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教材(共8篇)
新修订的《课标》中也曾指出,教师不仅是读者,教者,更是编者,要明白编者的意图,这样,教师对教材解读到位,才能把握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才能做好充分的预设,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
1.立足学生,做个读者。教师把自己当成学生,从学生的视角解读文本,会发现文章中的难点和可能产生的发散点。比如,在学习《阿德的梦》一课,这篇文章是几十年前写的,如果放在十多年前的小学生,可能还比较好奇,可是今天神十都飞上天空,宇航员的空中授课让学生早已了解到现在的科学飞速发展,学生有的通过看书、看电视,也了解到很多星球上最新的知识,所在以面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课文内容早已不再新鲜,不如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这样提问:社会发展到今天,阿德的梦实现了哪些?未来你有哪些梦?这样联系生活,开阔思维,学生的积极性高就会调动起来。
2.立足文本,做回作者。上海师大王荣生教授曾说:把小说当小说教,把诗歌当诗歌教,把散文当散文教。从表达的特点定位解读教材,才能确定好的教学思路和内容,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会理解和表达。比如,在执教《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如果从故事内容上解读,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歼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英雄的形象就可以了。可是,如果从文章体裁上看,这是写人的一篇文章,文章有两部分集中写人的,一部分是掩护群众转移一段,这是群体描写,另一部分是痛歼敌人和跳崖,这是个体描写,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来描写,表现了什么?为什么在后两部分不再是群体的逐一描写。而只抓住了班长这一特写镜头?这样,学生既体会到班长在生死关头的身先士卒,英雄群体的视死如归、坚强不屈,他们真的是民族的脊梁,又学会了描写人物的方法。
3.立足教材,做次编者。在对教材和学生充分的解读后,教师还应站在编者的角度,揣摩这篇文章在单元教学和整册书中的地位,揣摩课后问题的设计,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怀念母亲》一课,放在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祖国在我心中”,目的是感受名人的爱国情怀,理解名人背后的故事,从字里行间感受爱国的情感,是教学的重点,一般老师很容易搜罗到大量怀念家乡的文章,让学生体会思乡之情,就有点跑题了。
4.立足课堂,做位教者。在二年级下册《最大的“书”》一文,苏教版课后问题是这样设计的:“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川川刨到了什么?人教版的问题是:认真读读人物的对话。对比两个问题,苏教版侧重于内容的理解,人教版侧重于理解人物的对话。作为教师,在弄清编者的意图后,还应根据实际,立足课堂,做回教者,两种问题的设计,前者是教学重点,后者是教学难点,只要学生能读懂就行,不用学会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因为人物的对话在三年级还要学。编者的疏忽,教师不能疏忽,教师应吃透教材,吃透学情,才可以灵活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把这两个问题充分考虑到。
生本课堂心得体会
一、学生们得到了释放
“生本教育”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在以往的课堂上,老师们总是在口若悬河、喋喋不休的讲个不停,学生们却干坐在那里听,只是在听老师讲,而他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即便是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也只是“蜻蜓点水”,收获甚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就可想而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老师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教师这一角色重新定位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郭教授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师有超出专业要求多么高的知识水平,而是有指导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会学习的方法的能力通过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什么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你教的学生取得了让你满意的成绩,这不是完全的成功;成功更重要的一方面还在于你有没有让你的学生体验过你的教育给他带来的无穷快乐,你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了什么,你为学生今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哪些帮助。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在写笔记的过程中,感受着“生本教育”的内涵以及在以“生本教育”为主导进行的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细细想来,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有些方法也曾经用过,只不过仅有那么几次而已,没能很好地坚持下去,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仍然停留在,以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偶尔采用一次让学生自主学习或是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方法,害怕孩子们玩得太高兴了,而是自己的课堂不受控制,就采用减少学生活动时间,自己多讲的方式。通过学习才知道,其实自己这样做非但没能更好地把握课堂,反而使自己处在被动的位置上。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不会那么长,想想也是,我们成人有时都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了注意力而精力分散,更何况是7、8岁的孩子呢!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一、少分析、多朗读 许多语文课,往往都是教师从开始讲到结尾,一切都由教师包办代替,而学生对知识掌握与否,能否迁移运用,教师顾及甚少,语文教学,教师要抓住关键,详略得当,突出重点精讲,尽量给学生多挤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我在讲《桂林山水》一课时,让学生自己细心读每个句子,一边读,一边悟出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以及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效果很好。
二、少提问,多点拨
教师在课堂上要精心设计提问,要抓住教学上的重点、难点、疑点设计提问。问题设计要“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积极思考。
三、少灌输,多训练
小学语文课要以语言训练为主,做到少讲、精讲,把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少把自己的观点看法,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少研究写的什么,多研究怎么写。
除此之外,师生还要在作业和试卷中进行情感交流,这主要发挥评语的作用。作业中出现新的思路,教师写上“好”字评语,作业完成质量好的,写上“再接再厉”等评语。这种交流很有效,使学生在学习中信心十足、情绪饱满、心情愉快的接受各种知识,即使遇到较难的问题,也能不断激励自己,战胜困难。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双向性。师生的关系融洽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而教师要充分的尊重、理解和爱护每一位学生,把学生看成是教学活动中的朋友,进行平等探索与协作,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共创一种融洽、和谐、协调的教学环境,达到教学相长。
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如何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
一、潜心研究,认真备课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有长流水”,所以,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关键在于教师要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认真钻研、理解文本,把教学的重点、难点筛选出来进行深入思考,形成比较全面的、透彻的理解。只有教师的解读深入了、透彻了,才有底气和空间帮助学生透彻感悟。
二、优化环节,精心设计
1.导:简洁生动,激发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一半。简洁生动的导语配合相应文本的特点、具体的课型的导课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
2.问:既有价值,又有启发。
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的问题充斥课堂,会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设计的问题不仅要有价值还要紧紧围绕文本,应选在知识的重点和关键之处,尤其是课堂提问要针对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容易出现的差错。提出的问题难度适中, 数量适中,要有启发性,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的问题要明确,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学生心里去,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
3.讲:删繁就简,抓重难点。
人常说:“贪多嚼不烂”。假设教学中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就形不成教学重点,难点也难于处置。所以教师上课前对教学的相关内容要精心预设,舍弃不清楚的、易了解的、非重点的, 把教学内容稀释成一点,再围绕这一点展开,让学生能接受实质性的知识信息。
4.练:巩固练习,积累拓展。
作为教师要精细设计每一个课堂作业,做到少而精,有一定梯度,既可以使学生进行知识的强化和巩固,又可以增加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从而增强练习的有效性。
三、精选方法,顺学而导
高效的课堂应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深入、学得自主,因此应把握好以下几点原则:
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老师要以语文特有的语文美感和自己的教学魅力去感染学生,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在讲课过程中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眼神和心灵的交流,还应适时地赏识、肯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学生才能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2.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主动参与。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设计适应学生发展的活动,让学生一直处在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中,让他们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加以适时点拨。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去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教师还应重视学生合作学习,在讨论中形成探究的氛围,使全班从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语言准确,评价到位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希望得到人们的赏识、表扬和信任。所以,教师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并多给予学生欣赏、赞美、鼓励、肯定,不强迫学生一定要接受老师的答案,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切忌正面批评,应以和蔼心态循循善诱,帮助学生找出失误的原因,以免伤害同学的自尊心。
总之,语文课上要少点“繁琐分析”,“无效提问”,多给予学生信心,把文本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书中感悟,让学生在语文世界里走得更远!巧妙利用小组合作 构建高效生本课堂
高效课堂教学方式中提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那种单一,僵化的弊端,真正让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这几年来我们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探究和课堂尝试。
学生习惯了独立思考、一问一答的学习方式,突然间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解决某些问题,学生迷茫。之前,学生合作学习大多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的。而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自发性行为,而不应该是老师的要求性反应。因此,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①、建立固定合作小组。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4人左右。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②、进行学习方式培训,向学生介绍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如: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方法,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
③、举行小组合作学习竞赛、评比活动,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其次,洞察学生合作需要的时机。
选择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定。在任务多,时间紧,学生学习产生困惑,又不具备独立完成的条件和能力时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期获取更大的总体效果。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及时通报进展情况,最后把有价值的信息推荐给全班同学,实现最大程度。
第三、科学地进行分组。
科学分组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每小组成员的组成遵循“组内异质,组组同质”的原则,即根据学生学习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进行分组,这样小组合作成员,就可以取长补短,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每组4人,进行分工。一般分成五种:组织、记录、汇报、总结及评价。每位成员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明白各自该为小组做什么,任务可以自己挑选,也可以相互轮换。这样为学生创造多种尝试的机会,使之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确保每一次合作学习的质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第四、适时地引导深入。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合理引导,积极调控。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及时表扬速度快、有创新的学生,并通过小组询问,个别询问等途径进行调查,教师要及时把没有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或长时间保持沉默的成员置于小组的讨论中,有效地促进小组合作,成为“促进者”;当小组间提出问题,产生争论时,应深入到小组中去参加小组的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他们的“合作者”。教师参与小组讨论,是鼓励、引导、促进学生寻找答案,决不是给出答案。第五、合理地评价结果。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小组合作成员的共同努力,每个小组成员必须尽最大努力,才能实现小组目标实现,从而达成班级目标的,与此同时,自身也有所收获和提高。因此评价不能只针对个人,还要针对小组,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进行评价时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以鼓励评价为主,同时参照对合作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评价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彩展示、学习效果方面来评价;对小组成员的评价主要从小组分配的任务是否完成、与别人合作交流是否积极等方面来评价。通过小组自评、互评,组员自评、互评来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选出优秀的小组和个人,形成竞争,以利于下一次合作学习的开展。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应和其他学习尤其是独立学习有机的结合,在培养合作精神上又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真正的做到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存在的问题:
2、“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中还存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不敢放手学生,自己讲课的欲望还比较强烈,总想把知识直接教给学生。对此,应大胆放手,解放思想,把课堂上表现的机会让给学生。
3、一遇到问题教师就让学生合作学习,往往让学生不知所措,甚至有的学生东拉西扯,落实不到问题上。造成了形式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既浪费了时间,又达不到效果。
4、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止,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探索要求,在学生兴趣正浓时嘎然而止,把合作学习仅仅限于课堂之内„„
如何通过科学的设计,利用学生喜欢交流和互动的天性,喜欢探索和发现的年龄特征,借助于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时效性,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功效,使教学“动”起来,“活”起来,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指导和长期的熏陶,并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校正。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教师,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身心去实践,迎接小组合作学习灿烂的明天!
