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的成长培训心得(精选8篇)
学习《新课程培训—教师成长》心得体会
通江县永安中学校
何光学
通过近段时间网上学习《新课程培训—教师成长》,我感到长了许多见识,对我在山区教学工作有效开展有着极大的帮助。特别是在教师的教学智慧和管理智慧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的招数,也因此认识了许多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老师。他们的教学、管理智让我校钦佩不已。如何吃透教材,超越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引发了我深刻地思考。我曾在网上听过一些教育教学的权威人士的讲座,回过头来,又因缺乏指导、和有效的解决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生成的问题,一些好的做法无法实施。通过这次学习鼓舞了了我要在教育教学的舞台上演绎自己精彩的生活。
提高技能强基础。通过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不仅要有高素质,而且要有较强地课程驾驭能力,要尽量做到“吃透”教材,超越教材,灵活地用教材教;还要有较强的资源意识,正如《教师成长》中提到的“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那么这样的教学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成功一半”。从中看到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提高素养抓业务。通过学习,我无论是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还是具体的课堂操作能力,个人基本素养等等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需要不断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来作保证。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不断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认真地做好记录,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如: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照顾到学困生、合作学习没有达到实效、对学生的评价语不够恰当、没有及时解决学生的提问等,我会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请教其他老师,为今后进一步的改进作充分的准备。更新观念实技能。通过参与此次远程培训活动,使我在理论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我们一直提倡教师学习的多样性,寻找适合教师提升的校本培训模式,但是我们很少有机会进行系统地分析与学习。通过这次远程培训,所有的教师都在教育教学理论上得以提升。培训中,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的阐明了理论,通过与专家、学员的在线互动交流,专家的真知灼见与精辟见解,以及同行的精彩点评、交流与感悟,也让老师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参加培训的教师普遍反映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程的认识与实践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自身的素质提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开阔视野强效能。现在网络资源丰富,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师德教育等琳琅满目,应接不暇,内容丰富新颖,很多到书店都买不到的书,这里应有尽有,教师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开阔了视野,同时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一专题中的各个观点及案例,很好地解决了我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问和困惑,原来在教学中一些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借鉴和启迪。让我能重新的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彻底的反思。许多教师都表示培训学习不但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学有所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
通过培训,加强自身科学素养和教育素养的提高成为每位老师的共识。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乃至源源不断的溪水,这样才能有准备地给学生一杯水。青年教师更是受益匪浅,他们重新认识到了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的道理。青年教师开阔了视野,进一步更新了观念,并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实际工作,使教师的个人修养个人业务水平都得到了提升。
新东方作为一个民办教育科技集团, 其发展速度是让人惊叹和佩服的。虽然其民办教育的现状目前还有很多的争议, 但是有一点引起了我的共鸣:集团生存的民办性决定了其教学必须以社会的需求为准则, 其应聘教师的工资收入是与学生的评价严格挂钩, 而教师的生存残酷又要求教师专业成长, 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实效性, 才能在竞争中不处于劣势, 不被淘汰。而且民办教师还有可以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等方式看到职业的前景。压力和希望带来了动力, 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强烈内驱力和主动性, 其教育产业的发展活力四射。二者在教师专业成长内驱力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我认为这不是某个教育部门管理或者某个学校办学理念的问题。这个内驱力的增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问题, 而是一个必须和整个人事制度的真正改革为主, 辅以教育部门的打造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关于教师内驱力的增强, 笔者有几点认识:
