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教学计划参考(共7篇)
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里,本人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劳任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二、素质教育:
我注重推行素质教育,坚决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在行动上。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教案是老师讲课的依据,教案中不仅写明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也写清能力训练的内容、要求、目的及教学措施等,不仅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保证将大纲要求落实到实处。这样做就能使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增强了计划性。在编写教案时注意选择教育的方法和时机,达到既给学生传授知识,又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所学内容,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吸取其它方面的“营养”,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实事求是和刻苦学习的科学态度。
三、教研工作:
我将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对教法进行探索和研究。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工作,不断向老教师学习,吸取经验。-
四、学情分析:
702班学生:61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25人。通过小学的升学成绩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参差不齐,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习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很感兴趣的,尽管成绩较差,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谈数学而色变,因此要给这部分学生树信心,鼓干劲;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同时,小学六年,使用的是原来的教材,对于学习新教材,学生仍然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对于我自己,也有一个研究新教材,新标准,扩充教材的过程,对于我仍然是一个挑战。
五、明确本期教学目标
本期教材知识内容为“走进数学世界”、“有理数”、“整式的加减”、“图形的初步认识”、“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学生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进而认识角、相交线和平行线,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推理技能;学生通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的全过程,体会数据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形成对统计与概率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目标:①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划事物间的相互关系。②学生通过在探索图形(点、线、角、相交线、平行线)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窨几何体的相互转换(三视图、展开图)等到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在说理的推证过程中,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③学生能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学会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能用实例进行检验,从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④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⑤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对比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⑥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习,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目标:①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②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③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④初步认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⑤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虚心听取、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⑥通过阅读学习,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上述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否则它们的实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六、具体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数学建模,野外测量,七巧板游戏,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4、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5、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6、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统的高度,思如泉涌的精神状态,八方联系,浑然一体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得松。成绩好,发展学生的素质。
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二)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两个班学生的总体情况如下: 1班学生:33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15人。2班学生42人,其中女生20人,男生21人;通过小学的升学成绩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参差不齐,分数高的,有90分以上的分数低的,还不过30分,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习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很感兴趣的,尽管成绩较差,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谈数学而色变,因此要给这部分学生树信心,鼓干劲;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
二、教材分析
走进数学世界:这部分内容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有趣的数学问题、著名数学家的生平史料等内容,让学生在极其轻松的氛围中,与数学交朋友,学会做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这部分内容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为学生以后初中数学各部分的内容作了一个有益的铺垫。
有理数: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并配合有理数的运算学习习近平似数和有效数字的基本知识,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单的有理数运算。