构建生本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
第一,科学有效布置好前置性作业。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
第二,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三,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四,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五,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六,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七,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八,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必需。
从生活实际入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生活实际入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个优秀的品德课课堂导入,不仅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要 能够唤起学生真实生活经验,从而引导他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学会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入手,吸引学生 的学习注意,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再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主题,从 “事实说话补认识,情景再现温经历,亲身体验强感受”入手设计导入,为突破课堂教学重点服务,从“形象感知释感念,类比感悟渗道 理,情景体悟揭困惑”入手设计导入,为解决课堂教学难点服务,发挥导入的铺垫功能。从而真正提高品德课堂教学导入的实效性。
“为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和发展生活”理念 是新课程对品德学科教学的最深刻的阐述。品德课堂教学是教师主要 任务,是带教材走向儿童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儿童的过程。教材中出现的一系列“生活”“生活事件”“生活主题”或“生活场景”基本上是属于精心选择的“美好生活图景”,而不是或者说大多数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儿童从教材通向生活,把教材承载的价值、目标和儿童的生活有效地链接起来,让儿童主动、积极地用真实生活和自主活 动来展开教材中的“生活”和“活动”,从而达到“感受”,“体 验”教材中承载的价值目标。这一切入点在课堂教学的导入上。
课堂导入是教学手段,是为开展课堂教学服务,是老师在组织 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他主要是通过利用各种媒体,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可见一个优秀的品德课堂导入,不仅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要考虑 如何唤起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从而引导他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学会 生活。我们从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和铺垫功能这两个角度出发,设计品德课堂导入,让课堂教学有效接轨生活。
一、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 发挥导入的激励功能就是,要求我们在设计品德课堂导入时,要 根据教材呈现的不同情景,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灵活多样的导入方 法,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学习的欲望,保持对学习主 题的高度关注,积极主动学习。
1、以“ 趣 ”入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 兴趣。”学生对学习主题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并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品德课程中许多主题是指导学 生热爱生活,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这些内容,学生都有一定的亲身 经历,非常感兴趣。这类课堂的导入,设计时采用精心的裁剪的生活 情景,凸现潜在的教育导向意义,以“趣”入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 意,让他们自然的对教育主题感兴趣。例如《走进市场》的安排目的是让学生尽早的学会一些选购商品 的知识,培养他们独立选购简单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的能力。课始,老师问学生:“喜欢在超市购物吗?” 再问: “为什么喜欢在超市购物?”(学生纷纷说了自己的感受)(随即播放超市里人们购物及一位顾客在仔细挑选商品的情景。)问老师:“这位顾客购买物品时在干什么?” “在挑选商品,看看是否是自己想要的。” “在看产品使用说明。” “在看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 学生回答踊跃。现在从城镇到农村,处处可见超市。在超市购物较为熟悉。用“超 市购物”情景来导入,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导入的趣 味性,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以“ 思 ”入境 “学而不思则罔”,从反面说明了思在学习中的作用。在导入时,结合内容,创设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处于“心愤口 悱”的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导入设计。提高认 识,引导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现行品德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 分。这类课堂导入时,应更多的考虑,在导入环节中以“思”入境引 发学生对课堂教育主题的做一定的思考,便于把课堂主题教育进行的 更为深刻。《诚实是金》让学生懂得说谎的危害,只有诚心才能赢得尊重和 信任。要做到不说谎话,言行一致,诚实守信。课始老师讲述故事: 在德国,一位中国留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到德国大公司 寻找工作,可是一连 20 多家公司都没有接受他。他想自己才能出众,找家小公司应该没有问题吧。可是小公司也把他拒绝了。同学们,为什么德国的公司都拒绝他呢?猜猜,可能是什么原因?(悬念一摆,学生都积极猜想)想知道真实原因吗?那家公司的老板告诉他,不录用他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他在德国期间乘公共汽车曾经逃过三次票。留学生很吃 惊,难道我的博士文凭还抵不过三次逃票。德国老板说:“是的。我 们不怀疑你的能力,但我们认为您惟独缺少了非常重要的两个字!” 此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你有什么感 想?” 感触学生心里,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感受,深切体会到说谎的危害。
一、精减
对教材文本,教师显然没有必要在教学中逐字逐句地详细分析,可以从完整的故事情节中选取一些与学生学习相关的段落来教学。“精减”也是“简化”,减掉教材中太难、太易的内容,将文本读“薄”。这样有利于教学重点的凸显,避免了“什么都讲,但什么也没有落实”的低效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例如,《包公审驴》(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一则民间故事,语言朴实自然,学生一读便懂。文本篇幅较长,课堂教学时只需抓住四处直接描写包公审驴的句子来重点学习:1包公了解了案情,皱着眉头想了想,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喊道:“王朝,马汉!赶紧把嘴套给驴套上!别给它吃,别给它喝!把它严严实实地关上三天!到时我再来审它!”2三通鼓罢,包公升堂,他命令衙役们立即把驴牵来。包公一拍惊堂木,大声叫道“:喂,当差的!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3末了,包公下令道:“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儿就上哪儿。”4包公随即命令一个差役和王五一起跟踪前去,看个究竟。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在文本里走几个来回”,通过品读包公的语言、动作和神情,感受包公的人物形象和破案智慧,学习作者的语言风格和表达特色。
二、拓展
与“精减”相反,拓展是“把文本读厚”。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教材中有许多空白,是文本留给我们广阔思维的空间。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善于捕捉这些空白,读出文本背后的故事情节、人物情感等,这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以及凸显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临死前的严监生》(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一文中没有描写严监生的心理活动,而读懂他的内心世界是深刻解读其动作的关键。所以,在认真研读作者对严监生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之后,可以设计一则拓展练习帮助学生理解严监生吝啬的个性:1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心想:_____________。2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心想:_____________。3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心想:_____________。
再如,《姥姥的剪纸》(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一文中有一处文字:“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简练的民间语言形象地写出了姥姥的剪纸神功。对此,我们可以关注语用,进行拓展说话训练,提供一个句式:“我姥姥神了,剪____ 像____,剪____ 像____,剪_____________,剪_________。”请学生模仿文中的表达方式,说说姥姥还会剪些什么。
