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鲁滨孙》有感(推荐11篇)
曹家粒
读了出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笔下的《鲁滨孙漂流记》这本著名小说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鲁滨孙那种高大的形象,以及他与困难搏斗的感人场面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永远激励着我——要做生活的强者。
有一次,鲁滨孙和他的同伴去航海,他们遭遇了台风的袭击,船被掀翻了,他的同伴们不幸遇难,唯有他一人幸免,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可以想象,他当时的处境是多么的艰难,他将命临着从未有过的困难和严峻的考验。他的生活又是多么的孤独啊!读到这儿,我的泪水在眼里打转儿。我仿佛看到了鲁滨孙的种种不幸遭遇。可是我们的鲁滨孙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用他那聪明的头脑想出各种办法,解决了他在孤岛上遇到的一只又一只“拦路虎”。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孤岛上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他在岛上一待就是整整二十八年。二十八年啊!对于他来说是多么的艰难,多么的漫长啊!鲁滨孙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故事,一个只有勇敢者才能创造的奇迹!
这本书叫《鲁滨逊漂流记》。它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船在一个荒岛附近触礁,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鲁滨逊被海浪卷到了孤岛上,他把沉船上的东西运送到了岛上,给自己搭建了帐篷,还种下了大麦,驯养了狗、猫、羊等动物。鲁滨逊凭借自己的毅力和聪明才智,战胜了害怕危险的心理,在孤岛上成功地生存下来。后来,鲁滨逊成功地从野人手中救下了一个俘虏,因为这天是星期五,于是取名“星期五”。从此以后,“星期五”就成了鲁滨逊的仆人和朋友。二十八年后,鲁滨逊和“星期五”发现了一艘船,终于离开了孤岛。
读了这本书,我被故事的情节深深吸引并感动,更被鲁滨逊的这种坚强的毅力所折服。古今中外,有无数的人因为坚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而在各个领域取得很大的成就,张海迪、桑兰、海伦·凯勒……正因为他们有着坚强的毅力,才勇于和生活的不幸做斗争;正因为他们有着坚强的毅力,才可以微笑着面对生活;正因为他们有着坚强的毅力,才可以用凡人难以理解的心情书写了不平凡的一生,以此激励着世人,在困境中不断地前进。
想到他们,再想到我自己,想到自己有时候做事情半途而废,缺少坚持不懈的精神,我自惭形秽。记得有一次,在手工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一个模型,我在用剪刀把形状刻出来的时候,不小心把手刺了一下,于是就停了下来。可是下课后,却看到同学们做得都很漂亮,当时就觉得特别的后悔,如果刚才坚持一下把模型做完,此刻也会享受成功的乐趣。可是,现在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鲁滨逊漂流记》支撑着我,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鼓舞着我,不畏艰难的坚强毅力激励着我,让我在生活的道路上,不管未来有多少荆棘和坎坷,都要踏踏实实地笑着走下去!
长丰县实验高中七(1)班朱逸飞
指导老师:陶艳荣《鲁滨孙飘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代表作,描写了商人鲁滨孙不幸遭遇海难,流落荒岛,以百折不挠的毅力改善生存环境。最终,经自己的努力和他人的帮助,回到了英国。
鲁滨孙是倒霉的人,一个人流落荒岛,没吃、没穿、没住,更没朋友与工具,鲁滨孙是紧毅的人,他没有工具、助手,缺乏经验,做任何事情都要花很长的时间,费很大的劳力。鲁滨孙是乐观的人。他对任何事情都不灰心。同时,鲁滨孙还是疯狂的人,他为了能找个人作伴,竟收养了一个野人。鲁滨孙感动全世界人的,归根到底,就是好好活着。
如果我是他,当船遇到大风暴失事时,我不可能像他那样去接受那重重困难,我会与他的同伴一样——去世,我没有自信。
如果我是他,让我一个人独自在荒岛上生存,我不会像他那样积极乐观,努力自救,反而可能想着要自杀——因为我没有那个能力。
如果我是他,当没有食物时,我不会像他那样,勇敢地拾起火枪,出门寻找食物——我没有那个勇气。
生活就像一幅画,有的人画出了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绿阴,秋天的收获,冬天的希望。而有的人却画出了春天的寂寞,夏天的焦燥,秋天的姜凉,冬天的悲哀。画的色彩全取决于人对生活的态度,与自己的能力。如果让我们这些家务不会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点第 1页
小事就求助于他人的孩子来画生活这幅画,以后也只能画出春天的寂寞,夏天的焦燥,秋天的凄凉,冬天的非哀。
曾经有个人说过“作为一个人,首先要学会生存。”鲁滨孙其实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其实就是在好好地活着,在寂寞、饥饿、无助、恐惧、黑暗中好好地活着,这谁没有经历过?
