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双优,建设美好家园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创双优,建设美好家园(精选14篇)

一创双优,建设美好家园 篇1

多少年来,我们濮阳人以吃苦耐劳的精神,感动着大地,震撼着上苍,以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魄力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曾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国家文明先进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和国际花园城等荣誉称号,让我们为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可是光环退色后,我们迷茫了,思想迟钝了,我们濮阳怎么办?

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果断决策,准确把握形势,紧紧抓住思想解放这个总开关,在全市开展 “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旨在通过集中教育,使各级干部、广大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引导全市上下用新思想、新作风和良好的环境,加快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建设,得民心,顺民意。

我做为一名中原大化员工,一名普通市民,见证了濮阳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思想观念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深切感受了思想解放给我们公司带来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公司是随着濮阳市的成立而兴起,但是并没有随着濮阳的发展而壮大,固步自封,思想不解放,一度限入不能自拨的困境。自河南煤化成立后,我们开展了围绕“用心做事,追求卓越”核心价值观,进行了一系列思想大解放活动,统一思想观念,规范职工行为,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精气神有了,干劲足了,工作顺了,公司经营效益不断好转,11月已连续出现赢利新气象,中原大化正逐步走出困境,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濮阳市一创双优活动的开展正是思想大解放的体现,是濮阳开辟新思路,谋求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做为一名濮阳人深感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如何为建设美好、和谐濮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呢。一是要抓好学习,促进步。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智,非学无以立德”。通过学习提高境界,提高觉悟,提高业务能力,提高遵纪守法意识,提高为企业建言献策的水平。二是要找差距,上水平。查摆问题是关健,对照学习,找准自己存在问题,剖析思想根源,明确努力方向,高标准、高质量要求自己完成各项工作。三是要履行好一个市民、一个职工的义务。为使“一创双优”、公司“大干50天,再减亏3000万元”活动的取得良好的效果,使所有濮阳人都拥有“家园意识、和谐意识、赶超意识”,积极行动起来。与市委和公司安排部署协调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目标一致,齐心协力。做到“讲学习、讲团结、讲自律、讲和谐,讲实干、讲效率、讲奉献”,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为河南煤化集团安全高效挺进世界企业500强而努力奋斗。

经济运行部赵银菊

一创双优,建设美好家园 篇2

阳春3月, 5 000余名代表、委员再次相聚北京, 虽然气温比往年“两会”时节略低, 但代表、委员们的热情却丝毫未减, 各族各界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在一起, 共同为伟大祖国的更好更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

几年来, 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向好, 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从今后长期的发展看, 农业和农村的稳定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是一项既重大又紧迫的任务。2010年,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仍在显现,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很多。稳定粮食和农业对稳定物价、管理通胀预期至关重要, 增加农民收入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意义重大。要在连续6年增产、增收的高基数上, 在气候、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情况下, 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任务十分艰巨。令人鼓舞的是,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2010年, 国务院将更加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温总理强调, 国家将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稳定粮食生产, 扩大油料种植面积, 增加重要紧缺农产品供应, 大规模开展粮棉油糖高产创建, 大规模开展园艺产品生产和畜牧水产养殖标准化创建, 保障“米袋子”、“菜篮子”安全。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增加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 中央财政拟安排补贴资金1 335亿元, 比上年增加60.4亿元。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继续实施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 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加强对产粮大县、养猪大县、养牛大县的财政扶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支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推动生产与市场对接。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温总理着重指出, 政府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 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 183亿元, 比上年增加930亿元, 地方各级财政也要增加投入。以主产区为重点, 全面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以农田水利为重点,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大中型灌区的配套改造, 扩大节水灌溉面积, 建设高标准农田, 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以良种培育为重点,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 实施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乡镇和区域性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2010年农业农村政策要点已经凸显, 让我们一起努力, 建设共同的美好家园!

在黑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 篇3

2005年金秋十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全会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像一声冲锋的号角吹遍了大江南北,也激发了广袤黑土地上千万民众的满怀豪情,开始谱写了建设美好家园的新的历史篇章。

运筹帷幄科学谋划宏伟蓝图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短短的5句话20个字,内涵深刻、内容丰富、目标明确。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如何按照这5句话20个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任省长王珉指示,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统领“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立足省情实际,着眼长远发展,以科学系统的规划为先导,探索具有吉林特色的建设道路和建设模式。按照省领导的指示要求,时任省农委主任王守臣立即组织力量,着手研究谋划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就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闭幕不到一周的时间,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开始进入了酝酿编制程序。

2005年岁末,北国大地寒风瑟瑟,白雪皑皑,省农委的办公楼里却灯火通明,彻夜未眠。大量的调研素材堆积如山,各路意见建议蜂拥而至,研究讨论之声此起彼伏。2006年1月6日,历经70多个日日夜夜,几经征求意见、反复论证修改的《吉林省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纲要(草案)》摆在了参加省委常委会议的领导面前。与会领导一致表决通过《实施纲要》,并决定以2006年省委一号文件形式迅速印发各地各部门。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省里的总体规划出台以后,各级纷纷而动,各市(州)、县(市、区)着手编制实施细则、方案、意见,乡(镇)村两级开始编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一些县(市、区)着眼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开始编制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并按照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新农村建设。四年来,全省所有县(市)全部制定了县域镇村体系规划,302个建制镇、2689个行政村编制了建设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完备的规划体系和建设方案,不仅勾画了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凝聚了各方面力量,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的科学建设,使新农村建设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以点带面形成梯次推进格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的历史背景下推进的一项新的宏伟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以借鉴,况且各地的情况又千差万别,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按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要开好头、起好步地要求,省委、省政府决定,吉林省新农村建设要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分层实施,防止大轰大嗡,急功近利,确保良好开局,取得实效。按照这样的工作思路,2006年和2007年在充分考虑各地农民意愿、经济实力、建设基础、乡风民俗、区域布局和组织能力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全省启动实施了“百镇千村”试点建设,102个建制镇、1127个行政村(国有农场)作为先行试点,率先进行新农村建设,在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标准模式、途径措施、配套政策等10个方面进行了摸索实践,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两年的建设,使试点村镇发生了重大变化,周围的乡镇和村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纷纷要求加入新农村建设的行列。通化县委书记庞庆波说,“我们不仅要建设好试点村镇,更要在全县范围内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快建设步伐,让新农村建设成果惠及全县人民。”此言一出,东辽、敦化、双阳等县(市、区)也纷纷要求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鉴于此,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8年开始全省新农村建设由试点阶段全面转入深入实施阶段。恰逢此时,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的新要求,我省的建设思路和安排部署与中央要求不谋而合。

