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史相关题目(精选7篇)
1.评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和意义。
1、土改宣传报道犯了右倾错误,由于新闻工作者个人主义、主观主义思想作怪,报道失实现象不少。
2、1947年6月,《晋绥日报》认真检查了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采用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发起了反“客里空”运动。
3、6月15日,《晋绥日报》用第四版整版刊登随连剧本《前线》中有关“客里空”的情节。检讨揭露新闻失实问题。
4、6月25日至27日,又以《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为题,将报社自我检查出的或群众揭发检举出的失实报道连续曝光。
5、报社工作人员以及通讯员响应号召,进行自我检查和批评报道失实现象。读者、基层政权也帮助报社开展运动。
6、9月18日,《晋绥日报》与新华社晋绥总分社联名发表《关于“客里空”的检查》,将检查的重点指向报社的领导人员,提出把肃清“客里空”与检查端正领导作风结合起来。
7、《晋绥日报》发起的反“客里空“运动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并通过新华社的宣传报道,从晋绥解放区推广到其它解放区。
8、在新华社的号召下,各个解放区的新闻界自9月起普遍展开反对“客里空“运动,认真检查新闻报道工作和新闻工作者立场作风等问题。
意义: 这场由《晋绥日报》发起的解放区新闻战线的反“客里空”运动,意义重大深远。一是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二是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但是,在反“客里空”运动中也存在着“左”的倾向,误伤了一些好人。
2、评述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的经过、重点和收获。
1、1956年4月,一场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运动在人民日报社内兴起。《人民日报》编委会讨论通过了《关于讨论改进<人民日报>工作的计划》,主要针对以下方面:如何丰富和改进报纸的内容;如何消灭错误以及怎样处理版面,其中以丰富和改进报纸内容为最重要。从7月1日起,《人民日报》按改版,版面发生很大变化。首先,头条新闻的内容变了,为适应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经济新闻约占全部新闻的一半。第二,言论明显改善,文章题材广泛,短小生动,没有空话。特别是开展“百家争鸣第”方针的讨论。第三报纸批评得到加强。第四,在国际报道方面,坚持了客观公正的原则。过去对社会主义国家只报道成就不报道问题的做法得到改变。
2、为了推广《人民日报》改革的措施与经验,促进新闻工作改革的全面展开,中共中央于1956年8月1日向各省、市、自治区党委批转了《人民日报》编辑委员会向中央呈送的关于《人民日报》改版的报告。
3、在《人民日报》进行新闻工作改革的同时或稍后,中央和各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也都先后进行改革,掀起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新闻工作改革热潮。
4、新华社以建设世界性通讯社为目标,在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改进国内通讯社工作、加强国外分社工作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改革。
5、广播工作改革的全面展开,以1956年7、8月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为标志。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结束后,从中央台到地方台,广播工作改革全面展开,广播工作有了显著的改进。一是改进新闻报道,努力做到又多又快又短又好。二是贯彻“双百”方针,开展自由讨论。三十努力办好文体、知识以及社会群体等各类节目。
6、在新闻改革的热潮中,《新民报》等非党报也积极参与改革,提出了不少新观念,推出了不少心举措,特别是重视新闻报道贴近读者贴近生活。
7、在新闻工作改革中,研究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的空气也十分浓厚。
8、关于中国报纸的传统问题,广大新闻工作者普遍认为要予以全面的继承。
重点:第一,扩大报道范围,第二,开展自由讨论,第三,改进文风。
收获:1956年兴起的以《人民日报》为典型的我国新闻工作的改革,是建国以来新闻界的一件打湿。这次改革历时一年多,从中国实际出发,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办好我过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开辟了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1、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与解放。
2、广大新闻工作者明确了要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总结继承中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使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
3、这次改革收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支持,报刊发行量不减反增。
4、改革也有偏颇之处。在反对教条主义思想时,有的人又走向另一极端,全盘否定建国后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历史必然性和受益的方面。在对待旧中国资产阶级报纸的传统问题上,有些人主张不加分析地学习与继承。
3、《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的内容、结果、意义是什么?
《民报》创刊后,为从思想上扩大革命派的影响,主动向改良派报刊《新民丛报》发起攻击,双方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论战:1)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这是整个论战的中心。2)进行民权革命。3)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4)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论战中,《新民丛报》虽然具有一些合理的观点,但总体上违背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民报》从总体上把握了人民的心声,时代的潮流,即革命。
在《民报》的带动下,革命派在海外和香港的各家报纸也纷纷与当地的改良报刊展开了论战,论战持续了两年多,最终以改良派的失败而告终。
《新民丛报》失败的原因:1)《民报》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坚持的改良道路更符合人民的愿望和要求。2)《民报》立论以事实为依据,《新民丛报》只是推测,难以说服读者。3)《民报》一方由孙中山坐镇,参与论战的有二十余人;而《新民丛报》只有梁启超一人招架。
论战的性质和意义:1)这次论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度,向保皇派及其报刊发动的一次全面猛烈的政治进攻,革命派占了上风于是着革命即将胜利。2)这次论战是一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三民主义深入人心。3)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许多改良派的人转变立场。同时通过论战革命派还培养起一批革命骨干。
4、评述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进行改革的经过、成效和意义。
(1)1942年全党开始整风。同年2月初,在延安,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为党的宣传工作特别是新闻界的整风运动指明了方向。3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这是党报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党报的性质、任务及如何办好党报都作了具体指示。《通知》发出后,《解放日报》走在新闻界整风改革的最前面,1942年3月31日,毛泽东和博古在延安中共中央办公厅召开了有70多人参加的《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征求各方面的意见。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正式改版。
(2)改版前,《解放日报》存在一些严重问题,集中表现在党性不强,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改版后,面貌大变,集中表现在:
A、增强了党性、组织性。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宣传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加强党的领导,实行全党办报,在组织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B、增强了群众性。宣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批判“无冕之王”观点。反映群众生活,报道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加强通讯员工作、依靠群众办报。C、增强了战斗性。D、改进了文风E、促进了新闻理论的建设与发展。新闻的实质和本源;党报、党的新闻工作者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党的教科书。确立“全党办报”的方针。发扬党报的优良作风。
(3)经过整风改革,不仅促进了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改造,推动了新闻事业的深入改革,同时还初步奠定了我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闻理论。
提出并解决的新闻理论问题
在1942解放区新闻工作的整风改革中,《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文件、社论和理论文章,对党报的性质和作用、全党办报的思想、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唯物主义新闻观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新闻观的区别,以及文风等基本问题,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的基础。(1)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研究、探讨新闻的本质与特点,重申了党报的性质、特征和任务(2)确立了“全党办报”的思想(3)加强新闻工作者的党性修养,确立“人民公仆”的思想(4)坚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原则(5)反对党八股(6)发扬党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及自我批评的三个作风。