面对生活,有的人坦然相对,有的人却迟迟不敢向前。我们面对如此美好的生活,为何不肯前进?想想鲁滨孙,他为了活下来,回到文明社会去,一直不懈努力着。生活中存在千千万万个困难,但是生活还给你准备了千千万万个精喜,我们应当去体会,去理解,那才会明白更多。
我爱生活,我要用自己的笔,去给我自己的生活上色。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一些坎坷与磨难,当你遇到困难时,你是勇敢奋斗,还是知难而退,这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们就应学习学习鲁滨孙,不管遇到酸甜苦辣,只是快乐,悲哀,幻想,忧郁,就是不会绝望.从而在失败中找到成功.
除了这些,我们还要学会自力更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懂得自己去完成一项工作,使自己提高自理潜力.就好比我吧,做作业是总爱向爸爸妈妈不停的问,干事情时也一样.当然,读了这本书后我明白这很不好,我就应像鲁滨孙一样,遇到事情时独自想办法,解决事情.我必须改正.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闲暇时不凡拿起一本书,细细品尝,那便能找到另一番乐趣。现在社会突飞猛进,技术越来越发达,网络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球。开始在电脑上浏览电子档小说,现在手机上都能自行浏览,实惠、方便、快捷,花样层出不穷。但自我感觉往往没有手捧一本书“细嚼慢咽”的那样淋漓尽致。喜欢书本散发的那种墨香味,总能勾起读书时的点点滴滴。最近有幸拜读了笛福写的《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漂流记》这课文记得在读初中的时候就有学到其中的一些章节,当时总会被书本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为了进一步探讨鲁滨孙的惊人志气与毅力,于是就读完整本书。
鲁滨孙他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但他一点都不畏惧,希望能走遍天涯海角。但是他的父母并不赞同,可年轻的鲁滨孙还是登上了船。因为途中遇险,鲁滨孙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在没有任何东西的孤岛上,鲁滨孙通过自己的顽强毅力及智慧,好好的存活下来。
鲁滨逊看到那翻了的船,有一半浮在海面上,离岸并不远。他就找了一些木头做成木筏,划到船边。在船舱里,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陆续续的搬到岸上,还带回没有淹死的一条狗、两只猫,这使他在凄凉中感到一丝安慰。
在船上找到的粮食都基本上快吃光了,他就到岛上去打猎,并捕到山羊,将圈养起来,慢慢的就有了自己的羊群。经常可以喝羊奶,吃羊肉,在船上拿回了一些麦子,撒在地上发芽、长穂,反复这样播种,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自己的粮食了。十六年过去了,有一天,鲁滨孙解救了一个野人“星期五”,鲁滨孙耐心教导他说话,两人在岛上快乐的生活着,后来经过两人的共同努力,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又增多了几个羊圈。
有一天清晨,鲁滨孙跟“星期五”解救了一位船长,船长答应带他们回国。他们回到了自己美丽的国家—英国。故事在此画上完美的句号。
今年寒假,我读完了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孙漂流记》,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鲁滨孙那传奇般的经历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小说主要讲述了出身于英国之家却向往着海洋冒险的主人公鲁滨孙,在海难中逃生于荒岛上,他凭借人类独有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捕猎动物,制作陶瓷,开凿山洞,开荒种地,砍树建房,终于建造了一个“世外桃源”。
二十八年的荒岛生活,可以说给了鲁滨逊一个非凡地人生。与世隔绝,但重不放弃一丝一毫对生命的希望。28年后鲁滨逊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勇气终于回到了英国。
假如我是鲁滨孙,独自一人在荒岛上,能活几天?一天?两天?我又可以做什么?劈柴?打猎?我会像他一样镇定自若吗?对生活充满信心吗?我的回答肯定是“不”,再说了,一个人孤零零的在荒岛上,我一定会得忧郁症憋死的。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我不可能像他那样因时顺变,自力更生的,因为我没有那种能力。
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应该学习鲁滨逊不怕困难,面对困难永不低头的乐观向上的精神,我们要像他一样有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被困难吓倒,也不要退缩。还要有自我保护的本领。
篇一: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这个学期我读了一部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看完之后,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勇敢坚毅,喜欢航海,乐观积极的一位航海家。
这本书主要讲一个叫鲁滨孙的航海家在航海途中遇到大风,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在岛上生活了28年之久。中间遇到许多困难,最后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问题,最后回到英国的>故事。
看完之后,我不禁对鲁滨孙不畏艰险,在困境中寻找办法,再想到坏处的同时也能想到好处聊以自慰的这种生活态度深感敬佩。而且里面的两句名言使我深受启发。一句是“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另一句是“我已学会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的享受,少想想所缺乏的东西。这种态度使我内心感到由衷的安慰。”没错,生活都有好处和坏处,只有会生存的人才会在想到坏处的同时也能想到好处。但那些不会生存的人,只会一味地去想这事的坏处,而不会用自己的智慧去想想该怎么解决。而鲁滨孙是哪一种人呢?对,没错!他就是一位会生存,不向命运低头,永不言败的一位航海家!
