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质量问卷调查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堂教学质量问卷调查(精选8篇)

课堂教学质量问卷调查 篇1

1、通过本门课程一学期的学习,你喜欢本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吗? A、喜欢

B、一般

C、不喜欢

2、你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能让你真正学到知识? A、能学到很多

B、学到一些

C、学不到知识

3、任课教师是否经常迟到、早退、无故缺课?

A、从不出现上述现象

B、偶尔出现上述现象

C、经常出现上述现象

4、任课教师上课准备是否充分,是否有教案、其他教学材料?

A、每次上课都准备充分

B、偶尔无准备,使用教材直接教学

C、基本无准备,上课临时发挥

5、任课教师会主动提醒上课纪律,关注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吗?

A、经常提醒,上课要求严格

B、偶尔提醒,有上课要求

C、基本不管课堂纪律,无上课要求

6、老师上课的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A、很活跃

B、一般

C、非常沉闷

7、课程教学是否重点突出,有条理、知识点清晰?

A、有重点,条理清晰

B、重点不突出,但课程条理清晰

C、课程无条理,无明确知识点

8、课堂教学是否具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A、非常有启发性,能提高自身能力

B、有启发性,能部分提高自身能力

C、不具有启发性,课堂教学呆板

9、在课堂学习中是否能掌握或理解课堂教学内容?

A、能大部分理解教学内容

B、能部分理解教学内容

C、基本不能理解教学内容

10、如果你是学院领导,你愿意给本位任课教师什么样的评价? A、优秀教师

B、合格教师

C、有待提高的教师

课堂教学质量问卷调查 篇2

1 调查对象

2014 级本科护理、药学、医学检验3 个专业学生共1 200人;担任本科教学的教师36 人。

2 调查方法

2.1 调查问卷设计

设有学生问卷调查表和教师问卷调查表。学生问卷主要列举了以任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为内容的7 个项目, 要求学生根据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认真填写。教师问卷调查表由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进行4 个等级的评价构成。

2.2 调查方法和抽样方式

在第一届本科护理、药学、医学检验3 个专业学生中随机抽样确定了1 200 名学生。每学期分别召开学生和任课教师会议, 讲解调查意义、方法, 提出要求, 使每一名学生和教师都重视该调查, 力求客观公正。

3 调查结果

学生问卷调查表和教师问卷调查表的回收率均为100.0%。

3.1 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 (见表1)

3.1.1 总体满意度评价从表1 可以看出, 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普遍比较满意, 但若以高标准要求, 课堂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还需进一步提高。

3.1.2 具体评价学生认为教师普遍做到关爱学生, 严格要求, 责任心强;很少有教师上课接打手机、迟到、早退、无故不上课;教师应在教学内容选择、重难点讲授、教学感染力、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传授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大多数学生认为授课教师博学多才。

3.2 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见表2)

从表2 可以看出, 教师认为学生学习态度好和较好的各占一半;多数学生学习方法掌握情况一般;总体学习效果较好, 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是热爱学习的。

4 讨论与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对大多数任课教师给予了褒扬, 如关爱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责任心和教学意识强、遵守校纪、爱岗敬业等。多数教师备课充分, 精心组织教材内容, 注意引入新知识, 启发学生思维, 教法灵活多样, 能传授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教师也认为本科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都比专科生强。但学生认为部分或少数任课教师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 (1) 极少部分教师对课堂纪律要求不严, 不太顾及课堂秩序和学生动态, 出现学生打瞌睡、玩手机等现象。 (2) 部分教师授课内容组织不精细, 专业针对性不强, 传授的知识陈旧, 新知识、新技术引入不够;照本宣科时有发生。 (3) 少数教师知识面狭窄, 使学生获取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先进性。 (4) 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语言表达欠生动, 缺乏感染力, 缺乏启发互动。 (5) 少数教师过于严肃, 缺乏亲切感, 师生沟通较少。教师认为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1) 自主学习意识不强, 缺乏主动性思维和积极探索问题的能力。 (2) 学生学习方法普遍存在问题, 不主动、不科学、不肯吃苦、不会实际运用。 (3) 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和查阅资料能力较弱。

