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质量检测考试班级综合质量分析
一、成绩分析
参加本次月考共26人。从成绩上来看,区间段(名
次)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70
71-80
81-90
91-96 人 数 1 0 2 3 3 0 5 5 6 1
从各段人数不难看出,我班学生主要集中61到70名、71到80名,81到90名这三段。总体来说,两极分化严重,大部分处于年级中等偏下,成绩很不理想。
二、学生及现状分析
从学生的年组排名来看,比月考有所下降。但不论是上课我时看学生的课堂表现,还是课下看学生的课间活动,以及学生早、午到校的情况,都不难看出学生有了一定的自我管理和约束才能,这些好的习惯对班级的整体学习、自主探索都有了一定的影响。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业完成质量高的有马继秋。这次考试的数学成绩为112分,全科和三科总分是班级第一名。
分析班级学生成绩及学习状态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大致归纳起来有几类:
第一类是成绩稳定的:
陈宇和宋慧杰上进心较强,能自觉主动学习,但是各自身上都有弱科。陈宇这次数学考的不好只考了102分,但是物理考了93分为全年级第八名,她理科成绩高,文科弱,如政治66历史60。
宋慧杰语文,政治分不高。
第二类是自身努力,非常认真:
周建美、郑以琳、侯思楠,郑以琳在数学上一直是弱科,基础较差虽然自身很努力,但是成绩仍然不
高。侯思楠在学习上非常认真,老师布置的任务总是能很好的完成,但是不够聪明,思考问题不灵活。第三类是头脑聪明,但不用心的:
于金尧、庞忠宝、张连硕、郭子恒。这几个同学非常聪明,但是作业完成的不好,理科成绩相对较高,但是不愿意背东西,文科相对较弱。相信我们老师要是能死看死守,学生的成绩会有所提高。相信他们在下次考试能有一个大的突破
第四类是自觉性差,需要督促的:
韩成杰、任沭橦、那雨薇、侯宇航几乎每次考试名次都在最后几名。这几名同学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基础相对较弱,需要各科老师及时督促。
三、班级问题分析:
1、学生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不高。家庭作业难收齐且普遍完成质量不高,特别是英语作业。
2、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上课时学生认为自己能作上的题,注意力就不集中,不能听老师把题目讲透,更别提老师的拓展题目了。例如:冷静、李宇航、杨欣然、张家明、李世宇。
3、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有厌学情绪,表现在课堂听课不够专心,课后没有把握好学习的时间。例如:杨猛、祖浩男。
4、多数同学虽守纪律,但由于学习不刻苦、基础差或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导致成绩较差。例如:韩成杰、任沭橦、那雨薇、侯宇航。
四、改进措施
1、培养自觉订正错题的习惯,勤检查错题本。加大力度检查各科作业的完成情况。
2、多与各科教师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动态。
3、继续加强后进生,学困生的关注工作。多辅导,多表扬,少批评,作业尽量做到当面批阅,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鼓励,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4、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败的原因归之于自身努力。成功了是努力到位,失败了是努力不够。
5、一如既往抓学风。要做到勤说(每天每时常提醒)、勤问(每天能够与个别学生进行交流)、勤查
(每天检查各科作业的完成情况),加大管理力度,让学生能认认真真的学习。
6、多与家长交流,形成合力,共同督促学生学习,使其进步。
1. 考核 学 生 对 砌 体 结 构 工 程 施 工 基 本 技 能 的 理 解 和 应 用。
本次考试对象为2013级学习《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的学生, 试题考核学生对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基本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旨在考查学生对砖砌体施工和砌块砌体施工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提高本课程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砖砌体施工和砌块砌体施工技术技能的有效提高。
2.试题考核砖砌体施工和砌块砌体施工技术 , 重难点突 出,难度偏难。
考试内容为砖砌体施工和砌块砌体施工技术, 是本课程教学重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试题考核内容重点在对砖砌体施工和砌块砌体施工技术基本概念理解及技能的应用, 重点突出, 反映学生对施砖砌体施工和砌块砌体施工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试题覆盖面较广,难度偏难。
二、考试质量分析及反映的问题
1.试卷分值分配情况 。
本次考试试卷分值分配具体如下:第一题填空题20分,第二题判断题共10分,第三题单项选择题共10分,第四题多项选择题共10分,第五题案例题50分。分值分配考虑了题目的难度及合理性。
2.年级各班成绩状况 。
从年级分数分析表中显示的数据来看,501、503考试成绩总体上符合正态分布,502成绩分布曲线不合理, 成绩良莠不齐,差别甚大。501、502、503平均成绩分别为67、60、68。503班最优秀,平均分为68;参考的同学中,80~89的有3人,502班考试不理想,共有28人不及格,不及格率为41.8%,502班学生成绩离散较大。
3.反映出的问题 。
(1)学生学习态度有待端正
从这3个班级的考试成绩来看,本次考试成绩好的学生都是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考试情况来看,部分学生态度不够认真,如砌块砌体剪力墙施工在复习课上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复习, 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分未得。
(2)试卷偏难
