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研究论文(精选8篇)
前
言
近几年国土资源部积极推进《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的修订工作,并形成了相应的修改稿。修改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充分尊重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基础上,对现行有关章节及内容作了调整,反映了土地、矿产资源开发管理领域的新动向、新要求、新发展。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土地管理、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新的要求。矿业用地是土地管理和矿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中,一些地方矿地矛盾比较突出,矿业用地管理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加强矿业用地法律政策研究,对保障矿山企业用地需求,维护矿产资源合理的开发秩序,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维护矿业权人和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利,建立适应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和耕地保护需要的矿业用地管理制度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2008年以来,徐绍史部长明确指示,要加快矿法修改工作,部召开多次部长办公会议,研究矿法修改工作。汪民副部长先后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对矿法修改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具体指导,要求理清矿产资源管理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和管理关系,做到专题研究与矿法修改相结合,努力实现关键环节和重点问题的突破。
为加速土地管理法和矿法的修订进程,为《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修改提供专题素材,《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起草论证(矿业用地政策研究)课题组深入调研,全面收集、整理矿业用地相关规定,分析矿业用地开采特点及存在突出问题,在借鉴国外矿业用地有关规定基础上,结合国土资源部近几年开展的有关试点实践以及国家新的政策发展方向,形成《矿业用地政策研究报告》,对完善矿业用地管理及推进有关立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一、矿业用地的基本情况
(一)矿业用地的界定 实践中所称的矿业用地主要包括勘查用地和采矿用地,但现行法律法规并没有对矿业用地的含义或范围进行明确界定。根据《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探矿权或采矿权进行勘查或开采前应依法取得地面的土地使用权,并对勘查用地和采矿用地的性质分别进行了规定。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的规定,采矿用地属二级类用地,与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同隶属于一级类工矿仓储用地,具体指采矿、采石、采砂(沙)场,盐田,砖瓦窑等地面生产用地及尾矿堆放地。因此,我国对采矿用地的界定主要包括地面生产用地以及尾矿堆放用地。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地质勘查需要使用土地时,可采取临时用地的方式,可见,探矿用地是以临时用地的方式取得。实践中因探矿占用土地引起的纠纷较少,而采矿用地占地范围大,用地类型多,用地特点不同,因采矿占地引起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
(二)采矿用地量与需求量 1.现有采矿用地数量巨大
矿产资源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非可再生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据统计,当今我国9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工业原料都取自于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满足我国矿产资源生产的需求,采矿用地占地广、用地量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矿山建设和开发占地面积达1.35万平方公里(135万公顷);现有尾矿库堆放占用土地达1300多万亩(86.7多万公顷)。其中,仅山西一省矿山、选厂尾矿库、各类固体废料堆场占地面积就达14557.5公顷,其中:占用耕地2354.06公顷,园地39.07公顷,林地785.53公顷,草地6.58公顷,荒草地2318.5公顷,沙坡地1401.7公顷,其它7652.06公顷。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及部分矿业用地单位的统计,目前采矿用地的取得方式有行政划拨、有偿出让、授权经营、作价出资等。由于矿产能源开发用地也属能源用地,且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的多为国有企业,符合《土地管理法》、《划拨用地目录》中有关能源用地划拨取得的规定,因此,在采矿用地的取得上,目前以划拨方式为主。如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用地中,通过划拨方式取得的占69.7%(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采矿用地情况见下表)。2.未来采矿用地需求更大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大,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越来越大,但同时,国际矿产资源供给竞争日趋激烈,矿产资源境外开发和投资阻力日益加大,满足我国的矿产资源需求必须立足国内矿产资源的生产。如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我们要继续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
(三)采矿用地的特点
按照现行的土地分类标准,采矿用地属于建设用地范畴,但由于矿产资源赋存条件不同、开采方式不同,决定了采矿用地的使用方式、用地类型、使用期限及可复垦程度不同,使得采矿用地与一般的建设用地相比,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1.采矿用地利用方式不同对土地影响不同
根据矿产资源的赋存条件,尤其是不同矿种的特性,矿产资源的开采主要包括露天开采、地下开采两种方式。两种不同的开采方式决定了其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可分为两种。露天开采主要是对地表及浅层的土地进行利用,其对土地的影响表现为占地面积大、分布广,采矿时间短、用地周期相对较短,采矿后土地可以及时复耕,土地用途一般不变;而地下开采则是对地表及其地下的土地进行利用,其对土地的影响表现为一般单宗面积小、总体布局分散,对地表的利用位置由地下资源矿藏条件决定,具有唯一性,对土地利用期限长,如一些井、场、站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用地一般使用期限都在50年以上,且建造了永久性建筑,土地难以恢复为耕地。
2.采矿用地类型多、情况复杂
根据矿产资源开发的作业程序要求,采矿用地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用地。露天开采的采矿用地可包括采矿区用地和尾矿库用地;地下开采的采矿用地可包括钻井生产用地、井场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管道用地及一些场站配套设施用地。这些不同类型的用地其范围、利用方式、利用强度及对原土地权利人的权利限制等都存在很大差异。
3.采矿用地位置具有不可替代性
无论是实践中还是法律规定上,采矿用地的取得是以采矿权的取得为前提的,即只有经过勘查探明地下确有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并依法取得采矿权后,采矿权人才可能申请取得相应土地的使用权。因此,采矿用地的位置是由地下矿产资源的分布直接决定的,而且受开发成本、开发技术等条件的限制,采矿用地的位置几乎是唯一且不可替代的。
4.采矿用地的使用期限由矿产资源开采周期决定
根据《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建设用地的使用期限由国家明确规定,如工业用地出让的最高期限为50年,商业用地出让的最高期限为40年等等。采矿用地属工业仓储用地,在土地分类上属于工业用地,其出让的最高期限是50年。但根据前面的分析,采矿用地的利用方式和使用期限是由矿产资源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适合露天开采的矿产资源,其采矿用地的使用周期可能仅就4至6年,有的甚至更短;而需要进行地下开采的采矿用地,由于地下矿产资源的分布条件,使用期限可能远远超过50年。如我国最早投入生产的大庆石油的钻井到目前为止使用期限已经达70多年。5.采矿用地一般地处偏远土地市场价值不高
