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主要对策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主要对策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主要对策 篇1

[摘要] 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实践,涵盖立法、决策、治理以及教育、科技、道德等各个方面,涉及整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形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一次认识飞跃,一种探索接力,是我们党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深化。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研究并大力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入现代社会中,必须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

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和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出现的一种前瞻文明。它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共荣共生”,要求我们在改造自然、谋求发展的同时,对于生态环境给予足够重视,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基础层面上就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存在着对立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要保护环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会或多或少地制约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又是统一的。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给人类自身提供良好的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二、生态文明建设意义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初始,就有专家学者大声疾呼——中国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那些为官一任的急功近利者根本听不进逆耳的忠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几乎都是以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破坏为代价的。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消耗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近6倍,印度的3倍。目前我国仍有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不足20%的城市生活生产垃圾能够按环保的方式处理,三分之一的土地遭遇过酸雨的袭击,七大河流中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完全不可用,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GDP总值的15%,超过了9%的经济增长。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现实。人口包袱沉重、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系统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宣告着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可怕的数字告诉我们,物质财富的增长不能与环境污染同步增长,更不应在能源使用上竭泽而渔,消费模式的改变也不应以破坏生态文明为结果。近年来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大自然母亲正在以她特有的方式告诉她的儿女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贪婪索取和肆意破坏,她就会惩罚我们这些不听话的孩子。从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事实已经证明,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亦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个支撑点。生态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而言,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口环境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就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同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的载体是商品,商品来自自然资源的转化和再生。一方面是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另一方面是利益追求的无限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会使人们树立新的理念,正确面对“有限性”与“无限性”,自觉维护生态平衡,有条件地去改造、利用和保护自然,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将过去多年坚持的资源保护起来,并开发出新的可持续资源。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视及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的认识。把保护自然生态提到文明建设的高度,是对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层次认识和理性升华,是检验执政能力的一项新标准,是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和拓展。它能够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完善执政理念,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从而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协调、有序发展。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类活动将逐步由以经济活动为主转到以文化活动为主,科学、艺术、教育、信仰、道德、审美、健康、娱乐等方面的活动日益成为社会活动的主导内容,而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从着力追求物质利益、过度消费日渐转为主要追求丰富多彩、简朴、清净的“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与集团利益,而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促使人与人之间在更广泛领域实现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促进政府体制改革

在政府机关中还要对过去建设的各方面消极因素做出反思,尽快地弥补体制的缺陷,不能再单纯地以GDP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唯一依据,而忽视了绿色GDP的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事实证明,单纯的GDP增长指标有问题,它非但没有体现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资源消耗成本,更因为片面强调GDP增长会助长盲目消耗资源、破坏环境,造成社会失衡,反过来又使GDP的增长难以为继。这就要做到在对一方领导干部进行评介时,不仅要看其对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还要考察他们如何解决环境和社会等问题,尤其要考察其在处理生态与经济矛盾时是否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二)健全法律法规

惟有环保规则成为既定的制度和法律,防污治污的综合性约束机制才能真正的在社会中全面建立起来。有了可以遵从的、具有强制效力的法律保驾,环保机关在全社会的管理、执法过程中更加地顺利,民众在生活中才能正确认清破坏生态的现象,从而自觉地监督、举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法律的高度,是始终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保障。

(三)增强大众的生态文明意识

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和法规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支撑。生态道德意识是发展生态文明的依托和精神动力来源。因此,大力培育全民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对于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提高人们生态道德修养要树立新的系统观、价值观、经济观、消费观、科技观,营造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还须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只有使人们从小就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切实防止破坏生态的悲剧重演。

(四)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

要使生态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还需要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媒体等方方面面的共同配合与努力。因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更加注重的是以人为本,追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自然适应并满足于人以及人适应自然两者的统一。为了完成这个目标,面对整个社会,我们要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树立友好的“环境即生产力”的理念。尤其面对处于领导位置的人,更要大力宣传及贯彻

生态文明观,因为他们只有具备这一理念才能在领导和谐社会的建设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坚持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立。

(五)全民动员,共同行动

建设生态文明,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人人都有责任,各行各业都要身体力行。当前,我们总是强调企业要节能减排,而不重视强调全民的节能行动,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应该政府和群众两头抓、两手都要硬,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到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身上,落实到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中。惟有允许并且倡导民间力量参与环保事业,惟有放开社会及民众的舆论监督,生态文明的观念才能真正在全党领导干部和全国老百姓的心目中树立起来。

五、结语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主要对策 篇2

一、生态经济市的内涵及其意义

生态经济市概念是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视角下提出来的, 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所要求的崭新城市发展模式, 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经济市的发展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优化生产结构和产品质量, 改善城市总体空间布局和美化城市环境。建设生态经济市将给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次新的机遇, 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给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增色加彩。

二、厦门市建设生态经济市的优势与必要性

(一) 厦门市所处地理环境的生态优势

厦门市是一个森林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生态城市绿地系统, 它风景秀丽, 四季如春, 是中国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和国际游船观光岸。环境保护、园林绿化、文明卫生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近年来, 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国家林业局关于建设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的决策部署, 实施城区生态园林、生态风景林、绿色通道、沿海防护林绿色海岸等生态工程。厦门市还决定建立并完善公园绿地网络, 使其基本覆盖中心城区, 形成完整的森林公园体系等。

