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湾近十年研究综述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里湾近十年研究综述

三里湾近十年研究综述 篇1

摘要:游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其语言、内容、风格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献类型,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近十年有关古代游记的研究现状进行简略综述,并提出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关键字:游记;文献研究;综述

游记是一种重要的文献类型,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读性强,通常具有较浓的文学色彩和广泛的社会价值。当前随着旅游成为现代人的时尚,游记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游记创作也日日升温,从古代游记文献中吸取养料自然成为人们的共识和渴望。近十年来,有关古代游记文献的研究依然延续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蓬勃势头,进行着后续研究,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相关论文约二百五十篇,专著有梅新林、俞樟华主编的《中国游记文学史》,贾鸿雁著《中国游记文献研究》,另有分省编撰的《中国游记散文大系》。这些论著就游记的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具体如下: 1.游记的概念、分类

关于游记的概念,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角度不同,对其理解和界定是有很多差异的,这自然是可以理解。这个问题在王立群《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中就指明并举证,后贾鸿雁在《中国游记文献研究》中用更丰富的例证说明了这一点。并且以发展的观点,从游记的构成要素入手,通过理论的考辨和对典型游记的解析,对游记文献的内涵和外延予以阐述。贾鸿雁定义到:“游记是以散文形式记叙、抒写作者亲身旅行游览见闻感受的独立成篇 的文献”。【1】贾鸿雁的《游记小议》【2】专门论述了这个问题,可参考。徐慧琴的《对游记散文定义的再思考》【3】一文虽然是从现代游记散文的角度提出“游记散文是创作主体游走于天地人间, 在同游客体的互在互动中, 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等艺术化表现出来的散文体裁”,但依然可以作为游记概念的参考。

从文体方面来理解和界定游记的概念也是研究者们的一个研究角度。王立群认为,“游踪、景观、情感是游记文体的三大文体要素,它们演进的程度与表达的详略,直接关系到游记文体的形成与游记文类的划分”,【4】如“重游踪,重地理记载,是地学游记的重要文体特征。重客观之景与重主观之情,又使文学游记分为再现型与表现型两大部类”【4】。梅新林、崔小敬的《游记文体之辨》【5】更是从游记文体的角度对游记做了深入的扩展阐述。

对游记进行分类研究可以更全面和具体地认识它的特征,更准确地理解其内涵概念。关于这一点贾鸿雁《中国游记文献研究》【1】专有一节“游记文献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提出“按旅游的内容划分,可分为旅行记和游览记”、“按记述的对象划分,可分为山水型游记和社会型游记”、“按表现形式与内容划分,可分为文学性游记、学术性游记、记述性游记”等等。另有李青松《游记文学的分类》【6】一文从游记文学的体裁进行分类研究。孔新人的《游记的历史分型》一文,一反文体角度的分类研究,以古代游记类编为线索,通过对“游”的意义的梳理给出“游”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分型。

另外有从具体作品的分析来谈游记文学分类的问题,如宁夏江《雅洁别致的学人游记——<登泰山记>赏析》【8】一文从《登泰山记》谈学人游记,王立群《姚鼐的<登泰山记>与地学游记》【9】从《登泰山记》谈地学游记。

【1】贾鸿雁。《中国游记文献研究》 【2】贾鸿雁。游记小议

【3】徐慧琴。对游记散文定义的再思考

【4】王立群。游记的文体要素与游记文体的形成 【5】梅新林、崔小敬。游记文体之辨 【6】李青松。游记文学的分类 【7】孔新人。“游记”的历史分型

【8】雅洁别致的学人游记——《登泰山记》赏析 【9】姚鼐的《登泰山记》与地学游记

2.游记的起源、发展

中国古代游记的发展源远流长,关于其发展流变,梅新林的专著《中国游记发展史》【10】做了通史性的阐述,基本概括为:“魏晋游记文学的正式诞生”、“唐代游记文学的走向成熟”、“宋代游记文学的理性升华”、“元明游记文学的前滞后盛”、“清代游记文学的新旧转型”、“现代游记文学的崭新风貌”、“当代游记文学的文化超越”几个历史阶段。贾鸿雁《中国游记文献研究》【1】将游记发展分为“先秦——滥觞期”、“秦汉-南北朝——形成期”、“隋唐-元——发展期”、“明清前期——繁荣期”、“清后期-民国——变革期”的五个阶段。这种通代式的阐述文章还有布仁图、乌兰图亚的《中国历代游记论说》【11】,王杰的《天地有大美 美亦在自然——略谈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变化和审美特点》【12】,庄国瑞的《先秦至宋代散文山水游记发展概述》【13】。

对于游记起源,也是说法不一。在探究山水游记的缘起及兴盛原因以及发展因素上有王娟侠的《山水游记缘起论》【14】、王方钊的《山水游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华美篇章——古代山水游记兴盛原因初探》【15】、王娟侠和杨遇青的《论东晋庐山佛教和山水游记的发展》【16】、《山水游记散文的先导——<水经注>对山水游记散文的贡献》【17】。.【10】梅新林。《中国游记文学发展史》 【11】中国历代游记论说

【12】天地有大美 美亦在自然——略谈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变化和审美特点 【13】先秦至宋代散文山水游记发展概述 【14】山水游记缘起论

【15】山水游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华美篇章——古代山水游记兴盛原因初探 【16】论东晋庐山佛教和山水游记的发展

【17】山水游记散文的先导——《水经注》对山水游记散文的贡献

对游记进行断代研究的论文有十余篇,几乎各个时代都有涉及,尤以明清的游记研究最多。郭浩《中国山水画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山水游记散文》【17】分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游记散文与山水画起源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似性。钟继刚《论唐代游记写作的多样风格》【18】阐述了唐代游记的独特性,认为唐代游记“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厅壁记,有宋代游记好议论的萌芽,也涌现出了象柳宗元这样的游记大家”。宋代的游记研究有:何芸《浅论北宋山水游记的特点》,将北宋的山水游记特点概括为“变文人游记为学者游记”、“变摹写山水为抒发情志”、“变借景抒情为借景明理”,有庄国瑞《宋代山水游记的哲理》【19】,他认为宋代的山水游记“融入了关于生命存在状态的深刻哲理思考,使得宋代山水游记表现出了独特的理性美”,有王雨容《宋代日记体游记文体研究》【20】,对宋代的日记体游记做了专论。竺时焕对唐宋的山水游记进行对比,提出三点异同:“唐宋山水游记是魏晋南北朝山水田园诗文的承续,但就对山水的态度而言,则有主动、喜欢与被动、无奈的区别”、“唐宋山水游记间,虽历时两朝,却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一定的传承关系”、“唐宋山水游记间,更多的是差异性,差异的最大之点,是情趣和理趣的不同”【21】。明清游记的断代研究(【22】——【29】)角度也是很丰富的,包含了概说、继承发展、原因探究、文体研究、社会现象研究、流派研究。当然,晚清时期时候的大量域外游记得到了研究,这个在后面说明。至于民国时期的游记研究有余婷婷的《1912-1932年中国游记研究》【30】,“考察中国知识分子的情感和对社会、政治、文化的认知,并进一步探讨这一时期游记创作的文学史价值”。

【18】中国山水画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山水游记散文 【19】论唐代游记写作的多样风格 【20】浅论北宋山水游记的特点 【21】宋代山水游记中的哲理 【22】宋代日记体游记文体研究 【23】唐宋山水游记异同辩 【24】明清游记概说

【25】论明清散文对苏轼游记的继承 【26】明代游记兴盛原因探析 【27】明清游记小说研究

【28】晚明文人旅游行为特征之文献研究

【29】晚明地理小品初探——以《蜀中名胜记》、《徐霞客游记》、《帝京景物略》为例 【30】晚明性灵游记研究

【31】清代地学游记与《小方壶斋舆地丛钞》 【32】1912-1932年中国游记研究

3.关于游记的创作 3.1理论研究

中国古代的山水游记源远流长,其中蕴藏着丰厚的艺术经验和精神意蕴,曹家治在当今山水游记衰落的现状下认为“山水游记须将作者的精神内涵作为意蕴与深度渗显于自然形式的表象之下,才能够做到黑格尔对艺术所要求的‘剥去外部世界的顽固外部性’,从而达到对人类自身的‘复现’、‘直观’与获得作为艺术作品必需的独创性。主体缺乏精神内涵心灵性的东西太弱,这正是当代的水游记总显得轻浮苍白的原因所在”【31】。徐慧琴通过20世纪游记散文与古代散文游记比较,提出“文体的开放性”、“‘游’的理念变迁”【32】的两点差异。另有通过具体游记作品分析来探讨游记创作技巧的,如《浅谈<与朱元思书>的写作技巧》【35】。

【33】山水游记的内在生命

【34】吟承古体出新意——20世纪游记散文与古代游记散文的比较

【35】浅谈《与朱元思书》的写作技巧

3.2作家个案研究

一些作家的游记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其中尤以柳宗元和徐霞客最受关注。近十年的三百余篇游记论文中有近五十篇的研究对象是柳宗元,至于徐霞客则有六十余篇,分别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四分之一。(1)柳宗元

【36】柳宗元山水游记简论 【37】试论柳宗元山水游记 【38】柳宗元山水游记评析

【39】熔铸生命的写作——柳宗元山水游记略论 【40】再谈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41】以清新之秀景 书高洁之本性——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个性特征 【42】柳宗元山水散文的个性特征及成因

【43】魅力阅读:横看成岭侧成峰——柳宗元山水游记多元内蕴探因 【44】从《周易》的影响看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成因 【45】浅析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色

【46】寄情山水 托物抒怀——柳宗元《永州八记》的艺术特色 【47】文中有画——浅谈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视觉艺术 【48】浅析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自叙性 【49】柳宗元《永州八记》的道家文化解读 【50】论柳宗元山水游记散文的文化意蕴 【51】柳宗元山水游记散文的意蕴

【52】明丽中的忧思——论柳宗元“文以明道”思想在山水游记中的体现 【53】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象征意义 【54】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与禅宗丛林 【55】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人生思考

【56】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矛盾心态的二重组合 【57】论柳宗元被贬后山水游记中的色彩

【58】拯救与建构_论柳宗元_永州八记_的造境 【59】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继承、开拓及影响

【60】从《小石潭记》中解读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继承与发展 【61】柳宗元山水游记创作渊源论

【62】物我同一 主客相契——从“永州八记”看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散文 【63】柳宗元山水亭台记的构架及其它 【64】柳宗元游记景物解读 【65】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情

