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概观》教学设计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际组织概观》教学设计(推荐5篇)

《国际组织概观》教学设计 篇1

一、【程标准】: 引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组织迅猛发展的资料,说明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二、【新教学】:

(一)、国际组织及其分类

、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的关系

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既有主权国家,又有国际组织。主权国家是构成现代国际社会的基石,而国际组织则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

2、国际组织:

(1)、形成与发展:

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也表明人类交往日益频繁和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国际行政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需要;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组织的迅猛增加,则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适应了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需要,体现了对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题的关注。

(2)、主要特征:

①跨国性:

国际组织是国家、地区之间的组织,两个以上国家、地区的政府、团体或公民才能建立国际组织。

②目的性:

国际组织有特定的宗旨和目的,有固定明确的章程。国际组织的宗旨和目的是其开展活动的指导原则,也是其在国际社会存囊在的意义所在。

③组织性:

国际组织设有多层次的机构来开展活动,实现其宗旨和目标。其常设性机构处理日常事务。

④自主性:

国际组织代表各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某个特定成员的单方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国际组织自主开展活动,独立运作,其决议也有某种强制力。

(3)、类型:

①按照成员的性质分:

对国际组织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成员的性质,可以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成员是主权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成员主要是团体或公民等。

②按照地理范围分:

按照地理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全球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全球性国际组织向全世界开放,任何国家都可以申请加入;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成员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或基于某一共同的军事、经济利益,或基于某种共同的文化、宗教、民族背景。

③按照职能范围分:

按照职能范围,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一般性国际组织的职能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专门性国际组织一般只具有专业技术职能,主要进行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性活动。

(二)、国际组织的机构和作用:

、机构设置的必要性:

各国际组织为实现其宗旨和职能,设有多级机构。

2、机构:

(1)、议事和决策机构:

一般来说,全体成员参加的大会是议事和决策机构,享有广泛的权力,包括审核财政预算和决算、选举执行机构成员和最高行政官员、制定和修改组织章程、接纳新成员、审议各机构的报告等。

(2)、常设机构:

大会休会期间,由部分成员组成执行机构履行组织的各项职能,执行决策机构的决议。

(3)、秘书处:

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为其他机构提供服务。有些国际组织还设有司法机构,解决成员之间的矛盾纠纷。

◇堂练习:根据你的了解,在下列国际组织和它们的活动之间连线。

世界银行

指导、协调全球卫生工作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提供开发贷款

世界卫生组织

开展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东南亚国家联盟

增进非洲国家间合作

非洲联盟

加强东南亚国家间合作

3、国际组织的作用:

(1)、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当代国际组织的活动包罗万象。上至外层空间、下到海洋底床,人类生活的诸多领域大多有相关的国际组织存在。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组织以自己的名义开展活动,是国际社会的重要行为主体。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国际组织的局限性:

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有其局限性。国际组织内部力量对比情况错综复杂,各成员的利益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当成员之间的矛盾激化时,国际组织的能力就受到影响。一些大国依仗实力,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强权和霸权的工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即使政府间国际组织也不像国家那样拥有完整主权;其权力建立在主权国家间条约的基础上,是主权国家授权的结果;其决议需要各成员的哥比准,只有通过各成员的执行,才能产生效力。

(三)、中国与国际组织: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主动参与各个领域的多边外交活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2、中国与联合国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补充: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组织,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无权加入联合国。

3、中国高度重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区域合作。

中国高度重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区域合作。中国参与创建了上海合作组织,参加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了“l+3”和“l+l”领导人对话机制,为本地区的繁荣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建立“上海五国”会晤机制。XX年6月,乌兹别克斯坦加入,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立。XX年1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在北京设立秘书处。

4、中国积极发展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

中国积极发展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中国与欧盟建立了领导人会晤机制,致力于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重视与非洲国家的传统友谊,与非洲联盟团结合作。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发展中国家组建的国际组织发展友好关系,支持它们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并与它们共同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新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历史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到1971年:新中国被排斥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之外,为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从1971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大批国际组织建立、恢复了友好合作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席位,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经济组织。世界银行出资兴建的希望小学

