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助学教育(精选8篇)
灌云县伊北九年制学校:王青明
一、活动背景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益海助学中心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和社会各界给予了他们无微不至关心和爱护。全方位实施“感恩”教育,营造“感恩”文化,让孩子们在“知恩、感恩、报恩”的一系列活动中培养感恩意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养成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热爱学校、回报社会的崇高道德风尚。让孩子找回感恩的心,领悟生命的真谛,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懂得感恩,绝不是对父母对老师之恩简单的回报,它是学生本身的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及自尊意识,又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健全高尚人格、铸造美好灵魂的体现。
二、活动目的
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只有付出,才有回报,争做德、智、体、情、义全面发展的公民。
三、活动范围
益海助学中心全体学生。
四、主要做法
1.制订《36中学感恩教育活动方案》,并下发给各班。
2.利用国旗下讲话,宣读《感恩教育倡议书》,全员发动。
3.政教处以“感恩”为主题布置专题宣传橱窗,各班张贴《感恩教育活动倡议书》,创设校园感恩氛围。
4.以班级为单位,召开“让我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的主题会,要求制作班会课件,并将班会课件交到政教处进行评比。
5.各班出一期感恩教育专题板报和手抄报,学校组织检查评比。
6.音乐教师在音乐课上教唱感恩歌曲。
7.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团委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讲文明、树新风、献爱心”活动
五、诊断与分析:
“感恩”,其实就是让孩子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要使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首先要让孩子处于感恩的人文氛围中。让他们感受周围的人是如何对世界、对他人感恩的。耳濡目染之后,将影响他们自身形成这一品质。甚至家长、老师经常在不经意间表达、宣泄了对生活、对社会及对他人太多的不满和埋怨,以至于孩子对人与人之间关爱缺乏了解,更别说是感恩了。
感恩教育应以活动为载体,让青少年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回报生活。我从以下2点做起。
(一)在成人的示范作用下引导学生感恩
要让学生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这就离不开成人的示范作用,作为老师必须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孩子。当孩子接受了别人的帮助时,教师要示范孩子对别人表达感激之情。当孩子们受到这种影响,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作为教师,为人师表,在日常生活中要关心、尊重、理解学生,敬重同事,谦虚友善,互相帮助。要在平日的一言一行中给学生贯穿感恩的思想,要知道有时一个歉意的表示,一个抱歉的微笑,一句温柔的话语,就是一个不经意的举动,都会让别人感受到爱,久而久之孩子会在这样的氛围下,会不自觉的表达自己的爱与关心。
(二)在社会生活中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去感恩。
平时实践活动中我在有意无意中把感恩的思想观念贯穿在每一件小事上。要让孩子学会感恩,作为教育者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为此我开展了许多班级活动,让感恩活动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在校内,我组织学生开展感恩演讲、讲感恩故事、写感恩征文、感恩板报评比等一系列活动;在校外,我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让学生给老人们读书读报,打扫卫生;慰问交警,通过做好交通协管员,使学生知道交警的艰辛与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同学们之间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了,懂得了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乐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为自然之举。
“携手助手”是微软和教育部合作开展的教育项目, 目的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缩小城乡数字鸿沟。2003年11月, 微软在教育部的支持和指导下, 启动了“携手助学”项目:通过建立计算机教室、培训信息技术骨干老师、开发教程和课件, 支持中国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 重点放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截至目前, 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部—微软 (中国) “携手助学”百间计算机教室已经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超过10万名信息技术专任教师接受了培训, 多届创新、志愿者支教、征文等活动成功举办, 成千上万偏远山区学生从中获益。
2008年11月, 教育部和微软在北京签署了“携手助学”二期五年的合作协议, 重点将围绕创新教师、创新学校和创新学生展开:“创新教师”项目重点培育师资力量,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提高教育质量, 将培训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总计5万名的信息技术教师, 并组织对全国100个县内的10万名中小学学科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其中包括培训1000名辅导教师;“创新学校”方面, 微软将帮助教育部开发、部署面向学校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并向教育部指定的1000间创新教室提供支持, 建设多媒体教室, 助力中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平台搭建;“创新学生”重在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 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通过开展创新学生活动、建设创新学生网络、组织创新学生论坛, 并与国内外权威教育机构和大学合作, 促进中国基础教育全面创新发展, 提升基础教育国际竞争力。FIC
栏目主持/鲍红
本刊讯 (记者鲍红)近年来,助学读物出版十分繁荣,形成我国目前最为庞大的图书消费市场。同时,它所面临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也急剧变化。新课标,一费制,以及教辅市场的恶性竞争,都促使出版者深思:如何在变幻的市场中满足需求,如何在众多的品种中脱颖而出?
