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游戏
方法: 游戏者围成圈。游戏开始,教师指定任何一人从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开始游戏,第一人说:“立正!”同时做稍息的样子。第二人应接着说:“稍息!” 同时做成立正的样子。第三人应接着说:“向左转!” 同时做向右转。第四人接着说:“向右转” 同时做向左转。如此交替进行。如果某人发生错误,必须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然后从发生错误的人开始,继续游戏。
规则:①讲话与动作必须同时进行。②前后两人之间不能停顿时间过长,否则为失败。
二、胜进败退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纵队分别站在两条起点线后,彼此相对站好。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两队排头做蛙跳跳向对面起点线,当两人相遇时,停下来猜拳,胜者继续向前跳,败者退出游戏回到本队队尾。与此同时,败者队的第2人立即起跳,与胜者相遇时,停下来猜拳,依前进行,最后以先达对方起点线的队为胜。猜拳的负者须立即归队,不准阻挡对方前进。必须在猜拳后负方队员向回跑时,负方的下一个人才能起动跳出。
三、占圈
方法:每人用一根跳绳在地上围成一绳圈,绳圈随意分布在规定范围内,但圈之间最少相距1米,教师无绳,不摆圈。开始在教师带领下,在圈间的通道上做各种行进间准备活动,当教师突然发出口令后,教师与学生立即各抢占一圈,未占到圈者为失败。规则:
1.行进间准备活动时,不许从圈内通过。2.先进圈者算占领。
3.抢占时不允许做推、挤等侵人犯规动作。要求:做操时始终要注意领操人动作
四、播种与收获
(一)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速度和敏捷性,培养其快速和协调的能力。(二)准备工作:
1.在排球或篮球的场地上,在两半场内中心处和四角处,画直径为1米的圆圈5个。
2.小沙包8个,每4个一组分别放在两个中圈内。(三)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各成纵队面对场内,分别站在两条端线中心点的线外。
游戏开始,听到教师发令后,排头跑至中间圆圈拿起一个沙包,用垫步加跨步的跑法把沙包放入1号圈内;然后回到中心圈再拿一个沙包,照前方法将沙包放入2号圈内,以此类推把4个沙包放完后要跑进中心圈再返回本队,拍第2人手后站至队尾。第2人依前顺序依次将沙包一个一个收回中心圈后,跑回本队,全队依次将沙包分开和收回,最后先完成的队为胜。(四)游戏规则:
1.沙包必须放入圈内,不准抛掷,如未能放入,必须放好后,才准继续向下进行。2.每次拿、放沙包时,必须有一只脚踩到圈内。3.换人时,必须击掌后,第2人才准起动。(五)教法建议:
1.沙包和圈数可适当增减。
2.采用什么步法,可根据情况进行变化。
五、形曲线跑
目的:提高奔跑能力。准备:学生手拉手成圆圈 方法a:
学生用一、二报数的办法分成甲乙两组轮流做“障碍物”和曲线跑。按规定的圈数和要求做各种练习,以时间最少跑回原位的组为胜。两组交替做练习,可根据情况不断变换方法增减难度。规则:1.“障碍物”应站在圆圈上。2.曲线跑者应按要求做各种练习。方法b:
全体同学按逆时针行走,1~4报数后,每人记牢自己的数字。当教师喊“2”时,所有的2数同学立即向前跑去,追赶前面一个2数的同伴,跑一圈后仍回原位。规则:
1.追跑时一律在圈外1~2米范围内进行,不得在圆内或穿梭跑,不得跑向远方。2.手触到前者的任何部位算捉到,但不得对同伴猛击。
要求:不是追赶的同学,仍保持一定距离,不干扰别人追赶。方法c:
全班站成圆圈,按1~2报数,并逆时针慢跑。
当教师喊“1”时,则所有“1”数停步原地站立,“2”数同学绕“1”数向前做“S”蛇形跑。教师喊“2”时,则“2”数同学止步站立,“1”数同学绕“2”数向前做“S”蛇形跑。规则:
1.叫某数后,该同学不得向前跑动。2.不可变速,不许超越前者。
3.止步站立者,不得故意阻挡跑者。
要求:注意听信号,起动和止步都需要快,保持间隔。
六、踩影子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快速奔跑能力及学生快速反应的能力。
游戏方法:学生每两人自由组合成一组,在规定的范围区域开展游戏活动,一人奔跑躲闪,另一人去踩奔跑同学头部的影子,踩中后交换。游戏规则:
1、必须在规定活动区域中开展活动。
2、踩影子时,只能踩奔跑同学头部的影子。
3、踩影子的同学不允许用手去拉奔跑的同学。
七、老鹰捉小鸡
游戏方法为:游戏开始时前先分角色,即一人当母鸡,一人当老鹰,其余的当小鸡。小鸡依次在母鸡后牵着衣襟排成一队,老鹰站在母鸡对面,做捉小鸡姿势。游戏开始时,老鹰叫着做赶鸡运作。母鸡身后的小鸡做惊恐状,母鸡极力保护身后的小鸡。老鹰再叫着转着圈去捉小鸡,众小鸡则在母鸡身后左躲右闪。游戏规则,若老鹰用手拍着小鸡的身子便算捉到了,小鸡便要从队里退下来。一场游戏结束后,重新分配角色,上一轮被抓到的小鸡则成为下一轮的老鹰角色,开始新一轮的游戏。
八、老鹰捉小鸡
关键词:体育类小学,小学英语教学,游戏教学,校本化研究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1]在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着重提出,“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小学低年级英语教育要根据学校和学生自身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得到满意效果。本文采用课程校本化行动研究方法,对体育类小学一年级英语教学进行研究,探索教学效果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和设想
近年来,游戏教学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游戏是激发其学习英语兴趣和达到学习效果最大化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研究显示,小学英语课堂上开展游戏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2]很多学生无法通过游戏内化英语语用。这种现象在以体育为特色的小学尤为明显。
为尝试解决该教学困境,研究者以杭州市体育类S小学2012级一年级英语教学游戏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课程校本化研究,探索适合体育类一年级学生兴趣、认知需求和学习特点的英语游戏教学,提高体育类小学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研究者试图通过对体育类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教学校本化,实现三方面意义。首先,对学生而言,研究者期望最大程度地创设较真实的交流情境和确切的行动目标,真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自然地将目标语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其次,研究者通过行动研究,实现自身教学实践水平的专业化,并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第三,为其他以体育为特色的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及相关校本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
