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故障维修(共8篇)
【摘要】工程机械是构成施工生产的重要因素,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材料、工艺、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零部件会逐渐地被磨损、变形、断裂、蚀损等,随着零部件磨损程度的逐渐增大,设备的技术状态将会产生劣化,不可避免地将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设备的功能和精度降低,甚至整机丧失使用价值。保持现场工程机械经常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关键词:机械工程 设备 故障 维修
0引言
维修不仅是恢复机械工程原有性能的手段,而是要改善提高机械工程性能,从而提高工程作业质量。也不再是一种辅助手段和应急措施,而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1.工程机械维修的重要性
工程机械维修是对工程机械维护和修理的简称。维护是为了保持延长或改善提高工程机械性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修理则是为了恢复或改善提高工程机械性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维修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增加利润、节省原材料、优化投资回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生产费用、避免事故和技术性灾难”。维修为工程机械在施工中有条不紊地高效工作做出了重要的前期保障,可以说,随着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出现,先进的维修可以确保设备无故障运行,而且能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的状态。
就维修性质来讲,维修为将来投资。维修不只是排除故障,而是保证企业生存、发展,取得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长期连续的投资。做好这项工作,对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增加产量,改善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和改善其它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工程机械维修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深入研究搞好工程机械维修的措施。未来的维修将是绿色的维修,先进的维修,再创造工程的维修。
2.故障原因分析及其步骤
工程机械在运行使用中,因为种种原因,有时会出现故障,对故障发生的检查和故障原因的正确判断,有利于及时解决和排除故障;对故障机理的认真分析,有利于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故障的发生。故障分析的目的不仅在于判别故障的性质,查找故障原因,更重要的在于将故障机理识别清楚,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预防故障重复发生。通过故障分析,找到造成故障的真正原因,从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制造、装配调整、使用与保养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机械产品的可靠性。例如:离心泵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机械本身的原因、工艺操作或高温、高压、物料腐蚀等使用条件的原因,往往会造成各种故障如扬程降低、流量不足、有异常噪音和振动等。通过对故障情况的具体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措施,才能使设备正常运转,同时,也可以指导设计、加工、装配、使用与保养,提高机械产品的可靠性。
在分析故障时,一般是从故障的现象人手,通过故障现象找出原因和故障机理。由于受现场条件的限制,观察到或测量到的故障现象可能是系统的,如离心泵不吸液;也可能是某一部件的,如离心泵的填料过热;也可能是某一零件的,如轴或轴套表面损坏等。因此,针对产品结构的不同层次,其故障模式有互为因果的关系。故障原因分析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系统分析、结构分析、测试分析,以及有关疲劳、断裂、磨损、腐蚀等各种学科的知识。对故障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现场调查。主要包括收集发生故障的时间、环境、顺序等背景数据和使用条件;故障现场摄像或照相;收集和整理故障件的主要历史资料如设计图样、操作规范、验收报告、故障情况记录和维修报告等;对故障件进行初步检查、鉴别、保存和清洗等。
分析并确定故障原因和故障机理。主要包括对故障件的无损检验、性能试验、断口的宏观与微观检查等检查与分析;必要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如强度、疲劳、断裂力学分析及计算等;初步确定故障原因和机理。
分析结论。当每一件故障分析工作做到一定阶段或试验工作结束时,都要对所获得的全部资料、调查记录、证词和测试数据,按设计、材料、制造、使用四个方面是否有问题来进行集中归纳、综合分析和判断处理,提出一个结论明确、建议中肯的报告。一方面是为了改进工作、积累资料、交流经验:另一方面也是为索赔和法律仲裁提供依据。
3.机械工程故障的排除及维修
机械工程故障85%以上是由磨损产生的。解决零部件的磨损,除了采用优良的材料,选择先进的制造工艺、设计合理的机械结构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机械的合理润滑,还需要操作人员的细心操作等。对于机械工程,一要尽可能减少零部件的磨损,预防故障的产生;二要灵活运用修理方法,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维修方法,野外机械工程维修,由于有配件、材料、吊装设备等的困难,要求维修人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来尽快排除故障。
保证机械的合理润滑:机械工程的故障50%以上是由润滑不良引起的。由于机械工程各零部件配合的精密性,良好的润滑可以保持其正常的工作间隙和适宜的工作温度,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机械内部,从而降低零件的磨损速度,减少机械故障。正确合理的润滑是减少机械故障的有效措施之一。为此,一是要合理使用润滑剂,根据机械结构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润滑剂类别,按照环境和季节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润滑剂牌号。不可任意替代,更不可使用伪劣产品;二是要经常检查润滑剂的数量和质量,数量不足要补充,质量不佳要及时更换。
细心合理的操作机械:作为机械操作人员,启动机械前均应检查冷却液及机油是否足够,不足要及时补充后再启动机械。机械启动后要进入低速预热阶段,待冷却液及机油达到规定温度后,再开始工作,严禁低温下进行超负荷运转。操作人员在机械运行中,要经常检查各种温度表的数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后再工作。在操作机械工程施工时,要注意不能在超过机械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下工作,要均匀加减油门,保证机械处于较为平稳的负荷变动,防止发动机、工作装置的大起大落,降低机械的磨损,减少故障的产生。
4.现场应急维修
零件修理法:采用机械加工、焊接、研磨等方法快速修复损坏的零件。例如一台输送泵,料斗的搅拌轴因磨损严重突然不能工作,配件一时又难以买来。这种情况下,可将搅拌轴拆下,采用堆焊及车床加工的方法,迅速恢复机械的作业,同时也节省了资金。
零件换用或替代修理法:用完好备件替换已经损坏的配件,在大修及现场维修时均可采用。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身边材料,替代机械工程已经损坏的零部件。如用普通钢板制作的垫片代替缺损的垫圈,用烟盒做垫圈代替低压油路的密封垫圈,用塑料布代替水泵中密封的石棉绳等,可临时解决应急维修的需要。
零件弃置法:越过已经产生故障的零部件,将管路或电路连接起来,快速恢复机械工程作业。如自卸车的刹车分泵皮碗损坏漏气,造成制动不灵。在管路中临时分一个阀门,将通往该分泵的气体关闭,迅速恢复作业;冬季施工时,机油散热器冻裂,在野外无法修复。可去掉散热器,将机油管直接与机体油道接通,将散热器水管短接,迅速恢复机械的作业。
5、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
随着材料科学及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工程机械上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要求机械的技术保障与管理工作更科学、更完善。为此作为工程机械的组织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一要注意保证机械在运输及保管过程中防止机械的损伤、变形、腐蚀等。二要严格机械的日常维护工作,使机械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三是要教育操作人员正确的使用和操作各种工程机械,减少和防止人为失误引起的机械故障。四要精心保养机械,要做到正确合理地进行定期与不定期保养,保持机械的清洁、干净,定期检查机械的技术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于松动和失调的零部件及时紧固和调整,对一些易损件进行预防性的更换等。
6、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机械的操作过程中,要定期对其可能发生的及已经存在的故障进行检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合理规范的诊断方法,确定维修保养手段,以降低维修保养成本,最大限度的提高工程机械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焦宏波 白森 《工程机械的故障诊断和维护研究》-中国科技博览2012
1 我国工程机械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机械故障检测技术可以提早发现故障, 及时查明故障发生原因, 从而有效减少或避免故障的发生, 提高机械使用效率。我国机械检测技术主要集中在传感技术、信号提取和处理以及判断故障种类三个方面, 传感技术主要涉及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屯涡流传感器以及光导纤维、升发射、激光等;信号提取与处理技术包括时序分析、时域分析、谱分析以及傅立叶变缓、小波变换、W igner谱分析等;故障类型判断主要研究系统参数识别与诊断的相关技术和优化配置传感器以及如何在设备故障诊断中应用信息融合技术、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在当前的机械检测技术中, 传感器愈加精密化和多维化, 检测诊断的理论、模型更加多元化、技术更加智能化。比如, 医疗、军事中应用的激光测试技术;全方位、多角度监测设备运行的多元传感技术等。
2 工程机械的故障检测分析
2.1 不同环境中的机械检测
机械的使用环境对机械有着直接影响, 比如, 工程机械在冬天发生故障的可能性相对其他三个季节就高出很多;当工程机械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时, 如果挖掘机、装载机等机械设备在驾驶过程中发生突然熄火, 停止运转且无法重新启动的现象, 我们可以先检查是否是机械的燃料系统出现问题, 比如, 查看是不是由于环境温度过低造成燃油凝固, 堵塞了油路。高温高压和易腐蚀的环境下机械设备的离心泵经常会出现流量不够、扬程变低、异常震动以及产生噪音等情况。
2.2 机械使用初期的检测
在工程机械使用初期, 由于机械没有使用过, 需要一段时间进行磨合, 才可以有效运转, 因此, 机械故障发生率是随着机械使用时间的延长而不断降低的。当度过磨合期之后, 机械故障发生率基本可以固定, 但会在工程机械进行定期保养的基础上随机发生一些故障。