做出版最先要了解市场,只有更好地把握教育界老师和学生的需求,才是助学读物出版的市场和希望。8月13~15日,在北京香山饭店,100多位助学读物出版发行人参加了由《出版参考》杂志社主办的“教育界建言助学读物研讨会”,请教有界专家对助学读物把脉问诊。
新闻出版总署发行司张福海、图书司于青,教育部基教司乔玉全、中国教育学会郭永福、中国出版科研所郝振省等相关领导到场出席。
来自北京、天津、湖北黄冈等地的一线高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学校对助学读物的需求,并指出现有助学读物出版存在的问题。清华、北大2名高考状元,以及北京、天津的几名高中生,结合自己学习经验,为助学读物出版提出一些宝贵意见。
资深出版人李人凡与唐小平从出版策划人的角度,谈了新生代教辅的编辑策划,并对其市场营销和未来发展作了分析。
会议形式活泼,每半天单元演讲后均设置了现场对话方式互动。会议最后半天,组织者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互动交流,请5名学生,2位老师,以及4位出版者上台,互动在没有任何排演、甚至嘉宾提前不知任何话题的情况下进行。主持人请5位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及对教辅出版印象最深的出版社。并请学生们列出他们的教辅信息从哪些途径获得,相应地,出版社平时通过哪些渠道进行宣传,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学,很少有人使用教辅;仞中一二年级,教辅使用也比较少。尤其是在一般欠发达地区,许多中小
要点提示
王德山(北京大兴一中老师):教辅编写时要注意不要喧宾夺主。一些成语纠错的编排中,将错误的字写在前面,正确的括在后面,如查言观色(察)、陈词烂调(滥)、穿流不息(川),学生常常先入为主,将错误的记了下来。这样编排容易造成误导。
陈桂芬(天津耀华中学老师):据天津耀华中学的一份调查显示:初高中阶段数学、英语类教辅消费一直居高不下,语文类教辅相对较少。多数学生每学期平均教辅花费在50~100元。
对于非毕业班来说,单元测试和专题需求较多;而对毕业班来说,专题和套题更为有效。一课一练因为教学进度太快,不太使用。
助学读物繁多,学生很难确定哪本对自己最适用,老师的推荐起着重要作用。
吴向廷(北京大学学生):应该弄清教辅与教材的关系,教材是中心,是根本,教辅是辅助。许多人埋头教辅题海战,忽略了教材的根本指导,这是舍本逐末。
冯海虹(人大附中学生):全国教科书版本多样,一些省份已独立命题,教辅书的适用范围很重要。原来高考题库被《10年高考》、《38套》垄断市场,而近几年《5年高考3年模拟》后来居上。究其原因,首先它排编上看着比较舒服,书中还适时穿插一些名人名事,名言警句。再有,它的错误比前两者少得多。而且最近又改版,分AB版,内容更加充实,为高三同学提供了适合他们的分类总结。
韦志榕(人教社总编助理):新的教材改革的课程,将从以学科为中心,转移到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教育向学生生活的世界回归。教材编写要考虑三个维度:知识(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与方法)、思想文化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改之后,教材变活,评价内容和方式多元化,教师普遍感到不适应,不知怎么去开发教学资源,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实践。助学读物的策划和出版者,首先要成为研究者,以服务教学,服务教师和学生为出发点。再者,开阔思路,把产品做细。配套产品要真正与教材互补,紧密配合教学需要,帮老师“充电”。
李人凡(资深出版人):教辅繁荣的背后,隐藏大量风险:以平庸换码洋,以低质换高利,以伪劣带风险,并形成教辅图书的高折扣,高退货,高积压,高报废,引人深思。
一、表现形式
简单助学,免费午餐,修水公益,衣加衣,格桑花西部助学 对五个中任意一个进行详细介绍,或自己介绍一个 下面是五个助学活动的详细介绍,大家自己选择。
简单助学
福州有一个民间草根慈善团体,叫简单助学,他的创始人是一个普通的人,叫郑斌,2002年,工作稳定的郑斌和许多城市年轻白领一样,喜欢在周末、节假日和一群“驴友”出游,并且组成了一个叫做“简单生活”的小团队,意在追求一种单纯快乐的生活方式。渐渐地,他们在旅游途中开始帮助遇到的困难农户子女,或者给一些钱,或者送上书本衣物。他说“你看见了那些山区孩子的贫困情况,就会不忍心走开。”就因为这份“不忍心”2005年8月23日,开学前一周的这天,由“简单生活”团队发起的“简单助学”正式成立了,并且确定以“福建省内山区农村困难家庭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从简单生活到简单助行,十年之久,他一直在做这些事,十年来,“简单助学”累计捐助学生900多人,为1100多名学生登记备案,成立至今受助学生数年均增长约80%,当前累计落实捐助额已过百万元。仅2010年9月到2011年7月,“简单助学”就累计提供义务服务3590小时。至于走访过多少个孩子的家庭,曾经在工作室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这同一共行驶过的山路一样,都是一个“无法统计的数字”。除了捐资助学之外,深入实地与孩子面对面交流,向孩子赠送书籍一起阅读,被视为“简单助学”工作的“灵魂”,他们视“实现人文关怀”为理念。他们说,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他们是我们的未来,最好的未来。
免费午餐
