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味道作文550字(共10篇)
我找到了小伙伴和他们一起在街道上玩游戏,一会玩跳绳,一会玩跳高。玩得可高兴了。中午了,奶奶让爸爸去放鞭炮。奶奶让我们来端饺子,我和妹妹急忙拿上一大摞碗去上厨房里。迎着鞭炮的响声,看着煮熟的圆鼓鼓的饺子。我的心里有一种从来没有的喜悦感。
我们一家人坐在桌子前,品尝着美味的饺子,此时,每个人的心里肯定有说不出的滋味。吃完了饺子,各家的人忙活完了自己的事,就出去串门,等到了三点,妈妈和婶婶还有奶奶必须回家,包晚上吃的饺子。天快黑了,就听见耳边偶尔回想起鞭炮声,这正是我们的暗号,就证明该拿着鞭炮去集合了。
果然,小伙伴们都集合在那个地方。我们放完了,紧接着马上找一个地方,坐在那里看烟花。天上的烟花五颜六色,美丽极了!等到烟花放完了,我们就即将放许愿灯。我们许了愿,等到空气饱满时,我说:“放!”许愿灯带着我们的愿望一起飞上了天。等到它们飞得和星星一样大的时候,我们才想起该回家去吃饭了。
回到家,看见家里饭桌摆满了12道菜,我的口水直流。我马上坐下来,拿上筷子,开始大口的吃,没几分钟两盘菜就被我扫光了,吃完饭,大人们都出去拜年了,我就从家里看起春晚来了,节目很精彩,什么都有,很多明星都给观众拜年,希望万事如意!和和美美!
我看完了,走出门,去街道上。总觉得心里有一种遮掩不到的喜悦感。
大街小巷都挂满着喜庆的红灯笼,就连空气都弥漫着热闹的年味气息。
年的味道――喜庆,有趣。在除夕的早上我们会穿得漂漂亮亮,红红火火,代表着辞旧迎新。早晨奶奶坐在窗户边上,手拿把剪刀正剪着窗花,娴熟地把红纸那边剪一下,这边剪一下,没几下子就剪成了个可爱的狗模样,我十分好奇又敬佩的问:“奶奶,你怎么这么厉害呀?你怎么剪的?”奶奶笑眯眯的说:“你是不是想学呀?”我重重的点了点头:“嗯”奶奶便起找来一把剪刀小心翼翼的递给我,奶奶说:“我就先教你个简单的花吧,先左手拿着红纸,右手拿着剪刀,再把红纸对折,剪出个大波浪,在中间再剪个小圆圈,在在小圆圈周围剪个小型的波浪…”。奶奶一步步教我,我就一步步学,我打开自己剪的窗花,外围是一圈大波浪线,中间有好几朵美丽的花,我脸上洋溢着笑容开心地望向奶奶说:“我们去贴窗花吧!”于是我们拿着窗花在上面沾了沾胶水,愉快地把它贴在窗户上。接着我看到沙发上有对联就又嚷嚷着让奶奶陪我一起贴春联,可是门太高了,奶奶说:“我来贴吧,贴春联可是有讲究的哦,贴错了,就不好啦”我顺从奶奶的话,在下面给她拿春联,奶奶说:““福”字得倒着贴这样就会福到,横幅要贴在门上方,面对大门的右手边贴上脸,且首字拼音是三、四声,左手边的下联得是一、二声,你知道了吗?”我望着喜庆的窗花和对联乖巧的点点头,这个年过得有趣又喜庆。
年的味道――美满。过年最重要的就是吃年夜饭,我和小伙伴们都迫不及待地等着吃年夜饭。看着一道道鲜美可口的佳肴端上饭桌,我看着直咽口水,我和小伙伴们快速地夹着可口的菜肴,一边吃着说好好吃,大人们看了欢笑着说:“都是一群小吃货”在吃年夜饭时,大人们欢天喜地地谈着趣事,小朋友们边吃着饭菜边嬉笑,整个家里溢满着过年时刻的热闹,开心氛围。
年的味道――快乐。吃完年夜饭,我与小伙伴们手里拿着仙女棒一根根点燃,它立马就发出绚丽的烟火,我们挥舞着让它愈加美丽,让人觉得十分美好的时刻,我们开心的放完仙女棒又拿着冲天炮举得高高的,任凭它一啪一啪冲向夜空,给黑暗的夜空增添璀璨夺目的光芒,听着响声都令人兴奋。
