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4-1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蚌埠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8篇)

蚌埠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篇1

股份期权激励方案(草案)

(修改版)

一、制定和实施本方案的目的制定实施本方案的目的是完善公司激励机制,提高公司管理层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其为公司长期服务,实现个人与公司的共同发展。具体表现为:

1.以期权激励的方式建立对公司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其通过参与公司利润分配,关心公司的利润增长和长期发展。

2.以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薪酬体系和期权激励机制,吸引、稳定和激励公司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3.将激励对象的利益与股东价值紧密联系,使其树立与公司共同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公司文化,双方共享公司发展成果。

二、股份期权激励的对象

本股份期权激励方案的激励对象为:

1.高级管理人员:担任高级管理职务(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等)或具有高级职称的核心管理层(如营销总监、财务总监等)人员;

2.中层管理人员:担任中层管理职务(如部长、副部长,车间主任、副主任等)的人员;

3.具有工程师及其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4.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认为其他应当激励的公司员工,如处于关键岗位的核心骨干员工、拥有独特专业技能的人员、市场业务骨干人员、为公司作出特殊贡献或表现特别优秀的员工等。

三、股权激励方案的内容

(一)公司股本基本情况和激励标的股份的来源。本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一亿零九百万元。按照注册资本一元为一股,公司总股本设定为为一亿零九百万股。公司投资人(或称股份持有人)为蚌埠东方集团。公司投资人承诺,以此股份作为实施股权激励的标的,按照本方案向激励对象授让一定数量股份的收益

权,获得该权利的人员按照所获股份份额参与公司收益分红。该激励股份简称为分红股份或简称干股。

(二)分红股份的数量和激励方式。公司投资人作为授让股东,愿意向激励对象让渡总数不超过3500万股份的收益权,使其成为分红股份持有人。根据本方案确定并签订相关协议的分红股份持有人,具有和公司股东同等的按股份比例的收益分配权,但除此之外不享有公司投资人股东所享有的其他法定权利。

(三)分红股份数量的分配。

1、基础数量,以职务和岗位为标准:

(1)总经理(1人): 400万股;

(2)副总经理、总工程师(2人):每人180万股;

(3)行政、营销、财务总监(预期3人):每人150万股;

(4)部长和车间主任(8人):每人100万股;

(5)副部长、车间副主任(预期8人):每人60万股;

(6)高级工程师(预期1人):100万股;

(7)工程师(预期3人):每人60万股。

以上合计2770万股。

2、关键岗位和核心骨干,由总经理确认,预计10人,每人20万股,合计200万股:

3、对公司重大贡献人员和表现优秀人员,由总经理根据考核掌握进行奖励,总数530万股。

以上总计为3500万股。

(四)激励对象享受股份分红的条件。

激励对象享受股份分红必须同时满足如下条件:

1.公司未发生如下任一情形:

(1)本会计公司出现亏损;

(2)一年内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发生重大事故受到处罚。

2.激励对象未发生如下任一情形:

(1)触犯法律受到法律制裁;

(2)违反职业道德损害公司利益;

(3)违反公司规章制度;

(4)故意、过失、失职或渎职等行为使公司利益或声誉受到损失。

3、激励对象未违反授让股东和本人签订的协议中承诺的义务。

(五)分红股份期权授予的程序。

(1)公司决策层为本方案规定的期权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审议、批准本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变更和终止;

(2)激励对象与公司签订《股权激励协议书》;

(3)每的1月1日至1月20日,决策层依据公司上一的发展实际,依据本方案规定增减修改参与股权激励的人员名单;

(4)每的1月20日至1月31日,公司向激励对象发出《股份期权授予通知书》,通知激励对象获得股份期权授予资格及获得的股权数量,激励对象签字同意后,获得期权持有资格。

(5)个别激励对象因职位发生变化或因受到奖惩等特殊情况时,由决策层研究决定,对该激励对象的授予股份进行相应调整。

(六)参与分红的兑现。

1、如果公司盈利,由公司根据国家法规及公司的规定,核算出公司当年的可分配利润,并根据持股比例核算激励对象可分配利润,经股份持有人确认;

2、激励对象按照股权应当享有的当年应分配利润,公司向其兑现20%。其余80%在5年之内留作企业流动资金,但所有权归激励对象所有。若5年内(含第一年),激励对象仍在公司工作,且未发生本方案

三、(四)

(七)条中叙述的情形,公司将80%部分向其兑现,以后每年以此类推;

3、激励对象获得的分红,依法由本人缴纳相关税费。

(七)股份期权的变更和终止

1.激励对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取消其获授的股份期权资格:

(1)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情节严重而被判定任何刑事责任的;

(2)激励对象在任职期间,泄露公司秘密、损害公司声誉,给公司造成损失的;

(3)严重失职、渎职给公司造成损失的;

(4)公司认定的其他有损公司利益的行为。

激励对象有上述所列情形之一的,已经授予的期权由授予人无偿收回,并不参与红利分配,未兑现的期权红利予以勾销。

激励对象有上述(1)所列情形的,且不存在上述(2)、(3)、(4)任一情形的,已经授予的股权由授予人无偿收回,但可以按照当年服务月份所占全年比例分配当年红利。

2.参加公司初创工作的激励对象,不是由于过错,只是由于年龄等原因发生职务变更,但仍在公司任职并承担具体工作的,其所获授的股份期权保留30%直到离开公司或不再承担具体工作;公司投入运营以后进入公司的人员,其期权随时随职位变更。

3.激励对象离职。激励对象无论因何种原因离职,自离职之日起不再享有其获授的期权所对应的一切权利。如存在如下(1)(2)(3)情形之一的,已经授予的期权,授予人将其收回,公司将未予兑现的所有应分配利润一次性兑付结清;如存在如下(4)(5)种情形之一的,已经授予的股权的,授予人有权无偿收回,公司未兑现的所有应分配利润不再给付兑现。

离职的情形:

(1)激励对象与公司聘用合同或服务期协议到期,公司不再与之续约的;

(2)激励对象与公司聘用合同或服务期协议未到期,因公司经营性等原因被辞退的;

(3)激励对象与公司聘用合同或服务期协议未到期向公司提出辞职并经公司同意的;

(4)激励对象与公司聘用合同或服务期协议未到期,激励对象因个人原因被辞退的;

(5)激励对象与公司聘用合同或服务期协议未到期,未经公司同意,擅自离职的。

4.激励对象丧失劳动能力:

(1)激励对象因工丧失劳动能力的,还可以享受股份分红至第二,并进行清算,以后除按国家规定享受工伤待遇外,不再享有其获授的股份期权所对应的一切权利。

(2)激励对象非因工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享受股份分红至本期满,并进行清算,以后除享受国家规定的法定待遇意外,不再享有其获授的股份期权所对应的一切权利。

5.激励对象退休。激励对象退休的,可以享受股份分红至本期满,并对未兑现的应分配利润进行清算,以后不再享有其获授的股份期权所对应的一切权利。

6.激励对象死亡。激励对象死亡的,不再享有其获授的股份期权所对应的一切权利,其未予兑现的应分配利润一次性发给其法定继承人。

(八)其他重要事项的处理

1.在制度执行期内,遇到公司股权整体或部分被收购或被兼并时,由公司研究决定激励股权的变更条件。

2、公司根据发展需要增资扩股时,激励股份的数额是否变化,由有公司研究确定。

3、激励对象所持有的标的股权未经授予方允许不得转让,不能用于抵押以及偿还债务。

四、义务和责任

(一)激励对象的义务

1.遵守服务期协议。激励对象应遵守与公司签订的《服务协议》。服务期内,应全职为公司服务,遵守公司规章制度,不以任何方式或手段损害公司利益,不从事任何兼职,服务期结束前不离开公司(因病、伤、亡、退休等原因不能工作或经公司股东会同意除外)。

