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德国等国的在产业政策引导下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日本系统制定并落实产业政策。一是制定支持产业尤其是主导产业发展的政策。主要内容包括:产业结构高级化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二是建立审议会制度。1949年12月,日本成立了“产业合理化审议会”,成员分别由政界、产业界、学术界以及劳工界(工会代表)组成。通过审议会制度,发挥了政府和民间的积极性,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有效性。三是运用法律手段。日本政府较多地运用了法律手段,如1956年《振兴机械工业临时措施法》出台后,有关部门又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以保证贯彻实施。
2.德国注重市场作用,辅以政策引导。战后西德政府在贯彻产业政策时,强调以市场作用为基础,注重保证市场自由竞争,限制垄断。一是支持关键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开发。为促进科技能力和工业竞争力的提高,政府制定计划支持能源、航空、通讯、材料、电子、光学、生物等关键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开发。二是重视中小企业发展。采取多种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支持中小企业研发活动,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三是重视人才培养和就业培训,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劳动者增强对产业结构变化而引致的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四是信息指导。经济研究机构定期向政府提供报告,分析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由此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可能出现的机会,从而为政府、产业界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信息资源。
(二)20世纪60-80年代,亚洲“四小龙”等国“赶超式”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台湾有选择地发展重要的产业带动产业优化升级。一是发展“策略性工业”与“高科技工业”。1973年开始的第六个4年经济建设计划中,把“加速发展资本及技术密集工业”作为重点,并于1974年提出推进“十项建设计划”。到70年代末,“十项建设”工程相继完成。1978年,台湾重工业比重首次超过轻工业,工业结构开始转变,有了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从70年代末开始,台湾开始转向发展“策略性工业”与“高科技工业”。二是形成策略性工业发展标准。1981年底,台湾提出以信息与机械工业等为代表的策略性工业,逐步形成“二高”(附加价值高,技术密集度高)、“二大”(产业关联效果大,市场发挥潜力大)、“二低”(污染程度低,能源密集度低)的策略性工业发展标准。
2.新加坡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以外促内”。一是工业门类的配套和布局的集中。60年代初期,新加坡推进由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向进口替代工业为主的经济的转变,发展了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纺织成衣、食品木材加工等轻工业,完成了向进口替代工业阶段的过渡。从1979年起新加坡开始推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目的在于把新加坡经济从劳动密集、低技术和低增值经济转变为资本集约、高技术和高增值经济。政府着重发展电子电脑、生物工程、信息处理、智力服务、医疗器械、自动控制装臵、工程技术等高技术行业。二是以外促内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1979年起,新加坡通过引进外资,从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建立起以电子电器、石油提炼、机械制造(主要是造船)为主体的制造业,实现了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国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美国产业政策引导作用有所加强,积极推动信息网络化,重点推动制造业的振兴和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克林顿执政后,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采取风险基金的建立、产学研结合且注重实效的研发体制、灵活的用人机制、敢冒风险的企业文化、重视教育与不惜一切招揽人才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全方位扶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成功地利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两大趋势,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创造出历史上最长的扩张期。日本则未能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又囿于僵化的劳动力市场、落后的研发体制、陈旧的管理机制,尤其在风险基金问题上,不但资金少且使用不当,使日本创新型产业发展滞后,陷入“战后最严重的衰退”。
一是振兴制造业。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制造业竞争力下降引起美国朝野的极大震惊。为此,20世纪80年代,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巨头掀起了一场深刻的以科技创新和改革管理为重点的革命,美国汽车行业一举扭转了被动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前期,美国又趁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之机,对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改组。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的钢铁、汽车、半导体业都领先于其他国家,航空业、化工业、电子设备业、电子元件和计算机软件等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位臵。
二是以信息网络化提升产业能级。1995年4月,互联网开始商业化。商业化使网络的规模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互联网的应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美国进入了信息时代。在这个基础上美国的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而信
息技术在制造业其他部门的应用又使它们实现了信息化,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效率。这样,美国的制造业就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重新巩固了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三是高技术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美国政府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对高技术服务业的投资,高技术服务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据统计,在 1988-2003年间,美国28个研究与开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增加了40万人,增幅近5%,而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就业人数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60万人,减幅达10%。高技术制造业在高技术产业中的比重由原来的69.6%减少到 59.5%,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与此相反,高技术服务业就业人数呈现了较大的上升态势,由1988年的28%上升到2003年的近40%。高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体的比例也从9.5%上升到10.2%,从而使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到了技术密集型的阶段。
2.台湾通过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来提高产业的层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继续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1990年提出的“六年国建计划”中,台湾提出发展十大新兴工业的口号及八项关键性工业技术。“十大新兴工业”为通讯工业、资讯(信息)工业、消费性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精密器械与自动化工业、航空航天工业(航太工业)、高级材料工业、特用化学工业与制药工业、医疗保健工业、污染防治工业。“8项关键性工业技术”为:光电技术、软体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材料应用技术、高级感测技术、生物技术、资讯(信息)开发技术、能源节约技术。1997年,台湾“行政院”经济部推出了“2020年台湾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确定资讯、通讯、半导体、精密机械、环保设备、生物制药和航太产业为跨世纪发展的最具潜力和发展远景的七大高科技产业。
3.新加坡政府带头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并制定了制造业发展计划。进入90年代后,新加坡政府带头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并制定了制造业M2000计划,其关键领域是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化学制品、精密制造系统等。集中发展了一些高附加值的制造业部门,主要是电子业,目前电子业已成为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又适时拟定了“二十一世纪工业计划”,计划在未来10年内,将新加坡发展成为知识主导型工业的全球中枢。计划重点在于创造并开发各项经济活动的知识领域,致力发展电子、化学、工程、通讯与传媒、生物科学、保健、教育、企业总部与商业服务、后勤支持服务及发展具有潜力企业等10个部分。
4.发达国家通过跨国产业转移来优化产业布局。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服装、鞋和金属制品等产业和初级电子组装、测试活动,向电子、化学、运输工具以及机械等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活动转化。此外,对非股权参与的外包进行跨国布局。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生产、营销、物流、研发乃至非主要框架的设计活动,都分别包给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去完成。