广西南宁市在上林、马山和隆安三个县启动“南宁市贫困县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免费午餐”工程。这三个县贫困山区的13万余名学生从此告别“粥瓶”,享用包括米饭、蔬菜、肉类在内的营养午餐。此前,这些贫困山区的学生曾因为学校条件落后、离家较远等原因,不得不用饮料瓶从家里带粥到学校当午餐。
今年3月,贵州迁西县红板小学有2/3的学生吃不上午饭的新闻报道后,当天下午梁树新就通过微博发布了要启动“红板小学午餐援助计划”的消息
几乎和梁树新同时,邓飞也迅速开始发起自己的“免费午餐项目”。很快他的想法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八个月他们就筹募资金超过了2500万元,而他们的“免费午餐项目”也以极快的速度为13个省的110所山村学校的孩子提供有营养的免费午餐。
修水公益
2011年10月修水民间公益群和修水新闻网网友代表来到黄龙乡卢庄村小学开展公益爱心活动,将来自修水及全国其它地方的爱心人士捐赠的少年儿童百科和文学类全书8套(80本)、第11版新华字典30本、小书橱一个、学习用品若干套,分发到孩子们的手中。日月眼视光中心还为孩子们免费检测视力,为视力低的孩子免费赠送眼镜。修水新闻网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这个意义深远的活动中来,共同为山村孩子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衣加衣
今年10月26日,一位媒体人在微博上写到,位于岗仁波齐圣山下的一所企业援建小学,全校180名7岁至13岁学生都来自贫困藏民家,这里气温零下20度,他们还缺少过冬衣服,如果你的孩子有旧衣服需处理,请洗净打包邮寄至: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塔尔钦苹果小学,邮编859500,扎西校长,电话:***,贫困的藏去孩子需要我们的关爱,让爱转起来吧。一则短短的微博,很快获得了吴永俊、纪连海等很多爱心人士的参与,通过腾讯公益基金在很短的时间内,“衣加衣”民间慈善活动就迅速展开。两个月不到,这个民间慈善活动就在全国形成了70多个收衣点,有数千名志愿者加入,目前已募集20多万件衣服。
格桑花西部助学
“格桑花西部助学”(简称:“格桑花”)由关注西部的朋友们自发组成,为纯民间自发、非盈利性公益组织,成立于2005年2月19日。作为一个西部助学网络平台,她向愿意奉献爱心的朋友们发布西部贫困学生的信息,并且长期跟进这些孩子的受助情况;同时也发布一些通过义工调查采集的办学条件极其艰苦的乡村学校,提供给愿意为改善西部办学条件而努力的朋友们。格桑花西部助学网的宗旨是通过网络与现实社会的互动,支持西部教育。
它的捐助形式是:一对一结对捐款、捐物、助学支教、捐建图书室或参与格桑花相关助学活动等。一对一资助额因地区和年级而不同,一般情况小学每年200~400元人民币、初中每年400~600元人民币、高中每年600~800元人民币(部分地区根据实际情况会有所调整),大学根据各高校标准由格桑花和捐助人商议。目前捐助主体为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在有资源的情况下进行大学生捐助。
格桑花西部助学原则上不代为转交捐助款项,由捐助人直接汇往受助地,所有款项均用于资助学生;若捐助人汇款确实存在难度,可由格桑花指定的公共帐户代为转交,格桑花承诺捐助人助学金全额转交受助学生。
二、民间慈善存在的问题
1“双重管理体制”与独立立法人地位的博弈对抗,民间慈善身份地位尴尬。2慈善立法缺位,行政指令频繁。3自身存在了缺陷
(1).管理方式落后,缺乏人才。
(2).募捐方式单一,资金缺乏有效地管理。
为了推进教育助学脱贫工作精准化,根据上级有关精准扶贫、精准资助工作要求和我市教育助学脱贫工作实际需要,经研究决定,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开展教育助学脱贫暑期大走访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走访时间:201x年暑假期间。
二、走访对象: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家长。
三、走访形式与内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组织教师及学校(幼儿园)工作人员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家中实地走访,了解学生(幼儿)家庭情况,通报学生(幼儿)在校(园)学习情况及其他方面表现,听取学生(幼儿)家长对学校(幼儿园)工作的意见与建议。走访中,要注重宣传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资助政策,通报学生(幼儿)在校期间享受资助的项目及金额,查看受助项目及金额填入《扶贫手册》是否准确、完整;如填入信息不准确、不完整或未填入,要当即帮助学生(幼儿)家长将受助项目及金额准确、完整填入《扶贫手册》。
四、有关要求:
1、教育助学脱贫暑期大走访活动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必然要求,是精准识别、精准资助的有效途径,是宣传教育助学脱贫政策、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成效的基本形式。各县市区教体局及所属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xx职业技术学院、市直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认真做好走访前的各项准备,组织精干人员深入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的.家中(xx职业技术学院要对本市户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走访做到全覆盖),耐心细致地做好走访工作;走访人员要以尊重的态度与学生(幼儿)家庭成员平等交流,通俗易懂地宣传有关政策,认真解答学生(幼儿)家长的问题,虚心听取学生(幼儿)家庭成员对学校(幼儿园)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确保学生(幼儿)家长知晓资助政策和自己孩子在校(园)享受的资助项目及金额,确保学生(幼儿)受助情况准确完整填入《扶贫手册》。走访情况要逐户填写走访记录表(样表见附1),并将录入学生(幼儿)受助信息后的《扶贫手册》拍照打印或复印连同走访记录表搜集整理由学校按年度、按年级及班级为单位存档。
