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论文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财政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论文(精选10篇)

财政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论文 篇1

一、预算会计中应用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建立透明的会计信息制度

权责发生制度预算和在预算会计中应用可以有效提高会计管理的精确性,有助于帮助决策者认识政府的长期持续能力,并能够通过预算数据来了解财务状况。权责发生制在预算会计中的应用,可以加强对于公共资源的管理,对于财务状况进行管理工作。此外权责发生制的应用有效的降低了会计管理的成本,反映了科学的财务变动状况,真实揭示了财务状况中的服务成本、工作效率、预算成果等信息,有效降低了预算中的信息风险。

(二)有助于较强对于预算活动的成本计量

当前我国的部分单位的预算会计体系并不完善,从而影响了单位的财政运行状况。权责发生制度侧重于配比基础上的服务成本,对于预算活动而言,其具有完整、可比的成本指标,这也是衡量预算会计的重要参数指标之一。因此预算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可以对财务现金管理进行细化,实现现金资源的全面优化,同时还可以对现金资产的运行状况进行持续管理。在权责发生制下,资产成本可以更好的确认持有资产成本,加强对于资产成本的有效控制。

(三)为会计信息使用人员提供便利

随着预算会计的发扎,事业单位的投资主体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会计信息使用人员对于会计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会计制度无法满足正常的使用需求,从而影响了使用人员的正常工作而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可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其更加关注于预算会计管理中的信息管理,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从而提高政府单位预算会计的竞争力,以适应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信息使用的数据需求。

二、权责发生制在预算会计中的应用策略

预算会计应用权责发生制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对于其应用策略要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在我国经济转型期间,各种经济建设制度还需要进行完善,其预算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权责发生制度的应用中需要建立完整地预算会计核算基础和财务报告体系,提高财务状况和管理能力。

(一)建立新型的政府会计系统

建立新型的会计制度有助于实现预算会计制度的革新,为政府单位提供完善的预算信息。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依然有传统计划经济的色彩,其预算会计制度也不能满足财务工作需要,尤其是现象的总预算会计和核算内容不能准确反映政府的资金活动状况,从而对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带来了困难。因此要加强对于政府单位资金运动的管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外的先进经验,实现会计体系管理部门的重构,建立完善的`会计准则,并建立和完善政府会计制度,实行准则和制度并存管理。

(二)优化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基础

权责发生制度的推行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需要建立良好的应用基础,因此我国的权责发生制度在应用过程中要秉持“局部”到整体的原则,分步骤进行制度的推行。首先要在当前收付实现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形成权责发生制度和收付实现制度的两者并存,并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实现权责发生制度的替代。其次要修正收付实现制度的基础上,确定权责发生制度的首要地位,逐步进行工作制度的转变。通常而言要选择应付款项、应付转移款项、利息费用、政府员工养老金等作为改革的首要目标,为权责发生制度提供良好的改革氛围。

(三)建立完整的政府财务报告

政府报告是一种全面的财务状况核算方式,也是对于政府综合信息的一种规划性方式,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转变,传统的财务报告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预算会计需求,这就需要对财务报告进行全面的改革,逐步完善其财务报告的内容。将权责发生制度运用到政府财务报告中,可以和国际的政府财务报告相接轨,提高政府和国际间的交流工作,这就需要逐步建立新型的政府财务报告,规划相关的报告编制准则,包含预决算情况的信息、国有资产方面的信息、社会保障基金等方面的信息,提高政府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三、结束语

财政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论文 篇2

1.1 不能客观反映财政实际结余和预算执行的成果, 造成会计信息不实

在现行的收付实现制总预算会计制度中, 大部分支出是以财政拨款数列报支出的, 即按国库实际拨出款项列报支出。在预算执行过程中, 对一些较大的支出项目, 需要按项目进度分次拨付资金。部分项目跨年度的时候, 就可能会出现实际拨款数小于预算支出项目所需金额的情况, 按此记录和汇总总预算会计的支出数额就会使预算平衡表出现结余。而实际上由于应付未付的资金是已实施项目必需的资金, 并不是真正的预算结余。由此会影响预算信息的真实性, 并给以后年度预算项目的安排造成假象。

而这一问题会随着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办法的推广更加突出。实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 出现采购环节和付款环节相分离。

1.2 不能明确反应隐性债务, 不利于防范财政风险

年度的财政预算支出包括以现金支付的部分和已经发生但是尚未支付现金的部分, 以现金支付的部分包括本期发生本期支付的部分和前期发生本期支付的部分。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基础是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作为确认收支的依据, 这样就使得财政总预算支出中没有包括那部分当期已经发生, 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资金, 于是出现“隐性债务”。隐性债务中的“隐性”, 是指债务支出在当期已发生只是尚未支付现金, 因而不在政府会计报表体系中直接表现的支出部分。隐性债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对财政支出的低估, 导致政府会计报表数据失真, 影响信息使用者对政府业绩的正确评价。目前“隐性债务”突出表现在中央政府发行的中、长期国债, 各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社会保险基金缺口, 政府由于提供担保而产生的或有负债, 以及地方乡镇政府拖欠公务员工资等方面。

1.3 政府会计信息不利于经济分析与绩效分析, 不能适应开展绩效预算管理的需要

在收付实现制下, 建立在现金流量基础上的政府会计信息, 不可比性较大。一是纵向不可比。收付实现制下所反映的现金支付是按当期实际缴入国库数和支付数分别确认和计算收支的, 与收入和费用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这样, 一些应分属不同会计期间的收入和支出项目, 由于集中在本期发生, 往往导致前后会计期间会计信息不可比性较多, 二是横向不可比性。收付实现制确认支出和费用的标准, 是资金是否己经实际付出, 而不核算资本的损耗。这样, 因资产购置的不平衡, 预算单位之间难以进行绩效比较分析, 从而不能将资本性项目的购买成本在其使用年限内进行分摊, 同时还未考虑将资本投资于实物资产的机会成本, 所以收付实现制不能正确反映政府各部门使用资本的年度成本情况。

2 财政总预算会计改革的路径选择

2.1 引入时机:全面实施权责发生制改革的条件还不成熟

世界上第一个对政府会计核算基础进行实质性变革的是新西兰, 从其改革历程来看, 实施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的政府会计改革需要一个健全的法律环境, 要有系统的行政、合同、预算、投资等法律法规相配套, 还要有完整的部门组织结构、清晰的行为责任划分和全面的财务管理制度以规范新基础下的管理流程, 才能建立起完善的政府信息系统。我国目前的政府机构设置尚不规范, 国家正处于法制化进程中, 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的修订, 还不能满足全面彻底的权责发生制改革需要。

从会计人员的角度来看, 我国从事政府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已经适应原有的简单政府会计的处理, 整体的专业知识技能不强, 观念还停留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 如果进行全面的权责发生制改革, 他们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教育培训, 以掌握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处理方法, 而对于财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但要消耗大量的资金, 还需要一定长的时间, 所以从具体实务工作者的角度来考虑, 我国目前也不具有全面实施权责发生制改革的条件。

2.2 推进方式:采取渐进式改革, 实行逐步扩展与分步到位相结合的方式

综观世界各国, 对于预算会计改革的推进方式和实施范围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步到位式, 分步到位式, 逐步扩展式。一步到位式, 即对政府会计的核算基础直接由收付实现制转为完全的权责发生制, 其代表国家有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分步到位式, 即先由完全的收付实现制→修正的收付实现制→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完全的权责发生制的过渡方式逐步推进, 其代表国家为加拿大;逐渐扩展式, 即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收入、支出项目或部分资产、负债项目实行权责发生制, 此后再逐渐推广, 代表国家为美国。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由于我国目前全面推行权责发生制改革的条件还不具备, 同时现有的收付实现制核算基础还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因此我国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 只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将逐步扩展式与分步到位式相结合。具体可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 在保持原有收付实现制为主的基础上, 先对目前急迫需要解决的政府会计的局部领域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第二步主要是对与促进管理和效率相关的项目进行权责发生制改革, 待条件成熟时, 由修正的收付实现制逐步转变为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即以权责发生制为主, 但对某些会计事项仍采用收付实现制。