【66】迁客的心声——从柳宗元的贬谪生涯看其游历散文

【67】幸有“柳”来山未孤——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解析

【68】魅力阅读:只缘身在此山中——《始得西山宴游记》阅读札记 【69】自然的风景,心灵的境界——柳宗元《钴镫母潭西小丘记》赏析 【70】体悟“幽境”背后的“忧情”——《小石潭记》感情把握 【71】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柳宗元《永州八记》概说 【72】中国游记文学的精品——读柳宗元《小石潭记》

【73】摆脱苦闷的心灵烛照——读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74】柳宗元《小石潭记》的艺术特色 【75】论柳宗元“永州八记”的复式结构模式 【76】试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旷如”与“奥如 【77】对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看法 【78】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文体特征

【79】心凝形释 物我同化——浅议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 【80】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独特艺术风格及其成因 【81】清丽流畅简约凝练_钴鉧潭西小丘记_语言赏析 【82】浅谈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的写景艺术

以上论文分别论述了柳宗元游记的艺术特色、精神内蕴、人生内涵、继承发展、创作手法等等。梅新林《中国游记文学发展史》中也单设一章来阐述柳宗元的游记。至于柳宗元游记的文学和美学价值,参看后面的游记价值研究部分中的文学和美学价值。(2)袁宏道

在明代游记创作中,袁宏道的作品成就尤其突出,研究文章依然不少,而且相对前十年的研究论文,这十年来的文章角度更广,如张红花的《试论袁宏道游记中人与自然的亲和》一文从袁宏道的游记中阐述出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周保平提出了“袁宏道游记小品中的适世思想”。

【83】论袁宏道的游记小品

【84】试论袁宏道游记中人与自然的亲和 【85】明代游记大家袁宏道作品成就探微 【86】袁宏道《满井游记》意蕴解析 【87】袁宏道游记小品中的适世思想

【88】试论袁宏道不同时期游记创作的变化

(3)王士性

王士性,万历年间进士,癖嗜山水,其游记集有《五岳游草》、《广志绎》、《广游志》。对于王士性的游记研究也是近年才开始的。其中有对王士性游记作品的整体研究——《王士性游记作品研究》【92】,也有从旅游和史地角度的研究(【89】、【90】、【91】)。

【89】王士性对滇云史地的考究

【90】浅论王士性的旅游审美观

【91】王士性《五岳游草》与晚明旅游风尚 【92】王士性游记作品研究

(4)其它作家、作品

至于其它游记作家的研究,主要有苏轼、陆游、范成大、钟惺、王思任、元结、朱熹、宋懋澄、屠坤华、王安石、康有为、姚鼐、袁中道,公安三袁,作品有:《长春真人西游记》、《大唐西域记》。另外还有关于流派上的个案研究——《桐城派游记研究》。

【93】妙趣横生 自然天成——苏轼山水游记的两大特征 【94】苏轼游记散文艺术特色论

【95】读陆游《入蜀记》札记

【96】从《入蜀记》看陆游对旅游资源的关注

【97】妙手作记,图画山水——范成大日记体游记研究 【98】论《吴船录》对日记体游记的拓展

【99】水木清华 江山有待——读钟惺《浣花溪记》 【100】略论王思任游记的人文性 【101】《长春真人西游记》的艺术特征 【102】元结的山水诗与山水游记刍议 【103】论元结游记体散文的艺术特质

【104】准确传神的游记——朱熹《百丈山记》解析 【105】朱熹山水游记研究 【106】论宋懋澄游记散文的艺术成就

【107】屠坤华和他的《一九一五万国博览会游记》

【108】王安石治鄞及其四明情怀——从《鄞县经游记》谈起 【109】谈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110】《游褒禅山记》:别样的人生探险 【111】浅析《大唐西域记》的散文艺术 【112】康有为《列国游记》之西乐观念发凡 【113】姚鼐游历研究

【114】论袁中道的散文创作 【115】论桐城派游记创作 【116】“公安三袁”游记研究

(5)对比研究

通过作家与作家之间、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对比,更容易把握游记作家、作品的特性和价值,在近十年中这种对比式的研究论文数量突增,数量居多的是元结与柳宗元之间的对比、柳宗元与苏轼之间的对比。【117】欧阳修亭台记的游记特色——兼与柳宗元比较

【118】因事见理 叙议结合——《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之比较 【119】试论柳宗元借鉴元结游记艺术

【120】论元结、柳宗元山水游记之意象选取

【121】元结、柳宗元永州山水游记蕴情差异性探析 【122】论元结、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文化精神

【123】元结、柳宗元永州山水游记之“山石”意象比较

【124】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徐霞客《游黄山日记前、后》与钱谦益《黄山游记九篇》之比较赏析 【125】《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之比较

【126】刚柔异趣 殊途同归——《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对读 【127】方苞与姚鼐的游记之比较 【128】游记领域中的双子星座

【129】一样山水,别种风情——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山水游记探异 【130】柳宗元与苏轼贬谪期山水游记比较研究 【131】柳宗元与苏轼游记比较研究

【132】柳宗元和苏轼游记审美目的研究

【133】一样贬谪两样情——谈柳宗元、苏轼贬谪期的山水游记 【134】柳宗元、苏轼游记的感物特色比较

4.关于游记的价值

对于游记的价值,研究者的看法基本上是相同的,王立群认为“游记具有实用价值——科学价值与史料价值,具备理论价值——思想和认识价值,具有审美价值——文学与美学价值”(《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贾鸿雁也把游记的价值归纳为“文学与美学价值”、“科学与史料价值”、“思想与政治价值”三个方面(《中国游记文献研究》),与王立群的说法是一致的。近些年的游记价值研究不少,但还是多集中在文学与美学价值研究,当然随着市场经济、旅游业的发展,对游记的旅游开发应用研究有了一些成果。4.1文学与美学价值

近十年对游记文献的审美价值研究既有总论性的文章(【135】-【139】),更多的是对具体作家作品的研究文章,尤其是对柳宗元的研究(【140】-【149】),占总数的一大半,另外还有对王维、陆游、姚鼐、王士性的研究(【150】-【155】)。

【135】谈古代山水游记的怡情悦性作用 【136】中国古代游记文学中的山水审美 【137】论山水游记中自然风景的审美重构

【138】论游记追朴求真的审美风范——由中国游记散文发展史而引起的思考 【139】论山水游记中森林意境的审美创造 【140】论柳宗元山水游记之诗境美 【141】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人格美

【142】论柳宗元永州山水游记中的美学问题 【143】柳宗元游记散文中奇特形象的审美意义

【144】生命与自然的激情对话——《始得西山宴游记》情景交融手法的美学分析 【145】论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意境美与人格美 【146】论柳宗元山水散文的审美特征 【147】浅谈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情境美 【148】论柳宗元山水游记气韵之“清”美 【149】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美感体验 【150】论陆游游记散文的美学价值 【151】美趣·深情·至理——论《东坡志林》记游文的文学性

【152】山水游记之异彩,晚明散文之奇葩——《五岳游草》的审美意蕴与文学造诣 【153】姚鼐游记散文“道”“艺”相合思想琐议——以《游双溪记》、《观披雪瀑记》为例 【154】姚鼐文章风格论在其山水游记中的体现

【155】诗情画意的书信 见字如画之游记——《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的幽静谐和美

4.2科学与史料价值

【156】古代游记的历史自然地理学价值 【157】试析游记的史料价值 【158】古代游记的农史价值探索 【159】略论山水游记中的地理描写 【160】《河朔访古记》的文史价值初探

【161】清末白话地理游记文:文类价值及历史意义 【162】简论《游余仅志》的文献学价值 【163】论云南古代旅游文献的文献学价值

4.3思想认识价值

对比前十年游记文献思想认识价值研究几乎为零的状况,近十年的研究文章显然更胜一筹,在哲学、人生心态、文化观念、宗教思想都有涉及。

【164】中国游记文学中的传统人生哲学思想探析 【165】中国古代游记中的环境伦理学思想 【166】从古代游记散文看中西旅游文化的差异

【167】“诗意”的幻灭:中国游记与近代日本人中国观之建立 【168】贬谪文化”现象与古今游记文学

【169】梁启超西方观演变在《新大陆游记》中的体现 【170】柳宗元贬谪永州心态探析

【171】柳宗元《永州八记》的道家文化解读

【172】在幽愤与自适中徘徊——柳宗元永州散文所体现的贬谪心态探微 【173】山水柳宗元——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身世之感 【174】从被贬所作的游记散文看苏轼思想的转变 【175】从《永州八记》看柳宗元的佛心禅意 【176】康有为《列国游记》之西乐观念发凡

【177】感悟生命张扬人格——苏轼《前赤壁赋》重新解读

4.4游记的旅游开发应用与地方性文化研究

所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游记文献的保存研究与传播对当今的旅游开发开发利用和地方文化的彰显是有很大作用的,这方面应该得到很好的研究。《云南古代旅游文献的现实意义研究》很好地把旅游文献与旅游开发利用结合起来,田雨泽认为“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为发展地方经济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大有可为”,其《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研究大有可为》一文甚至提出了“确保该项研究工作顺利而稳妥开展所应采取的一些原则和方法”【178】。

地方文化的推广上,游记也有它的重要作用,比如《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中的武当道教文化》、《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中的武当山水奇观》【181】、【182】。另外各地历代游记作品结集出版也不失一种文化推广的好办法,如《温州名胜游记》【183】、《雁荡山古代游记选注》【184】、《千古游记·旅赞岳阳》【185】。

【178】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研究大有可为 【179】古代嵩山游记对当今开发的启示 【180】云南古代旅游文献的现实意义研究 【181】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中的武当道教文化 【182】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中的武当山水奇观 【183】《温州名胜游记》,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184】《雁荡山古代游记选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5 【185】《千古游记·旅赞岳阳》,中华图书出版社,2009 5.游记的出版与综述性研究

在游记的出版方面的,贾鸿雁爬梳了历代游记出版的情况,发表专文《中国古代游记的整理与出版》【186】、《民国时期游记图书的出版》【187】,这些都收在其专著《中国游记文献研究》【1】中。综述方面有贾鸿雁“对近十年(1993——2002)来有关古代游记的研究状况进行简略综述,并指出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188】,另有刘少虎《近代中国海外游记研究综述》【189】总结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研究中的不足。

【186】贾鸿雁。中国古代游记的整理与出版 【187】贾鸿雁。民国时期游记图书的出版 【188】贾鸿雁。近十年古代游记文献研究综述 【189】刘少虎。近代中国海外游记研究综述。

6.关于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方面的研究

近十年依然延续上十年对徐霞客研究的热情,对其《徐霞客游记》研究最多,同时相对以前的基础研究,近十年的研究角度更贴近现实,研究领域中的价值研究最多。(1)通论:

徐建春等《20世纪徐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一文,对整个20世纪的徐学研究做了回顾,总结出了四个研究阶段和两大特点,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成绩和问题。金秋实《徐学研究的现状与特点》就当前的徐学研究情况进行整体描述。吕锡生《徐霞客及其游记的历史定位》从多方面对徐霞客其人以及《徐霞客游记》一书的性质作了历史定位。刘德谦《中国游记记述类型与<徐霞客游记>的里程碑意义》一文爬梳了历代文籍,“探究出中国早期纪行记地文体的四大支系之后,经过进一步对《徐霞客游记》的比照和逐一分析,从而指出了《徐霞客游记》在 中国游记体裁演变长河中的里程碑意义”。蔡亮《对徐霞客及其游记的几点看法》对《徐霞客游记》的版本以及徐霞客在游历过程的困难做了梳理。

【190】20世纪徐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191】徐学研究的现状和特点 【192】徐霞客及其游记的历史定位

【193】中国游记的记述类型与《徐霞客游记》的里程碑意义 【194】对徐霞客及其游记的几点看法

(2)创作特色:

谢智香《情感符号在<徐霞客游记>中的运用》一文“从《徐霞客游记》所记地名使用修辞的命名艺术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卢长怀《情感符号在<徐霞客游记>中的运用》从符号学的角度对《徐霞客游记》进行研究。另有陈兰村、郑春燕《奇人灵魂与山水的对话——论<徐霞客游记>的自传意义》一文中说道:“(《徐霞客游记》)在写作样式上具有把日记、游记、自传三合一的倾向。”

【195】情感符号在《徐霞客游记》中的运用 【196】《徐霞客游记》地名命名艺术

【197】奇人灵魂与山水的对话——论《徐霞客游记》的自传意义

(3)游程考辨

【198】徐霞客玉林行踪初考 【199】徐霞客安顺行迹三辨

【200】地理探险家徐霞客西南之行 【201】徐霞客万里西游行迹考辨

(4)价值:

价值研究是徐霞客及其《徐霞客游记》研究的重头戏,朱钧侃的《徐学研究的价值》总括了徐学研究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孟青《浅谈<徐霞客游记>之<滇游日记>》从地貌、水文、生物、人文地理等方面分析了科学方面的贡献,从其文学风格和方言方面分析了文学方面的贡献。

【202】徐学研究的价值

【203】浅谈《徐霞客游记》之《滇游日记》

具体来讲,价值领域的研究可分为史料价值、地理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文学与美学价值以及旅游应用方面。·史料价值:

李林曼《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的历史价值》中有对历史价值的简单总结。王雅红《<徐霞客游记>所见晚明湘赣山区社会》一文从《徐霞客游记》中发掘晚明时期湘赣山区的“人口与群落”、“社会风气与秩序”等史料,类似的还有《从<徐霞客游记>看西南民族地区“衣食住行”民俗》、《从<徐霞客游记>看明末广西饮食、服饰、居住民俗》、《从<徐霞客游记>看明代保山饮食民俗》等等。《徐霞客旅行中的“导游”问题探讨》一文通过搜集《徐霞客游记》中的导游资料,提出“在晚明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地方导游和全程陪同服务的雏形”。【204】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的历史价值

【205】《徐霞客游记》所见晚明湘赣山区社会

【206】《徐霞客游记》中的虎迹探询与史料档案性思考 【207】从《徐霞客游记》看西南民族地区“衣食住行”民俗 【208】从《徐霞客游记》看明末广西饮食、服饰、居住民俗 【209】从《徐霞客游记》看明代保山饮食民俗

【210】徐霞客笔下的云南民俗及其对旅游开发的启示 【211】徐霞客笔下的云南民族美食 【212】徐霞客旅行中的食宿问题研究

【213】欲穷壮观 成一家之言——浅析《徐霞客游记》保山部分的求实价值 【214】徐霞客旅行中的“导游”问题探讨

·地理价值:

【215】论《徐霞客游记》的民族地理学研究价值 【216】《徐霞客游记》明代宜州交通地理研究 【217】论《徐霞客游记》对保山独特风貌的展示 【218】徐霞客对西南民族聚落地理的考察

【219】简论徐霞客考察中国南方六省丹霞地貌的成就

【220】从《鸡足山志》的编纂和流传看《徐霞客游记》的地理学价值

·科学价值:

【221】文学研究的绿色新视界:《徐霞客游记》的生态批评价值、旨趣与意义探讨

【222】明代经济开发对我国林业生态的影响——以《徐霞客游记》研究为例明代经济开发对我国林业生态的影响——以《徐霞客游记》研究为例 【223】大旅行家徐霞客笔下的大理石 【224】《徐霞客游记》及其科学精神探究

·文化价值:

【225】浅谈徐霞客游记中的文化因素 【226】《徐霞客游记》中的广西饮食文化研究

【227】明代云南佛教文化现象探析——《徐霞客游记》读书札记 【228】徐霞客笔下的丽江土司地

【229】一位旅行家眼中的晚明衡阳地区宗教生态——以徐霞客《楚游日记》为中心 【230】徐霞客的文化生态观与丽江生态环境保护 【231】徐霞客“刻意远游”论

【232】奇花异果竞芬芳——试论《徐霞客游记》 【233】论徐霞客与僧人的交往

·文学与美学价值:

【234】论《徐霞客游记》的审美追求 【235】论《徐霞客游记》的文学价值

【236】刍议《徐霞客游记》的人生真谛及其景观美学 【237】【《徐霞客游记》词语札记 【238】《徐霞客游记》的语言学价值 【239】论《徐霞客游记》中的生态美学

·旅游研究:

【240】浅谈徐霞客的旅游特色

【241】现代旅游文明行为公约视野下的《徐霞客游记》 【242】《徐霞客游记》的旅游文化融合研究

【243】徐学的形成与《徐霞客旅游研究年鉴》的编辑 【244】徐霞客丽江行及其研究价值

7.总结

近十年古代游记文献研究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1)出现了两部重要的通论性著作,一是《中国游记文学史》,它是继“第一部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的通史之作”——《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之后的一部真正的游记文学通史研究专著。它不仅以时间为顺序,概括出各时代的游记发展,而且选取了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游记作家进行阐述。二是《中国游记文献研究》,信息非常丰富,简直是游记文献的资料库。(2)研究范围有所拓宽。除了对柳宗元游记《徐霞客游记》等著名游记的研究仍是热点外,对一些不太知名的游记作家作品开始关注。(3)研究的多视角,传统的游记研究或局限于文学范围,或传注与地理事物,现在更注重了对游记多方面价值的探讨,特别是开始注意对其在当代的利用价值的研究。(4)研究文章的数量有了翻倍的增长,可见人们对游记的关注程度随着近些年旅游业的大热而日益增强。

然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许多的。(1)研究还是过于集中在少数作家作品,大量优秀的游记作品少有问津或研究不充分。(2)将游记整理研究与现代应用相结合的研究不多,借用游记文献进行旅游开发还大有前途。(3)在古代游记创作给现代游记写作的借鉴上的研究几乎没有,今古没有联系。

域外游记研究

晚清域外游记研究述评及展望 中国古代的域外游记及其价值近代域外游记的特征及价值 晚清域外游记研究浅识

晚清域外游记中的观念演变

晚清域外游记中的跨体式语言与“大叙述”现象

行旅体验与“集体想象”——论晚清域外游记的跨文化意义

徘徊于理论与现实之间——20世纪20年代中国旅苏游记中的苏联形象 从“旅俄游记”看1930年代知识分子对苏联的态度

海外行旅与文学变革——晚清文学变革的游记视角

从域外游记到新文体——晚清古典散文转型的游记视角 海外行旅与文学变革 晚清域外游记中的世博会

晚清域外游记中的巴黎大剧院 清代域外游记中的英国形象

三里湾近十年研究综述 篇2

一、夏王朝存在的真实性考辨

在《夏本纪》研究中争议最大的是夏王朝的存在问题。现今,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基本共识是:在没有确切文献和考古材料能推翻《夏本纪》中有关夏王朝、夏史记载的前提下,仍然相信夏王朝的存在。但是,有关夏王朝真实性考证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推断性的,文献资料与考古成果的简单对应不足以支撑夏王朝、夏代、夏文化的最终确立。

与夏王朝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紧密相关的便是《夏本纪》能否作为信史的问题,即对《夏本纪》可信性考辨 , 多从文献梳理和材料来源角度进行研究。

以上问题研究主要立足于宏观,近十年对《夏本纪》的深入研究更多着眼于文本中的具体历史事件、人物。

二、《夏本纪》涉及的夏史问题考辨

《夏本纪》系统记载了夏王朝的历史。因此,围绕《夏本纪》而展开的对夏史具体问题的考辨便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重点,主要包括夏王朝的世系、纪年;与考古学上文化时期的对应;夏王朝的国家政治形态、建立时间;益启权力交接的真相;禹伐有扈还是启伐有扈;伐有扈、后羿代夏事件反映的夏王朝民族关系;夏都阳城、鸣条地望的考察等。

夏王朝的世系、纪年及与考古学上文化时期的对应关系:研究者多将文献梳理与考古成果相结合,把夏王朝与考古学上的文化分期进行了对应:认为河南龙山文化王湾类型末期文化和二里头一期文化是早期夏文化 , 二里头一期大体包括启、太康时期和后羿代夏时期,二里头二至四期文化是少康中兴以后的夏代中晚期文化,二里头遗址是少康中兴以后的夏代中晚期都城。

夏王朝的国家政治形态:这一问题争议较大,有的认为《夏本纪》中描述的完整的国家形态是司马迁整合删减材料后附会的结果,考古学物质文化材料所反映的早期社会样态与之存在的明显差异是很好的佐证。有的认为夏王朝是一个以一国统万国的国家联合体。

夏王朝的建立时间,传统观点认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基于大禹,至启时正式建立。但也有研究者提出质疑 , 认为文献和考古学资料充分证明,二里头遗址大型建筑基址的始建年代应为夏朝国家正式建立的标志,太康才是夏朝国家的真正建立者。

益启权力交接的真相,禹伐有扈还是启伐有扈,伐有扈、后羿代夏事件反映的夏王朝民族关系:多数研究者认为益启揖让的实质是禹启以政治斗争的方式确立了世袭制,实现了“公天下”向“家天下”的转变。亦有研究者对益启揖让关系进行了否定,认为益启关系以“启干益位”说较为妥当。