二、国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启示
(一)政府的职责和作用
1.明确政府在产业调整中的主要作用。政府在产业调整中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促进而不是替代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更好地疏导而不是强制经济主体的行为,要在适应市场需求和发挥企业能动作用的基础上,更多地选择间接诱导和中性的产业政策手段。
2.明确政府干预的范围。政府干预的范围更多地限于弥补市场缺陷和保证竞争有序进行,旨在充分调动民间竞争活力。而企业才是结构调整的主体,企业在市场中根据不断变化的需求情况作出选择和自主安排,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
3.明确地方政府的职责。作为地方政府,应在遵循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目标和实施构想,确定地方政府可控制资源的倾斜力度和方向。
(二)运用的政策和手段
1.明确产业政策实施的手段。产业政策实施手段大致可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中性的信息指导三大类。政府垄断经营、行政命令或审批等属于直接干预政策,而间接诱导政策主要包括差别化的税收、融资、关税等。另外,政府或行业协会通过发布中性的、不带偏见的信息,也能够起到引导产业调整和发展的作用。
2.加强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调节作用。积极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健全竞争法规,消除一些产品和服务存在行业或地区性的进入退出障碍以及不同程序的对非国有企业的歧视。
3.吸收各方意见。政府在作出产业决策时注意吸收社会各利益集团(包括私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使其制定出来的产业政策能最大限度地符合社会各集团利益并为之所广泛接受。
4.依法落实产业政策。应该借鉴国外经验以立法来推动产业政策的贯彻实施,以推动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约束政府的随意干预、过度干预甚至一些腐败行为,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率。
(三)布局的调整和优化
1.结合地方特点进行产业布局。地区产业布局要结合自身的资源、世界产业发展趋势、经济发展阶段、市场需求条件、交通基础条件等,布局比较优势产业。
2.结合周边城市的产业进行产业错位布局。地区产业布局要充分考虑周边的环境和周边的产业布局,形成错位竞争的态势,重点布局优势产业。
(四)其他相应配套措施
1.推动技术创新。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推动基础教育和就业培训工作,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娄底位于湖南的中部, 是湖南省最年青的地级市, 是长株潭“3+5”城市群中的一员, 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素有“世界锑都”、“百里煤海”、“有色金属之乡”等美誉。长期以来, 娄底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 但与“3+5”城市群中的其它成员相比, 经济总量增长水平较低, 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因此, 如何根据自身特色,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娄底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2011年娄底统计年鉴》, 整理出娄底从“十五”期间以来到2011年历年GDP分布和三次产业结构比例 (见下表) 。
(一) 经济总量不断增长, 但总体水平偏低
2001年, 全市GDP仅179.84亿元。近年来, 在一系列政策作用的推动下, 娄底经济快速发展, “十五”期末, GDP突破300亿元。“十一五”期末, 又跨越600亿元。2011年GDP突破800亿元大关, 达到837.86亿元, 是2001年的4.66倍, 年均增长11.8%。尽管娄底经济总量有了较大的增长, 但与同期湖南省的其它市州相比, 娄底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第11位, 仅高于湘西州、怀化、张家界, 可见娄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仍然偏低。
(二) 三次产业结构不够协调
1、三次产业结构依然不尽合理。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娄底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三次产业结构从2001年22.2:39.4:38.4, 调整为2005年的18.5∶48.3∶33.2, 再至2011年的14.7:55.7:29.6, 其中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不断下降的状况;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从2001年的39.40%增加到了2011年55.70%, 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第三产业在不断波动中呈下降趋势, 从2001年的38.4%调整为2011年的29.6%, 产业结构整体呈现向第二产业集中转移的局面。从2008年起, 娄底市的第二产业比重高达50%以上, 而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受居民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多年来比重一直徘徊在30%左右。2011年, 全国第三产业比重达43.1%, 湖南省第三产业比重为38.6%, 娄底市则为29.6%, 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个百分点, 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3.1个百分点, 可见娄底市第三产业的比重仍然比较低。
2、产业内部结构依然不尽平衡。
娄底三次产业中, 第一产业还属于典型的粮猪型结构,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经济效益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相对较低。娄底市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 而第二产业又以冶金、煤炭、化工、电力、建材、机械等产业为支柱的重工业城市。2011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23.06亿元, 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1%,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88.62亿元, 分轻重工业看, 轻工业实现增加值34.54亿元, 重工业实现增加值354.08亿元, 重工业占91.74%。产业能耗高是娄底第二产业发展的又一特征, 2011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增加值219.14亿元, 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56.37%, 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3.0吨标准煤, 是全省的7.3倍;万元GDP综合能耗为1.82吨标准煤, 是全省的2.84倍, 节能降耗压力大、任务重。第三产业从内部构成来看, 依然是以交通运输、批零贸易、住宿餐饮等传统行业为主导, 2011年这些传统行业实现增加值161.00亿元, 占服务业的64.7%, 而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旅游、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
(三) 娄底市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较低
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产业结构重心会循着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 即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况向高水平状况的变化过程。
二、优化娄底产业结构思路
(一)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对于第一产业的调整, 一是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娄底下辖的双峰、新化、涟源都是全国的产粮大县, 集约化程度还比较低, 应努力搞好农田水利建设, 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加速推进农业机械化,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要依托各地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 抓好当地特色优势农业产业, 重点扶持油茶、金银花、食用菌等特色果蔬, 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 将永丰辣酱、“响莲”葛参茶、味博士、新化贡米、东岭田鱼、湖南黑猪、湘中黑牛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打响, 再创一批高品质, 好效益、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农副产品。三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优势农产品的发展为基础, 延长农业产业链, 鼓励龙头企业、优质企业发挥品牌特色和资源优势, 增强竞争实力, 着力培植一批农产品加工的旗舰企业。四是加强农村科技推广, 搭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平台, 引导和扶持农民发展各类经济合作组织, 实现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对接, 推动农业生产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由传统走向现代化。
(二)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着力调整和优化工业内部结构
