纲”、“父要子亡, 子不敢不亡”、“父虽不父, 子不可以不子”等将孝绝对化的愚孝思想得到强化, 扭曲了孝为报亲恩的本来面目。

忠为报君恩。把孝由家庭推广到国家社会, 移“孝”为“忠”, “忠孝一体”, 是儒家对感恩文化的一大发展。从家庭到家族, 再到宗族, 集合成社会, 进而发展为国家, 这样, 封建统治者就实现了维护宗法血亲关系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统一, “孝”这一家庭伦理观念也发展成为同时维系家与国的政治伦理纽带。“君子之事亲孝, 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 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 故治可移于官。”[3]“人人亲其亲、长其长, 而天下太平。”[5]对父母长辈之孝转化成了治国安邦之道,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由此, 感恩文化正式进入到政治领域, 成为了治国文化:做臣如做子, 忠君是为报君恩。荆轲冒死行刺秦王是为报燕王知遇之恩, 诸葛亮“鞠躬尽瘁”是要感刘备“三顾茅庐”之恩。早期, 儒家计君恩之轻重而报之以忠义, 孟子云:“君之视臣如手足, 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 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仇。”[6]唐宋以后, 突出强调“臣忠”, 提出了“君为臣纲”、“君叫臣死, 臣不敢不死”、“君虽不君, 臣不可以不臣”等绝对化的愚忠报恩原则。

节为报夫恩。儒家思想不将夫妻之间的爱情视为一种情, 而看成是一种恩, 是源于女方跟男方结合而产生的恩, 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男女之间的平等互爱, 由此引伸出因有恩 (而不是爱) 而结合的中国婚姻模式, “一日夫妻百日恩”, 男子娶了女子, 所以女子要感谢男子 (却不存在男子感谢女子之意, 因此男子三妻四妾无所谓而女子不行) 。作妻子的要为“悦己者”而容, 以回报丈夫;妻子要为丈夫终身保节守操, 以感谢丈夫对自己的保护、收容之恩,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7], 古典戏曲小说中多有“英雄救美女, 美女以身相许以报恩”的情节, 以及公子落难小姐相救, 公子不负小姐救命之恩发奋读书, 高中科举, 衣锦还乡迎娶小姐的爱情故事。同样的, 不论男女, 有恩情而不与对方结合, 或者抛弃有恩于己的配偶, 都会被世人视为“忘恩负义”而唾骂, 会受到千古责难, 陈世美便是典型例子。

义为报友恩。置身于封建人伦关系中的人们, 朝堂上有君臣关系, 家庭中有父子关系, 床头边有夫妻关系, 社会上还有朋友关系。传统文化倡导对朋友讲“信”讲“义”, 目的是以此回报朋友信任之“恩”。儒家文化坚决反对背叛朋友, 绝对不可见利忘义。非但如此, 必要时还要挺身而出, 勇敢地为朋友“两肋插刀”, 甚至于“为知己者死”。当年关羽在华容道上义释曹操就是一例。对关羽这种假公济私的感恩之举, 后人不仅没有丝毫责备, 反而敬重他义重如山;朋友之间, 纵使要分道扬镳了, 也要先报答了兄弟恩情, 然后才能“恩断义绝”———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主人公乔峰在被众友误会群起而诛之之时, 他要先与众人喝一碗“绝情酒”, 断绝了兄弟情义, 托付了生死后事, 然后才决一死战, 正是这种感恩文化的反映。

二、正确分析中国传统感恩文化的二重性

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的感恩文化, 作为一种政治上层建筑, 其内容与表现方式必然地由那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来决定。感恩文化产生于封建社会, 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想文化, 本身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同时,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 它支撑着中华民族不断向前, 具有先进文化的特征。这使得传统感恩文化具有了二重性。