此外, 为保证改革稳步有序地进行, 在实施的部门范围上, 应采取从地方到中央逐步扩展的方式。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有不同的特点, 如果在中央政府会计和地方政府会计中一并引入权责发生制基础则工作量太大, 操作也过于复杂, 而且也不利于财政工作的稳定, 因此较现实的做法是先在个别地方政府中试点, 在实践中找出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总结经验与不足然后逐渐扩大试点范围, 最后在中央政府中运用。

2.3 应用程度:对目前急需解决的领域优率先采用权责发生制

财政支出的核算应采用权责发生制。为了有效地管理和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 使得支出和收入相匹配, 提高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政府财政支出预算应按权责发生制确定的支出预算数额和支出范围, 在应归属的会计期间分别确认。对预算单位的年终结余资金及其他应付未付款项运用权责发生制进行处理, 以解决财政结余不实的问题。

摘要:我国加入WTO后, 预算会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及正在推行的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管理改革, 都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完全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财政总预算会计, 与新时期的财政管理目标越来越不相适应, 改革势在必行。但是, 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 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模式, 系统、有效地推进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权责发生制改革。

关键词:财政总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渐进式改革

参考文献

[1]王金秀.新编预算会计学[J].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4, (3) .

[2]王敏.中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论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7, (9) .

[3]赵秋梅.对财政总预算会计推行权责发生制的思考[J].财会研究, 2004, (12) .

[4]陈良忠.政府会计核算基础变革的国际趋势及借鉴[J].财会月刊, 2004, (3) .

财政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论文 篇3

【摘要】本文通过对OECD(经合组织)各国权责发生制改革进程的综合分析,得出权责发生制改革的三条重要经验,并根据中国国情给出中国政府预算会计在进行权责发生制改革的顺序以及改革的具体措施,旨在为政府预算会计的基础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公共财政注重效率和资源的使用,注重可核算的公共管理,但中国的预算会计仍主要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由于方法本身的局限性,收付实现制不可能提供符合公共财政管理要求的具有相关性的财务信息。因此,进一步研究中国预算会计记账基础的改革问题,已经成为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迫切要求。

以往的有关文章对于计量基础改革的必要性已有充分的论述,对于改革应采取的方式和进程却还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而国外各国政府早已展开了会计基础的改革,有着充分的经验,因此,有必要通过学习借鉴国外成熟的政府会计改革方式,研究中国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理论和政策问题,特别是改革的进程问题,使预算会计更好地适应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一、国际政府会计应用权责发生制改革进程综述

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由新西兰率先推动,在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下文简称“经合组织”或OECD)成员国的积极呼应下,开始了政府会计制度的权责发生制改革。除了少数改革的激进国家外,改革通常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国外已有的这些经验来看,各国政府全面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的方式也各有特点,大略可从改革的程度和范围两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其中

“完全采用”表示完全采用权责发生制;

“局部采用”表示部分项目采用权责发生制;

“特别规定”表示总体上实行收付实现制,但在诸如雇员养老金收益、公债利息以及贷款或担保等特定会计事项上采用权责发生制;

“补充规定”指在实行收付实现制基础上对公债、养老金及其他不动产等事项按权责发生制计量作出的补充规定(从理论上,局部采用、特别规定及补充规定相当于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之间不同程度范围的修正模式)。

现将OECD各国的权责发生制应用现状统计后用表1所示:

将以上OECD各国在应用权责发生制的深度和范围两方面综合分析,可以将29个国家应用权责发生制的进程方式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整体推进型”。这是指在改革深度和范围上双管齐下的做法,其代表国家有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等,主要特点是:在会计核算、报告和预算编制等各个环节和所有会计事项中均导入权责发生制基础,即预算执行的会计处理采用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政府预算也按权责发生制基础编制。这种改革看起来是在深度和范围上一次性推进了所有事项的改革,但其实并不是研究者通常想象中的“大跃进”行为,早在改革之前已有很多年的理论和经验准备,变革是具有充分基础的,并且有着迫切的本国背景要求(即经济和财政状况的恶化),限于篇幅,这里不做详述。

二是“分步推进型”。这种方式在深度上从政府财务报告的权责发生制开始然后深入到政府预算的权责发生制应用,范围上按“收付实现制→修正的收付实现制→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完全的权责发生制”的轨迹一步步实施改革。加拿大先提出以“财务信息战略”改进政府会计的责任框架,通过自上世纪80年代起的一系列改革,形成了目前的所谓“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后的具体做法是,只确认可以为偿付政府债务或未来运营活动提供现金的金融性资产,而对那些不产生或不能转换为现金的实物资产、预付费用等,则不作资本化处理。改革后仍以收付实现制作为预算基础。

三是“逐渐扩展型”。这是仅就应用范围而言的。先根据需要在一部分政府会计科目中采用权责发生制,此后再逐渐推广到主要的或大部分的会计科目中。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已开始在预算会计中使用权责发生制处理一些政府财务项目了。如1987年起,对获得联邦退休制度保障的雇员,其退休成本中个人不能承担的部分,由雇佣部门按权责发生制方法确认成本。从1990年开始又对政府直接贷款和贷款担保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处理,直到1997年,美国才将权责发生制全面应用于政府及其机构的运营活动。

二、对国外政府会计应用权责发生制的经验借鉴

以上这些国家改革的经验对我国实行政府会计和预算权责发生制改革应走怎样的道路有一定的启示。笔者总结出适用于我国政府会计计量基础改革的三条普遍性经验:

(一)权责发生制会计和预算是加强政府预算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改革的正确方向

在政府会计和预算方面实行权责发生制,难度非常大,数据要求也很高,但尽管如此,如前所述世界各国仍然不遗余力地推行这项改革,是因为这项制度在加强政府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不管是以上哪一种类型的改革,虽然进程快慢不一,但丝毫不影响改革的趋势。

(二)国情不同,政府会计与预算权责发生制改革进展的深度和范围也应不同

尽管国际上各国政府都走上了权责发生制改革的道路,但是在权责发生制改革进展的深度和范围上却没有完全一样的国家,各国都有必要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不同的方法,并采取不同的措施。总体来说各国改革的进程有两大特征值得借鉴:

1.从深度上看,改革的进程一般是从预算执行的会计处理采用权责发生制开始,进而到政府财务报告的权责发生制应用,最终在政府预算编制中实现权责发生制的全面应用;

2.从范围上来看,一般从小范围应用到局部应用最后到完全应用权责发生制计量(也就是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到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最后到完全的权责发生制)。

(三)改革要从实际需要出发,要立足于解决中国政府预算改革中的突出问题,稳步推进

政府会计的权责发生制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中国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现阶段来看,虽然全面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时机和条件还不成熟,但局部引入权责发生制还是可行的。因此对于后两种“分步推进”型和“逐步进展”型将政府会计体制的改革与计量基础的改革同步配合进行,进程相对比较稳健缓和,可以适当参考。

三、中国政府预算会计应用权责发生制的进程设想

通过借鉴OECD各国的改革经验,笔者认为,在改革的顺序上,中国也应遵循这一规律,从政府预算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应用开始,进而到政府会计报告的改革最后在政府预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在具体推进步骤上应当分两步走,首先在近期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管理改革的需要,针对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增加政府预算会计在部分项目上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同时扩大政府预算会计的核算内容;然后在经济体制和财政管理制度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努力创造条件,推进预算会计制度向比较规范的政府会计制度转换,同时在政府会计制度中实现权责发生制的全面应用。