当前困扰娄底工业发展方式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高能耗、低效益的企业占工业经济主导地位, 工业经济结构极不合理。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保证。以新型工业化为契机, 娄底应大力推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要立足娄底产业基础, 继续重视对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 按照节能环保的新要求, 积极改造和提升钢铁、煤炭、建材、电力、有色、化工等支柱行业, 加大对高耗能设备的淘汰力度, 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发展循环经和低碳经济, 通过示范, 促进企业节能降耗。二是着眼于可持续发展, 紧跟环保和节能产业快速发展的主流, 有选择地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等能耗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高、精、尖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 积极引导湖南宜化、五江轻化、涟钢、冷钢等大中型企业延伸产业链, 开发上下游产品, 丰富产业结构, 逐步摆脱经济增长和就业过度依赖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格局。三是要通过政策引导, 抢抓国内与省内产业梯度转移机遇, 承接发展电子、医药、食品加工、服饰、制鞋、皮革等终端消费品产业, 逐渐将娄底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的局面改变。四是建设特色园区, 引导产业集群发展。产业聚集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流, 目前, 娄底初步形成了市开发区薄板特色产业基地, 涟源煤炭机械制造产业基地, 新化特种陶瓷产业基地, 双峰农业机械制造产业基地, 冷水江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和耐火材料产业基地、娄星区新型原材料产业基地等十大特色产业基地, 应在现有十大产业集群中逐渐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 做大做强, 发挥其产业的辐射能力,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三) 积极探索和培育新兴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
娄底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地处湖南中部, 湘黔铁路和洛湛铁路在此交汇, 横贯东西, 四通八达, 是湖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借助交通枢纽的作用, 大力发展物流, 把娄底打造成现代化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具有绝对的优势。旅游业有良好的产业联动效应, 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身,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娄底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 拥有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 龙山、九峰山、洪家山省级森林公园、湄江地质公园、紫鹊界梯田等风景名胜区及波月洞、梅山龙宫、藏君洞等大型溶洞;人文景观有曾国藩故居、蔡和森纪念馆、罗盛教故居等。借助于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 多方联动, 整体规划, 加强娄底旅游整体形象塑造, 突出地方特色, 努力打造旅游基地, 发展旅游业, 使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同时, 还应加快发展房地产、邮电通信、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 做强做大批零贸易、住宿餐饮等传统行业, 使第三产业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参考文献
[1]龙露.娄底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协调发展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2 (11) .
[2]杨涟漪、吴杰.池州产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19) .
[3]孙朝晖.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 2012 (6) .
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经济国际化,加快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战略举措。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服务贸易、服务外包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热点,其中金融、保险、物流和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更是成为转移的重点。与此同时,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环节,也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调整转移的主要内容。国际产业调整转移表现出来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为我们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以及国内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全球的经济总量中服务业已占60%以上。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一半以上流向服务业。面对这种形势,把握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调整转移的宝贵机遇。把承接与参与新一轮国际产业调整转移与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结合起来,与提升国内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结合起来,就能赢得新一轮竞争的主动权。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也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新形势,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然选择。1997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重大转变,消费结构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重大变化。从城市市场看。新的消费热点不断出现,传统消费中的彩电、冰箱、空调消费热点逐步被住宅、汽车、以及保健服务等新兴消费热点所替代。新的消费领域不断拓展,从农村市场看,随着农民收入增长、农村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建立,消费环境逐步改善,城乡消费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买方市场进一步趋向深入,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适应消费需求提出了必然要求。
二、近年来我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特点和面临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我省结合实际,创新思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努力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是着力改善投资结构,努力扩大有效投入,发挥有效投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抓住宏观调控机遇,加大技术改造投入,通过有效投入,引导科学发展。5年间,全社会工业投资累计完成1.88万亿元,其中全社会技改投资完成1.5万亿元,年均增长35.1%,占工业投资近80%。2007年,完成技改投资6000亿元。二是着力改善产业结构。加大对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努力提高产业高度化水平。2007年,全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比重达48%,投资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4万亿元,增长40%左右。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7%。重点生物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光伏产业产值达到250亿元。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1.9万亿元,增长30%,规模和技术水平全国领先。规模以上企业突破万户,利润突破1000亿元。三是着力改善企业结构,引导企业做强做大,发挥大企业大集团对产业升级的支撑带动作用。2007年规模企业总户数超过4.1万户,比2002年底净增2万多户,翻了一番:2007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大企业大集团从2002年的13家增加到82家。年均增加13家左右;有4家工业企业主营收入超500亿元,2家大企业大集团超过1000亿元。四是着力改善消费需求,引导消费扩总量、提水平,努力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5年来,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断增强。200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38.1亿元,增长18.3%。规模总量比2002年增加4000亿元以上,是2002年的2.1倍,比2006年净增1000多亿元。流通业(批零、住餐)增加值2800亿元,占全省服务业30%。五是着力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加强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提高集约发展水平,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继2006年我省扭转连续多年单位GDP能耗上升的局面后(2006年,我省单位GDP能耗0.891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6%),2007年,节能降耗基本面继续好转,工业用电增幅近5年来首次低于工业增幅。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关停企业2713家,其中太湖流域关停1894家。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发展质量有了很大提高,5年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连续保持20%左右的增幅,总量跨过万亿元大关。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473.6亿元,是2002年的3.5倍,总量全国第三。主营业务收入连续跨过3万亿元、4万亿元大关,2007年突破5万亿元,是2002年的3.8倍。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利润总额分别超过4000亿元和2500亿元,是2002年的3.5、4.5倍。
