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AABC类词语(精选7篇)
面面向觎、款款清歌、窃窃偶语、孜孜不息、历历不爽、
龈龈计较、苦苦哀求、哓哓不休、步步进逼、仆仆道途、
心心相通、悒悒不乐、谦谦下士、婉婉有仪、眷眷之心、
耿耿在心、孳孳不息、强强联手、滚滚春潮、踽踽而去、
欣欣向榮、团团围住、款款之愚、拳拳之情、蒸蒸曰上、
滔滔江水、汲汲以求、恋恋红尘、喋喋私语、惓惓之忱
aabc式的词语2:
袋袋平安、硁硁之见、邛邛岠虚、源源而来、孜孜求学、
啧啧称赞、寂寂流年、铮铮作响、浑浑无涯、闷闷不悦、
徐徐道来、沙沙作响、念念勿忘、寂寂无闻、喁喁私语、
班班可考、鳃鳃过虑、灼灼其华、生生不断、泛泛而谈、
赫赫之功、急急如令、鞅鞅不乐、默默守护、源源不竭、
盈盈一握、寥寥数语、楚楚有致、落落晨星、熊熊燃烧
aabc式的词语3:
絮絮低语、微微颔首、夭夭如也、如如不动、蹙蹙靡骋、
夜夜春宵、夜夜笙歌、怅怅不乐、戋戋之数、六六大顺、
孜孜无倦、步步高昂、刀刀见血、节节胜利、纷纷议论、
芊芊玉手、谆谆不倦、扬扬自得、炎炎欲焚、徐徐渐进、
眷眷不忘、往往如此、戚戚具尔、念念不释、萧萧落木、
朗朗上口、步步深入、遥遥相望、铮铮有声、粼粼波光
aabc式的词语4:
悬悬在念、贤贤易色、汩汩流淌、步步紧逼、拳拳在念、
渺渺回荡、小小一隅、娓娓不怠、亭亭植立、茕茕无依、
九九连环、喏喏连声、蛩蛩距虚、面面周到、昭昭之明、
泛泛之人、徐徐图之、芒芒苦海、姗姗而去、蹇蹇匪躬、
草草不恭、行行蛇蚓、踽踽而行、草草收兵、呦呦鹿鸣、
节节败退、依依送别、栗栗危惧、格格不纳、猩猩毛笔
aabc式的词语5:
芊芊细草、婷婷玉立、殷殷鲜血、峣峣易缺、茕茕而立、
款款而谈、衮衮诸公、珊珊可爱、节节攀升、纤纤玉腿、
踏踏玛儿、九九歸一、卒卒鲜暇、绵绵不息、粥粥无能、
轩轩甚得、铮铮硬汉、纷纷不一、翩翩少年、目目相觑、
赫赫有声、啧啧称奇、步步红莲、谡谡长松、绵绵细雨、
一、法规类公文的语言特点
法规类公文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从国家机关到普通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需要用它来规定有关人员应该遵守的事项、职责等从而保证公务活动、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健康有序地进行。
法规类公文需要对所要陈述对象的定义、范围、职责、权限、标准、时限等都做出明确具体的规范。因此它在语言方面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除了要符合原则性、合理性、约束性、精确性、稳定性、条理性和时效性外, 对措辞方面要求准确无误、周密完善, 尽量避免含糊不清、歧义或前后矛盾等。可以说准确性是公文语言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但是准确性并不是仅仅依靠精确词语就能够实现, 一味地运用精确词语不仅达不到准确的效果, 反而会使语言显得啰嗦。这就需要合理的运用模糊词语。
模糊词语的大量运用是法规性公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所谓的模糊词语是指那些没有固定外延界限的或者那些外延界限不确切的词语。在法规性公文中, 模糊词语的运用并没有使其语义变得模糊不清, 反而加强了语言的精确度, 使执行者能准确理解其内容, 从而有效地保障法规性文件的顺利贯彻执行。
二、法规类公文中模糊词语的分类
法规类公文中所表述的概念一般要求是精确的, 但在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由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 其间往往很难划出一个明确的界限, 这就需要用模糊词语来进行表述。通过对2007~2010年山东政报中法规类公文中出现的模糊词语进行统计的数据显示, 在法规类公文中经常用到的词义模糊而又具有特定规范性的模糊词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三、法规类公文中模糊词语的作用
(一) 使法规类公文的语言更加精确。
与准确词语相比, 模糊词语表意的外延界限不确切, 因此在表达意义时有更强的灵活性和概括性。但是这些模糊词语的运用, 有效地简化了繁琐冗赘的语言, 既减少了撰写人的工作量又使公文的语言更加准确简洁。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三章第四十七条中规定:“在紧急抗旱期,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根据抗旱工作的需要, 有权在其管辖范围内征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这其中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中的“有关”就是一个模糊词语。它的运用有效减少了繁琐的列举, 使本条规定的内容更加简练。此处如果换作准确词语来进行表述, 就必然要将所涉及到的所有的相关地方的人民政府一一进行列举。一个规定中, 这样的地方会很多, 如果都用准确词语进行表述, 不但会增大撰写人的工作量, 而且会使整篇公文的篇幅过大, 最主要的是会有很多啰嗦冗赘的语言, 稍有疏忽便会造成内容上的遗漏。
(二) 使法规类公文的中不宜具体说明的内容表达更加委婉。
公文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外交文书, 往往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利益或者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遣词造句上必须非常慎重。有一些不宜具体说明或者比较敏感的内容, 如果使用确切的词语来进行表述, 可能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国际关系。例如:1972年2月28日的《中美联合公报》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在台湾海峡两边”以台湾海峡为临界点, 用“两边”这个模糊词语进行修饰, 精妙的表达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同时将中国内地与台湾的关系模糊化, 在当时的国际情形下, 既表达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又委婉地回避了敏感话题。
