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原文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道士塔原文(共12篇)

道士塔原文 篇1

在《道士塔》中,作者既写出了王道士作为文物破坏者与文物出卖者的身份,破坏了敦煌的壁画,破坏了敦煌的雕塑.是敦煌的罪人.又写出了王道士的无奈.出身农民,生活所迫,当了道士.改善居住环境,粉刷房子,塑造天师灵官.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至于出卖文物,更看不出有什么不合适,要王道士去识破外国掠夺者的阴谋不现实;把文物保护的重任都压在王道士身上更没道理.所以作者有文中写道:”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所以作者最后把王道士定位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作者对”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并不是要一味地贬低,揭发他的”罪恶”,而只是用艺术手法去还原历史上的真实的人物.这就是余秋雨先生散文的”枯骨生肉”的特点.或者说”煽情”.

”枯骨”指的历史事实,”生肉”指的是借历史事实而创造的鲜活的”人”,生动的”事”,深切的”情”。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余秋雨《寂寞天柱山》鉴赏

2.余秋雨《千年一叹》读后感

3.余秋雨散文《南方的毁灭》

4.余秋雨爱情经典语录

5.余秋雨散文《贝壳未碎》

6.余秋雨作品《文化陌生人》

7.余秋雨作品《笛声何处》简介

8.余秋雨散文特点解析

9.余秋雨《戏剧需要激情》阅读练习及答案

道士塔原文 篇2

一、对比中表现国民的愚昧

“其时已是20世纪初年,欧美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他们中有人已向东方艺术投来歆羡的目光”,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艺术的发展和西方艺术家对东方艺术的向往,而当时中国人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文化艺术的呢?余秋雨以历史史实和眼前所见为前提,大胆设想,详细描写了王道士当家作主“处理”敦煌艺术的情景。

“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抬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当几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塑雕就显得过分惹眼。……他吩咐帮手去借几个铁锤,让原先几座塑雕委曲一下。”

道士“处理”的结果是“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一片净白”,“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

作者这样写揭示了王道士这类人对古老文化的摧残,也与上文写西方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当时国人的愚昧无知,揭示民族悲剧发生的深层原因。

二、对比中揭露政府腐败

余秋雨告诉我们王道士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蠢了,他只是千千万万中国普通百姓中的一员,再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脸茫然。那么我们的官员都是饱学之士、一代鸿儒,应该懂得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吧。作者又把我们的官员与西方人进行了对比。

当有人建议把这些文物运到省城保管时,我们这些平时追求豪华生活排场的官员犹豫了:运费不低。可是“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他们愿意变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

“他们在沙漠里燃烧起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被打、被杀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可是实际情形如何呢?“没有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走到了那个洞窟跟前……没有遇到森严的文物保护官邸,没有碰见冷漠的博物馆馆长,甚至没有遇到看守和门卫。”

从三组对比中可见,中国官员的腐败麻木,对文物保护的不作为,让人震惊,令人失望。更令人气愤的是这些官员不但不保护文物,反而把文物作为礼品在官场上送来送去或据为己有。洞窟里的五万余件文物,到清政府下决心起运时还有8600余卷,经沿途大小官员强取豪夺,所剩下的就是现在保存在北京图书馆里的那四五千卷。难怪作者说出这样的气话“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作者在这里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腐朽的政府。正是政府的不作为,让外国劫掠者有可趁之机,他们才是敦煌悲剧的罪魁祸首。

三、对比中显示民族的屈辱

作者怀着难以平静的心情叙述了王道士与洋人之间的交换账。“要详细地复述这笔交换账,也许我的笔会不太沉稳,我只能简略地说: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了银元换取了二十四大箱经卷、五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十大车、六千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像的低价换取了三百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五大箱、六百多卷经卷……”

“王道士一次次随手取出一点文物”,而“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了文化遗产的流失、流失的方式以及流失的后果给国人带来的屈辱。

文章结尾,作者还把敦煌研究专家与王道士等人进行对比,说明懂得珍爱祖国灿烂文化的还大有人在。他们挽救了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挽回了中国人的尊严。