根据已勘查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情况,我国的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西部和北部,如90%的煤炭查明资源储量集中于华北、西北和西南,而东北、华东和中南地区的煤炭资源仅占全国10%左右;70%的磷矿查明资源储量集中于云、贵、川、鄂四省;铁矿主要集中在辽宁、河北、四川和山西省;近年来在西部边远地区也发现了一批大型、特大型矿区。根据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及地域特点,西部、北部地区赋藏有矿产资源的土地一般都在城市以外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因此,在矿产资源开采时,需占用的土地主要是荒地、未利用地等,土地的利用价值小、经济效益差,一般只能用于矿产资源开发或作为农业用地。
二、采矿用地相关政策法律规定和实践做法
(一)采矿用地相关政策法律规定
目前,我国对矿业用地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文件进行规定。涉及矿业用地的相关规定散见于《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及相关的政策文件之中。经过梳理,对采矿用地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采矿用地属于建设用地范畴,按建设用地进行审查报批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采矿用地属于建设用地。因此,矿山企业在申请取得采矿用地时,必须按照取得建设用地的程序进行审查报批,必须履行相应的建设用地审批程序,具体包括建设用地的预审、编制土地复垦方案、办理农用地转用、办理国有土地出让等程序。涉及占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还须由国家进行征收,履行法律规定的土地征收的相关程序,如进行公告、听证、补偿、安置等。
2.明确建设用地有偿取得,但能源用地可划拨方式取得
根据《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但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的,可以划拨方式取得。根据《划拨用地目录》的规定,对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允许以划拨方式取得,并明确了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石油天然气设施用地、煤炭设施用地、电力设施用地等。
3.实行重要地区限制采矿制度和重要矿床不得压覆原则
矿产资源的开采尤其是地下矿产资源的开采,将对开采地周边的地理、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国家规定了重要地区限制采矿的制度。如根据《矿产资源法》第二十条规定,非经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部门同意,不得在港口、机场、国防工程设施圈定的地区以内,不得在重要工业区、大型水利工程设施、城镇市政工程设施附近一定距离以内,不得在铁路、重要公路两侧一定距离以内,不得在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景区以及国家重点保护的不能移动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开采矿产资源。
同时,为了促进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三条作出了重要矿床不得压覆的规定。即:“在建设铁路、工厂、水库、输油管道、输电线路和各种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之前,建设单位必须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了解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和开采情况。非经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批准,不得压覆重要矿床”。
4.采矿用地权利人必须依法履行土地复垦义务
根据《土地管理法》、《土地复垦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因从事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等生产建设,由于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造成土地破坏的企业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复垦;没有条件复垦或者复垦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缴纳土地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具体而言,对矿产资源开发必须履行复垦义务的包括三种情形:一是由于露天采矿、取土、挖砂、采石等生产建设活动直接对地表造成破坏的土地;二是由于地下开采等生产活动中引起地表下沉塌陷的土地;三是工矿企业的排土场、尾矿场、电厂储灰场、钢厂灰渣、城市垃圾等压占的土地。
为保证土地复垦的履行,国家先后发布了相关的政策规定,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等,明确土地复垦应坚持“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国土资源部《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明确了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及评审的内容和要求。在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土地复垦的实施中,国家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原有国有废弃地,国土资源部1999年发布《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58号)规定,允许国有工矿企业可以复垦原有国有废弃地增加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置换因生产被破坏的农村集体耕地。
(二)国家对采矿用地的特殊政策和做法
我国是一个资源生产大国,是全球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资源总量也较大,但主要矿产储量占世界比例并不高,人均资源占有量也很不乐观。同时我国也是一个资源消费大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已经进入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加速增长时期,我国与占世界21%的人口比例相比,中国已发现的主要矿产资源的储量不是丰富,而是相当贫乏,因此,资源的供给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程度十分有限。为保障、促进国内矿产资源的生产,确保矿产资源供给立足于国内,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对采矿用地的规范和管理,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
1.简化报批程序,提高报批效率
为改进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周期长、报批材料复杂等问题,提高审查报批工作效率,依法及时保障包括采矿用地在内的各项建设用地,适应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文件精神,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报国务院批准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报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8号),就如何加快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前期工作、如何及时呈报建设项目用地、如何认真开展建设项目用地论证以及如何简化建设项目用地报批材料、明确建设项目用地审查责任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在优化审查报批程序的基础上,大大简化了审查材料的报批。如报国务院批准的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报部审查的材料由原来的35件减少为10件,且部分报件不需要再报纸质材料,大大提高了审查报批效率。2.允许能源建设项目先行用地
为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生产,在确保其及时用地上,国家自1999年以来就给予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国土资源部在对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的《关于石油天然气行业钻井及配套设施建设用地的复函》(国土资函〔1999〕219号)中,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石油天然气生产所需要的各项建设用地供应依法予以保障,并允许石油天然气行业钻井及配套设施建设用地,可先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按临时用地批准使用,于每季度末,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再将所需钻井及配套设施建设用地进行汇总、依法报批。2009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改进报国务院批准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报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8号)中也规定,对通过部用地预审的能源建设项目,可以在用地正式报批前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向部提出先行用地申请,在半年内正式报批用地。通过允许能源生产建设项目用地的先行使用,满足了我国能源生产对土地的紧迫需求。