7.《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怎样办起来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
米怜于1815年重返马六甲,创建近代出版机构英华书院以及印刷所,并在此基础上办起了一份中文月刊,作为他传教的主要工具。这份中文月刊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近代化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解开了近代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
宗旨:作为一份宗教宣传性的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以 “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
特点:在宣传策略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每期封面上必印有孔子语录一行:“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为了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采用中国书本式,雕版印刷,形状就像一本中国线装书。
9.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1)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在华外包的出现以及由东南沿海向中原腹地地步步深入,是与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和扩张同步进行的。他们企图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他们宣传基督教和西方文明,企图以西方模式改变中国人的头脑。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将中国逐步推向殖民地的道路。从在华外报的政治倾向来看,鸦片战争之前,大多数外报,特别是英文报刊,都积极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鼓吹对中国实施武装侵略。同样是外国人办的报纸,英文报纸要比中文报纸的侵略性更强、反华的叫嚣更露骨。
(2)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闭关政策被打破,中西文而变化交流得以恢复,对中国来说并非坏事。在华外报所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介绍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外报中还大量介绍世界各国的地理,历史和现状,传扬英美等国政治开明,社会繁荣,介绍西方的富强之道。
(3)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华民族报业的发展
近代报刊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它与封建邸报的不同之处是有独立撰稿权的记者和编辑可以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通过外报的办报实践,西方的新闻采访与编辑业务、新闻事业的管理方法和发行、广告、印刷等技术也陆续为中国人所掌握。西方的办报经验为中国的办报经验开辟了一条捷径,外报也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新闻工作者。石印和铅印技术也是随着外国人的办报活动传入我国的。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
10.简要评述王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王韬是我国最早的报纸之一《循环日报》的创办人,他在《倡设日报小引》、《本局日报通告》、《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各省会诚宜设新报馆》和《论中国自设西方日报之利》等文章中,论述了一下几个重要问题:
(1)论述了办报的目的与意义。“办报立言”发展成为我国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主要传统之一。
(2)论述了办报的功能和作用。报纸可以使“民隐得以上达”,可以使“君惠得以下逮”,可以“达内事于外”,可以“达外情于内”。
(3)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王韬最早在国内提出言论自由的要求。
(4)论述了报纸的文风。王韬认为,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5)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王韬认为,报纸的编辑人员应该是知识广博的“通才”,“不可不慎加遴选”,报纸的主笔“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他们应该品德高尚,持论公平,不得“挟私讦人,自快其忿”。王韬的这些办报主张,在当时不失为出类拔萃的远见卓识,对于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11.简要评述梁启超及《时务报》。
1896年夏,随着维新活动的重要崛起维新报刊也纷纷创刊,将维新派的办报活动推向高潮。1896年8月9日,《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打响了维新运动东山再起的第一枪。《时务报》创刊后,由梁启超任总撰述,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曾用笔名有饮冰室主人、哀时客、少年中国之少年、中国之新民等四十余个是清末影响较大的资产阶级报刊宣传家之一。回顾梁启超的一生,其办报生涯自1895年在北京主编《万国公报》起至1922年脱离报界,前后共有27年,请自创办和积极支持过的报刊有17家,撰写各类文字1400万言,其办报实践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其新闻思想对当时的报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时务报》每期约3万字,所刊内容有政论、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译等。创刊初期,梁启超一人担负全部编撰工作,每天除编写四千多字的评论外,还要撰写、修改两万多字的文稿。他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数十篇政论,最为著名、也最有影响的是《变法通议》。《时务报》大胆而新颖的言论使朝野大为震动,所译外报文章有使读者大开眼界,因而“举国趋之,如饮狂泉”。正是由于读者的欢迎和官府的提倡,《时务报》的发行量与日俱增,创造了当时报刊发行量的最新记录,成为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
《时务报》赢得了要求与变革的爱国臣民的支持和称许,也遭到了封建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反对和嫉妒。洋务派首领张之洞通过他在《时务报》的代理人汪康年竭力排挤梁启超,从内部进行劫夺。1897年10月,梁启超因饱受排挤而离职他去,其他维新派激进人士也先后离去,使《时务报》落入汪康年手中,变成洋务派的喉舌。
16.比较分析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新闻思想的异同。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
第二,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宣布自己的报纸是“党报”和“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党的纲领和主张。第三,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第四,认为报纸应反映民意、影响舆论和指导舆论。
除上述几点外,革命派报人还发表了一些鼓吹言论自由、重视开发“民智”等方面的主张。但总的来看,革命派报人的办报主张都比较零碎,不想梁启超那样长篇大论。
22.我国新闻工作在“五四”时期有何重大改革?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伟大的五四运动宣告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而马克思主义报刊的出现也标志着我国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新闻事业在这一时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其中最为深远的是采用白话文和革新副刊。由于报刊上自由讨论的发展,政论文体有显著的进步与创新。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出现了我国第一个新闻教学与研究机构 和国人撰写的第一部新闻学著作。
第七章 中共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23.简要评述《向导》、《中国青年》等报刊的创办经过及其作用与影响。
《向导》: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过以后,才筹办《向导》。《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强的周报,16开本,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1927年5月迁武汉,7月停刊,共出版201期。《向导》一创刊,就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向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形势,评论时政,指出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统治是造成中国混乱局面的根源,也是导致中国贫穷的根源。通过《向导》和其他革命报刊的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和“打倒封建军阀”很快成为广大群众的行动口号。《向导》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了激烈的舆论斗争。《向导》还批驳了各种错误的思想与主张,针对《努力周刊》宣扬“好人政府”、“联省自治”等言论,《向导》指出改良主义是有害的幻想,“中国现在需要的是打倒军阀和外国压迫”。《向导》受到读者欢迎,影响日益扩大,国内读者赞扬它是“黑暗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1923年8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创办《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在发刊词中表示,他是给青年以“忠实的友谊的刊物”,“要引导一般青年到活动路上”。它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工作、学习、生活,引导青年走上革命道路。二是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觉悟。三是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同各种反动的错误思想做斗争。
重视青年的要求,从内容到形式适合青年的需求,是《中国青年》的特色。它同读者建立了直接联系,组织读报组,开会讨论。许多青年就是从阅读《中国青年》开始走上革命道路的,他们称《中国青年》为“良师益友”。
24.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党报有何特点?