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者对学术界公认的以《夏本纪》记载的夏朝建立为国家机构产生标志的观点产生质疑,认为从考古学上物化表现和文献资料都表明五帝时代,甚至直至少康时期,其政治实质是夷夏之间的方国联盟,夷夏联盟的最高首领由华夏和东夷轮流坐庄。这种形式到禹死后发生了变化,启干益位、后羿代夏等事件反应的是二者之间的斗争博弈。到少康中兴 , 夏人又夺回了最高首领的位置 , 夏在夷夏联盟中的主导地位才正式确立。

夏王朝民族关系:多数研究者认为《夏本纪》记载的太康至少康这段时期夏朝不稳定的局面,反映了夷夏之间的民族斗争和夏对东夷的军事征服以及在此过程中民族间的交流融合。另外,对《夏本纪》中记载的“伐有扈”事件的辨析,认为禹、启皆有伐扈之事较为符合历史实际,因为部落联盟制阶段部落间的战争不可能仅通过一次争夺就决出胜负。

夏都阳城、鸣条地望的考察:多数研究者认为《夏本纪》中的“阳城”地望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北的发现龙山文化晚期王城岗城址。研究者从夏亡时夏遗民迁徙的方位来考察《夏本纪》中记载的“桀走鸣条”中的“鸣条”地望,认为鸣条地望安邑说是诸说中最靠得住的一种说法。

三、以“大禹治水”为中心而展开的一系列问题

《夏本纪》记载的主干为大禹治水的功绩,因此《夏本纪》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以“大禹治水”为中心而展开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大禹身份的研究;鯀禹的家族谱系;大禹治水真实性、治水方式、治水地域的考辨;鯀被杀原因;九州、五服、巡狩等制度的真实性考辨等。

大禹身份的研究历来有图腾说、历史人物说、神话说等不同说法。目前,学术界一致认为大禹并非疑古神话学者所谓的神话人物 , 而是部落方国的首领。

大禹治水真实性等问题的考辨:大禹治水传说最早的文物例证——西周文物燹公盨(亦作“豳公须”)的出现和当前学者多学科交叉探讨论证,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大禹治水的真实性。亦有研究者从全球性气候变化角度论证了史前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并且认为大禹治水的成功可能主要得益于距今4000年以后气候的好转而非人力之所为,较好地解释了多数学者对史前发生洪水的相信但却对大禹能否成功治水的怀疑之间的矛盾。

鯀被杀原因:传统观点都将鲧被杀的原因归为治水的失败。有研究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鲧被杀的根源是政治斗争的失败。

九州、五服、巡狩等制度的真实性问题的考辨:周书灿的《大禹传说的多元并起、层累、积聚与定型统一》运用顾颉刚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理论,对西周至汉流传的大禹传说的发生、流变、定型、统一进行了历时的缕析,认为史迁在《夏本纪》中记载的大禹事迹是对西周以来大禹传说素材进行综合整理的结果,其中存在着许多虚构臆测、带有传说性质的不符合历史真实的记载。其中自传说中的黄帝到大禹同出一源的帝王家谱式的“世系”现象是战国以来种族观念淡化、大一统趋势的结果。诸如禹巡守、益让位于启等亦同样不可作为信史。

杨栋的《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将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实物图像等材料结合,对《夏本纪》中涉及到的舜禹权力交接方式、鯀禹启关系、禹避阳城、大禹治水划九州的真实性、治水方法、伐有扈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考述论证,称得上是大禹研究方面的专著。

近十年国内德昂族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十年;德昂族;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64—02

德昂族是个跨境而居的古老民族,是云南独有的民族之一,人口1.7万。渊源于古代的濮人。唐宋时期被称为“朴子”、“茫人”,元明时期被称为“金齿”、“蒲人”。

一、关于德昂族及其文化的介绍

由于德昂族人口较少,其文化鲜为人知,所以关于德昂族及其文化的介绍成为这一时期研究德昂族的一个重点。相关著作主要有:桑耀华主编《德昂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该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德昂族的族源、民族形成、历史演进、考古发现、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社会伦理及中国政府在德昂族地区开展工作的成就、德昂族的发展进步等。殷伟《兰汤沐芳》(文物出版社,2003年)介绍了德昂族的泼水节。杨民康《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和张兴荣《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则对德昂族传统音乐作了介绍。葛飞秀、郁宁《茶疗百疾》(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对德昂族的腌茶和砂罐茶等作了介绍。陶梨《趣闻云南》(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介绍了德昂族为什么被称为“古老的茶农”。张桥贵《云南跨境民族宗教社会问题研究(之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对德昂族的历史来源及现状作了详细介绍。周文林《阿昌族、德昂族一云南少数民族图库》(云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李春生《中国少数民族图典》(中国画报出版社,2005年)都以图说德昂族的形式介绍了德昂族。钟茂兰、范朴《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李春生《二十一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中国画报出版社,2004年)介绍了德昂族的服饰文化。

此外,永年、言兼撰写的《古老的茶农—德昂族》(《神州学人》,2001年第5期)、《古老的茶人—德昂族》(《中国民族》,2006年第7期)对德昂族及其文化均作了详细介绍。李明珍《德昂族不同支系的服饰传说》(《今日民族》,2004年第8期)、张玲丽《德昂族服饰》(《今日民族》,2002年第11期)、李明珍《德昂族服饰与传说》(《今日民族》,2007年第7期)则对德昂族的服饰及服饰文化作了详细介绍。蝻子《古老的茶农—酷爱茶饮的德昂人》(《民族工作》,2000年第4期)、沙平《德昂族的茶文化》(《丝绸之路》,2001年第1期)、李淳信《德昂族独特的酸茶技艺》(《今日民族》,2008年第7期)、李明珍《德昂茶韵》(《今日民族》,2005年第7期)都对德昂族的茶文化作了详细介绍。罗玉山《德昂族的“花节”》(《中国花卉园艺》,2002年第5期)介绍了德昂族一年一度的花节。刘文田《德昂族的“浇花节”》(《今日民族》,2005年第2期)详细介绍了德昂族的“浇花节”。

二、关于德昂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变迁研究

黄光成《跨境民族文化的异同与互动——以中国和缅甸的德昂族为例》(《世界民族》,1999年第l期)以德昂族为例,论述了跨境民族民族文化的异同与互动关系。黄光成《德昂族文化传承中的困境》(《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第6期)指出德昂族人口较少,加上长期的经济发展滞后等因素,严重影响着其文化自信心,使其文化传承处于断代与消失的边缘。李韬、李蔬君《德昂族的传统生态情结》(《今日民族》,2001年第8期)对德昂族传统生态文化与生态保护问题作了介绍和研究。丁菊英《德昂族茶文化探源》(《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展示了德昂族独特的茶文化表现形式,探寻了德昂族茶文化形成的自然、社会、历史和文化根源。毛益民《触摸德昂族文化遗存》(《美与时代:上半月》,2008年第4期)透过龙川江西岸莫里峡谷雨林中秘藏的南传佛教圣物的洞穴,来找寻德昂族文化的历史印迹。陈瑞琪《从德昂族宗教信仰看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提出德昂族以宗教为载体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不仅使民族的民俗情结、传统文化情结、民族认同感、群体的内聚力得以加强,民族文化传承得以为继,而且在宗教与社会的关系上,使道德和信仰内化,赋予社会教育以时代特征,促进了民族的文明和谐、团结统一。蔡经燕、李梅《地上的水天上的水——保山潞江坝大中寨德昂族水文化小议》(《保山师专学报》,2008年第3期)对德昂族水文化进行了说明和分析。王铁志《人口分布和文化孤岛现象——以德昂族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1期)以德昂族为例,从生态环境、村寨边界、文化边缘、文化适应角度等方面论述了文化孤岛现象。王铁志《德昂族婚恋习俗的变迁》(《今日民族》,2006年第7期)对德昂族婚恋习俗变迁的情况进行描述,分析了变迁的原因。廖春华《云南彝族、佤族、德昂族传统文化习俗与森林资源关系的调查研究》(qE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采取实地考察、访谈、文献资料收集分析的方法,对云南土著民族的彝族、佤族和德昂族对森林的依赖、利用与保护习俗进行研究,从而提出这些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对森林资源保护有积极的作用,但某些传统文化习俗在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王铁志《德昂族生活习俗的变迁——德昂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报告之三》(《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通过考察德昂族村寨民居、服饰、饮食等文化现象,来描述德昂族生活习俗的特点、习俗的变迁及所受影响因素,并对这种变迁进行了一定的思考。赵金萍《傣族土司制度对德昂族的影响——以陇川县户弄村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明确指出傣族和德昂族都是德宏的土著民族,相互交往历史悠久。土司制度使上层贵族拥有很大的权力。长期隶属于傣族土司的统治,导致德昂族语言、文化习俗发生了很大变化。赵金萍《德昂族语借词的变化——以户弄德昂语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以云南省陇川县户弄村德昂族的语言与傣族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指出陇川县户弄村德昂族的语言与傣族的语言有很多借用关系。

三、关于德昂族社会发展的研究

关于德昂族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研究的一个重点。刘付靖《佤德昂语支民族与原始农业生产方式》(《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分析了德昂族长期保持原始农业生产方式的原因,同时指出在内部人口增长和外部经济开发的影响下,耕地面积日益减

少,他们开始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原始农业生产方式,采用现代化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徐畅江《“是什么在阻碍着我们发展”——三台山德昂族乡采访手记》(《今日民族》,2002年第6期)通过实地考查探寻德昂族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廖元昌《和谐社会视角下德昂族阿昌族的发展问题》(《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直接指出在和谐社会视角下,人口较少的德昂族全面发展面临着许多特殊的问题。杨东萱《德昂族脱贫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昆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分析了德昂族脱贫面临的基本困难、根本障碍。提出了解决德昂族脱贫的基本办法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加强德昂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大德昂族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德昂族人力资源开发;创新反贫困基本模式;创新反贫困组织制度。廖昌元《德昂族生存困境与构建和谐社会》(《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明确指出,德昂族是中国最贫困的几个少数民族之一,贫困的深层次原因是社会文化落后,集中表现为人口综合素质差,思想观念落后。破解德昂族生存困境根本之策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吴海鹰、马夫《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的贫困与扶贫开发》(《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描述了包括德昂族在内的中国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贫困状况,分析了其贫困的原因,提出了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王铁志《人口规模带来的特殊问题一以德昂族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3期)利用丰富的资料,深入论述了民族人口规模对调动资源的能力、语言文字的使用和文化传播、族际通婚等问题的影响。王铁志《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结构性差异——以德昂族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1期)以经济发展的差异、教育发展的差异、社会发展阶段的影响力等方面,论述了人口较少民族的结构性差异等诸问题。王铁志《人口较少民族的现代化——以德昂族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6期)则以德昂族为例,从摆脱后发展者的困境、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发展等方面,论述了人口较少民族的现代化问题。周怀聪《镇康县德昂族人口状况分析》(《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3期)对镇康县德昂族人口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困境与前景问题。