小结:

4个主要特征:国际组织的四个主要特征即:①跨国性、②目的性、③组织性、④自主性。

3个类型:国际组织3种不同划分方法:①按照成员的性质分、②按照地理范围分、③按照职能范围分:

2个方面:即国际组织具有正面作用和局限性两个方面

明清美学概观讲稿 篇2

概观明清美学总的逻辑行程,大致可分以下三个阶段:首先是由李贽、汤显祖和公安派提出一系列富于主体意识、个性意识的美学思想,构成了近代美学的浪漫主义先声,其次是由王夫之、叶燮、石涛以富于思辨色彩的理论体系对古典美学作出了历史总结,再次是美学理论在各个部门美学内向近代崇高的多向展开,包括李渔的戏剧美学,袁枚的诗文美学,郑燮的绘画美学,以及从李贽、叶昼、金圣叹到脂砚斋等人的小说美学,构成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多元并峙、相互递进的复杂局面。这三个阶段分别属于不同的逻辑层次,它们共同构成了明清美学史的正、反、合三段论。

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到明清己经是封建社会的晚期,这是一个由落后的封建社会意识向进步的资产阶级思想萌芽的历史转变时期。这一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表现突出。从理学的衰微、心学的修补到反道学思想的崛起,从反复古、反教条的审美创作的繁荣到重自然重人性的艺术批判的兴盛,使社会思潮汇成一股强有力的浪漫供流,把明清美学思想迅速地向前推进。到了明末清初,这种体现封建理性意识的羡**流,仍然具有较大的势力。明代中晚期的前后七子、唐宋派明确提出复古主义的美学主张,到了清代,这种封建意识的保守性则更加顽固。走向封建社会末端的清王朝,不仅对各族人民实行残酷的政治压迫,_而且在文化上也实行无情的专制统治。康熙二十五年(1686),就曾发布诏书,力倡程朱理学,反对其他所谓“异端跛说”。来自于封建王朝的威力,直接影响着文化意识形态。前前后后,不仅出现了理论上的“格调”、“肌理”说,还形成了散文上的“桐城”。“阳湖”派和诗歌上的“宋诗”、“同光”体,将明代初年沿袭下来的体现封建理性意识的美学思想推向极端。

这种美学思想在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上享有显赫的地位,甚系从某种程度上说还处于支配地位,但是由于它受制于腐朽的统治阶级,渗透着浓厚的封建理性意识,与人民群众的自由创造意识和艺术实践精神所体现出来的审美理想相距甚远,所以,真正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思想源泉乃是体现人民群众美学精神的艺水创造和社会生活。

一种新兴的体现明清美学人本意识的新思潮是以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为发端的,宋明理学到了王阳明时代己经不占上风,.取而代之的是势力较大的心学理论,压阳明就是这一流派的首要人物。虽然阳明学派本为宋明理学的一个支流,但它的哲学主张以’“吾心”、“良知”为本,并明确指出:“夫道,天也之公道也,夫学,天下之公学也。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道学的迷信观念,对人们的思想解放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初步形成了以“心”为本的人本主义美学思想,从而把明清美学引向不代个崭新的方向。

在阳明哲学影响之下形成的以李贽为首的反道学思想,把这种以人本意识为主流的美学思想推向高潮。反道学思想,全面突破封建传统的板结意识,全面否定儒学理学的思想实质,明确显示出新思潮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精神。第一部分

