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2024-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精选7篇)

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篇1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却又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张云泉之所以能成为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不仅因为他的崇高精神和可贵品质,还因为他具有做好群众工作的高超本领,乐于和群众打交道,善于为群众解难题。

人们评价张云泉的工作方法是“一般的报告中找不到,现成的课

本上学不到”。张云泉将之概括为“五心四力”工作法:“五心”,即为民服务的真心,换位思考的同情心,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解决问题的决心,长期作战的恒心;“四力”,即贴近群众亲和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处置问题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张云泉正是靠了这“五心四力”,在信访局长这个处于矛盾漩涡中心的岗位上,上百次上千次的化危机于安宁。

实践表明,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必然会导致各种摩擦和碰撞时有发生。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群众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平等意识普遍增强,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群众观念在一些人的头脑中逐渐淡漠了。不学习做群众工作,不熟悉群众工作,不愿意做群众工作,不会做群众工作,已经成为一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也是我们当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个别干部“隔着车门看,绕开矛盾转”,疏离群众,害怕群众甚至损害群众利益,结果有些本来可以及时化解的矛盾却积累下来,小矛盾变成大矛盾,这既影响了社会稳定,也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给人民的根本利益带来损害。学会做群众工作,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已是我们党执政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社会就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张云泉的经验告诉我们,领导干部要提高执政能力,除了感情上要“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之外,关键的一点,是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方法,把握群众工作的规律,努力使自己成为群众工作的专家。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心,和谐社会才不是一句空话。

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篇2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要深刻把握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内涵

执政即执掌政权的意思。要履行好执政的职能和责任, 除了构建一个好的制度框架、好的组织体系、好的宪法和法律体系外, 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所谓执政能力, 就是执政党掌握和运用国家机器, 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 领导、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本领和水平。

中国共产党在重要文献中使用“执政”一词, 最早见于邓小平同志在1956年9月16日《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执政的党, 已经在全部国家中居于领导地位”, “执政党的地位, 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 (1) 1992年南方谈话中, 邓小平同志也尖锐地指出:“中国要出问题, 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1]“关键是我们党内部要搞好, 不出事, 就可以放心睡大觉。”[2]1989年12月29日, 江泽民同志在《为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而斗争》的讲话中提出:“我们的党是执政的党, 党的领导要通过执政来体现。”, “我们必须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的问题。 (2) 此处的“执政本领”, 实际上就是“执政能力”, “执政本领”是“执政能力”的最初提法。1993年,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2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要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2000年2月20日在广东省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 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提高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任务。在这里就明确使用了“执政能力”这一概念, 同时江泽民同志也强调:“办好中国的事, 关键在我们党。”[3]2002年11月8日,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列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

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动态的范畴, 随执政环境、执政目标和执政基础的变化而变化,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党的执政能力”的科学界定, 它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 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 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 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 有效治党治国治军,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党的执政能力是执政党理论水平、领导水平和党的自身建设水平的综合体现。它包括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这五种能力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也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五个基本要素。只有深刻认识到执政能力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内在规律, 才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自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的执政理论的新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的重大理论成果,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 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执政理念和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思路与总体战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从党的执政使命和执政理念的高度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 怎样建设执政党”这个重大课题作出了明确回答, 丰富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理论, 提升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水平。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和谐社会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目标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相处和谐的社会”。并且进一步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进一步把“和谐”思想系统化、理论化。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思想是一个发展变化、经历转变的过程。我们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上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从理论上一贯主张并且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 而且在实践中逐渐正确认识了国内现状及矛盾、并作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实现了和谐社会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现实的内在衔接, 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后历经几代领导集体执政兴国宝贵经验教训的科学升华, 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一个飞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和指导思想, 既是实践发展的结果, 同时也经历了社会实践的检验,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后的治国理论, 是对共产党执政理论的新发展, 对党的执政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既是一种科学理论, 又是一种科学实践;既是一种崇高理想, 又是一个历史过程;既是一种远大目标, 又是一种具体任务。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第一次明确地要求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党如何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 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注重激发社会活力,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是对我们党的重大考验, 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三、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根本性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它不仅承担着领导国家政权的职责, 还承担着领导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 因此,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一) 党的执政能力是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

