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心得体会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心得体会(精选11篇)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心得体会 篇1

一、作业的基本要求:主要是针对当堂课所讲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精心选择和设计题目,时间一般应在15分钟左右,要求当堂完成。课堂作业的作用在于增进每个学生及时巩固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若有学生未能按时完成作业,说明该学生在本课学习上存在障碍,此时教师应予和时地、针对性辅导,努力避免出现堂课落后生。因此,教师备课时要认真备作业,为学生量身定制作业,上课时心中要有作业才能使上课有的放矢、胸有成竹。

二、作业的设计数学教师必须讲求作业设计的艺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情势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富于思考、探究性的作业。

1、设计实践性性作业,进步学生的利意图识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使他们看到生活当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觅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布置作业时可以尝试符合新理念的作业方式,对照实践调查、数学实验、数学日记、小制作、小课题研究等。如数学日记,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熟悉》的熟悉以后,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一篇数学日记,学生可根据自己把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和对知识的理解写出生动的数学日记。这样既能对所学知识有个很好的温习作用,又进步了学生造作业的爱好。优秀的数学日记还可在班级里展出,这样势必会享遭到不同以往的满足感。

2、设计层次性作业,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取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进步,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天生为实践的成功者。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思惟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C,中等可选B,稍差可选A。这样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进程中把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进步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3、设计探究性作业,进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而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换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才能取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可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题目的探索者。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心得体会 篇2

一、设计开放性练习,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在教学中, 设计开放性练习, 让学生利用已知的信息进行分析, 根据同样的信息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 得到不同的结论, 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如, 复习年、月、日时, 我设计以下习题: 根据某酒店的营业时间表, 提出自己喜欢的问题并解决. 学生提出的问题各不相同: 1. 利用普通计时法来表示24 时计时法的营业时间. ( 1) 某酒店中午的营业时间是从上午11: 00 到下午2: 00. ( 2) 某酒店晚上的营业时间是从下午5: 00 到晚上9: 30. 2. 比较或计算营业时间. ( 1) 某酒店中午的营业时间有多长? ( 2) 某酒店晚上的营业时间有多长? ( 3) 某酒店一天的营业时间有多长? ( 4) 某酒店晚上的营业时间比中午的营业时间长多少? 设计有针对性和宽度的练习, 让学生在“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留给学生创新、发现的余地, 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广泛获取数学信息, 则可拓宽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 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题策略,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2].

二、设计综合性作业,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证明, 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思想和方法, 在其他学科都可以看到数学知识的应用[3]. 如, 学习统计图知识后, 教师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调查小组, 把学校门前经过车辆分类记录, 有的根据数据画成表格, 填上具体的数据, 然后根据收集的数据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最后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制成环保情况调查的统计图, 排列出污染程度, 提出合理化建议, 并且写出分析报告, 从中发现汽车的行驶对滨海县道路、空气污染情况以及改进的发展情况. 学生可自主选择内容, 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展示自己、发展个性. 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与能力.

三、设计操作性作业, 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内容, 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因此, 在设计练习时, 应多考虑从实际问题出发, 使学生明确学以致用, 并在应用中加深理解. 动手操作是学生取得数学知识和培养数学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而活动又是儿童的天性, 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来说, 数学是枯燥的、机械的, 重复的作业尤其令人乏味. 根据这些特点, 练习应转变作业方式, 把机械单调的练习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有声有色的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和交流. 如, 教学“圆 ( 锥) 柱的认识”后, 要求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它们的形状. 这类题目看似简单, 可对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强的小学生来说就不那么简单了. 教师准备了近似圆柱形的白瓜和圆锥形的蛋糕, 先出示教具让他们观察后, 猜一猜从不同方位看到的图形. 学生从四周观察存在分歧, 先让同桌相互说出自己的猜想, 再让他们动手切一切. 发现原来是长方形和等腰三角形, 问题就迎刃而解. 简单的“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放一放”等操作活动, 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学校下星期要检查教室的布置, 班级计划星期六粉刷课室的四周墙壁和天花板, 现知道每平方米大约需要石灰200 克, 请学生计算一下大约需要买多少千克石灰? 学生表现非常踊跃, 积极举手说出计算方法. 教师拿出卷尺, 让学生亲自测量、计算. 这样,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以及实际应用, 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对学习数学的创新思维.

总之, 数学作业的设计, 是一件具有创造性的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 “确定以理解和思考教材为目的的那种作业的性质. 提出为此目的服务的独立作业的课题, 是具有高度教学艺术的事情.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今天, 数学课程需要数学的作业设计及策略, 更需要教育工作者去探索新的途径.

摘要:数学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 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 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 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方法, 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是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化.在新课程背景下,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 应该使作业设计有效, 真正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平台, 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发兴趣,动手操作

参考文献

[1]张雷, 钱绪英.浅谈农村小学数学作业批改[J].新课程:小学, 2014 (6) .

[2]俞淑英.简析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年级数学作业批改[J].学苑教育, 2014 (17) .

提升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有效性

]为了提升教育品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必须对小学数学的作业布置进行有效的变革。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考虑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实践能力与求知精神,改善当前学生学习数学的状况。

一、提升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重要性研究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运算能力及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对于提升小学数学的能力与水平非常关键。数学作业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成绩的提高,另一方面,这也是我国新课标施行后,学校对小学生的学习减负号召的响应。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学生都背负着繁重的作业压力,这显然是违背了新课标的理念。因此,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提升至关重要。

二、小学数学作业现状分析

(一)家庭作业量大。新课改的实行,我国实行了一系列的减负措施,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成绩始终成为家长与老师共同关注的焦点。老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每天给学生布置大量的家庭作业,大部分的学生被老师的题海战术所折磨。小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校的时间被许多科目所占用,而放学后又要被家庭作业的繁多所压制,他们根本不能完全进行消化。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失去学习兴趣,致使学习成绩的下滑.。

(二)假期作业的内容缺乏趣味性与实践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小学的所有科目中,数学的学习是比较乏味单调的,老师如果在作业的布置上也不讲求趣味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极大地被减退。作为小学数学的假期作业,往往没有语文、英语那样有趣活泼,大多都是计算类的具有逻辑性的问题,缺乏新颖别致的特点。另外,老师所布置假期作业,要根据假期的时间适当的增加一些作业的实践性,而目前来看,小学生的数学假期作业大多数都是以完成课本上的任务的形式,实践的内容设置较少,几乎没有。这样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就不会增强,学生就不能学会在日常的生活中关注数学的现象,提升不了自己的数学素养。

