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的语言教案(精选8篇)
女节教案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熟悉幼儿园环境
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游园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幼儿园的环境,减少对幼儿园的陌生感。
2、培养幼儿喜欢上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准备:
活动前联系好活动场地;本班活动室、户外大型玩具、食堂、门卫等,与工作人员联系。
活动过程:
1、用简短的语言引起幼儿游园的兴趣。
欢迎小朋友来到幼儿园,我们的幼
儿园可有趣了,有许多鲜花,有可爱的娃娃,有漂亮的图画,还有儿童乐园,美食园,还有游戏室。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去玩玩?
2、带幼儿游园,引导幼儿注意幼儿园美丽的环境,引发幼儿游园的兴趣。
教师带幼儿来到户外场地,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内美丽的环境。
教师带幼儿来到食堂,引导幼儿向食堂的叔叔阿姨问好。
教师带幼儿回到活动室,分组进行游戏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加。
3、教师小结。
今天你们高兴吗?我们看到了一个漂亮的幼儿园。我们的幼儿园真好玩,有好多好玩的玩具,还有好多好吃的东西,以后你们还会认识好多新朋友、学到很多本领,你们一定会喜欢上幼儿园的活动反思:
孩子年龄小,离开自己的父母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中,难免会产生
紧张、不安甚至焦虑的情绪。不想上幼儿园,为了能尽快让还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减少对幼儿园的陌生感,消除紧张情绪,我们组织还参观幼儿园环境,初步了解幼儿园的一些人员与工作,并与他们问好,让孩子们感受到幼儿园处处都存在着温暖。能更喜欢上幼儿园。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熟悉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熟悉幼儿园环境 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游园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幼儿园的环境,减少对幼儿园的陌生感。
2、培养幼儿喜欢上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准备:
活动前联系好活动场地;本班活动室、户外大型玩具、食堂、门卫等,与工作人员联系。
活动过程:
1、用简短的语言引起幼儿游园的兴趣。
欢迎小朋友来到幼儿园,我们的幼儿园可有趣了,有许多鲜花,有可爱的娃娃,有漂亮的图画,还有儿童乐园,美食园,还有游戏室。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去玩玩?
2、带幼儿游园,引导幼儿注意幼儿园美丽的环境,引发幼儿游园的兴趣。
教师带幼儿来到户外场地,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内美丽的环境。
教师带幼儿来到食堂,引导幼儿向食堂的叔叔阿姨问好。
教师带幼儿回到活动室,分组进行游戏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加。
3、教师小结。
今天你们高兴吗?我们看到了一个漂亮的幼儿园。我们的幼儿园真好玩,有好多好玩的玩具,还有好多好吃的东西,以后你们还会认识好多新朋友、学到很多本领,你们一定会喜欢上幼儿园的活动反思:
孩子年龄小,离开自己的父母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中,难免会产生紧张、不安甚至焦虑的情绪。不想上幼儿园,为了能尽快让还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减少对幼儿园的陌生感,消除紧张情绪,我们组织还参观幼儿园环境,初步了解幼儿园的一些人员与工作,并与他们问好,让孩子们感受到幼儿园处处都存在着温暖。能更喜欢上幼儿园。幼儿园小班家庭教育幼儿园真好教案
小班家庭教育教案
一.教学内容《幼儿园真好》
二.教学过程:1.让家长正确帮助孩子了解幼儿园新环境
2.让家长明确责任,认真对待孩子入园的各种情况。
3.家长能帮助孩子实现由家庭向幼儿园生活的自然衔接和平稳过渡。
三.教学过程
1.案例导入:见教材p5
案例中,贝贝刚上幼儿园大哭不止,胆小,不敢说话,不认识厕所,不认识自己的水杯,可以感受到孩子的焦虑心情,他所做的行为和语言,都是由
陌生的幼儿园,老师,其余小朋友造成的。
2.造成孩子上幼儿园大哭的原因?
全新的环境,导致孩子焦虑失去安全感,孩子来到幼儿园面对完全陌生的的环境,尤其是当他的需要一次次得不到满足时,他感受到的是陌生,焦虑,不安全,于是只能是被迫选择等待与哭泣。
家长的入园准备不足,家长可能没有一个正确的入园准备观念,不知道入园怎样准备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家长缺乏与幼儿园老师的沟通与交流,不了解幼儿园,很难结合孩子的日常生活向孩子介绍幼儿园,介绍老师,不能帮助孩子了解幼儿园,喜欢幼儿园。
孩子入园前到幼儿园活动少,孩子入园前到幼儿园活动的时间与次数直接影响孩子对幼儿园环境的适应。
3.互动活动:家长填写幼儿园调查表p8,了解孩子对幼儿园的熟悉程度
4.如何帮助孩子了解幼儿园新环境,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正确认识孩子的入园准备,每一位家长都要知道,适应幼儿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是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
正确认识孩子入园准备过程中家长的责任与作用,每一个家长都肩负着别人不能替代的重要责任,因为家长一直是孩子依赖的对象。
了解孩子入园准备的内容。
运用恰当的方式,帮助孩子了解幼儿园的新环境。多与孩子谈谈幼儿园,多让孩子到幼儿园走一走,看一看,玩一玩。多与孩子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入园前亲子互动活动。认真对待老师的家访工作。
5.日常生活教育:家长填写大作业p12p13p14p15p16p17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吹泡泡
1、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哪里有泡泡,引起幼儿探究兴趣。
2、通过游戏活动,了解泡泡的特征。
活动准备:
1、用纸杯装肥皂水若干,吸管,有图案的盆。
2、前经验准备:在平时洗手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搓洗肥皂时发生现象。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主题——刚才你在洗手时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二、区分可吹出泡泡的肥皂水。
1、教师出示装有肥皂水和清水的杯子放在一起,提供材料,让幼儿用等感官,并通过搅拌知道两杯水不同,是什么水?
2、请幼儿介绍自己区分方法。
3、认识泡泡,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泡泡形状、大小、颜色。
三、吹泡泡
1、提供粗细不一致的管吹泡泡。
2、提供若干盆延伸活动:
1、选择有阳光地方观察泡泡,看泡泡颜色
2、教师用各类型小管吹泡泡。
活动目标:有用的垃圾
1.有废物利用的意识,对回收垃圾、给垃圾分类有兴趣。
2.养成回收垃圾的习惯,增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3.知道垃圾可以回收变成新的物品,垃圾是有用的,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活动准备:
1.认知准备:幼儿对生活中的垃圾有一定的认识,看见过垃圾场、垃圾堆。
2.材料准备:
(1)垃圾场图片,玻璃从回收到再生的图片一套,几个大篮子。
(2)每个幼儿从家里带来报纸、易拉罐、纸盒子、玻璃瓶等废旧物品(装在大篮子里)。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话题。师:什么是
垃圾?(不要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就是垃圾。)
二、观察垃圾场图片,了解垃圾的去向,知道垃圾多了的坏处。
1.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害处。
师:我们每天都要扔掉一些垃圾,地球上的垃圾越来越多。这么多的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呢?用以下这些方法来处理垃圾有什么缺点?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害处?
掩埋法:占空地,污染地下水,容易滋生老鼠、苍蝇、病菌;焚烧法:容易产生烟尘污染;积肥法:农业生产几乎都不用积肥了。
2.启发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少垃圾?
三、引导幼儿为垃圾分类。
1.出示幼儿带来的各种废旧物品,请幼儿动脑筋想一想:这些垃圾真的就没有用了吗?
(1)观察“玻璃瓶从回收到再生”的图片,悦一说废旧玻璃瓶是如何变成崭
新的玻璃制品的。
(2)讨论:废纸怎样变成新纸?旧的易拉罐怎样变成新的易拉罐?
小结:垃圾并不是非丢不可,很多垃圾还是可以再利用的。有工人叔叔专门把废旧物品收回去,重新制成新的物品。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和你在一起
活动过程:
㈠、教师带领幼儿念儿歌,可以自己设计动作,边做动作边念儿歌,教师先念一遍之后,再提问:
1、小朋友,你喜欢念儿歌吗?
2、小朋友,你喜欢交朋友吗?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都做些什么事呢?
3、我们现在请几位小朋友来介绍自己认识的新朋友。
㈡、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欣赏幼儿用书中的画面。提问:
1.小朋友,说说看画面中的小朋友正在做哪些事情呢?