本文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行动研究,对现有的和校本化的英语游戏教学设计和方法进行比较,探索适合体育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英语游戏教学方法。具体技术包括质性访谈法、观察法等。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2级一年级三个班英语教学的实证记录。杭州体育类S小学是一所以体育,特别是以足球训练为特色的公立小学,约500名在校生,其中2012级一年级新生90名,分为三个班,每班30人。
(1)数据一。通过对校长、副校长、教务处主任的非结构性访谈,采集关于本校校情和一年级新生生情的数据。数据分析阶段,研究者通过编码的研究方法,归纳出S小学的校情和生情。
(2)数据二。校本化研究前后的游戏教学教案文本。当时学校采用了全国先进的《攀登英语》[3]作为英语游戏原案教材,但是教学效果不显著。研究者细化和重构该教材中的英语游戏教学设计,整理并保存重构后的游戏组织方案。
(3)数据三。教师反思。课题参与教师对实验班级与对照班级的教学后记、反思、回忆及采访记录等。
(4)数据四。游戏后的学生反馈,包括学习情感态度等。
研究者从数据二、三、四中提炼英语游戏设计思路的共同点,提炼有效的行动经验,整合提升为理论,总结出适合体育类小学英语教学游戏设计的共同特点。
2. 分析框架
为了凝炼体育类小学英语教学游戏的效能和特点,研究者借鉴Jean Brewster等人提出的《游戏潜力评估分析框架》[4],为行动研究提出了如下分析框架(如图1)。研究者根据该框架对上述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体育类小学及其一年级学生的现状与基本特点分析;适合体育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英语教学游戏设计特点分析。
三、研究结果
1. S小学的生情与校情
根据对招生负责人(包括校长、副校长及教导主任)、一年级英语教师的访谈调查,研究者了解到S小学2012级一年级新生家庭、自身和校园日常生活体现如下特征。
(1)家庭背景特征。一是本校所辖学区内的居民主要为新登记的杭州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普遍为中产阶级以下阶层,以务工或从事个体生意为主要谋生手段。90%的一年级新生来自中产以下家庭,父母处于社会底层,经济收入不高,且多子女。二是父母学历水平低,对家庭教育不重视,个别家庭甚至对子女采取完全“放羊式”教育。
(2)个体就读特征。一是超一半的一年级新生的汉语表达能力欠缺,学习习惯较差,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二是绝大多数一年级新生早期英语教育基础为零。他们入学前没有接触过任何英语语言信息。绝大多数的新生家长对英语缺少了解,没有对孩子给予英语学习的鼓励和指导,孩子缺乏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缺乏家庭环境的支持。三是一年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差,但是普遍好动,喜欢肢体动作和实物图片,同时好奇心强,对英语感到新鲜,有尝试表达的欲望。
(3)学校日常生活特征。S小学采用小班化教学。一年级每班30名学生。S小学以足球体育为办学特色,学生在课间均要参与足球操等活动,且英语课程基本都是在足球操后开展。因此,英语课上学生较容易感到疲乏,注意力不够集中。
2. 英语游戏教学设计
本文尝试了多个主题的英语游戏教学设计,为了更具体生动地解释如何通过行动研究总结适合体育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英语游戏特点和设计原则,我们以下面这个目标语为例(《攀登英语》Level 1AUnit 8)。
该游戏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在合适的语用情境中描述身体状况。游戏类型为“提问与回答”模式,即教师用英语提问,预设学生能通过语用情境用英语回答,从而在游戏中习得语言,并不断地提高语用反应速度。
(1)游戏设计原案。游戏设计原案如下:全班分两组,每组排成一列火车;教师将身后的tired卡片展示给两组学生。每组第一位学生马上转身向第二位学生问:Whats wrong?第二位学生回答:Im tired.以此类推,最后一位学生说完后跑到队首,最快组获胜。教师可以用hungry等词替换游戏内容。这个规则类似我们常见的“开火车”(one by one)。
(2)存在的问题。研究者在实践中对教学过程进行观察、记录、反思,发现游戏设计原案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学生参与度较低。研究发现按照游戏原设计组织教学,学生的参与度非常低,表现为同一个时间段只有一个小组参与游戏,不能参与的学生作壁上观,基本处于聆听或神游的状态;参与的学生大部分为英语能力差或者语言能力弱的学生,在游戏中会有压力,无法很好地表述目标语,常表现出迷茫困惑的神情,傻傻地站着,即便教师不断引导和鼓励,效果仍不佳。研究者认为正是由于没有考虑到体育类学校一年级学生前认知背景差、基础薄弱的客观情况,导致该游戏设计不利于最大范围地组织学生进行语用训练,违背了《英语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第二,同其他训练形式的结合程度较低。研究者发现游戏只是让学生反复地接龙,创设的语用环境不够真实,操练较为机械,和他们日常熟悉的生活学习经验没有任何关联,因此对目标语和对应的语用情境没有真切体会。另外,这种游戏设计没有结合一年级学生日常习惯性的肢体动作活动,无法提起他们的兴趣,学生很快就感到厌倦了,不能将新旧词汇联系起来,更不能进行语言迁移。
第三,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不显著。研究者发现口头接龙式的游戏设计趣味性一般,一年级学生只是机械地转身传话,无法在游戏中创造性地开展肢体运动。同时,由于英语课程一般安排在体育课或足球操后,大量的口头硬性操练不适合已经略微疲惫的学生。教师在组织游戏过程中完全主导,没有给学生创新的空间,学生无法扩展和改变游戏,对学生的学习和创造力培养效果不显著。
第四,教师组织游戏困难。教师需要用大量中文辅助,包括介绍游戏规则和指导学生参与,不容易操作,且不符合English only的原则,不利于构建完全的英语情境,帮助学生习得英语。众所周知,体育类学校的课堂管理往往是个难点,加上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英语课堂实现全英文课堂管理更是难上加难。显然,游戏若希望创造有效的课堂英语学习情境需要另谋出路。
总体而言,原游戏设计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效果一般甚至较差。
(3)游戏的校本化重构。为了克服传统游戏设计的不足和随之而来的教学困境,在不改变游戏目的的前提下,游戏保留了“提问与回答”模式,并进行了重构。
步骤1:教师用卡片带读tired,并用“双手下垂,身体后靠”的动作和疲惫的表情强化学生对tired的理解。学生模仿动作和表情,同时跟读“tired”,进而跟读“Im tired.”