此外,这一时期关于德昂族医药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研究成果主要为:张保华、郑海波、朱波峰、李生斌《中国德昂族9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中国法医学杂志》,2002年第6期)和赵荣华、郑进《南国医林中的一株奇花——云南德昂族医药简介》(《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胡阳全《近20年国内德昂族研究综述》(《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则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德昂族的研究状况作了分类和综述,这对了解和掌握德昂族研究情况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四、德昂族研究的不足及下一步研究重点

1从研究深度上看,缺少关于德昂族及其文化的有深度的、全面的、理论性的研究专著。十年来,虽然出了大量的研究德昂族的论文和著作,但这些论著在深度上尚嫌不足,绝大部分都还停留在对德昂族文化的表层描写或介绍上,一部分仅对德昂族文化的个别内容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关于德昂族整体性的学术研究目前尚未展开。

2从研究领域上看,十年来,关于德昂族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文化介绍、文化变迁研究和社会发展研究三个方面,研究领域相对狭窄。从研究面上看,研究主要集中在德宏和镇康两地,且以德宏德昂族研究为主,对于其它居住地的德昂族文化研究较少。研究中主要关注于总体性、概括性的研究,个案研究相对少。

3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停留在历史学、民族学研究的范畴,还没有形成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格局。

近十年对词类活用的研究 篇4

一“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很突出的现象。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阅读古文就会遇到困难。自从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从词有定类的观念出发,提出了“假借”之名,实际上从理论上解决了古汉语词类活用的问题以后,陈承泽首唱词类活用说至今,凡是古代汉语教材、专著,都辟有专门章节论述词类活用问题。人们利用这个理论,对一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产生新词义的词语作出正确解释,解决了文言文阅读和注释中的一个大问题。应该说,几十年来,人们对词类活用的研究与实践,成绩是很大的。

然而,事有其利,必有其弊。在词类活用研究与实践取得成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词类活用的滥用。因此,近年来不少语言工作者都在反思这个问题,对词类活用提出了一些相反的意见。就笔者所见,自1982年以来,只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所复印的这方面的论文就有十多篇[(1)]笔者认为,这些论文所涉及的问题,确实值得注意,论者的观点,确实都有一定的道理。下面是对这十多篇论文的归纳。

这些论文都提出了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即“目前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研究、文言文的注释和一些通行的书刊中存在着词类活用范围过宽的现象[(2)]。”这种现象突出地表现在“名词用如动词”方面,许多名词的动词意义本来是词的正常用法,人们却把它“误看作活用”。论者指出,大多数古汉语教材和专著中所列举的“名词用如动词”例,大都是误举。例如:《国语・晋语》“军于庐柳。”《孟子・尽心下》:“舜之饭糗茹草也”。

《史记・留侯世家》:“子房前!”《三国志・诸葛亮传》:“天下有变,则命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以上例句中的“军”,即“驻扎”、“屯军”;“饭”即“吃饮”;“前”即“向前”;“将”即“率领”,这些词的动词意义,都是其固有的、常用的意义,根本就不是名词临时活用为动词,将其列入词类活用的范围,是对词类活用的滥用。因此有人指出,“名词用如动词”(包括“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的提法不妥,甚至“应当否定”。

有的论者对词类活用中的`“名词作状语”,即“名词活用作副词”的提法也提出了异议,认为“用在动词之前表处所、使用工具、依据等意义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是介宾短语省略介词‘以’、‘于’的省略式”,“不是词类活用”(笔者也持此论)。

二何以出现滥用词类活用,致使词类活用的范围过宽的现象呢?综合诸位论者的意见大体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原因。

(一)因错解词义误作活用。许多人由于对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理解不确,误解其原属词类,而把词的正常用法看作活用。

(1)由于不理解词的本义而误作活用。如:

军:“军”为“屯扎”义,而各通行教材多释为“名词用于动词”。误。军,金文作jūn@①,字从车从勹(音bāo,包围),本义为用战车环绕为营垒。上古车战,军队驻扎时以车自围。《说文・车部》:

三里湾近十年研究综述 篇5

[论文摘要]近十年来我国在大学美育的功能、课程设置、实施途径、评价、改革与发展趋势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尚存在研究内容缺乏深度与宽度、研究方法缺乏整合与创新,以及大学生审美形成过程研究的缺失等问题。今后应重视大学美育的整体性研究,加强大学美育的元研究,注重大学美育的历史研究,倡导大学美育的实践取向研究。

[论文关键词]大学 美育 回顾 反思

与近年来中小学美育研究的热闹繁荣相比,我国大学美育的研究显得比较冷清和薄弱。其实,大学美育更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它不仅关涉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关涉大学内在精神品格的提升,而且关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实现。本文主要利用“中国知网(CNKI)”,以“大学美育”、“大学审美教育”、“高校美育”和“高校审美教育”为主题检索词,对~的文献进行复合检索,共获得文献186篇。通过对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反思和探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美育进一步研究的对策趋向。

一、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研究的回顾

1.大学美育功能的研究

大学美育的功能是指美育在大学教育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或功效,这是大学美育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为此,学者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有学者指出,大学美育重在通过感性关注成全人的生命、通过情感激发完善心理结构、通过引导体验走向自我超越、通过人文关怀发展个性。有学者从个体价值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大学美育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优化审美趣味;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创新品格;能赋予大学生人文关怀,建构精神家园;能塑造大学生审美人格,促进和谐发展。还有学者基于大学美育本质的认识,指出大学美育本质上是以提高人的审美素质为目的的文化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它更加注重人的价值观念、人格境界、精神个性、趣味修养的培养与训练;作为一种个性教育和发展教育,它的宗旨不在于传授谋生的本领,而在于帮助人探索和寻找一条发展之路、向上之路,使人在精神的自我建构上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

2.大学美育课程设置的研究

大学美育课程设置主要解决大学美育“教什么”,因而也是大学美育的核心问题。有学者指出,大学美育课程设置不仅包括理论学习与艺术欣赏两部分,还应把课内课外的实践活动纳入美育主体框架之中,从而形成三者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纵横交错的结构模式。也有学者对大学美育课程设置进行了更为具体的层次设计,认为第一个层次是美育理论课程,包括“大学生审美修养”、“美育学概论”、“美学原理”等,主要讲授美学、美育学、艺术史、美学史、艺术评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第二个层次是艺术鉴赏课程,包括“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中国传统艺术鉴赏”等;第三个层次是美育实践课程,它是美育理论课程、艺术鉴赏课程的继续和深化,是提高大学生审美素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3.大学美育实施途径的研究

大学美育的实施途径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问题,也是大学美育能否卓有成效的关键。对此,有学者指出,大学美育的实施一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大学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二要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体悟美的理念和美的人生;三要积极开拓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四要结合各种社会资源,努力营造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通过各种途径保障美育的有效实施,形成大学审美教育与社会文化建设相整合的良好态势。也有学者认为,应加强美育的师资、设备、设施建设,巩固美育工作的支撑点;寓美育于大学教育的各环节之中,拓宽美育的实施途径;依托艺术教育和课外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倡导读书优良传统,学习文化经典,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

4.大学美育评价的研究

大学美育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价值判断过程,它直接针对的是大学美育的价值和效果。对此,有学者指出,大学美育评价的内容应包括思想认识评价、条件建设评价、活动组织评价和活动效果评价四个方面,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应坚持以定性评价为基础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观察为基础的观察与访谈相结合和以自评为基础的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美育评价首先要选准评价的维度,包括大学美育的构成维度和效果维度;其次要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因为大学美育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评价的特殊性,不能用一般的评价思路或方案来评价美育,应致力于探求适合美育自身特点的评价方法,如观察评价法、追踪调查评价法和访谈评价法等。

5.大学美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的研究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学美育也要不断改革,才能彰显其活力和魅力。但对于大学美育如何改革,看法不一。有学者指出,大学美育改革要树立具有整体性、全育性、多内涵、高功能的美育理念;建立完整、开放、互动的美育体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在教师的言行中渗透美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有学者认为,大学美育改革首先应提高认识,建立完善的美育管理体制;其次要加强和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第三要重视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第四应增加资金投入,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最后要充分发挥优秀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也有学者在对大学美育发展历程考察的基础上,指出大学美育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美育理论系统化,美育地位法规化,美育对象个性化,美育内容多样化,美育手段现代化,美育标然时代化。

二、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1.研究内容缺乏深度与宽度

纵观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美育的研究,虽然众多学者发表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关于大学美育的本质、特点、功能、课程设置和实施途径等具体问题的研究却存在着大同小异、低水平重复的现象,缺乏既符合大学生审美发展特点又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颖独特的理论,影响了大学美育科学化的进程,制约了大学美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大学美育研究必须注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仅要对已有成果做进一步深化研究,而且还要不断拓展其新的研究领域,如大学美育的结构问题、大学美育的过程与规律问题、大学美育与大学其他各育的关系问题、大学美育的模式与方法问题、大学美育的师资培养问题、大学美育的科学评价问题等,从而使大学美育理论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 2.研究方法缺乏整合与创新

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研究方法,而研究方法又必然会影响研究结果。方法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工具,也是理论发展的主要标尺。任何理论观点上的分歧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研究方法上的细微差别。反思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微观研究,即从某一视角、某一侧面进行研究,而宏观和整体性研究则相对缺乏;理论研究、经验总结研究较多,但实证研究则比较欠缺。研究方法的相对陈旧和单一,已成为制约我国大学美育研究的主要瓶颈。因此,必须注重大学美育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以大学美育基础理论的研究带动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以单纯进行大学美育研究走向大学美育的整体性研究,从而推动大学美育研究的深入有效开展。

3.大学生审美形成过程研究的缺失

大学美育是由教师和学生两种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的因素组成的,它既包括教师传授美的过程,也包括学生接受美和形成美的过程,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往有关大学美育的研究明显过于重视教师对美的教授和灌输,过于重视教师在美育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发挥,而忽视了大学生对美的接受和生成,忽视了大学生在美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大学美育的低效甚至无效。对大学生审美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由于更接近大学美育的本质和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因而更有助于大学美育功能的发挥和任务的实现,这也将会成为今后大学美育研究的突破口和热点课题。