2.你们喜欢做这些事情吗?会不会想和朋友一起做呢?画面中的小朋友
都很开心,你们可不可以像画面中的小朋友一样,互相友爱、开开心心地玩游戏呢?
㈢、教师将事先裁好的书面纸片给每个幼儿发一张。
提问:小朋友,你知道要怎么认识新朋友吗?如果让新朋友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会不会更加熟悉呢?
㈣、教师请幼儿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纸片上,然后贴在自己人的胸前,开始播放儿歌。提问:
1.小朋友,请大家去认识班上的其他小朋友,你觉得应该要怎么做呢?
2.小朋友认识新的朋友之后,可以怎样和新朋友一起玩呢?
㈤教师总结活动。提问:
1.因为是新学期的开始,所以适应幼儿园生活和认识新朋友是很重要的,今天,小朋友有没有认识新的朋友呢?
2.请大家围成两个圈圈外圈和内圈的小朋友面对面。我们一起边念儿歌
边跳舞吧!
㈥字词句教学:学习写自己的名字。
活动评价:
1.能正确地念唱儿歌、做动作。
2.能大方地向新朋友介绍自己的名字。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儿歌,能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
2、能大方地说出自己喜欢的同学是谁。
3、愿意主动地认识班上的小朋友。
活动准备:儿歌图片一张。
图意说明:
幼儿上学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好朋友一起学习、玩游戏了!
在上这个活动前,老师可以请幼儿说说看,他都会和好朋友做哪些事情呢?
看看图,好朋友可以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的白云,可以一起聊天说笑,可以
一、创设和谐平等的氛围
小班幼儿年龄小, 即使本来在家里能说会道, 到了新环境也会因为害怕、胆怯等原因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感受, 因此, 我们教师应努力创设口语练习氛围。选择幼儿生活中的话题来作谈话的内容。如, 幼儿喜欢的动画片里的角色, 可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壮大说话的胆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使幼儿在游戏中能轻松自如地交谈。如, 在语言游戏《可爱的小动物》中, 幼儿通过对动物的颜色、形体语言描述和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等方式, 充分调动说话的积极性, 为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在一日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说”
幼儿与成人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离不开语言。语言既是人际交往的工具, 也是获得知识的媒介。幼儿每天的活动与学习都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所以,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 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如在数学教学中, 可以让幼儿描述物体的形状、大小;在艺术活动中讲解自己的作品;在语言活动中让幼儿创编诗歌、故事中设立表演角色等。我们不仅仅要在教学环节中对幼儿进行语言表达的培养, 而且要在晨间活动时让孩子说说来园路上的所见所闻;离园时让孩子说说自己一天最开心的事。这些都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另外, 教师还应多用表扬和奖励的方法。如, 对于积极发言的幼儿和有点滴进步的幼儿及时以奖励小红花、拥抱、鼓励等方式给予肯定, 以点带面刺激其他幼儿积极发言。
传统的语言教学过程中, 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教师教, 幼儿“听”, 然后模仿“说”。幼儿通过死记硬背大量儿歌、诗歌、故事等文学作品, 没有留给孩子们自己思考的空间。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应采用多样化的形式, 不单单是让幼儿具有模仿语言的能力, 还要让其具有举一反三, 会依照一些语言范例, 填换内容, 以此来提高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如, 在诗歌《秋天的画报》的教学过程中, 我在幼儿仿编环节时, 更换诗歌中的水果并出示相应的水果图片, 通过提问:“黄橙橙的梨, 还有什么水果也是黄橙橙的?”“红通通的枣, 还有什么水果是红通通的?”“金灿灿的苹果, 还有什么水果也是金灿灿的?”幼儿很快创编出了“黄橙橙的香蕉”、“红通通的石榴”、“金灿灿的柠檬”……孩子们积极踊跃说出了他们知道的水果, 通过让幼儿进行仿编活动, 既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 同时也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关注个体个别指导
小班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和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 认识能力与语言表达水平是很不相同的。有的幼儿对新的环境、教师、伙伴发生兴趣, 善于与人交谈, 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反之有的幼儿产生胆怯变得不爱说话, 更无法说清自己的意思。所以我们要掌握各个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差异情况, 做好个别工作, 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不爱说话或以点头、摇头代替说话的幼儿, 我们要主动亲近和关心他们, 有意识地与他们交谈, 解除他们说话的顾虑, 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 鼓励他们大胆说话, 通过多说多练, 使他们逐渐习惯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如, 我会走过去蹲下轻轻地对他说:“告诉我今天和小朋友玩得开心吗?”“为什么不玩你喜欢的玩具?”“今天的饭菜你喜欢吃吗?”“有没有开心的事要对老师说吗?”
四、整合各领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发展密切相关。因此, 通过各领域之间互相渗透的教育是发展幼儿语言的主要途径, 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经验, 为幼儿语言的发展提供条件。如讲故事时, 我不仅让孩子听故事、回答问题, 还用故事表演、将短小的故事创编成歌曲等手段, 加深幼儿对故事的记忆与理解, 调动了每位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象性, 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增强。
一、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感染幼儿,事半功倍
幼儿每天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幼儿园里,老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学习,模仿的榜样,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幼儿都会理解记忆并进行讲述。比如:每天来园,老师对孩子和家长礼貌地问好“xxx小朋友早上好!”并蹲下拥抱孩子,幼儿也能回应老师甜甜的问候“老师早上好。”做早操时,我会说:“太阳眯眯笑,我们起得早,开起小火车,我们一起做早操。”午餐时,我会说:“饭菜喷喷香,我呀想吃了。小手洗洗好,吃呀吃得饱。”午睡时,我会说:“小宝宝,要睡觉,眼睛闭闭好……”在老师的语言熏染下,小班幼儿具有惊人的语言接受能力,语言的积极性高,模仿性超强,很快就学会了。
二、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幼儿的词汇
小班的幼儿特别喜欢听故事,我将《老虎拔牙》、《拔萝卜》、《小熊生病了》等通熟易懂,形象生动的故事,在和幼儿讲述的时候,绘声绘色,并运用形体和夸张的语气引起幼儿兴趣,幼儿在熟记的同时就能复述出故事情节,学习的也很轻松,故事中的词汇,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而较难掌握的词语通过老师不断的巩固讲述,幼儿慢慢就记住了,在平时的讲述时就能灵活运用,从而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与幼儿生活实际相吻合,易于幼儿表述的内容,设计用“唱歌”、欢迎“小客人”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尔后,幼儿手拿指偶跟着老师学讲故事,由浅入深反复讲述,幼儿的语言就会丰富多彩起来。
三、充分利用家庭环境,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
幼儿每天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家长在接幼儿回家的路上,可以问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开心吗?都学了哪些本领?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今天做了老师的小帮手,很棒哦!”等等,通过一问一答,大大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家长也可以让幼儿做小老师,把幼儿在幼儿园游戏、学习、生活等场景让幼儿复述出来,家长培养幼儿讲述的同时一定要纠正孩子的词句,这样,在下次,幼儿的语言就会有更大的进步,不会出现同样的错误。平时孩子在家的时候,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水平,设计一些亲子游戏,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述,这样,在理解游戏的同时也提高了表达的能力。幼儿经常和父母亲出外游玩,一方面开阔眼界,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的一种理想手段。
四、从绘本阅读中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颜色鲜艳的绘本幼儿都比较喜欢,绘本里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孩子们在读的同时学会了许多优美的语句和词汇,丰富了幼儿的词汇量,孩子平时喜欢做动作,常常动作伴随语言,补充语言,这样,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就会更丰富,更形象一些。例如:在阅读绘本《饥饿的狐狸》时,老师可以提问孩子:“饥饿是什么意思?用动作怎么体现?你能用饥饿说一句话吗?绘本《贪心的狗》是幼儿很喜欢的读本,很多幼儿不仅能绘声绘色的讲述,还能表演的惟妙惟肖!”还可以提一些更细致的问题,让孩子说出来,加深印象,这样,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也提高了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