(三) 使法规类公文的贯彻落实更加机动灵活。
可行性强是法规类制订的重要准则之一。所以法规类公文的语言要在通俗易懂的前提下可行, 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有些法规类公文在贯彻落实时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即使是同一份法规类文件, 在不同的地域、时间, 面对不同的社会群体, 贯彻落实上也会有所不同。条件好一点的地区对有些法规政策的反映要灵敏一些, 因此贯彻落实起来也就比较简单, 需要的时间自然也就比较短, 而那些条件差一点的地区就可能要晚一些。因此这就要求法规类公文在制订时要注意讲究语言的灵活性, 不能过于绝对化, 要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如果只是单纯地运用准确词语实现起来会很困难, 模糊词语的恰当运用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第四章第二十七条中:“被没收的侵犯知识产权货物可以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 海关应当转交给有关公益机构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知识产权权利人有收购意愿的, 海关可以有偿转让给知识产权权利人。被没收的侵犯知识产权货物无法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且知识产权权利人无收购意愿的, 海关可以在消除侵权特征后依法拍卖, 但对进口假冒商标货物, 除特殊情况外, 不能仅清除货物上的商标标识即允许其进入商业渠道;侵权特征无法消除的, 海关应当予以销毁。”。这个条例中的“有偿”、“特殊情况”等模糊词语的限定, 使相关部门在贯彻执行时既有法可依, 又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在恰当的地方准确合理的使用模糊词语, 就会使行文留有余地, 不至于太死板。
关键词:人体隐喻 投射 认知模式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人类基于身体经验的认知结果,其创造和使用与人体和人体现象密切相关。“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人类认知发展过程中较为低级的认知形式,也是最基本的认知方式。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语言的人类概念系统的有许多基本概念都是隐喻性的,语言中多数词语的产生也是在隐喻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构词方式形成的。有些已经固化看不到当初隐喻的影子,但是也有很多词语可以找到它们同原始隐喻之间的推延关系。本文将从隐喻的角度考察“包”字在汉语史上的语义演变及隐喻性新词的产生。
关于什么是隐喻,束定芳在《隐喻学研究》中提到:“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一种语用现象,隐喻是两个不同语义领域的互动”。赵艳芳在《认知语言学概论》中认为:“隐喻是指利用一种概念去表达另一种概念,基础在于两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因此可以说,隐喻是人们利用已知事物认识未知事物的一种方式,利用具体概念表达抽象概念的一种手段。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人类的远祖是从空间概念和自身认识客观世界的,因此语言中的许多词语是通过人体隐喻得到的,隐喻是表达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之间的桥梁。本文通过对“包”类词语的语义发展来阐释隐喻机制在语义衍生中的作用。
二、语义的动态衍生
《说文解字》中“包”字状如孕妇的腹部突起,许慎的解释是“象人裹妊,巳在中,象子未成形也”。如果把《说文解字》中的解释看作是“包”的原始意义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个原始意义看作一个认知图式,可用下图表示:
其中外层的圆形表示母体,里面的X表示子体,这个认知图式包含两个实体,即母体和子体,他们是显性的,实际上它还包括一个隐性的意义,也是母体和子体的空间关系意义,即子在母腹中。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包”的认知图式涉及的是人体,因此和它有关的隐喻可以看作是一个人体隐喻。根据许慎对“包”的解释,我们推测“包”的原义可能和“包孕、包育”之类的解释有关,但没有找到这个意义的最早例句。就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例子,“包”属于动词用法,如《诗经》有“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此处的“包”为“包裹”义,因此,我们先从动态角度考察“包”的语义发展和构词方式。上面的原始图式,从观众的角度看,如果把视线聚焦在整个图式的过程上,即子体进入母体的过程,这个过程从母体对子体的关系来看就是动作的执行过程,即包裹,使进入的过程。如下图:
《礼记》有“倒載干戈,包之以虎皮;將帥之士,使為諸侯;名之曰建櫜”,也是此类用法,强调的是动作行为。注有,包,裹也。包裹属于同义语素并列式构成的动词。脱离开人体域的范围,投射到人类其它活动内容中,把类似的用薄物覆盖某事物使之不外露的过程也叫作包,表示具体动作。这种投射的基础在于整个过程的相似性。这种用法非常普遍。如:
(1)当下朱真把些衣服与女孩儿着了,收拾了金银珠翠物事衣服包了,把灯吹灭,倾那油入那油罐儿里,收了行头,揭起斗笠,送那女子上来。(《醒世恒言》)
从母体和子体的关系来看,母体对子体是一种容纳、含有的状态,母体以它宽容的态度包容了子体,给子体以一定的空间,这种关系突显在观众视线前,就是“包容、包纳、包含”的意义。把这种实体之间的关系投射到抽象的领域,把子体换成其它抽象物,如不如意的事件、不好的情况,这时主体的态度——“宽容”则进一步抽象化。例如,有一个词“包荒”,《汉语大词典》的释义是:“包含荒秽,谓度量宽大。”对荒秽都能容忍,自然是度量宽大了,可见包荒一词的语义发展也是遵循从具體到抽象的原则。在一系列语义的发展中,整体事件的相似性使人们不断产生联想,从而不断地从原域投射到目标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词语网络。
从母体和子体的关系出发,在图式中,子体进入母体内,这时母体就在总体上对它形成囊括之势,子体完全进入母体内,这时母体对子体的关系就是一种覆盖、囊括、拥有的关系,体现的就是“包括、包囊”之义。把这种对人体经验的了解分别向不同的认知域投射,凡是在一定范围内的“覆盖、圈入,使不遗漏”,都称为“包”。这种意义的产生来自于观察者对母体整体范围的认识和实物之间里外空间关系的映射,即形成了隐喻的抽象概念,从而应用在不同的领域。例如:
(2)陈侯以甲戌之日出,己丑之日得,不知死之日,故举二日以包也。(《春秋谷梁传》)
(3)安贫乐贱与世无营,沉精重渊抗志高置,包括无外析综无形,其已久矣。(《蔡中郎集》卷三)
(4)其任爱温柔足以孕育群生,广大宽裕左翼包覆无方。(《蔡中郎集》卷五)
这种意义也属于对包容关系的自然推理,子体包容在母体内,母体对子体的空间关系自然是包括在内的。把母体看作一个封闭的空间,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母体对子体的包括是整体的、全部的包括,包括即全部拥有。在这个意义上进一步发展,如果本来是没有拥有的事物通过各种手段拥有了它,使它进入自己的辖域,这个过程也叫作“包”,不过这个“包”是“包取”的意思。李斯《谏逐客书》有“包九夷,制鄢郢”的句子。唐柳宗元《剑门铭》有“北包剑门”的语句,都是这个意思。如下图所示:
子体在母体内,因此对于观察者来说,母体影响了观察者的视角,子体对观察者来说就是隐藏的,不外露的。子体包藏在母体内,母体包藏了子体,所以,“包”又引申出“包藏”的意思。
这个意义主要是由于视角的阻碍引出的。母体包藏子体就是对子体的庇护,使它不受外界的伤害,因此又引申出“包庇”义。如下图:
(5)刘表自以为宗师,包藏祸心。(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6)豺狼野心,潜包祸谋。(《后汉书·袁绍传》)
子体在母体内,母体限制了子体的活动,对子体有约束力,因此,母体对子体是管束的关系,所以母体包管了子体,母体承担子体一切运动的后果。从管制、约束、承担、责任的角度考虑,又衍生出了“包管、包揽”等词语,把“包”的对象投射到其它领域,如费用“财物、人员、方式”,则出现了“包货、包妓、包宿”等词语。从责任的角度出发又产生出“保证”义。例如:
(7)烂倾新酿酒,包载下江船。(梅尧臣《村豪》)
(8)他觉来,我自支持他,包你没事。(《杀狗劝夫》)
(9)我一发把媚药方儿传授与你,包你一世受用不尽!(《醒世恒言》)
以上是从动态的、运动的、关系的角度考虑母体和子体所产生的词语。
三、静态角度的语义衍生
从静态的角度观察“包”的原始图式,突显的是母体向外鼓起的形状,因此形状和此类似的事物都可称作包。如山包,人体上的鼓出物也称为“包”,一些植物的果实由于形状成圆形突起,因此也把果实称为“包”。把包容物的详细特征具体描述出来和“包”组成新的偏正结构的词语,以这种方式又产生了很多新词,例如:
(10)自高化至者,惟米包、瓦器、牛畜之类。(《宋史·食货志》)
(11)其水土之所生,补气之所感,白金、水银、丹砂、钟乳、橘柚之包、竹箭之关千寻之名材,不能独当也。(韩愈《送廖道士序》)
(12)高第一脚的露水,衣服被花枝挂破了好几个口子,头上一个包。(《春潮急》)
(13)贾昌并无吝色,身边取出银包,兑足了入十两纹银,交付牙婆,又谢他五两银子,即时领取二人回家。(《醒世恒言》)
(14)老者取兜肚打开看时,中间一个大布包,包中又有三四层纸,裹着光光两锭雪花样的大银,每锭有十两重。(《醒世恒言》)
这是由外部形状的相似性引起的投射,从实物的各种特征出发可以形成状中式的名词,如色彩、内容物,表示这个意义的“包”到了近代汉语里,一般在后面加一个“儿”表示名词性。例如:
(15)便同浑家王氏,收拾随身衣服,打叠个包儿,交与老王背了,分付二姐:“看守家中,今日晚了,不能转回,明晚顺索来家。”(《醒世恒言》)
(16)鸳鸯便又向怀里掏出一个白绢包儿,将包儿里的珠子都倒在盘子里散着,把那颗母珠搁在中间,将盘置于桌上。(《红楼梦》)
(17)才将那小包儿搁在桌上,同惜春坐下。(《红楼梦》)
如果观察者把子体和母体看作一个整体的可以独立的量,那么这个时候“包”就成为了量词。由于现实世界中投射到其它认知域的实物都具有离散性,可以作为一个一个的整体去计量,因此,不考虑它的内容物的性质、内容、大小,只要是具备形状鼓起、内部有非同质的事物、整体封闭这种特点的实物即可称为“一包”,例如:
(18)麻阳主薄顾渊白致书问讯,且以辰砂一包见寄。(《南村辍耕录》卷七)
(19)雪雁走去将一包小毛衣服抱来,打开毡包,给黛玉自拣。(《红楼梦》)
(20)恰好金老儿从乡间归来,一个人背着一大包草头跟着,劈面遇见。(《醒世恒言》)
(21)汪大尹晓得他怕羞不肯实说,喝令左右搜检身边,各有种子丸一包。(《醒世恒言》)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了解到:“包”类词语的衍生过程,既是人体隐喻向其它认知域投射的结果,同时也是空间隐喻的结果。由于“包”的原始图式表达了丰富的含义,它所包括的母体、子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容器图式。“包”类词语语义的一步步衍生也随着聚焦点的不同而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可以说,“包”类词语的语义衍生是人体隐喻和容器隐喻双重作用的结果。“包”的语义衍生以最原始的人体认知图式为基础,投射到不同的认知域,如果这种投射是以关系、过程为核心的则为动词,如果是以静态的形状为焦点投射的则为名词,在考虑形状、封闭性特点的基础上把它的离散性作为焦点的就是量词,无论是什么样的词性,无论经过怎样的发展,都是它的原始图式经过直接或间接投射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3]王彩丽.通过名词性人体隐喻透析人的认知过程[J].山东外语教学,2002,(4).