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凝聚各方面力量,加快建设步伐,2008年5月,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意见》,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这两个文件,犹如滚滚春雷响彻吉林大地,再次激发了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干劲和热情,全省新农村建设由试点村镇全面转向千村推进和整县推进,推进覆盖面大大扩展。四年来,全省共启动建设了3331个村、108个镇、10个整体推进县(市、区),分别占全省行政村、建制镇和县(市、区)的35.8%、25.5%和16.7%,形成了点面结合、梯次推进的建设格局。

多方投入建立合力共建机制

众人拾柴火焰高,万人划桨开大船。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步骤,是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民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参与和支持。为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集中投入到新农村建设,早在2006年初,省委、省政府就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通过打造社会合力共建新农村的“四驾马车”,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帮扶工作机制和政策机制。

其一:健全的组织机构。省、市、县三级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相关部门参加的新农村建设领导组织机构,总数达到71个,其中常设机构33个,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制定、综合协调、指导调度、监督检查的作用。四年来,省、市、县三级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到点调研和现场办公累计达19160人次,平均每年4790人次,每年每个新农村建设点都有4名以上领导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领导重视程度之高、下的力量之大、解决问题之多,前所未有。

其二:多元的投入机制。为了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从新农村建设伊始,就注重发挥省级专项资金的引领带动作用,采取奖励、奖补、整县推进、部分项目定额补贴等有效办法,有效带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投入热情。四年来,省级专项资金累计投入7亿元,市县投入、部门投入、集体和农民投入、社会各方面投入大幅增长,促进了涉农资金项目整合,带动各方面投入128.16亿元,省级专项的放大效应达到1∶18.3,形成了新时期农村建设投入的新机制。东辽县通过“奖补”每年整合涉农资金2000多万元,带动农户投入1亿多元。

其三:有效的帮扶制度。为充分调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通过领导联系、部门帮扶、大专院校支持等办法,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帮扶责任制,使各方面责任规范化、制度化。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50多名省级领导、185个中省直部门单位、26所大专院校通过对接明确了帮扶责任。市(州)、县(市、区)参与帮扶的领导1810名、部门单位4898个。通过建立帮扶制度和落实帮扶责任,整合了力量、资源和投入,形成了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四年共落实帮扶资金13.9亿元。

其四:完备的政策体系。从2006年到2009年连续4年的省委1号文件,从最初的《实施纲要》到具体的《政策意见》,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由宏观要求到实际操作,一步比一步细化,一步比一步实化。正是通过这“四驾马车”的合力拉动,形成了一整套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有效建设机制,进一步促进了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向农村转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持久动力和坚强保障,使我省新农村建设稳步向前推进。

全面发展着力打造崭新面貌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缺一不可。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八新”建设任务,统筹谋划,合力施治,使沉寂多年的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呈现出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共同增长,社会建设和环境建设共同进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发展的可喜局面。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发展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和重要支撑。四年来,全省新农村建设村镇共完成产业项目12140个,总投资344亿元,其中,农业项目3470个,工业项目1285个,商贸项目648个,休闲旅游项目229个。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1764个。新建设牧业小区524个,发展棚膜蔬菜(设施农业)21万亩。产业项目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多数试点(推进)村镇已由偏重粮食向粮、牧、特均衡发展转变,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进一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全面加强。四年来,新农村建设村镇共完成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6521个,总投资157.3亿元。修建道路15540公里,完成饮水工程建设(改造)1499个村,建设沼气、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34288户,改造农村泥草房66299户,修建村部1586个、文化活动室1593个、农民夜校978个、卫生室1664个,基本实现了安全饮水、有线电视、电话信息网络、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全覆盖。

——农村面貌大为改观。环境面貌既体现一个地方的精神面貌,也体现一个地方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四年来,全省各地坚持以开展环境整治月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农村绿化、美化、亮化,完成绿化林带13022万延长米,建设休闲广场919个,安装路灯24033盏,修建排水沟渠48346公里、桥涵521个,改围墙80496万延长米,建垃圾集中处理站点30706个,建卫生厕所31.2万个……农村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新风正气正在形成。四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发,加强了农村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宣传培训、树立典型、星级文明户评比等活动,在省里实施万名村干部培训的基础上,各地开展专题宣传8882次,培训基层干部群众73万人次,农民知识层次、道德修养得到了明显提高,崇尚科学、团结友爱、家庭和睦、民风和谐、勤劳致富的新风尚正在形成。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四年来,各地通过内部挖潜和外部拓展的办法,增加农民的生产收入和工资收入。农民收入结构呈现多业进财、多渠道增收的新格局。2008年省级2182个试点(推进)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780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7%,年增长12%,高于全省4个百分点。

——民主建设不断加强。加强村级民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四年来,各地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狠抓村级领导班子建设,选用了一大批事业心强、能干事、作风正派的村级带头人。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训计划和人才服务新农村项目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不断强化。

高瞻远瞩大踏步迈向新征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首1500个日日夜夜,勤劳淳朴的吉林人民用智慧和汗水改变着家乡面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面对更加美好的未来,为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实现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省委、省政府着眼于农村改革发展和吉林全面振兴大局,决定从2010年开始,在县域突破和百镇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新农村建设再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千村示范。从2010年起,用三年时间,在全省选择基础相对较好、人口相对集中、空间布局相对合理、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1000个示范村,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强化基础,完善功能,带动周边村屯发展。到2012年,示范村基本完成阶段性建设任务。建设规划科学合理,生产、生活、商贸、休闲等功能分区布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完备,村内道路、安全饮水、供电、清洁能源和泥草房改造实现全覆盖;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广播电视、信息通讯、文化体育、医疗卫生、人口计生、消防安全、科学普及和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产业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农村服务业配套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00元,年递增12%以上;农村人口质量和农民素质普遍提高,精神面貌大为改观;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全面加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创建平安村屯;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村屯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基本具备辐射带动周边、聚集要素和吸纳人口的空间和能力。

