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美教学计划(推荐10篇)
为了开启一年级孩子的阅读之梦,北关小学近日举行了一年级绘本阅读活动。
阅读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图中悟文,从文中读图,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并结合绘本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绚丽的画面、精彩的故事,激起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孩子们被书香浸润着,一颗爱书的种子在他们的心中悄然萌芽。
为了了解小学生的实际阅读量及真实的阅读能力, 我们开展了小学生阅读量与阅读能力的调查研究。通过对问卷、试卷的具体分析, 我们发现不少学生阅读量很大, 但阅读能力并不强, 一部分学生阅读量不大, 但阅读能力却非常强。
二、阅读与阅读能力不是一回事
阅读有真阅读与假阅读之分。有些儿童读物, 表面上看图文并茂, 实际上图多文少, 图大字小, 小学生只看图画不看文字, 看这种读物, 严格意义上讲不叫阅读。有些小学生虽然看文字但不去思考, 甚至有许多不认识的字都不去管, 这叫假阅读。只有当小学生沉下心来, 一字、一句、一段, 认认真真地看在眼里, 记在脑里, 印在心里的时候, 那才是真阅读。
阅读能力是指在阅读实践中和阅读后的理解、分析、概括、联想、鉴赏和评判能力。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陈天敏认为阅读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对文章重点语句透彻理解的能力;对文章重要信息进行筛选、归纳、总结的能力;对整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观点的把握能力及对作者含蓄的言外之义的理解能力;对文章表现手法的认识能力, 包括对各类文体的认识, 对文章立意、结构、构思、语言的认识。
一般说来, 阅读能力不是天生的, 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 它是在长期的读书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同其他知识积累一样, 阅读能力的养成要经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渐进过程。从“积累”的角度讲, 书读得越多, 阅读的能力就越强。从“培养”的角度讲, 真阅读的量越大, 阅读的能力就越强。
三、提高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强调:“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事实的情况是, 现在的小学生眼球被三块屏幕所吸引:看电视、玩手机、打电脑, 课外几乎没有阅读的时间, 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 更是少之又少。儿童阅读能力提高、国民阅读素质增强的任务, 历史地落到了学校, 落在了教师的头上, 落在了阅读教学的课堂上。
四、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
阅读教学要把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放在重要的位置。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对小学生来说,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靠口头说教是不行的, 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上。良好的环境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条件, 为学生创造阅读的良好环境。阅读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 硬环境就是良好的外在阅读条件, 教师要在教室张贴关于读书方面的标语, 引导学生阅读背诵;教师要在教室里建立图书角, 配备一定量的图书, 让学生动手就可以摸到图书;教师要经常带领学生走进学校的图书阅览室, 让学生知道图书借阅的流程;教师要把新华书店、免费开放的图书城介绍给学生。软环境就是教师在与学生的阅读交流中建立的一种美好的情感氛围。师生共读一本书, 教师和学生一起在教室阅读、进阅览室阅读, 教师对学生阅读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2.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首先要主动钻研文本, 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如:《小草和大树》为什么把勃朗特姐妹先比作“小草”, 后又比作“大树”呢?《船长》一课为什么说船长“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力”?其次要有所感悟, 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启迪。如:《月亮湾》一课的中心词是“美丽”, 作者把家乡写得这么美丽, 要表达的是对家乡的热爱;《桂花雨》说“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实际要告诉我们作者对家乡的无尽的思念。再次, 要享受文本中优美的语言, 在阅读的过程中加强积累。优美的句子, 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要及时记录下来, 反复阅读直至背诵。
3.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当今世界, 知识更新快, 信息传播渠道广泛, 作为学生不能只拘泥于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要加强课外阅读, 扩大阅读量, 拓宽知识面, 提高阅读能力。课外阅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
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读物。推荐的读物, 在适合学生阅读的前提下, 范围要尽可能广, 类型要尽可能多, 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课下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读书计划。我们曾经帮助学生制订了金币阅读计划, 深受学生欢迎。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一本存折样式的阅读记录卡, 记录卡上设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阅读量、所得金币、金币合计等栏目, 学生阅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 家长或老师检查后, 在“存折”上记录下金币数量, 每阅读一千字计50 金币。一学期结束, 学生可以用获得的金币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想参加的活动, 500 金币可以要求家长买一本书, 5000 金币可以要求家长陪玩三天或旅游一次。活动结束, 家长在“存折”上扣除相应的金币。教师还要积极开展课外阅读交流活动, 指导开展同伴互读、亲子助读。好朋友共读一本书, 相互交流读书体会;父母和孩子在临睡觉前, 共同读书半小时, 都是有效的课外真阅读。
一、阅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优势
语文在初中各学科中最具人文性,这也是课程标准中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它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具有熏陶的作用。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中都有生命教育的内容,精选到教材中的课文也都有对生命的感悟。如《再塑生命》、《热爱生命》、《微笑着面多生活》等,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对生命的感叹和热爱。