认识一、实现公办教师的专业成长内驱力的提升, 事业的需求为精神感召先行。教师自身要有专业成长的理念和意识, 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建立专业责任感。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公办教师更是如此。人一旦有了精神的支撑, 就会对工作学习达到忘我的状态。这种精神可以描述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勤奋好学、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观念超前、步子扎实的实干精神;知识共享、资源共用的团队精神。教师要树立并弘扬“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学校还必须加强学校积极向上的文化建设, 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教师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 耳濡目染、精神向上, 努力拼搏, 为学校的进步努力提升自己, 感到自己在这样的集体骄傲, 努力去学习, 争取在这样的大集体做出更多的贡献。凭心而论, 在我们的教师中, 那种真正对工作无所谓, 主观上想把工作做差的人几乎没有, 大家都还在尽力而为。
认识二、实现公办教师的专业成长内驱力的提升, 常规的打造途径为辅。教育部门或者学校按照常规的培训途径还是有一定的作用, 教育部门或学校通过提供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等培训活动, 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做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通过岗上培训, 离岗培训, 听课、评课、赛课、读书、外出参观学习等的办法渗透教师专业成长的意识, 诱导一定的内驱力产生。教师如果抓住这些对自己成长有利的机会实行自我加压、自我逼迫、督促成长, 成长是明显的。这条途径只能是辅助办法, 学校可以组织很多活动、提出很具体的工作要求、制定很严格的奖惩制度。如果教师自身没有认识和需求, 就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很多东西最终只能是形式而已, 有的甚至还有相反的作用。
[关键词]队伍建设;校本培训;以人为本;骨干引领;团队互助;研训一体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具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特级教师邢益宝曾说:“学生的发展,就是教师的成功,教师的发展,才是学校的成功。”教师本身的素质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命运,学校发展与否,发展快慢,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因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常抓常新的系统工程。
酒泉市东苑学校是2011年肃州区新成立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教职工100人,拥有在社会上享有很高声誉的名师阵容,自学校成立之始,就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期望值很高,上级行政部门和教育部门也多次强调,要把东苑办成在肃州区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学校。那么,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成为一所教育质量过硬的品牌学校,如何利用好现有教师资源配备的优势,带动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两年多来,我们结合实际,立足校情,在培训策略和方法上做文章,确定了以创品牌学校,办一流教育为目标,以加强队伍建设,引领品牌发展的工作思路,把教师的培训提高作为促进品牌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确立了师德为先、骨干引领、互助合作、研训一体的队伍建设策略,构建起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教科研为依托的教师培训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以人为本,夯实师德基础
师德是学校的第一品牌。实践证明,让教师在师德教育的各项活动中深化感知,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交流提升感悟,是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师德水准行之有效的方法。校长及学校管理者的工作成效不在于自己做了什么,而在于引领和鼓励教师去做什么,并成功地做了什么。
1.以人为本,让教师快乐地工作
有句话说得好——认真能把事情做对,而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我们坚持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在政治上引导人,思想上教育人,业务上锤炼人,体制上激活人,生活上关心人,构建了相互信任、融洽的人际关系,使学校成为人心凝聚的精神家园。面对我校新调入教师多、教师思想状况不一的情况,以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作为师德教育的核心,利用学习班、全校教师大会、党员活动等时间开展统一思想、鼓足干劲、立足团结,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思想教育活动,逐步形成民主平等的干群关系,团结协作的同事关系,从而涌现出一大批坚持工作、主动多代课、团结进取的优秀典型,初步形成了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学校育人文化。
2.重视反思,让教师自警自省
在师德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反思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有效的促进手段,能使思想和认识产生升华,能使工作实践更为有效。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在教育学生的方法、沟通的技巧、教育的艺术、做学生喜爱的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爱岗敬业等多方面进行反思,就能实现不断升华职业道德的目标。学校及时反馈教育教学情况调查,甚至家长、学生的来电、来信和专项检查中反映或发现的问题,让有关教师进行重点反思。通过反思,查找自己的不足,发现自身的问题,明确改进和提升的空间,不断提高教师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能力。