1、戚戚具尔,谦谦君子,切切私语,窃窃私议
2、欣欣向荣,息息相通,心心相印,奄奄一息
3、久久不忘,格格不入,呱呱堕地,九九归一
4、喃喃细语,念念有词,袅袅余音,喃喃自语
5、区区之众,拳拳之枕,穰穰满家,人人自危
6、,星星之火,遥遥无期,依依不舍,头头是道
7、脉脉含情,面面皆到,茫茫苦海,蔓蔓日茂
8、生生不息,生生不已,施施而行,道道俱全
9、空空如也,摇摇欲坠,滔滔不绝,冤冤相报
10、靡靡之声,靡靡之音,呶呶不休,诺诺连声
11、亭亭玉立,铮铮铁骨,飘飘欲仙,夸夸其然
12、岌岌可危,斤斤计较,井井有条,侃侃而谈
13、历历在目,绵绵不断,闷闷不乐,绵绵瓜瓞
14、孜孜不倦,莘莘学子,跃跃欲试,绰绰有余
15、沾沾自喜,蒸蒸日上,振振有词,惶惶不安
16、岌岌可危,愤愤不平,忿忿不平,赫赫有为
17、栩栩如生,默默无闻,皑皑白雪,面面俱到
18、草草了事,蹙蹙靡骋,草草收兵,昏昏欲睡
19、窃窃私语,生生不息,滔滔不绝,亭亭玉立,
20、落落寡合,碌碌寡合,历历可辨,历历可见
21、步步为营,比比皆是,楚楚动人,津津有味
22、楚楚可怜,字字珠玑,盈盈秋水,源源而来
23、耿耿于怀,蠢蠢欲动,惺惺作态,熊熊大火
24、蠢蠢欲动,多多益善,愤愤不平,高高在上
25、依依不舍,娓娓道来,洋洋得意,步步高昂
26、恢恢有余,鼎鼎大名,代代相传,斤斤计较
27、历历可数,寥寥可数,落落难合,恋恋难舍
28、窃窃私语,拳拳盛意,拳拳在念,切切在心
29、面面俱到,默默无闻,念念不忘,念念有词
30、默默无闻,默默无言,面面相睹,面面相看
31、朗朗乾坤,累累如珠,琅琅上口,寥寥无几
32、娓娓动听,息息相关,心心相印,欣欣向荣
33、仆仆道途,仆仆风尘,翩翩风度,翩翩公子
34、袅袅炊烟,徐徐清风,皎皎明月,翩翩起舞
35、熠熠生辉,遥遥领先,洋洋大观,泱泱大国
36、息息相关,喋喋不休,循循善诱,郁郁寡欢
37、空空如也,历历在目,寥寥无几,落落大方,
38、芸芸众生,咄咄逼人,津津乐道,念念不忘
39、碌碌无能,碌碌无为,碌碌无闻,历历在耳
40、两两相望,虎虎生威,比比皆是,草草了事
41、官官相护,好好先生,惶惶不安,昏昏欲睡
42、面面相窥,目目相觑,脉脉相通,面面圆到
43、赫赫有名,翩翩起舞,涓涓细流,头头是道
44、怏怏不乐,洋洋自得,遥遥无期,彬彬有礼
45、赳赳武夫,寂寂无闻,侃侃而谈,恋恋不舍
46、源源不断,姗姗来迟,面面相觑,面面俱到
遥遥相对、遥遥相望、遥遥在望、依依不舍、依依难舍、依依惜别、邑邑不乐、奕奕欲生、悒悒不欢、悒悒不乐
熠熠生辉、翼翼飞鸾、翼翼小心、殷殷垂念、龈龈计较、英英玉立、盈盈带水、盈盈秋水、盈盈一水、盈盈欲笑
盈盈在目、盈盈伫立、永永无穷、悠悠伏枕、悠悠自得、杅杅富人、郁郁不乐、郁郁寡欢、冤冤相报、元元之民
源源不断、源源不竭、源源不绝、源源而来、跃跃欲试、跃跃纸上、芸芸众生、在在皆是、凿凿可据、凿凿言之
穰穰满家、人人皆知、人人有分、人人自危、如如不动、蠕蠕而动、鳃鳃过虑、色色俱全、姗姗来迟、珊珊来迟
善善从长、莘莘学子、生生不断、生生不息、生生不已、施施而行、事事躬亲、事事无成、说说而已、丝丝入扣
堂堂一表、堂堂仪表、堂堂之阵、滔滔不断、滔滔不竭、滔滔不尽、滔滔不绝、滔滔不穷、滔滔不息、陶陶自得
迢迢千里、亭亭玉立、头头是道、途途是道、婉婉有仪、微微之界、唯唯听命、唯唯绸否、唯唯连声、娓娓不怠
娓娓不倦、娓娓动听、娓娓而谈、娓娓可听、亹亹不倦、亹亹不厌、兀兀穷年、物物交换、息息相关、息息相通
纤纤弱质、贤贤易色、嗛嗛之德、嗛嗛之食、显显令德、乡乡而饱、哓哓不休、小小不言、心心相印、忻忻得意
欣欣向荣、欣欣自得、星星之火、惺惺相惜、惺惺作态、熊熊烈火、休休有容、栩栩如生、栩栩欲活、煦煦为仁
轩轩韶举、轩轩甚得、悬悬而望、悬悬在念、恂恂善诱、循循善导、循循善诱、循循诱人、牙牙学语、哑哑学语
呀呀学语、淹淹一息、言言善果、奄奄待毙、奄奄一息、燕燕居息、燕燕于归、泱泱大风、鞅鞅不乐、扬扬得意
扬扬自得、洋洋大观、洋洋得意、洋洋万言、洋洋盈耳、洋洋自得、怏怏不服、怏怏不乐、怏怏不平、怏怏不悦
九九归原、久久不忘、踽踽独行、眷眷不忘、眷眷之心、侃侃而谈、侃侃而言、硁硁之见、硁硁之信、硁硁之愚
空空妙手、空空如也、口口相传、夸夸而谈、夸夸其谈、款款而谈、款款之愚、琅琅上口、朗朗乾坤、朗朗上口
乐乐不殆、了了可见、累累如珠、历历可辨、历历可见、历历可考、历历可数、历历如画、历历如绘、历历在耳
历历在目、栗栗危惧、栗栗自危、恋恋不舍、恋恋难舍、寥寥可数、寥寥无几、凛凛威风、碌碌寡合、碌碌无才
碌碌无能、碌碌无奇、碌碌无为、碌碌无闻、碌碌庸才、碌碌庸流、碌碌终身、辘辘远听、荦荦大端、荦荦大者
珞珞如石、落落晨星、落落大方、落落寡合、落落难合、落落之誉、脉脉相通、脉脉含情、脉脉无言、蔓蔓日茂
漫漫长夜、芒芒苦海、茫茫苦海、茫茫宇宙、毛毛细雨、没没无闻、昧昧无闻、闷闷不乐、闷闷不悦、靡靡之乐
靡靡之声、靡靡之音、绵绵不断、绵绵不绝、绵绵不息、绵绵瓜瓞、面面皆到、面面俱到、面面俱全、面面俱圆
面面厮觑、面面相睹、面面相看、面面相窥、面面相觑、面面圆到、面面周到、眇眇之身、明明庙谟、冥冥之志
漠漠无闻、默默不语、默默无声、默默无闻、默默无言、默默无语、目目相觑、喃喃低语、喃喃细语、喃喃自语
呶呶不休、念念不舍、念念不释、念念不忘、念念有词、袅袅不绝、袅袅余音、诺诺连声、喏喏连声、翩翩风度
翩翩公子、翩翩年少、翩翩起舞、翩翩少年、翩翩自乐、飘飘欲仙、仆仆道途、仆仆风尘、仆仆亟拜、戚戚具尔
期期不可、谦谦君子、谦谦下士、切切此布、切切私议、切切私语、切切细语、切切于心、切切在心、窃窃偶语
窃窃私议、窃窃私语、窃窃细语、茕茕孤立、茕茕孑立、茕茕无依、区区此心、区区小事、区区之见、区区之数
区区之心、区区之众、拳拳服膺、拳拳盛意、拳拳在念、拳拳之忱、拳拳之枕、拳拳之忠、惓惓之忱、惓惓之意
凿凿有据、啧啧称美、啧啧称奇、啧啧称赏、啧啧称羡、啧啧称赞、啧啧赞美、沾沾自好、沾沾自满、沾沾自喜
沾沾自衒、沾沾自足、湛湛青天、彰彰在目、昭昭在目、昭昭之明、昭昭之宇、针针丛棘、振振有词、振振有辞