试卷难度较大,特别是多项选择题,大部分学生失分甚多,10分的题目,相当部分同学得0分,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存在较大问题。
(3)老师应注重学生技能指导和练习
由于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理解和动手能力不是很强,只进行课堂上讲授难以掌握所学技能, 特别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难点应加强指导和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关技能。
三、改进的建议
1.加强师生对该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是建筑专业学生比较重要的专业技能之一,应认识到学好本课程对工作和发展不无裨益。
2.加强学生技能指导和练习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
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应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多进行技能训练,反复练习,提高动手能力。由于学生基础较为薄弱, 理解和动手能力不是很强,特别是对知识的理解,只在课堂上讲授难以掌握, 应对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难点加强指导和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关技能。
3.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
一、具体操作及原理:
关于试卷的分析
1、考试信度的分析:信度是分析的前提。当我们建构和检测评估教学效果时,我们通常使用信度这个指标。简单地说,信度就是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程度,也就是说试卷能否稳定地测查到它要测查的学生能力的程度。信度系数越大,表明检测的可信程度越大。实际上自从开始制定考试计划,就把出卷、考试、评卷、分析等一系列考试活动列入了信度评估,要了解这一系列活动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公正性,只有把好有关考试的一系列关口,才能提高考试的信度,才有利于做好考试的质量分析。
2、试卷的分析:试卷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是否达到《课标》的要求;二是否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两者缺一不可。试卷分析是针对试卷中试题情况进行的分析,具体的分析内容有:命题的意向及命题的科学性(试题的区分度、考点分布状况和涵盖范围、试题的容量和考试时间是否合理,难度比例等),导向性(试题的题型),技巧性等。
关于学生的分析
1、考试基本情况分析:考试的基本情况分析主要指对考试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分析:(包括考得好与不好的知识点,原因分析,特别问题及例子,作出班级学科成绩频数分布图。)
这部分的内容实质上是对学生考试后得分、失分情况分析,它包含了参考人数、优秀人数、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差生率等数据的统计,客观地展现了考试结果的得分情况。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分段列表、绘制折线图或柱状图等方式直观反映出来。
2、答题中的错误情况分析:
①各试题中学生失分共性和个性情况的分析,了解各试题失分在学生中所占比重情况;
②错误类型分析,初步了解发生这些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是属于概念、定义不清呢还是思维方式或理解题意方面的偏差;是属于粗心失误造成的差错还是其他因素造成的原因;
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了解学生的双基缺陷情况。
3、参试及答题心理状况分析:这部分的分析内容主要有考生的考试心理是否存在障碍的分析和考生考试的紧张度状况分析,通过考生心理分析,有助于考生今后能够减轻考试的心理压力,排除考试的心理障碍。
4、相关方面的分析:实际上是对考生进行整体情况和个体差异分析,以及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应用等情况的分析。通过比较、对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达到进步发展的目的。
二、分析中应把握几个重点参数:
在试卷分析的文字叙述中,应大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参数内容:
试题编号,试题类型,覆盖率(考察知识点),难度系数,试题上次使用时间,区分度,认知分类,内容效度,直观图(数据表)。
在此只对一些主要的属性项作简要的说明:
1.内容效度:内容效度反映考试内容与《课标》要求吻合的程度。它是相对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而言的,是一个相对概念。它要求各单元试题分数分配与学时数分配基本保持一致,即正比例关系。
2.覆盖率:规定的教学内容,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应该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考察的知识点(某道试题在这个学科的教学大纲中所属的知识点,它是教师用来确定考试范围的重要依据之一)越全,覆盖率就越高。覆盖率直接影响测试的效度。
3.难度系数:题目的难度是衡量题目难易水平的数量指标,通常以题目的答错比率来表示:如果答对的人数越多,题目就越容易,难度就低。难度在命题时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筛选题目。题目难度的选取需要考虑到测验的目的和性质。比如,如果测验是用于通过考试,就应该比较多地采用那些难度值接近通过率的题目。难度用难度值L描述它,其计算公式为L=X/W,X一班平均分,W一试卷总分(折算成100分)。难度系数在0——1之间。可用以下公式表示难度的大小:1- X/W。
4.图像:统计规律表明,学生的智力水平,包括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呈正态分布。因而正常的考试成绩分布应基本服从正态分布,考试分析要求绘制出学生成绩分布的直方图,以“中间高、两头低”来衡量成绩符合正态分布的程度。