(一)改革的初步方案

财政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论文 篇4

县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

报告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开展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建立全面反映政府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运行成本、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做好我县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63 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财政厅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33 号)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工作部署和要求,大力推进政府会计改革,逐步建立以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核算为基础,以编制和报告政府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等报表为核心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提升政府财务管理水平,促进政府会计信息公开,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二)工作目标

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是基于政府会计规则的重大改革,总体目标是通过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适度分离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政府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功能,全面、清晰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为开展政府信用评级、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改进政府绩效监督考核、防范财政风险等提供支持,促进政府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和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期目标:在财政部和省财政厅出台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办法前,我县暂不开展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到 20**年底,根据财政部和省财政厅出台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编我县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同时,按照财政部、省财政厅的统一部署,逐步探索开展基于部门财务报告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试点。

中远期目标:按照财政部、省财政厅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建立健全新型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的基础上,抓紧建立包括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完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方法和程序,加强对政府财务报告信息的分析应用,建立规范化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从 2020 年起,开展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分析应用体系。

(三)基本原则

1、开展试编,探索经验。根据省财政厅相关要求,在 20**年底开展政府部门财务报告试编制,为全面实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积累经验。

2、科学规范,真实准确。深入研究财政部、省财政厅基于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的新型政府会计准则体系,不断完善编制方法,规范编制程序,逐步提高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和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

3、公开透明,便于监督。规范政府财务报告公开内容和程序,逐步实现公开常态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满足有关方面对政府财务状况信息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政府透明度。

4、积极稳妥,分步推进。科学设计改革总体框架和合理确定工作目标,确保

改革有序推进。充分考虑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由易到难,分步实施,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二、改革内容和主要措施

(一)开展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在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框架体系全面建立之前,按照省的部署扎实开展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财政部门开展试编工作,及时、准确提供试编工作所需的政府财务状况相关数据。对试编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要认真深入研究,不断改进完善试编方法,逐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正式开展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夯实基础。

(二)认真开展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工作。政府各部门编制的以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为基础的政府部门财务报告,是汇总编制本级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基础。各部门要按照省的工作部署,认真组织开展资产负债的清查核实工作,编制以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等财务报表为主要内容的部门财务报告,财务报表应涵盖本部门所属单位。各部门应保证所编制的部门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合规性,自觉接受审计监督,按时报送财政部门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开,要充分利用财务报告反映的信息,加强财务状况分析,改进财务管理。

(三)认真开展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在政府部门全面开展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工作的基础上,财政部门要清查核实代表政府直接管理的资产负债,合并各部门及其他纳入合并范围主体的财务报表,编制以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等财务报表为主要内容的本级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财政部门要合并汇总县本级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和下级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本级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要真实、完整和符合相关规定,并依法报送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自觉接受审计监督和按规定向社会公开。

(四)做好政府财务报告的分析应用工作。以政府财务报告反映的信息为基础,采用科学方法,系统分析本级政府的财务状况、运行成本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水平。要充分利用政府财务报告反映的信息,识别和管理财政风险,更好地加强政府预算、资产和绩效管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中的相关信息可作为考核各部门绩效、分析政府财务状况、开展政府信用评级、编制本地区政府资产负债表以及制定财政中长期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三、实施步骤

(一)20**年工作

认真学习财政部、省财政厅出台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办法、政府会计基本准则和相关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为我县开展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打好基础。

(二)20**—20**年工作

1、全面推开我县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同时,逐步探索试编全县合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2、研究总结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经验,针对试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完善的措施。

(三)2018—2020 年工作

1、按照财政部、省财政厅的工作部署,逐步开展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部门财务报告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试点工作。

2、全面开展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工作。

3、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分析应用体系。

4、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开展政府财务报告审计、公开工作等。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二)落实工作责任。财政部门要抓好改革工作统筹协调,认真组织编制本级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指导各部门编制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其他部门要认真落实部门财务管理主体责任,按照统一部署开展部门资产负债清查核实,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按要求做好部门财务报告编报、接受审计监督及公开工作,并积极配合财政部门做好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及时提供相关财务报表及工作情况。审计部门要按规定组织做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监督工作。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政府财务报告信息,按照职能分工做好相关监督考核工作。

(三)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建立各部门之间和同一系统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协作机制,加强工作沟通和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其他部门的工作督促和指导,认真组织做好业务培训,定期开展改革进展情况交流,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财政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论文 篇5

-------------------------编辑整理: 会计网上学习编辑:aiyimingba 文章来源:新浪

我国的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财政改革下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的几个问题,如拓宽核算范围,科学设置会计科目及逐步推行权责发生制等。

关键词:财政改革;预算会计;会计

我国的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和监督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预算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1998年1月1日起以全面执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标志,表明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己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走上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科学规范的预算会计模式的道路。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按照公共财政理论设计的预算管理模式已开始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预算会计的客体运行环境又发生了变化,因此,预算会计又面临着进一步的改革。在当前财政改革背景下,应当从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修订出发,使其适应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应拓宽核算范围,全面反映、监督政府资金运动

首先,针对目前预算外资金分散在各个部门,规范、科学管理难度较大的特征,将预算外资金纳入到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也就是说要将预算外资金的缴拨和会计核算,纳入到财政国库部门统一管理,取消《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核算制度》,统一按预算内科目核算,建立起包含预算内外资金的大预算体系。

其次,将基本建设拨款纳入到预算会计统一核算。根据有关规定,企业的基本建设会计与其基本业务会计已经开始并轨。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拨款也要纳入预算单位会计统一核算,预算单位会计中增设相应科目核算基本建设资金。

最后,修正财政支出确认基础,重新确定部分业务的收支。为适用财政改革需要,弥补收付实现制的缺陷,在会计核算基础上,在近期,有必要一方面在某些业务可以部分实行权责发生制,如采用权责发生制方法来处理一些预算己经安排,由于政策因素、项目进度、预算下达晚或其他一些原因引起的当年未能实现的个别事项的年终结转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改变某些预算支出的核算办法,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如政府采购和财政国库统一核算制度实行后,对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财政支出列报带来很大的冲击,必须改变目前“以拨代支”的核算办法,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财政支出列报应以财政国库支信执行机构报送的按部门分“类”、“款”、“项”汇总的《预算支出结算清单》,与人民银行划款凭证核对无误后,列报预算支出。对财政直接拨付的支出,预算单位根据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及原始凭证入账。对财政授予权支付的支出,预算单位根据代理银行盖章的《财政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与分月用款计划核对后记账。对小额现金账户用款额度的支出,预算单位根据代理银行盖章的《财政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与分月用款计划核对后入账。

二、设置科学的会计科目,解决会计科目功能不足问题

(一)适应财政改革需要,增设有关会计科目

1、在总预算会计中有必要增设或调整以下科目:(1)增设“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已结报支出“会计总账科目,并设立预算支出明细账。(2)增设“预付政府采购资金”科目,按《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拨付核算暂行办法》规定,财政总预算会计要先将政府采购款从国库存款划入财政在代理银行按规定开设的政府采购资金专户,并明确财政总预算会计用暂付款等相关科目核算,即“借:暂付款——政府采购款;贷:国库存款”两者同时记作“借:其他财政存款;贷:暂存款”。(3)停用“基建拨款”科目,由于财政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的实行,基建拨款统一由国库存支付,基建贷款财政不再提供资金,因而,现行制度中规定财政部门拨给基建支出的专业银行或拨给基建财务管理部门的拨款和贷款不再实行,此科目也就不存在设置的必要了。(4)增设预算外支出“预算外收入”、“预算外支出”科目。财政部门集中的预算外收入及相关已经纳入部门统一预算,财政总预算会计要作相应的处理,所以,要增设相应的“预算外支出”和“预算外支出”一级科目,同时,在“其他财政存款”一级科目下,要设立“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二级科目。