2.遵守竞业限制协议。激励对象在服务期内以及自公司离职后两年内均不以任何方式从事任何与公司相同或相似业务的投资或经营活动,不在任何经营与公司相同或相似业务的企业担任任何职务或领取报酬。

3.遵守保密协议。激励对象应遵守与公司签订的《保密协议》。激励对象对公司所持有的、与公司关联的商业机密、贸易机密、操作信息、技术信息,以及所有不被公开知道的,或与商务、财务相关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发展规划策略、各类计划、客户信息、知识产权信息等有保密义务。

4.激励对象与公司或授予人约定的应当遵守的其他义务。

(二)违约责任

1.返还股权。激励对象违反服务期、保密协议或者竞业限制约定的,授予人有权立即将所授予的股权无偿收回。

2.返还已取得的股权收益并赔偿损失。如激励对象的违约行为在授予人或公司发现之前已经发生的,激励对象还应该将其自违约行为发生之日至被发现之年已经取得的红利返还给授予人,并足额赔偿因此所导致的授予人或公司的损失。

五、制度生效与保密

1.股权激励计划为公司机密,公司所有员工都有义务保守秘密。对本股权计划的质疑只能向董事长和总经理提出,不得与其他员工议论。如发现探听、传播、议论者,一经发现将取消其激励资格;

蚌埠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篇2

江苏创新日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荣获首届“徐州市十大女杰、爱心企业家、爱心奉献先进个人、巾帼创业先进个人、安置再就业先进个人”等殊荣。

江苏创新日化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 是华东五省最大的洗衣粉生产基地、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团体会员单位。公司坐落于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庙镇, 占地面积100余亩, 拥有资产2.4亿元, 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企业。公司成立以来坚持“行动成就梦想、诚信铸就品牌、服务编织未来”的理念, 依靠徐州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经过脚踏实地不懈的奋斗, 迅速成为淮海经济区日化行业领头羊。其自主品牌——“奇鸣”系列洗涤产品销售已覆盖到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 企业销售收入、利税逐年攀升, 产销率达到了95%以上。近年来,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 公司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 对内强化管理, 对外拓展市场, 实现了跳跃式发展, 现已成为华东五省最大的洗涤用品生产基地。公司现有员工600多人, 其中工程师25人, 技术研发人员70余人。企业目前具有国际先进洗衣粉生产线两条, 液体洗涤剂生产线、包装材料生产线、意大利表面活性剂生产线各一条, 泡花碱生产线两条。现年产高品质洗衣粉15万吨, 液体洗涤剂5万吨。

世界的东方, 中国最美;中国的东方, 苏杭最美;千美万美之中, 美女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传奇之美。不仅美在身材和容颜, 而且美在勤劳善良和奉献, 美在阔广的胸怀和真挚的情怀。张馨元昨天和今天的创业创新故事, 给人们以激励和鼓舞, 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女企业家的神韵, 看到了“东方之美”之内涵。

天降大任于斯人的经历奠定了事业道路

艰苦历程积累了丰富经验

张馨元, 身材高挑、笑容明丽, 是个典型的外场人。她活泼敢言, 操着一口清脆的带有徐州乡音的普通话, 一张口就能赢得无数好感。目前, 江苏省总工会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徐州市工商联中小企业联合商会常务副会长、徐州市工商联执委等诸多社会职务都由张馨元来承担。

作为华东五省最大的洗衣粉生产基地的民营独资企业的董事长, 10多年间, 她和丈夫王业峰默契搭档, 将江苏创新日化科技有限公司从最初只有10来个人的小家庭作坊, 发展到今天拥有2.4亿元资产的规模企业。与此同时, 心系徐州经济发展的张馨元, 事业也开始了多元化之路, 先后创办了徐州运澳物资贸易有限公司、徐州皓奕龙贸易有限公司、徐州贵翔化工有限公司、徐州创新奇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张馨元扎根自己的家乡, 从当年漂亮的农村妹子变成了一个业内公认的“铁娘子”。在阳刚的商业世界里摸爬滚打, 到韩国、朝鲜、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征战不已。

勤劳、善良让其度过了两场“浩劫”。1998年年底, 张馨元的生意遭遇了一场“浩劫”。她供货的一家泡花碱厂倒闭了, 厂方无法支付货款。无奈下, 张馨元只有将厂方的一套设备拉回了家。面对这一堆“废铁”, 面对绝境, 张馨元勇敢、顽强的四处求援。终于, 山东一个朋友将“废铁”架构起了完整的设备, 并帮助成功试产。1999年7月, 历史再次重演。张馨元供货的一家洗涤用品厂倒闭了, 厂方留给她的仍旧是一堆“废铁”——年产1万吨洗衣粉的设备。这又一次将张馨元逼上了绝境, 在“生死存亡”的时刻, 她坚定一个信念:再难, 都要找到“活路”!经过苦苦寻觅, 张馨元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源于平时的人脉积累, 朋友帮其介绍了业界工程师帮她支起了设备, 并顺利投产。

朋友相助坚定“品质”信念

两度被逼上梁山的张馨元, 在浩劫中获得了重生, 并实现了向洗涤用品领域的转型。1999年8月, 张馨元创立了江苏创新日化科技有限公司。事实上, “两次浩劫”带给张馨元的远不止事业的转型。回望自己走过的路, 为何能在绝境中不断遇到“贵人”?张馨元认为是自己的诚信赢得了人脉。这让她更加坚定一个信念:诚实做人, 诚信做事!

为此, 在公司发展最艰难的岁月, 她都恪守诚信, 绝不偷工减料, 一直将产品的品质放在第一位。她说产品如人品, 品质就是企业的生命, 决不可亵渎!正是这种对客户、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 为公司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经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 经过对产品品质的不懈追求, 经过对诺言的坚定履行, 公司的洗涤产品供不应求。2005年, 公司扩建了一条5万吨的洗衣粉生产线;2009年, 公司又扩建了一条10万吨的洗衣粉生产线。现在, 公司拥有两条国际最先进的洗涤剂生产线。公司主要生产“奇鸣”牌冷水柔顺、超洁霸系列洗衣粉、皂粉、洗洁精、精华皂等五大系列产品, 六十多个规格。

博爱形象更加体现女性魅力

在创新日化, 张馨元成立爱心基金会, 专门帮助突发困难职工。员工赵孝亮在家突发脑溢血, 公司立刻拿出2万多元帮助他治疗, 同时还组织员工捐款1万多元;今年1月份包装车间李金柱的9岁儿子患白血病, 张馨元得知情况后, 第一时间派人送去了1万元现金, 并组织员工捐款近3万元带孩子去医院治疗……

汶川、甘肃玉树地震, 张馨元总是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员工捐款捐物!朝鲜水灾, 公司捐助价值20万元的洗涤用品!公司周边的孤寡老人、社会福利院、小学校都有她慰问的身影。每每看到福利院的小孩儿, 她都忍不住流泪, 不仅捐钱捐物, 而且还教育自己上小学的儿子说, 孩子你要好好读书, 将来有这么多弟弟妹妹等着你照顾, 一定要努力啊!