在对处于使用初期的机械进行检测诊断的时候, 其故障主要包括:油道被残余砂屑堵塞;连接螺栓出现松脱或者管道接口发生松动;因为螺栓没有拧紧, 导致接合平面发生漏油与渗水漏气问题等等[2]。为此, 在机械使用过程中, 一定要重视使用初期的检测诊断, 为工程机械日后的正常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并有效提高工程机械的运行效率。
2.3 机械故障类型及诊断技术
2.3.1故障类型及简单判断
故障类型主要有一般损坏型、功能降低型、性能失效型以及一些变质、老化的退化型故障。一般损坏型故障包括变形、开裂、断裂、压痕以及堵塞、漏油、漏气、渗水等堵塞型故障和渗水型故障, 大都可以用肉眼发现和识别出来。但功能降低型故障和性能失效型故障以及退化型故障大都是由于长时间使用或使用年限太久引起的, 一般都比较隐秘, 很难用肉眼识别和判断。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检测诊断人员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诊断。
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嗅觉来识别电机绕组是否存在被烧毁的可能;用听觉辨识齿轮转动的声音和皮带转动的声音是否是其正常运转情况下发出的;在触觉方面, 可以用肢体感知设备的温度和振幅是否正常。例如, 当齿轮转动发出刺耳的“吱吱”声, 并且刺耳程度随着齿轮转动的加快而增强时, 就说明齿轮啮合可能存在间隙过小的问题;若齿轮转动发出的是“当当”的声音, 且声音会随着负荷的加大而逐渐变小, 则说明齿轮的啮合间隙可能过大。
2.3.2 分析诊断技术
在工程机械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的核心工作就是分析诊断, 利用此项技术可以准确对故障机理进行判断,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故障维修, 提高工作效率。分析诊断技术就是对机械目前的运行状态和以后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 诊断其运行是不是正常, 可持续工作多长时间, 以及出现的问题会对整体机械造成多大的影响。此项技术是在实时动态分析工程机械的基础上建立的, 因此, 故障识别方法的选择会受其影响, 不同的诊断技术, 所应用的诊断方法也不相同[3]。如:在施工现场中, 人们经常会对逻辑识别和灰色识别这两种方法进行选择, 而不去选择那些诸如神经网络识别法和函数识别法等有着较大难度的识别方法。
3 工程机械的维修分析
3.1 专业故障维修技术
当工程机械发生故障时, 工作人员通常会将阻隔性高、粘结性强的材料同某些高分子的材料结合起来应用, 从而提高工程机械抗高温、抗磨擦和耐摩擦的性能, 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 提升机械维修质量。
这种专业性要求比较强的维修方法, 对维修人员维修技术的掌握、运用能力、维修环境、维修设备规格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实践中经常应用到的有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术、纳米固体润滑干膜技术和低温离子硫化技术等。
3.2 应急维修技术
通常工程机械的使用环境都比较恶劣, 增加了机械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一般会出于工期等因素考虑, 对一些非专业性的故障采用应急维修。应急维修具有范围广、手段多的特点[4]。例如, 拆卸大型的轮式装载机或推土机轮胎时, 长时间的工作使轮胎长期处于承压状态, 加上轮钢锈蚀导致轮钢和轮胎粘的很紧密, 使轮钢、轮胎的分离变得异常困难, 实施分离具体做法是:在轮胎和轮钢之间加水进行润滑, 然后用推土机铲刀分别压两侧的轮胎, 在轮钢中间横一根铁棒并穿上钢丝绳, 最后用起重机向上起吊。
此外, 应急维修时所使用的一些替代物大都比较简单, 容易操作, 比如, 当垫圈损坏时可以用普通钢板做的垫片代替;也可以用烟盒代替低压油路用的密封垫圈;密封水泵时用塑料布替代石棉绳等。
4 结束语
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测, 可以及时发现机械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故障, 有效避免或减少工程机械在使用和操作过程出现问题, 避免影响工程进度和人员安全。通过合理有效的机械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判断出机械存在故障, 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 减少维修费用, 提高机械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何炳洪.探讨工程机械的故障检测及维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2]屈波.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的现场检测与诊断探究[J].液压与气动, 2012.
[3]雷勇.工程机械的故障检测诊断与维修[J].科技风, 2013.
1.工程机械维修的重要性
工程机械维修是对工程机械维护和修理的简称。维护是为了保持延长或改善提高工程机械性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修理则是为了恢复或改善提高工程机械性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维修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增加利润、节省原材料、优化投资回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生产费用、避免事故和技术性灾难”。维修为工程机械在施工中有条不紊地高效工作做出了重要的前期保障,可以说,随着高科技产品的不断出现,先进的维修可以确保设备无故障运行,而且能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的状态。
2.工程机械使用中的出现故障的种类和后果
2.1工程机械常见故障有以下6种
(1)损坏型故障:如断裂、开裂、点蚀、烧蚀、变形、拉伤、龟裂、压痕等。
(2)退化型故障:如老化、变质、剥落、异常磨损等。
(3)松脱型故障:如松动、脱落等。
(4)失调型故障:如压力过高或过低、行程失调、间隙过大或过小、干涉等。
(5)堵塞与渗漏型故障:如堵塞、漏水、漏气、渗油等。
(6)性能衰退或功能失效型故障模式:如功能失效、性能衰退、过热等。
2.2造成的故障后果有下列4类
(1)隐蔽性故障后果:隐蔽性故障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它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经常是灾难性的多重故障后果。
(2)安全性和环境性后果:如果故障会造成人员伤亡,就具有安全性后果;如果由于故障导致企业违反了行业、地方、国家或国际的环境标准,则故障具有环境性后果。
(3)使用性后果:如果故障影响生产(产量、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或除直接维修费用以外的运行费用),就认为具有使用性后果。
(4)非使用性后果:划分到这一类里的是明显功能故障,它们既不影响安全也不影响生产,它只涉及直接维修费用。
3.故障原因分析及其步骤
在分析故障时,一般是从故障的现象入手,通过故障现象找出原因和故障机理。由于受现场条件的限制,观察到或测量到的故障现象可能是系统的,如离心泵不吸液;也可能是某一部件的,如离心泵的填料过热;也可能是某一零件的,如轴或轴套表面损坏等。因此,针对产品结构的不同层次,其故障模式有互为因果的关系。如“轴承烧坏”这一故障是它上一层次离心泵不能正常运转的原因,又是它下一层次故障模式“轴承过热”的结果。
故障原因分析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系统分析、结构分析、测试分析,以及有关疲劳、断裂、磨损、腐蚀等各种学科的知识。对故障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3.1现场调查
主要包括收集发生故障的时间、环境、顺序等背景数据和使用条件;故障现场摄像或照相;收集和整理故障件的主要历史资料如设计图样、操作规范、验收报告、故障情况记录和维修报告等;对故障件进行初步检查、鉴别、保存和清洗等。
3.2分析并确定故障原因和故障机理
主要包括对故障件的无损检验、性能试验、断口的宏观与微观检查等检查与分析;必要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如强度、疲劳、断裂力学分析及计算等;初步确定故障原因和机理。
3.3分析结论
当每一件故障分析工作做到一定阶段或试验工作结束时,都要对所获得的全部资料、调查记录、证词和测试数据,按设计、材料、制造、使用四个方面是否有问题来进行集中归纳、综合分析和判断处理,提出一个结论明确、建议中肯的报告。一方面是为了改进工作、积累资料、交流经验:另一方面也是为索赔和法律仲裁提供依据。
4.工程机械故障的排除及维修
工程机械故障85%以上是由磨损产生的。解决零部件的磨损,除了采用优良的材料,选择先进的制造工艺、设计合理的机械结构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机械的合理润滑,还需要操作人员的细心操作等。
4.1保证机械的合理润滑
工程机械的故障50%以上是由润滑不良引起的。由于工程机械各零部件配合的精密性,良好的润滑可以保持其正常的工作间隙和适宜的工作温度,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机械内部,从而降低零件的磨损速度,减少机械故障。正确合理的润滑是减少机械故障的有效措施之一。
为此,一是要合理使用润滑剂,根据机械结构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润滑剂类别,按照环境和季节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润滑剂牌号。不可任意替代,更不可使用伪劣产品;二是要经常检查润滑剂的数量和质量,数量不足要补充,质量不佳要及时更换。
4.2细心合理的操作机械
作为机械操作人员,启动机械前均应检查冷却液及机油是否够,不足要及时补充后再启动机械。机械启动后要进入低速预热阶段,待冷却液及机油达到规定温度后,再开始工作,严禁低温下进行超负荷运转。操作人员在机械运行中,要经常检查各种温度表的数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后再工作。在操作工程机械施工时,要注意不能在超过机械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下工作,要均匀加减油门,保证机械处于较为平稳的负荷变动,防止发动机、工作装置的大起大落,降低机械的磨损,减少故障的产生。
4.3现场应急维修
(1)零件修理法。
采用机械加工、焊接、研磨等方法快速修复损坏的零件。例如一台输送泵,料斗的搅拌轴因磨损严重突然不能工作,配件一时又难以买来。这种情况下,可将搅拌轴拆下,采用堆焊及车床加工的方法,迅速恢复机械的作业,同时也节省了资金;一台正在隧道出渣的ZL40B装载机工作泵主液压油管突然破裂,当时没有备件,可用一根别的油管,将损坏的油管接头焊在其上,迅速恢复装载机的作业;若一台正在工作的斯太尔自卸车进水管出现破洞,为了不影响施工,可用树枝削成破洞的形状堵进洞口,效果还相当不错,可迅速恢复斯太尔的作业。
(2)零件换用或替代修理法。
用完好备件替换已经损坏的配件,在大修及现场维修时均可采用。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身边材料,替代工程机械已经损坏的零部件。若一台PC220-6型液压挖掘机铲斗销穿心螺杆在工作中断裂,库房没有备件,购买时间长,可用一根斯太尔的平衡轴固定螺栓替代,使挖掘机恢复正常运行。用普通钢板制作的垫片代替缺损的垫圈,用烟盒做垫圈代替低压油路的密封垫圈,用塑料布代替水泵中密封的石棉绳等,可临时解决应急维修的需要。
(3)零件弃置法。
越过已经产生故障的零部件,将管路或电路连接起来,快速恢复工程机械作业。例如,一台斯太尔自卸车的一个刹车分泵皮碗损坏漏气,造成制动不灵。在管路中临时匀一个阀门,将通往该分泵的气体关闭,迅速恢复了斯太尔的作业;冬季施工时,由于驾驶员夜间未放水,导致ZL40B装载机机油散热器冻裂,在野外工地上短时间无法修复。可去掉散热器,将机油管直接与机体油道接通,将散热器水管短接,迅速恢复装载机的作业。 [科]
【参考文献】
[1]庄惜铁.工程机械的预知维修[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3,(1).