(三)数学老师对作业的反馈不及时。一些老师交代完作业之后,对学生的作业从来不进行检查,或者是检查过后,对学生的错误从来不进行相应的提醒与改正。长此以往,学生就不会获得进步,也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因此也就不能进行及时的改正。也会养成学生对作业马马虎虎的习惯,或者干脆不写作业,总之,教师如果对学生的作业不重视,那么作业布置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三、提升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一)作业内容质量的提高。数学这一科目与其他的科目不同,需要学生对其原理与现象的理解与掌握,才能应用在题目上或者是实践中。而许多的数学老师似乎不是很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认为需要学生大量的做题,才能提高数学成绩。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学生面对大量的题海,会产生一种厌烦感。因此,数学老师要布置一些有意义的题目,提高作业的质量与水平,并且要控制作业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目标,有计划的设置题目,并且在学生掌握好基础的同时适当的提升作业的难度。这需要数学老师的不断计划与总结,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注重作业的开放性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性的思维发展。作业形式的开放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做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空间。老师可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结合社会的一些活动,选择广泛的题材,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过查阅、调查、实践等方式,自行完成或者采取合作的方式完成。

(三)作业批改与评价的改善。大多数的老师往往采取的都是老师一人批改,但是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作业量的增加,老师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造成批改作业的效率不高。为了改变这类现象,老师可以换取另外一种方式——随堂批改,老师可以在课程的讲解之后,做到当堂做题,当堂批改,当堂讲题,做到及时的检验与纠正;还可以进行小组互批,设置组长批阅,组长与组长之间相互批阅,并且一个组长负责另一组的批改工作,达到公正与公平的标准,这样就能够减轻老师的工作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四)作业布置的层次化。分层布置作业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特点,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所以必须做到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不同的分析。首先,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学生的个体差别等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分别为甲、乙、丙三个层次,甲层的学生主要是后进生,即学习难度大,作业完成难度大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要做模仿性作业,针对基础知识、理解与记忆知识点等问题;乙层是智力因素高,但是努力程度不够,成绩不稳定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应该做简单变式型作业,从把握概念,掌握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法到难度高问题的解决;而丙层学生是那些智力水平高接受能力强,具有自主探究能力的学生,针对这类学生应该多做应用实践性作业。通过分层布置作业,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针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来完成家庭作业,这样就提高了作业的有效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一个小学生从小的数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未来数学的学习与发展,而作业对于学习数学来说影响巨大。因此,对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而如何使作业的设置更加的有效合理,作为数学老师就应该掌握适度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作业形式,适当的设置数学作业的内容,改善数学作业的评价机制。不断的更新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这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因此,为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数学老师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以寻求一个最佳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吕欣.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6):39-40.

[2]刘月玲.优化作业设计,实现“有效作业”[J].新课程(小学),2013,(10):364-365.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心得体会 篇4

一、课题的提出:

在南浔区有效教学三年行动计划及新课改精神指导下,转变学教方式,研究生本课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逐步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如何提高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从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实现轻负优质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我校确立了以作业改革为教改项目,与旧馆小学、花林小学、湖师院南浔附小合作研讨,成立了南浔区作业改革联盟。进一步落实有效作业,全面落实精心设计、精选精练,以实效性、多样性完善有效作业题库。我校高段数学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科研水平强,在全市数学教师解题竞赛中多名教师多人次获一等奖;在市、区级优质课、科研论文评比中成绩显著,数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有所提高,骨干力量不断壮大;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14学年区教学质量、目标考核均获一等奖。为使我校数学教学持续发展并形成特色,我们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既符合学校实际,又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二、概念的界定:

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作业设计要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应着眼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同时要有助于学生智力与创造才能的发展。

2.学生的作业要实行量化、分层设计。作业量要恰当,严格要求并指导学生按量、按质独立完成作业,注意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勤学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3.保证作业时间。优化课堂结构,向课堂要质量。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战场,课堂上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要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老师要在课堂上就把知识落在实处,多给学生方法,提高效益,减轻负担,减少作业量,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做作业。4.依托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作业。在课堂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爱学、乐学、善学,切实提高每一节课的效率,从而使学生的作业质量进一步提高。

---------------------------

课题负责人:李富强执笔者:李富强 成员: 钱丽萍 王伟 高翔云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作业设计模式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初步探索出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途径、方法与策略,探索出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标准,影响作业设计有效的因素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基本模式,以改善本地教师的作业模式,提高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质量。

2.学生发展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完成一定量的数学作业,养成喜欢学习数学的习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在数学素养上得到充分发展,培养出有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

3.教师发展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转变教师的作业观,提高小学数学教师作业设计的水平,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课内练习的设计:通过研究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练习的特点,突出高年级的数学课堂练习的综合应用,突出通过课堂练习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突出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与初中数学的衔接。2.课外作业的布置: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索不同内容的练习形式的设计,也要针对不同课型探索不同的练习形式,还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探索不同的练习形式,既要努力体现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也要体现练习形式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3.结合各级教研活动,扎实开展课题研究。通过说课、上课、评课、说课堂练习设计等形式促使每个教师对教材编排有整体的认识,促使教师更好地对教材进行驾驭、重组,使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更具实效性。

五、研究原则 1.启发性原则

通过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研讨,如何调动学生作业的自觉性、主动性,激发积极思 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所发现和创新。2.整体性、因材施教原则

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全体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注意学生个性爱好的培养,依据学生个体需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实施因材施教,促使优等生脱颖而出。

3.情感性原则。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催化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作业设计改革,让师生、生生合作,创设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努力使每个学生做到“形入、情入和神入”。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1.作业类型与形式的研究:探索如何拓展作业类型与形式,小学数学作业都有哪些类型和形式,各种作业类型和形式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作业,有效的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兴趣。

2.作业数量的研究:探索作业数量和巩固知识以及学生学业负担的关系,作业数量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要完成多少数量的作业才能最有效的巩固知识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3.作业内容的研究:根据小学高段数学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特点,应设计什么内容的作业才起到巩固知识、训练思维和发展能力的作用,如何选择作业内容才能设计出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作业。

①调查性实践作业;如教学《比的意义》让学生调查家到学校的路程和时间;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让学生先调查生活中的百分数;

②操作性实践作业;如本期学习比例尺和确定位置后让学生设计家到学校的路线图;如让学生设计长方体、正方体的礼品盒;

③探究性实践作业;如了解三峡工程的投资与效益;