中国共产党的报刊,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借鉴列宁党报刊思想和和俄国党报经验创办起来的。特点:(1)把党的报刊作为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彻党性原则,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领导下开展新闻宣传工作。(2)继承与发扬“五四”时期报刊的革命精神,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革命斗争为基本任务。
(3)在以广大工人为读者对象的同时,要面向社会、扩大影响范围。
25.简要评述新记《大公报》的板报方针。
办报方针:1926年9月1日,《大公报》复刊,当天发表《本社同人之志趣》,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以后长期以此为标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第八章 十年内战时的新闻事业
26.简要评述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情况、特点与意义。
1931年3月,毛泽东撰写了在红色区域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的通令和怎样办《时事简报》的小册子。由此至1934年9月红军长征前夕的三年中,中央根据地迅速创建与发展新闻事业,初步形成了人民政权下的新闻事业系统,其中主要机构是红色中华通讯社、《红色中华》报、《青年实话》和《红星报》等。
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1)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2)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3)开展批评与表扬。(4)文字通俗,形式活泼。
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意义:(1)根据地新闻事业是在人民政权下创建的,是中国共产当作为执政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开端。解开了中国新闻史的新的一页。(2)开创一条革命新闻事业发展的新道路,即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3)继承和发扬了列宁的党报精神。
27.“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新闻界有何变化?《申报》是怎多样进行改革的?
“九一八”事变激起中国人民抗日救亡宣传的高潮,四个多月后的淞沪抗战宣传把这个高潮推向了顶峰。其中最为突出、具有重要意义的是邹韬奋和《生活》周刊、史量才和《申报》的变化。
史量才的《申报》改革:(1)1931年12月20日,在史量才精心策划下,同时刊载《宋庆龄为邓演达被害宣言》;1932年6月30日发表时评《剿匪》,7月2日和4日又发表两论和三论,矛头直指蒋介石。(2)1932年11月30日发表《六十周年改革新计划宣言》,宣布十二项革新措施,还强调需要“社会大众的伟力”来推进新闻事业。
《申报》纪念六十周年的革新活动,可以归纳为以下各项:一是加强新闻,改进本埠新闻报道;二是改革副刊《自由谈》,把它办成具有时代性的思想文化园地,这项改革措施产生了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推动了杂文的发展;三是改进副刊和增刊,以适应各种类型读者的需要;四是出版书刊;五是兴办社会文化事业。由于这些措施的实行,申报馆成了一个以报纸为中心的庞大的文化事业群体。
28.什么是“韬奋精神”?简要评述邹韬奋的报刊思想。
毛泽东说:“热爱人民,真诚的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们的地方。”这是对“韬奋精神”的精辟诠释。
在他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报刊思想,是一种切合中国实际的人民报刊理论。有关论述很多,以下举例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方面:
(1)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
(2)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的为读者服务。
(3)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造成报刊的个性特色。
(4)文风要“明显畅快”。
(5)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
(6)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
报刊活动:①1926-10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从此开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②1932-1-9,他宣布《生活》周刊已成为新闻评述性质的周报;③
1932-7建立生活书店,与生活周刊分开,以保存实力;④1933-7至1935-8游历欧美,写了30多万字的国外通讯发表在《生活》周刊和《新生》周刊,后汇集成《萍踪寄语》。“新生事件”后返回上海,1935-11-16创办《大众生活》;⑤1936-3-7生活书店创办《永生》周刊作为《大众生活》的继续;⑥1936年3月被迫出走香港。1936-6-7主办《生活日报》,是他一生中主编的唯一一份日报。同时创刊的有《生活日报星期赠刊》;⑦1936-8-23在上海创刊《生活星期刊》。“七君子事件”当事人之一
(3)贡献:首先,邹韬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主办过7个报刊,还提出了很多卓有见地的办报主张,构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报刊思想:①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②密切联系读者,热忱为读者服务③办报要有创造精神,造就报刊的个性④文风要“明显畅快”⑤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⑥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理想编辑的四个条件:大公无私;敏锐的观察和卓越的识见;文字畅达;至少精通一种外语。其次,邹韬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长达二十多年,他主编《生活》系列报刊的丰富经验、办报思想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体现了我国人民新闻工作的优秀传
统。
表现:(1)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韬奋主持《生活》周刊,“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造为目的”(2)发扬为读者服务的精神(3)倡导创造的精神,办出报刊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4)推崇“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32创办《新华日报》有何意义?新华日报有哪些经验?