党的执政能力是连接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关键环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工程的进程中,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这项伟大工程与党的建设伟大事业的连结点。现代社会是政治主体多元化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然是一个政治主体多元化的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组织大量涌现, 它们既代表着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 也相应的成为具有政治要求的新的政治主体。构建和谐社会理所当然需要各类政治主体的积极参与并发挥积极作用, 但在各类政治主体中, 政治地位、主张和行为的不同, 决定着其所发挥的社会作用也是不同的。中国共产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诸多政治主体中的主导力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工程, 工程的宏观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决定了它需要一个有能力从宏观上、全局上能统领全局的政治主体来发挥主导作用, 而这一主导作用的发挥也紧紧依赖于我们党自身的执政能力。

(二)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项主要任务之一,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新发展, 是党执政目标的新要求, 表明了我们党对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达到了新的高度, 也标志着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成熟。然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 如何面对我国社会当前出现的深刻变化, 如何解决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这些都是现实对我们党提出的重大考验, 尤其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因此,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只有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才能促进国家长治久安, 才能实现国富民强, 才能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才能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既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 又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有效途径, 则是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主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要坚持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必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在实践中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和实践好科学发展观, 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 更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迫切需要。坚持以人为本, 要求党把人民的利益、愿望和需求作为我党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求党在执政施政的过程维护并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面发展, 要求党总揽全局,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 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 科学应对国际局势和正确处理国际事务。协调发展, 要求党统筹兼顾、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之间以及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互惠互利、实现和谐有序的发展。可持续发展, 则要求党具有科学决策的能力, 通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握科学发展观, 正确把握国情民情的新变化, 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和重要体现, 在整个执政党能力建设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要提高正确处理和化解矛盾的能力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明显进步, 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利益阶层的分化与整合, 各类人民内部矛盾交织在一起, 呈现尖锐性、复杂化状态。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是对党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 也是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不允许和压制矛盾和冲突, 是僵化社会制度的标志, 僵化社会制度必然最终因僵化而崩溃, 而灵活的社会则通过矛盾和冲突而受益”[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就是充分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利益主体更加多元化, 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化, 必须承认矛盾, 勇敢面对。因此, 党必须首先要有承认矛盾、不回避矛盾的辩证唯物主义态度, 充分认识到社会的和谐总是相对的, 任何社会都是在矛盾中前进和发展的, 克服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过程。其次, 要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的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好愿望。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力量。党的自身建设是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二者都是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因此,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党务必要搞好自身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 党的执政环境和所承担的任务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国共产党已经从最初领导人民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 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政党, 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历史和人民之所以选择我们党, 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实际行动, 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 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充分体现出其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同样, 为了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远大目标, 我们党必须永远保持先进性, 这是提高党自身建设能力的关键。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 不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摘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党长期面临的一项基本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要深刻把握执政能力的科学内涵, 充分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的执政理论的新发展, 明确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的重大意义, 从而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和谐社会,执政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1][2]邓小平文选 (第3卷) .380, 381.

[3]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496.

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篇3

关键词:工会维护和谐社会

0 引言

我国1994年颁布实施的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确定了工会的四项职能,分别是:参与职能、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和教育职能。其中,维护职能中说明:“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的中国工会最基本的职责就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有义务保障职工在劳动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实现职工的合法所得,满足职工的物质需要,从而实现劳动关系乃至社会关系中的“公平正义”,为构建和谐社会打好基础。工会在充分发挥自己维护功能的同时其实也是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要发挥工会的维护职能,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明确维护职能的范畴

工会法规定的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一般人把维权这个基本职责仅仅理解为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不是劳动权益就非工会应当受理的,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其中的“合法”权益之法,不仅包括劳动法律法规,还包括其他一切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的各种法律法规足有三千多部,凡涉及职工权益的内容,只要职工有需要,工会都应当予以维护。所以说工会维权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不仅包括政治权益、民主权益、经济权益、劳动权益,还包括精神文化权益、人身健康权益、心理健康权益等等,准确的说,凡是职工的合法权益都应当维护。