3.协调解决能源建设项目遗留用地问题
由于受建设用地指标、规划修编等因素的影响,能源建设项目用地的审查报批存在大量的积压,尤其是一些国家大型工程项目。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遗留问题,促进能源安全、稳定生产,国土资源部专门就石油天然气钻井及配套设施建设遗留用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用地等组织召开了协调会,并发函明确这些遗留用地的报批工作。如《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石油天然气钻井及配套设施建设遗留用地处理协调会会议纪要〉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09〕1222号)规定了遗留用地的报批要求,并就未及时报批的用地如何处理、用地申报的方式和范围、用地预审和规划计划、征地补偿安置、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复垦等明确具体申报程序和要求,有效地解决了大量石油天然气钻井及配套设施建设遗留用地的审查报批。
(三)开展采矿用地方式改革试点 为创新采矿用地管理方式,推进采矿用地管理制度改革,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精神,本着既保障矿山企业用地,又严格保护耕地、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原则,国土资源部通过《关于对广西平果铝土矿采矿用地方式改革试点方案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土资函[2005]439号),同意在广西平果铝土矿设立采矿用地供地方式改革试点,探索将原来先征收后出让的方式改革为以临时用地的方式供地。即采矿用地采取临时用地方式供地,但作为矿山工业场地、矿山运输公路及尾矿设施等永久性建(构)筑的用地,仍然以出让方式进行供地。经过四年多的实践,试点工作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创新供地方式、促进复垦土地有效退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当前矿业用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当前矿业用地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矿产资源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不协调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定区域内土地利用的顶层设计,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但事实上,矿产资源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均存在不协调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重视程度不同、编制不同步,两个规划的规划期限不一致,导致一些新探明矿床的采矿项目未能列入土地利用规划之中,后期项目用地审批缺乏规划依据;二是两个规划之间的衔接,只是用地数量上的衔接,空间预留得不到保证,企业未必能获取到其所需要的采矿用地;三是各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企业特点及其未来用地需求,导致企业建设用地指标不足,部分企业申请取得采矿用地时,时常需要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不仅要占用有限的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指标,而且延长了办理用地时间,增加了企业负担。
(二)矿业权与矿业用地使用权设置上存在冲突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取得矿业权并不当然地取得矿业权范围内的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同样拥有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也不当然拥有其土地范围内的矿产资源所有权或矿业权。这样,在当前法律设置上,二者之间便产生了冲突。依附在集体土地上的矿业权如何取得矿业用地,矿业权人如何协调与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达成征地补偿协议均成为了难题,实践中甚至出现过通过招标、拍卖取得矿业权后,因地上物的补偿达不成协议,矿业权人就无法行使权利而不得不退出的情况。目前的《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均没有对此问题有所规定,难免出现取得矿业权却得不到矿业用地的尴尬局面。
另外,矿业权与矿业用地使用权分立,也带来程序上的冲突。《土地管理法》将土地利用规划、农用地转用、征地的审批权赋予了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实行两级管理。而矿产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探矿权的审批管理部门是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的地质矿产主管部门,采矿权的管理部门为国务院、省、市(地)、县人民政府的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实行四级管理。矿业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审批机构如何进行协调,也是一个难题。
(三)先征收再出让取得采矿用地的方式存在弊端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划拨用地目录》,对新增的采矿用地,凡不符合划拨取得条件的,都应该以出让方式取得。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划拨用地目录》的修改,出让方式将逐步成为新增采矿用地的主要取得方式。但完全采用先征收再出让的取得方式,不考虑不同矿种开发的特点,将存在较多的弊端:首先是不利于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按法律规定,以出让或划拨方式取得的采矿用地,年限最长为50年。但采矿用地因矿种和矿产开采的方式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期限,如油田可开采50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一般的露天煤矿或者岩溶堆积型铝土矿的采矿用地周期只有几年。如果采用单一的出让方式,短期采矿结束后,很难对土地进行有效管理和经营,既浪费了土地资源,又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其次是不利于充分保障农民利益。采矿用地多为集体所有土地,出让之前要进行土地征收,征地改变了土地所有权的性质,使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第三是加重了管理部门及企业的负担。此种负担一方面表现为经济上的负担,即用地成本不断攀升;另一方面也可能表现为办理用地手续上的工作负担。
(四)征地工作矛盾突出,采矿用地争议的裁决机制欠缺
近年来,随着土地有偿使用的推进,采矿用地在取得上以出让为主,因采矿用地发生的土地征收逐年增多,产生的问题也较多,矛盾相对突出,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农用地升值增加了征地成本和难度。当前农地和荒地利用率提高,亩产值逐年提高。这些变化使得征地难度加大,尤其是人均耕地较少的农民一般不愿意其土地被征收。同时,土地年产值的提高也大幅增加了企业征地成本。
二是补偿标准不一,容易引发纠纷和矛盾。现行征地补偿标准不一,容易产生同地不同价的现象。一方面存在部分征地补偿标准偏低且不合理,一些矿业用地单位拖欠农民补偿费的情形。另一方面也存在为要求超额补偿,突击建房、打井、种树甚至漫天要价,导致补偿安置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情形。
三是补偿安置方式单一,被征(用)地群众安置途径有限。目前大部分的资源地都选择了货币安置为主的方式,即一次性发放安置补助费,让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这种安置方式因操作简单,实施最为广泛,但一次性货币补偿方式解决不了长远性的生存问题,一旦坐吃山空,容易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四是采矿用地的征地裁决机制缺失,征地纠纷解决难。采矿用地涉及矿业和土地两个方面的问题,包含矿业权、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优先权、相邻关系等各种权利和各种法律关系,难免发生各种争议和纠纷。由于缺乏具有专业知识人员组成的裁决机构以及程序便捷、公正的裁决机制,致使许多涉及采矿用地的纠纷(尤其是征地纠纷)久拖不决,既影响了矿业用地单位及时取得采矿用地,也不利于被征地方的权益保护。