步骤2:教师与全体学生对话。
—T:What's wrong?
—Ss:Im tired.学生摊手靠后做劳累状(反复多次,强化学生对对话的理解)
教师自然引出新句型:Have a rest,please.并双臂合拢,头靠手,帮助学生理解句意。学生模仿弯臂伏桌做休息状,跟读“Have a rest,please.”
教师采用肢体动作和表情,将三个句型串联,尝试和引导学生进行对话。
步骤3:教师请掌握较好的学生上台,师生示范对话后,引导全体学生同桌两两对话。
步骤4:在学生熟悉整个对话后,教师展示卡片tired,sick,sleepy,教师分别用手势动作表演解释sick,sleepy.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新词,并代入上述目标句型,引导学生同桌对话,反复练习目标句型,提高熟练度。
步骤5:重复步骤3,同桌合作表演。教师请同桌上台表演。
(4)校本化游戏的实际运用效果。校本化的游戏在实际教学组织中的效果较原案变化相当大。
第一,学生参与程度较高。不同于简单的“开火车”,重构后的游戏采用全班活动和同伴对话,使全体学生均参与到了游戏中。学生反映很好玩,因为每次需要完成的任务较为简单,且完成后有教师或同伴的及时反馈,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培养,语用社交能力得到锻炼。由于语言训练在游戏过程中是循序渐进的,所以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参与其中,感觉压力较轻;同时师生示范时,优秀学生暂时充当小老师,使师生角色互换,能力较强的学生也非常高兴,兴趣十足。这种合作类型的游戏较为温和,学生玩起来不累,弥补和平衡了平常竞争性体育活动带来的训练压力,同时也兼顾了学生需求。
第二,同其他训练形式的结合程度较高。校本化的游戏设计保留了原设计有明确细致的语言训练内容和目标优势。教学实践反映,经过反复多次练习,学生对“Im…”这个句型越来越熟悉,而且很喜欢用sick,sleep等词来替换,换不同的肢体动作和表情进行练习。学生掌握情况良好,尽管发音不够准确,但大体知道语用的情境,能表达基本意思。行动研究证明,学生在熟练掌握目标句型“Im tired.”基础上,能够用重点操练的单词sick,sleep等进行替换练习,巩固了最近学习的语法结构“Im…”,同时理解了“whats wrong?”“Have a rest.”句型的含义。
第三,对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有极大地帮助。首先,研究者发现这种游戏组织融入了大量的肢体动作和表情,使学生有充分的肢体活动自由和创新空间,符合一年级体育类学生好动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其次,师生对话中,师生是平等关系。游戏开始由教师主导,当学生熟练掌握目标语言后,放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此时学生有较大的主导权;游戏拓展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将新词汇与旧语法联系起来,学生能够通过搭配,充分发挥创造力。在熟练掌握tired,sick,sleepy的基础上,还可以拓展hungry,thirsty,此时不能用“Have a rest.”回答,而是借用学过的食物名称,教授“Have an apple/a cake.”等句型。
第四,教师组织游戏较为轻松自然。重构后的游戏玩起来相当容易,教师用图片配合肢体动作能有效地传递教学内容,整个过程从单词到句型再到对话,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不太需要中文解释便能使学生理解,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符合English only的教育原则,为学生创造了全英语学习环境。课堂管理也因此更加轻松自然。
总体而言,重构后的教学游戏设计实际效果较好。首先,重构游戏在设计目标语时尽量结合体育和足球运动后,学生疲劳(tired)、困倦(sleepy)、生病(sick)等实际状态,迎合学生“Have a rest.”的心理需求,符合学生日常体育活动较多的校园生活现实,使学生能很快地领悟目标语含义。游戏组织过程中较多肢体动作符合一年级学生好动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其次,重构后的游戏层次感强,从最容易的单词和句型开始操练,自然过渡到较难句型,再引入更高难度的对话,教学内容的难度循序渐进;从师生操练过渡到生生操练,教学环节间衔接流畅,效率较高,适合基础薄弱的体育生。第三,“全班活动和同桌合作”对学生无需太多纪律性要求,只要坐在位置上就可,无需组织排队等,学生能在压力较小的情境中进行操练和学习。几乎所有学生都想和教师互动,都想和同学交流,所以学生积极性强,参与程度高。整个游戏过程不是两两竞争比赛,也不是在台上以表演的形式展示,而是学生走入群体用目标语社交,这是一种更自然、更真实亲切的语用训练环境。最后,研究者发现,各个能力层次的学生都被赋予一定自主选择参与与否的权力,没有太多来自教师的压力,但有来自同伴的压力。这样的语用环境会更加真实,更加吸引、刺激学生。学生参与游戏的选择权、主导权、创新权更为开放。
四、讨论与建议
从上述案例以及其他目标语的研究过程中提炼游戏教学的理念和有效做法,我们认为重构后的体育类小学一年级英语游戏教学取得较好教学效果源于以下三个因素。
1. 以“全班活动及同桌合作”为原则组织游戏
《英语课程标准》中反复强调以“引导他们(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基本教学目标。很多研究者也认为,一年级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形式多样的活动,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5,6]对自控能力差,思维容易分散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活动和合作是一种有效引起和维持学生兴趣,促进注意力长时间集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有效方式。[7]因此,教师在设计时要考虑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和意愿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避免游戏成为少数学生的“精英活动”。