(二) 厦门市所处地理环境的经济优势

厦门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 与台湾隔海相望, 使其在经济合作领域等方面有比较大的优势, 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1980年, 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 之后又批准厦门市实行计划单列, 并赋予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地方立法权。随后, 中央政府又相继批准设立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

2009年, 厦门全年进出口总额超过433亿美元, 占全省比重高达54.4%, 明显好于全国、全省水平。从2009年11月开始, 厦门市外贸进出口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 特别是新年元月,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42.4亿美元, 同比增长29.4%。厦门市的地理优势及其本身的经济发展特点, 使厦门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三) 生态经济市建设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市是发展经济的载体, 生态系统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索取生态系统及其产物来建设城市和发展城市经济, 而这一切活动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建立人类美好家园。但是, 长时间以来人们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略了城市生态, 使得城市问题已严重凸显出来, 给人们的生存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为了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 符合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规律, 人们必须认识到生态与经济并重的关系, 通过科学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及合理的生产模式所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来保护生态, 增强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 维持生态经济平衡, 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

(四) 生态经济平衡与城市的发展互相促进

生态经济平衡是生态平衡和经济平衡的优化结合体, 二者辩证统一。生态系统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的需要, 而经济发展又可以凭借其经济实力改善生态环境系统, 二者只有共同存在, 才能互为起到不断促进的作用。而城市的发展主要来源于经济的发展水平, 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坚实保障, 所以生态经济平衡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而城市发展后又可以促进经济的更快发展, 并更加有能力改善生态系统, 即促进生态经济的平衡。

三、厦门市建设生态经济市的对策措施

(一) 努力提高市民的生态经济意识

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是在与一定的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复合系统中进行的, 城市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资源、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因此, 各级政府部门应领导督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文化景观设施建设, 开展生态文明工厂、生态文明学校、生态文明社区建设活动, 让人们认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并积极培养城市市民的生态道德, 树立保护生态的强烈自我约束意识和生态责任感。

(二) 明确现代城市定位并布局全面战略方针

城市规划是一个巨大的复合系统工程必须明确现代城市的定位, 它既要体现生态经济的基本原则, 又要使经济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是, 由于不同城市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及经济发展等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生态经济系统的容量和限度也会不同, 所以, 要根据各自的特点确定相应的定位发展目标, 并布局相应的战略方针。城市规划要始终考虑生态经济平衡的重要性, 从规划对象的实际出发, 根据不同城市的特色, 精心全面的布局, 在城市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塑造出现代城市形象, 最终实现生态经济市的目标。

(三) 积极努力调整城市产业结构

为了满足生态经济市建设的需要, 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已成必然结果。只有科学合理、及时有效地进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才能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 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市的目标。促进城市生态经济建设必须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实行“高新技术融合战略”, 并且在产业布局上应将集中与分散结合, 由资源型城市转向区域中心城市或综合性城市, 发挥资源优质、环境优良的比较优势, 科学运作生态资本, 发展生态经济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将尖端技术产业群、学校、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等有机结合, 形成“生态经济市”的模式。

(四) 健全城市生态经济管理体制

城市的发展在消耗一定的生态环境资源的同时, 又向城市生态环境排放各种生产性和生活性废弃物, 造成城市污染严重, 使城市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因此, 城市管理者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 必须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管理。这种管理既有宏观上的又有微观上的, 尤其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噪音处理。这些都需要通过管理的调控作用, 来把握城市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员流动和价值流的变化规律和动态平衡。同时, 各级政府要加大培养生态经济管理人才的力度, 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健全相应的管理体制, 从而使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处于稳定有序的状态, 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五) 建立并完善城市生态经济的法制体系

生态经济城市的构建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过程, 既要靠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的发展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又要靠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行为。生态经济市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其结构繁杂, 每时每刻都处于运作状态, 仅凭少数人的意志是无法管理的, 必须健全城市生态经济的法制体系, 作为管理的保障。目前, 既要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 又要根据每个城市自己的生态经济特点, 制定有利于本市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体系和具体实施细则, 以便更好地维护和促进城市生态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必须加强城市居民的普法教育, 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强化法制观念, 提高市民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为建设生态经济市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态经济市的城市建设模式, 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 也是切实可行的。在现代条件下, 任何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没有发达的经济做基础, 单纯地追求城市的美观, 而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物质需要, 就将失去其本身的意义。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又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既要追求生态美, 又要追求经济繁荣, 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虽然厦门市在建设生态经济市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但也要始终坚持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快而好的发展战略方针, 最终实现生态经济市的建设。

摘要:城市生态已经成为城市规划中的核心问题, 生态经济市的建设也就成为现代城市的发展方向。据此, 结合厦门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实况, 对建设厦门生态经济市的原因和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 并对这一城市发展定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厦门,生态经济市,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

参考文献

[1]邹骥, 杨宝路.生态经济市建设规划的分析框架——以贵阳市为例[J].环境保护, 2007, (9) B:15.

[2]张英, 张华坚, 等.绿色厦门:尽显生态型城市的无穷魅力——厦门市大力发展城市林业建设生态型景观型城市纪实[J].中国林业, 2009, (8) :4-9.

[3]都沁军.论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及策略[J].当代经济管理, 2005, 27 (6) :82-85.

[4]朱铁臻“.生态经济市”未来城市的理想模式[J].经济工作导刊, 2000, (21) :14-16.

[5]梁俊卿, 杨淑华.创建生态经济城市推进吉林省生态省建设[J].中国环境管理, 2002, (5) :14-16.