虽然我省产业优化升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体水平居全国前列。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是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产业层次低。加工工业、传统工业比重高,占工业总量80%。加工制造是我省工业的一大特点,占工业总量的95%左右,加工贸易占全省出口贸易总额的60%。但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国际竞争能力,先进制造业仅占4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以来料装配和进料加工为主,主要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兴产业处于培育阶段,产业规模尚未形成,企业小、散、弱,同质化现象突出。另外,我省亿元产值利润偏低,2006年仅为464万元。服务业比重低,尤其是生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二是创新能力弱。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70%,高新技术产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大多依靠进口。科技投入不足。200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430亿元,占GDP1.7%,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0.98%(发达国家一般在3%左右)。全省申请专利88950件,发明专利仅占8.42%,低于全国11.2%的水平。工业专利70%在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专利80%在产业链低端。三是能源消耗高。我省总能耗从2000年8612.43万吨上升到2005年的16895,39万吨标煤。5年翻了一番。2007年超2亿吨。经济结构偏重,轻工业产值不及重工业1/2。高耗能行业增长快、占比高,化工、纺织、冶金、电力、造纸等5个行业增加值占全省GDP15%左右,废水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75%左右,全省废水废气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10。四是本土产业弱。在部分行业中。外资占较大
竞争优势。五是产业关联度小。产业链条不完整,终端产品少,大部分外资产业与本土产业关联度小。难以形成分工协作、专业配套,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较突出。
三、进一步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和主要举措
结合我省实际,必须按照调高、调轻、调优的具体要求。以主导产业高度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为导向。着力推动产业结构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一般加工为主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二是增长动力从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三是要素支撑从物质资源为主向人力资源为主转变。调整重点和主要举措有三个方面:
(一)以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要加快发展“十大优先产业”。把成套与关键设备、车船及轨道交通运输设备、数控机床及工业自动化设备、工程机械、资源综合利用及安全环保设备、集成电路与软件、新能源及节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与新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作为“十大优先产业”,重点扶持,优先发展,拉长产业链,提高集聚度。二要加快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在产业层面,努力实现向研发、营销等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改变高新技术产业以低端加工组装为主的状况。在企业层面,做到技术领先、加工精细、绿色制造、科学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高端企业、高端产品。三要促进服务业总量倍增和结构优化。尽快形成与工业化相配套、与城市化相适应、与国际化相融合的现代服务产业。四要充分发挥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和调节作用。
(二)以发展绿色制造为方向,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突破。一要从高从严确立节能减排控制指标,抬高产业准入和改造门槛,形成产业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研究制定主要耗能产品单位定额、限额强制性标准:出台高耗能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规定;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评估制度。坚持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三管齐下”。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在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纺织等五大重点耗能行业和“国家千家”、“省级百家”企业推广节能新技术,重点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工程。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建立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机构,完善节能执法体系,加强督促检查。二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打好淘汰落后攻坚战。对已经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要加快转移和疏散。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对已经落后的产业、企业、工艺、设备则要狠下决心,采取强有力措施依法淘汰。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空间。三要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集中区、开发区、乡镇园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绿色产业试点。形成绿色产业链,建立一批由共生企业群组成的生态工业园区。组织实施《江苏循环经济试点方案》,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三)以“三个创新”为抓手,不断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充分发挥我省全国领先的科教人才优势和对外开放优势,着力提高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能力。一要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三要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实行支持企业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支持中小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四要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组织实施“百千万”人才培训与引进工程。抓好万名企业职业经理人培训。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以企业为主、政府资助为主要形式,实施制造业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力争3年引进千名高端、百名世界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江苏省经贸委综合处)
我国传统产业技术水平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低,严重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增强综合国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战略合作等措施,推进国有经济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作 者:董瑞芝 王庆菊 作者单位:董瑞芝(石油大学(华东)社会科学系,山东,东营,257001)
王庆菊(泰安师专政史系,山东,泰安,271000)
后白镇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作为关键环节,以集约发展作为重要取向,坚持“创新驱动、优化结构、外向拓展、做强做精”的发展原则,切实推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实现了民营经济活力与实力的双赢,形成了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后白企业家精神。
一、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一)民营企业壮大的内在要求
民营经济要壮大发展就必须顺应形势发展,主动参与转型升级。民营经济本来就是顺应市场经济,顺应消费而兴起的。转型升级的重要转变就是转向市场拉动经济发展,转向消费拉动经济发展,这对民营企业是难得的好事。民营企业应当抓住机遇,借机而为,借势发力。民营企业率先进行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结构的科学调整,就会获得超额的社会回报和经济利益。
民营经济作为地方的重要经济形式之一,转型升级对民营经济来说是重要机遇和要求。一是民营企业产权明确,有长远打算,而转型升级必须有战略眼光和长期打算。二是民营企业对市场、环境的变化有着特殊的敏感性,转型升级就是对变化了的市场和环境的反映。三是民营企业家会自觉遵循一系列市场规则,比如投入和产出相比较的规则、经济核算的规则、规避风险的规则等,这有助于民营企业平稳实现发展壮大。
(二)民营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是宏观上民营企业融资难,管理服务部门职能有待加强。除招工难、生产成本上升等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外,地方担保体系建设与发动地区相对滞后,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现象相对突出。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上市融资、引进风险投资等门槛比较高,而且地方风险投资机构甚少。同时作为民营企业的管理和服务部门行政效能有待加强,对外的协调工作缺乏独立性,明显影响到其作为民营企业管理服务部门职 1
能的发挥。
二是微观上民营企业整体素质不够高,竞争力不够强。这主要表现为“五多五少”:一是民营企业数量多,但上规模的企业少。二是加工制造型企业多,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少。三是民营企业代加工品牌多,拥有自主品牌少。四是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五是传统管理式的企业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少。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企业内部缺乏严格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等问题日益显现,影响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后白镇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
