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内涵对旅游产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2024-1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化内涵对旅游产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精选8篇)

文化内涵对旅游产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篇1

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今年我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千山文化旅游产业带,以千山东路改造和万水河、东山湖、莲花湖等“一河八湖”建设为重点,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倡旅游文化,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试读文化内涵中的旅游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摘 要] 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旅游管理领域内人们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分析文化在旅游产 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更新认识,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从而构筑旅游产业发展 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参考文献:

文化内涵对旅游产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篇2

文化产业结构安全是文化产业安全的重要方面, 而文化产业安全不仅仅包括文化产业结构安全, 它还包括文化产业布局安全、文化产业组织安全以及文化产业政策安全。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完整的文化产业安全分析框架。十八大以来, 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先后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并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逐步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于文化大国而非文化强国的中国来说, 文化产业的基础性作用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产业结构安全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本文从产业安全的视角, 在深入理解文化产业结构安全内涵及外延的基础上, 以数据为支撑探讨了文化产业结构安全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三个方面。对文化产业结构安全的研究既有利于发现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 又有利于促进国家文化产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同时基于文化产业较高的产业关联性, 这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参考。

二、理解文化产业结构安全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有着与其他产业不同的特点和属性, 它既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属性, 同时也具有传播文化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文化属性。因此在理解文化产业结构安全时, 要在不失其经济属性的同时, 兼顾其文化属性。

文化产业结构是文化产业内部各细分行业之间相互关系及其比例关系, 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产物, 文化产业结构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文化生产关系。以产业安全理论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安全理论认为产业结构安全是一国产业部门处于协调发展、相互适应、持续增长的状态, 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由本国资本控制, 且该国的产业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 该国的产业结构能够通过自身升级抵御国内外不利因素的冲击, 产业结构升级也不受制于外国产业转移。

文化产业结构安全应在产业结构安全理论的指导下, 结合文化产业自身的特点进行界定。本研究认为, 文化产业结构安全包括四层含义:

一是文化产业结构安全强调文化产业内部各细分行业间, 以及细分行业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产业关联性适度, 产业结构合理;二是文化产业政策在促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中, 对文化的国内及国际传播、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具有促进和指导作用;三是文化产业内部的主导产业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 同时, 通过文化产业自身调整升级能够抵御来自外部的威胁和冲击;四是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传播力, 能够通过文化贸易逐渐将本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家和地区。

根据文化产业结构安全的这一内涵, 可以看出文化产业结构安全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文化产业内部各细分行业间的结构比例是否有利于文化产业的结构升级。文化产业覆盖的范围很广, 既包括文化产品的制造、文化内容的发展, 也包括文化交流、文化内容的翻印和传播, 根据联合国第三次修订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文化产业包括4 大门类, 23 个小项。各细分行业间的比例关系, 以及各细分行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否符合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总体目标, 是否对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利, 是关系文化产业结构是否受到威胁的一个方面。第二, 文化产业结构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总体目标之间的适应性。保守型文化产业政策有利于保护弱小产业、幼稚产业, 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和壮大;扶植型产业政策有利于扶植主导产业, 促进其尽快占领国际国内市场;援助型产业政策有利于挽救衰退的产业。在文化产业不同的发展阶段, 如何制定不同的产业政策, 是关系文化产业安全与否的又一方面。第三, 文化产业结构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是衡量一个产业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文化产业结构是否能够促进一国文化贸易的发展, 是否有利于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促进该国文化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传播, 是关系到文化产业结构安全的第三个方面。

文化产业结构安全不仅关系到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 同时对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都存在一定的影响, 因此, 对文化产业安全的研究, 不仅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文化产业服务于其他产业, 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三、文化产业结构安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从产业安全的角度, 不利于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状态都可被看作是对文化产业结构安全的威胁。2013 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351 亿元,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3.63%, 尽管如此, 与文化产业发展强国相比差距还很大, 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25%, 是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亟待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而文化产业结构的现状和比例关系是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决定因素。

1.文化产业结构比例

文化产业是后工业时代的支柱产业, 对经济影响举足轻重, 并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近年来, 随着国家及各级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 我国文化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年均增长幅度为16%~20%, 远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但是, 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却很低,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大, 与文化产业发展较高的国家相比, 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远低于其他国家10%的平均水平。

资料来源: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其中2013年数据来自《2014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 2012年数据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2012) 》标准进行测算, 2006~2011年数据按照《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测算。 (图中左侧纵轴的单位为亿元, 右侧纵轴的单位为%)

在我国文化产业的细分行业中广播电视产业、新闻出版业、游戏产业、电影产业、动漫产业、艺术品经营业、演出产业和广告产业是八个创造产值较高的细分行业。从文化产业各细分行业的产业增加值来看, 新闻出版业产业规模大, 产值增长速度快, 作为传统的文化产业, 2012年, 新闻出版业产业增加值相当于八个细分行业总产值的60%左右, 是文化产业中产值占比最大的产业。在除新闻出版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中, 电影产业和演出产业所占比重则不足1%, 广播电视产业和广告产业占比分别为12.18%和16.46%。中国文化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中国文化产业结构的不安全。

从与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比来看, 美国的文化产业结构中, 占比重最大的是广播电视产业, 占到了全美国文化市场份额的46%, 其次便是出版业, 占到了文化产业市场份额的20%, 这两个产业不仅成为美国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产业, 同时也是世界市场上的主导者, 在国际广播电视市场和国际出版市场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正是依赖于这样的文化产业结构, 美国文化产业结构被认为有利于文化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发展, 是相对集中基础上的分散和在分散基础上的集中。

资料来源:图中数据根据《2012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2012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以及《中国统计年鉴》 (2009~2012) 相关统计数据整理得到。 (图中数据单位为亿元)

2.文化产业结构政策

各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政策都有不同的倾向。美国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在文化产业结构政策方面采取“适时而变”“无为而治”的政策, 通过建立资助文化产业发展的捐赠制度、通过非盈利文化组织设立基金会, 文化产业各部门之间协调发展。英国在制定文化产业结构政策时, 挑选文化产业中发展比较成熟的细分行业或部门, 这些产业的特点是产业结构链条比较完整, 并且各细分行业之间能够互为供给, 相互支撑。

