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

2024-1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齐河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精选10篇)

齐河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 篇1

齐河加速“城镇化” 计划8年50万农民搬新社区10月22日,在德州市齐河地产项目推介会上获悉,以争创全国新型城镇化示范县为目标的齐河县,正大力实施主城区改造、城南新区拓展和黄河国际生态城开发等重点项目,实现城镇建设提档升级,并计划用8年左右的时间,让全县50万农民全部住进新社区。面对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山东省实施的“一圈一带”战略等发展机遇,齐河县作出了以建设“省会北城”为目标,把推进城市建设提档升级作为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战略之举。为此,齐河县特意邀请135位国家、省级地产开发单位的地产专家,为该县占地5004亩的主城区改造、城南新区拓展和黄河国际生态城开发等重点项目“诊断把脉”,以期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

据了解,今年1~9月份,齐河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到20160元、11540元,均增长18%,为全县城镇化建设夯实了基础。该县计划用8年左右的时间让全县50万农民全部住进新社区,争创全国新型城镇化示范县。

齐河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 篇2

一、以文化广场”建设增强中心城镇辐射带动能力

文化广场是浬田乡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该乡抓住了新型城镇化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牛鼻子”,是应对区域激烈竞争、实现跨越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突显本地特色的新亮点。

浬田文化广场总投资200万元,占地6000平米,分为文化区、健身区、休闲区、中心区,广场内古樟成荫,青砖小道蜿蜒曲折,石桌、石凳、石椅点缀其中,安装健身器材3套,铺设栏杆160米,占地1000平米的花岗岩地面可以容纳2000多人在此休闲娱乐,丰富了文化生活、提升了圩镇品位,吸纳了51户村民到街道购地建房,进一步聚集了人气,繁荣了经济。

二、以稳妥推进新型农村建设聚集人气指数

新型农村建设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浬田乡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2012年,全乡有3个村列入了县新农村建设点,分别是仙峰村委移民村、塘下村委塘下村、历山村委南溪村,涉及农户126户、476人,分别成立了村理事会,制定工作方案。开展以村庄规划为基础,以“五通一气”为重点,以“三清三改”为配套,建设农民新家园。采取“上级争取一部分,自筹一部分,社会捐资一部分”的形式,切实夯实基础设施,投入建设资金200万元,投工投劳8000余工日,农村面貌明显改观。3个县级新农村建设点都进行了垃圾清运、污泥清除、路障清理,拆除残墙3650余平米,完成硬化通村公路5.65千米,硬化巷道23968 m2,绿化面积12200 m2,修建排水沟3612m,埋设涵管14处,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户通自来水100%,有68户农户新建了三翁式水冲厕,兴建垃圾池12个,铺设彩砖和花岗石1400平米,3个点分别按规划修建了休闲广场,并修建了篮球场、配备了体育器材,栽植各种绿化树1800余株,绿化小苗2万余株,村庄面貌有了极大改观。大力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全乡7个非新农村清洁工程点都聘请了保洁人员配备保洁专车,加强日常卫生打扫,整治村庄环境、保持村庄洁净。

三、以美丽乡村和商贸宜居统筹结合增强承载能力

浬田村委会刘家村是浬田乡政府所在地,该村以列入国家、省老建扶贫点为契机,积极整合资金,突出特色,高起点规划打造。一是改造天秤路。投资320余万元对天秤路进行高标准改造,拆除了门前房后的乱搭乱建,改造下水道1300米、硬化路面2800余平米、铺设人行道彩砖5000平米,对临街房屋墙面统一进行粉刷、统一规范店牌、统一要求门前卫生“三包”,在村内池塘边砌块石360米,铺设彩砖地面1600余平方米,安装体育健身器才3处,铺设栏杆260米,花岗岩地面休闲娱乐场所2000余平米,村庄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提升了圩镇品味。二是兴建建材专业市场和居民住宅小区。总投资5000万元的建材专业市场和居民住宅小区位于圩镇,已完成了25.6亩的征地工作,测量、规划设计、土地评估和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等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为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聘请了专业技术员把建材专业市场与居民住宅小区相结合,进行优化组建,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四、以“一村一品”为要求,以技术推广为动力,发展农村新经济

齐河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 篇3

近年来,汤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安阳市委、市政府强力实施城市建设三年计劃、加快推进安汤一体化的发展机遇,围绕“一心五星”发展格局,重点加快县城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城市建设实现大跨步、飞跃式发展。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一、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

科学制定城乡发展规划,是促进城镇系统高效运行和城镇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该县坚持“以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努力探索城乡规划模式,切实做到了城乡规划体系“一盘棋”。先后聘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中山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规划单位,结合县城及每个乡镇自身经济、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多方面、多层次,高规格、高标准进行论证和规划,做到了合理布局、科学定位、彰显特色,有效地发挥了城镇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及规划编制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龙头作用。先后完成了汤阴县总体发展规划、中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制造业集聚区规划、北部新城区规划、城中村改造和全县298个行政村新农村等规划编制审批工作,全面提升了汤阴的城镇化发展水平。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夯实城镇化发展的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突破口。该县将2010年确定为“基础设施建设年”,以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建设品位,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上台阶。自去年以来,新修、改造道路66条总长149.4公里,新建桥梁7座,拦水闸3座,封闭排水沟2条,新建城市广场3处,铺设中水回用管网55公里,天然气管线75公里,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9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农民进城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共计3500余套。所有城市道路建设实现水、电、气、通讯、排水、绿化、亮化一步到位,有效提升了县城载体功能,县城新区与安阳市区实现全方位对接,形成“一心五星”的发展格局,即西部五乡镇列入县城发展总体规划,形成核心城区;东部五乡镇组团发展,形成卫星乡镇。“五星”围绕核心转,核心带动“五星”转,最终建成以县城为核心,以小城镇为依托,以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的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

三、以集聚区建设为契机,筑牢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

城镇化发展的过程就是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的过程,其内在实质就是产业的发展和生产要素的聚集。去年以来,汤阴县借河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东风,按照“四个重在”、“四集一转”的要求,举全县之力,切实加强了集聚区建设力度和管理力度。目前,集聚区产业明晰、企业集聚、特色明显、带动显著,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6.7平方公里发展到9.2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25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35家,世界500强企业1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6家;全县已经形成了小麦、玉米、肉鸡、食用菌、生猪、蔬菜、中药材、肉奶牛等8条农产品加工链条,这8条产业链已吸纳10万余人投身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以产业的带动,促进了农民向产业化工人的规模化转变,加速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保证了农民失地不失业,逐步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有力推进了全县城镇化进程。