民营经济是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重要方面军,发展后劲的主要经济增长极。后白镇一直重视发展民营经济,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是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
(一)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巨大。后白镇2010年后白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亿元,年均递增30%,是“十五”末的2.5倍。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8亿元,累计完成36.09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1 倍。这些数据中间,民营经济贡献了主要力量。后白镇2010年实施千万元以上大项目22个,五年累计86个。后白镇拥有私营企业620家,个体工商户2300户,民营经济总量比“十五”末增加1.5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8家,比“十五”末净增28家。
(二)民营工业发展形势向好。累计投入3000万元建设后白和张庙两大工业园区。建成园区道路5公里,铺设污水管道6公里,架设高压杆线2公里,平整土方640万方,将后白园区框架扩展至3平方公里。在张庙园区实施绿化、亮化和下水道工程,完成土地平整面积200亩。高标准建设民营创业园。目前民营规模企业数量居全市首位,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近10家,超5000万元的近20家,形成以输变电、轻工机械、针织服装、工艺玩具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
(三)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截止2010年末,后白镇各企业共自筹资
金2.9亿元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达18亿元。10家企业获句容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7家企业获科技三项经费项目,江苏省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实现零的突破。2010年完成专利申请170件,发明专利16件,授权专利127件。后白镇现拥有省级民营科技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
三、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策略探讨
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挑战中善于寻找机遇,就会赢得发展的先机。这一过程必须注重科技引导,创新驱动,创新是民营经济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企业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一)推动民营企业做强做精,促进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以强化规模优势、品牌优势、竞争优势为重点,积极进行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成为行业排头兵。鼓励民营中小企业向“专精特优新”方向发展,提高进入大企业产业链的能力,提高在细分市场的竞争能力。发挥民营企业培育自主品牌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其品牌内涵和价值,形成一批知名品牌群体。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用地、生态环保的要求,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向集聚化、集群化方向发展。支持民营企业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增强持续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依托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机构、行业协会、产业园区及其他专业服务机构,加快建立—批公共技术服务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信息发布、成果转让、质量检测、人才引进、联合攻关等服务。
(二)加强载体建设,实现规模扩张。结合104国道改道工程,做好后白、张庙两大工业园区范围内土地规划调整工作。实施后白园区“南拓东延”工程,拟投入8000万元,新扩面积2平方公里,新建园区大道
3.5公里,铺设市政管网5公里,完善绿化、亮化、通讯、两水等基础配套设施,尽快使园区在开发上实现“整合、优化、扩容”三同步,在布局上实现“集聚、集群、集约”三提高,在功能上实现“商务、政务、服务”三配套。加强创业平台建设,新增标准化厂房5万平米,迅速把创业园打造
成民营经济先导区,确保五年内新开工工业企业建筑面积50万平米。
(三)坚持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升级。创新能力转强,内生动力提升。以输变电、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环保产业四个领域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扶持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持续推进技改扩能,引导企业由家族经营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到2015年末,新增企业研究生工作站3家,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4家;完成技改投入10亿元以上。新增规模企业50家,培植千万元销售企业100家,亿元销售企业20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3家。输变电产业销售超20亿元,服装产业8亿元,机械制造产业6亿元,环保新能源产业5亿元。
(四)突出招商选资,积极盘活存量资产。以重大项目建设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努力抓好招商引资和招商选资工作。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利用一切条件使资产最大增值。主动对接南京,重点开拓常州、武进,突出苏锡常地区和上海的区域招商。把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作为招商重点,下功夫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大项目。
(五)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优化扶持方向,重点支持民营企业技术成果转化、技术改造、制定标准、创建品牌,以及面向民营企业的各种专业化服务平台与载体建设。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在支持范围上要打破所有制界限,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支持力度,完善再担保机制,逐步扩大民营企业贷款担保规模。建立和完善对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的激励与补偿机制,鼓励担保机构降低对民营企业的收费标准。
(六)提升对民营经济的服务水平。全面清理和规范各类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各类涉企收费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综合服务功能,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财税环境。加强
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细化量化执法幅度,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民营企业依法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依法保护企业主的名誉、人身和财产等各项合法权益,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提出的行政复议、投诉等,政府必须及时受理,公平对待,限时答复。
(七)弘扬后白企业家精神,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广泛宣传后白民营企业家积极向上、踏实苦干的创业精神和社会形象,树立一批白手起家、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的“创业领袖”,引导全民见贤思齐,鼓励全民自主创业,达到万众一心共谋发展的积极社会效应。制定激励引导机制,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整合信用社、农行、信贷所等金融渠道,通过贷款贴息、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群众投资创业,并鼓励担保机构对创业者的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服务,免收创业个体和私营企业办理营业执照费用。
后白镇在以后的发展中将努力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碰到的突出问题和困难。通过树立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自主创新等方面的典型,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的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更大贡献。
新政发〔2009〕52号