铮铮不屈、铮铮铁骨、铮铮铁汉、铮铮有声、蒸蒸日进、蒸蒸日上、蒸蒸日盛、正正之旗、粥粥无能、铢铢较量
铢铢校量、转转相因、庄庄其士、惴惴不安、谆谆不倦、谆谆告戒、谆谆告诫、谆谆诰诫、谆谆教导、谆谆教诲
谆谆善诱、濯濯童山、孜孜不辍、孜孜不怠、孜孜不倦、孜孜不息、孜孜不懈、孜孜不已、孜孜无怠、孜孜无倦
孜孜以求、孳孳不倦、孳孳不息、字字珠玑、字字珠玉、足足有余、卒卒鲜暇、作作生芒、作作有芒
哀哀父母、哀哀欲绝、安安合适、昂昂不动、昂昂之鹤、昂昂自若、嗷嗷待哺、嗷嗷待食
嗷嗷无告、班班可考、本本主义、比比皆然、比比皆是、彬彬文质、彬彬有礼、炳炳娘烺
步步登高、步步高升、步步紧逼、步步进逼、步步莲花、步步深入、步步为营、苍苍烝民
草草不恭、草草了事、草草收兵、层层加码、层层深入、察察而明、察察为明、怅怅不乐
绰绰有余、绰绰有裕、超超玄著、超超玄箸、朝朝暮夕、陈陈相因、蚩蚩者民、迟迟吾行
侈侈不休、楚楚不凡、楚楚动人、楚楚可爱、楚楚可观、楚楚可怜、楚楚可人、楚楚有致
楚楚作态、蠢蠢思动、蠢蠢欲动、刺刺不休、蹙蹙靡骋、寸寸计较、代代相传、眈眈虎视
耽耽虎视、旦旦而伐、旦旦信誓、荡荡之勋、刀刀见血、喋喋不休、喋喋不已、鼎鼎大名
鼎鼎有名、多多益办、多多益善、咄咄逼人、咄咄怪事、咄咄书空、恶恶从短、谔谔以昌
谔谔之臣、恩恩相报、泛泛而谈、泛泛其词、泛泛之交、泛泛之人、泛泛之谈、非非之想
纷纷不一、纷纷议论、忿忿不平、愤愤不平、富富有余、高高在上、格格不入、格格不纳
格格不吐、耿耿此心、耿耿寸心、耿耿于怀、耿耿于心、耿耿在怀、耿耿在心、呱呱堕地
步步为营、比比皆是、楚楚动人、津津有味、依依不舍、娓娓道来、洋洋得意、步步高昂
耿耿于怀、蠢蠢欲动、惺惺作态、熊熊大火、芸芸众生、咄咄逼人、津津乐道、念念不忘
源源不断、姗姗来迟、面面相觑、面面俱到、息息相关、喋喋不休、循循善诱、郁郁寡欢
亭亭玉立、铮铮铁骨、飘飘欲仙、夸夸其谈、孜孜不倦、莘莘学子、跃跃欲试、绰绰有余
沾沾自喜、蒸蒸日上、振振有词、惶惶不安、欣欣向荣、循循善诱、息息相通、心心相印
奄奄一息、袅袅炊烟、徐徐清风、皎皎明月
熠熠生辉、遥遥领先、郁郁寡欢、孜孜不倦、跃跃欲试、洋洋大观、源源不断、泱泱大国
赫赫有名、翩翩起舞、涓涓细流、源源不断、空空如也、摇摇欲坠、滔滔不绝、冤冤相报
楚楚可怜、字字珠玑、盈盈秋水﹑津津乐道、源源而来、怏怏不乐、洋洋自得、遥遥无期
彬彬有礼、草草了事、蹙蹙靡骋、草草收兵、绰绰有余、咄咄逼人、昏昏欲睡、恢恢有余
鼎鼎大名、代代相传、斤斤计较、岌岌可危、愤愤不平、忿忿不平、赫赫有为、久久不忘
格格不入、呱呱堕地、九九归一、赳赳武夫、津津乐道、寂寂无闻、侃侃而谈、恋恋不舍
落落寡合、碌碌寡合、历历可辨、历历可见、历历可数、寥寥可数、落落难合、恋恋难舍
朗朗乾坤、累累如珠、琅琅上口、寥寥无几、碌碌无能、碌碌无为、碌碌无闻、历历在耳
历历在目、绵绵不断、闷闷不乐、绵绵瓜瓞、脉脉含情、面面俱到、面面皆到、茫茫苦海
茫茫苦海、蔓蔓日茂、默默无闻、默默无言、面面相睹、面面相看、面面相窥、目目相觑
脉脉相通、面面圆到、靡靡之声、靡靡之音、念念不忘、呶呶不休、诺诺连声、喃喃细语
念念有词、袅袅余音、喃喃自语、仆仆道途、仆仆风尘、翩翩风度、翩翩公子、翩翩年少
翩翩起舞、翩翩少年、飘飘欲仙、区区此心、拳拳服膺、戚戚具尔、谦谦君子、切切私语
窃窃私议、窃窃私语、拳拳盛意、拳拳在念、切切在心、区区之众、拳拳之枕、穰穰满家
人人自危、生生不息、生生不已、施施而行、道道俱全、姗姗来迟、空空如也、滔滔不断
滔滔不绝、滔滔不竭、滔滔不尽、途途是道、亭亭玉立、亹亹不倦、步步登高、恶恶从短
娓娓动听、娓娓而谈、唯唯连声、轩轩甚得、循循善诱、惶惶不安、忽忽不乐、息息相关
欣欣向荣、惺惺相惜、心心相印、栩栩欲活、休休有容、贤贤易色、欣欣自得、欣欣向荣
惺惺作态、幺幺小丑、源源不断
悒悒不乐、郁郁不乐、鞅鞅不乐、依依不舍、泱泱大风、洋洋大观、洋洋得意、扬扬得意
翼翼飞鸾、郁郁寡欢、遥遥华胄、龈龈计较、盈盈秋水、遥遥无期、永永无穷、冤冤相报
遥遥相对、翼翼小心、牙牙学语、洋洋盈耳、英英玉立、峣峣易缺、跃跃欲试、盈盈一水
奄奄一息、摇摇欲坠、扬扬自得、洋洋自得、芸芸众生、遥遥在望、惴惴不安、孜孜不辍
孳孳不倦、孜孜不倦、谆谆不倦、啧啧称羡、啧啧称赞、谆谆告诫、谆谆告戒、谆谆教导
凿凿可据、湛湛青天、蒸蒸日上、谆谆善诱、铮铮铁骨、孜孜无怠、孜孜无倦、粥粥无能
铢铢校量、振振有词、凿凿有据、作作有芒、孜孜以求、铮铮有声、沾沾自好、字字珠玑
昭昭在目、沾沾自满、沾沾自喜、沾沾自炫、字字珠玉、点点星光、条条大路、步步高升
默默无闻、欣欣向荣、莘莘学子、嗷嗷待哺、哀哀父母、哀哀欲绝、昂昂自若、步步登高
呱呱而泣、呱呱坠地、官官相护、官官相为、官官相卫、衮衮诸公、滚滚当潮、滚滚而来
行行蛇蚓、好好先生、赫赫声名、赫赫时名、赫赫英名、赫赫有名、赫赫有声、赫赫之功
赫赫之光、赫赫之名、嘿嘿无言、忽忽不乐、忽忽如狂、花花肠子、花花公子、花花世界
花花太岁、惶惶不安、恢恢有余、昏昏欲睡、浑浑无涯、岌岌可危、汲汲顾影、济济一堂
寂寂无闻、戛戛独造、戛戛其难、蹇蹇匪躬、矫矫不群、节节败退、节节胜利、斤斤计较
斤斤较量、斤斤自守、津津乐道、津津有味、井井有法、井井有方、井井有理、井井有条
本文就古代汉语中的“死”类单音字词进行探索。
首先, “死”这个词是表示死亡的通称, 也是直接意义的表达。《说文解字》:“澌也, 人所离也。从歺从人。凡死之属皆从死。”
“死”是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 由一个“歺”字和一个“人”字组成, “歺”乃残骨之意, 人居于残骨旁, 做垂首凭吊状, 形成了“死”的概念。会意字本身就是以象形符号的组合来引发联想, 形成新的字义, “死”这个字将人和残骨放在一起, 我们可以理解为人死了, 有别的人凭吊, 也可以理解为人将变成残骨, 表达生命消亡的意思。
这里用了一个字来解释死, 那就是“澌”。澌:本义为水尽。《说文解字》:“水索也。”索, 即尽的意思。由此引申为万物竭尽之意, 就有了和“死”相同的意思。《释名》也曰:“死者, 澌也, 若冰释澌然尽也。”
再看别家关于“死”的解释。《庄子·知北遊》:“人之生, 气之聚也。聚则为生, 散则为死。”。《关尹子·四符篇》:“生死者, 一气聚散耳。”这里是道家的说法, 将生命看成气的聚合, 气散则为死义。