近年来, 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以此促进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2009年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这是我国第一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 规划的出台加大了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了产业跨越式发展、完善了产业政策体系。与此同时, 作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细则性补充, 文化部出台了《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 详细列出了各类政策所对应的文化产业类别, 有的产业作为鼓励发展的文化产业予以大力发展, 有的产业作为限制发展产业将其规模进一步缩减, 成为投资者投资文化产业的可靠指南。2014 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荐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 并指出到2020 年我国文化创意和设计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以及具体政策措施,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但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才刚刚起步, 处在不断成长时期, 完整的产业链条尚未完成, 文化产业结构政策也没有给予文化产业行之有效的指导和扶持, 哪些产业应该挽救, 哪些产业应该扶植, 抑或是哪些产业应该保护, 文化产业政策的指导作用没有得到彰显。

3.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历史文化资源密集型产业, 文化资源的丰裕程度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尽管中国文化资源丰富, 但市场化程度不高, 使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面临诸多的障碍。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的信息化程度和城市化进程都不高, 而城市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了基础性的根基作用,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便捷的流通渠道, 从这一点上看,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先决条件是生产要素的升级。

同时, 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体现在文化产业的供需关系上。一方面, 从国内需求与供给方面看, 我国居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层次比较低, 消费结构单一;另一方面, 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存在出口单价低、进口单价高的局面, 中国出口的文化产品主要基于低成本优势, 文化贸易结构不适应文化贸易发展, 制造型、资源型文化产业资源丰富, 所占比重较高, 而创意型文化产业发展不足。

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 文化产业的发展尚处于一个起步阶段, 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与我国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也并不相称。一方面体现在竞争能力弱, 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不强, 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美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原因之一在于其产业集中度较高, 以美国出版产业为例, 排名该产业收入前4的企业总收入占到了该产业总收入的30%, 收入排名前20 的企业总收入占到该产业总收入的85%以上。反观我国的出版产业, 排名出版产业收入前20 名的企业总收入也只占到全产业总收入的20%左右, 而前4 位的企业总收入只占到该产业总收入的6%。在中国, 在文化产业内部没有形成大型的企业作为领军, 是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升文化产业的市场集中度, 调整文化产业内部的结构, 是提升中国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扶植一批企业尽快成长起来

文化产业结构安全不仅是文化产业内部各细分行业通过调整实现不断升级的过程, 同时也是文化产业内部结构比例不断优化的过程。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 以文化产业政策为指导, 明确哪些产业是主导产业、哪些产业是潜导产业、哪些产业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维护文化产业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 通过确立各细分行业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尽快扶植一批企业成长起来, 对促进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维护文化产业的安全同样重要。我国改革开放也是通过先开放沿海经济区, 后带动内地发展的模式取得了国民经济有序健康的发展。因此, 实现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维护文化产业结构安全, 也可以遵循这样的途径, 在文化产业内部产业关联紧密的基础上, 通过主导产业的发展和主导产业内企业的崛起, 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健康发展。

2.促进文化贸易发展, 通过贸易促进结构调整

文化产业结构安全不仅受到来自内部经济因素的影响,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跨国文化贸易同样会对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文化产业结构亦是如此, 在平稳度过入世过渡期后, 中国文化产业要继续履行入世承诺, 进一步开放图书、报纸、杂志的进口与分销, 音像制品领域的引进和版权业的规范发展。从我国目前文化贸易的情况看, 文化贸易量前三位的分别为电影业、网络游戏业和艺术品业, 而这三个产业在我国文化产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都不是很高, 而占文化产业总产值约60%的新闻出版产业的贸易量却排到了八个细分行业的倒数第三位, 我国文化产业结构的不安全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较大差距。在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中, 要在保持现有文化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的基础上, 对新闻出版产业的产业结构和进出口规模进行进一步调整。一方面, 可以通过新闻出版业贸易规模的拓展拉动其他相关文化产业细分行业和部门的出口规模, 另一方面, 适应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 将我国的出版物打入世界市场, 促进文化产业整体的协调发展, 从而在短时期内实现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文化贸易的增长。

3.促进多产业共同发展, 扭转新闻出版行业一家独大的局面

文化产业结构的偏重无疑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产生负面的影响。而文化产业内部新闻出版业一家独大的局面是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现有产业结构比重的基础上, 加快我国电影业与国外知名片商之间的合作, 提升电影产业的产品质量;促进游戏产业和动漫产业的崛起, 吸引适量的外商直接投资, 在建设动漫产业园的基础上, 打破内资独揽的局面, 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引入动漫游戏产业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 与我国文化特色相结合, 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游戏产业;同时, 也不能忽略其他产业的发展, 尽管新闻出版行业的产业结构比重占绝对优势, 但其主要源于广阔的国内市场, 但其国际竞争力却不强, 尽快提升新闻出版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让更多的文化出版物流向世界各地, 是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和文化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 但并非文化强国, 而文化产业安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的研究是在产业安全理论的指导下, 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以及文化产业自身特点, 从理论层面思考, 文化产业安全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化, 不仅要对文化产业结构安全进行研究和探讨, 同时要开展关于文化产业布局安全、文化产业组织安全和文化产业政策安全的研究与思考, 跨学科多视角地研究文化产业安全问题, 为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实现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13-11-16:1-3.

[2]刘吉发, 陈怀平.文化产业学导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86-87.

[3]2012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R].北京: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2013 (7) .

文化内涵对旅游产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篇3

一、洛阳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够

一些地方和职能部门对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来打造,思想上重视不够,投入上力度不强。

(二)特色不突出

洛阳市旅游景区众多,文化资源丰富,无论是旅游产业还是文化产业缺少鲜明的特色,缺少在全国真正有影响力的企业,缺少真正叫得响的品牌,能够真正体现洛阳文化特色、便于携带、有收藏价值、能满足不同方面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开发、生产。

(三)体制机制不活

洛阳市的部分景区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不分,一些文化企业改制不彻底,没有真正完全进入市场,造成在产业的发展上动力不足,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洛阳市文化旅游资源分散,条块分割严重,没有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合力。

(四)产业链条不完善

洛阳市文化旅游企业普遍存在小、散、弱问题,总体规模小,产品层次低。文化交易基本以零售为主,文化创意、现代设计等高附加值产品少。旅游产品大多停留在旅游观光、门票经济阶段。高端的娱乐、休闲、健康、养生、度假项目少,缺少精品项目,难以留住游客。

(五)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从事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的高端人才较为缺少,既通晓文化产业内容又具有自主创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既懂创意研发又懂艺术创作的实用型人才更为短缺,人才队伍的创造力和竞争力相对不足。