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培育城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项目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阵地。汤阴县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效益”的要求,实行项目帮扶责任制,以“钉钉子”的精神促进项目落地,用“倒逼”的机制推进项目建设。转变思想观念,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做到“零距离”服务、“零时限”服务、“零投诉”服务、“零利益”服务,兑现“外商只管投资,其他一切由我们来办”、“厂内的事情企业管,厂外的事情党委政府管”的服务承诺。创新管理方式,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审批、扎口管理等,为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齐河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 篇4

【发布文号】宁政发[2000]84号 【发布日期】2000-09-04 【生效日期】2000-09-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

加速我区城镇化进程的实施意见

(宁政发〔2000〕84号2000年9月4日)

固原行署,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加快小城镇建设,加速城镇化进程,是促进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农村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区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起点较低、规模偏小、聚集能力较弱、发展速度慢等问题,已制约着我区的经济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实施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含县城镇、建制镇、一般乡镇及国营农牧场场部)建设,加速全区的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一、加快制定小城镇建设规划,努力塑造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各地、市、县(区)要抓紧制定城镇体系规划,搞好城镇布局,明确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小城镇总体规划、建设规划的修编和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城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村庄、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要根据经济发展规划,重点完善小城镇产业发展规划。规划要立足高起点、超前性、科学性、创造性,注重城镇主导产业和特色经济的培育。自治区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小城镇各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与大中城市及中心村发展的协调配套,防止和克服小城镇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认真研究小城镇的特点,突出民族风貌特色,规划好工业主导型、交通枢纽型、商贸流通型、旅游开发型等不同类型的小城镇,突出抓好小城镇的绿化、美化等环境规划和小城镇的建筑设计,增强精品意识,创建特色城镇。

经依法批准的小城镇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法律依据,必须严格执行。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各级领导要带头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规划确需调整的,必须按法定程序办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随意变动。

二、二、推进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农民进镇经商办企业和发展非农产业

(一)农民进镇落户不受农转非指标计划限制,凡在城镇有固定住所、稳定的非农职业或稳定的生活来源的人员,均可按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在子女入托、上学、参军、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原城镇居民同等对待。各地区、各部门不得收取城镇增容费或其他类似费用。

(二)对进镇落户的农民,可根据本人意愿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也允许依法有偿转让。

(三)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政策,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经商办企业,发展二、三产业。凡进镇经商办企业的,一切手续从简。

三、三、深化小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依法保障小城镇建设用地

(一)自治区下达建设用地计划,要在保证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小城镇建设发展用地指标。鼓励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收购破产乡镇企业或进行股份制改造,其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实行征用。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兴办企业。

(二)小城镇建设用地,除国家规定可以划拨的以外,一律实行有偿使用。地、市、县(区)通过利用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土地收取的土地有偿使用费,可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兴办乡镇企业和村镇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可以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

(三)发展小城镇必须做到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要科学确定小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合理布局各业用地。鼓励旧城改造和盘活存量土地。因实施村镇规划,允许不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进行土地交换,并依法签订互换合同和进行土地变更登记。对以迁村并点和土地整理等方式进行小城镇建设的,可在建设用地规划中予以适当支持。严格限制分散建房的宅基地审批。

(四)继续发展合作建房、集资建房,允许单位及集体、私营、个体企业参与小城镇住宅的开发建设。利用存量土地建设住宅,各有关部门要从快办理审批手续。

四,加快小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对小城镇建设投资力度

(一)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引入竞争机制。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及经营管理,实行统一规划,全方位推向市场。在统一规划下,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个人采取各种投资形式,开发小城镇供水、排水、道路、桥梁、供热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由物价和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核准投资和经营成本,合理确定价格和服务收费标准。通过转让股份、租赁承包、拍卖等多种形式,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建设,滚动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二)对小城镇建设实行统一开发,并确保其收益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国有存量土地有偿使用费,除按国家规定上缴的部分外,全部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自治区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信贷机构每年应安排一定规模的中、长期贷款,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公用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

(三)自治区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力度。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对口项目,如供水、过境公路、市场、电力电讯等要继续安排并加大专项补助资金。

(四)继续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自治区计划部门会同建设部门要安排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现有的基础上每年安排的建设投资应逐年增加,并列入基本建设计划,长期扶持。自治区财政安排的农村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要重点用于帮助试点小城镇解决供水、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并根据目前全区县城基础设施普遍薄弱,欠账多、启动困难的现状,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奖励资金,以奖代补,拉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自治区每年列出专款用于小城镇过境公路的绿化补助,要搞好义务植树,突出搞好小城镇的绿化美化。各地、市、县(区)也要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应在每年财政的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额的小城镇建设资金,专项用于小城镇的基础、公用设施建设。

五、五、切实解决小城镇建设管理的问题

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责。地、市、县(区)建设管理部门要设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科(室),一类乡镇可设乡镇建设办公室,二、三类乡镇可配备专职的乡镇建设助理员。要加强镇政府对小城镇建设的管理、协调和服务功能。镇政府要集中精力管理公共行政和公益性事业。要结合机构改革,选调一批政治素质高、年富力强、懂经济、会管理的同志,充实到小城镇的领导岗位。

六、六、认真组织和切实抓好小城镇建设试点

要运用典型引路、综合示范手段,按照不同区域的发展目标,确定小城镇建设的不同标准,重点支持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比较明显的小城镇加快发展,建设一批能体现农业现代化水平、宽裕型小康和南部山区特点的新型小城镇样板,以此来带动农村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今后几年要重点抓好县城和已有一定基础条件、并被列为地、市、县(区)试点的20个农村小城镇的建设。

各地、市、县(区)近几年内要集中力量抓好一、二个小城镇建设试点。县(市、区)乡镇领导要把规划、建设、管理小城镇作为重要职责,列入目标责任制,常抓不懈,逐年进行考核。各级小城镇建设领导班子要保持相对稳定,以利于小城镇建设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地、市、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有关小城镇的建设项目。各部门在乡镇进行的改革试点项目,要集中放在试点小城镇,统筹兼顾,综合示范,共同扶持试点小城镇建设,为全面推进小城镇发展探索经验。

青海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篇5

一、青海城镇化发展现状

(一) 城镇化进程加快

据《2013年青海省统计年鉴》资料显示, 全省常住人口为577.79万人,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280.3万人, 占常住人口的48.5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297.49万人, 占常住人口的51.49%。同2004年相比, 城镇人口增加了72.79万人, 农村人口减少了33.60万人, 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9.98个百分点, 平均每年上升近1个百分点。