三、今后大学美育研究的对策展望

1.重视大学美育的整体性研究

大学美育研究的整体性,首先是指必须把美育放在大学教育整体层面上进行研究,亦即美育是大学教育整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大学德育、智育、体育等有何区别,又有何联系?怎样以美育为纽带实现大学各类教育的紧密结合,促成善、真、健、美的辩证统一?它对大学人才培养任务的达成究竟有何价值,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究竟如何发挥作用?只有清楚地知晓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把握大学美育的本质和规律。其次是指必须从大学美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大学审美环境的整体营造、大学审美文化(包括教师审美文化、课程审美文化、学生审美文化等)的整体建设、大学美育手段方法的整体运用、大学教职员工的全员参与等诸方面进行研究。最后是指应从学科综合与交叉的角度进行多学科整合性研究,这不仅能开阔我们的研究视野,拓宽研究思路,而且能克服单一化研究视角带来的盲点和误区,从而有助于大学美育研究的深入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催生新的大学美育理论。

2.加强大学美育的元研究

元研究是指对研究的研究,也就是对研究活动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反思性研究。元研究的兴起,带来了科学研究的逐步科学化。大学美育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也应加强其自身的元研究。大学美育研究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实际上都或多或少地与这种元研究的缺失有关。进行大学美育的元研究,应以大学美育研究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形成大学美育理论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其研究内容包括大学美育研究逻辑起点的确定,大学美育理论逻辑结构的建构,大学美育研究过程的回顾和梳理,大学美育研究方法论和研究范式的反思等。大学美育的元研究能使我们形成清晰的认识和定位,有利于大学美育研究科学有效地推进。

3.注重大学美育的历史研究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大学美育也不例外。历史研究就是从各种现象、事件和过程的具体性上考察对象发展的自然进程,在揭示对象历史的基础上再现对象的发展。从12世纪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建立兴盛到今天,大学已经走过了近千年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在大学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学者们对大学美育这一领域进行了多视角、全方位思索和探究,形成了丰富且有价值的美育思想和理论。研究大学美育,就要对历史上已有的这些美育思想和理论进行回顾和梳理,寻找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为今天大学美育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路,使我们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更加科学的研究成果。

4.倡导大学美育的实践取向研究

近十年社保记录消散 篇6

三个月前,熊老师到南山区社保局查察本身的社保缴费记录,功效发明自1992年8月前的记录无法找到。为此,他向南山区社保局相干科室反应,有事恋职员称可以帮他补上去,但至今未补。熊老师于1990年从内陆聘至蛇口家产区事变,从进入家产区就开始交社保。随后他也跟从政策变革,社保被转至南山区社保局。蛇口家产区与熊老师有同样遭遇的尚有许多老员工。这些老员工称,他们周围尚有许多同事暂不知情,未去社保局查察缴费记录,假如得不到相干部分的关照,可能没人奉告,他们也许要比及退休时才会知道,1992年8月前的社保无缴费记录。

功效:记者就此事采访原蛇口社保公司,该公司一事恋职员先容,家产区员工的社保,在很早早年就转归南山区社保局打点,相干环境须到南山社保局扣问。记者来到南山区社保局缴费大厅向一位值班率领扣问,该率领说,蛇口家产区早在1982年在世界率先给员工买社保,因为当局相干职能的变革,上世纪90年月中期,家产区员工的社保都转归南山社保局打点。其时转管时刻求助,蛇口家产区把全部参保职员的缴费环境,存在一个光盘内,交给南山区社保局打点。针对1992年8月前缴费无记录的环境,该值班率领说,1992年8月之前所交的社保,在电脑里都有记录,因储存方法的差异,无法正常在记录上正常规复。他说,参保职员可以拿自身原本的交费蓝本、身份证、医疗卡和所交社保打印资料,到南山区社保局收缴科找认真人补办。

近十年美国无家可归儿童研究综述 篇7

与政府部门或福利机构所做出的制度性定义不同,研究者更倾向于按照某种分类体系来分析和解释无家可归儿童的特殊性。例如,米尔博恩(Milburn)等人将无家可归儿童定义为至少有过一次在街头或收容所过夜经历的儿童。其中,刚离开家不久的儿童被称为新近无家可归儿童,而那些离家已有较长时间,或有多次离家经历的儿童则被称为长期无家可归儿童,这两种无家可归儿童的经历和特点可能存在差异。[3]罗伯逊(Robertson)等人则将12岁作为无家可归儿童类型的分界点。他们认为,由于大多数针对流浪家庭的收容所不愿接收有超过12岁儿童的家庭(因为担心这些年龄大的孩子会欺负收容所中年龄小的孩子),许多家庭不得不在进入收容所之前将孩子交给别人照管,由此形成了12岁以下有父母照管的儿童和12岁及以上独自流浪的儿童。[4]根据无家可归儿童的居住状况,还有研究者将他们分为收容所中的儿童与街头流浪儿童。一般而言,街头流浪儿童的遭遇与收容所中儿童的遭遇大不相同,许多收容所中的儿童几乎从来没有在街头过夜的经历,更不会像街头流浪儿童那样有面对虐待和暴力的风险。[5]

帕里奥特(Parriott)等人曾尝试通过系统的文献分析来提炼出研究者们界定无家可归儿童的核心标准。[6]

对无家可归儿童的定义的不一致,导致当前美国无家可归儿童的数量一直缺乏公认的、准确的统计。2002年,美国联邦政府预防及裁定青少年犯罪办公室(federal Office of Juvenile Justice and Delinquency Prevention)在研究报告中推算出全美约有165万儿童无家可归。[7]2006年,美国国会的一项研究报告对无家可归儿童的数量作了粗略估计,认为全美共有50万至280万无家可归儿童。[8]2007年,又一项呈交国会的研究报告认为无家可归儿童人数在100万和170万之间。[9]2009年,美国无家可归家庭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Family Homelessness)发布的数据显示,无家可归儿童总数约为150万人。[10]2010年,全美州议会会议(National Conference of State Legislatures)公布的无家可归儿童人数为130万。[11]尽管研究者未能就精确的数目达成一致,但无家可归儿童数量庞大已经成为共识,甚至有研究者认为,这些数据都低估了无家可归儿童的实际数目。[12]这些家庭中往往缺乏情感交流和沟通,缺乏相互照料和支持,使得矛盾进一步加剧,问题的解决也就更为困难。[13]当家庭支持功能失调达到一个严重的水平,家庭矛盾就可能升级为虐待和暴力。泰勒(Tyler)的研究发现,大部分无家可归儿童都有遭到身体虐待的经历,41%的无家可归儿童被父母抛弃过至少24小时,43%的无家可归儿童在离家前曾被父母或监护人殴打过。[14]还有调查发现,25%的无家可归儿童的父母(监护人)曾向他们提出过性行为的要求,32%的无家可归儿童曾在家中受到性侵犯。[15]

此外,由于家庭破裂而带来的家庭构成的变化(如父母去世、离婚或再婚)也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家庭矛盾,当一些儿童在面对新的混合家庭或单亲家庭时,常常会产生对父母的愤怒和怨恨情绪,以及离家出走这样的叛逆行为。[16]

除了家庭矛盾、忽视和虐待,儿童自身的一些缺点和经历也被认为是导致儿童无家可归的重要原因。有学者在对全美无家可归服务援助者与受助者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Homeless Assistance Providers and Clients,NSHAPC)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下列几个与儿童无家可归密切相关的因素:(1)(1)学业困难。这些无家可归儿童有43%的人至少曾经留过1次级,71%的儿童曾经中途停学,57%的儿童有过辍学经历,最终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完成了高中学业。(2)酗酒和吸毒。37%的无家可归儿童曾经酗酒,且26%的儿童在过去一年里仍在酗酒;48%的无家可归儿童曾有吸毒的经历,过去一年里仍在吸毒的比例是43%。(3)精神疾病。50%的无家可归儿童曾出现过精神方面的问题,46%的儿童在过去一年中仍被精神疾病所困扰。(4)接受家庭外安置和寄养。61%的无家可归儿童曾被安置到寄养家庭、团体之家(group home)或其他福利机构中接受照料,其中绝大部分儿童接受安置的时间都超过两年(占总数的56%)。这与帕克(Park)等人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他们发现,接受过家庭外安置的儿童后来成为无家可归儿童的可能性是那些仅仅接受一般保护服务的儿童的两倍,而那些从寄养家庭逃离的儿童成为无家可归者的风险最高。[17](5)违法犯罪。23%的无家可归儿童曾经进过青少年拘留所,他们中大多数人没有高中文凭,没有工作经验,缺乏家庭资源的支持,却通常在身体、精神或酒精/毒品成瘾方面存在问题。离开拘留所或矫正机构后,他们无处可去,不得不沦为无家可归者。[18]

一直以来,美国学术界对于无家可归儿童的研究主要以城市中的无家可归儿童为对象,只有少数学者关注美国乡村的无家可归儿童问题。他们指出,许多研究都将重点放在儿童个体及其家庭上,但对于乡村儿童而言,导致他们无家可归的原因却往往不单是个体的问题,更多的是那些超出他们自身控制能力的社会问题。乡村儿童无家可归的原因一般不是某个单一的因素,而通常至少是四种相互交织的因素———意识形态框架、人口趋势、社会基础设施的失败、个体的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19]实际上,对于城市无家可归儿童而言,情况可能亦是如此。有学者将儿童无家可归的原因分为三类:结构性(structural)因素(没有住房、失业、缺乏医疗保险和社会服务等)、个人性(personal)因素(离婚、精神疾病、吸毒、人际交往技能差等)和意外性(accidental)因素(自然灾害)。[20]这种分类是比较恰当的,因为每个具体的无家可归儿童身上可能都或多或少体现出这三类因素的共同作用。

三、无家可归经历对儿童的影响:风险与能力并存

客观地说,无家可归经历对儿童造成的影响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消极影响包括生活质量低下、学业停滞、沾染不健康的行为习惯以及违法犯罪等;而积极的影响则包括适应能力的提升和自我照顾能力的加强等。不过,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无家可归经历对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学术界的研究重点。

无家可归的生活往往与恶劣的身体健康状况相伴。研究发现,由于缺乏食物,无家可归儿童对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铁、镁、锌等的摄入量均有不足。[21]而不恰当的进食又使得超重和肥胖现象在无家可归儿童中非常普遍。[22]其次,部分无家可归儿童的高风险行为如性伴侣人数过多和注射毒品等,导致他们特别容易感染HIV和其他性传播疾病。[23]所有这些对无家可归儿童身体健康的威胁,通常都会由于经济资源的缺乏和健康照料的不充分变得更加严重和复杂。