(五)土地复垦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采矿用地在采矿过程中和矿区(段)闭坑后,会形成大量闲置、无法利用的废弃土地(采空区)。推进采矿废弃地土地复垦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是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耕地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采矿用地的土地复垦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
一是土地复垦保证金制度有待全面建立。一方面,不少国有矿业企业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沉重,经济实力差,无力履行土地复垦和环境治理义务;另一方面,一些矿业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大规模压缩企业成本,只管用地,不管复垦,造成土地损毁严重,矿山环境恶化。同时,对于土地复垦工作抓得好的矿业用地单位,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
二是复垦费的列支途径及标准不甚合理。矿业企业在征地前向当地政府部门缴纳耕地开垦费,而企业在用地结束后还要承担土地复垦的费用。这样,相当于矿山企业承担了双倍的耕地开垦费。
三是土地复垦落实不到位。由于复垦验收不够严格,有的临时用地方式取得的采场用地,土地复垦中生物复垦由被临时用地村民小组完成,但在资金投入和复垦质量上难于控制和保证。
(六)采矿用地的退出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 矿业企业采矿完成复垦后,土地就闲置在企业手中,尤其是通过出让方式获得的土地,经过短短几年的生产周期,就成为闲置用地。虽然国土资源部《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58号)明确规定,在征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并经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国有工矿企业可以用复垦原有国有废弃地增加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置换因生产被破坏的农村集体耕地,原土地权属相应转移。置换后,被破坏的集体耕地属国家所有,不再征用,也不占当年建设占用耕地计划指标。但在实践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该政策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许多矿业企业复垦好的矿业用地无法进行置换或者退还给政府。实践中,经常出现有的矿业企业一方面出资请农民在复垦的土地上进行耕作,另外一方面缺乏新的建设用地指标的情形。
四、进一步推进矿业用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建议
推进矿业用地管理制度改革,既是满足矿山企业正常用地需求,保障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重要措施,也是严格规范土地管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有力手段。当前,一方面应在现有法律制度基础上,不断强化和规范矿业用地管理;另一方面应抓住当前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和相关法律修改的时机,大力推进矿业用地管理制度改革,从根本上解决矿业用地存在的问题。
(一)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协调作用
一是加强矿产资源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矿业用地不同于城市用地及其他工业用地,矿业用地主要取决于矿产资源的储存位置和生产规模及加工方式,对大型矿山、重点矿山矿业用地要与土地利用规划充分衔接,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发挥土地利用规划的统筹作用,保障矿产资源开发用地的需求,减少矿业用地审批程序,缩短采矿取得土地的周期。二是做好矿产资源规划与土地复垦、林地、草原、环境保护等规划的统筹协调,保障矿业用地依法及时的取得。三是要继续保障国家、省级重点项目的矿山企业用地,在实行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下达的管理模式下,对属于国家、省级重点项目的矿山企业用地,继续加大建设用地指标的保障力度,由国土资源部和省级政府直接下达建设用地指标,避免因为地方建设用地指标不足,导致矿山企业无地可用的现象。
(二)进一步完善矿业用地的审批登记制度
虽然我国法律规定探矿要办理临时用地手续,采矿要按照建设用地的要求办理审批、登记手续,但很多矿业权人认为取得矿业权,自然而然取得矿业用地的使用权,不去办理用地审批登记手续,造成矿业用地矛盾和争议大量存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规定矿业用地审批登记制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对矿业用地管理,规范了矿业用地取得的程序;另一方面有利于明确矿业权人的土地权利,减少矿业用地的争议。
一是加大采矿用地手续的审批和登记管理力度。改变矿业用地管理作为土地管理薄弱环节的局面,进一步加强矿业用地的管理力度,落实现有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规定,采矿占用土地的必须依法办理用地审批、登记手续。
二是进一步简化用地报批程序,精简报批要件,缩短用地审批时限。要在严格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按照改革土地管理方式,土地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合理简化用地报批程序,合并重复的报批文件,杜绝用地审批中的搭车行为,明确审批各个环节的时限,保证矿山企业及时取得矿业用地。
三是做好矿业用地中土地征收的补偿工作。矿业用地涉及征收农民集体土地的,必须严格按照征地管理的相关规定,足额及时发放征地补偿费用,做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严格征地程序,积极稳妥做好土地征收工作,保证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四是加大采矿违法用地的查处力度。针对矿业用地中违法用地较多的情形,加强土地监管,及时发现违法用地行为,坚决打击矿业用地中“以租代征”的现象,依法严肃查处矿山企业违法用地行为。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例如采矿企业没有办理合法用地手续的,有关部门应当据此不予办理供地手续等。
(三)确立矿业用地有偿使用土地制度
土地资源市场配置和有偿使用是土地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近几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都要求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缩小划拨用地范围,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逐步实行有偿使用。《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中明确规定除军事、社会保障性住房和特殊用地可以继续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外,其他用地都要实行有偿使用。可以看出,将矿业用地从划拨用地范围剥离出来,全部实行有偿使用是必然的。矿业用地有偿使用不但有利于保护耕地,提高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开采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明确矿业权人的土地使用权,有利于保护矿业权人的土地使用权益。
采矿用地实行有偿使用,按照《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39号)的相关规定,不属于必须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的范围,可以协议出让的方式供地。矿山企业通过与出让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签订国有土地出让合同,支付土地出让金,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至于协议方式取得矿业用地的价格,应当结合地区、区位、地类、用地期限、利用方式、可恢复原用途的程度等因素,适当考虑矿业开发的经济效益、企业对土地成本的承受能力等,参照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给予矿业用地合理的优惠政策,建立矿山企业以协议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定价机制。
(四)不断完善矿业用地的土地复垦制度