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从实际问题情境与已有的小学数学知识基础着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新的有理数的一些概念,探索有理数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在方法上采用了由具体特殊的现象发现一般规律,使学生初步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一些数学工具以及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适当控制练习和习题的难度,引人计算器,避免不必要的烦琐的计算。
这部分的内容不仅是为下一部分内容“整式的加减”的学习作好一个铺垫,而且是整个初中(7~9年级)数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数”的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内容,可以说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苏教版)初一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1.C 2.C 3.C 4.C 5.A 6.C 7.D 8.A 9.2 10.1/3 11.5 12.1.2 13.8.4 14.180 ,240, 480 15.-5/9 16.-12 17.-12/7 18.K=5/3 X=-29/5 19.甲16个/h 乙14个/h 20.K=0.6 K=2/3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初一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初一上学期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2016年 2016年初一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一、目标任务
(一)情感意志
1.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
2.引导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奥数的情感动机和学习兴趣; 4.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逐步形成主动克服困难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毅力; 5.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乐于交流、善于合作的能力。
(二)基础知识
1.侧重于训练和巩固学生的四则运算能力、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的能力、分割与组合几何图形的能力;
2.突出训练和巩固学生对运算法则的熟练运用,对四则运算中具有明显特征的数,能运用四则运算的基本性质进行熟练、准确的计算。
(三)基本技能
1.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准确计算、书写规范、独立思考、综合分析、举一反三的能力; 2.以习题操练为载体,以师生合作为平台,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已经掌握的技能,充分表达交流思维过程和解答思路,并有的放矢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3.在习题训练中,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数学就是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必须运用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数学问题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了数学问题的规律,并能灵活运用科学的解题方法,就能正确解决数学问题的辩证关系。
二、情况分析
(一)现状
1.奥数基础:该同学此前曾参加奥数训练,经过测试和观察,目前仍处于奥数初步阶段。该同学现已上六年级,奥数知识面对小升初需更加一步拓展思维,对后期学习给予最大帮助。2.普数基础:该同学基础较好,对奥数学习较轻松,因此注重培养举一反三,灵活运用。3.情感动机:(1)性格——需培养较开朗的性格,情绪稳定;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能力,合作意识强;表达能力、表现意识较佳,但自我主动能力较强。
(2)学习习惯——书写规范;计算够细心;拥有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自我检查和判别的习惯;
(3)学习态度——上课认真,能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自信心;(4)学习兴趣——意志力较强,能积极自我引导,变压力为动力;
(二)预测
综上现状,并结合近期学习情况,预测如下:
1.该同学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形成较为明显的学习奥数兴趣,畏难奥数情绪将逐渐得到缓解和消除;对奥数知识点形成体系以及熟练运用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段方能缓解;
2.经过前期训练,引导该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具备综合分析和独立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将得到明显提升;能基本达到“一点即通”的要求,实现“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的目标。
3.经过基础训练,重点讲解,综合训练,最形成准确,快速解决奥数题的能力。
三、具体措施
(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数学的起源,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数学对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产生的重大影响;充分认识数学在众多自然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对人的一生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动机,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和意志力。
(二)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针对学生的现状,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身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刻理解“做任何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并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才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成效”,从而促进学生查漏补缺,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逾越心理障碍,超越自我束缚,促进学生成为积极向上、勤奋刻苦、自信自强的好学生,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发展。
(三)着力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既是学习好数学知识的基础能力,又是学习好数学知识的重要条件。在教学辅导过程中,即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综合能力。
(四)突出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交际能力。社会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每个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人人都想当科学家,人人都想出类拔萃、独占鳌头,但最终能梦寐以求的毕竟是少数,因此,要更多地培养学生综合利用资源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在教学具体过程中,就是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情感表达、思想表达等能力,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