在这众多的权益当中,政治权益的维护,往往是最被忽略的。一般认为,政治权力是党和国家的事情,政治权利则是具有官职的人才关心的,平民百姓何来政治权益?甚至有些工会干部由于社会的某种原因残留着这样的观念即“远离政治”、“莫谈国是”。其实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先圣孔子曰,“政者,正也。”西洋先哲亚里士多德曾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民主先驱孙中山认为,“政治就是治理众人之事。”由此可见,政治无处不在,政治也是回避不了的。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都享有政治的权益。我国宪法也赋予了职工很多的政治权利,我们国家的工会法第五条规定:“工会组织和教育职工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民主权利,发挥国家主人翁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工作,维护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这不但是职工的政治权利,同时也是工会的任务,工会要切实做好职工政治权益的维护。

同样,其他的合法权益也要切实维护。明确自己的维护职能范畴是工会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2 立足本职履行维权职责,为构建和谐的社会开展工作

从维权的形式上看,源头参与实现维权是工会履行基本职责的主要途径,这可以说是事前维护;通过组织职工参与企事业单位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侵权隐患,这可以称作过程的维权;职工权益受到侵害而提起仲裁或诉讼,工会予以支持和帮助,这可谓是事后维权。工会开展合理化建议、双增双节等活动是维权,开展歌咏比赛以及各种体育活动也是维权。同时,工会还要善于借力,借助人大、政协、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大对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力度,同时要加大对弱势职工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坚持标本结合、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注重教育引导,加强技能培训,促使其增强自身能力;运用送温暖工程这一载体,加强与单位党委、单位办公室的协调和沟通,力求通过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实现政策帮扶;加强对职工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帮助职工树立起法制观念,促使职工懂法、守法,并能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建立保护工会主席和工会干部权益的机制,尝试其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等在单位的工会经费中列支(这部分支出在上缴工会经费中扣除)或由上级工会划拨的做法等等。

总之,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同时也是工会的权利。但是,工会的维权工作不是就维权而维权,维权的目的调适劳动关系,调动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提高效率,促进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和社会经济事业的繁荣。工会组织的这种维权行动,使劳资纠纷控制在法律秩序的范围内,有助于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

3 通过组织职工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民主基础

党中央提出推进民主政治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实现“民主政治”。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社会主义的民主建设仅仅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如何建设民主政治、实现政治民主,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的任务,必须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农村以村为单位的“村务公开”和在城市以企事业组织为单位的“厂务公开”,这两个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活动越来越被普遍认同。在和谐社会构建的伟大事业中,积极组织职工参与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通过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企事业单位管理的民主权利得以有效行使,必将对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奠定下基础。通过组织职工参与企事业工作单位的管理,一方面是启蒙和教育职工的民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一方面也是对职工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训练。通过这种训练使职工懂得有效行使民主权利所应当承担的义务、必须履行的程序及应当遵守的规则。具有先进性的中国工人民主意识及行使民主权利的行为,也将对全社会起到示范作用。通过政务公开,职工积极参与单位建设的热情将不断加强,对单位的归属感也会逐渐增厚,单位内的劳动关系趋向平稳,以一个个小单位组成的大社会也会稳定持久,和谐社会最终形成。

努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 篇4

调研中,陈仕其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领导班子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中央要求和我市实际,在领导班子建设中要提高“5种能力”,增强“5种意识”,做到“6个善于”和“6个抓”。“5种能力”是: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5种意识”是: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廉政意识。“6个善于”是:善于激发社会创造力、善于管理社会事务、善于协调利益关系、善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善于做群众工作、善于维护社会稳定。“6个抓”是:抓班子合理配置、抓班子能力建设、抓思想作风建设、抓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抓班子廉政建设、抓监督激励制度建设。

连日来,调研组一行分别前往惠城区、惠阳区和市直工委、市交通局、市公路局,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就惠州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现状、构建和谐惠州需要什么样的领导班子、如何结合惠州实际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

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篇5

●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过程中,须努力提高地方各级党委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的能力、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的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对于我们整合