关于促进自治区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的指导意见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实施自治区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根据国务院3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经政府研究,现就促进全区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国家“九五”实施的“关井压产”和自治区煤炭工业“十五”结构的调整,我区煤炭资源开发建设秩序进一步规范,煤矿抗灾能力和市场供应支撑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但从总体上看,全区煤炭工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煤矿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安全生产的基础比较薄弱,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与国家提出稳步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提升新疆煤炭战略地位的总体要求;与自治区加快煤炭工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加快推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我区煤炭工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的重要途径;是实施自治区煤炭工业中长期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自治区煤炭工业跨跃式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二、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按照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以全力推进煤矿企业资源重组和联合改造为主要内容,提升全区煤炭工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自治区煤炭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总体目标和主要原则
(一)总体目标。
通过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力争到2015年,除边远缺煤地区和因资源量有限、受煤层赋存和开采技术条件限制,依靠我国现有开采技术和装备水平,单井改造或联合改造后的规模难以达到30万吨/年以上的个别矿区(矿井)或独立矿点外,全疆基本淘汰设计能力30万吨/年以下规模(含30万吨/年)的小煤矿(含露天煤矿);将中小型矿井改造为大中型矿井,大幅度提高单井生产规模;基地和矿区煤矿布局和结构得到优化,煤炭生产集约化、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煤矿采掘机械化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煤炭资源回收率达到65%以上。
(二)主要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在政府统一指导下,按照公平、自愿、诚信、互利原则,通过市场机制运作,依法推进中小型煤矿资源重组和联合改造,扩大规模,提升发展水平。
2.坚持突出重点和循序推进相结合,先易后难,以点带面,不断优化煤炭基地和矿区煤矿结构,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
3.坚持统筹协调和以人为本、兼顾各方利益相结合,妥善处理好矿井联合改造与保障市场供应、企业重组和维护资产所有者及劳动者合法权益等关系,保持矿区社会和谐稳定,确保煤炭市场供需平衡。
4.坚持煤矿联合改造项目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矿区总体规划、矿业权设置方案等相结合,创新体制和机制,保障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合理,实现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5.坚持以强并弱、以优并劣、以大并小的原则,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提高矿井生产规模。
6.坚持立足当前和长远发展相结合,提升煤矿资源重组、联合改造的规模和发展水平。资源重组和联合改造后的煤矿规模,原则上井工煤矿设计生产能力应在45万吨/年及以上,露天煤矿设计生产能力应在100万吨/年及以上(准东、吐哈、伊犁、库拜四大基地井工煤矿设计生产能力应在60万吨/年及以上,露天煤矿设计生产能力应在200万吨/年及以上)。资源赋存和开采条件好的,应优先改造建设百万吨及以上规模的大型矿井(露天)。
7.坚持煤矿资源重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相结合,加强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和制度建设,全方位提高煤炭企业技术、人才、安全和管理水平。
8.坚持推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培育区域性及跨区域的煤炭企业(集团)相结合,减少煤炭企业数量和矿井数量,增强市场调控和供应保障能力。
四、范围、途径和模式
(一)范围。
1.重点是自治区煤炭工业“十五”结构调整规划保留和建设(新建和改扩建)的设计能力30万吨/年以下(含30万吨/年)规模的小型煤矿。对因资源量有限、受煤层赋存和开采技术条件限制,单井改造或联合改造后的规模难以达到30万吨/年以上的个别矿区(矿井)或独立矿点,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产业优化升级方案中合理确定改造方案和改造后的规模。
2.全疆现有设计能力30万吨/年以上规模的生产矿井,具备资源、技术和资金条件的,鼓励其联合、改造升级,进一步扩大规模,建设大型矿井。
3.对边远缺煤地区的各类合法煤矿,原则上可予以保留,并鼓励和支持具备资源条件的煤矿进行改造升级,扩大规模,提升装备和管理水平。
(二)途径和模式。
1.优先支持具备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通过市场运作,以收购、兼并、入股、参股、控股等多种方式,参与中小型煤矿的资源重组和改造升级;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对其周边具备条件的中小型煤矿进行兼并重组,扩大矿井规模;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对不具备兼并重组、扩能改造的边远缺煤地区中小型煤矿企业进行租赁和托管,加强管理和实施技术改造,提高煤矿安全保障能力。
2.鼓励具备资源条件的单个中小型煤矿独立进行改造升级,提高单井规模。
3.支持具备条件的相邻若干个中小型煤矿以资源和资本为纽带,采取协议转让、合并、入股、融资参股、控股,联合组建新的股份制企业等多种方式,实行多井联合改造,根据资源和市场条件扩大矿井规模。
4.鼓励以基地和矿区为基础,以资本和市场为纽带,通过对资源、资产和企业组织形式的重组,组建区域性和跨区域的煤炭企业(集团),减少现有煤炭企业数和矿井数,优化煤炭企业组织结构,提升发展水平。
五、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自治区成立由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经信委、建设厅、环保厅、水利厅等相关单位参加的自治区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做好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区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具体负责指导各地编制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案,并组织审批和督促实施。各主要产煤地(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治区监狱管理局、自治区直接管理的煤炭企业集团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办事机构,明确责任分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切实推进煤炭产业结构优
化升级工作。
(二)周密组织实施。
自治区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认真调查研究。主要产煤地(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各师(局)、自治区监狱管理局、自治区直接管理的煤炭企业集团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领导和办事机构在2009年9月底前组织完成对本辖区内和所属煤矿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要对辖区内和所属各类煤矿的企业性质、资源赋存状况、开采范围、开采水平、开采工艺、剩余资源储量等情况认真进行摸底调查和统计,明确和界定煤矿资源重组和联合改造的范围和对象,为编制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广泛征求意见,组织编制方案。各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自治区煤炭产业优化升级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原则和途径、模式及方案编制提纲的要求,组织编制县(市、区)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方案,明确本辖区内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目标、范围和重点、实施进度安排和保障措施等。由属地人民政府牵头,对各类煤矿企业的资产、规模、技术力量、开采工艺和安全管理水平等进行综合比选,广泛征求意见,结合资源重组和改造企业的意愿,合理确定煤矿资源重组方式、矿井联合改造的方案及实施主体、实施期限。研究编制企业集团组建方案,进行淘汰矿井的规划安排。各有关地(州、市)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在2009年底前完成对各县(市、区)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方案审核和汇总,编制本地(州、市)煤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案,并上报自治区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治区监狱管理局、自治区直接管理的煤炭企业集团也要按上述要求完成所属煤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案,并上报自治区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三阶段:加快方案审批,周密组织实施。自治区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大指导、协调和督促力度,按照“成熟一个、审批一个、实施一个”的要求,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各地(州、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治区监狱管理局和自治区直接管理的煤炭企业集团上报的方案进行审批,并督促各地(州、市)、部门和企业按照批准的方案组织实施。自治区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进行检查、指导,方案实施完成后,组织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截止目前仍不能建成进入试生产的煤炭工业“十五”结构调整规划新建、4改扩建煤矿,应停止建设,纳入所在基地和矿区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范围。其优化升级的途径和方式在各地(州、市)优化升级方案中要认真进行研究和落实。
(二)对实施资源重组和联合改造的煤矿建设项目,在编制、审批和组织实施自治区煤炭工业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矿区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时,予以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
(三)对实施资源重组和联合改造的煤矿,自治区在资源配置、矿业权审批、调整和转让等方面采取扶持政策和办法予以支持。建立自治区各有关部门联动机制,简化资源重组和联合改造煤矿建设项目的批准、验收和发证等相关程序,具体办法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另行制定发布。