针对上述问题, 我们探索性地提出以下建议。教师方面: (1) 教师要熟悉自己的专业学科、教材及知识点, 在领会教学大纲基本精神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归纳。 (2) 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和信息, 应追踪学术发展最新动态, 及时将学科前沿动态、学术最新成果与信息反馈至课堂, 大胆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 避免照本宣科。 (3) 教师要加强本科教学研究与学习借鉴, 努力钻研教学方法, 精进授课艺术, 培养自身教学风格。同样的教材, 相同的内容, 若讲得生动, 妙趣横生, 学生会百听不厌, 回味无穷;若讲得教条, 枯燥无味, 学生会出现趴桌沉睡或低头玩手机的现象。 (4) 课堂纪律是教学的保证, 应加强学生班级课堂纪律管理, 对尊师守纪的班级与学生进行表彰。 (5) 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绪, 督促学生学习。教师必须自觉坚持对学生负责的原则, 要热爱、激励、引导学生, 通过教学来育人, 以育人来指导教学[1]。 (6) 注重师生互动, 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在教学中是促进者, 鼓励和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是指导者, 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参与协商, 启发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会学;教师还是学习者, 与学生一起去学习, 去开拓自己专业以外的领域, 在与学生多方位的交流中获得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7) 教师要努力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 课间多和学生沟通, 询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答疑;加强与课代表、班干部以及学生辅导员的联系, 接受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确立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留下个人联系方式, 以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沟通交流, 利于学生学习[2], 在愉悦、融洽的氛围中实现教育目标。 (8) 学校应尽快制定本科教学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加大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力度。对资深教师求“精品”, 对中年教师求“完美”, 对青年教师指“套路”[3], 帮助他们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生方面: (1) 方明建等[4]的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首要困难是学习自觉性不强, 而教师的绝大多数教学活动均与此无关, 说明教师的教学活动不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的主要因素, 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离不开教学双方的共同努力。首先, 学生学习态度要端正;其次, 要提高学生对课程及专业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再次, 教师通过采取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举措,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世上没有绝对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受许多因素影响 (如具体时间、具体对象、具体学习内容等) 。因此, 教师要给学生以具体指导, 如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能及时发现教材中的疑点、难点, 做到有的放矢地听课, 边听边思考, 以提高主动性思维和积极探索问题的能力;课后及时消化本课内容, 弄懂尚未理解和掌握不牢的问题, 围绕教材有目的地阅读适量的参考书籍, 同时也培养了获取信息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3) 学、记、思有机结合。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殆, 思而不学则罔”, 学是思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 不仅要学, 还得要记, 没有记, 就无法进行思;当然, 没有思想的记忆, 也只能是死记硬背。所以, 提倡在记忆中思考、在理解中记忆, 只有把学、记、思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总之, 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问卷调查, 可以使教师看到差距, 发挥优势, 克服不足, 对于新升本院校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叔子, 吴昌林, 吴波.再论要真抓课堂教学质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 (2) :5-8.

[2]黄娟娟, 李红赞.儿科护理学教学满意度调查分析[J].现代医院, 2009, 9 (5) :137-139.

[3]肖文刚, 吴毅, 徐红梅, 等.提高课堂教学督导艺术的实践认识[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11) :56-58.

课堂教学质量问卷调查 篇3

关键词:有机化学  问卷调查  教学方法  提高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b)-0164-02

有机化学是应用化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化学分析检验专业等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和合成方法的科学。它与化学的其它分支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所以无论从事化学中的哪一个领域的工作,都必须具备有机化学基础知识。通过该课程学习可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如《有机化学品工艺》,《精细化工合成》,《生化产品检测与分析》等打好基础。为了进一步搞好教学,真正实现该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改革方向,笔者对该校已学过这门课程的在校学生和部分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直接听取了他们的反馈意见。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限于该校应用化学专业2012级和2013级学生80人,2013级生物技术专业31人,以及2009级毕业生15人,共计126人。

调查采取无记名问卷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当场填写。共发出问卷126份,收回125份,回收率为99.2%。数据分析由计算机处理。