作为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创办的机关报刊,《新华日报》的创办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改变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在国统区不能公开出版机关报的状况;利用它可以更直接、更广泛、更及时、更有力地向国统区人民群众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的各项政治主张;《新华日报》和《群众》的出版也是国共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新华日报》还根据延安政风运动的精神进行了改革,密切了同群众的联系。在长期的斗争中积累的丰富的办报经验:①坚定了正确的办报方向②建立了一直团结战斗的队伍③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④开展广泛深入的统战工作⑤坚持真实报道⑥坚持精益求精的编印技术。
33评述上海“孤岛”时期抗日报刊与爱国报人的艰苦奋斗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到后来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上海那些尚未被日寇占领的租界被称为“孤岛”,这一段时期被称为孤岛时期当时的“孤岛”报刊不受日寇的控制。党和受党影响的新闻工作者,利用英美法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借用外国人的名义创办了一批中文抗日报刊进行抗日宣传。影响较大的有《译报》、《每日译报》、《文汇报》等。另外,上海的许多民营电台也拒绝向日寇登记,有的还进行了抗日宣传。“苏联呼声”电台用俄、中、英、德等多种语言广播,真实报到了二次世界大战,从而侧面支持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第十章 解放战争时期
34拒检运动的经过、结果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集团虽然明抢抗战胜利果实,暗作反共内战准备,但在口头上还不得不高唱和平曲调,玩弄“和谈”阴谋,以应付国内外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呼声。因此,国统区新闻界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掀起了一次又一次争取新闻自由的浪潮。
(2)1945年8月7日,重庆国讯书店在其他进步出版机构的支持下,不送国民党当局审查而自行出版了黄炎培撰写的《延安归来》一书,揭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
(3)随后,进步人士张志让、杨卫玉、傅彬然三人又起草了重庆杂志界宣布“拒检”的联合声明,在征得《宪政》、《国讯》、《民宪》等16家杂志社的签明后,于8月17日正式发表。庄严宣布自9月1日起不再送检,并将这一决定正式丞告国民党中宣部、宪政实施协进会和国民参政会。同时,《宪政》、《国讯》等10家杂志社还决定出版一份不向国民党政府办理登记手续,稿件全部不送检的《联合增刊》。随后,另一些刊物也加入进来。
(4)重庆16家杂志社拒检声明一发表,立即得到了整个文化界的支持与响应。9月初,这一运动扩展到成都、昆明等地,并由出版界扩展到新闻界。
(5)“拒检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使国民党陷入被动局面,国民党当局被迫于9月12日宣布战时新闻检查制度,但收复区在军事行动尚未完成以前除外。9月22日,国民党中央第10次党会通过了废止新闻出版检查制度的决定与方法。至此,“拒检”运动获得巨大胜利。但是,国民党在公开宣布给予人民某些新闻出版自由权利的同时,仍在进行镇压进步新闻出版界,剥夺人民的言论自由的罪恶勾当。
35标榜第三条道路的报刊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结局如何?
背景:在抗战胜利后不久,在国统区兴起的一股宣传第三条道路潮流,代表人物中有不少是民主党派成员。1947年2月,国共合作胜利之后,《观察》、《大学评论》等报刊发表了不少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文章,将第三条道路运动推向高潮。国统区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报刊出现,是国共两党激战之际新闻界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所谓“第三条道路”,就是既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又反对共产党的人民政权,试图在中国实现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是一条代表资产
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主席提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发出民族复兴的口号。这是我国积极自我构建国家形象, 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的契机。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国家不是固定稳定的实体, 而是一种构想出的共同体和意识建构。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也开始关注话语对国家身份认同和形象的建构能力。英语新闻网站面向英语受众, 有助于外国受众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及发展情况, 在对外传播及塑造我国的国际形象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 本研究选择“中国梦”的国内英语新闻语篇为语料, 运用评价理论结合身份构建理论, 探索国内英语新闻语篇中如何实现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建构。
二、评价理论
评价理论是对语篇中说者态度以及说者与听众态度协商的分析, 扩展了人际意义的研究范围。Martin和White (2005) 将评价系统分为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态度系统指人们参照情感反应或文化制约下的价值体系对参与者和过程进行评价的意义资源;级差系统指态度的增减;介入系统 (engagement) 研究态度的来源, 讨论说话人基于语篇中的价值判断或语篇运作所依赖的其他立场观点来定位立场的语言资源。
介入系统可进一步分为对话收缩和对话扩展两类。对话压缩指话语中的接入挑战、反击或限制了其他的声音和立场, 包括否认 (disclaim) 和公告 (proclaim) 。否认意味着语篇中的声音和某种反对的声音相互对立, 分为否定和反驳。否定 (deny) 一般为否定句, 引入对立的观点进而否决原有立场。反驳 (counter) 则是一些表示让步和表示出乎意料的表达。公告意味着说话人将语篇中的声音表达为不可置疑的、可靠的声音或立场, 从而排斥其他外来声音, 又分为一致 (concur) 、宣告 (pronounce) 、认同 (endorse) 。
对话扩展指话语的介入引发了其他的声音或立场, 包括接纳 (entertain) 和归属 (attribute) 。接纳指语篇中的声音所表现的命题建立在和其他命题的联系中, 因而语篇命题表现为多种声音中的一种, 从而引发对话。归属意味着语篇中的声音所表现的命题来自语篇外部, 从而引发对话, 包括承认性引述 (acknowledge) 和疏远性引述 (distance) 。
三、研究方法
本文语料选自国内主要英文网站新华网、中国日报及环球时报等, 自2012年11月29起至今有关中国梦的新闻语篇15篇。
研究借助语料库工具UAM Corpus Tool 3.1.12进行切分段标注, 即用户选择文件中的节 (单词、短语或句子) 并赋予特征。拟采取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定量统计拟建立对话收缩和扩展两层, 来标注并统计各种介入资源的分布情况。定性部分借助社会建构理论解读新闻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建构。
四、介入系统
统计结果 (见表1) 显示:对话扩张资源有184个, 占77.97%, 而对话收缩资源有52个, 占20.03%。扩张资源的使用远大于收缩资源, 说明新闻希望通过对中国梦的报道引发对话, 给读者预留充足的选择及讨论的空间。
1.对话收缩。表2中, 否认有38个, 占73.08%, 其作用在于引入原有的观点或对立命题, 进而在新闻中对其进行直接的否定或反驳。否定出现20次, 占52.63%, 多于反驳资源的使用。英语新闻引入对立观点来进行否认, 以证明自己立场观点的正确性, 实际上是把肯定的意见引入对话, 进而缩小对话的协商空间。反驳资源运用则首先承认对立观点, 进而说明对立观点的错误性, 是用一个命题来取代或反对另一个有可能在此出现的命题。例如:
(1) Halligan said China would never (CONTRACTION:DISCLAIM: deny) seek hegemony and never (ENGAGEMENT:DISCLAIM: deny) go in for expansion because history bears thisout.