5.区分度:区分度反映试题区分不同水平受试者的程度,即对不同受试者的水平的鉴别程度。
D=(XH-XL)/W。其中XH—高分组平均得分,XL—低分组平均得分。高分组指把成绩从高往低排序后,前面50%的那一部分;低分组指后面50%的那一部分。
区分度高的试题,能将不同水平的被试者区分开来;区分度低的试题则对被试者水平不能很好地鉴别。
6.认知分类:学科体系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将决定试卷的内容效度,是教学全程管理的根本依据,试卷的整个框架结构就是要按照这个要求来设计与建造的。教育目标的分类方法,一般是采用识记、领会、掌握、应用、分析、综合等几类。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不同地域,不同学科,教师或教育研究人员也可以提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分类标准。只要试题属性和组卷参数对它的定义一致,那对质量分析就没有太大的影响。
本次考试主要是对前阶段教学情况的一次检测,通过考试来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分析原因,查找差距,改进措施,调整策略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下面我从成绩分析,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三方面对本次考试做以总结:
一、成绩分析
1、分数分段统计表
本次考试满分750分,:文科最高分,616分——1班邹治盼;理科最高分,640分——16班王攀。600分以上,文科1人,理科7人。文理合计:8人。599—575分以上,文科,2人;理科,10人。574—550分以上,文科,1人,理科10人。549—525分以上,文科,6人,理科,40人。500分以上,文科19人,理科63人。
通过这些数字可以看出,高分人数很少,而且各分段人数分布密度小,高分人数的转化后备不足。此项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分层推进,逐层升级。
咱们拿两个分段和上学期期中考试做一个纵向比较: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600分以上1人,1班邹治盼627分;理科600分以上5人,最高分16班王攀658分。从人数上来看,文科还是一人,理科增加了两人;从总分上来看,文科第一减少了11分,理科第一减少了18分。从此,可以看出,咱们在高分人数的培养转化上做的还不够好,还未能把临近600分的学生转化上去。600分以上的学生可以说是明年本科绝对上线者,班主任一定要巩固好这些学生的优势,学习上多询问,生活上多关心,政策上多照顾;同时也要树立好这些同学在班级里的带头引领作用,以这部分同学为核心辐射周围同学,以转化更多的高分学生。
525分以上,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20人,理科40人;本次文科10人,理科50人。文科减少了10人,理科增加了10人,总人数未变。525分以上的这总分优等生也是明年本科上线绝对有希望的学生,对这些学生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保(保护,不让一个掉队)、扶(帮其找出薄弱科目及其薄弱点,突破提高的瓶颈)、带(让其与其它优等生优势互补,组成课外学生小组,获取双赢)。
把满分750分的70%——525分确定为优秀线,那么,文理上线人数仅占实验班总人数的16.2%。把满分750分的60%——450分确定为及格线,文科共及格49人,比上学期期中少了46人。理科及格166人,比上次增多40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文科实验班的学生成绩总体上有所下滑,且不如理科实验班。文科实验班1班好于2班;理科实验班17班情况最好。
实验班是我们的命脉所在,成也实验班,败也实验班。
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实验班老师要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整合一切优势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在后阶段的教学中要多关注450-500分数段内的学生,努力把这部分学生转化为优等生。同时也希望文科实验班的班主任和老师要认真分析这些优等生在考试中到底是哪些科目比较弱,哪些题形和知识点失分多,要查漏补缺,整体上提高优等生的总成绩。
2、名次分段统计表分析(名次分段统计表)
这个表基本按50人为一名次段来统计各班在不同名次段内的人数。前50名,1班29人,2班21人,15班14人,16班10人,17班16人,18班12人。人数较多的班级有1班、17班。前100名,1班51人,2班49人,15班24人,16班22人,17班28人,18班26人。人数较多的班级是1班(51),17班(28)。参照最初分班情况和这次考试做一下对比,可以看出各班由开学至今的管理和教学情况。文科实验班,取前122名学生。从这次考试来看,1班53人,2班47人,对比可以看出2班滑坡人数较多(15人);文科重点班当时分班时取122—250名次段内学生,通过考试看出,3班培养优等生16人,4班5人,3班成绩滑坡0人,4班18人。5班6班分班时取250名后的学生,通过考试看出,5班把9名学困生转化成了中等生,6班1名学生转化为优等生,19把名学困生转化成了中等生。理科实验班取前247名学生,从这次统计来看,15班成绩滑坡10人,16班滑坡6人,17班滑坡3人,18班滑坡6人。15班滑坡人数较多,占到班级总人数的近1/6。
13、14班当时分班时取247—378名次段内的学生,从统计可看出,13班培养了15名优等生,14班培养了10名优等生;成绩滑坡人数,14班滑坡人数多于13班;占班级总人数的1/5。
理科普通班分班时取378名以后的学生,由统计可以看出,8—12班都把一部分学困生转化为中等生:8班转化了4人,9班转化了9人,10班转化了3人,11班转化了12人12班转化了9人。而且9班培养了1名优等生,11班培养了3名优等生12班培养了1名优等生。在中等生转化上做的好的班级有11班,其次是9班和12班。从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开学至今,各班内学生成绩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分化,同层次班级间也拉开了一定距离,希望班级内部分化较大和跟同层次班级差距较大的班级的班主任要认认真真的分析下原因,总结下得失,想尽办法,提高学生成绩,缩小班级间的差距。
3、各班、各科名次统计表