(二)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明显提高

截至2013年, 青海下辖两个地级市 (西宁市和海东市) , 6个民族自治州 (海北、黄南、海南、果洛、玉树、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28个县, 7个民族自治县, 3个县级市 (玉树市、德令哈市、格尔木市) , 5个市辖区 (西宁市城中区、城东区、城西区、城北区和海东市乐都区) , 5个行政委员会。基层行政单位有:369个乡, 34个民族乡, 138个镇。与2004年相比, 增加了一个地级市 (海东市) , 一个县级市 (玉树市) , 镇数增加了22个, 这是青海省城镇化速度加快的重要原因。

2004—2013年, 全省GDP年均增长18.2%, 非农产业增幅明显高于第一产业, 与2004年相比, 第二、三产业年均增长分别为21.3%和15.1%, 第一产业年均增长14.6%。

(三) 八个地区城镇化水平全面提高, 区域城镇化发展呈现新格局

受基础条件、道路交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区域综合功能等因素的影响, 青海城镇主要分布在省内东部地区、黄河流域和青藏铁路沿线, 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城镇较密集的东部, 区域城镇人口比重具有显著的差异, 区域城镇化发展呈现新格局。2012年青海省分地区城镇化水平 (如表1所示) :

数据来源:《2013年青海省统计年鉴》并整理而得。

全省8个州 (地、市) 城镇化排序, 海西州高居榜首, 为71.69%, 其次为西宁市, 达46.68%, 其后依次是海东地区、海北州、海南州、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 城镇人口占各地常住人口比重分别为28.79%、25.67%、24.09%、20.47%、17.62%、16.9%, 海西自治州与玉树州镇化率相差近55个百分点, 十分悬殊。

从城镇空间布局看, 中等城市数量明显偏低, 城镇体系出现断层, 布局层次不明显, 结构优化程度低;从城镇化发展水平看, 过去十年间, 青海城镇化率与全国城镇化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 显然青海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全国城镇化率且前者的城镇化率增长率低于后者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 (见下页图1) 。

二、“十二五”时期推进青海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加快城镇化步伐,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十二五”时期基于青海城镇化的现状及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要加快城镇化进程, 必须整合资源, 切实采取强有力的推进措施。

数据来源:2004—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和《青海省统计年鉴》。

(一) 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 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 经济越发展, 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 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青海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 必须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 使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 努力为“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目标和积极融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 强化对农牧业的支持和保护措施

农业, 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关乎着人民的日常生活。受自然地理环境及气候因素的影响, 青海农业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状态, 规模化程度不高。政府应逐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 保障粮食和其他农畜产品稳产增效。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双红线”制度, 切实保护耕地、园地、菜地等农业空间, 最终使青海农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迈进。

(三) 加快工业转型的步伐

资料显示, 2013年, 青海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 204.31亿元, 较2012年增长了12.3%, 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65.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9.4∶57.9∶32.7转变为2013年的9.9∶57.3∶32.8, 工业化水平高于全国水平。

得益于东部产业承接政策, 近几年来, 青海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 但它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之上, 因此, 加快工业转型是当务之急。首先, 加强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入。事实证明, 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是创新和发展的源泉。虽然青海省是资源大省, 但是长期以来对资源的开发程度和使用效率较低下, 严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力。因此, 通过借助于高质量的人力资本, 对青海工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其次, 提高R&D在GDP中的比重。当代社会, 创新在企业、区域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意味着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等。因此, 为加快青海工业化转型升级, 我们必须加大对R&D的投入力度。主要措施有:首先, 改变传统观念, 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其次, 充分发挥省内各大高校的作用。高校是人才汇集之地, 青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 他们肩负着历史重任。以政策为导向的机制下, 让优秀师生参与青海经济建设的道路一方面可促进区域经济, 另一方面使青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能力。最后, 积极借鉴中东部发达地方的经济政策, 并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条加快青海工业化转型升级的特色路子。

(四) 着力提升第三产业对经济和就业的带动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第三产业对经济的增长的作用日趋显著且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就业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因此, 加快青海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 对促进当地经济增张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 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农村人口在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知识和技能, 他们一直处于弱势。所以, 有效的技能培训对解决农村人口入城后的就业问题及当地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其次, 结合青海当地特色优势和产业政策不断拓宽第三产业的广度和深度, 使第三产业的体系更加完善。最后, 完善服务人员的保障措施和相关法律制度。

(五)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将农业产业化纳入城镇工业化发展全局, 以工业化理念提升和带动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同时加快城乡社会事业发展, 充分发挥城镇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优势, 大力推动其向农村牧区延伸, 加快农村牧区社会事业的发展, 确保城乡居民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文化生活等方面享受同样待遇, 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统筹城乡空间发展格局, 把促进农牧区人口向城镇集聚作为根本任务, 着力发展民营经济, 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和承载力, 并辐射和带动行政村的发展。

摘要: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也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当前青海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现状并提出青海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青海省,城镇化,现状,制约因素,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1]青海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 (2004—2013) [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2013.

齐河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 篇6

【关键词】军队信息化建设 系统理念 推进发展

一、牢固树立双化并举的指导思想,推进信息化与机械化的复合发展

以信息化为主导,以机械化为平台,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发展模式。我军建设中的机械化和信息化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应该“双化并举”。机械化是信息化发展的物质基础,信息化装备要以机械化装备为平台,这样才能发挥军队的机动力、火力和防护力作用;信息化是机械化发展的方向,机械化装备必须置于信息化装备的控制和指挥之下,这样才能提高部队的反应速度和打击精度。在目前阶段实现部队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把信息化与机械化有机统一起来。在我军的信息化建设中,首要内容就是搞好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要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完成机械化高级阶段的建设任务,要根据国情和军情,着眼未来发展,形成自身特色。

二、理顺关系,优化整体结构,调整改革体制编制,促进战斗力水平的大幅度跃升

着眼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加强质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建设,是实现我军建设发展和转型的客现要求。经过不断的精简整编,军队体制编制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机关人员与部队人员比例、作战部队与保障作战部队比例、官兵比例不尽合理;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和联勤保障体制不够完善;作战部队的合成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都容易导致我军的日常建设与工作产生内耗,难以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益。

所以要在新军事变革的大潮中不被别人远远抛在后面,必须在超前培养人才、发展高新武器装备的同时,高度关注体制编制在军事变革中的重要作用,要积极稳妥地调整改革体制编制,优化整体结构。

三、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培养和造就大批支撑信息化建设的人才群体

世界军事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竟争。在信息成为战斗力主导因素的情况下,信息化战争的对抗更多地表现为高素质的人才之间的对抗,所以必须大力拓展人才生成途径,促进官兵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转变。一是挖掘军队的自身资源。把信息战训练有机地融人到科技大练兵活动之中,使我军官兵不断跟踪科技前沿状况,不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更新。二是依托国民教育体系。借助国民教育的优势,培养信息战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军事人才。三是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倡敢为人先、善于创新、勇于竞争的进取精神,为能干事、想干事的优秀人才提供脱颖而出的机会,创造发挥潜质的平台,进一步推动军事理论创新、军事技术创新、军事组织体制创新和军事管理创新。