在千村示范的基础上,按照分层推进、梯次跟进的原则,着眼于构建新型村镇布局体系,再规划一批重点村,进行巩固、完善和提高,从2013年起,分阶段将这批重点村打造成示范村。到2020年,使这些示范村成为联结城乡、辐射周边、功能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

——万村提升。全省现有1万多个村级单位,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的同时,到2012年,全面完成以清垃圾、清粪堆、清柴草、清路障,改院、改厨、改厕、改圈,绿化、美化为内容的“四清、四改、两化”综合整治任务,村屯绿化覆盖率达到25%以上,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全面形成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环境。

通过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到2020年,把示范村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服务健全、文化生活丰富、管理民主规范的农村新型社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整体实力和效益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年递增10%以上。其他村在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推进合村并屯、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实现合理布局,协调跟进,农村面貌整体改观,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创双优总结 篇4

“一创双优” 活动日常推进阶段

工作总结

我校高度重视 “一创双优”活动日常推进工作,把 “一创双优”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与全市重点工作文明创建相结合、与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有力的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近段时间学校处于放假时期,但是学校领导经过研究,全体教师于8月25日就早早的归校,开展日常工作,现将近段时间以来“一创双优”日常推进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思想重视,成立日常推进领导小组,制定各种活动方案,为扎实开展活动奠定基础。

为进一步加强对“一创双优”日常推进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小组,并对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详细的工作分工,同时要求领导小组要坚持 “三个带头”,不仅要当好领导者、组织者,更要当好教育者、引导者、工作的促进者。为使日常推进工作有条不紊,学校根据上级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先后制订了《2011“一创双优”活动日常推进阶段工作方案》和“创新思想观念大论坛”、“优化教师作风大竞赛”、“优化发展环境大聚焦”等工作方案。工作方案中,提出了对日常推进阶段的工作要求,明确了抓党员教师的学习、突出办好“创新思想观念大论坛”,抓学校效能建设、深入开展“优化教师作风大竞赛”,抓舆论监督、进行“优化发展环境大聚焦”,抓整治工作、切实加大查摆整改力度,抓重点工作推动、以活动促进工作,抓考评,确保活动扎实开展等六个工作重点。使各项工作提出了具体任务和要求,明确了时间节点,保障了活动的扎实开展。

二、围绕中心工作,扎扎实实搞好日常活动建设。

1、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活动,用正确的思想和舆论引领广大教师发展、成长。

9月7日,我校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市六次党代会会议精神,本次的学习形式坚持集中学习与讨论相结合,学习的过程中强化了督导,学校党支部要求每个党员笔记整洁、工整,不走过场,注重了学习的实效性。

2、围绕全国卫生城市检查工作,组织开展好志愿服务活动。9月1日,为了迎接全国卫生城市检查,我校派出20余人的志愿服务小组上路执勤,负责清理执勤路段的垃圾和广告,在清理垃圾的过程中,服务队员们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他们认真负责,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不放过任何一片纸屑,在他们的努力下,所执勤路段变得整洁干净。

3、组织开展好教师培训和座谈会,助教师专业成长。

8月25日至29日,新学期开学前,经校委会研究,对教师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全员培训,努力提高教师师德素养,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次培训采取集中学习和分组讨论相结合,培训的内容有:一是我校宋风云校长作了题为《华龙区实验小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专题报告,号召全体教师以优秀为榜样,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气魄,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二是观看名家陶继新、于漪教授的讲座录像——《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三是各科语数教研组长组织学习课程标准、制定出工作计划、疏通教材、备课、撰写教案等;四是由我校副校长孙凯庚作《浅谈“草根式”课题的研究》的知识讲座。此次活动围绕我校新学期工作、教师队伍建设进行,对于创新工作思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我校每学期开学前都要举行类似的“教师培训”活动,是学校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教师教育教学个性化发展,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而推出的一项举措。

除此之外,8月31日上午,我校陆续召开了名师、高级、青年三级教师座谈会,旨在动员广大名师和骨干教师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高级教师发挥其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作用,促进青年教师不断专业化成长。会上,副校长孙凯庚结合我校的三年发展规划就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作了简要说明,提出了我校名师、骨干教师的发展规划,青年教师的培养规划,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师给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并要求各个教师就自己的优势、不足、定位的目标及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完成目标作了充分的交流,交流过程中,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既充分肯定了自己的优点,也毫无遮拦的说出了自己的不足,有些老师还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和指导性意见,在整个座谈活动中,气氛热烈而不噪杂,关系融洽而和谐,他们的意见虽然所见斑驳,但从他们的交谈中不难感觉到,我校的教师教师已经磨砺核弹,都在努力为我校的特色办学谱写新篇章。在认真听取了广大教师的交流之后,宋风云校长就教师的发言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总结,对教学中有独特个性的老师进行了表扬,并对名师和骨干教师提出殷切的希望,希望大家摒弃共性,彰显个性,在教学中突出特色,多学习,多积累经验,引领教师快速成长。

4、成功组织召开一年级新生家长会。

为进一步增进家校之间的联系,促进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更好的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我校于2011年8月31日下午3点召开了一年级新生家长会。本次家长会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副校长孙凯庚介绍学校的总体情况后,向与会家长作了精彩的讲话,并对家长提出了几点殷切希望和要求,就如何更好地培养孩子,家长如何正确定位,如何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讲解。第二阶段由各班班主任、辅导员与家长作进一步的沟通交流,各班班主任、辅导员和家长一同探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习惯等问题,架设起了学校与家庭的桥梁。此次家长会拉近了学校和家长的距离,使家长们对学校管理、家庭教育等方面有了认可,为我校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5、顺利举行2011——2012第一学期开学典礼,为学校日常工作的推进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9月1日,寂静了近两月的校园再度迎来欢声笑语。度过了一个快乐、充实的暑假,同学们重返校园,用朗朗的读书声、坚实的跑步声和充满活力的欢闹声打破校园的宁静。上午8时,全校师生聚集在操场,怀着喜悦而激动的心情,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一队由十佳少年组成的升旗手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的开学典礼隆重的拉开了序幕。首先,作为主持人的孙凯庚副校长代表学校作了新学期致辞,并隆重介绍了本学期的新进教师,然后要求新教师、十佳少年以及教师代表分别作了发言,他们的发言情真意切,分别提出了自己在新学期的奋斗目标和表达了努力工作的决心。紧接着,宋风云校长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在讲话中回顾了我校在过去的一学期里取得的成绩,对上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勉励同学们要积极进取,奋勇前进,争取更大的进步,最后,副校长张会民同志宣布了上学期教师的获奖情况。