[6]董志勇, 罗卫军.城镇化与生态经济市建设研究进展综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2) :95-98.

[7]翟英, 朱恒学.人口与生态经济城市建设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 2005, (4) :43-46.

[8]陈双奇吗.建设生态经济城市实现持续协调发展[J].安徽科技, 2004, (7) :20-21.

[9]范红辉, 李铭, 等.构建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生态经济城市[J].生态经济, 2005, (5) :29-31.

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消费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77-02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题,并独立成篇。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如此清晰定位,前所未有。这样的历史性跨越,来自于现实的严峻考验挑战,人民的热切期盼。过去一段时期,各地高度重视经济建设,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土地、水、能源愈发趋紧,生态环境的承受力愈显脆弱,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因此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更高的战略地位,走生态文明之路,让中国好生态和GDP稳健增长,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体现了党中央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和超强的应对能力,也彰显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与决心。

一、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原因

“环保”这个词,以前所未有的频率出现在公众面前。有数据表明,我国GDP以每年8%—12%的速度增长,环境损失却占当年GDP的8%—13%。目前,空气污染,各地频现PM2.5爆表、十面“霾”伏;饮用水被污染,土壤污染,如此种种,触目惊心。2012年国土资源部公布《201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数据显示,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4929个监测点,水质量呈较差的监测点为1999个。2013年地区年初,雾霾先后覆盖了中国1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涉及东北、华北西南共10个省市。空气质量急速恶化。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铁珩说,土地污染已直接导致了食品质量的下降。据估算,全国每年受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2013年3月份以来的“某著名品牌瓶装水标准甚至不如自来水”事件,揭开不为人知的秘密,并深陷“标准问题”之争。这样一来使监督部门、行业协会一度信任不复,难以自处。如何解决标准打架的乱象,近七成的人认为主管部门要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对混乱的瓶装水标准一锤定音,统一规范。2013年以来,浙江温州多条河流污染严重。“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成为微博火热的流行活动,面对网友的“盛情相邀”,令各地的环保局长都心生不安。这看似荒唐的另类“叫板”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值得关注和思考。“闹剧”也好“炒作”也罢,背后是百姓的心声。清新空气,干净的水,宜居环境,放心食品成为人们的热切期盼。

诸多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地球的承载力在不断下降,已不堪重负。究其原因如下:不计资源环境代价的“三高一低”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转变,过去长期重增长、轻环保的发展观念,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也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重经济数量,轻经济质量。缺乏执法的力度。对污染环境甚至破坏生态的企业和行为执法不严,处罚乏力,污染环境的代价较低,这就使得这些企业宁愿被罚,也不愿意在企业内部采取治污措施。一味保护纳税大户,忽视了生态环境安全。环境监督管理主体缺位。环保部门一直将治理重点放在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上,农村生态环境未受重视,农户分散经营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归根到底是唯GDP在作祟。公众个人的环保素质依然是环保活动中的一片“洼地”,并成为制约我国环保水平提高的最大障碍。调查发现,有47%的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向有关部门举报环保违法行为,而“经常”举报者则只占到了6%。这说明公众向有关部门举报环保违法行为的参与度还不高,对社会性的环保参与不太积极,是现代生态悲剧的一个深层次的根源。

二、改善生态环境的几点对策

(一)发挥政府职能,强化政策引导

与制度结合的监管才是有效的监管。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制度的呵护。我国现行法律大多只重视企业的法律责任,不规定或较少规定政府部门不依法履职的法律责任。一旦失去法律责任的威慑,政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势必日益恶化。因此,在继续强调和坚持企业问责的同时,应大力加强政府问责。很显然,环境的恶化与治理环保部门责无旁贷。从这个角度看,“请环保局长游泳”盛行,也是有识之士对职能部门不作为的愤慨。“请环保局长游泳”的流行,意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督促职能部门治理铁腕污染。另外,作为产品质量的监管者,相关标准的制定者,理应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让标准围着质量转,增强自身公信力,力保每一件商品的安全无害。出现问题应当反躬自省,而非强作狡辩。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地方,密切配合协调,真正做到凝心聚力,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因此,只有地方政府切实担负起环保的责任,环保部门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好抓实,在全社会营造人人重视环保的良好氛围,“青山绿水”、“美丽乡村”才会成为现实。

(二)改善生态环境,强化综合治理

“下准一颗棋,走活全盘棋”。整合山区生态资源,盘活山区经济,使其跳出低端发展的陷阱。近年来,四会市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规划建设了首批生态文明村公41条,13个镇(街道)各创建了3个以上高标准的生态文明村。该市推进林业转型升级,进一步调整林业结构,坚持不懈造林绿化,全力打造绿色四会,构建和谐林业。据2011年调查数据显示,该市耕地面积8591公顷、造林面积61 131.9公顷、退耕地亩数75公顷、城乡绿化率55%。饮用水源达标率100%、空气优良天数300天、灰霾天气148天。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20%、单位生产能耗下降率5%。肇庆新区作为北回归线上一颗璀璨明珠。一直以绿色生态为“卖点”。该区凭山水意境,承砚都文化,定位为“国家低碳示范区”,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三个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思路吻合,步调一致。新区非建设面积共35.27平方公里,占规划区面积的30.7%。如此规划,强化山-城-水-岛的空间耦合和完整,保证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在治理污水方面,四会市做法可圈可点。全市总轮廓为“六山一水三分田”,成为“全国绿色小康县”,在示范县建设过程中,四会独水河全长21公里,流经四会新江、大沙和肇庆高新区。此前,存在众多电镀、印染、纺织等重污染企业,区域内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肇庆与四会两级环保部门还不断加强执法力度,对排污不达标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罚并限期整改,逾期未能完成整改的依法关停,已关停了9家重污染企业,拆除超规模电镀生产线23条。到目前为止,肇庆市直接投资近10亿元,基本完成了整治独水河任务内各项整治工程,并逐步发挥整治成效。明显提高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由此可见,“生态立市”成为众多城市的战略选择。

