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论文: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语教学论文: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推荐12篇)

英语教学论文: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篇1

一、利用情感教育,增强师生感情效应

建立和谐、融洽的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教师要用情感去温暖和激励学生的心灵,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塑造自身形象,把微笑带入课堂,不以权威自居,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平等参与者;同时要注意不因小事而感情冲动,怒气大作,平时多接触学生的活动,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尤其是学困生,更要加倍小心地呵护他们的自尊心,要尊重和相信他们,及时地捕捉和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为他们搭起体验成功、体验赞赏的平台,激发其学习热情,这样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亲其师,信其道”,随之也会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要我学”变成“我要

学”

在当今英语教学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甚至是“不想学。”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这部分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把学习英语看成他们的愿望和需要,觉得学习英语是一种苦差事,一种负担。因此必须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外语是学习科技文化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的重要工具。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国际间交往越来越频繁,外语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十分明显。经过这样的思想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到学英语是社会的需要、时代的需要,这就奠定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基础。

三、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形成了一种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以教师、教材为中心、传播、灌输练习为主要方法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了教师照本直科,方法单一,教学缺乏主动性,学生死记硬背,思维单一,课堂形式呆板沉闷,学习缺乏兴趣。在新课标新思想指导下,教师须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各种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来创设情境。利用直观教具,不仅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感官印象,诱发他们的兴趣,同时还能帮助他们对事物很快地形成正确概念,并牢固记忆,即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直观教具有挂图、图表,插图、实物及简笔画等,将所学内容以具体的形象呈现,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生动性。

2.利用模拟表演来创设情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英语游戏,在教学对话和含有对话的课文中,想方设法把真实生活搬进课堂,让学生自己编排对话或短剧表演,使人人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尤其是新教材里的许多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他们更是有话可说。

3.利用歌曲、谜语或顺口溜来创设情境。轻松愉快的歌曲是一种美的艺术,它可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青少年对歌曲有着莫大的兴趣,在英语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加入一些英文歌曲,学生会兴趣盎然,不但能巩固记忆所学语言材料,还会把学生带入一个语言美与音乐美的境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英语入门阶段,笔者把字母、单词及一些句型谱入简单的乐曲中,教给学生吟唱,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巩固学习成果

行为产生兴趣,兴趣形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在英语教学中应非常注重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如:(1)上课前的习惯。上课前把课堂上要用的书、本、用具等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预备铃响就安静下来进行快速阅读练习,造成英语气氛。(2)严守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3)文明礼貌,尊重别人的习惯。(4)主动积极,大胆开口,用英语交流的习惯。(5)良好的书写习惯,(6)每天课后自觉复习、朗读、背诵、记忆的习惯,学一点,会一点,记住一点,逐步提高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力求培养自主英语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

英语教学论文: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篇2

一、养“趣”

明确学习英语的社会意义和了解英语在社会改革发展中的广泛用途, 是形成学生认识兴趣的重要条件。针对学生初次接触英语时总是充满好奇、兴奋和向往这一特点, 教师在上初一导言课前要认真准备, 搜集大量的能说明英语的广泛用途和学习英语的重要社会意义的例证。在导言课上进行演示和讲解, 让学生感知英语的广泛用途和学习英语的重要社会意义, 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 为今后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配合, 学好英语打下基础。

随着教学的深入, 教师还可以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搜集身边能接触到的生活、商务、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中使用英语的素材, 并通过这些素材让学生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 外语学习不仅是学校内作为“重要学科”的需要, 而且已成为社会生活和个人发展的迫切需要。

这样,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时刻不忘从学生的个体内部动力激化和外部环境感受进行引导, 来坚定学生学好外语的信心和决心, 从而使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和明确学习目的, 以利于培养持久的学习兴趣。

二、增“趣”

我国英语教学中的特点之一就是缺乏语言应用和习得环境, 尤其是农村边远地区, 英语学习主要在课堂。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品质和意念, 进而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精心备课, 以教材所提供的语言素材为主线,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灵活运用所学语言材料, 延伸课文教学内容。及时抓住课堂“兴趣点”设立交际情景, 让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 把语言的机械操练转向意义操练, 实现课堂教学多样化, 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一)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老师恰到好处地运用学生周围的

东西进行直观教学, 创设情景,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知识。

(二) 在英语课堂中, 可采用简笔画这样一种简便而行之有

效的教学手段, 简笔画在教学中应用广泛, 在讲解名词、动词、代词以及时态等都可以用到简笔画。借助简笔画教学, 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 进行游戏教学, 提高学习兴趣。

中学生具有活泼的个性, 旺盛的精力, 他们乐于参加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在教学中, 将知识融与游戏中, 将抽象的语法寓于趣味活动之中, 能让学生在无意注意中增强记忆力, 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展抽象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运用电教手段,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电教手段具有视听结合, 声形并茂, 动静兼容, 形象直观的特点, 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色彩明快的声像材料, 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老师可利用录音机、幻灯投影、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三、护“趣”

对初中学生来说, 引导和激发其学习兴趣并不难, 难的是如何维护已培养起来的兴趣, 使其能保持浓厚的兴趣一步步地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活动。

首先, 本着创设和谐宽松的语言环境和减少学生学习心理障碍这一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须重视充分利用课内外一切有利时机, 为学生的语言习得创设条件, 指导学生广泛接触英语素材 (如教唱英文歌曲、朗诵英文诗歌、名言、看英文电影等) 。开展记英语单词竞赛、阅读英语辅导报刊、表演英语短剧比赛等活动, 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竞争意识, 以达到维护学习兴趣的目的。

其次, 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使学生有效习得语言和文化是维护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 教师要经常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语言规律, 把握其内在联系,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和辨析能力, 提高复习质量, 掌握科学记忆规律, 逐步养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最大限度地习得英语知识, 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

再次, 英语教学是在双层次上的情感活动, 语言材料蕴涵着丰富的情感代码, 师生内在的情感迸发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情感激发。情感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共同承担任务和解决问题, 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基础, 也是学习兴趣得以维护的保证。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 教师通过自身的言行, 充分利用语言及非语言手段,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向学生示以关心, 加以鼓励, 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感,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坚韧性格, 排除心理障碍, 鼓励积极进取, 也可以达到较好地维护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英语教学论文: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篇3

