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全生产

2024-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安全生产(精选8篇)

论安全生产 篇1

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安全生产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与形势依然严峻的现状并存。寰全发展的要求与仍然薄弱的基础条件之间的矛盾突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危化品泄漏、火灾、爆炸等较大事故时有发生,运输和使用环节事故有上升趋势。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供的资料表明,近两年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全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

归结起来,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因素。有资料表明:目前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事故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占总数的70%~80%。这其中有职工的素质问题,更有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不高问题。但不论这些事故的发生是谁的原因,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代价也是十分惨重的。为了营造一个安全的化工生产环境,减少事故的发生以及经济上的损失,我们不但应该找出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及责任人,更重要到是要研究出如何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要制定一套完善处理方案来应对突发事故发生。

首先,通过以往化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对于化工安全事故的原因可以总结如下:

一、人的原因

目前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事故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占70-80%。这其中有职工的素质问题,更有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不高问题。当前由于相当一部分企业负担过重,企业领导只顾抓市场、抓效益,根本不顾及安全管理,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置安全生产于不顾。本应停车进行设备检修,但为了眼前短期经济利益,设备带病作业,最终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例子并不少见。企业经济效益不好,事故频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 企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很多化工企业虽然也建立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机构或人员。但制度根本没有落实,机构或人员形同虚设。当前由于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经济效益至上”指导思想,企业领导或管理层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或个人“政绩观”作祟,麻木不仁,将职工生命当儿戏。当生产与安全发生冲突时,置安全生产于不顾,违章指挥、让职工冒险作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现象层出不穷。而员工在进行化工生产时,也并没有严格的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来,一味的凭着个人经验做事。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也不注意,而往往那些被人们忽视的细节确实致命的安全隐患。大多数化工企业工艺复杂,操作要求及其严格。一种化工产品的生产往往由几个工序组成,在每个工序又由多个化工单元操作和若干台特殊要求的设备和仪表联合组成生产系统,形成工艺流程长、技术复杂、工艺参数多、要求严格的生产线,操作员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误操作,导致安全隐患或生产事故。

二、设备以及物料的原因

化工生产中,所使用的原料多属于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的物质。目前世界上已有化学物品600万种,经常生产使用的约6、7万种,我国约有3万种。这些化学物品中约有70%以上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强。在生产、使用、贮运中操作或管理不当,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和烧伤等安全生产事故。

化工企业中高温、高压设备多。许多化工生产离不开高温、高压设备,这些设备能量集中,如果在设计制造中,不按规范进行,质量不合格;或在操作中失误,就将发生灾害性的事故。而且很多化工企业为降低成本、压缩经费,首先削减的是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经费,导致安全投入严重不足,造成设备失修,重大隐患长期得不到治理。据安监部门在近期对全国化工业集中城市的安全检查中发现,大部分被查的石油、石化、化工企业的消防设备和器材存在很多问题;易燃易爆企业自备消防车普遍老化;现场的灭火器有的无压力、有的超过检验期限、消防栓内有的无水枪;消防泵房普遍没有正常维护保养,有的几近瘫痪;企业生产设备和事故应急防范基础设施的状况令人堪忧。

三、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对于生产易燃易爆的化工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及国家颁布的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工艺、试验规程是企业做好安全工作的灵魂、核心。在实际生产中尽管企业对于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公司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工艺规程等在各种场合、各种会议、各类培训上有针对性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教育,采用厂报、电视、广播、图展等各种形式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公司、分厂、班组制定了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层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但各类事故仍然不断发生,追其原因当生产与安全发生冲突、当习惯性违章与安全规定发生冲突、当检查考核与熟人违章发生冲突时,生产重于安全,人情大于制度,所以各类规定、制度、规程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由此造成各类事故的发生。归根结底的来说就是,化工企业最看重的还是利润,至于安全问题,企业却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一些安全问题上得过且过,把国家规定的安全法律法规当做是一种任务去应付,而没有立足员工,真正的为员工的人身安全着想。

如何才能有效的避免化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企业应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观(企业方面)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都要树立安全就是企业的经济,让员工在科学文明的安全文化主导下,创造安全的环境,通过安全理念的渗透,来改变员工的行为,使之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安全理念,强化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安全意识。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决不允许以生命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效益,要认识到任何忽视安全生产的行为都是对人民群众的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要强化“人”的教育,充分发挥“人”作为管理核心与重要资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与落实本质安全的必要保障。

二、加大安全投入、提高本质安全度(企业方面)