合作类游戏具备了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功能,其具体形式有同桌对话、前后桌合作讨论、“你来比画我来猜”、小组上台表演等。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同桌合作对话,前后桌交叉对话,以每三桌六个学生为小组,上台进行对话表演等方法,提高了学生参与度,也丰富了游戏的趣味性。针对体育类学校学生日常习惯竞争性的活动,教师开展合作性游戏,一方面能为学生带来新鲜感,学生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不存在了,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和兴趣,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益;另一方面,合作学习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团队责任,在小组或团队配合过程中培养了合作精神和意识。组织游戏时,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表情和行为,调整策略,保证了学生参与。
2. 以“搭脚手架”的思路设计游戏环节
《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因材施教。”陈芝英等[8]认为,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游戏应该难易适中,“教师要……依据所教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游戏”。鉴于体育类小学一年级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现状,教师在设计游戏前预设了学生对游戏中的英语没有任何基础,根据幼儿语言发展规律,设计不同层次的游戏,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逐步增加学习内容,提高学习难度。
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从目标语句寻找关键单词,从单词入手,用肢体语言、实物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单词,帮助学生理解和强化。例如,教师用肢体语言教授动词性或形容词性的单词,或者用很多彩色的图片引出并介绍名词性单词,让学生将英语单词和具体实物或状态直接关联。然后,在巩固单词的基础上,教师逐步引入短语、句子等,通过“搭脚手架”的方式,按照“单词—短语—句子—对话”的层次逐步提高语言训练的难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语言输入。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大多数学生的掌握程度,随时灵活地调整游戏的层次和进度,帮助学生逐步习得语言,逐步理解语用情境,逐步熟练语言运用,不盲目求进,也不停滞不前。
3. 结合校园日常生活,创造和“体育、运动”相关的游戏主题情境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要尽可能地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项目的真实意义和用法。”李晓兰[9]在研究英语语音教学过程中发现,主题情景使语音教学生动形象、脉络清楚、语言丰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思维更加连贯、练习更加充分。为此,她在经验的基础上特别指出,“主题情景的设置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学习经历和生活经验等,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的真实语境”。
本文证实了她的观点同样适用于小学生低年级。体育类小学一年级学生日常活动多为运动,学生运动量较大,易疲劳。重构后的英语教学游戏以相对温和的肢体活动为主,并以学生运动后疲惫的状态为主题情景,借助动作引入tired,sleep等新词,并引导学生边做边说等。这既符合学生擅长的日常校园经验,在真实的经历中体验语用情境,快速领会语言含义,深刻理解学习内容,同时较为温和的情境又平衡了大运动量的校园生活,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动静结合,提高了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姚雅丽,凌茜.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8(4):102-105.
[3]王文静.攀登英语《教师指南》一级A[M].北京: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音像出版社,2006.
[4]JEAN BREWSTER,GAIL ELLIS,DENIS GIRARD.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指南(第三版)[M].王晓阳,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70-171.
[5]黄岩.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284-285.
[6]俞唐,沈玲娣.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J].教育科学研究,2001(9):57-58.
[7]李佳梅.试论小学低年级外语启蒙教学[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6:97-99.
[8]陈芝英,林珊珊.基础英语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运用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8):118-119.