3.记录成长足迹,让教师有成就感和归属感
为了体现教师成长的成就,我们给每位教师建立了专业发展档案。其内容包括个人发展计划、教育教学理念、班级管理经验、课题研究、论文、精彩教案、反思、辅导学生获奖情况及其他个性化内容。每位教师在成长档案中都能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及时反思自己的日常工作,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实现了教师评价由鉴定性向激励性,终结性向过程性的转变。
二、骨干引领,打造高效课堂
骨干教师通过课堂引领是队伍建设的核心所在,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质量的根本。学校根据教师发展的需要,每年都组织骨干教师,围绕课堂展开培训。
1.优质课以点带面
为了更好地展示教师在新的课堂理念下的教学,每学期我们都组织一次校内评优课活动,全校所有教师参加,先在备课组内每人自选内容,或组内同课异构,推出优质课;组内集体备课,名师精心指导,由学校按教研组分科安排,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组成评课小组,对个别教师的教学标准达成度较低,由骨干教师进行分析帮助其对症下药,边学边改,向常态教学要质量。
2.示范课典型引路
如何才能给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指明方向?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我们常请一些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有自己特点的名师、骨干教师在校内上新课程示范课,开拓教师思路,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实践证明,这种课型有利于教师的交流,互相切磋技艺,博采众家之长,充实和提高自己。
3.研究课重在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要有研究意识,我校教师以高效课堂研讨课为载体,开展《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研讨活动,并要求每位教师边听课边做好听课评析。在评课中,促进全体教师思想和业务上的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理论和实践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评优课推出名师
两年来,学校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和“新秀”工程,不断完善教师“以优带新”的辅导制度和学科导师制,从教师的“备、教、批、辅、查”等日常的教学工作入手,高标准严要求,勤指导常督促,切实抓新教师的辅导工作,同时发现和确定教学、教改、科研综合素质高的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通过片、区、市级的公开课、评优课等活动形式,不断创造机会,推出教学新秀,锤炼他们的课堂教学艺术,让更多的教师跻身到名师行列,提高学校的竞争力,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到目前为止,我校有3名新分配教师在肃州区新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小学英语课、小学科学实验课等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3名青年教师在肃州区初中数学、初中语文、体育课等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4名教师获酒泉市初中数学、初中语文、小学科学课等优质课评选一、二等奖,2名教师获甘肃省初中英语、小学英语优质课评选一等奖,1名教师获全国“卡西欧杯”数学课赛二等奖,这些成绩见证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效。
三、互助合作,培育团队精神
学校要鼓励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分享教学技能和专长,培养教师团队意识及合作精神。教师和同事之间应该是伙伴关系,形成合作的团队,共同计划教学,相互观察、讨论,并彼此学习新教学模式或检讨或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
1.明确学习内容
对于每周的学习内容我校都作了比较具体的安排,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培训的重点任务来抓,向教师推荐和购买了大量的学习用书,如《走进新课程》《各科新课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指导》《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师与研究性学习》等,还定期组织校领导开展新课标讲座,年级组、备课组讲课标、说教材,各学科课程标准解读等专题学习。
2.人人参与讲座
依据学校的教育实际和教师的教学疑惑问题进行主题性的讲座,让全体教师集中参加,认真倾听,研讨讲座、报告的信息,从中接受新知,用于实践。骨干教师听教师上课、为教师评课、与年轻教师面对面的谈话,从中接受教育专家的思想传播,获取大量信息,解决教学上的困惑、问题,以便在自己的实践中更好地逐步体会、体现、完善新的理念。同时,学校还定期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调研,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学科、学术水平。
3.案例分析促教学反思
要使校本培训取得实效,关键在于确定好教学研究的主题。研究的主题来自何处?它应该来自于课堂,来自于教师的亲身实践。为此,我们确立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成功即成果的新型课题观和教研观,让教师在参与校本培训的过程中能够及时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在探索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改进行为。我们常常看到,一个教师上完课走下讲台,老师们或欣喜地评说,或充分地肯定,或友善地提醒……新的教法在热烈的切磋中逐步成熟。
四、研训一体,突出课堂教学实践