例 (1) 中, Halligan连用2个never来坚决否定有些人认为或可能认为中国会诉诸霸权主义和领土扩张的观点, 并指出中国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不会这样做, 给读者以肯定的信息。
(2) However (CONTRACTION: DISCLAIM: counter) , people's happiness is not only measured by their incomes, butalso (CONTRACTION: DISCLAIM: counter) the possibility forthem to pursue a dignified life.
例子中however和not only...but also都是反驳资源。However的出现给读者一个转折信号, not only引入对立观点, 收入能衡量人们的幸福指数, 然后but also说明人们能追求幸福生活的可能性才是衡量幸福指数的更佳标准, 让读者更加认同作者观点。
说话人通过公告资源描述己方观点的正确性、公正性, 来限制、排除对立观点, 包括三种方式:一致、宣告和认可。公告资源出现较少, 仅14次, 占26.92%, 其中宣告出现最多。宣告指说话人明显地干预或改动某种意见, 以断定后述命题的正当性。这种强调暗示有人对说话人的断言有抵触或怀疑, 而说话人若要坚持反对意见, 则要付出更大的人际代价。例如,
(3) What has been clear from recent history is that (CONTRACTION: PROCLAIM: pronounce) the world needsseveral engines of growth and that we can no longer relyon Western nations to be the primary drivers of the globaleconomy.
例 (3) 中, 说话人用what has been clear from recent historyis (近代历史证明) 说明他所要说的内容是经过历史实践和经验证明的, 即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多个引擎, 而不是依赖西方国家。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历史事实, 因此缩减了对话空间。
2.对话扩展。对话扩展中 (见表3) , 归属资源的使用最多, 有139次, 占75.54%, 全部都为承认性引述。而接纳资源占24.467%, 出现45次。归属把一种意见归属于一种外在主体, 承认其只是很多可能意见之一;接纳是表达一个人的主观意见, 承认这只是一种可能意见。承认性引述是一种中性的归属, 没有直接表明说话人对有关命题的看法。例如,
(4) But scholars like Wu argue (EXPANSION: ATTRIBUTE:acknowledge) strongly against these liberal opinions.
例 (4) 中, 作者用argue来引述外来声音, 表明外来声音只是众多声音中的一种, 增加了新闻的对话空间。统计发现, 新闻中say, said作为中性引述词, 频繁用来引述当事人声音, 这说明新闻报道尽可能保证信息的正当可靠性, 增加其客观性。
接纳资源可以表明作者对话语内容的态度, 说明作者所说的话只是一种期望或者事实中的一种情况。例如,
(5) “Greater efforts should (EXPANSION: ENTERTAIN) be made to rais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development,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economy, and improve the distribution ofindustries.” Wang said.
此处, 说话人指出应该 (should) 更加努力地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调整经济结构, 完善行业分布。Should表示一种责任, 说明表达内容是必要的、应该做的, 表达说话人的建议和期望, 读者可以就此有不同的讨论和意见, 对话空间因此得到扩展。
介入资源在新闻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作者通过对话收缩或扩展资源的使用同意或反对现有的事件或观点, 引导读者, 邀请读者加入对话讨论。大量运用对话扩展资源, 归属资源引入大量外来声音, 增加新闻的真实性和对话性;接纳资源的使用多表达作者对中国梦建构的期待和建议, 邀请读者加入对中国梦的讨论。立场原则问题的表达则多用对话收缩资源, 作者通过否定、反驳是自己话语更有说服力, 用来反对歪曲、误解中国梦和中国形象的言论。
五、结束语
新闻报道巧妙使用介入资源来实现其人际目的:
首先, 大量使用承认性引述, 客观报道中国梦提出、内涵及传播等信息, 把读者引入中国梦的话题, 接受各方面信息。
其次, 运用接纳资源, 借领导人、专家、媒体之口表达对中国梦发展的期望, 提出对其发展建构的意见。
第三, 对话收缩资源减少对话空间, 引导读者正确认识中国梦。否认资源坚决反对某些误解、歪曲中国梦的声音;公告资源表明中国梦的提出来自实践, 是合理的, 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
通过评价资源的建构, 新闻中呈现的是初露头角的中国梦, 是以人为本的中国梦, 是和谐发展的中国梦, 也是急需实践和完善的中国梦。基本实现了新闻的目的:传达中国梦的新闻事实, 正面表明价值立场, 巧妙反驳对立观点, 让读者正确了解中国梦。
摘要:国家形象的建构离不开新闻媒体传播和公众舆论。本研究从国内主要英文网站上选取“中国梦”的相关新闻语篇, 以身份构建理论为依托, 以评价理论介入系统为具体分析工具, 从对话收缩和对话扩展两个方面探讨新闻语篇中如何实现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建构。
关键词:中国国家形象,中国梦,介入系统,新闻语篇
参考文献
[1]陈丽.中西方媒体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比较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11.
[2]高艳.美国大报之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建构[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1.