④应用性实践作业。如本期学习按比例分配后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坐出租车问题,分摊水费、电费、房租等问题,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作业有效性的研究:探索在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有效作业的标准,影响小学数学作业有效的因素,促进小学数学作业有效的方法与策略,作业有效性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之间的关系等。

①在“点”上突破,对重点内容可采用集中性练习,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很难理解的关键之处要重点花时间进行专项练习,而不能平均使用力气。如在教分数应用题时,首先要找出题中的“单位1”的量,所以为了突出重点,突破分散难点,对如何找单位“1”可以进行专项练习;

②在“巧”上探索,练习要有针对性,可根据具体内容分别设计对比性练习、发现式练习、变式性练习、反馈性练习;

③在“趣”上调控,设计一些新颖的、趣味的,具有挑战性的练习,如适当设计游戏,抢答、一题多解等多样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兴趣; ④在“展”上延伸,通过开放性练习的设计让学生在变中思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既巩固了知识,又拓宽了解题思路;

5.精选课本中的习题当作业:我们认为做作业是为了对巩固本课所学的内容,在设计作业时,不能随意选课本中的习题,要对课本习题进行筛选,选出最有利于巩固本课所学内容的习题。

6.改编课本中的习题当作业:课本中的习题有时不能满足巩固新知和弥补学生不足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改编课本的习题当作业,使得作业更有针对性,更能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

7.提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设计一题多解的训练,要求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思考出较多的解法,并指出简捷的方法,发展思维的流畅性;一题多变的训练,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受思维定势等心理因素的干扰,全方位多角度求解,发展思维变通性,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增强创新信心。

七、研究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2.研究步骤: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组织学习,申报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2015年3月至2015年底,依据课题研究方案分步实施。2016年写出课题研究总结报告,总结研究成果。

八、课题组人员分工

李富强:着力抓好小学高段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教学改革,构建因材施教型的各年级数学有效作业题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作业模式,留给学生足够的作业时间,努力做好本课题的实施、研究、总结和推广等工作。

钱丽萍:构建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的有效作业题库,组织实施、研究、总结等工作,外引内联,依托联盟优势,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科学性和符合学校实际的高段数学有效作业体系。

王伟、高翔云:负责课题的实施与研究。

九、研究的评估

1.阶段性检测。课题组对研究各阶段进行书面总结,课题组研究人员以论文形式进行交流(指数包括参与率、提高率、优秀率),由我校教导处负责鉴定。

2.自我评估。由教科室依据阶段性成果及研究过程中的得失,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完成实验总结报告。

3.专家评估。聘请有关专家对本课题的研究情况与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综合指导、评估与鉴定。

十、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引导点拨,运用“讨论”,“探究”,“图解”,“情境”,“发现”等方法促使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在备课时更注重数学练习的设计、课堂上也更加注重和谐、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注重数学活动内涵的挖掘,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和探索,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得到较大的拓展,让学生学得经松,学得愉快。

2.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积极主动,兴致盎然,课堂上,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积极发言讨论,提问质疑,批驳不同观点,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沈利康、吴杜欢、方辰婕、邹羽昕等十多位同学在市“期望杯”数学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胡征、钟一琪等在区数学小日记评比中获一等奖。3.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李富强、高翔云在区数学教师解题竞赛中获区一等奖,李富强获市数学教师解题竞赛一等奖。李富强、钱丽萍等在市数学教师素养大赛中获二、三等奖。

4.是实施减负提质的重要举措。本课题提高了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学生的课堂练习的正确率逐渐得到提高,这对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切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5.建立完善三长学校小学高段数学有效作业题库。

十一、今后的研究设想:

谈有效的小学数学作业批语 篇5

小学数学作业是反应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掌握情况。小学数学作业批语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良好的数学作业批语不仅能起到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有利于师生感情的培养,使数学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使数学作业批语更为有效呢?在这儿笔者有几点浅薄看法:

一、小学数学作业批语应关注学生人格。

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语,实际上是对其劳动成果的一种评价。学生自己要看,其父母、同学也要看,因此,数学作业批语关系到学生人格。所以,我们在写评语时,要注重学生人格。作业不管是好是坏,都是学生自己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既然是劳动成果,我们理当尊重,平等对待,不可以在批语中写一些伤害他们自尊心的话,应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作业正确率高的学生,要激发他们的成就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老师看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你的作业是老师的骄傲!”等等。错误多的同学可以用“和你的同学或父母讨论一下,你准能做好。”“告诉家长,你的作业进步了!”等等。这样的批语,注重到学生人格的培养,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二、小学数学作业批语应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作业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以热情与鼓励。例如:对一向马虎的学生,只要有一次认真就应写上“认真是进步的开始”“你做到了别人没做到的”等等。对于一些程度较好、思维能力强、接受速度快的学生在解答习题中,由于作业往往比较简单,所以就有了书写了草,或满足于作业的完成,或不愿意再考虑其它解法,甚至还出现一些不该发生的错误,遇到此类情况,可以写下“学习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或骄傲。”“马虎不改,难有作为。”等批语,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作业习惯。

三、小学数学作业批语应将对学生的爱融入其中。

数学作业批语应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有位教育家曾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是缺少爱的地方,无论学生的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的发展。”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牢记用爱心教育孩子们,作业批语中也要将爱溢于言表。“瞧,你今天的作业整齐多了!”“只要努力,就会成功!老师相信你,能行”“你一向劳动好,成绩如果能上一点点,一定会使你更优秀!”等等。短短的评语,没有指责,没有嘲讽,情真意切,使厌学的学生开始发奋,消极的学生有了朝气,数学作业批语中充满了爱的气息,对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我们捧着一颗心来,难道换不回他们的一颗纯真诚挚的心吗?

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篇6

一、课题研究论证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也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

传统的数学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业量大,效率低下,学生不堪重负,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不少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特别是一些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其数学作业的状况却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作业量大,学生除了要完成课本习题外,还被家长所购买的大量形形色色的习题册所累,身陷“题海”不能自拔;第二学生迫于教师和家长的强制性措施,要么抄袭他人作业,要么置中间推理计算过程于不顾,盲目地凑结论,换来一个按时交作业的假象;第三学生写作业和教师批改作业终日疲惫不堪,却收获甚微,近乎无效劳动。

面对一次次试图以加大作业量来提高教学的失败,面对全社会一致呼吁为中学生减负的大环境,许多教师都在苦苦求索着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增强作业实效的途径。增强作业的实效性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把握知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需要。

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问题,关系着教学目标的准确实现,影响着课堂信息、考试信息以及教材资料的科学利用,事关应试教育思想向素质教育思想的转变。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初中数学作业有效的标准是什么?