在大年初一,我跟着全家人来到小奶奶家拜年。一起进屋子顿时一股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这情不自禁地咽了咽口水。走时厨房只见了小爷爷一手拿着锅炉子,一手拿着锅铲将青菜左翻翻,右炒炒,一会扭扭腰,一会又哼起了小曲儿,似乎心情格外明朗。再瞧瞧我的表哥正搬了个椅子,眼睛直愣愣盯着八宝饭,不时地吞了吞口水,真是“全神贯注”呀!就在这时,小奶奶走了过来,塞给我一个小面包说:“尝尝,这可是我独家发明的!”我歪了歪头,有些疑惑不解,心想:不就是个小面包吗,有什么特别的呢?我端详了半天,将信将疑地咬了一口。突然,一股黄油的味道如泉水般涌入我的心间,慢慢升腾到舌头上,整个口腔感觉滑丝丝的,只有奶香味在飘散着。这时,又有一种奇特的烤肉味“闯”了进来。那是一种参夹着火与炭的味道,紧而不老,油而不腻。
这与黄油的味道完美结合,一下子带动了我的味觉,使人谗言欲滴。突然,我又咬到一种脆脆的东西,它有些湿淋淋的,散发出一股别致的清香。我仿佛看到了清凉的海水拍打了我的脚丫;好像听到了那微风拂过时的“呼呼”声;又似乎感觉到那生机勃勃的森林中的一丝凉爽。这可给刚刚那种热情似火的味道平添了几份清新。我细细地品尝,慢慢地回味,愣是半天才缓过神来。我忍不住问道:“怎么那么好吃呀!您是怎么做到的?”小奶奶被我夸得满脸笑容,甚至还是显得有些害羞。她谦虚地说道:“没什么,我只把培根煎了一下,再把生菜和黄油片儿夹了进去而已。”我听完,内心不禁深深慨叹:虽然制做的材料很简单,但这是小奶奶用心做出来的。这个小小的面包灌注了她对我们大家那份浓浓的爱。用爱做出来的食物,不管是山珍海味,还是粗茶淡饭,都是美味的。
除夕・爆竹
除夕之夜,万家灯火,我与家人们围坐一桌,享用着年夜饭。饺子龙虾羊肉汤,鲈鱼凤爪红烧肉。你为我盛一碗汤,我给你夹一块肉,亲情在一来一往中愈来愈浓。爷爷举杯高呼“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我们纷纷起身回应。杯与杯相互碰撞,发出的脆响与我们的祝词交织,谱写成一首幸福洋溢的歌。
吃完年夜饭,我们一家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八点的钟声响起,电视里传出熟悉的拜年声。忽然,窗外“轰隆”一声,只见对面的楼房霎时间被照耀的透亮。我赶忙跑去阳台上――一束又一束烟花冲上云霄,随即绽放,美如飞花,璨若繁星。望着窗外绚烂的烟花,我不禁想起唐代诗人王安石的一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在广州时,也会见到烟花,但是那都是定点定时燃放。这回在老家,我可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爆竹的热情和火力。摸不出规律,一个不留神就在窗外炸响,用色彩划破夜空。极热闹的时候,那火爆场面看着就像电影大片中火光冲天的战场。凌晨12点,夜里两三点,四五点,都还不愿停歇……
探亲・访友
老家的年,用一个词概括,就是“热闹”。
大年初二的清晨,亲戚们一拨拨来到。刚进门,大大小小的红包便被“塞”到我手里。大家都说着一口浓重的乡音,我虽听不懂太多,却能感受到那种过年的兴奋与热闹。
外公外婆和他们的兄弟姐妹一起打牌说笑,妈妈与她的表姐妹在卧房叙旧,老爸陪我的叔舅们去市中心逛逛。其中有个三四岁的小妹妹对我格外亲昵,虽然我们素昧平生,可她第一眼见到我,就大声叫我“姐姐”,一把拉住我的手扯着我各个角落去看看。看见了我卧室中的双层床,她忽地两眼放光,急匆匆迈开碎步,好像再晚一点儿,床就会飞了似的。她踩上梯子毫不犹豫就往上爬,我怕她摔,小心地在后面扶着。她却满腔自豪地说:“我自己来!”
她又拉着我来到书房,一旁的电脑吸引了她的目光。她三下五除二爬上电脑椅,对着电脑一顿乱敲,又痴痴地凝视着毫无反应的电脑主页。看着看着,她“咯咯”笑起来,指着电脑封面我的头像说:“这是我,就是我!”
临别之际,她依依不舍地抱着我说:“姐姐,你明天要给我带礼物哟!”