(四)对实施企业兼并重组和煤矿联合改造的矿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列入相关行业发展规划和有关部门年度投资计划予以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相继施行了东部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而长期以来, 以安徽为代表的中部地区一直走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边缘地带上。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 中部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中部地区的安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和考验。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密不可分, 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引起众多学者的研究。国内学者对于安徽产业结构的研究主要着眼于2方面:第一, 安徽产业结构现状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般通过分析安徽三次产业构成及其与全国的差距来体现安徽产业结构不合理且升级缓慢的现状, 进而阐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第二, 某些因素对安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分析如外商直接投资、信息产业的发展等, 多通过计量分析来探讨相互间的因果联系及各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
本文通过计量分析来更深入地剖析安徽的产业结构现状, 提出产业结构优化的必要性, 通过工业化程度的测算提出加快安徽产业结构升级的紧迫性, 从而进一步探讨促进安徽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二、安徽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化
(一) 安徽产业结构现状
纵向相比, 安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1978年安徽的GDP总量仅22.5亿, 2007年达到7364.2亿元, 增长了327.3倍。与全国横向相比, 安徽仍有很大差距, 总量处于中游, 远远落后于东部各省。2007年全国人均GDP18934元, 而安徽人均GDP只有12045元, 与全国人均水平相差36%, 且在中部六省中位于末位。在GDP总量上, 安徽落后于河南、湖北、湖南, 位于第四。安徽在经济较不发达的中部地区处于中游偏下。而产业结构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 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 下面具体来看安徽产业结构情况见表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安徽统计年鉴2008
从表1可以看出, 安徽的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所占比例最低, 特别是近三年均低于20%。但与全国相比, 安徽的第一产业占三个产业的比例比较高, 因为安徽省在传统意义上是一个农业大省。1995-2007年, 安徽的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较快, 下降了16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并且稳中有升, 然而安徽并不是一个工业大省, 第二产业和其他两次产业所
占比例差距并不是太大。值得一提的是, 第三产业单从份额上看, 与全国 (甚至发达省份) 的差距不大, 但是就整体水平而言, 差距非常明显。
这些数据表明, 安徽的产业结构调整速度较快, 但目前安徽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明显偏高, 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低, 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差距, 更别提与发达省份的差距了, 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为了探讨安徽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大小, 我们以安徽GDP增长率Y为因变量, 以安徽第一、二、三产业增长率x1、x2、x3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数据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2006-2008年, 选取1990-2007年的相关数据。利用Eviews3.1软件对所选数据做回归分析。通过分析相关系数矩阵及散点图, 考虑建立如下线性回归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ε。消除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后, 得到如下方程:
Y=0.025+0.31x1+0.53x2+0.18x3。
(17.02) (12.62) (4.53)
R2=0.979, 调整的R2=0.974, D.W.=2.358, 方程拟合较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每增加1%, GDP分别增长0.31%、0.53%、0.18%。也就是说, 1990-2007年间, 对GDP增长贡献最大的是第二产业, 其次是第一产业, 最后是第三产业。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较大但是其增长率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最小, 这与其发展水平有关。可见, 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与其比重不相当, 产业结构需要优化升级。
注:钱纳里标准模式是以1964年、1970年、1982年的美元为衡量标准
(二) 安徽工业化程度
工业化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国际上衡量工业化程度的经济指标主要有4项, 即人均生产总值、工业化率、城市化率、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即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阶段。以下通过钱纳里标准来测算安徽工业化阶段, 以此来判断安徽是否咎待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见表2) 。
注:工业化率指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指市镇人口占总人口 (包括农业与非农业) 的比率
如表3、表4所示, 赛尔奎因衡量产业结构具体标准是:当第一产业的比重低于20%, 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且在GDP中占最大比重时, 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的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 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时, 工业化则到了结束阶段, 即后期阶段, 此后第二产业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
注:表中人均GDP是以1982年美元表示的人均GDP, 以1982-2006年美元对人名币的平均汇率5.5为基准计算而得。2005-2007年人均GDP分别为8670元、10055元和12045元
为了解安徽工业化阶段, 我们分别计算安徽2005-2007年人均GDP、城市化率、工业化率、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 (见表5) 。
通过与钱纳里各项指标比较而知:单从工业化率来看, 安徽还处于初级阶段, 但结合其他指标总体来看, 安徽已处于工业化中期, 正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时期。因此, 安徽亟待采取各项措施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结论与建议
安徽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下, 产业结构不合理。鉴于安徽已处于工业化中期, 迫切需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使产业结构升级。应重点发展第二产业, 同时要不断提高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与质量, 协调三次产业之间的发展。具体从以下3方面着手:
第一, 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步伐, 打造工业强省。通过模型可以验证第二产业与安徽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是最高的。要实现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升级, 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工业化。
第二, 发展好现代农业, 由农业大省转为农业强省。安徽是农业大省, 在今后的发展中要不断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 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化。
第三, 挖掘第三产业潜力。安徽省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但发展水平不高。可通过旅游业带动安徽第三产业的发展, 同时要大力发展商业、金融业、保险业、现代物流业和科技、教育、卫生等事业, 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招商引资环境。
摘要:文章从产业结构入手, 首先利用Eviews3.1软件对安徽1990-2007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剖析了安徽的产业结构现状, 进而以钱纳里模型为依据测算了安徽的工业化程度, 得出安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结论, 从而提出安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最后简单阐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策略。
关键词:安徽,产业结构,工业化,建议
参考文献
[1]、吴子稳, 庄德林, 傅为忠.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及调整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7 (2) .
[2]、戴培昆.中部崛起安徽怎么办[J].安徽科技, 2005 (6) .
[3]、蒋晓岚.改革开放30年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协调性研究——以合肥为例[C].中国区域经济学会2008年年会十七大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8.