②影响数学作业有效的因素有哪些?

③学生作业无效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④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师精选作业的能力?

⑤如何了解各类学生有效完成作业的情况?

⑥促进学生数学作业有效的方法与策略是什么?

(三)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理论价值

① 本课题的研究,是实施课程标准的需要,作业的有效与否直接决定课程目标的实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课题的运作提供了契机。数学课程标准为我们描绘了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课程结构合理化,课程形式多样化,课程内容综合化。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在课标中指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保持对自然现象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作业没有实效,那怎么会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在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

② 通过探索数学作业的有效性,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获得数学是人类社会中极为普遍的活动”,经过做作业“学生要相信自己有做数学的能力,而不是害怕或厌恶数学”,“有充分的信心去有效地使用已具有的数学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实践意义

① 本课题的研究,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把握知识能力的需要。

② 本课题的研究,是提高教师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

③ 本课题的研究,是教师减负,学生减负的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初步设计

(一)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主要研究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范围是课题组成员所在学校初

一、初

二、初三数学作业有效性情况。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从评价标准角度来看分基础性和发展性两个纬度,发展性评价是基础性评价的高级阶段。从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角度看。有效性又指有效课与有效益两个方面,“有效益”在当今课改标准下,强调能促进学生智力,技能和情感三维目标的发展。

本课题针对课程标准下的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来谈教师在布置作业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数学素养的相关联系,以及学生减负,增进教师教学有效性的关系。通过对课题前期的调查,通过个案与行动研究,探索数学作业有效布置的策略,探索数学作业有效性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数学素养的关系,为学生发展服务。

(二)研究的目的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主要探索提高数学作

业有效性的实施途径。通过研究,探索出作业有效的标准,影响作业有效的因素,促进数学作业有效的方法与策略,从而确保作业的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数学素质,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三)研究内容的具体化

⑴ 学生完成作业有效性的现状调查。

⑵ 教师布置作业有效性的现状调查。

⑶ 影响学生作业有效因素的调查分析。

⑷ 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标准研究。

⑸ 数学作业布置有效性的策略。

⑹ 个别不做数学作业学生、个别抄袭数学作业学生、个别做作业无中间

推理计算过程的学生的个案研究;

⑺ 促进数学作业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⑻ 作业有效性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研究。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初中三个年级的学生(10个班500人)

研究方法:

⑴ 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及访问调查两种方式,对实验学生进行前期与后期调查,了解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现状,影响有效的因素,作业无效的行为,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下一步的研究。

⑵ 行动研究方法:调查分析后,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寻找研究课题,边实践边研究,从而达到解决影响数学作业有效的因素,寻求促进学生数学有效的方法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⑶ 个案研究法:针对不做作业、抄袭作业、作业无中间计算推理过程的个别学生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

⑷ 文献研究法:查阅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美国加里·D.鲍里奇著的《有效教学方法》、孟万金著的《优质高效》、蔡敏著的《当代学生课业评价》等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作业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⑸ 经验总结法:对在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及时总结,形成成果不断加以

深化、推广。

三、课题研究的措施与步骤

⑴ 准备阶段:

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分工,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调查分析、收集资料,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执行计划,进一步征求专家意见,修改方案,对方案进行论证。起草课题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⑵ 研究阶段:

根据“实施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各子课题负责人实施子课题研究。⑶ 总结阶段:

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篇7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体现其生活价值

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生活知识经验的凝结,所以数学作业的设计应该具有生活化特性.教师应该在作业的设计上,把一些生活中学生常见的现象或知识融入数学作业题之中,让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所学数学知识的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投入数学学习当中.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以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测量一下自己家中的物品.在作业验收中,可以选取其中有错误的作业,来为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讲解,比如可以进行提问:“××家里的牙刷长15米,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他是否正确?错在哪里?”

二、设计由浅入深的作业,增强作业的层次感

在日常教学之中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不宜过难,太难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丧失了主动学习与做作业的兴趣;同时学生的作业也不宜过于简单,太简单的作业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夯实与掌握.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上,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由表及里.从根本上提升作业的层次感.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时,作业设计可以是:1.背诵乘法口诀;2.如果有10的乘法口诀应该是什么形式的?希望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作业.笔者在教学的实践活动之中,使用了该作业设计,学生与家长一同研究,增加了学生对于乘法口诀的熟悉程度,也促进了学生对于后面数学知识的掌握.

三、围绕学生主体进行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特征,围绕这些特点设计数学作业,多从学生兴趣角度出发,多方面、多维度地设计作业,并且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善于观察,要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内在,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可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以此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笔者在课堂实践活动之中发现,学生比较倾向于对于应用问题、测量问题的实际操作,所以鼓励学生为所在班级设计窗帘,窗帘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才符合日常应用,怎么样才能判定自己做的窗帘合格不合格?笔者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多重因素、多个方位、多种渠道进行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促进学生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生动性,在作业的设计之中充分调动学生追求成功的潜在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四、正视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注重因材施教,进行合理的具有合作性的作业设计.由于种种因素,学生的个体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差异性,所以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个性,但是对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育工作又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经验与观察,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促进学生在开放、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完成作业内容,注重探究内容的开放和整合,强调过程的合作和实践,为学生达到学习目的提供了问题情境和活动方式,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数学素养,塑造健全人格.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进行合理的作业设计.不让数学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从主观上喜爱数学这门课程,愿意完成数学作业,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完成数学作业,进行数学学习.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教学是门艺术,作业布置同样也是门艺术,要正确地认识到它在教学当中的重要性,科学合理设计小学数学作业,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作业设计联系生活实际,让作业变得亲切不陌生,同时作业应围绕小学生这一主体设计,充分体现出设计的针对性,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控制作业的难易度,要能够通过作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更多的学生更加喜欢数学这一学科.

摘要:作业本身作为巩固教学知识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在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保证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质量以及有效性,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作业提质高效势在必行.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有效设计

参考文献

[1]谢海燕.自由而有效的数学活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3).

[2]李杰.数学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

[3]王莉莉.浅议如何实施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2).

[4]王吉儿.因学施教:课堂教学的生命——有感于绍兴市小学数学“因学施教”课堂教学研讨活动[J].教育,2016(10).