(三)加强宣传教育,引领绿色思维

广东省《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实现“九年大跨越”工作方案》,事事关乎民生。《方案》提出:“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贯彻落实《方案》的要求,环保教育应注重从学校抓起,针对本国特点,编写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环保教材,在各类学校中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引导人们接受资源节约型绿色消费观念。另外,积极倡导民间力量参与环保事业,开放社会与民众的舆论监督。近年来的大量事实表明,许多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事件甚至环境群体性事件大多是由于环保行政监管缺乏公开透明和民主参与而造成的。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释放内需潜力,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和服务消费”,这是“绿色消费”第一次提到中央决策的层面。

“绿色消费”,内容宽泛,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对物种的保护。所以,可持续消费是绿色消费的精髓。可持续是环境保护的一个关键词,讲的是一种平衡。落实可持续消费,就要从生产和消费一体化的生态环境观念来理解。从身边小事做起,如节水、节纸、节能、节电、多用节能灯,绿色消费,环保选购。尽量自备购物包,自备餐具,尽量少用一次性制品。同时,要提倡、鼓励开发和利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新科技,鼓励企业增加技术投入。如废弃节能灯“一扔了之”将带来相当大的隐患,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政府部门应当明确责任,谁回收,谁处理。同时企业应改进生产工艺,从源头上解决废弃节能灯污染的途径。

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和引导公众珍爱自然、保护生态、践行绿色消费,在人人参与、共建共享中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四)促进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的良性互动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按生态规律办事,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关系,实现生态系统的最优化,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生态旅游,被视为绿色旅游消费,“天人合一”的游憩方式。它不是一种纯经济活动,强调对资源的永续利用。由此可见,两者是一致的。生态文明是生态旅游的灵魂,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的载体。促进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生态旅游的良性互动,可以实现两者的双赢。

近年来,肇庆市作为“岭南古郡”、“山水名城”,是广东著名的“千里旅游画廊”。以砚洲岛为核心的江岛生态休闲带,基本保持原生态,兼顾公共休闲,生态体验,打造面向大众的高端养生度假景区;借助端砚文化、六祖文化、龙母文化交汇融合的优势,着力打造具有生态旅游特色的人文景区。2011年度全市景区接待人数数据显示,七星岩达1 787 989人次,鼎湖山984 858人次。四会市贞山风景区接待人数也达390 000人次。区内还有很多家庭度假区及农家乐等体验场所,让游客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品尝山珍佳肴,全身心和自然融为一体,让人流连忘返,驻足神往。生态旅游发展越普遍,越深入,接受生态教育的人越多,群众的生态意识就越强,就越有利于提升生态文明理念。

事实表明,为了GDP牺牲环境换来经济效益,终究是得不偿失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这是对人民群众生态诉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我们每个人都憧憬着能在“万里无云万里天,一程圆月一程船”的安顿性灵的环境中,圆月相伴,生命可待。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努力,珍爱自然,保护自然,走绿色发展之路,让中国好生态。且当风停雨霁,波光潋滟之际,我们必定托起一个山明水秀,天朗气清的美丽中国。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主要对策 篇4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人类文明与环境的关系经过了几次演替,原始文明:索取于自然,消费,废弃于自然;农业文明:索取于自然,加工,消费,废弃; 工业文明:索取于自然,加工,流通,消费,废弃;生态文明:生态建设,索取,加工,流通,消费,回收再利用,废弃,无害化处理。

生态文明有时候又被称为后工业文明,刚开始的时候是因为人类的过度强大已经影响到了环境可持续发展才从人的利益角度被提出来的,后来随着反思的深入逐渐有人提出生态伦理的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唯人的利益至上的传统思维模式。

所说的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生态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

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但生态文明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在十八大报告在第二部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面对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十八大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中指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不管是在哪种语境任何情况下,环境保护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都是环境友好型的文明形态,都需要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索取于自然并无害化废弃于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所谓天人调谐思想,即强调天人相统一,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调谐关系上,不主张征服自然;强调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而是大自然的朋友。在儒家、道家、佛家都有不同但相近的表述。

儒家:仁者要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把融入大自然视为最大的快乐、人生追求的最高志趣。道家: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敬畏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佛教:只有公平地对待所有生命及其权利,才能建立真正合理的生态平衡观,才能彻底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佛教主张因果相依,人类与自然万物之间互为因果、共生共荣、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个生命的网络;人类征服自然的企图,通常只会破坏自然环境;一旦环境恶化,人类文明也就随之衰落。佛教还主张和谐相生,认识自然的目的是在揭示世界,寻求人类以及人类与众生之间和谐生存方式,实现共生共荣。

建设生态文明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由于我国巨大的经济规模和人口基数,即使采用各种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说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还要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挑战是巨大的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和能力。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主要对策 篇5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最活跃的经济成份之一。发展中小企业是商业银行调整业务结构、创造最大价值、实现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中小企业客户群体具有特殊性,在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业务特别是信贷业务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其信贷风险。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