一方面, 儒家文化对感恩的高度强化, 给人际交往融入了浓浓的人间温情, 因而有助于缓和人们彼此之间的矛盾, 促进相互之间的互敬互爱;有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而且, 忠与孝连接在一起, 还形成了保卫祖国的社会责任感和面临强敌英勇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种强烈的报效国家的思想意识至今仍是我们爱国主义的宝贵思想源泉和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传统文化还视感恩为一种生活态度, 视为人的一种基本修养。常怀感恩之心, 可以使一个人保持平和心态, 自觉尊重别人的劳动, 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战国策》说:“人之有德于我也, 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他, 不可不忘也。”[8]如果当今青少年学生都能够多一些感激, 少一些埋怨, 时常感念上天给我们美好的世界, 感念祖国给我们成长的土壤, 感念父母赐我们宝贵的生命, 感念老师给我们无私的关怀……这样就会感觉到世界是那么可爱, 就不会出现“端起碗吃肉, 放下碗骂娘”的奇怪现象, 这就是中国传统感恩文化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 传统感恩文化毕竟产生于封建土壤, 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一种思想文化, 它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封建的烙印:封建文化将感恩绝对化, 将个人感恩意识政治化, 将原本只能属于人情报答规范的感恩作用夸大, 改造成为社会统治秩序。为了感恩而失去正义、失去自我是巨大的悲哀, 这是传统感恩文化的另一面。受恩者对施恩者尊敬、感恩是一种道德举动, 强迫受恩者对施恩者意志绝对服从, 抑或为了报恩迫使受恩者放弃个人权利与自由, 就超出了我们所说的感恩道德范围。传统感恩最明显的弊端之一就是把这两者混为一谈。感恩的过度强化引发了中国无数的道德悲剧:历史上有郭巨为孝敬母亲而活埋亲生儿子的故事, 有张巡杀妻飨将士的故事……为了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儿女在婚姻大事上只能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严重阻碍了儿女追求平等自由爱情的权利, 以至于引发无数爱情悲剧。在历史上, 儒家的忠、孝、节、义都曾经被扭曲, 愚忠、愚孝的例子比比皆是。将感恩过分地夸大化、政治化、绝对化, 以及感恩文化中任何有悖人伦的思想内容, 都应归于糟粕而坚决予以剔除。

三、合理甄别开展青少年学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既然古代感恩文化博大精深, 而且具有二重性, 那么, 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感恩文化就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扬弃态度, “弃其糟粕, 取其精华”。看不到传统感恩文化的积极成分是不可取的, 而那种过分夸大感恩的作用, 将感恩政治化、绝对化的做法同样不可取。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对传统感恩文化进行合理甄别, 并以合乎时代要求的正确的感恩教育青少年学生。

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 加强对他们的价值观教育十分必要。价值观是人们对待人和事的是非、善恶、美丑等含有对错、好坏判断色彩的一种基本看法与信念。价值观是青少年学生的人生指南, 它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行为处事方式, 引导着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反应。在相同情况下, 往往因为价值观的不同, 他们的行为处事方式迥异, 引导青少年学生做出积极或是消极、正确还是错误决定的关键因素正是他们的价值观。所以说引导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意义重大。

我们在对历史上的一些感恩壮举进行评价时, 在价值观上往往存在糊涂的认识:当年关羽念旧恩, 华容道义释曹操, 导致无穷后患。他这是在用自己集团利益去感谢当年的恩人曹操。站在刘备集团的立场上, 这是多么的悲哀。然而, 更可悲的是:人们非但没有认为这种将个人感恩置于国家利益之上的行为不可取, 反而认为他义重如山;诸葛亮面对扶不起的阿斗听信谗言错误地下诏撤军, 仅仅是为了报答先主的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孤的信任之恩, 却丢掉了千古难寻的进攻机会, 这也是在用国家利益为个人报恩。然而, 和关羽一样, 诸葛亮此举也被视为忠肝义胆, 并进而受到人们的敬仰———这就是在用错误的感恩价值观教育后人, 这是教育的悲哀。还有郭巨埋儿、张巡杀妻飨将士, 都是用他人的生命和利益来进行的感恩, 是一种极度扭曲的感恩价值观。凡此种种的感恩,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有一段极具讽刺而又无比深刻的评述, 他说:小时候读了“郭巨埋儿”的故事以后, 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 而且怕他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 常听到父母愁柴米, 祖母又老了, 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 那么, 该埋的不正是我么?”[9]简简单单几句话, 把传统文化的“吃人面目”刻画得栩栩如生。究其原因, 这样的感恩之所以不为我们所认同, 是因为这样的所谓感恩, 本身含有极端愚昧和丧失人性的成分, 与当今所倡导的先进文化格格不入。

因此, 感恩教育不是要教别的, 其首要任务是要教育青少年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感恩价值观, 在充分认识古代感恩文化的进步作用的同时, 避免走入将感恩绝对化的误区。我们无权要求学生为了感恩报恩而用尽毕生精力和时间去报答施恩者, 或者为了感恩而无条件满足他人的要求;更不应该用国家、学校财产或者他人利益去报答自己所受的私恩;学校、老师和家长也不应该用物质、名利等恩惠去影响、控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决定和干扰他们的前途命运。同时, 感恩教育也不能混淆权利、义务的关系:如果行为的实施者只是出于自己的职责而帮助了别人, 而被帮助者所受之“恩”原本就是自己应享的权利, 在这种情况下, 权利享受者有必要对他人的帮助感恩戴德吗?大中学校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条件、最优秀的教育天经地义;学生拿钱吃饭、缴钱住宿、进商店买东西平等互利, 需要学生感恩戴德吗?提倡这样的“感恩”, 害莫大焉:一方把应该享有的权利当作是别人的恩赐;另一方则把应该履行的义务视为对别人的恩赐。这种不正常的“感恩”一旦泛滥开来, 只会混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使学校和单位淡化责任意识, 使学生淡化主人意识、权利意识、自尊意识, 使各种关系处于一种日趋严重的错位状态。总之, 新时代的感恩应体现为责权利相统一。感恩者不能利用自己的职权、国家的财产, 或者他人的权益去报答自己所受之私恩;施恩者也不应利用物质、名利等恩惠去影响、控制受恩者的思想和行为, 干扰或决定受恩者的前途命运。感恩只能控制在人情范围内, 以平等和自觉自愿为前提。新时代的感恩应体现为不走极端, 远离愚昧, 摒弃庸俗, 保持人格。不合时宜的报恩与我们今天的时代格格不入。继承传统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高尚的人格与品行, 教育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感恩价值观, 才是青少年学生感恩教育之根本。