【关键词】师生关系 鼓励 自主学习

新课改对英语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通过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及一系列学生活动,师生可以通过任务的实施进行交互活动,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目标。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对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有很深的感触,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对教师言行的认同,从而激发学生接受教学的热情,这也是教育心理学的一条普遍规律。那么我们教师如何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必须时时处处用真心去爱护学生,用热心去帮助学生,用信心去支持学生,用真诚去感化学生,用真情去打动学生,师生间应该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信任,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关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师生共同探讨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的答案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要给予学生以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就没有了畏惧的心理,心灵也得到舒展,潜能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才能获得更多的满足和发展,老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地丰富教育教学理论,钻研业务,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了解专业的新动向。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好的影响,成为学生喜欢并崇拜的老师。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英语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为了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内容的不同,如初学,巩固和复习就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付出心血,不断地去探索,追求并选择好的教学方法。比如:1.比赛法。许多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利用他们的这个特点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就能让学生的潜力最大程度的迸发出来。如:在教学单词时,我始终注意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识记。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各种造句比赛,回答问题比赛等等。2.情境教学法。教师如果能把学生好动的特点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开展活动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活动应该常搞常新,精益求精,活动应该有魅力吸引学生参加;同时,活动也要实用,不能搞形式主义。比如,我在教七年级第四单元Where is my backpack?时,为了使情景更真实,更形象,我们把教室设计成为班上同学的家,然后分组布置东西的位置,进行问答。我们通过这样的情景设计,运用活泼多样的操练方式,使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也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激励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培养兴趣的重要保证

任何一个人如果总是被要求如何做,自己一点自主权都没有,一切照章办事,那么工作也就没有了积极性,创造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是如此,只有让学生自主学习,他们才可能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也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自主学习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不论是课上的还是课外的,主要是靠教师的激励和指导。因此,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既要调控又要指导学生课堂学习活动,同时来自教师的激励的语言,赞美的眼神,支持的行为,热情的表扬,都是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课堂学习实践中,教师要多安排、多指导、多表扬、多激励学生,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发挥地淋漓尽致,自信心才能增强,自主能力也就得到了发展。此外,教师还应尽量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是在外界的强迫下被动地学习,而是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责任心和主动性。这样就能在长期的英语学习中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也就能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是培养兴趣的必要补充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比如组织唱歌,朗诵,会话,演话剧,阅读,翻译等各种兴趣小组,举办各种展览会,报告会,朗诵会,文艺晚会等。这些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巩固课内所学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兴趣和个性。

英语教学论文: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篇4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 , 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 , 思维就会异常活跃 , 学习活动就会随之变得愉快 , 学生就能高效率地掌握知识技能。反之 , 就会导致学生在该门学科中学习动力的缺乏和动力水平降低。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教育的改革 , 在初中生物教学课程标准中 , 注重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教材内容突出了实验内容多 , 实验形式多 , 实验要求多的特点。根据中学生好奇、好动、求知欲强等心理特点 , 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和有关学习兴趣的理论 , 把实验教学作为激发培养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实验教学中 , 笔者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的。.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 有利于放开学生的手、脚 , 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在生物实验教学中 ,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必须解放思想 , 更新观念 , 放开学生的手、脚 ,不要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 , 让学生去模仿 , 教师要相信学生都能成功的完成实验 , 允许学生实验失败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原因 , 直至实验成功 , 要让学生从实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但在放手实验时 , 首先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 , 把知识从实验中体会出来 , 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 , 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 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如: 在讲 “ 骨的成分 ”时 , 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 ①学生将骨放在酒精灯上煅烧 , 待骨变灰白时 , 将灯移开 , 轻轻地敲骨 , 骨断了。②学生将大鱼的一根肋骨浸入盛有浓度为 15%的氯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 15分钟后 , 用镊子夹住肋骨 , 肋骨变软了。这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得知: 煅烧后的骨很脆 , 盐酸中浸过的骨很柔韧 , 说明骨是由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组成。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 , 既可激发学生的思维 ,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也可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改革传统的封闭式实验为开放式实验 , 激发学生兴趣传统的实验教学中 , 实验材料的采集、培养全由教师来准备 , 使学生对实验材料的来源不了解 , 容易造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材料不珍惜 , 大手大脚 , 浪费很多 , 做实验也很随便;另外 , 不了解实验材料的来源 , 也很难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 , 我的做法是: 每次实验前 , 先介绍实验材料的采集和培养方法 , 然后才做实验 , 对一些简单的观察性实验 , 如: “观察植物的叶、茎、根 ”实验 , “ 观察植物的花 ”实验 , “ 观察分析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在形态上的异同 ”实验 , “观察松的枝条、针形叶和球果 ”实验等就让学生到校园、公园、菜市场、花店等处自行采集、观察 , 或由教师带学生采集 , 引导学生学习室外观察和记录;对于一些需要在实验室里培养的实验材料 , 如霉菌、酵母菌、洋葱根尖等 , 则组织部分学生参与管理。学生在采集和培养过程中会发现一些新问题 , 有利于学生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吸取新知识 , 又能真正掌握实验的全过程。.通过简单有趣的生物实验演示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理 , 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 , 不仅对演示实验怀有极大的兴趣 , 更想亲自试试。我们在教学中应多让学生观察 , 多让学生动手 , 拓展他们的思维。如: 初一 《生物学 》第二册实验九 “ 观察蚯蚓的蠕动 ”中 ,学生通过实验知道蚯蚓体壁保持湿润是因为其依靠它来呼吸 , 气体必须溶解在粘液里才能进行气体交换。还可请学生进一步实验 , 如 “ 在干燥的纸上 , 蚯蚓很快就扭来扭去 ” , 通过实验让学生主动获取有关蚯蚓生活环境的知识。实验结束后把蚯蚓放归大自然 , 贯穿 “ 爱护动物 ”、“ 保护动物 ”的知识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等。通过实验演示 , 激发学生的兴趣 , 使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增强。实验课可以说是学生的乐园 , 但从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 , 做 “学生实验 ”前 ,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就让学生实验 , 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 同时也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 , 学生实验前 , 老师的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 然后才能实验。例如: 在 “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实验 , 教材中要求学生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永久装片标本 , 我在实验时要求学生制作临时装片标本进行观察 , 实验前由于没有对染液的配制和洋葱根尖的选取做充分的准备 , 结果制作的装片无法观察到细胞的分裂过程。教学中我指导学生由此引发讨论 , 通过讨论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严谨的学习态度。.应用实验导入新课 , 使学生产生疑惑 , 然后通过授课解决疑惑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 , 学生情绪高昂 , 精神健旺 , 注意力集中 , 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 , 根据欲讲内容 , 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 , 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 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探究实验“ 肉蛆是从哪里来的 ?”首先让学生 4人一组讨论蛆的由来 ,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 , 提出许许多多的假设 , 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本文中要求的实验步骤进行对照实验 , 从而可以得出结论: “蛆不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从而引入课题 , 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通过实验教学 ,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在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 , 从实验意念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 , 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 , 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 , 每一步都是思维的结果。所以 , 生物科学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的情境 , 使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验问题中锻炼思维能力。