平常因为距离关系与我走动不多的亲戚,今年从初二到初五我几乎都见了个遍。这可是我记忆中最热闹的一次过年。
雨淅淅沥沥,露上的清香伴着泥土特有的腥意,在这个未完全现代化的县城中弥漫着。后山的尘土凝于雨粒之中,熙熙攘攘的,走一步陷一步,鞋边凝结着棕泥,湿漉漉的。青叶竹成群地立在山坡上,幽幽的凉意与前庭的热烈格外不一。由熟门熟路的妈妈拨开前路的杂树杂花,做领头羊,我们抬起泞在土里的脚,登步上行。
山坡上,前人开辟出了一道小径,很是滑脚。路两旁的野菜映入我们眼前,于杂树花草中显出一番别致的意味。我手中抄着一把弯刀,是用于割草的。我弯下腰,手中挥过去一抹银光,折耳根纤柔的根茎折断了,如鱼搁浅,横落在泥土之上。抬头一看,前方一行同路的人早已不见踪影。
“居然扔下我走了!”愈往上走,小径的步履浅了,两旁出现不知名的植物,各色各样,竟生眼极了。我蹲下来,放下背蒌。“嗯!不错,就在这儿吧!”折耳根向来顽强,在90度的崖壁上也能片地生长,这儿也不例外。它就似疯了般遍布山林,在有些连人力也无法到达的地方,它也生长着。看好一片,连根拔起,泥泞在它纤细如发丝的根上,湿润的,一株又一株。红茎和白茎,渐渐堆满了竹蒌。白的透出药味,红的弥着清香,这,就是家乡年的味道。
我背着满筐的折耳根回到老房子,妈妈正在厨房中忙活着,搁下折耳根,清水中浸泡。这草根虽其貌不扬,但用处到挺多,煲汤、凉拌、泡水、做药,任一吃法都会弥漫着清香,空中满溢。
夜幕低垂,姥姥和妈妈正在包饺子,我突然灵光一现,对妈妈说:“妈妈,今天能不能包个糖心饺子?”因为每年都只包硬币,但是我却从没有吃到过。妈妈说:“当然可以啊!”我想:“怎么才能吃到糖心饺子呢?”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饺子上用指甲做了一个爱心的标志。饺子终于煮好了,我一眼就看到了那个特殊的饺子,我如愿以偿的吃到了糖心饺子,开心极了!据说吃到糖心饺子,这一年的生活就会甜甜蜜蜜。
吃完饭后,我们一家人到楼下放烟花,爸爸用火机点燃烟花的引线,那绽放的烟花如仙女撒花般绚烂,时而像飞舞的彩蝶;时而像含苞欲放花朵。红的象征着喜庆、蓝的象征着智慧、绿的象征着生机、黄的象征着温暖、紫的象征着浪漫……五颜六色,叫人陶醉,使人迷恋。我和弟弟看到这美丽的景色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哇,烟花太美了!
放完烟花回到家,我们一家人坐在沙发上观看春晚,随着一个个精彩节目的结束,我渐渐地有了困意,倒在沙发上进入了梦乡。
到了三十的时候,一家人早早地便忙活了起来,因为今天晚上的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许多或住在外地,或因工作而不得经常回老家的人们都会陆续赶来吃一餐家人精心准备的丰盛年夜饭。在饭桌上谈生意、谈感情,似乎已经是中国人一贯的习俗,在饭桌上亲切地问问大舅的工作如何?小姑的购房计划是否成功实现?爷爷的象棋技术是否又长进几分……我们在饭桌上说尽去年的不顺心,不如意,不将去年的龃龉带到新的一年,这也正是新年新气象。年夜饭吃完了,简单收拾下,便是历年没有缺席的春晚了。我们会与亲人一同围坐在当时算得上高端的后面很大的电视机,一起观看春晚,时不时拿起一旁的年货,与旁边的亲人谈笑、叙旧,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场景或许就是一种年味吧。
年三十过后,便是新的一年。新年伊始,自然要为各位亲戚好友送上祝福,祝愿他们新的一年能够实现自己的展望。看着家里热热闹闹的场景,似乎为家中更添一份喜庆。孩子们会收到来自大人的红包祝福,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而孩子们也会道上一句大吉大利,恭喜发财。
过年自然少不了鞭炮来驱赶秽祟,大人们会以一个长串鞭炮来开启放鞭炮的序幕,孩子们在这时一般不会在附近,当大鞭炮放完之后,就是小孩子的娱乐时间了,孩子们兴奋不已地拿出自己买的小鞭炮,在一片空地上便放了起来。一旁歇息的花猫也被突如其来的炮声扰了睡眠,抬起头看着绚烂的烟花,尾巴一摇一摆,似乎也被烟花吸引。
我刚一到家门口就被我表弟拽进了“拜年大队。“叔叔走在最前面探路,孩子群走在后面孩子群中最大的有16岁,最小的也才3、4岁。我们浩浩荡荡地走在柏油马路上。乡间到处洋溢着过年的气氛,处处张灯结彩,爆竹声此起彼伏、惊天动地,正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如屠苏,”就连稻草人也穿上了小红袄。
终于找到了一户人家,房主是以为年过沧桑的老婆婆,她坐在门口的一张椅子上静候我们来拜年。我们齐走上前,叔叔手一挥,“祝愿婆婆吉祥如意,寿比南山!”我们齐声喊道。婆婆边说:“好,好,好!”边用她那枯瘦的手抚摸我们中一个孩子的头。婆婆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红包。她告诉我们,她的老伴死了,她的儿子常年在外地工作回不来,今天有人给她来拜年,她真是高兴。