李贽“童心说”:《童心说》是明代末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一篇散文,他在文中提出了“童心”的文学观念。“童心”就是赤子之心,“一念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他认为,“童心”是体现自然人性的真心,而失却童心便是失却真心。针对程朱理学,他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李贽在肯定“童心”纯真可贵的同时,追究“童心”在当代失落的根源。他的笔端直指程朱理学的祖宗——孔孟儒学,并对其经籍论著展开无情的批判。他指出:“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词。又不然,则其迁阔门徒,惜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现,笔之于书,后学不察,便谓之出圣人之口也,决定目之为经矣。熟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出自圣人,要亦有言而发,不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迁阔门徒云耳。药医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速以为万世之至论乎?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数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李贽在痛击儒学理学之假人假声的同时,力倡《水浒传》之类的真人真声,认为只有这样的发愤之作,才是以真人之声来自由地抒发人们的艺术情感和审美理想。汤显祖“情至说”:汤显祖之后的美学思想把李贽的反道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汤氏的以“贵生”、“神农之教“、“情至“为三位一体的美学主张,更加明确地体现出对于自由、平等和博爱的追求。所谓“贵生”即《贵生书院说》中所阐明的“形色即是天性”、“大人之学”在于“知天下之生”的宗旨和《徐闻留别贵生书院》诗中能疾呼的“天下熟为贵?乾坤只此生”的口号,把人生提高到天地中最贵的地位,认定“知天下之生”才是“大人之学”的真谛。从根本上反对扼杀人性,主张尊重人权,正视人的价值,体现了一种新兴的自由民主精神,所谓“神农之教”即主张发展“其利于养”的农民之业,并且以政道之“平”来保护社会经济的发展,以便扭转“精华豪家取,害气疲民受”的“有生而无食”的社会局面,这种美学主张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他美学思想中的平等观念。而”清至”说则集中反映在《<牡丹亭> 题辞》中,实质上表现出一种基于“贵生”说的博爱思想,这种以“情”为核心的“博爱”思想,从根本上体现了明清浪漫思潮的基本精神,这种精神到了清代更是经久不衰。公安三袁“性灵说”:详见PPT

公安三袁,又称“公安派”。袁宗道,字伯修,《白苏斋集》。袁宏道,字中郎,《袁中郎集》。袁中道,字小修,《珂雪斋集》。公安派文学思想由袁宗道首发,以袁宏道为代表。

第二部分:王夫之、叶燮和石涛以较为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对古典美学作出历史性的总结,明清换代,外族人侵,社会动荡,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受到摧残,满族统治集团的高压政治和游牧民族落后的文化对中原文明的牵制,使整个社会的文化心理趋于萎缩、退化,从创新进取转入总结经验,一部分以正统自居的知识分子目睹儒家学说和宋明理学在晚明浪漫思潮冲击下所暴露出的痼疾,陷入对于历史的反思,这些人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全面地继承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思想资料,他们的理论思维开始出现了分析思维的萌芽,并对变革以往理论思维落后的状况具有较自觉的认识,他们的理论增添了思辨的色彩。由于这种种原因,总结古典美学的较为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才有可能在他们手中出现。

王夫之主“意”说:首先,王夫之的主“意”说对写意性失学进行了总结。他提出“以意为主”的命题,提倡诗歌表现那种蕴含着深刻的理性内容的审美情感,并以这种“意”作为红线贯穿诗歌的现实内容、创作过程和社会功能等一系列问题,营构起一个表述方式虽然散漫芜杂但内在逻辑却十分严整系统的庞大的诗歌美学体系。