(1)做一些探索性实验 ,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 “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 , 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 , 而提出一个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 , 而且也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种动力 , 它孕育着希望的光芒、美好的情景 , 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 , 希望他们通过

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去发现问题。例如 , 在研究“ 消化 ”的实验里所提出的假设: “ 细胞膜只能透过小分子物质 , 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必须先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透过细胞膜。” 这个假设的理论根据是: ①人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活的细胞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③ 营养物质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里的;④ 人和动物的营养物质来源于食物;⑤食物营养成分中有大分子物质。通过生物实验使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 经过反复训练 ,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理安排和组织实验 ,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 , 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 , 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 , 避免了死记硬背。例如: 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时 , 学生先分别观察四个部分的外形及细胞特点 ,教师将课文讲授穿插于其中。当学生将实践上升到理论后 , 教师再次要求进一步观察 , 以发现四部分之间的动态联系: 生长点既受根冠保护 , 又为伸长区和根冠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细胞;伸长区的下部逐渐混同于生长点 , 其上部则趋向于根毛区。例如: 学习“蝗虫 ”一节前 , 我布置给学生一个兴趣小实验 , 回家捉两只蝗虫 , 并将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 , 而将乙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 , 请仔细观察哪只蝗虫先死 , 并思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上课时 , 我根据有关知识有理有节地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讨论 , 由于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学习, 因而他们更加投入 , 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 对所学的内容印象也更深 , 通过这个实验 , 学生很快就对知识理解和掌握了 , 而且也记得牢 , 直到几年后 , 有些学生还说这个实验很有趣 , 印象深刻。

英语教学论文: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篇5

一、兴趣激发和培养对学生学习乒乓球的重要性

兴趣是成功学习的第一要素。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学习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学生学习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而生物学家达尔文的成长故事充分说明了兴趣成长的重要性。达尔文小的时候一个平庸的孩子,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对人类做出重要的贡献。

(一)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可以缩短学习乒乓球的时间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是让学生树立学习思想品德的信心。在学习中让学生感觉学习是件比较容易的事,从而产生兴趣。从学生实际出发,尽量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要学好一门功课,时间越充足越好,只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要提高学生的基础,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改变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这样兴趣就是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不竭动力。

(三)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促进学生养成学习乒乓球良好习惯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与“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就是学习兴趣,世界知名的伟大科学家、相对论学说的创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学习的乐趣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是他们对乒乓球学习和研究感兴趣,很难想象,对乒乓球毫无兴趣,见了乒乓球就头痛的人能够学好乒乓球,要培养学习乒乓球的兴趣首先要认识到学习乒乓球的重要性,乒乓球被视为国球,它是学习体育运动必要的。坚持下去,自然会对乒乓球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激发出学好乒乓球的高度自觉性和积极性。有了学习乒乓球的兴趣和积极性,要学好乒乓球,还要注意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

新知识的接受,乒乓球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动作,比较自己的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动作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动作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而随意的动作。认真做每一个动作,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养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做出的动作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回忆动作的要点尽量自己解决。

2.适当多做基础练习,养成良好的习惯

要想学好乒乓球,多做基础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动作的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人手,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的专业视频,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动作规律。对于一些易错动作,通过自己的动作思路和正确的动作过程两者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比赛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动作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动作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赛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3.调整心态,正确对待比赛

学生在学习时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动作、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在比赛中做到学以致用,既能发挥正常水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信心。在比赛前要做好准备,把自己的动作做开。这样才能超常发挥。

二、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兴趣

打好乒乓球,首先要培养对乒乓球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乒乓球的巨大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唤起兴趣、联系生活,从生活和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观察、思考、交流、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中,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一)激发学生学习乒乓球兴趣的方法

初学乒乓球时,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树立必胜的信心,缺乏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丧失了上进的动力,稍遇失败,就会向挫折缴枪,向困难低头。导致学生感到乒乓球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运动,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学习积极性也逐渐降低。因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乒乓球学习的必然需要。

1.心脑合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练好基本功是学好乒乓球的必要条件,没有扎实的乒乓球基础,就谈不上继续学习,更谈不上有所成就。要想基本功扎实,必须全神贯注地认真听讲,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效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课堂上应聚精会神,一刻也不能懈怠,大脑要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思维要活跃、思路要开阔,心随老师走,听懂每一句话,抓住每一个环节,理解每一个小细节,多联想、多思考,做到心领神会。

2.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手脑并用,促进兴趣。学生创造动手操作,让学生边看边想,既动手又动脑。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丰富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乒乓球,一定要做到实际操作。学生的记忆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过目不忘,记忆本身就是不断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常言说,“好脑筋不如烂笔头”。教师在课上所做的动作,学生掌握了,但是课下不练习巩固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忘记,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兴趣。所以,实践操作能力很有必要。乒乓球也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学到的每一个动作、小细节以及手指手腕的动作都是不可忽视的。

3.观察能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要双眼紧随教师观察教师的动作、手型、脚步、大臂、小臂、拍面和拍型等。大脑里形成的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相结合,印象就会更加深刻。

(二)培养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兴趣的方法

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培养。乒乓球的技术性太强,有的同学看到乒乓球就头疼,怎么能培养对乒乓球的兴趣呢?