告别了婆婆,我们顺着田园小路,走过了一座小木桥来到了我们的阿姨家。阿姨看见我们来了,便抢先拜年:“小朋友们新年快乐。”我们也齐声喊起来:“祝阿姨新春快乐,万事如意,旺旺旺!”阿姨给我们每人发了一盒巧克力。
翻过一座山,我们来到了一座小镇上,迎面而来的是一条百米长的舞龙大队,龙好似在空中腾飞,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在镇上,接着挨家挨户的拜年。
年的味道是热闹的。
耀眼的中国红,热烈而喜庆,在红色的映衬下清冷的冬季,也被注入了阵阵暖意。
大红灯笼被高高挂起,红彤彤的对联被用心贴起,街边的树木被装饰一新,挂上了各式各样的小彩灯,在夜晚散发出喜庆的光芒,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热闹极了。
大街上,人陡然间增加了好几倍,好像一夜之间全都出来了。商场里,摩肩接踵,人们都在精心挑选着自己喜爱的服装,手里拎满了大大小小的购物袋。
市场上,叫卖声此起彼伏,品种繁多的食物令人目不暇接,瞧!挂着冰碴儿的带鱼,新鲜的肉,水灵灵的蔬菜,鲜嫩欲滴的水果,喷香诱人的干果………真是热闹非凡!
年的味道是香喷喷的。
空气中氤氲着浓香的味道。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桌前,谈笑闲聊,脸上都是幸福的笑容。一道道精心制作的佳肴被端上桌来,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色泽鲜亮。热气腾腾的火锅,食材丰富多样;味道鲜美的红烧鱼,象征着"年年有余";炸得金黄透亮的`炸鸡,让人馋涎欲滴;还有过年必不可少的饺子,尝一口,美味在唇齿间荡漾开来,久久不能散去。灯光下,高脚杯里的葡萄酒晶莹剔透,盛满了美好的祝愿。一桌子的美食,香,真香!
年的味道是团圆的。
平时工作在外的亲人们都回来了,年夜饭后,一家子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等待着春晚的开始,一边互相诉说着过去一年工作和生活的喜怒哀乐,其乐融融。春晚开始了,节目精彩纷呈,歌曲、舞蹈、小品……一场视听盛宴。这一晚,亲情被无限放大,流淌在每个人心中。
这时,夜空中升起一个笑脸,紧接着又是一个,天空变成了画板,任烟花在空中绚烂着。真是"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宝炬银花喧夜半,六界歌管乐升平。"晋西北小城被渲染成了一座不夜城!
越接近春节,年味越浓。腊月二十七晚上,爷爷带我去夫子庙看秦淮灯会。我发现路上的行人比往常少了许多,可是一进夫子庙,竟然是另一番景象,只见文德桥上挤满了人,水泄不通。
每逢过年才开展的秦淮灯会,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成为我的家乡南京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素有“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
我依着栏杆举起手机,“一静一动”尽收眼底。放眼望去:桥是静的,人是动的,走来走去;水是静的,船是动的,荡来荡去;壁画是静的,树灯是动的,闪来闪去;建筑是静的,射灯是动的,扫来扫去……
除了和往年一样,夫子庙里挂着手工艺人扎的各式各样的灯,大小不一的兔子灯、颜色鲜艳的荷花灯、憨态可掬的小鸡灯……今年灯会的最大亮点是将秦淮灯彩和高科技相结合,比往常更加好看。听说,在亮灯仪式当天,将有一盏栩栩如生的大荷花灯升上天空。大型荷花灯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贺双生制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模队师生耗费了大半个月的心血设计灯的升空的电动装置。传统和科技的结合真是令人期待啊!
到了夫子庙的景区步行街,观灯的人流人头攒动,人挨着人,顺势往前移动着。小朋友乐滋滋地提着胖猪灯,年轻情侣互相挽着手,老年夫妇对花灯指指点点,脸上都堆满了节日的喜庆。
南京有句老话:“过年不观灯,等于没过年。”每年元宵节,到夫子庙观灯的游客摩肩擦踵,最多达到70万人次,占南京城区人口的六分之一。观灯便成为家乡南京年味最浓的活动。
【年的味道作文550字】推荐阅读:
年的味道作文750字12-07
年的味道高一作文700字05-28
年的味道小学作文700字10-16
关于年的味道生活故事随笔09-16
味道(1000字)作文12-20
味道作文872字01-25
味道小学作文400字06-15
以味道为作文600字06-14
寒冬的味道作文450字06-30
最美的味道作文600字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