一、中小企业信贷面临的主要风险

1、市场风险。中小企业规模相对不大,生产工艺先进性不强,产品知名度低、依附性强,市场竞争能力特别是主导市场的能力较弱,这些因素无疑会导致信贷的市场风险。

2、信用风险。部分中小企业信用和法律意识淡薄,偷逃国家税收现象较普遍,逃废银行和其他债权人债务的现象仍有发生。伴生信用风险的因素仍有一定基础。

3、经营风险。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不完善,家长式或家族式管理模式占主导地位,实际控制权集中,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核算不规范,经营管理和市场拓展能力不高,自身积累和创新能力不足,发生经营风险特征较明显。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发生必然转化为银行的信贷风险。

4、道德风险。由于目前社会征信系统还不完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中小企业表现得较为突出。大多数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不健全,信息披露不充分、不真实,商业银行很难全面了解、识别和判断其真实情况。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

二、银行在与中小企业进行信贷合作时必须坚持的原则

1、“市场化”运作原则。据安博尔中诚信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为5年左右。因此,在与中小企业的信贷合作中,不可能也完全没有必要去谋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必须坚持市场化的运作原则,相机而动,一笔一清。

2、“现金流至上”原则。衡量企业还款能力最核心的指标是企业的经营净现金流量,在与中小企业进行信贷合作的全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和把握企业的资金流动方向,合理安排贷款品种、期限、回收方式等,确保我行信贷资金安全。

三、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对策

1、合理细分市场,科学把握信贷投向。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应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所为,有所不为”。从风险控制、价值发掘和客户管理的角度,对中小企业客户群体进行合理细分,并实施差别化的信贷发展策略。

2、优化风险管理体系,突出第一还款来源。一要按“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要求,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和客户评价;二要从严把好中小企业客户信贷准入关。坚持放贷标准,把好准入这一防范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第一道关口;三是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贷款调查、审核、审批、发放、贷后管理等制度。加强贷后跟踪检查,特别要掌握企业资金流向,强化资金结算管理,突出第一还款来源的监控。

3、完善贷款担保手续,落实第二还款来源。在加强对中小企业现金流即第一还款来源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上,还要采用抵(质)押等方式落实第二还款来源。

4、加强定价管理,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一是根据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水平、筹资成本、管理成本、收益目标以及当地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确定贷款利率,对不同的企业实行差别利率;二是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产品组合方案,通过产品组合提升客户价值回报,减少风险损失;三是建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类、损失拨备、呆账核销的风险补偿机制。

社区建设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篇6

作者:孙 旺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6704 更新时间:2001-9-17 16:06:

43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城市工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化代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在城市工作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进入新世纪,以“十五”计划纲要为契机,社区建设作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得到了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社区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社区建设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那么,大力发展社区建设的意义何在呢?社区建设所遵循的“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推进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城市基层基础,切实维护城市社会的稳定。简单地说,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内涵中真正实现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下面,再说说当前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社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包括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成立居民自治组织,建立社区代表会议制度;加强民间服务组织建设,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逐步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

二、社区内涵建设。包括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发展社区卫生,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健全基层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实?quot;治疗小病在社区"的目标;繁荣社区文化,建设和完善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美化社区环境,动员社区成员广泛参与,把社区建成干净、整洁、有序、舒适的美好家园;加强社区治安,进一步完善社区治安管理体制,建立专群结合的社区治安防范体系。

三、社区外延建设。包括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社区关系为突破口,合理配置和利用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功能,建立科学的工作运行机制可以想见未来我们生活的社区将处处显示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居民的素质和社区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和新型现代化社区社区将出现在我们身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市街道社区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了

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与新矛盾。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探索建立基层组织,努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改革

与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组织保证的新方法、新路子。社区作为基层政权组织的载体,是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事物,对于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深入开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努力加强社区建设也是

推动经济建设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不断变革的必然趋势。

所谓社区建设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建设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健康发展的过程,也是社区资源和社区力量的整合过程。城市社区建设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加强社区建设是新时期党组织加强基层工作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开放的大势所趋,同时也是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相结合的集中体现。它既体现了党的领导,又充分展现了城市居民的民主权利,增强了城市居民的整合力。在新形势下,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城市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是繁荣基层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是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可见,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不但可以推动城市的改革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而且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一、新时期加强社区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首先,市场经济使社会的流动性加剧,社会成员的“单位”“组织”属性逐渐减弱,大量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还有大量从事个体、私营企业人员处于松散的管理状态。其次,企业深化改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企业办社会的职能,企业退休职工的管理,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都将分离到社会,必须有一个载体来承接;第三,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许多社会职能,服务职能,除一部分可以通过中介组织承担外,大部分也要由一个新的载体来承接。人员的社会流动性增加,企业深化改革,政府转变职能,使得计划经济体制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方式很难适应,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取而代之。这种模式最好的选择就是社区管理。

(二)加强社区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富裕了,越来越讲究生活的质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体制的改革,城市居民同所居住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在社区服务、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群众的要求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城市在管理和服务方面远不能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要求。因此,必须在拓展社区服务的基础上,推动社区建设。

(三)加强社区建设,是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迫切要求

目前,城市基层管理普遍滞后,居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邪教“法轮功”之所以卷进去许多党员和群众,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管理薄弱,社区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匮乏。因此,只有加强社区建设,才能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从而加快城市现代化的步伐。