2、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中,有必要增设以下科目:(1)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小额现金额度”会计总账科目。(2)增设“预付政府采购资金”科目,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行政单位如提供自筹的配套采购资金,应将此项目资金预付给财政总预算会计采购专户,为此应设置“预付政府采购资金”科目核算。

(二)适应财政改革需要,修订有关科目核算范围

1、收支分类改革前我国预算会计原收入分类分设类、款、项三级,改革后分设类、款、项、目四级,多了一个层次。四级科目逐级细化,因此有必要在会计核算上加以细化。单位预算会计核算时,原按“国家预算收支科目”的“款”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的“拨入经费”、“财政补助收入”等科目,改革后按功能分类进行明细核算;原按财政部门统一规定的“目”、“节”级支出科目进行明细核算的“经费支出”等科目,改革后按支出经济分类进行明细核算。

2、修订“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科目适用范围,对于收入直接缴库的单位不再使用这个科目,而对于收入集中缴库的单位可继续使用。

3、修订“拨出经费”的适用范围,实行全部国库直接支付经费的行政单位,按核定预算应拨给所属单位的预算经费,由国库直拨而不再经过本单位账户,在此情况下,“拨出经费”就不需再使用,实行授权支付的行政单位仍需再使用本科目。

4、停用“预算外收入”科目,随着收支两条线改革的深入,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绝大多数实行收支脱钩管理,纳入政府财政统一预算,统一管理,因此,该科目不再使用。

5、改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类的“银行存款”科目的核算内容,随着政府采购和财政直接支付的实行,该科目的核算内容相应地改变为预算单位的自筹资金收入、以前结余和各项往来款项等。

6、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在汇总资产负债表时,将所属单位预算单位的数字相加,不作将上级的“拨出经费”与下级的“拨入经费”相抵冲的处理。

(三)为解决基建会计纳入到行政单位会计统一核算决问题,修订有关基建核算内容

基建会计纳入到行政单位会计统一核算后,核算内容增加很多,必须要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以满足有关基建工程的收入、支出和结余的核算需要,因此有必要增设“工程物资”、“预付工程款”、“应付工程款”、“基建拨款、基建支出、基建结余”等科目,在同时,停用原行政事业会计中的“结转自筹基建”科目。

三、进一步推行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在政府会计中,主要应用在社会保障、债务利息、税收收入和资产资本化与折旧等方面。目前在权责发生制应用在“年终结转”事项的基础上,一是可以对政府未来应承担的政府公务员的未来应支付的社会保障支出按权责发制确认;二是在政府债务收支处理上,对国债和国际信用等必须按期计提利息并计入当期的费用,同时,对债务收入也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确认为某一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收入。

权责发生制在现代政府管理上,具有与收付实现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难度也不小,如长期以来,我国总预算会计缺乏资产存量的反映,行政单位的有关资产的记录和反映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资产价值不实。我国目前分级分散资金支付制度难以支持权责发生制系统。我国正在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但是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上这些情况,注定我国的权责发生制改革不可能“一刀切”完成而应当根据区分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稳步推行权责发制。在目前来说,对于因实施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财政资金流向的改变,使行政、事业单位出现了收入增加时,工资费用或非货币性资产作为政府会计基础转换的改革,不仅仅是政府信息处理技术的改革,而是政府公共管理体制的根本改革,它反映了一国的经济问题,甚至政治问题。因此,在引入权责发生制时要权衡政府会计基础转换的获益和代价。

参考文献:

财政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论文 篇6

关键词:政府预算,会计责任发生制,改革的研究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 政府会计责任发生制改革已经成为会计预算编制与政府会计核算的主要发展方向, 实践表明:政府预算会计与政府财务会计对于提升政府的财务管理, 加强公共事业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政府部门也在不断地加强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 如政府预算科目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以及“收付两支线”等等。但是随着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政府的财务会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不协调, 社会对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 需要政府积极推进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

一、我国政府会计体系的现状

我国会计体系主要是以会计收付实现制核算为主, 此种会计体系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中发挥了很强的作用, 有利于政府的宏观决策和职能发挥,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收付实现制核算的会计体系不能满足政府的财务管理、决策以及绩效考核等对财务信息的需求。

1. 不能满足政府职能转变对信息的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政府职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其主要表现在:政府由市场参与者转变为市场的监管者, 政府逐渐退出投资性市场主体, 重点关注社会公共市场;以社会民生公共事业为主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民生工程, 比如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卫生、公共安全等等;政府由单纯的社会财富分配者向综合管理职能转变。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完善的会计信息作为考核政府职能的评价依据, 并且政府提供的财务信息应该具有全面性, 而目前我国政府实施的收付制核算预算会计只是反映了预算资金的收支以及流向, 而没有对政府其它财务信息的状况进行反映, 结果导致政府职能转变的评价依据缺乏全面性, 最终造成政府职能转变没有清晰的评价标准, 对政府职能的完善会产生不利影响。

2. 不能正确全面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

政府实施的收付实现制预算会计能够将政府的预算资金的使用和流行方向进行有效的监管和计量, 但是此种会计体系对于政府的资产和负债情况却不能有效的反映, 使得政府预算资金的效益得不到有效的体现, 一是收付实现制不能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变化, 使得政府的资金效益得不到最大发挥, 使得政府承担的受托责任没有办法解脱, 导致政府缺乏可持续管理的能力, 影响资金的社会公益效益;二是对于政府的隐性负债不能全面的体现, 收付实现制会计体系缺失对政府负债的真实反映, 导致政府不能根据会计体系信息对政府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监管与控制, 比如希腊发生的危机就是因为政府报告中没有体现政府的负债信息, 导致希腊发生主债务问题经常发生, 最终出现债务危机, 因此政府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3. 不利于政府财政和预算管理改革推进

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 我国政府财务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 政府会计制度由过去的重分配向现在的事前预算、事中政府采购、事后监督管理与责任追究转变, 随着公共受托责任理念的深入, 政府部门在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同时, 还要不断地完善管理职能, 为社会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 而以收付实现制为主的会计体系不能满足政府对会计信息的全面体现, 因此如果不能对收付实现制会计体系进行改革, 就会不利于政府财政和预算改革的进步。

4. 不利于满足政府成本管理的需要

财务管理需要将成本管理作为核心内容, 要想实现成本管理需要对财务进行预算、核算、控制与监督, 而现行的政府会计体系只是强调了政府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数量, 而没有将政府资金使用所产生的效益、负债以及成本等信息进行反映, 这些问题对于构建透明、高效的政府是不利的。而且正德福成本管理需要获得政府成本核算的有关信息, 但是收付实现制会计体系则因为不能全面的反映政府的财务信息, 而不能或者关于财务核算的相关信息, 使得政府不能全面的进行政府成本管理。

二、我国政府财务会计与政府预算会计结合的必要性

1. 政府会计目标需要借助不同的表达方式实现

政府会计目标就是实现政府对社会公众解除受托责任, 而政府的受托责任主要包括合规性受托责任和财政绩效受托责任, 而实现此两种责任需要也必须借助不同的方式, 合规性受托责任就是政府在遵守相关法律制度的前提实现财政目标;财政绩效受托责任, 就是强调财政资金的效益。合规性受托责任和财政绩效受托责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合规性受托责任是政府受托责任的基础目标, 而财政绩效受托责任是高级目标, 要想实现受托责任的高级目标就必须要做好基础目标, 而基于基础目标的实现就是为了满足受托责任的高级目标。而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能够服务不同的会计目标, 因为现行的政府以收付实现制的预算会计体系能够反映收支的使用方向和情况, 能够对财务资金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控, 而财务会计则有能够反映资金的变化情况, 将政府的负债等信息全面的反映出来, 因此政府职能的转变, 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功能决定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结合具有显著必要性, 能够解脱政府的受托责任。

