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永久的悔教学教案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2.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本文的教学主要从找出文章线索人手,然后围绕这个线索按照段落顺序逐步讲解,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法、讨论法、教师范读、演讲法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义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2.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
难点1.本文的线索是吃的东西,这一点较不常见,对此应稍作分析。2。文章对母亲的描写不多,却感人至深,其原因何在?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建情景,导入课文
1.师:在学习本课之前,我想请大家回班忆一下,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们至今想起仍悔恨不已呢?
2.鼓励学生举手讲述,注意对学生的心结进行开导。
那么,让这位九十岁的老人永生难忘,始终无法释怀的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呢?
板书课题。
二、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l、2自然段。
板书: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抽学生回答。板书: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抽学生回答,总结。
5.让学生用上面两个成语造句,并加以点评。
三、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明了文章线索
1.请学生默读课文。
3.师:很正确,具体有哪些吃的呢?
抽学生回答。板书:白的黄的红的5.抽学生朗读相关语句。
“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除了黄的以外,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
组织学生讨论。
母亲之所以只吃红的是因为她把白的和黄的让给了我,这让我感动至深。
四、本课小结
五、板书设计参考
永久的悔
季羡林
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线索:白的黄的红的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一、阅读理解3、4自然段
1.让学生阅读第3、4段,思考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抽多名学生回答,并总结。
立椎之地、孤苦伶仃、无依无*、举目无亲、背井离乡、千辛万苦„„
4.指导学生用这些词语造句,以加深理解。
5.师: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抽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课末板书设计)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
6.师: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组织学生讨论。
二、分析阅读5-8自然段
1.让学生细读5~8段,掌握其内容。
抽学生回答。
3.师:但“我”却偶尔可以吃到点白的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抽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课末板书设计)。
可以从家境较好的大奶奶那里得到一小块馍馍;中秋节母亲会想办法给我弄一点月饼;为二大爷割牛草也可得到一点黄的。
4.让学生齐读第7段,注意读出感情。
5.’组织学生讨论: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篇文章唯一一处对母亲行为的描写,语言极其朴实,却让人感触甚深,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
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三、重点研读9一ll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1.饱含深情地朗读“我在她身边呆到六岁„„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2.抽一个学生朗读第10自然段。
4.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为题组织一次小型演讲会,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四、完成课堂练习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按段落顺序对课文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使学生对文中质朴语言所蕴含的复杂情感有了深入体会,明白了文章之所以动人应在于情而非文。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认识到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思索探寻与他们相处的最佳模式,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悲切。
六、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
季羡林
母亲: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毕生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日日夜夜盼着自己的儿子回来,直到去逝 线索 白的:大奶奶给;中秋节母亲想办法弄
黄的:为二大爷喂牛讨得
红的: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练习设计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1)他非常懒,总爱去邻居家憎饭吃。(2)年少的他懵懵懂懂,做了很多错事,其中有二件让他至今后悔不已。(3)那个工作对他来说垂手可得。(4)他拿出一个馒头,扳了一块给我。个性练习设计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请随意想像一个片断(如村边眺望、临终思念等)对母亲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教学探讨与反思
1.文中有许多成语,让学生把握运用,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有一定作用。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可以从理清文章线索人手。
教学目标:
1、识记并理解生字词,了解有关作者的常识。
2、采用朗读法,抓住文章线索,把握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3、理清文章的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味文章的风格与质朴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
4、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以前学过哪些与母亲有关的文章?(提问后师生齐背孟郊的《游子吟》)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可能我们有不理解的时候,但最后我们都会明白的。因此,从古到今,无论是谁,都对母亲永生难忘,因为我们的生命是她给的,我们的未来是她撑起,我们有理由来歌颂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季羡林老先生,在90高龄写的一篇文章《永久的悔》。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悔”是后悔自己做错事,“永久”是说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点明悔恨的程度,题目点明文章写作内容。
2、作者:季羡林(1911—2009),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他翻译了印度迦梨陀娑的著名剧本《沙恭达罗》和《优哩婆湿》。
3、作者写作此文时已接近90岁高龄,应《光明日报》记者邀请,写了这篇饱含深情的散文。此文记叙的是他童年时代的生活,他的母亲死于他上大学期间。未能对母亲尽孝成了作者心中永远的痛:年幼时不懂尽孝,年轻时无力尽孝,成年后却无法尽孝。因为母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作者,所以在作者的心中也就有了这“永久的悔”。
4、学习生字:
唾手可得(tuò)孤苦伶仃(dīng)赖以(lài)馍馍(mó)掰(bāi).....幸福(fú)够呛(qiàng)恃(shì)蹭(cèng)懵懵懂懂(měng).....