2、教育助学脱贫暑期大走访活动可与学校(幼儿园)正常家访、学生(幼儿)资助“百千万大走访”活动、义保机制宣传活动有机结合,确保不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幼儿)。
3、各县市区教体局要加强所属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教育助学脱贫暑期大走访活动的督促检查。各县市区的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将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和总结及走访活动统计表(样表见附)报送本县市区教体局,xx职业技术学院及市直学校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和总结直接报送市教体局。各县市区教体局、xx职业技术学院、市直学校于8月底分别将走访活动统计表(样表见附2、)连同活动实施方案和总结报送市教体局“xx市教育扶贫工作群”
贡山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自2009年资助中心成立至今三年来,认真履行窗口单位服务群众职责,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忘我的工作态度面对这项繁重的工作,付心血、洒汗水,使这项惠民工程真正做到了与百姓贴心,让学子暖心,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一致赞誉。其主要先进事迹如下:
一、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家喻户晓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9年7月正式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以来,助学办的人高度重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会同相关部门及新闻单位加大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政策、申请条件和办理程序等,宣传工作覆盖到所有困难家庭。深入到贡山县各乡镇街道办进行宣传画的张贴工作,并做好生源地贷款政策宣传工作。使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人心。
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助学办的人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学校,了解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积极为学生的成才创造条件,同时对受助学生的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检查和督办。通过广泛的宣传,使学生了解了国家的资助政策;深入的调研,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资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管理职责,制定办法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资助助政策,确保国家的资助政策落到实处,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助学办的人在近三年里,不断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资助管理制度。使各项资助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保证了各项资助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地进行。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了《贡山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职责》,明确了资助中心生源地贷款的日常管理工作,受理生源地贷款申请,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认定,确定符合贷款条件的学生名单。明确了贡山县贫困大学生贷款申请的基本条件;资助对象与标准;申报程序和发放要求。《贡山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管理制度》,规范申请、认定过程,凡申请资助贷款学生,按照“学生递交申请,持所属学校录取通知书及相关证明——村委会——当地政府审核签字盖章”的程序上报资助管心,经资助管理中心实际调查、审查后认定。这些创造性的探索,不仅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避免了人情因素,而且直观方便,易于操作,明确了责任,规范了管理行为。