(一)基础训练
1.找规律——侧重于数列、图形、速算巧算,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计算、举一反三等基础能力
2.算式迷——侧重于运用倒推法、凑整法、估值法进行乘除法运算,旨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简单推理——侧重于运用等量代换、相互抵消等方法进行简单推理,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
4.周期问题——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周期问题的含义,并能熟练运用找规律的方法解决周期问题; 5.平均数问题——侧重于培养学生运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并由易到难,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的能力; 6.还原问题——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7.容斥问题——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容斥问题的含义,初步了解包含与排除原理;
8.盈亏问题——侧重于培养学生如何找准问题的关键,并能运用恰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深化提高 9.速算与巧算 10.和倍问题 11.差倍问题 12.和差问题 13.倍数问题专题 14.最大最小问题 15.置换问题
16.包含与排除问题 17.尾数和余数 18.定义新运算 19.分解质因数
20.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三)重点辅导
21.组合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 22.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与容积 23.一般应用题 24.行程问题
25.运用作图法、假设法解题 26.数学开放题(机动课时)
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灵活调整。
(四)综合训练
27.各重点学校小升初试卷练习。二0一一年一月
数学兴趣小组工作总结
2009年6月
本学年,学生的数学意识加强了,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素养提高了,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半年来在奥数班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一、兴趣班教学总体思路
为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数学兴趣班学生既打好数学基础,又开拓视野、开发智力,我经过探索实践,力求做到具有特色的以目标教学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教学思路,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尽快实现教学方式的更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要求学生更深一步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对于那些抽象的概念、定义、公式,直接给出时的效果总不太理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从形象逐步过渡、上升到抽象,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重点辅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关键问题。兴趣班中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同等优秀,总会有几个特别出色的,对待他们不可能跟其他同学站在同一角度出发,要求要高一些,在正常的课堂辅导外还要求他们自发学习和预习有关内容,扩充自己整体的知识面。平常关心他们的学习进度,解决困难问题,合理地梳理各部分的知识。
经常引导学生养成总结的习惯,随时记录感受体会,留言点滴灵感,以形成数学知识技能的结构。数学课堂上,我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理解,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培植学生深入探究的热情。
三、让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他们的学习评价中,既关注他们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问题与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专业理论和教法方面的学习;
2、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还有学习习惯。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有20人,女生有20人。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欠端正,书写较潦草,作业有时不能及时完成,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我准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培优辅潜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演练计算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思维和概括、判断、推理能力,以及以此类推、举一反三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加强学生的空间立体感。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六、辅差措施
1、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2、根据学生的知识缺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
3、多一份关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习。
4、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5、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6、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
7、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的转化。
8、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册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47 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本班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风气上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成绩出众者不多,高分比较少,即使是达到优秀率的同学在同年级中所占比例较少,个别男生学生学习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今后打算如下:
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
其次,这学期分数的计算占了极大一块内容,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是关键,可以有目的的进行计算练习。一要求计算仔细。二是加强计算的基础练习。三是加强口算训练。四是引导学生使用简便方法。
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数与代数数的认识——认识百分数;数的运算——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策略;式与方程——方程;比和比例——认识比。
2、空间与图形——长方体与正方体
3、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4、实践与综合应用——表面积的变化;——大树有多高;——算出他们的普及率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同时会列方程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积累经验,发展抽象能力和符号感。