加大安全投入改善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随着设备设施运行时间的延长,设备老化、本质安全程度低下等不安全因素的不断增加,势必给安全生产带来新的隐患。因此,必须加强安全技改投入。一方面对新建的生产线应采用国内先进的安全技术设备,并经有资质单位进行安全评审后方交付使用,另一方面对影响安全的原有设备设施应依据轻重缓急,每年有计划地进行安改、技改,从技术措施上保证设备设施安全可靠运行。企业要实现安全技改,必须有一定的专项资金,资金应统一安排,集中使用,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加强安全技术的引进研发和利用,采用先进可靠的监控预警系统和设备,加大隐患治理投入,把事故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防止设备带病运行,优化工艺操作,不断提升企业设备设施的安全水平,为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提供物质保证。

三、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员工方面)

员工在进行日常生产时应该严格按照,技术资料上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每一步操作。对于生产过程中的突发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不要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隐瞒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的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在进行易燃易爆物品生产时,应该严格控制生产环境,从根源上防止燃烧、爆炸的发生。并且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生产时按要求穿戴各种防护用品,并杜绝携带火源进入生产区。同时还应该提高自我的安全防护意识,认真学习各种安全操作条例,并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四、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的监督、指导力度(政府方面)

首先政府要指导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基础工作。一是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组织落实;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指导化工企业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二是组织行业协会和专家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查找隐患,强化管理,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加快安全生产技术和装备的改造升级,采用安全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不断改进安全生产条件。四是开展全员安全培训教育,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提高职工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防范能力,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和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创新安全管理机制。

其次要组织企业开展反“三违”活动。许多事故教训表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是危化品从业单位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指导企业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树立先进的安全文化理念,强化安全意识,增强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要督促生产企业建立安全诚信体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各项规定,信守保证从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承诺,履行安全生产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自觉抵制“三违”。

再次要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制度。要指导从业单位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保障资金投入,及时消除隐患,增强企业防范事故的能力,建立企业内部重大危险源普查、监控和分级管理制度。

五、加大考核及处罚力度(政府方面)

有些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虽然健全,但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制度贯彻执行不力。在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坚决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及时查处违章违规行为,才能降低、减少、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为此,政府部门应该定期对企业进行安全考核,同时还要不定期的对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对于那些考核不合格的企业予以封查整改,并进行一定程度的罚款。通过考核和处罚迫使企业建立制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实现安全生产。各级各部门以及管理人员,特别是安全管理部门与安全检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部门、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一岗双责,重点监督检查企业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在生产过程实施情况,纠正、规范和制约生产员工违章行为,对于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发现一个、整改一个、考核一次。只有各级各政府和企业真正在思想上对安全工作高度重视起来,忠于职守、履行职责、不徇私情,才能将各类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论安全生产 篇2

关键词:施工,安全生产

《建筑法》规定,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 不得上岗作业。

听别人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安全是碗, 效益是饭”, 不难理解没有碗, 怎么吃饭;没有安全即没有效益。很多小型企业、小的公司承接一桩工程, 仅有的一点效益随着一件安全事故的发生而灰飞烟灭。不仅如此, 安全事故、工伤事故涉及的不光是企业的效益, 企业的口碑和形象;更重要的是它对社会的影响, 对员工家庭的影响;多少伤亡事故使得一个个原本美满的家庭支离破碎。所以安全重在管理, 要管才能理顺生产与安全的关系;要管才能理顺进度与安全的关系;要管才能理顺质量与安全的关系。

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是建设工程施工活动应该贯彻始终的法定基本制度。

1 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针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是《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都明确规定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针, 必须在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

“安全第一”, 是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 标明在生产范围内的安全和生产之间的关系, 突出了安全在建设工程活动中的首要位置和重要性;“预防为主”, 是在建设工程施工活动中, 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以保证施工生产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体现了国家对在施工安全生产过程中“以人为本”, 保护劳动者权利和保护社会生产力的高度重视。

2 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依法加强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 采取有效措施, 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防止伤亡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施工单位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 是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的核心和中心环节。

2.1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建筑法》规定, 建筑施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也规定, 明确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基本要求, 也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原则的具体体现。不少施工安全事故都标明, 如果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忽视安全生产, 缺乏保证生产安全的有效措施, 就会给企业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带来损失, 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得不到保证。因此,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生产必须安全, 把安全与生产真正统一起来, 切实克服生产、安全“两张皮”, 重生产, 轻安全的现象。

对于主要负责人的理解, 应当依据施工单位的性质, 以及不同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总的原则是, 对施工单位全面负责, 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的人, 即为主要负责人。就是说,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可以使董事长, 也可以是总经理了或总裁等。

2.2 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 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

任管理机构, 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 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 应当立即制止。