《道士塔》教学设计 篇3

【创意说明】

《道士塔》是余秋雨先生散文集《文化苦旅》的首篇,是一篇饱含作者深情,有着深厚文化意蕴的散文。情感的体验是散文阅读的重点,理性的反思是阅读文化散文的更高要求。教学这篇散文,可以分为品读和反思两个步骤。品读主要有三个层次:感知认读,学生一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情感诵读,学生二读课文,体验作者情感;思辨悟读,学生三读课文,探讨散文主旨。这三个层次由浅入深,由情入理,引导学生逐步把握课文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反思主要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谁是敦煌文物流失事件的罪魁祸首。这一教学过程采取的是以写促读的方法,将品读的最高层次思辨悟读与反思融合在一起。这样品读体情,反思悟理,品读反思,由情入理。

【教学目标】

1.品味散文语言,体验作者情感。

2.探究造成这场民族文化悲剧的原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方法】

提问讨论法、诵读法、探究式阅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预设问题:

1.课文的标题“道士塔”是否存在问题,是否有悖于宗教的惯例?

提示:“道士”是道教的修行者,道士去世称为“羽化”,死后的葬法是坐缸或棺葬;“塔”是用来保存佛教有道高僧的骨灰的建筑。一个道教的修行者死后葬在佛教的圆寂塔内,这有悖于宗教的惯例。(这一问题的讨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对宗教知识的积累。)

2.提问学生,王道士的圆寂塔修建在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是否合适?

提示:不合适,因为“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文中语),是他出卖了敦煌莫高窟中珍贵的文物,是他使得深藏于此的稀世珍宝流失世界各地。(这一问题将学生的目光逐步引向课文的中心人物王道士。)

二.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抓住时机,板书“罪人”,引导学生思考,罪人有哪些罪行?王道士对敦煌石窟做了些什么?(这样学生的思考对象由王道士过渡到文本,学生一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课堂教学进入品读的第一个层次:感知认读,把握课文内容。)

在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王道士所作所为造成的后果及其愚昧无知的表现,重点品读、体会如下句子:

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

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

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

这些叙述性的句子,看似平淡却融入了作者冷峻的情感,指导学生应读得含而不露。

概括王道士的罪行:粉刷壁画、砸碎雕像、礼送文物、贱卖精品。

2.多媒体投影有关莫高窟文物及藏经洞文献的相关内容。

多媒体课件所设置的情境使灿烂的敦煌文化和王道士的罪行在学生心中形成巨大的反差,学生会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这时让学生谈一谈,面对王道士憨厚的笑脸,面对珍贵的藏经洞文献从眼前消失,你的心中涌动着怎样的情感。

三.二读课文,体验情感

1.学生沉浸在或悲伤或忧愤或无奈的情绪中,教师适时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拉回文本,让学生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怎样诵读这些感情强烈的句子。(这样课堂教学进入品读的第二个层次,情感诵读,体验作者情感。)

多媒体课件显示教师预设内容:

①塔身有碑文,移步读去,猛然一惊,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愤怒)

②这是一个巨大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伤感、沉重)

③“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痛心、无奈)

④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得筹不出这笔运费。中国官员们也不是都没有学问,他们也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出土经卷,推测着书写朝代了。但他们没有那副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悲愤)

⑤我不禁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茫然、痛苦)

⑥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我好恨!(作者情感的高潮,难以言状的痛苦、愤懑、无奈)

教师以第⑥句为例范读,此处是作者情感的高潮,难以言状的痛苦、愤懑、无奈交织在一起。指导学生应读得起伏有致,读出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取学生朗读、学生点评、教师范读、学生竞读、学生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读出感情,读出气势,提高朗读能力,进而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2.通过反复诵读,学生获得了强烈的情感体验,这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人也应为敦煌文物的流失负责?学生能很快地将愤怒的矛头指向清政府官员和外国冒险家、学者,学生的思考对象逐步扩大。

多媒体课件显示这三类人的图片资料,教师进行适当介绍。

四.三读课文,探讨主旨,由情入理

1.设置特殊情境,把课堂当作历史的审判庭,让学生为亲历此次事件的王道士、政府官员、外国冒险家和学者这三类人写下辩护词。这样以读促写,以读带写,将品读的最高形式思辨悟读与反思融和在一起。

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三组,深入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语句,交流整合课外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写下辩护词。构思辩护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对课文反映出来的历史和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学生的阅读视野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的培养。

多媒体课件显示教师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与学生交流:

①1900年5月王道士发现藏经洞,1905年俄国人勃鲁切夫第一个到达莫高窟,这中间有五年时间。

②文中提到的叶昌炽当时为甘肃学台、金石学家,其府第离敦煌近在咫尺,但他自始至终没有到实地考察。

③在学部任职的李盛铎、刘廷琛和京师大学堂教授方尔谦等人经过认真挑选,将选出的敦煌文书的精品收入自家书房。这些文书,或被变卖,或永远流失,没有一人没有一件交给国家。

④民国初年,张广建任职甘肃时,按敦煌文书的多少授以官职的大小。他攫取的藏品,后来经人转手卖给了日本的三井家族。

⑤“可以确定的是,斯坦因带回大英博物馆的东西没有一件流入私人之手,或被割裂,或被遗失的。”(《斯坦因传》)

⑥被法国人伯希和运走放在巴黎博物馆的文书,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件流入私人之手,或被割裂,或被遗失的记载和报道。

⑦伦敦大英博物馆和巴黎国家图书馆的图书资料对包括中国读者在内的全世界读者开放。很多中国学者就是在这两个地方开始他们的敦煌学研究的。

学生构思、交流、展示创作的辩护词,教师适当评价。

多媒体课件显示教师预设辩护词:

王道士:我只是一个道士,哪里知道什么叫文物!发现那个洞窟后,我尽到了自己的职责,砌砖、上锁、报官。可五年了,大人并没有来,东西倒是让我送出了不少。再说洋大人很不错,他们是到敦煌来取经的,我又有不小的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官员:经费不足,运送、保护花销巨大,我们也是无能为力啊!再说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天朝上国,地大物博,我拿几卷经文回去研究应该算不了什么。老佛爷常教诲我们“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至于洋人,那是万万得罪不起的。

外国冒险家、学者:文化遗产属于全人类。中国的文物在沙漠中曝晒,作为学者,作为敦煌文献狂热的研究者,我们有保护的职责。看看你们中国的腐败与混乱,抢救文物是我们的神圣使命。历史已经证明是我们让敦煌文物被世界所知,是我们让敦煌文化走向光明!

2.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主持这场历史大审判的法官,听完他们的辩护,你会宣布谁是罪魁祸首?

总结:这是一场没有结论的审判。面对这场历史的审判,我们会失落,我们会无奈,我们会沉默,但更多的会引发我们不尽的思索。愚昧无知的王道士、腐败无能的政府官员、巧取豪夺的外国冒险家和学者对敦煌文物的流失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谁都无法承担主要责任。“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这个巨大的民族悲剧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内的生存状态,反映了因袭千年的中国国民的劣根性。长城的烽火已经熄灭,千年的飞天魂归故国。古老的敦煌呼唤着一个强盛的中华,呼唤着更多无私无畏、强而有力的文化传承者,而这文化传承者就在我们中间,就是你我!(阐明散文主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五.课题研究,拓展延伸

为了使学生的阅读视野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下课前教师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课题并适当作出提示:

1.怎样公正、客观地评价王道士?(提示:如果不是王道士而是其它人发现藏经洞,结局会如何?)

2.分析敦煌文物流失的原因。(提示:可以从社会、时代、国民性、地域等诸多方面来思考这一问题)

3.探讨文化的民族性与国际性。(提供背景知识:1987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莫高窟不仅属于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还属于全人类。)

读《道士塔》有感 篇4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求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而其中的《道士塔》是我感想最多的一篇,它是通过古老的物象,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

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个让世人遗忘的角落,那里默默地耸立着中国的璀璨文明,几百年来饱经沧桑,却精彩不减。在那里有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佛教艺术胜地,山清水秀,那就神秘的甘肃敦煌。

在甘肃敦煌,矗立着集中华文明于一身的莫高窟,在莫高窟的大门外,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群破落、悲凉。在道士塔中曾经住着一位姓王的道士,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王圆寂是一名道士,却曾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一箱箱敦煌文物运走。当各国艺术家都在创作他们的举世杰作时,古老的敦煌文化正在王道士的手上一步步走向深渊。

他,一个道士,因为看不惯雕像、壁画,就找人将雕像砸碎,将古老的文化变成几个怪模怪样的天师灵官;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都涂成一片惨白。我们完全可以将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但是他太卑微,太愚昧,对他发泄不满及愤怒也只是对牛弹琴,毫无用处。