电梯故障维修规程
1.0目的确保电梯在发生故障后能够得到可靠正确的维修与处理,最终保证正常投用。2.0适用范围各管理处管辖的电梯故障处理。3.0职责3.1电梯维保单位负责参考本规程执行,并填写《电梯维修记录》。3.2管理处电梯工负责填写《电梯故障维修记录表》并通知电梯维保单位排除故障。
4.0内容4.1电梯发生故障应速到达现场(值班员和电梯工五分钟;分包单位二十分钟内)。4.2在进行电梯维修工作前,应由主持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4.3先了解故障现象、分析发生故障原因,分析故障的位置。4.4电梯故障一般分机械故障和电器故障两类。5.0一般常见机械故障5.1机房5.1.1电机轴承故障。电机运转时发出异常声,如判断是轴承故障,拆下电机检查轴承,如有发卡、磨损过大,须更换轴承。5.1.2选层器故障一般有以下几种:5.1.3制动故障:制动闸瓦与制动轮之间有相互磨擦现象,调整制动闸瓦,制动闸瓦有油污,更换制动闸瓦,除去制动轮上的油污。5.1.4限速器故障:夹绳钳口及绳槽处有杂物、轴承损坏,清除杂物、更换轴承。5.2井道与轿厢:5.2.1轿厢门和自动门机构故障:开关门时有抖动声、不开门、不关门,开门时有碰声、门隙过大等,清除地坎滑槽杂物、调整限位轮、更换损坏的吊门轮,调整门闸隙、调整安全触板、连杆转动处加油等。5.2.2厅门故障同上。5.2.3开门刀故障:运行时有碰声或突然停车、调整开门刀位置,(开门刀与厅门地坎间隙、开门刀与厅门挂轮间隙)。5.2.4导轨故障:运行不平稳、有发抖、振动等现象,调整轨道尺寸,用找道尺调正、用轨道锉修平接口。5.2.5导靴故障:运行不平稳、有磨铁声、振动等现象,导靴片磨损严重、更换,导靴座位置不对、调整。5.2.6安全钳故障:运行时有磨铁声,严重时安全钳还会动作刹车或单边刹车;调整安全钳间隙,安全联动机构,加油润滑,保证各活动部位灵活。5.3底坑:5.3.1补偿链故障:运行时有碰链声,由于补偿增长或缩短等原因所致,调整补偿链。5.3.2安全钳钢丝绳张紧轮故障:运行时有磨钢丝绳声或有异常声;调整安全钳钢丝绳,更换轴承。5.3.3缓冲器故障:缓冲器生锈,不活动,液压油量不足;除去铁锈、补充液压油6.0电梯一般常见的电气故障6.1机房6.1.1保险丝故障:缓冲器底坑急停、断绳开关有短路等原因所制,排去底坑积水,排除短路点、换上相同保险丝、厅门轿门安全回路,由于井道有水,回路有短路点所致,断去来水源,排除短路点,换上相同的保险丝,指示灯回路,由于厅外指示有水或有线破裂短路等原因所致。排干水,排除短路点,更换保险丝,控制回路由于控制线圈被烧,控制元件内部短路,更换控制线圈和控制元件,排除线路短路点,换上相同保险丝。6.1.2接触器和断路器故障:接触器或继电器不工作,由于接触器或继电器线圈烧坏,控制线路或插件有断开点,控制线路保险被烧坏等原因所致,更换接触器或继电器,排除断开点,更换保险丝。6.2井道与轿厢:6.2.1上、下限位及极限开关故障:此故障出现电梯不能走车,一般是由于开关接触不好或断路等原因所致,清洁接触点或更换、排除断点等。6.2.2轿门、厅门联锁开关故障:此故障出现电梯只关门不走车,一般是由于联锁开关接触不好或开关损坏,线路断路等原因所致。清洁接触点,更换开关排除线路断点等。6.2.3安全钳开关、安全窗开关、轿顶急停:此故障出现电梯不走车,一般由于开关接触不良或损坏等原因所致。清洁接触点,更换开关。6.3底坑:6.3.1缓冲器开关、底坑急停开关:此故障出现电梯不走车,一般是由于接触不良,缓冲器复位不到位,主钢丝绳过长,对重碰到缓冲器开关损坏所致;清洁接触点,缓冲器复位,缩短主钢丝绳,更换开关。6.3.2张紧轮断绳开关故障:此故障出现电梯不走车,一般是由于开关接触不良,安全钳钢丝过长,开关损坏等原因所致,清洁接触点,缩短安全钳钢丝,更换开关。7.0注意事项7.1维修电梯时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和《电梯维保安全规定》。以上是一般常见故障的处理,特殊、疑难故障需由专业公司做更一步的检查、试验,然后确定维修方案,并加以实施。安全教育
教学引入言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开学第一课开展学生安全教育,让学生知道安全的重要性。教学目的:
1如何把安全真正实实在在的立于心,树于脑。
2懂得数控加工实训安全常识,学会常见安全事故急救方法。
3打扫环境卫生,确保实习环境干净、舒畅。掌握维修注意事项 实习重点与难点
1掌握安全操作基本
2掌握维修注意事项 实训教学方法
现场讲解、示范、媒体教学 实习使用设备 实习前准备
1组织教学,按时点名 学生应按时整队,进入实习工厂
检查出勤情况 检查学生装束是否整体(工作服,安全帽,鞋)实习具体容 教师和学生分别做自我介绍
播放数控加工安全教育课件,即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使学生对安全操作有形象上的认识 3 安全操作基本注意事项
⑴、工作时,请穿好工作服、安全鞋,并戴上安全帽及防护镜,不允许戴手套操作数控机床,也不允许扎领带。
⑵、开车前,应检查数控机床各部件机构是否完好、各按钮是否能自动复位。开机前,操作者应按机床使用说明书的规定给相关部位加油,并检查油标、油量。
⑶、不要在数控机床周围放置障碍物,工作空间应足够大。⑷、更换保险丝之前应关掉机床电源,千万不要用手去接触电动机、变压器、控制板等有高压电源的场合。
⑸、一般不允许两人同时操作机床。但某项工作如需要两个人或多人共同完成时,应注意相互将动作协调一致。
⑹、上机操作前应熟悉数控机床的操作说明书,数控车床的开机、关机顺序,一定要按照机床说明书的规定操作。
⑺、启动主轴前须关好防护门,程序正常运行中严禁开启防护门。⑻、机床每次开机,须先完成各轴的返回参考点操作,然后再进入其他运行方式,以确保各轴坐标的正确性。⑼、机床在正常运行时不允许打开电气柜的门。⑽、加工程序必须经过严格检查方可进行操作运行。
⑾、手动对刀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进给速度;手动换刀时,刀架距工件要有足够的转位距离以免发生碰撞
⑿、加工过程中,如出现异常危机情况可按下“急停”按钮,以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⒀、不允许采用压缩空气清洗机床、电气柜及NC单元。4分组讨论
选出组长,安全员和组员 实习作业
写安全责任书
课题二
常用的低压电器
教学引入言
在学习教学目的:
1、掌握接触器、继电器、熔断器等作用
2、熟悉、主令电器、低压隔离器、低压断路器位置 实习重点与难点
1、接触器、继电器、熔断器作用
2、主令电器、低压隔离器、低压断路器所在机床位置 实训教学方法
现场讲解、示范、媒体教学 实习使用设备 实习前准备
1、组织教学,按时点名、学生应按时整队,进入实习工厂
3、检查出勤情况
4、检查学生装束是否整体(工作服,安全帽,鞋)实习具体容
低压电器的分类(实物观看)
凡额定电压低于1000V的控制和保护等电气设备,均称为低压电器。低压电器是控制系统中最常用的电器设备,按其用途可分为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在工业企业中常用的控制电器有闸刀开关、组合开关、按钮、接触器、继电器等;保护电器如熔断器、自动空气开关、热继电器等。它们大都具有接通或断开电路的作用,也就是说,可把它们看成不同性质和用途的开关。
按低压电器动作性质又可分为自动电器和手动电器两类。手动控制电器是由工作人员手动操作的,如闸刀开关、组合开关、按钮等;而自动控制电器则是按照指令、信号或某个物理量的变化而自动动作的。如各种继电器、接触器和行程开关等。本章介绍几种常用的低压电器。
一、断路器(低压断路器)说明:低压断路器过去叫做自动空气开关,先采用IEC标准称为低压断路器.定义:低压断路器是将控制电器保护电器的功能合为一体的电器.功能:电动机的过载、短路保护
线路不频繁转换
二、接触器
用途 用来频繁地接通或分段带有负载的主电路(如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电器
分类:按主触点通过电流的种类,分为直流和交流两种。机床上应用最多的是交流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的结构原理:交流接触器利用主触点来开闭电路,用辅助触点来执行控制指令。
主触点一般只有常开接点,而辅助触点常有两对具有常开和常闭功能的接点。
三、继电器
继电器:是一种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实现控制目的的电器
分类:按输入信号的性质分为: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温度继电器。
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式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电动式继电器、热继电器等。
其中电磁式继电器按吸引线圈电流种类不同分交流、直流两种。电磁式继电器具有工作可靠、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故在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中应用最广泛。
四、变压器及直流稳压电源
变压器:是一种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变换成频率相同但数值不同的交流电压的静止电器。
①机床控制变压器:适用于交流50~60Hz,输入电压不超过660V的电路,作为各类机床、机械设备等一般电器的控制电源、步进电机驱动器、局部照明及指示灯的电源。