四、思长远建设,确保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军队信息化建设,既是紧迫的现实任务,也是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实现远近结合,分步实施,持续发展。中央军委关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构想,要求我们用系统管理理念统筹规划、协调安排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一是应优先满足现实军事斗争准备的急切要求,着重安排技术性能先进可靠、作战效能显著、能够早日拿到手的新型信息化装备。二是应瞄准世界新军事变革前沿,抓住信息化这个核心,选择性地启动一些建设周期长,但对武器装备发展有巨大牵引作用的科研项目,力争在一些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三是应推进领导管理体制改革,强化高层领导机关的战略管理职能,针对信息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不断理顺各职能机构的关系,不断完善、健全协调机制,使各职能机构能够互相协作,形成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

五、通盘搞规划,实现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统筹兼顾,以信息化引领我军的全面建设。信息化要以军队全面建设为基础,不以信息化引领军队全面建设,不仅军队信息化水平上不去,而且我军的全面建设也会在低层次徘徊。应特别注意抓住体系建设的几个关键环节:一是搞好顶层设计。促进各类装备技术体制、数据标准的统一,确保武器装备体系中各要素的协调发展,为军队信息化建设提供依据和规范。二是搞好各要素的系统配套。做好装备信息化建设与作战理论、体制编制、法规制度、战场建设、后勤保障等各种因素、各个领域的协调配套。三是通过“横向技术一体化”和综合集成,构建信息化的武器装备体系。突出自身特色形成不对称优势,着力发展体系破击战和联合作战需要的信息化“杀手锏”装备,努力构建具有我军特色和优势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

六、健全政策法规,严格标准规范,保障军队信息化健康发展

齐河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 篇7

一、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教师编制和数量紧缺

一是地方接收企业学校教师但未落实教师编制。2009年国企改制时,原四冶、贵电、十五冶、塔桥园艺场以及市属农、林、水场(库)办学校620余名教师整体移交地方政府管理,但这么多教师编制至今未落实。二是学生就读结构性转移造成城区学校教师缺乏。2008年,全市城镇中小学生数为71510人,占总数的42.68%;2014年,城镇中小学生数为127480人,占中小学生总数的76.47%。但城乡教师编制自2008年以来一直没有调整,致使城镇中小学校教师缺编。近年,因教师匮乏,生师比过大,城区小学平均班额57人,初中平均班额54人,均超过标准班额要求,“大班额”问题难以破解。三是超编使用教师。目前,中心城区(不含余江县、贵溪市、龙虎山风景区)小学生24544名,按照45人班额标准、每班配备2.5名教师,应配备1363名小学教师,但中心城区实际在编教职工只有1057名(含农村147名),聘用临时代课教师现象依然存在。目前,由于编制紧缺,各县(市、区)为保证正常教学秩序,不同程度存在聘请代课教师,个别县市区还存在财政补贴代课教师待遇,势必带来新的代课教师问题。

(二)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公共资源紧张

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普遍存在生均占地面积不足现象,接纳学生数已近饱和。如此导致部分进城务工学生无法进入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被迫选择民办学校就读。虽然民办教育减轻了部分中心城区学校就学压力,但民办教育发展仍然相对滞后,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能力提升渠道有限;教师待遇低,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势必造成教育教学质量下降。

(三)全市教师性别年龄结构不合理

一是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男教师只占教师总数的38.9%。小学教师性别失衡,对学生的身心教育也是一种缺失。二是教师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全市45岁以上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40%以上,而其中小学45岁以上教师则占全市小学教师41%,中学45岁以上教师占全市中学教师56%;全市50周岁以上教师达1801人,近5年临近退休人员1077人。

(四)农村学科教师需求矛盾突出

一是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优秀教师匮乏,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仅为35%左右。二是农村学校学科教师结构性缺失。近年农村学校规模缩小,教学点增至177所,个别教学点班额只有2~3人。由于班额过小且点多面广,没有更多教师编制用于农村教学点的音、体、美和计算机教师的招聘。三是农村学校教师的工作负担重。农村教师跨年级、跨学科教学十分普遍,甚至部分寄宿制学校教师还要承担学生安全管理和照顾生活工作,大多数农村教师觉得责任和精神压力远远重于教学。近三年全省统一招聘的教师,80%的岗位编制都用于农村学校,但因交通、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相对城市较差,致使许多年轻教师、优秀教师不安心,留不住。

(五)全市教师职称评聘矛盾突出

目前鹰潭市高级职称教师2024名,有735人未聘任;取得中级职称教师4872名,有1387人未聘任。其中,全市现有小特高级资格教师193名,已聘73人,占全市小学教师总数1.4%,低于省定的2%聘任比例。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小学规模缩小,教师编制不足50人的学校难以按2%比例全部聘任。余江县、贵溪市、月湖区教育系统实施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中的岗位晋级,因财力问题暂未兑现工资。此外,目前实行的教师职称职务评聘分离制度,因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标准及比例的限制,以及已聘任中高级职务的教师岗位职数使用周期长,导致后续已取得中高级职称的教师难以聘任相应职务。

二、“调整编制、挖掘潜力、民办补充”破解教育困境

到2020年,鹰潭市城镇人口数或将突破80万,预计城镇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33万人,城镇教师编制问题亟待解决。根据全市城乡教师核定编制实际,通过采取“调整编制、挖掘潜力、民办补充”的措施,随生源变化合理调整教师编制,提升教师编制使用效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及管理,切实解决教师职称评聘矛盾;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办学,优化城区义务教育办学结构;推动教育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镇适龄人口有学上、上好学,树立“学在鹰潭”的教育品牌。

(一)合理调剂教师编制

从实际需求来看,城区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阶段教师缺乏,较为突出的是市直学校、高新区学校、信江新区学校。因此,可在全市范围内调整教师编制。一是根据教育发展需求,实行教师人事动态管理。未来五年,随着信江新区、高新区生源增长,逐步从县(市、区)空余编制或农村初中学校富余编制中调剂部分编制用于信江新区、高新区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教师工资等教育经费投入随生源变化,教师编制调整由市级财政统筹配套保障。二是市直教育系统根据编制总量自我调节,解决部分学校编制问题,即从鹰潭市实验中学、鹰潭市职中调剂教师编制到紧缺学校。三是月湖老城区及新城区学校教师编制从区内农村初中学校调剂。在全市教师编制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不会额外增加财政支出。