家庭、学校、军事、机制“四化”建设奠基企业成长

家庭是最团结的群体, 公司一直教育感化员工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慢慢的都成了亲切的家人, 密切的伙伴。

学校是最有学习力的, 公司一直秉承育人的理念, 通过“送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让员工接收培训, 不仅送员工出去学习, 还从上海、北京等地邀请老师为员工培训, 帮助员工成长, 实现人生价值, 每年花在员工培训上的费用超过100万。

军事化也是育人的一个重点。因为无论从员工个人, 还是企业发展, 都要不断的规范行为,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只有不断的加强练习, 才能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力, 实现应有的价值。

机制化主要是指公司里形成了一种人人都参与, 人人都有说话和管理的权力和责任的民主作风。

理念、愿景、信念“三驾马车”拉动企业发展

秉承“育人为善、利他为本”的经营理念, 以“2016年成为中国知名企业”为愿景, 以“开拓创新, 永无止境”为信念, 不断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工艺, 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公司以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为基础, 先后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检测仪器, 2006年顺利通过了IS0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多年来, 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信誉为公司的发展迎来了广泛的市场好评。公司先后荣获:“全国质量信得过企业”、“江苏省优秀民营企业”、“江苏省明星企业”、“江苏省优秀科技企业”、“江苏省质量诚信五星级企业”、“江苏省公认名牌产品”、“江苏市场消费者购物首选品牌”、“江苏省著名商标”。

近年来, 公司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 根据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关于振兴国内日化业的目标, 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调整产品生产走向, 注重发展高附加值、节能、环保、有机产品为主攻方向, 以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制度创新, 不断改进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向管理要效益。以ERP计算机管理系统为工作保障, 确保了工作效率的提高。管理水平的不断完善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使企业经济效益逐年得到提高。

育人为善、利他为本两项方针完善企业机制

在创新日化, 企业倡导着“天道、师道、孝道”这样一种外人看来很独特的企业文化, 但正是秉承这样一种企业文化, 保持了企业长久持续稳定的发展。在奇鸣人眼里“天道”就是支持企业发展的客户, 在奇鸣企业文化里客户就是衣食父母, 每一名员工都长存对他们敬畏、感恩之情, 也常换位思考。“师道”就是企业里挑选出来, 能够当作员工老师的员工, 在创新日化当下谁强, 谁就是老师, 当下师为无尚师。师者文化带领着企业每位员工快速的成长。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孝道”就是尊重关心企业的老职工, 对那些为企业做出贡献的老员工从生活上和精神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现在很多精英人才都慕名而来, 齐聚到创新日化。他们说, 来创新日化真不是为钱而来, 真的仅仅是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机制创新上, 公司内设置了“四大委员”, 即生活委员、纪律委员、学习委员和组织委员。四大委员都是在全公司最优秀的员工中选举产生。生活委员关注所有员工的吃饭、住房等一切事物;纪律委员负责制度的发布和实施;学习委员管理员工的集体培训以及外出培训;组织委员负责各部门的协调、员工的外出旅游等等。创新日化自从有了这“四大门神”就填补了各部门管理的死角, 充分贯彻了创新日化“能者上, 平者让, 庸者下”的人才PK管理理念以及内部承包机制改革。在公司未来发展的蓝图上, 把创新日化发展成为公众公司, 大家共同经营, 让更多有才能的人来经营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为了实现这个梦想, 企业通过制度和团队建设正逐步打造一个有创新力、信用力、凝聚力的管理系统。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张馨元董事长时刻不忘回报社会, 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慈善、爱心捐款等等。公司设立爱心捐助基金, 其款项主要用于社会困难人员解决难题。现在创新日化是徐州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单位, 每年企业都拿出巨额资金投入到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中, 帮助更多的人幸福快乐, 让更多的家庭和谐美好!今年公司投入500万元启动废弃电池的回收公益活动。根据资料显示废电池的危害:污染地下水, 一粒小小的纽扣电池能污染600立方水, 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一号的电池烂在地里, 能使一平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 并造成永久性公害;含有的重金属元素如汞、铅、镉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引发各种疾病, 甚至导致癌症;废旧电池裸露在阳光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 进一步生成以臭氧为主的多种强氧化剂, 从而引起更严重的大气污染, 即二次污染。此次公益活动的意义在于响应国家环保政策, 不断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造福子孙后代。

蚌埠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篇3

关键词:蚌埠公交;票款;创新管理;研究

1 公交票款结算工作现状分析

蚌埠公交票款结算管理工作是由票卡中心负责,每天工作人员对收回的装有前一天营运票款收入的钱袋进行鉴伪、清点、整理和包装。首先点钞员对每一钱袋票款进行分类、整理、清点,填写《无人售票票款整理清点表》,然后复核员对照《无人售票票款整理清点表》进行复核,准确无误的在《无人售票票款整理清点表》复核员处加盖自己的印章,同时对纸币、硬币按百凑整,成扎成卷,在封扎、封卷处加盖自己的印章,最后按线路,每袋钱对应每台车、每个驾驶员填写《无人售票票款结算单》,进行票款汇总,填写《票款收入进库交接单》票款入金库。

2 公交票款结算管理存在的困难

2.1 人力资源与票款结算量严重冲突

随着票款结算量不断攀升,票款结算工作若按照传统手工清点复核操作模式,将会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遵循票款结算工作规范要求,清点、复核不可同为一人,工作人员缺口太多,需增加人手,点钞复核若仍按原有工作模式配置,数字将是巨大的,需从集团驾驶、修理等一线生产岗位调配,而一线生产岗位的人力资源也很紧张,这样几倍增加的人力无法从集团内部调配解决,只能从劳务市场招工,这将带来人力资本成本增加,另外由于点钞岗薪资待遇低,年轻、学历素质较好的工人也不愿前来应聘。

2.2 工作环境与当今时代格格不入

点钞大厅是由一间大仓库改建,屋顶使用石棉瓦搭建,冬天冷夏天热,条件艰苦,点钞工作开始时,四五十个人带着口罩,挤在60多平方米屋内,每个人周围堆满了一摞摞钱袋和一个个由角铁焊成的小车,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气味,阴雨天味道更甚,无换气设备,通风状况极差,点钞工作结束每个人一头一脸都是灰,双手污渍斑斑。票款结算工作场地远远不够,供点钞复核使用的木质台面磨损严重。

2.3 监控设备落后形同虚设

监控设备由于配置较早,摄像头像素较低,又加上摄像头自然磨损,摄入保存的清点图像模糊不堪,纸币面值在监控器里分辨不清,硬币模糊一团,无法区分。一旦工作出现清点、复核差错,无法通过监控设备查找。通过测试,已有多处出现监控盲点,原先的布局已经满足不了清点工作需要,不利于监控工作开展。

3 蚌埠公交票款日常结算创新管理研究

3.1 确立新时期工作目标

票卡中心票款日常结算管理工作面对与日俱增数据量和信息量,仍旧依靠原有的工作模式、工作流程,在原有的人力资源使用方式、工作场所环境下,传统的常规的手写笔抄、人工处理的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化城市公交管理的要求,人工处理数据信息工作时间紧、任务量重、劳动强度大、规范程度要求高矛盾日益突出。

3.2 依靠高新技术手段

在点钞大厅安装联动线,配备苏州“少士”硬币高速清分机、硬币包装机、硬币提升机及硬币提卷机,实现硬币清分包装自动化,大幅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明显提高清点包装票款效率,显著降低票款收入清点包装差错率。硬币高速清分机清分速度每分钟600枚,可计算出所清分硬币的数量、金额及所有硬币的总数量及总金额,实现硬币的检伪功能。