1.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来源于好奇。人们的惯式中“套路”只用于武术练习,而且套路的含义一般是由很多个单个动作组合而成的一连串的动作。在乒乓球教学中,借用“套路”这个新鲜的名称,在不破坏动作技术结构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未尝不可。乒乓球中的任何一个技术或战术都不是简单的单个动作,而是以套路的形式出现的。因此,不论在初学还是提高的教学中,贯彻套路的思想来练习,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和动作结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动作结构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用“套路”来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预防动作的不完整性。对于初学者,这种起始意识非常重要。

2.善于提问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利方法

质疑问题,引发兴趣。设置问题,使我们解惑的心理需求,此时,又有新知识的教学,我们的学习兴趣也就不言而喻了。教师在教学中巧设练习,增添兴趣。新颖有趣的练习题,丰富的游戏对抗,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动作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让学生在乐中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英语教学论文: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篇6

【摘要】本文从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出发,分析影响学生兴趣形成的条件,探讨体育教育对学生兴趣的意义,找到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兴趣养成的科学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体育教学的效果,实现全面提升青少年素质的目标。符合时代要求的体育课能够拓展学生的体育知识,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养成好的运动习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整体和谐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兴趣;激发和培养;途径与方法

1体育课上培养和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作用

兴趣是一种心理上的探究反射,具有很强的积极作用,而学习是重要的获取知识的探索活动,体育课是在体育教师指导下,学生反复练习模仿体育技能、技巧,获取体育知识的过程和师生间、学生间互动交流的过程。如果学生对这个过程有了浓厚的兴趣,说明课堂活动满足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这样的体育课既能够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也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求知的轻松和快乐,从而在学生心理上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对于以后的学习有长久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因素

2.1 对体育不够重视

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要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认识问题简单化、表面化,把体育仅仅当作是一种松散的娱乐活动,跑跑跳跳、玩玩耍耍即可,不需要认知学习,导致在体育课上要求不严格,无法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2.2 教学方法落后,课堂气氛不活跃

在体育课上,使用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机械呆板的组织课堂活动,讲课质量低,忽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对于体育的好奇心,使学生对体育课丧失兴趣和信心。

2.3 学生自身的个体差异性

班级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但是学生中存在着严重的个体差异,体育基础和能力各不相同,尤其是低年级的新生,受到原来学校授课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体育知识水平。比如对于“三步上篮”有的学生全然不知,而有的学生能够熟练的完成。

2.4 部分学生先天体育素质和身体素质差

学校中总会有一些学生,先天体质差,缺乏体育素质,也有的学生身体过于瘦小或肥胖,体型特殊,导致完成动作困难,无法达到其他学生所能达到的水平,影响教学质量。这样的学生容易丧失信心,无法培养体育学习的兴趣。利用体育课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

3.1 转变学生对体育的错误认识

体育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个体、群体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除了讲授课的形式外,教师可以借助报告、影视资料、报刊、广播、多媒体等教学形式来大力宣传体育课对于身体和心理素质培养的巨大作用,使学生全面了解体育课的目的、功能和体育锻炼的好处,使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3.2 丰富课堂内容,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内容的新颖程度和趣味性决定了学生的兴趣程度,所以体育课内容和课堂组织形式的选择非常重要,体育教师要灵活机动的确定教学内容,并因地制宜的去选择趣味性和实效性强的教学组织形式,生动活泼地展示给学生丰富多彩的体育知识和动作技巧,避免老套和死板。

3.3 利用兴趣的迁移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当对所进行的活动具备了稳定的兴趣之后,兴趣往往就不容易丧失,而是得到加强、巩固和提高,逐渐适应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比如足球教学中,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烈的兴趣去掌握控球技能,但是对于基础素质练习不会很感兴趣,此时如果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基础训练,当他们加速跑不够快,面对球反应迟缓,大量跑动后体力不支时,就会感觉到基本身体素质的欠缺,明白技术再好没有体能素质也是踢不好球的。于是学生就会主动加强力量和速度的练习,也就是把兴趣从比赛转移到了素质训练上来。

3.4 利用丰富的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体育课的号召力和感染力

美的东西会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并愿意去接近,体育教学的美是通过教学的艺术性、流畅娴熟的动作和场地器材的布置反映出来的。教师要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做到场地井然有序,各种画线清晰工整,器材摆放位置自然合理。开动心思设计漂亮的图案和标牌,既具有实用性,又要符合审美要求。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学生会感到舒心愉悦,增强了体育的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置身于这样的场所中,学生会急于尝试各种活动,并且会追求达到完美的效果。同时,教学中要注意巩固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巩固课堂所学的动作技术,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对课堂教学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

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最大动力,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兴趣是体育教师必须要钻研的一个课题,只有学生真正形成了兴趣之后,体育的教学目的才会顺利实现,学生的动作技巧自然会得到提高,从而喜欢上体育课,热爱体育运动并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徐军,何晓耘.优化教学环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

英语教学论文: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篇7

一、加强思想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一个语文教师来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让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二是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这门课。只有学生喜欢语文教师,才能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让学生喜欢教师,教师就得喜欢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使学生从内心感到语文教师的可亲、可敬,从而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才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只有这样,才会产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

二、加强语文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唱“独角戏”。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昏昏欲睡。这就是课堂缺乏活力,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语文教师就要加强语文教学改革,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有兴趣、受感染、增见识、长才干。

如字词教学,字词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死记硬背的字形、义或词语的含义,不仅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且收效基微。怎样才能使学生既学得有趣又有掌握得牢固呢?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动手与动脑相结合,激发竞争意识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每一个单元新授课前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查出生字的音、义和词语的含义,比比谁最先查出,比比谁最先掌握,然后再根据词语的含义造句,再在脑海中浮现所造句的场面,最后把词语的意思回忆一遍。这样,不仅掌握了词语的含义,而且能将所学的词语灵活地运用到作文中去。