5、理解生词。
6、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全文共11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点题,“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第二部分(3—9):记叙“永久的悔”的具体内容。第一层(3—5):概述家庭基本情况。
第二层(6—8):详细叙述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第三层(9):详细叙述母亲的艰苦生活。
第三部分(10、11):篇末扣题,揭示“永久的悔”的具体内容:作者后悔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结果造成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结果。
四、教师小结:
本文通过回忆过去的家庭生活,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也表达了因为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怎样理解记叙文标题的含义?
1、记叙文的标题往往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理解标题的含义也就是要挖掘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要善于透过表象,展开联想,就是由此及彼,抓住客观事物、现象间的各种联系和微妙的类似,从而发掘出人物的精神美和事件所蕴涵的哲理美。
2、整体感知,善抓点题句。文章的标题不是游离于内容之外的,而文章的点题句又是理解标题含义的钥匙。用点题句去印证标题含义,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对文章标题含义的理解,一个根本原则就是要对文本仔细琢磨,抓住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主旨来思考,切不可脱离文本,脱离主旨,从字面上去死抠。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第l、2自然段。
2、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 明确: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3、为什么说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 明确:因为它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4、三个“最”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三个“最”既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又写出了对母亲的愧疚感时刻在心头。
5、第2段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的中心句。开篇点题,给人留下悬念。
6、作者在第1段用了两个成语“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它们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俯首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这里形容后悔的事很多。也说俯拾即是。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这两个成语说明作者后悔的事有很多,但却能不假思索地说出让他感触最深的事,因为它一直在他心中,是作者无法解开的心结。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细读品味3、4自然段
(1)、让学生阅读第3、4段,思考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段主要讲述了作者贫困的 家境,将母亲的大致轮廓也勾勒了出来,为后文的展开铺垫了感情基调。
(2)、这两段篇幅不长,却将作者父辈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文中有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大家找出来。
明确:立椎之地、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举目无亲、背井离乡、千辛万苦„„(3)、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明确: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
(4)、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 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明确:母亲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家,离开过家乡,特别是结婚以后,更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务劳动上面了。她把毕生都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这个家庭和子女,而作者年幼时竟不能理解,成年后也未能尽孝。这里饱含了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她一生苦难的同情。
2、细读品味5—9段:
(1)、让学生细读5—9段,掌握其内容。
(2)、吃白的是最高标准,其次是黄的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 明确::“‘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3)、但“我”却偶尔可以吃到点白的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 明确:可以从家境较好的大奶奶那里得到一小块馍馍;中秋节母亲会想办法给我弄一点月饼;为二大爷割牛草也可得到一点黄的。
(4)、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篇文章唯一一处对母亲行为的描写,语言极其朴实,却让人感触甚深,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
明确:这篇文章语言细腻,母亲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把仅有的一点好吃的都留给了儿子。作者对母亲一生的艰辛感叹不已,对伟大的母爱赞叹不已,对生身母亲怀念不已。
(5)、“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握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这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也饱含了做儿子的多少同情以及未能尽孝的无穷的悔恨!
四、教师小结:
有人说母亲似海,惊涛细浪,无不显示着母爱的博大与宽厚。留在母亲的身边永远是最幸福的,而作者似乎经历了人世间的种种变迁,终于明白了这世间最简单的情感。什么名誉、地位皆可抛弃;任何优越的生活、幸福都不值一提:因为母爱似海。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本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表面上是以作者的回忆为线索,然而贯穿全文、时隐时现的一条内在主线则是“永久的悔”,全文就是以此为中心展开的。开篇点题,这样安排结构,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感人至深——点出“永久的悔”;中间叙事——引出“永久的悔”;结尾思母——解释“永久的悔”。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学生朗读9、10两段。
2、这两段是本文最感人的部分、每次读来都让人有一种辛酸的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年少时对母亲的恩情理解得并不深刻,等到知道报答时却已不能,这里包含了作者多少的无奈啊!