一、体育教学中要做到抓好“四有”
1.有计划的安排
教师要根据教材大纲,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法,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教学。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心理状况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不怕吃苦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体育教学很大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纪律性。教师开始的目标不要制定得太高,要慢慢地培养学生自信心。
2.有普遍的长期性
所谓长期性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持之以恒的精神,体育教学活动中有些运动项目比较苦也比较累。比如,长跑运动有些学生跑到一半就不愿意跑了,这时教师要对其多多给予鼓励,一定要坚持,在以后的课程中要多多练习。体育教学不单单只是为了运动项目的比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课堂上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赞同或口头表扬,对表现差的学生要给予个别批评或当众批评,但是教师要注意方式,在课堂实践中逐步深入。
3.有随机性和及时性
课堂上有时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特别行为。如学生之间发生冲突、空中出现较大飞机、飞鸟影响学生注意力等,要针对性地对偶发事行为给予表扬、鼓励、批评、指正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目标。这种情况具有随机性,教师应当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4.有崇拜感
行为科学指出:崇拜是人对人的尊重、钦佩、羡慕乃至效仿的一种心里倾向,体育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高雅的情绪,稳健的性格,得体的举止,广博的知识,还有自身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这些都是使学生产生崇拜、仰慕感,体育教师只有加强修养,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所崇拜的权威,也以此来影响学生,使他们的思想随着体育的不断完善和教师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得到升华。
二、体育教育也要做到“五法”
1.意识教育法
就是给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和人生观,让学生的心理上产生对体育的喜爱,然后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
2.困难训练法
这种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教给学生一种不怕失败的精神。不管以后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学会自己去克服,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困难环节,如跨栏跑、跳马、设置障碍等,促使他们突破难关,感受克服困难后取得胜利的喜悦,从而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勇于拼搏的精神。
3.规范指导法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基本动作要严格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每一位学生的基本动作。只有在正确规范的动作下才可以取得好的成绩同时也不会受伤。教师要指明行为规范(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使之成为学生的行为规范,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4.表率示范法
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作为体育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和较高的业务水平,要学生做什么,教师本身应当做到,如课上不穿便装和高跟鞋,冷天不围围巾,热天不戴帽子等,这样,才能起到激励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渲染、言传身教下受到感染,提高认识。
5.动之以情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要互相理解,感情相融,尽量缩小心理上的距离,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就是大哥哥、大姐姐。这样,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关心学生,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体育教师对学生有礼节性的(如上课开始和课结束时与学生相互问候等),责任性的(教师对学生的保护与帮助等)与情感性的(对学生出自内心的尊重、热爱与关心等),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极不相同,体育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情感素质,要善于应用情感丰富,鼓励性强的语言感染学生,使他们迸发出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在实际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寓品德教育于体育教学活动中。
三、游戏法教学是比较适合的方法
游戏法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把死板的课本知识用游戏来代替,何乐而不为呢?体育这门课程本来就是一门“游戏”很多的课程。比如,双人摇绳跳,基本规则是:(1)不允许踩死跳绳。(2)进出的方向、跳动的次数均不加限制。这样的规则可以让学生自由的发挥,充分显示自己的体能和训练素质。再如“网鱼”游戏规定在一定范围内运动,而跑直线还是折线、曲线,是急停急起还是跑跳结合均不加限制,只要跑动者不被围捕者逮住即可。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全体运动,所有学生都参加进来,并且在游戏规则上放宽了尺度,让学生做起来不那么难。这样的游戏在规则上降低了许多,目的是以锻炼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和身体素质,比赛的结果不重要。运用游戏的方法来代替枯燥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把握好尺度,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在练习的时候逐步加深动作的难度。
班级体育活动中也可引入体育游戏,比如跳绳、登山、小群体的竞赛等均可协调学生关系,增强凝聚力。全校性的拔河比赛、球类比赛、擂台赛,可以促进学校学习气氛的转化。因此,学校要多多地组织一些比赛项目。这样可以增加班级的凝聚力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这样的比赛也可以让后进生发现他们的长处,在校园里不是成绩决定一切,要让学生全面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均有发展,具有个性特长,实施游戏法教学则能很好地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感到在游戏中可以得到许多的快乐也可以找到知己的游戏伙伴,让学生在共同的活动中不断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责编 周春晓】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
2、技能目标: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4、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不怕挫折、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教学内容: 篮球:运球游戏 重点:高、低运球 难点:运球按拍球方法
一、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4、检查服装;
5、组织队形:如图。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要求:集队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声音宏亮。
引入课的内容:同学们在观看篮球赛时,双方队员出神入化的球技、球员健美的风姿。同学们一定也想象他们一样,掌握熟练的篮球技术。但是,要掌握熟练的篮球技术,必须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多练习。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练习,为打好比赛打下基础。
二、准备活动: 球操。
(1)头部运动;(2)腹背运动;(3)体转运动;(4)正、侧压腿;(5)腕踝关节运动。
组织队形:扇形(学生在三分线外站立,教师在三秒区内)教法:教师领作,学生跟随练习。要求:动作协调、到位。
三、基本部分 篮球:运球游戏
(一)耍球游戏:
1、师示范几种耍球方法:(1)双手抛接球;(2)环绕交接球;(3)原地两手交换推滚球。
2、学生自耍球练习。
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组织队形:散点
(二)原地运球游戏:
1、原地高、低运球: 教法:
(1)让学生在原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原地运球练习。(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运球技术情况。(3)教师讲解示范高、低运球按拍球方法。(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展示。
比一比:谁的运球技术水平高。看一看:谁的运球技术动作优美。(6)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组织队形:散点
2、运球捅球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方法:在半场以内任意运球,设法捅掉别人的球,并保护好自己的球。要求:边运球边抬头观察别人动作,注意保护球。(2)进行游戏。(3)小结游戏情况。组织队形:散点。
四、结束部分
1、放松:“笑”。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现代医学也认为:笑,能消除神经的紧张;使肌肉放松,对肢体的放松起着良好的效果。
方法: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看着对方的面部表情,从而发自内心地笑。
要求:全身心地投入到放松活动之中。组织队形 :同课的开始。
2、小结:对学生练习中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向上的精神给予表扬。提出希望,激励学生继续进行篮球运动,使篮球成为我们的终身伙伴。
3、布置回收器材。
今天天空蓝蓝的一片,偶尔也有几朵羽毛般的云朵。那云朵更像是在陪衬在蓝天的左边或右边。蓝蓝的天空,像镜子般,可惜不能照出我们的面孔。白白的羽毛像被放进清凉的水中洗过一样,纯洁。今天我爸爸弟弟玩了一个游戏——打羽毛球。打羽毛球挺好的,锻炼我们的反应能力。
首先是爸爸爸爸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几乎没有人能与之匹敌。果然还不到五分钟,弟弟就被爸爸打得落花流水,惨不忍睹。先别提爸爸了,我连弟弟都打不过,然后弟弟打不过爸爸,那我怎么可能打得过爸爸呢?
我个人向来就不擅长打羽毛球,擅长下五子棋,下五子棋,锻炼的是我们的思维能力。打羽毛球要锻炼我们的反应能力和动作能力,而我的反应能力还不错,但是我的动作能力常常跟不上我的反应能力。
当然,比赛的结果不言而喻了。首先,爸爸决定让让我,我还能接几个球。后然,我爸爸后来出狠招了,我一个球都接不住。我就十分“光荣”的输掉了比赛。
1.认真听别人讲话,明白意思,记住内容。
2.转述听到的内容,口齿清楚,内容正确。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老爷爷找小孙子的挂图(投影片或计算机课件)。
3.小奖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了解活动内容
设计提问:
1.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游戏?