又如课文教学。课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在引入新课时,激发兴趣;也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培养学生兴趣;还可以通过精彩片断的详细分析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些课文,可分角色表演。如在教学契诃夫的《变色龙》,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时,首先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在课前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其次,在课堂上由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由于学生人人有所准备,成竹在胸,所以他们兴趣浓厚,都争先恐后地要扮演角色,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警官的见风使舵,皇帝的愚蠢可笑,骗子的阿谀奉承,大臣们的欺上瞒下……学生们都演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这样,学生兴致高,情趣浓,语文课文教学就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作文教学,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和认真观察,并学会积累词汇和生活素材。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尝试。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去把握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呢?我认为应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写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最感兴趣的事,并运用潜移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写作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创造情景美的同时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广泛的课外阅读是非常必要的。老师应明确学生阅读的篇目。指导他们从阅读中去积累词句。培养语感,指导学生不同的方法去阅读,学会边读边想,还应做好笔记,摘录好词佳句、名人故事以丰富自己的头脑,充实自己素材的宝库……

三、语文教师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教学艺术

教师如果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崇拜者,就能使教师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说服力,而这种感召力和说服力主要来源于高尚的师德和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生动活泼、富于幽默的教学语言。因此,语文教师要加强文化和业务知识学习,要博学多才,时时不忘给自己“充电”,在掌握渊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讲究教学艺术,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使每堂课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用热情的表扬、赞美的眼神激励学生创新

实践证明:学生创新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在不断学习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学生的学习活动,课上有了一定的创新交流环境,还得靠教师的激励和指导,学生是否能够创新地学习,要看教师是否给他们提供了创新思维的条件和时间。这条件及时间还靠教师鼓励的语言、赞美的眼神和支持的行为及热情的表扬,这些都是他们积极创新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以更多的指导、表扬、鼓励。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淋漓尽致地得到体现,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挥,学生也只有在享受喜悦的同时才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另外,教学中还可以借助图片、投影、录音等辅助手段以及开展课文朗读、演讲、口头作文等多种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英语教学论文: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篇8

关键词:激发 培养 初中学生 英语 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教师必须认识到英语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的生命。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英语教学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变化大,情绪也不稳定,易波动,精力与求知欲旺盛,富于幻想,等。英语教师应根据这些特点组织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大多数人认为就是单词、句子和课文,就是死记硬背。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把学习英语看成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学生的整个认识活动就能激活起来,学生的学习就由被动变主动,由乏味变得趣味横生,教学质量也会显著提高。现我就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谈谈我的看法。

一、加强英语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需要和兴趣

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明确英语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规定,中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实践经验证明:采用生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农村的学生,他们的的视野有限,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联系当今中国改革开放形势,讲述外语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的运用的事例,例如:外语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世界交流合作的重要工具;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必须运用外语这门工具及时地向先进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英语使用范围广,如:电脑打字、英语导游、银行、邮局、图物标志等各方面。鼓励同学们:要想成为未来有用之才,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就必须学好英语。这种生动具体且富有趣味的方式是比较适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对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二、抓住学生的好学心理,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初中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时,有种好奇心理,在课堂上他们往往具有双重心态:一方面他们羡慕老师,渴望自己能讲几句;另一方面却又羞于开口。所以,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在轻松的气氛中自然地呈现出来,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情景理解语义,然后模仿、跟读,这样既可消除紧张心理,又满足了学生好奇、好动、好乐、好玩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需要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考,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学生从“要我学”和“我要学”方面转化。在初级阶段的语言训练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学习它们的名称,描述它们的形状、颜色、性质、用途等,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因为这些实物,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会特别感兴趣。这样做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开始学习英语时认为英语难学的心理障碍,使他们思想活跃而且能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当堂记住所学内容,教学效果良好。

(二)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可以烘托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能逐步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集中学生注意力。我坚持用英语讲课,一般从最简单的日常用语开始,最初配以适当的动作、表情或解释说明等使学生理解,要求学生能听懂,然后会说,比如:①How are you ?②Stand up , please. ③Good morning. Class! ④ What day is it today? ⑤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⑥ Are you ready ⑦Read after me. 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展。一般四五周后,大多数学生便能够听懂并在课堂上与老师进行简短对话练习。一旦学生能运用几句英语后,兴趣便油然而生。课上他们会争先恐后举手回答问题,学习效果必定会有所提高。

三、实现课堂教学多样化,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恰到好处地运用学生周围的东西进行直观教学,创设情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知识。

(二)在英语课堂中,可采用简笔画这样一种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简笔画在教学中应用广泛,在讲解名词、动词、副词、代词以及时态等都可以用到简笔画。借助简笔画教学,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比如教What’s this in English?可先画一简笔画(如苹果、书包等),然后,再利用What’s this in English?It is a (an) ….句型进行反复操练。因此,在教学中利用简笔画可以创设情景,增加课堂密度,创造生动的课堂气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进行游戏教学,提高学习兴趣。中学生具有活泼的个性,旺盛的精力,他们乐于参加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在教学中,将知识融与游戏中,将抽象的语法寓于趣味活动之中,能让学生在无意注意中增强记忆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抽象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电教手段具有视听结合,声形并茂,动静兼容,形象直观的特点,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色彩明快的声像材料,使抽象难懂的教学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老师可利用录音机、幻灯投影、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英语教学论文: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篇9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爱学习记叙性的文章,而厌学说明性的文章;许多教师也认为,教学说明文总不如文学作品那么形象生动,学起来不免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其实不然。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行省编义务教材初中语文也考虑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入选的一些说明文,多是精美的科学小品,不少写得形象生动,通俗活泼,让人读也饶有趣味。教师只要根据说明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就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一、树立明确的目标

省编初中语文第三册,重点培养说明性文字的读写听说能力,它是由第二册重点培养记叙性文字的读写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过渡而来的。况且,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的,说明也是常见、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说明文同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文学作品所无法替代的。学生的说明能力强,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可见,学好说明文,树立明确的目标,今后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教之以情,学之以趣

“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首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让学生爱读说明文。俗话说:“树倒猴群散。”如果教师自己都厌教,那么,怎么谈得上学生“学海无涯乐作舟”呢?