2. 信息使用差异化和信息有效性

政府会计体系所提供的信息而具有企业提供信息的特点, 具有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之分, 政府对内信息主要是供政府财务管理者使用, 对外信息主要是政府为解除受托责任和社会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信息。信息使用这的差异化要求政府要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结合:一方面, 政府以收付实现制为主的预算会计体系能够提供政府的预算收支情况以及预算的使用方向, 这样的模式有利于将其对于政府预算的管理、帮助政府解脱受托责任, 并且将政府掌握的信息通过政府报告等形式向外界公布;而以权责发生制为主的财务会计则主要反映政府资产的负债以及资产的核算等财务信息, 其不仅包含政府预算财务的年前信息和年后信息, 还能够反映政府预算资金的存量和流量信息。因此某种意义上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如果只是依靠某一会计模式对于政府会计信息都不能产生全面的价值, 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因此只有实现二者的结合, 形成优势互补, 才能够实现政府财务信息的全面管理。

三、实现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1. 建立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实现政府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前提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 通过制度层面确定政府会计责任发生制的地位, 进而为政府的会计制度改革提供制度依据。首先, 国家要制定关于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的法律法规, 通过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确定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的法律地位, 如可以通过现行的《会计法》、《预算法》等明确规定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的地位, 并且在法律上赋予其执行过程的权利与地位;其次, 对政府组织结构的权责进行明确的划分与完善, 以此为权责发生制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 权责发生制实施必须要借助完善的政府部门的组织结构, 如果政府部门的管理制度不合理, 那么即使在体系完整的权责发生制也不能在实际中发生出应有的效益, 因此政府部门要积极构建财政管理体系完整、行政管理制度规范的政府组织管理机构, 并且通过《宪法》、《地方组织法》等规范政府部门的管理机制;最后, 针对我国政府没有相关会计准则的现状, 政府部门应该尽快制定政府会计准则, 通过会计准则明确政府的会计目标、政府会计的质量等, 政府会计准则应该包含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基本准则主要包含政府会计目标、财务报告等基础事项;具体会计准则主要包含一般业务准则、会计报告准则以及特殊业务准则三个部门, 总之这政府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保障政府在使用权责发生制时的重要依据。

2. 权责发生制要与收付实现制有效结合

权责发生制的实施并不是一蹴而成的, 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实施权责发生制需要与收付实现制形成良好的结合, 通过二者的结合实施政府财务管理工作, 具体而言:一是二者之间要分阶段配合, 在我国改革初期阶段, 由于政府职能还没有完全从市场中脱离出来, 需要政府职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以收付实现制占据主要地位, 并且在一些领域内可以引入权责发生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经济不断发展, 政府职能由过去的参加管理职能向现在的综合管理职能的转变, 权责发生制的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 而收付实现制的应用范围在逐渐的缩小, 最后形成了以权责发生制为主导、收付实现制为辅的政府会计体系。二是二者的使用范围的配合。由于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在功能上具有不同特性, 他们发挥的效应也就不同, 因此政府财务会计应该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要的核算基础, 以此实现对政府财务的绩效管理, 政府预算会计是强调政府预算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反映预算资金的流量, 因此政府预算会计应该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要核算基础。三是权责发生制的实施要分阶段、分行业, 权责发生制可以在与市场联系性比较强的行业中实施, 如医院、高校以及科研单位等, 通过在与市场联系性强的行业中应用, 在获取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效果分析后, 在逐步的推广到其它行业, 最后在整个政府部门中应用。

3. 加强支持政府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的技术

政府实施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 需要构建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 通过完善会计信息系统, 实现会计制度的现代化改革。一方面, 政府部门要组织相关的人力资源加强对政府权责发生制会计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鼓励具有教育资源优势的高校以及现代信息企业进行支持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的技术研究, 尤其是管理会计现代化软件系统的研究要重点支持, 以此实现政府权责发生制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要积极加强政府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通过对于政府会计信息系统的支持, 实现权责发生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同时政府部门对于会计信息系统研发企业要给予各方面的优惠照顾, 比如通过减免收税或者额外财政补助等形式, 提高科研单位的科研能力。

4. 提高政府会计人员的素质

政府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的实施归根结底需要政府会计人员的实施, 因此提高政府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证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提高政府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包括:一是提高具体实施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人员的素质, 构建技术过硬的会计人员行政队伍, 提高他们应用权责发生制会计的执行能力, 规范他们在执行权责发生制会计时的行为, 将权责发生制会计应用到政府财务管理的具体领域内, 促进政府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二是政府部门要积极吸取社会优秀的权责发生制会计研究和培训人员与单位, 并且将这部分人和单位纳入到政府会计改革队伍中, 通过他们的失范教育提高政府会计人员的自身能力和技术水平;三是加强对于政府权责发生制会计的审计队伍建设, 政府部门是国家权力部门, 其具有复杂的系统, 因此权责发生制会计准则要不同与企业准则, 因此对政府权责发生制会计的审计工作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 还要具有全新的责任和职业素质, 并且审计人员要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地位, 因为他们出具的审计结果对于评价政府的会计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 只有保持他们的中立性和独立性才能保证审计结果的公正、公平。

5. 政府部门领导者要重视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

政府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除了技术、制度以及技术人员的支持外, 还需要政府领导者的支持与重视, 因为政府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不仅仅是会计核算技术的改革, 还是对政府财务体制、行政体系等多方面的改革, 因此需要政府部门领导者的支持才能促进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的顺利实施, 才能实现政府权责发生制会计应用。

四、结束语

将权责发生制引入我国政府会计的改革, 将是一项长久的任务, 随着改革环境的变化, 也将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 这也意味着会不断出现新的挑战。目前, 虽然我国政府预算会计体系正在逐步与国际准则趋同, 但是仍有许多问题有待完善。借鉴其他国家的改革经验, 同时结合自身的发展, 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改革路线, 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晋晓琴.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会计之友, 2012 (8)

[2]金希萍, 杨优优.浅议我国政府会计改革[J].价值工程, 2013 (26)

[3]王艳龙, 时军.我国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思考[J].财会通讯, 2010 (11)

财政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论文 篇7

关键词: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主要国家,在政府预算编制和政府会计核算中已逐步引入了权责发生制作为其确认基础,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成果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和运用,逐渐成为当今世界预算编制和政府会计核算的一个主流趋势和发展方向。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公共财政框架的构筑以及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改革的不断深入,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改革也已成为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方向。作为国家行政执法机关的海关,自实施新的海关财务制度以来,始终以科学编制预算作为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而海关会计核算的基础原则收付实现制,随着国家财政预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已经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笔者认为:为完善海关部门预算科学、准确的编制和执行,进而实现“科学预算”的目标,海关预算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有相当的必要性,海关应该借鉴国际经验有选择地进行权衡取舍,循序渐进地实施相关改革。

一、我国海关预算会计中使用收付实现制存在的缺陷

我国海关预算会计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制,这与政府预算会计制度是相一致的,也是由预算会计的特点所决定的。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程序比较简便,同时,会计确认数是实际入库的预算资金,便于安排预算拨款和预算支出的进度,并如实反映预算收支结果。但长期的海关预算会计实践表明,采用收付实现制存在明显的缺陷。

(一)收付实现制不适应新的预算管理的要求

在海关决策部门等预算信息的使用者而言,因无法全方位地把握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影响海关行政能力的各种信息,不利于正确地对海关使用公共资源的效率、效果和经济性进行决策和管理,不利于政府采购、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等预算管理活动的落实。同样,对海关累计形成的负债不能合理地制定偿还计划,对未来的各种或有风险也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下编制的海关财务会计报告可参考性不强