2.他们是怎样做的?
3.你做过这样的游戏吗?
师生共同约定游戏规则: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裁判把同样的传话内容告诉每组的第一位同学。游戏开始,第一位同学传给第二位同学&&声音要小,每人只说一遍,一个一个向后传。最后一位同学汇报传话内容,又快又准的小组为优胜小组。
二、了解规则,示范传话游戏
各小组选派一至二名代表,组成一个临时小组做一遍游戏,请同学看清游戏过程(最后发现传话有误,要从后向前依次重复传话内容,找出误传人,总结错误原因)。
指定两个小组做一遍游戏,请同学了解竞赛规则。
(传到最后一位同学,这位同学要快速向裁判汇报。)
三、小组练习,总结游戏经验
教师布置传话内容(告诉组长),请各小组练习,在练习中总结经验,怎样才能传得又快又准。
传话内容:
1.今天下午不下雨,不要带雨伞。
2.小猫会捉老鼠,不会捉考虎。
3.放学以后,我们班要和一班进行拔河比赛。
各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在规定的时间内自拟话题反复练习。
四、进行传话竞赛,评选优胜小组。
在小组练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竞赛。裁判可由老师和同学共同组成。
创设情景:
看投影,一位老爷爷愁眉苦脸&&画外音这位老爷爷丢了什么了?这么着急!让我们帮助他找一找吧!
传话内容:
1.老爷爷的孙子丢了,他叫林林,今年五岁。
2.林林在公园门口,有人看到他了,快告诉老爷爷。
3.林林已经找到啦,老爷爷笑啦。老爷爷说:谢谢大家。
评选出优胜小组,并颁发小奖品。
五、教师小结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转述别人的话,只有听清,记住,说明白,才不会误事。
板书设计:
传话游戏
1体育游戏教学设计要体现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兴趣广泛, 好奇心强, 比较容易模仿和接收新鲜事物, 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侧重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 采取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渗透在教学中, 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寓教于乐。认真做好体育课游戏的教学, 第一步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安排相应的游戏, 使游戏具备了娱乐性、趣味性, 才能吸引儿童参与到游戏中去, 因而体育课游戏安排要从儿童角度出发, 提高游戏的娱乐性、趣味性, 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点。
1.1选择具有新颖性的游戏
只有游戏具有新颖性, 才可激起学生参与的强烈欲望。游戏的安排使学生意想不到, 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同时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能一心一意地去完成每一个游戏。如一年级学生做“夹着球走”的接力比赛, 学生受腿长的限制, 跨下夹球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 更何况要走完10m距离, 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滑稽场面, 不通过用手抱球, 举步难行;或是走几步球便慢慢下滑——成了“母鸡下蛋”, 让学生捧腹大笑。所以, 为了能完成地更好大家都不懈地努力, 从而达到了游戏的目的。
1.2游戏的安排注重淡化竞技意识
淡化竞技意识, 能更好地提高游戏的乐趣。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遵守纪律, 遵守规则, 听从指挥, 都能得到表扬, 这样就能调动学生认真完成游戏的兴趣, 当我对完成游戏作出充分肯定时, 学生表现出极大的自信心和浓厚的兴趣。这样既达到了淡化竞技意识的目的, 又体现了游戏本身的特点。
1.3从情节化、故事化中提高游戏的趣味性
要使游戏情节化、故事化更具有其本身趣味性特点, 这种设计理念容易让儿童进入情境, 纳入角色性游戏, 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 以青蛙妈妈带领小青蛙们在荷叶上蹦蹦跳跳地嬉戏、玩耍这一情境, 使同学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不仅在游戏中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而且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教育, 使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说, 游戏的趣味性是让他们真正参与的快乐的源泉。在体育教学中, 运用好游戏教学, 不仅可以让学生锻炼身体、发展个性、开发智力, 同时, 还可以陶冶情操、启发兴趣、富于娱乐, 从而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2体育游戏教学设计要突出针对性
体育游戏符合儿童认知和情感的特点, 合乎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是儿童精神寄托、情感表达和能力发展的一种游戏。它有歌、有舞、有动、有静, 富有竞赛性、生活性、自主性和趣味性, 最易满足儿童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因此, 体育游戏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 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它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增强体质提供基本活动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体育游戏还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优良品质。在一年级教学中多采用游戏教学方法, 虽然教学以游戏为主, 但是游戏目的应更加明确, 因此游戏的设计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提高体育游戏教学设计中可从以下4方面入手。
2.1课的准备部分的游戏设计
课的准备部分是一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学生集中注意力、迅速投入到课堂的重要环节, 好的准备部分可以让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兴趣, 活动各个关节, 为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打好基础。教学中的队列队形练习, 学生不仅会感到特别枯燥而且不容易做好。站队时, 给每人编上号, 然后通过“找找火车头”、“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的游戏, 帮助学生很快记住自己在队伍里所处的位置, 并能很迅速站好队。六、七岁孩子的空间知觉很差, 对事物的形状、大小、特别是方位认识模糊。我把基本体操也编入了游戏“猜猜谁是带头人”、“跟我学”, 还可以通过“咕噜, 咕噜捶”、“请你像我这样做”、“吹泡泡”、“图形跑”和“无声操”等游戏, 使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活动肢体, 提高兴奋性, 从而达到了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的目的。
2.2基本部分的游戏设计