二、推进洛阳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高端引领,在特色上下功夫

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和洛阳本土学者,成立洛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为洛阳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顶层设计。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要征求咨询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低层次的开发和低水平的建设。在文化旅游产业具体项目的打造上,要紧紧围绕世界圣城、丝路起点、千年帝都、牡丹花城这4个定位,深入发掘历史文化和山水资源优势,在特色上下功夫,走差异化发展之路,真正把特色做特、把项目做精,形成一批能够彰显洛阳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二)市场主导,在搞活上做文章

以市场为主导推动文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在存量上,推动景区的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分离,推动文化企业与所属单位的彻底分离,激活市场主体;在增量上,从项目的谋划开始就要引入市场化的理念,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来运作和实施项目,形成一批层次高、效益好的文化旅游项目。要整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资金的使用,改变利益均沾的使用方式,按照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的思路,创新资金使用方式,真正起到培强、扶特、助新的作用。

(三)文化为魂,在创新上求突破

文化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要通过举办河洛文化论坛、牡丹文化论坛等方式抢占思想文化领域的制高点。树立全域旅游的理念,用文化和旅游的理念引领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融入更多文化和旅游元素,让洛阳更具文化韵味。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加强以河洛文化为代表的洛阳特色文化的基础性研究;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综合运用网络、动漫、影视等多种形式和方式,丰富和活化历史文化;重视文化的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的研究和开发,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四)旅游为体,在融合上谋发展

以旅游景区和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为依托,加强旅游要素的积聚和融合发展。要把文化资源按照旅游产品的内在属性来打造,以游客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市场规律,突出文化特色,推出一批叫好又叫座的文化旅游产品。通过打造特色饮食一条街、主题文化酒店等方式,把文化的内涵融入到旅游的每一个环节。要结合景区和园区特点深入挖掘文化内涵,通过演艺、书画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手段增加新的业态,丰富景区的旅游资源,逐步摆脱对门票经济的依赖,增强景区的综合竞争力,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五)强化考核,在求实上见成效

对某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思考 篇4

一、**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2007年文化产业

发展情况

2007年,在**市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大环境下,**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逐年增大,2007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62.6亿元,同比增长45.37%,增速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是**市gdp增速的三倍多,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三倍多。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2%,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到2007年底,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为88351人,占全市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1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7.08万元,同比增加2.31万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33万元,是全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2.78万元的2.55倍,文化产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二)文化产业结构情况

1.文化产业分层发展情况

核心文化产业和外围文化产业平稳增长,相关文化产业大幅增长。核心文化产业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影电视服务以及文化艺术服务等类别。2007年,核心文化产业吸纳从业人员19805人,占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22.42%,实现增加值7056万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13%,与上年相比,从业人员下降7.81%,增加值增长19.8%;外围文化产业包括以互联网信息为主的网络文化服务,以旅游、娱乐为主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以广告、会展、文化商务代理为主要内容的其他文化服务等类别,2007年,外围文化产业共吸纳从业人员6972人,占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7.89%,实现增加值25428万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4.06%,与上年相比,从业人员下降13.16%,但全年实现增加值增长34.9%。

2007年,核心文化产业、外围文化产业和相关文化产业吸纳的从业人员之比为22.4:7.9:69.7,增加值之比为1.1:4.1:94.8。与上年相比,外围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和增加值所占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和下降0.3个百分点。相关文化产业在吸纳从业人员和实现增加值两个指标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和下降1.1个百分点。核心文化产业分别比上年下降5.7个百分点和提高1.4个百分点。以上表明**市文化产业中,外围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而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在**市国民经济运行的贡献中占有优势份额。

2.文化产业的分行业发展情况

从具体行业看,在核心文化产业、外围文化产业中,规模最大的是其他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270万元,增长65%,占全部产业增加值的2.76%,从业人员为3590人,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4.06%,是核心文化产业、外围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其次是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231万元,增长24.8%,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0.8%,从业人员为1463人,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1.7%;其余依次为文化艺术服务,实现增加值4905万元,从业人员5289人,;网络文化服务,实现增加值2927万元,从业人员1919人;广播电影电视服务,实现增加值1279万元,从业人员1675人;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实现增加值872万元,从业人员12841人。

在相关文化产业中,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业的生产在文化产业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贡献超过一半,实现增加值528931万元,比上年增长48.5%。所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高达80.7%,从业人员53504人,占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60.56%;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业的销售行业实现增加值64245万元,增长30.1%,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10.27%,从业人员8070人,占全部文化产业的9.1%。

(三)**市文化产业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从全省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情况看,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30亿元以上的省辖市共有4个,分别是郑州、南阳、**和新乡;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本地区gdp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是南阳、**、郑州和新乡。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各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当地的文化底蕴和发展理念等方面存在着非常强的相互依存关系。

(四)重点文化行业的实力不断增强

1、文化艺术繁荣发展

市文化事业的繁荣进步为文化产业的兴起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一是基层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基层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阵地建设得到加强,队伍素质逐渐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从城市到乡镇、从社区到农村,形式活跃的基层文化活动,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让广大群众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受益者。2007年全市文化机构1201个,其中群众艺术馆、文化馆8个,文化艺术表演团体9个,艺术表演场馆8个,图书馆6个。2007年全市文化系统艺术表演团体国内演出2140场,观众404万人次,总收入729.8万元。全市6个公共图书馆,馆藏量58.16万册(件),全市以公共图书馆、文化(群艺)馆以及文化站等“二馆一站”为主体的社会文化网络基本成形。二是戏剧事业带来新机遇。戏剧艺术在**历史悠久,古戏楼早在元代就已出现,**“大油梆”早在清同治年间,就已闻名省内外。现在**留存的戏曲有三种,分别是:豫剧、曲剧和越调。国家一级演员1人,国家二级演员19人,国家三级演员51人。到2007年底,全市有专业剧团9个。众多戏剧类项目极大地推动我市戏剧事业的发展步伐。三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全市启动了面向广大城乡的“**文化信息网”工程建设,以市图书馆网络资源服务平台为基础建立全市文化信息网站,通过整合全市丰富的文化资源,利用宽带网和卫星通讯传送技术,将文字、图像、影视等多媒体信息传输到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的基层文化站点,向广大城乡群众提供文化、教育、科技、娱乐等各方面的信息服务。