虽然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引入了资产负责概念,海关系统的财务会计报表中也可以编制资产负责表,但由于其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并未划清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而且在《海关财务制度》中明确规定“海关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这就使得根本无法反映真实的资产情况,更无法得到有用的参考信息,因此,整个海关财务会计报告的可参考性也就大打折扣了。

(三)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下成本信息失真

海关运营既需要现金流量支持,同样也要利用以往的资源。收付实现制不顾长期资产的耗损,不能充分反映相关成本。因而,收付实现制下的成本信息用于评价海关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将产生偏差。此外,跨期资产使用和耗费,使按收付实现制确认的产品和服务成本,在不同期间内忽高忽低,呈现不应有的波动。成本信息的失真,不利于决策层对信息的掌握运用,也不利于海关内部资源效益最大化配置。

(四)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下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混淆使资产的管理处于失控状态

对跨期资本性支出,收付实现制在现付日作为费用核销,因而预算报表就不包括此类支出的使用价值和服务年限信息。这种做法导致国有资产规模和数量信息失真,对这些资产的管理和监督也可能失控。同时一定程度上也为挪用预算经费开了方便之门。

二、权责发生制是我国海关预算会计改革的取向

海关预算会计如果引入权责发生制不仅是技术上的改革,更是海关预算会计功能的根本性变化。权责发生制在强化海关会计责任、增加海关财务的透明度、提高海关管理效率、减少经费支出以及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一)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是科学治关理念在海处的具体体现

权责发生制能提供用于评价经济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现金流量相关信息。另外,权责发生制更强调划分资源耗费的期间界限,更强调特定产出的确认与资源耗费的期间进行配比,并且对于未来现金支出的政府承诺也要提前确认。因此,在海关财务工作中引入权责发生制是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进行科学预算、科学理财的体现,对提高我国海关竞争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推进权责发生制有利于对资产的持续管理,可以提供增强财力长期支持能力方面的信息,从而优化海关的中长期决策

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下,海关面临的不仅是增购资产问题,而更应重视如何对现有资产进行养护、改良以及使用年限的延长。通过计提折旧确认持有资产的成本并将其与使用情况进行比较,可以更好地认识持有资产的成本。同时,在促进资产持续性管理的同时,负债管理也得到了加强。

(三)权责发生制给海关带来了一种文化的转变,使得管理者更重视海关运行的效率、效果等财务绩效管理问题

全面、深入地向权责发生制框架转轨,将使得少缮决策层对权责发生制预算对海关行为控制、业绩管理的作用有更深刻的认识。权责发生制方面的专业培训,增进了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和会计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使海关预算管理者自觉向企业管理者进行,从而在根本上带来了海关文化的变化。

三、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改革的政策建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预算会计确认基础国际范围的改革经验,对于海关预算进行科学性研究,增加财务透明度、提高部门效率以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无疑有着可以借鉴的地方。

(一)可以尝试有机整合两种会计基础

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几十年预算会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从我国海关关情出发,吸取国际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改革的成功经验。在一范围内,在全国海关有代表性、有条件的海关中选择试点,有步骤地采用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和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形式,逐步建立起有海关特色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预算会计核算基础和财务报告体系,使改革后的预算会计信息能更客观、准确地反映预算的执行结果,全面反映海关整体的财务状况和公共管理能力。

(二)在海关财务报告中引入权力发生制

我国现有的海关预算会计财务报告还没有从权益的角度出发,体现预算管理的业绩和工作效率。故改革的核心应当使预算会计的财务报告由单一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扩展为以报告海关预算执行结果为重点,更为广泛地反映海关整体财务状况和财务效率的综合性财务报告,使财务报告信息既能满足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又能使社会公众了解海洋的理财效果和财务状况。

(三)海关预算会计改革的主要内容

1、与国际惯例接轨,全面真实地反映海关财务信息

海关财务报告应当提供全面反映海关行政经营业绩,披露预算情况、国有资产、政府采购基金、社会保障基金等方面的信息。

2、财务收支核算的权责发生制改革

对财务收入核算的权责发生制改革,可以首先从基层海原收入核算开始部分地,如对部分投资收入、利息收入、补助收入等,但对大多数收入核算项目保持收付实现制。因为虽然财务收入按权责发生制处理可以与关统计数据相统一,但在实际核算中有一定难度。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若实现权责发生制,收入是按所属年度来确定,而不是按入库时间来确认,与目前国库入库方法存在较大差距,必然要求国库会计处理实行相应调整。二是目前财政管理体制的限制。由于许多收入与中央、地方利益密切相关,运用权责发生制涉及中央、地方财政利益,涉及面太广。对财政支出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可采取以权责发生制为以和收付实现制相结合的方式。引入权责发生制使得传统现金制下管理者为了确保预算任务的完成而对业务的时间安排加以操纵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使他们将注意力集中于所消耗的资源及其为其所支付的价格,也就是使管理者从根本上关心资金使用的效率。

3、海关固定资产的权责发生制改革

对海关固定资产管理应该是海关财务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少缮作为预算会计的主体,应对固定资产的权益的变动情况进行确认和计量。由于目前对固定资产权益的确认和计量的依据难以取得,还不能纳入预算会计的核算范围,但应积极创造条件,及早纳入预算会计主体的核算范围。当前,应将国有资产权益的变动情况作为海关理财的一部分,对固定资产的周围成本资本化,对海关各部门运转过程中所的固定资产成本,通过分期提取折旧的方法予以确认和计量。当然对于一些比较难以确认的海关资产,可以不纳入核算范围。

(四)相关的配套改革

首先,财政管理体制中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以及绩效考核制度在海关的进一步的实施和深化,给海关权责发生制改革提供了条件。其次,权责发生制改革不仅仅涉及到会计制度的变更,而且还与财务信息系统的升级换代和人员技能的培训密切相关。任何一种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权责发生制改革也不例外。鉴于OECD国家改革中遇到的困难,我们在进行权责发生制改革的进程中,必须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在对相关部门解释权责发生制预算改革含义的同时,还应该向信息的使用者予以说明。□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 篇8

郝震(1990),男,汉族,河北唐山,硕士,河北经贸大学,财务会计与信息化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和市场的关联越来越紧密,但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当前的核算方法与一般企业核算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目前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需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从根本上加快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模式的改革与完善。因此需要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问题进行研究。

一、 收付实现制在现行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弊端

(一)收入与成本配比不能够顺利实现

会计期间在收付实现制中的确认是要以资金收付的实际时间为确定的时间的,在形成的时间中忽视了收入实现、资源耗费和负债,当资金收入与收入实现的发生不是在同一期间内,记录的收益将会与当期的实际收益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当费用的产生与现实存在的费用不在同一期间时,其产的费 用和当期要现实的费用也会有不一致的情况。

(二)事业结余易失实,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不利

在事业单位中某一会计期间内实际发生的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差额叫做事业结余,其计算公式为:事业结余=上级补助收入+财政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事业结余的多少反映事业单位开展各种活动的收入与支出相互抵销的程度。在收付实现制下,在业务活动和预算中,有的事业单位特意地去改变收款或付款的某个时间来决定当期的收支数额,隐藏有些应收应付款项,来得到一个不真实的收支平衡。造成了事业单位内一些事业结余缺乏真实性,不利于分析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

(三)不能对负债情况进行真实的反映

无论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还是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其业务活动具有一定的自我扩张动机,以高校扩招、扩建为例,比如自1998 年以后, 在我国高校中实施扩招计划,这样不仅能够使规模迅速变大,校园建设追加投资也迅速膨胀,进而,各高校不但不只积极争取财政拨款,而且还从银行、金融公司进行了必要的大量贷款,这些就都构成了它的负债,但这样产的的本金和利息并没有在记录中反映出来。所以说,在现行会计核算中,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不能完整反映事业单位真实的负债情况。