小学体育教材不单纯是由游戏构成, 还包括走、跑、跳、投、技巧、攀爬等技术性项目。在教学时不仅要教会学生这些技术, 而且还要让他们兴趣十足。因此游戏要设计的巧妙, 既不能喧宾夺主又不能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走步教材中, 主要是培养学生走步能力, 是跑步教材的过渡性教材。在教学中, 有些教师把这一教材单纯理解为“齐步走”, 只片面地强调整齐, 而忽略了走步教材的真正目的。在这类教材中我多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 如“听数报团”、“钻山洞”、“拉网捕鱼”、“传球触人”、“老鹰捉小鸡”、“模仿人物走、模仿动物走”、“蚂蚁搬家”、“两人三足走”等, 可使学生玩出欢乐、玩出兴趣。跑步是孩子喜欢的项目, 但教学的组织形式如果毫无变化, 孩子也就会很快失去兴趣。我在教学中加入了一些游戏, 如“老狼老狼几点了”、“邮递员送信”、“抓尾巴”、“蛇形跑”、“螺旋形跑”、“小动物赛跑——圆周跑”、“迎面接力”, 也可以用“接物”、“通过障碍”、“跳绳跑”、“运球”等一些接力的方法来灵活运用, 学生就会自发地在教师的引导下高兴地玩耍着、奔跑着, 欢笑着, 这样他们不但学会了动作技术, 而且还真正得到了锻炼。
2.3过渡性游戏的设计
游戏不仅可以作为主教材出现, 它还可以作为过渡性教材出现, 其目的是使课中所有教材衔接紧凑, 过渡自然。如在投掷项目的教学中比较枯燥乏味, 可适时地选用一些掷准、掷远游戏进行分组比赛。我根据学生所使用的器械及具体情况, 按一定距离划分若干区域, 如方格、圆形等, 并标出每个区域内的分, 累计各组的得分, 通过游戏分出胜负;另外给学生的练习赋予一定的情节, 例如:通过“攻垒”、“炸碉堡” 等游戏来活跃教学气氛, 提高教学效果;实心球教材中, 拿球、放球的小游戏都要精心设计。“头上胯下传球”、“腰部左右传球”、“传地滚球”、“双脚夹球跳去跳回”等等。通过这些游戏, 不仅使学生人手一球, 更重要的是活跃了课堂气氛,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结束部分的游戏设计
放松的方法多种多样, 其目的都是一样, 都使学生的身心放松、愉悦。游戏方法较其他方法更加简便易行。如游戏“抓手指”、“给球打气”、“模仿各种小动物”、“高人、矮人”等, 这些游戏具有简单、有趣、运动量小的特点, 都能够起到很好的放松作用。
3体育游戏教学设计要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个别学生对游戏兴趣不高, 甚至不参与游戏,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3.1角色任务法
在活动中让他们每人担任一定的游戏角色, 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 完成集体对自己所承担的角色的期望, 得到同伴的喝彩和教师的表扬, 从而让他们对该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如“运球接力”、“看谁传得快”等游戏, 对学生的出色表现我及时给予了表扬, 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学生通过游戏扮演不同的角色, 在潜移默化中既达到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又使学生充分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3.2新异有趣游戏法
好奇是学生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学生对事物产生了好奇心, 常常想亲自体验, 这样不知不觉中就是在学习了。所以, 我在上课时, 多采用新异有趣的教学方法, 并逐渐增加活动的难度来引导他们保持对活动的兴趣, 如“投篮比准”、“跳跃争先”、“捕鱼”等。遵从学生好玩的天性, 教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学习参加集体活动的方式, 在克服自身和自然障碍过程中, 使身心得到承受外来冲击和打击的锻炼, 并产生积极地情感, 通过遵守游戏规则和服从裁判来逐渐了解群体活动的各种规则, 学会了自己克服困难和解决矛盾的方法。
3.3创新探究法
创新精神的培养, 首先要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氛围。在过去唯师是从的教育教学的环境中, 学生都成了一个个听话的小绵羊, 没有自己的主见, 也没有自己想象的空间, 更没有机会提出什么奇思妙想, 更不敢奢望什么创造发明了。其实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 有些体育项目比较枯燥, 针对这一问题, 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尽情的发挥、探究, 使他们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 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加以肯定表扬, 从而使学生建立了成就感, 增强了自信心。
3.4团队协作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 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 给予一定难度的活动, 如“单脚跳接力”、“攻守堡垒”等游戏, 对取胜的小组给予表扬, 以后又多次分组, 打乱学生的组合, 使多数学生都有取胜的机会。在为小集体努力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集体团结气氛的感染, 在同伴的鼓励和影响下, 当发现自己的小集体处于不利地位时, 那种渴望胜利和荣誉的心理不言而喻。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知不觉地就会对活动产生了兴趣, 体现出了较强的责任心, 培养了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集体荣誉感。
体育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有益活动, 是增强体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求异思维的有效手段, 把体育游戏作为一种创新和教学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将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合作创新意识与能力, 有助于课堂上师生的互动, 提高教学质量。总之, 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尤其在低中年级体育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更为明显。所以,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 需适当地、巧妙地安排一些游戏教学, 才能促进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 才能真正让体育课堂充满生命力。
摘要:体育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有益活动, 是增强体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求异思维的有效手段, 把体育游戏作为一种创新和教学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将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合作创新意识与能力, 有助于课堂上师生的互动, 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游戏教学的设计, 是以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为出发点, 确定学习者的需求和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依据, 转变传统的备课观, 体现教育主体和学习主体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体育游戏,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蔡锡元, 李淑芳.体育游戏[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1.
[2]蒋至兰.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游戏[J].体育科学研究, 2003, 15 (11) :15-19.
[3]徐小荷.浅析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J].体育科技, 2003, 24 (1) :20-23.