(四)加强社区建设,是城市基层政权建设改革的迫切要求

一是居委会自治功能弱,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面对流动人口,下岗职工、老龄问题、社会治安、计划生育以及对属地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等各种问题,居委会力不从心;二是规模及划分方法不合理。随着城市的发展,旧城区的改造与新区开发,按户口数量而不是按自然地域标准来建立居委会的做法,已显得落后,也不符合城市管理的客观需要;三是居委会干部素质不高,工作条件差。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居委会干部由离退休人员组成。这些老同志凭着奉献精神发挥余热,为城市社会管理做出了贡献。但年龄大,文化低,体力和精力不足等问题,使他们难以承担新时期居委会工作的繁重任务,难以承担推动社区建设的重任。同时,居委会办公用房短缺,办公经费匮乏,工作条件差等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居委会作用的发挥。因此,加强社区建设,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管理的新路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从而使我们认识到,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社区建设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民政部门牵头探索和推进,是国务院确定的职能任务,也是民政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各级民政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推进社区建设的主动性。要认识到,推进社区建设,是社区服务巩固、提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改革的突破口和新的工作抓手,是城市民政工作新的着重点。更要认识到,推进社区建设,对于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对于城市基层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稳定,对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意义重大。中央领导对社区建设十分关注,在听取了社区建设汇报后,到各地视察社区建设情况时提出要“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明确指出:“加强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希望民政部认真研究,提出一个明确的工作思路和办法。在这样的形势下,民政部门一定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改革创新而不可因循守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不失时机地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由此可见,加强社区建设不仅能满足党和人民的需要,而且是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形势和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

二、新时期推进社区建设的作用

城市社区是指聚居在城市中一定地域范围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具有共同的利益和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建设是在我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当前,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既是城市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又是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政权的一项基础工作,更是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一项“民心工程”。由此可见,社区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影响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全局。

(一)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出现:一是企业深化改革,“企业办社会”的“单位体制”逐步瓦解,职工对单位的依附关系逐步弱化,正由“单位人”变为“社区人”;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机关办社会”的格局逐渐被打破,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新格局。这样原来企业和政府中的社会职能和服务职能被剥离出来,转移到社会上;二是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民自主权增加,大量富余劳动力涌进到城市,大大增加了城市基层组织在管理上的压力;三是由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下岗人员、失业人员、闲散人员日渐增多,个体户和私营业主增多,对这些人员的行为控制、教育和管理是城市基层组织面对的社会问题;四是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如何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城市基层组织面对的又一社会问题。要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消化改革的社会成本,就必须大力推进社区的建设。由此可见,只有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才能解决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把社区建设好了,社会才能够减轻自身的负担,放下包袱,全身心的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当中去。相反只有社会进步了,才能推动社区的进一步发展。

(二)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可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要求住得舒适宽敞,追求健康的身心,追求整洁、优美、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力推进社区建设不但可以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满足他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而且通过社区建设还可以增强居民群众的凝聚力,提高居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激励居民群众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

(三)推进城市社区建设能够加快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综合反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管理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如市容整洁、园林绿化、社会治安、计划生育、民政福利、居民拆迁安置、居民素质教育等等。这些任务单靠政府有关管理部门难以完成,必须改革政府包揽一切的城市管理模式,将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把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居民素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推进社区

建设。只有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才能不断强化居民群众的自我管理意识。只有让居民群众感受到社区这个基层自治组织的优越性,才能让他们在社区建设当中有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激发他们视社区如家的亲切感觉。只要每个社区都建设好了,城市建设就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可见,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对加快城市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对城市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基层政权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责权利不统一、职责任务不明确、管理范围过少、人员老化等问题,使基层组织开展工作越来越困难,严重制约了基层自治组织的活力。要真正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保证社区居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就必须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只有把社区建设成为一级地方群众自治组织,才能充分调动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热情,克服以前城市基层政权管理体制的弊端,让更多的人投入到社区这个大家庭的建设当中来。

社区在我国城市建设中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它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上,充分认识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与时俱进,勇于探索,不断开创社区建设的新生局面。要以创新为动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引入市场机制,培育社区民主自治机制,不断完善社区体制机制;以社区居委会日常管理为载体,理顺社区居委会与政府、物业管理公司和社区内其他组织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第一信号,突出重点,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形式,不断增强社区服务能力;以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重点,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整治、困难群体的生产和生活、就业和再就业以及社区安全等突出问题;以社区党建为核心,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对城市管理的领导。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主要对策 篇7

1 海城市林业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海城市商品经济发达, 具有大市场经济与大农业产业相结合的特点, 海城市要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 必须要求林业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全市现有林业用地总面积100 099.3 hm2, 占全市总面积的34%, 森林覆盖率为32.2%, 从事林业生产的人口约占总人口数的20%, 该种产业布局结构决定了林业发展的潜力。海城市位于丘陵与平原的交接处, 海城市的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该市经济发展的瓶颈;东部山区的水源林、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西部平原的风害、企业的大气污染和废水处理、森林资源的生物物种多样化等问题不彻底解决, 海城市的经济就不会有质的飞跃, 而这些问题都需要生态林业去调整, 因此林业担负着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特殊使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市场对森林和林副产品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海城市每年缺口12万m3的木材需从外地调入, 目前发展林业已成为山区人民致富的根本途径, 现在已有一大部分下岗职工和企业家纷纷投资办林业, 林业已经承担起了社会经济的一部分负担。海城市的九龙川自然保护区已成为省级保护区;白云山森林公园也是省级森林公园, 西四湿地保护区也已经过省级审定, 这些林业明珠的出现, 不仅保护了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生态环境, 而且为海城市人民提供了休息、旅游、娱乐、科研、教学的好地方, 同时也为海城市的招商引资提供了强大的吸引力。