叶燮:与王夫之的主“意”说相互补充,叶燮的“理事情—才胆识力”说则对写实性美学进行了总结。他把客体属性分为“理事情”并突出“理”即客观规律的基本意义,把主休条件分为“才胆识力”并强调“识”即认识功能的主导作用,从而突出了“理”与“识”相互对应的认识关系的重要性。而且叶燮在理论思维方面比王夫之更前进了一步,克服了王夫之的诗歌美学严整的逻辑结构与散漫的表述方式相互不一致的毛病,从而有可能提交出第一部系统的诗歌美学专著—《原诗》。石涛“一画说”:如果说王夫之和叶燮主要是从诗学的角度总结了中国古典美学的话,那么石涛的“一画说”则主要是从哲学切入美学的,因此他的《画语录》在体系的营构、范畴的提炼和逻辑的推演方面更多思辨性、哲理性,比王夫之的诗话和叶燮的《原诗》来更是一种艺术哲学。他以“一画”这一范畴为核心,在必然与自由、继承与创新、现实与理想等间题上展开了美学思想,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不似之似”、“无法而法”、“我自用我法”等一系列独有见地的命题,但是他为自己的美学思想安排了一个”自一以分万,自万以治一”的逻辑构架,把一些本来可以有更大发展余地的美学思想严格限制在有限的和谐美圈子里,最终将其带入了消解各种矛盾的混沌一体的理想境界,典型地表现了这种总结历史的理论形态只能在古典和谐美的有限空间里展开其逻辑行程的特点。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美学理论在各个部门美学中向近代崇高的多向展开。与王夫之等人在深沉的反思中对古典美学加以总结的同时,趋向近代崇高的必然进程也在坚定地前行,这就是在戏剧、诗文、绘画、小说等艺术部门中美学思想的涌现。在传统的诗歌美学、绘画美学之外,戏剧美学和小说美学又开辟了新的理论空间,这是一个人才哭出、众星灿烂的时代。但是各个部门美学的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的,在逻辑上呈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李渔的戏剧美学更多古典主义的因袭,袁枚的诗文美学更多浪漫主义的激进色彩,郑燮的绘画美学霉出了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的迹象,明清小说美学则达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度,它们相继构成了新的逻辑圆圈。

李渔:李渔的戏剧美学在诸部门美学的多向分化中更多代表着古典主义方面,他把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为戏剧的最高境界,重情节不重性格,重类型化不重个性化,在语言形式上更倾向于古典趣味,而最突出的表现则莫过于他所谓“点缀升平”、“裨益风教”的戏剧功用观。从美学史的逻辑走向看,这是古典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回光返照,同时也是古典主义接近尾声的预告。

袁牧:袁牧的诗文美学作为清代前期“格调”说、“肌理”说、“神韵”说的一种否定,从浪漫主义方面对复古主义回潮作了有力的抨击。袁枚表现为抒情,重天才、想象、灵感,延续了晚明浪漫思潮的思想线索,但他提出这些问题的方式却更趋偏颇,特别是他提出审美非功利性的观点,对以后王国维有关思想的形成不无启示。

郑燮:郑燮的绘画美学充满了浪漫主义气质,但又包含有某些批判现实主义的因素。他第一次将“丑”提升为较高的美学范畴,宣称“丑而雄,丑而秀”,提倡个性自由,在与现实的尖锐对立中追求理想,在绘画手法上突出主观性、情感性,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倾向,而另一方面,他在气一元

论的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力图提高绘画为民解忧的现实感和人民性,并改革绘画形式,增强传统中国画的认识内容和理解因素,则又表现出趋向现实主义的某些迹象。明清小说:明清小说美学更带有批判现实主义的性质,它在作家论、艺术真实沦、艺术典型论相美学理想等一系列问题上更偏于客观,感性,社会,更注重理智和认识的作用,而且从一开始就具有批判黑暗,现实的激进性质,而李贽得风气之先,从启蒙主义和民主主义出发为这一时期的小说观念规定了基本的倾向,从而使明请小说美学有可能上升为较高的逻辑环节。当然,从李贽到脂砚斋,明清小说美学自身也是一个包含着许多小环节的逻辑过程,如果说李贽首开其端的话,那么毛宗岗则更多留有古典主义的痕迹,金圣叹则向前跨了一大步,到脂砚斋评《红楼梦》则接近比较纯粹的近代现实主义了。金圣叹: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他的评点很注重思想内容的阐发,往往借题发挥,议论政事,其社会观和人生观灼然可见。他斥责“犯上作乱”,释“水浒”之名为“恶之至,迸之至,不与同中国”,反对“以忠义予之”;然而他又同情民生疾苦,痛恨鱼肉良民的官吏和行同盗贼的官军。他认为,“居其邦,不窃议其大夫之得失,恶伤治也”,“非圣人而作书,其书破道,非天子而作书,其书破治,破道与治,是横议也”;然而又承认天下无道则庶人敢议。他宣扬“忠恕”、“孝悌”之类儒家道德规范;然而又揭露礼教对人性的摧残,赞美崔莺莺、张生的叛逆行为,讥讽冬烘秀才目《西厢》为淫书,而推《西厢》为“天地妙文”。他接受佛教的虚无思想,视人生若梦幻,所谓“天地梦境”,“众生梦魂”;然而他又直面现实,并孜孜于述作,以为“生死迅疾,人命无常,富贵难求,从吾所好,则不著书其又何以为活也”。可以看出,金圣叹的思想中是充满着矛盾的。《红楼梦》:《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早期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传,原名《石头记》。程伟元搜集到后四十回残稿,邀请高鹗协同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定名《红楼梦》。亦有版本作《金玉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描写了金陵十二钗的人性美和悲剧美,歌颂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预见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揭示出封建末世危机。《红楼梦》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红楼梦》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尤其“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激起了后世读者强烈的好奇心和窥探欲,各种猜测附会之说愈出愈奇。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论文 篇3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