2、新闻出版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近年来,**新闻出版业发展正在逐渐赶上周边先进地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新闻出版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报纸出版增长较快,**市目前有新闻出版机构404个,从业人员1050人,有印刷企业231家,国有新华书店6个;随着家用视听设备的普及和升级换代,音像制品种类丰富。2007年出版音像及电子出版物销售数量1830万册(张、份、盒),销售金额达到2998万元。

2、广播电视持续发展。

到2007年底,全市广播电视系统共有从业人员1675人,比上年增加97人;资产总额达到12240万元,比上年增加720万元;全市广播电视总收入5704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实际创收收入为4123万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广告收入为2451万元,网络收入1396万元。形成了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无线、有线和卫星等多种传输覆盖的格局。

目前,**市的广播电视已经初步形成了事业与产业发展同步进行,广播与电视互为补充,有线与无线紧密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网。一是“村村通”工程取得新成效,网络覆盖面继续扩大。截止2007年底,全市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06和3.13个百分点,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二是节目套数日益多元化。2007年全市现有无线广播电台6座,无线电视转播发射台6座,广播节目有7套,电视节目有7套,与上年基本持平。2007年全年广播节目播出时间31484小时,比上年增长0.4%。全年电视节目播出时间37206小时,比上年下降7.5%;制作电视节目时间2912小时,比上年增长8.7%。三是有线电视联网取得新突破,截止2007年底,全市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超过2900公里,全市有线电视用户数量达到19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为15.11%,比上年增长1个百分点。市、县、乡三级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已基本形成,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4、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是文化底蕴、文化传统和文化创新资源丰富的文化大市,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市作为中原腹地,是中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华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文峰塔、春秋楼、霸陵桥等众多人文景观,闻名遐迩。**这片历经战乱饱经风霜的原野孕育了以夏禹传说为主的“上古文化”、以三国典故为主的“曹魏文化”、以神后钧瓷为代表的“钧瓷文化”和以花都鄢陵为主的“生态文化”,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了四大产业旅游项目。

2007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3%,其中入境游客5308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为13.2亿元,比上年增长29.4%。2007年底全市共有森林公园4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星级酒店17个,旅行社45家。2004年被国家评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五)文化消费日益活跃

随着**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新型文化消费观念逐渐兴起。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04元,比上年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46元,比上年增长18.2%,我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7%,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2和4.3个百分点,说明我市人民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对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需求。200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为536.9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5.6元,比上年增长19%,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为80.2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0.8元,比上年增长14.2%。显示出我市人民生活消费方式的转变,人民的物质需求所占比中下降,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加强。

三、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从总体上看仍需加大力度,文化产业结构有待改善,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文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文化服务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行业。既包括传统文化产业,也包括新兴文化产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达与否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几年来,**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一直位居全省前列,文化产品制造业2007年增加值增速高达48.5%。但相比之下,**市的文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2007年**市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增速为31.3%,比文化产业制造业增速低17.2个百分点。2007年**市文化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只有5.2%,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6%,从业人员占30.3%,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8.8%。面对当前群众文化消费大幅度增长,文化需求多样性、多层性、个性化的趋势,缺少高质量、高品位,切合文化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二)文化产业的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

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产能结构、市场结构、人才结构仍然不够合理,文化资源未能有效地得到挖掘利用。文化单位规模小、实力弱成为通病,低水平重复建设,低水平无序竞争现象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从文化产业结构看,文化产业相关层所占比重及增速大大高于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外围层。2007年**市文化产业相关层的增加值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4.8%,增速高达46.2%,而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外围层所占比重分别只有1.1%和4.1%,其增速分别比相关层低26.4个百分点和11.3个百分点;从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看,2007年全市文化产业单位7112家,平均每个单位仅12.4人;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看,尖子人才匮乏,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三)居民的文化消费较弱

2007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分别仅占消费性支出的7.1%和2.8%。文化娱乐消费缺乏刚性,仍处于弹性系数较大的次要位置。人们没有主动花钱消费文化的观念,潜在的精神文化需求亟待唤醒后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0%左右时,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会迅速增长。2007年**市人均gdp超过2万元人民币,折合美元已超过285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2.4%。文化消费潜力很大。但文化市场还存在供需缺口,多元文化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全面关照,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定位及功能单一,与居民的多维文化消费预期产生较大落差。

(四)投入不足,机制落后

近年来,**市各级政府在文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总的来说还有很大缺口和历史欠账,2007年,文化产业投资额为1.94亿元,同比增长56.3%。但占全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0.6%,低于全省的0.89%和全国的0.96%平均水平;政府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支出为1.12亿元,同比下降35.7%。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主要表现为:公益性的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县及乡镇的三馆一站建设还有不少历史积欠;维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基本运行经费不足;为城乡群众提供免费服务的一些重点文化工程缺乏相应的资金保障。从文化系统自身的因素来看,则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与事业发展的要求尚不协调,不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落后,一些艺术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游离于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与需求之外,因而长期缺乏活力。

(五)企业集约化和产业集中程度偏低

**文化产业经营部门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大多数为中小经营户,缺乏龙头企业;经营运行机制僵化,冗员多,经费短缺,设备陈旧,经营活力不足,虽然也组建了一些企业集团,除个别有点起色外,多数经营情况一般,效益不理想,产品档次不高,企业自我发展能力还普遍比较薄弱。同时文化产业在自主创新方面显的有些不足,未能有效地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应用现代科技改造抢救传统的民族文化资源很不充分,致使有些优秀的民间文化濒临消亡。受产业规模和集约化小的限制,对丰富内涵的文化资源缺乏深入的挖掘和创新,尚无法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导致发展后劲不足,使得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结合的高附加值和高回报的文化产品难于大量涌现,真正具有核心版权和自主创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还比较缺乏。

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热切期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需求;我市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源优势。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努力把发展潜力变为产业优势,以创新理念、超常发展为导向,以体制改革、结构调整为契机,以市场配置、投资多元化为保障,以科技进步、人才支撑为动力,加快实现**文化产业资源的优势化重组和跨越式发展。

(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主体产业

在国家文化产业标准中,按照文化活动的重要程度和对社会的影响,把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外围层定位为文化产业的主体,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市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比较薄弱,直接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整体实力的提升。所以我们应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增强文化产业的主体产业,做大做强新闻出版、传媒、文艺演出等主导产业,加快文化旅游、网络文化服务、休闲娱乐服务、广告会展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要相应调整文化产业投资结构,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在资金和项目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文化产业层次,重点、优先发展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相关性大、竞争力强,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形成一批强势文化产业,发展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形成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格局,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实现文化产业的全面繁荣。