2 海城市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林业不重视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这样简单地认为林业就是栽树、砍树, 就是生产木材, 这是只看到其经济利益, 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恰恰是林业的真正效益所在。森林每年的生态效益是其经济效益的3~6倍。对林业认识的偏差, 导致社会对林业的不重视, 从而使林业一直在低水平中徘徊发展。

2.2 林业结构不合理

海城市的林业用地中, 公益林面积为40 784 hm2, 商品林面积为59 315.3 hm2;在公益林面积中, 国家公益林面积为26 318.8 hm2, 地方公益林面积为14 465.2 hm2。公益林与商品林混合经营、商品林比例大导致公益林与商品林的比例失调、林龄结构、林木质量低、生产技术含量低、产业布局等问题, 都严重影响着林业的健康发展。

2.3 森林经营不善

从事林业经营者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思想观念滞后、缺乏迎接林业分类经营准备等缺点, 从而在全局上导致海城市林业发展无中远期规划, 而规划又很难落实, 在某一环节上表现为中幼林抚育力度不够、宜林地及天然林封育力度不够、森林资源合理监控力度不够、资源管理的市场化和法制化不够, 以及资金流向、执法很难到位等, 人为地制约了林业的发展[5]。

3 生态林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3.1 水源涵养林工程

以马风、接文、孤山、岔沟、析木等镇的残次蚕场、天然林为主体, 坚决搞好海城河、五道河和水库上游流域的封育问题, 减少水土流失, 着重解决海城河的水源保护问题。

3.2 农田防护林工程与绿色通道工程

农田防护林工程即以西部沿河平原为主, 着重解决西部平原的风害问题。绿色通道工程即以海城市境内的省级以上公路为主体, 着重解决国道沿途的景观和绿化问题。

3.3 五大河流两翼绿化工程与樟子松治理矿区污染工程

五大河流两翼绿化工程即以海城境内5条大河流两岸的可利用地为主体, 着重解决护岸和速生用材问题。樟子松治理矿区污染工程即以污染较重的矿区周边的林地、废耕地为主体, 着重解决植被恢复及废矿区垦复再利用问题。

3.4 封山育林工程

以大盘线、钟李线、海城河及各水库的第1层山脊可视范围内进行封山育林, 着重解决可视性差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问题。

3.5 立体开发工程

以东部山区和西部平原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为主体, 进行商品林的立体开发和集约经营, 着重解决以短养长、效益慢的问题。

3.6“无烟工业”工程

森林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 极具发展潜力, 以九龙川自然保护区、白云山森林公园和西四的湿地为主体, 发展旅游业, 着重解决海城市无生态考察、教学、科研、无人文景观、缺乏旅游娱乐场所问题。森林要严格按照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分类经营方式, 生态公益林布局结构要合理, 确保山区达到林业用地的30%~35%, 西部地区达到60%。

4 对策

4.1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林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主要林业、流域治理、农田水利建设之前, 应邀请多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进行全面的论证, 运用生态的观点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林业, 重点地区林业应成为一把手工程, 应加大对林业投入的力度, 稳定加强林业队伍建设[6,7]。

4.2 制定林业中、长远规划

调整产业布局, 对公益林、商品林的区划界定问题一定要到位, 落到实处, 登记签字, 立即定位, 明确责任, 不做表面文章。坡度在25°以上的耕地一定要退耕还林。

4.3 坚持科技兴林

必须以科技为先导, 特别是生态林业建设是一件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 因此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合理保护现有资源的基础上, 科学地规划, 选用合适的树种, 确定合理的结构, 严格按规程去进行经营[8,9]。

4.4 依法治林

主要是实行建设用地的林业初审政策, 防止乱采、乱挖、乱建, 特别是对于护岸林地, 水利、林业部门要联合进行严格管理。为了解决封山育林与林农的利益问题, 应该积极争取生态补偿资金, 对林农进行合理的补偿[10]。

5 资金概算与效益分析

经测算, 实施上述8项生态林业工程共需投入资金为1 800万元。资金来源应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镇 (区) 的专项资金、低息贷款。采用社会办林业的方式, 争取社会各方面投资林业。采用受益者自筹的方式, 允许以技术、以生产要素为投入, 采用多元方式及各种经营形式。充分利用国家制定的生态效益补偿这一有利的契机, 利用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发展海城市林业。森林为其生态群落提供的效益是隐形的, 是不能用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 其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3~6倍。海城市水源体系的建成, 每年可为海城市多提供水源800万m3, 相当于修建一座中型水库, 不但补充地下水, 而且提供稳定的地表径流。西部农田林网的建成, 可为西部农业稳定、健康发展形成可靠的绿色屏障。通过以上各工程的实施, 海城地区将形成较完善的生态环境体系。

参考文献

[1]洪涛, 刘发明.防护林区域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J].甘肃林业科技, 1997 (2) :59-61.

[2]李景文.森林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

[3]孙时轩.林学[M].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4]李志刚.彭阳县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1) :248.

[5]周文芳.安徽省林业生态现状及建设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4 (6) :1285-1287.

[6]唐晶晶, 李生红.宁夏林业生态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2) :235-236.