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指出,体育应以“德育为首,追求育人的综合效率”;“体育的本质是造就人,它不仅造就人的体质,同时也造就人的心灵”。学校体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特点,寓德育于各项体育教学活动之中。众所周知,体育游戏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是深受儿童喜爱的综合性体育活动,对全面锻炼身体,帮助儿童认识客观事物,促进其体力和智力的发展,陶冶美的情操,发展集体意识和个人才能,培养优良品德都有特殊的作用。因而,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游戏自身的特殊教育功能,有效地对儿童进行教育。
“贴膏药”游戏是一种能培养学生的奔跑能力,追捕与躲闪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快速起动、快速停止以及快速变向的灵敏素质,发展腿部与腰部力量的体育游戏。游戏方法是学生面向圆心站成双层圆形,前后2人对齐为一组,距离一步,各组左右间隔两步,另外从参加者中选出2人做领头人,一人追,一人逃,逃者与追者均可在圆圈内外及各组之间穿插。在追逃中,如果追者用手拍到逃者身体任何部位,则追者与逃者角色互换,但如果逃者贴在任何一组人的前面,逃者立即得到解脱,追者不能再拍他,而这一组的最后一人成了新的逃者。游戏规则:(1)逃者贴在一组人后面不能得到解脱(因为贴在后面时,前面的人看不到,这时前面的人变成逃者被抓,游戏就不公平了)。(2)逃者不能跑出圆圈2米以外,否则算被抓。(3)追者与逃者角色互换时允许有3~5秒的缓冲时间,即新的追者要给新的逃者3~5秒的准备时间。在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教学合理的运用“贴膏药”游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增强学生体质。
一、在“贴膏药”游戏中进行守规则、守纪律的教育
小学生一般认为做游戏好玩,大多不重视游戏的规则。因而教师应在游戏中严格执行规则,以使学生逐步养成遵守规则、遵守纪律的习惯。这样既有利于游戏的顺利进行,也能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犯规是体育游戏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对此,教师如不及时按规则严格处理,犯规现象就会蔓延开来,致使裁判无法判决,甚至游戏也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对于游戏中的犯规,教师从一开始就要严格处理,使学生知道“犯规必究”,从而养成遵守规则、不轻易犯规的习惯。例如,“贴膏药”游戏中,追逐者与逃者在追逐中必须在规定的圆圈内跑,通过这样的规定,追逐才能体现“贴膏药”游戏特点,如果学生违反了游戏规则,必须相应给予处罚,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第一次违反规则,给予口头警告,再犯当犯规处理更换角色(追者与逃者角色互换),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守规则习惯。
二、在“贴膏药”游戏中进行身体素质训练
“贴膏药”游戏是一种追逐游戏,一种会动脑子的追逐游戏,在游戏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奔跑,躲开追逐者,且很多时候都是在快速起动与停止及快速反应变向中进行的。“贴膏药”游戏非常有利发展身体素质,尤其是突然起动与停止能力,发展小学生的灵敏性。在组织小学低年级学生玩“贴膏药”游戏的过程中,每一组的学生人数8人为宜,其中包括追者和逃者,人数过多,每个学生参与时间就少,学生就不乐,参与程度不高,积极性很低。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最好是先由教师指定追者和逃者开始游戏,因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喜欢游戏,一听到玩游戏,情绪高涨,积极举手踊跃争当领头人。每一小组人数为8个人,人数少,学生参与游戏的时间多,自然就能在游戏中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三、在“贴膏药”游戏中进行意志品质教育
在体育游戏中,有些游戏需要学生越过障碍,有些游戏有较大的难度,有些游戏有一定的危险性,有些游戏需要学生在运用体力的同时,还要运用智力方能取胜。这些游戏对于培养学生的机智、果断、勇敢、顽强、勇于克服困难等各种优良品质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大有裨益。“贴膏药”游戏是一种需要学生运用体力、耐力、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同时,还需要运用自己的智力与对方进行博弈的过程。在两人对弈的过程中,许多时候两人都是脸庞相对,眼睛直视,追者心里想我一定会追到你,而逃者心想你一定追不到我,两人在规定的圆圈内追逐转转,许多时候都是高度紧张,双方处于“敌不动我不动”状况,利用假动作进行诱敌,逃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变换角色,进行休息,但他必须得利用各种方法摆脱追者,跑到小组前面进行休息,但追者就不同,他必须追到逃者变成逃者才有机会进行休息,如果追者能力不怎么样的,那么她就只能当追者不得休息,被其他的人欺负,被人嘲笑,继续当追者。“贴膏药”游戏既有身体方面的竞争,也有心理方面的较量,因其竞争性强的特点,能锻炼和增强学生心理的承受能力、调节能力,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心理品质具有重要
作用。
体育游戏一般都是以获得成功、胜利为目的,有与同伴竞争而获得胜利,也有因战胜自我而获得成功,在游戏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使之积极思考,顽强拼搏,勇于进取。学生在玩“贴膏药”游戏的过程中既要克服自身对障碍的恐惧心理,还要克服因身体条件差异带来的自卑心理等。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畏惧感,合理利用竞争性特点,让每位学生都能合理、积极地参与游戏,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今后的挑战。在玩游戏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选择难度不同的道路,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合理定位,因而游戏中的激烈程度反而增强,胜利的不只是体质强的学生,体质较弱的学生也能品尝努力换来的胜利。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胜利的可能,都能体验到勇敢者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顽强、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中灵活组织学生玩“贴膏药”游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守纪律意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进行意志品质教育。总之,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体育教师应根据体育课堂情况结合体育游戏,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向学生进行教育。
【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游戏】推荐阅读:
小学一年级体育游戏05-31
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教案11-15
小学一年级体育评课稿07-09
小学一年级体育有效教学探讨10-28
小学一年级下册体育教学计划11-04
一年级体育游戏课教案06-07
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11-07
小学一至六年级《体育与健康》健康课教案09-30
画鼻子游戏小学二年级作文10-29
小学体育趣味游戏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