2.3 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涉及到方方面面, 有些工作需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突击完成, 在一段时间内形成高潮。同时, 还要注意日常巩固, 避免一阵风、走过场的行为, 这就需要持之以恒, 做扎实过细的工作。在安全生产实践中, 注重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集中抓打开工作新局面, 通过经常抓使工作深入持久, 不断巩固发展。如每年开展的全国安全生产周活动, 一年一个主题, 一年一个重点, 通过短短的一周时间集中优势兵力, 打好突击战。在此基础上抓巩固, 求提高, 达到以周促月, 以月保年的目的。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要处理好突击与持久的关系。在这方面, 我们有经验, 也有教训。为什么事故案例教育坚持不好, 收效甚微, 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只重视突击战, 忽视持久战, 往往是文件一到, 上下号召, 声势浩大, 完成了事。事故案例教育是一项基础工作, 仅靠“突击”尤其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它需树立“持久战”的思想, 从制度上、纪律上、时间上、形式上、教育上等方面逐步建立一套考核机制。唯有如此, 才能搞好这项工作。

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只有通过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才能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基层, 落实到没个岗位和没个职工。因此,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要求, 制定有关施工安全生产的具体规章制度, 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 并针对每一个具体工艺、工种和岗位制定具体的操作规程, 形成有效的督促、检查和贯彻落实机制。

施工单位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要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 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2.4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 施工单位对列入建设工程概算的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 应当用于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 不得挪作他用。

3 建立健全群防群治制度

论煤矿安全生产的措施 篇3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措施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3-0133-02

1 煤矿安全的状况

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相继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改革完善煤矿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煤矿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深化煤矿安全整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等,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切实的加强和改进,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呈现相对稳定的态势。尽管如此,由于我国煤矿生产力水平低下,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仍居高不下,百万吨死亡率明显高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水平,重、特大事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与科学发展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1.1 煤矿死亡人数多

长期以来,我国煤矿每年因工死亡都在万人以上。1990-2004年累计死亡97 754人,年均6 517人;2004年死亡6 027人,占世界煤矿死亡总人数的8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1990年开始,国际上煤矿死亡人数大幅度下降,2003年至今澳大利亚煤矿实现了零死亡。

1.2 “三个多发”的特点明显

一是重特大事故多发;二是小煤矿事故多发;三是瓦斯和水灾事故多发。

1.3 经济损失惨重

在工矿商贸企业中,1/3以上的事故、近一半的重大事故和3/4的特大事故,均发生在煤矿。全国煤矿一年因伤亡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原国有重点煤矿年销售收入的5%。

1.4 社会和政治影响恶劣

煤矿事故的频繁发生,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心腹之患,成为人民群众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成为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人权攻击的焦点。从这个意义上看,安全生产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关系国家和政府形象、关系党和人民的血肉关系、关系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政治问题。

2 煤矿事故的主要特点

2.1 乡镇煤矿事故频发

在全国煤矿事故中,乡镇煤矿发生169起,死亡和下落不明622人,分别占煤矿事故总量的77.5%和89.8%。其中发生的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煤矿重大事故总量的86.1%和83.9%;发生的特大事故全部在乡镇煤矿。

2.2 煤矿瓦斯事故上升

自2010年7月以来,煤矿瓦斯事故发生41起,死亡302人,同比增加8起、153人,分别上升24.2%和102.7%。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瓦斯事故6起,死亡203人,同比增加2起、135人,分别上升50.0%和198.5%。从近期情况看,煤矿瓦斯事故仍是当前煤矿安全的主要灾害,说明瓦斯的治理和防范仍然是当前煤矿安全的重中之重,對此要给予高度重视,继续打好煤矿瓦斯治理的攻坚战。

2.3 煤矿水害事故上升

全国煤矿发生水害事故13起,死亡和失踪188人,同比增加7起、179人。发生重大水害事故8起,死亡31人,同比增加7起、28人。特别是7月7日江西萍乡市永胜煤矿、2010年7月14日广东梅州市福胜煤矿、8月7日广东梅州市大兴煤矿,相继发生3起特大透水事故,分别造成15人和16人死亡及123人下落不明。

2.4 停产整顿矿井重特大事故频发

自2010年7月以来,煤矿发生重特大事故46起,死亡和下落不明507人。其中停产整顿矿井发生27起,死亡和下落不明281人,分别占煤矿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58.7%和55.4%;停产整顿矿井发生特大事故5起,死亡和下落不明195人,分别占煤矿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50.0%和52.7%。

3 煤矿安全生产措施

3.1 健全制度,从严管理,强化责任追究

制度对于安全生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把每一项制度落到实处,才能为安全生产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良好的生产环境,有利于强化安全生产,提高安全水平。只有各项制度落实了,员工才能保持良好的劳动情绪,才能提高工作的安全系数,才能遏制少部分员工不讲文明生产,对安全生产存有侥幸心理,努力实现职工思想,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应广泛开展井下单位无重伤,地面无轻伤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无事故活动,实现月度考核季度通报,年终奖惩兑现。强化安检队伍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安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建立健全设备、材料供应和维修质量的责任跟踪机制,坚持有问题追究到底。