社会力量,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党的十六大已经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了出来,而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明确地提出来,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立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中国和西方的古代哲人都有“大同社会”和“理想国”的构想。中国文化自古“贵和”。西方近代最早提出“和谐社会”概念的是**世纪初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他认为,在自然体系内存在和谐的秩序,那么在社会体系内也同样应当有和谐的秩序。必须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的残酷和不公,构建工业与农业、家务与教育、生产与消费的联合体,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各阶级的融合。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或者“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的表述,无疑是指高级的和谐社会。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是向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迈进的过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想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产党的执政目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断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现在,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任何一项大的改革举动都可能带来正反两方面的社会集群效应。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美元到****美元的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存在着两种可能性:一是进入“黄金发展期”,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一是进入“矛盾凸显期”,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加剧,社会差距扩大。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巩固改革成果,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把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实现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当前关键是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但是,人们逐利动机的增强和相关制度规范的不完备,带来了腐败现象增多等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一系列“窝案”、“串案”,甚至出现“前‘腐’后继”的现象。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通过创新制度来根除腐败。

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篇6

浅谈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

如何提高行政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战略任务对政府的行政能力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政府要履行自己的公共责任,必须具有相应的行政能力,尤其是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社会治理能力。只有各级政府行政能力提高了,才能真正担当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

。如果政府的职能与其能力不相适应,那么,政府不仅不可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而且还有可能诱发更多的社会矛盾。因此,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切实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作为一名基层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只能结合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切身的体会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够引起决策机构对此问题的高度重视。

一、当前我国政府行政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政府行政能力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行政权力过分集中;二是政府机构过于臃肿;三是政府工作效率低下;四是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还比较严重;五是政府公务员素质不高。从总量、结构和运行三个方面来看,政府能力的总量增长落后于社会能力的增长;政府能力的结构不尽合理,如冗员太多、管制能力强而服务能力弱等;政府能力运行的制约机制不健全,不能保证政府能力运用目的的公益性和运行过程的科学性。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错位、缺位、越位现象严重,制度安排上的缺陷,体制运行上的障碍,机制构造上的失调和政策供给上的偏颇,都凸显出政府自身的定位与其应有定位的偏离。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政府行政职能的定位

政府行政能力是“为完成政府职能规范的目标和任务,拥有一定的公共权力的政府组织所具有的维持本组织的稳定存在和发展,有效地治理社会的能量和力量的总和。”

政府是执政党执政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依托,执政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执行法律和决策的能力──行政能力的高低。政府行政能力建设更是法定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落实和体现。具体而言,笔者认为政府行政职能理应从强化以下几个方面职能进行准确定位。

一是强化政府的制度供给职能。政府应当通过制度创新加强制度供给,建立健全公共利益的实现机制、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的利益整合机制,以及改革过程中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等,为有效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整合各种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使不同组织和群体的人们能够在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人际氛围下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提供制度保证。

二是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扩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础和前提。在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的条件下,政府应当把自己的基本职能定位为公共服务,把主要注意力转移到加快解决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积极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这样,才能有效地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问题。

三是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必须转变社会管理理念,注重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有效地推进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向公共治理转变,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

四是强化政府的社会整合功能。政府应该通过科学的政策制定、遵循“利益均衡”的法律原则、建立健全规范的社会协商对话机制等对社会进行“利益整合”;通过加强政治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的政治沟通来加强社会的“组织整合”;通过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倡导促进社会的“思想整合”。

五是强化政府的综合性职能。从“和谐管理”的角度而言,政府的职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设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和谐经济,消除社会经济中不平衡、不稳定和不安全的因素;二是建设弘扬民族传统和树立社会正气的和谐文化,重树民族自尊、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理想;三是坚持群众路线,建设与时俱进的和谐政治,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和思考的出发点,推动政治文明进步。

三、提升政府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思路与对策

1、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是当前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快捷、有效途径。信息技术的采用、电子政务的推行对提高政府能力有着“革命性”的影响。一是电子政务能够有效地排除行政过程和信息流动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和修正,保持行政程序和行政信息的完整和中立;二是电子政务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政府的能力和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对政府服务的需求愿望;三是电子政务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有关政府的负面信息,改善政府与社会的沟通条件;四是电子政务能够极大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降低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工作过程中失误的可能性,使民众对政府的监督更具有可操作性。

关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思考 篇7

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是我们党执政以来常抓不懈的一个根本性的任务。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实践和监督是其重要环节。鉴于这两方面已多有论述,笔者就不再赘言,谨从以下方面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提高理论武装能力,打牢思想理论功底