五、老师的提问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
老师在课堂组织活动时,提问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通过询问、启发幼儿,在幼儿回答出来时,老师都要做出积极的反馈,如点头、微笑、语言肯定和赞扬,这种正强化可以鼓舞幼儿大胆地表述。小班有位小朋友叫周哲勋,胆小,内向,不善于和同伴交流,有次做游戏时提问,他轻轻回答对了问题,我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并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他,从那之后,每次回答问题他都很积极,语言表达能力飞速发展,性格也开朗了许多,现在是班上的故事大王了!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起着引导、启发、询问、建议的作用,而幼儿是观察,模仿,学习,灵活运用语言表述,有了一定语言接受力,表达力,幼儿才能学习更多的知识,生活中与人交往,表达愿望和想法,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意图等都离不开语言,如果语言贫乏空洞,不会与他人沟通,一个缺乏语言能力的人是很难在未来社会获得良好发展,终将会被社会淘汰。因此,从小班就开始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1.看图学说短句:小鱼在水里游,小鸟在天空中飞,小兔在草地上蹦蹦跳跳。
2.在学说短语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进行发散性思维。
3.培养幼儿大胆在同伴和老师面前讲话的能力,要求声音响亮,吐字清楚。
活动准备:
图片一副(板书)(小动物是可活动的卡片)。
小鸟。小鱼。小兔头饰各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请幼儿真观察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出示背景图,请幼儿仔细看图上有什么,启发幼儿说出图上有:大叔。草地。一条大河。天空中幼云朵。
二、学说短句:你们看谁到这么美的地方来玩了,逐一出示小动物。
1.出示小鸟,老师做飞的动作,将小鸟卡片放在“天空”上,请幼儿说出“小鸟在天
空中飞”,并一起学小鸟飞的动作。
2.出示小白兔卡片,老师:做蹦跳动作,将小兔放在草地上,请小朋友学说“小兔在草地上蹦跳”,并一起学小兔蹦蹦跳跳的动作。
3.请小朋友想一想,还有那些小动物会在天空中飞?会在草地上走。跑?会在水中游?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请小朋友把自己想到的讲述出来,对讲得好的幼儿给以鼓励,对讲的不正确的幼儿给以帮助,并要求全体幼儿学说个别幼儿想出来的短句。语言
4.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种头饰,戴好。
老实说:小鱼在水里游,戴小鱼头饰的幼儿出来做游的动作。
老实说:小鸟在天空中飞,戴小鸟头饰的幼儿出来做飞的动作。
老实说:小兔在草地上蹦跳,戴小兔头饰的幼儿出来做蹦跳的动作。
在做动作的同时学说短句。
1.熟悉儿歌内容,能跟教师一起念儿歌。
2.能在集体面前大声的说出自己的名字。
3.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愿意在集体面前说话。活动准备:
1.请幼儿带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衣物等。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念儿歌并做动作。
(1)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动一动,“小手小小,小脚小小„„”
(2)你们的手和我的手比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3)你们的脚和我的脚比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2.带领幼儿一起看幼儿用书。
教师:
(1)谁能说说看,图片上的人谁比较大?谁比较小呢?
(2)图片上的小女孩看起来很开心,她拿的小衣服是给谁穿的呢?照片里的小宝宝是谁?你怎么知道的?小宝宝和小女孩谁能穿下这衣服呢?为什么?
3.教师出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让幼儿猜一猜。
教师:
(1)大家一起猜猜看,照片上的人是谁?
(2)这张是老师小时候的照片.(3)我好想知道每一位小朋友的名字,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的名字.4.请幼儿轮流上台拿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衣物,在教师的引导下做自我介绍。
5.教师小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好多新的同学,你们开心吗?你能说出你认识的好朋友的名字吗?
(2)我邀请第一位说出好朋友名字的宝宝和我一起带领大家读儿歌。
6.教师教读儿歌。
7.请学会儿歌的小朋友上台诵读。
8.认字:小,大。
结束部分:鼓励幼儿回家读儿歌给家长听。
(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的儿歌好听吗?小朋友把学会的儿歌回家 念给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好吗?)
活动名称:生日礼物 活动目标:
1.学习围绕生日礼物谈话,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意思。
2.尝试用大大的,圆圆的,红红的来形容物品的特征。
3.喜欢听故事,乐意与教师同伴交流。活动准备:
1.娃娃布偶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神秘箱。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生日礼物》,当讲到大大的,红红的,圆圆的时候用比较夸张的口吻说出,引起幼儿的注意。
(1)妈妈说要给萍萍的礼物是什么样子的?
(2)爸爸说要给萍萍的礼物是什么样子的?
(3)爷爷说要给萍萍的礼物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拿出娃娃布偶和神秘箱,扮演娃娃布偶说:我是萍萍,今天是我的生日,而后,教师把萍萍放在神秘箱旁,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
(1)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萍萍的生日礼物究竟是什么?
(2)我们一起看看画中的萍萍,她想到了什么礼物呢?
3.教师带领幼儿唱《生日快乐》歌,并打开神秘箱。
教师:
(1)今天是萍萍的生日,我们一起为萍萍唱生日快乐歌吧!
(2)和孩子一起数,1,2,3,我们一起看看萍萍的生日礼物吧!
4.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生日是什么?用开放性的问题提问,聆听幼儿们的各种回应。
(1)你知道什么是生日吗?
(2)今年生日,你最想要的生日礼物是什么?
结束部分:请幼儿排队入厕。
活动名称:玩具展览会 活动目标:
1.认识玩具的外表特征。
2.学习聆听他人的发言,了解分享玩具的相关细节。
3.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玩具。活动准备:
1.请幼儿每人带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
2.在教师布置一个玩具展览区。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参观玩具展览区,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
今天是我们班的玩具大集合,这些玩具都是小朋友心爱的宝贝哦,它们每天陪小朋友玩,你们喜欢玩具吗?
2.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玩具。
教师:
(1)每到一个玩具面前时,教师就请玩具的主人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玩具。(这个玩具是什么颜色呢?这是什么形状啊?是谁送给你的?)
(2)请玩具的住人示范玩具的玩法。
3.教师鼓励幼儿幼儿愿意和大家分享玩具的行为表现,病强调爱护玩具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
(1)大家都好棒呀,愿意和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
(2)小朋友们想想,要想玩别人的玩具,该怎么做?小朋友要记住,想要玩别人的玩具时,要说:我想借你你的玩具玩会,可以吗?住人同意了才能拿走,可不能抢玩具哦!
(3)当我们玩别人的玩具,一定要保护的好好的,玩完了以后讲玩具还给主人。
4.让幼儿和同伴共同分享带来的玩具。
活动名称:快乐上幼儿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说出图画中的动物。
2.加深对动物以及幼儿园活动的认识。
3.学习大胆清晰的说话。活动准备:
1.故事动画DVD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早晨是如何来幼儿园的,并且用动作增加趣味性,引起幼儿的注意,由此将幼儿带入阅读活动。
教师:
(1)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小朋友是怎么来到幼儿园的呢?老师今天是骑自行车来到幼儿园的.(2)小朋友也来说说看。(教师邀请几位幼儿说一说,并在旁边重复,配合动作,如走路,坐车,骑自行车等,引起幼儿的兴趣可边说边做动作。)
(3)这么多方法可以让我们来到幼儿园,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乌龟是怎么去上幼儿园的?
2.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看图说话。
教师:
(1)小乌龟抬头看见了谁?
(2)小乌龟和小鸟说了什么?
(3)后来,小乌龟还看见了谁?它们见面说了什么?
(4)平常早上起床后,见到爸爸妈妈,我们也都会说声什么呢?„„从家到幼儿园的路上,看到邻居,小朋友,老师的时候,说声:早上好!这样的小朋友不但是有礼貌的孩子,也会让大家都很开心哦!
(5)哇,小乌龟遇见了许多动物朋友,小乌龟最先看到的是谁?后来呢?还有呢?
3.教师引导幼儿逐步看图并讨论画面中的小动物都在做什么?
教师:
(1)这些游戏,小朋友有玩过吗?你最喜欢哪一个呢?
(2)谁能告诉老师,玩游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做游戏是有规则的。守规则的小朋友才能玩的很开心,而且不会受伤,大家才会跟你一起玩哦!
4.教师小结:
(1)图中的小动物是怎么上幼儿园的?
(2)哪些小朋友到幼儿园的方法是跟小动物一样的?请小朋友举起手,让大家看看?。
(3)那谁和小动物不一样呢? 说一说你们是怎么上幼儿园的,而且还要配上动作哦!(请小朋友们一同上台演演看吧!)