2.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体积、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进率,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让学生体会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运用简单的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分数连乘连除认识倒数,以及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运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在现实中理解比的意义及比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求比值及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能解决有关比的实际问题(按比例分配)。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5.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简便计算)并能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学习兴趣和信心。
6.初步学会用替换(置换)、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7.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进一步体会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发展和增强数感。
8.在情境中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学会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相改写,并运用百分数的知识实际问题。
四、具体措施:
1 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2 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循序渐进地采取有效、易懂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
3 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
4 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开展帮教结对活动,对后进生建立家校联系卡,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6 介绍课外数学知识与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一、本学期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重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难点:
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认知情况
经过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三(2)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认识小数、年月日、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个别学生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表现在计算技能较差,对数学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弱。
上学期三(2)平均分在80分左右,及格率为95%左右,优秀率为65%以上。三年2班优秀生比较突出。班级后进生与年段班级相比也偏多,在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要通过辅导能使这部分学生得以进步。
2、情感、态度
学生课堂纪律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二)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大数认识的教学突出数学味,联系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教师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4、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5、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6、注意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
7、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灵活地处理教材。
8、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9、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强调“认真刻苦学习”,不允许一个人掉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
10、立足“数学家摇篮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努力使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境化、生活化、趣味化,使学生爱学、乐学,学有所得。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习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习习惯有待改善;还有个别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其中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在综合应用中,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1、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四、教学措施:
1、深入教材,认真备课,定好单元计划,提前一周备课。
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侧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抓重点、难点、各个环节的突破。
4、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抓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课堂40分钟的利用,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5、对学生要高标准严要求,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教科书掌握例题、习题之间联系,举一反三,灵活学习,真正地把知识学会。
6、精心设计作业,有层次,讲究目的性、科学性。
7、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耐心辅导,因材施教。
五、教学进度安排:
四则运算--------------------8课时
位置与方向------------------6课时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4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8课时
三角形-----------------------8课时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0课时
统计-------------------------4课时
数学广角---------------------4课时
新学期中考数学的复习,一般老师会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也叫“三轮复习”。各阶段复习目的不同,复习角度和方法也不相同。三轮复习决不会机械重复,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所以提醒广大学生,无论哪个复习阶段,都不能放松,从而达到三个阶段三次提高。
第一轮复习称为同步复习阶段,主要是夯实基础,完善知识框架。