3、“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点题之句,强调作者后悔的心情,突出了后悔的强烈。
4、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即使整天吃“红的”——作者认为回报母亲的爱是至高无上的,它胜过一切。
三、合作探究:
1、课文开头说到“我‘永久的悔’”,结尾又说“这就是我‘永久的悔’”。作者“永久的悔”是什么?这个“悔”包含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
明确:作者“永久的悔”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这个“悔”里面包含着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深切思念,又包含着因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产生的悔恨。
2、课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全文以“永久的悔”为主线展开。开篇点明“永久的悔”,引出对往事的追忆——“悔”的由来,结尾扣题进一步突出“永久的悔”。这样安排结构,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感人至深。
3、怎样体会作者对母亲深厚的感情?
明确:母亲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家,离开过家乡,特别是结婚以后,更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务劳动上了。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白的”一口也没有吃过。这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作者年幼时不懂事,没有想到如何孝敬母亲;年轻时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无法实现孝敬母亲的愿望;没有等到自己大学毕业,母亲却永远地走了,自己永远不能尽孝了。每想至此,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看到母亲的棺材,想到了母亲思念自己的急切心情;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想到了母亲一生所过的苦日子,心中很不是滋味。觉得对不起母亲对自己的思念,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了。作者认为,自己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最后让母亲一个人孤孤单单地死去,永远失去了尽孝的机会。所以作者十分后悔自己在母亲身边生活的时间太少了。由此可见,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四、教师小结:
是父母赐予我们生命,是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是父母教导我们如何做人,有时还为不懂事的我们牵肠挂肚。面对父母无私的爱,再华美的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作为儿女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呢?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三。
六、板书设计:
2、永久的悔
开篇点题: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中间叙述“悔”的内容。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回首眺望,我即将走过六年小学时光,幼儿园的生活更是变得遥不可及。可是,曾经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至今无法忘怀,它如一把利刃,时常刺激着我的内心。
记得那是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那时的我是老师们眼中的“乖孩子”,是其它家长眼中名副其实的“别人家的孩子”,更是小伙伴们眼中的“小红人”。生日那天,最好的朋友送了我一支可爱的铅笔,我特喜欢。可没过几天,那支笔突然坏了,我发现时它正被班上的“淘气包”握在手里。我气愤极了,不由得放身大哭,还不停地质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我看到好几次他都张开了嘴,可犹豫半天却没说出一个字来。我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跑到老师那儿,狠狠地告了他一状。“掌上明珠”受了欺负怎能坐视不管?于是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地训了他一顿,他就默默地站在那里也没吭声。
第二天我到班上时,发现桌上放着的那支笔已经被人用很漂亮的花胶布修好了,旁边还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对不起”。我心想:哼,良心发现了?我才不会原谅你呢。可下午休息时,另一个同学却来找我,说那支笔不是他弄坏的!我一下子惊呆了,那我不是完完全全的错怪他了吗?我想给他道歉,可却一整天没遇见他。第三天他也没来,第四天,第五天……过了一周左右我才从老师那里知道他转学了。得到消息的我心里忽地一凉,他走了!为什么?我还没来得及道歉啊!那笔不是他弄坏的,他怎么不说?老师批评他时他怎么不反驳?而且他为什么还要帮我把笔修好呢?一连串的.为什么涌上我的心头,伴随着的却是一阵阵无尽的悔恨……
他走了,可这件事却一直留在了我尘封的记忆里挥之不去。我好后悔,当时我为什么不把事情弄清楚,为什么要那么冲动?因为我的误会而带给他的一定是心里长久的痛……