又有《礼记·曲礼》:“庶人曰死。”《礼记·檀弓》:“君子曰終, 小人曰死。”这里的死似乎就有了等级之分和褒贬之意。孔颖达疏:“庶人曰死者, 死者, 澌也。澌是消尽无余之日, 庶人极贱, 生无令誉, 死绝余芳, 精气一去, 身名俱尽, 故曰死。”这里将死的等级划分得相当明确, 即贱人、庶人才称“死”。这里也用了“澌”的引申义来解释, 就是消尽, 什么都没留下。这可理解为没有地位的人因为无名无誉, 默默无闻, 死后没有可留念可赞誉的, 不足以提起, 相当于消失殆尽, 故曰“死”。而有地位有名誉的人死后留有余芳, 不能称“死”。这种用“死”来区分等级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 古人在很多时候对有地位有名誉的人也用到“死”。如《左传》在用于一般人的死亡时常常用到这个词, 而且相当普遍, 并未含有褒贬等级之意:“文王将死, 与之璧, 使行。”“棠公死, 偃御武子以吊焉。”等等。《论语》:“朝闻道, 夕死可矣。”《庄子·养生主》:“老聃死。”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公生有闻于当世, 死有传于后世。”
由此得知, “死”其实是在客观阐述死亡事实时用得最多的一个词, 和“澌”一样, 就是单纯地表示消尽、灭亡的意思。《释名·释丧制》也道:“死亦通称。”
然而, 因为“死”为直义, 过于直白, 在汉民族的忌讳文化影响下, 就出现了大量表示死亡含义的委婉语。委婉语原义就是“说得好听些的话”, 汉语中委婉语的数量相当多, “死”类委婉语就是其中之最。对于死亡现象的恐惧, 加上古人认为万物有灵, 语言也有言灵, 语言和所代表的事物是相互沟通的, 使得人们对“死”这个词所表示的意思非常忌讳。且汉民族自古以来推崇的儒家中庸之道, 反对“过犹不及“, 提倡公允和谐, 这种含蓄的民族性格也不主张将事物直白地说出来, 含蓄而富有内涵的表达方式也为汉语中委婉语的繁衍提供了文化基础。
现代汉语中说“死亡”, 将“死”和“亡”连在一起表示死的意思, “亡”其实也是最早表示死的同义词之一。“亡”和“澌”一样, 是通过引申义而表示死的意思, 但“澌”的消尽之意同“死”一样直接, 故并不作为“死”的委婉语使用。“亡”则是“死”的委婉说法。《说文解字》:“亡, 逃也。”段玉裁注:“亡之本义为逃, 今人但谓亡, 亦谓死为亡, 孝子不忍死其亲, 但疑亲之出亡耳。”这里就说明了借“亡”所包含的不在、离去之意暗示死亡。这和今天的“某某去了”是一样的用法。“亡”表示死义的时期很早, 早在春秋时期, 《周礼·春官》就有:“以丧礼哀死亡。”历代古籍中, “亡”代替“死”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如《汉书·李广苏建传》:“存亡不可知。”《资治通鉴》:“刘表新亡, 二子不协。”袁枚《祭妹文》:“长者先亡。”
由于“亡”的引申义用得普遍, 渐渐失掉了本义, 到了现代汉语里, “死”与“亡”已经完全同义了, “亡”也就不再有委婉的作用, 而是“死亡”同用。
与“亡”类似的还有“丧”, 丧的篆体从哭从亡, 《说文解字》:“丧, 亡也。”段玉裁注:“凶礼谓之丧者、郑礼经目录云不忍言死而言丧。丧者、弃亡之辞。”
同样委婉地表示不存在的词还有“没”, 作此义时读mo, 去声, 本义是沉没水中。《说文解字》:“没, 沉也。”从沉溺而不见引申为亡之意, 进而表达死的意思。后来, 表示死义的“没”又写作“殁”, 与“死”一样从歺, 表死亡之意。《广雅·释诂四》:“殁, 终也。”韩愈《祭十二郎文》:“少者殁而长者存。”到了元末明初的时候, “没”的口语读音变成mei, 仍可表示死亡, 如《红楼梦》:“东府蓉大奶奶没了。”
在《广雅》解释中, 用了“终”来为“殁”释义。“终”在《说文解字》里为“絿丝”, 本义为把丝线缠紧。《广雅》:“终, 极也;终, 穷也。”《集韵》:“一曰尽也。”极、穷、尽, 有了到达尽头的意思。生命到达尽头便是死, 于是“终”也有了死义。《列子·天瑞》:“死者, 人之终也。”《礼记·檀弓》:“君子曰终, 小人曰死。”陶渊明《桃花源记》:“未果, 寻病终。”
由“终”的穷尽之意引申而来的还有“卒”。《礼记·曲礼》:“大夫死曰卒, 寿考曰卒。”从这里可以看出, “卒”作为死义, 和“君子曰终”的“终”一样, 不单单是委婉地表达死, 还有了比较好的意思, 即死得有身份, 还活到一定寿命。这种死得其所死有所终的释义, 对死者显得尊重且正式, 于是后来“卒”用于表达死义也被广泛运用开来, 而不仅限于“大夫”之死。如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周山人传》:“山人乾降一十八年卒。”
同有沉水之意的“没”, 本义表坠落的“陨”也引申为死义。《说文解字》:“陨, 从高下也。”《尔雅·释诂》:“陨, 磒落也。”由坠落之意引申为失去, 就有了死的委婉表达。如《左传·成公十三年》:“天诱其衷, 成王陨命, 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殒”同“陨”, 《一切经音义》引《声类》:“殒, 没也。”“殒”后来也多见于古文中, 很多时候与“落、丧、命”等合用。如潘岳《寡妇赋》:“少丧父母, 适人而所天又殒。”《荆钗记》:“不幸椿庭殒丧, 深赖萱堂训诲成人。”
在较为远古时期, 还有一个用来代替死的词, 那就是“殂”。“殂”, 说文解字:“往死也。从歺且声”。《尔雅·释诂》:“谓之殂落者, 盖殂为往也。”《尚书·舜典》:“ (尧) 帝殂落, 百姓如丧考妣。”唐孔颖达疏引郭璞曰:“古者尊卑同称, 故《书》尧曰‘殂落’, 舜曰‘陟方’, 乃死谓殂落者, 盖殂为往也, 言人命尽而往。落者, 若草木叶落也。”我国自古就将人与天地看作一体, “天人合一”的思想构建了中华民族的古典哲学思想体系。在这个认识里, 人的生命、朝代的更替也如同花草树木、日月星辰一般, 有兴有衰、有起有落。这其实也是对死亡现象和规律的一种理性思考与认识, 在死亡面前, 人无尊卑。
同样作为引申义表示死的, 还有到了现代也会经常使用到的“毙”。“毙”本义为仆, 即前覆, 倒下, 引申为死。现代汉语中, “毙”往往含有贬义, 在部分古语中也有这类色彩, 如《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但大部分情况下, “毙”仍是作为中性词使用, 客观地表述死的这一事实, 如《左传·成公二年》:“射其右, 毙于车中。”《左传·僖公四年》:“与犬, 犬毙与小臣, 小臣亦毙。”《左传·哀公二年》:“郑人击简子中肩, 毙于车中。”