3.2 坚持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如果在工作中处处按照标准、规程作业,事故就能降到最低甚至零事故。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必然的,这就是本质安全。其基本特征是:①个人的安全行为,不论是在何种作业环境中和条件下,都能按照规程操作,杜绝三违,实现个人安全。②物的安全状态,不论是在动态过程中还是在静态过程中,始终处在能够安全运行的状态。③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日常的安全生产中,不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状况而发生重大事故,形成“人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系统。④制度科学合理,杜绝管理失误,实现煤矿零缺陷、零事故。

3.3 加强行业管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这是抓好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举措。①国家尽快组建国家煤炭工业部,管理协调煤炭经济运行,研究制定煤炭法规、制度、规划、标准并组织实施,解决煤炭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负责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逐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制定并实施煤炭资源利用开发标准及规划,提高全国煤炭资源利用水平,全面促进煤炭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②地方要尽快建立统一高效、责权对等、上下理顺的煤矿管理体制。提升煤炭管理部门的地位,明确职责,健全机构,强化职能,做到管安全必须管生产。加强煤矿监管队伍建设,积极解决编制、经费、办公场所、车辆、工资等问题,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强化煤矿安全监管职能,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压死责任,确保煤矿监管体制的良性运行。③企业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煤矿企业不仅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而且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明确岗位安全责任制,并制定相应的监督保证措施,确保各岗位责任落到实处。

(编辑:李敏)

On the Safety Production Measures of Coal Mine

Zheng Linlin

Abstract: The low productivity level of China’s coal mines, coal mine accidents and deaths remain high, and still lag behind the requirements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 goal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al mine safety conditions and safety measures.

Key words: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measures

试论煤矿安全生产措施论文 篇4

一、前言

在企业生产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煤矿企业也是如此。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可以有效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为此,研究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本文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煤矿安全与煤矿生产的关系以及安全在煤矿生产管理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最后得出:在以后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全面强化煤矿工人的安全技能,提高职工安全操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确保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煤矿安全与煤矿生产的关系

人们常说安全为天就说的是这个道理,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生产必安全,安全才生产。这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所在。由此可见,安全和生产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也可以说两者是同时出现的,没有单纯的安全也没用单纯的生产。所以,我们在煤矿企业的生产中,必须把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三、安全在煤矿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安全管理在煤矿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第一,对周边的环境和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要有较深的认识;第二,要有对安全隐患进行防范的措施;第三,时刻要有安全生产的意识。因此,只有矿工安全意识到位、隐患排查到位、操作技能到位、处置措施到位,才能真正达到本质安全状态,实现煤矿企业的长治久安、高效稳定生产。

四、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

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结合相关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料和文献,总结出如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强化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责任考核长效机制;有效的开展事故反思学习;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推行。

(1)强化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

注重安全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人员自身要求条件。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只有人人增强了安全防护意识,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的质量和水平。为此,企业要定期进行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另外,要多渠道、多方位地招收和录用思想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员充实安监员队伍。通过这些素质教育,才能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2)建立责任考核长效机制

安全责任考核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通过制定有效的安全考核和激励制度,让煤矿企业的所有职工都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安全生产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出现事故的单位进行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在全矿上下形成人人保安全的局面。这样,有效的责任考核长效机制和职工的收益挂钩,可以让职工更加的注重安全生产,注重标准化工作。

(3)有效的开展事故反思学习

事故反思学习可以让每位煤矿员工认识到不遵守安全标准的危害性。这样通过反思学习,寻找事故原因,有效的落实事故防范措施。具体的做法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进行题目加案例培训教育。根据现场实际,制定出职工不规范操作的考试题,结合历史上因同类型不正规操作发生的事故,给家庭带来的痛苦,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第二,让三违人员进行现身说法。通过思想教育让三违人员认识到讲解自身违法行为的重要性,通过他们的实际违法问题,来对身边的同事进行教育,通过现身说法,来增强意识。

(4)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推行

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篇5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安全与生产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不安全就不能生产。人们常说:“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就是这个道理。正确理解与掌握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反对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安全与生产完全割裂开来的片面的孤立的观点。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克服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树立“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坚持安全为天,安全至上,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从而保证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就公司整体工作而言,经济效益是中心,这是企业全部工作的目的和归宿,但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事实上,一个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如何,必然会影响单位的效益。企业发生事故总要或多或少造成经济损失和伤亡,还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去处理,这本身就是直接经济效益上的损失。此外,由于工亡事故的影响,职工人心不稳,出勤难以保证,工作难以进行,这也是无法估量的损失。由此可见,安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但是也应看到,安全毕竟不等于效益,安全上去了并不等于经济效益就能提高。事实证明效益与安全是单位的两项根本性任务。单位领导必须坚持两手抓,要以安全保效益,以效益促安全,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摆不正两者之间的关系,效益一时上去了,安全方面出了问题,也会前功尽弃;只抓安全,不抓效益提高,企业没有经济实力,安全也不会搞好。