在这一复习阶段,一般采取“切大块”的方法,也就是把初中阶段的所有内容进行重新整理,把它理成几大块,比如: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及其图像、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与四边形、解直角三角形,以每一部分为一大单元,进行复习梳理。这时,应重视“双基”,抓好了第一轮复习,对尖子生的冲刺、中等生的跨档、后进生的提高,都有好处。
第二轮复习主要是综合提高,强化冲刺,又称为专题复习。在专题复习阶段,主要进行专题训练,主要训练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这个阶段的复习要求比第一阶段高,接触的主要是一些综合题。
第三轮复习是模拟、冲刺阶段,主要是模拟考试,查漏补缺,增加学生实战经验。在模拟、冲刺阶段,主要是模拟、查漏补缺,这时还应反扣教材,同时做好心理调适工作。
把握中考命题方向
这几年,数学中考命题在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并体现开放、探索、应用、创新的.风格。命题内容注重根植现行教材,突出考查双基,要求考生在理解并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它来解决相关问题。
这几年对方程、函数、三角形与四边形、圆等重点知识的考查都保持了较高的比例,在重点考查学生最基本、最通用的数学规律和数学技能的同时,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近年来数学中考命题改革的又一发展趋势,试卷几乎涵盖了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整体思想、统计思想等等,还加大了如统计、概率、视图、图形变换等新增内容的考查。
近几年的应用题背景新颖,贴近生活,它摒弃了繁琐的计算,需要学生能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来,构建数学模型并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市场经济、人文社会、环境保护、依法纳税、方案设计、操作决策等都可能是命题的素材。
好参考书不妨做两遍
经常会有一些学生说,我做了很多题目,可我的成绩为什么上不去?要提高数学成绩,适当地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但盲目地把自己埋在题海里,并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尤其是在中考复习阶段,一定要避免题海战术。
中考复习,你可以选择一本知识点全面、题目新颖的参考书。做参考书应该是一个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过程。参考书不在多,而在于真正把它用好,而要真正用好一本参考书,至少可以用两遍以上。
(一)抓全体,顾重点、关爱每一位学生
抓全体就是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抓重点就是心中有重点工作对象。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弱,人人希望达线是不切实际的,为此教学中我们时刻必须做到心中有重点,关注重点学生的每一道作业,每一次训练,每一次考试。在教学过程中以民主、诚恳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以适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容易接受学生的合理建议,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
(二)加强集体备课
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首先,加强集体备课,将其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备课组成员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本节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有关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的选择、用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加强合作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其次、强调每个老师就每一课内容备个案,各抒己见,百花齐放,而且就各个班学生不同的特点,备教法和学法。
(三)精选习题、强化训练,做到全面复习
试题设计上讲究适量、适合测试目标,以夯实基础为主要目标。同时重视对学生比较,图表分析、实验等答题能力的培养。练习的批改上讲究细致、实效,学生的每一份练习都是学生学习情况的真实反馈,在训练的基础上做到快反馈,对训练中的每一个问题或集体或个别能进行矫正或强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手段和教学进度;能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激励,乐于接受下一次学习,使学生的生物学习进入良性的循环轨道。
(四)吃透教材,研读考纲,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高考要取得好成绩,平时吃透课本、研读考纲就显得相当重要和必要。那么,如何吃透课本呢?其一是将课本读“薄”,删减高考不可能考或极小可能考的内容,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备考的效度。其二是每一单元围绕单元知识重点、难点、知识结构构建单元知识网络,进行单元检测且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疑难、改进教学策略。针对我校学生基础不扎实的实际情况,在第一轮单元复习时基本课本顺序为主线条,从落实基础知识开始,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逐渐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复习课质量。
二、备考策略
1、认真研究20__年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生物学科考试说明,使自己在备课过程中目标明确,考试层次了如指掌,避免在备考中手脚忙乱。
2、第一轮复习重在夯实基础,适当放慢速度,顺利过渡。教师应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理清教材中的知识点,对高考考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复习中让学生知道高考考什么知识点:重要的,基本的知识点也就是核心内容有哪些,各个知识点的要求层次要交代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学习。目标定在梳理课本知识,加强和巩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仍有疑问的知识点上,帮助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生物学知识网络,要求每个考点过关。
3、复习中应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核心概念,规律的理解。核心概念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是一个人掌握现有生物学理论所必须的,又是高校深造的基础。因此,对核心概念需要一次性肯定的准确理解,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似是而非。对规律的理解则要求学生弄清楚规律适用的对象和范围,既不能不敢用,又不能形成思维定势,到处都用,造成错误。
丁家初中
尹道伦
本学期我接受了学校交给的工作——七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学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面貌。为了搞好本期工作,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里,本人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劳任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二、素质教育:
我注重推行素质教育,坚决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在行动上。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教案是老师讲课的依据,教案中不仅写明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也写清能力训练的内容、要求、目的及教学措施等,不仅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保证将大纲要求落实到实处。这样做就能使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增强了计划性。在编写教案时注意选择教育的方法和时机,达到既给学生传授知识,又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所学内容,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吸取其它方面的“营养”,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实事求是和刻苦学习的科学态度。