5、以“石榴熟了”为主题,开展采摘和品尝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校园的精神。

金秋十月,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在这个硕果累累的季节里,我们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石榴采摘”活动。在采摘活动中,由每个班派出两个品学兼优的少先队员随着学校的统一安排,有组织、有秩序的进行了石榴的采摘活动,他们在过程中不但享受了采摘的乐趣,同时也感受了收获的喜悦。最后由学校统一安排,把采摘下的石榴发放到了每个学生的手中让他们品尝。此项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的信心,增添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

“一创双优”学习心得 篇5

张爱国

我市开展“一创双优”活动已经一段时间了,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收到的触动很大。现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心得。

本次活动要求:广大干部职工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思想观念进一步更新。通过集中教育活动,破除自我满足、不顾大局、僵化保守、脱离实际、追求享乐、本本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观念;树立创新学习、科学发展、敢为人先、顾全大局、求真务实、廉洁自律的理念。当看到自我满足这个词语时,心中触动很大。我明白作为一名干部永远不能有自我满足的心态,但是却从未静下心来反省自己,借助“一创双优”学习的这股东风,我要给自己准确定位,给自己制定一个“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的发展计划。

首先,我要自我反省、寻找差距。二十年来,我在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自己不能沾沾自喜、固步自封。段喜中书记说: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了进步的尺度。我要以这次“一创双优”活动为起点,不断解放思想,“每日三省己身”查漏补缺,完善自己,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其次,我要善于学习、内强素质。讲学习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非常重要。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学习的方法,讲究学问的道理也因此而著称于世。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俗话也说: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我们要秉承这种理念,继续发扬光大之。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年代,知识日益更新,发展日新月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这些都要求我们不断充实自我,不断自我更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才能跟上队伍,不被时代所抛弃。计划生育工作比较繁忙,突击性随意性很强,这就要求我们要发扬“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先挤出时间来学习,先学会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树立“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思想,按照这个要求,我要多读理论性文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多钻研业务知识,使自己成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通过博览群书,来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拓宽视野,更新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不断地增加自己的文学修养,改进、改善工作方法。

“一创双优”学习心得 篇6

王贯智

自中心校召开“一创双优”提高阶段动员会以来,我校进行了数次集中学习,认真学习了段书记在中共濮阳市委六届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聆听了陈跃潭老师关于评选十大教育新闻人物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报告,倾听了教务处孙主任做的《教师职业道德》讲座。短短的数天,我的心灵得到了数次洗涤,可谓激潮澎湃,心潮难平。

从段书记的讲话中,我明白了什么是务实;从陈老师的报告中,我感受了什么是奉献;从孙主任的讲座中,我知道了教师为什么要敬业。结合自己的工作,我又一次庆幸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教师尽管辛苦,但演绎着精彩,能处处体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段书记在讲话中讲到,没有务实的工作作风,是干不成事的,工作不能摆花架子,玩虚套子,只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才能有所成绩,多么诚恳的话语。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这样,自己面对的对象是求知的学生,如果态度不踏实,何谈工作有起色。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命运如何,全掌握在教师的手中,可见这一职业多么重要。我们要对学生的前途负责,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工作中来不得半点虚假,容不得丝毫懈怠。

一位位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时时打动着我的心,感动着我,震撼着我,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甘于清贫,淡泊名利,用点点滴滴的的普通小事,彰显着自己的伟大与崇高。对照自己,有时遇到学生的不听话,学生的不理解,成绩的不理想,自己喊屈抱怨,对学生厉声斥责,思想上产生过逃避困难的念头,这是何等的不应该。教师就应该讲奉献,奉献自己的学识,奉献自己的无私,奉献自己的真诚,用包容的心去原谅学生的过错,付出自己的全部去激励着学生前行。

教师最主要的是爱岗敬业。只有热爱这份工作,才会产生工作的动力,才会给自己施加压力,工作中就不会畏畏缩缩,胆胆怯怯。爱岗敬业,意味着敢于担当责任,不惧怕挫折和困难,为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而贡献。

本学期,我庆幸自己来到了久仰的华龙区二中,这所学校风清气正。通过两个月的工作与学习,使我真正感受到这个集体的伟大与团结,上至领导,下到教师都恪尽职守,默默奉献。生活在这样温暖的大家庭里,自己没有理由不拼搏,自己没有理由不进步。我时刻牢记着自己的誓言:既然选择了讲台这一舞台,就应该使每一次表演都精彩!

一创双优,建设美好家园 篇7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是十二五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强化农业农村建设的新的着力点。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现代化无论作为过程还是目标, 本质上就是把城乡二元结构转变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城乡二元结构既抑制了农业、农村的发展, 反过来又使城市发展落后, “三农”问题缺乏解决基础。农村和农业自身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世界上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 尤其是韩国、日本等国的经验表明, 在现代化建设的初、中期阶段, 必须强化农业和农村的建设, 弥补现代化建设的短腿, 为最终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进而实现现代化必须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

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提出, 经济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 但其本身不是发展的目标。包括广大农民在内的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则是农民幸福生活的载体和重要内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全体人民分享。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就是为了让农民分享发展的成果, 进而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也丰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模式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通俗地描绘了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的情景。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也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提升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涵盖了农村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等内容, 农民的幸福生活不仅包括了在生产发展基础上的生活富裕, 还应当包括农民更有尊严, 农民对自己权益的维护和参与民主决策的能力和程度的提高等内容。十二五时期, 不仅要通过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让农业的比较利益提升、农民收入增长, 同时还要加快农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 公共设施的建设, 加快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要认真总结和承续十一五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和教训, 反思和调整诸如“一刀切”地撤销和合并农村中、小学, 从而导致农村地区所享有的教育资源更加缺乏, 农村人口被高等教育边缘化及以“大树进城、污染下乡”为特征的城乡环境治理和保护差距继续拉大、农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犯等有悖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初衷, 与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南辕北辙的政策。无论将来我国城镇化达到多高的水平, 在相当长的时期仍然有几亿农民要生活在农村, 农村仍然是他们生活的家园。所以,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既是十二五时期“三农”政策的紧迫任务, 又是一个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过程的长期战略目标。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标志着我国城镇化战略向“两条腿”走路的方向调整, 更有利于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协调互动。