3.3 规范工作管理制度

为更好的规范票款日常结算管理工作行为,构建和完善票卡信息管理长效机制,细化点钞员、复核员工作流程,对原有工作制度进行整理、修改、补充和完善,制订了相应工作管理规定。点钞大厅形成每天晨会制度,宣读公司文件,宣讲岗位规范,对前天工作发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并要求立即整改。对点钞、复核易产生问题的环节进行分析,规范工作人员工作流程,并对其实施有效监督。要求工作人员穿着工作服进入工作场所,点钞员清点工作开始,检查钱袋外观,在摄像头下展示钱袋号,倒出钱袋内的票款,进行分类、整理,按规定填写《无人售票票款整理清点表》,将二联单交给机器操作员,填写《无人售票票款整理清点表》发现数据出错,不准擅自涂改,只能“+”“-”修正。机器操作员将点钞员倒入盆内的纸币和硬币分开,硬币倒入清分机按照规范操作进行清分。清分完毕操作员和抄单员分别在《无人售票票款整理清点表》红、黑联上准确记录机器显示的金额数,抄单员将点钞员清点好的纸币和红联交给复核,把黑联记录的硬币金额数进行汇总,操作员把清点完毕的硬币交给点钞员进行打包。机器操作员清点出的残损币、假币应填写《有价币日登记表》和《假币日登记表》交当班组长。复核员准确复核票款,按规定填写《无人售票票款整理清点单》。新旧纸币,分别成扎,在封扎处加盖印章。汇总当班线路票款,认真填写《无人售票票款结算单》、《票款收入进库交接单》,加盖自己印章,当班票款送入金库。复核纸币时,发生与点钞员填写的《无人售票票款整理清点表》数字不符时,应将票款原封不动交给当班组长处置,组长重新清点核对,找出差错原因。

蚌埠市炳成工贸有限公司公司简介 篇4

蚌埠市炳成五金工贸有限公司于2007年12月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前身为蚌埠市天正滤清器厂,天正滤清器厂成立于2005年,经过2005—2007年三年的快速发展,于2007年在蚌埠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购置了6705.5平方米土地用于生产,并注册成立蚌埠市炳成五金工贸有限公司。于2009年建成标准化厂房1700多平方米,厂区空闲土地4400余平方米,具有较高的潜在经济价值。公司主营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以及各种异型、特种滤清器。产品主要用于重汽、工程机械、电厂、冶金、化工、矿山等领域,依靠完整的产品线以及覆盖全国的销售渠道,公司在短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已发展成为具有近千种产品,销售覆盖全国的滤清器行业新秀。并且,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并成功在中亚和西亚地区开拓了销售渠道,2009年,公司年产值已超过1000万元。

一、人力资源

蚌埠市炳成五金工贸有限公司现有职工32人,其中管理人员10人,专业技术人员22人。公司下设综合管理部、采购部、财务部、生产部、销售部,组织机构合理。

公司法人代表蔡继东,1967年出生,大专学历,1989年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1989年在蚌埠市柴油机厂参加工作,1995年—2002年于蚌埠时代塑业有限公司任销售科科长,主管销售工作,并成功开拓国内各地市产品市场,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多年的从业经历帮助他积累了全面的企业管理知识。凭借丰富的管理和销售经验,于2007年在蚌埠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办蚌埠市炳成五金工贸有限公司。

公司总经理吴永胜,1980年出生,2002年至2005年于蚌埠市东联滤清器厂主管滤清器销售。由于懂经营、善管理,2002-2005年短短三年时间,企业的销售收入就由2002年的不足200万元,大幅度/

5提高到2005年的900万元。在此期间,企业的销售网络也得到了大大的拓展。凭借优秀的市场开拓、管理能力,吴永胜于2007年12月任蚌埠市炳成五金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公司财务总监方芹(女),1973年出生,本科学历,1995年毕业于蚌埠财贸学院。1995-2001年在蚌埠市粮食局参加工作,曾任出纳、成本会计、总账会计。2002-2007年在安徽华凯磁塑制品有限公司任财务经理,积累了丰富的财务及管理经验。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从业经历,方芹于2007年进入蚌埠市炳成五金工贸有限公司,任财务总监,全面负责公司的财务工作。

二、生产及管理

公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科学的生产管理,公司内部管理规范、制度落实,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制订了生产工艺流程、材料采购、管理、财务制度、人事管理等制度,从原材料供给到成品销售,都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所有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流程执行。依照人员管理制度,公司设立了技术厂长、管理厂长、各生产小组组长、安全责任人等。技术厂长负责所有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并确保产品质量;管理厂长协调好各专业的分工合作,人员调配;所有生产小组组长负责自己小组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安全责任人负责整个生产车间的安全生产。针对滤清器生产的特点,在裁剪、焊接、折纸、粘胶等各环节都进行了流程优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7年,滤清器产品总产量42万余只,2008年68万余只,2009年滤清器产品总产量突破100万支。在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形势下,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工艺,产品合格率由2005年建厂时为92%,2007年便已提升至99.2%,并且至今稳定保持在99.2%以上,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废料的产生。公司采购部门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比较,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质量。同时,对各作业岗位制定了严格的岗位制度和操作守则,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

规定作业。对各个工段采用组长初查,技术厂长抽查的制度,确保每一道生产环节的产品质量。对库存产品,仓库管理员采取分批次追踪检查制度,确保销售的每一件产品的质量。2007年,企业顺利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于2008年获得了安徽省质量监督总局授于的“省级监督滤清器合格产品单位”称号。

三、产品市场

蚌埠市炳成五金工贸有限公司十分注重销售网络的建设,目前在西北、西南、东南、东北、华北共有24家经销商,其中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共11家经销商作为天正滤清器的主经销商,2009年销售额达到1060万余元。在西北与西南地区,天正牌滤清器的市场占有率从2006年的9%,提升至2006年的23%,异型滤清器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了67%。目前,天正滤清器产品已在新疆联合收割机厂部分产品上使用,双方正在商谈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截止2009年12月,天正滤清器在东南、东北、华北地区的市场占有率在12%左右。截止2010年2月底,产品订货量已达152万余只,价值1800余万元,预计2010年产品销量将继续保持高增长。

公司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大海外市场的开发力度,争取以最小的投入打开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现已初步在哈萨克斯坦和伊朗签约了2家经销商,并成功将产品推向市场。

综上所述,我公司的产品销售渠道畅通,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减退,我国经济的复苏,以及国家拉动内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汽车、农机等产品的需求会快速增长,我公司的产品市场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四、主要客户简介

“天正”品牌在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同时,积累了一批实力雄厚的优秀汽配经销商和忠实的使用客户群体:

1.河南郑州市海通汽配有限公司

郑州市海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是河南省内规模最大的汽车零部件销售公司,集多种汽车零部件的批发、零售于一体。公司位于交通便利、物流发达的河南省会--郑州市,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集批发、零售、服务于一体。公司库存量已达1,150多万元,经营品种上万种,囊括国产轻、中、重型车的整车零配件。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更是储备了一批熟知汽配市场、精通汽配经营的专业人士,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福建邵武市龙祥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邵武市龙祥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和邵武市龙祥汽车运输发展有限公司,位于316国道邵武汽贸城,交通十分便利。目前集整车销售、配件供应、信息反馈、售后服务、车辆挂靠、汽车租赁等为一体。公司设有占地8000平方米的配件公司和设立占地2400平方米的专业汽车维修厂,具有先进的维修设备和专业维修技术人员,并是东风雪铁龙、上汽五菱、长城汽车、郑州日产、北汽福田等多个品牌车特约维修站。公司现拥有4个4S专卖店,是上汽五菱、东风雪铁龙、长城汽车等乘用车及北汽福田等4个货车类闽北一级特约经销商。公司自成立以来,销售业绩稳步上升,目前已成为福建省最大的汽车配件经销商。

3.上海华滤滤清器销售处

4.西安振宇汽配经营部

5.“天正”滤清器宜昌办事处

6.“天正”襄樊销售处

7.长沙金帆汽配部

8.长春滤之星销售部

9.“天正”贵阳销售部

10.“天正”南昌销售部

优秀经销商的加盟,大大提高了“天正”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经济附加值,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五、企业发展