做好土地复垦是严格保护耕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很多矿山企业非常重视土地复垦,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完善管理制度,创造出非常好矿业用地复垦的案例和经验,矿业用地的土地复垦还有很大的潜力。一是应切实做好土地复垦方案的编报。采矿企业应当按照要求编制土地复垦方案,通过评审的土地复垦方案作为用地申请申报材料之一。二是应明确土地复垦实施主体。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采矿企业是土地复垦的义务主体,应当依据审查通过的土地复垦方案,按照土地复垦技术和土地复垦验收标准实施土地复垦。三是严格执行复垦验收标准。土地复垦完成后,企业应当申请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依据土地复垦验收标准进行严格验收。四是建立以土地复垦为主要内容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土地复垦保证金是采矿企业履行法定义务,能够按照标准及时复垦土地的重要保障,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中已经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再收取土地复垦保证金属于重复收费,建议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中明确土地复垦内容即可。
(五)推进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制度的落实
1 我国矿业权流转方式
矿业权的流转主要包括出让、转让、抵押、出租、继承等方式, 笔者逐个展开论述。
1. 1 矿业权的出让矿业权的出让是通过矿业权流转的一级市场实现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对矿业权的出让逐渐成为各地政府部门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并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在矿业权的一级市场中, 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扮演着双重种角色, 一种是参与市场活动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该主体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 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将矿业权转让给受让人; 另一种是规范市场行为的市场管理者, 该主体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矿业权的登记, 解决区块范围内的争议, 主管矿业权的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等。通过对政府部门两种身份的合理利用, 实现矿业权一级市场的良性运作, 以确保国家的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的正常实现。
1. 2 矿业权的转让矿业权转让是矿业权人作为民事主体方将矿业权转让给民事主体的另一方的行为。矿业权转让后, 原矿业权人与国家所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全部转移给新的矿业权受让人。矿业权人可以通过出售、作价出资、合作勘查或开采、上市等方式依法转让矿业权。
矿业权的转让是通过矿业权二级市场实现的。我国 《矿产资源法》第6 条和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第3 条、第5 条、第6 条规定了探矿权和采矿权的转让必须符合的条件。
1. 3 矿业权的出租矿业权出租是指矿业权人作为出租人将矿业权租赁给承租人, 并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行为。最早对矿产资源出租作出规定的法律文件是国土资源部于2000 年11 月1 日颁布的《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该文件在其第三章以一节的内容规定了矿业权出租问题。
我们知道, 探矿权和采矿权统称矿业权, 该节中多次使用了矿业权的概念。那是不是可以认为探矿权和采矿权都可以进行出租呢? 笔者认为探矿权是不能出租的。主要是因为探矿权在性质不适合出租。不论是动产、不动产, 还是权利出租, 目的都在于用益, 使其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而探矿权取得后, 其通过对地质情况的研究而获得的地质信息成果, 在未转化成采矿权前, 是不具备现实的用益性的。探矿权不具备现实用益的权利属性, 以及出租这种市场法律形式的本质经济要求, 都决定了探矿权不适合出租。因此, 笔者建议可以对该问题通过一定的文件进行解释, 以避免产生误解。
1. 4 矿业权的抵押矿业权的抵押也存在类似矿业权出租的问题。采矿权可以抵押是没有争议的, 探矿权能否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能进行抵押, 存在一定争议。我们知道, 具备明确的或可供评估确定的价值, 同时具备可执行性, 就是适格的抵押物; 对于采矿权和已进行到探明可供开采的矿产的阶段的探矿权来说, 应该是可以的; 但比如对于在勘查空白区刚取得、还未进行任何勘探投入, 或虽有投入、但尚未进行到能确定该勘查区是否具备可供经济利用的矿产资源阶段的探矿权而言, 进行抵押是不合适的。因这时的探矿权的价值尚无法确定, 因此, 实践中稳妥的做法是对于已进行到探明可供开采的矿产阶段的探矿权, 应当允许其设立抵押。
1. 5 矿业权的继承矿业权的继承是指矿业权人死亡时, 将其矿业权让渡给其继承人的法律制度。我国的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对于矿业权能否继承并没有作出规定。但依据我国 《继承法》第3 条规定, 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也可以作为遗产由继承人来继承。该条中“其他合法财产”一词的含义可以从广义上理解。因此笔者认为, 矿业权作为公民生前所享有的一种重要的财产权利, 也应当属于遗产的范畴, 可以由其继承人来继承。
2 矿业权流转相关问题的建议。
2. 1 矿业权纠纷的法律适用矿业权纠纷中除应当适用矿业法律、法规外, 尤其应当注重国家产业政策的理解和应用。目前, 国家的产业政策有的已经大大超越了矿业立法的进程, 国家为宏观调控各类矿业产业, 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性文件, 这些文件有的来自国务院, 与行政法规具有同等效力。有的来自国土资源及矿业产业主管部门, 其与规章有同等效力。由于此类文件与现实情况紧密相连, 因此在法律实务中应特别关注。
2. 2 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实行竞争机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 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应当实行竞争机制, 对矿业权实行招标的方法, 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也是可行的。这样可以摆脱过去那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 避免矿产资源的损失和浪费。
2. 3 政府应通过法律、经济等手段来管理矿业政府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等的相关规定对矿业权进行审批, 对矿业权的行使进行严格的监督, 发现有违法法律规定的行为, 应当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
我国的矿产资源管理是实行条块分割式管理。长期以来, 中央政府对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实行的是行政性直接经营管理方式, 该方式非常不利于矿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形不成以矿养矿的良性循环。因此, 必须改善这种管理方式, 用经济手段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才能真正理顺各种矛盾, 作到宏观管理、微观搞活。
一、世界主要矿业资产评估准则制定情况
矿业资产价值作为矿业投资中基本的财务内容,一直是西方投资人要求法律规范的重点。上世纪九十年代前,主要矿业国家的矿业资产一般依据公司法和相关会计准则来评估,没有专门的针对矿业资产评估的标准和指导。如澳大利亚1995年前,矿业资产评估主要遵从澳大利亚会计准则(AASB)和公司法(Corporations Law),它们主要是针对非流动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差异的要求,规定矿业公司需要提供相应的信息,以便投资者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事实上,矿业资产的市场价值最难在账面上直接计算得到,这种相关信息的要求,促成了专门矿业资产评估准则的设立,而且最大推动力来自各国的证券交易所。
从国际上目前通行的矿业资产评估准则设置情况看,主要是澳大利亚的VALMIN、加拿大的CIMVAL和南非的SAMVAL,由于都是英联邦国家,无论在人员上,还是内容交流上都存在密切的联系,因而,各准则虽然细节上有所不同,但在主要内容、体系、原则上都有相似性,这也使依照三个国家准则进行的评估,在国际上有着较好的互认性。
(一) 澳大利亚的VALMIN
从矿业资产评估准则的起源来看,澳大利亚VALMIN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源头。矿业是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矿业交易的公平公开标准更加被关注。为最大程度地保障投资人的利益,提高投资人对矿业市场的信心,澳大利亚最早在世界上制定了矿业资产评估准则和资源量/储量报告披露标准(JORC),成为其它矿业国家模仿的范本。1995年,制定了JORC的澳大利亚采矿与冶金协会(AusImm)联合其它相关专业组织成立了一个矿业评估委员会,制定一套标准指导矿业资产证券评估和技术评价的独立专家报告,也就是VALMIN(全称为《矿产、石油资产和证券技术评价与评估独立专家报告准则》),这一准则不是法律,只是一个行业规范,落实了澳大利亚公司法等的相关规定。