三、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叶老说过,说明文“是传授知识的文字”。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根据说明文具有知识性强和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期的特点,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成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一定会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例如第三册中,《松鼠》、《动物尾巴的功能》,文字活泼,生动有趣;《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北京亚运村》,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中国石拱桥》、《祖国的大豆》文情并茂,既富有知识性,又饱含强烈的爱国激情。

英语教学论文: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篇10

初中数学 课堂效率 数学兴趣

一、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探析

1.受中考指挥棒影响,盲目追求升学率

学生面临升学竞争压力,心理负担加重。在中考指挥棒的指挥下,部分教师采取了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不注重对教材、教法和学生心理的研究,教学方法呆板、单调,采用“满堂灌”法、“题海战”法、严厉惩罚等方式,阻碍了师生情感交流,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教学方法呆板,观念陈旧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数学教师仍然以“一书(课本)、一笔(粉笔)、一言堂”之“三一先生”的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某些教师认为身为数学教师学好数学知识就行了,知识不广博。这些当然无法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和对新时代下数学教师的要求。

3.教学内容过窄,扼杀学生个性

由于过分强调考试内容,一些教师不是认真准备符合学生特点、符合本地区特色的教案,而是死抠参考书和练习书;学生为了考试课业负担加重,不仅丧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急功近利、舍本逐末,忽视了全面发展,突出的表现是高分低能。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理论认识

1.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内驱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从平淡中看到瑰丽,从困难中奋然而起,能让学生获得探求真理与增长能力的最佳心态。大凡教育行家都十分重视激发学生兴趣,主张要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溢”,“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和聪明才智,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兴趣可以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

初中生具有好动、善疑、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点。在这一年龄阶段,他们能掌握些基本的抽象概念。不过在掌握复杂的抽象概念时,他们仍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如果没有具体形象做支柱,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地领会这些概念。初中数学课具有一定的理论性,许多概念都比较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一定要生动、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兴趣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他们乐于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习知识。只使用教、练的老方法,势必让学生反感,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只有匠心独运,创造愉悦的教学环境,激发其学习兴趣,数学这门学科才能被学生真正接受。

三、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1.充分利用师爱效应,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影响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容易让人忽视的就是情感效应的因素。数学是一门知识体系严谨的学科,数学教师因受其数行规律和逻辑关系的严密性特点的影响,很容易在学生心中形成呆板、严厉的印象,部分学生往往会觉得学数学很乏味。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应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可能的话,经常与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活动,同时,教师要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学生喜欢老师,相互建立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和力,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达到“爱屋及乌”的程度,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特别是在中学高年级,常常会产生一些后进生,对他们的态度,教师尤其不能动辄训斥,应该循循善诱,特别注意爱护他们的自尊心,要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学生,特别是那些基础较差成绩落后的学生,只要有进步,那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肯定,这样才能使他们从怕上数学课直至爱上数学课,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一些问题型、活动型、探究型、信息型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朗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要求学生勾画出这个美丽的景象,接着分析把落日看成一个圆,长河看成一条直线,落日与长河有哪些不同类型的位置关系,学生画出各种直线与圆的关系;教学“图案设计”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片展现丰富的几何图案,让学生欣赏这些美丽图案后,告诉学生,“这些图案我只要用一个圆规就可以画出来,你想学会吗?”然后,师生一起探究这些图案的画法,并激励学生大胆创新与设计。通过图案设计,学生进一步熟悉了圆规的使用技能,了解了将圆六等份、三等份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在电脑上画图,设计图案,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设计的图案丰富多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而且品尝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3.求新、求活以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1)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由组合),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浅谈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篇11

一、实行情感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行情感教学最关键的是形成和谐的课堂

气氛。在教学中, 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以饱满的深情来感染学生, 循循善诱, 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课堂交流过程中, 学生可能不能很快领悟教师的意图, 常东拉西扯绕弯子, 这时教师要有耐心, 不能轻易地打断学生的发言, 要尽量启发学生。对仍启而不发者, 也能怀着愿意听别人回答的心情而坐下, 这就是兴趣和求知欲所起的作用。应面向全体学生, 调动全体学生的兴趣。在做讨论练习时, 学生的想法也可能与教师的想法不一致, 教师应善于接受学生的观点, 只要他们能自圆其说就行。此外, 教师还要学会赏识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闪光点”。要不失时机地给予他们表扬:Well done!Great!Super!Congratulations!等具良好催化作用的话常挂嘴边。总之, 在与学生交往中, 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磁场, 让每个学生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 从而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把英语学习当作一种幸福, 一种享受。

二、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魅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孩子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新鲜, 尤其对电脑, 针对这些, 我尽可能的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好奇心。在新学年的第一节课上, 我首先带领学生看第一单元的简单日常对话的卡通片, 寓教于娱乐, 学生们学得很开心, 一改往日对英语的冷淡, 我又适时的对学生作出适当引导, 保证以后的英语课老师都会努力让他们轻松进行英语学习, 欢迎同学们跟我一起学英语。

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欲望, 从第一节课起, 我就坚持使用日常英语, 并教他们简单的会话,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讲英语, 对发音好, 语调准确的给予及时表扬, 并且给他们以帮助别人的任务, 对于发音差、语调不准确的同学给予及时耐心的帮助, 有了点滴进步, 马上给予表扬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发展他们的兴趣。这样一来, 学生从开始学英语的那天起, 课堂就很活跃, 学习英语日益兴趣盎然, 他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由于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元的、多层次、多功能的教学活动, 是一个复杂细致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双边活动的过程, 因此, 课堂教学的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 也不是千篇一律的。

英语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不同的授课目的和不同的教学对象,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操作方法。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 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 突出有关的重点和难点, 合理安排讲授知识和操练技能的关系, 把重点放在操练上。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善于利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同时参加学习, 参加活动, 强化对所学材料的感知, 把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更加紧凑、生动有趣,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的理解, 增强记忆, 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开展丰富多彩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课, 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能力,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例如:举办英语文娱晚会, 故事会, 知识竞赛, 手抄报, 演讲等课外活动, 从报幕到解说, 从评比到颁奖, 一般不准使用汉语, 尽可能让学生全部使用英语, 这类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说英语的真实场所, 同学们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另外, 自编视听小品, 根据课文内容, 结合学生实际, 每学期我都组织学生自编自导几个视听小品和对话录像。如:一个学生请同学们参加birthday party的对话、小品, 几个同学购物的对话小品等, 当同学们看到自己同学的表演之后, 极大地调动了他们说英语的欲望。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会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提高。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总结和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也逐渐养成了。