语文学习,并非只是学习课本,生活中处处生意盎然的情景都可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课外与语文有关的优秀读物中也有很多与生命价值有关的文章,足以震撼我们的心灵。如渗透着真善美的《情感读本》,教会我们面对生活的《心灵鸡汤》都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注重人文教育。老师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优势,结合课文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及时教育学生珍惜生命,杜绝生命安全的隐患。例如,极力渲染亲情友情的温暖,让学生感受到关爱,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珍惜生命。
二、阅读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渗透生命教育,需要老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深刻挖掘教材。每一篇文章都会有与生命相关的积极因素,老师可以引领学生与作者、与文本对话思考、拓展探究,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一次生命历程的深刻教育。
1情感体验,唤醒生命意识
课本中有很多的文章作者本身就因受到精神和肉体的折磨才奋发而起,这种精神本身就可以给学生以震撼。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成《离骚》,我们在学习他们的作品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近作者,了解作者饱受的挫折和打击,学习他们流芳百世的作品。当学生在读他们的作品时就会有众多感触,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文的时候他们就会去认识作者,触动内心深处的那根弦,激发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送东阳马升序》一课时,作者宋濂在劝勉马生时,用的是自己的现身说法。学习这一课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文中的内涵,指导学生学习作者那种积极的精神,把这种正能量注入学生的血液中,唤醒学生珍惜生命积极奋进的意识。
2个性解读,领悟生命意义
选入教材的课文是我们分析最透彻、解读最深刻的文章。课文含义很丰富,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心理世界和不同经历对文意进行发掘。
我们在阅读九年级下册第七课《热爱生命》时,可以感受到小说主人公的那种求生的欲望。学生读完以后,不必先去分条分理地讲解课文,要给学生留出“震撼”反思的时间,厘清为什么主人公要这样坚持,乃至与死神作斗争,并获得最终胜利。这一切皆源于对生命的不放弃。由此,我们可以联系小说《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在荒岛坚持生活28年,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重回“人类世界”。这些作品中透出来的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珍重。
对于这些课本上的文章,阅读时只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即可,不必大讲特讲。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命的震撼,这样才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多种对话,思考生命价值
学生因为知识储备的不同,阅读能力的高低,对文本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能够理解文章透出来的生命主题,而有的学生却只能理解表层含义。所以,在阅读文章时,需要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探究文本,与文本对话,让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温暖到学生的心灵。学生如果能够和文章的作者和文中的主人公产生心灵共鸣,那么就可以把文章的内涵理解到位。当然,这个对话还包括学生与老师的对话,老师要适时点拨,稍作指点就可帮助学生理解得更深刻。此外,同龄人总有相同的看法和相似的观点,老师还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讨论时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迸发出思维碰撞的火花,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中学生已逐渐成熟,不尊重生命是因为意识不到我们今天生活的幸福。毕淑敏的《提醒幸福》,就具有很大的感染力。仔细读来,就会感觉幸福像巧克力一样甜甜地萦绕于我们的身心。只要我们尊重生命,幸福就如自来水般源源不断,我们哪里还有理由不珍爱我们的生命呢?学生只要能够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就会更加呵护生命,生命教育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
4拓展阅读,建构生命信仰
教材中的课文毕竟是文学作品中的冰山一角,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去感悟更多的歌颂生命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七课《热爱生命》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生命在大自然面前的无奈和脆弱,笔者给学生播放了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选段,当船撞上冰山从中间折断的时候,人们的生命是那样的脆弱,真是应了“沧海一粟”之说。在生命遇险的时候,金钱、权利都没有任何价值。当主人公杰克把生的希望让给露丝时,让我们明白生命不仅仅是活着,我们要树立更健康更伟大的生命信仰。
在课外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蕴涵着许多的生命营养,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毕淑敏的散文《我很重要》等,老师要循序渐进地介绍给学生阅读,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感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深化生命教育还需要读写辅助
俗话说:“读写不分家。”虽然阅读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是必需的过程,但是学生往往是读的时候泪眼婆娑,感动至深,放下书本几天就会将之忘到九霄云外。所以,生命教育不能仅仅是阅读感悟,还要有写在书面上的心得体会,这样更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能更加深对作品中生命教育的理解。
笔者在上课时,就会让学生拿出“心得体会本”,学课文的时候,也会给出学生反思的时间,把体会记录下来,哪怕是对几个句子的理解,也要写下来。拓展阅读的时候更要让学生多感悟、多体会,感受作品中透出来的积极因子,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的人格。读写结合,更能够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从而形成能力,提高个人素质,生命教育就会水到渠成。
阅读的本质探源