(二)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发展领域

一是加强**市特色文化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工程和历史文化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二是着力建设一批公共文化重点工程,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加强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建设,基本实现全市乡镇都建有综合文化站;大力推进以农村为重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基本实现乡镇及大部分建制村有共享网点;加强全市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实现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落实到位。三是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充分发挥**市民营经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特别是在政策允许进入的出版物分销、有线电视接入网、影视节目制作和销售、电影放映、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场所等领域,吸引非公有资本或参加国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或兴办文化企业,加快**市文化产业发展。

(三)进一步统筹区域发展

要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新增文化资源配置上重点向农村倾斜,使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文化领域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一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逐步扭转城乡差距过大并不断扩大的局面,提高农民收入,逐步改变目前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和消费差距大的状况。二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素质。强化乡镇文化站建设,扶持乡镇的无房文化站和面积不达标文化站建设,力争实现100%乡镇拥有一座具备展览展示、科技培训、书刊阅览、农村信息共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站。加快“村村通”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广播电视网。

(四)进一步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突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加快文化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着力文化产业发展。要对现有的文化事业单位按其性质及其职能进行科学定位,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着眼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要实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代表负责制,使其面向社会,面向群众,自主开展服务活动。

(五)加大文化产业投入,努力拓宽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渠道

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创新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模式。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鼓励民间团体、企业和私人等投资文化事业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鼓励民营、外资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等形式参与国有文化及旅游企业改制,培育跨地区、跨行业的产业集团。

(六)努力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文化内涵对旅游产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篇5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经济管理1105051殷永顺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及繁荣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文化艺术产业;二是图书出版产业;三是电影电视产业;四是传媒集团产业;五是音乐唱片产业;六是旅游游乐产业。总体而言,当今世界上,美国文化产业发展处于顶峰,他国难以望其项背,其文化产业如此强盛的背后,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产业意识高。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就洞察到文化所蕴含的潜在价值创造力,利用科学技术的革新和进步,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优越的政策环境。目前,现在美国的文化产品出口每年在700亿美元以上,美国艺术产业规模已达170亿美元,相当于本国汽车业总产值,美国的音像产品仅次于航天航空的第二大出口产品,占国际市场的40%,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目前美国影视业、图书业、出版业、音乐唱片业已建成庞大的全球销售网络,控制了世界许多国家的销售网络和众多的电影院、出版物机构和连锁店。而就中国而言,由于受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还没有把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认识不到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文化的产业意识不强,极大地阻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资金来源广。同其他产业一样,当文化产业的商业价值越发凸显时,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加以开发和扶持,才能发挥出产业效应、创造价值。由于美国一直倡导宽松自由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因此,美国文化产业的资金来源渠道广,包括个人、私营企业和政府三个方面,其中个人和私营企业投资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1997年,美国仅在艺术业(文化产业的一部分)的资金注入就高达175.83亿美元,而同时期中国对文化产业的总资金投入仅是1.22亿美元。《泰坦尼克号》的总投资近2亿美元,但它的全球票房却高达18亿美元。由于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和私人、企业等多种资金渠道,美国文化产业资金来源广,产业发展更具活力、更显多样化。美国联邦政府主要通过国家艺术基金会、国家人文基金会和博物馆学会对文化艺术业给予资助,州和市政府以及联邦政府某些部门在文化方面也提供资助,美国文化艺术团体得到社会资助,则来自于公司,基金会和个人的捐助等,其数额远远高于政府资助。

文化资源转化率高。美国建国的时间并不长,本身的文化并不厚重。然而,美国文化产业能够覆盖世界各地,其文化企业能够成为世界文化市场名副其实的龙头老大,是与其极高的文化资源转化能力分不开的。美国文化产业利用极其雄厚的资金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每年从世界各地吸收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以此源源不断地给美国文化产业市场注入新鲜血液,从而确保美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竞争中的龙头老大的地位。例如,2008年由美国梦工厂制作的《功夫熊猫》,这部是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美国动作喜剧电影。《功夫熊猫》的故事以中国为背景,由景观、布景、服装以至道具均充满中国元素。在全球取得了6亿多美元的票房。这表明美国文化资源转化能力是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

另外,美国通过影视、音乐等媒介形成一定的“文化印象”后会很快地发展其配套的附加产品及服务。比如,美国好莱坞大片给我们带来了耳熟能详的一些电影人物、电影场景。针对这些电影人物、电影场景,美国能够推出众多的玩具,生活用品,甚至旅游景点。例如:位于洛杉矶的环球影城,迪斯尼乐园等等。这些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促进了相关的文化产业的更全面、深入的发展,也进一步宣传了这些电影,卡通本身,使其更具文化的“沉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当地城市面向世界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科技转化快。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表明,高新科学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文化产业,带来文化内容、形式、生产方式的巨大转变。目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占出口总量的很大份额。技术得以成功转化并加以有效利用是美国文化产业取得巨大进步的重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版商和音像产品生产商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销售平台,销售收入激增。同样,迪斯尼通过技术转换,年收入由85亿美元上升到225亿美元。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高科技的运用,正全方位地影响着美国和全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电脑特技已成为美国创作的主流,是确保票房满座的最大卖点。同时传统的媒体也在逐渐发生深刻变化,不少报业集团逐步走向衰退,而网络版成为阅读新闻的主流。由于美国报业市场程度较高,所以转化起来非常快。

营销策略新。美国一直奉行的自由市场经济使他一直在市场开拓中独占鳌头。其“海外市场开拓”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起初,美国文化产品主要是拉动国内消费,满足消费需求。当国内市场竞争日渐白热化,美国扩展海外市场以求获

得更大的利润。1980年,美国电影业收入的70%来自国内票房,开拓海外市场后,美国海外票房年增长率为6%~7%,目前美国国内票房只占总收入的35%。美国营销策略的成熟不仅体现在开发海外市场,他们对市场调研也极其重视,从而为市场开发提供决策借鉴。

创新意识强。仅200年的发展历史不能让美国形成自己的文化,其文化底蕴并不深厚,这就注定美国文化产业发展失去了自身传统文化资源的支撑。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企业得以长存的保证。美国借助其他国家的悠久历史,靠着创新,打造出一个个新的形象,抓住市场机会。