小学生习作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篇12

04小教(2)班 杨瑶

学号:045130169

提纲: 引论: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因此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成为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只有使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变“苦差”为“乐事”,学生才会发自内心的愿意去写,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提高。本论:

一、应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习作兴趣。

(一)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三)写实际生活,激发兴趣。

(四)、课堂激趣。

二、力求以情感人,唤起说的兴趣,以说带写。

(一)让教学语言富有情感。

(二)领略语言教材美的情感。

(三)从生活见闻引说。

(四)从自我体验中引说。

三、尽量降低学生学习的坡度,激发学生习作的动机和兴趣。

四、侧重鼓励,激发兴趣。

(一)评语要以正面鼓励为主。

(二)作文评分标准宜宽不宜严。

(三)讲评作文宜多表扬、形式多样化。

结论:

让学生发现在自己的身边就有作文优秀者,就有不怕写作文的人,从而激起他们向榜样学习的力量,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他们能从这些例子中得到很大的鼓舞,甚至会作起当“小作家”的梦。这是一种极大的驱动力,可能他们会跃跃欲试地模仿,把这些同龄人“小作家”当作自己的“偶像”。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写作的主人。

作文教学,作文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小学生如果能真正视作文为“乐事”,不再怕作文,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愿意去写作、真正对习作产生兴趣,那么他们的写作能力就一定能够提高。

小学生习作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04小教(2)班 杨瑶

学号:045130169

[摘要]: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习作兴趣,在教学中应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习作兴趣;还应力求以情感人,唤起说的兴趣,以说带写。要尽量降低学生学习的坡度,激发学生习作的动机和兴趣。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任何新鲜的东西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在他们学习写作的开始就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那么以后的作文教学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如果作文教学使学生对写作失去了兴趣,甚至害怕作文,那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关键词]:习作

兴趣

激发

培养

小学生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因此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成为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只有使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变“苦差”为“乐事”,学生才会发自内心的愿意去写,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提高。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兴趣呢?

一、应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习作兴趣。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学”(叶圣陶语)。表面上看,小学生每天从学校到家里,两点一线,上课、下课、作业、考试,如此循环,颇有单调乏味之感。但他们的生活同样是丰富多彩的。

(一)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丰富作文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全方位的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品质、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比如组织学生春游——写游记,演讲——写演讲稿,参观访问——写访问记。当小记者采访家长、老师、同学——写消息、通讯等等,让学生养成勤观察、善思考、多动笔的好习惯。这样,学生由于有话可写,感到作文并不困难,逐渐也会熟能生巧,“下笔如有神”了!

课外活动还包括一些游戏,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练笔。游戏一般在室外进行,形式多种多样,如:老鹰捉小鸡、丢沙包、跳皮筋等。这些活动都深受学生喜爱,他们尽情蹦跳,心情无比欢畅。回到教室后,教师便可不失时机地提问学生。学生们会你一言,我一语,绘声绘色地讲起来。由于给学生创设了最佳情境,形成了人人参与、个个投入、高高兴兴来习作的氛围,学生的作文水到渠成。

(二)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创设情境是进行情境作文教学的前提。所谓创设情境,就是由教师设计,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再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创设情境的途径有:语言描述情境、实物模拟情境、图画再现作文情境、实际生活情境。

小学低年级学生作文以直观形象教学为主,多采用实物模拟情境、图画再现情境、实际生活情境的方式。到了中、高年级以后则以语言描述为主。通过老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情境,学生展开想像、联想,去感受情境,从而达到引起学生兴趣,激发说、写欲望的目的。如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练习5中有一篇习作例文《我爱我家的银螳螂》,学后要求写一写自己的玩具,这堂作文课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出现,使学生兴趣盎然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玩玩具,使他们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夸玩具,就得情注满怀地进行描述,才能让人确认自己的玩具最有趣。再把自己所描述的玩具写具体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三)写实际生活,激发兴趣。

小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发愁没材料可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小事,去写一写实际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丰富多彩,小学生作文如能在交际生活中派上用场,他们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认识到作文的重要,认识到作文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的契机,结合班队活动,结合兴趣小组活动,布置学生写竞选演说辞、儿歌、童话、寓言、笑话、广告词等等,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又将大大激起学生写作和创造的热情。

(四)、课堂激趣。

要想使学生对作文感兴趣,老师上课也必须有趣。传统的作文教学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师生双方都犯“把写作文当作是完成任务”的错误,一贯只注重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开头结尾等布局谋篇的技巧问题。关注的是遣词造句的本领,重心是单纯的语言文字的训练,甚至当作是应付考试的捷径。把作文批改当作是每次作文的终结。不仅是简单的记叙文,就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文也只是在作文本上装模作样地训练。比如:给亲人写一封书信吧!也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任务,老师也不组织学生投寄,亲人根本无法收到。像这样的应试作文训练,让学生毫无兴趣可言。

在实习时,我在教学《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的习作课时,针对有些父母都在外地打工这种状况,抓住孩子们思念父母的心理,首先布置了一道学生给外地打工的父母打一次电话的家庭作业,激发起他们想表达思念之情的欲望。然后发给同学们每人一个信封和一张邮票,告诉他们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全写在纸上,写好后再寄给父母。同学们纷纷拿起笔来,迫不及待地在信纸上抒发着自己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三十分钟后,同学们都满意地把信装进了信封。

二、力求以情感人,唤起说的兴趣,以说带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一)让教学语言富有情感。

在教学中力求语言生动、形象、带有强烈情感。就连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也要注意措辞和语气,给予强化式的鼓励赞扬。教学中努力做到活泼多样,动静结合,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随时随地乐意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即愿说。为写作打下基础。

(二)领略语言教材美的情感。

语文教材,篇篇佳作都是情感的结晶,情文并茂,反映出自然之美、生活之美、艺术之美。作为教师,除了把那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来教育鼓励学生。使学生的情感和文本、作者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把学生引入作品的意境中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感情。只有走入了作品的意境,使学生的、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并能主动说出自己的情感,养成愿说的好习惯。到学生自己写作时才能够有真情实感。