1月31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这份纲领性文件的颁布,让期盼已久的创业者、创业企业和券商、基金、保险等金融界人士深受鼓舞。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正式启动
5月27日,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正式启动,中国的二板市场建设也开始正式起步。
作为二板市场的雏形,中小企业板的启动对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标志着我国的证券市场结构体系逐渐发展成为多层次的完善的市场结构体系。
全国性技术产权交易信息披露平台开始试运行
6月,由科技部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主办的全国性技术产权信息披露平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投资者只要键入http://www.ctsen.org就可以获得全国各地技术产权机构的交易信息。
《公司法》释放个人创业激情
7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完成《公司法》修改草案的起草工作。草案规定,一个自然人可投资成立1个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5万元。这5万元既可是现金,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股权作价等,现金出资额不低于30%。至此“一人公司”浮出水面。
企业成为投资主体 投资体制改革破冰启航
7月22日,全国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举行。备受业界关注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实施。对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资金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政府只对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进行核准,对其他项目实行备案制。至此,企业投资的主体地位得以正式确立,投资项目的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成果丰硕
6月6日,第三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在青岛闭幕。
本届APEC技展会针对当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三大难题”——市场开拓难、技术研发难、融资难,开办了十大主题板块的论坛与洽谈会,通过立体式、全方位、零距离接触,使广大参会中小企业开阔了眼界,获取了前沿技术和有价值的商业信息。
7省市联手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机制
7月22日,由北京、天津、上海联合发起的首届科技成果转化论坛在上海举行。7个省市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宣布:联手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实现成果转化资源的相互开放和共享,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
8月12日至13日,由国家科技部主办的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暨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在长春召开。大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环境在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中的重要作用,确立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中的地位,提升国家高新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技术创新能力。
央行酝酿给民企贷款宽松政策
9月,由中国发展研究院、上海企业发展论坛主办的“宏观经济调控与银企合作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上,央行有关人士透露,有关方面正着手制定一项针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贷款宽松政策(或文件),以推进改革。
科技部推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
10月10日,由科技部、国家开发银行、深圳证交所等共同发起实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启动,对科技型企业实施贷款、孵化及上市融资等系列配套服务,帮助中小科技企业平稳跨过成长中的几个关键门槛。
第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10月12日,第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行。
此次高交会共有42个国家和地区的115个代表团、62家跨国公司参会,4041家国内外参展商的9674个项目和1882家投资商参加了展示、交易和洽谈。47名国内外政界要员、知名专家和商界巨子出席“世界科技与经济论坛”,进行了7场主题演讲和10场专题研讨会。首次推出的“人才高交会”吸引了9万多名各类人才到场,1050家海内外知名企业现场招聘了12000余名高级人才。56个留学生企业的高新技术项目和24个引进国外人才项目签约。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论坛
10月14日,第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交会)期间,“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论坛”在深圳隆重开幕。全国各地科技管理部门,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的代表与专家学者们聚集一堂,共同探讨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道路。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召开创新基金工作会
11月4日,科技部在广西南宁召开"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工作会",近300名代表与会。
会议认为:199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应对全球竞争的产物,是我国应对WTO规则的主动制度安排,也是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支持竞争前研发的举措,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融入国际社会、驾驭和利用市场经济的能力。
与会者认为:针对全球科技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对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加快研究符合国际惯例创新模式。
中小企业板带动创投作用初显
10月,第六届高交会“中小企业板与多层次资本市场论坛”上介绍,有38家公司在深交所中小板块发行上市,总发行规模为9.489亿股,融资总额为91.08亿元,平均每家公司融资2.4亿元。其中有33家上市公司为国家级或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2家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这33家高新技术企业共融资76.8亿元,占38家上市公司融资总额的84.31%。38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中,创业投资机构作为股东的共有11家,按净资产计算,企业上市后创业投资实现资本增值3.2亿元,增值2.3倍。
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拉开战幕
11月7日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在厦门大学嘉庚广场拉开战幕。由全国77所高校550名队员组成的100支参赛团队汇聚鹭岛,用智慧之火点亮创意的未来。
经过三天激烈的角逐,北京大学的“心安生物诊断试剂商业计划书”、清华大学的“交通向导信息服务”等30个项目喜得金奖,其余70个项目获得银奖。厦门大学力行创业团队和北京师范大学OPEN书系创业团队因在公开答辩阶段的出色表现被评为“最佳表现团队”和“最佳创意团队”。
捍卫政府采购法尊严
科技部官员义正声明
11月,北京市政府采购结果见诸媒体,微软榜上有名,国产软件全部出局,此举引得业界一片哗然。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李武强副司长针对本次北京市政府采购,发表了一份关于“以实际行动支持国产软件的发展,捍卫《政府采购法》的尊严”的声明。
1、提高社会单位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2、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3、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4、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
请回答消防五个第一的内容?
1、第一时间发现火情;
2、第一时间报警;
3、第一时间扑救初期火灾;
4、第一时间启动消防设备;
5、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疏散。
针对中心的特点,请说出消防安全方面要注意哪些方面?
比如中心老年人点蚊香、抽烟、电器取暖灯容易引发火灾(答案有理即可)
发生火灾后如何报警?
拨打119火灾电话;讲清起火单位名称及地址,起火楼层位置,起火物品,人员受困情况,火势大小;留下姓名和联系电话
在火灾发生后,逃生和疏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作为中心工作人员有引导、帮助在场人员疏散的职责,知晓应利用疏散楼梯,不可乘坐普通电梯
穿过烟雾区时应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回答四懂四会的内容?