何谓阅读?《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是这样定义的:“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活动。”很明显,读者是阅读活动的主体,汇聚了众多语言符号的作品是客体,当主体从客体的一系列语言符号中取得了意义,阅读就得以完成。这一定义简单化地把阅读拘囿于读者和作品这两者之间。如此,阅读就只是读者对作品的单向反映,机械的摄录,能够读准、读顺作品中的文字,能够概括出作品的内容就算是“阅读”。这样的阅读无异于识字和念书。笔者认为,没有读者的情感参与,没有与作者的思想交流,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经研究过阅读。他曾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叶老首先是把读者、作者、作品当作了阅读传输系统中的三个要素,而不只是将阅读限定为读者和作品二者之间。其次是把阅读视为一种双向交流,而要达到交流,作者和读者都必须用心力于作品,并各自作反方向的努力,这是有别于读者对作品的单向摄录。
叶老的主张道出了阅读的本质:作品只是中介、桥梁、纽带,从这个意义闪烁,阅读就是读者充满兴致地从语言符号搜求作者隐匿在语言符号之间甚至是符号之外的主旨的过程,就是读者满怀深情地走上语言的桥梁去晤见作者并触摸其灵魂的过程,就是读者默默地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并收获智慧经验和意趣情感的过程。这样,阅读就不仅仅是浅表化地着眼于书面文字,而是透过文字,全面把握和审视浮露着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仔细涵咏和体悟潜藏在作品中的内在意蕴和丰富情感,如此才能称得上辨出了作品的真滋味,否则,即使一个字一个字的读顺了,结构也分析了,大意也概括了,练习也完成了但这仍然不能算得阅读。
阅读的路径方略
要实现真正的阅读,首先要从关注阅读的客体转移到关注阅读的主体,即从对作品的细致解读与剖析转移到对读者阅读需要的驱动、阅读兴趣的激发、审美情趣的培养、生活经验的积累、人生情感的诱发、人格精神的建构、智慧理性的丰富上。只有深刻理解读者阅读行为的内在动因,才能有效地进行阅读。其次,我们要从对语言符号的学习转移到对作者心灵世界的探求上。再次,我们要从唯理性的活动向非理性活动的转化,即从依仗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方法转移到凭借本能、欲望、意向、动机、需要、情感、信念等非理性形式和直觉、想象、灵感、猜测等非理性方法上,以情体之,以心悟之,使阅读回归它的本义。
何谓体悟?体者,体验也,即指阅读活动中经由感知、实践、历练,对情感、行为、事物参省体察,以形成某种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悟者,感悟也,指在阅读活动中触动了潜意识,接通了先天和后天的知识,由此而产生了渐悟或顿悟,形成创造思维的过程。总之,阅读中有了体悟,便有了直抵心灵的悟对。体悟式阅读应该是这样的:
1、品味厚重的质感
意味隽永的作品无不凭借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吸引读者的兴趣,叩击读者的心扉,释放出生命的能量,我们要沉潜到语言的深处涵咏体味,把握一种与情感和谐统一的特征与魅力。比如,读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一文,其急促的短句,反映着所处环境的恶劣紧张,其接续的铺排,凸显着南逃过程中的险象环生,其悲壮的议论,昭示着矢志南归的一片丹心。通过富有感情的吟咏,把握作者内心的节律。倘若无视这一切,仅将该文当作一篇习取文言文知识的材料,在它的文言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上大做文章,那我们除了语言知识,将难有感情上的任何收获。
2、解读丰富的意象
所谓意象是作者为了表达一定的意念情感的需要而选择的能够引起某种联想的具体物象的语言艺术形象。如果说作者的创作是意象的建构,那么阅读就是对意象的破解。我们在阅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词时,无论是上阕的“湘江秋景图”还是下阕的“峥嵘岁月图”我们感受不到深秋的萧索,时世的艰难,我们能感受到的是尽染的层林、争流的百舸、高翔的雄鹰、自在的游鱼,是昂扬奋发的书生意气、热情奔放的激扬文字、气势豪迈的中流击水。借助这些“情化”和“外化”的意象,我们当解读出作者的乐观自信和拿云心事,如果只是游客般的走马观花,阅读必定降格为感官的愉悦。
3、实现精神的交流
阅读是主客体之间的情感交流,进而达到一种精神的共鸣。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面对滚滚长江巍巍赤壁,面对西边故垒三国英雄,我们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而心存感动,对他岁月虚度、功业未成的悲郁不平寄予同情,但对他“人生如梦”的消极幻灭心态则应加以扬弃。阅读这些文字,我们同时也在聆听和慰藉一颗苦涩的心。
再看与语文阅读教学同样为语言类学习的学科——英语学科的教学,其现状又是如何呢?1978年,即吕叔湘老先生批评国内语文教学现状惨不忍睹的同一年,随着国家对知识分子的尊重、文化的渴求,各地学校纷纷复课,英语教学逐渐如火如荼,一支英语学习大军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壮大扩充。不容否认,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的英语教学现状同样堪忧。许多中国学生通过小学、中学、大学十几年对英语的学习,还是不大能看懂各类商品的英文说明书,至于张口说英语,更是困难重重,有好事者戏称此现象为“哑巴英语”。
高投入、低产出,高耗低效曾经是国内语文阅读教学与英语教学共同的特征,改革与发展成了摆在二者面前共同的课题。不记得从哪一年开始,一个叫李阳的人首创“疯狂英语”学习法,号召人们极大声、极迅速、极清楚地开口说英语,不要害羞,不要怕出错,不要松懈,不停地说英语。他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告诉了人们学习英语的不二法则,英语是说出来、练出来的。李阳的故事,也许只是国内英语教学改革成功的个案。
其实,同样作为对语言的学习,语文阅读教学与英语教学在教学中有许多相通之处。诚然,今天的英语教学依然有许多不尽入处,教学弊病也是客观存在,可这并不妨碍我们语文阅读教学向英语教学的成功之处取经、学习、借鉴。
一、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将分析和积累做到有机结合
众所周知,《新概念英语》和《许国璋英语》曾经同为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在全国畅销的英语自学教材。现如今,历史迈进新世纪,历经岁月的考验,《许国璋英语》除了英语专业的人作为参考外,再也无人问津了,事实上有很多人对它不再有任何好感,因为它消耗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却收效甚微;《新概念英语》却仍旧经久不衰,受人青睐。其中的原因,大多数人认为,是编者不同的编排思想决定了它们的不同命运。学习《许国璋英语》要用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句子的语法分析,语言积累这个环节被忽视了;而《新概念英语》篇幅短小精悍,充满趣味性,特点是重点的词语、句式反复出现,重积累,轻语法,人们学习《新概念英语》往往是整体的吸收,甚至背下整篇的文章,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培养了良好的语感。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吸取《新概念英语》的长处,做到“分析”和“积累”的有机结合。现在的阅读教学还是分析统治课堂。满堂讲和满堂问的本质是一样的。那就是肢解本应属于一个整体的文本,让学生只是孤立的记住一些语言知识和现象。对于分析,不是不要,而是要精当的分析,切中要害的分析,给人启发的分析。分析之后应留下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来消化吸收和积累语言。积累是重要的,“积少成多”、“积沙成塔”,所有的语言规律都在语言现象里,积累多了,也就自然能字字悟其神,旬句知其意。
二、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将精读和泛读做到有机结合