9.找出第二段中说明作者思想历程的语句:(懵懵懂懂)→(理解不深刻)→“逐渐理解了”→(暗下决心)→立下誓言→(迎养母亲)(2分)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中作者“永久的悔”和复杂的感情的一项是(C)(2分)
A.离开家乡,离开母亲,经济不能独立,无法实现迎养母亲。
B.深切怀念母亲,觉得对不起母亲,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C.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D.母亲死后,永远失去了尽孝的机会。
11.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①句中作者“难解”是因为自己年幼时不懂事,不理解母亲生活的辛酸悲苦,“易解”是指年长后终于明白了因为家境贫困,儿子远离,母亲受尽苦难,所以无从笑起。
B.②句反映了母亲既希望孩子到远方去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但又牵挂孩子,希望他留在自己身边的矛盾心理,表达了对儿子深深的牵挂和思念。
C.③句表明由于儿子始终不回家,母亲思念过度而含恨离开了人世。
D.④句作者认为回报母亲的爱是至高无上的.,表达了作者的悔恨之情以及对母亲的浓厚感情和做儿子未能尽孝的自责心情。
12.你认为你的父母爱你吗?请列举事例谈谈你的感受,并说说学了本文后你打算怎样和父母相处呢?(4分)
永久的悔
【知识点精析与应用】
一、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后悔(huǐ)俯拾皆是(fǔ)简陋(lòu)唾手可得(tuò)
立锥之地(zhuī)孤苦伶仃(língdīng)无缘(yuán)够呛(qiàng)
模糊(mó)轮廓(kuò)懵懵懂懂(měng)寄人篱下(lí)
耕耘(gēngyún)白面馍镆(mó)
二、掌握下面的多音多义字
结(jiē)结果咽(yàn)咽下尽(jìn)尽职
(jié)结识(yè)哽咽(jǐn)尽快
模(mú)模样难(nàn)灾难更(gēng)打更
(mó)模型(nán)困难(gèng)更加
好(hào)喜好长(cháng)长短圈(juàn)猪圈
(hǎo)好心(zhǎng)成长(quān)圈地
解(jiě)解放落(luò)降落
(jiè)押解(lào)落枕
(xiè)姓氏(là)落了字
三、辨析下面的形似字
四、词语积累
望九之年:接近九十的年纪。望,(年龄)接近。
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这里形容后悔的事太多。也可说
“俯拾即是”。
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极端:事物发展到达顶点。
立锥之地: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
孤苦伶仃:孤独而没有依靠,生活困苦。
充饥:解饿。
长久之计:应付很长时间的计划或对策。
背乡离井: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迫不得已)。也说成“背井离乡”。
举目无亲:指单身在外,不见亲人。
无缘:没有缘分。
仍然健在:仍然健康地活着(多指上了年纪的人)。
够呛:十分厉害,够受的。
物以稀为贵:物品因为稀少而显得贵重。
迎养:赡养。
迷离模糊:不清楚,难以分辨。
轮廓:构成物体或图形外缘的线条。
懵懵懂懂:糊涂,不明事理。
寄人篱下:比喻依靠别人的力量支持自己的生活。
尊容:原指人的长相。这里是说尊贵荣华的生活。
简陋:简单粗陋,不完备。
眼泪盈眶:眼泪充满了眼眶。
五、作者介绍
季羡林(1911.8.6~),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5年秋进入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1984年离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六、写作背景
作者写作此文时已接近九十岁的高龄,应《光明日报》的记者邀约,完成了这篇散文。作者虽然已过了古稀之年,但是,仍然对自己过去的经历记忆犹新、一一在目。对于自己对母亲的尽孝作者心中铸成了一个永远的心痛,年幼时不懂尽孝,年轻时无力尽孝,而成年后却无从尽孝。因为母亲已经永远的离开了作者,在作者心中也就有了这“永久的悔”。正像作者说的那样:“不该离开故乡,不该离开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容,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认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七、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作者回忆过去的家庭生活,塑造了一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母亲形象。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并表达了自己心中留存的永久的悔意:不该离开自己的家乡,更不该离开自己的母亲!痛说了自己因为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
八、结构分析
唐朝大诗人孟郊的一首《游子吟》千古传唱,广为人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通过朴实的语言细腻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母子情深的由衷赞叹。季羡林老先生的这篇“永久的悔”在思想情感上与一千多年以前的诗人有异曲同工之感,季羡林老先生运用细腻的语言,娓娓道来的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的苦痛,对母亲的无尽的思念。文章通过对家庭生活琐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自己母亲深深的思恋,表达了自己因为再也无法尽孝母亲、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点明中心--“永远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不该离开母亲。