(三)从生活见闻引说。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把一周来的所见所闻、奇闻异事说给大家听,不仅能提高说话的能力,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平时注意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再把觉得有意义的内容写下来,写时也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了。

(四)从自我体验中引说。

体验是一个人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所引起的一系列感受,它能引发强烈的表达欲望。如:过生日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事,且大多经历过,让学生以模拟打电话的形式互谈过程、谈感受,这样就把学生的生活和说话训练有机的联系起来。学生不仅能说,而且还善于发挥。那么如果把这件事写出来就变得很容易了。

三、尽量降低学生学习的坡度,激发学生习作的动机和兴趣。

教师应按照难易程度设计训练方案,并给学生观察的机会,组织学生进行实际观察,使学生有“物”可写。还要注意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由浅到深,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接受,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因此,在作文课时教师应尽量采用台阶式的练习,使学生逐步由怕作文向爱作文的方向转变。如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班上某人的外貌特点,并把他写下来,但先不要写出其姓名,让同学们猜一猜写的是谁。要是同学们一听就知道是谁,说明他的描写是成功的,否则是失败的。这样有针对性又较为新颖的训练方法,能使学生的写作热情高涨,跃跃欲试,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侧重鼓励,激发兴趣。

信息反馈要及时,否则很难起到作用。作文批改要越快越好,不仅如此,反馈时还必须做到是对学生作文兴趣的正反馈,而不是负反馈。

(一)评语要以正面鼓励为主。

作文教学中,老师给作文写评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也就是说,教师的评语应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加强,而不是削弱。因此,必须坚持鼓励原则,以情诱情,以情激情。

评语,就学生个体而言,具有个性特征。评语若能产生正面的激励作用,学生可以在心理上认同,逐步培养作文兴趣。很多老师在给学生作文写评语的时候,往往指出毛病的评语较多,指出优点的则较少。比如一般的评语就是“主题不明,层次不清,语句不通,不具体、生动”等,有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却不一定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得到的只是一个低分或者几句无关痛痒的评语。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往往还是不清楚自己的毛病在哪里,结果还是扔到一边,不了了之。时间一久,提到写作文,学生就会觉得是一件很难的事,以致产生一种畏惧、害怕的心理。若老师的评语能在指出优点的同时,具体指出存在的不足,则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作文批语中,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在老师评语的引导下,积极纠正认识,修改缺点。尤其是对后进生的一点儿进步,都要及时肯定。老师对一个词,一个句子的肯定与表扬,都会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即使学生的作文真的一无是处,也要尽量去发现。哪怕是只有一句通顺的话,也要及时鼓励,这样做远比“字迹潦草,语句不通”这句评语的效果要强得多。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很强,也很敏感。一句不恰当的评语可能会浇灭他们的写作热情;一次否定,可能就使他们永远也不想写作文了。

(二)作文评分标准宜宽不宜严。

在给学生作文评分的时候,如果根据自己——一个成年人的标准去评判,是不恰当的。应该根据这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际水平来评判学生的作文。学生在用心写完一篇作文之后,总是怀着一种期待、肯定的心情等待老师的评判。如果老师统统只给六、七十分,那么就会使他们产生失望的心理,逐渐对作文失去兴趣。作文评判宜以“优、良、中”或者“甲、乙、丙”等级评价为好,以免影响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要多采取高分政策,不打不及格分数,因为低分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高分则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只要符合本次作文的要求就理直气壮地打高分,让学生尝尝作文的“甜头”。还应把学生中的佳作向全班公布,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进步,让他们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不断进步。这样做还可以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气氛,激励班级群体作文能力的进步和提高。此外,还应利用第二课堂、组织作文竞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从而产生对作文的莫大兴趣。

(三)讲评作文宜多表扬、形式多样化。

讲评作文是一种群体活动。若能坚持多表扬,形式多样,就会起到激励整个班级写作兴趣的作用。在讲评作文时,应多表扬写得好的同学,还可以扩大表扬范围。即使写得不好的同学,也应该指出他们作文中的点滴进步,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然后选择一两篇作为范文在班上讲评,在指出优点之后再指出具体不足之处。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此外,讲评集训的方式应该丰富多样:除了教师讲评外,还可以请学生自己来讲评自己的作文;也可以点评别人的作文,要求指出优点和不足,老师可以采用提问式的引导法让学生进行点评。通过让学生参与进来的讲评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对怎样写好作文有一个具体、真实的感受。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学生对作文感兴趣,老师的评价方式也很重要。作文评改是老师对学生习作的一种特殊指导。教师的批改思路直接引导着学生习作的发展方向。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自主作文”,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自由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在评改中,要多注重欣赏,不能随意抹杀学生的灵性、个性和热情。首先,在评价等级时,可以实行“A--AA--AAA”制。优秀的为A,特别优秀的且达到上一个年级作文水平的为AA,作文出色可以达到在报纸刊物上发表的,评为AAA。其次,评改作文的方式也应多样化,可以采取自批自改、互批互改、合作评改等,还有在批改过程中,应注重面批、重批,要让所有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最后,我们还要实施分层要求,进行差异指导。

作文教学,重在激趣。激趣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多多总结,多多完善。只有激发起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学生才不会害怕写作文,甚至喜欢上写作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为使学生全面发展,将来立足于社会,学到更多更大的本领,培养更多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让学生发现在自己的身边就有作文优秀者,就有不怕写作文的人,从而激起他们向榜样学习的力量,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他们能从这些例子中得到很大的鼓舞,甚至会作起当“小作家”的梦。这是一种极大的驱动力,可能他们会跃跃欲试地模仿,把这些同龄人“小作家”当作自己的“偶像”。从而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写作的主人。

作文教学,作文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小学生如果能真正视作文为“乐事”,不再怕作文,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愿意去写作、真正对习作产生兴趣,那么他们的写作能力就一定能够提高。

参考文献:

[1] 倪文锦.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 第5章 136—137页 [2] 叶萍.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M].福建教育2001年第8期32页

[3] 童建儿.把作文权还给学生(《小学语文教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第9期 [4] 叶萍.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M].福建教育2001年第8期33页

上一篇:高中历史教研组历史知识竞赛方案下一篇: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之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