叶圣陶说:泛读是精读的应用。成为英语专家的李阳说:精读是本,精读是源,没有精读作为基础的泛读是无源之水,元本之木。学生有了从精读中得来的“情感”、“思想”、“认识”、“方法”的积累,读课外读物,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因此,语文阅读教学要增大阅读量,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好读书,多读书,不求甚解地读书。当然,不求甚解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求甚解,只要读多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因此,要注重学生对语言的体验和感受,注重情感的真切投入,没有将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语文能力的提高将不可能实现。
三、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将做题和读书做到有机结合
一、阅读的重要性和模式
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许多学者对阅读的重要性都做出过重要论述。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中,阅读的重要性更大。
对于英语阅读,普遍认为是对文章的语言不熟练,生词太多,语法结构太复杂从而引起了阅读困难。但如果没有语言方面的障碍,我们的阅读是否能正常进行呢?Carrell(1988)通过实证研究揭示出:(1)即使词汇语法无阻碍,对一篇文章缺乏形式方面和内容方面的背景知识同样可能导致阅读理解困难;(2)在思考能力,概括能力未能充分运用的情况下,即使有文章的词汇语法知识和背景知识,也未必能充分理解阅读材料,因此阅读不是仅仅从字面意思理解。
根据Nutall(1996)理论,阅读的重要目的是理解文章,全面理解文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词的识别;2)辨别单词的派生及其在句子,段落和篇章中的语法关系;3)判断作者意图,理解其思路,对其看法做出评判;4)推断,思考及概括的能力;5)对作品的欣赏。这些方面涉及了阅读的几种模式及其综合运用。在研究阅读中,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模式的阅读,尤其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为阅读注入了新的生机。80年代初,他们提出一系列较有影响的阅读模式:1)Gough提出信息加工模式(也称“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2)Goodman Smith心理语言模式(也称“自上而下”模式)(Top-down);3)Adams等人的图式理论(Schema)等。
二、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1、在语言知识方面: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知识的媒介,而阅读是读者对文字符号的理解,因此自下而上的模式对阅读的正常进行有促进作用。但单一依靠信息加工模式进行阅读教学是不可取的。
2、文化背景知识方面:读者对世界的认识,人文,历史地理,生活习惯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多寡直接影响阅读理解。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阅读上的错误也呈现系统性,受文化障碍的干扰较多的理解发生在语篇和话语层面上,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文化背景,从作者角度准确的理解和体会阅读内容。
3、判断理解方面:阅读是信息处理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读者和文章是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因素。读者要与作者通过阅读材料进行沟通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判断作者意图,理解其思路,对其看法做出准确评判。
4、在思考,概括能力和图示理论运用方面:读者与作者交流沟通的同时要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观点,对文章进行评判与取舍。读者通过阅读材料“透析语言”概括总结文章中心,借助思考和运用概括推理能力把下一层图式和高一级图式相汇合,促进读者的阅读欣赏能力。在阅读中如果读者未能激活适当的图式则会造成阅读困难。因此,利用语言学习技能思考阅读材料,利用推理概括能力构建自己的图式,激活高一级图式。
阅读过程涉及到阅读各个方面。从视觉层面到心理层面,从阅读模式到教学法,每种模式描述阅读的一个独特方面。在外语教学中,阅读不能只当作简单被动的字符释义,要注重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对阅读策略,原有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的运用,概括阅读模式理论,利用各种技能,运用推理判断概括能力思考作者的意思和观点,提高阅读能力。
三、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1、阅读训练中问题的设计
英语阅读最基本的目的是信息提取和加工,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既有低级问题,又有高级问题,既有收敛式问题,也有发散式问题。问题的设计就应注意两个方面:
层次设计。阅读教学中要充分体现阅读前问题,阅读中问题和阅读后问题等三个层次问题的特点。阅读前问题要一能使学生产生读的需要;二能唤起学生的背景经验和阅读兴趣;三能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有助于学生放松读前的紧张心理。一般说来,读前问题大多是低级问题、回忆性问题和收敛式问题。阅读中问题要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和清理逻辑,因而大多是解释性问题和归纳性问题。阅读后问题的目的是检测,不仅有信息提取上的要求,也要有技能训练和思维训练上的要求,因而常有创造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
时间限制。阅读教学不仅要有准确性要求,还要有速度要求。这既有利于阅读技巧的形成,又有利于阅读习惯的培养。为此,问题设计时要根据不同问题的时间要求明确不同阅读技巧的使用。
在阅读中,学生充当问题的解决者,而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问题情景的设计。为了增加问题解决的可行性,教师必须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和兴趣度。
2、阅读训练的实施
(1)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能力的高低与阅读习惯有很大联系。习惯是指经过重复练习或不断实践而变得需要的行为方式,要有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则需经过老师的直接点拨。例如:有的学生一面阅读,嘴唇一面动,有甚者还要发出轻微的读声。嘴唇和声音影响眼睛的扫视频率,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速度,妨碍着对材料内容的全面透彻的阅读理解,那么教师就应该及时地加以纠正。
(2)培养猜词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生词,即使是认识的单词也会有新的含义,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不查字典就能理解生词及短语意思的方法。如:利用关联词在文中的作用进行逻辑判断,掌握生词词义。如:
1.The simplification of the language in their book is not an easy task .