同类班级中名列第一的班级有:1、3、6、12、13、17。由平均分可看出,同类班级分化较为严重,其中平均分超过10分的有:1班平均分超出2班17分,3班平均分超出4班16分,6班平均分超出5班17分,12班平均分超出10班27分,17班平均分走出16班13分。从各科的平均分可看出:除语文外,其它各科均为达到及格线,还需师生共同努力提高成绩。各科成绩,语文、英语、政治、历史、生物、较为均衡,其它科目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像数学,1班超出2班平均分10分;9班数学,平均分超出理科普通班最多的达34分;18班数学平均分超出16班数学16分;物理:11班物理平均分超出同类班级最多达11分;化学:
11、12班平均分超出同类班级最多达21分。
在这次考试中,同类班级总分排名第一的班级有:1班(钟强),3班(范杰),6班(吴杰英,12班(白红娟),13班(何敏娜),17班(张少刚)。
同类班级,单科总成绩,名次第一的老师有:钟强、刘迎波、赵海娜、王育强、李九宁、何敏娜、张粉、闫书凤。
二、暴露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1、问题一:学生基础不牢固,学过的内容缺乏巩固,比较容易的题失分较多,“学而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现象严重;教师教学中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难度过大,学情了解不够。
策略:降低课堂教学难度,注重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复习与训练,以“不变”应“万变”。
从这次中期考试中明显可以看出,相当多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很不扎实,基本技能的训练还很不到位。虽然现在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转变到“以能力立意”,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形成学科能力的前提和条件。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明显地呈现出依托“双基”,考能力的趋势,因此,在平时的上课中一定要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贯穿始终。针对学生实际,目前要做好以“双基”的迁移运用,拓展和深化为中心,以进行知识缺漏的弥补和基本技能薄弱点的强化为重点,搞好“双基”的复习与训练,从而实现以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促进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适应变化的高考。
2、问题二:优生数及成绩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次期中考试暴露出,尖子生不尖,差生面积大的问题。
策略:进一步做好培优辅困工作落实分层教学。班主任会同科任老师确定班内前20名,从中分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一落实。加强对优等生学习的指导,帮助学生选定书目、制订计划、定期检查、指导,随时答疑、辅导,加速优等生的成长。对于优等生,在生活各方面给予政策性照顾。关心其思想、生活情况,了解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3、问题三:学生思维定势,不能灵活的运用基本方法,分析能力欠缺,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策略:贵在方法,重在思维。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加强。训练“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不在于方法的罗列,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从而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法。
4、问题四:学困生面积大,普通班学风不佳。
策略:管理上要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明确学习目标。多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以积极进取的心态乐学爱学勤学。教法上要创新,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以我校新课改为契机,改变满堂灌、放的现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进取,帮助学生提高,加强学法指导,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5、问题五:答题不规范,书写不工整,思考不严谨,文字表述不准确,答案多而凌乱,条理性差,要点不清。
策略: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教师在平时教学时应示范到位,规范要求。要在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掌握及整体考试运筹等诸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整。让学生真正做到认真读题、仔细审题、规范答题。要让学生注意到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密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
6、问题六:偏科现象严重,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不重视。策略:班主任要帮助科任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加大学生的诵背力度,强化基础,特别是英语单词、短语的背诵记忆以及使用,加大学生的阅读训练。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这次考试是一次比较重要的考试,是全面衡量学生这段时间学习情况的一次考试。下面我主要从三方面来分析着这次: Qe
一、考试质量分析
1.试题方面:本次考试试题是有名校调研调来的试题,
就整个试题而言,有的考题偏难,甚至有的超出考试范围,只有少部分试题能够体现目前注重基础、体现能力的考试命题要求。这是造成这次英语成绩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试卷方面