按照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 严格的等级格局要求“上下有序”, 不同人不同等级不同身份也有与其对应的死谓。《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 诸侯曰‘薨’, 大夫曰‘卒’, 庶人曰‘死’。”《新唐书·百官志》:“凡丧, 三品以上称‘薨’, 五品以上称‘卒’, 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这种整齐对应的死谓, 不但丰富了古汉语中“死”的同义词, 而且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儒家礼教思想和封建宗法社会体制的实质。
“崩”“薨”“卒”都是“死”的委婉表达, 对死者表以敬意。“卒”前边已经提过。我们来看用于帝王之死的“崩”。《说文解字》:“崩, 山坏也。”《谷梁传·隐公三年》:“高曰崩, 厚曰崩, 尊曰崩, 天子之崩, 以尊也。其崩之何也?以其在民之上, 故崩之。其不名何也?大之, 故不名。”皇帝居于万民之上, 故其死之意义形同高山之倒塌, 所以用“崩”来表示, 以山之倒塌来喻帝王之死的重大影响。在中国古代, “崩”仅用于帝王、太后或皇后之死, 可见其含义及用法的重大庄严。之前提到的“殂”, 也曾与“崩”连用同表帝王之死, 如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后渐有分别, 正统之君一律称“崩”, 偏闺之君则有称“殂”。
再看“薨”, 《说文解字》:“薨, 公侯卒也。”“薨”还有巨大的成群的声音含义在内, 《释名·释丧制》:“薨, 坏之声也。”《诗经·周南》:“螽斯羽薨薨兮。”诸侯地位仅低于天子, 故也需要有一定影响意义的委婉语表示其死义。
除此之外, 不同年龄阶段的死也有不同的称法。前边提的“卒”、“终”是指活到一定寿命而死, 未成年而死则用“夭”“昏”“殇”表示。《释名·释丧制》:“少壮而死曰夭”“未二十而死曰殇”。郑玄:“殇者, 男女未冠笄而死可伤者。”《仪礼·丧服》:“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 十五至十二为中殇, 十一至八岁为下殇, 不满八岁以下皆为无服之殇。”不满三个月之死则为“昏”。
根据死法的不同, 也出现了不同的死谓。如“殪”, 多用于射杀之死, 如《国语·晋语》注:“一发而死曰殪。”《左传·鲁昭公二十六年》:“抽矢, 城射之, 殪。”再如“殍”, 饿死曰殍, 本义为饿死无人收尸之人, 如《盐铁论》:“野有饿殍。”还有陪葬之死的“殉”, 悬绳而死的“缢”, 抹脖而死的“刎”等。
如果用以上的“死”类词为例进行分类, 可以有以下的分法:
第一类:“死”, 最直接说法, 作为通称无感情色彩;
第二类:“亡”“丧”“殁” (“没”) “毙”“殒”, 引申义, 无感情色彩, 无等级区分;
第三类:“终”“卒”“殂”“崩”“薨”, 引申义, 有等级之分, 有一定感情色彩;
第四类:“夭”“昏”“殇”, “殪”“殍”, 含有死亡分类的信息在内。
这些只是单音字词, 双音节或多音节“死”类词语就更多了, 隐讳曲折的说法可有好几种, 且遵循语言“约定俗成”的规律, 有的委婉语完全就是按照当地习惯或特定文化来说, 甚至和死本身不存在直接联系, 而是这种文化在语言习惯上的一种折射, 比如佛教和道教中关于死的说法“化”“灭”“归”等。
随着时代发展和用语习惯, 古代汉语中的“死”类词语也有所改变。有的不再使用, 如“崩”“薨”等, 也随着封建制度的灭亡而不再作为死谓;“亡”的使用率越来越高, 到了现代汉语里已经和“死”同用, 合成“死亡”一词;“卒”“终”“丧”等继续使用, 且范围持续扩大, 多用于正式场合;“毙”有死于非命之意, 逐渐有了感情色彩的分化, 多用于不好的情况, 对地位高的人不使用该词;“殂”“殒”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 只见于书面语;“没”“殁”的说法在口语中也逐渐减少;“夭”持续使用, 作为未成年人死亡的委婉语, “昏”到了现代汉语已基本不再使用作死谓, “殇”使用范围扩大, 不限于未成年人之死, 在古语中也经常用作死亡的代称, 表示死这一事件或死者, 如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投躯报明主, 身死为国殇。”
根据“死”类词语的变化情况, 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 那就是人们大多喜欢用表示过往、往、不在、尽等含义的词作为死谓, 那不仅含蓄、避讳, 而且通用范围广, 比如“亡”“卒”“终”等便是如此。现代汉语中常见于正式场合中的“逝”也是如此, 《说文解字》:“逝, 往也。”《广雅》:“逝, 行也。”在古语中经常使用该义, 即表示去了, 不在了。如《论语·子罕》:“君子可逝也。”《楚辞·九歌·少司命》:“倏而来兮忽而逝。”这里并没有表示死的意思。但逐渐地也同死亡信息联系在了一块, 如袁枚《祭妹文》:“如影历历, 逼取便逝。”这里的“逝”依然是本义, 但已和死者联系在了一起。到了近代, “逝”便已经成为了“死”的委婉语, 如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予为斯序, 既痛逝者,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在现代汉语中, “逝”作为“死”类词语已经变得很常用了。
摘要: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人类的语言中也包含了众多有关“死”的信息, 中国古代汉语中有关“死”的词语种类繁多, 本文就古代汉语中“死”类单音字词进行探索, 并进行了归类, 同时摸索其发展变迁的情况。
关键词:“死”类词语,汉语词汇史,委婉语,死谓
参考文献
[1]吕友杰, 冯好杰.《古代“死”的别名》补遗.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4, (21) .
[2]刘洪.《左传》中“死”族词与周代礼制文化.丽水学院学报, 2006.12.
[3]温显贵.死亡用词的文化考索.湖北大学学报, 2000.11.
[4]李军华.中国古代死亡婉语映射的社会人文观念.湘潭大学学报, 2009.1.