②三相变压器:三相电压的变换可用三台单项变压器也可用一台三相电压,从经济性和缩小安装体积等方面考虑,可优选三相变压器。在数控机床中主要是给伺服动力等供电。
五、熔断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最简单的有效的保护电器
组成:熔体、熔座。熔体一般熔点低,易于熔断、导电性良好的合金材料制成。
六、控制按钮、指示灯:
按钮 通常用来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从而控制电动机或其他电器设备的运行。原来就接通的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原来就断开的触点,称为常开触点
作业:画出常见电器符号
课题三
FANUC数控车床线路图
教学引入言
本此实习我们一起来学习数控机床的维修。当今工业化的步伐正在加快,现代化设备尤其是数控机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机床的维护和维修越来越重要,而机床的维护人才却很缺乏。
阐述现状,提出问题,展开本次课的教学,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教学目的:
技术需要、市场需要、企业的效益需要。
熟悉FANUC数控车床线路图 实习重点与难点
熟悉FANUC数控车床线路图 实训教学方法
现场讲解、项目引导教学法 实习使用设备
FANUC数控车床
万用表 实习前准备
1.组织教学,按时点名.学生应按时整队,进入实习工厂
3.检查出勤情况.检查学生装束是否整体(工作服,安全帽,鞋)实习具体内容
讲解:
一、数控机床的故障主要分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1.机床本体的维护内容:(1).主轴箱的润滑和冷却;
(2).导轨副和丝杠螺母副的间隙调整、润滑;(3).支承的预紧;
(4).液压和气动装置的压力和流量调整。2.电气系统的维护内容:(1).数控系统;(2).伺服系统;(3).强电柜及操作面板。3.数控机床与电缆之间的接口:
(1).驱动电路;(2).位置反馈电路;(3).电源及保护电路;(4).开/关信号连接电路。
二、数控故障诊断及维护的特点 1.故障复杂,难于排除。
2.初始使用期;相对稳定运行期;寿命终了期,故障多。3.数控机床属于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设备,从系统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出发, ,无论是机械或电气方面的问题,都要二者兼顾。
三、对数控维修人员的要求 1.知识面广 2.良好的系统的培训
3.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
4.敢于实践,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 5.敬业精神 6.持续的学习精神
四 讲解FANUC数控车床线路图,实习作业
画FANUC数控车床线路图,并熟悉线路图。
课题四
教学引入言
前一节课我们简单的了解了机床维护的特点和内容,已经对机床维修有了一定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两个内容:1.数控机床的故障处理的方法、要点。2。数控机床的抗干扰。本次课我们将通进一步深入的学习,掌握机床维护维修的常用方法,教学目的:
1.掌握故障的分类和常见故障处理的步骤。2.掌握常用的数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3.熟悉机床的常见干扰,并知道解决干扰的方法。实习重点与
1.数控机床故障处理的步骤;
2.利用合适的故障处理方法去解决简单的系统故障问题。3.掌握机床抗干扰的方法。难点
熟悉机床维修的基本方法,懂得对症下药。实训教学方法 现场讲解、讲授法 实习使用设备
FANUC数控车床
万用表 实习前准备
1组织教学,按时点名 学生应按时整队,进入实习工厂 检查出勤情况 检查学生装束是否整体(工作服,安全帽,鞋)实习具体容
数控机床的故障处理
一、故障的分类(简单介绍)1.按数控机床发生故障的部件分类:
主机故障,电气故障(分弱电故障和强电故障)2.按数控机床发生的故障的性质分类: 系统故障,随机性故障:。3.按报警发生后有无报警显示分类:
有报警显示的故障:(1)硬件报警显示的故障,(2)软件报警显示故障,二、故障处理对策
除非出现影响设备或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不要立即切断机床的电源。应保持故障现场。
如果按复位后,故障不能消失,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查: 检查机床的运行状态 检查加工程序及操作情况 检查故障的出现率和重复性 检查系统的输入电压 检查环境状态 外部因素 检查运行情况
检查机床状况 检查接口情况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的方法
一、诊断步骤和要求 1.故障诊断 故障检测(确定有否故障)故障判断(确定故障性质)故障定位(确定故障部位)2.故障诊断要求:
故障检测方法简便有效 使用的诊断仪器少而实用 故障诊断的所需的时间尽可能短 3.故障诊断原则:(1).先外部后内部。(2).先机械后电气,(3).先静后动,(4).先公用后专用。(5).先简单后复杂。(6).先一般后特殊。
二、常用故障诊断方法 1.直观法(望闻问切)2.CNC系统的自诊断功能
3.数据和状态检查:接口检查、参数检查 4.报警指示灯显示故障
5.备板置换法(替代法)6.交换法 7.敲击法 8.测量比较法
总之,各种故障诊断方法各有特点,要根据故障现象的特点灵活的组合应用。
子项目四 数控机床的抗干扰
一、电磁波干扰
电火花、中、高频电加热设备的电源都会产生强烈的电磁波,通过空间传播被附近的数控系统所接受,如果能量足够就会干扰数控机床的正常工作。(远离这些设备)
二、供电线路干扰
输入电压过压或欠压引起电源报警而停机
电源波形畸变所引起错误信息会导致CPU停止运行
三、信号传输干扰
串模干扰—干扰电压叠加在有用信号上. 共模干扰—干扰电压对二根或以上信号线的干扰大小相等、相位相同。
四、抗干扰措施 1.减少供电线路的干扰 2.减少机床控制中的干扰.屏蔽技术(电磁、静电屏蔽)
信号线采用屏蔽线(铜质网状)、穿在铁质蛇皮管或铁管中关键元件或组件采用金属容器屏蔽。
4.保证“接地”良好
“接地”是数控机床安装中一项关键的抗干扰技术措施。电网的许多干扰都市通过“接地”对机床起作用的。
接地的要求:接地要可靠(接地电阻应小于100欧姆)、接地线要粗(应大于电源线的截面积)。实习作业
画FANUC数控车床线路图,并熟悉线路图。
课题五
机床点检(1)
教学引入言
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始单元二的学习-数控机床的维护。把机床维护好也十分地重要。教学目的:
机床点检的内容、意义、方法 实习重点与难点
机床点检的内容、意义、方法 实训教学方法
现场讲解、示范,项目教学法 实习使用设备
FANUC数控车床
万用表 实习前准备
1组织教学,按时点名 学生应按时整队,进入实习工厂
检查出勤情况 检查学生装束是否整体(工作服,安全帽,鞋)实习具体容
本次课以后面的现场教学和综合实训项目FANUC数控车床故障现象及软件判别。实行综合故障现象及软件判别,逐步讲解故障现象原因。
一、以组为单位,每组学生以2-3人为宜,轮换对FANUC数控车床
进行点检。
二、每台机床旁边每次控制在1组左右。
三、每次点检不超过40分钟。四写出
1.根据故障现象和所用设备,进行相关资料搜集整理 2.分析引起故障现象的原因,3制定维修计划和方案 4画出线路图 五 要求
1.安全生产意识 2.团队协作精神 3.良好的职业习惯 4.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5.沟通能力 六 每组完成点检讨
每完成一个故障排除任务,各组同学进行互评,相互查缺补漏,以达到知识互补。七 随机抽题 实习作业 完成实践报告。
课题六 主轴正反转
教学引入言
阐述现状,提出问题,展开本次课的教学,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教学目的:
1主轴的电路分析 2故障原因 3 排故过程 4电路图 实习重点与难点 1主轴的电路分析 2故障原因 3 排故过程 4电路图 实训教学方法
现场讲解、示范、项目教学 实习使用设备
FANUC数控车床
万用表 实习前准备
1组织教学,按时点名 学生应按时整队,进入实习工厂
检查出勤情况 检查学生装束是否整体(工作服,安全帽,鞋)实习具体容 一.主轴驱动系统
1.一般主轴要求:速度大范围连续可调、恒功率范围宽 伺服主轴要求:有进给控制和位置控制,由编码器提供反馈信号 2.主轴变速形式:
(1).电动机带齿轮换档(降速、增大传动比、增大主轴转矩);(2).电动机通过同步齿带或皮带驱动主轴(恒功率、机械传动简单)二. 常用主轴驱动系统介绍 FANUC公司主轴驱动系统
主要采用交流主轴驱动系统S.H.P三个系列(1.5-
37、1.5-
22、3.7-37 kW)
主要特点:
(1).采用微处理控制技术(2).主回路采用晶体管PWM逆变器(3).具有主轴定向控制、数字和模拟输入
三、主轴伺服系统的故障形式及诊断方法 1.故障形式
(1).在CRT或操作面板上显示报警内容或报警信息(2).在主轴驱动装置上用报警灯或数码管显示故障(3).无任何故障报警信息 2.常见故障有:(1).外界干扰:
(2).过载
(3).主轴定位抖动:(4).主轴转速与进给不匹配(5).转速偏离指令值(6).主轴异常噪声及振动(7).主轴电动机不转
四、主轴直流驱动的故障诊断
由于直流调速性能的优越性,直流主轴电动机在数控机床的主轴驱动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轴电动机驱动多采用晶闸管调速的方式。1.控制电路
调速特点—速度环的输出是电流环的输入,可以根据速度指令电压和转速反馈电压的差值及时控制电动机的转矩。
在速度差值大时,转矩大,速度变化快,转速尽快达到给定值,当转速接近给定值时,转矩自动减小,避免超调.2.主电路
数控机床直流主轴电动机由于功率较大,切要求正、反转及停止迅速,驱动装置采用三相桥式反并联逻辑无环流可逆变调速系统.在制动时,除了缩短制动时间,还能将主轴旋转的机械能转变成电能送回电网。还利用逻辑电路,使一组晶闸管工作时,另一组的触发脉冲被封锁,切断两组之间流通的电流。
例1:某加工中心采用直流主轴电动机、逻辑无环可逆调速系统。当用M03指令起动时有“咔、咔”的冲击声,电动机换向片上有轻微的火花,分析诊断:急停(电阻能耗制动);正常停机(回馈制动)。在任何时候不允许正、反两组同时工作,有火花说明逆变电路有故障。
例2:某加工中心主轴在运转时抖动,主轴箱噪声增大,影响加工质量。
分析: 经检查主轴箱和直流主轴电动机正常,把检查转到主轴电机的控制系统。
测得的速度指令信号正常,而速度反馈信号出现不应有的脉冲信号,问题出在速度检测元件上.五、主轴交流驱动的故障诊断
(一)6SC650系列主轴交流驱动系统 1.驱动装置的组成(原理图)2.故障诊断 故障代码 辅助诊断
(二)主轴通用变频器
总结与巩固(小结、考核知识点、作业等)
1.主轴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直流主轴驱动系统和交流主轴驱动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变频器的使用及报警诊断。2.作业:P123-125
3,14。
课题七刀架转动
教学引入言 教学目的:
1.掌握理解机床刀库和换刀机械手的特点; 2.掌握理解机床刀库和换刀机械手的维修要点,3 了解机床刀库和换刀故障案例 实习重点与难点
1机床刀库和换刀机械手的特点; 2机床刀库和换刀机械手的维修要点,实训教学方法
现场讲解、示范、案例教学法、导入法 实习使用设备
FANUC数控车床
万用表 实习前准备
1组织教学,按时点名 学生应按时整队,进入实习工厂
检查出勤情况 检查学生装束是否整体(工作服,安全帽,鞋)实习具体容
数控车床上使用的回转刀架是一种最简单的自动换刀装置,根据不同加工对象,可以设计成四方刀架和六角刀架等多种形式。数控车床回转刀架动作的要求是刀架抬起、刀架转数控车床回转刀架
动作的要求是刀架抬起、刀架转位、刀架定位和刀架夹紧。2转塔头式换刀装置
一般数控机床常采用转塔头式换刀装置,如数控车床的转塔刀架,数控钻镗床的多轴转塔头等。在转塔的各个主轴头上,预先安装有各工序所需要的旋转刀具,当发出换刀指令时,各种主轴头依次转到加工位置,并接通主运动,使相应的主轴带动刀具旋转,而其他处于不同加工位置的主轴都与主运动脱开。3 刀库与换刀机械手的维护要点
1).严禁把超重、超长的刀具装入刀库,防止机械手换刀时掉刀或发生碰撞
2.)不管什么方式选刀时,刀具号要和刀库上所需刀具一致 3.)手动方式放往刀库上装刀时,要确保装到位、装牢靠。刀座上的锁紧也要可靠
4.)经常检查刀库的回零位置是否正确,主轴 回换刀点位置到位,及时调整
5.)要保持刀具刀柄和刀套的清洁
6.)开机时,应先使刀库和机械手空运行,检查各部分工作是否正常(行程开关、电磁阀、液压系统的压力等)4刀架 刀库和换刀常见故障 1)刀库不能转动或转不到位:原因 ①链接电动机轴与蜗杆的联轴器松动。
②变频器有故障,应检查变频器输出、输入电压是否正常
③PLC无控制输出,有可能是指示接口板中的继电器失效 ④机械连接过紧或黄油黏涩 ⑤电网电压过低 2)刀套不能加紧工件 3)刀套上、下不到位 4)刀套不能拆卸或停留 5)电路问题 6)举例
刀库故障主要表现在:
刀库运动故障、定位误差过大、机械手夹持刀柄不稳定和机械手运动误差过大等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1.刀库刀套不
刀套上的调整螺母位置不对能卡紧刀具
2.刀库不能旋转
电机和蜗杆轴联轴器松动
3.刀具从机械
刀具超重、机械手卡紧销损 手中脱落
坏或没有弹出来
4.刀具交换时
换刀时主轴没有回到换刀点 掉刀
5.换刀速度过
气压太高或太低和节流阀开快或过慢
口太大或太小 实习作业 书···
课题八数控机床主传动链的故障诊断
教学引入言
数控机床总体上分为机械和电气两大部分,请同学们谈谈对机床机械部分的认识(简单的互动讨论)。我们进入到本章的学习,学习机床机械故障的排除。教学目的
1.理解数控机床机械系统结构的组成。,2.理解数控机床机械系统结构特点。3.掌握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4.掌握主轴部件的维修。实习重点与难点
1.机械故障诊断方法的使用。2.主轴部件的重点部位的维护、维修。实训教学方法
现场讲解、示范、媒体教学 实习使用设备
FANUC数控车床
万用表 实习前准备
1组织教学,按时点名 学生应按时整队,进入实习工厂
检查出勤情况 检查学生装束是否整体(工作服,安全帽,鞋)27
实习具体容
数控机床主传动链的故障诊断
主轴部件应具有与本机床工作性能相适应的高回转精度、刚度、抗振性、耐磨性和低的温升;在结构上必须能解决刀具和工件的装夹、轴承的装配、轴承间隙调整和润滑密封等问题。
数控机床的主轴部件一般包括主轴、主轴轴承和传动件等。对于加工中心,主轴部件还包括刀具自动夹紧装置、主轴准停装置和主轴孔的切屑消除装置。主轴轴承的配置形式
数控机床主轴轴承主要有以下几种配置形式:
(1)前支承采用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和60度角接触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后支承采用向心推力球轴承,如图2-30(a)所示。
(2)前支承采用高精度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如图2-30(b)所示。(3)前支承采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后支承采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如图2-30(c)所示。
一、维护特点
1、主轴润滑
(1)油气润滑方(2)喷注润滑方式
2、防泄漏(如图所示)
3、刀夹装置
7:24大锥度锥柄
二、主传动链的维护
1、熟悉主传动链的结构、性能参数;
2、注意主轴油箱温度和油量;
3、住传动链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机排除故障;
4、防止皮带打滑造成的丢失现象;
5、定期观察液压系统的压力表;
6、注意保持主轴与刀柄连接部位及刀柄的清洁;
7、每年清洗过滤器和更换液压泵滤油器;
8、每天检查主轴润滑恒温油箱,使油充足;
9、防止各种杂质进入油箱,保持油液清洁;
10、要及时调整主轴中液压缸活塞的位移量;
11、经常检查压缩空气气压,并调整到标准要求值。
三、主传动链的故障诊断(讲解重点,逐条分析,并加以实例)
1、主轴发热
轴承损伤或不洁;主轴前端盖与箱体压盖研伤;润滑油脂耗尽或油脂涂抹过多。
2、主轴噪声
缺少润滑、大小皮带平衡不佳;齿轮啮合间隙不均或齿轮损坏;传动轴损坏或弯曲。
3、润滑油泄漏
润滑油量过多;密封件是否破损;管件损坏。
4、刀具不能夹紧
碟形弹簧位移量较小;刀夹弹簧上螺母是否松动。
5、刀具夹紧后不能松开
松刀弹簧压合过紧;液压缸压力和行程不够。
6、主轴在强力切削时停转
电动机与主轴连接的皮带过松;皮带表面有油、使用过久;摩擦离合器调整过松或磨损。
7、主轴没有润滑油循环或润滑不足
油泵转向不正确或间隙过大;吸油管没有插入油箱的油面以下;油管或滤油器堵塞;润滑油压力不足。
总结与巩固(小结、考核知识点、作业等)
1.主轴是数控机床的主要部件,通过本节要抓住以下几点进行讲解: 结合基础课的理论,复习和掌握主轴的几种功能及结构。2.通过将结掌握常见主轴故障的排除方法 作业
书
课题九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链的故障诊断
滚珠丝杠螺母副和导轨副
教学引入言:
数控机床的进给传动链包括哪几个组成部分(提问),其中的重点是滚珠丝扛副和导轨副,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教学目的: 1.理解机床滚珠丝扛副的结构特点 2.理解机床滚珠丝扛副的维修要点。3.理解机床导轨副的结构特点 4.理解机床导轨副的维修要点。实习重点与难点
1.机床进给部件的布置形式 2.进给部件各环节的联接形式
3.进给传动链中,消除间隙的方法、调试方法 实训教学方法
现场讲解、示范、媒体教学 实习使用设备
实习前准备
1组织教学,按时点名 学生应按时整队,进入实习工厂
检查出勤情况 检查学生装束是否整体(工作服,安全帽,鞋)实习具体容
(一)滚珠丝杠螺母副
一、滚珠丝杠螺母副的维护(图表讲解)
1、轴向间隙的调整
2、支承轴承的定期检查
3、滚珠丝杠副的润滑
4、滚珠丝杠的防护
二、滚珠丝杠副的故障诊断(结合实例讲解)
1、滚珠丝杠副噪声
轴承的压盖压合情况不好;轴承可能破损;联轴器松动;丝杠润滑不良;滚珠有破损。
2、滚珠丝杠运动不灵活
轴向载荷过大;丝杠与导轨不平行;轴线与导轨不平行;丝杠弯曲变形。