第一自然段上来就讲明自己也已到了“望九之年”,预示着自己此时也应是儿孙满堂了,“经历可谓多矣”。然后,接着引出自己的永生之悔:不该离开故乡,不该离开母亲。从而使得自己的“悔意”更为沉重,更加令人感慨万千。而且独立成段,就更加显现出作者心境悲凉。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
这部分则是详细的叙述作者“永久的悔”的具体内容。这部分又可以分为三个小层次:
第一层(第3~5自然段)
这一层主要是介绍作者年幼时的家庭基本状况:贫穷、艰苦、封闭。作者的家庭生活可以说是经历了千辛万苦,孩子送人、背井离乡等种种痛苦。还点明了母亲的基本生活状况,没有文化,孤陋寡闻,这是真实的描写,也是真情的流露,反而使母亲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第5自然段重点说了吃的问题,以颜色特征为标准介绍家里的吃的情况,同时也是为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写了我对“白的”的向往,写了我对“红的”的熟悉,谈“红”则色变。
第二层(第6~8自然段)
这一层详细叙述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第6自然段写我是如何想办法弄到白面馍馍吃的,大奶奶对我的喜爱与恩赐。虽然没有直接写母亲,只是写了我幼年时的苦难生活,其实这一段是在为下一个自然段做铺垫。暗示出母亲的生活会更苦难。第7自然段开头继续写我的生活状况,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挣来一点点“白的”。这一段更多的笔墨作者还是给了自己的母亲,尤其是写我们吃月饼时的细节。普通的月饼变得神奇,甚至“龙肝凤胆也难以比得上的”。当时也许是忽略了,至今回想起来当时的情景,才发现自己的母亲未曾吃过一口,“白的”她连尝也没有尝过,一辈子都是与“红的”--高梁饼子为伍,赶上不好的年份,连这个也没有,只好吃野菜了。
第8自然段仍然在写我小的时候关于吃的问题,通观起来,这一层似乎只是写了我幼年时吃的问题,写了我家庭生活的痛苦,并未提及母亲。这正是作者高明之处,介绍自己家庭生活的困苦不堪,与写母亲的生活状况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其一;作者对于自己幼年的生活似乎只记得吃的问题而对于母亲的情况模糊不清。对于母亲当时是否吃过月饼也是现在回忆之中偶然想起,不知不觉之中,是作者的“悔”悄悄的跃然纸上。正是小时候的忽略与无知,对于母亲的爱才会如此模糊,那么,长大成人之后,才会有无尽的“悔意”。明写我幼年生活的困苦与乐趣,暗着渗透出的是对母亲真诚的“悔意”!双线并行,明、暗交错。
第三层(第9自然段)
第9自然段先是承接上一段写明为什么要大段篇幅的写我小时候吃的问题,继而写了几次与母亲的匆匆而过的接触。特别提到了母亲的.笑,困苦的生活中,母亲是坚强的,她默默的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因此我印象中母亲就没有笑过。最后通过邻居大婶的话了解到母亲的内心想法,了解到母亲对儿子的万分眷恋与不舍,勾起作者无限的联想,引发作者无尽的思恋,同时也使作者的“永远的悔”达到高潮。
第三部分(第10、11自然段)
这部分文章是扣住全文,点明主题--“永远的悔”的具体内容:作者后悔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结果造成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结果。
母亲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家乡,没有离开过家,特别是完婚之后,更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家务劳动上面。家境贫寒,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白的”一口没吃过,有时甚至要吃野菜充饥。这里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呀!作者年幼不懂事,没有想到如何孝敬母亲;年轻时经济能力不能独立,无法实现孝敬母亲的愿望;没有等到自己大学毕业,还没来得及迎养母亲,母亲就永远的走了,自己不能尽孝母亲了。每每想到这些,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于是,看到母亲的棺材,想到母亲思念自己的急切心情;看到那简陋的房屋,想到母亲的一生,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对不起母亲,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了。由此可见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因此作者得出一个世间真理: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容,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九、重点语句分析
1.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五里路并不能算是很长的距离,然而母亲却一生都未能够走出过这五里路的距离。母亲一辈子也未离开过家乡,未离开过自己的家。特别是结婚以后,母亲更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务劳动上。她把自己一生的时光都毫无保留的贡献给了这个家、贡献给自己的子女,而作者年幼时竟然不能理解,成年后也未能尽孝。这里包含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她一生苦难的同情。