政策很宽松。美国倡导的自由经济是任何国家都难以比拟的,在美国联邦政府中的15个内阁级部门,没有一个部门负责文化产业发展的监管,“无为”和“零管制”是美国政府特别是联邦政府的执政原则。“无为”并不代表美国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完全无所作为,放任不管。相反,政府在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自由竞争环境的同时,提供了各种软硬件支持。在美国联邦政府的支持下,一些重要的独立政府机构,如人文与艺术国家基金会(NFAH)、人文与艺术联邦委员会(FCAH)、博物图书馆协会(IMLS)纷纷成立,直接出台各种支持性政策,为文化活动或生产提供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服务。

文化内涵对旅游产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篇6

文化产业作为 21世纪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已经成为西方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产业。我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专业人才的缺乏。为了培养合格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必须加快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建设,更快的适应我国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置背景

文化产业是近几年来我国新兴的一项产业,该产业主要包括:广电影视、演艺娱乐、文化贸易、网络游戏、报业出版等。文化产业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综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该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朝阳产业”、“21世纪最后一块暴利蛋糕”。2006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大力提倡并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同年6月,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济南举行,国家和地方发展文化产业的呼声日益高涨。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应该越来越迫切,于是更多高校纷纷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该专业成为这几年炙手可热的抢手专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2006年博士与硕士研究生招生中,该专业的报名人数远远高于其他专业,成为当之无愧的“热门专业”。然而,令人尴尬的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十分不乐观,并且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除去考研的部分人外,其他都面临着就业的压力,“文化产业有前途,文化产业最缺人”的说法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其实众多调查显示,文化产业领域是缺乏人才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这个问题值得深刻思考。

首先文化产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它所需要的是既懂文化有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业内人士达成共识的看法,事实也是如此。这样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显而易见了,就是培养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懂得市场经营运作的人才,然而令人沮丧的是,很多高校在人才培养这一块做得很不到位,主要表现在:

2.1 人才培养体系不合理

从目前的文化产业教育层次结构情况看,尚未形成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这种“金字塔”式的人才层次结构,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企业人才当务之急的需求是需要大量的操作型文化产业人才和综合素质强的高级管理型人才。

2.2 专业培养定位不明确

文化产业涉及的产业包括:新闻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演出表演团体、表演场所和文化经纪与代理等。面对这样一种纷繁的文化产业对象,导致许多高校很难对文化产业进行准确的专业定位。有的高校提出以全球化、系统化的理念培养通晓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国际型、复合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而有的高校又旨在培养媒介、会展、娱乐等领域中从事管理、策划、经纪、营销、公关等方面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使得人才培养受到了较大的局限。

2.3 师资力量匮乏,教材缺位

师资力量不足成了文化产业专业发展的瓶颈,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原因固然可以推到新兴学科的先天不足身上,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校、科研机构中的不少专家学者习惯于抱残守缺的心态也有很大关系”。实际上,我国高校原有的师资配备中,文化、艺术、经济、管理、旅游、传媒、信息技术等专业的教师都与文化产业专业相关或相近,如果能彼此之间加强知识的整合与交流,互相吸收对方的专业特长,其知识结构是符合文化产业人才的复合型和实用型要求的,也完全有能力胜任文化产业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但他们或是对新知识缺乏兴趣,或受习惯驱使,依然固守着以前的课题和研究,不愿意转型;而作为新兴专业,又没有多少本专业的师资可引进,特别是教师的实践能力较缺乏。这样,文化产业专业的教学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教材缺位实质上是与师资匮乏紧密相关的,而文化产业专业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更增加了教材建设的难度。目前文化产业专业教材的状况一是数量少,二是水平参差不齐,真正有水平且能够大规模应用的不多。虽然一些高校也使用一些相关教材,但这些教材大多是从传统的专业和教学模式平移过来的,如“文化市场营销”与“市场营销”、“文化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别分别是什么,没有说清楚;有些教材严格意义上讲并不符合文化产业专业的实际教学需要。文化产业专业教材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对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毫无疑问,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的建设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要深层次反映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现状是专业艺术类、行政类出身人员所占比重过大,经营管理类出身人员所占比重过低,因而造成文化产业领域专业化力量有余、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的局面,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部门目前不缺具体的编导制作人员,缺的是既懂文化又懂观众市场,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的复合型的策划、管理人才。

因而,将文化产业管理学科方向确定在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之上。在学科建设中要充分体现复合性、应用性,要围绕培养具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具有现代产业意识和经营思路的策划、经营、管理人才这个目标,构建起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发展的科学架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经济学、文化学、管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素养,具备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能在各类文化企业及政府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事业单位和其他相关企业从事文化经营管理、文化营销与市场拓展、文化项目设计与策划以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

3.2 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导路径,构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首先解决课程体系的问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能延续旧有的政府公共管理角度下的“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的培养口径和培养模式,在当今文化产业迅速勃兴的时代,要有专业人才培养新的定位。要根据新兴的文化产业领域内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需求,培养既懂文化又懂文化市场,既有宽广的人文视野,又有精深的产业理念的经营型、应用型、复合型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策划方面的人才。根据文化产业的特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要特别强调其复合性与应用性,要符合文化产业实践性的要求,加强应用性的课程、调整理论性过于强的内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可分为三类:

3.2.1 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课程,如文化学导论、中国文化简史、西方文化概要、文化人类学导论、文化资源概论、艺术基础、美学概论、宗教文化、民俗学等;这一课程群要为学生奠定文化学方面的坚实基础,使学生明了文化的规律与特质,熟悉文化的过去与未来,并引导学生有效地拓展文化学科方面的学习,形成宽广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

3.2.2 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课程,如管理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营销学、文化市场调查方法、公共部门公共关系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项目策划实务、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一课程群要使学生掌握管理学方面特别是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从事文化产业具体的市场营销、品牌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从理论和实践上做充分的准备。

3.2.3 经济学类课程如文化经济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概论、文化企业融资与资本运作等;这一课程群要使学生深入认识文化产业的经济学属性,通晓文化产业的运作过程及规律,并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3 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过程中,由于所涉及的学科基础广泛而分散,最容易形成各个来源学科各自为政、各门课程之间互不协同的问题,难以形成专业教育的合力。具体表现为三个脱节:几个课程群之间的脱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之间的脱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复合性要通过知识的拓展与融合方能实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文化类课程、经营管理类课程组成,要解决好两个方面课程之间的协调和协同的问题,以形成课程之间的合力。要求担任不同课程的专业教师克服认识上的偏见,明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育的中心目标,紧紧围绕文化产业经营管理这个核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经营型文化管理人才,还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好第一、第二、三课堂之间的协同配合问题,寻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