(四)无法对实际的资产情况进行反映

一些事业单位在收付实现制下的应收未收账款没有被及时的进行反映,致使事业单位资产缺乏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不计提应收账款、存货、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等资产的减值准备,致使资产价值缺乏真实性;事业单位在收付实现制下不计提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和损耗水平,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距在未来的会计年度会越来越大。

二、 解決收付实现制弊端的措施

(一) 在权责发生制中引入会计计量基础

权责发生制拥有诸多优点,诸如:

可以正确反映各个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收入和为实现收入所应负担的费用,从而可以把各期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成本相配合,加以比较,正确确定各期的收益。会计工作中对每项业务都按权责发生制来记录,因而,平时对一些交易也按现金收支活动发生的时日记录,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就需要在期末根据账簿记录进行账项调整,即将本期应收未收的收入和应会未付的费用记入账簿;同时,将本期已收取现金的预收收入和已付出现金的预付费用在本期与以后各期之间进行分摊并转账。

权责发生制,能够恰当地反映具体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权责发生制会计把经济活动有关的成本和利润记录,同现金的实际收支区分开来。在权责发生制中,利润是主要的阶段性业绩指标。在核算利润时,经济交易的结果按预期的而不是实际的现金收支进行记录。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预期现金收入被记作收入,与收入有关的预期现金支出被记作费用。因而,绝大部分企业按这一基础记账。

权责发生制有利于防范财政风险,在收付实现制下事业单位债务只能在偿还当期予以确认,形成的会计信息不能全面反映事业单位债务,无法反映应在本期承担却在将来支付的债务及利息,也就不能全面反映事业单位债务状况,致使财务风险被低估。而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形成的会计信息包含了事业单位运营各方面的综合数据,使事业单位及时了解各种风险情况,加强债务管理、防范财务风险。

因此,对比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更为合适作为会计计量的基础。

(二) 建立财务监督审计监督与资金绩效评价制度

事业单位应建立新的财务审计部门,不断增强对财务的监管力度,一旦发现违反财务与财务管理制度的行为必须严厉处罚,同时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行为档案,增强财务监管的威慑力.同时分析资金支出的具体情况,并找出相对重大的项目,并重点监督管控,要跟踪调查与实时监督特殊专项资金的使用状况。另外事业单位还应积极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及时将有关会计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

(三) 加强与国际通力合作

财政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论文 篇9

权责发生制是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费用归属,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认可。在理论上,权责发生制指凡是在本期内已经收到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一切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很长一段时期以来,相关人员便认为权责发生制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与现代会计的发展息息相关。在过去会计制度设计中,对事业单位的财产收入一直存在一种错误认识,因此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一直使用收付实现制。这种错误观点认为事业单位有稳定的财产收入来源和保证,没有必要实行权责发生制。但是,事业单位的改革正在不断深化,职能也在发生变化,收付实现制已经不适应新的要求。

二、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应用权责发生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的会计基础是收付实现制,这是由我国的具体情况决定的,这种基础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预算会计核算方式都具有很大不同,在使用过程中其弊端也逐渐暴露。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预算会计核算都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基础。

(一)权责发生制是保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正常运转以及科学发展的关键

收付实现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是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但是,最近几年以来,我国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财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已经与公共管理以及公共服务的要求脱节。相比之下,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可以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可以较好的适应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为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会计体系改革提供保证。

(二)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特点需要权责发生制作为保障

事业单位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公共管理体制的大背景下,事业单位会计权责发生制有较明显的优越性,可以更好地适应其工作需要和运转方式,可以保证事业单位公共职能更好的发挥与实现。另外,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对其绩效、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情况等进行准确评价,传统的收付实现制评级效果较差,权责发生制则具有一定的优势。第一,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应该进行更加精确的量化与评价,以做到更科学的奖惩,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并且权责发生制所提供的随时评价机制很科学很健全,可以较为合理的反映工作效率水平。第二,权责发生制可以较为客观的反应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保证财务管理更加科学与有效。可以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供更加科学与可靠的参考信息,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第三,事业单位是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的机构,面对的群体是社会公众,理应向公众提供更加有效与透明的财务信息,接受公众的监督,保证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长时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和预算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这一方式有核算简单程序简化等优点,可以对预算拨款以及预算支出进度作出科学反应,但是这一机制已经与现在公共管理体系中事业单位的角色和功能有很多不相适应的方面。尤其是事业单位的运转正处于大公共管理和公共财政框架基本建立的大环境中,事业单位的职能和工作目标正在发生变化。其所承担的主要任务也已然发生变化,不但要参与社会管理,并且要向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在事业单位向社会与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其中一个关键方面便是来自不同方面的对于其工作质量的监督。在这种要求下,权责发生制便可以较好地发挥作用。

(三)收付实现制不能适应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需求

收付实现制在事业单位改革以及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发生非现金交易行为时收付实现制将无法对整体的收入与支出进行准确反映,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财务问题都难以解决,最终将会导致所统计的资产负债和收支情况都无法反应实际情况,给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不便。第二,收付实现制不能客观地进行财务支出以及收入在会计上的配比,所提供的信息往往与实际情况具有一定差距,对于评价收支结余的性质是不利的,这给事业单位财务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同时其反映的财务后果漏洞较多容易被操纵,造成会计信息可靠性和前后一贯性的缺乏,不能为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提供可靠依据。总体来看,虽然收付实现制具有核算简单等优点,但是综合来看其缺陷已经不适应当前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预算的需求。

三、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应用权责发生制的措施

(一)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规与制度,提供权责发生制实施的制度保证

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权责发生制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收付实现制在我国事业单位中存在了较长时间,权责发生制的推进存在一定障碍。同时,我国缺乏较为完善的事业单位会计确认基础法律体系,存在一些阻碍权责发生制推行的机制和体系。因此.相关单位应该对在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中推行权责发生制的重要性具有清醒认识,加快制定修改相关法律、法规,确认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预算会计中的地位,保证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的顺利推行。

(二)推进财务报告的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的推行改变了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其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是整个预算资金的连续的过程及积累的结果。我国现有的预算会计财务报告存在与权责发生制不相适应之处,虽然在财务报告中体现了预算管理的效率,但是缺乏应有的权益体现。因此,财务报告应该更加全面地体现政府整体财务状况和财务效率的综合性,这符合权责发生制的基本原则。

(三)资产和负债都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

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核算的过程中,对金融资产和可以计量的非金融资产都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反映,这是权责发生制的内在要求。在负债方面,对所有可确认、可计量的负债项目都应该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正确反映,以保证对负债情况进行正确反映。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实行权责发生制的难点,对各类资源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做好统计工作,为权责发生制的推行打好基础。

四、结语

财政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论文 篇10

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制度是财政部于1998年发布实施的预算会计体系, 其内容包括财政预算总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 其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的记账基础。收付实现制注重与预算的一致性, 利于评价受托责任, 但不利于准确反映政府财务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现有的政府会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所以进行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很有必要, 2011年9月, 财政部颁布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提出要建立健全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 这意味着我国正式启动了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

二、我国政府会计改革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 必要性

1.真实反映会计信息的需要

在收付实现制条件下, 有时候政府预算已经安排, 但由于种种原因预算的资金并没有及时地支付, 因而年终时, 会出现结余, 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结余。根据现行的会计制度, 政府项目的投入支出, 一般是按照国库实际拨付的款项来列报, 对于资金投入大的项目, 一般按照完工的进度来分批次拨付款项。当一个项目需要跨年才能完成时, 就有可能出现国库实际拨付数小于预算指出项目所需资金的情况, 这种情况会使预算出现结余, 但事实上这是应付未付的资金,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预算结余。如果采用权责发生制, 按交易的实质进行披露, 则可以避免收付实现制的不足, 真实地反映政府会计信息。