最早版本的VALMIN出台后,澳大利亚的股票交易所(ASE)就密切关注这一准则的执行情况,提出了一年的监督期,但监督期过后,ASE并未将其列入上市规范附录中,而是继续观察中。1998年和2005年VALMIN进行了修订,情况依然如此,关键原因就在于ASE认为VALMIN对评估报告透明性规定不足,包括参数的选择依据、计算方法等尚不满足透明要求。
(二) 加拿大的CIMVAL
加拿大对规范矿业资产评估报告的认识要稍晚于澳大利亚,直到1997年加拿大证券交易所曝出Bre_X金矿丑闻后,为了填补上市漏洞,多伦多股票交易所(TSX)和安大略证券委员会(OSC)联合成立矿业标准小组进行了专门调查,并建议加拿大采矿、冶金和石油协会(CIM)成立一个联合委员会制定矿业资产评估报告规范。2003年第一版CIMVAL(全称“矿业资产评估标准与指南”) 出台了,并在2004年获得加拿大多伦多股票交易所创业板的认可,成为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手册附录3G(Appendix 3G)。
(三) 南非的SAMVAL
南非SAMVAL全称为《南非矿业资产评估报告准则》(The South Africa Code for The Reporting of Mineral Asset Valuation),由南非采矿和冶金学会(SAIMM)和南非地质协会(GSSA)合作领导下,由原SAMREC联合委员会即制定南非矿产资源储量标准的委员会制定SAMVAL,委员会组成人员除两个协会外,还有南非约翰内斯堡证交所(JSE)、南非地质统计协会(GASA)、南非矿能部(SAICA)等12家相关机构。2006年出台了第一版SAMVAL,2008年做了修订,主要删减了对评估方法的描述,增加了对报告内容的规定。南非SAMVAL随后由南非证券监管委员会采用,列入JSE上市公司要求第12部分。
(四) 国外其它涉矿资产评估准则
同样为矿业大国的美国没有设立专门的矿业资产评估准则,这是由于美国国内矿业市场特点决定的。美国矿业资产评估专家TR Eillis认为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南非设立准则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是英联邦国家,矿产为国家所有,而美国以矿产私有为主,按美国证交所的要求,上市的矿产必须达到储量(Reserve)标准,所以资产种类单一,资产所占比例很小,不必另行制定准则,遵循USPAP即可。USPAP是美国的所有类型资产共同遵守的评估标准,被国家法律所确认,所有矿业资产的评估也遵循USPAP。但由于USPAP不是专门的矿业资产评估准则,涉及矿业资产评估的内容分散在各处,不同的资产类型按相应的资产评估准则进行,即矿业权评估参照不动产权(Real Property)评估准则要求,矿业公司价值评估参照企业价值(Bussinee)评估,矿业公司的采矿设备参照动产(Personal Property)评估。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日期:2013年5月
私人资料 不可互传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1项目的介绍
1、项目名称:辉绿岩开采销售
2、建设规模及投资:根据十堰市国土资源局的采矿许可,确定本项目矿区范围0.6088平方公里,矿山保有辉绿岩储量400万立方米,年产石材8万方(18万吨)。项目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储料场、弃渣场、变电所、地磅房、办公生活设施以及矿区简易运输道路等。项目总投资668万元。
3、建设地点:十堰市柏林镇陈家坡村
近年来,十堰市建筑业发展迅速,到处可见施工工地和正在运转的塔吊。市场对建材的需求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建材业发展前景广阔。为满足建筑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抓住建材市场发展的大好机遇,公司决定,在十堰市政府所在陈家坡投资建设“湖北德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陈家坡石材厂的选址位于十堰市西北部,石材厂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交通非常便利。从竞争的角度看,与其它在建或筹建的石材厂相比,具有多方面的独特的竞争优势。
本项目总投资为
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
万元,本项目的建设总承包商,总合同额
万元。
本项目工程建设于
日动工,月份主体工程竣工。
月份正式开业。
1.2项目的意义
十堰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驶入快速和持续发展的轨道。
建筑建材业在十堰市GDP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达到60%以上。然而,目前在十堰市上规模的石材厂寥寥无几,本项目的建成将填补十堰市的高端石材市场的空白。本项目将直接和间接带动大批就业人口,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私人资料 不可互传
强技术开发。我公司目前投资两亿元重新引进三条进口产品生产线,加大产能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力争在7月前开工。预计公司在今后三年中的销售额及净利润分别为: 2014年 销售额6000万元 净利润4000万元 2015年 销售额8000万元 净利润6000万元 2016年 销售额12000万元 净利润9000万元
1.4.6项目实施进度
该项目工程建设于
日动工,月份主体工程竣工。
月份正式开业。
第二章
项目投资方及相关单位概况
2.1投资方概况
………………………………………………………………………………………………
2.2管理人员概况
总经理一名,生产主管一名,销售经理一名,会计,出纳各一名,工人50人
2.3.1 工程总承包商
第四章
建筑建材市场分析
4.1十堰市的建材厂
十堰市的建筑建材业正处于蒸蒸日上的良好状态。主要建材厂有:1、2、3、4.4.2.1 石材的需求预测
由于十堰市目前很少有规模较大的石材厂,通过下述系统分析可得出如下
私人资料 不可互传
7私人资料 不可互传
5、、根据初步的投入产出分析,本项目预计经济效益较好,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年(包括
年建设期)。经营期
年,预计营业收入总计达
万元,税后利润为
万元。
8、本项目的社会效益良好,项目经营期30年,不仅可以为西乌旗政府上缴所得税
万元,而且还可以创造数百个就业岗位。综上所述,实施该项目的条件已具备,时机也是成熟的。
根据总体分析的结果来看,本项目预计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率还是较好的,并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根据十堰市建筑建材业的发展趋势看,结合我市建筑建材业10年的发展经验,陈家坡石材厂的资产市值升值空间应该是是比较看好的。
另外,本项目为当地社会发展带来的间接效益是很难计算的。从市场走向和投入产出的角度看,本项目是可行的,经济上也是合理的。
为坚持科学发展观,规范企业行为与加强行业自律,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推进绿色矿业,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特制定本公约。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绿色矿业。矿业企业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绿色矿业,贯彻于矿山生产建设的始终,即从矿产勘查、矿山规划、建设、开采、选冶、加工,直至矿山闭坑、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全过程,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实施严格的科学管理,实现资源充分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环境、安全生产、社区和谐和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矿山企业建设成为忠实履行社会责任的现代化企业构建绿色矿业。
二、坚持依法办矿。矿业企业必须坚持依法取得矿业权、依法维护矿业权,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节约资源和保护资源,把节约放在首位”等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严格遵守《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各种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矿。
三、坚持科学规划与管理。矿业企业必须制订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设、经济发展和矿区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做好勘查、开采、选冶、加工、土地复垦、环境治理与生态环境重建等各阶段活动的规划,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制订相应的保障制度、措施与管理办法,确保规划的全面实施,使矿山开发与建设全部纳入科学化、制度化管理轨道。
四、坚持科技进步与创新。矿业企业必须重视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不断淘汰落后技术设备与落后产能,自主研制并尽可能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不断提高企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三率”水平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水平。