2.P lease turn the knob on the right until you find an FM station that plays good music .
在第一句中,对于生词simplification 的含义,结合构词法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作如下变化:simplification (n. .简化)----- simplify (v. 简化)-----simple (adj. 简单的)。在第二句中,根据turn, on the right ,FM station,music 这些关键词的意思,教师可引导学生推断生词knob 的意思是a part of the radio that you turn to find a station (旋钮)。再如通过逻辑推理,有时自身的生活经验及普通常识也能帮助词义的确定。
(3)强化学生对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的反应
教师要求学生将文字信息与相关表格进行比较,或者转化为数字表格或其它图形;将谈同一件事的不同文章进行比较;或者做笔记,写总结等,这些都属于培养阅读能力的范畴。
(4)注意阅读技巧
在阅读文章时,如果能够运用恰当的技巧,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地提高阅读速度。这类提高速度的阅读技巧主要有略读和跳读。略读的目的是通过扫描迅速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通过对关键词的掌握去推断句子内容,确定段落主题句,进而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跳读主要用来搜索,确定信息,从而达到找出答案,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可训练学生将所需信息概括为词或词组,以便更为迅速地在文章中找出相对应的部分。
(5)训练阅读速度
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检测学生的阅读速度,高中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过程应从45W/m 到65W/m,逐步提高阅读速度的关键是多读,除反复阅读教科书所例范文外,再选一些课外读物,养成泛读的习惯。
(6)强调读后概括
通篇阅读文章完成后,概括在这里也显示出其重要性,而且现在阅读文章的思考题更趋向于整篇文章含义的理解,作者意图,句子内涵,言外之意的理解和检测,这就要求教师在每个单元的阅读课中,引导和培养学生习惯地总揽全文信息,找出主题句和关键句,以及文摘如何围绕主题展开的,归纳出整篇中心思想。要求学生能根据文章的体裁,作者的写作风格及语言风格,正确体会和认识作者的创作观点意图和目的。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陈述自己观点,看法的机会。
当然,仅懂得如何进行阅读的理论还不够,课堂上仅限的几十分钟,远远不能满足阅读的深层次提高,最主要的是学生在课外自觉主动的阅读。试想每天抽出15--20分钟进行阅读,如果以100w/m 来计算,每天就读了1000个词,再到每周,每月,每年,这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因此,教师应当不时地鼓励学生,让他们有信心,有毅力,能够持之以恒地进行阅读训练。阅读不是被动的接受型语言活动,而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训练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不能一味地求“难,多,快”,正如汽车司机在不同场合,要选择不同路线和路面,选择不同速度,做出正确的反应,以达到最终目的地。
参考文献:
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英语教学交际论>>胡春洞 王才仁 主编
《英语教学法》李庭芗 主编
一、以故事激趣, 激发学习动机
各年龄的学生都爱听故事, 一是因为故事的情节引人入胜, 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二是儿童故事描绘了令学生向往的童话世界, 学生能从故事幽默风趣的言语中开心一笑, 能从故事的寓意里引发活的感悟和思考,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我积极尝试把深受学生欢迎的故事有意识融入阅读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学生对图文结合的动画故事特别感兴趣, 看精彩的动画, 听纯正的英语, 读丰富的文字, 动感十足, 能加深对语言文字及故事情节的理解, 促进语言和阅读能力的发展。如PEP
Book 5 Unit 5 Part A Read and write的教学内容是“There be...”陈述性的句子, 若让学生看图陈述, 就缺少一个真实的情景。因此在教学中, 我先引入一个简短精彩的小故事“The Three Little Pigs”, 这个故事是学生们熟悉的童话故事。为了引入Read and write的内容, 我对它进行了小小的改编, 抓住“There be...”重点句型和单词bedroom、kitchen等展开故事, 并配合动画进行教学。学生在看故事的同时, 理解了“There be...”句型及单词bedroom, kitchen等。
由于学生熟悉故事中大部分的句型, 当过渡到Read and write教学时, 他们可以边看图片边饶有兴趣地享受故事中的乐趣阅读, 很快就掌握了教材内容, 在这成功中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激发了阅读的兴趣。
二、授之以渔, 增强阅读的实效
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这就强调了教给掌握知识的方法较知识对人的发展更为重要, 所以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1. 鼓励大胆思考, 发展英语思维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 忽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现象较为普遍, 把英语教学变成题海教学、死记硬背的情况比比皆是。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在此教学环节中, 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将阅读教学内容具体形象化, 并与设疑、启发等方式相结合, 训练学生的表象、联想、想象思维。
(1) 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视听设备 (幻灯片、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VCD、电脑等) 刺激学生的感知器官, 使形、音、义相结合, 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2) 教师可用面部表情、手势动作、朗诵、简笔画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3)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语言情境, 激发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进入“角色”, 积极参与教学。在这种情境中, 师生、学生相互交流, 大信息、快节奏, 思维活跃, 想象丰富。学生进入情境即可进入模拟交际之中。例如:学习PEP Book5 A Part Read and write时, 我引导学生发现课文是围绕“My favourite season”展开的, 然后围绕文章主题, 巧设问, 重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大胆思考, 发展了英语思维。
2. 开展多彩活动, 实践中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 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较难把握的方面。因为阅读教学既要让学生读, 又要适度讲解, 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效果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模式和课堂的决策行为。结合小学英语的特点, 在教学中我做了这样一些尝试:如在教PEP Book5 Unit 5 Part A Read and write后, 用简笔画, 在黑板上快速地画出场景图:sky, grass, bridge, river等。接着, 将准备好了可以粘贴的纸老虎、鱼、兔子、小鸟和大象这些小图贴在简笔画中, 并示范讲解了动物生活的故事。最后, 请学生自己充分发挥想象, 把动物贴在合适的位置上, 自主自编一段话。还可以让学生演课本剧, 学习Book 8 Unit 3 Part B Let’s read, 让一位学生扮作Zhang Peng, 另一学生扮作dog, 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演这个故事, 看谁说得最生动、最有趣。