------作业5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每一个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一直以来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兴趣,了解了不少传统文化习俗.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感到中国传统文化将不会出现断层,并将继续发扬创新.现就我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谈一点看法,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片面的一点感想.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一颗璀琛的明珠.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风风雨雨走过几千年,无时不在变化着.虽然它到了19世纪已经变得苍白无力,但它还有一些优秀之处,我们看问题不能绝对化,片面化,一方面要积极吸收西方的优秀成果,同时还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在批判与吸取中不断创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中国文化古籍里,有一部分内容,确实具有很强的价值,可以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下去.优秀的文化传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强不息,中国从19世纪初就受外国的侵略,在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中国人民就表现出了一种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表现出来的同样是一种自强不息,永远向前的精神.二是和谐,对于不同的事物要肯定它的不同特点,这样事物间才能保持平衡.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确也有一些陈腐的内容,如专制主义传统,惰性等.所以有些内容我们不能全盘照搬,不能全盘继承和弘扬.我们只能有分析地吸取其中的精华,摒弃其中的糟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比,西方文化确实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一是西方文化传统中讲究逻辑推理,所以西方的逻辑学发达,而中国自古就缺乏分析方法,二是西方的自然科学相对发达,三是他们总是有一些新的观点提出来,而我们似乎总是跟着人家后面跑.由于计算机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科学,经济,文化的发展,使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靠得更近了.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的交流与学习的机会也更多了.单就我国而言,我们似乎拿来的多,送去的少,虽然我们也搞了对外文化宣传活动,但这种送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在世界各地在文化方面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对其他民族文化兼容并包的同时,也应向世界展示我们的优秀文化,传递我们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加快文化交流和发展,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才能加强各国家,民族之间文化上的联系,不会消除各民族的各种样式文化的特色.我们应吸取西方文化的成就,同时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应综合西方文化之长,创造性型的中国文化.而这前提是正确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应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落伍了,必须要综合西方文化之长,创新型的中国文化.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文化,新的时代必须建设新的文化.新的文化要有自己的特点.继承,借鉴并创新主动融入世界文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充分的责任的权力,不仅要继承它,而且更要创造发展它,增强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健全意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后现代心理学概观 篇4

后现代心理学概观

后现代心理学家反对以往的.心理学理论和流派把心理或行为看作是一个独立于研究者的“实体”.后现代心理学的典型特征是反对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它认为心理现象并不是一种“精神实在”,而是一种文化的社会建构.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建构论,多元文化论、后现代女性心理学都是后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形式.