2010年,公司将继续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目前正在研发的以水代替滤纸的环保型滤清器已投入测试使用,该产品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绿色经济等产业政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目前国内汽配市场需求旺盛的形式下,企业将不断加强与国内汽车厂商的配套合作;同时,针对国际市场的需求特点,不断完善产品链,增加出口产品的种类,提高出口规模。

随着公司天正品牌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公司的订单数量快速增长,造成了公司的流动资金有些紧张,希望予以支持。

蚌埠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篇5

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

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2010年6月1日

链接:http:///detail/news.asp?id=427

5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对工业的支持力度,抢抓机遇,升级提速,加快调整,奋发作为,努力实现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制定如下政策。

一、鼓励扩大投入,支持项目建设

1、不断充实完善《蚌埠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列入省“861”计划、省“百千工程”计划、市“3461”行动计划的工业项目,均可列入《蚌埠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

2、支持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列入《蚌埠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且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一定规模的重点项目,根据实际支付前期费用(包括编制项目核准或备案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安全评估报告、勘察设计和相关论证等费用)的50%比例给予补助。其中,投资额5亿元以上(含5亿元)的项目,最高补助不超过80万元;投资额1亿元以上(含1亿元)5亿元以下的项目,最高补助不超过30万元。

3、支持企业项目建设。对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按实际投资额的3%给予一次性补助。单个项目补助最多不超过500万元。项目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补助的范围为厂房、设备和生产辅助设施。

4、支持大企业投资和入驻。世界500强企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以及跨国(省或市)工业企业将公司总部、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入驻我市的,采取“一企一议”、“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政策支持。

5、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属于国家鼓励类投资项目,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的,按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补助不超过100万元。

二、壮大企业规模,促进企业发展

6、鼓励企业上规模。对销售收入首次超过一定规模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给予一次性奖励。其中超过1亿元的奖励5万元,超过5亿元的奖励10万元,超过10亿元的奖励20万元,超过50亿元的奖励50万元,超过100亿元的奖励100万元。

7、鼓励企业多做贡献。对企业入库税金地方留成部分首次超过一定规模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给予一次性奖励。其中超过500万元的奖励5万元,超过1000万元的奖励10万元,超过2000万元的奖励20万元,超过5000万元的奖励30万元,超过1亿元的奖励50万元。

8、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对为上市融资进行股份制改造、经批准进入辅导期、首次上市发行股票等行为的企业,按照《关于印发蚌埠市促进企业上市融资办法的通知》(蚌政〔2009〕7号)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9、支持企业外联重组。鼓励本市企业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或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进行合资合作,对重组成功的原企业法定代表人一次性奖励实际投资额的2‰。

10、鼓励市外企业在蚌发展。新办或从外地整体搬迁来蚌的工业企业,竣工投产后3年内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按其当年实际缴纳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1%一次性奖励给企业法定代表人,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11、鼓励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对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企业聘请知名咨询公司编制发展战略的,按企业实际支出费用的5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

12、支持中小企业振兴发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安徽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设立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项目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担保体系建设。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订。

同时,设立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按照《关于转发蚌埠市市区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蚌政办〔2009〕14号)规定,用于在市区内依法设立的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贷款给予风险补偿,以及对主要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的担保公司给予贴息和风险补偿。

三、加快园区建设,形成产业特色

13、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资金用于对工业园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贴息资金实行“总额控制,区别比例,多投多贴”。

14、鼓励工业园区(开发区)形成产业特色。引进的工业项目不符合本区产业集聚发展要求的,可按我市工业布局的要求推荐到其他园区落户。该项目的招商引资指标由引荐县(区)和落户县(区)按照蚌埠市招商引资统计办法规定的比例分享;实现的税收,按照《关于改革完善市对区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蚌政〔2009〕82号)有关规定执行。

15、支持本市企业入园发展。对入园发展的本市工业企业视同新建工业项目,享受市外境内投资者新办企业同等政策待遇。

16、鼓励工业园区(开发区)集约利用土地。对在园区建设三层(含三层)以上标准化厂房的产权单位实行奖励,按其当年实际建成的标准化厂房投资的10%给予奖励,最高奖励不超过50万元。

17、鼓励园区加快开发。鼓励支持在工业集中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中设立合作园区,吸引外来投资者对其进行整体开发。自合作园区成立之日起连续6年,合作园区企业增值税、所得税市县留成部分,全额补贴给合作园区。

四、支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

18、支持产业基地(集群)发展。对有牵动性、被国家新认定的产业基地(集群)中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

19、支持产业配套。对本市配套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且本市配套额年增长50%以上的,奖励企业管理团队50万

元,其中40%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

20、鼓励市外资金投资主导产业。对引进市外资金在我市园区创办固定资产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主导产业企业法定代表人给予一次性10万元的奖励。

21、支持工业行业(产业)协会发展。对新组建的工业行业(产业)协会给予10万元的资金补助。

五、提升创新水平,促进节能降耗

22、鼓励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对新认定的国家名牌产品、国家新产品、国家和省市认定的企业研发机构等符合扶持条件的,按照《关于推进蚌埠市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蚌发〔2008〕11号)执行。

23、支持企业研发平台建设。经国家、省、市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自认定之日起2年内企业新增研发设备投入达到200万元以上的,按照企业实际新增研发试验设施、仪器设备等投资额的10%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补助不超过50万元。

24、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对获得国家级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认定的,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和研发团队20万元,其中30%奖励企业法定代表人。

25、鼓励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新列入国家级、省级企业信息化试点的工业企业,按信息化项目投资额的5%给予奖励,最高奖励额不超过30万元。

26、鼓励企业节能降耗。对通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后,年节能量达到1000吨标准煤或节电300万千瓦时的企业给予10万元的奖励,同一项目每增加节能量1000吨标准煤或节电300万千瓦时增加奖励10万元,单个项目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已获省级以上节能奖励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再重复支持。

六、健全人才机制,打造发展环境

27、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人才。对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

高级技师到我市企业工作2年以上或创办企业的,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确认后,其年工资薪金所得超过10万元部分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奖励给个人。

28、为企业家成长创造宽松的环境。每年对纳税大户进行表彰。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家,推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对符合条件的外地来蚌投资企业家授予“荣誉市民”称号或颁发“大禹奖章”。

29、不断加大财政资金对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市、县(区)分别设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资金实行总量控制和预算管理,由财政部门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以后年度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随工业税收增长幅度同比例增加。

七、其他

30、在本市区域内注册的工业企业,不分所有制以及隶属关系,均属专项资金支持范围。

31、市本级企业由市级财政兑现,区属企业由市、区各按50%的比例兑现。三县范围内企业由各县参照本政策自行兑现。

32、凡已享受“一企一议”、“一事一议”、合芜蚌自主创新政策支持的园区、单位、项目和人员,不重复享受相关政策。

33、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严肃财经纪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弄虚作假,以权谋私,敷衍塞责,否则,将严格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34、本政策自2010年1月1日起执行。本市以前出台的相关文件与本政策不一致的,按本政策执行。

蚌埠市科技创新能力探析 篇6

1 蚌埠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2008年, 在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 蚌埠市成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重要一极。自此, 蚌埠走上一条具有蚌埠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开启“重振蚌埠科技创新雄风”模式。