五、加强综合利用,实施循环经济。矿业企业必须重视和实施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大力开展共伴生资源及尾矿等低品位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并大力采用无废或少废工艺,实施循环经济集约化生产,不断提高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水平。节能减排水平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指标,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三废”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实现矿业废水的循环利用或“零排放”。
六、确保矿区环境达标,建设新的矿区生态环境。矿业企业必须十分重视并将矿区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建设纳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全过程,必须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和防止次生地质灾害的管理体系与机制。环境治理保护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强化矿山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防治,防止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重视矿区生态建设和职工身心健康,绿化美化矿区环境,建设环境优美的花园式企业。
七、加强土地复垦。矿业企业必须始终把土地复垦和生态建设作为矿产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任务,因地制宜,制订合理的土地复垦与利用规划,确保资金到位和技术措施落实,要努力做到边开采,边复垦,边恢复生态环境,努力减少矿区及周边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林草资源等生态资源的损失破坏。对矿区可复垦土地应有计划的实施复垦,使矿区生态水平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八、加强企业文化,确保安全生产。矿业企业应将企业文化建设,尤其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建设的重点。除必须具有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管理措施,并严格实施科学管理外,应在职工队伍中强化安全知识、安全文化理念、制度教育,使安全生产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为。从源头上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坚持“安全第一”方针,努力避免和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将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水平。
九、承担社会责任,建设和谐矿区。矿业企业必须将承担社会责任放在重要位置,重视和谐社区建设,努力改善社区周边关系,保障矿区周边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矿区周边地区环境安全与环境质量,维护居民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支农、支教、抗灾、赈灾,支持地
方建设与经济发展。
新型矿业集团制度建设刍议-以淮南矿业集团为例
在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和运作模式下,大多数国有集团公司都有着制度建设上的创新和尝试.新型矿业集团的`制度建设,也成为当前摆在矿业集团公司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将结合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下制度建设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淮南矿业集团及集团旗下潘北矿的制度建设为例,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作 者:李大庆 作者单位:淮南矿业集团,安徽淮南,232087 刊 名:今日财富(下旬刊) 英文刊名:FORTUNE TODAY 年,卷(期): “”(12) 分类号:X752 关键词:矿业集团 制度建设 淮南矿业集团关键词:矿山测绘,技术应用
测绘作为矿山行业中的先行军,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矿山行业最关键的首先要说是测绘, 测绘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矿业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系数。目前,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矿山行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起色, 不断的推出各种新型的数字化产品, 对行业的测绘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提高了精度, 对准了方位, 让从事矿山工作的相关技术人员可以事半功倍, 获益良多, 为此,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在矿山行业中的工作经验和实践, 出于对矿山的安全生产和长远的发展考虑, 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希望能够对行业同仁有所帮助。
1 测绘在矿山井下工作中的重要性
测绘是矿山测绘的先锋,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对于井下作业的工作人员来说, 测绘就是他们的眼, 直接掌控着他们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井下作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测绘的准确与否是矿业安全生产的保证
仪器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不合格的测绘工具无法精确测绘高精度的数据, 尤其对于井下作业的工作人员而言, 在进行井下作业时, 首先需要认真校验和保养好自己的测绘仪器, 建立专门的记录台账对仪器的实用和状况进行及时的登记, 如果在井下操作过程中测绘仪器出了故障, 要及时的反馈并做好记录, 问题严重的要尽快返回地面交给负责检修的工作人员, 以便井下的作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继续测绘, 按时完成工程的操作。
1.2 测绘数据的精度是设计目标的生力军
井下测绘是个比较艰巨的工作, 环境恶劣, 人员活动的空间有限, 要想在地下几百米深的巷道位置中活动自如, 首先就需要井下的空间进行全面的测绘, 测绘的准确性一定要高, 防止水害和瓦斯事故的发生, 提高巷道贯通的精度, 保证井下各种工程设计按照预期设计目标顺利完成。为了降低井下的风险, 负责矿下作业的高级技术工作人员应根据井下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区域, 大力研究采煤工艺与建筑物之间的移动变形规律, 深入探讨矿区塌陷地的土地复垦规划与措施, 为国家生产出更多的矿产资源, 保证矿井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井下工程的质量和提高工程的进度及施工速度, 缓解采掘接续的紧张程度, 提高经济效益, 就需要用测绘技术及时的进行中、腰线的标定, 减少矿井工程的安全隐患, 加强和促进矿业生产的长远发展。
1.3 矿山的测绘数据提供可靠的地质信息
由于地质作用和开采孔距的限制, 井下测绘的范围将会极大的受限, 工程师需要实地的勘察, 以测绘导线点为依据进行新地质现象的收集、测绘和绘图, 以便为今后采掘巷道的合理化布置和回采工作面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
2 矿山行业中测绘新技术应用分析
矿山的开采和挖掘, 安全是第一位的, 为了保证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需要对矿山的地质等进行精密准确的测绘和勘察, 保证矿山开采的绝对安全性, 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 目前, 笔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 对矿山中井下测绘常用的集中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具体如下:
2.1 现代定位技术在矿山测绘中的应用