三、重构
这里的“重构”,是指对文本结构的重新组织。也就是说,是运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文本的内容。这样的重构,往往是为了识记、复述等特定教学任务而进行的,是建立在对文本内容充分理解基础之上的,是基于文本内容的语言重组,是一种创造性表达,常常给人以“似曾相识,但面目全新”之感。
例如,《母鸡》(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一课,在通过“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这段文字充分感受母鸡的品质之后,为母鸡送上一首赞歌———《母鸡颂》。启发学生运用文中的内容重新组织语言来说说:这是一只____ 的母鸡,它______________;这是一只____ 的母鸡,它_____________; 这是一只____ 的母鸡,它______________; 这是一只____ 的母鸡,它______________。
再如,在学习完《雾》(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这篇课文之后,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首童谣来说说淘气的“雾”,在童谣里融入本课所学的生字(带点字):孩子,真气!飞到市里,起了天空和大地,梁穿衣。四一片白茫。分不清南北东西。在检查生字认读情况的同时,也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整合
“整合”是指将教材中一个个文本按照一定的教育主题进行统整和组合。整合必须要做两件事:一是““寻找公约数”,就是找到几个文本之间的相同点;二是“合并同类项”,将相同教育主题的内容进行“打包式”教学。这样,凸显了鲜明的教育主题,也让每个独立的文本焕发出新的生机。教材的整合主要有两种方式。
1.“1+1”阅读
在精读教材中一个文本的基础上加上略读教材外的一个相应文本,这两个文本有着相同的教育主题,教材外的文本是对教材文本的补充和拓展。例如,在学习《苹果里的五角星》(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之后,可以补充一则文本———《将脑袋打开1毫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创新思维的价值,从而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群文阅读
但,对文本“深度解读”究竟为何而“解”,“解”出什么?“深”向何处?又如何去“解”……这些问题,本身就需要深度思考与解读。
一、“深度解读”——为何而“解”
“深度解读”当然需要实现文本内涵、思想内容上的深度开掘,但并不是一味地在文本内容上深挖与无限制拔高。更不是为了挖到学生“高山仰止”——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理解不了的境地;也不是为了挖到其他老师“望尘莫及”——无论怎样也挖不到你所达到的程度。这是因为:语文课程教学目的不只是为了掌握思想内容,更重要的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况且,思想内容理解的程度应当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特点与最近发展区。超越其年段特点与认知水平的过深的思想内容,学生当下无法理解,教了也不会,有何意义?何必去教?可以留待以后,自然领会,岂不更好?
“深度解读”为的就是能开掘出符合学生年段特点与最近发展区的具有语文课程核心价值的教学内容。对于不同文本而言,“深度解读”就是要开掘出每篇课文独具价值的教学内容——发现其独特的“这一个”。这是文本“深度解读”的方向,应“深”向这里。
比如《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很多名家都上过公开课。很多老师上这课都是加以“模仿”“复制”或“合成”。因为不是真正源于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深入理解与研究,终究上不出“神”来,上不出“味”来,上不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来。要想有突破,要想上出自己的精彩,最终须自己深入解读,找到属于自己对于这篇文章的独特感悟与发现。
通过研究,笔者发现这篇出自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的课文,在塑造人物形象上,与其他文章明显不同,小说的特性较为明显。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詹天佑》等,侧重于单一人物(主人翁)的描述,而这篇文章把“林冲”“洪教头”“柴进”三个人物穿插在一起进行立体的比照描写,不仅通过人物活动,而且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推进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在相互的比照中,性格特点展露得更加鲜明。特别是“林冲”“洪教头”这两个人物相互对比、映照、衬托,“洪教头”的无礼、傲慢、粗暴、急躁等反衬出林冲的达礼、谦让、冷静、沉稳等特点,而林冲的形象也让洪教头的特性更为突出。
同时,笔者想到《水浒传》中的故事与人物很多,就林冲的故事而言,就有“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怒杀王伦”“雪夜上梁山”等,为何编者选择“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个故事作为小学教材呢?我想,编者的意图可能不是让我们深度挖掘人物悲剧命运及其根由,更不是上升到农民起义必然失败这样的思想高度。选择这个故事,可能就是因为这个故事本身生动活泼,引人入胜,适合小学生阅读,故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人物刻画传神,文学性强,而不是思想性强或其它。
基于这样对文本特点的把握,教学定位于:教会学生抓住“情节”“人物”“细节”等小说的要素进行阅读,引导学生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在相互对照中品味人物言行举止等细节,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对比描写的表达效果,从而让学生学会这类文章的基本阅读方法。这样,突破“教课文”的层次,提升到用课文“教语文”“教小说”“教阅读”的层面,上出了属于自己对于这篇课文的独特理解与把握。教出了“这一个”。
二、“深度解读”——如何来“解”
(一)从不同视角“解”
除了对文本思想内容的解读,除了“教课文”的角度,“深度解读”更应该从以下视角展开。
1. 从“教语文”的角度“解”
“教语文”而不只是“教课文”,就是要从文本中寻找与发现蕴藏于其中的语文元素,即“解”出适合这一学段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与言语智能。当然,“解”出的这“语文知识与言语智能”要具有独特性,是在这一文本(或这类文本)中体现得最鲜明、最典型的,是最有教学价值的,是文本的“这一个”。
比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钱学森》《詹天佑》《鞋匠的儿子》,这几篇课文虽然都是写人的文章,写的都是伟大人物,但如果从“教语文”的角度去“深度解读”,就会有不一般的发现与更深入的把握:三篇文章共同之处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刻画人物形象,而且都运用了侧面衬托的手法。如:其他留学生言行表现衬托钱学森的爱国,外国报纸的藐视与外宾的赞叹衬托詹天佑的杰出,参议员的态度转变衬托林肯的伟大。不同之处是《钱学森》一文“倒叙”的妙用,突出了钱学森的归心似箭与“一心报国”的爱国情怀。《詹天佑》中的典型环境与典型事例的描写。文章二、三两段以大量的笔墨描述当时的社会环境,之后又多处多次穿插自然环境的描写,有力地烘托出人物形象。而“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三个典型事例,有力地突出了詹天佑“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形象。《鞋匠的儿子》中对林肯三段即兴演讲的语言的描写,是演讲智慧与平等思想的统一,突显林肯人格的伟大。
如此,我们就解读出这类文章的“这一个”,以及每篇文章的“这一个”。
2. 从“教阅读”的角度“解”
“教阅读”就是要凭借与利用文本,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与技能,教会学生阅读,培养与发展其阅读能力。从这一角度,就是要从文本中“解”出基于这一文本和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阅读方法与技能。
如《说勤奋》一文,从“教阅读”的视角,我们可以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比较阅读”与“联系阅读”。“比较阅读”:一、比较文体。让学生拿这篇课文与前面所学的大量的记叙文比较,发现说理性的议论文文体特征。二、比较事例。课文所选择的两个典型事例,一个是古代的司马光, 一个是现代的童第周。一个天资聪颖,一个基础很差。让学生在比较中领会事例的典型性。三、比较首尾段。课文的开头从“美好的理想”用设问句提出观点,突出“勤奋”二字。结尾针对现实,用两组关联词语强调“一生勤奋”。都是在谈观点,但由于首尾两段位置不同,作用不同,内容与表达都有不同。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不仅加深了理解,而且习得了方法,懂得了阅读。“联系阅读”: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警枕”中体现出的司马光的勤奋;把对司马光“小时候”的描写与“长大后”的描写以及历经19年编写《资治通鉴》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真正理解“一生勤奋”的内涵……
3. 从“教学习”的角度“解”
“教学习”的视角,就是要从文本中寻找到可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践,从而习得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技能的时机。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达到“不教”之境界。
如《詹天佑》一文,可在“开凿隧道”与“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两部分,引导学生用“画示图” 的方法学习;可在“勘测线路”一段指导学生默读圈画关键词句,进行批注式学习;还可在课前课后,进行搜集相关资料的学习。
文本不过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凭借。“教是为了不教”。我们要善于从“教学习”的视角,从学生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从每篇课文中“解”出可以结合文本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机,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二)以不同身份“解”
1. 以“纯粹的读者”身份“解”
以“纯粹的读者”身份去阅读文本,非功利地、自然地细读文本,全身心地投入文本、亲近文本,与文字同呼吸,与语言共命运,触摸语言文字跳动的脉搏,感受其真实的温度,读出自己真切细腻的感受。为贴近作者、学生、编者打下切实的基础。自己没有读出属于自己的最初的那份朴素的真感受,又以什么和学生在课堂进行真诚“对话”呢?