三、教研工作:
我将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对教法进行探索和研究。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工作,不断向老教师学习,吸取经验。
四、学情分析:
7班学生:48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5人。6班学生:45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1人。通过小学的升学成绩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参差不齐,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习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很感兴趣的,尽管成绩较差,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谈数学而色变,因此要给这部分学生树信心,鼓干劲;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同时,小学六年,使用的是原来的教材,对于学习新教材,学生仍然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对于我自己,也有一个研究新教材,新标准,扩充教材的过程,对于我仍然是一个挑战。
五、明确本期教学目标
本期教材知识内容为 “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认识初步”。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学生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进而认识角、相交线和平行线,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推理技能;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认识方程,利用等式的性质学会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目标:①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划事物间的相互关系。②学生通过在探索图形(点、线、角、相交线、平行线)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窨几何体的相互转换(三视图、展开图)等到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在说理的推证过程中,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③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④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对比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⑤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习,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目标:①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②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③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④初步认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⑤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虚心听取、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⑥通过阅读学习,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上述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否则它们的实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六、具体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数学建模,野外测量,七巧板游戏,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4、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5、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6、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统的高度,思如泉涌的精神状态,八方联系,浑然一体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得松。成绩好,发展学生的素质。
七、时间安排:
第一章:有理数
第一周至第四周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第五至第六周
第七周 周四、周五月考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第十七周开始进行期末复习
第七至十二周
第十四周 周二、周三期中考试。
作者:李泓 程涵
[教材阅读]
一、教材分析
1.编辑指导思想(1)编写意图
一直以来,蕴含着浓浓乡情、健康、率真而质朴的民间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有的风采,展现着从古到今、一代又一代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信念。特别是在工业化、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民间艺术中所体现的、永久不变的生活主题,带有一方特色的表现形式,祈盼吉祥美好的朴素情怀,早已凝结成深挚的民族情结,融化成恢弘的民族气派,为身处社会变
革中的人们,存留着一块温暖而博大的心灵家园。对于目前的中学生来说,应该把了解、学习民间艺术,发扬、传播民族文化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民间美术,作为民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民间美术在造型上体现了古拙、大气与灵秀的特点;在色彩上则突出了热烈、质朴与纯真的特质。通过学习研究民间美术中色彩的表现形式与内涵,则是引导学生探究民间艺术之路的良好途径。
(2)版面内容与设计理念
本课的版面内容,主要由文字,不同民族、地域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作品和学习建议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文字部分是对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式、方法、审美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的概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而占大量篇幅的图片部分则是对以上内容的直观展现。体现出美术教材强调视觉感受的特点。通过南北方各具特色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展示,使学生对民间美术,特别是民间美术中生动绚烂的色彩搭配有一个强烈的感知印象,这就为更深入地探究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形式手法、文化内涵,打下了认知上的基础。