活动名称:小叶子的话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并能欣赏作品的意境。
2.学习用朗诵儿歌。
3.感受儿歌中的欢乐情趣。活动准备:
1.观察过秋天的落叶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字卡,CD。活动过程:
1.教师
(1)妈妈说要给萍萍的礼物是什么样子的?
(2)爸爸说要给萍萍的礼物是什么样子的?
(3)爷爷说要给萍萍的礼物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拿出娃娃布偶和神秘箱,扮演娃娃布偶说:我是萍萍,今天是我的生日,而后,教师把萍萍放在神秘箱旁,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
(1)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萍萍的生日礼物究竟是什么?
(2)我们一起看看画中的萍萍,她想到了什么礼物呢?
3.教师带领幼儿唱《生日快乐》歌,并打开神秘箱。
教师:
(1)今天是萍萍的生日,我们一起为萍萍唱生日快乐歌吧!
(2)和孩子一起数,1,2,3,我们一起看看萍萍的生日礼物吧!
4.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生日是什么?用开放性的问题提问,聆听幼儿们的各种回应。
(1)你知道什么是生日吗?
(2)今年生日,你最想要的生日礼物是什么?
结束部分:请幼儿排队入厕。
活动名称:小叶子的好朋友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讲述对花的观察结果。
2.乐意参与集体活动和游戏。
3.感知花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选择户外可观察到花的环境(如:公 园、幼儿园附近社区绿地)。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进行团体活动。
1.(教师可轻松地带出《小叶子的话》儿歌,让幼儿自由地跟唱)
我们认识了小叶子,今天我们要来这里认识小叶子的好朋友。小叶子有哪些好
朋友呢?
2.我们一起看看,公园里哪些是小叶子的好朋友啊?
3.我们去认识花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情才不会让花儿们受伤
呢?(提醒幼儿找花时要轻轻 地,不要碰坏了这些美丽的花)
4.也要提醒小朋友,有的花身上长了尖尖的刺,不要弄伤自己!
(二)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活动,并鼓励幼儿观察秋天花园里的什么花开了。
1.教师可先进行引导教学,进行花的巡礼,概述每一种花的名称。
2.请小朋友一起去找一找,看一看花园里有哪些美丽的花? 看一看花的形状、花的颜色,闻一闻花的味道等。
(三)教师将幼儿集合坐在草地上,进行观察的分享活动。
1.小朋友们刚刚看到哪些花呢?
2.哪一位小朋友能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如:花的颜色、形状以及
味道)
3.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花。
(四)师幼一同进行游戏:看谁找得快。
教师说出一种花的特征,请幼儿迅速找到,并大声说出“我找到X X 花了!”(提醒幼儿找花时要轻轻地,不要碰坏了这些美丽的花)
1.像鸡冠一样的花叫鸡冠花。请小朋友找一找,有什么颜色的鸡冠花?(幼儿自由找,并讲述结果)
2.红红的,像一串串鞭炮一样的花叫一串红。请小朋友找一找一串红在哪里。(幼儿可指出自己找到的一串红)
3.花瓣又细又长,一条一条的,花的形状是圆圆的,这种花叫菊花。请小朋友说一说看到了哪些颜色的菊花。(红的、黄的、紫的、白的……)
4.找一找你最喜爱的一种花,说出它的名字。(幼儿自由寻找,并与小朋友相互交流)
活动名称:水果屋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文学作品的趣味性。
2、加深对各种水果的认识。
3、乐意在实践活动中说一说,做一做。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各种水果,熊妈妈和熊宝宝头饰。活动过程:
一、游戏:摘水果、运水果。1.美丽的秋天到了,果园里都结满了水果。果园里都有些什么水果呀? 2我们一起来摘水果吧!摘苹果、摘鸭梨、摘香蕉,瞧!还有什么水果呀?(葡萄)葡萄是什么颜色的?(紫色的)我们一起来摘紫色的葡萄。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边观察图片边欣赏故事。
1.熊妈妈的果园里结满了哪些水果?(说出水果的颜色)2.熊妈妈和熊宝宝在干什么?(摘水果)3.我们一起跟熊妈妈和熊宝宝来摘水果。(做摘的动作,边摘边说:摘了一个又一个,摘了一个又一个)
4.看,水果把屋子都怎么样了?(塞的满满的,做塞的动作)熊妈妈和熊宝宝没地方住,只好住在外面了。天黑了,好冷!熊妈妈和熊宝宝冻的睡不着觉,怎么办呢?熊妈妈和熊宝宝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用水果盖间大房子)5.我们看看熊妈妈和熊宝宝的水果屋是怎么做的呀?(用西瓜做墙,用苹果做屋顶,用梨和葡萄做门窗。)美丽的水果屋盖好了。
三、师幼共同讲述故事。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我们刚才摘了很多水果,我们有这么多的水果可以干什么呀?(可以以卖水果、可以搭水果屋······)
活动名称:小叶子的旅行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及画面的内容。
2、初步感受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感历程,体验母子愉快交流的情感。
3、喜欢听故事,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感兴趣。
活动准备:故事挂图,DVD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故事导入,(配合故事光盘)引导幼儿感受故事情节。教师说故事的同时,页要切入幼儿生活体验的感受郁想法。教师提问:
1、“小叶子站在枝头,不断地看着天空,”小叶子看到了什么?他在想什么?
2、小叶子想要去旅行,去看看美丽的世界,美丽的世界有什么啊?
3、妈妈告诉小叶子:“快起来动一动,多喝水,多晒太阳。”为什么需要这样呢?
4、长大的小叶子有哪些变化呢?
5、教师可借故事挂图逐步描述与提问。小叶子如何旅行呢?他遇到可哪些事?有谁帮他的忙呢?他的心情如何呢?
6、想一想,小朋友现在都是小叶子,遇到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7、小叶子最后最想去哪里呢?为什么?
8、听完“小叶子的旅行”后,你们想说些什么吗?
二、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1、教师提问:你们最想要去哪些地方?看什么?吃什么?玩什么呢?要怎么去呢?会遇到哪些事情?什么东西呢?
2、引导幼儿和旁边的小朋友进行讨论。
3、集体交流。
活动名称:我家附近的商店 活动目标:
1.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图片。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通过调查表介绍自己的社区。
3.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兴趣。活动准备:
1.幼儿调查表(我居住的社区,社区里有些什么设施)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讨论幼儿用书中的画面内容,引发幼儿生活经验的联想。
教师:
(1)看一看画面,请大家说一说这上面有那些商店,你们去过这些商店吗?
(2)这些商店与你们家的附近的商店一样吗?
2.教师请幼儿通过自制的社区调查表,轮流介绍自己所在的社区。
教师:
(1)请小朋友找到自己的社区调查表,这两天,每一位小朋友都在做 社区小记者的工作吗?
(2)现在由XX小记者为我们报道:你家住哪个小区?小区有什么?有哪些商店?他们要那些东西?
(3)在社区里,小朋友最熟悉哪些人?最喜欢去哪里?
3.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比较社区之间的差异性和相识性。
教师:
(1)哇,我们社区的小记者都好棒啊!听了这么多介绍,有没有小记者可以告诉我们,这些社区中,有哪些很像?有哪些地方不太一样?
(2)哪些公共设施与商店您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为什么?
(3)小朋友最喜欢哪些商店和公共设施?为什么?