重视理论建设、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和根本特点,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素质的灵魂。

提高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的能力,就要注重抓好领导干部自身的学习。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把“讲学习”摆在重要地位,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素质、一种觉悟、一种修养,当作提高自身工作能力、领导水平的现实需要和时代要求。

提高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的能力,就要密切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理论武装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注重理论武装,要进一步改进学风,要做到学以致用,把学与思、知与行结合起来,学用相长、融会贯通;把学到的新理论新知识充分运用到工作中去,把理论与当地的具体实际、当前的工作和社会矛盾联系起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创造性,真正把理论水平转化为执政能力。

二、提高发展经济能力,把实现富民强国作为首要任务

提高加快发展经济的能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邓小平同志讲的发展是硬道理,就是在认真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充分认识经济发展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当前,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发展经济,加快富民强国的步伐。

提高加快发展经济的能力,关键是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确保对经济建设的领导取得成功。各级领导干部在制定发展经济的政策、措施和目标时,要善于把握领导发展经济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而不是凭长官意志甚至是头脑发热来制定。

三、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把执政行为执政方式纳入法制轨道

依法执政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是完善党的领导和实现人民當家作主的基本途径和法制保证。依法治国是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实现形式,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各级领导干部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就必须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地结合起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序、内容和手段行使职权,真正把执政行为和执政方式纳入法制轨道。

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成效。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带头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各级领导干部应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不断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带头学法、懂法、用法,不断提高自己依法办事的能力。

四、提高民主决策能力,确保决策正确性科学性

决策是领导工作的核心和基础。而民主决策,则是作出正确决策的生命线,是集体领导的组织原则。提高民主决策的能力,就要求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群众路线,贯穿于领导决策的进程之中。

提高民主决策的能力,重要的是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目前,在决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都可以从民主集中制贯彻不力上找到原因。提高民主决策的能力,就要认真贯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十六字方针。凡是带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要经过党委集体研究决定,不能仓促决策,也不能久拖不决,更不能违背集体领导的议事程序和规则擅自决策。特别是在决策热点敏感问题时,更要强化集体领导的作用,坚持没有调查研究不决策、未经咨询论证不决策,自觉把自己置于集体领导之中。要善于把不同意见和矛盾化解在会下,切实使酝酿过程成为学习政策规定、沟通不同意见、比较各种方案的过程,在思想碰撞中寻求最佳决策。

五、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不断巩固和扩大执政根基

善于做群众工作,提高群众的觉悟,激励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执政的根本问题和基础。

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就要把自己担负的工作与党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正确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真心实意实现好人民的切身利益。

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密切联系群众,是各级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就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万事民为先的观念,坚持相信群众毫不动摇、依靠群众坚定不移,把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时刻关注群众生产生活、群众创造和群众情绪,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水平。

六、提高选人用人能力,造就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

千秋基业在用人。能不能以战略的思维、前瞻的眼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高起点上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至关重要。

提高选人用人的能力,应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干部制度,做到选贤任能。制度建设是根本建设。只有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干部制度,才能用制度的规范不断提高选贤任能的水平。在和平建设时期,应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要求、干部岗位职责、选拔的标准统一起来,当作“赛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要在建立健全有利于国体政体根本建设、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干部成长的机制上下功夫,研究、探索、制定出良好机制,才能用“马场赛马”的办法选好人。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用科学的制度、民主的方法、严密的程序、严格的纪律,把干部选准用好,把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好。要坚持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标准。

提高选人用人的能力,需要树立责任意识,保证使用好、管理好干部。实践证明,搞好干部的经常性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要注重抓好干部的实际锻炼和思想教育,为干部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把干部放到环境艰苦、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地方去磨炼,以实践为课堂、岗位为平台,在实际工作中培养、选拔和使用干部,真正做到既管思想又管作风,使党的领导干部队伍始终保持健康和活力。

七、提高修身从政能力,增强执政凝聚力感召力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社会的代表,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是集体的灵魂和人民的标杆。修身从政,树立良好形象,是领导干部执政的基本要求,也是其影响力的基础。

上一篇:思维导图学习简介下一篇:前世,今世,来世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