虽然“藏经阁”是王道士发现的,但他却没有将这宝贵的文化遗产留下来,外国人的一点钱、商品就能换回几大卷在现在可以算得上无价之宝的经书。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像的低价换取了300万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了5大箱、600多卷经卷„„”这是在文中写到的,令人惊讶的不仅是用那样低廉的价钱换走了一大批的经卷,更让人绝望的是中国文官们的滔滔奏折中竟没有提“敦煌”一个字,甚至那些各国的冒险家没有任何手续、任何关卡地就来到中国。

这是一个巨大民族的悲剧。而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在那些朔风凛冽的夜晚,一个古老的伤口在滴血。

但如果单凭王道士的迂腐,还不足造成墩煌毁坏性的损坏,可恨的是中国官员门对文物毫不重视,贪婪的他们一步步把文物吞没了,享受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一切的一切,在他们眼中,就只有钱,钱对于他们来说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但他们不知道,再多的钱也买不会这些文物,再多的钱,也弥补不了他们的罪过。

看看莫高窟留下的古代造型艺术杰作和浩如烟海的经书,就知道敦煌文化是人类罕有的艺术宝库。可是,这一切几乎都在王道士和中国官员们的手中完结了。他们太卑微,太渺小,对他们再愤怒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那无知的躯体无法扛起中华民族的尊严,无法付起那笔沉重的文化债!

中国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地上地下保存着极其丰厚的文物古迹。保护好这些文物古迹是当代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使命。正因如此,从国家到地方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和措施,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

瞩目的成就。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当今文物界流行一种“保存现状”、“原封不动”的文物保护观念,尤其是这一观念成为古建筑、古遗址等文物古迹维修保护的紧箍咒,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使一些不应损毁的文物古迹遭到破坏甚至消亡,给文物保护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担负起保护中华璀璨文物的历史重责,不要让道士塔的悲剧在我们这代人的身上重演。我们要传承中华文化,将中华文明洒向世界各地,让文明重现古代的精彩。

读《道士塔》有感 篇5

当代作家我比较喜欢的就是余秋雨,他的文章非常感人。《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一篇散文。为什么要写道士塔,因为这个道士不是一般的道士,他是一个罪人。在民国时期军阀混乱,道士王圆谋得了一份看管莫高窟的工作,从历史的照片上来看这个道士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年代随处可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本是湖北麻城的一个农民,后来到了甘肃,做了道士。

说来很可笑,一个道士竟然看管佛家的文物。他喜欢到洞窟里转转,然后有一天觉得洞里的壁画不好看,于是他拿着石灰桶,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刷成一片净白。这让他很满意。然后把洞中的雕像打碎。读到这里我相信我和作者一样都是非常痛心的。作者说“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

一天王道士在清除积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条裂缝,他发现了一个隐秘的洞穴,王道士打开洞穴后,发现了一洞古物。他漫不经心衔着自己的旱烟杆,随便翻了一下。他打了一个主意想把这些文物送一点给当时的官员。可是当时官僚却把送出的文物当成官场上升官发财的礼物。后来有金石学家发现这些文物其实很重要,想要把文物运回省城保管,但是由于运费太贵,又由于当时官僚腐败,所以就没有成功。

相比中国官员,外国的探险家,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不远万里用极少的钱就从王道士手中获得了大量的文物。一批一批的文物从敦煌运出中国。而此时中国官员的家里正茶香缕缕。

外国人拿着这些无价的文物在他们的国家受到了欢迎。而此时王道士也非常高兴,他高高兴兴从外国探险家手里接过钱,然后高兴的想起《西游记》中唐僧取经,他认为这些要文物的外国人就像取经的唐僧一样。

作者说:“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遭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他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道士塔散文教学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基本观点。

能力目标:联系实际,分析相关文化现象。

情感目标:了解敦煌莫高窟的民族文化悲剧的社会根源,体会作者痛苦愤怒而又无奈的感情。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所述的基本事实,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词语所蕴涵的强烈的感情色彩。

教学设想

结合课文内容,举一反三,开展一堂文本与现实相结合的研讨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国甘肃省敦煌县东南25公里处,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有一座举世闻名的佛教石窟------莫高窟。这莫高窟有着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公元336年,一个名叫乐樽的和尚来到了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当时已是傍晚,忽然他看到眼前的鸣沙山金光闪烁,象有无数的佛像在山间跃动。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乐樽和尚被眼前这庄严肃穆的景象惊呆了,既而有所顿悟,他庄重地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佛象,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敦煌莫高窟。