其实仔细回想,我们这些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也能像鲁滨孙一样会生存吗?能!当然能!但是学会生存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坚强。人的生存受环境的制约,但我们要做环境的主人。生活少不了坎坎坷坷,但我们不能迷失生活的道路。不要在生活中耗尽了自己,我们要战胜脆弱。不仅这样,我们还要抛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自己学会保护自己,学会生存。
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历程才会更加精彩,我们的生命之花才能永不凋谢!
篇二: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我读了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我深深地被这本书所吸引,它让我体会到了鲁滨逊那惊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鲁宾逊是本书的主人公。在一次航海中,鲁宾逊所乘的船在一个荒岛附近触礁,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被淹死了,只有鲁滨逊一个人幸运地活了下来。海浪把他卷上了沙滩。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观与绝望之后,他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与大自然展开了英勇卓绝的斗争。他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利用枪支和简单的工具,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地过起了荒凉的野岛生活。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不仅有了自己的住所和家具,还有牧场、种植园,甚至还养了宠物。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能过上这样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这完全是他凭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创造的奇迹。
鲁宾逊是一个善于帮助别人的人,他从一帮食人族手中救下一个俘虏,那天是星期五,所以就给他取名叫“星期五”。从那以后,“星期五”就成为他忠实的伙伴和仆人。鲁宾逊还教他学会了说英语。不久,他又从食人族手中救出了几个俘虏,和他们一起劳动,共同生活。后来,一艘英国船只经过荒岛,鲁宾逊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乘船离开荒岛,返回英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鲁宾逊从落难荒岛到返回英国,这段时间竟长达二十多年。
看完这本书,使我深受感动。一个人身陷绝境,竟能这样对生活充满信心,勇敢地面对生活,创造生活,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使我认识到,人不论何时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被困难吓倒,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从容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和挑战厄运。只有这样,才能像鲁宾逊那样,永远是一个胜利!
篇三: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这个暑假 我读了鲁滨孙漂流记,书中主人公鲁滨孙用他那坚强、永不放弃 的精神,实现了自己 逃出荒岛的愿望,深深震撼 了我。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讲的是:有一个名叫鲁滨孙的英国人,颇爱冒险,一次在海上遭遇风暴,船沉了,伙伴们都死了,只有他一个人漂流到了荒岛上,他在岛上养羊种麦,造出小屋,途中还救了一个野人,名叫星期五,他学会了英语之后,成为了鲁滨孙忠实的伙伴,鲁滨孙与星期五一直在岛上,生活渐渐好了起来,二十八年过去了,鲁滨孙终于看到了一艘商船,救出了船长,一起回到了故乡 英国。
整本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鲁滨孙在荒岛上怎么样都等不到船时自我安慰的片段,他把自己的处境和伙伴的处境相比较,又把自己现在状况好的地方和坏的地方一一列下来,慢慢的,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更加对生活充满信心,坚定自己能被救的信念,改善自己恶劣的生活环境。
读完这本书,让我觉得鲁宾孙是一个是一个很伟大 的人,自己造屋子?船的动手能力,在熬不下去时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砍树加固围墙的毅力,在岛上二十八年靠不断寻找 ?试验,注意细节而获得食物的生存能力,他的身上有如此之多的闪光点,都是常人所不能办到的,他在逆境中生存,无所畏惧面前的任何困难,时刻没有放弃回到故乡英国的希望。
鲁滨孙来到荒岛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怎样活下去。当找到安居之所后,他想到的就是能够填饱肚子。后来,他又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星期五,并教他说话。鲁滨孙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六年,正是求生的欲望在支持着他。这二十六年来,他一直把这荒岛当成他的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虽然这荒岛就像他的家一样,但他他想离开荒岛的念头却从未断过。
后来他救了一位船长,船长把他带回了英国。
本来,故事到这里就该结束了,可人们发现了他在岛上二十六年写的日记,大家都被他那种强烈的渴望生存的精神所感动。
上次,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这位女孩却和鲁滨孙截然不同:这个女孩本是某公司的会计,后来公司要裁员,而她很不幸,正好被抽中了。那个女孩一时想不开,就跳河自尽了。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既然这项工作不能做了,那就努力再找一份啊,天下那么大,总能找得到适合她的工作的,何必要轻生呢?