3、滚珠丝杠副润滑状况不良 检查各滚珠丝杠副润滑
(二)导
轨
副
一、导轨副的维护(图表讲解)
1、间隙调整
(1)压板调整间隙(2)镶条调整间隙(3)压板镶条调整间隙
2、滚动导轨的预紧
(1)采用过盈配合(2)调整法
3、导轨的润滑
常用的润滑剂有润滑油和润滑脂。
(1)润滑方法
人工定期加油或用油杯供油;
润滑泵供油。(2)对润滑油的要求
工作温度变化时润滑油粘度要小,要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足够的油膜刚度。
二、导轨的故障诊断(结合实例讲解)丝杠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1.噪声大
丝杠支承轴承损坏或压盖压合不好、联轴器松动、润滑不良或丝杠副滚珠有破损
2.丝杠运动不灵活
轴向预紧太大、丝杠或螺母轴线与导轨不平行、丝杠弯 导轨
1、导轨研伤
机床长期使用,地基与床身水平有变化,使导轨局部单位面积负荷过大;长期加工短工或承受过分集中的负荷,使导轨局部磨损严重;润滑不良、材质不佳;质量不符合要求;机床维护不良,导轨里落入赃物。
2、导轨上移动部件运动不良或不能移动
导轨面研伤;导轨压板研伤;导轨镶条与导轨间隙太小,调的太紧。
3、加工面在接刀处不平
直线度超差;工作台塞铁松动或塞铁弯度太大;机床水平度差,使导轨发生弯曲。
总结与巩固(小结、考核知识点、作业等)
1.进给传动链的维护内容是非常多的,关键是读图。这两节课机械结构图很多,用利用动画和图表,给学生进行讲解。2.掌握进给传动链维护的要点和常见故障的排除。作业 书
课题十
数控机床主轴系统的故障诊断
教学引入言
前面我们学习了机床机械部件的故障,从今天这次课我们来学习电气方面的故障。本章的内容是本课程的重点,涉及到的知识点多,理论实践性都很强。同学们,要充分结合已学过的相关课程。好下面我们首先学习主轴驱动系统。教学目的:
1.掌握伺服系统的作用、组成及分类。2.了解典型的主轴驱动系统。
3.掌握进给伺服系统的故障形式及诊断方法。4.掌握主轴直流驱动的故障诊断方法及特点。5.掌握主轴交流驱动的故障诊断方法及特点。6.掌握变频器的相关知识。实习重点与难点
伺服工作的原理、主轴伺服的故障形式及可能的故障原因、主轴伺服系统的故障及诊断 实训教学方法
现场讲解、示范、媒体教学 实习使用设备
实习前准备
1组织教学,按时点名 学生应按时整队,进入实习工厂
检查出勤情况 检查学生装束是否整体(工作服,安全帽,鞋)实习具体容 1.故障形式
(1).在CRT或操作面板上显示报警内容或报警信息
(2).在主轴驱动装置上用报警灯或数码管显示故障
(3).无任何故障报警信息 2.常见故障有:
(1).外界干扰:
(2).过载
(3).主轴定位抖动:
(4).主轴转速与进给不匹配
(5).转速偏离指令值
(6).主轴异常噪声及振动
(7).主轴电动机不转 2.常见故障有:
(1).外界干扰:
(2).过载
(3).主轴定位抖动:
(4).主轴转速与进给不匹配
(5).转速偏离指令值
(6).主轴异常噪声及振动
(7).主轴电动机不转
3、主轴直流驱动的故障诊断
由于直流调速性能的优越性,直流主轴电动机在数控机床的主轴驱动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轴电动机驱动多采用晶闸管调速的方式。
1).控制电路
调速特点—速度环的输出是电流环的输入,可以根据速度指令电压和转速反馈电压的差值及时控制电动机的转矩。
在速度差值大时,转矩大,速度变化快,转速尽快达到给定值,当转速接近给定值时,转矩自动减小,避免超调.2).主电路
数控机床直流主轴电动机由于功率较大,切要求正、反转及停止迅速,驱动装置采用三相桥式反并联逻辑无环流可逆变调速系统.在制动时,除了缩短制动时间,还能将主轴旋转的机械能转变成电能送回电网。还利用逻辑电路,使一组晶闸管工作时,另一组的触发脉冲被封锁,切断两组之间流通的电流。
例1:某加工中心采用直流主轴电动机、逻辑无环可逆调速系统。当用M03指令起动时有“咔、咔”的冲击声,电动机换向片上有轻微的火花,起动后无明显的异常现象;
用M05指令使主轴停止时,换向片上出现强烈的火花,同时伴有“叭、叭”的放电声,随即交流回路的保险丝熔断。
火花的强烈程度和电动机的转速成正比。但若用急停方式停止主轴,37
换向片上没有任何火花。
分析诊断:急停(电阻能耗制动);正常停机(回馈制动)。
在任何时候不允许正、反两组同时工作,有火花说明逆变电路有故障。
例2:某加工中心主轴在运转时抖动,主轴箱噪声增大,影响加工质量。
分析: 经检查主轴箱和直流主轴电动机正常,把检查转到主轴电机的控制系统。
测得的速度指令信号正常,而速度反馈信号出现不应有的脉冲信号,问题出在速度检测元件上.五、主轴交流驱动的故障诊断
(一)6SC650系列主轴交流驱动系统
1.驱动装置的组成(原理图)
2.故障诊断
故障代码
辅助诊断
(二)主轴通用变频器
总结与巩固(小结、考核知识点、作业等)
课题十一数控机床机械故障诊断方法
教学引入言
教学目的:
1.机械故障的原因 2.机械故障诊断 实习重点与难点
1.机械故障的原因 2.机械故障诊断 实训教学方法
现场讲解、示范、排故 实习使用设备
实习前准备
1组织教学,按时点名 学生应按时整队,进入实习工厂
检查出勤情况 检查学生装束是否整体(工作服,安全帽,鞋)实习具体容 1.机械故障的原因
机床在运行过程中,机械零部件受到力、热摩
擦以及磨损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使其领部件偏离或丧失原有的功能。2.机械故障诊断
机床运行状态的识别、运行状态的信号获取、特征参数的分析,39
故障性质的判断和故障部位的确定
3.实用诊断技术
问—操作者(渐/突发、故障现象、加工件的情况、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润滑、保养和检修情况)
看—机床的转速变化、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和振纹、颜色伤痕等明显症状
听—机床运转声(强弱、频率高低等)闻—润滑油脂氧化蒸发油烟气焦糊气
触—用手感来判别机床的故障(温升、振动、伤痕和波纹、爬行、松紧)
实用诊断技术在机械故障的诊断中具有实用简便、快速有效的特点,但诊断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要凭借维修技术人员的经验,而且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一些疑难故障难以奏效。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1.主轴发热
轴承损伤或不清洁、轴承油脂耗
尽
或油脂过多、轴承间隙过小
2.主轴强力
电机与主轴传动的皮带过松、切削停转
皮带表面有油、离合器松
3.润滑油泄漏
润滑油过量、密封件损伤或
失效、4.主轴噪声
缺少润滑、皮带轮动平衡
(振动)
不佳、带轮过紧、齿轮磨
损或啮合间隙过大、轴承
损坏 5.主轴没有或
油泵转向不正确、油管或
润滑不足
滤油器堵塞、油压不足 6.刀具不能
蝶形弹簧位移量太小、刀
夹紧
7.刀具夹紧后
不能松开
作业
书
具松夹弹簧上螺母松动 刀具松夹弹簧压合过紧、液压缸压力和行程不够 41
课题十二数控机床常见机械故障及处理方法
课题十三数控机床保养与维护
教学引入言
教学目的:
实习重点与难点
1规范操作学会保养 实训教学方法
现场讲解、示范、媒体教学 实习使用设备
实习前准备
1组织教学,按时点名 学生应按时整队,进入实习工厂
检查出勤情况 检查学生装束是否整体(工作服,安全帽,鞋)实习具体容
日检(1)主要项目
1)液压系统
2)主轴润滑系统
3)导轨润滑系统
4)冷却系统
5)气压系统
作业 书
课题十四 进给伺服系统的故障诊断
教学引入言
1.本次课的内容以学生动手为主,主要教会学生进给伺服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2.学生对这部分的内容很感兴趣,加强动手能力对学生有益。教学目的:
通过交流进给伺服系统的调节来掌握交流伺服系统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实习重点与难点
进给伺服系统的故障点的排除与诊断 实训教学方法
现场讲解、示范、媒体教学 实习使用设备 实习前准备
1组织教学,按时点名
学生应按时整队,进入实习工厂 3 检查出勤情况
检查学生装束是否整体(工作服,安全帽,鞋)实习具体容
东芝E-STUDIO 169 复印机故障(附故障手册)东芝169机器出现"请求维修",故障代码C44 故障描述:
一、东芝169复印机出现"请求维修"符号,故障代码为C44。
二、东芝169复印机出现"请求维修"符号,故障代码为C45,用08→400清除定影器故障代码后,没过几天又出现"请求维修"符号,已更换过热敏电阻,不知是什么问题? 检修过程,二种:
一、1、开机后按住8+停止键(C键),先查看故障代码。
2、我的复印机的故障代码为C44。
3、按住0+8键。
4、输入400->设定->在输入0。
5、关机后重新启动一般可能解决。
二、1、根据清除定影器故障代码后,又能使用数天的状况来看,肯定不是热熔断器(恒温器)、定影灯的问题,如果是这两者不正常,根本连预热也完成不了。
2、因为刚刚更换过热敏电阻,也不大可能是热敏电阻本身的原因,但要仔细检查一下热敏电阻的安装位置是否到位正常及线束和连接器是否正常。
3、将定影温度调低一点(08-410代码)及13*开机全清一下,4、如果都不行,只能用替换法来解决此故障,拿一整套定影器、主板等去测试,看到底是哪里的问题。[分享]东芝169维修手册(内部资料)东芝T169维修呼叫代码和调整代码 一:出错代码 C01:主电机锁死 C21:灯架初始化错误 C25:扫描单元检测器出错