小学生订正数学作业的时效性研究 篇8

一、订正数学作业的重要性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任何人都会犯错误;但我们要从自身的错误中寻找原因,改正错误,吸取经验,不断地完善自己。在小学生的数学教学中,订正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是一种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方法。

如果教师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就会导致学生对自己学习状况的认识模糊,不能了解自身的真实水平,无法给予学生继续学习、继续努力的动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出现懈怠、懒惰等不良的学习情绪;但另一方面,学生的错误得不到及时地纠正,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记忆,对学生长期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

及时订正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会使学生及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和不足,会激发学生勇于竞争的心理,促进学生整体成绩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及时订正,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方案,明确下一步的教学目标。

二、如何使订正作业具有时效性

1.合理安排作业。很多教师之所以忽略了订正学生的作业不是因为自身的态度问题而是由于平时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量太大,每次学生交给教师的作业总是很多导致教师无暇顾及。

因此,教师应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课后作业,保证能让学生通过这些作业很好的巩固课堂的新知识,又能让自己有能力去批阅。比如,在学习简单的乘法时,学生对于乘法的基本技巧及乘法口诀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就不必要求学生每天抄写几遍乘法口诀或者做很多乘法的计算题,教师可以适当的布置几道乘法应用题,这样不仅减少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同时也减轻了教师批改作业的压力;另一方面,这样安排作业也能为学生下一堂课对应用题的学习做好铺垫。

合理的安排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与此同时,合理安排作业减轻了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有利于提高作业订正的时效性。

2.批改作业要有针对性。就目前而言,很多教师批改作业是直接判对错的,这种“粗暴”的方式是十分不可取的。学生是有思想、有个性的个体,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学生对同一道题的解法自然不同,所犯的错误也必不相同。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应具有针对性。对于不同学生的作业,要给予批示,示意学生错误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分数时,学生遇到一道比较分数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大小的问题,由于当时没有学习分数的比较的问题,有学生由于没有预习而做错了这道比较题,但是经过调查,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是由于将分子分母的大小比较即“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大;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大”弄反了;而又一部分是错误的将分数的大小比较与整数的混在了一起。针对同一道题的错误,学生的思维却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性的对待学生的错误。

针对性的批改作业能促进学生清醒的认识自身的错误,了解自身的不足;对于教师而言,其促使教师更全面的了解学生,提高学生订正作业的时效性。

3.帮助学生建立“错题本”。小学生还处在年龄较小的阶段,难免粗心大意,对于自己的错误也容易忘记。这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错题本”。顾名思义“错题本”即将学生平时作业中所犯的错误收集整理在一个专门记录错题的本子上。错题本有利于学生查找自己犯错误的题,观察自己易犯错误的习题类型,从而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另一方面,学生准备错题本能提高学生订正作业的时效性,教师可以对及时认真订正作业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促进学生订正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

4.采取作业公示的方法。小学生总是有着小小的虚荣心的,教师可以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将学生的这种特性应用到学习中来。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的批改以后,要求学生对其加以及时的更改,然后定期地开展作业公示:随机抽查几名学生的作业,将其展示在全班学生面前;对及时认真更改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夸赞和奖励。

这种作业公示的方法充分的调动了学生更正错误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订正作业的时效性。

《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心得体会 篇9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有效性策略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

一、本学期研究任务

本学期属于课题研究第二个阶段-------实施实施阶段

1、主要研究任务

(1)深化、细化分层批改的策略实践研究。

(2)进行分层作业有效纠错策略的实践研究

2、已完成任务

(1)改进、完善作业有效分层的策略实践研究(2)深化、细化分层批改的策略实践研究。(3)进行分层作业有效纠错策略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完成情况

(一)已完成内容

1、召开课题组会议及工作安排2次

会议一:学期初召开课题研究第一次专题会议,主要内容:

(1)明确本学期研究内容及任务、下发学期工作安排。(2)征求完善分层作业有效布置、分层策略。(3)按计划进行分层作业有效批改、纠错策略实践。

会议二:11月底召开课题研究第二次专题会议,主要内容:

(1)反馈分层作业有效有效布置、分层策略实践情况。

(2)反馈分层作业有效设计、批改预设策略实践情况。

(3)过程性资料收集要求。

(4)上交实践心得体会 2,实践研究

(1)改进、完善后作业有效分层策略的实践研究(2)深化、细化分层批改策略的实践研究(3)分层作业有效纠错策略的实践研究

(4)整理阶段性成果

①补充、完善、形成作业分层、批改、纠错策略

(后附:完善后分层批改纠错策略,具体详见实践报告)

②完成七、八年级各班期中成绩追踪分析 ③完成七、八年级部分分层作业电子稿

④青年教师分层作业分层、批改、纠错心得体会集

三、取得效果

本学年对补充完善预设策略环节做得比较到位,尤其满意以下两点:

1、作业分层设计预设策略:终于从最初的模糊混乱,各自为政,尝试分层,统一过渡到到后期的原则统领,深入有序,为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作业批改形式由最初预设的单一教条,逐步完善形成了大策略下的多样化,形式多元,具体操作方法凸显不同个人班级特色,令人欣慰。

3、作业纠错方式目前还不够成熟,尚在探索中,下学期还需进一步重点深化研究。

本学年课题研究,整体取得效果,总结如下:

(一)教师层面:

1、态度认识:教师分层作业意识形成,绝大多数教学内容能够体现分层作业设计、批改。

2、作业分层设计:

(1)教师分层作业设计相对成熟,已经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作业设计不仅能够对数量、难度进行把控设计,而且能够紧扣四点(即教学目标、知识重难点,中考考点及学生实际)做到准确把脉分层作业数量、梯度及意图的递进设计。

(2)教师作业布置策略得当,能够做到胸中有数,且层次增减有序。保障了A、B、C三层作业的系统性、一体化,且有机体现了作业层级一体化下的增减性分层。

3、作业分层批改:

(1)批改模式多样化,既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充分发挥了教师教与学生学双方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也有了更多时间对那些学习态度反复变化或不端正与成绩波动起伏较大的学生给予沟通与辅导,还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后反思,促进后续教学的良性循环。

(3)小组批改效果显著。组长作为本小组的“班主任”,负责本组的学习等工作。这就像把一个大班分成了若干个小班,老师就有若干个助手来管理其他学生,不但井井有条,而且能够落到实处,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锻炼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感。”

(二)学生层面:

1、进一步改变了学生不愿意做作业的被动局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2、学有余力、中等生和基础薄弱的学生都各得其所,有效减少了抄袭现象。