(二)创新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扩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范围。推行教师“县管校用”,由设区市、县(市、区)根据辖区学校实际需求统一调配教师,教师在编不定岗,在区域内交流轮岗,确保教师配备城乡均衡,使教师由“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二是推进教师资源配置管理改革,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三是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增强教师职业激情。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禁公办、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校外办班;开展清理“吃空饷”常态化,严禁挤占、挪用、截留教师编制等现象发生;同时采取适当政策,鼓励支持退休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讲学;完善高校师范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制度,扩大农村骨干教师脱产培训的规模。四是深化学校后勤改革。在不突破现有编制总量的情况下,争取同级财政支持,鼓励城区学校和规模较大学校深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逐步压缩工勤人员编制使用,扩大学校专任教师比例。五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改革试点市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探索“一校多区”的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鼓励城乡教师在线互动交流,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努力扩大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

(三)扶持社会力量办学

一是落实《民办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落实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制度,完善符合教育特点的学校教师职业资格标准。二是将民办学校教师纳入管理范围,对民办教师进行培训、开展继续教育,提升民办教师综合素质。三是加大教育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举办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类学校。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教育公共政策,在财政扶持、政策优惠、师资建设等方面,保障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平等的待遇,促进民办教育多层次、多样化发展,缓解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压力。首先根据民办学校生源数,按标准足额拨付免杂费补助、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专项资金等经费。其次按照属地原则,从教育费附加中对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进行补助,补助人数控制在民办教师总数的30%以内,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万元,全市预计每年需补助资金810万元,其中市本级每年需补助资金165万元。再次从市本级教育费附加中拨出100万元设立市本级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对市直民办学校(不含幼儿园)进行扶持;各县(市、区)设立本级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帮助改善本级民办学校办学条件。

(四)注重紧缺学科教师编制使用

一是义务教育教师招聘以农村为主、城区为辅。城区学校教师的补入主要通过遴选农村任教3年以上的优秀教师,激励农村教师素质提升,通过优秀教师交流轮岗方式促进农村学校发展。二是提高教师招聘准入门槛。推进小学教师学历专科化、初中教师学历本科化,部分高中教师学历学位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三是招聘教师时优先考虑“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同时限定音体美专任教师不得转教其他学科。四是对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矛盾突出的学校,实行“先补入再上编”的办法。如根据学校当年或两年内退休的教师数量情况,适当补充新教师数,待新教师试用期满合格、到龄教师退休空编后再为新教师上编。

(五)切实解决教师职称评聘矛盾

一是根据《关于江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精神,用足省定岗位设置职数,并在一定程度上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二是按照控制总量、消化存量的原则解决教师职称聘任问题。对距离退休不足5年的教师,已聘相应职务满5年的,可不占现聘等级岗位数。长期在教学教研一线,享有较高知名度,为本市中小学教育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近五年获得省级特级教师、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以上模范教师或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省级一等奖或国家级二等奖以上等荣誉称号(奖励)的中小学教师;在农村中小学连续任教满30周年或在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学校连续任教满25周年的教师,如单位无空岗,可先行办理聘任手续,今后通过自然减员消化达到平衡。三是以县(市、区)为主安排新增聘任中高级教师预算支出。按照当地现行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标准,全市每年需要安排新增聘任中高级教师财政预算支出约242万元。

(六)超前谋划义务教育规划发展

将教育事业项目规划纳入设区市“多规合一”,与城市建设、人口增长规划同步开展。加大教育投入,通过改、扩、迁建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超前调整优化学校布局,提高城区学校招生接纳能力,进一步调整新增城区教师编制,满足学校未来教学要求,促进城镇化教育服务功能提升。

齐河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 篇8

灵山县武利镇街道路面宽阔整洁, 人行道绿树林荫, 商贸街和住宅区布局有度, 新城区与旧城区逐步交替, 工业园重点项目建设整装待发。今年以来, 武利镇紧紧抓住“十五规划”的契机, 以人为本, 坚持走好群众路线, 以“工业强镇、项目稳镇、商贸旺镇、生态美镇”的发展思路, 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倾心打造优势产业明显、经济发展快、文化氛围较浓的特色镇。

据统计, 截止今年5月低, 武利镇集镇面积达5.21平方公里, 城镇居民达3万人,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302万元, 同比增长12.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677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600元;外来人口不断涌进, 占集镇居民三分之一。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更是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发展的需要。据悉, 近年来,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 涌现出一批相对规划建设好的乡镇, 其中武利镇是走在全县前列的, 也是灵山县一个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实在在的例子。

灵山县原有的古建筑群风貌、民俗风情、春茶文化、荔乡风光等已成为提升城市品味的重要元素, 具有宜居宜商的古香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逐步凸显。去年, 灵山县多方筹集资金5.5亿元, 持续加大城市道路、江岸整治、园林绿化、垃圾污水、给水排水、燃气、路灯、市场等民生工程投入, 为广大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居住和休闲娱乐环境, 让城市建设惠及全县居民。

齐河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 篇9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更高水平对社会各要素进行重新配置组合的必然形式。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乡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 其新体现在一是规划在先, 二是开放, 三是集约。本文认为, 新型城镇化, 是指坚持以人为本, 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 以统筹兼顾为原则, 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业城镇化, 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城镇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 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为中心, 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 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民向城镇持续稳定转移, 是农村农民不断减少,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从短期内的静止状态看, 城乡关系是一种统筹关系;从长远发展趋势看, 城乡关系是一种消长的关系。新型城镇化的特色就是要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 也就是说要由原来的“重城轻乡”、“城乡分治”转变为城乡一体化发展;从改革的角度讲, 就是由原来的单项突破改变为全力推进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改革。总之,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 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 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1、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是促进资源要素集约开发的着力点。

城镇化促进工业化, 影响着工业结构调整;城镇化积聚产业, 特别是服务业, 影响着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带动区域发展, 影响着区域结构优化;城镇化决定城乡一体化进程, 影响着城乡结构完善。同时, 城镇化是空间利用集约化最充分的体现, 城镇化把资源要素、包括人聚集到一个载体, 进行合理配置, 形成放大功能。通过集约化发展, 形成合理的城镇布局和形态, 才能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有效地发挥城镇功能, 用较少的资源要素消耗, 取得最大的效益。

2、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钥匙。

统筹城乡, 必须把城市做大做强, 把中心镇做大做强。解决“三农”问题, 必须加快推进城镇化, 使农村富裕劳动力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 推动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 增加农民人均拥有资源量, 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化率, 提升城镇经济实力, 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 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3、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

由于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快速发展, 城镇化明显加速, 已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互促的新阶段。根据国际经验,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30%提高到60%, 是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目前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率已超过30%, 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可以说, 未来5-10年,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大、速度快、后劲足。因此,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完全符合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顺应了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潮流。