另外,这些图片内容也可以和教材中的学习建议结合起来,根据各地教学的实际情况,创建有地方特色的、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学习建议中的“收集一件民间工艺品,分析它的色彩搭配特点”是从学生学习的动机、学习方法、学习目的三方面提出要求,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探究性,这和以住教学中学生主要依赖教师讲述的行为表现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各地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当地的庙会、地方文化活动、喜庆节日、乡村集市等时机,指导学生广泛参与对民间美术作品的收集、整理、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学习建议中的第二条建议:“用民间色彩对比的手法彩绘画盘,并和同学进行交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属“设计·应用”范畴)要做到这一点,势必要对学习主题有更全面、更深层的理解,它是对“教”与“学”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这一建议可以根据各地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实际的物质条件灵活应用。尽可能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地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具有实施方法可以参考“教学设计”一项。)2.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
①通过挂饰、玩具、风筝、剪纸、面具、刺绣、织锦七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和认识民间美术特有的美感,增强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色彩搭配是构成民间美术热烈、质朴、纯真、自由的艺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②通过图片并结合简要的文字分析,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多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强烈对比的手法,从而形成了民间美术特有的装饰风格。通过“学习建议2”引导学生具体学习这一色彩搭配方法。
③通过图片展示与文字评述,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认识民间生活的环境、状态,老百姓的追求与信仰,是形成民间美术色彩搭配不拘泥于自然色彩现象、大胆提炼归纳的装饰风格的基础,从而进一步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第七课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更新时间:2009-10-28 来源:本社教参 作者:李泓 程涵
(2)隐性内容与目标
①课本中选登的每一幅民间美术作品,都包含着一个民间风俗,一个地域风情,一个健康、美好的愿望。教师引导学生对民间美术进行深入研究,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包含在民间美术中的浓浓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终将化作民族情结,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之中,成为生命中的精神支柱。
②通过“教学建议1”,配合教师合理的引导,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③通过“教学建议2”,营造一个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审美创造的乐趣。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
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2)教学难点:
具体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对比手法的。分析不同的色彩搭配体现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设计
1.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方案一
(1)通过庙会、节庆、集市等地方民俗文化活动,撷取当地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作为范例,师生共同研究与之有关的民俗风情、民间故事,并以此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因地制宜,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主题的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2)通过范例结合课本图片,教师指导学生集体探讨民间美术作品的特征及对作品中色彩搭配的感受。(对本课主题的感知与印象)[符合认知规律,并能培养主动发现的“眼睛”、主动“思考”的心灵。]
(3)教师指导学生做一个色彩搭配实验,用画笔提取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色彩与自然形象的色彩,并进行对比,通过研究与分析,总结出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和手法。例如:以山西民间玩具布老虎为实验,首先将布老虎造型中的所有颜色都提取出来,然后,在对这些颜色进行纯度、冷暖、色相、面积、虚实等方面的分析,最终得出符合事实情况的结论——民间玩具布老虎的色彩搭配手法是采用了两组互补色的对比关系,红、绿,蓝、黄,但表现各不同:一组为大面积的黄和小面积的蓝,另一组为大面积但分散的红和小面积的但集中的绿。通过实验分析,举一反三,逐步掌握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规律。(对本课主题的理解与掌握)[对比可以加强直观感受力,加深对本课主题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
(4)教师给学生提供有关古代“五彩”和年画,泥人的“点套”、“着彩”的口诀,配合实际作品,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中不同的色彩搭配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加深理解,提高认识,指导运用。]
(5)师生共同拟订一个表现主题,如: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方法,布置一个“中国新年”;搜集一些具有地方风格的民间美术作品,搞一个“乡俗吸引朋友来”的展览;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方法,设计一个具有乡土风格的纪念品,进行创作练习等。通过以上活动,将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法用于实际生活中,并从中感受审美创造的乐趣。(对本课主题的应用与创造)[用情境引发情感,用情感引发表现。培养艺术表达能力、审美创造能力。]
方案二
(1)教师为学生设定一个学习目标:为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做一份贡献。具体的要求是:主动参与、亲自动手,制作主题为“民间的色彩,民族风”的民间美术作品展览的展板、录像、幻灯片等。所选作品可以是搜集来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民间美术作品,或自己临摹、仿做或创作具有民间美术风格的作品,但最终的展览要做到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用责任心和使命感激发学习愿望,用主题限定学习范围与重点。(研究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2)教师为学生提供研究主题内容的途径,包括:①通过研究专业书籍、采访民间艺人、在庙会与节日场所搜集作品、上网查询与下载资料等。②对学生研究主题的方式提出建议,如:通过个体或集体研究。③提供多种研究方法供学生参考,如:搜集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规律、聘请民间艺人(风筝、剪纸、泥塑、面塑艺人均可)具体演示色彩搭配方法、进行色
彩搭配实验等。[拓展学习途径,尊重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选择。鼓励学生对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方法的实践与应用。]
(3)设计制作以“民间的色彩,民族风”为主题的展板、录像、幻灯片等。并力求做到将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特点、手法、风格、内涵都得到具体而直观的展现。[在应用知识的同时对所学内容进行检测,并使所学知识内化成艺术表现能力与审美创造能力。]
(4)结果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将以上制作成品进行集中展示;请来专家、学校师生、民间艺人或本班同学分成评论小组,对展示成果进行多种形式、多种角度的评论。[鼓励学以致用、鼓励个性表现、鼓励审美创造。强化民间文化的“乘传意识”,培养民族责任感与自豪感。]
2.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1)丰富教学材料,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对突破教学重、难点会有帮助。(2)在教学中加入情感方面的引导,会增强学生对学习主题的兴趣,加深对主题内涵方面的理解。