3.4 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

复合型、应用性是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突出特点,懂经营、善策划,熟谙文化营销与市场拓展,是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设计长项。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还应当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调研能力、策划能力、宣传推广能力、品牌塑造等方面能力为主线,将相关课程的内容及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习、文化企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和第二、第三课堂活动中目标明确、任务清晰,真正学有所专、学有所长。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应当更多的体现实践性、操作性的特点,应当使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接触文化产业管理的社会现实。因而,要特别强调实践性的重要意义,要求所开设的课程,特别是专业主干课程增大实践性的内容、增加实践性的教学时间,突出专业调研、文化企业考察等方面的活动内容。

参考文献

对衡水湖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篇7

一、开发衡水湖旅游文化产品的条件

长期以来由于衡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低, 其在国内的影响力一直不高, 至今仍有很多人对衡水缺乏一个清晰、整体的了解。但是随着武强年画被评为非物质遗产, 以及2012衡水湖国际马拉松比赛的顺利开展, 更进一步强化和提高了这一公众认知度。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步扩大, 近几年来, 由于大力调整旅游产业结构, 加大市场宣传促销, 实施精品战略, 成功打造了自然生态、文化遗产、红色旅游、休闲度假等一批新型旅游产品, 产品结构从过去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商务等多种类型转变, 目前衡水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 衡水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现在纯观光型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趋于减少, 参与型、体验型等文化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趋于增多, 游客在旅游中希望得到富于地方性和民族性的娱乐产品以丰富旅游生活。因此, 开发区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必须与现有的一般纪念品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同, 不仅要在外观上和文化内涵上优于它们, 更要与游客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同时激发其购买欲望。旅游者对旅游产品高文化附加值的需求也正是形成旅游文化产业的市场基础。

二、旅游文化产品的品牌效应

旅游文化产业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文化产业, 各地的文化产品都有自己的品牌, 如何打造衡水湖旅游文化产品的品牌, 首先要了解旅游文化产业的特征。其特征如下:首先, 旅游文化产品以服务为主。旅游文化产品品种多样, 但主要还是以服务旅游者的使用需求为主要目的, 主要是服务于旅游者的。其次, 旅游文化产品要有文化内涵。旅游消费不能只是让旅游者花费时间、金钱, 也要让消费者在消费之后, 除了带走了我们的旅游纪念品, 还要让旅游者带走我们当地的文化, 满足旅游者内心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从而使旅游经营者能够提供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旅游文化产品。再次, 旅游文化产品依存于市场经济。旅游文化产品作为一种商品出现, 它具有了商品的一般特征, 即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旅游文化产品的价值如何实现, 要以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来体现的, 同时还要给旅游经营者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 否则市场经济的产业链就不能形成, 旅游文化产品也不能进入市场。最后, 旅游文化产品具有地域性。尽管旅游文化产品有非生产地交易的可能, 但旅游者只有到旅游文化产品的生产地才能够真正地购买到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旅游文化产品。因此, 旅游文化产品的地域性非常重要。

三、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战略

一是以地方文化底蕴为根本。衡水旅游产品开发既要保持对传统特色的传承又要注重在传承中突破传统, 并对其进行重新组合包装。当今的旅游产品, 要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 就要在产品的物质和精神功能层面上下功夫, 这样才能使得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得到提升。旅游产品承载着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多重意义上的内涵, 所以在当今的旅游文化产品设计上要充分的理用地区资源, 包括地理优势, 人文特点等, 还要深入的挖掘当地的文化底蕴, 突出旅游产品的特色。这就使得我们当地的旅游产品开发有了一定的目标和规范。说到个中案例, 最典型的莫过于衡水老白干的一系列产品设计, 老白干集团不仅将自己的品牌作为商品, 更是作为承载衡水城市特点和文化底蕴的载体, 以酒为媒使得城市形象也在传播中得到提升。

二是以主流品牌为主干。一个地区的旅游纪念品构成体系应该类似于城市交通, 有了主干道和辅助道路的相辅相成, 才可以使整个城市的交通顺畅。衡水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要找出当地的主要文化产品, 坚持发挥其主干的作用, 同时扩大其他文化产品的建设和分支, 使其形成相互贯通的文化产业链。同时坚持对主干品牌的开发、利用及广告宣传, 以此带动一些辅助产品, 但这些辅助产品必须与主干产品相辅相成。

三是依托现代信息服务系统。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 利用现代信息系统丰富传统文化, 提高衡水湖旅游区的知名度, 是目前宣传最有利得手段。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 网购开始流行, 如武强年画, 内画, 古陶等, 现在在网上都有销售, 但这些都是零散的, 形成不了规模, 因此, 衡水湖旅游区管委会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网站, 在这里既可以宣传旅游资源, 也可以展示旅游纪念品。

四是以衡水文化创新为灵魂。武强年画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但我们不能总是守着传承文化, 在传承的基础上, 我们还要创新文化, 发展衡水旅游产品开发的软文化。衡水的文化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 但它仍需要物质来承载, 如侯店毛笔、内画、衡水古陶、年画等, 它们都是有着实实在在的物来体现的。我们在发展现有文化产品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创新文化和丰富文化。

总之, 随着社会的发展, 旅游度假逐渐成为人们休闲消费的首选, 衡水自古为燕赵文化与齐鲁文化交流之地, 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而且特色鲜明。衡水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需要深入研究衡水的传统文化, 在文化传承中的解读、展示、创新、丰富, 只有准确把握旅游市场需求, 让旅游产品的创意和设计要满足市场需求, 才能更好的推进旅游和文化两大产业的融合, 才能使旅游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同时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摘要:近年来衡水湖旅游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已成为河北旅游文化产业的支柱。然而衡水湖旅游文化极为匮乏, 且与衡水当地的文化产品缺乏联系。为了进一步发展衡水湖旅游文化产业, 加大衡水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力度, 在此从开发衡水湖旅游文化产品的条件、旅游文化产品的品牌效应和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战略等几个方面是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衡水湖,旅游文化产业,产品研发,旅游纪念品

参考文献

[1]衡水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衡水年鉴 (2006) [M].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6.