这敦煌莫高窟,从公元336年到20世纪初年,历经一千多年,世世代代的佛教徒在此开窟造佛像,一千多年历史的沉淀,无数人的心血,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莫高窟.那里5万件以上的经卷和文书,有从十六国到元代一千年间的彩塑和壁画。但在20世纪初,这座宏伟瑰丽、举世无双的艺术博物馆,却被一个卑微、愚昧的道士把持着,一个巨大的民族文化悲剧,就由此开始。余秋雨先生的这篇《道士塔》,让我们读出这段历史的沧桑、困惑、愤怒,还有那,深深的思索……

(二)作者介绍:

余秋雨:1946年出生,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入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国际著名学者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等。

余秋雨的散文,有一种浸润着历史沧桑的困惑,以及走出这种困惑的使命,即他自己所谓的“文化苦旅”。这种使命意识让他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了笔端,将一座“精神道场”弥漫于天地之间,既有着对历史的洞察,又有对现实的忧患,对未来的执着,对人生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的感悟,被誉为“学者散文”。

(三) 整体感知:

(1)阅读第一部分,明确:

①这个道士是谁?他的外貌特征怎样?为什么说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用原文回答)

②作者对王道士的所为是什么态度?(出示原文,学生朗读)

③怎样理解“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一句作者所蕴涵的感情?

(2)阅读第二部分,思考:

①请概括说明王道士对敦煌文物有哪些破坏性行为?

②对此,作者的感受是什么?(出示原文,学生朗读)

(3)阅读第三部分,思考:(出示图片及画面)

①当王道士打开的藏经洞的门,面对这些无比珍贵的文物,王道士,当时的官员们以及外国冒险家们各是什么态度呢?

②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出示原文,学生朗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怎样理解“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③这部分的结尾只有三个字:“我好恨!”你认为作者在恨什么?

(4)结合第四部分思考:

① 在一次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日本学者宣布“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这说明了什么?

② “然而,中国的专家们没有太大的激动,只是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圆寂的塔前。”为什么?那么,历史究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思索呢?

(四)举一反三

历史的悲剧,在今天,仍在上演着……

(1)[新华网布鲁赛尔5月6日电]

美英联军攻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不久,各地哄抢成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11大博物馆之一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内的28个博物馆,也被不法分子的糟蹋、劫掠,丢失的艺术品达17万件之多。收藏有人类早期文明之一的美索不达米亚的证明和《古兰经》最古老的版本之一的博物馆和图书馆也被扫荡。

(2)这是建于公元5世纪,世界上最高的立式大佛像,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被誉为阿富汗最伟大的历史文化遗产。(出示图片)

3月8日,塔利班政权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将其炸毁……(出示图片)

面对此景,你有何感受呢?仅仅是对这些不法分子的谴责?也许,你会有更深一层的思索,不妨写一篇读后感,好让警钟长鸣!

(五)结束语:(放音乐)

道士塔读书笔记 篇7

仅仅是一个道士,就能使祖国的瑰宝遭受侵略者的践踏,就能使先祖的光辉传统付之一炬。这只是因为他的愚蠢?不!那统治者的短浅目光,那官僚的奢靡生活,那文人的愚蠢妄作,相比于外国学者冒着生命危险只为一瞥中华文化的风采的牺牲精神,这又是多么的悲哀!

当祖国的文物被运往其他国家时,一切有尊严的人都感到耻辱。然而王道士身上只有麻木,他或许是慌不择路,饥不择食,用文物换取自身的苟活。然而国宝外流,文化糟践,我们发自内心地愤慨、痛恨,也只能遗憾。“落后就要挨打”,这是生存的法则,也是文明的法则。旧中国背负的“东亚病夫”的耻辱刺痛了我们的心,让我感到那样的不安,民族自尊心占据了我的心房,我想发出怒吼,却又无可奈何。

道士塔读书笔记 篇8

无知的不止道士一人,政府官员们也很无知。由此联想到中国的文盲。中国的成人识字率和初、中、高等教育入学率低于许多发达国家。试想,一个文化无法得到普及、到处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的国家,怎么能强大得起来?怎么能与外界竞争?当然留不住价值连城的经文和画卷!