4.教师和幼儿再次回到幼儿用书的画面内容进行讨论.。教师可利用前述的桃林内容,引导幼儿构思创作其他的商店的代表符号。
5.结束部分:请幼儿排队入厕。
活动名称:做几个摇篮好
活动目标::
1、能用口头语言讲述图画的主要内容,积极参与到做几个摇篮好的情景中。
2、对文字感兴趣,能在老师的帮助数数、找找、说说进行数与量的匹配并认念数字.。
3、喜欢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知道同伴间应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1、4只摇篮图卡,一个宝宝,数字卡1——5。
2、大图片一套,小图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1、出示摇篮,帮助孩子理解一一对应的关系,知道一个摇篮睡一个娃娃。
教师:(瞧!宝宝们知道这是什么呀?(摇篮)谁会睡在摇篮中呀?(小宝宝)那一只摇篮可以睡几个宝宝呀?(一个摇篮睡一个宝宝,请几个孩子说说,并说完整。)
2、通过引导幼儿读书的方式,讨论故事内容,了解学习主题。(教师一边进行提问,并与幼儿共同讨论)
(1)(出示图一)看这是谁呀?(兔妈妈)谁来学学兔妈妈的样子?(请孩子学一学)咦,兔妈妈怎么啦?(大肚子了要生宝宝啦。)猜猜这么大的肚皮会有几个兔宝宝呀?(请幼儿猜测)这么多的宝宝,该做几个摇篮好呢?为什么?(如说做一个,请孩子说清为什么做一个……)
(2)可是兔爸爸不知道兔妈妈会生几个娃娃,该做几个摇篮好呢?他呀去请他的好邻居牛妈妈和羊妈妈帮忙。谁知道牛妈妈说做几个摇篮呀?(在幼儿说的过程中出示数卡。)
那羊妈妈又说做几个摇篮好呢?(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出示数卡。)
(3)牛妈妈说做一个摇篮,羊妈妈说做两个摇篮,到底该做几个呀?看兔爸爸请谁来帮忙啦?(猴大叔)出示三只摇篮,猴大叔帮忙做了几个摇篮呀?谁来数数看?(出示三只摇篮,数数、说说,感知数量,并请幼儿从数字3、4、5中找出所表示的数量。)
(4)三只摇篮刚准备好,兔妈妈要生娃娃啦,哎呀!兔妈妈生了几个娃娃呀?(出示五个娃娃,请孩子数数、说说,)五个兔娃娃,要几个摇篮呀?这可怎么办呀?兔爸爸的摇篮够吗?该怎么办呀?(牛妈妈、羊妈妈来帮忙啦。)
3、再次阅读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
(1)这个故事有趣吧!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几个摇篮好?》那到底该做几个摇篮呢?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说说这个故事。(师幼共同阅读这个故事。)兔爸爸到底该做几个摇篮呀?(请幼儿说说,知道一个娃娃一只摇篮,五个娃娃五只摇篮。)
(2)小结:(提醒幼儿邻居间,朋友间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兔爸爸遇到困难的时候怎么办?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想一想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需要家人或是周围人的帮助?那你们会不会帮助别人呢?
4、自主阅读。
(呀,老师还给小朋友准备了小图书,让我们请请把他请出来,一幅幅图边看边讲,好吗?)
活动名称:我身边的好邻居
活动目标:
1.认识自己家周边的邻居。
2.能运用社交语言与邻居进行互动。
3.了解人际间相互帮忙的重要性。活动准备:
好邻居签名单(教师自制,幼儿没人一份,请家长协助拜访邻居并完成签名单子)
活动过程:
1.教师:
(1)故事《做几个摇篮好》里的兔妈妈生了5个宝宝,有谁送摇篮
来帮忙呢?牛妈妈,羊妈妈与兔妈妈,图爸爸是什么关系啊?为什么回来帮忙
呢?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调查结果:你认识的好邻居是谁?你们在一
起做了些什么?你们会互相拜访吗?
(教师客情每位幼儿拿出自己的调查单子,一一介绍!)
2.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好邻居的行为有哪些?
活动名称:不爱洗盘子的邻居 活动目标:
1、能看懂画面中的内容,感受故事中的有趣情节。
2、喜欢参与语言活动,能够安静的聆听。
3、能在同伴面前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故事角色的装扮道具,如:老先生的装扮、厨师帽。
2、各种蛋糕图卡
活动过程:
一、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引导方式,让幼儿进入主题的讨论。
教师:老先生拿着什么东西呢?他要做什么啊?这是什么口味的蛋糕呢?还有什么口味的呢?
二、教师让幼儿观察书上的图画内容,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
1、老先生总是少做一件事,是什么事呢?图画中,堆积了很多东西,是什么啊?
2、哇!老先生又想要做蛋糕了,他看起来很烦恼,怎么办呢?老先生还可以利用什么来烤蛋糕?
3、后来谁帮助了老先生?为什么老先生又可以动手做好吃的蛋糕了呢?
4、除了故事里的方法之外,大家帮老先生想一想,还有什么好方法呢?
5、老先生如何表达自己的感谢呢?
6、老先生的故事讲完了,小朋友喜不喜欢这个故事呢?最喜欢哪里?不喜欢哪里?
7、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如果我们的行为变成和老先生的一样,有什么后果呢?
三、故事讲完后,开始进行分组(将小朋友分为两组,每组8至9人,每组有一位老师引导),进行故事仿编的“角色扮演游戏”。教师在小组中可请小朋友们自行选择角色(蛋糕、盘子同样可以作为角色的选择),并要思考另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四、教师与幼儿共同观赏各小组的表演。
五、学习词语:市场、先生、蛋糕。
1、小朋友有没有跟着家人去过市场的经历呢?市场上通常会卖些什么呢?
2、故事中,我们称年龄较大的邻居为老先生,为什么会称为老先生呢?(先生是对他人礼貌性的称呼语,当我们知道对方的姓氏的时候,就会以姓氏加上先生,如:张先生,作为礼貌的称呼)
3、故事中,老先生最喜欢做的是什么呢?小朋友想一想制作蛋糕需要哪些材料?哪一位小朋友要主动告诉大家自己最喜欢吃什么味道的蛋糕?
活动名称:天气变冷了
活动目标:
1.理解画面内容,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正确的说出冬天天气形态和主要特征。
3.喜欢参与语言活动,能够安静的聆听别人说故事。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等的长条纸。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神秘箱。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故事图卡,以提问的引导方式与幼儿共同讨论故事内容。
(1)小兔子要外出了,它看到外面的景物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什么季节?感觉 会怎么样?
(2)小兔都装扮好了,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小兔子看起来都装备齐全了,为什么它还不出门呢?他它想到了什么?
(3)小兔子在找什么呢?出门的时候小兔子戴的帽子是什么呢?
(4)小兔子还可以怎么做?有什么可以当小兔子的帽子呢?
(5)小兔子告诉我,他喜欢线条的袜子,小朋友累帮帮忙,看谁画的袜子是他租喜欢的?
2.教师利用看图说话的方式引出冬天来了。接着带领幼儿到户外进行观察。
教师:
(1)小兔子已经出门了,我们也到户外去看一看,冬天外面的景色有哪些地方不一样。
(2)人们身上穿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
(3)小树,小草怎么了?河里的水怎么样了?
(4)北风呼呼的吹在脸上,感觉怎么样呢?下雪的时候,屋顶,地上是什么颜色呢?街道是什么颜色呢?
3.教师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引导幼儿讨论并学习.教师:
(1)小兔子出门穿什么呢?
(2)小朋友现在身上穿着什么?
(3)小朋友在户外看到大家都是怎么穿的呢?
(4)小朋友,小兔子把什么当作他的帽子啊?我们会把什么带在头上呢?
(5)冬天有哪些御寒的方式?
4.回到幼儿园后,教师请幼儿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画下来,病讲述自己看到的冬天。
活动名称:小雪花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普通话诵读儿歌。
2、知道雪花的特征,如:外形像棉絮,遇热会变成水珠等。
3、体验冬天雪花飘落,小雪花在幼儿手中融化的愉快。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家长需先带幼儿观察下雪的景象(生活中、电视里等)。
2、纸片材料(制作小雪花片)。
3、冬天下雪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朗诵儿歌“小雪花”并与幼儿一同讨论内容。
1.教师先轻声诵读儿歌,第二遍引导幼儿自由地跟着诵读。
2.小朋友见过雪吗?雪是什么样的呢?
3.摸到小雪花时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呢?
(二)让幼儿观赏有关冬天下雪的 图片。教师提问:小朋友在电脑中观察到下雪天有哪些特点呢?
(三)教师引导幼儿用词语替换来改编儿歌的内容。启发幼儿大胆想像,并将想像的内容表述出来,让幼儿感受拟人化语言的美。教师提问:
1.这首儿歌叫什么名字?说了些什么?
2.宝宝见了伸手捉,捉住了会变成什么呢?
3.小朋友,你们会怎么样欢迎小雪花到地上来做客?
4.还有谁会欢迎小雪花到地上来做客?是如何欢迎的呢?
(四)教师配上音乐,并请小朋友制作小雪花,抛撒纸做的雪花,引导幼儿惑情地诵读儿歌。
1.哪些小朋友想要成为小雪花天使呢?那么……雪花片在哪儿呢?我们一同来制作雪花片,请将白色纸张撕成小纸片,要努力撕成小小块、小小片,那才像雪花片喔!
2.小雪花天使会唱好听的儿歌,还会撒下许多小雪花呢!