C26:暴光灯未连接或浪涌检测出错 C38:替换的静电复印单元出错
C41:电源接通时热敏电阻不正常或加热器未连接
C43:定影器断接之后复印机处于预热状态,或待机状态后的热敏电阻不正常 C44:定影器断接之后复印机处于预热状态,或待机状态后的加热器不正常 C45:在加热器的末端,热敏电阻未连接 C56:PFC与主电机之间通信出错 C57:主机与IPC之间通信出错
C71:供纸马达锁定出错 C73:EE-PROM初始化出错
C74:出口/反转出感器检测到错误的调整 C81:风扇马达锁定出错 C82:引导传感器调整出错 C95:电源风扇未连接 C96:定影风扇未连接 C97:真空风扇未连接 C98:IC计时器不能正常工作 C99:PFC微机不正常 二:调整模式 05项目调整
205:显影器偏压DC调整
初始值=156 范围0-255 210:栅压初始值调整
初始值=106 范围0-255 220:转印变压器DC输出高调整
初始值=180 范围0-255 221:转印变压器DC输出中心调整
初始值=155 范围0-255 222:转印变压器DC输出低调整
初始值=111 范围0-255 233:分离输出高调整
初始值=67 范围0-255 234:分离输出中心调整
初始值=49 范围0-255 235:分离输出低调整
初始值=35 范围0-255 261:激光电源600DPI初始值调整
初始值=42 范围0-255 304:扫描器输送倍率(0.1/级)
初始值=128 范围0-255 305:扫描器输送不对齐(0.126MM/级)
初始值=128 范围85-171 306:CCD扫描不对齐(0.04233MM/级)
初始值=128 范围5-251 354:R/ADF对齐数(表面,0.5MM级)
初始值=10 范围0-20 355:R/ADF对齐数(反面,0.5MM级)
初始值=10 范围0-20 356:ADF位置传感器调整或RADF传感器自动调整 357:R/ADF传送速度细调(0.1%/级)
初始值=50 范围0-100 358:R/ADF水平未对准调整(0.04233MM级)
初始值=128 范围0-255 365:R/ADF顶位置调整(表面,0.1MM/级)
初始值=50 范围0-100 366:R/ADF顶位置调整(反面,0.1MM/级)
初始值=50 范围0-100 380:ADF容量盘调整,盘窄 381:ADF容量盘调整,盘宽 08项目调整
202:外置计数器选择
0:无外置计数器 1:绕组控制器 2:非标准 3:保留 204:自动清除[秒]
0:无效 1:15秒
2:30秒
3:45秒
4:60秒
5:75秒
6:90秒
7:105 秒
8:120秒 9:135秒 10:150秒 11:180秒 12:210秒 13:240秒 14:270秒 15:300 秒
205:自动低功率
0:无效 1:有效 206:自动睡眠
0:无效 1:有效 224:SFB尺寸
0:A3 1:A4
2:A4R 3:A5R 4:B4 5:B5 6:B5R 7:LETTER 8:LETTER-R
9:LEDGER
1O:LEGAL
11:STATEMENT-R
12:COMPUTER
13:FOLIO
14:未定义 15:COM10 16:MONARCH 225:复印机纸盒尺寸
0:A3 1:A4
2:A4R 3:A5R 4:B4 5:B5 6:B5R 7:LETTER 8:LETTER-R
9:LEDGER 1O:LEGAL 11:STATEMENT-R 12:COMPUTER 13:FOLIO 226:纸盒2与08-225尺寸一样 227:纸盒3与08-225尺寸一样 228:纸盒4与08-225尺寸一样 250:服务个人电话号码(20位)251:PM计数器设置值(0-999999)252:PM计数器当前值(0-999999)255:PFP安装状态
0:AUTO(观察PFC纸盒安装状态,自动改到1或2)1:PFP1 2:PFP2 3:保留 4:无 256:LCF尺寸
0:A4 1:LT
2:保留 351:显示AR1模型总计数器数据 352:A3/LD双倍计数
0:单倍计数 1:双倍计数 355:显示AR1模型鼓计数器 374:DF扫描计数
375:复印作业(打印)计数器
376:打印机作业(打印)计数器 377:传真作业(打印)计数器 385:扫描器单元中总计数器(显示)386:稿台盖扫描计数
388:当替换主PCB扫描单元-复印机时,装载全部计数器指令 389:当替换扫描单元复印机-扫描单元时,装载全部计数器指令 400:热敏电阻加热器状态计数器
0:无错误发生 1:C41当启动W-UP时,第一个热敏电阻或加热器出错
2:C41当启动W-UP时,第二个热敏电阻或加热器出错 3:保留
4:C43在W-UP期间,热敏电阻出错 5:C44在W-UP期间,加热器出错
6:C43待机后,热敏电阻出错 7:C44待机后,热敏电阻出错
8:C45待机后,加热器端部热敏电阻出错 9:C44高温加热器出错
10:C46从待机到开始打印期间加热器或热敏电阻出错 402:电源接通小时计数器(0-999999)403:定影计数器 404:显影材料计数器 406:预运行开始时间
0:无效 1:30秒 2:35秒 3:40秒 4:45秒 5:50秒 6:55秒 7:60秒 407:预运行操作时间
0:无效 1:5秒 2:10秒 3:15秒 4:20秒 5:25秒
6:30秒 7:40秒 8:50秒 9:60秒 10:150秒 408:对厚纸的预运行操作时间
0:无效 1:1秒
2:2秒
3:3秒
4:4秒
5:5秒
6:6秒
7:7秒
8:8秒
9:9秒 10:10秒 11:12秒 12:14秒 13:16秒 14:18秒 15:20秒 410:打印时的固定温度
4:170度 5:175度 6:180度 7:185度 8:190度
9:195度 10:200度 11:205度 12:210度 13:215度 411:待机时的固定温度
0:170度 1:175度 2:180度 3:185度 4:190度 5:195度 6:200度
7:DROP CONTROL ON 412:低功率时的固定温度
0:OFF 1:120度 2:130度 3:140度 4:150度 5:160度 413:厚纸张的固定温度
0:无效 1:195度 2:200度 3:205度 4:210度
462:切换到RADF混合文件装载
0:无效 1:有效
480:纸盒优先级选择
0:A4/LT 1:LCT
2:纸盒1 3:纸盒2 4:纸盒3 5:纸盒4 481:自动纸盒改变
0:无 1:正常 483:多棱电机前启动设置
0:有效 1:无效 2:仅为DF 503:在图象质量模式中的密度缺省
0:AUTO 1:亮3 2:L2 3:L1 4:中心 5:暗1 6:D2
7:D3
8:节约墨粉
550:图象模式缺省
0:标准 1:照片 2:文本 603:自动双倍模式
0:无效 1:单倍/双倍 2:双倍/双倍 604:APS优先级选择
0:APS 1:AMS 2:无 3:全图象 611:书本双倍文件选择
0:左手打开 1:右手打开 614:功能清除LED闪烁
0:无效 1:有效 620:APS强制开始
0:按一次 1:保留 2:无效 641:自动分页模式也在面板上设置
0:无效 1:装订 2:分页 3:无效 4:垂直和水平交替 5:分页错位 642:分页器模式优先级选择(面板设置)
0:NON SORT 1:STAPLE 2:SORT 3:NON SORT
4:ALTERNATION 5:SORT OFFSET 6:NON SORT OFFSET 648:全清时整理器BIN初始化
0:无效 1:无效 649:杂志分页设置
0:左手打开 1:右手打开 650:二合一/四合一设置
数控机床是现代化加工制造产业必需的设备, 具有通用、灵活、高效率和高精度、高质量的特点。但是由于其组成和构造的复杂性, 加上机械故障发生时间的随机性及发生部位的不确定性;一旦发生机械故障, 维修人员往往难以判对具体故障级及故障部位。这一现实问题需要通过对常见机械故障进行归纳总结, 并结合维修经验, 确定维修的方案来解决。
2 常见机械故障分类
本文主要从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归纳分类, 这样有利于维修人员确定故障的特征及成因,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诊断及维修工作。 (1) 磨损性故障:机械系统因使用过程中正常磨损而引发的故障; (2) 错用性故障:因操作人员使用不当或操作失误而引发的故障; (3) 先天性故障:机床在制造过程中有错误或偏差而引起的故障。
3 机械故障的诊断
3.1 常用诊断方法
(1) 简易诊断法。简易诊断法主要是通过人体的感官 (包括视、听、触、嗅等) , 借助一些常用的工具和和量具, 对机床故障部位进行探测。采用此种方法, 需要事先询问故障发生的具体情形、机器的保养情况及曾经发生过的故障, 以便进行综合分析。
在进行详细的询问之后, 首先使用视觉仔细观察数控机床的部件有无松动、裂纹及其他的损伤, 润滑油有无跑、冒、滴、漏现象, 机床外表有无明显的颜色变化等。其次, 利用听觉判断机床运转的声响, 着重听取重、杂、怪、乱的声音, 并与正常有节奏的运转声音进行比较。必要时可以借助手锤和电子听诊器进辅助操作。最后, 需要利用人类最敏感的触觉感受故障部分的温度情况, 判断机器是过冷、正常还是过热。
(2) 无损探伤法。无损探伤法是能够在不损伤被检测对象的前提下, 查探出可能具有的故障。这种方法适用于探测机床内重要组件及焊缝处的故障。目前常用的无损探伤法有几十种之多, 但常用的手段主要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渗透探伤和磁粉探伤。