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在安全生产中,常有人以“偶然”两字来分析和解释各种事故。比如,若发生死亡事故,便以“事出偶然”来开脱,这种“偶然”显然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对搞好安全生产是十分有害的。任何一起看似“偶然”的事故,其背后都蕴含着事故发生的“必然”规律,都能找到发生事故的根源。安全工作不同于其它工作,它来不得半点马虎和粗心。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从基础工作入手,从管理工作抓起,从严要求,从严把关,从严考核,从严奖惩。只要坚持严字当头,认真强化安全管理,我们就能逐步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就能杜绝事故的偶然而走向成功的必然。

突击与持久的关系

安全生产涉及到方方面面,有些工作需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突击完成,在一段时间内形成高潮。同时,还要注意日常巩固,避免一阵风、走过场的行为,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做扎实过细的工作。在安全生产实践中,注重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集中抓打开工作新局面,通过经常抓使工作深入持久,不断巩固发展。如每年开展的全国安全生产周活动,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重点,通过短短的一周时间集中优势兵力,打好突击战。在此基础上抓巩固,求提高,达到以周促月,以月保年的目的。这里的关键问题是要处理好突击与持久的关系。在这方面,我们有经验,也有教训。为什么事故案例教育坚持不好,收效甚微,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只重视突击战,忽视持久战,往往是文件一到,上下号召,声势浩大,完成了事。事故案例教育是一项基础工作,仅靠“突击”尤其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它需树立“持久战”的思

想,从制度上、纪律上、时间上、形式上、教育上等方面逐步建立一套考核机制。唯有如此,才能搞好这项工作。

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安全生产中的硬件与软件是指装备与管理两个方面。搞好安全生产没有先进的装备不行,这是安全生产中的“硬件”建设。“硬件”的提高,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在抓好“硬件”的同时,我们也应狠抓“软件”建设,深化安全管理,狠抓职工培训,促进素质提高。把硬件与软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事故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先进装备而放松管理,同样会发生事故。因此,在抓好硬件的同时,不能放松软件建设,必须坚持“装备、培训、管理”并重的原则。在安全生产中,既要肯定安全生产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又不搞唯条件论,那种因“硬件”不足,“软件”建设无所用心,无所作为的消极态度是不足取的。爱护与袒护的关系

爱护与袒护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有原则区别,不能混为一谈。然而,在安全生产中由于有些领导对爱护的认识有偏差,往往把袒护当爱护,这样,必然给安全生产带来负面效应。领导干部爱护下属,既是领导工作的需要,也是安全生产的需要。如何才是真正爱护下属呢?这就是寓爱于严。严要求才是真爱护,严检查才是真爱护,严监督才是真爱护,严管理才是真爱护,严追查才是真爱护,严处理才是真爱护。对于下属发生的违章行为和责任事故不姑息、不迁就,该教育则教育,该追查则追查,该处罚则处罚,该撤职则撤职,这样才是真正的关心下属,爱护下属。而在安全生产中,有少数领导干部把袒护当爱护,把严格要求同爱护对立起来,一味地讨好、迁就下属,结果帮了倒忙。对下属的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如果袒护,表面看来是关心爱护,实际上是害了下属。

情与法的关系

情和法两个字,说起简单,做起可就难了。在安全生产中,许多单位恰恰在情和法的问题上处理不好,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有的一味强调“情”,使管理失去严肃性和权威性,甚至放任自流,弄得松松垮垮,无章可循;有的一味强调“法”,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没有思想和感情的沟通,这样都不能使我们的管理达到目的。如何处理“情”与“法”的关系,我们不妨学学孙子兵法,因为用兵之道和安全管理是相通的。孙子讲“视卒如婴”,就是讲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孙子也说到,如果对士兵“厚养而不用、溺爱而不令、混乱而不治”,就好像娇生惯养的孩子,那就没有什么用处了。这就把“情”与“法”的关系说清楚了。我们要以孙子兵法为借鉴,在安全管理情与法的问题上,做到适而有度,恰到好处,情中有法,法中有情,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安全管理,促进安全生产。

大事与小事的关系

剖析各类事故的原因,往往源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这就促使我们去探究大与小的关系。以小为大,就会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不排除小隐患就可能变成大隐患;不解决小问题就可能变成大问题;不处理小事故就可能变成大事故。而以大为小,掉以轻心,往往由小变大,积小成巨,最后导致事故的发生。明白了小与大的转化关系,就会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有了隐患及时排除,发现问题当即处理;坚持“小题大作,大题特作”;把无事故当成有事故,把小事故当成大事故;把小隐患当成大隐患;把轻“三违”当成重“三违”;把苗头当作问题来抓;把征候当作事故来处理,抓小防大,防微杜渐。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安全生产无小事。谁忽视小事,谁放松小事,谁就要受到惩罚,谁就要吃苦头。我们一定要牢记这个