4、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依据区情的重要战略选择。

中原

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路径的选择, 必须与基本区情、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相适应。目前, 中原经济区区情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人多地少。河南省平均每平方公里居住着近600人, 是我国人口密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人地关系紧张, 应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 以较小的土地资源来满足规模较大的城镇化需求;二是生态环境压力大。中原经济区应当走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建设园林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三是农业大区。中原经济区肩负着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安全和土地红线的重要责任。城镇化道路应注重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社会和谐, 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四是区域内发展不平衡。在资源禀赋、交通区位、面临的主要矛盾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为此, 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发展模式也必然是多样化的。

5、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 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一般来说, 城市人均消费支出是农村的3倍, 城镇化每提高1%, 总需求增长1.2%, 带动整个GDP0.4个百分点, 每增加1名城镇人口, 至少可带来10万元的建设投资。目前, 河南省的内需是城镇化, 最雄厚的内需潜力在城镇化, 因为城镇化, 既能增加投资, 又能拉动消费, 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

6、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世界经济发展表明, 城乡二元化结构不利于经济发展。推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 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 构建以大中城市为龙头、县级城市为主体、明星乡镇为补充的多点式城镇结构, 统领区域经济, 实现城乡统筹布局, 人力、物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有利于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河南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思考

1、着力抓住加快推进河南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机遇。

一是中

原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业已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 构建了以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为主的政策框架。二是“十二五”期间,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将由加速发展期向发展提升期转变, 从而为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勾画了基本的走向脉络。三是城镇化作为承载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结合体, 必将成为国家实施内需拉动战略的关键环节, 一些长期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户籍政策、住房政策、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会有较大的突破性改革。四是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模式开始步入成形期, 一方面农业生产规模化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加快转移, 形成了城镇化的“推力”;另一方面产业集聚化发展推动人口向城镇加快聚集, 形成了城镇化的“引力”, 孕育出相互融合、互为动因的内生性发展张力。

2、着力把握好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

一是要突

出引领, “三化”协调。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联工带农的作用, 确立其核心引领地位, 促进要素集聚化和农民市民化, 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注入内在动力;加快新型工业化, 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经济结构升级, 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产业支撑;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奠定基础, 从而形成引领主体突出、两大支撑有力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格局。二是坚持规划, 先行优化布局。注重规划先行, 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导向性, 强化各类规划的协调与衔接, 加强规划管理, 指导城镇建设有序开展。要把城镇体系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兼容在一个大的发展框架中, 优化空间布局, 统筹谋划发展。三是坚持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从实际出发, 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选准切入点、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 扎实稳妥, 量力而行。四是坚持改革创新, 依法推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先行先试, 取得户籍、金融、土地、社会保障、社区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新突破。五是坚持以人为本, 群众受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 尊重群众意愿, 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 切实解决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和增收、创业等持续发展问题, 确保广大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着力抓住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具体措施。

郭庚茂省长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推进城乡建设, 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把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 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中原崛起的全局性举措来实施、紧迫性工作来推动、历史性任务来完成, 围绕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 把加快城镇化作为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全面加强城镇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 努力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具体要抓住五点举措。

一是构建现代城镇体系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 提升轴带发展实力, 加快地区中心城市发展, 加快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建设。首先, 完善中原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 建成沿陇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和全国重要的城镇密集区;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 高水平规划建设郑汴新区。其次,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城市组团、城市新区、中心城区协同发展;优化中心城市布局和形态, 加强城市新区建设。再次, 增强县域城镇承载承接作用。把有条件的县 (市) 发展成为中等城市, 把基础较好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 提高承接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 提升县城发展水平。最后, 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率先推进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城市近郊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统一组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二是强化产业支撑, 进一步增强城镇发展动力。首先, 加强要素聚集与辐射, 壮大城镇经济。要抓住我国经济总体转型、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 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依托, 加大工作力度, 积极争取在新一轮产业分工中, 全面提高城镇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 努力扩大中心城镇和镇域经济的总量;要加强城镇战略规划研究, 培育发展各个城镇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 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用区域发展政策指导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 避免趋同发展、低水平竞争。其次, 加快工业化进程。县域经济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高附加值、无污染、低耗能、节水型工业;建制镇、中心乡镇要发展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最后,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继续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服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交通运输、信息咨询等服务业的同时, 培育扶持电子信息科技、文化传媒、旅游、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要依托城镇, 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要以推进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 积极发展循环生产、低碳经济, 建设节约型城镇和社会。

三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 鼓励城市支持农村发展。以工业化理念引领农业、工业化装备武装农业、工业化成果反哺农业。其次, 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 尽快开展农村土地市场开放试点。再次, 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步伐。将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转向农业农村, 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社会保障逐步衔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城乡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最后, 积极推动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城市近郊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鼓励一些地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先行先试。

四是妥善处理“三化”协调发展关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联工带农的作用, 确立其核心引领地位。新型城镇化引领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实现人口集聚、工业集成、农业集约。引领带动城市功能完善、生产要素集聚和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 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工业布局和先进生产要素以及公共服务, 为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腾出空间, 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 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注入内在动力, 实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 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经济结构升级, 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产业支撑;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奠定基础支撑, 从而形成引领主体突出、两大支撑有力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格局。

五是创新体制机制, 进一步增强城镇发展活力。首先, 市场机制多方融资。深化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 动员各方力量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 实现城镇建设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其次, 市场机制管理城镇。要本着“谁投资, 谁受益, 谁担风险”的原则, 合理确定有关各方权益和应承担的义务, 打破政府垄断城镇建设和管理, 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的旧模式, 对城镇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推行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方式, 变政府对公用行业的直接行为为间接的监管, 集中精力加强对公用事业的数量、质量、价格和服务的宏观监管。最后, 市场机制破解难题。要充分研究国家宏观政策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相关政策, 进一步解放思想, 放手改革, 以经营城镇的理念, 努力破解城镇化建设用地难、融资难等难题。要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 投融资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切实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鼓励进城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采取转包、租赁、互换、转让等方式进行流转, 鼓励符合条件的投融资平台采取发行企业债券、信托计划、上市融资等形式筹措建设资金, 促进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

摘要:当前我国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对于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 “三化”协调发展, 面临有利机遇, 必须着力抓住机遇, 构建现代化城镇体系, 强化产业支撑,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妥善处理“三化”协调发展关系, 创新体制机制, 进一步增强城镇发展活力。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城乡一体,思考

参考文献

[1]王明瑞:关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河南农业, 2011 (11) 上.

[2]耿明斋:走好“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N].河南日报, 2011-11-23.