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是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积极引导教师达成教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新的增长点的共识,坚持科研兴教,质量立校的宗旨,积极倡导教研教改之风,以新课程改革和校本研究为主体,多次组织跨学段听课、跟踪式听课、公开课、示范课、同课异构、名师大讲堂等形式,借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学校教科研工作以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为主阵地,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教师每年在各类教育报刊、杂志发表教研论文几十篇。同时,推动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使任课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发挥了教科研对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进而增强教师的学术能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开展教科研活动,凝聚了人心,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使课堂主阵地成为我校师资培训的重要舞台,也使年轻教师能够不断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骨干教师尽快走向全区、全市。目前,我校教师队伍拥有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42人,占教师总数的 42%。其中,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15人,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4人,骨干教师队伍梯队层次逐步形成,优秀的教师队伍引领了学校的品牌发展,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207月,我们参加了通识培训。通过集中培训,我树立了正确职业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争做一名师德高尚的教师。年8月,通过自主研修和网络交流,我们认真研读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让备课有章可循,自己在教学中有了依据课标施教的意识。曾经束之高阁的《语文课程标准》成了我备课上课时必备的工具书。2017年9月,通过教学设计和微课展示的实践活动,我懂得了怎样让教学设计更符合教学规律。2017年10月,通过教师基本功比赛,我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外,还必须拥有必要的条件知识。2017年10月,通过同课异构和听评课活动,我看到了同伴的优点,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通过撰写教学反思,我对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有了更加深刻认识。
此次培训,我们走过炎热的夏天,跨过凉爽的秋天,经受了寒冷的冬天。历时半年的培训让我在个人修养、教育教学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的提高。“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有了这源头活水,我更新了教育教学理论,转变了教学方式。
此次培训,给我们青年教师一个学习的机会,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份成长的催化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培训,给我的思想意识带来了深刻的转变,影响是深远的,但我知道要践行这些培训中获得的教学理念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去做。只有经过及时的教学实践,才能获得丰富的教学经验,自己的成长才会实现质的飞跃。
经过此次培训,迷茫已褪去,留下的只有一颗平淡而坚定的心。我在课堂上变得更加从容。我可以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灵活的利用课堂生成,更加智慧地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学是一门艺术,对学生的教育理应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很喜欢我国现代著名诗人陈梦家的一首诗——《一朵野花》。“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我愿意做开在农村教育上的一朵野花,开出自己的自在纯美。我想有农村教育这片沃土的滋养,明天它必定会更加明艳。
最后,我要感谢在此次培训中,为我们默默付出的李放和杨齐老师,正是你们的指导,我们的培训才能开展的如此精彩和富有成效。我要感谢在此次培训中,和我一路走来的小伙伴们,正是你们的真知灼见,我才能成长的如此之快!
一、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应具备的理念
1、不断思,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学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因而成为当前教育界比较流行的话语。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对自身活动的不断思中才能完成。教学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思,才能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会清楚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才会适当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难度。通过自己的总结思,改进教学方法,取得课堂教学管理的成功。
2、修身养性,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良好人格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是形成学生人格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
案例中的教师无一不是具有高尚的人格的教师,他们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学生,执着于所从事的职业,都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3、无私奉献,绽放教师美丽的光彩。
我们都知道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热爱你的学生是做好一名教师的基础”。
作为教师无论采取何种教育方法,都要在热爱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取得效果;否则,都不会取得任何结果。做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