nlc202309011915
2. 以“当时的作者”身份“解”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她)当时处于怎样的境况?这篇文章究竟如何产生的?作者为何写此文?究竟想要表达什么……这些都离不开对“当时的作者”的把握。只有把握当时作者的情况,只有把握作者所处的背景及当时的心境,才能了解这篇文章的产生过程,才能真正理解这篇文章的“前世今生”,才能真正读懂作者、读懂课文。
3. 以“背后的编者”身份“解”
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精挑细选的成果。有的还经过编者的精心加工、删改、完善,最后根据编者的意图组合安排。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篇入选教材的课文都可看作是编者的“二度创作”。因此,课文的背后站着编者,文中渗透着编者的思想。以“编者”的身份,解读编者选择这篇文章的意图,把这些文章组合在一起,安排在这个单元、这册书、这个年级、这个学段的用意,当然能更好地“解”出文本的价值,能跳出文本——站在“用教材教”的高度把握文本。
(下转第62页)
(上接第46页)
4.以“当前的学者”身份“解”
“当前的学者”当然就是我们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对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情况有充分的揣度,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与教学。
学生是怎么读这篇文章的,学生的起点在哪里,最初的阅读体验是什么;学生有哪些与这篇文章相关的知识储备与阅读经验,对于新学习的内容又缺少些什么;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的兴奋点在哪里,真实的困难是什么;学生的前置性学习会给文本的阅读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真实的学情,都需要教者以“当前的学者”的身份去切己体察,悉心体味。
5.以“冷静的教者”身份“解”
以上述四种身份进行多维的文本解读之后,最后须冷静地回归自己的身份——教者。因为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最后要由教者基于自己的专司之职,基于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语文观,基于文本的特点,统筹考虑,甄别取舍,最终提取、确定具有本课程核心价值的教学内容。从而,结合具体的每一篇课文落实好自己的教学之责。
(三)从不同层面“解”
1.“写什么”
从“写什么”的层面来“解读”文本,不仅要了解文章表面的内容与字面的意思,更要理解文本的内涵——揣摩文字背后的意思,解读“言外之意”,读懂“弦外之音”,从而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进一步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也是课堂与学生对话的基础。
2.“怎么写”
“深度解读”不能仅停留于理解文本“写什么”的内容层面,要在“写什么”的基础上,着眼于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力于“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侧重于学习语言与表达,关注文本的“形式”,解读文章“怎么写”。从而“得意”又“得言”,“意言兼得”。
3.“为什么这么写”
“为什么这么写”即在“写什么”“怎么写”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文本为什么以这样的形式写、为什么写这个内容……“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如此,解读文本表达的“秘妙”,破译言语表达的“密码”,“解”出作者言语表达的智慧。让学生“得意”“得言”又“得智”。
从不同视角、不同身份、不同层面对文本“深度解读”, 归根结底,就是基于语文学科独特个性、独当之任,及每篇课文独特个性、独特价值,解读出适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具有核心价值的教学内容。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县实验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罗 峰
音乐学专业是一个热门专业,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音乐研究方法大量进入中国,为我国音乐史学的发展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尤其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音乐创作、音乐理论及音乐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各高等、中等院校以及影视部门等需要大量的音乐学人才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其就业现状和就业前景均很乐观。
音乐类专业的分支很多,我在这里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一些专业吧。包括音乐学、音乐教育专业、录音艺术、歌剧、作曲、电脑音乐等等,都是属于音乐类的专业的。
总的来说音乐类专业的就业方向比较广泛,可以做自由撰稿人、特邀自由撰稿和词曲作家、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人、编辑、乐评人、音像、唱片公司企划、音乐理论研究员、音乐制作人、网络公司、音乐工作室、文化经纪人、职业编曲、音乐教师等。就拿声乐专业来说吧,我原来也说过,声乐专业是一个花销挺大的专业,一定要有一定的经济背景做支撑。学声乐的人毕业后可以当歌手、当音乐老师,也可以做普及艺术的工作者,甚至也可以学习了专业后,将来并不把它作为自己的职业,只是把它当作业余爱好,自己照样可以做其他的工作。去美国留学其实是个很好的选择,能够有一个更大的学习空间,未来成功的几率也会更大。
其实我国的教育上还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的。我国在教育上长期存在的问题就是只注重应试教育,学生自上学开始,很少接触到美育方面的培养,这其中就包括音乐教育。各学校并没有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而只是将其看作是应付教学的一种手段,这种指导思想引起的结果就是音乐课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音乐课就是教学生唱几首歌的课程,这种状况与国外学校普遍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形成了对比。这种错误的教育思想使我国的学生在基本素质上存在着较大不足。应试教育培养出的只是会考试的人,而真正的具备全面素质的人才却很难得到。音乐艺术是一种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综合的艺术;对学生素质的培养首先就要从艺术教育抓起,而我国的现状却是音乐教师缺乏,从音乐院校的音乐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根本无法满足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所以受过美式教育洗礼之后的留学生成为了大家追捧的人才。
1. 任务完成情况
任务完成情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content)是否切题,立场(position)是否鲜明并得到有效阐释,结构(structure)是否有逻辑性。
内容如何做到切题,关键在于审题时要找准题目的主题(topic)以及针对该主题所提出的问题(topic questions)。一般来说,主题就是题目中反复出现或主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的名词以及名词短语,而问句则通常就是我们要讨论的要点,如果要点理解有误或漏掉某个要点,则都属于没有切题。譬如:
With the increasing use of mobile phones, less people tend to write letters.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writing letters will disappear completely.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从这个题目当中我们不难看出writing letters出现的频率较高,且都在主句中出现,说明它就是我们要找的主题,如果你过多描述mobile phones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就跑题了。另外,题目的写作任务也很清楚:Do you agree that writing letters will disappear completely? 属于“支持或反对”类的题,必须明确表达你的立场,不能既同意又不同意,同时表达你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
立场要做到鲜明并得到有效阐释需要有如下几个内容:topic sentence(主题句),main ideas(论点),supporting points(论据)。主题句通常放在文章的首段,开门见山地表明你的立场,主题句只能有一个;论点放在中间段的首句,让读者一目了然,论点应该有两个以上,否则论证就不充分;论据包括evidence(证据)、examples(例子)等,放在论点后面,每个论点都应该有论据作支撑,否则就会显得论据不足。
合理的文章结构通常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引言(introduction)、主体(body)和结论(conclusion),写4-5段比较合理。引言要涵盖主题、写作任务和主题句,主体则要包括足够的论点和论据,结论可以重申观点、提出建议或展望未来。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一定要认真审题,许多考生在考试的时候没有看清题目要求,明明题目分析优缺点,有些同学却写成了同意与否的题目,整篇文章走题,只能取得5分以下的分数。
2. 连贯与衔接
文章的连贯性主要体现在段落与段落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
段落之间的“启”、“承”、“转”、“合”可通过表顺序的过渡词完成,譬如:
表示开始:first of all, in the first place, at the very beginning, to begin with, currently, at present, for one thing等。
表示承接:besides, further more, in addition, moreover, what’s more, meanwhile, apart from, as well as, similarly, in the same way等。
表示转折:however, whereas, while, on the contrary, in contrast, on the other hand等。
表示结论:in conclusion, in brief, in short, to sum up, ultimately, overall等。
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要通过一些逻辑连词来完成,譬如:
表示原因:because (of ), accordingly, due to, owing to, for this reason, since, as a result, as a consequence等。
表达观点:in my opinion, personally, from my viewpoint, it seems to me, it is clear to me that,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举例说明: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as follows, such as, that is to say, namely, just as, in particular等。
表示让步:although, in spite of, despite of, despite the fact that, regardless of等。
建议大家可以在平日的练习中多多使用这些连词造句,不能只认识而不会使用,例如in spite of 和 despite这两个词后面只能跟短语而不能跟句子,这都是同学们在作文中常常犯的错误。
3. 词汇资源
词汇的多少并不能决定文章的好坏,但用词的精准性是可以加分的。一般来说词汇的准确表达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达到,一是在用词的难度上拔高,二是在近义词的多种表达上提升。譬如要描述一个好人,很多同学首先想到的形容词就是good, kind, wise, nice, clever, great, bright等词,而这些词往往很难出彩,因为描述太过于抽象,如果能用到诸如ambitious, tactful, eloquent, charismatic, committed之类的词就很具体了。当然,这些词需要我们平时的日积月累,不是靠一两天的功夫就可以运用自如的。还有,值得提醒的是不要认为这些词好就过分堆积,会给考官留下华而不实的感觉,正如优秀的厨师往往都不会用太多的佐料,而只需油盐就可以了。
课堂回放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PPT显示)
师:这是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中的一段话,阐述了自然山水具有消解士大夫“不得施于世”的悲剧意识的文化功能。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不得施于世”,“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自不待言。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等人生重大课题无可推脱地摆在了苏轼面前。在这种情形下,他在黄州除了躬耕渔樵、广泛交友外,最主要的活动恐怕就如欧阳修所说的“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了。苏轼自己也说,“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无往而不乐”。元丰五年七月,苏轼再次来到黄州赤壁,试图以此“道羁臣之叹”,“写人情之难言”,思考宇宙人生,体味生命意义,调适内心冲突,实现人生突围。今天,让我们跟随苏轼,神游赤壁山水,走进他那崇高的内心世界,去感知独具苏轼特色的超越路径。
一、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师:请同学们自由诵读全文,然后概括各段的内容。
(学生自由诵读,概括段意,略。)
师:文章情感变化的脉络是怎样的?