作 者:叶浩生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刊 名: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TO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2)分类号:B84-069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心理学 社会建构论 多元文化论 女性心理学

《国际组织概观》教学设计 篇5

习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独尊儒术以后,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教化论的国家B、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C、礼乐文明D、外法内儒

2、关于教化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君民同体B、行动主义C、行善性恶两种人性论D、法家思想

3、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有()

A、民族性与农耕性B、连续性与传承性

C、独特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D、显著的伦理型特征

4、儒家经国理论的核心是()

A、教化论B、非攻C、兼爱D、农战

5、下列属于黄老之学主张的是()

A、君“无为”而臣“无不为”B、君“无为”而民“自为”

C、无为而治D、教化论

6、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学”的主要内容是()

A、治国B、礼乐C、技能D、诗词

7、古代从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变,有几方面的表现。下面所列有一个不是这一转变的表现,它是:()

A、从铁器的出现可以看出

B、从卜筮的方法可以看出

C、从周人重“德”的风尚可以看出

D、从周代的宗法制度可以看出。

8、战国时期,我国士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属于这种原因是()

A、当时的经济基础出现了大的变化。

B、教育从巫那里下放,出现了私学。

C、当时诸侯为求富国强兵,纷纷延纳贤士。

D、征伐战争使得原来的奴隶获得人身自由,成为士。

9、下列哪些观点是属于《管子》学派的提出的?()

A、富上而足下B、“轻重”的经国理念

C、重农主义的经国理念D、“农战”思想

10、()属于唐代官修史书。

A、《晋书》B、《隋书》C、《史通》D、《通典》

11、先秦文化终至统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

A、诸子学术逐渐消亡B、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C、政治上的大一统D、汉武帝独尊儒术

12、道教的出现是在()

A、先秦时期B、秦汉之际

C、西汉时期D、两汉之际

13、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A、先秦时期B、秦汉之际

C、西汉时期D、两汉之际

14、提出“性恶论”的人是()

A、荀子B、孟子C、孔子D、韩非子

15、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

自()

A、《论语》B、《老子》C、《庄子》D、《周易》

16、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

A、太宗对道教的崇奉B、科举制的实施

C、武则天的圆融三教D、韩愈的排佛

17、唐代吸收外来文化最集中的地方是()

A、敦煌B、洛阳C、河北D、长安

18、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

()

A、诗歌B、钟鼎C、书法D、舞蹈

19、“心性本觉”是()佛教的思想

A、印度B、西藏C、中国D、南亚

20、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从()开

始实行。

A、唐代B、隋朝C、西汉D、东汉

22、荀子认为,矫正人性的最好手段是()

A、“礼”和“乐”B、兼爱C、法治D、无为

23、程朱理学建立了以()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

A、人道B、天理C、纲常D、“心即理”

24、()洋务运动达到高潮,出现了最初的民用企业。

A、19世纪30年代B、19世纪50年代

C、18世纪70年代D、19世纪70年代

25、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中体西用B、恢复中华C、反清复明D、闭关锁国

26、()是一个集体性的军事演习性质的大礼,培育着国家军事活动所需要的整体精神,也培养着古代战阵中特有的贵族做派。

A、乡射礼B、大蒐礼C、乡饮酒礼D、大射

27、周礼化及的人群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礼的最低界限是()。

A、士B、野C、君子D、贵族

28、()不仅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这正是中华民

族善良、淳朴、团结、友爱这一民族特性的深厚社会道德基础。

A、“礼”B、德C、善D、“仁”

29、三国时期,魏明帝在中书省设(),职掌修史,这是设专官修史之始。

A、太史令B、兰台令史C、太史D、著作郎

30、《老子》道家学术的后继者是黄老之学,黄老学派应是形成于春秋之际的()。

A、楚国B、燕国C、齐国D、鲁国

31、《四库全书》的修订是有深层的历史背景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A、清王室急于向历史学习,以便掌握汉人的统治之术