摘 要:本文对近十年流行词语中出现的类词缀现象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探讨了类词缀与词缀之间的区别,以及其与词根构成的新词进入流行词语的原因,最终得出结论:类词缀与词根构成的新词具有能产性强和形式上反传统的特点,同时这也是其进入流行词语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流行词语 类词缀 原因
通过对近十年流行词语的整理分析,我们看出其中有相当数量词语中存在类词缀现象,比如“零XX、XX姐、XX族、XX门、XX客、XX控、被XX、微XX”等,我们将这种现象看做是流行词语的特殊形式。新兴词语中类词缀的大量出现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语言现象。由于在汉语中派生词占有很大的比例,汉语中严格意义上的词缀也不过是包括前缀“老、初、阿、第、可”和后缀“子、儿、头、化、性”等10个。类词缀的大量出现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语言现象。
一、类词缀的定义
类词缀这一术语最早是吕叔湘先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来的,“指介于词根和地道的语缀(词缀)之间的语素”[1](P14)。他认为“汉语里地道的语缀不很多,……有不少语素差不多算是前缀和后缀,然而还是差点儿,只可以成为类前缀和类后缀”。因此类词缀相对于词缀来说就是词汇意义正在虚化但是并没有完全虚化的那部分语素。词缀虚实之间的界限是模糊和不确定的,所以词缀与类词缀也不是界限分明的。这种介于词根和典型词缀之间的构词能力很强的半实半虚的成分,丰富了流行词语的存在形式,展示了流行词语的時代色彩,折射出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
二、类词缀产生并流行的原因
上文提到,汉语中地道的词缀也不过十个左右,但是近些年来类词缀不断增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语言发生的外部环境
从语言发生的外部环境来看,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重大变化,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事物和新的现象。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信息传递功能是其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并且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此为了满足人们认识、指称和交际的需要,就出现了大量的新词。类词缀只是这些新词中的一部分,它利用原有的构词语素加上能够指称新事物和表现新现象的类词缀,形成一系列派生词。现将影响类词缀产生并流行的外在原因分为以下几点:
1.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新的事物和新的现象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并成为人们交际谈论的话题,这就需要用更加新颖丰富的语言来指称他们,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和人际交流的需要。类词缀加上原有的构词语素组成的一系列派生词恰好适应了语言的这方面需要,并且其具有极其强大的能产性,能够源源不断地以此结构类推,产生大量类似的新词,以满足指称不断产生的新生事物的需要。正是由于其强大的能产性以及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得类词缀结构成为流行词语中常见的一种特殊形式。
以“吧”为例,在现代汉语中,“吧”不具备构词能力,是一个象声词和语气词,但从英语“bar”音译过来的“吧”不但具有了一定的词汇意义,而且也具有了较强的构词能力,继“酒吧”之后又派生出了“网吧”“话吧”“书吧”等一类新词。这些新词的出现都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类词缀强大的能产性,使得酒吧、网吧、书吧这些休闲娱乐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吧”被音译成汉语之后很快就被人们理解、接受并运用于日常交际中,“吧”也就发展成为汉语中的类词缀,并逐渐流行起来。
2.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近些年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语言表达方面也由过去传统的保守观念趋向于现今的追求个性,社会各界追求个性、立异标新的心理日益突出。“被就业”“大叔控”“微电影”“云技术”“卡奴”“零首付”这些新奇怪异的词汇如今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并使用的流行词语。
这种追求个性、标新立异的心理在青少年人群里尤为突出,他们大都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并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创新意识和反传统的心理。青少年所使用的语言往往标新立异、个性张扬,具有特别强的网络语言时代感。像“被幸福”“黑客”“啃老族”这些词汇都具有新奇怪异的特点,符合青少年追求个性的心理;而且这些由类词缀加上构词语素构成的派生词具有强大的能产性,因而得以广泛传播,成为流行词语的一部分。
(二)语言发展的内部因素
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变化发展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语言发展的内部因素指的是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方面对语言发展的制约与影响。
1.语音方面——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
古代汉语基本上是“一字=一音节=一词”[2],然而这种情况在中古汉语之后出现了改变,大部分的单音节词都向双音节转化。王力先生将汉语双音节化的原因总结为三点:语音的简化、外语的吸收和汉语自身的发展规律[3]。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汉语词汇的音节不是永远停留在双音节上。从古代和近代开始,一方面由于语音的简化,双音节甚至是多音节词开始涌现;另一方面为了满足语言表达严谨性的需要,音节长度的增加是一个总的趋势。
由于汉语的双音节词汇数量非常大,所以人们逐渐倾向于利用熟悉的双音节词加上某个意义搭配的类前缀或者类后缀组成新的派生词,来表达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现象。汉语中双音节词在和这种新兴的类词缀组合之后,构成“类前缀+双音节词”或者“双音节词+类后缀”的形式,具有强大的类推作用,能够产生大量三音节的新词语,例如“微+双音节词”构成“微XX”格式,“微电影、微小说、微生活、微时代、微社区”等新词犹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并得到普遍运用与广泛传播,跻身于流行词语的行列。
2.语义方面
之所以要在“词缀”之前加个“类”字,是因为它们在意义上还没有完全虚化,有时候还以词根的面貌出现[4](P48)。类词缀在意义上有虚化的趋势,在构词时,它们的位置相对固定,构词能力极强,并且具有标明词性的功能。很多由类词缀构成的新词在形式上具有简洁的特点,内容上又能够浓缩语义,并且类词缀与双音节词组合时句法关系更为紧密。用更简洁的语言表达相同的意思符合当下这个讲求效率的社会的经济性原则,而这种由类词缀加上词根语素组成的新词恰好具有形式简洁而意义丰富的特点,类词缀因此产生并得以广泛传播。
例如,“零”这个类前缀,与其后的双音节词组成“零XX”的形式,从意义上来看,“零”量的含义渐渐虚化,“没有”的含义日益凸显,其词义主要朝着“没有、否定、不、无、空的、虚的、达到极限的程度”[5]发展。“零”的原义是:作为数词,表示没有数量,或者表示一个小数目。在“零XX”的句法结构中,采用的是“没有、无、不”来表示否定的句法意义,形式上更加简洁,意义上更加直接,并且句法关系也更为紧密。
3.句法功能方面
句法功能的不同要求对词汇也产生了巨大的挑战。在人际交流中,我们需要根据交流的对象、场合等因素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格赖斯提出了著名的会话合作原则,它是指交际双方为使会话、合作順利进行,以达到共同的沟通目的而必须相互配合,共同遵循的某些准则,其中的方式准则要求我们在进行交流时要简短,避免冗长。类词缀与词根语素构成的新形式恰好符合这一原则。
例如,在这个买房压力日益增大的社会现实面前,房地产企业为了招徕顾客,减轻顾客心理上的压力,便使用“零首付”作为诱饵,意思即按揭购房可以不用付首付款。“零”在指称事物实体时,表达的是否定的含义;但在指称状态时,便变成了肯定的含义。“零首付”与“不用付首付款”的含义相同,但是二者在句法功能上存在差距,前者是用肯定的形式表达否定的含义,使一个表示否定意义的短语词汇化了,并且在长度上也比较简洁。另外,从心理学上讲,人们更倾向于接受肯定形式的表达而不喜欢否定形式的表达,这也是类词缀“零”产生并迅速流行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开放性的系统,随着新现象的产生,各种新的语言及语言形式也日益丰富了汉语的发展,类词缀进入流行词语便是很好的例子。上文对于类词缀进行了简单的定义,分析了类词缀产生并得以流行的原因。类词缀位置上的固定性、结构上的能产性以及其意义的不断虚化和形式的新颖都将加速其虚化的过程。但是,词根虚化为词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流行词语中出现的这些类词缀是否能够完全虚化成为词缀还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让我们拭目以待。
(项目名称:从近十年流行词语看社会文化的发展演变,项目编号:[201410065023]。)
注释:
[1][4]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石毓智:《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建立——动补结构的产生及其影响》,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3]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版。
[5]周日安:《数词“零”的缀化倾向》,西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马庆株.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范围和分类[J].中国语言学报,1995,(6).
[2]王洪君,富丽.试论现代汉语的类词缀[J].语言科学,2005,(9).
【常见的AABC类词语】推荐阅读:
事实词语的常见造句07-20
无论词语的常见近义词05-30
深奥词语的常见同义词06-06
威武词语的常见近义词06-25
精通词语的常见近义词07-16
快乐词语的常见反义词07-23
公务员考试常见词语11-19
aabc式的四字词语07-20
“营改增”常见问题解答(发票管理类)09-17
描写冬天天气的词语四字词语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