四懂,懂得岗位火灾的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懂得逃生的方法。
四会,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报火警,会扑救初期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将干粉灭火器提到可燃物前,站在上风向或侧风面,上下颠倒摇晃几次,拔掉保险销或铅封,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焰根部,一手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灭火时,要迅速摇摆喷嘴,使粉雾横扫整个火区,由近及远,向前推进,将火扑灭掉。同时注意,不能留有遗火,油品着火,不能直接喷射,以防液体飞溅,造成扑救困难。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A)灭火剂是扑救精密仪器火灾的最佳选择。
A.二氧化碳灭火剂 B.干粉灭火剂 C.泡沫灭火剂
2.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器的喷射口应该对准火焰的(C)。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3.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C)。
A.就地打滚 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C.迎风快跑
4.室内不得存放超过(C)公斤的汽油。A.1.5 B.1 C.0.5 5.依据《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库房内的照明灯具的垂直下方与储存物品水平间距不得小于(C)米。
A.0.3 B.0.4 C.0.5 6.下列(B)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A.棉布、家具 B.金属钾、钠 C.木材、纸张
7.电脑着火了,应(B)。
A.迅速往电脑上泼水灭火 B.拔掉电源后用湿棉被盖住电脑
C.马上拨打火警电话,请消防队来灭火
8.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B)
A.下风位置 B.上风或侧风位置
C.离起火点10米以上的位置 D.离起火点10米以下的位置
9.干粉灭火器多长时间检查一次(A)。
A.半年 B.一年 C.三个月 D.两年
二.填空题(共9题,每题2分,共18分)
1.火灾发生后,如果逃生之路已被切断,应怎么办? 应退回室内,关闭通往燃烧房间的门窗,并向门窗上泼水,延缓火势发展,同时打开未受烟火威胁的窗户,发出求救信号。
2.防止火灾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有效地管理好可燃物,控制火源,避免火 源、可燃物、助燃物三者间的相互作用。
3.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哪些火灾? 扑救汽油、煤油、柴油和木材等引起的火灾。
5.如果因电器引起火灾,在许可的情况下,首先应怎样做? 关闭电源开关,切断电源;用细土、沙土、四氯化碳或l2ll火火器进行灭火。
6.火灾逃生的四个要点是什么? 防烟熏;果断迅速逃离火场;寻找逃生之路;等待他救。9.火灾中,烟气对人的危害特性有? 缺氧、毒害、尘害、高温。
三.判断题(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泡沫灭火器可用于带电灭火。(×)
2.物质的燃点越低、越不容易引起火灾。(×)
3.企事业单位需用液化石油气,应该报公安消防部门审批。(√)
4.发生了燃烧就发生了火灾。(×)
6.火场上扑救原则是先人后物、先重点后一般、先控制后消灭。(√)
7.当单位的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时,单位应当责令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
8.凡是能引起可燃物着火或爆炸的热源统称为点火源。(√)
9.使用过的油棉纱、油手套等沾油纤维物品以及可燃包装,应放在安全地点,且定期处理。(√)
10.发现火灾时,单位或个人应该先自救,如果自救无效,火越着越大时,再拨打火警电话119。(×)
11.岗位消防安全‚四懂四会‛中的‚四会‛是指: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逃生自救。(√)
1.垂直于同一直线的各直线平行。
2.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的两直线平行。
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5.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
6.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7.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延长线)所得的线段对应成比例,则这条直线平行于第三边。
证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垂直于底边。
2.三角形中一边的中线若等于这边一半,则这一边所对的角是直角。
3.在一个三角形中,若有两个角互余,则第三个角是直角。
4.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5.一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则必垂直于另一条。
6.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则两直线垂直。
7.利用到一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8.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9.利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10.在圆中平分弦(或弧)的直径垂直于弦。
*11.利用半圆上的圆周角是直角。
两直线平行相关证明题目
1、如图,已知∠ABC=30,∠ADC=60,DE为ADC的平分线,请你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理由。
2、如图,在△ABC中,∠B=90,D在AC边上,DF⊥BC于点F,DE⊥AB于点E,那么AB与DF平行吗?CB与DE平行吗?为什么?
3、如图,根据下列条件:∠A=∠AOD,∠ACB=∠F,∠BED+∠B=180,分别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判定的依据。
4、如图,已知BE平分∠ABC,CF平分∠BCD,∠1=∠2,那么直线AB与CD的位置关系如何?
5、如图,EF平分∠BEG,GF平分∠DGE,若∠1+∠2=90,猜测AB、C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6、如图,AE∥BC,∠B=∠C,试说明∠1=∠2。
7、如图,AD∥BC,∠A = ∠C,试说明AB∥CD8、如图,AB∥CD,∠B=∠D,试说明BF∥DE.9、如图,AB∥CD,∠1=∠2,∠3=∠4,求∠EMF的度数10、1.已知∠BED=∠B+∠D,试判断AB与CD的位置关系。
2.如图,AB∥CD,猜想∠E与∠B、∠D之间有何关系,试说明你的结论。
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变革:口头传播,书写,印刷,电子,网络
广播电视传播特点:广播1传播迅速,时效性强。2渗透性好,不受空间和交通条件的限制,传播的范围大3对象广泛,群众性广泛。收听广播不受文化水平的限制,从大学教授到文盲,都可以听广播。4感染力强,语言和音响生动活泼,不足,一瞬即过,使受众难以进行仔细的研究和推敲,难以一边收听一边思考,听众的注意力只能被迫跟随广播,听众必须按照电台安排的节目顺序收听,不能自由选择。电视:1强烈的现场感,2亲切感3简洁明了不足:电视的视觉性同时带来了局限性,长于报道看得见的动态新闻,对复杂的题材作深度报道比较困难;受发射距离和设备的限制。
什么是舆论:舆论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主持人含义:负责或参与节目的策划、制作、掌握节目播出进程,一个体身份出现,代表群体观念,串联节目各部分,与受众直接平等交流的新闻从业者。
新闻与宣传的联系与区别: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把宣传和新闻视为一体,人们常用新闻来进行宣传,这在中国的新闻媒介中运用的尤为普遍。但是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传播信息,而宣传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具体道
1、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自身的需要,把一定的观念传播出去,让受众了解接受,从而争取受众的信任和支持。而新闻的出发点是处于受众的需要,获取信息。
2、归宿点不同:宣传者传播一定的观念,最终目的是要人们理解他,接受他支持他。而新闻发布者发布新闻,除了谋利外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管意图。