2 内容与结果

(1)在回答“有机化学理论课学时安排是否合适”时,有23.7%的学生认为较多,18.4%的学生认为较少,57.9%的学生认为合适。

(2)在回答“有机化学实验课学时安排是否合适”时,有2.6%的学生认为较多,66.1%的学生认为较少,31.3%的学生认为合适。

(3)在回答“做有机化学实验的目的”时,有25.8%学生是为了考试成绩,有63.7%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10.5%的学生是因为对实验课更感兴趣。

(4)在回答“应加强哪些章节的教学”时,需加强的教学内容有:环烷烃的结构和性质(64.8%),对应异构(80.1%),不需要加强的有:烷烃(93.4%),烯烃(85.8%),碳水化合物(72.6%)。

(5)在回答“影响你上课注意力的因素”时41.1%的学生认为主要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20%的学生认为主要因素是课堂气氛,38.9%的学生认为化学反应繁而多,理论知识枯燥难懂。

(6)在回答“影响你有机化学学习成绩的最大因素”时理论部分太深太枯燥让人失去兴趣,15.3%的学生认为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关,65.2%的学生认为与自己是否努力有关。

3 讨论

3.1 加强实践教学,已成为同学们的共识

调查表明,57.9%的学生认为理论课的教学课时数合适,而对于实验课时的安排,66.1%的学生认为实验课的时数安排较少。可见加强实践是学生们的共同愿望,虽然本课程的实验课学时安排已经占理论课学时的38%,显然还远远没有达到学生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说明与理论知识的学习相比,实验更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探索欲;在回答做有机化学实验的目的时,虽然63.7%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同时使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但有25.8%的学生是为了考试成绩,可见一部分学生做实验的目的不是很明确;针对这些问题,首先我院应该加大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学时,再次要改进实验教学过程,使学生不单纯为了成绩而实验,重视课前预习,通过预习先让学生认真理解实验原理,弄清操作步骤和和注意事项,写出简明扼要的预习报告,然后才能进入实验室;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现实验现象和理论不符合,应该先尊重实验事实,并认真分析和检查原因,有疑问时力争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实在不明白可以询问老师,培养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最后有些学生对实验课不重视,认为来了实验室,交了实验报告就可以合格了,针对这种情况,要增加具体相应的考核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2 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从标题2内容与结果(4)中我们可以知道学生对环烷烃及对映异构章节的内容掌握的不好,需要加强教学,我们知道环烷烃重点和难点主要在于环己烷的结构以及它的构象,而对映异构是属于立体化学的基础,这些都比较抽象,对于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们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授课效果,从标题2内容与结果(6)中我们也看到学生上课注意力之所以不集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过程,而是积极能动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应避免注入式授课的机械式学习,应采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复杂,构像之间的转化很抽象,往往学生难以接受。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模型教学,模型教学形象、直观、立体感强,能真实反映实物特征。如在讲授环己烷构像时,利用模型使同学们直接观察到环己烷的各种构像之间的转化过程及氢原子之間距离大小的相对变化,从而得出了环己烷有无数种构像,其中典型的构像有四种,分别为对位交叉式,邻位交叉式,部分重叠式,全重叠式[1],每旋转到一种构象的时候表示出它的能量相对大小,画出它们的能量变化图;能量最低的就是最稳定的椅式构象,能量最高的就是最不稳定的船式构象。而且我们可以把各种构象比喻成人的睡觉姿势,睡觉姿势可以各种各样,就相当于环己烷的各种构象,而在无数种睡姿中你总能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姿势,也就相当于各种构象中最稳定的构象。这样更加容易记忆和理解,所以,恰当使用分子模型以及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举例教学,通过这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研究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探讨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其次是启发式教学方法,例如对映异构属于立体化学的基础,它指的是一种空间结构[2],比较难以理解,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先让同学们看一些镜像图片,比如焦山和它的镜像,再比如鸭子在水中的镜像等等,提问同学们这些物质和他们的镜像是不是完全一样,然后让同学们观察自己的双手,有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引出手性和手性分子的概念,理解了手性分子,对映异构提也就很简单了,继而让同学们思考手性分子它会和非手性分子有何区别,结构决定性质,既然手性分子有这种特殊的结构,一定具有它特殊的额性质,从而引出物质的旋光性。再比如对醇的化学性质教学时,首先给出醇、水和卤代烃的结构式,然后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提问:醇和水、卤代烃有何相似点和不同点?积极引导学生从结构方面对三种物质进行对比分析,学生可以推理出醇应当具有类似水的酸性以及具有似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和消除反应活性,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诱导效应来比较它们的反应活性的差异。最后还可将结构扩展到其他类化合物比如,羧酸及其衍生物,胺类化合物等,通过诱导效应一起分析他们的酸性,总结出普遍性规律。通过启发教学模式不仅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是归纳总结教学方式,我们知道因为有机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很深的课程,而且难以理解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考试成绩,那我们如何把这些枯燥的众多理论性的知识系统化呢?通过归纳总结可以引导学生把有机化学中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从而掌握有机化学知识的规律,例如在讲述Saytzeff 规则时,可以概括成“减少”规则,即卤代烃进行消除反应时,优先消除连接氢原子数的β-碳上的氢原子[3]。这个时候尽量与之前学习的Markovnikov规则想比较,Markovnikov规则“加多”规则,即烯烃与卤化氢加成时,氢原子优先加成在连接氢原子数多的双键碳上;这两个规则分别应用于两个相对的反应——消除反应和加成反应,讲述时建议学生进行比较归纳,理解效果会更好;学生获取知识的本身也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新知识与已学知识不断进行比较,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学生就容易接受新知识,且避免了混淆,加深了记忆;又如讲到对映异构体的R,S构型命名的时候,与D,L构型命名以及烯烃里的Z,E命名法进行比较分别讲授他们的异同点,进行归纳总结。