(3)对比“自然真实的物象”与“装饰风格的作品”不同的色彩体现,可以加强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手法的理解。
三、教学评价
本课的教学评价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发展和进步是评价的重心。因此,在具体操作时,一定要联系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必要时,可以采取对学生分层评价的方法。
第一层:对学习主题是否有兴趣,是否愿意收藏一件民间美术作品? 第二层:如果对学习主题抱有偏见,(如:认为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很“土”)是否能通过积极学习,改变偏见,将偏见变为积极的认识。
第三层:能否说出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特点和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仿制一件美术作品装扮生活。
第四层:能否运用民间美术色彩搭配方法进行创作,并能说出创作中的每一步骤的思路和想法。
第五层:能否对学习结果进行综合性的展示?(制作展板、幻灯片、录像等)
四、相关资料
1.民间艺术:从社会属性的角度区分的艺术分类的一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广义的民间艺术泛指活跃于民间的美术、工艺、曲艺、杂技、戏法等各种艺术形式。狭义的民间艺术特指民间美术与工艺,也可略称为“民艺”。
2.陕西凤翔彩塑泥玩具:(挂虎、花牛)陕西凤翔彩塑泥玩具,相传从明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传统泥玩具老虎挂片、坐虎、狮子、卧牛、花牛、小狗等经大红、大绿施彩后形成强烈对比和艳丽的装饰效果。另外,老虎玩具还采
用了意念的装饰手法,固有色和斑纹都被改变成红色的牡丹和莲花,耳朵夸张成鸟的翅膀,并用铁丝装上莲花和贵子的彩塑的小附件。把虎玩具放在爱子身边,既可爱又神威,具有一种安全感。
3.风筝:文献所传,古代风筝被用于军事,(测量距离、传递消息等)直至唐代以后,风筝的功能才开始转向娱乐方面。到了宋代,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当时,风筝已成为普通的儿童玩具。元代放风筝在民间已成为习俗。明清时期是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形制、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及放飞的技术均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在装饰上,多吸收了工笔画的技法,重彩涂抹,勾画精到,并注意色彩的块面关系,也有用写意手法来描绘的。近代,由于各地风俗民情及群众审美观念的影响,各地风筝在造型、扎制、装饰等方面都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
4.北京风筝(沙燕):北京风筝,扎制精巧,造型匀称,彩绘典雅,式样众多。基本形式有硬翅、软翅、排子、长串和桶形五种。其中沙燕属硬翅风筝,据《春风采风志》载:“常行沙燕,一尺以至丈二,折竹结架,作燕飞式,纸糊,绘青蓝色……顺风放起,儿童追逐,以写泄内之积热,盖有所取意也……”
5.剪纸(狮子滚绣球):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作为民间装饰艺术,剪纸在四时八节的民俗活动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广大的农村,剪纸的作者主要是妇女。她们将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将自然景物加以提炼、概括,组成一幅幅图案,用来美化生活。民间剪纸的样式与生活的实际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用来张贴的有窗花、烟格子、灯笼花等;用来摆衬的有喜花、礼花、烛台花等;用来刺绣的有鞋花、帽花、背带花;用来印染的印版花(蓝印花布)等等。河北尉县的剪纸以窗花著称。其表现形式以“阴刻”和“色彩点染”为主,素有“三分工七分染”之说。题材有戏曲人物、花草虫鱼、走兽等一些吉祥谐音的物象。其构图饱满、色彩鲜艳、造型生动,风格粗细适中,于整洁华美之中寓有灵活绵密的特点。
6.木版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年画是中国美术中的一种传统绘画形式,因主要在农历新年(春节)时张贴,以迎祥祉,故称年画。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从题材内容看,年画表现的多是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说、故事、神话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民间艺人有“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出口要吉利,才能和人意。人品要俊秀,能得人欢喜”的要诀。从形式特点看,构图饱满,形象完整,色彩艳丽,体裁多样。天津杨柳青年画是北方年画的代表,其特点是构图丰满、笔法匀整、色彩鲜艳。人物的头脸衣饰多用铅粉、金粉晕染,风格华美,别具一格。
7.刺绣(苗族刺绣):刺绣又名针绣、扎花,俗称绣花。据《尚书》载,早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汉代时,刺绣已达到很高水平,唐宋盛行,明清再度复兴。贵州黔东南是我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地,这些居住在清水江流域的三十多支苗族,各村寨里都有一些能剪、能绣、能画的苗家妇女。苗族是一个讲究衣饰的民族,很早以前就以刺绣来装饰服饰。衣饰上的绣花图案多为吉祥动植物造型,其中还有大量有特色的苗族民间神话传说中的吉祥形象,这里有蝴蝶妈妈、人祖姜央,以及神话传说中的苗龙、龙狗等,而这些都是民间古老信仰意识的产物。苗族刺绣中的吉祥神话形象,造型夸张,色彩艳丽而又热烈,充满质朴盎然的情趣,表现出独特、强烈的民族特点和审美境界。
8.织锦(壮族织锦、土家族织锦的装饰性色彩):织锦是用精炼过的熟丝做原料,染色后织造的。织锦在处理色块和色彩搭配时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如一个平面色块,可以根据色彩需要分成若干的小色块或穿插不同的小色线,这种方法有利于色彩的呼应和变化,产生整色块的平衡与协调的艺术效果。另外,织锦在配色时合理地利用色彩的明度、冷暖、面积的对比,故使织锦中的图案与底布对比时产生色块的前进与后退、强与弱的变化,突出了主体纹样或图案中的主要色块,达到主次分明、层次清晰的艺术效果。这也正是织锦在形式上的抽象性和趣味性。
9.民间玩具(老虎枕):民间玩具是指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供儿童游戏的道具,多为劳动者的业余之作,有着显著的地域特点。虎枕是一种既可以给小儿嬉戏,又可以当枕头的实用型玩具,在北方各地农村广为流传,多以色布缝制成形。其中,山西的虎枕玲珑美观、色彩艳丽、做工讲究。
10.民间美术中的“五彩”:专指青、赤、黄、白、黑五中色。古代以五中色为正色。认为: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这种观念,对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影响很大。
11.年画“点套”口诀:软靠硬,色不楞。(大红、深绿、深蓝、黑谓硬色,淡灰、天蓝、粉红、粉绿、淡黄谓软色)黑靠紫,臭狗屎。红靠黄,亮晃晃。分青绿,人品细。要想俏,带点孝。要想精,带点青。文相软,武相硬,断国孝,三蓝黑。女红,妇黄,寡青,老褐。红忌紫,紫怕黄,黄喜绿,绿爱红。以上口诀因为体现了配色的共同规律,因此不仅适用于年画的色彩搭配,还适用于其它民间美术的制作。参考资料:
《中国民间美术词典》张道一主编,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风筝》王鸿勋徐淑燕主编,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
【初一数学教学计划参考】推荐阅读:
初一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例07-08
初一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01-05
初一数学的教学工作计划10-25
初一新生数学学习计划12-19
初一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06-17
初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09-29
初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第二学期11-26
初一数学初二数学学习规划01-12
初一数学数轴教案06-01
初一数学集体备课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