3.(教师提醒幼儿朗诵时注意语气的变化)小雪花天使们,我们一同来诵读儿歌,唱出好听的声音,还要记得撒下小雪花,让教室里也有下雪天喔!
活动名称:漂亮的雪人朋友 活动目标:
1、能看懂图片的大意,正确说出是在什么季节。
2、正确说出胡子、犄角、尾巴、羽毛等名称。
3、能在同伴面前大胆发言,能边看书边讲故事,培养孩子大胆讲述的能力。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挂图,CD
2.空白的雪人大图卡 活动过程:
1.教师以雪人为主线,引导幼儿共同讨论。
教师:
(1)小朋友,你们谁见过雪人?你见过的小雪人是什么样子的?
(2)雪人是怎么做的呢?需要哪些材料?
(3)他的身体是由什么形状构成的?
2.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幼儿书中的内容。
(1)宝宝在雪地中堆了一个雪人,宝宝以便堆雪人一边高兴的唱着:圆圆的脑袋,大肚皮,白胖的脸蛋笑嘻嘻。
(2)还有哪些小动物一起玩了做雪人的游戏呢?
(3)老师问每一个问题时,都会请一位小帮手画上答案。
(4)小猫在雪人身上做了什么?小狗在雪人身上做了什么?小羊在雪人身上做了什么?小鸟在雪人身上做了什么?
3.大家终于完成了漂亮的雪人,你们觉得怎么样?为什么?
4.教师小结:每个人对漂亮的想法都不一样,故事中打的小动物也不例外,所以每个小朋友都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好吗?
活动名称:过年啦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了解“过年”的传说。
2、知道“过年”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过年”时人们之间要互相拜年,学说简单的祝福话和拜年动作。
3、感受“过年”喜庆气氛,激发过年的愿望。
活动准备:
“年兽”的故事课件、将教室布置成过年的喜庆气氛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导入活动。
1、出示“年”的图片,请幼儿观察。
2、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并请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二、看课件“年兽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看VCD“年兽的故事”。
2、提出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年是什么?”
“年最怕什么?”
“人们想出了什么办法赶走了年?”
3、引导幼儿讨论过年时,人们要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①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过年时,亲戚朋友之间要互相做什么事情?”
“拜年时要做什么动作?”
“拜年时要说些什么呢?”
4.教师小结:
过年时,人们之间要互相拜年。拜年时要说一些吉祥的祝福的话,比
如:见到爷爷奶奶要说“祝您身体健康”;见到叔叔阿姨可以说“恭喜发财”“祝您万事如意”;见到小朋友可以说“祝你越来越漂亮越来越聪明”等等。
三、和幼儿一起玩音乐游戏“恭喜恭喜”。
幼儿边唱歌边找朋友,当歌曲唱完后要向好朋友说一句吉祥祝福的话。
四、结束活动。
活动名称:老鼠嫁女 活动目标:
1、通过老鼠嫁女的热闹场面,让幼儿感受民间婚礼喜洋洋的气氛。
2、喜欢阅读,尝试用口头语言讲述画面内容,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
老鼠头饰; 新娘头巾衣服、新浪花; 媒婆、鼠妈妈手绢;花轿;鞭炮;
喜字;音乐;魔术棒 活动过程:
1、幼儿表演老鼠婚礼,初步感受民间婚礼喜洋洋的气氛
迎亲入场(背景音乐:百鸟朝凤)
提问:(1)小老鼠们,你们刚才在做什么?
(2)这只老鼠的衣服和小老鼠们的有什么不一样?
(3)这只老鼠新娘和我们见过的新娘有什么不一样?
(4)老鼠姑娘要出嫁,大家都很高兴,你们是老做什么的呢?
(5)我的姑娘要出嫁别人家过新的生活了,心里很高兴,可是我还是舍不得。
2、初步观察图片,幼儿进一步感受民间婚礼,理解画面主要内容
(1)请小老鼠们仔细观察这是什么?
(2)请小老鼠们仔细观察图片上有什么?
谁来参加老鼠姑娘的婚礼呢?
(3)提问:请小老鼠们观察图片上有什么?
(4)提问:小老鼠们观察到了什么?
3、再次观察图片,幼儿是讲述画面主要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个别幼儿讲述。
1.通过阅读和表述,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美术作品《酸奶瓶》的添画,培养与锻炼幼儿的组合能力,促进幼儿组合想像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1.材料:酸奶瓶图片、画笔、颜料、图画纸。
2.环境:布置一面墙饰DD《我让塑料酸奶瓶变成了新东西》和《我编出的新故事》,展示幼儿的作品。
3.前期经验:幼儿已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能力,班上开展过图形组合的活动。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画面上画着一个小朋友在看着一个塑料酸奶瓶。)
师:你们从这幅画上看到了什么?
幼:一个小孩。
师:还有吗?
幼:一个酸奶瓶。
师:一个小朋友在看着一个塑料酸奶瓶。他为什么这样看着酸奶瓶呢?原来他在想:我能把这个酸奶瓶变成什么呢?你们都来帮这位小朋友想想,这个塑料酸奶瓶到底可以变成什么呢?
幼儿听了没有作出回答,只是双眼看着老师。在观察了孩子们的表现后.我进行了分析:幼儿对我提出的问题没有反应,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幼儿没有理解我的问题,所以不能作出反应;一个是幼儿听明白了我的问题,但是由于没有过此方面的经验.加之思路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不能马上回答出来。针对这种现象,我调整了自己的故事讲述顺序,紧接着出示了第二幅图,为幼儿做扩思训练的铺垫。
2.教师出示第二幅图片,引发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像。(画面上画着小朋友坐上了用酸奶瓶改装成的“汽车”。)
幼:哇!变成汽车了。(幼儿看到图画,马上有了积极的反应。)
师:原来这个小朋友把酸奶瓶和车轱辘组合在一起,变成了小汽车,你们会把酸奶瓶变成什么呢?
3.请幼儿大胆地把自己的想像说出来,并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平面制作。
幼1:我想把它变成飞机。
师:你怎么就能把它变成飞机呢?
幼1:在瓶子的两边加上两个硬纸片,做成翅膀,就行了。
这是用结构组合的方法来实现的。老师与幼儿的对话,目的是帮助幼儿明确怎样才能把酸奶瓶改变成自己想像的东西。
幼2:我要把酸奶瓶做成斑马的腿。
师:要做成斑马的腿,怎么做呢?幼2:用四个瓶子,口在下面,底在上面,再安上一个身子。
师:斑马身上会有什么呢?怎么才能一看就知道是斑马呢?
幼2:加上一道黑一道白。
孩子的组合想法有些出人意料,不过.她能提出这种大胆、新颖的想法.正是我们目前培养幼儿创新能力所努力追求的效果。她的想法似乎给了其他幼儿一些启发,在后来的表述中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想法。
幼3:我想把酸奶瓶当成尖房顶。
师:什么样的房顶?房子用什么做呢?
幼3:我用盒子当房子,把瓶子放在上面当房顶。
孩子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我们在努力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如果能够鼓励幼儿用美工制作或是绘画的方法,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这样的一个成果肯定会对幼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幼4:我想把酸奶瓶做成火箭。
师:你打算怎么做火箭呢?
幼4:上面加个尖,下面加上火,就像火箭了。
师:你想得太棒了!(我为孩子的想像不由自主地欢呼起来。)
幼5:我想要用好多的瓶子,接起来当火车。
师:火车!太棒了!还要在车身上贴上……
幼5:轱辘。
幼7:我要做小人。
师:怎么就做成小人了呢?