B、由明入清的知识分子有反清言论,借修书以毁书

C、用修书的办法表示清统治者已经完全汉化

D、为了跟明代的《永乐大典》比较,显示清廷的强大

32、先秦道家的主要著作有()。

A、《庄子》B、《论语》C、《道德经》D、《管子》

33、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下列属于汉代察举科目的是

()。

A、孝廉B、茂才C、贤良方正D、察廉

34、在崇实尚性的思想大潮影响下,清代学术思想表现出对宋代以来的性理之学的怀疑,在学术思想上呈现出()

A、汉代朴学的倾向B、明代王阳明心学倾向

C、佛学化的倾向D、道教化的的倾向

35、孟子沿着《中庸》的思路,为“大丈夫”精神找到价值的最终根源,建立起

中国式的亦宗教亦道德的()。

A、“轻重”之术B、理学C、中庸之道D、“心性”之学

36、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周敦颐B、张载C、朱熹D、程颢

37、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

A、《左传》B、《楚辞》C、《诗经》D、《史记》

38、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人是()

A、魏源B、冯桂芬C、郑观应D、孙中山

39、纵观中国几千年的王朝历史,民众的反叛方式主要是()

A、皈依宗教B、起义C、加入帮会D做土匪

40、下列属于墨家思想的是()

A、非攻B、兼爱C、无为而治D、性恶论

二、填空题;

1、中原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其地理构成主要有()、()、()、()和黄土高原一部分。

2、汉独尊儒术的提倡者是(),其主要著作是()。

3、魏晋道家学说的主要传播是(),主要著作是()。

4、魏晋以后,在文化由北向南推进中,存在着“一圆”和“一条直线”的南北

辉映的历史大景观。所谓的“一圆”,是指北方的();“一条直线”是

指南方的()。

5、五千年来,中国的气候冷暖交替变化,总的趋势是()。

6、中土佛教早期代表人物为:()、()、();主要论著

有:()、()、()。

7、中国文化的发生就在北纬40度左右的地区,整个地理环境处于()。

8、中国南北方的划分以()—()一线为界。

9、统一的清王朝为了对四周少数民族实施有效统治,创造性地在中央设立了

()。

10、分封制就是以()关系为标准、分邦建国的一种制度。

11、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

12、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

13、《管子》“杂篇”部分的()和()两篇农学文献,专门讨论

水利灌溉和地势高下、水泉深浅与作物生长关系问题。

14、下列各书著者是,《经典释文》:();《尚书注疏》:();

《礼记正义》:()。

15、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

16、古代的中庸之道,从消极的方面看,它扼杀了(),但另一方面,它

又维护了传统的(),在封建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尽管在后米社会变

革的过程中也阻碍了历史的发展。

17、“礼”在先秦时期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作为

()的阶段;第二阶段是指()的阶段,第三阶段是指

()。

18、禅宗宗旨主要有两点,即()、()。

19、汉代对先秦儒学进行全面清理与升华的人是()。

20、先秦儒学高峰之后,儒学的再度复兴是从()开始的。

21、唐代科举的科目大略分为两科。每年分期举行的称为();()是由皇帝下诏于常科之外特设的选举考试,时间不定,设的科目也无定准。

22、魏晋时期,儒、佛、道三家思想的融合,导致了()的出现。

23、唐代儒学复兴最初是以()的形态和()的形式出现。

24、宋学的理论体系是以()作为宇宙最高本体和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

25、“四端”说,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先秦儒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孟子的“四端”是指恻隐之心、()、()、()。

三、简答题。

1、请简述分封制的历史价值。

2、宋代理学的特点及其发展过程。

3、请简述“文治政府”的特征。

4、董仲舒的思想学说对中国文化有何意义?

5、请简述“教化论”的基本内涵。

6、简要概括秦汉时期出现中华文化大一统的局面的原因。

7、“轻重”之术的文化史意义。

8、近代西学输入的特色。

9、请简述无为而治与黄老道术的区别。

10、请简述“天人合一”观念在中国文化若干层面中的体现。

11、写出诸子百家各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

上一篇:互联网技术软件工程论文下一篇:施工企业人事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