鲁滨孙出生在一个富足的家庭里,从小就对自己的航海爱好相当认真,有时甚至不去听从父母,朋友的善意劝告。有一次航海中,由于大风暴的袭击,情况师傅紧急,船上的11人,只有鲁滨孙一个生还,可是他却在一个荒岛上,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镇定自若,不畏艰险自立自戕,解决了衣食住行等问题,还驯服了一个野人,起名叫星期五,最终在二十八年后顺利回到了英国,并用自己的努力制富的事。
我觉得鲁滨孙在困境中,他依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他意志坚定,勇敢地面队挫折,向困难发出挑战,真正在心灵上震撼我的是他的自立自强,我在小学期间,做过一个板报名字就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己种下的种子就会有多少收获。鲁滨孙在荒岛期间自己种粮食,并且几年反复实验,反复播种,把仅有有的十几颗种子,发展成了一片田地,这就印证了那句话。
在一些名人中就有这样的典范,其中爱迪生就是这样的人,他是铁路工人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家,爱迪生是一个异常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各样的实验,为了研制电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连续几天实验,终于不辞辛苦发明了碳丝作灯丝后,他又连续实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最终他就是这样努力克服困难,他以他的行动向世人证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我们现在正是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播种的时期,而有些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不可自拔,还不求上进。白白浪费了美好的时光,那么最终就不会有果实,但是只有坚持不懈,刻苦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在梦想的舞台上一展身手,这样便可获得硕果累累。其实“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就是这个道理。
28年啊!这对于我们是个多么长的时间啊!在孤岛这么长的时间里,鲁滨孙是怎样才生存下来呢?因为他有很多优秀的质量。
最重要的一点是执着,不在中途放弃,因为在孤岛待太久,就放弃生的希望,就自暴自弃,而是坚持活下来,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勇敢面对。
一个人独自在孤岛生活,智慧也是很重要一个因素。文中鲁滨孙在建围墙的时候,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鲁滨孙在前种两行树的地方,再筑起一道半圆形的防御工事。那些树原来就种得非常密,所以现在只需在树干之间再打一些木[,可以使树干之间的距离变得十分紧密。我很快就把这道围墙打好了。现在,有两道墙了。他又在加固外墙,并在墙上开了七个小洞,大小刚好能伸出手臂。在围墙里面,他从山洞里搬出不少泥土倒在墙脚上用脚踩实。这样,把墙宽加到十多英尺。这七个小洞是准备放枪。他从破船上拿下了七枝短枪。现在把这枪安置在七个洞里,并用架子支撑好,样子像七尊大炮。这样,在两分种之内可以连开七枪。他辛勤工作了好几个月,才完成了这道墙。这项工作完成后,他又在墙外空地周围密密地插了一些杨柳树树桩或树枝,差不多插了两万多枝,因为杨柳树特别容易生长。在杨柳树林与围墙之间,我特地留出一条很宽的空地。这样,如有敌人袭击,一下子就能发现。因为他们无法在外墙和小树间掩蔽自己,这样就难以接近外墙了。”
鲁滨孙做事冷静,临危不惧。在拯救野人星期五的时候,他虽候带着枪,却还是十分小心,因为野人个个都十分强壮,如果他们人多,他再厉害也是寡不敌众。在这种时候还能保持冷静的头脑,让我特别敬佩。
故事主要讲了主人公鲁滨孙在一次海难中被风浪卷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上。他在岛上寻食、居住,生活了二十八年。期间,他救了一位土著人星期五,并且成了朋友,还是鲁滨孙的好仆人。最后,他和仆人协助船长夺回大船,踏上了返回故乡英国的旅程。
鲁滨孙在岛上寻食、种稻子、养羊、生存,自力更生。而我们这些小学生呢?父母对我们一向是“拿在手上怕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是我们为小皇帝、小公主,衣食住行都是一手包办,什么事也不用我们做,娇生惯养,一点儿也经不起风浪,吃不起苦头,生存能力差,父母不在就乱了套。
如果我们随便找个小学生把他丢到荒岛上,他能生存多久?一年?三个月?一个月?还是一个星期?恐怕也只能活一个月了。以我们的生存能力,即使在家里,父母不在一个星期,吃喝都准备好,恐怕都会打电话催促父母快回来,自己吃不消了,这是很可能的。拿我来说,三年级有一次,妈妈出去了一天,我就迟到了,作文质量很差,数学作业基本上全错。大家想想,如果我们有鲁滨孙那样百分之五十的生存能力,即使爸爸妈妈都不在一个星期,我们都能生活得井井有条,不至于手忙脚乱到这种程度。
【读读《鲁滨孙》有感】推荐阅读:
鲁滨孙漂流记名著读后有感01-02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400字作文07-09
培根随笔 读读书10-26
读读写写词语解释12-09
读读写写读后感11-02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800字07-06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700字09-12
信心永恒——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11-01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400字11-15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600字精彩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