本次考试题型,分为听力部分、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补全对话,单词拼写和写作八部分,各部分难易程度不同。大部分题都比较基础,和平时的练习比较起来相对难一些,尤其是个别题难度相当大,像阅读短文,篇幅表较长,学生做起来首先是在头脑中自己打败了自己。此次阅读短文的内容相对而言略显枯燥。在考试的过程中,学生做的比较吃力。此次英语考试的听力部分,也是同学丢分较多的地方。这学期对学生在听力方面的练习不是很多,除了在课堂上少量练习外,平时课下学生几乎得不到练习。但是学生听力分数较低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书写能力太差。完形填空难易适中,但选项具有大的灵活性,学生普遍得分较低,错误率为5%以上。单词拼写部分,由于涉及到的单词包括上学期的知识,大部分同学答的不好,得分非常低。tp:写作部分为记叙性文章,在上课时有所涉及,得分较高。这次考试的另一个题型——补全对话,它既考察了学生的在这段时间学习的交通方式,又联系到了上学期的问路和指路,跨度较大,加大了整张试卷的难度。这也是这次考试成绩有所下滑的原因。
二、分析原因
范文网
从这次考试来看,两极分化十分明显,个别的语法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牢固,尤其是个别题目反复做过几次也没能把握好,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比较弱。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两方面是在于教师和学生本身。
教师方面的原因:
这段时间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所以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不够重视,这也是这次考试成绩不高的原因之一。从这次考试中应该吸取这样的教训。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学生方面的原因:
1.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生遗忘知识快,过去滚瓜烂熟的东西一段时间不用就忘了。
2.学生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不能正确写出单词的正确形式。
3.理解能力不强,阅读理解失分较多,不能理解通篇大意。
4.不能熟练运用学过的句型。
三、今后采取的措施
在进行单词和词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读准音,然后反复读单词和词组,并找出同义词、反义词、类似用法的词一起记。在进行句型时,以小组合作等方式举一反三,反复练习课堂上学习的句型。每个单元后都有一篇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一些问题,通过学生自渎文章找出其答案,在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而且讲解文章时,注意生词在句中的运用、注意文章里出现的词组,注意对关键句子的理解。针对学生阅读能力差的问题,我让学生每周阅读英语短文并做笔记。
不会用英文写作文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通病。作文是由句子构成,一个正确的句子需要用正确的句型、正确的词组,正确的时态构成。写好作文,没有诀窍,只有多写多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抓好双基知识的训练,打牢基本功;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掌握语法规则,逐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上课时的听课习惯,要求学生全神贯注,要和老师同步思考出现的问题;讲课时,尽量使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在平时要通过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多种文体的能力,如何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训练中要注意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同时,启发他们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表达同样的思想,逐步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有许多的不足与欠缺,但我相信,只要我认识到它们并及时改正,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水平。
我校于进行了期中知识检测。现将我校本次期中考试情况进行简单分析:
二、成绩统计
从成绩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我班教学质量还有待于大力提高,存在不及格的现象。
三、试题分析
1、语文
本次试卷在重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重点突出了学生全面分析、技能运用等方面综合能力的测试。阅读、习作题的检测比较灵活;试题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各年级均注重了课外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看拼音写词语,照样子写词语,组词、成语填空、课文默写又考察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掌握及应用能力。但考的不好,生基础差,教学力度还不够,以后要加强课外阅读。
2、数学
本次试卷所出的试题能依据课标和教材,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空间观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从卷面看,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尽可能地全面涵盖所学的数学知识,并综合应用。通过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的知识面多而广。尤其侧重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及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四、答卷分析