[7]梅付春.河南省林业生态建设模式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 (5) :4-6.

[8]徐有琪, 潘正良, 陈德传, 等.浅述开发利用生态能源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 (3) :17.

[9]李高阳.河南省林业生态效益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 :541-542.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主要对策 篇8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问题;对策

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企业运行至始至终都离开人、财、物及其信息资源的作用。而其中“人”是处于最关键元素。正如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所说“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就是人”。可见,一个企业在当今残酷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兴衰荣辱的最核心就在于“人”的发挥。由此,人的潜能的高效发挥、最大限度的挖掘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发挥作用的重要使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谁掌握了最优质的人才,谁就掌握着先机和主动权。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内涵分析

“以人为本”是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核心价值,企业要持续的发展,良性的运作,必须将人才的开发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而一旦偏离这一中心环节,任何企业想要获取成功都只能是举步维艰。因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人是一个有智慧的生命体,这是它与其他物决然不同的属性。我们必须高度把握、认真重视人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关心人、尊重人、开发人的潜能。把它认同为企业的稀缺资源,企业的活力源泉,企业取得成功和具有竞争力的关键。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相对落后的管理理念

在传统历史和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过分依赖,而对管理人才培养忽视,这就必然影响企业长期的发展。很多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采取科学、高效合理的管理理念指引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与运营,从而限制了人力资源的发挥,这种在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粗放式发展。在当代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仅仅是过分的去追求经济利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忽视是不可行的,狭隘的。其传统的人事管理已经与现在的市场发展背道而驰,不适应新的形势。

(二)不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

我们国家不乏人才,只是企业没有合理的利用。多种因素的影响,无论在国企,乃至我们的私营企业,在用人、人才选拔方面,都越来越凸显出民主科学的选拔机制的缺乏。多数企业在选拔人才的时候,都多多少少掺杂了人情关系,轻视了个人的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形成了一种天然的程式,领导提议发话,接着人事部门考察,最后一环节组做到做到组织任命,这样很难做到择录用优秀人才。

(三)不完善的企业激励措施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很大问题就是激励不足,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健康运营。由于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致使了员工的积极性受到挫败,创新能力得不到施展。同时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把对员工的激励只着眼于物质,认为物质激励是激励员工潜能发挥的最优选择,精神层面的激励如空中楼阁般虚幻。这种单一的激励手段容易造扭曲员工的价值观,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不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体系

在当前科学技术愈来愈发达的国际大背景下,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人必须要经得住考验,必须不断的汲取知识和新的先进的专业技能,才能在企业中留存下来。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没有一种忧患意识是可怕的,但是员工也并不能完全通过自身就能来增强竞争力,企业就面临建立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体系,对员工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和教育。通过提高员工的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来促使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短期的岗位技能培训也存在着诸多缺陷,不利于人力资源人才管理的长远规划。

三、有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分析

文中以上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要达到科学、有效,就必须有好的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一)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意识

企业的管理高层要树立人本理念,尊重员工、关心员工、认真倾听员工的心声、多采纳员工的合理意见,给员工带来企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同时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充当的角色要发生转变、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企业领导者要用系统、全局的眼光来看待人力资源问题,切实保障员工的切身利益。传统的注重眼前事务性的资源管理已经不合时宜,因为没有人才的支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企业就无从谈起健康的去发展。只有将人力资源转化人才资源,才能确保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二)建立科学的企业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我们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管理的环境,我们就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的用人机与选拔人才的制度。选拔人才要制度化,要有严格选拔人才制度,要照章办事,切记要避免人事选拔中的随心所欲,造成人才的错选、漏选,让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要加强追究用人失误的责任。企业在选拔人才是要实行民主化,不要任人唯亲,通过民主集中的方式,多数人选少数人,规避用人失误,从源头上有效的防止用人的不正之风。领导不凭个人的主观感受选拔人才,鼓励员工的自我举荐、自我展示,避免人力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把竞争机制引入到企业劳动人事工作中,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以其平等竞争为主要特点。

(三)创建完善的企业激励机制

企业的激励机制的建立主要是对那一部分努力的工作人员,为企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员工。奖惩机制的建立和绩效考评的制定,要对员工的需求进行全面的考虑。激励手段要多元化,要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想结合。物质激励要建立制度做保障,以制度保障激励落到实处。精神激励是较物质激励上较高层次的激励,其激励有深度,持续时间比较长,是一种长远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好的激励不仅吸纳人才还是留住人才,良好的激励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无限潜能,是企业充满活力,源源不断的繁荣。

(四)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体系

21世纪的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企业对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在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企业中生存。教育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手段,企业的中高层要提升其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学习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组织到国外实地考察。企业还要通过采取报销学费的方式鼓励员工到学校去学习,提高执业能力。员工的教育培训要注重长期技能培训与长期素质培训相结合。只有员工的素质整体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会提高,最终达到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和企业可持续发展下去的事态。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形成,市场经济竞争愈演愈烈。企业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最终争夺的焦点由原来的资源转向人才。一流的人才才能造就一流的企业,我们必须科学合理利用人才这一“第一优势”资源。当今的企业务必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合理的用人、人才选拔机制,高效的激励机制,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体系科学化。这样的企业方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萧鸣政主编.人力资源管理[M]中共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啸尘.新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3]王丕军.试论企业人本管理理念的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7

[4]陈德权.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J]财经与管理,2012

[5]张永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观点

上一篇:大一自我评价200字范文下一篇:时光的行程经典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