总之,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有机化学实验课学时应该适当增加,增加环烷烃和对映异构章节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参与教学,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引导,归纳等并加以综合应用,将教师由知识传授的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学习的过程使学生不仅仅是学到了有机化学知识,并能从学习中收货快乐。同时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积极主动性,摆脱其对有机化学学习的畏难情绪,为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鸿宾.有机化学[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周远明,杨爱萍.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大学化学,2009,24(6):19-22.

学校教学质量现状调查报告 篇4

一、教育教学质量现状

我乡共有12所村小学、1所中心小学和2所中学,就综合情况来看,教育教学质量处于县中上水平,就本乡而言,中心小学成绩远比村小好得多。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全乡教育教学质量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历年小学质量评估都居全县前十名左右。唯有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处于县中等水平。

二、取得良好成绩的经验

1、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减少工作的随意性。

2、及时调整、充实学校领导班子,加强班子队伍的建设。

3、加强校本教研,特别是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大教学的有效性。

4、严格工作考核制度,坚决实行教师工作考核与各自津贴工资挂钩。

5、严检学校常规工作,加强质量的监控,全镇上下理直气壮地抓教育教学质量。

6、以活动为载体,搭建师生展示的舞台。

三、存在的问题

客观方面:

1、学生逐渐减少,学校分散,教师编制有限,用人紧张,造成部分学校出现包班现象。

2、留守儿童逐渐增多,监护人关心不够。大部分家长关心子女的学习只停在表面上,表现在:不了解自己的子女在学校的情况,回到家里对孩子的监督也不够,更不用说辅导了。

3、学校教育教学用房紧缺,经费紧张,像样子的图书阅览室、多媒体、语音室等对我们来说也许太奢侈,制约教育活动的有力开展。

4、教师专业学科不全,部分科目质量平平。

主观方面:

1、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没兴趣,缺乏上进心。

2、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透彻,不能很好的运用新教材来进行教学,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果低。平时练习不到位,辅导的深度及针对性不够,造成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且逐级聚积差生人数。

3、代课老师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她们多少有患得患失的心态,影响了工作的热情

4、校本教研深度、有效性不强,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滞缓。

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校本培训中体现)。 学校质量说到底其实就是教师的素质。教师教学观念的新旧,素质的高低制约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也制约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如果教师没有转变教学观念,没有高深的文化素质,就很难做到与新课程同行,会被改革的步伐远远抛在后面。“教育成败在于教师”,当前,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各科《课程标准》及现代教育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观,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种教学法,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派骨干教师到外地学习、观摩,回来上“汇报课”。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的点滴经验,勤思考,常总结反思,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铺好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抓好课堂教学(教研活动中抓)。 教学要重视课堂教学,只有增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少甚至是拒绝无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以往,教学停留在旧的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课堂教学变成机械乏味。教师总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学,因此课堂中教师讲得非常多,讲得非常细,“满堂灌”教学方式成为教师普遍运用的手段。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是关键。