幼7:酸奶瓶当身子,再加上头、胳膊和腿就行了。
这都是用结构组合的方法实现的。我们千万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评判幼儿的想法,正是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能够越来越清楚地体验到,只要采用适当的组合方法.就能使一个事物发生改变,变成自己想像到的许多其他事物。这种通过组合实现的思维发散,是最为可贵的。
4.利用幼儿自己制作的平面图画,鼓励幼儿运用图片进行自由组合。并根据自己的组合简单地创编并讲述故事。
当幼儿用语言表述了自己想把塑料酸奶瓶所变成的东西后,我请幼儿把自己的想像画出来。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画面。接下来我把这些图画都展示在教室的墙饰上,并鼓励幼儿把这些图片自由组合起来,创编一个故事并讲述出来。于是,有的孩子把图1、图2组合在一起讲述一个短小的故事:一个小朋友和他的妈妈一起出去玩,他们坐着飞机到了很远的地方,后来又坐着飞机回来了。有的孩子把图1、图2、图3组合在一起讲述:明明要去奶奶家,奶奶家很远,明明坐了火车,又坐了飞机才到了奶奶家,在飞机上明明看见了云彩。还有的孩子把图1、图2、图3、图4组合在一起讲述:小斑马坐着火车来到了动物园,住在漂亮的房子里,有一天还坐着火箭出国了……
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自主地进行图片的任意组合。创编出一个个故事。一个幼儿的讲述,又启发了其他幼儿的想像,开拓了思路,从而引发出更多的新组合。教师在活动中不断引导幼儿大胆地突破时空限制。并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去变换童话形象的位置,或做童话形象的重新组合。用这些再造的童话形象构造出新的童话故事。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他们的组合能力乃至其他创新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汪老师以培养幼儿创新精神为己任,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开展了《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组合与变通能力》的“十一五”课题的研究,从培养小班幼儿创新意识人手,进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篇小班语言活动设计及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思考和幼儿的表现即是她研究的一部分。活动有一些独到的地方值得大家借鉴。
首先是选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视野,既要适合幼儿当前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酸奶瓶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对故事的关注。而且故事内容简单。人物动作和物品形象突出、单纯,故事过程就是由酸奶瓶变东西,过程简单,线索清晰,又留有一定的想像空间,很适宜新小班幼儿观察、思考、想像、创新。
其次是教法。一个好的内容能否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价值,使孩子们从中获得更多的教益,教法很重要,这是需要深入细致地研究的。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到。开始的培养是艰难的,因为新小班幼儿生活经验有限,加上在理解他人语言和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方面都还比较弱等因素誊当教师提出问题希望引发幼儿主动思考和学习,并和教师展开互动时,常常得不到回应。这时,就需要教师采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启发幼儿,唤起贴近幼儿生活的已有经验,开启幼儿的思维,使他们知道如何去想像和创新。在这个活动的开始,教师并没有完整地讲述故事。而是根据培养幼儿组合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的目标出发,出示了一幅画面让幼儿观察,并提出请幼儿帮助想想“能把塑料酸奶瓶变成什么?,的问题。看到幼儿半天不语的情况,教师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尝试为幼儿搭建适宜的台阶,引发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像。第二幅图的出现。让冥思苦想不知答案却又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幼儿恍然大悟,找到了思考的路径。然而,巧妙的是,教师并没有仅让幼儿说出变成了什么,而是引导幼儿观察怎么变的,酸奶瓶是如何和其他物品组合的,让他们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就为以后幼儿有目的地想像和表达奠定了基础。这个难点的突破自然地让孩子们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大胆想像出飞机、火箭、斑马、火车等,每一次想像,教师都给予鼓励,并请幼儿说清怎样使用酸奶瓶,怎样组合等,不断地帮助幼JL明晰自己的思路,避免幼儿的想像漫无边际为幼儿展开创造活动铺路。
关键词:小班幼儿,语言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活动
小班幼儿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幼儿园语言课堂教学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和语言能力培养的主渠道, 是语言教育的主体。根据《纲要》要求, 幼儿园语言课堂教学要提供多种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环境, 以充满情趣的语言活动为平台, 帮助幼儿通过师生间、幼儿间的有效互动, 学习语言, 灵活运用自己的语言经验, 进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表现能力。
一、课堂教学目标应注重小班幼儿语言经验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 孩子真正学会了说话, 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 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 同时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因此, 小班幼儿语言课堂教学目标应遵循《规程》语言发展方面的目标, 依据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小班年龄阶段目标, 以及班级幼儿具体语言发展水平来确立。
以小班故事教学《贪吃的小猪》为例, 这是一篇绘本故事, 孩子们伴随小猪噜噜吃到、喝到的不同东西后身体发生变化的过程, 认识了几种美丽的颜色。故事情节简单, 且夸张、有趣, 小猪噜噜每吃一样东西, 身体就会发生一种变化, 这种变化很可爱、很新奇。
设定目标:
1.在猜猜想想中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领悟夸张的想象力。
2. 知道同伴讲话时要安静的倾听。
3. 尝试用简单的话讲述小猪找到的食物和身体发生的变化
这里, 从幼儿已有语言的表述能力出发, 第一课时让孩子先对故事本身的情节熟悉和巩固, 让幼儿积累经验, 为下一课时创编做准备。
二、课堂教学设计要激发小班幼儿语言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幼儿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利用这一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使教学过程充满童心、童趣, 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 激发孩子的兴趣, 提供机会让孩子有机会去说, 达到让他们“喜欢说”的目的。
1. 设计新颖的教具, 吸引幼儿的语言表达。
小班幼儿喜欢大大的、直观有趣的图像, 运用情境教学法, 有了直观体验、理解、表达就变得简单容易多了。如:故事《贪吃的小猪》活动中:“小猪噜噜吃了一个红红的大苹果。噢!脸蛋变得红扑扑的!”我演示可活动的教具, 给小猪穿上一件透明衣服, 红红的脸蛋贴在透明纸上, 好像小猪的脸蛋一下子变红了, 让孩子体验变化乐趣。接下来:“小猪噜噜走进冷饮店, 喝了一杯绿绿的凉饮料, 哇!”我暂停演示教具, 故作玄虚:“小朋友们, 你们猜猜接下来小猪会有什么变化?”根据上面的情节, 孩子们很期待下面的变化, 积极地猜测:“耳朵变绿了!”“嘴巴变绿了!”……孩子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地说出猜想。教具演示获得预期目标, 孩子们主动表达、敢表达、乐意表达, 达到了语言训练的目的。
2. 发挥教师的语言魅力, 激发幼儿的语言交往。
小班幼儿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 新颖的声音能够吸引孩子们有意注意来主动学习。我们的教学态度自始至终要和蔼可亲, 时常笑脸对幼儿, 这样会让幼儿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这样对小班孩子的语言表达会起到辅助的作用。如:我在演示教具时讲述:“小猪吃了一个蓝蓝的圆饼干, 呀!腿儿变得蓝汪汪的!”在讲到“呀!”后我故意停顿了一下, 做神秘状, 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了, 猜想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再用体态和表情很夸张说:“腿儿变得蓝汪汪的!”孩子们一下子笑了起来, 情不自禁地跟说:“呵……它腿变得蓝汪汪的了!真好玩!”教师语言情境的引导, 可激起幼儿主动模仿学习的欲望, 达到轻松训练幼儿语言能力的效果。
3. 开展游戏活动, 促进幼儿的语言学习。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 根据孩子们的特点, 教师可以运用有规则的游戏, 训练幼儿正确发音, 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的词汇。游戏的运用应根据本节课目标和内容编制, 以达到本节课的语言目标为准。如:故事《贪吃的小猪》活动最后:我拿出各种颜色的瑞士糖:“噜噜要分享它的快乐, 带来一些礼物给你们, 但它有个小要求, 当你挑选一颗糖时, 你们得用新学的词说出它是什么颜色。”请一幼儿挑选。“我挑的是红红的糖!”训练幼儿用“红红的××, 绿绿的××”形容新的实物。情感迁移, 把学到的知识尝试在生活中运用。小班游戏可多采用直观材料, 对于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儿童, 运用游戏进行重点帮助, 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强化训练, 达到巩固的目的。
三、课堂教学活动需提高小班幼儿语言能力
小班的幼儿生活经验少、语言比较贫乏, 常常因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要说的话而影响了交往活动。因此在让幼儿敢于表达自己愿望的同时还要让幼儿掌握必要的语言学习技能。