三、与金融部门签订合作协议,确保信贷工作顺利开展
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部门对资助管理中心工作大开绿灯,为资助管理中心工作提供了有利保障为,为确保2009年全区生源地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助学办的同志多次到区信用联社洽谈学生贷款合作协议,2009年7月20日与贡山县信用联社签订了合作协议,并迅速展开工作,认真负责收集、整理、汇总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求等信息;对贷款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认定。确保了生源地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做好贷款管理工作及贷后管理工作
自2009年以来,为做好生源地学生助学贷款工作, 助学办的人不分下班时间和星期天,全程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审核、申报、审批、建档及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工作。一是认真负责收集、整理、汇总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求等信息;二是建立贫困生档案资料。在贡山一中的积极配合下,为银行部门提供高考招生录取情况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需求情况,协助做好贷款申请、审批和发放工作。通过乡镇办事处及村委会(社区)严把助学贷款的审查关,对需要贷款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和信用程度进行调查,并将相关信息登记造册);三是对贷款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认定;四是建立学生信用和贷款资格评议小组,确定符合贷款条件的学生名单;五是测算贷款需求,编制贷款预案;六是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申请、初审等管理工作;七是向怒江州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按月及时报送贷款学生的有关信息;八是加强与高校沟通,避免重复贷款。
从2009年至今三年来,助学办的人在工作中处处体现出来的热心、爱心、耐心不仅感动了学生和家长,也让同事深受鼓励。每年在办理学生资助时,总是克服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加班加点,三年来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和周末时间。每天都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组织安排好一天的工作,资助中心的同志每天总是热情接待、倾听学生和家长的咨询,或是在耐心地向他们宣传解释相关政策和程序,或者是在埋头整理、签订合同。2009年共有大学生18名贫困大学生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贷款合同,申请贷款金额
万元;2010年为35名贫困大学生提供贷款
万元; 2011年工作正紧张的进行,截至目前,已为60名贫困大学生签订合同,合同金额
资源共享是目前教育界的热门词汇之一, 该词汇是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被广泛提及的。信息社会给教育带来的影响是教育的开放性、学习的终身性。前者指的是教育要打破种种界限, 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各个学科要包容并蓄, 打破学科划分, 而且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要互相开放, 打破“围墙”, 共享资源;后者指的是现代社会的知识处于不断地更新中, 因此人们也需要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学习的终身性要求教育资源要共享, 因为如果教育资源没有开放, 没有让社会成员共同享有, 那么学习、受教育就是一件成本很高昂的事情, 也就谈不上终身学习了。在这两个影响下, 教育资源共享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aring) 也就提上了社会议事日程。
所谓教育资源共享实质上就是将高度独立的学校系统与社会系统彼此融合, 使其有机的联系起来, 最大限度地、合理地、最有效地相互利用教育资源, 做到“1+1>2”。让教育资源可以为不同的主体进行服务的方式,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效益。
2 高校自考助学班