教训,妥善处理大事与小事的关系,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否则,放小变大,最易诱发大事故的发生。那样,是很难搞好安全生产的。

独唱与合唱的关系

论安全生产 篇6

“安全为天”、“安全重于泰山”,安全之于化工企业往往决定着其生死存亡,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在安全生产领域,除了企业先天的硬件设施外,从业人员的安全素养是一个企业生产安全的决定性因素。个人认为,安全素养就是一个人安全意识、安全行为、安全决策等各方面综合水平的体现。如果全体从业人员安全素养普遍偏低,安全管理松懈,势必造成事故频发,危机重重。企业内不同人员的安全素养水平高低也会在企业安全生产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产生不同的影响。下面就分别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一般从业人员安全素养高、中、低境界的不同表现和影响作出总结、分析、阐述。一、一般从业人员安全素养的三种境界。

1、低境界,一无所知型,即对危险因素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表现为正常安全生产时无知无畏,可以在燃爆场所吸烟,可以在高压反应釜旁睡觉;有异常情况(即便没有危险性)时无知大畏,一有情况即惊慌失措,抱头逃窜,对现场情况没有基本的判断,丝毫不具临机处置能力。这类人是极少数,但对安全生产的威胁极大,且其水平提升可能性极低,所以应坚决杜绝此类人员进入公司,尽最大努力淘汰现有此类人员。

2、中境界,一知半解型,即对危险因素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表现为知道生产现场哪里危险、有哪些禁止行为,明白哪些事应做哪些事不应做,明白哪些行为会受到处罚,但不明白危险和禁止的原理、原因。在生产过程中这类人只是迫于管理和处罚的压力而去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他所敬畏的只是处罚手段,所以有人管和没人管、管的松和管的严表现不一样,时不时会因侥幸心理而违章。这类人是大多数,其少数人有提升空间,要确保生产安全,必须对其加强安全培训和管理力度并常抓不懈。

3、高境界,了然于胸型,即对危险因素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表现为即知道哪里有危险因素,又知道其危险的原理,知道危险因素失控的可怕后果,所以常能在实际工作中小心谨慎,出于对工作的负责和对生命的敬畏自发自觉的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有异常情况也能较妥当处置。这类人也是极少数,应加以培养重用,以提升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二、管理人员安全素养的三种境界。

1、低境界,被动应付型。自身安全管理形同虚设,对上级检查有害怕、抵触情绪,能藏则藏能瞒则瞒,被动应付。对安全隐患,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得过且过,甚至用潜规则来处理企业自身存在的安全隐患,只求暂时生存,不求长久发展。这是安全管理最低级表现,这样的企业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势必不能长久发展。

2、中境界,主动整改型。有一定的安全管理知识和经验,日常管理按部就班,能主动查找隐患,对上级检查持开放欢迎态度,甚至出资自请专家前来会诊,对查找出的安全隐患积极整改。这是安全管理一般表现,但由于意识到位,态度端正,通过学习有提升空间。

3、高境界,行家里手型。管理人员通过主动学习,自行掌握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相关规定,成为专家型人才,并用标准规范对照检查本企业安全工作,对新建项目进行事前安全审查,按标准规范要求施工建设,将安全工作做到事前,力争本质安全。这是安全管理的高级阶段,应是所有安全管理人员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一个目标高远的企业也应努力打造这样的安全管理团队。

三、企业负责人安全素养的三种境界。

1、低境界,毫无安全素养,视安全和生产为零和关系。只重视生产不重视安全,对安全管理或安全事故不闻不问,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压制安全管理人员,甚至不给安全管理人员以处罚职能,这样势必会造成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形同虚设,带动全体生产人员漠视安全管理,发生安全事故只在旦夕之间。这样的企业负责人本身就是企业巨大的安全隐患,必将被淘汰出局。

2、中境界,安全素养较强,明了安全管理对生产的保驾护航作用。对于安全工作给予一定支持,对于隐患整改和安全投入持开放态度。但其骨子里还是生产第一安全第二,在较大安全风险和较大生产效益发生矛盾时,往往会囿于短期利益,置安全于不顾,而侥幸一赌,但这样往往会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样的负责人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去除侥幸心理,真正做到安全第一。