1、语文:
从上交的试卷来看,普遍存在书写潦草、不规范,横不平竖不直,学生的使用标点符号意识淡薄, 3个同学整篇只有句末一个句号,还有一个连个句号也没有,这还是咱抽来的优生,差生就可想而知了。
(1)语文得分率较高的有看拼音写词语、词语填空、形近字组词、多音字、按课文填空等,这与教师平常要求多读多背多写密不可分。
(2)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灵活性,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死记硬背,对所学知识不能举一反三
(3)学生的阅读面狭窄,课外书籍少,阅读量小, 所以知识储备就少。学生的阅读态度不端正——畏读,有的甚至不做,阅读方法方法不正确——略读、导致阅读能力不强,表现在对在卷面上词语理解出现偏差,准确率不高,分析理解题泛泛而谈,不够深入。
2、数学
(1)基本概念,基本公式掌握较好,反映在填空题和选择题的解答上,正确率均在90%以上。
(2)大部分教师能把握住数学的特点,加强计算的教学,学生因计算丢失分不多。但有一个同学计算还不行。
(3)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较以前有进步,只有部分学生在书写数量关系上出现错误;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列式,但有些同学失分失在计算上。
(4)少数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只用口算,不用竖式计算的现象还存在,造成计算出错,“粗心”仍是答题中的一大“顽敌”。
(5)由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能够把教师教学的知识进行内化,因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不强,衔接性比较强的题目,少数学生得分率偏底。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各学科整改措施:
1、语文
(1)教师应当改进识字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低年级在在加强书写指导,不仅要求学生写正确,更要要求学生写美观、写规范、写入体。抓好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语文,联系生活学语文。每教学一篇课文,应当作一次阅读训练来要求学生,教师在教会学生读的同时要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教师要在每一堂课中,适当加入拓展训练,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
(3)强化作文教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改进作文教学方法,让学生多读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养成留心观察生活写日记的好习惯,要重在积累,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教师要对学生加强作文审题、写作技巧的指导,并要强化训练。
(4)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5)加强家校联系,关心后进生。注意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2、数学
(1)立足教材,扎根生活。认真钻研教材,从生活数学做起,努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把数学基础知识夯实,又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重视过程,培养能力。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多做多练,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维,灵活的把知识转化成技能。
(3)加强数理教学,例如小数和小数部分是两个概念,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平时有部分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我们平时只是应该教会学生使用计算器,了解其功能,并不提倡作业中使用。
(4)加强基础,强化习惯。经常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同时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审题、估算、验算、检验方法等。
考试是通过命题测试来评价教学目的是否达到的一种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反映和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但人们往往只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或未能对考试工作本身进行深入的分析。考试分析的内涵主要是运用教育测量学、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考试工作和结果进行一系列科学分析与评估,进而实现考试的功能。具体内容包括:考试成绩分析、试题质量分析和试卷质量分析。考试分析不仅可以揭示教与学的情况,还可以发现试卷命题及组卷中的问题,对于正确评价教学、规范考试、改进教学工作等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无纸化考试一般基于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一定类型和较大数量试题组成的题库,根据考试对象、目的和要求,按照一定策略和算法组成试卷,并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对应试者的测试。对于无纸化考试的分析,往往存在着试题、试卷和考生众多,分析对象复杂,数据量庞大等特点和难点。必须通过有效的分析方法和工具才能高效、准确地实现无纸化考试的分析。
考试分析返回的结果有三个方面的意义:指导下一周期的教学活动;重新界定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修改、删除不当试题;评定试卷的信度与效度,评估组卷策略与算法。