城镇化是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战略, 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利器,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是被我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进程所验证的真理。一定意义上讲, 城镇化就是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人口的减少, 居住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增加的过程。城市化率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提升城镇化率也是我国城市化战略的一个主要追求。十一五期间, 我国城镇化率由17.92%增加到46.6%, 在十二五期间, 每年还要增长近一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将超过50%。一方面,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仍然滞后, 因为人均收入水平与我国相近的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周边国家城市化率已在60%以上;另一方面,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导致城镇住房、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地下管网设施、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城市管理设施远赶不上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步伐, 不仅使城市居民, 尤其是使进入城镇的农民, 更深受这些“城市病”之苦。事实上, 类似的城镇化风险在世界范围内也出现了。2010年全世界有14亿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生活在边缘化的状态, 居住在非正式聚居区, 缺少可降低灾害风险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 从来到城市第一天开始就直接成为最脆弱的群体。鉴于此, 世界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发表的《2010年世界灾难报告》提出, 说服和阻止大量人口拥入城市, 让人们留在农村来应对城市化进程加快面临的巨大风险。这个变化对我国城镇化的启示是, 我国未来的城镇化应该帮助进城农民提高工作技能, 增强收入保障能力, 在获得城镇户口的同时还要享受到城镇户口所赋予的公共服务, 防止农民变市民、市民变贫民的恶性城镇化。同时, 应当调整我国的城镇化战略, 实行让农民进城和把农村建设成为幸福美好家园的“两条腿”走路的城镇化战略。

此外, 城镇化是城市和农村互动的过程。城市和工业发源于农业和农村, 但城市和工业发展起来以后并非自然地就要支持和反哺农业和农村, 而农业和农村的基础性和弱势性又决定了城市和工业必须对其反哺和补助;但是, 农业和农村又不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工业和城镇的支持和带动, 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反过来又会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和保障。所以, 把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们到城市来是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 如果农村成为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显然很多的人也会留在或迁往农村。农民到城市来一个很大的动因是让自己的子女接受现代教育, 让自己享受城市文明。如果能够把城市文明建设到农民的家门口, 在农村就能够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城市文明, 那么, 大量人口涌进城市的弊病就能够比较好地解决。而现在随着信息化技术为代表的科技进步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提供了可能性, 例如通过远程教育和医疗就可能让农民就地享受城市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摘要: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是十二五期间“三农”政策的一个新目标,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的着力点, 丰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 标志着我国城镇化战略向“两条腿”走路的方向调整, 有利于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一创双优,建设美好家园 篇8

在第36个世界环境日之际,世界自然基金会将首个“自然保护杰出领导奖”授予贾治邦,以表彰中国政府及国家林业局为中国的生态建设与保护付出的卓越努力和贡献,感谢国家林业局在中国的森林和湿地可持续管理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网络上所作的工作。

硕果——中国林业对全球生态建设和保护事业贡献重大

中国林业是全球生态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中国林业发展对全球生态保护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保护,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林业建设,不仅为改善中国生态状况、保护中国自然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全球生态建设和保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我国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工程,组织动员全社会广泛开展植树造林运动,极大地推进了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贾治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些年来,全国造林绿化步伐明显加快,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近几年年均造林660万公顷,累计退耕还林866.6万公顷,封山育林1333多万公顷,有20%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天然林保护工程使9533万公顷森林得到有效管护,累计减少森林资源消耗4.3亿立方米。目前全国森林面积已扩大到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1%,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5325.7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

“同时,还不断强化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把资源管理工作纳入了科学化法治化的轨道。” 贾治邦说,多年来,我国把自然保护区建设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之一,不断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目前,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2349处,其中林业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区1706处,面积达1.2亿公顷,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2.6%。林业部门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使全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45%的自然湿地、85%的野生动物种群、65%的高等植物群落、20%的天然优质森林得到了有效保护。

思路——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自然保护组织一直关心并大力支持中国林业事业,积极来华实施各种规模的自然保护项目,为中国的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贡献力量。”贾治邦说,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开展林业对外经济合作、科学技术合作、专项合作,以及履行国际公约,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国家林业局已同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工作联系和合作关系,同34个国家签订了部门间林业合作协议,代表中国政府同8个国家签署了10个政府间协定,与24个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秘书处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在林业发展战略和林业建设的优先领域,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国际科技合作。同时,中国政府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参加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和相关国际进程,推进了世界林业的发展。

1980年以来,中国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建立并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实施了一大批富有成效的自然保护项目。据不完全统计,仅2000年以来,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向中国提供了约2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援助,并以其他形式支持中国的自然保护事业。近些年,双方的合作更加密切和深入,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项目已由最初的大熊猫保护扩大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与水资源保护、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等诸多领域。这些合作项目对中国林业建设,特别是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和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前景——生态建设任重道远

中国林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限制,林业建设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难题,加快林业发展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生态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从整体上来说,中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国家,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依然薄弱,木材及林产品供需矛盾还在加剧。特别是在生态产品供给方面,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贾治邦表示,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有信心和决心,通过全体务林人的共同努力,把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好、建设好,使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新鲜。

“一创双优”个人心得 篇9

自11月1日全县深入学习“一创双优”活动开展以来,根据乡党委、政府的学习安排,“一创双优”活动在全乡上下各级组织和干部群众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一时间“一创双优”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热议的话题。

“一创双优”就是创新思想观念、优化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是段喜中书记到濮阳任职后开展的一项重要学习活动,它是新形式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的优良传统,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树立良好形象,创造工作业绩,打造发展环境的关键之举,也是管理、教育党员干部的一种有效形式。

经过乡党委、政府的动员部署、制定方案、集中学习等几个重要步骤,使全乡的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都为之一新。通过前期的学习,我对本次“一创双优”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我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各级基层组织对党中央提出的创先争优活动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这一切使我清醒的认识到这次“一创双优”活动是对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化和延续,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的有效手段,是优化发展环境的的保障措施。只有我们的干部有了活力,整个党组织才会有生机、有活力,只有我们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的经济才能得以迅速增长。