3、高境界,具有强烈的安全素养和忧患意识,视安全为企业生命。知行合一,居安思危,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影响企业生死存亡的安全问题,每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对于安全管理工作全力支持,对于安全投入毫不吝啬,对于安全处罚绝不姑息。拥有这样的负责人是企业大幸,是企业振臂高飞的坚强基石。

上述几类人员中,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素养尤为重要,他决定着能否组建一个水平高、能干事的安全管理机构,决定着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素养高低;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素养又直接关系到对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从而决定着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素养。

根据海因里希法则,:当一个企业有300起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另外还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这反应了安全管理现状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由此可见,从业人员安全素养的境界越低,那么绝对数量上的隐患或违章就会越多,发生安全事故乃至重大事故的概率就会大增,企业的生存风险也会大增。所以要想确保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踏踏实实提高全体从业人员安全素养,从企业一把手高度重视做起,从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全情投入、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做起,从一般从业人员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水平做起。

总部安全环保部陈有志

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篇7

安全生产问题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还关系到国家发展、稳定大局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大事, 同时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企业安全管理体制也随之改变, 对不断完善管理机制, 建立一个高效的安全管理体制有了新的要求。

1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从上表数据中可以看出, 全国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但单就2012年全国各类安全事故共33万起死亡72000人, 虽然全国亿元GDP事故死亡率降幅18%, 但事故总量仍然很大。33万起事故, 几乎每天要接近1000起。死亡72000人, 平均每天200人在事故中丧生。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2012年是57起, 平均6天左右一起。频率太大。安全管理问题仍是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个因素, 加强生产安全管理, 防止职业危害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 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保障, 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2 企业安全管理思路

2.1 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转变

企业安全管理依附于企业的生产管理, 要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工作, 必须要从企业的生产管理着手, 改变原有的企业生产管理模式, 对于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忽视安全的重要性的做法, 逐步向现代系统管理模式发展, 强调安全指导生产, 安全第一的理念, 要求企业必须以安全为首要, 生产工作围绕安全展开, 国家现把安全生产作为衡量企业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因而, 企业生产管理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发展, 要根据企业的情况结合现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 引进先进的管理思路, 运用有效的综合管理方法, 例如引入5S管理、6δ管理、PDCA管理方法等, 实现企业生产管理的整体优化, 为企业安全管理奠定基础。同时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要从原来的事后追责模式, 转变为事前预防模式, 在事故发生前, 充分的分析事故存在隐患和因素, 引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对企业的危险源进行评价, 做到事故早发现早预防。

2.2 安全生产管理中人的因素影响

人是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执行者, 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于人员的违章、麻痹和不负责任造成的。故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必须以人为本, 从生产参与者抓起,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在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同时, 还要提高安全生产技能, 使员工具有自我安全意识, 同时能在突发事件中有应变自救处理能力。首先, 在企业中全面展开安全教育, 利用录像、培训班、学习班、考试和竞赛问答等方式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基础教育和告知安全事故应急办法, 教育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 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法规和遵章守纪教育, 使员工从多方位, 更深层次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其次是强化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 做到提前预防, 防范于未然, 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3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 必须从建立安全管理专职机构, 专人专管, 以及建立相互监督的机制, 明确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职责。在生产过程中, 生产管理者必须承担生产安全管理职责, 由专人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同时各相关部门设立兼职安全员, 负责监督各部门的安全生产, 分析和评价安全隐患因素, 督促各岗位工作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制度, 建立整体联动的安全管理体系, 实现企业生产安全管理PDCA有效系统管理, 完善安全事故的预警机制。 (P:计划, 从问题的定义到行动计划;D:实施, 实施行动计划;C:检查, 评估结果;A:处理, 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

2.4 现阶段必不可少的政府监管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 企业自身的管理是关键环节, 但是在现阶段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的环境下, 政府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加强政府监管, 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之一。政府必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政策调控力度、更新考核机制、改革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政府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 政府要完善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 从企业成立源头开始严控, 对于一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不准入的机制。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现有企业进行定期评估考核, 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强制性关闭, 对存在问题企业进行限期整改。其次, 政府要求协助企业, 建立科学的事故信息管理体系, 对各类安全事故隐患做一个全面系统的统计和分类, 从而及时掌握准确的安全生产动态, 及时发现倾向性问题, 通过统计信息探索事故发生规律, 探寻防范事故的方案。从全方位监督企业安全管理, 定期考核评估, 协助企业做好预警机制, 及时发现和有效防范事故发现。

3 结语

总之, 对于企业安全管理, 不仅要从企业自身管理模式进行转变,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 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将安全事故损害降到最低, 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同时政府的监管力度要不断加大, 严格做到不合格不准入, 才能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真正意义的安全管理, 有效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

参考文献

[1]孟祥华.生产安全管理重要性探索[J].科技向导, 2012, (6) :284.