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进行表演、复述等, 凭借这互动共振的效应, 激发学生的思维, 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 也调动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拓展阅读空间, 增强学生语言实践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读的书越多, 他的思考就越清晰, 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新课标指出:“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单纯依靠书本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有计划地、有目的地提供或指导学生阅读一定量的读物。”为此, 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一些契机合理开展阅读教学。
1. 适时补充阅读材料, 开阔学生视野。
《PEP小学英语》的每一篇阅读短文都贴近生活, 学生读着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课文中My hobbies, My holiday, My favourite season等话题都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在学完课中的每一个话题后, 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 并且写一篇与之相关话题的小作文。在教学了“My favourite season”后, 补充“四季诗”给学生阅读, 并且要求写一篇关于季节的文章。
2. 通过网络、媒体, 扩大学生阅读范围。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训练思维、发展阅读理解能力尤为重要。利用网络、媒体开展阅读教学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促进对文章的理解, 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我在教学PEP Book 7 Unit 6The story of the rain时, 通过课后作业引导学生上网学习“水结成冰”的相关知识, 然后把查到的资料放在教室的英语角展示。这样让阅读教学从学校拓展到了家中, 学习的时间由课堂延伸到了课外。
将“比较”这一方法运用到阅读教学中来, 其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把内容上、主题上或形式上有一定关联的文章组合在一起, 加以对比, 形成反差, 找出异同, 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等方面的理解与感悟,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阅读能力和举一反三的本领。现行语文教材特别注重以相似主题的方式构成单元, 这种组合方式也为开展“比较阅读”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比较阅读”的有效实施关键是要找到比较的核心, 然后根据这个核心有效整合教材,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 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一、以表现手法为核心进行比较阅读
我们都知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自身情感的寄托, 思想的凝聚, 信念的投注。但在同一主题思想下, 不同作者的表达方式往往是不同的;而相同的事物, 不同作者的表现手法也往往不同。把这样的作品整合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 可以让学生体会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 同时感受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例如, 《船长》和《印度洋上生死夜》这两篇课文都是写船长, 都是写船长为了他人安危而自我牺牲的故事, 要讴歌的主题思想也是相同的, 即忠于职守、舍己为人, 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因此, 我们可以将表现手法作为核心, 将两篇文章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进行对比教学。通过对比可见, 这两篇文章都是通过典型事件、典型环境来表现典型人物的。不同点在于:《船长》一文侧重于从语言、动作和神态来表现人物。具体而言, 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在危急情况下, 哈尔威船长与洛克机械师非常精练的对话以及沉入深渊时凝重沉着的神态, 于是, 哈尔威船长那忠于职守、沉着镇定和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便跃然纸上。同时, 这篇文章还在叙述中恰当地融入议论, 其中几处深刻的议论讴歌了船长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己为人的精神以及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 发人深省。而《印度洋上生死夜》一文则主要以心理描写来刻画皮埃尔船长。例如, 当感觉到所处的位置要发生海啸时, 皮埃尔的内心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是“立即离开这儿”, 还是“向来往船只通报信息”等, 这些心理描写使得皮埃尔船长的形象鲜活而真实。通过这一比较, 学生对如何刻画人物形象就有了较为深刻的领悟。
二、以思想感情为核心进行比较阅读
不同的作者在同一事物中所寄托的思想情感是不尽相同的。在现行语文教材和课外阅读中有很多文章就属于这种情况, 即内容题材相同, 但是表达的思想情感却不同。教学时把这一类文章整合起来进行比较阅读, 不仅可以提高阅读量、增强记忆, 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比较、鉴赏中提高鉴赏力, 获得深刻的启迪。
例如, 教学王安石的《梅花》、王冕的《墨梅》和吴伯箫的《早》这三篇文章。同是写梅花, 但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不同的。王安石的《梅花》, 通过写洁白无瑕的梅花在严寒中怒放, 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 暗示了诗人在逆境中坚定不移的品格。王冕的《墨梅》, 通过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 赞美了作者淡泊名利、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而现代作家吴伯箫的《早》, 则通过梅花来寄托作者“时时早、事事早, 要做‘东风第一枝’”的情感。
再如, 教学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表达了作者独善其身道路的自觉选择, 其孤芳自赏、寂寞忧伤的情调呼之欲出。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则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同是梅花, 一个是“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另一个是“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一个是“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另一个是“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这样的对比阅读, 是不是意犹未尽?