其次,我以为“一创双优”活动是段喜中书记领导我们濮阳市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党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其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濮阳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可靠的保障。为此,张庄乡计划生育工作队员在学习“一创双优”活动中都在努力改变、改善自身形象,打造优质服务环境。在11月份的健康检查活动中,使受检育龄妇女得到亲人般的关怀和春天般的温暖,督促着计划生育工作队员在政治素质上有新提高,业务能力上有新突破,工作作风上有新转变,各项事业都有新的进步和提高。[课件]

再三,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使我深刻领会到“一创双优”的精神实质。虽然“一创双优”活动内容很简单:创新思想观念、优化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但是,这是加强和改进干部工作作风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进干部管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一项重大管理举措。前几天,11月9日,在我们张庄乡召开了市计生委的刘朝瑞副主任参加的全县计划生育基础工作台账管理规范现场会。在这一特殊时期,开展的“一创双优”活动对我们乡的每一个计划生育队员来说都有着超乎寻常的现实意义。

“一创双优”整改措施 篇10

在这次主题实践活动过程中,按照自己找、别人帮、上级点的原则,为加强我处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的难得机遇,当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习提高,开拓创新 通过“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我将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突出学习重点,完善学习机制,创新学习法,将终身教育贯彻于日常工作之中,把边查边学边改 贯穿整个集中教育活动的始终。一是切实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坚定正确的理想观念,保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二是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注重学习,不懂就问,注重学习各类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注重学习笔记和心理体会,提高学习的质量。

(二)爱岗敬业,转变作风 在工作中要克服各种不符合党性的思想,发挥主人翁精 神,义无返顾投身到党的各项事业中去,切实改变过去那种 等靠指令被动局面。以高度的革命热情、旺盛的革命斗志、科学的工作态度、积极的主人翁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勇于改革、勤于创新,特别是对新时期新形式如何发挥党员 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要有明确目标。善于思考,乐于探索,为开创范镇财政工作新局面做出积极贡献。

(三)脚踏实地,投入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

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更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我将按照工业立镇、农业稳镇、商贸活镇的战略,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心里装着范镇的前途,以服务全镇财政中心工作为已任,把个人得失抛在脑后,为建设和谐范镇做出积极贡献。

一创双优演讲稿 篇11

今天,我很荣幸地站在这个演讲台上,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爱我家乡,共建美丽新濮阳”这个话题。我叫,来自,我演讲的题目是《落实“一创双优”活动,共建美丽新濮阳》。

作为一名80后的濮阳人,我和濮阳市共同在成长。1983年建市以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濮阳的各项工作蒸蒸日上,无论是“以工兴市”带来的巨变,新农村建设呈现的新貌,精神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还是城市创建取得的硕果,我市的城市规模、经济结构、社会环境、文化品位等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发展,无一不彰显着濮阳人的精神风貌——“自强不息、团结拼搏、争创一流、奋发向上”。

我们濮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们濮阳文化底蕴深厚,是享誉世界的“中华龙乡”,我们濮阳人勤勤恳恳、自立自强,脚步铿锵,曾经的荣誉“七城二奖”是多么的辉煌!这些都是我们的“金字招牌”,值得我们去骄傲,值得我们去炫耀,值得我们去宣扬。确实,我们曾经的努力,使濮阳的名字,首次在我国的中西部崛起,一度在中原大地上叫得那么响亮!

这样的情景时常历历在目,这样的画面到现在仍记忆犹新,这样的场面是何等的令人向往。但是,到今天都已经是过去了,去年,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将我市与周边六市的人均指标进行了对比,无论是省内还是省外,这些城市都冲在了我市的前方。

我们已经被甩在了后面,曾经多么耀眼的城市“名片”褪色了,黯淡了,这只说明了一个道理:不进则退、不兴则衰、不发展就会被边缘化。为了濮阳发展的宏伟蓝图,打碎制约濮阳发展的瓶颈,打开制约濮阳发展的总开关,全市上下深入开展“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目标是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

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的程度,决定着濮阳经济发展的速度,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发展环境的优劣,关乎着招商引资的关键。

为了濮阳的发展,我们需要振奋精神、统一思想;

为了濮阳的发展,我们应该开拓进取、迎难而上;

为了濮阳的发展,我们必须发扬“六超”精神、鼓足干劲、创新思想。

作为青年的我们,平凡的岗位,需要我们付出,火热的生活,需要我们付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大家一起付出力量。我们的青春是有限的,但有限的青春却因为我们的奉献变得充实、久远。工作着是美丽的,凭着岁月赐于我们的年轻臂膀和满腔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濮阳的建设中去。

同志们,只要我们全市上下,劲儿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乘势而上,濮阳的明天一定更加富裕、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一创双优理论文章 篇12

高度感悟“一创双优”活动

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社会发展大势所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濮阳是不断进步着的人类文明一部分,更是一处大势所趋不停发展的经济社会。“民生”为目的,“民政”为保障,“民情”为基础,“民愿”为精神,“富裕、和谐、美丽”是人民追求的现实社会生存发展的幸福境界。今学市委段喜中书记在全市“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感悟颇丰,抒发心得如下:

一、阐明“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的必要性

1、濮阳市当前的形势分析:

段书记讲:“当前的濮阳面临着兴衰进退的重要关口,也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市干部群众人心思变、人心思干、人心思发展的愿望异常高涨。” 第一,濮阳既有发展,也有差距。第二,濮阳既有优势,也有问题。第三,濮阳既有机遇,也有困难。

面对这种新的形势、新的发展时期,只有全市上下横下一条心,背水一战,团结实干,用超过别人的付出和代价,才能有效推动濮阳的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2、开展“一创双优”活动的依据: 段书记讲: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开展这个活动,正是顺应了濮阳发展需要,顺应了群众愿望。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发展环境,是决定任何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好与坏、快与慢的三个重要因素。开展“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既符合我们党始终坚持和遵循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又符合濮阳当前的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开展“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目的就是想通过这个载体,使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进一步解放、观念进一步更新、作风进一步转变、环境进一步优化,使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更加统一、精神更加振奋,形成更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新时期,加快推进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建设。