2.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好东西,龙肝凤胆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上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
月饼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并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但是对于幼年生活贫困的“我”来说,确是美味佳肴。也许是年幼的缘故,我从未顾及母亲是否也曾品尝过月饼。想想母亲一生都过着极为艰苦的生活,把仅有的一点点好吃的东西统统留给了儿子,而自己却忍受着吃糠咽菜的困难生活。作者对母亲一生的艰辛生活感叹不已,对伟大的母爱赞叹不已,更是对母亲的思恋与怀念挥之不去。
3.现在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也没有笑过。
由于年幼时不懂得珍惜母亲的关爱,对苦难生活的记忆远远比母亲的印象深刻。而从没想到,家境贫寒,儿子远离身边,为了艰苦的生活母亲几乎操碎了心,那么,笑容从何而来呢?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给了这个家,给了自己的孩子,她在生活中将承受了多么巨大的苦难与压力呀!这包含了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也包含了儿子多少的同情,以及未能尽孝的无穷的悔恨!
4.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作者年幼时不懂事,没有想到如何孝敬母亲;年轻时经济能力不能独立,虽空有孝心一片,却无法实现尽孝母亲的美好愿望;因此作者立下誓愿:一定要迎养母亲,以补偿自己前些年未能对母亲尽孝的缺憾!谁知没有等到自己大学毕业,母亲却永远的走了,自己也永远不能尽孝了。这也给作者心中留下一个异常沉重包袱,每每想至此处,就会心肝俱裂,泪盈于眶。成为一个永久的遗憾,永久的悔!
5.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有人说母爱如山,崇山峻岭,显示着母爱的博大与宽厚。在母亲的身边永远是最幸福的,而作者似乎经历了人世间种种变迁,终于明白了这世间最简单的情感。什么名誉、地位皆可抛弃;任何优越、幸福都不值得一提;因为母爱如山--重如泰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款款依恋,同时也渗透出一丝的悔意,绝不该离开母亲。这是作者一生的悔,永远的悔,令作者心痛不已的悔!
十、写作特色
1.语言细腻,娓娓道来
文章语言细腻,尽显语言大师的风范。全文既无痛哭流涕之句,更少慷慨激昂之词,用词紧凑,娓娓道来。像“望九之年”、“俯拾皆是”、“唾手可得”等词语的使用,平淡之中透出深厚的文字功底,同时也使后文的“永久的悔”是那么的动人心魄,情真意切。
2.双线发展,明暗交错
作者在文章开头的部分写出了自己“永久的悔”的具体内容:不该离开自己的母亲。而紧接着就用大量的文字叙写自己年幼时的苦难生活,尤其是对吃的问题进行了很充分介绍。表面看来这似乎与母亲并无多大的关系,其实却在渗透这样的意图:苦难的生活中,主持家务的母亲就会有更多的苦难与折磨。
紧接着就明明白白的点出了写作意图,自己对于小时候的苦难生活记忆犹新,对母亲的印象却有些模糊,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年幼无知,那时候还不懂得关爱母亲,更是不知道孝敬母亲。现在长大成人了,母亲却永远的离开了。双线并行发展而结构紧凑,主题明确。
3.首尾呼应,层层展开
在文章的结构上,大多是要首尾呼应的,此文亦不例外。开头点明主题:不该离开故乡,不该离开母亲。笔调细腻而婉转,痛悔之意跃然纸上。结尾收住全文,扣住主题:作者后悔千不该万不该离开母亲,结果造成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结果。尤其是看到母亲的棺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的痛心之悔。从而得出世间最普通,也是最真挚的道理: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认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十一、课后练习题解答提示
(一)略
(二)无论是大诗人孟郊,还是语言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二者在各自的作品中都表现了母子之间难以割舍的深情,体现了人间亲情的伟大。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这种情感意识,应该格外珍惜这种至爱亲情,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三)1.母亲一辈子也未离开过家乡,未离开过自己的家。特别是结婚以后,母亲更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务劳动上。她把自己一生的时光都毫无保留的贡献给了这个家、贡献给自己的子女,而作者年幼时竟然不能理解,成年后也未能尽孝。这里包含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她一生苦难的同情。
2.母亲一生都过着极为艰苦的生活,把仅有的一点点好吃的东西统统留给了儿子,而自己却忍受着吃糠咽菜的困难生活。作者对母亲一生的艰辛生活感叹不已,对伟大的母爱赞叹不已,更是对母亲的思恋与怀念挥之不去。
3.家境贫寒,儿子远离身边,为了艰苦的生活她几乎操碎了心,那么,笑容从何而来呢?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给了这个家,给了自己的孩子,她在生活中将承受了多么巨大的苦难与压力呀!这包含了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也包含了儿子多少的同情,以及未能尽孝的无穷的悔恨!