3、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增强,自信心和自觉性相应地提高。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主观原因:课题主持人、教师、学生三方面依然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推进问题,实践跟进还需进一步细致深入。

1、主持人层面:

存在问题1:,课题主持人对作业分层整体预设缺乏相应深入的思路与想法,预设层面站的高度不够,思路过于逼仄,不够开阔。改进措施:多方查阅资料,多方结合学生需要,多方听取教师建议,充分发挥课题组成员智慧的力量,发挥团队的优势,进行科学合理既具前瞻性,又具操作性的策略预设。

存在问题2:本学期重点完成作业分层设计、批改的预设策略完善,对教师分层作业设计、批改仍需进一步的培训强化。

改进措施:下学期继续加强分层作业设计、批改的强化培训,作业分层一是引导教师紧扣四点,即教学目标、知识重难点,中考考点及学生实际科学合理设计分层,二是以B层作业为基础,增减设计,完成A与C层作业的设计。作业批改最好能进一步强化批改形式及流程操作的实效性。

存在问题3:纠错策略研究不够深入,流于表面,有成型,但不够成熟。

改进措施:下学期继续加强纠错策略的研究,补充提炼好的做法,进一步加以改进完善。

存在问题4:本学期只召开会议两次,中期工作安排不到位,有些松懈,后期跟进、督促、指导力度也不够。

比如:

1、本学期原计划工作重心是分层作业纠错策略的研究,但实际工作中,由于有新的想法与发奎,研究方向偏重于作业分层与批改的深化与细化,导致纠错策略研究不够深入;

2、自己对纠错策略的约社也有一定局限性,思维不够开放,也没能及时组织课题组开会,商讨出更好的做法,提炼为策略。

3、研究成果收集不够全面,如:自己也纠结于学生的成绩追踪分析还有无继续的必要。

改进措施:课题主持人加强学习,加大跟进力度,加强资料留存,加强阶段性工作总结反馈与改进完善。

2、教师层面:

存在问题:本学期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及德育活动安排过多,教师没有太多时间,同时专注于教学与研究,导致个别教师的分层作业设计与上交分层作业电子稿是两张皮,即当天教学内容完成后的作业设计是认真思考完成的,学期末上交的则是下载敷衍的,降低了研究的实效性。改进措施:

1、和教师交流谈心,统一认识,做到表里一致,提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2、和教务进行协商,通过学科层面教学教研活动的安排,做到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相互渗透,深化推进课题研究。

3、学生层面:

存在问题:依然有个别学生不能参与分层作业的完成。

改进措施:

1、任课教师多加沟通,提升认识,强化学法指导,突破学习障碍,树立学习信心。

2、与班主任沟通,多给机会,鼓励此类学生多参与班级或学校一些大型德育活动,通过班级和学校德育活动的推进,多给与展示个人亮点的平台,激发树立个人自信心的同事,引导其能够多专注于学科学习。

(二)客观原因:

1、学校数学组两个课题立项,全员参与,无法全神关注。

2、课题组成员认识不一,完成情况良莠不齐。

3、课题外教育教学事务繁杂,分散老师精力。

六、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1、进一步深化、细化分层作业有效批改、纠错策略的实践研究

2、进行分层作业有效性检测策略的实践研究

七、几点思考

1、课题研究中好的方面

进一步深化、细化了作业分层、批改、纠错策略的研究,使得单薄的预设策略,通过实践、改进、完善,变得更为丰满,既强化了针对性,又凸显了实效性,使得课题研究更为深入、厚实。

2、课题研究中的不足

(1)主持人尚需继续加强学习,切实提升课题研究问题解决能力。(2)对课题组成员思想行动跟进不足。

八、附:完善后的分层、批改、纠错策略(具体详见实践报告)

(一)改进完善作业分层策略研究。

1、学生分组。及时解决好分组分层问题。借鉴学校学习北郊中学理解性教育下的“小组合作模式”,对学生重新进行分层。具体做法如下:将全班学生按不同层次、性别、性格等合理搭配,进行分组,每组八人,每组各选一名正副组长,负责本组的学习等工作。

2、作业分层。在原有的预设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分层要求。

根据学习目标进行作业分层,在教学实践中将学习目标定为A、B、C三个层次。

A层目标:理解、掌握最基本的概念、法则、公式、例题、习题等核心内容。B层目标:除了达到A层目标外,还应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自学习惯,课本习题做到题题过关。

C层目标:除了达到B层目标外,还应该自觉坚持拓展学习,在思维的速度、严谨性、灵活性、发散性、表达的规范性等方面高标准要求自己。

作业相应分层为:

基础组A组:必做题为基础层次作业,注重知识的直接运用与基础练习,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

巩固组B组:必做题为基础层次作业,选做题为巩固层次作业,巩固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的综合题,重在技能训练;

提高组C组:必做题为巩固层次,选做题为提高层次,提高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重在提高综合能力。

(二)补充完善作业分层布置策略

(1)紧扣四点设计作业是前提。作业设计必须紧扣四点,即教学目标、知识重难点,中考考点及学生实际进行作业设计。

(2)以B层作业确定A、C层作业,具体如下:首先设计好B层作业,在此基础上通过删减难题、增加基础题等方式设计A层作业,再在B层作业基础上通过减少简单题,增加开放题、综合题等方式设计C层作业。(3)刚性作业与弹性作业相结合。A、B、C各层次作业属于刚性作业,必须完成,在此完成的基础上,各层次学生还可自由选择弹性作业。弹性作业可自行确定完成。

(三)改进完善分层作业有效批改的策略研究

1、改进分层作业有效批改模式

为解决批改形式过于单一,教师和班级间存在偶的个体差异,作业形式单一化改进为作业批改形式多样化,改进批改形式及操作流程如下:

(1)两种分层批改模式相结合:即分两个层次批改和三个层次批改,可以根据作业布置内容随机选择。A、分两个层次批改

沿袭原预设批改模式----学生自助批改,教师随机抽查

操作流程:①4-8人分为一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批改作业。②教师对组长进行当面批改,传授批改方法与技巧。③组长再对组内学生作业进行面批、面评、解疑。④教师及时了解作业情况,及时点评、反馈。⑤学生分批定期轮流,全员参与自主批改。