又多读了几遍,就开始恨起政府了。的确,王道士的疏忽导致了直接的损失,但清政府有更大的责任!

在道士不得不因为落魄不已而无奈用文物换来少得可怜的银子时,政府哪儿去了?来看看清政府都在干什么好事——

慈禧依旧每天一百道菜,依旧年年挥金如土地祝寿;颐和园依旧在热火朝天地修建,这个老女人依旧在惬意地腐败!

真是“天子万年,百姓掏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呵!

有这么多闲钱享盛宴,祝大寿,修园林,区区一点运费都出不起?笑话!

清政府腐败得无药可救!恨,恨清政府的堕落!

恨,又有什么用呢?

只能把这次文物的流失当作惨痛的教训,化作今天研究敦煌文明的动力!

《道士塔》读书心得(模版) 篇9

五千年的文化啊,创造出了50000平米的石窟壁画奇观!

但是这样的世界级奇观,却在20世纪初由于国人的愚蠢而将其流丧外国。悲痛、愤慨已毫无用处,留下的,只有屈辱和遗憾。

知识水平有限啊,落在自己家中的宝贝却不知道自己来珍惜,反而拱手让给外国人,怪不得今日的我们会如此痛心呢。莫高窟的守门王道士,莫高窟的罪人,为了自己得到一点微薄的报酬而无不潇洒又卑微地“赠送”莫高窟。

然而,说他是罪人,也不全是他的罪过。想想那些让文物古迹烂在旅途中的官员,“还不如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凭什么我们自己国家的宝贝自己还保护不好,要别人插手!为什么王道士就没有一丁点的先见之明?

既然清朝的官员那么爱腐败、虚荣,可他们却怎么看不上那些古迹,让他们惨遭破坏和流失……

道士塔读后感 篇10

“车队已经驶远,他还站在路口。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

是啊,侵略者的车轮已深深的勒进了中华民族的脉搏,他也在雕刻历史的耻辱与悲怆。

王道士啊!您这是愚昧还是无知啊?墩煌多少灿烂都丢在您的手里。您望着远去的“客人”,难道就不怕呼啸的黄沙卷走了您的美梦吗?

这些千里迢迢赶来的侵略者,他们做好了舍弃生命的准备,为的就是这价值连城的经卷。我们愤恨他们,憎恶他们,就如同那个青年应对已成灰烬的圆明园: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

“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当驶向哪里?那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他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

拦住的车队真的就只能停留在沙漠中吗?任凭狂风的肆虐吗?

道士塔读后感 篇11

说他是大罪人也有些过分了,他知识那个时候到处能够见到的中国平民,他手持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可他又何时明白莫高窟的价值有多么高。莫高窟它历史久远,是隋唐时期就开凿的,窟被有超多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雕,窟内还保存的超多佛经文书也极为珍贵。可王道士却把眼前的文物都当做普通的东西,他不止到它的价值,他只想做一笔小买卖,当外国的科学家来时,他也不明白,该在窟口站几个人或添几把锁。尤着大家进进出出。

他从外国人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文物一箱箱运走,他的行为好比两枚别针换一只鸡,一颗纽扣换一篮子青菜。他用这么多文物就换来这么点钱时,他却不明白国家损失了多少,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像王道士这样为了自我利益出卖国家的事情也有很多。就如台湾的陈水扁。这几年,传陈水扁要台湾独立的报道很多。

道士塔原文 篇12

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及其内在联系。3.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教学重点】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宗教方面的小知识。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他们羽化后,一般有两种葬法,一个是坐缸,就是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盛殓遗体。而佛教徒呢,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但是在七十余年前,在祖国大西北的佛教胜地——甘肃敦煌,却有一个道士在死后被葬在佛徒使用的塔中。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他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学习这篇《道士塔》。【教学进程】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