首先,教师要备好课。一堂优质的课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还可以培养能力。备课要做到以下两点:

1、备教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编排体系,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思路、教法及学法。

2、备学生,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应如何处理等都要充分设想。知道了学生该如何学,自己该如何教,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轻松自如,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成绩才能得到提高。

3、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要相信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阅读,去感悟,去思考,去质疑和明辨。要做教学的有心人,组织和引导学生去发现、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为学生营造合作交流的空间、时间和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中,教师只能以教师行为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在观察、倾听和交流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再次,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利用好40分钟。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在40分钟的课堂中,学生的兴奋程度和思维活动的水平在不同的时间有着明显的起伏。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分配时间,复习旧知、新课探究、积累巩固、拓展延伸,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合理使用时间,详略得当,张弛有度,讲练结合,使课堂教学结构达到最优化。做到这样,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了,学生学习负担减轻了,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以活动为载体,搭建师生展示的舞台 教师方面:

1、展示老师的学习笔记。

2、展示老师的教学反思和精彩的课例。

3、展示老师的教学技能。

4、展示老师的教学成果。

学生方面:

1、展示学生的`作业、试卷。

2、展示学生的特长。

3、展示学习成果。

(四)抓牢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而学习习惯要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我们要把提高学生的基础落到实处。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基础知识教师往往以为学生已经掌握了,而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和教学的必要性。想提高成绩水平,基础知识至关重要。新课程的实施,我们不断地吸收新思路新理念,但教学绝不能脱离基础,从基础知识抓起,才是结合实际的教学行为。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实践证明,不会思考的人,是不会学习的。对于学生,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学生问得多,必然想得多,问得深,必然想得深。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主体的发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起促进作用。

(五)加强对学校校本教研的指导。

为了确保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我们将建议学校从以下方面选择符合本乡学校实际的课题展开研究:

1、教师如何备课才更有效?课后应反思些什么?

2、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3、如何组织学习小组,发挥小组组内帮扶、组外竞争的作用?

4、如何检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上进心?

5、学生厌学的外部原因及内部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对策?

课堂教学质量问卷调查 篇5

【摘要】目的:调查温州医科大学6届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对教学质量评价情况,全面了解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修订教学培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届、届和-届毕业生,通过发送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和面对面座谈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55份,占6届毕业生总数的64.4%。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学效果总体评价为“很好和较好”的占66.0%,认为“一般”的占31.6%,认为“不好”的占2.4%;对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学进度安排和执行情况、教学建设和基本条件方面,评价为“很好和较好”的比例分别为54.9%、50.8%和60.4%。大多数学生建议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增加专业课程的学时和技能训练。结论: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课程设置、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教学培养计划;毕业生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核心,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终极诉求【1】。学生评价不仅是教学质量内部监控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2】。预防医学专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合格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门人才,专业课教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质量及其今后的发展。因此,为了解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情况,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为进一步修订教学培养计划提供依据,我们开展了毕业生对教学质量评价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2006届、2008届和2011-2014届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座谈会方式进行调查。

1.2调查内容

参照美国学生评教的评价指标【3】设计本次调查问卷,问题形式包括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对所设课程的评价、教师和学生互动评价、对整体教学效果评价以及学生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改进意见和建议等。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调查资料经检查核对后,用EpiData3.0软件双份录入,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共回收有效问卷255份,占6届毕业生总数的64.4%(255/396)。其中2006、2008届共56人,2011-2014届为199人。

2.2毕业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情况

学生对教学质量整体评价情况见表1。有66.0%的学生对专业教学效果总体评价为“很好和较好”,有34.0%的学生认为“一般和不好”。对本专业课程设置合理性评价为“很好和较好”占54.9%,但有12.3%的同学认为不好。对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建设和教学条件认为“很好和较好”的分别占50.8%和60.4%。学生对本专业教师的师德师风、敬业精神评价最好,认为“很好和较好”的占96.9%。