B、分三个层次批改

操作流程如下:教师批改A层学生作业,A层学生批改B层学生作业,B层学生批改C层学生作业。操作程序与批改形式一类似。

(四)补充完善预设分层作业纠错策略

(1)面批纠错,老师点评;(2)小组纠错、学生互评;(3)顾问纠错、学生自评;(4)纠错本纠错,加强反思

(1)面批纠错,老师点评

纠错原则: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面批纠错方式。

(2)小组纠错、学生互评

小组长批改作业后,发放组内成员,先由组内成员独立改错,如有疑问,可想其他成员或者小组长请教。(3)顾问纠错、学生自评

从学生小组长中学生中选出5-8位数学学习态度认真,乐于辅导他人的学优生组成“顾问小组”,主要纠错职责如下:①对结对的后进生或其他同学出现学习困难时给予辅导;若练习中遇到自己也有困难的可先向老师提出相应问题,明确相应解答过程后再指导别人;②收集同学们做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收集在作业互批过程中同学发现的共性问题(并向老师汇总),并和老师一起对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进行“会诊”,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正确答案张贴“纠错栏”供学生参阅订正;;③收集作业中解题方法新颖巧妙、思路简捷、一题多解等典型范例,并及时记录张贴于“学习园地“中让全班同学欣赏交流。(4)纠错本纠错,加强反思 ①实行“三步纠错”法。

第一步,作业或测试中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及时在原处订正纠错,同常规的纠错方法。第二步,让每个同学都准备一个“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很容易出错的典型的题目收入其中,并注明错在哪里,找出原因,每章小结时进行纠错检查交流。让学生养成平时有空翻一翻,考前认真看一遍的习惯。使学生在纠错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第三步,教师也要备有一个“易错题记录本”,收集学生的常见错误,对学生的错误做到心中有数,最好能够预见学生所犯的错误,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把握重点和突破难点,争取教学的主动权。在复习时分类、分期进行再次辅导。

②加强反思

小学英语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研究 篇10

张兴丽

内容摘要:英语家庭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而且是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新课程要求教师创新作业的设计和评价,以便让学生在课外有效地学习英语。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且科学合理的布置家庭作业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

家庭作业

有效性

“作业”细究起来,源于《论语》中“学而时习之”的“习”,本意为对所学知识温习、巩固。本文中所提的“家庭作业”,是指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回家完成的功课,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

我在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过程中感受到小学英语教学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虽然课堂上热热闹闹,但学生在课上所学的内容由于在课后得不到有效巩固而忘得干干净净。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巩固所的知识,很多教师把“听磁带、抄单词、背课文”作为学生主要的作业形式。这样的作业很难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也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如何设计和评价小学英语课外作业,使其真正有效起来,值得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关注和思考。

如何才能更好地、合理地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既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呢?我通过实践和观察,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心筛选,明确目标。首先,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精心筛选,在学生平时的作业和实际教学中,多加留意,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找出学生易出错或必须牢固记住的内容,以此作为训练的重点。其次是任务、目的明确。教师可对作业内容做适当调整和补充,达到训练的目的即可,切忌过多过繁。在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做作业”的同时,教师自己也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布置作业,什么样的学生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即布置怎样的作业及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或取得什么样的成效。并通过对作业的检查,验证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进而调整自己布置作业的思路。有些内容可采用长期性巩固的方法,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消除遗忘,不可一次堆的过多。反之,“欲速则不达”,只能是事倍而功半。再次对学生的情况也应明确。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基础能力,在布置作业时更有目的性。

二、作业分层,提出要求。新课标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发展其,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的发展,促进自我教育,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全面的基础,从素质结构上体现个体内差异的合理性,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优势。而分层布置作业正是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不同难度和不同数量的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是课堂差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要合理的设计并注意作业的分层布置,作为我们老师首先会先了解自己学生的个性,并善于区别对待。在能力品质上,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在兴趣和爱好及气质、性格和性别方面也存在着个别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学生在完成同一水平的作业中出现了尖子生“吃不饱”,而后进生“吃不了”等问题。

我认为英语作业的布置首先要讲究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把趣味性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了解自己的学生,注意发现和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问题,并以此作为作业的素材,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如在教授颜色的单词,如yellow , green, red, blue, white „,可布置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哪些东西带有这些颜色,把它们画下来,并带来向同学介绍“The sun is red.The sea is blue.The milk is white„”这样学生有兴趣去做,乐意把自己画的图画向其他同学展示,会努力把头脑里积累的单词和句子说出来。作业就能做到有趣味性,学生在复习所学知识的同时,还激发了智力潜能,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和进行创造性学习。

而且,在最近教授水果单词的时候,我特意把这些单词抄写的决定权让给了学生自己,让他们把他们最爱吃的水果少抄两遍,而不怎么喜欢的可要多抄点两遍。学生所表现出的积极性可以说那是相当的高啊。虽然有人说这样有的学生会乘机偷懒,但通过连续的默写证明,让学生在兴趣中抄写英语作业,同样有着与众不同的良好效果。

相反,机械的抄写、重复呆板的练习可以说只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无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体会学习英语的乐趣,这样也势必影响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所以,在作业布置时,适当的“减法”还是必要的啊。

三、兴趣促成功。我们传统的英语家庭作业对学生而言是缺少魅力的。传统模式下的作业是对学生课后复习行为进行督促检查的一种手段,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堂教学的强化”。长期以来,由于对英语教学目的认识的不足及应试的导向,使得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形式单

一、内容枯燥、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误区,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抑制了学生多元化的思维发展,也遏制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学生的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被冷落了,学生苦不堪言,作业自然无助于学生的真正成长,也就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与多姿多彩课堂教学相比,课外的英语学习当然无“兴趣”可言。

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英语作业对学生而言应具有相当的魅力,应体现趣味性。

兴趣是成功的动力,兴趣是学生作业的原动力。富有情趣的作业,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去完成,从而感受到作业的乐趣。体现趣味性,应由单一的抄抄写写、听听读读走向多元化的形式设计。多元化的、形式迥然的作业设计,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也正是与英语新课程理念相一致的。多种感官参与的作业过程,不再是简单的“温故”,更多的是在兴趣驱使下的实践、探究、创新的过程。

1、绘画式作业——让英语作业也“靓”起来

英语是一门审美性很强的学科,儿童又是“天生的艺术家”。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设计一些绘画式作业,用绘画的方式来巩固、应用所学知识。如,在颜色教学中,引入绘画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单词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眼睛来观察生活,画画我的家,画画我的花园,画画我的教室等等。用画笔来展现五彩缤纷的生活。这样的作业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让他们乐于做,而且积极做,充满色彩的英语作业也就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