只要你拥有爱,那么它定能传递到世间的每一处,传递给世间的每个人。从书中我还懂得了要学会理解与沟通,宽容与厚爱,真诚与善良。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自己,我们需要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爱生的前提下,深入学生中间,了解他们每个人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了解每个人的个性差异、憎恶喜好,我想这对于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是有益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成长中的学生呢!教师出自内心的宽容态度,是远比严厉地批评强百倍的教育方法,这种宽容是出自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我们应根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教学内容、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学习的状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激励学生,让学生从内心体验成功,产生学习的动力。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心助,从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其次,公正地评价学生。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优秀学生,不冷落后进生。而且,更应对后进生施以关爱,善于发现、赏识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获得“我也行”的情感体验。
4、积累得失,永不放弃,铸就教师教育实践的成功。
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了解教材,分析教材,吃透教材,对教学过程要认真设计与严格执行,教学方法多样化,在活动中获得语言,接近师生情感距离,锻炼与提高教学技能,完善和发展自己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在这点上我们应该向案例中的老师们学习。尤其是张曼凌教师的10分钟+10分钟+10分钟>30分钟理论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如果在平时我们能利用这10分钟把上课的闪光点记录下来,哪怕只有几行字,日积月累一定是一笔不小的收获。书中的衣奎伟老师每天都认真总结自己教育教学的得与失——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今天发生了什么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今天遇到了什么挫折,有什么感受;今天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悟。具体到课堂教学,课的成功之处,课的精彩之处,课的不足,学生的进步等等,都原封不动的记录下来。还有案例中的彭荣辉老师,坚持“秉烛夜读”,最终成为“成长”的受益者。此外周萍老师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都是很好的例子。
二、目前教师的存在的问题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
据检测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生理健康的罪魁祸首就是“职业倦怠”。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个人在很程度上是应付日常的教学工作,很少主动地去学习,涉取新知识,没有紧迫感,危机感,使命感,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另外教育部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方式单一,主要是专题讲座,听课以及研讨会等,这些活动往往以讲解为主,接受培训的教师是被动学习者,很难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参与面也不广。教师的专业成长应力倡导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活动形式,为此我们不仿采取以下举措:
1、加强学科教育的思考与研究,不同理念和专业化发展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展现。
要关注儿童艺术思考和研究儿童究竟是怎样学习和掌握学科知识的,要思考和研究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最适合儿童学习,要思考和研究学科设计与编写思路,要思考和研究什么样的测试、评价的手段和方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要积极参与校本研修,案例书写和问题研究,勤于做教学观察笔记和教学思,善于进行研究成果的总结,要加强专业功底的提炼,如口语能力、阅读能力、语言与跨文化意识,还要具备其他教学能力,如:板书设计、简笔画、演唱演示,体态语运用等能力。可以开展以培养阅读,运用能力或提高教师思能力为主题的活动。打破传统研讨会上仅有专家讲座的形式,而是采用分组讨论,会自由发言和分享教学故事的方式展开。在分组讨论中,每位教师都可以畅所欲言,每位教师都是学习者,都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通过分享别人的故事,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分析他人的教学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相互沟通和改变自我中得到提升,激活教师的创造力,并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2、要保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延续性。
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经不再是教师个人的事,而是教育系统的重要部分。因此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教师仅凭专业知识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多接触网络,案例中的许多教师就是很好的见证。我们可以通过方便快捷的网络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群,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为目标,多参与教师自主成长的平台,营造共同学习、相互理解和扶持的文化氛围,不断辐射和引领自己在相互沟通中追求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把自己在交流中获得的信息乃至教学理念迁移并渗透到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教师在专家引领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个人今后专业成长的方向