1.1 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蚌埠市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抓手, 采用“双轮驱动” (体制创新、科技创新) 模式, 聚合创新所需的各种因素, 连续激发创新的各类活力, 制定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蚌埠市创设了各种基金项目, 鼓励企业与个人自主创新;蚌埠市积极探索股权投入、借转补等新型财政支持方式, 搭建了“1+2+N”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框架, 为实现点与面的有机结合而最大限度提升了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 促使支撑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同时, 蚌埠市成立并完善以市委书记为组长, 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高规格全市自主创新工作推进领导小组, 制定了《蚌埠市创新能力评价实施办法》, 把各项工作分解到县区和相关部门, 明确目标与责任, 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以确保各项年度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1.2 推动科技与产业共同发展

科技创新的核心目标是“产业发展”, 所以, 蚌埠市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形成创新链, 积极整合共享创新资源, 努力攻克各产业链关键技术, 加快成果产业化速度, 促进产业规模的壮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目前, 蚌埠市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已形成了完整的平板显示产业链;LED照明产业链初具规模;微机电系统、高端测试仪、动漫游戏等特色企业发展速度空前。当前, 在蚌埠市, 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增长速度最快、质量最高、前景最好的产业, 成为拉动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增长的重要产业。

1)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蚌埠市以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等为目标, 运用先进且适用的高新技术提升纺织、食品、建材等产业的技术水平, 推行安全、环保、节能的绿色生产方式, 不断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高科技含量。2015年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产品101个。通过这些措施, 蚌埠市创新了一批重要技术与技能, 孵化了多个新兴产业, 从而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2) 坚持企业是创新主体, 促进企业创新速度。蚌埠市坚持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坚持创新政策、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向企业倾斜, 鼓励企业成立技术研发机构, 科技服务全面覆盖到企业。至2015年, 蚌埠市90%的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坐落于企业, 80%的研发投入出自企业, 70%的科研结果来自企业。

3) 引导设立高新企业培育库。蚌埠市将高新企业标准发放到各企业, 以此规范企业的创新之路。同时, 蚌埠市在市级层面上设立高新企业培育库, 将创新能力强、企业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相对较好的企业纳入其中。2015年新认定37家高新技术企业, 至此, 全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为204家。

4) 建立完善的研究发展平台。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 同时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2015年, 蚌埠市认定了1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至此, 蚌埠市拥有省级以上研究发展平台达149个, 这些研究发展平台为蚌埠市的产业技术突破提供了强大有力的技术支持。

1.3 强化人力资源的支持与保障作用

蚌埠市坚持“人才是创新第一要素”的理念, 制定并颁布了有助于创新的人才政策, 建设人才特区。全市设立了1 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并坚持实施紧缺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孔雀计划”, 开展“蚌埠籍大学生回家看看”“蚌埠籍企业家暨创新创业人才回家过年”等系列活动;创建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 2015年邀请了18位博士生来蚌埠市实践。此外, 蚌埠市还成立了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 此中心的功能是促进人力资源的流动、开展创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帮助大学生创业等, 为各类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开辟绿色服务通道, 对高端人才的创新、创业、生活等需求实行一站式服务, 限时办结。

蚌埠市发放市级党政领导干部与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卡, 15位市级党政领导先后与30位高级人才确立了经常性、制度化的沟通协调关系。2015年, 蚌埠市成立了16个院士科研工作站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引进9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 建立了15个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60个蚌埠市“3221”产业创新团队, 引进2 000多名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高学历人才, 从而为蚌埠市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健的人力资源保障。

1.4 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并重提升企业承载能力

坚持高新技术产业载体建设, 努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促进国家级高新产业区、国家级产业基地等载体快速发展。如今, 在国内具有显著影响力的玻璃新材料产业园初具规模, 依爱电子产业园一期建成, 星宇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园, 蚌埠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苗圃园建成并开始使用, 蚌埠大学科技园二期完成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 蚌埠市科技企业产业园区总面积为18万m2, 已有30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在抓好园区建设的同时, 全市积极打造“三环六轴三带”城市发展框架, 围绕城市发展轴、功能环、产业带, 统筹产业布局, 统一招商引资, 促进产业规模与结构布局的提升, 以最终实现蚌埠市的经济增长。建成淮河唯一集装箱码头、安徽省唯一铁路无水港和皖北唯一保税物流区, 实现海关直通关, 对外开放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正在成为皖北地区的黄金口岸。

1.5 促进金融与科技的紧密结合

围绕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蚌埠市大力推进专利权质押贷款。截至2014年, 蚌埠市累计为75家企业办理了专利质押贷款, 总量达5.0亿元。蚌埠市积极探索专利保险之路, 2014年共为48件发明专利办理专利执行险。蚌埠市积极支持企业直接融资, 昌盛电子、佳先化工、雪朗生物三家高新企业成功上市;今上玻璃、双环电子、海华化工等39家科技型企业进入全国私募股权市场交易。蚌埠市搭建企业融资新干线, 加强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 提升融资效率。

总之, 蚌埠市通过各种途径、使用各种方法, 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断开拓渠道。

2 目前蚌埠市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2.1 创新实力不强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实力较弱。2014年, 蚌埠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04.7亿元, 只相当于同期合肥、芜湖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18%与29.7%。二是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看, 2014年, 蚌埠市每十万人专利申请数是221件, 每十万人专利授权数是18件, 而同期合肥、芜湖每十万人专利申请数分别是672件、597件, 每十万人专利授权数分别是66件、41件。三是从创新效率水平上看, 2014年, 蚌埠市人均GDP为35 542元, 只相当于同期合肥、芜湖的52.5%和55.5%, 而蚌埠市2014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费总量却是同期合肥、芜湖的1.11倍和1.05倍。

2.2 创新投入不足

一是R&D经费支出水平不高。2014年, 蚌埠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0%, 比同期合肥、芜湖分别低0.5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二是从财政投入上看, 2014年, 蚌埠市地方财政科学支出同比增长5.5%, 比合肥、芜湖的同期增长速度低6.2个百分点和24.7个百分点。2014年, 蚌埠市地方财政科学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是3.7%, 低于同期合肥、芜湖地方财政科学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0.5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

2.3 创新环境有待完善

一是政策扶持力度有所下降。2014年初,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决定启动创新型省份建设, 并出台了“1+6”政策, 设立总额为10亿元的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资金, 用于支持全省16市自主创新工作, 取消原对合芜蚌三市各1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 支持方式由对合芜蚌“戴帽下达”改为全省16市竞争择优, 致使省里支持蚌埠市试验区建设的资金大幅缩水。此外, 蚌埠市也对自主创新的政策和资金进行了调整, 政策支持面有所收窄, 资金支持方式增加了借转补和股权投资等, 支持企业创新的强度有所下降。

二是存在“政策歧视、政策落实不到位”现象。部分园区热衷于上大项目, 引大企业, 对中小创企业的引入热情不高, 在政策解读方面做的也不到位。虽然发了文件, 登了报纸, 上了网站, 但缺乏深度解读和操作引导, 没能和企业双向互通。同时, 近年来省市出台促进创新发展的政策数量多、间隔短, 在实践中又没能全部落实到位, 企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政策疲劳”或“政策麻木”。不少企业家对政策兑现信心不足, 因而对出台新政策兴趣不大。另外, 所修订政策未能做到前后衔接, 缺乏连续性, 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

三是创客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能力弱。目前蚌埠市创客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团队大多仅能为入驻企业做一些基础性的服务工作, 诸如提供工商登记、税务登记、项目申报, 以及与有关部门对接的牵线搭桥等。而在提供创新改进、市场开拓、企业管理等增值服务方面能力较弱。

四是风投体系缺失。虽然蚌埠市成立了数家风投公司, 但风投公司多考虑到资金的安全和效率, 仅投于风险较低、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 造成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无人问津。