2、表演式作业——让英语作业“动”起来

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他们对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因此,我们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些英语对话生活性很强,适合朗读,可让学生回家把自己充满感情的朗读给家人表演;有些对话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改写成let’s chant 的形式。比如在小学三年级学习了数字1-20后,我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所学数字编一首小歌谣,有的学生开动脑筋,在积累其他学科的基础上做出了这样的作业: One, two, go to the zoo!Three, four, bounce the ball!Five, six, it’s nice!Seven, eight, make the cake!Nine, ten, say it again!学生通过这些作业形式,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知。Chant的节奏、韵律、重复、简单的词汇及配合的动作都使学生好像感觉在玩(play)中完成作业,而不仅仅是为学(learn)才做作业(do homework)。这种形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强。

小学生不但喜欢看文艺节目,更喜爱模仿。又如教材 《A good idea》这一单元时,我让学生用我们学过的运动项目名称组成一个小方队来表演。让他们自由组合编排、演练,有着浓厚的兴趣。结果就在教室里出现了英语式的边赛边演的情景。这样的作业给学生创造了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学生兴趣盎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生在编编排排、读读背背,说说笑笑的气围中,既不知不觉地复习巩固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集体荣誉感。

四、作业设计的评价

作业设计的评价能帮助更加准确地发挥作业的学习机制,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和调整作业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并提供操作性的方法。我们主要从作业本体和学生两个方面对作业进行评价。

要进行作业的本体评价,首先要了解怎样的作业才是理想的作业。理想的作业有8个特征:作业设计意图明确清晰;作业陈述准确恰当;作业形式灵活,为学生所喜爱:作业选材要贴近生活;尊重学生的起点能力;作业与前期作业、后续作业要有一定的相关和衔接;答案要具有开放性;内容要有思想性。教师自我检查评价设计时逐点对应考虑。

除对作业本体进行分析外,我们还要从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和结果了解分析该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主要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作业完成的有效性。参与程度主要观察学生的抄袭现象与主动参与的比例,作业的有效性作业完成效果是否与预期一致。

家庭作业的布置,看似小事,实则意义重大,希望我们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时,多动脑筋、合理有效,真正达到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把作业有效性落到实处,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参考文献:《英语课程标准》

《小学英语教学法》

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有效性探究 篇1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A-0035-01

设计好的小学数学作业能巩固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即时性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经验进行强化、总结和提升;而作业的批改是对这个过程的监督、评价和反思,是教师谋求师生互动交流、监控学生学习成果、督促学生进行知识转化的关键性环节,不仅影响着学生数学知识和素养的自主建构和强化,而且对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反思教师的教学以及创造性地运用科学教学方式具有导向和指引功能。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细心、耐心和用心三个层面出发,提出几条优化措施。

一、细心改,让细节决定学生学业成功

“细节决定成败”的论断早已形成共识。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课程,作业的批改只有细心关注每一个细节,帮助学生排除每一块可能影响学生数学终身学习和发展的“绊脚石”,才能确保学生数学学业的成功,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充分发挥数学作业设计的功能和价值。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等式的性质》一课,在批改作业“解方程x+15=75”时,教师往往会将眼光放在答案是否是“60”上,对其他细节则采取“无限信任学生”的批改思想,这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埋下了祸根。因此,我们在批改此道作业时,至少应当关注以下几个细节:等号是否对齐、“解”字是否遗落、解题过程是否正确、是否懂得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两边依然相等)、未知数“x”是否书写无误等。

二、耐心改,让反馈成为师生对话机制

批改作业时,教师需要注重的是要耐心地去发现学生作业的盲点和错误。一般的,多数教师对学生的首次作业批改都比较尽心,能帮助学生找出其中的问题和改进之处。但由于小学数学教师任教的班级数量不一,教学的压力已经使其自由空间受到极大压制,导致其对学生更正、补交、反馈的二次作业批改力不从心,往往会因“批改倦怠”应付了事,这样势必会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定势思维。针对学生作业的二次审阅,教师应该保持一种耐心批改的态度,让二次作业的反馈成为师生对话的有效机制。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时,笔者布置了这样一道题目:妈妈送给小明一个圆柱形玩具作为他的生日礼物,高8cm,底面直径4cm,现在小明为了避免玩具的表面受损,准备像包书皮一样为圆柱玩具“穿一件衣服”,如果你是小明,你应当买多大的纸片?对这个实际性的问题,学生在解答时出现了众多的问题,如高与直径混淆、计算错误、没有书写公式、漏“答”、单位遗落等,因此,笔者在一次批改时分别给予了指正。但为其指出错误并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预设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二次审阅,对学生的修改进行再次批阅,并注意二次批改符号的正确使用,最终引导每一个学生正确认识“为圆柱玩具穿衣服就是要求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高是8cm,底面半径是2cm”,并能准确地列出式子:S=2πr2+πdh=2×3.14×22+3.14×4×8,并进行正确的计算和解答。

三、用心改,让评价促进学生快乐改进

作业的批改主要是由批改符号、修订方式和评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批改符号和修订方式只要运用准确规则即可,但评语书写的科学化并非易事。评语书写与学生的答题情况密切相关,如果教师单纯从答题的正确率刚性使用固化评语,丝毫不考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原有认知水平,没有兼顾到不同学生的心理承受度和动机激发方式,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心造成极大打击。所以,教师在书写评语时,要用心思考,寄评价和激励于评语之中,多运用正向激励和导向的话语,让学生快乐学数学。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时,笔者布置了三道题目,在批改时,笔者除观察学生是否解答正确,一些细节(如设未知数、计算流程、“答”、列等式)是否无误,还将眼光放在了评语的书写上面。此次笔者改变了“优良”的等级评定方式,也不采用“好,真棒”这样的生硬评价,而是为每一个学生的解答情况写一句与之相匹配的评语,如对于全部解答正确、平时表现优异的学生,笔者给予了这样的评价:“答题结构优美,非常棒!老师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种状态。”而对于一些粗心的孩子,如经常忘记“设未知数”和“答”的群体,笔者则给予了这样的评价:“能准确解答,非常好,如果你能时刻注意‘设未知数等细节,一定会变得更加优秀的。”

总之,数学作业的批改是师生对此过程的交流和互相反馈,对加强师生间的心灵交流,了解学生的知识和思维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作业批改应始终坚持“三心”,及时关注和反馈学生的细小错误点,对学生的修订进行有效的二次批改,并让评语成为激发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

上一篇:榆林市管理办法下一篇:毕业生登记表班委意见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