最近几年兴起的自学考试助学班本身即是教育资源共享的一种探索与尝试。根据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可分三种形式:以高考方式录取的普通高等教育、以成人高考方式录取的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992年我国允许自考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考试, 并允许参加省级统考的学生可参加主考院校举办的助学班学习。助学班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教学环境、办学设备, 全日制授课, 规范化管理带动和引导学生全日制脱产学习。助学班跟其他自考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学生有一个浓厚的学习与交流的大学环境, 与其他学生共同拥有学校的教育资源。从助学班的教育形式可以看出, 就是与其他通过高考录取的大学生共享教育资源。那么教育资源共享包含哪些资源?资源共享对自考助学班这种新兴的教育方式有何意义?
3 教育资源 (Educational Resources) 的具体内容
从广义上讲, 教育资源泛指与教育行为相关的一切事物和人, 既包括有形的资源, 如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又包括其他的无形资源, 如文化资源、信息资源、制度资源等。
3.1 有形的资源
教育资源中的有形资源指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性事务, 包括物和人, 前者指的是高校用地和建筑设施、教学和办公设备、教师和工作人员及学校教育辅助中心设备等。后者指的是教职工, 即人力资源。助学班有形资源的共享指的是通过助学班的方式将高校资源向社会开放, 让未能以高考方式进入高校的社会人员也能方便的拥有图书馆、体育馆、教室等设施设备, 获得高校教师面对面的指导与帮助。
3.2 无形的资源
无形的资源指的是信息资源与文化资源。在信息社会中, 信息是一种很重要、很必须同时也是实时在在更新的无形资源。而从人的认知能力来说, 它是有限的, 单纯依靠自身难以把握变幻莫测的知识更新, 因此需要借鉴他人的成果、经验。这种互相借鉴、信息互通有无的过程即是资源的共享过程。同时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也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为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与保障。因此资源共享一开始就与网络、信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于教育而言, 提及资源共享, 通常指的也是课程、教学的信息化。
2007年6月, 全世界已经有16个国家的超过150所大或机构发起约50个较大规模的教育资源开放共享项目, 共享数千门课程资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件项目 (MITOCW) 在短短的几年内把近1800门课程放到互联网上供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免费使用, 是全球教育资源共享做的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目前我国许多院校都组织开展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比如网上精品课程、网络远程教育等。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BALIS) 就是教育资源共享的应用模式之一。据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胡越介绍, 该项目建设目的是:用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整合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 依托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ALIS) , 实现北京地区高等教育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 为首都的高等教育服务。
信息资源共享是教育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可以实现最大化的部分。因为有形的教育资源有固定的容纳率, 比如图书馆每天能服务的读者数量、操场能够容纳的人员数量、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的数量都是有限的。相比而言, 信息资源能够服务的对象数量是巨大的。通过现代信息技术, 将教学资源、课程内容信息化、网络化, 让更多的学生也能获得优质的课程。不必讳言的是, 目前而言, 高校自考助学班在师资配备上与非自考助学班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尽管也不乏优秀教师参与助学班, 但相对有限。然而, 在信息资源的共享上, 所有的班级都是一视同仁的, 面对的都是标准化、统一化的课程资源。比如自考助学班的学生通过数字图书馆也能获得学校优质课程, 也能聆听名师的教诲。
无形的教育资源除了信息资源外, 还有学校的文化氛围与风气。一所高校的文化氛围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 难以复制, 比如北京大学兼容并包、批判、独立。这种氛围会潜移默化地感染身在其中的每一位学子。自考助学班的学生长期生活、学习在其中, 也会亲身体验到这所学校的文化内涵。
因此, 自考助学班中教育资源的共享包括让学生在高考之外能与其他大学生共享学校有形的教育设施、设备、人力资源及无形的数字资源、文化氛围。那么这种资源共享有何意义呢?