2 考试分析的内容与指标
考试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定量分析:一是考试成绩分析,二是试题分析,三是试卷分析。考试成绩分析主要包括分数分布情况、最值、均值、及格率和标准差等统计学指标;试题分析主要包括试题难度和区分度;试卷分析主要包括试卷的信度与效度。
成绩分析是考试分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广泛,研究者也多有涉及,本文不再赘述。下面谈谈试题和试卷的分析内容。
2.1 试题分析
1)难度分析:
一般通过难度系数标定试题难度。客观题第i题的难度系数Pi定义为:
式中Ri为第i题的正答人数,Ni为抽中该题的总人数。
主观题第i题的难度系数Pi定义为:
式中为抽中第i题全体考生所得的算术平均值,Si为该题的满分分值。
难度系数越趋近于0,难度就越小;难度系数越趋近于1,难度就越大。P≤0.3表示试题难度较低;0.3
2)区分度分析:
试题区分度是指试题对学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区分度高的试题能对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学生加以区分,使能力高的学生得高分,能力低的学生得低分;区分度低的试题则不能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有效的鉴别,使水平高和水平低的学生得分相差不大或无规律可循。
试题区分度的计算方法为:首先把抽到该题的全体学生的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前27%的学生作为高分组,后27%的学生作为低分组,分别计算第i题高分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和低分组学生的平均成绩,设第i题满分为wi,则第i题区分度di定义为:
一般认为,di>0.4的试题区分度为“很好”;0.2≤di≤0.4的试题区分度为“良好”;di<0.2的试题区分度为“较差”。
2.2 试卷分析
与试题分析类似,试卷分析也包括难度和区分度指标,分析方法相近。下面介绍试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方法。
1)信度分析:
试卷的信度指标用来衡量试卷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信度高说明考生分数不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误差,考生分数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
试卷信度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对于无纸化考试系统,适合采用同质性信度计算法。计算公式为:
式中B表示试卷的信度,n表示试题总数,si表示第i题分得的标准差,si2表示第i题得分的方差,s2表示试卷得分方差。其中:
m表示考生人数,表示第j个考生第i题的分数,表示全部考生第i题的平均分表示第j个考生的试卷得数,表示全体考生的试卷平均分。一般认为,B<0.5的试卷信度较差,0.5≤B≤0.8的试卷信度良好,B>0.8的试卷信度很好。
2)效度分析:
试卷效度是衡量考试结果对考试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反映了考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试卷的效度可以通过试卷的平均区分度来衡量:
其中R表示试卷效度,di表示第i题的区分度,n表示试题总数。一般认为R≥0.4的试卷才可以有效地实现考试目标。提高考试的效度需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考试的目标要明确,是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要考核学生应用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或是两者兼而有之;二是试题的设计要能有效地体现考试目标,客观性试题一般用来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非客观性试题则用来考核学生应用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3 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把握题库结构与组卷方法:
进行考试分析必须首先掌握题库情况和组卷方法。无纸化考试的试卷类型,一般包括客观题与主观题两部分。以我们已经实现的VB程序设计课程试卷为例,包括5个大题,分别为单项选择、双项选择、填空、代码填充和编程。前4个大题由考试系统自动判分,第5大题由教师通过考试系统人工评分。客观题试题库结构为:试题库表(试题编号,题干,备选项,答案,分值,知识点ID,得分,难度,区分度)。其中的难度和区分度值,由拟题教师建库时预估,考试分析后修正。
2)分析方法:
在进行考试分析时,前4题按客观题分析,第5题按主观题分析。
由于一个试题可能随机地分布于多份试卷中,所以先按试题编号对每一道试题进行难度和区分度分析,所得结果替换当前值。并列出与当前值区别较大的试题,以便查找原因。
按照前述算法,分别分析每份试卷的信度和效度,最后根据每份试卷被抽取次数的加权平均值,得出本次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3)实现技术:
具体的编程实现,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通过ADO技术调用试题库编程实现各种分析;二是将考试数据导出到Excel工作表中,利用Visual Basic for Microsoft Excel,在VB程序中直接调用Excel单元格进行各种分析。
4 结语
本文所讨论的分析算法,系根据统计学和教育计量学中的成熟理论与我们实际运用相结合而得出的。事实上,分析方法有许多,如,可以运用试题特征曲线(Item Charateristie Curve)同时查看多个试题难度、区分度、猜测率等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另外还可以通过寻找试题的误差方差来分析试题偏差,检测试题质量。
在具体的实现方法上,由于我们对双项选择题的判分方法比较复杂(选对两项得满分,选对一项得一半分,选错一项不得分),因此感觉对双项选择题的分析偏差较大,敬请专家同行指导。
参考文献
[1]李勇,宋晓霞.通用试卷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4):55-57.