[3]王永苏:持续提升对新型城镇化引领的认识[N].河南日报, 2011-12-30.

[4]刘怀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促进中原崛起[N].河南日报, 2011-12-22.

齐河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 篇10

文■陈丽芬

内贸流通业是城镇化发展的内生变量,是决定中国特色城镇化模式的时代因子。内贸流通推进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应从流通主体、载体、格局、方式、体制等各流通元素入手,按照“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布局优化、城乡统筹、智慧集约、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四化同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发展原则,将流通革命嵌入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推动城镇化发展主要驱动力由生产向流通转变、由投资向消费转变、由工业向服务业转变,使内贸流通业成为构建新型城镇的向心轴和主引擎,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实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

一、流通主体:以人为本,推进农民市民化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推进农民市民化的主要任务是让农民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能够就业,能够享受市民待遇。发展流通产业、培育流通主体是农民市民化的路径选择,主要原因有:一是流通产业可以提高农村转移人口的就业吸纳能力;二是流通产业可以提高城镇的综合服务能力,让农民同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同等服务。

(一)提升吸纳就业能力

服务业和制造业相比,劳动力吸纳力更强,能够吸纳大部分的农村转移人口,也为一部分不适合工业就业的农民找到出路。流通产业点多面广、门槛低,其发展将成为吸纳就业的最大容器。未来我国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将更多依靠流通业驱动。一是要激活各类流通主体发展新活力,大力支持小微流通企业发展,提高大中型流通企业竞争力。通过培育流通主体创造稳定的就业机会,发挥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渠道作用,为城镇化推进提供支撑能力。二是要延伸流通产业链条,向生产、研发、营销、服务等上下游链条延伸,鼓励流通业新业态产生,为农村转移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流通业要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技能培训机会,使农民快速适应城镇的用工需要,提高流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农民对未来生活质量的预期。

(二)增强综合服务功能

城镇化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农村人口聚集到城市,社区商业、商场、购物中心、娱乐休闲等城市商业设施紧缺,城市需要新增大量商业配套服务设施以满足不断增加的消费需求。另外,迁入城市的居民需求层次呈现多样化。因此,流通企业要抓住机遇,扩大商业设施的建设投入,消化城镇化带来的需求增量;更要增强综合服务功能,覆盖各类消费群体的诉求。流通企业要综合考虑城镇规模、城市定位、居民需求、农村转移人口等多方面因素来配置流通设施、布局流通业态;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丰富经营内容;注重城镇商业网点数量配比同人口与市场规模相匹配,业态、业种和层级同购买力与消费特质相适应。

二、流通载体:公益先行,完善城镇基础设施

我国城镇化建设处于高速发展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城镇质量的首要条件。从某种角度来看,城镇化过程也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现代化的过程。流通基础设施作为流通的载体,要满足产业升级需求、农民市民化需求、区域经济一体化需求。未来,要稳步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公平共享,加大公益性流通设施建设力度,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瓶颈,以进一步提高城镇承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能力,促进城镇整体功能发挥和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大公益性设施建设力度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公益性流通设施的需求数量日益增加,但是目前流通设施过度商业化,供给不足。在城镇进程中,要加大民生型、基础型、保障型、环保型和公共服务型等5类公益性流通设施(见表1)的建设力度,满足城镇化对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发挥公益性流通设施多方面的功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维持生产持续稳定、保障供给、稳定市场、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突然事件、促进流通现代化。

(二)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一是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发挥政府性资金的引导作用和乘数效应。关系到经济社会稳定、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公共流通设施,如中央储备库、地方储备库、应急物资储备库、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商务预警公共信息平台等,由政府直接生产。二是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民营资本和外资投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途径,积极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允许民营企业参与公益性流通基础设施供给,打破政府垄断的低效率。注重发挥外资的积极作用,采取项目融资的方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到城镇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中。三是发展多样化的流通设施融资方式。引入项目融资方式,如采取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移交—经营—移交)、BOT(Build-Operate-Transfer 建设—经营—转让)等方式。积极创新银行参与流通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鼓励银行根据自身的承受能力选择企业融资或者有利的项目融资方式发放贷款。对于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规模效应明显的流通设施,如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冷链设施、跨省区中继性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方式,维护投资者长期稳定的收益。

三、流通格局:因地制宜,优化城镇结构布局

流通产业要按照“因地制宜、城乡协调、以大带小、功能完善”的原则,构建高效、有序、协调、合理的新格局,实现“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的发展目标。

(一)推进流通体系城乡融合

建立开放共享、双向互动、互补共赢、良性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流通是实现以城带乡、建立城乡连体的城镇新格局的关键。一是流通规划城乡一体化。构建相融互补、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覆盖城乡的流通业规划体系,统筹城乡流通业发展。二是城乡商品和要素自由流通。打破城乡界限,实行城乡开放互通,逐步形成城市和农村互为市场、互为依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互动局面,实现各类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三是信息资源城乡共享。建立覆盖城乡的流通信息平台,市场供求信息与生产的“双向对接”,减少生产盲目性,产供销实现无缝对接与良性循环。农民及时了解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和灾害预报等信息,城市生产企业掌握农村市场的需求信息,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把握市场宏观调控依据。

(二)构建城镇级差流通体系

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是城镇化的必由之路。以联结城乡的小城镇为切入点,以中小城市为重点,以大城市为龙头,构建级差流通网络体系,增强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是实现由大城市优先发展向大中小城市互补协调发展转型的重要工程。一是重点发展联动城乡的小城镇流通业。小城镇是中国城镇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未来,小城镇总数控制在1 万个左右,每个小城镇人口规模在3 万以上。积极把小城镇流通业打造成联动城乡发展、吸纳农民就业的关键节点,有效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体系的发展。二是积极完善中小城市流通业的功能。中小城市是中国城镇体系的主体,其城市数量占全国设市城市总数的78.63%,其城市人口占全国设市城市总人口的55.31%,其中占73%的中小城市分布在内地。中小城市既是参与城市群产业分工、承接大城市功能转移的主要载体,又是加快农民市民化的重要平台。中小城市流通业要扩容增量,布局新业态、新业种。通过发展流通业提高中小城市的集聚效应,提高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吸引力。三是着力打造龙头大城市流通业的高端形态。大城市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根据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的预测,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在未来10 年将进一步发展成为超巨型城市,天津、武汉、重庆、沈阳将发展成为巨型城市,南京、济南、青岛、哈尔滨、成都、西安、长春、大连、杭州将发展成为特大城市,100 万—300 万人口的大城市将达到40 个以上。针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引导上海、香港、北京向流通业的高端形态——世界商贸中心发展;引导深圳、珠海、青岛、大连等若干有潜力的大城市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与知名度的国际大都市,培育一批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通过大城市商贸流通的跨越发展推动中国流通体系向高端形态迈进、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带动地区乃至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三)优化城镇微观商业空间