4 教育资源共享的意义
4.1 提高课程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的必然要求
从经济角度而言, 任何的投入都要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资源共享整合了教育资源, 在同一的平台上, 让尽可能多的人享用到教育资源, 避免资源的浪费或闲置及重复建设, 可以实现效用的最大化。这对于我国教育需求迫切, 同时教育投入有限的背景是很有意义的。特别是教育共享中很重要的信息资源共享, 教学网络化从经济效益来说, 带有低投入, 高产出的特点。通过助学班与高校其他班级共享资源, 高考失利的落榜生有了进优秀高校深造的机会;有了听重点校名师讲课的机会。通过在线培训, 学习时间相对有限的在职人员有了业余时间自修深造的机会。教育资源共享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辐射到了更多的人员和地区, 提高了教育的投资效益。
4.2 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在发展, 科技在进步, 知识在翻新, 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也就要求教育与社会不断地进行“反馈”和“交互”, 教育也就不是封闭的, 而是开放的, 并且根据需要不断地丰富、完善内容。资源共享最大的特点是互通有无, 本身也是开放的。它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 是传统学校教育功能的延伸。通过助学班的形式,
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 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4.3 教学思想与经验交流的重要途径
传统高校中, 院系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隔膜。共享资源的过程让各专业共建、重新整合资源、优势互补, 各学科专业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资源, 促进各院校之间强势学科的相互学习和优秀教学经验的交流, 全面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此外, 网络资源的前提条件是规范化和标准化, 即普遍采用的标准有:通信标准 (TCP/IP) 、字符编码标准、检索语言标准、安全标准等等。在共同标准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 这就让不同学科、不同学校的课程、教师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对于助学班学生而言, 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即是网络学习。通过网络, 学生可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 特别是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平时见到老师都会脸红, 更谈不上向老师请教或解答别人的问题了。在网上他们就可以无所顾忌的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为别人解答问题了。
4.4 促进高校办学社会化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指出:“优质教学资源短缺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 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在这方面, 正好可以发挥我们制度上的优越性, 集中建设, 广泛共享。”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多个学科, 不仅是教育系统内容的事情, 更需要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如计算机行业人员的参与对共享平台的建设就必不可少。教育共享引进了社会力量, 促进高校办学社会化, 与社会接轨。
高校自考助学班中充分体现了教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意义, 促进更多的社会人员获得高校教育资源。就目前而言, 我国教育资源共享处于探索阶段。水平参差不齐, 在有形资源的共享上实现效果较好, 但无形的资源质量有待提高, 特别是优质的课程资源数量有限。作为一种新的探索, 如何跨越资源共享障碍, 开拓资源共享途径, 提高资源共享层次, 丰富资源共享成果, 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摘要:教育资源共享是教育界热门议题之一, 高校通过助学班可以让更多的社会人员获得高校的教育资源包括有形的教学设施、设备、教师的指导, 无形的信息资源和文化氛围。这种资源共享符合教育的发展趋势, 能够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推动办学社会化等, 对我国教育很有意义。
关键词:资源共享,信息,助学班
参考文献
[1]祁志敏.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版) , 2009 (1) .
[2]熊晓云, 吴谷丰, 左崇良.借资源共享之势促进高职院校办学社会化[J].教育探索, 2009 (9) .
[3]姚明业.浅析新型的学习模式——网络化学习[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9 (9) .