与普通儿童相比,无家可归儿童遭遇精神和心理问题的风险也更高。流浪生活给儿童带来极大的压力,常常引发他们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问题。据一项对无家可归家庭的学龄儿童的调查,无家可归儿童经历精神障碍,如破坏性行为障碍、社交恐惧症和重度抑郁症的比例都比有房屋居住的低收入家庭的儿童要高。[24]另一项关于无家可归儿童心理状况的调查发现,约有45%的男童和28%的女童曾被持械袭击,约42%的女童曾遭遇性侵害,整个调查中有超过1/3的儿童达到了创伤后应急障碍(PTSD)的诊断标准。[25]更为严重的是,在无家可归儿童人群中,甚至有将近1/5的人尝试过自杀。[26]

由于居无定所,无家可归儿童难以接受持续稳定的学校教育。尽管美国在1987年通过的《麦克基尼-文托无家可归者援助法案》中规定公立学校必须接收无家可归儿童,但在现实中这些儿童的教育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和保障。据调查,有39%的无家可归儿童在受访前的3个月中至少有1个礼拜没有上学,在受访前1年中转学次数从2次到5次不等。[27]与那些没有流浪经历的儿童相比,无家可归儿童转学或留级的比例更高,学业成绩也低于年级平均水平。[28]

最后,高风险的街头生活使许多无家可归儿童成为犯罪活动的参与者或受害者。由于缺乏经济支持,一些无家可归儿童不得不将参与犯罪活动作为基本的谋生手段。这些犯罪活动主要包括毒品犯罪(使用或售卖毒品)、财产犯罪(如偷窃、抢劫)和暴力犯罪(涉及人类或动物的受害)。[29]同时,无家可归儿童成为犯罪活动受害者的风险也非常高。一项对240名无家可归儿童的研究发现,23.2%的儿童曾遭到抢劫,45%的儿童曾被殴打,49.6%的儿童曾受到持械威胁,35%的儿童曾受到持械袭击,36.6%的儿童曾被提出过性方面的非分要求,20.7%的儿童曾在街头受到性侵犯。[30]值得注意的是,无家可归儿童的受害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容易成为性侵犯和性剥削的受害者,而男性更有可能是身体暴力的受害者。[31]

当然,无家可归的经历给儿童带来的也不全是负面影响。随着无家可归儿童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逐渐认识到,无家可归经历也会对儿童产生积极影响。例如,鲁(Rew)借鉴护理学中的自护理论(Self-Care Theory),(1)对15名无家可归儿童进行了深度访谈。结果发现,尽管缺乏成人照料,无家可归儿童却能在高风险环境中照顾自己。他们在自我认识、自我保护、人际交往、利用有限资源求得生存、解决自己的健康问题等方面都有较强能力。研究者也据此呼吁,社会不应只看到无家可归儿童的缺陷和不足,还应认识到他们所具有的能动性和优势,并在设计救助和干预措施时充分加以利用。[32]

四、对无家可归儿童的救助和干预:从治疗到发展

就研究侧重点而言,美国学界对无家可归儿童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对这一群体的背景、现状、困境和需求的理解上。从这个研究基础出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将目光投向对无家可归儿童的救助和干预。目前,美国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刚起步,许多研究结论尚未得到检验。但可以预料,随着研究的深入,无家可归儿童的救助议题会成为更为核心和重要的课题。

无论是在美国的学术研究还是具体实践中,早期对于无家可归儿童的救助和干预基本上按照“治疗模式”(medical model)进行,即主张对无家可归儿童所具有的严重的、单个的问题进行短期干预。这种救助模式在短时间内可能会收到积极效果,但其缺点是其成效难以长期维持。并且,这种模式没有从发展的视角来对待无家可归儿童,只着眼于当下的问题解决(如治疗抑郁、吸毒等),而非长远的能力提升(如接受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因此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无家可归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状态,也无法降低他们再次流浪的风险。此外,由于无家可归儿童并非同质性的群体,而是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的个体,对他们进行救助和干预必须考虑到他们的独特需要。然而,许多救助项目在实施时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忽略了无家可归儿童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导致了一些不恰当、不必要,甚至会带来不良后果的干预。[33]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重新思考对无家可归儿童的救助和干预问题,主张从关注高风险无家可归儿童的治疗性措施向关注一般无家可归儿童的发展性措施转变。例如,贝伦(Baron)对美国无家可归儿童的救助和干预提出如下建议:(1)重点建立预防身体虐待、性虐待和家庭暴力的救助项目;(2)为父母提供有关儿童养育和矛盾化解的知识技能培训;(3)以学校为基础,提供应对儿童离家出走问题的解决办法;(4)增加救助机构和社工的数量;(5)着力消除街头儿童对救助的不信任感;(6)为无家可归儿童提供多维度的培训机会;(7)为无家可归家庭提供负担得起的住房。[34]与此相似,哈伯(Haber)等人也提出,对无家可归儿童的救助应包括:建立以家庭为中心的综合干预项目;为无家可归家庭提供房屋补助;建立培训无家可归儿童的独立生活技能的项目;对无家可归儿童进行需求调查;对收容所和其他救助机构进行项目评估;为无家可归儿童提供替代性社区和家庭等。[35]在这些倡议的推动下,目前美国对无家可归儿童的救助已经涵盖了基本服务(提供食物、收容和衣服)、医疗服务、心理咨询、毒瘾治疗和生活技能培训等,救助和干预的策略则既有以社区为基础的个案管理,又有以家庭为基础的干预以及以学校为基础的干预。

不过,尽管已经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救助服务体系,美国无家可归儿童选择接受救助和社会服务的比例却并不高。对此,学界一般认为是由于无家可归儿童对官方工作人员和正式的救助服务缺乏信任感所致。一方面,许多儿童都曾经受到成人的剥削或伤害,使得他们自然对救助他们的工作人员产生不信任。另一方面,部分儿童本身存在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害怕自己会因接受救助而被举报给警方或被送入青少年矫正机构。研究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救助人员必须与无家可归儿童建立良好关系,在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和提供救助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这就要求救助人员采取适当策略了解无家可归儿童的需求,尊重他们的文化、种族身份、性取向,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改变境遇的能力。[36]

虽然目前有关救助和干预的研究数量已大为增加,但我们对于这些救助和干预的作用如何却所知甚少。最亟待加强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救助和干预服务是否满足了无家可归儿童的需求?无家可归儿童接受救助和干预的体验如何?这些救助和干预为无家可归儿童带来什么影响?这些影响通过何种路径发生?针对这些问题,已有少数研究者开始尝试对无家可归儿童的救助和干预服务进行系统评估。例如,史雷斯尼克(Slesnick)及其同事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干预措施成效的研究。在一项针对城市中途之家(urban drop-in center)的个案管理的评估中,他们对172名受助儿童进行了长达12个月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无家可归儿童在戒毒、精神健康状况方面有了显著改善,但在教育、就业和使用医疗服务方面没有明显变化。[37]另一项对职业培训项目效果的评估则显示,16名街头无家可归儿童在接受为期7个月的职业培训后,在生活满意度、与家庭的联系、同伴支持和抑郁症状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改善。[38]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些评估结果总体来说是积极的,但它们忽略了救助人员和无家可归儿童之间的关系对结果的影响:救助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提供各种服务的过程中和无家可归儿童之间建立起独特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能会使儿童们不愿报告消极的结果。[39]要避免这种状况,必须在研究设计中对这种影响进行控制。此外,还有研究者提出,应让无家可归儿童参与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研究结果的解释和研究结论的发布等研究的各个阶段。这种参与不但能提升无家可归儿童的价值感,也有助于增进评估的质量。[40]

五、评价与反思

从近10年来美国无家可归儿童研究的相关文献来看,美国学者在无家可归儿童的界定、成因、风险及对策等方面已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使我们对美国的无家可归儿童问题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由于研究对象本身的复杂性,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有待学界深入思考和改进。

第一,定义的不统一限制了研究结论的推广。不同研究者采用不同的定义和抽样方法,其结果是研究对象实质上并非同一群体。在不同定义的指导下,研究者们主要通过四种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一是大规模随机调查儿童,然后选择被调查人群中有无家可归经历者。这种方法的弊端很明显,即被选中的儿童在当下并非无家可归者,他们所表现出的负面特征要比当下无家可归的儿童少得多;二是从无家可归儿童服务机构中抽取。这些儿童通常主动寻求服务机构的帮助,他们的特征和那些不寻求帮助的儿童可能有所不同;三是从收容所中抽取。收容所中的儿童大多和父母在一起,几乎没有真正在街头流浪的经历;四是在无家可归儿童聚集的街头抽样。这样得出的样本中往往有较大比例的越轨儿童。可见,每种抽样方法都只获得了无家可归儿童群体的一部分,也就只能呈现问题的一部分。那么,研究者在陈述研究结论和做出推论时,必须相当谨慎。

第二,对造成无家可归的风险因素缺乏解释和追踪。现有研究虽然已经发现了许多与儿童无家可归相关联的因素(如个体缺陷、家庭矛盾、制度缺失等),但却没有进一步解释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路径。例如,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儿童并促使他们走上无家可归的道路的?不同因素之间是否发生相互作用?各种因素对于无家可归儿童有什么样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要回答上述问题,需要更多的纵向研究,并采用多因素的数据分析方法。

三里湾近十年研究综述 篇8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聋人( 听力残疾) 有2004万人, 约占残疾人总数的1/3。听觉语言障碍儿童(以下与聋生交替使用)由于听觉、语言等方面有缺陷,社会交往的范围狭小,参与社会、受教育、就业以及同伴的接纳度等等方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影响了心理健康。

听障学生心理状况问题的研究

近年来, 听觉障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受到一些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国内开展了一些关于听觉障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工作,这些研究所采用的调查工具通常为目前国内为研究心理健康状况而引进修订的问卷。如调查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般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 - 90) 、艾森克个性问卷(简称EPQ)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和中学生自卑心理自我检测问卷等 。但关于听障学生心理现状的研究结果却大有不同。

蔡希美、林于萍、郭金美李强、冯年琴、徐方忠等对儿童到大学不同年龄阶段的听障学生所做的研究显示:聋哑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聋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国内常模。其焦虑程度高于普通学生,躯体化、强迫、偏执是他们最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对于7岁下的听障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认知水平低;交往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除以上使用标准化量表外,还有一些教育工作者采用自编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或者心理健康的某一方面,如社会交往能力、自卑等,进行了调查(徐美贞2004),慕淑萍(2000)对宁夏聋校初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调查表明,多数聋生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不少聋生有较严重的孤独倾向,存在焦虑、疑心、防范的心理等 。