未来,要依据地区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人口状况、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等因素,因时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城镇商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商业设施,优化城镇商业发展空间。一是要扩大增量,讲究质量,满足需求。城市商业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护同步,改变城市商业设施疏密无序的状态。二是遵循规律,科学规划商业设施建设速度和数量,适度超前,合理布局,错位发展,防止重复过剩和建设滞后。根据实际情况,在一些流通业发达的新城区可以采取跨越式发展。

四、流通方式:提升品质,推动城镇内涵式建设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重视“量”的扩大,更要重视“质”的飞跃,由注重数量的外延式、粗放型增长到重品质的内涵式、集约型发展。流通发展方式要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从偏硬件设施建设、市场规模扩张,向环境友好、生态文明、智慧低碳、集约有序转变,建设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紧凑型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

(一)发展绿色流通

发展绿色流通是把生态文明理念植入产业发展,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一是打造绿色供应链。商品的采购、包装、加工、仓储、运输、销售、消费等诸环节融入绿色低碳指标,实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二是推动绿色流通企业发展。引导流通企业实施绿色低碳经营战略,鼓励企业采用绿色低碳技术、设备和材料,严格执行节能标准,最大限度降低流通企业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等重点行业推进绿色流通的创建工作,培育一批“3R”(Reduce、Reuse、Recycle)绿色示范企业。三是建设绿色流通服务体系。推动绿色产品认证和技术认证。建立流通领域能源管理体系。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推进绿色流通信息化建设,将绿色流通纳入制度化和标准化的发展框架。

(二)探索智慧流通

城镇化建设必然伴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这为流通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反过来,城镇化需要智慧流通的支持,从而有效推动四化同步的实现。一是发展智慧商业。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移动终端技术、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支撑,创新商业模式,支持智慧商业示范点培育,建设智慧商业集团,打造一批未来商店,培育一批O2O商业企业和平台典型。二是发展智慧物流。将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运用于物流业,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控化、可视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搭建物流信息化网络,打破地区封锁,实现物流信息合理共享、应用和调配。托盘、货架、运输车辆、集装箱、仓库门禁等物流设施设备嵌入RFID电子标签等物联网技术,帮助物流管理系统实时掌控各项物流进程,实现物流全程可视化监管,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三)传承商业文化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这要求城市商业的发展需要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发掘、传承、和创新商业文化历史。发掘城市的商业文化资源,融贯区域特色的商业文化,保护、恢复和开发一些标志性的商业文化遗址。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相结合,保护稀缺而不可复制和再生的城市商业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商业功能提升与历史文化保护相结合。注重在新城区商业布点时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城市的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打造商旅文一体化特色街区、民族风情小镇,推动地方特色商业发展。

(四)集约利用土地

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的原则,改变“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的状态,由过去片面注重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品质和内涵为中心,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建设紧凑型城镇。一是优化商业地产使用效率。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的利用潜力,激活现有闲置土地资源。提高单位经营面积效益,形成紧凑、集中、高效的城镇商业用地格局,解决流通业土地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二是盘活现有土地存量。统筹分散在各区的旧城改造,有效利用地下人防工程等主动开发城市核心地段地下空间。启动城市二度空间综效利用方案,点线面结合,打造立体商业。三是控制商业地产开发。防止开发商借机“圈地”和“囤地”,规制零售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大型商场的扩建,改变企业盲目占用土地资源抢占网点的现象,避免土地资源粗放使用。

五、流通体制:推进改革,提升城镇治理水平

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要坚决执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国《决议》提出的“推进国内贸易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任务,以现代流通综合试点为抓手,先行先试,改革流通体制,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提升城镇治理水平。

(一)管理体制

流通管理体制改革,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中介组织这四组关系。一是减少政府直接干预,强调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突出政府部门的服务功能。政府职权法定、依法行政、减少破坏市场的微观干预,主要职能定位为建立健全流通法律体系、完善产业政策、加强市场和信用监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二是承认地方政府作为独立利益主体和权力主体,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中央政府对商品流通自上而下一管到底的做法,赋予地方政府相应的调控权限,鼓励地方政府探索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商品流通,在贯彻执行中央政策时发挥先行作用、补充作用和调整作用。同时,中央政府要通过立法手段和经济指标建立相应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保证地方政府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合法性;明确地方政府的权力界限,各级地方政府按照行政事务规模和范围划分管理权限。三是从根本上解决部门职能分工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建设经验,将商务、工商、食药、质检等相关部门合并组建流通综合管理部门。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制定部门的权力清单,使各管理部门业务既有分工又能充分协调配合,避免管理部门的职能交叉。四是破解流通中介组织发展困境,提升实力承接政府管理职能转移。流通中介组织要突出专业性,充分发挥维护市场秩序、规范企业行为、监督落实政策等方面的作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政府的管理成本,弥补政府制度供给的不足。

(二)竞争体制

一是降低区际贸易中的“转运成本”。着力消除各个地区对外地产品征收的各种 “经济关税”,加快清理区际贸易中各地制定的地方性垄断政策。二是完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法规。进一步细化我国的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条款,明确违法行为的界定原则和方法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加大违法成本,构建以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主体的竞争法律体系。改变多头执法的执法体制,成立独立的竞争法律执法机构,提高执法效率。三是加强市场规则和信用制度建设。针对食品安全、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强立法规制。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主体信用、税务管理、交易结算等信息资源集成,着力构建信息共享、分类监管的流通诚信体系。

(三)立法体制

流通领域要加快研究出台统领流通的上位法——《流通法》或《市场法》。针对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和发展,填补流通领域现存的立法空白区域,修订过时的流通法律法规,制定商业网点规划、电子商务、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融资租赁管理等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修订《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等。建立权责统一、独立、高效的流通执法体制,全面实现统一的市场监管。创新执法监管方式,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推进商务综合执法改革。

(四)企业体制

一是推进流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市场化为导向,推动各类流通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流通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完善国有资本进入退出机制。推进石油、粮食、烟草等领域的国有流通企业产权改革,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流通企业改革重组,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流通企业。放松股权比重限制,国有流通企业新增投资倾向于公共产品和公益性流通设施领域。二是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发展格局。鼓励民营流通企业加快股权重组步伐,组建企业联合体,引入更多公司治理机制。对流通企业主体的培育和扶持从单一企业扶持转向对供应链上所有企业扶持。■

(本文系商务部政研室课题《内贸流通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作用与路径研究》的部分成果)

上一篇:区畜牧局2010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下一篇:教师资格证认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