2.4 个体创新能力弱

一是从人力资源看, 2014年, 蚌埠市工业企业R&D人员8 112人, 而同期合肥、芜湖工业企业R&D人员分别是43 822人和24 511人;2014年, 蚌埠市每万人在校大学生543人, 而同期合肥、芜湖每万人在校大学生分别是1 885人和872人, 差距明显。从企业情况看, 蚌埠市规模以上企业仅有39.5%的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32%的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全市仅有3家企业进入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 居全省第7位。全市尚无发明专利年授权量突破30件的企业, 与芜湖奇瑞200多件专利年授权量相比差距较大。蚌埠市每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成果均来自驻蚌科研单位。近年来蚌埠市先后引进一批包括德豪润达、大富机电等在内的重大项目落户, 助推了工业经济发展, 但这些项目多以生产型为主, 存在“研发空心化”问题。

3 找准着力点提升蚌埠的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5年,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就“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提出,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同志也曾指出, 创新是多方面的, 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等, 但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鉴于此, 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上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应当把关注点放在“确定创新环境中障碍的确定与排除”上;应当是科技创新的战略规划者、推动者与服务者, 积极为自主创新营造相对优良的环境。同时, 政府还应当搞清楚政府、企业与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 用“有形之手”配合“无形之手”, 最终推动创新的实现。

3.1 打造蚌埠特色的创新环境

1) 努力营造适合创新者的栖息地。创新型人才, 特别是年轻人, 在选择栖息地时追求的是经济收益和生活方式的平衡, 他们需要能激发创意和灵感的生活方式。蚌埠市区周边皆是山, 稍加设计就是理想的登山、野营之地。8.5 km2的龙子湖环湖道路稍加改造, 便可成为跑步爱好者和自行车骑行爱好者的天堂。以淮河路商业圈和万达广场商业圈为中心, 精心打造, 就有丰富多彩、健康的夜生活可让青年聚集。未来随着蚌埠到南京、上海城际列车的建成, 蚌埠融入上海、南京都市圈, 打造国际花园城市、运动城市并不是空中楼阁。

2) 为创业创新者提供公平平等的机会。要制定政策、健全服务, 为各级各类创新型人才实现个人价值消除障碍, 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开放资源市场与人才市场, 建立支持创新、鼓励创造的市场机制。

3) 打造便利城市。建设发达成熟的基础设施, 解决诸如交通堵塞、环境噪声、垃圾围城等“城市病”。创造能让市民表达自己诉求和想法的沟通与交流环境。如何打造服务型政府?蚌埠市的决策者与领导者们应当勇于、乐于并善于走进社会, 与社会大众平等而有效地沟通, 直接听取市民的诉求和想法, 努力打造交流思想、交换意见的平台, 使城市各阶层、各群体沟通流动能够便利。还可借助媒体、各类文化场所, 开展正式或非正式的文化活动, 为市民打造交流思想、交换意见的平台, 促使市民拓展视野, 探索未知。

4) 打造蚌埠的亲和力。要解决城市建设中的“千城同面”问题, 应从蚌埠的历史文脉出发, 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印记的城市建筑, 使城市镶嵌更多的历史符号、文明印记, 让城市散发出浓厚的文化味, 让人愿意亲近、主动融入。更多关注文化教育设施、运动休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建设, 更多关注普通市民的居、行、玩、游、教、养 (老) 等民生需要, 以体现决策的公平性和城市公共资源使用的平等性。同时, 要去除狭隘的地方主义和既得利益心态, 兼收并蓄, 博采众长。

3.2 培养蚌埠的创新文化与创新精神

创新文化与创新精神的培育与炼就是拥有持久创新动力与活力的重要因素。蚌埠的创新文化与精神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探索、磨合, 支撑要素包括革新、开放、忧患、多元、宽容等。

1) 革新。革新指的是改革与创新。为塑造“革新”文化, 城市品格中就要包含“敢创”“敢试”的革新意识, 整个城市应当充满创业的激情与欲望;要鼓励蚌埠人树立“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革新精神, 要形成“鼓励改革、崇尚创新”的社会风尚, 要尊重和支持创新活动。

2) 开放。只有开放的资源市场与人才市场, 蚌埠市才能连续不断地聚集创新能量。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市民、企业家还是创业者, 都应当保持开放的心态, 为观念、文化与技术的交流提供自由的时空。随之而来的开放的市场与开放的思想也会促使市民朝前看, 力争创新。

3) 忧患。2015年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王学军在蚌埠市调研时说, 蚌埠市要在已经取得的工作成果基础上再接再厉、鼓足干劲, 继续朝着“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奋力冲刺。目前, 蚌埠市在“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道路上, 前有强手, 后有追兵, 必须保持忧患意识, 对未来可能存在的危机充满警惕。只有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 才能使蚌埠人始终强化创新意识, 不断推陈出新, 蚌埠和蚌埠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屹立不倒。

4) 多元。蚌埠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文化多样性, 使蚌埠成为兼容性很强的城市, 从而吸收国内外的优秀文化因子, 吸引优秀人才为蚌埠的建设与创新添砖加瓦。

5) 宽容。要让“海纳百川”成为蚌埠城市文化的一项基本特质。既崇尚成功, 也善待挫折, 宽容失败。树立尊重、支持创业、创新成功者, 同样尊重、支持“屡败屡战”的创业、创新者的新风尚, 为创新创造宽容的氛围。

3.3 发挥政府职能

1) 健全财政支持机制。要加大科技投入, 优化科技投入结构, 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科技基础条件建设, 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体、金融机构等其他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投入体系。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 健全科技经费评价体系。支持企业技术开发, 落实高新技术企业R&D税收优惠政策。健全科技资源统筹协调机制, 建立科技政策决策机制及开展科技活动的组织机制, 整合各类创新投入资金, 保证科技资源的有效投入。

2) 通过金融创新辅助支持科技创新。根据资金需求的规律, 建构“以财政投入为主导, 以资金市场、资本市场融资为主体”的投融资系统,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投融资新环境。建立完善的创业投资服务中心与高科技担保公司, 开发面向科技型企业的融资产品, 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扩充创新投资引导基金总数。支持并扶持小额贷款公司, 逐步形成以商业性和互助性担保公司为主体、政策性再担保机构为辅助的多层次担保体系, 扩大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发展。积极引进各类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 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行公司债券。

3) 完善创新激励政策与措施。制定措施以深化技术要素参与股权与收益分配, 鼓励以知识产权作为资本投入, 探索期股期权, 对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期权授予、技术入股、股权分配、分红等多种方式的奖励与激励。要建立企业主体, 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 股份制、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共赢性产学研联合体。要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 完善科技成果评估与奖励制度。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高科技企业的聚集。

3.4 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1) 加大政府对企业创新的引导与扶持。要采用政府采购、直接投入资金、财政补助、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方式, 鼓励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 加大R&D以及技术改造的经费投入, (下转第16页) 成立并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扩大其为企业的服务面。

2) 提升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一系列创新资源的融合力。要重点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在蚌埠市范围内进行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深化蚌埠市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

3) 提高企业经营者素质。采用“走出去, 引进来”的办法, 开拓企业经营者的视野, 增加企业经营者的见识;培育有坚定信念和有开放、宽广胸怀的企业家队伍。

北京东方微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篇7

“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理念和生活理念,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途径和生活方式的全球共识。在这场“低碳环保”运动中,被誉为无烟工业的软件产业更是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先机,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入侵势态,科技创新则是制胜的法宝。作为长期从事信息安全研究的从业者,我们敏锐地认识到依靠传统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今天人们对信息安全防护的需要,必须开拓出一条全新的思路,依靠技术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计算机病毒实行主动防御的问题,于是我们成功研制出基于程序行为自主分析判断的创新型技术,并将其应用到主动防御型产品中。