2.3教学培养计划调整前后的评价情况

我校从开始进行了教学培养计划大调整,目的是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因此,主要调整的方式是减少课程教学时数、增加选修课门数等。为了比较教学培养计划调整前后,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情况,我们进行了对比分析(见表2)。由表2可知,教学培养计划调整后,学生对专业教学效果总体评价为“很好和较好”的比例由42.8%提高到了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学生对教学进度安排和课程进度执行情况评价为“很好和较好”的比例也有提高。但是在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教学建设和基本条件方面调整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教学培养计划仍需要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对其他教学质量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学生除了对教材的质量和内容、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敬业精神方面调整前后没有差别外,其他指标在教学培养计划调整前后存在明显差别。教学培养方案调整后,教师的课堂教学、师生交流、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多媒体运用方面学生认为“很好和较好”的比例明显提升。这些评价结果表明,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培养计划和培养效果能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2.4学生希望减少或增加的`课程

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会访谈发现,绝大多数(占70.0%)学生建议可以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如物理、化学、高等数学等)课程的教学时数,适当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如沟通交流、公文写作、行政管理和法律法规等)的学习,提高学生在公共卫生实际工作中的组织管理、沟通交流的能力。另外,在回答“你认为所学专业在哪些方面还须加强?”的问题时,有81.0%的学生回答需要增加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统计软件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时数、增加“三大卫生”(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的实践操作学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发现,我校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对本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总体较好。特别是20教学培养计划调整后,学生对教学质量评价有了明显提升,表明了调整后的教学培养计划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获得了学生普遍好评。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学生认为“一般和不好”的比例仍占40.0%以上,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进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虽然近年来在省实验室建设经费资助下,在省重点建设专业、省和市重点学科支持下,教学软硬件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是由于从开始预防医学专业招生数由原来的60人增加到了93人,实验室空间增加不足,所以大多数学生建议增加专业课实践教学时数、增加动手操作机会。另外,学生建议增加沟通交流、公文写作、行政管理和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学习,这与唐红梅等【4】的调查结果相似,这也充分反映了新时期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工作者的新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学已进入以健康为中心的时代,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更加关注。21世纪国际上对公共卫生达成的共识是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多维的,必须以生态健康模式才能有效解决公共卫生问题【5】。因此,这就要求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要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加强交流沟通、行为科学、政策与法律、全球卫生、社会人文等方面知识的传授,培养顺应医学模式转变、符合社会促进健康需要、适应未来公共卫生安全和发展的预防医学专门人才。近年来,我校在人才引进、在职师资培养方面都给与了大力支持,使得预防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有了明显成效。截至年底,预防医学专业教学团队的博士比例达到了52.9%,其中海归博士占66.7%。随着专业授课教师队伍的壮大和整体水平的提高,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课堂教学效果、师生交流互动等方面都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这也充分说明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在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中的重要性。总之,通过对我校6届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教学质量评价调查发现,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质量总体评价比较好,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比较明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我们将根据学生评价的结果和建议,邀请知名高校的专家、用人单位(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带教教师和学生共同研讨培养方案,对预防医学专业培养计划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另外,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授课教师团队的整体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以保证预防医学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卫东,吴萧言.教学质量:高等教育的质量的终极诉求【J】.教育教学论坛,,(17):8-10.

【2】王轶,陈敏.美国普通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特点和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35-140.

餐厅服务质量调查问卷 篇6

A、非常满意(5分)

B、满意(4分)

C、一般(3分)

D、不好(2分)

E、差(1分)

该餐厅在口碑、广告宣传及其他营销渠道给人的印象:(15%)

一、餐厅服务(35%)

1、对餐厅服务人员的标准服务(如:礼仪、态度、效率)的满意程度:

2、对餐厅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的满意程度:

3、对餐厅提供的各项个性化服务:

二、菜品质量(30%)

1、对餐厅菜品的综合质量(如:营养价值、色香味)的满意程度:

2、对餐厅菜品的创新(如:创新质量、周期)的满意程度:

三、餐厅环境(20%)

1、对餐厅各硬件设施(如:卫生间、餐具)的满意程度:

2、对餐厅整体风格布局(如:灯光、装饰)的满意程度:

课堂教学质量问卷调查 篇7

关键词:教学质量,问卷调查,Web,网络调查

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普遍运用, 基于Web的网上问卷调查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一种调查研究方式, 可以突破传统纸质问卷调查的禁锢, 而达到最佳的调查效果, 通过调查分析, 可以更加了解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和潜在的问题, 以此作为教学管理工作决策的科学依据。

一、系统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充分了解用户的实际需求, 并对用户的各项需求整理分析, 转换成系统功能实现的有效性需求的过程。结合我院教学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 该系统主要实现对教师人群和学生人群定制不同的问卷调查, 过程分为即时发布问卷、即时调查、即时数据分析并生成图表等。该系统在形式上通过针对不同角色发布问卷调查, 只对指派做问卷调查的角色可见;该系统在内容上主要设置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题型供选择。对于管理者来说, 需要实现定制调查题目, 定制问卷调查, 设置问卷调查起止时间, 查看调查统计数据, 打印报表和数据备份等功能。

二、系统整体设计

(一) 开发工具选择

系统开发过程中, 主要采用visualstudio2010作为开发环境平台, SQLserver2005作为后台数据库技术。SQLserver2005数据库作为目前流行的大型数据库, 可以满足本科院校一万多在校生同时访问本系统的需求。系统功能的实现采用ASP.NET+C#编程语言, 系统结构采用B/S模式, 只要连上网, 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问卷调查, 具有跨平台等特性。

(二) 系统功能设计

通过系统需求分析, 该系统主要有三种角色, 分别是教师、学生和管理员三种角色, 不同角色行使相应权限的功能, 其中教师和学生包括个人信息模块、选择问卷调查模块及问卷调查提交模块, 管理员包括管理员个人信息模块、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模块、调查题目管理模块、定制问卷调查模块、问卷调查统计模块。

(三) 数据库设计

根据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 该系统可将数据设计成以下几个数据表:1) 管理员表t_admin (管理员基本信息表) ;2) 教师表t_teacher (教师基本信息表) ;3) 学生表t_stu (学生基本信息表) ;4) 题目表t_topic (问卷调查题目表) ;5) 问卷表t_question (生成的问卷调查表) 。

三、系统的设计实现

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 涉及到的模块包括登录模块、教师权限模块、学生权限模块和管理员权限模块。下面分别对各个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 登录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通过选择不用的角色, 比如教师、学生或管理员角色,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 输入正确的验证码登录系统后台。

(二) 教师权限模块

该模块通过教师角色登录, 可以修改个人基本信息, 修改密码, 选择该角色下的问卷调查进行作答, 在作答过程中, 如果没有答完全部题目, 点击提交, 将弹出“尚未完成全部问卷调查”的对话框, 直到提交成功, 作答完毕。

(三) 学生权限模块

该模块通过学生角色登录, 其他功能与教师权限模块一样。

(四) 管理员权限模块

该模块通过管理员角色登录, 该系统大部分功能都是由管理员角色来实现。

1) 问卷添加功能:添加新的问卷调查表, 可以新增问卷题目并导入该问卷调查或从已有题目中遴选, 如果没有选择任何题目, 弹出对话框提示“尚未添加问卷题目”, 设置问卷调查起止时间, 设置问卷调查对象。

2) 问卷管理功能:对已经添加的问卷调查表进行管理, 包括修改问卷起止时间、修改问卷调查对象、编辑问卷、增加题目和删除问卷等功能。

3) 题目管理功能:对系统中已添加的题目进行管理, 包括修改题目、删除题目等功能。

4) 问卷统计功能:对已完成问卷调查的问卷调查表进行数据统计, 通过每个问题的每个答案选择使用柱状图直观表示, 并自动生成问卷调查分析, 该分析将选择最多的那项用百分比表述出来, 比如60%的人选择了“是”答案。

5) 教师导入功能:包括通过导入功能直接将外部EXECL中所有教师用户导入到该系统中, 教师用户置空功能和添加单个教师用户功能。

6) 学生导入功能:包括通过导入功能直接将外部EXECL中所有学生用户导入到该系统中, 学生用户置空功能和添加单个学生用户功能。

四、结论

本系统主要是基于ASP.NET技术的高校教学质量问卷调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络问卷调查系统的实现, 很好的解决了纸质问卷调查的诸多不足, 对问卷调查的动态组卷、信息采集、数据分析与结果反馈, 都可以实现数字化、自动化管理, 对提高问卷调查的预期效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提供了帮助。

参考文献

[1]帅晓华等.毕业生问卷调查系统中水晶报表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 2009.