2.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的需要

近年来, 由政府承担的或有负债逐年递增, 给政府带来很大的财务负担。或有负债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为企业的融资提供的担保或者承诺、地方金融企业的不良资产或者坏账、对于上级政府来说下级财政收支的缺口或者债务等。在收付实现制的条件下, 我国政府会计政府会计只核算当年实际收到和支付的资金, 但是对于当年应收或应付的资金却没有体现, 因而, 现行的政府会计反映的财政信息不完整、不准确, 所以政府的财务状况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同时也会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威胁。在权责发生制条件下, 发生的交易按照交易的实质进行核算, 对当前应收及应付的款项都予以记录, 可以准确全面地反映政府的财政状况, 有效降低政府的财政风险。

3.加强政府财务管理的需要

根据现行的会计制度, 披露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是政府会计的主要目标。但这并不能反映以政府为会计主体的政府部门的财务状况, 也难以反映政府部门偿债能力的信息。因而, 随着我国政府证券市场的逐渐完善, 对财政预算总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及事业单位会计进行整合, 编制一个政府层面的合并财务报表, 逐步运用权责发生制, 加强政府财务管理, 是下一步政府会计改革的迫切需求。

(二) 可行性

1.权责发生制的优点是改革的内在动因

在传统的公共管理体制下, 收付实现制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政府财政性收支管理的需要, 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其缺点也表现的越来越明显。比如说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财务信息缺乏一定的透明度和前后连贯性、容易被人为操纵、反映的受托责任不明确、难以实现政府绩效的最大化等等。相比较而言,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的财务信息有利于对资产和负债进行持续的管理, 明确政府部门的受托责任, 而且以此为基础编制的政府会计报告能够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 使社会公众能够客观评价政府财务状况和运营绩效, 因而能够提高政府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2.社会关注度的提高是改革的推动力量

近两年来, 无论是全国人大预算委员会、财政部、审计署, 还是社会群众都越来越关注政府的财务信息。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 社会公众对我国政府刺激经济而实施的四万亿投资的使用计划颇为关注, 同时也越来越关注每年的政府财务报告, 都在说明利益相关者迫切了解政府财务信息。利益相关者对政府财务信息需求深度与广度的提升, 也对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

3.地方和部门的试点是改革的实践基础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我国政府的预算会计都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直到1998年, 我国才开始要求对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 来记录经营性收支。2001年, 财政部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暂行补充规定》中明确规定: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主, 但中央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个别事项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这一规定的颁布意味着中国越来越关注政府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并且开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来反映年终预算的结余。2009年财政部颁布了《医院会计制度》, 明确要求医院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计量和出具财务报告, 与此同时, 海南省也启动了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 并以海南省农业厅和海南医学院分别作为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试点单位, 这标志着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进入了地方和部门试点的阶段, 实践证明, 对部分会计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是可行的。

三、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思路

借鉴外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经验和做法, 大多数国家在进行政府会计改革时, 在采用了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 也在一定地区和部分行业沿用收付实现制。大多数采用的是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的模式, 即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在一定程度上以收付实现制为辅的模式。例如:美国和法国对于雇员的养老金收益、公债利息等特殊会计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 而对其他事项采用收付实现制;瑞士则在联邦、州和较大的城市采用权责发生制, 而小的城市和社区则仍采用收付实现制;意大利是在地方政府实行权责发生制, 但在中央政府仍采用的收付实现制。

结合我国实际, 考虑到我国是一个大国, 行政事业单位众多、各省、市情况不同, 可以选择几个地方、几个领域作为政府会计改革的试点, 现在全国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和海南省的实践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指明了方向, 文章认为我国政府会计的改革应该是循序渐进, 即从现行的收付实现制, 转换到修正的收付实现制, 再转换到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最后采用完全权责发生制, 当然根据实际情况, 在一定行业和地区采用收付实现制也是可行的。在政府会计改革的过程中,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采取不同程度的修改措施。

四、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的难点与建议

(一) 难点

1.改革成本高, 工作任务繁重

政府会计改革的过程, 是从现行的收付实现制转换到权责发生制, 在研究开发及维持相应的会计基础的过程中, 所需的成本是高昂的, 构筑成本和运行成本也是改革中不得不面临的难题。为减少改革过程中的阻力, 同时也是为了便于对比新旧模式的不同, 有效地推进进一步的改革, 海南省在试行新制度的同时, 仍然以现行的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 编制年度预算报告, 提供会计报表。在新的模式下, 政府会计核算系统包含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两个账套, 这就给试点单位造成了繁重的工作量, 尽管在实际的操作中, 运用了先进的电子信息系统来减少人工所需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账务处理的工作量仍然很大。

2.试点范围小, 推广力度小

医院和海南改革的试点工作已经启动, 但如何将进一步推广此次试点改革的模式, 是不得不面临的难题。在提高质量方面, 仍然需要改进很多地方, 例如成本对象的确定、成本标准的构建及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等基本问题, 试点单位采用的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系统提供的成本信息过于简略, 很难满足试点单位进行成本管理的需要;在扩大试点范围方面, 与我国其他地区不同, 海南省比较特殊, 比如海南经济规模较小, 政府行政层级相对简单, 这些特点决定海南的改革模式难以在全国开展。而且, 即便对于海南来说, 也就选择了两家单位作为试点, 并且因为新旧模式的运行不可避免地增加工作量等原因, 试点并没有广泛地开展。如果现阶段大范围地实行开来, 不能保证日常会计核算的运转,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推广的进程。

3.涉及部门利益, 改革难度大

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变化, 不可避免地会使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发生变化, 各部门、各单位的利益也会调整。现阶段海南在推行权责发生制时, 仍然要以权责发生制来编制财务报告, 编制两种不同基础的财务报告, 任务十分艰巨, 来自各方面的阻力也很大。

(二) 建议

1.搭建信息系统, 降低技术成本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引入权责发生制需要建立一套完善、运行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其可以为引入权责发生制提供信息平台支持, 如澳大利亚在引入权责发生制时事先建立了一个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 从而使其成为在新西兰之后第二个采用完全权责发生制的国家。同时, 信息管理系统的引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改革的技术成本。对于我国来说, 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做法, 建立一个与权责发生制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 为改革提供基础。

2.健全法律环境, 提供法律支撑

健全的法律环境对于权责发生制的引入是必不可少的, 这既包括系统的合同、预算、行政等法规, 也包括健全的财务管理、部门组织等法规;更需要清晰的部门职责、完善的信息系统以及规范的管理流程。但是目前, 我国法律体系还不完善,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会计改革。因此, 应尽快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以便为权责发生制的引入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 政府会计改革还应考虑与预算的关系, 由于我国政府的预算也是采用的收付实现制, 因此政府会计改革在引入权责发生制的过程中也要考虑预算与财务报告的相互影响, 妥善处理与法律及预算管理方面的关系。

3.构建报告制度, 披露财务信息

借鉴企业财务会计的做法, 构建权责发生制基础下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同样的, 鉴于企业财务报告主要由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构成, 可以把政府财务报告也分为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经营业绩表。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政府在一定会计期间 (通常是一年) 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表主要反映政府部门短期偿还债务及现金支付的能力;经营业绩表反映政府部门在一定会计期间 (通常是一年) 的运行绩效。需要注意的是, 财政部门核发给部门单位的财政用款额度也应该视同现金予以核算。政府部门可以编制反映三张表之间勾稽关系的调节表, 充分披露政府部门的财务信息。

参考文献

[1]晋晓琴.中国政府会计引进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经济与管理, 2005, (3) .

[2]王敏.中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论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7, (9) .

上一篇:安徽高考作文题目优秀作文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求职简历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