生:从赏景之中获得“乐”,因客之箫声而生“悲”,通过苏子之宽慰使客“喜而笑”。文章的情感脉络是“乐—悲—喜”。
师:很好。本文沿用了传统“赋”的主客对话模式,“主”与“客”都是指作者一个人。那么,作为“客”的苏轼,内心有着怎样的苦闷与悲伤呢?
生:功业无成、人生虚妄之悲。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可谓既有“武功”又有“文治”,“固一世之雄”。这样一个功业卓著、名垂千古的英雄,又能怎样呢?“而今安在哉”,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滚滚烟尘之中。而作为“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等闲之辈、戴“罪”之臣,功业全无,理想旁落,这样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呢?
生:生命短暂之悲。长江滚滚,悠悠不尽。宇宙自然,恒久永存。而生命却须臾飘忽,与之相比徒有羡慕之情。心中岂能不悲?
生:愿望与现实相左之悲。试图“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不可乎骤得”。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只能“托遗响于悲风”了。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透彻!这样的悲,用李泽厚先生的话说,就是一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
二、细部探究,感悟“圜道”思想所达成的超越路径
1.“水月之喻”——基于宇宙自然的生命超越之途
师:从以上分析我们看到,潜伏于苏轼心灵深处的苦闷与悲伤多么沉重。人们常说,心有郁结,必须要找到一个散郁化结的出口与通道,亦即要有一个合适的路径,方能走出心灵的阴霾。一般而言,这样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外释”,通过融合于外物以转移注意力,消除怨悱;另一种是“内释”,通过内在的心灵审视、通变,在自我观照中达到超越“旧我”走向“新我”的圆通之境。请问同学们,苏轼是以何种方式、何种路径感悟宇宙人生,化解郁结,超越人生困厄,最终走向旷达自适的呢?
生:您所说的两种路径,苏轼都采用了。
师:能详细说说吗?
生:就“外释”而言,苏轼畅游赤壁,借助外物摆脱萦绕于内心的失意与悲伤;就“内释”而言,“主”“客”对话,正是苏轼与自己的对话。
师:很好!苏轼从“外物”中获得了快乐吗?
生:获得了。面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月夜美景,他举酒诵诗,任船漂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如登仙境,怡然之乐,溢于言表,暂时忘怀一己之忧,忘却自身存在。
师:就“内释”而言呢?谁来说说?
生:苏轼以水月为喻,阐述了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师:苏轼的水月之喻,是针对“客”的“羡长江之无穷”而言的,提出了他著名的“何羡论”。你能就水“逝而未尝往”、月“盈虚而莫消长”,说说你的理解吗?
生:他好像看了世间万物是处在一个“圆周运动”之中的。圆圈上的万物能够周而复始,对立转化。月亮的变化是在“盈”与“虚”之间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无所谓起点,也无所谓终点。从这个角度看,月亮的确是“盈虚而莫消长”了。
师:说得好!你的看法好新颖啊!对课文的认识有一定的深度,也看到了苏轼之所以能从寄情山水之中走向旷达自适的真正原因。你的话,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思想,那就是古人所推崇的“圜道”思想。
“日夜一周,圜道也。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则藏,圜道也。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吕氏春秋·圜道》)(PPT显示)
意思是说:太阳一昼夜绕行一周,这是圜道……万物有了活力就会萌发,萌发而后滋生,滋生而后成长,成长而后壮大,壮大而后成熟,成熟而后衰败,衰败而后死亡,死亡而后形迹消失,这是圜道。水泉东流,日夜不停。泉源永不枯竭,大海永不满盈,小泉汇成大海,重水化作轻云,这是圜道。
师:刚才这位同学对苏轼所谓的月亮“盈虚而莫消长”作了深入的阐述,那么,水为什么又是“逝而未尝往”呢?
生:“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这几句话已足以说明。我依据自己的理解再作一点补充。地理课上我们学过水循环原理,由地表泾流到地下水,由雨水到泉水,由泉水到江河之水,由江河之水再到海水或冬雪,表面上看,水始终在“变”,但这种“变”只是一种循环,并没有“往”(流逝),也就是“不变”了。
师:说得好!苏轼正是基于“水月之喻”,得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看法。既然“物与我”都是“无尽”的,那么个体生命也完全可以长久存在,世俗、狭隘心态所认为的生命长短、荣辱、得丧,又有何意义呢?“一世之雄”的伟大功业,长江的“无穷”又何必要去羡慕呢?经由古代人物、宇宙自然、理想诉求所引发的“悲”自然也就得以“内释”。在对宇宙自然的“圜道”观照中,苏轼踏上了生命的超越之途。
2.“日月轮回”——基于时光流转的人生超越之路(内容略)
3.“圆融通变”——基于心灵觉醒的心理超越之法
师:美国心理学家拉·莫阿卡宁说:“圆圈是幽居于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意象,它是人类在内心迷惘混乱时恢复心理平衡和心灵秩序的一种自然方式。”依据这句话,回到课文中,我们还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生:苏轼的情感变化也呈现出“圜道”的特点,由“乐”到“悲”再到“喜”正好是一个圆圈运动过程。
生:起点的“乐”与终端的“喜”互为衔接,通过心灵的对话,从而自释、消解了中段的“悲”。
师:“乐”与“喜”都是一种乐观的心态,但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乐”是由“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赤壁夜景所引发的,是一种受外物影响而产生的注意力转移。而“喜”则是他内心的自释与圆融通变所获得的心灵觉醒,平静、舒展、旷达,是一种“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超越。
师:佛教强调“洗心”,苏轼最终的“喜”是“洗心”之后心理、心灵、人格的蜕变。这种蜕变使苏轼对宇宙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他是怎么说的?
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宇宙间的“变”与“不变”只是相对的,关键在于你以怎样的“心”去对待。
生:“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不必在乎别人所拥有的,各人有各人的“主”,是你的才是你的,不是你的强求也没有用。这是对宇宙、人生、生命的理性认识,是消除生与死、荣与辱、永恒与短暂所引发的忧虑感的醒世良方。
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融入清风明月,与自然山水化合为一,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享用这“无尽之藏”,人与宇宙自然并无“主”“从”之别,都是“无尽”的。
三、延伸拓展,探究“圆道”思想对于现实人生的意义
师: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这“矩”便是圆转的“中和之圆心”;老子说“周行而不殆”,这“周”即是循环反复、运行不息。说到底,“圆道”思想即和谐循环,是一种以圆润通变、回归和谐为特征的思维模式。就个体生命而言,这种思想能有效调和我们的内心世界。同学对此有这样的认识呢?