4.作者年幼时不懂事,没有想到如何孝敬母亲;年轻时经济能力不能独立,虽空有孝心一片,却无实现尽孝母亲的美好愿望;没有等到自己大学毕业,母亲却永远的走了,自己也永远不能尽孝了。每每想至此处,就会心肝俱裂,泪盈于眶。成为一永久的遗憾,永久的悔!
(四)略
【同步达纲练习】
一、给加粗的词语注音
后悔俯拾皆是简陋唾手可得立锥之地
孤苦伶仃无缘够呛模糊轮廓
懵懵懂懂寄人篱下耕耘白面馍馍
二、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结()_____咽()_____尽()_____
()_____()_____()_____
模()_____难()_____哽()_____
()_____()_____()_____
好()_____长()_____圈()_____
()_____()_____()_____
三、合全文,谈谈你对下列几句话中加粗词语的理解
1。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过的最长的距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也没有笑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为什么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来了呢?原因并不复杂。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除了“黄的”以外,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我在她身边只呆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也很短。现在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了上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了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1.“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母亲的这句话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说自己“理解得并不深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立下了怎样的誓愿,实现了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文中加横线的词语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拓展训练
①那天中午,路过宠物市场,突然,一只小狗从旁边窜出来,趴在我的脚前。它呜咽着,一双可怜兮兮的眼睛哀求地看着我。牵着它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他使劲地拉着狗链,样子很凶。
②有那么一会儿,我动了恻隐之心,想收留这只即将被主人卖掉的可怜的小狗。但我最后还是逃掉了。它流露出来的忧伤及哀怨无助和惊慌,让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狗姑娘,多么相似的眼神!
③狗姑娘抱到我们家的时候,刚刚睁开眼睛不久,把它放在屋子里,它竟迷了路,找不到出来的门。
④到它半岁时,它已经成了我亲密而忠诚的伙伴。那时,我上初中,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骑自行车到20里外的学校赶早自习。它每天都要把我送到村外,陪我走过天亮前那段阴森的夜路。有一天,我的自行车坏了,搭了一个男同学的车上学,可能是我跳上去的动作重了一点,同学的车把一歪,差点摔了一跤,于是他说了我两句,语气有些不耐烦,狗姑娘立即冲了上去,朝他狂吠,同学把车骑得飞快,狗姑娘箭一般地追赶我们,我赶它回去,骂它,吼它,同学用脚踢它,都没用,它一直跟着我们。就这样跟了20里,一直跟到学校前的马路上,太多的人流和车流淹没了我的气息,它才停住。我回过头去,看见狗姑娘坐在十字路口惊慌失措。我没有回去抱它,因为上课的铃声已经响了。
⑤那一天就像一万年一样漫长。好不容易熬到放学,我心急火燎地冲回家,上帝保佑!狗姑娘竟还活着!它一拐一拐地冲到我面前,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它身上有伤,很多伤。那20里路,我的半岁的狗姑娘是怎么走回来的,至今是个谜。此后,我和狗姑娘成了铁杆,更加相亲相爱。