(1)、创新思想观念的重要性。学习、认识的程度决定着思想观念的解放程度,思想观念的解放程度决定着发展的思路和出路,最终决定着发展的水平和成效。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每一次跨越式发展,都得益于思想的解放,得益于观念更新和思路创新。要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可谓十分繁重:既要赶超全省的平均水平,又要在与周边地市的竞争中崛起;既要追求发展的速度,又要注重发展的质量;既要实现经济富足,又要追求社会和谐;既要塑造良好的城市外在形象,又要提高市民的内在素质;既要坚持我们现在推动工作的好做法、好措施,又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如果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夜郎自大、盲目乐观,状态萎靡、死气沉沉,要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就只能是空谈。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在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上下大工夫、下真功夫,不断拓展思想的宽度,提升思想的高度,加大思想解放的力度。

(2)、优化干部作风的重要性。作风建设应包括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始终充满朝气与活力、经得起风浪考验和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党员干部作风扎实不扎实,群众满意不满意,直接关系一个地方党和政府的形象,也关系着一个地方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就我市来讲,党员干部的作风整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认真抓干部作风建设,就势必损害党群关系,势必影响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因此,全市各级党组织都要切实增强抓好作风建设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从领导做起,从解决问题入手,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3)、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性。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地方的基础设施、城市功能、城市形象等;“软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地方的干部作风、市民素质、政策制度、政府效能、政府诚信度、治安环境等。环境是吸引力,是生产力,环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很大程度上依靠外来资金和项目加快发展,以优化发展环境为主的竞争尤为激烈。哪个地方的发展环境优越,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就会向哪个地方汇集,从而也就为哪个地方带来发展先机。开展“一创双优”活动,着力营造“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投资形象”的浓厚氛围。

3、“一创双优”的内涵与辩证关系:

(1)、“一创双优”包括“创新思想观念、优化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三个方面。从内涵上讲,创新思想观念,就是要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科学发展意识,破除影响和制约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体制、旧机制,扩大改革开放,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优化干部作风,就是要强化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大局意识,提高服务发展的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有作为的干部队伍;

(3)、优化发展环境,就是要着力营造优质高效的行政环境、公正严明的司法环境、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4)、以上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作用,但其目的是一致的。具体讲,创新观念是前提,优化作风是手段,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发展是目的。思想解放、观念创新的程度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工作作风的好坏决定着推动工作的力度和效果,发展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竞争力和对外形象,同时也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二、明确“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基本要求

1、“三个带头”,全民参与:

“三个带头”:市委常委带头,市级领导干部带头,各级各部门的“一把手”带头。市委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市委常委、市级领导干部和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的“一把手”,一定要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推动集中教育活动的健康开展。要广泛动员,层层发动,从市级领导,县级干部,到乡镇村居,人人都要参与,做到不留盲区,不留空白点。无论是职能部门,还是社会团体单位,还是垂直管理部门,都不得游离于活动之外,都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积极参与,努力在全市上下形成人人争先创新观念、人人争先改进作风、人人争先为优化环境做贡献的良好局面。

2、深入查摆,形成共识: 所谓“深入查摆”,就是一定要深入,抓内因,抓实质。就是要坚持从深刻查摆问题入手,引导大家把重点放到查深层次的问题、查工作中的顽疾、查矛盾的根源上来,这是一个方法问题,也是一个导向问题。要从每一个干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科室,每一个班子,自下而上深入查摆问题。主要查思想观念上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旧思想、旧观念需要破除,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新思想、新观念;查干部作风上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不良风气需要整治,应该弘扬哪些优良的作风;查发展环境上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问题需要改进,应该打造什么样的发展环境。要把查摆出的问题一一记录,科学归类,建立整改台账,以便进行整改落实。

3、自纠整改,突出实效:

查摆问题阶段,一共30天时间,目的就是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开展自纠。就是要通过自纠整改,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让广大群众看到实效,得到实惠。要采取有针对性、管得住的过硬措施,本着错什么改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明确整改重点,落实整改责任,能立即纠正的,要迅速行动,彻底整改;需要一个较长过程的,要制定台账,列出计划,限期整改。

在集中教育活动中要认真做到“四个结合”、“两个贯穿始终”:“四个结合”,就是“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与在全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普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推动当前工作、谋划明年工作相结合;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相结合;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相结合。“两个贯穿始终”,就是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把查摆、解决问题贯穿始终。

三、指明“一创双优”集体教育活动实效目的

1、“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四个重在’,重点突出、全面提升,加快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1)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重大战略任务;

(3)“四个重在”是我省推进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工作思路;(4)重点突出、全面提升是我市基本工作要求;(5)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是我市的宏伟目标和百姓的追求;

(6)富裕、和谐、美丽是我们开展这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所谓“富裕”,就是经济宽裕、人民富足。所谓“和谐”,就是和睦、协调,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领导与群众的和谐,领导与领导的和谐,等等。所谓“美丽”,就是城市形象要干净、整洁、文明、漂亮。

3、全市上下要树立“三种意识”。(1)是家园意识。一座城市就是一个家园,如何让这个家更美、更温馨,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濮阳是每一个濮阳人的濮阳,是全体濮阳人共同的家园。每一名党员干部都以振兴濮阳为己任,都能恪尽职守、埋头苦干,不计名利、干事创业,我们这个家园就一定会更加富裕、和谐、美丽。

(2)是和谐意识。和谐是发展的基础。

(3)是赶超意识。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落后了不承认落后;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问题。在差距和问题面前,不能等待观望,更不能丧失斗志。干事的精神状态非常重要。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只要肯吃苦,不怕困难,大力弘扬超前的理念、超前的思路、超前的谋划、超强的力度、超常的做法、超硬的作风“六超精神”,凡事立足于早干、快干、多干,多出奇招、妙招、高招,一切工作向前赶,争取早出效果、快出效果、多出效果。

一创双优情况汇报[模版] 篇13

民政局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联系民生工程比较紧密,日常事务性比较多,涉及的工作都非常具体,民政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群众的关系,体现党和政府的形象。为此,民政局党组对这次活动非常重视,全面完成了活动办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精心组织部署

2月28日下午,区民政局在三楼会议室召开了2011年度‚一创双优‛活动集中教育阶段总结暨2012年度日常推进阶段动员会,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会议。局党组书记、局长岳彩田同志指出: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一定要上下同心、齐心协力,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快‚民生之政‛建设步伐,进一步细化目标,抓住重点,不断深化‚百姓为上、民生为先、服务为本‛的服务理念,用现代化的理念来谋划发展,用现代化的眼光来审视工作,用现代化的标准来检验成效,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着力做好各类救助工作、基层民主、社会事务、双拥优抚、老龄事业、慈善救助和社会福利等事业。