【关键词】自学考试学校助学 发展 思考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20世纪80年代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独创模式,引入了“宽进严出”的先进教育理念,在中国各阶段的教育发展中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为提高国民素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近年来自学考试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就针对学校助学模式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考。
一、自学考试学校助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方式与人才培养相悖
自学考试30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支持,而其依附、效仿于高等学历教育的发展模式并没有与时俱进,自学考试始终扮演着学历教育补充者的角色。如今,这一角色已远远无法凸显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先进作用。
(二)教务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相悖
从教务管理而言,自学考试课程设置保守死板、教材陈旧、考试形式单一。21世纪以来,普通高等院校都紧跟市场发展及时调整课程设置,而自学考试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却几十年如一日,知识结构老化,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尚浅,教学模式落后,与市场严重脱节,学生在职场中无法学以致用,这大大削弱了其社会适应力和认可度。考试模式也为“一次性”快餐考试,学生迫于应试教育,只学会了死记硬背,却忽略了学习的本质。
从教学管理而言,师资队伍水平有限,力量薄弱。聘请教师多为本校退休老教师或是校内外其他学院全职教师,一方面教学水平、精力有限,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另一方面教学内容过于书本化、理论化,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能力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
(三)学校助学管理理念与人才培养相悖
学生活动参与度不高,学生自身素质参差不齐,自控自制力差,配合度低,学生自身问题和高校管理理念的不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等均是导致自学考试学校助学发展低迷的重要原因。
二、新时期自学考试学校助学的发展与思考
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也是国家、百姓关注的聚焦点。我国教育已逐年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阶段,如何培养现代化人才,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成为现代教育者应当思考的问题。作为继续教育的先行者,自学考试学校助学赢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也同时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一)重新定位自学考试的正确位置与教育态度
学校助学的自学考试,作为促进高考落榜生、中专技校学生求学向上的一种教育模式,已不能单纯将其看作学历教育的补充者。本科阶段乃至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在当今人才市场已无显著优势,大量期翼着高校文凭这张敲门砖的毕业生已在现实面前屡屡碰壁,自学考试如何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高校须端正教学和管理态度,重新定位自学考试的正确位置与教育态度,才能实现长足发展。
(二)积极构建科学的教学管理体制,提高教学质量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学生提供了先进技术和学习发展平台,提供了全面、多维、高效的沟通交流渠道,让学生认知自我、探索自我、发展自我,在学习中寻找求知的乐趣。
师资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在引导学生学力、能力、潜质的发掘中至关重要。教师应将单纯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化为“引导互动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走出死板的书本,走进绚烂多彩的社会实践当中去。逐步弱化单一的分数标准评价作用,强化考试对学生的反馈、调节、发展作用。如此教学相长,才能真正彰显教学者伟岸的身躯。
(三)拓展助学内容,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生源素质良莠不齐、个体差异大,学生管理工作者应摒弃“放养式”管理思维,工作须细致入微,要像尊重成年人一样尊重学生,更要像愛护未成年人一样关爱他们。它区别于“保姆式”的常规管理,更倾向于“益友”和“良师”的人性化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调节能力等,培养锻炼学生成就自己、完善自己,拥有独立的人格精神,彰显独特的人格魅力。
三、结语
自学考试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实现“两个成为”,即成为我国继续教育领域各种学习成果的权威性评价与认定制度,成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教育形式,建设专业门类齐全、学习方式灵活、学习资源较丰富、考试评价科学、服务体系健全的开放与自主学习制度。作为自学考试不可或缺的学校助学,更应该树立机遇与发展并进、改革与服务并重的意识,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迎接挑战、激发活力、谋求发展,用规范、科学、优质的学校助学推动自学考试的改革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海峰.中国考试发展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张刚刚,马涛.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3]刘阳.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考试,2015(01).
[4]陈德人,张尧学.数字化学习港:构建面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5]贾洪芳.对自学考试未来发展的思考[J].成人教育,2008(07).
【幼儿园助学教育】推荐阅读: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幼儿园开学安全教育06-16
幼儿教育学幼儿05-23
幼儿园游戏教育12-01
幼儿园大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方案10-26
幼儿园感恩教育案例07-03
幼儿园教育参考方案07-04
幼儿园玩具安全教育07-04
幼儿园教育德育论文07-06
幼儿园中班教育计划09-09
幼儿园礼仪教育目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