我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我认为其中很重要一点是课堂教学。无论新课改还是素质教育,其主阵地仍在课堂,只有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师观念更新了,新课改、素质教育才能取得成功。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我现在甚至有点害怕上课,我感到自己越来越不会上课了,也不怎么会评课,可是,我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啊,我要从头学起,从上课做起,能从课堂中发现问题,有所思,有所感悟,有所进步。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发,教学内容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要创设真实的情景,把身边的东西当作教学资源,并且渗透德育教育,教学环节尽量做到层层递进,板书设计规范美观。多听课,且要用心去听,用脑去想,要常思,勤动笔,把每位教师课堂的可取之处与存在问题都写出来,并设想如果自己去上,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课堂更完美,效果更明显。我更要学书中提到的30名教育专家,优秀教师那样,到网络论坛中去吸取,去交流,去学习,使自己尽快地成长起来。
这次的培训也通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方式两部分来学习的,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也丝毫不敢有任何的马虎和粗心大意,因为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自己现在学习到的东西都是与自己之后的工作有着直接的联系的,所以我也应该对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学生负责任。
教师的职业素养也需要我们从一开始就建立,有一个正确的观念才能给学生们带来正确合理的思想,所以从开始的时候,我就要懂得自己成为一名教师之后,自己身上的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我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成长当中的学生,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有义务也有责任去照顾他们,带给他们更多的正能量,也应该让我们明白学习的重要,更是自己成长路上所应该要有的良好品质的建立,我从自己想要成为老师的时候,我就决定自己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尽自己的能力去教育和培养他们,让他们可以更好的得到发展。
对于老师来说,要想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更好的教诲学生,教学方式也是非常的重要,每一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所以我也通过这次的培训懂得了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当中所呈现的,我也会在进入工作之后,尽力的去熟悉自己的学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和学生的相处方式,在课堂上我是一个严厉的老师,但是在课后,我也会和学生建立友谊,希望自己可以和他们像是朋友一样去交流。用不同的方式去带给他们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一、探本———从过程管理看培训
根据ISO9000族标准的介绍,过程管理是指使用一组实践方法、技术和工具来策划、控制和改进过程的效果、效率和适应性,包括过程策划、过程实施、过程监测(检查)和过程改进(处置)四个部分,即PDCA循环四阶段。PDCA(plan-docheck-act)循环又称为戴明循环,是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在休哈特统计过程控制思想基础上提出的。
通过对培训的方式与组织、内容与对象、指导与评价的总结思考,发现过程培训与过程管理的循环四阶段是紧密相连的,过程培训可以依托过程管理来实现。培训除了传授,更重要的也是为了在过程中改进且促进新的发展。
二、溯源———从教师需求看培训
新课程改革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本身有学习发展及自我提高的需求,当培训与被培训都成为一种推不开、躲不掉的“强制性任务”时,不论是培训组织者还是被培训者,都觉得疲惫不堪。这样的培训,实际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我们看来,教师拒绝培训、敷衍培训,“并不是教师的错”,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培训不吸引人:形式单一、内容僵化、缺乏参与和互动。然而受到这些形式化培训冲击,内心主动学习的需求被掩盖,对培训抱有可有可无的思想,究其原因是培训没有着眼教师内心的需求。人性的本质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教师也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在培训中得到大家的认可,对教师个人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培训者的教师跟儿童一样也有其学习特点,如果把握了教师的学习特点就能帮助其获得成长。有过程的培训可以依据目标、重视过程、及时反馈、促进发展,为教师创设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合作,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专业发展平台,进而实现自我的职业价值和生命价值,体验职业的幸福感。
三、什么是过程培训
过程培训是指根据教师的内在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参照过程管理的四个要素实施培训,注重教师的参与性、互动性、实效性,从制定计划、组织培训、过程检查到指导反馈,循环往复帮助教师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在培训实践中反思成长,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培训实践中获得指导或改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过程培训的实施策略