[2]张浩.动态生成的问卷调查系统的设计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7.

[3]周剑等.基于Flex和J2EE毕业生问卷调查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4]邵淑霞.基于Web的问卷调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无线互联科技, 2010.

[5]陈萍.基于校园网的网络问卷调查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2.

课堂教学质量问卷调查 篇8

一、教师对评价理念的思考日趋深入

问卷数据显示,84%的教师认同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面对广泛的学习资源,60%的教师认为学生应参与对资源的筛选和使用,74%的教师认真研究了学科课程标准,并将标准中的能力要求进行了细化,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阶段制定了可操作、可测量的教学目标,44%的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诊断,培养学生语言认知能力。

二、教师对评价方法的使用日益多样

针对高中课程设置中三大类型模块,87%的教师认为在评价方式上应采取不同的测试方法。在教育评价中,除了使用测试法获得数据以外,47%的教师还经常使用问卷法来搜集信息,33%的教师通过访谈法记录学生学习过程,15%的教师经常撰写观察报告,5%的教师使用文献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58%的教师使用电子档案将学生材料进行归类,14%的教师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生进行沟通,6%的教师创建了虚拟学习社区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学习指导。

三、教师对模块评价的设计维度

日益多元

很多学校将学生课堂表现、出勤及作业完成情况和学生模块考试成绩按比例核算后相加对学生予以学分认定。这样的做法将学生平日的表现纳入评价体系,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养成,改变了以往仅依靠一次考试成绩来证明一切的做法。43%的教师认为,这种做法还不能充分体现过程性评价理念,应该再加入更多的内容,例如课题研究、科技制作、课题报告、操作技能测验等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改变主要依靠书面考试的评价体系。41%的教师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学生模块成绩所占的理想比例应是4:6,认为理想比例是3:7的教师占37%。

针对这次问卷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形成性评价体系

学生评价是在系统、科学和全面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学生信息的基础上,对学生发展和变化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促进教育与教学改革,使学生全面发展。从问卷中可以看出,由于认识的不到位,各高中学校形成评价体系的机制还不成熟。28%的教师认为将课题研究、科技制作等操作能力考核内容纳入到评价体系没有必要,理由是高考没有这样的考试形式;44%的教师认为这会对学校管理和教学实施带来困难;19%的教师认为这样做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9%的教师认为学生不会感兴趣。高中阶段的形成性评价更关注学生在完成综合性任务中表现出的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讨论、合作、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有条理地展示任务成果的能力。因此,建议学校进一步细化模块评价体系,依据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将各个学科占40%或30%的形成性评价内容进行分解,通过让学生参与内容的制定、权重的分配、等级的划分等活动,促进学生明确发展方向,熟知学习内容,积极参与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校应加强学科测试资源库的建设

问卷数据显示,44%的教师在编制测试题时根本不设计使用命题双向细目表。编制试题时,72%的学校在对学生测试命题时采用教师分工命题,然后进行拼盘组合的方式;13%的学校聘请校外专业机构人士进行命题;7%的学校使用各种出版刊物中的套题;只有8%的学校建有题库,随机抽样。不设计使用命题双向细目表,对测试类型的定位、考查内容的分布、难中易程度的把握、认知水平的程度、题型的选择、题量的控制等命题因素缺少充分的考虑,命题时的随意性就比较大,试题的信度和效度难以保证。目前,我国大规模的校外考试(如高考及学业水平测试)已开始采用征题与命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命题组卷。建议学校加强对教师进行评价理论和命题技术的培训,组织名师和骨干教师开展原创题命制活动,组织其他教师开展选编题活动,还可以组织和召集优秀学生参与试题的收集和筛选活动,将优秀试题按照年级特点、学科知识内容要点和能力层次(认知水平)进行专项归类。建立试题库建设的长效机制,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具体要求或发现的问题,随时补充或替换测试题目,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易错题目、掌握不充分内容或着重培养的认知水平进行考核,使评价为改进教学服务。

上一篇:对同志的预审意见下一篇:高三叙事作文一件小事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