⑥我以为这样的日子会持续很久,谁知道父亲突然就出事了。父亲去送粮谷的路上翻了车,受了腰伤,家境急转直下,我很快就交不起学费了。一天正吃饭,父亲说把狗卖了吧,我立即放下筷子,绝食抗议。可有谁会理会一个中学生的抗议呢,几天后,一个狗贩子来了,给狗姑娘开了30元的价,父亲说狗姑娘最听我的话,让我给它喂饭,好趁机抓住它。我说不,我宁愿不读书,也不卖狗姑娘。“啪”的一声,父亲抽了我一个耳光。转过身去,我第一次打了狗姑娘,我踢它、踹它,可就像那天早上一样,不管我怎样踢它,它都死死地赖在我的脚边。
⑦狗姑娘真傻。它居然把命运交给我,一个中学生,一个家庭中的弱势群体,一个根本没有能力保护它的人。
⑧在和父亲僵持了半个小时后,我选择了妥协。我给狗姑娘装了一碗饭,泡上菜汤,他们趁机套上了它的脖子,把它往笼子里拉。狗姑娘狂吠着,挣扎着,后来声音越来越低,变成了呜咽,一声接一声的呜咽,它看我的眼睛里充满了哀伤和绝望,好像在责问我:你怎么还不来救我?最后,它被关进了笼子,拉走了。等待它的将是漆黑的命运。
⑨经历了这次突发事件之后,我就长大了。
⑩后来,我好几次在梦里见到狗姑娘,它朝我呜咽,不停地呜咽,我听见自己在梦里一遍遍地呼唤:狗姑娘你在哪?狗姑娘你在哪?
这就是我那天逃离宠物市场的原因。狗姑娘对我那样不离不弃忠心耿耿,我最后却出卖了它。从此,我害怕看所有的狗的眼睛,怕听所有狗的呜咽。况且自己活得已够累的了,何必再为一只狗劳神费力,自寻烦恼呢?
当我还很弱小的时候,我被迫失去了生命中最好的伙伴;当我有能力保护一只狗的时候,我却选择了放弃。因为失去狗姑娘后,我的心已不再纯净,这就是成长的悲哀。哎!为什么长大后,人们就不能保持少年时代那种纯净心灵了呢?
1.本文采用了哪种叙述的顺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写道:“但我最后还是逃掉了。”“逃掉”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写道:“狗姑娘立即冲了上去,朝他狂吠。”请问这句话表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中写道:“上帝保佑!狗姑娘竟还活着!”此句中的“竟”字表露了“我”发现狗姑娘时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第一次打了狗姑娘,我踢它、踹它”是第⑥段中的一句话,请问“我”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⑩段中“我听见自己在梦里一遍遍地呼唤:狗姑娘你在哪?狗姑娘你在哪?”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记叙的内容说说第⑨段中的加点词“长大了”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我”向人们发出了怎样的呼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练习
1.题目:我的童年生活
2.要求:字数在500字以上;写出真情实感,记录最动人的一刻;有生动的细节描写。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huǐfǔlòutuòzhuīlíngdīngyuánqiàngmókuòměnglíyúnmó
二、jiē结果jié结识yàn咽下yè哽咽jìn尽职jǐn尽管
mú模样mó模型nàn灾难nán困难gēng打更gèng更加hào喜好hǎo好心zhǎng成长cháng长短juàn猪圈quān圈地
三、详见“重点句子分析”。
四、1.无尽的思念与后悔。2.仅有的记忆就是有关“吃”的问题,而对于母亲的记忆很模糊。3.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没等实现,母亲就已永远的离去了。4.“难解”是说自己从未真正的留意过母亲,年幼无知,“易解”是说如简单的道理早该懂得,早一点懂得孝敬母亲。
五、1.插叙。2.不敢收留它。怕再次伤害它,勾起自己的伤心事。3.它对“我”的保护,对男同学的不满。4.惊喜与关心。5.让它快跑,逃离险恶的境地。6.反复。强调我对她的思念。7.我学会了欺骗,我懂得了残忍。8.略
【初二语文永久的悔教学教案】推荐阅读:
初二语文阅读教学09-13
初二芦花荡语文教案10-14
初二语文教学反思12-15
初二语文上册芦花荡预习教案01-03
初二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0-16
初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表汇总09-26
初二语文总结06-23
初二下册语文古诗06-30
初二语文复习计划09-18
初二语文测试试卷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