论企业安全思想与安全文化 篇8

关键词:企业 安全思想 安全文化

0 引言

企业安全文化顾名思义是指企业(或行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企业安全进取精神: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而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条件、防灾避难应急的安全设备和措施等,企业安全生产的形象;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等,种种企业安全物质因素和安全精神因素之总和。安全文化要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了人的态度,影响了人的态度,但不能代替人的态度。而安全文化建设强调的正是以人为本,强调企业的安全管理理念要为广大职工熟知并形成自觉行动,也就是要让“安全第一”的思想根植于每一名职工心中。那是一个组织和组织当中的所有的成员,他的安全价值观、安全态度、所掌握的安全知识、所具有的安全技能和所养成的安全行为习惯和这个组织的安全氛围,这些加起来叫安全文化。

结合企业实际,搞好安全文化建设,应注重围绕“人”这一管理中心营造六种环境,即:管理环境、舆论环境、物态环境、心态健康环境、行为内控环境、人力资源环境。这六种环境的建设,也都是为实现安全文化根植到每一名职工的思想中、落实在行动上服务的。

1 建设良好的管理环境

“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主题确定后,企业的任何管理工作都要为这一主题服务。企业的各项制度的制定都应充分体现为安全生产服务,体现安全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包括与安全管理有直接联系的管理制度,也包括劳资、财务等方面制度,因为企业的任何管理制度都是和“人”有关的,都会对安全管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不能有任何一方面的偏废,否则就会“拆东墙、补西墙”。

2 树立舆论环境及氛围

要实现企业的安全理念为广大职工认同并变为自觉行动,就需要有强有力的宣传舆论环境作保证。安全文化建设既要开展一些轰轰烈烈的宣传教育活动来营造浓厚的氛围,更要注重开展能真正打动职工心灵、引起心理共鸣的深层次活动,如重温事故案例、现身说法、用发生在职工身边的事来教育职工等活动,更容易收到实效。

3 物态环境

安全管理的物态环境既包括安全管理制度保障体系,也包括企业的厂容厂貌、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与秩序等。安全文化建设是提升管理层次、达到长效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营造一个全员主动参与的安全氛围,培育一个监督制约与自主管理相结合的控制机制,使安全生产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推动安全工作稳步发展。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安全工作要落到实处,必须有一整套保证措施,否则安全工作势必缺乏动力和后劲。安全情况的多变、技术与环境的复杂性等因素,也决定了要使安全管理真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就必须在保证和监督两大体系的建设上下功夫。首先要落实安全责任制,形成良好的安全机制,把经济效益和单位、职工的利益结合起来,在安全上形成责、权、利的共同体,达到长效管理。其次是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管理”,坚持奖励、处罚和教育相结合,加强安全监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企业安全人员和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到现场、放到实际中去,减少形式主义,突出“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同时,良好的厂容厂貌、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与秩序也是安全物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使人的心态变得平和安静,减少急躁、紧张情绪,对于遏制人的习惯性违章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像目前很难彻底改掉随地吐痰的习惯一样,如果一个人身处十分洁净的场所,他的积痼也将自然受到限制,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

4 心态健康环境

安全文化是沉淀于企业及职工心灵深处的安全意识形态,它是企业职工对安全问题的个人响应与情感认同。安全文化之所以能弥补安全管理的不足,是因为文化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开展工作,减少因被动接受管理而产生的抵触情绪,形成职工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健康心态环境。

5 行为内控环境

安全无小事,安全文化建设要从日常小事、工作细节抓起,培养职工自觉遵守《安规》的习惯。一是把治理不规范行为与遵章守纪结合起来,约束职工的言行,教育职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二是把治理不规范行为与安全作业检修结合起来,培植良好的工艺作风和行为习惯;三是把治理不规范行为与安全整改工作相结合,减少事故隐患,使安全管理向深层次发展。文化恰恰能够管到一些制度管不到的空隙。比如说制度定得再精细,我不可能管一个人上班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上班,管理上无法要求和测量的。管理如果不能考评不能测量,这个要求是没有用的。

6 人力资源环境

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很高的管理水平做基础,从而对从事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断提高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努力培育一大批既懂安全专业知识、又懂安全文化建设的综合人才,并建立起人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全面提高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建立起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提供人力资源保证。要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本质。一是企业安全文化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把员工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也要把员工作为利益相关者,要尊重员工的自身价值,倾听员工呼声,反映员工意愿,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发挥员工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二是要用先进的安全文化知识武装员工的思想,针对不同文化层次,采取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方法,向员工灌输先进安全文化知识,引导员工树立安全意识,遵守安全制度,真正形成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的企业安全理念。三是在企业安全文化中,应摈弃陈旧错误的安全文化,从被动型、经验型的安全观转向效益型、系统型的安全观。

上一篇:区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自查报告下一篇:小数乘法分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