1.“学以致用”模式
指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的一种培训模式,注重培训者学习后的运用,在开展系统培训的同时,组织实践操练,帮助教师把学习内化为行动,在实践中获得反思成长,其特点是“学用结合”。我园在深入学习贯彻《指南》精神的大背景下,组织“关于自主性游戏解读”的通识培训,帮助教师理清“何为自主性游戏”的思路,在获得一定理论支撑后,尝试开展“大型玩具与儿童”自主性游戏研讨,对照《指南》“关注儿童的学习方式”展开讨论,共同梳理“自主性”的内涵,同时针对培训过程产生的焦点问题“该不该支持幼儿行为”进一步展开研讨,到实践中寻找答案,并深入实践。比如,在大型玩具创玩的过程中,孩子们自主到周边寻找辅助材料与大型玩具互动,很多孩子热衷于从一架高高的梯子上爬过滑梯围栏。这样的情况我们能给予允许吗?有的老师说:“这么高的地方如何做到安全的保证?”有的老师说:“他今天梯子爬这么高,到外面会不会也去爬这么高?在这儿是游戏,到其它地方他会不会也会有这样的念头,造成一些安全隐患怎么办?”也有的老师说:“他如果想爬,我们去阻止他告诉他这件事情太危险。”这样是否就剥夺了孩子勇敢挑战的权利呢?”《指南》在社会领域关于“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目标中建议:如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或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想法,并鼓励幼儿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注意调整难度,让他感受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所以,教师不应该阻止幼儿的自主行为,而是要支持幼儿的勇敢行为,教师要带给孩子的就是自我保护的意识及能力,时刻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确保视线不离开幼儿,当稍微有些状况出现,也还是保留观察的角色,不要轻易介入,因为他们会自己找到安全的方法。实践证明,孩子是可以做到的,他们在一次次爬高的过程中,积累了安全常识,学习了牢固搭建梯子,还在过程中发现可以用一些轮胎之类的辅助材料固定梯子的底部避免滑下来。这样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让幼儿获得了真正的自主游戏体验,让老师对自主性游戏的理解和实施更为深入,达到了过程培训“学以致用”的效果。
2.“督评双导”模式
指督查指导以及评价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模式,重在检查反馈和指导改进,督查指导和评价指导紧紧相扣,相互补充,这是过程培训的重要环节,体现了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是一种“把‘任务式’的培训做成‘服务式’的培训”,不是为了字面上的督查或评价,真正的价值是在于指导教师,帮助教师改进并获得成长,其特点是“以评导教”。
为了更好的实施“督评双导”,我园成立了督评小组,完善督评小组指导功能,在督查的同时提出整改建议并跟进帮助。比如,单项任务的过程培训———角色游戏城创设,督查的过程同为指导的过程,督评小组两人一组分成三组分别对十二个角色游戏活动场馆进行全面督查。第一步:了解每个场馆的创设情况,提出总体的整改建议;第二步:每个督评组进入对应的四个活动场馆进行指导,除了督评成员的主动帮助,相对应的班级老师也可以随时邀请督评成员关注改进情况,这样点对点的督查指导,有助于集中精力,强化任务驱动,甚至组与组之间互为监督,形成较好的创设氛围,提高了改进工作的效率。再比如,多项任务综合的过程培训———班级环境创设,评比的过程同为指导的过程。环境创设评比一般分为初评、中评和终评三个环节。期初,督评小组两人一组对所有班级进行环境创设情况评定,统计出初评结果,初评的同时,每组督评员绑定相应的班级提出整改建议,传递环境创设的过程性理念,与此同时跟进辅导帮助提高;期中中评时,督评组成员第二次查看各班的整改情况,检验环境创设理念吸收与实施情况,对比学初进步大的班级给予加分;期末对环境创设进行终评,检查环境的保持及幼儿参与的痕迹,对比初评、中评进步大的班级给予加分,最后综合三个阶段评比情况得出本学期环境创设评比的结果,从每一次评定情况来看,环境评比更为关注的是教师的纵向发展变化,而非单纯的评比结果,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肯定教师的付出和努力,在共同创设中体会进步的喜悦,体验一种工作的存在感和成功感。“督评双导”模式也是对过程培训效果的一种检验。
3.“深入浅出”模式
指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培训模式。通过“微格”定向,将复杂的过程浅显化,帮助教师从最初的观察实践开始,激活教师的理性思考,逐步学习运用理论分析解读儿童行为,提高观察研究能力,其特点是“浅显易懂”。比如,在开展“观察儿童、解读儿童”研究时,每位教师都知道“观察”是研究的基础,然而如何观察?这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一个难点。于是,我们尝试开展“微视频”研究,拍摄幼儿游戏活动的录像,由一个培训者边看录相边解读儿童的行为,找出观察到的亮点,讲解观察案例,其他培训者针对观摩案例进行互动交流,理清观察的思路;在有一定观察、解读儿童行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观察解读交流,巩固对观察的理解,直到人人都学会观察分析解读儿童的行为;同时,以一些趣味活动的形式,激发教师观察解读儿童行为的兴趣,开展“走近儿童,走进儿童”微摄影展,每位教师把观察到的儿童行为以图文形式呈现,供家长、老师、幼儿欣赏,共同见证每一个精彩瞬间,营造观察、解读儿童的氛围。这一培训模式针对性强、反馈及时,实践证明对教师教育行为、教育能力的提高相当有效,同时帮助教师从实践型逐步走向研究型,有效地调动了受训者的视、听觉和大脑的思考分析综合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总之,培训是为了促进教师发展,各级各类的交流学习及比赛活动,不是为了一张证书或是一个胜负结果,而是为了在参与、督查、评价、指导的过程中帮助教师获得全方位的自我认知,改进自身教学行为;过程性培训关注教师的内在需求,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实实在在给予教师改进的力量,让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专业成长所带来的喜悦感与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1.2.3”督评系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J].吉林教育督导,2008,(1).
[2] .新培训:从“任务”走向“服务”[J].中国教师报,2013,(12).
[3] .胡明华.强化“过程管理”的重要性[J].中国远程教育,2007,(10).