但是在2006年,西南大学的张宇迪等在对重庆的5年级到高二的180名聋生做的关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时却得到不同的结论:聋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甚至聋生的学习焦虑和过敏倾向较普通学生为轻,而孤独倾向较普通学生为重 。李强等在2003年同样对天津理工学院聋人工学院的158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得到的结果类似。刘毅玮(2005)也认为初中聋生和健听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从以上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对中国的聋人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中,对聋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存在一定的分歧。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还需要继续研究。但是研究对象的年龄不同,生活的区域不同,家庭经济条件不同,所受教育不同等方面对这种研究结果的差异性一定影响。首先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样本过于狭窄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来,近十年对聋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聋生的研究上,特别是对中小学聋生的研究。对学龄前的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很少,对聋人大学生的研究也相对较少。在对聋生进行研究时选取的不同年龄阶段的样本数量太少,选取的样本地域较为集中这也会导致国内学者对聋人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结果也有出入。人们对聋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不一致,各人按照自己对聋生心理健康内涵的理解去设计问卷而导致的。加强聋生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它不仅可以作为指导我们编制聋生心理健康问卷的理论框架,更为重要的是它能指导教师在实践中如何正确看待学生的各种心理表现 。听力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方法和工具过于单一。大部分常用的标准化量表都是国内学者修订的国外问卷,都是为健听人制定的,对于听觉障碍的儿童来说,它们的信度效度是否合适还需要继续研究的。另外由于聋生在认知思维方面的落后,对问卷的内容和一些术语理解的可能会存在偏颇,单一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是否能准确的反映出聋生心理健康问题还值得商讨。总之从整体我们可看出残疾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比较严峻了,需要呼吁学校家庭加大对聋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外在客观因素对听觉障碍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的原因:李强(2003、2004)、冯年琴(2004)、刘在花(2006)等在研究中认为家庭因素是聋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李静华(2006)在对聋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时认为家长对聋哑儿童很容易出现两种极端态度,要么是漠不关心,要么是过渡溺爱。聋哑儿童由于身患残疾,家长往往出于负罪心理对聋儿的要求百依百顺,给以过分的关怀和照顾,而这样过分溺爱则导致了聋哑儿童不尊重别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及攻击行为等不良品质。刘毅玮(2005)也谈到初中聋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性别、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等多因素影响 。

学校的原因:学校是聋生一个重要的生活环境,当聋孩子步入校园上学的那一天起,他们大多是住校的,学校的校园环境和人际关系将对聋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在上述对聋人心理健康现状的描述中慕淑萍(2000)谈到在聋生产生的心理问题中学校的健康教育跟不上是根本原因之一。刘德芳(2003年)也认为聋哑学校应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深入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环境及建立心理辅导中心用以加强聋人学生的心理健康 。

社会因素: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残疾人遭歧视、就业难、在工作中的同工不同酬等问题,虽然这些情况在正常人中也存在,但对于聋人来说却更严重地伤害他们的感情,加剧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和敌视心理。李强(2003年)在对聋人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的研究中认为:聋哑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显著低于健全大学生,应加强聋哑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做好聋哑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

听觉障碍学生内在自身因素

认知和语言沟通的障碍。由于听力语言障碍的影响,聋人大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了解有着明显的缺陷,他们仅仅用眼睛去观察,看待事物和事情具有很强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因而更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当面对激烈的学业竞争或遇到挫折时倾向于压抑内心感受,缺乏向外界寻求支持的有效手段,久而久之容易产生躯体化、焦虑、抑郁等症状。另外,由于聋哑大学生不能通过有声语言接受外界信息,容易曲解视觉信息,导致认知偏差,容易对其他人产生敌对和偏执心理 。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认知与体验,是个体把自己视为客观对象所作出的知觉,是自我的主要成分,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自我概念决定着个体对经验的解释以及经验对个体的意义 。

聋生的自我意识的产生晚于正常儿童,独立性不强。自我评价能力形成较晚具体性大抽象概括水平不高。他们的自尊心强于自卑感,自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自我意识影响了聋生的心理健康。有学者在研究中认为聋学生的心理健康测验得分几乎与所有的自我概念因子分(躯体外貌与属性因子除外) 及自我概念总分显著负相关,且焦虑、行为、合群、智力与学校情况及自我概念总分对聋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李祚山也认为不同自我意识水平的听障学生其心理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聋人学生的应对方式

天津理工大学余丽在对聋人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进行研究时发现:聋人大学生在面对生活压力、面临应激状态下,使用各种(成熟的和不成熟的)应对方式的频率均高于正常大学生,其中成熟型应对方式——解决问题、不成熟型应对方式——自责和退避、混合型应对方式——合理化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或非常显著的水平,反映出聋人大学生总体的应对行为集成熟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于一体,在应对行为上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和两面性人格 。

聋生的人格缺陷。李祚山认为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和冲动倾向四个方面。听觉障碍儿童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问题检出率高,这与其存在的人格缺陷有关。首先,听觉障碍儿童由于知识经验的贫乏,对事物的认识肤浅,情感体验不够深刻,在人格特征中独立性和稳定性较差,依赖性强,这种人格上的缺陷可能会导致这些孩子只要是一个人独处便会产生焦;另一方面由于听力受到损伤,主要依靠视觉来接受信息,所以他们害怕呆在黑暗的地方,这也可能是导致其恐怖倾向焦虑过高的原因。人格上的这些缺陷是导致产生上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其他相关因素的研究

聋人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经济条件、不同专业、以及不同的障碍程度和生源地对聋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1.国内学者在对聋生心理健康研究时认为男女生在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别。男女聋生在过敏倾向(E) 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在恐怖倾向(G) 上的得分有极为显著的差异,且都是女生的得分更高 。也就是说性别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主效应是显著的 。但李强等在对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时发现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只有精神病性因子存在显著性别差异(P<0.05);此外男生、女生在敌对和偏执两因子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与国内有关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结果有较大不同。这和所选样本的不同有关 。

2.不同年级心理状况的差异。2000年林于萍对5、6、8、9四个年级的聋生做了心理健康的情况的初步调查中发现:不同年级的聋哑学生,其焦虑倾向存在着显著差异。西南大学的张宇迪等在对重庆的5年级到高二的180名聋生做的关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时认为从五年级到高二聋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同呈M状发展。徐方忠(2005)也认为。随着年级的升高,中学聋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恐怖等方面阳性率升高,提示高年级聋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低年级聋生更为突出。提示对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强 。

3.家庭经济情况是影响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经济状况处于较差、一般和较好三个水平上的聋人大学生各因子得分较少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学生和经济状况一般学生之间在人际敏感、恐怖和偏执三因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4.不同专业对聋生的心理健康也产生影响。李强等在对天津理工学院聋人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时发现发现聋哑大学生所属专业和SCL-90 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215,反映两者具有显著相关。在服装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之间SCL- 90总分存在显著差异,服装专业学生的人际敏感、焦虑、偏执等因子分在0105水平上显著高于计算机专业学生,且前者的躯体化、抑郁等因子分则在0101水平上显著高于后者。

5.障碍程度和生源地对心理健康的主效应作用不明显。这和李强等得到的结论一致。

对听觉障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策略

1、注重聋人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加强聋童社会性的发展

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张海丛认为学校教育应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聋生由于听力障碍与语言发育迟缓,因此在社会交往上也比正常儿童迟缓。主要特点是伙伴范围狭窄,社会交往欠缺,社会知识贫乏,社会适应能力差 。同时听障生在兴奋性、忧虑性、独立性上与健听生有显著差异,从而导致二者在心理健康因素上差异显著。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听障生的个性心理上更多地表现出自控性差、偏执、自我中心冲动、忧虑、不自信等特点,这种情况很不利于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因此,学校的教育更需讲究方式和方法,更要细致入微。针对学生忧虑、自卑的心理,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突破口语表达的障碍,多方面多角度地体察学生。只有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才能及时发现学生认识和心理上的误区,纠正现实人格中的种种偏差,建构有利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理想人格 。

2、创建美好的学习环境和校园文化

由于聋生生活范围、交际范围、沟通方式受阻,听觉存在障碍、视觉代偿,更需要美的环境的刺激,使他们感到校园亲切、温馨、充满友爱,受到尊重,这样使聋生愿意来到学校,愿意接受教育,这样聋生才能安心学习、受教育,才能使他们增长知识、提高校园文化丰富多彩,与社会文化交汇最多,学生的自发性最强。校园文化是个十分广阔的育人环境,对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想、陶冶情操,加深和拓宽课堂知识、发展特色、开发潜能,尤其是对满足学生个性心理的充分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它是课堂文化所不能代替的。加强学生的生活技能教育。以改变一直以来的空洞说教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的体育训练。南京的黄伟认为体育锻炼可以降低大学生的应激反应,愉悦身心,消除身心疲劳,增强社会联系。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也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改善心理状态。调节情绪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要多组织聋人大学生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

3、家长角色的适应

家长要学会接纳自己的孩子,接纳自己是听力儿童父母这一“特殊身份”,不再因为这个特殊身份而痛苦,接纳自己的孩子为孩子付出一切,如时间,精力,财力等;接纳孩子听力问题的事实,不再抱怨不再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面对现实,不过渡保护孩子,不溺爱孩子,积极的培养和教育孩子。加强和学校交流沟通。家庭环境对聋生影响很大。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否和睦,教育方法是否正确得当,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到位,对孩子的学习、成长、人格、心理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家长在家庭中应承担起培养孩子的义务。家长不但要哺育孩子,还要教育培养他们成人。在家庭中,多让孩子承担些家务,培养他们家庭责任感和自信心。当孩子心理上出现问题时,不能简单粗暴,非打即骂,使孩子心灵受到创伤。可以采用家长联系册的方法,将学校和家庭紧密联系起来,及时沟通情况,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4、加强对聋生的社会支持

与健全大学生相比,聋哑大学生(尤其是阳性组) 的社会支持状况显著低于前者,且聋哑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SCL-90 结果呈显著负相关。此外,聋哑大学生阳性组的社会支持状况显著低于阴性组,这也提示聋哑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其社会支持状况是相关的。社会各界应进一步加强对聋哑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以便发挥社会支持作为环境中介因素所具有的缓冲应激压力、改善情绪体验等心理保健功能。

根据上文所述的问题与不足,笔者有如下建议:首先要确实认识到聋人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良的现状,学校积极加强聋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呼吁社会给聋人学生更多的支持。第二 对聋人心理健康干预时可以参考普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对研究工具进行研究修改,以便更准确真实的反映聋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最后加强开展深入的专题研究、干预研究和纵向研究。

上一篇:国家教育课题申报下一篇:“解放思想大讨论,我为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