王圆箓是湖北麻城人,他小的时候,因为家乡闹灾荒,不得不随家人远走他乡。曾西行流落于陕西、甘肃等地。后来他入了伍,在肃州(今酒泉)巡防营当了一名兵勇。退伍之后,他又重新回到那种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中了。当时的他是很想有一个正式的社会身份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的,抛开当时民生凋敝的大环境不谈,仅就他个人条件来说,流离失所穷困潦倒又大字不识身无长物的他也实在是难以找到较好的安身立命的法子。于是他选择了出家当道士。当地一名叫盛道的道长收他做了弟子,给他取了法名:法真。王圆箓选择出家这条路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王圆箓在出家前就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其次,虽说当时的社会状况已经糟透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他们生活的越痛苦,他们的精神就越需要有一个慰藉来保证他们不至于崩溃。而宗教呢,无疑是他们能找到的最为廉价的麻醉自己的精神鸦片。由于信徒众多,所以相对来说,僧侣道士等宗教人士的日子还是好过些的。这样看来,王圆箓选择了这条路还是比较明智的。但是也许是他过惯了那种漂泊江湖自由自在的日子,当了道士的他并没有安下心来做一个念经布道的道士,而是继续西行。有一天,他来到了敦煌的三危山下,不禁感叹:“西方极乐世界,其在斯乎!”。于是他便留在了这里,那一年他已经四十七岁了,已近半百的他便再未云游过。

王道士把持了莫高窟以后,将绝大部分敦煌文物盗卖给外国人。现在全世界共有敦煌文物五万余件,其中大约四万余件在国外。在我国的考古学界里流传着这么一句令人伤心的话:“敦煌在中国,但是敦煌学却在国外。”由于研究材料极其有限,我们的专家想要研究我们的祖宗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毫无疑问,王道士这种卑劣的汉奸行径是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感到愤恨的!但是,我们能把这种责任完全让他一个人来承担吗?(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从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中国文物流失的序幕开始,咱们国家的文物就经受了帝国主义强盗一次更甚一次的劫掠。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园内四五十处殿堂文物进行了空前洗劫,自康熙以来历代帝王所藏的纯金、镀银、玉雕、铜铸佛像达10万尊以上,自此悉失,圆明园文源阁所藏《四库全书》包括《永乐大典》,被掠到海外。

接着是1900年八国联军在北京纵兵三日,紫禁城、中海、南海、北海、颐和园全部被劫。自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宝奇珍,扫地遂尽”,所失“已数十万不止”。

后来便是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仅以6包劣质石蜡为代价,就从王道士手中换得敦煌藏经洞珍贵写本5大包。1907年3月,斯坦因以约200两银子盗走精美的佛经和绢画上千件,共29箱。此后,斯坦因又第二次来到敦煌,以500两银子换取了570多个名贵手卷。后来的法国人伯希和以500两银子的代价,将藏经洞中的精华悉数盗走,计约6000余卷,10大木箱。1923年秋,美国人华尔纳还将莫高窟12幅精美壁画剥去,同时抢走一尊最为优美的唐代彩塑。

从这一系列事件来看,我们能够把敦煌文物流失的罪错全加在王道士身上吗?(不能,“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多年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导致封建没落的清王朝在洋枪洋炮面前只能被动挨打,只能坐视列强抢走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能看着自己的伤口流血,却无计可施!

我们再来看课文的第二部分。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下这一部分的前两自然段。文章的开头说:“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王道士能够住持莫高窟千佛洞原因是这样的。首先,王道士是千佛洞自西夏年间封洞以来唯一一个认认真真清扫石窟内积沙的人。光是16号洞窟他就掏了近两年的沙子。而且,自打他入住石窟之后,他一直是四处奔波,到处化缘,积攒钱财来清理积沙和修筑他自己的道观。没人管的地方,谁负责就是谁的。第二,当时的敦煌寺院只有两座且都是藏传佛教所属的喇嘛庙。喇嘛们对千佛洞里的所留存的显宗佛教典籍等根本就没太大兴趣。第三,在咱们国家,佛教、道教、儒教三家难分彼此的情况十分多见。就拿咱们学校边上的大佛寺来说,它里面供奉的护法伽蓝神,不是别人,正是被儒家奉为武圣人的关羽关云长。再看大佛寺正堂廊檐上的彩绘,有八件法器,正是道教八仙所使用的。而且,当时的老百姓也基本都是佛道通信,即使是到了今天,我们汉人也经常是拜完了老天爷再求观音菩萨保佑。所以说王道士能够堂而皇之的以道士的身份来管理佛教圣地,在某些方面来看,还是顺理成章的。

第二课时: 【课文导入】

上节课我们说到“憨厚”“达观”的王道士仅是小部分地破坏了敦煌石窟,来做他的新道观的奠基之处。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看王道士是怎样一步步走上出卖国宝这条路的。【教学进程】

上一篇:开工发言稿下一篇:可爱的小狐狸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