三、以前后反差为核心进行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既可以在不同作品之间展开, 也能够在同一作品之中展开。不过, 这更需要教师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要能找到文本前后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在这方面,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表现突出。王老师非常善于抓住文本前后所呈现的不同意象, 审视其鲜明的反差, 以收到激荡情智、叩动心弦和契合心灵的效果。
例如, 教学《长相思》这篇文章。王老师先请学生闭上眼睛, 一边听老师朗读, 一边想象纳兰性德在行军征程中的一幅幅画面;然后在《琵琶语》的乐曲中, 引导学生想象纳兰性德以前在家乡与相亲们在一起、在故园与家人们在一起时的种种生活画面, 于是, 纳兰性德一路征程的艰难场景便与其往日身处故园的美好场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鲜明的反差。又如, 教学《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同一间房子, 在以往, 它是摄政王富丽堂皇的宫殿, 有奢侈豪华的摆设, 而现在却成了总理的办公室, 设备极其简单, 以往和现在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总理办公室里应该有的设备与实际有的设备再次形成鲜明的对比。再如, 教学《二泉映月》这篇文章。昔日, 师父带着阿炳来到惠山二泉旁, 那如银月光、静影沉璧的美景与如今双目失明、一片漆黑的凄惨、坎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还有, 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那昔日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繁华宏伟与如今的残垣断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文本中的一系列对比: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展现出一幅幅浓墨重彩的图画, 创造出丰富而生动的情境和意蕴;另一方面, 这些对比投射到人们的心灵上, 不得不让人的情感随着画面意象的变化而时起时落, 在情感的“翻江倒海”中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 共同吟唱一曲或悲或喜、或扬或抑的歌,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对比, 才让课堂教学变得荡气回肠、诗意流淌。
第一个转向:阅读教学要走向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中高年级的很多课文,如果让学生多读几遍,内容并不难理解,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引导学生探究作者是怎么把这个内容写出来的,习得方法,迁移训练,学习语言。学语文首先是学语言,特别对小学生来说,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是小学语文教材的最基本的任务,而这种语言文字的学习重在人的积累和运用。
第二个转向:阅读教学要培养适切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增强课标意识、目标意识、年段意識,使所上的课是那个年段的,符合那一类课型的、符合那一种文体特点。课堂上落实三个维度学习目标,要既得意、得言、得法又得能。
第三个转向:阅读教学要在过程中,领悟方法
语文学习,要靠学生亲历亲为的语言实践。在教学中,老师不要过于强势,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读出自己的感受,提出困惑和问题,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要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渗透方法,引导学生领悟方法,实践方法,形成能力。
阅读教学在教学实施上要力求哪四点突破呢?
第一、 突破“学跟着教走”,实现先学后教
教学前,教师依据文本解读、学情及目标,设计出“课前自主学习记录”,明确自学(预习)要求。“课前自主学习”一般可以从读书要求、字词要求、整体感知、重点感悟、质疑问难和资料收集这六个方面进行选择性设计。自学内容要具体化、便于学生自学操作。尝试自学过程是学生运用原有学习能力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自主学习的结果,则为我们摸清教学的起点提供直观依据。
第二、 突破教学零起点,实现以学定教
根据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状况,课堂组织学生交流自学情况,摸清教学起点,在学生原有基础上进行教学。梳理学生的课前自学质疑问题,整合学生的问题,为实现以学定教、精读课文做好准备。
第三、 突破教学串讲问,实现能学不教
结合学生课前自学时的质疑问难以及教师的问题预设,进行问题的整合,引导探究文本,指导自学(圈点批注),落实课堂自学;在课堂自学的基础上,明确教学重点,质疑探究,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师生与文本对话。
第四、 突破教学重理解轻表达,实现文意兼得
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要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和形式,中高年级结合文本的内容、语言、段式、文章的写法,渗透学法,引导习得方法,设计灵活多样的小练笔。
一、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误区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 师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但学生的理解分析、鉴赏评价的能力并没有改变多少。究其原因, 既有阅读教学理念背离了阅读的本质, 也有对新课标阅读教学要求存在的误区。
学科本位观念滞后。语文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主要在其语言的魅力。没有了咬文嚼字, 推敲玩味的阅读教学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语文课堂上提问多了, 很多问题只需学生简单地回答“是”还是“不是”;课堂讨论的多了, 热闹活跃了, 但要么成了少数尖子生的论坛, 要么天南海北, 散漫无边。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是通过文本感知出来的, 而是分析理解出来的。
阅读内容狭窄枯燥。教材几乎成了语文学习的全部内容, 跟教材配套的《语文读本》则少有人问津, 课外阅读、延伸拓展材料似乎与语文阅读不搭边界。特别是文言文阅读, 师生大部分时间花在疏通字词句意思上, 翻译完了, 任务也就完成了, 没有将文言文作为文章来品味、鉴赏, 结果造成文言文阅读课既枯燥单调又费时低效。
阅读方法手段单一。“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文章历来有两大作用, 一曰认识教化, 二曰审美熏陶。课堂上学生只会泛泛而读, 缺少审美感情, 缺少朗读技巧, 文章阅读和其他学科阅读相差无异。很多教师在美文赏读中往往采取学生示范读、齐读, 没有充分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感知、感悟。
二、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一) 从教学环节着手, 突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我国著名语法学家吕叔湘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弊端:“阅读课也好, 作文课也好, 都流行一套程式。教师按照这套程式去教, 学生按照这套程式去学, 都不必动脑筋”。当前语文阅读课最流行的程式就是:教师在解题之后对课文进行划分段落结构、剖析讲解, 然后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这种程式教学不但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枯燥呆板, 还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因此, 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以“美的课堂氛围”的创设来吸引、熏陶并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习惯, 把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参与到阅读教学之中, 抓好“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首先, 要通过粗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只有把作者的思路弄清楚了, 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也要从作者的思路入手, 弄清作者运用了哪些主要材料, 初步了解作者有些什么表达意图。正如叶圣陶所说:“看整篇文章, 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 一句一句, 一段一段, 都是有路的, 这条路, 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背影”这条线索,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那么文中通过“父亲的背影”饱含着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以及强烈的思念之情, 就不难理解了。