参考文献

[1]胡锦涛.迈向新世纪创造新业绩——在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N].人民日报, 1998-06-20.

[2]《清圣祖圣训》卷一

[3]《孝经·开宗明义章》

[4]《论语·为政》

[5]杨伯峻.孟子译注.上海:中华书局, 1980.

[6]《孟子·离娄下》

[7]朱熹《.与陈师中书》

[8]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名言卷[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儒家文化与青少年德育教育 篇8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德育教育 民族传统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4-002-01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强大民族凝聚力的伟大民族,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在国门开启之后的商品经济大潮中,西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金钱至上的腐朽意识随之汹涌而来,导致青少年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纷乱和滑坡。践证明,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现今时代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的德育教育依然离不开儒家文化思想的充实。本文拙计研讨儒家文化精髓如何充实青少年德育教育内涵。

一、以人为本,端正方向

春秋末年,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现象得出周代文制与人的行为脱节疏远的结论,认为乐礼之所以崩坏,主要是因为人心麻痹、堕落了,于是孔子从人心上着手,恢复生命的真谛,培养精神的活力,重建自控的学说以适应客观的规范。“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强调人们从自身出发反省自己以修养品德;“入则孝,出则悌”是提倡人们尊长敬老维持长幼之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要求人们平等待人、推己及人、关心别人;“立德、立功、立言”是主张人们为社会留下有价值的品德、业绩和言论,为社会作贡献;“杀身成仁”、“文质统一”、“志不可夺”、“修己安人”等是倡导人们追求的修养品德。可见,孔子从人心着手,注重人格塑造,强调人格追求,用仁义净化人的灵魂,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人去为社会服务,而不是被动地修改文制去适应人,这是孔子道德建设的根本方法。孟子在此基础上则又提出“充实之谓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

如今不少青少年只是关注物质生活、物质享受,人被物化了,“人”不见了,导致思想道德水准的下降。另外,治学的目标不是治己,而是治别人,想方设法与别人竞争,一味追求结“果”,即追求考分而不是做人,教育者也只管育“果”,只管考分而不管“果”的品质,不管育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上升,问题就出在这里。因而,循着儒学大师们的思想轨迹,看看当今异国的成功之治,我们不难悟出:以人为本,把道德人格的追求放在首位,这是我们学校德育工作首要的任务。

二、以仁育人,修身养德

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说的是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又说:“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论语·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孔子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他说,对人恭谨才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得到众人拥护,诚信实在才能会获取别人信任,做事勤敏才能取得事情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很好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后来孟子又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性善论的四端说,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重人道献爱心的具体要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

三、以义正人,揄善扬真

义利观是孔子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的价值观的思想核心。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这里所说的“义”,是指人们行为的伦理规范,这一思想后来进一步发展,认为凡符合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就是“义”,不符合国家、民族利益的就是“不义”。这里所说的“利”,是指人们物质利益和生活待遇。他提出人要“见利思义”,“义”高于“利”。后来孟子又发展深化了这一思想,提出“舍生取义”。在这种大义无价的思想熏陶下,千百年来,我们民族有无数为国家为民族的利益、为正义为真理而斗争的感人故事和慷慨悲歌:荆轲视死如归刺秦王,岳飞精忠报国复河山,文天祥丹心碧血照汗青等。凡此数不胜数的风流人物和动人故事,无不闪耀着人格的光芒,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如今的青少年学生对此却知之甚少。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学生无从获得此类系统的材料,另一方面学校不够重视这些内容的教育,这不能不说是德育资源的浪费。

总之,教育者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走出德育教育的误区,挖掘儒家文化的潜能,传承儒家文化的精粹,努力做到:以人为本,端正方向;以仁育人,修身养德;以义正人,揄善扬真。我们相信德育的内涵一定会更加丰富和充实,德育教育也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注:此论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一般规划课题成果,课题编号:GS[2011]GHB108 .

上一篇:校长教学与课程领导能力下一篇:质量守恒定律概括及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