生:我觉得人处世间,需要以“圆道”思想去平衡人生,求得内心的和谐统一,并能以圆融的心态去看待一切。
生:宇宙万物都有始有终,生生灭灭,循环往复,因而我们应以大循环的眼界去理性看待生命的有常与无常、成功与失败,去构建和谐丰盈的内心世界。只有我们内心世界的力量足够强大,我们才能避免外界的干扰、裹挟,像苏轼那样臻于“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化境。
生:如果我们在现实人生之中,看取社会、人生、他人,处理事情,总是“一根筋”,不会圆融,不会“拐弯”,内心失去了和谐与圆融,这样的人生肯定是痛苦的。
研究选粹
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对苏轼《赤壁赋》的解读历来观点多多,异彩纷呈。篇幅所限,以下仅列有代表性的11种观点。
1.怀古说。晁补之无咎《续离骚叙》云:“赤壁前后赋者,苏公之所作也。曹操气吞宇内,楼船浮江,以谓遂无吴矣。而周瑜少年,黄盖裨将,一炬以焚之。公谪黄冈,数游赤壁下,盖忘意于世矣。观江涛汹涌,慨然怀古,犹状瑜事而赋之。”①
2.讽今说。明代杨慎《三苏文范》引文征明语:东坡先生元丰三年谪黄州,二赋作于五年壬戌,盖谪黄之第三年,其言孟德气势皆已消灭无余,讥当时用事者。尝见墨迹寄傅钦之者云:“多事畏人,幸勿轻出”,盖有所讳也。然二赋竟传不泯,而一时用事之人何在?”②
3.忠君说。清人李扶九认为:“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离骚》尝以美人比君,旧解谓思同朝君子,岂知公之拳拳不忘者乎?厥后谥曰‘文忠’,良有以也。自来评者多以风月文字目之,误矣。”③
4.畅游说。马福清主编《唐宋文醇(下)》引“原编者评”云:“轼脱御史台狱,谪黄州团练副使。壬戌之冬,谪三年矣。其作二赋,盖与造物者游而天机自畅,并无意于吊古,更何预今世事?尝书寄傅钦之而曰:‘多难畏事,幸毋轻出者,畏宵小之捃摭无已,又或作蛰龙故事耳。’乃文征明谓以曹孟德气势消灭无余,讥当时用事者,转以寄傅钦之之语为证。谓为实有所刺议,可谓乌焉成马矣。东坡在黄,安石之党正烈,而谓消灭无余耶?若谓东坡以安石比孟德,谓终当消灭无余,则将置神宗于何等也?”④
5.旷达说。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八:“凭吊江山,恨人生之如寄;流连风月,喜造物之无私。一难一解,悠然旷然。”⑤
6.空漠说。李泽厚认为:“无论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提问’,或者是‘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解答’;无论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排遣’,……实际都与这种人生空漠、无所寄托之感深刻地联系在一起的。”⑥
7.抗议说。李金松认为:“对《前赤壁赋》所表现出的逍遥之乐与超越态度,我们决不能将之看作是苏轼的本意,其实,这只不过是苏轼遁词以隐意、谲譬以指事,用反讽的艺术手法,正话反说,在更深的层面上间接地表达自己对仕宦而实同隐逸这种尴尬境遇的不满与抗议。”⑦
8.乐观说。臧克家认为:“作者的这种对人生和对宇宙的看法,是健康的、乐观的。……”⑧
9.怨慕说。王晓瑜认为:“也许,他在怨皇上的不贤明,怨权贵的专权,怨自己的生不逢时,怨自己的忠而被谤,怨没有人了解自己,怨自己仕途的坎坷吧?也许,他在慕那些仕途得意、宏图大展的人,慕那些贤明的古代帝王,慕那些古代的名人高士,慕那无牵无挂的飞仙,慕那江上的清风明月吧?”⑨
10.激励说。杨问富认为:“《前赤壁赋》之所以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正在于作者通过水、月、风的原型传导出中华民族的乃至人类的某些普通心理和愿望,一方面借助水、月、风抚慰自身的痛苦和忧患,另一方面体现了人类渴望突破有限的时空,追求与宇宙同在的永恒。苏轼正是借助于艺术的幻想,把个人的命运纳入了人类的命运,通过原型的影响力,使其成为唤起人们并时时激励人类摆脱困境、熬过漫漫长夜的亲切的力量。”⑩
11.消极说。苏轼的`这种思想和感情,对于一部分政治上失意的封建士大夫来说,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这是一种纵情山水、得过且过的混世哲学。但人们往往被他描绘的江山美景所吸引,而忽略了浸透其中的消极落后思想,这是应该特别提出的。(11)
观察者语
听过太多的老师教学苏轼的经典名篇《赤壁赋》,在认同他们近乎“完美”的教学设计、教学流程、课堂结构之余,内心总有那么一点点的遗憾:他们大多把《赤壁赋》的教学定位在理清文章的内容结构,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分析作者对宇宙人生“变”与“不变”的阐述,进而得出作者在主客问答中表现了旷达情怀的结论。课堂所呈现的对文本的解读无一例外地是对教参观点的“释证”或“指认”,课堂在演绎与论证他人观点中走向平淡、平庸。在这样的课堂上,文本深厚的意蕴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或屏蔽掉了,作家独到的人格魅力被教参所谓的权威解说遮盖或消磨掉了,教师独立、独到解读文本的能力也在无形之中被替代或削弱了。
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有多少启发意义呢?我曾在听完某位老师的授课之后询问该班的一位同学。我说:“你对老师的讲解感兴趣吗?”回答说:“不感兴趣。” “为什么?”他说:“老师讲的,都在我们的资料上,预习时早就看过了,没有多少新意。”这样的教学对教师发展又有多少意义呢?我不想妄下结论,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课堂上理应发生师生间认知、情感的碰撞,教学理应超乎一般性的操作技巧而走向睿智与深刻,真正能够支撑课堂立于不败之地、让教师摆脱 “匠气”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先决条件显然是教师过硬的文本解读能力。惟有独到深透的文本解读,才能给学生以新颖的认识与积极的启发,才能以教者之“智”去点燃学生探赜索隐、沿波讨源的火花,为学生学会学习打下牢靠的根基。“假如教师只是知道一个‘多元’的目标,却连自己都无法‘多元’地理解作品,那教学的 ‘多元’又怎么可能实现?很多老师这方面的功夫不硬,不愿在独立理解作品上花气力;而借助参考书‘知其然’之后,又不能费心劳神去仔细揣摩,很好很深入地去‘知其所以然’,当然也就更难以从不同角度、方面和方法获得‘一文多解’了。”(12)
基于此,我觉得卫建云老师的这节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教师优秀的语文学养和在课堂教学上的不俗追求。
首先,不因循旧说,不做学舌的鹦鹉,勇于在自主研习中将文本读透、读深,将阅读变成一种“慧读”。
自“赤壁二赋”诞生以来,历代的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过探求其丰富意蕴的脚步,产生了多达几十种的观点。这么多观点足以汇集为一部前后相因、智慧大成的赤壁二赋“阐释史”。有追求的教师都会感到教学这样的名篇是有相当的难度的,难就难在该如何从诸多的“旧说”中开辟一条新路,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难就难在该如何找到一条既切合文本实际,而不是胡乱妄说,又能达成师生认知共鸣的最佳路径。
尽管各家观点殊异,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但大家几乎都不否认苏轼在寄情山水中实现了“乐—悲—喜”的情感转变,这样的转变表面上看是经由主客对话之“外力”所达成的,实际上是苏轼心灵深处那股强大的“内力”的一种“自释”。众多的解读多到此为止,却无视这样一个“空白点”:同样是寄情山水,触景生情,感悟人生,苏轼“自释”的“内力”究竟源自何处?他又是以何种方式感悟宇宙人生、超越人生困厄,进而走向旷达自适的呢?卫老师引进《吕氏春秋》中的“圜道” 思想,巧妙而令人信服地填补了这一空白点:从苏轼的“水月之喻”中看到其基于宇宙自然的生命超越之途,从时间流程的“日月轮回”中洞察苏轼基于时光流转的人生超越之路,从由“乐”到“喜”的“圆融通变”中窥见苏轼基于心灵觉醒的心理超越之法。这三个层面的确呈现出一种“圜道”回环的特点,起点与重点的最终融合,融化了苏轼内心世界的纠结,平复了心海深处的阵阵涟漪,使其对人生对生命本真的参悟臻于宁静平和,归于“波澜不兴”,止于淡定而“不知东方之既白”。这样的解读已然不只是新颖的问题了,更可以说是一种启智生慧的“慧读”!要做到这样的“慧读”,我相信,倘若没有沉潜于文本的“硬磨软泡”断然不能读得如此深透,倘若没有摒弃旧说、自寻新路的解读勇气断然不会有如此“柳暗花明”的习得之乐,倘若没有与文本的深度对话断然不会出现悟彻生命的共鸣之点!