以人为本,激发潜能
1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我校目前各方面条件是较差,但发展前景不错。规模逐渐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在增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要有勇于创业的信心,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争当教学排头兵。
2要有奋斗目标。不想当名师的青年当然也难成为一名好教师。好学校、好生源固然利于青年教师的发展,恶劣的环境更能磨练青年教师的韧劲,激发人的潜能。事实上。农村的环境更容易让有为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满足个人成长的愿望。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思想上统一了,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行动上也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来指导。经过几年的摸索,我校的《新教师培训计划》已日臻成熟。该计划分三年来执行,禀承“一年熟悉教材,两年站稳讲台,三年过关验收”的宗旨,详细安排每学期培训内容,分步实施。我校规定的青年教师十项基本功在三年内全部培训完毕,确保培训有序进行,落到实处。
形式多样,注重实效
1新老搭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新课程的实施及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使传统的“师带徒”形式迅速转变为新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搭档”。新老搭配完成后,我特意点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取长补短,互促提高,资源共享。实践证明,老教师带“徒”的过程中,多媒体的运用,信息的搜集整合等“新”能力也大大提高,培训效果一箭双雕。
2教师个体“理论学习”与“互动研讨”相结合。营造一个“学理论、用理论”的良好氛围可使新教师少走很多弯路。几年来,除了图书馆的新课程资料,学校每年为每位老师订阅一份教学刊物,鼓励阅读,大力倡导理论学习,了解教育教学新理论,掌握教育教学新动态,互相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尝试在教研组活动中开展互动研讨式的理论学习,先由骨干教师整理材料主讲,教师质疑讨论。再让新教师当主角,定主题找理论,谈学习收获与疑惑,组内老师帮忙传道解惑。这一做法有效地解决了老师中普遍存在对理论学习的“畏难”心理,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听评说课,三位一体,综合提高。培训中,我们一贯坚持“听评说”课一起开展的做法。听课,分阶段,有计划,有组织,有督促,有总结;评课,每课必评,人人开口,敢评善评,对事不对人;说课,举办讲座,培训理论。名师示范,发放资料,公开课前必说课,人人过关。
善说。就善教;多昕。方能评。听评说课都过关了,教学水平自然提高,学校教研氛围也就浓了。活动开展四年来,我校老师在区内学校听评课,当评课“主角”的不少,大家都说这是得益于学校的听评说课活动。
4,以竞赛促提高,发展特长,挖掘潜能。新新师十年寒窗苦,终于为人师了,学校再总是机械地组织“培训”,居高临下地去“教”他基本功,听多了谁都“烦”。组织竞赛,那感觉就不一样,青年人谁不好强?鲜花、奖状、掌声……那都是青年人乐于接受的。那好,培训内容就布置成阶段竞赛活动:说课稿、三笔字、板书设计、课件制作……一个接一个,不知不觉中,基本功训练的十项内容就变成了十次表彰奖励,一张张烫金的奖状被获奖者小心翼翼保存起来。因为,那是他们成长的证明。
培训的形式还有很多,如课堂观摩、外出学习、热点评说、读书交流、主题沙龙、集体备课等,但不管怎么变,不变的是培训的原则“新、活、实”,即“内容新、方法活、效果实”。
搭建舞台,鼓励冒尖
1敢于探索,对外展示。青年人头脑活,胆子大,电脑熟,信息新,敢于突破常规,上的课往往很受学生欢迎。趁着本地区率先开展新课标改革的契机,我校组织四个新课标探索课,用上了刚刚安装好的多媒体设备,接受兄弟学校几十名老师的检阅,结果深受好评。开课的几名新教师大受鼓舞,信心倍增,从此之后,教学更投入了。
【新教师的成长培训心得】推荐阅读:
新教师的快速成长06-07
浅谈新教师成长06-14
《骨干教师成长的秘诀》读书心得06-23
学习《教师快速成长的10个要诀》心得体会06-21
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10-24
青年教师成长心得感悟发言稿09-08
骨干教师的成长10-21
优秀教师的成长感悟06-16
特岗教师的成长06-20
课堂:教师成长的沃土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