第二, 要通过阅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每篇文章都可以说是作者情感的结晶, 无论它是以抒情为主, 还是以写景或叙事为主, 都或多或少地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因素, 具有一定程度的感染力量。例如教学法国作家都德的作品《最后一课》, 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中感受到文章洋溢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初读课文如果受到了一定的感染, 激发起一定的情感体验, 就可以形成一定的情绪氛围, 对学生进一步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将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 要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框架。框架是文章思想内容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 把握住文章的框架就可以说是从整体上把握住了文章的基本面貌。我在教学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文章分成两部分, 即“百草园”为一部分, “三味书屋”为一部分, 这样框架分明,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热爱和眷恋, 对“三味书屋”枯燥呆板的生活及陈旧的封建教育的厌恶之情。了解了文章的框架, 也便于学生记住文章的内容。
(二) 从情感创设着手, 突出阅读主体的自我性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享受审美乐趣”。有感情朗读是学生自我阅读活动中的一种情感体验, 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是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个体心智活动, 个性化朗读是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途径, 它以不同形式的朗读, 不同理解的朗读, 融入自己的体验。只有在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 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 才能使之丰腴厚实, 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在对朗读的处理上, 用什么语气、语调, 采用什么语速, 哪些词语该读重音, 没有一定之规, 需要阅读主体创造性的处理。不同的人读同样的文字, 处理是不一样, 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有的朗读催人泪下, 有的朗读索然无味, 这与阅读主体的创造性活动分不开。朗读的效果固然与声音有一定关系, 但更多的却是由阅读主体的自我创造能力决定。这种创造是建立在一定的语感, 一定的朗读技巧, 一定的生活经历、情感经验基础之上的。
比如我上《山中访友》时, 当我用激情的语言把学生思维带入课文后, 我并没有以优秀生或是自己的范读为标准, 而是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语段。学生纷纷举手示意, 用多种方式朗读句子或文段:或独诵, 或邀请其他同学共读, 或男女分读, 或分角色读等, 他们读得投入, 读得愉快轻松, 也读出了更多的创新空间, 充分保障了个体感受淋漓尽致地张扬。因此我们必须要鼓励个性化的多元朗读, 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各尽所能, 在朗读中将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 与人分享, 互相启发, 共同提高。
(三) 从文本资源着手, 突出阅读视野的广阔性
新教材中的课文编排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况, 加强综合性, 沟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与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要改变以往学科分类明显的概念, 要广泛地挖掘阅读文本资源, 从课外读物中吸收营养, 增长知识, 促进语文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教材的文章虽然经过编者的精心挑选, 但毕竟篇幅有限, 加上学生知识经验欠缺, 对课文中的一些问题理解不透彻、不全面, 是很普遍的现象。课堂上, 教师应狠抓教材中涉及的文章背景、作家流派、文学常识、课文主旨的阅读理解, 并以此为立足点进行延伸, 以点带面,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我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往往补叙与课文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 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主旨。如教学《济南的冬天》, 让学生对比阅读课外材料《济南的秋天》, 不仅很好地了解了济南的景物特色, 也了解了老舍散文的特色, 更主要的是学到了写景必须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这一受用终生的写作方法。教学蒲松龄的《狼》, 让学生阅读分析另两则《聊斋》中的《狼》的阅读训练, 有效地训练学生文言文字词的迁移能力, 增强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语感。学习《闻一多的说和做》, 让学生阅读分析《最后一次讲演》, 既有利于更深切地了解闻一多先生, 了解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困境, 又了解到讲演稿这种新的文学式样。
(四) 从语言感悟着手, 突出阅读方式的技巧性
古人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 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 对书册, 详缓看字, 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只是要多诵遍数,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
古人读书强调字正腔圆、多诵广读来加强文章理解有一定合理性, 当前的语文教学要提高阅读质量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尽快纠正以前种种偏离“语言”本体的做法, 努力将“语音教学、语义教学”发展为“真正的语言语意阅读教学”, 重视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感悟, 突出阅读方式的技巧性。
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能力。可以说它是语言能力的最高体现。在阅读教学中, 语感训练的内容大致有声音感、正误感、分寸感、畅达感、形象感、审美感等。通过阅读、理解和朗读感悟, 学生与作品的情感产生共鸣, 形真、情切、意远、理蕴, 尽在其中, 并落实语感积淀, 得到情感提升。比如配乐朗读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提升朗读方法。如在教学《黄河颂》, 我先以激昂而悲壮的语气朗读: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养育着中华儿女,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然后给学生播放音频画面:黄河上游图----天高云淡, 山青水秀, 草绿河青;黄河浑浊图----泥水浑浊, 飞流直下, 汹涌澎湃;人民遭殃图---人民衣衫褴褛, 搀母扶父, 颠沛流离;侵略者凶残图----日本侵略者穷凶极恶, 放火烧房, 抢夺财物。接着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课文, 很多同学都能以饱满的激情读出了对黄河的热爱和赞美的感情。
参考文献
[1]《阅读学》北京出版社.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3]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阅读悦美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阅读教学论文 阅读教学三步曲09-14
阅读教学简爱教学10-05
阅读教学创新07-16
阅读教学方案09-11
阅读教学方式09-20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思考10-28
阅读教学促进表达05-25
阅读教学文本对话06-10
文体意识阅读教学07-12
初二语文阅读教学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