其次,贴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恰当点拨,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课堂洋溢着谐和共进的民主氛围。
就全课而言,卫老师的“讲解”与“点拨”堪称适当和恰当。适当讲解,旨在提升学生的认识,在学生搞不懂或想不到的地方教给知识、指引方法。譬如,作为超越路径的“外释”与“内释”,学生不容易想到,教师一讲,学生懂了,也就有了回归文本、披文入情、一探究竟的欲望。而恰当点拨则是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重要手段。这里的“恰当”值得注意,即要“恰逢其时”,在学生最需要教师智力支持的时候帮助一把。譬如,当学生分析到“月亮的变化是在‘盈’与‘虚’之间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无所谓起点,也无所谓终点”之时,卫老师机智地抓住这样一个“最恰当的‘点’”,巧妙引入《吕氏春秋•圜道》中的一段文字,详作阐释,并顺势启发学生以此去分析“水为什么又是‘逝而未尝往’呢?”这一问题。这就是“点”得“恰逢其时”。可以说,有效而巧妙的点拨,营造了课堂师生谐和共进的民主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收获了智慧,享受到了真正的平等。
第三,很好地矫治了现实课堂上仍大行其道的“现代病”,在平实质朴的智慧引领中启人心智,既彰显了教师自身的个性色彩,又巧妙融合了新课程理念。
这些年我较多地关注了语文课堂上的“现代病”,尤其对那种游离于文本之外的“人文性”说教,那种充斥于课堂各个环节的声光电、唱念打的所谓“技术”,以及由此而生的哗众与喧嚣、浮躁与虚空等诸多课堂不良现象提出了批评。卫老师的课,素面朝天,本真朴实,我觉得这才是真正而真实的语文课堂,是现代语文课堂的应有取向。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课堂所有问题的设计都紧紧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思路清晰明了;二是课堂的所有讨论都能沉潜于文本深处,师生在深入细读中充分体验到了经典的魅力,挖掘到了经典的“宝藏”;三是三次使用多媒体都是切合文本探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所作的“预设”,是必备而必需的,对拓展课堂深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就教学风格而言,这节课可以说是平实而质朴的。教师用语凝练准确,提问不瘟不火,有条不紊,有着较强的内在逻辑性。没有令人肉麻的煽情之语,也没有凌空蹈虚之辞。师生的对话互动呈现出一种亲切平和的状态,学生拥有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这样的平实与质朴又是智慧的,是师生认知、智慧的融合。课堂飘逸着浓浓的书香气,教者与学生身上也弥散着浓浓的书卷气。真实的课堂本该如此,真实的语文人更该如此!
2008年, 时任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 (S.J.Palmisano) 在所作的报告——《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议程》中首次提出了智慧星球 (Smarter Planet) 的概念。“智慧星球”表达了IBM对于如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地球上世界运行模型的一个美好愿景。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 (如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技术等) 的强力支持, 地球上几乎所有东西——任何物理对象、过程或者系统都可以被感知化、互联化和智慧化。人类世界也随之转变, 正朝着更小、更平、更智慧的方向演进。
“智慧地球”思想渗透到不同领域中, 不断催生出许多新的概念, 如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水资源、智慧电网、智慧教育等。2009年9月, 美国中西部爱荷华州的迪比克市与IBM共同宣布, 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 (Smart city) 。在“智慧”无处不在的大背景下, 智慧教育也破茧而出。IBM提出了智慧教育 (Smart Education) 的五大路标:学生的技术沉浸;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路径;服务型经济的知识技能;系统、文化和资源的全球整合以及教育在21世纪经济中的关键作用。需要指出, “Smart”的准确中译应是“机智”、“灵巧”、“精明”, 所以Smart Education的中译“智慧教育”有高抬之嫌。
笔者更愿意将智慧教育的理念归功于钱学森。早在1997年, 钱学森先生就提出了“大成智慧”理念, 并将Wisdom in Cyberspace作为英译之一, 可以解释为“网络信息空间中的智慧”, 足见钱老已经预见到信息化对人们智慧发展的积极影响。钱老认为, 人的创造性成果往往出现在科学交叉点上。大成智慧学的目的即为“引导人们如何获得聪明才智与创新能力”。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智慧” (Wisdom) 主要指“创新与创造”能力。关于“智慧”, 《在线辞海》解释为“人辨析发明和创造的能力”;《剑桥英语词典》的解释是“利用知识与经验作良好决策判断的能力”。我国已故哲学家冯契教授的《智慧说》则集古今中外之大成, 对智慧的内涵做了如此界说:智, 法用也;慧, 明道也。道生法, 慧生智。智慧, 道法也。汇总上述观点可知, 智慧不仅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 也含有伦理道德与价值认同等社会因素。
在教育研究中关心更多的是智能或智力 (Intelligence) 的发展, 是指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美国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把人的智能分为八个维度: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韵律智能、人际沟通智能、自我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尽管如此细分, 智力测验也只能测量人在社会常态下展露的才智, 难以预测在有更强的社会或经济因素介入时人的解决复杂问题的创造、创新能力。
综上分析, 笔者认为智慧教育是信息技术条件下, 培养并发展学习者集“机智” (Smart, 好办事) 、“智能” (Intelligence, 事办好) 、“智慧” (Wisdom, 好办事) 于一体的教育理想与实践。为了抛砖引玉, 笔者斗胆给智慧教育做了一个初步定义:智慧教育的真谛就是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 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成效的教学方法, 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 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 由小能变为大能, 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较深的创造潜能的人才。
当我们倡导智慧教育时可能与遭到这样的诘问:难道有过愚笨教育吗?我们的问答:是。无论过去和现在, 国内外教育实践中都存在诸多愚笨教育现象。试为愚笨教育画像:凡是造成学生高负担、低成效的教育是愚笨教育;凡是拒绝因材施教、抹杀个人特性的教育是愚笨教育;凡是以书本知识为上, 忽视实践能力发展的教育是愚笨教育;凡是固步自封, 不能与时俱进的教育是愚笨教育;凡是割断历史文化, 不能继往开来的教育是愚笨教育;凡是自我封闭, 不能主动面对国际挑战的教育是愚笨教育。如此等等, 不胜枚举。虽然教育的本意是让人们脱离愚笨, 为何在教育过程中却充满愚笨现象?这是值得世人深思的大问题。
总而言之, 我们希望通过践行智慧教育, 使学生能够往心灵手巧、人格美好、务实创造方向健康发展。可见, 我们所倡导的智慧教育与IBM所提的智慧教育内涵已有很大的提升与发展。考虑国际用词习惯, 笔者建议在国际交流中可以使用“Smarter Education”, 这个比较级Smarter表明我们对教育的持续向上追求精神:只有较好, 没有最好!