二、狠抓学习培训 根据活动的安排,民政局狠抓了党员干部职工的学习,采取集中学习、相互讨论、自学、组织培训等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使全体干部职工创新思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树立了新观念,弘扬了新作风,思想境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推行工作台账管理

为建立规范有序、科学高效、反应迅速、协调一致的督查落实机制,扎实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建立了工作台账制度,将各项工作进行分解,明确了责任股室、责任领导、责任人和完成时限,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细化工作责任,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实效,保证落实质量,形成自上而下的工作落实体系。同时,坚持学习教育贯穿始终、查摆解决问题贯穿始终、边学边查边改贯穿始终,深入基层调查贯穿始终,切实保证责任目标的圆满完成。

四、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进一步严格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规范日常行为,严格工作流程,规范程序,提高服务水准,树立良好形象,加强行风建设。局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带头严格执行制度,这样不仅维护了对制度的权威性,也营造了以制度管理干部的良好氛围。活动开展以来,民政干部职工精神面貌、工作作风获得了明显改善。出勤状况更好了,工作热情更高了,劲头更足了,干部职工除了干好工作,更加注意本单位形象打造。特别是几个窗口单位,都能做到对当事人热情服务,耐心解释。

五、积极开展“百日攻坚”活动

为贯彻落实全市‚一创双优‛推进会精神,按照《华龙区 ‚百日攻坚‛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民政局工作实际,为确保目标任务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一)高度重视,组织到位。一是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的工作职责;二是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必须积极配合此项工作的开展,确保工作的全面完成;三是严肃纪律,实行责任追究。在‚百日攻坚‛行动中,严格按照工作分工,确保了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局活动办对百日攻坚行动实行全程督导,定期通报督查考核情况。对督查发现的相关工作落实不力的,督促相关人员限期整改;对督查后仍未完成攻坚任务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二)认真研究,制定方案。以‚持续求进、奋力赶超‛为总基调,以‚扬正气、重实干、争一流‛为载体,推动‚一创双优‛活动向纵深发展,围绕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集中时间,集中资源,凝心聚力,克难攻坚。经局党组研究决定,一是通过区划调整,为产业聚集区建设做好服务工作;二是做好信访稳定工作,排查不稳定因素,化解矛盾,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三是结合年初签订的工作目标责任书,做好民政重点工作。通过以上三项为主要攻坚目标制定了《华龙区民政局百日攻坚行动方案》。根据工作台账,细化目标,突出突出重点、时间节点,明确责任主体,强化攻坚措施措施。

(三)继续强化学习。采取每周二、四下午集中学习,其他时间自学形式,学‚愚公移山‛精神,学‚三李‛精神,学干部文化,再学卢展工书记关于‚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论述。重点学习段喜中、盛国民、王海鹰同志在全市‚一创双优‛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和段喜中、王海鹰在全市督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刘洪浩区长在全区‚一创双优‛活动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学习笔记40余本,撰写心得体会40余本,领导日志3篇。

(四)要深入开展干部作风自查自纠。百日攻坚行动期间,每个党员干部要对照市‚一创双优‛活动推进会上提到的‚满足现状、固步自封、畏难怕苦、被动应付、工作标准不高、‘三个带头’作用发挥不到位‛等十个工作作风问题,认真进行深入查摆、认真剖析和深刻反思。

(五)强化了‚三个带头‛。一把手、班子领导、股室长带头谋划工作,带头攻坚克难,带头加班加点。

一创双优查摆整改报告 篇14

根据市委“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严格按照《关于濮阳市商业银行深入开展 “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认真学习,深刻反思,对照要求认真深入剖析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并积极整改,努力提高。现将有关问题剖析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学习抓得不紧。我虽然制定了理论学习制度,但由于当前综合业务系统项目工作的繁忙、任务重,存有对理论学习重视不够的现象,学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和落实。有时还存在着政治学习耽误工作、多学政治理论还不如多做实际工作的思想,更多的时间强调工作忙,为忙于事务性的工作而放松了学习,尤其是政治理论学习抓得不紧,不能有计划、有针对性和系统的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对理论知识没有进行深刻的思考和研究。

(二)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存在着只着重抓业务工作,而组织开展互相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较少的现象。

(三)工作中创新意识不强。具体工作中,不能坚持始终如一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来指导,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起,平时忙于应付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没有很好地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商行业务所面临的新

情况、新问题,有些薄弱环节没有得到很好地加强。

(四)深入基层不够。在工作中由于忙于事务,参加会议多,而深入基层少,联系实际少,致使有些工作难以做到有的放矢,出现了偏差。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客观因素,也有自身的主观因素。

(一)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不够,掌握不够。由于在实际工作中,零星学得多,系统学习少,政策学得多、理论学得少,联系工作学得多,联系思想学习少,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全面理解和掌握不够,往往满足于一知半解,不能真正的入脑入心。这就致使我们不能很好地运用辩证的、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处理问题。

(二)主观世界自觉改造不够。由于当前的综合业务项目工作任务繁重,终日埋头工作,常常陷入事务主义的圈子,放松了对政治理论学习,未真正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不够,陶冶革命情操和提高精神境界不够。

(三)开拓意识不强。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习惯于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对待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矛盾,用传统的工作方法来处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而

没有能够自觉地开拓进取,努力创新,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由于工作作风有飘浮现象,欠缺踏实,敬业精神不够,有些工作认真准备的程度不够,时间、精力投入的数量不够,思想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工作缺乏创新。

三、整改措施

根据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提高。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素质。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吃透理论精髓,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在政治上、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二)结合工作需要,加强自身知识储备,以开放的心态、改革的思维、超前的意识处理各项业务工作,彻底扭转开拓意识不强现状。

(三)严格自律,大力反腐倡廉。扎实开展 “一创双优”集中教育活动,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经得起权利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切实提高修养水平,切实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的侵蚀,筑起牢固的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

线,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时刻牢记反腐倡廉、勤政廉政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立身之基,处事之本。坚决制止奢侈浪费现象,狠刹不正之风,做克己奉公、反腐倡廉的表率。

上一篇:喜剧之王电影剧本下一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