一、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
“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市确定了“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的工业发展思路,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逐步显现,煤炭、电力、化工、绒纺、建材等主导产业呈现出规模化、集团化、集群化、基地化发展态势,初步构筑起煤—电、煤—煤化工、天然气—天然气化工等几大循环产业链条。在工业化、城市化拉动下,我市一、二、三产得到了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由2000年的16:60:24调整为2005年的7.5:52.4:40.1,人均GDP达到4200美元,经济结构得到了明显优化。全市万元GDP能耗降低到2.19吨标准煤,远低于周边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相近的地区,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初见成效。
二、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当前,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产业结构层次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益不高、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一)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第二产业的整体专业化水平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工业内部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总体上处于原料输出型的“原”字号工业阶段,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
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顺序均呈现“二三一”型,第二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十五”期间,鄂尔多斯市财政收入来自二产的贡献率为65.6%,来自三产的贡献率为30.5%。其中煤炭行业占到46%;2001~2005年,一、二、三产分别完成投资39亿元、510亿元、381亿元,三者比为4:55:41,工业投资仍然占投资主导地位,其中煤炭、电力行业的投资额高于其它行业。
第三产业近年有较大发展,但占GDP的比重依然较低,2000~2005年的五年间仅由24%上升到31%,年均增长仅为5.25%。在第三产业内部,传统低层次服务业占有较大比重,2005年,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增加值占三产增加值的65.6%。尽管金融、保险、信息业和旅游业这些新兴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还不明显,特别是金融业与一、二产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根据钱纳里的“标准产业结构”理论,人均GDP在2400美元至4800美元时,三次产业比重在15.1︰39.4︰45.5期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在31.4︰36.0︰32.6期间属于工业化中期,是高加工度阶段,包括以一般加工为重心和以技术密集加工工业为重心的两个时期。鄂尔多斯市第二产业所占的份额均超过标准,尚处于以一般加工为重心阶段,而且鄂尔多斯市GDP的构成高度依赖第二产业,从产业发展水平上看,仍然是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初级化、单一化、分散化、低度化问题仍然突出。此外,产品结构单一,以初级产品为主,科技含量低,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高,技术型产品相对较少。如2005年鄂尔多斯市煤炭产业就地转化率仅为11.7%。
(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一是鄂尔多斯市与周边地区资源型城市工业内部结构基本相同,都是以原材料开采和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且都以初级加工为主,产品重叠度较高。
近年来产业结构虽有所改善,但特色经济、比较优势和协作效益不明显;二是各旗区追求工业自成体系,导致鄂尔多斯市低层次、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工业产品结构相似,产业结构趋同,分工协作程度弱化,生产的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低。
(三)生态资源承载能力较弱,鄂尔多斯市新型工业化开始起步,技术和装备水平低、资源回收率低、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资源利用粗放的问题,加剧了资源短缺的程度,尤其是水资源的短缺,资源环境压力日益突出
据统计,目前因资源开采已造成2000万平方米的采空区空顶面积,地表塌陷面积已达30平方公里。
(四)科技支撑能力相对较弱,鄂尔多斯市在以企业为主体、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研发机构、争取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以及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从总体上看,科技、人才仍然缺乏,满足不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鄂尔多斯市每万人中只有专业技术人员303人,明显低于全国638人的比例;在全部专业技术人员中,教育、卫生、农牧林水、会计等专业技术人员占80%左右,高新材料、煤炭、电力、化工等紧缺专业技术人员仅占5%左右。科技、人才力量薄弱,相关科研机构缺乏,创新能力差,产业竞争力弱。
三、鄂尔多斯市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
与发达地区相比,鄂尔多斯市的比较优势在于资源,包括煤炭、天然气、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是赖以发展的真正基础。目前,鄂尔多斯市发展比较好的企业均是以本地资源优势为依托,引资成功或发展壮大的。因此,预计在未来10~15年期间,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调整中在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把资源密集型产业作为发展的战略产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第二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力,没有第二产业的充分发展,就没有经济健康稳定快速的增长和第三产业比重的大幅度提高;没有第二产业竞争力的迅速提升就不会有第三产业竞争力的突破。
四、鄂尔多斯市能源重化工产业转型要求
发展能源重化工产业将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环保成本高的问题。据统计,我国重工业单位产值能耗约为轻工业的4倍,如煤炭、化工、建材等产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比较多,如果不妥善处理,很容易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鄂尔多斯市工业结构调整将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处理好能源化工产品的“绝对过剩”与“相对过剩”;第二,解决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进产业升级,所以,结构调整的重点仍然是以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为重心;第三,产业结构升级与防止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解决和改善鄂尔多斯市在区域分工体系中的地位,逐渐形成优势明显的互补、分工和合作关系。
五、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措施
(一)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基地化
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集中力量打造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继续发挥资源优势,转变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延长产业链条,优化生产力布局,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继续扩大工业经济总量,调整优化结构,突出产业化、大型化、基地化,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构筑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层次较高的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面向高端,将鄂尔多斯市发展成为国际性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提高产业竞争力和辐射力,实现产业协调快速发展和合理布局。
(二)延伸产业链
发挥鄂尔多斯市的资源优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延伸产业链。在项目选择上,坚持大规模、高起点,发挥后发优势,走技术跨越的路子,新上的项目要有经济规模,其技术和技术装备水平要一步达到国际、国内的先进水平。在发展主体上,要坚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走大产业的路子,不断提升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在空间布局上,要走基地化、园区化的路子,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程度,降低产业发展成本。在产业形态上,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子,实现资源永续利用。
(三)实现产品多元化、新型化,大力发展非煤产业
坚持以产业多元化为发展方向,多向延伸,扩张优势,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扩展经济增长空间。加快现有产业的新型化发展。巩固和增强“大煤炭、大煤电、大化工、大循环”的发展基础,加快煤电、建材、冶金、纺织产业的集群,进一步提高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充分利用鄂尔多斯市重化工业发展潜力大、项目相对集中、配套发展前景广阔的新优势,把引进一批资源精深加工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大力发展煤化工及其下游产品加工业,由采掘业向加工业、粗加工向深加工和精细加工发展,充分发挥煤化工前导和后续产业在解决就业、推动技术创新和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突出作用。
推动非煤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以亿利、伊泰药业、蒙西新型建材为基础,抓好生物制药、新型材料、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华泰汽车制造、康巴什新区百万台发动机项目为基础,发展壮大汽车制造产业。力争在采掘设备、备品备件及消耗品制造项目引进方面取得突破,发展机械制造业,创造多产业、多门类、多领域的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从鄂尔多斯市区域特点和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做大服务总量,突出发展大旅游、大文化、大运输,使三大产业成为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力量。着力构建地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发展重点突出、总体实力增强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四)积极争取资金,加强项目管理
完善规划体系,加强规划之间的衔接,平衡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要素,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项目布局要体现集中发展战略,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对影响项目进度的突出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加强同水利、土地、环保等部门的协调,完善项目实施所需各项相关支持性文件,推进煤矿、电厂、煤化工等对鄂尔多斯市经济影响重大的项目的落地实施,及时捕捉国家投资导向和投资信息,积极争取各类建设资金,并合理安排资金投向。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荐阅读:
临高县农业产业结构及优化配置06-01
产业转型农民工如何升级06-26
泸溪县工业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调查与思考07-05
中国产业结构论文10-1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07-07
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功能定位 企业战略06-03
宁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2-11
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工作总结12-1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结构优化09-2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价值选择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