其中射线和超声波探伤法主要用于检测机床内部组件的缺陷或故障, 其诊断的准确度较高。对于机床表面的损伤, 多采取渗透法和磁粉法, 能够清晰地发现外部焊缝的开裂和表面的磨损情况。此外, 有多现代的探测技术如红外探测和全喜摄影技术也开始应用到机床机械故障的探测之中, 但由于其成本较高, 大多数的加工制造企业无法负担, 因此应用的普遍性较低。
3.2 故障诊断流程
(1) 故障的初步查找。故障发生的原因具有多样化、综合性的特点, 首先要对故障部位及相关的部件通过上述的方法进行初步的查探, 大致确定故障发生的相关因素。比如, 听到部件之间摩擦声音强烈, 则应将所需要考虑的因素确定在润滑油不足或表面磨损过重, 或是连接轴承错位这三个方面。
(2) 故障因素的排除。如果确定的可以引发故障的因素有多种, 需要逐项进行排查。这个过程需要重复利用或者综合利用上述方法的具体环节, 比如将听觉诊断和超声波诊断相结合, 可以判断部件之间的接合程度、焊缝的疏密程度, 通过对照技术手册判断是否存在问题。这样一来, 就需要维修者要有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术做后盾, 也需要维修者对数控机床的结构有非常清晰的认识。
(3) 故障原因的确认。在完成故障的排除步骤后, 就可以对故障进行确认了。为了保证所确定的因素的准确性, 常常需要进行测试, 即通过修复具体故障后, 使机床在空载、负载的情况下分别运行, 通过CRT显示屏观察各项指数, 以判断所确定的因素是否为导致故障的因素。若是则进行进一步修理, 若不是则需要重复排除步骤和确认步骤, 直至找到故障产生的原因。
4 机械故障的维修实例
4.1 主轴故障处理
故障现象:车床在转速增加到1200转时, 主轴出现明显噪声。
该车床采用的是齿轮变速传动方式, 可能产生噪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齿轮之间的咬合不紧密造成冲击和过度摩擦;主轴润滑油不足摩擦产生的噪声;主轴轴承出现问题产生噪声。
具体的维修步骤如下:拆下润滑油储油箱上盖, 发现油箱的油在正常水平。进一步检查齿轮咬合的状况, 结果正常。同时在变速所用的拨叉上未发现摩擦痕迹。
在排除以上故障后, 可确定声响来源于主轴轴承故障。此时应当拆下传动皮带和卡盘, 松动前后的螺丝, 将主轴卸下, 检查其轴承情况。结果发现轴承破裂。在更换新的轴承后, 运行机床, 噪声明显衰减。
4.2 动换刀装置故障处理
故障现象:在自动换刀时, 主轴“松刀”动作不能快速完成, 所需时间示正常换刀时间的两倍左右。
可能造成主轴松刀时间加长的主要有三点, 一是气动系统压力太低;二是主轴“拉刀”系统期间的连接出现问题;三是“松刀”系统的气缸内部出现问题。
具体的操作步骤是:检查工作系统的气压, 发现工作压力与技术手册记录相符。之后检查“拉刀”系统, 通过视觉触觉及超声波探测未发现故障。
此时可以确定是主轴“松刀”机械出现问题, 应当手动进行主轴“松刀”操作, 发现气缸的活塞杆缓慢伸出, 有明显的气压降低现象。在将气缸打开后发现是密封环老化。更换新的密封环, 机器运行正常。
5 小结
只有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 才能从根本上降低故障, 特别是机械故障发生的频率。其次, 面对机床的机械性故障, 维修人员应当把握其特点, 尽职尽责, 耐心地对可能存在的故障因素进行排查, 在修理过程中要以保证机床稳定持续运转为第一目的。最后,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维修人员有参考意义, 能够处理更多的机械类故障, 是数控机床发挥最佳的效能。
参考文献
[1]冯超.数控机床机械故障诊断方式研究[J].数字化用户, 2013 (05) :19-20.
[2]郭俊杰.数控机床机械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实例[J].装备制造技术, 2010 (10) :80-81.
[3]黄祥.“望、闻、问、切”在数控机床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长春大学学报, 2012 (04) :30.
[4]聂晓根.数控机床常见的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实例[J].机械工程师, 2011 (20) :36.
[5]魏姗姗.数控机床机械故障诊断与常规处理方法[J].科技信息, 2013 (15) :50-52.
关键词:农用机械;柴油機;故障;维修
中图分类号:TK4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168-1
1 早期磨损柴油机
1.1 空气滤清器短路
空气滤清器短路,即空气不能通过滤清器过滤,而通过进气管直接进入燃烧室。这样,空气中大量的灰尘颗粒被吸入气缸内,使活塞、活塞环、气缸套、进排气门等产生磨损,很快出现活塞环磨薄,气缸套磨出台阶等显著磨损现象,使气缸内向曲轴箱的泄气量增加,功率下降,空气滤清器短路一般是由于滤芯压偏变形、破损而无法密封,或滤芯上下密封胶圈装偏或漏装胶圈造成的。排除方法就是更换滤芯或重新安装封密胶圈。
1.2 燃烧不良使气缸内积碳
过多积碳的硬度很高,柴油的不完全燃烧和烧机油都会大量形成积碳。因此,在柴油机工作中,应注意观察其排气烟色,排气过黑或过蓝都应查找原因予以排除。
1.3 使用保养不当,使用劣质再生机油或对机油滤清器不做定期保养
机油变稠、老化变质、杂质增多;因此柴油机日常维护中应严格按照发动机保养调整要求定期对机油滤清系统进行保养,加注符合要求的发动机油。
1.4 新机不经磨合就大负荷运行
按照一般运动机械磨合规律,在新机器大负荷使用前,都必须要过初期磨合阶段。新机器在使用前一定要按照说明书标示的要求来进行发动机使用前磨合。
2 敲缸
2.1 供油提前角过大
供油提前角过大,使喷入气缸内的燃油在冷态下聚集,在压缩达到一定的温度后,差不多同时燃烧,使气缸内的压力迅速升高,在活塞沿未达到上止点时,形成归高爆发力,迫使活塞换向,与气缸套强烈撞击,发出“当当”的粗暴敲缸声。调整合适的供油提前角(根据机型不同,约在17度到22度曲轴转角之间),敲击声应立即消失。
2.2 气缸内掉入异物
气缸内掉入异物,时而落入活塞猫凹坑内,时而在活塞顶与缸盖或与气门相撞,产生时断时续的清脆的敲击声。若异物夹塞气门,还可以听到进、排气管的非正常排气声。
2.3 连杆组变形
由于连杆弯曲或扭转变形,活塞销与连杆衬、连杆大头轴承的配合不当或间隙过大,引起活塞在气缸内摇摆、振动敲缸;连杆轴瓦烧死或磨损过多,与气缸套间隙增大,其导向作用减弱而受振动敲缸。
2.4 拉缸引起的敲缸
柴油机拉缸后,由于活塞在气缸套内调整运动,到达拉缸部位引起活塞在气缸套壁上跳动,发出有规律的、清晰的较嘶哑的“嗒嗒”声,同时曲轴箱排气量增加。冒白色气体,此时若增加负荷,必将加速活塞与缸套的粘合撕裂或抱缸停机,此时排气管冒黑烟,柴油机声音发生变化。拉缸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冷却系统缺水而使柴油机过热所引起的,同时大修后因装配不合适的气缸套、活塞副(如间隙小等)也容易引起拉缸。
3 突然自行停机
3.1 排气管冒黑烟,曲轴箱通风口或机油加油口冒浓白色蒸汽
此时应检查水箱水位和气缸体水套壁温度,若水箱内无水或开锅,则可初步判断为拉缸;若水温正常,则要用摇手柄摇转柴油机曲轴,若感到摇动吃力或摇不动,则可判定为烧瓦或烧瓦后抱死曲轴。拉缸或烧死后,柴油机运转声音吃力而发闷,并伴随排气管冒黑烟的现象。由于拉缸和烧瓦都会使局部出现高温,使水油蒸发气化,因此呈白色烟雾状由曲轴箱通风口或加油口冒出。柴油机拉缸后,必须拆换气缸套、阻水圈、活塞和活塞环。烧瓦柴油机拉缸后,除必须更换轴瓦外,还必须对曲轴进行抛光,进行降级修磨,不允许曲轴轴颈表面有明显条痕。特别注意在装配时应清洗曲轴油道,若连杆轴瓦烧死后,将连杆大头烧蓝或变形,则必须更换该连杆总成。
3.2 凸轮轴部位过热
在柴油机突然停机后,及时用手触摸缸体外部凸轮轴部位,若某处过热或缸体烧变色而摇不动曲轴,则可判断为凸轮轴轴承烧死,凸轮轴轴承烧死故障主要原因是润滑不良或装配间隙过小造成的。
3.3 配气机构故障
若柴油机自行停机时,气缸盖处有较大撞击声,而摇转曲轴到某缸上止点附近时,曲轴不能继续转动,则可能是气门卡死在气门导管中、气门头断裂掉入气缸或气门弹簧折断,气门整个掉入气缸所致,这时打开气门室罩盖,检查气门灵活性即可发现故障源。
3.4 曲轴断裂
曲轴沿第一主轴颈和曲柄处断裂,造成突然停机,这种故障无任何先兆和不正常现象,只有在拆机时才能发现。引起曲轴断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曲柄根部圆角原始裂纹或其他缺陷,而曲轴受扭转振动振幅最大处为第一轴颈,工作中曲轴不承受交变负荷,使得裂纹逐渐扩展,最终导致曲轴突然断裂。别处,由于惰性齿轮油孔不通,造成惰性齿轮轴套烧死也会出现突然停机故障。
3.5 供油系统故障导致突然停机
低压油管破裂、油管螺钉松动,油管接头脱焊,这种停机现象是由于柴油机油路进气或断油引起的。柴油机突然停机前,转速忽高忽低,工作不稳定。停机后,表现为故障部位漏柴油。油路密封不严的故障判断还可以在停机后松开喷油泵顶部的放气螺钉,用手油泵泵油来检查,若流出的油中有大量泡沫油泡,则为油中有气所致,检查判断确定漏气部位并排除。
【工程机械故障维修】推荐阅读:
维修工程专业简历09-16
房屋维修工程合同12-22
室外工程维修方案02-02
农村公路维修工程合同06-05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06-22
航空维修工程学11-09
维修工程竣工验收报告01-15
建筑工程维修方案02-08
维修工程决算书范本07-01
工程维修个人工作总结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