3、传播的方式不同:宣传常常需要重复,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商品广告,为了加深人们的印象,往往以同一形式或不同形式向人们重复地宣传而不是像新闻一样,一次性的传播。
4、传播的要求不同:新闻的传播要求是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而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要求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不在乎新近的还是历史的,国内的还是国外的。
宣传与舆论功能对比:舆论的主要功能是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服从既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一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1对国家政府决策过程的监督制约2对决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督3对于决策和执人物务行为的监督
二、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1鼓舞公众成员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的行为发生2 鼓舞公众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公众成员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3公众自由表达一件的可能性和充分性。宣传是运用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新闻媒体的正负效应:1新闻媒体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2新闻媒体连接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3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能力4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诱发了个人无限的欲望5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却污染了社会的空气
娱乐的功能:
1、提供休闲消遣
2、帮助排遣宣泄
3、引发审美活动
播音员工作职责:1.、播报和解说信息
2、推广普通话
3、对文字稿件再创造
新闻工作者修养与职业道德:应当有各方面的知识,应当有踏实、严谨、勇于深入实际的好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有熟练的新闻业务专业知识。职业道德:1职业观念: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业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根本宗旨。
2、职业态度:新闻工作必须严肃、严谨、认真、踏实。对公众忠实,是有两新闻事业的基础。
3、执业纪律:只用公平的方法活的新闻照片和资料。
4、职业责任:竭尽一切努力,以确保新闻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广播电视存在的问题:
1、产权不清晰
2、收入来源单一
3、忽视产业价值链的打造
4、多元化经营存在风险
5、缺少经营人才
一、新闻播音话语需贴近生活
首先, 当今社会诸多媒体的竞争日益激烈, 这就需要新闻播音话语应更贴近人们的生活。现代的社会人们可以随处可见一些书报、电视、滚动新闻等新闻传播的方式, 因此, 人们获取新闻的方法也变得多样化, 而当今新闻播音中过于正统的官方腔调和随意的港台腔调让更多听众逐渐丧失了对新闻的兴趣。新闻播音员若想要受到更多听众的喜欢, 就必须想听众之所想, 以最平易近人的语言引起听众对新闻时事的共鸣, 将新闻贴切地表达给每一位听众。此外, 新闻播音在社会中起到正面影响的同时肩负着传播语言与普通话推广的责任, 新闻播音员也应以身作则树立普通话学习的榜样, 遵从教科书样板字正腔圆地进行新闻播音, 杜绝港台腔调的新闻播音, 保证听众能够认真耐心地听下去。
其次, 新闻报道与新闻广播的内容一定要与时俱进, 新闻报道所涵盖的理念一定要与当下人民的生活相结合, 不难看出现在的新闻报道涵盖面十分广泛, 上到国家大事, 下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无一不体现着新闻广播的价值性。新闻中的语言和表达也要以国家和社会为出发点, 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和编排, 以更贴近百姓生活的语言来增强新闻的独特魅力和感染力。
二、新闻播音话语方式需体现时代气息
新闻传播是一种艺术, 播音也是一种艺术, 这需要新闻播音员结合当下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特点来表达出不同的话语语调。追溯起新闻播音的历史也已有几十年,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人民当家作主, 新时代新纪元的背景使得新闻广播人员播报广播的时候话语极其热情高涨, 那个时代的新闻广播代表着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也带着人民群众无比朴实的一颗心。充满时代气息的新闻播音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播音话语方式。
1. 新闻播音一定要语气自然
新闻播音员作为社会信息的传播者, 一定要从事件的客观实际出发, 在保证内容实际的基础上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此外, 还需要保持与听众心与心的交流, 将自身真实情感融入到播音的每一句信息当中。
2. 新闻播音一定要节奏分明
在一个社会节奏逐渐加快的社会, 人们希望花费最短的时间来获取最需要的新闻信息。新闻播音人员要在控制自身播音语速基础上做到主次分明、循序渐进。当然, 并不能一味追求节奏, 而忽略了新闻内容的实质, 要灵活运用播音话语技巧来掌控新闻播音的时速, 使听众听得清楚、听得明了。
3. 新闻播音语调要规范平实
新闻作为对客观事件最为严谨的表达和传播, 需要新闻播音人员在社会大背景下明白自身肩负的职责。无论是国家时事或是人民生活难题, 严禁装腔作势、含糊不清地表达新闻内容。同时, 要求新闻播音人员在传播内容的时候对自身情绪和语调加以合理控制, 以最和谐、庄重、朴实的语言精确传达每一条新闻信息。
三、新闻播音员对新闻文字的渲染作用
新闻是通过不同的文字组织成的一些信息资料, 新闻播音员可以通过自身的新闻播报表达来增加新闻稿件的影响力和渲染力。在新闻播音过程中如何运用话语技巧来渲染新闻稿件的影响程度, 就需要播音员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 新闻广播员需要重点注意新闻稿件中的简化词语。在新闻稿件中经常会看到很多简化词语, 简化词语是对特有名词的简称, 播音员不仅事先要对一些简化词语做详细了解和学习, 还需要注意将简化词语表达全面, 以防人们不理解简化词语的意思。此外, 新闻播音员要通过自身专业的学习能力及对词语的能动作用来提高人们对新闻广播的喜欢度。
其次, 新闻播音员要处理好新闻稿件的一字一句, 对于新闻稿件中某些带括号的播报内容要谨慎对待, 不能脱口而出讲些画蛇添足的话语。如某些政策中有“试行”二字, 就不能按照稿件顺序一字不差表达出来, 面对这些情况, 新闻广播员应凭借经验灵活处理稿件, 使新闻信息准确、清晰、耐人寻味, 如将“试行”二字放在政策条例的最前。
四、总结
通过对新闻播音的话语方式的相关专业的探讨和研究, 系统地总结了一些新闻播音工作中需要注意的话语方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播音话语对新闻播音工作的重要性, 新闻播音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不断改革, 这也要求新闻播音工作需要播音员的长期研究、探索, 才能够推动我国新闻播音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播音是新闻节目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新闻播音员说话与表达方式会影响到整个新闻播音效果是否良好。本文将从新闻播音的话语方式着手, 依次来阐述话语方式对新时代新闻播音传播效果的重要性。
关键词:新闻播音,话语方式,艺术
参考文献
[1]陈欢.谈新闻播音的语言[J].新闻传播, 2011 (06)
[2]胡又嘉.电视新闻播音风格的“播”“说”结合[J].中国报业, 2012 (04)
【中国新闻史相关题目】推荐阅读: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11-24
中国新闻发展史07-02
中国新闻电视台07-06
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11-25
浅析中国新闻事业性质12-19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10-05
人大版 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06-13
06年4月中国新闻事业史自考试题05-28
新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07-10
新闻学有哪些论文题目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