文化内涵对旅游产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篇8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其发展状况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标准之一。借鉴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对于加快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汉派”传统雕刻工艺作为湖北地方传统文化与“中国宝谷”这个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促进做了探讨研究。

关键词:湖北地方文化;文化创意产业;“汉派”雕刻工艺;“中国宝谷”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绿色产业,也是朝阳产业,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目前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标准之一。因此,借鉴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对于加快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湖北省今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加大力度制定良好的政策和措施,优化文化产业链结构,发展新兴支柱产业,利用本省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人才资源营造良好的创意环境。

(一)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近几年发展总体概况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标准对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情况进行统计可见近几年来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总体状况表一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及相关比较数据如下:

由表中可以看出,从2004-2008五年里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由年138.88亿元,增加到年520.20亿元,增长了近三倍。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说明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的份额日益增加。而同期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要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说明文化创意产业己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空间的重要支柱产业。

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二次经济普查(http://jjpc2.stats-hb.gov.cn/index.asp)所提供的数据得出我省基本形成了以新闻出版为龙头的产业框架。年新闻出版服务业增加值为亿元,占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为36.4%,位居首位从文化产业不同层次来看,我省的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外围层尤其是互联网文化服务类涨势惊人,旅游业和文化商务服务类也在大步发展。以上数据均可看出我省文化创意产业已在各个领域健康长足发展。

(二)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点

湖北省已经初步形成以重大产业项目和骨干企业带动文化产业重点发展,依托文化科技产业园,数字出版产业园,道教文化创意基地,非物文化遗产国家公园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动漫、文学艺术、数字出版、创意设计、旅游休闲等创意产业格局。逐步形成了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的互补延伸创意产业园,日益完善的创意产业链,良好的创意环境不断发展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为经济支柱产业。

(三)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文化强省”战略思想指导下,湖北着力打造文化精品,发挥产业优势,营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仍然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发展仍不够充分,整体实力还不强。湖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先发优势,但发展速度不快,产业总量不大。2008 年实现增加值 520.2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的 4.59%。从全国来看,处于中等水平,与第一方阵有较大差距。

2.产业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低。由于投入有限,因此大多数文化创意企业仍处于实力较弱的低水平竞争状态,悖离了资源有效配置的市场法则。而文化企业之间多头并举、条块分割的局面,也使得企业难以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

3.产业链还不够完整。文化创意大部分子行业的发展还均为单打独斗模式,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态势,产业链尚不完整。

4.产业发展存在人才瓶颈问题。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创意产业具备一定规模的地区相比,湖北创意人才匮乏现象较为突出,几乎每个创意子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高端原创人才不足的问题。

二、湖北地方传统雕刻文化特色分析

传统技艺本身就是创意技能。传统技艺通过师承或家传代代相传,成为一个地方的独门技能,其中工艺美术技艺是最为典型的,并且极其丰富多彩。早在清朝中叶,武汉就逐渐形成了以金银、木雕、玉雕、石刻等为代表的传统雕刻工艺行业群体。传统“汉派”雕刻工艺是在传承了传统的技艺而且其吸收了东、西方的雕塑特点,通过借鉴我国石窟与壁画艺术,逐渐演变成的具有雕刻技艺。其具有造型集中、结构严谨、雕刻精细等特色。传统“汉派”雕刻主要以首饰盒摆件为主,以镂雕古人物造型见长。且“汉派”雕刻对于珠宝设计来说,其博取众长的雕刻手法,能够促进我国珠宝设计的思路扩展。然而传统的“汉派”雕刻工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走向衰落,现有的“汉派”雕刻师寥寥无几。

“汉派”雕刻作为武汉传统手工业的重要门类,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早在清末明初,其就在国内外的比赛中获得了很多的奖项。“汉派”雕刻技艺在同行业间有着极高的声誉。其雕刻时讲究灵动、出神。在于将手中的雕刻原料首先进行反复的观察,结合原料的形状与特点进行雕刻。而传统的“汉派”雕刻手法抛开其丰富艺术美感来说,其在雕刻的历史、工艺、以及造型特点上都包含着武汉当地的工艺美术传统。对研究武汉雕刻技艺的发展上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

三、“汉派”传统雕刻工艺对“中国宝谷”促进分析

(一)发挥地域技术优势

“中国宝谷”在武汉市东湖风景区磨山景区南部南望山北部及毗邻地区建设国家级珠宝旅游产业基地、构筑“中国宝谷”,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空间上形成“一核(教育与研发极核)一街(鲁磨路珠宝一条街)三区(珠宝创意设计与科教游览区、珠宝文化鉴赏与休闲度假区、珠宝展示交易与旅游购物区)”格局。其基本性质为国家级珠宝旅游产业基地、研发性总部和区域性营销总部基地、中国珠宝国际化窗口。以珠宝设计和创意为核心,集珠宝研发和艺术品展示与信息交流、营销、交易为一体,是珠宝文化鉴赏、购物休闲与旅游功能兼备的主题区域。

(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结构

目前,湖北正围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构建,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整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在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国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背景下,湖北已成为扩大内需的前沿,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选择此时建设大型珠宝旅游产业园,可谓正逢其时。湖北巨大的发展潜力、旺盛的消费需求、独特的区位优势,将为该项目投资发展带来丰厚回报。“中国宝谷”基地建设将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集研发中心、配套服务中心、展销(旅游)中心、工艺培训中心等于一体,致力于将产业园打造成世界珠宝业的超级航母。

(三)发扬地方传统文化

“汉派”传统雕刻工艺在我国近现代手工工艺中曾一度引领起一段“楚风楚韵”的工艺潮流,“汉派”传统雕刻以民间传说、民俗民风等作为创作题材。在其作品中具有浓郁的楚文化色彩。而且其在制作的技法上,逐渐形成了一种写实中略带一丝夸张。“汉派”传统雕刻作品具有古典线描的韵味,其雕刻刀法细腻流畅。“汉派”传统雕刻工艺在其辉煌时期曾成为武汉市的重要标志,因此将“汉派”传统雕刻工艺与东湖宝谷旅游产业基地现结合定能够以其精湛的雕刻工艺为宝谷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洑璐璐.关于珠宝设计民族化的思考[J].华商,2008(11).

[2]叶立群.基于地域文化的辽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J].理论界,2009(8).

[3]李创新等.文化创意产业视角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模式设计——对陕北民间文化开发与保护的实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10).

[4]史洪岳.直面2013的中国珠宝产业[J].中国宝玉石,2013(4).

[5]林拓.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03-2004)[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厉无畏.创意改变中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7]胡晓鹏.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区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1).

上一篇:人生意义的优秀作文下一篇: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