1. 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纲要》在语言领域要求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并善于倾听的人, 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运用的方式, 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因此在小班这一阶段培养儿童倾听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如:在故事《贪吃的小猪》活动中提问:“小朋友, 你们吃过什么甜甜的东西?”小班幼儿对甜食比较熟悉, 七嘴八舌说:“老师!我吃过甜甜的糖!”“我吃过甜甜的苹果!”……孩子们虽回答得很好, 但不能听清其他小朋友的回答, 只局限于自己的答案。这时我引导说:“小朋友说了很多, 现在呀!请一位小朋友告诉我, 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听他说!”这样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就安静了下来, 专注听这位小朋友的回答。
小班幼儿自制力弱, 教师还可以运用体态、眼神、手势等无声的方式暗示幼儿倾听同伴发言。对幼儿不同的意见, 教师也要倾听, 不能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幼儿讲述。教师对故事往往不能只讲一遍, 而要讲多遍, 还要注意方式的变换, 唤起幼儿倾听的积极性, 培养倾听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反复、不间断地训练。
2. 养成幼儿积极的语言交往态度。
幼儿学习语言、练习运用语言的过程必然是与多种语言内容相交往的过程, 教给孩子们的知识, 要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最后能够回归于生活, 能将活动中所学的新词新句, 运用到生活中去, 为孩子们的交际所服务。
如:在故事《贪吃的小猪》活动中, 我根据画面提问:“小朋友, 小猪找到了一个什么颜色的苹果?”幼儿说:“红颜色。”说:“对, 红红的!”小结:“小猪找到了一个红红的苹果。”再提问:“孩子们, 小猪找到一个……”幼儿受启发回答:“红红的苹果。”练习用新词形容苹果。最后我提问:“小朋友, 你们吃过其他什么红红的东西?”幼儿开始回忆思考, 积极回答:“我吃过红红的草莓!”“我吃过红红的西瓜!”……这一活动过程, 在开始时肯定幼儿回答的基础上, 顺势丰富幼儿“红红的”形容词, 并练习“红红的苹果”的词组, 当孩子们熟悉之后, 进行情感迁移, 将“红红的××”这样的词汇运用到生活中去, 为他们交际所服务。
3. 提高幼儿的语言创新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 同时也是发展其思维的过程。因此, 在的语言教学中要制造悬念, 创设猜测情境, 让幼儿看图说话、猜想故事内容, 激起幼儿思考的波澜。例如, 在《贪吃的小猪》创编活动中, 小猪接下来还会吃什么?身体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利用这样边看边猜的情境, 让幼儿说一说小猪吃的东西, 以及发生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境中幼儿清晰地理解了语言所表达的意义, 并学习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想象的故事情节。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让孩子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拓展视野, 促进思维的发展和飞跃。例如, 故事《贪吃的小猪》创编环节, 我通过电脑动画, 引导幼儿寻找小猪的食物。当画面一出来, 孩子们兴趣盎然, 打开了话匣:“看, 水果店里绿绿的葡萄”。“蔬菜超市里有紫紫的茄子、红红的西红柿。”……我借机引导, 不仅故事的内容自然生成, 而且激发了孩子们将自己积累的相关经验仿编出了许多故事情节。
孩子们的语言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 它是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 我们需要长期引导、训练。在孩子们语言发展关键期, 我们有责任努力探索和实践多样化教学模式, 以适应幼儿语言发展个性化的要求, 真正发挥语言课堂的有效性, 使每一个幼儿在其他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真正为幼儿生活所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138-158.
一、环境说话,让灵动的气息唤醒幼儿的语言兴趣
小班幼儿容易自言自语,语言讲述能力属于初级水平,注意力集中时间也比较短,所以要想在语言区中发展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首先要让环境会说话。小班幼儿的生活环境,充满了童话生机,对于他们来说,花园宝宝的可爱,米奇米妮的活泼,海绵宝宝的有趣都是他们所喜欢的。小狗、小兔、小熊……都是富有生命气息的。我们在创设语言区域环境时要紧紧抓住小班幼儿的这一特点,创设让幼儿乐进的区域环境。我们可以在地上铺上两色间隔的海绵垫,也可以用生动的故事垫子,这样既可以增加温馨感,还潜在地为语言区划定了空间区域;我们可以在墙上贴上幼儿喜欢的卡通、动物形象,并组合成情境,唤醒幼儿已有的动画片经验;我们还可以运用吊饰营造温馨的氛围,如垂下的树叶营造树林的感觉,柔软的纱帘营造梦幻的感觉,透亮的珠帘营造神秘的感觉;最后我们可以投放开放式书架、地垫、靠垫、自制小桌、小沙发等,摆放一些形象可爱的毛绒玩具,吸引幼儿的参与,让幼儿产生乐进、乐玩的愿望。
二、材料说话,让互动的感官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指南》中指出:“我们应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不高,所以幼儿之间的交往较少,那么如何为幼儿创设多说话的机会,我们认为在语言区要充分发挥材料的互动性,让幼儿和幼儿、幼儿和材料之间交流互动,在互动中发展语言能力。
1.生活性材料,让幼儿敢说
在小班初期,幼儿对于“图书”并不感兴趣,这时候她们对于图书往往是“不好看,不想看”,因为书中的形象人物距离她们太过遥远,不能唤起他们的共鸣,所以在这一阶段比较适合投放和幼儿生活经验相符合的材料,让幼儿在已有的生活情境中去说说,唤醒表达的欲望。如为了让幼儿互相熟悉彼此,我们可以在语言区的墙面上创设“我的一家”的照片墙背景,请幼儿把自己家的照片带来,在活动时互相介绍以下彼此的家庭,当然也可制成手工小书,让幼儿翻一翻,说一说。除了图片式的生活性材料,我们也可投一些生活中真实的材料,例如“魔法水果箱”,在一个密封不透明的盒子里,放进几种水果,请幼儿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各种水果的颜色、形状、样子,这样直观的幼儿熟悉的生活性材料更加激发了幼儿表达的欲望,让幼儿会说。
2.情境性材料,让幼儿想说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活动必须融于情境游戏,语言区更应注重情境性的创设,例如我们可以把娃娃家“打电话”的情境移植进语言区,投放一架电话机,请幼儿互相用电话来交流,也可以投放一些象征性材料,如领带、围裙、胡子等,让幼儿模仿爸爸、妈妈、长辈来通话交流。除了这种幼儿与幼儿通过材料来互动的形式,我们还可以创造幼儿与材料的情境,如情境“小动物们在哪里”,我们可以在墙面或者版面上设置一个情境,在草丛、房子、小桥等后面、里面藏一些动物图片,再利用指偶玩具,让幼儿置身于“捉迷藏”的游戏中,幼儿化身为一个小动物去找一找其他小动物在哪里,并边找边说一说,这样的一种情境创设含有丰富的语言环境,幼儿在找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方位名词,还发展了表达的完整性、生动性。
3.声动性材料,让幼儿会说
现在社会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宠爱导致幼儿不乐意听,不会听,因此在语言区创设一个相对安静的倾听区就十分必要。在初期可以投放有声挂图,让幼儿先在倾听中跟读单个的词,扩充幼儿的词汇量。慢慢地投放录音笔点读,运用手工小书点读,让幼儿边听边看。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录音机、复读机,请幼儿带上眼罩,听一听完整的故事,再跟着说一说,在听说中发展幼儿的听、看、读、说能力。
三、指导说话,让适宜的引导培养幼儿的语言习惯
教师在语言区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如何有效引导幼儿,采用合适的引导方式,把握既不过分干预,又不错失教育时机,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培养其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隐性指导自主简单
我们经常会发现每一个幼儿园的语言区都有一些规则指导,这些规则制作精美,图文并茂,赏心悦目,但是细细研究,我们会发现这些规则幼儿根本就不会去关注,更谈不上遵守,所以我们在制定这些隐形规则时,必须要和幼儿一起制定,在问题中求得,这样因为是幼儿自己制定的规则,在活动时他也会比较关注,也能看明白,也能自觉去遵守。我们制作的标志要简单醒目,让幼儿一看就明白,切忌用文字表示,教师可以运用隐形的指导去培养幼儿用适中的声音去说话的习惯、安静倾听的习惯。
2.参与指导适时适度
教师作为语言区域中的一员,常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去,但是我们发现由于小班幼儿易产生冲突、注意力易分散等特点,教师通常表现出来的都是参与活动以指令性语言居多,直接介入为多,介入次数过多,导致幼儿活动的自由自主完全丧失。我们的参与时可以多样化的方式介入,比如对于幼儿违反规则的可以示范性介入,对于幼儿出现困难的可以角色性介入,这样既保障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幼儿的语言能力、语言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充分利用语言区域,让幼儿喜欢在语言区活动,在玩玩、说说中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发展语言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幼儿园小班的语言教案】推荐阅读: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梦的颜色09-14
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教案09-07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水果谜语07-23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吹泡泡05-26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七彩虾10-08
幼儿园小班语言中秋节教案10-20
小河边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11-25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小兔乐乐》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