智慧教育研究框架
智慧教育 (smarter education) 旨在利用适当的信息技术, 充分、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学习者的才智与慧识, 培养具有高智能的创造型人才, 并在实践和创造中运用、发展和圆融智慧。智慧具有“双重词性”, 既可充当动词 (学习作为运用智慧的过程) , 也含有名词的含义 (智慧作为学习的一种结果) , 即, 智慧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智慧教育的基本假设是:以先进的、适宜的信息技术作为基本支持, 设计开发各种新型的、能适应各种特定的学习/教学需求的智慧学习环境, 利用计算系统或其他智慧设备分担大量繁琐的、机械的、简单重复的学习任务, 引导学习者将更多心理资源 (如注意力、工作记忆、动机系统) 投入到更为复杂、更有价值、更需智慧的学习任务中, 有利于发展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协作能力、平衡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总之, 促进智慧发展既蕴含一种朴素的教育哲理, 也代表一种有益的教育主张。美国学者Prensky提出“数字智慧”是21世纪能力差异的重要维度。他认为, “数字智慧”有两层含义:一是利用数字技术获取认知力 (超出人类先天能力的那部分) 中产生的智慧;二是谨慎使用技术以增强人类能力的智慧。技术本身无法取代人的内在能力, 数字时代的聪慧者应当能够把心智能力和数字能力恰当结合。
为了便于研究, 笔者于2012年提出一个关于智慧教育的研究框架 (见上图) :智慧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为了实现这种理念, 我们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学习环境 (技术创新) ;在智慧环境下必须构建与应用智慧教学法及智慧化评价 (方法创新) , 促进学习者开展智慧学习 (实践创新) , 从而培养具有智慧发展潜力的人才:他们要能够善于学习、善于协作、善于沟通、善于研判、善于创意、善于解决复杂问题。
智慧教育实践取向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工程, 需要全球视野、开放思维和战略眼光。既要登高望远——把握世界教育信息化的最新潮流与走向, 从中吸收和借鉴有益之处;更要脚踏实地——立足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实情, 尊重教育信息化的规律, 积极探索切实发展之路。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而又接轨国际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道路需要圆融智慧、创新精神以及刚韧毅力。
2012年3月13日, 教育部正式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 将指导思想确定为“坚持育人为本, 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 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 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 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进程中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 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主要集中在教育理论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学习方式创新、保障机制创新等。这一系列重大创新要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 恰当利用信息技术和学习资源引起学与教的方式的深层变革, 为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 智慧教育已然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最新追求。
智慧学习环境是以先进的学习 (如学习心理、学习科学) 、教学 (如建构主义教学观、学习环境设计理论) 、管理 (如知识管理) 、利用 (如可用性工程、人因工程) 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 以适当的 (现代) 信息技术、学习工具、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为支撑, 可以对全面感知学习情境信息 (如环境信息、设备信息、用户信息等) 获得的新的数据或者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数据挖掘, 能够识别学习者特性 (如学习能力、认知风格、学习偏好等) 和学习情境, 灵活生成最佳适配的学习任务和活动, 引导和帮助学习者进行正确决策, 有效促进智慧能力发展和智慧行动出现的新型学习环境。
智慧计算 (smart computing) 是各种智慧环境的核心技术, 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增添了实时情境感知和自动分析等新的性能。这样做的结果是, 技术可用于感知周围世界发生了什么, 分析有关风险和可能的新信息, 提供选择方案以及采取行动。由于软件架构创新、后台数据中心操作、无线宽带通讯与小型强力的客户端联网设备的彼此融合, 让这些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一起工作来解决更加智慧和复杂的问题。一般将智慧计算划分为5A:Awareness (感知) ;Analysis (分析) ;Alternatives (抉择) ;Actions (行动) ;Auditability (审核, 可理解为“溯因”) 。
总的说来, 智慧学习环境要突显以下基本特征。位置感知:感知学习者的物理位置;情境感知:探测学习者的不同场景以及他与谁在什么时间、地点做什么的知识;社会感知:感知学习者活动涉及的社会关系;互操作性:不同学习资源、服务和平台的互联互通;无缝连接:在任何设备以任何连接时, 提供持续的服务会话;适应性:根据某时的学习访问、偏好和需求推送学习资源;泛在性:提供直观和透明的方式访问学习材料和服务, 在他们明确表达的需要之前预测学习者;全程记录:记录学习历史数据, 便于数据挖掘和深入分析, 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建议以及推送相应的服务;自然交互:支持多模态人机互动, 也包括姿势、表情识别;深度参与:让学生沉浸于技术丰富环境中开展多向互动。
因为信息技术多变, 如果我们只关心新技术的应用而把握教学变革创新大方向的话, 我们有可能失去“定力”。一般而言, “随机应变”被认为是智慧的表现, 但也可能掉入随波逐流的陷阱。中国人对智慧有更深刻的认识:大智若愚, 以不变应万变, 乃是更高境界的智慧。为了获得智慧教育发展的定力, 笔者构建了一个智慧学习生态框架, 可以看作是我们践行智慧教育的“罗盘”。
一、捋顺情节之“变”,掌握脉络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感知,通过捋顺文章的情节变化来掌握文章的脉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整体性思维,学会什么是层层铺垫、前后呼应,这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也很有帮助。
《警察与赞美诗》有着精彩的故事情节和意想不到的结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文本的情节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本情节的特点。如在开端部分,主人公出场,并介绍了自己的冬居计划,教师可以让学生思索一下,从苏比瞧不起慈善事业名下对穷人做的布施,能看出苏比有怎样的性格。在阅读发展部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苏比为了进监狱做了哪些违法的事情,进而思考苏比作恶的对象都是哪些人,从这点上能够看出苏比有怎样的性格。在最后的结局部分,让学生思考当苏比要改邪归正的时候,警察却逮捕了他,这说明了什么,这样别出心裁的构思有什么好处。通过这样的梳理能让学生对文章的情节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对主人公的形象有所认知。
二、分析形象之“变”,解读人物
学生可以抓住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机会,通过掌握形象之“变”来体会社会人生百态,不仅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在学习《祝福》这篇课文的时候,要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住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体会其悲剧形象背后的社会意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领悟小说的主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着重分析祥林嫂这个形象的“变”,让学生找出有关祥林嫂生活背景的内容,理顺其经历:从丈夫祥林死去、被婆婆卖了、从家中逃走开始,到其一至鲁家、二至鲁家,最后在祝福声中死去。在理清祥林嫂的人生经历之后,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祥林嫂人生的巨大变化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什么造成了祥林嫂的死,她身边的其他人物,如鲁四、四婶、柳妈、小叔子等,他们对于祥林嫂的性格和经历变化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抓住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来详细分析人物形象的变化,如让学生思索祥林嫂是否有反抗的性格、从她的哪些举动可以看出她的反抗、为何她最后还是无法在抗争中活下来等问题。
三、品咂词句之“变”,强化语用
教师可以让学生细细品读文章词句,掌握文章词句之变,并尝试在语用中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这样能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细致品味文章中的词句之变,向学生提出疑问:“大家在生活中是否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时候想要表达自己对某一个人物的观点,但是又不方便说。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大家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能够稍微变换一下表达方式、注意用词的话,将会让大家减少一些麻烦。下面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用这样的方法描写王熙凤的吧。”在深入阅读之后,学生很快可以发现,文章用了各种巧妙的方法来评价王熙凤,无一笔不在刻画王熙凤的性格,甚至在服饰描写、对话描写中,都展现了王熙凤的性格,表现了作者对她的评价。如描写王熙凤的打扮和众姑娘不同,显得彩绣辉煌,好像神妃仙子,通过这种方法来表现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之高。通过王熙凤对林黛玉的夸奖可以看出她间接吹捧了贾母,显出了她圆滑的人性。在这样的品读中,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文本词句之精妙。
富有变化性的文辞往往会让一篇文章增色不少,通过品咂词句之美能让学生意识到正确掌握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教师要层层深入地指导学生品味文辞之“变”,更好地运用文字。
总之,教师要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能够深入探究文本奥秘,觉察到文章词句之变、人物形象之变和情节脉络之变,这能促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功底,感受到深藏于作品深处的灵魂,品味语文的魅力,从而促使他们改变对语文学习的态度,更为努力地自主学习语文。
【深度解读教材】推荐阅读:
深度解读鹤岗07-07
国考申论大纲深度解读06-26
二年级教材分析解读06-01
汉语拼音教材解读11-25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09-12
教材解读大赛心得体会11-22
部编一年级新教材解读11-06
伤感深度美文09-25
深度学习小论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