比如在煤炭矿产资源的矿产中, 通常井下会在挖掘后留下大量的空采区, 这些空采区的留置会给地面的矿产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为了避免地面坍塌等地质情况的发生, 就必须采用精密的仪器进行监测, 降低风险, GPS的准确定位提高了测绘技术的精度, 降低了经济成本, 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并且GPS的数据计算处理软件及相应的配套设备更加先进和完善。所以GPS在我国的测绘技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其优势主要在于 (1) 不受恶劣天气气候的限制, 在任何天气下均可进行测绘, 不会因天气原因耽误工程的进度; (2) GPS技术没有通视的要求, 可以高精度的进行大地测绘; (3) 能实现全天候的测绘运作, 大大降低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4) 坐标系统可以通用, 应用领域较为广泛。
2.2 摄影测绘和航空遥感航空摄影测绘
航空遥感测绘技术的测绘范围广, 可以与红外、紫外等不同波段的光谱检测方法结合起来, 精密监测地表的运动, 矿山岩石的整体结构及其稳定性, 对某些地下作业的技术人员在测绘中难以准确定位的区域具有很大的帮助, 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和积极性。
2.3 卫星遥感测绘技术
随着科技和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提升, 测绘技术势必会更加省时省力且效率大大提升, 卫星遥感测绘技术在测绘技术的领域其影像的分辨率也将有大幅度的提高, 在矿山地质测绘、生态环境的监测方面应用较为娴熟, 对于井下地形的测绘、综合测绘技术、方向准直或测绘等矿山测绘技术, 卫星遥感测绘技术远远领先与其他测绘技术之上, 提高了效率, 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成本, 一举两得。
3 结语
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大幅度应用和不断的创新与开发, 我国的矿山测绘技术在矿山工程中也拥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测绘技术人员应该根据实际的地质地形条件, 结合实际需求采用高新的技术改革传统的测绘与测设方法, 投入积极的热情, 端正工作的态度, 根据实际中的工作情况具体分析测绘技术上的不足和漏洞, 分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降低其风险, 提高工作的效率, 使矿山开采和挖掘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更加的安全, 稳定, 效益更高, 最终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麦树佳.全站仪测绘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 (02)
关键词:创意产业;废弃地;景观设计
一、引言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区域内大量的土地被废弃、闲置。这不仅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破坏生态,影响城市景观,而且也制约了城市的有序发展。城市矿业废弃地是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对它的景观重塑是回避不了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使得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而精神经济催生的创意产业则为工业废弃地改造提供了广阔前景。
二、矿业废弃地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煤矿业发展迅猛,不仅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方面的保证,同时随着矿产资源的日渐枯竭,也产生大量的煤矿废弃地,给矿业城市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景观问题,导致了矿区居民生活质量下降,阻碍城市发展。煤矿废弃地景观设计的研究目的在于保障矿区居民的生存环境,传承城市的历史,发展矿业城市的特色,以建设具有特色的矿业废弃地景观。利用矿业废弃地遗产建设为创意产业园是一条具有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三、创意产业与矿业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的融合
(一)矿业废弃地景观的发展趋势
在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如何通过生态化的景观设计手法改造这些废弃地,使其从消极状态转化为积极状态,变“废品”为“珍宝”,在不断更新的城市秩序中获得新生,是目前世界上众多国家城市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矿业废弃地更新建设,不仅可以使矿业废弃地的退化的区域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还可以丰富该地区单一的景观形态,再现历史的沧桑与辉煌。在废弃地的景观恢复方式上,不再仅仅是复原到原来的状态,而是因地制宜,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为了体现自然和生态建设的主题,尽量减少人为干扰的痕迹,采用“景观生态设计”的方式。马来西亚著名建筑师杨经文认为:生态设计是通过设计获得的一种整体全面的考虑,它包括在一个被设计系统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对系统中的能源和材料的审慎使用,以及通过设计减少这些使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景观设计中与创意产业相结合
本文从创意产业发展的角度,城市更新模式,以及在矿业废弃地保护利用及景观重塑中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等方面做了梳理。阐述了创意产业与矿业废弃地相结合的特点、现状,对其载体——创意产业与矿业废弃地相结合的问题做了具体的分析。旧厂房、工业废弃地所面临的抉择,通过对矿业废弃地的实践分析,为发展创意产业园提供了空间载体。另从场地特征、工业遗存现状出发,在景观重塑和创意设计方面进行了总体的分析。对矿业废弃地改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方法进行了剖析,同时为废弃地的有机更新提供参考。结合设计心理学和景观设计方法及用户体验要素等几个方面,对四川矿业废弃地保护利用及景观重塑进行分析,提出功能设计和情感设计两大策略,将研究逐步细化直至落实到园区的整个系统中去,通过精细化的设计理念表达,将矿业废弃地打造舒适、实用、怡人的集工作、休闲、娱乐生活于一体的现代化创意园区,为城市的健康发展增添活力与创造力。
(三)创意产业融入景观设计的应用价值
利用矿业废弃地遗产建设为创意产业园是一条具有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因此,寻求利用工业遗产改造为创意产业园的设计方法与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将对国内外利用工业遗产发展创意产业的历史沿革、开发模式以及价值作出了归纳与分析。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塑案例进行研究,归纳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塑的若干模式;论文在对西方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塑实践研究整理后,对四川的矿业废弃地景观重塑提出了若干建议。从园区的规划、建筑空间、建筑外围护体系、特有构件和场地特征、人性化、低能耗等几方面对其进行了定量、定性比较和类型归纳,总结出利用工业遗产的创意产业园设计方法和策略。
四、结语
利用工业遗产将其改造再利用为创意产业所需的建筑空间,既能使工业遗产幸免于被开发性破坏,还能延续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而且工业遗产的工业景观、空间的多样性也正符合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对矿业废弃地景观这一类特殊的景观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设计的方法论和具体的设计手法、运用的创意产业技术对于我们在改造和重建矿业废弃地景观生态方面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我国城市工业布局重构背景下废弃矿业场地的景观改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利勇.生态城市的建筑:自然的再生[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06):189-192.
[2]刘国华,舒洪岚.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研究进展[J].江西林业科技,2003(02):21-25.
[3]胡金龙.景观格局演变及优化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21):92-94.
[4]邱波,彭尽晖,余文婷.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综述[A].园艺学文集5[C],2010.
【矿业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矿业秩序07-19
矿业集团09-09
矿业尽职调查清单06-23
矿业英语翻译06-28
矿业公司危险废物总结11-02
紫金矿业海外公司11-13
中国矿业大学学生信息11-02
贵港市矿业发展现状与对策06-27
某矿业公司生产技术部年度工作总结06-27
矿业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