科技创新是一条充满挑战且曲折的道路,必须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要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作为支撑。早在2005年,我们就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实现了主动防御病毒的新思路,但是,非正常的市场竞争使得我们的产品迟迟不能服务于广大的用户。是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与帮助下,在首都各新闻单位的关注与支持下,我们才终于走出了沼泽地带,成功推出了微点主动防御软件,其核心技术被列为了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并申请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还申请了美国专利。三年来,微点主动防御软件产品先后应用于北京奥运会、首都国庆60周年、上海世博会等国家重大活动,为保障国家重大活动的信息安全作出了贡献。现在我们已开发出终端主动防御+网关防御的整体防御病毒的系统。针对用户对信息安全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目前已开展对更长远的信息安全体系架构和实施的研究计划。

高科技公司在市场活动中,一定要坚持公平、诚信,守法经营的原则,特别是信息安全公司,其产品属于系统内核级的监控程序,对系统和应用程序具有极高的控制能力,绝不能滥用这种能力干扰和破坏系统和合法应用程序的正常功能,更不允许远程拦截正常程序的运行,这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

信息时代,上至国防安全,下到个人隐私,信息安全关乎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作为一个信息安全公司必须始终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国家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运行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和“低碳环保”直接应对气候变化一样,创新的主动防御方法,有效抑制了日益严峻的网络入侵,已经成为了当前对计算机病毒防范潮流。在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希望我们的努力能为有更好的网络生存环境作出一些贡献,也希望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建成一个美好、和谐、富足,充满朝气的中国!

此次获奖的除了微点公司外,都是国际、国内知名的大公司,正在成长中的微点公司能够获此殊荣,说明媒体对微点的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的认可。这将鞭策我们继续努力,保持顽强的斗志和拼搏精神,克服种种困难,不断推出走在世界前列的创新技术和实用产品,用我们的努力回馈全社会对我们的关爱。

在此,我代表微点公司再次感谢媒体多年来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候给与我们的帮助和支持。

谢谢大家!

蚌埠东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篇8

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转换,使先进的文化价值观与市场经济活动融为一体,创立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吉林东方企业管理的一个着眼点。

企业文化不是企业王冠上的装饰品,更不是企业成功之后的附庸风雅。文化要融入企业的骨肉,成为企业成员的血液。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规范员工的行为,不断创造新的成果。对内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员工自发的向心力;对外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亲和力是公司企业文化的目标。

经过不断的推敲和提炼公司将“以人为本,开拓创新,优质高效,服务社会”作为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的企业经营理念。

1、以人为本——是公司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做企业首先是做人,因此公司要求员工树立“诚信、认真、合作、进取、勤学、公正”的企业精神。

1.1诚信是吉林东方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我们坚信吉林东方应该是一个胸怀远大抱负、肩负社会责任的公司。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企业赢得顾客、社会信任的重要前提。对顾客讲诚信,强调医为仁术,济世救人为本,始终坚持以最优的产品服务顾客;对社会讲诚信,合法经营,积极纳税,不虚报成绩,不骗取荣誉,不推卸回避责任;对合作方讲诚信,履约守信,共识双赢,支持合作方,帮助合作方。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纷繁的世界,秉持高尚的信念,坚持以德立企是吉林东方人的追求。

1.2认真是我们最基本的工作态度,我们相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唯有脚踏实地的干好现在的每一件事,才有可能成就未来的辉煌。

1.3合作是吉林东方人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众志成城、团结共进的自觉行为。我们知道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唯有发挥团队的力量去谋求集体的事业,才可能实现个人价值。

1.4进取是我们永远追求卓越的精神诉求。未来只属于那些永不满足的人们,只有不断的否定自我与永无止境的探索,才可能筑就吉林东方成功之路。

1.5勤学。知识是创新的源泉,只有不断学习,才有可能兼收并蓄、采众家之长而为我所用,只有共同学习才能实现知识共享,发挥集体力量共同构筑吉林东方事业大厦。

1.6公正。公平处事,公正对人,坚持原则,以身作则,相互信赖,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开放、包容、积极的工作氛围。

2、开拓进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创新是吉林东方的核心理念。企业可持续竞争的唯一优势来自于超越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正是通过持续的管理与技术创新,才能使公司成长壮大。为了企业的明天,我们时刻铭记:争创一流、永不落后、追求更高更新。

吉林东方员工是吉林东方创新行为的主体,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意识的创造性活动,依赖于不同思想、意见的相互交流与撞击,依赖于全体吉林东方人的积极参与和真诚投入。我们认为没有创新能力的员工不是优秀员工。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中,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用科学的管理和科学的工作态度,运用科学技术不断研制生产符合用户需求的健康产品;要“天天一小步,一年一大步”,“不断创新,成就未来”。

3、优质高效——是企业生存的保障

企业的效益、声誉和发展归根结底决定于公司的产品质量,而产品质量的好坏决定于员工的工作质量,因此我们把公司的质量方针确定为:以一流的工作质量创一流的产品质量,服务人类健康。

质量方针释义

3.1表达了公司全员参与、注重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

一流的工作质量是追求善始善终的产品质量,它体现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管理、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所有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全体员工在工作中采取多种多样的管理方法去追求高质量、不断改进,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只有保证产品服务的高质量,产品质量才有保证,才能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

3.2体现了公司以顾客为中心、持续改进的承诺

一流的产品质量是保证顾客持续满意的基础,因为顾客的需求是变化的,质量改进将是永无止境的,一流的产品质量是企业以顾客为中心,保证持续改进的庄重承诺。

3.3表明了公司有积极与顾客沟通,满足需求的能力

在产品追求个性化今天,顾客的需求更是不断变化提高的,因此一个产品再好也不能满足顾客不断提高的需求,我们在以两个“一流”的方针指导下,逐步利用现代技术方法和完善的管理标准,保证公司能及时与顾客沟通,识别掌握顾客需求和期望,及时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

4、服务社会——是企业的终极目标。

公司的服务承诺:以顾客健康和满意为最高追求,以健康产品回报社会

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基础,顾客是企业的衣食父母,顾客的一切都是对的,只有耐心倾听顾客的意见,最大限度满足顾客的需求,让顾客满意,服务于顾客的健康,企业才能长足发展,才能回报社会,这是我们追求的最高也是唯一的目标。

我们知道我们的患者及医护人员信任我们,治病救人,维护健康是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必须是高质量的,我们必须能够提供最好的产品与最专业的服务。

我们知道我们的客户信任我们,携手共进、壮大医药事业是我们的共同心愿。我们倡导真诚合作、共同成长,通过共同的事业来实现彼此的目标。

我们还知道我们所处的社会信任我们。我们必须是一个好企业---守法经营、热心公益、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热爱生命。企业就如同个人,除了强健的体魄,还必须有高尚的情操,才会有灿烂的生命。

吉林省东方制药有限公司

吉林省东方制药有限公司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长沈路498号,于1988年建设落成。公司注册于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1年经改制由国有企业改为民营企业。公司注册资金3800万元。员工211人。其中大专学历以上的员工占公司总员工人数的60%以上。公司拥有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精确的检测手段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目前,公司与吉林大学等高等学院校建立了新产品的研发中心,力求实现现代化的中药生产、研发和销售。

公司固体制剂车间、中药前处理车间、中药提取车间于2004年4月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MP认证,公司主要剂型有片剂、颗粒、胶囊。目前正在研发新产品。

公司的拳头产品“血滞通胶囊”,为中药单方制剂,国家专利品种;在1997年由国家卫生部颁布了新药证书;并分别在1998年、2000年、2002年被列入了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品种目录;1999年被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国家经贸委综合评定为国家级新药;在2000年选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上一篇:电梯公司级安全教育考核(答案)下一篇:关于外贸出口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