[2]张敏强.教育测量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王青青,鹿瑾,蒋海明.基于ASP的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2008(5):158-160.
武威三中方方
一、总体评价
本次英语试卷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测试内容主要为高二英语选修六模块4-5和选修七模块1的基础知识。题量适中,全卷共六大题,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卷。从学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出发,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突出考查了为交际所具有的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较准确地检测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并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分项评价
1、单项填空题总分为20分,每小题1 分,几乎每条题目都与教材的重点语法知识,短语词组等有密切关系,而且还有几道是学案中出现过的类似题目,但总的得分率并不高。考查语法项目的题有:词组词义(1,5)、动词(4,6,7)、固定搭配(8,11)、强调句式(2,16)、动词不定式(9,12,14)、名词性从句(2,16);另外几道题则考察的是would do…rather than do…及it 作为形式宾语的用法。失分率较多的是2、5、9、12、13、20这几道目。例如第20题,多半的考生选择了A,这是由于考生审题能力不强,没有注意主语和动词之间的主动或被动关系。
这说明我们在基础知识方面强化记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知识点,会变化,灵活运用。
2、完形填空总分为20分,每小题1 分,考查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语篇、词汇和语法知的识掌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选出最佳选项,是综合性较强的题型。第2,4,11,17,18,19题都较简单,可以通过上下文得知答案,所以得分率较高。得分较低的有第3,5,9,13,15,18,20题,有些同学在上下文整体联系上把不够,造成一些理解上错误,还有就是学生对选项中出现的一些词汇和短语不熟悉,甚至对文章不理解。
3、阅读理解总分为40分,试卷阅读理解共五篇,最后一篇是任务型阅读,共20题。题材多样,难度适中,设题合理(有事实细节题A,逻辑推理题B,词义猜测题C,归纳总结题D,任务阅读题E)试卷反映的情况为:前四篇阅读因题意简单,内容叫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得分率较高。其中事实细节题A完成情况最好,E篇出现的人名地名多而影响理解,学生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态度、情感等,导致失分。总体感觉学生阅读有困难,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4、单词拼写共10题,每小题1分。词汇题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单词拼写能力,还考查了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本题10小题均范围内的题目,但得满分的同学没有。好学生也存在形式变不对的问题,根据题意猜词的能力较差,错误多的有3,6,9,10等题。
5、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短文改错历来是学生比较害怕的题型,本试题考查学生综合表达能力,注意检测学生在写作中对介词,动词,形容词,连接词等正确运用情况,本题考查变换词形的错项较多,得分率较低,平均3分左右,许多同学0分,以后要加强训练。
6、书面表达20分,从卷面情况看,大多数学生语言表达贫瘠,语法错误较多,词汇拼写错误很多,文章思路不清楚,条理欠佳。组句成篇的能力有待加强。
三、今后教学改进措施:
1)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精讲精练,提高课堂效率,争取当堂消化语言知识点。
2)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整理笔记和错题,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3)坚持完形阅读的训练,提高做题速度与正确率。
4)平时给学生多提供好词好句,多指导写作,加强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日期:2010年5月24日 出处:长海高中 编辑:chgzlw 阅读:72次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备课组 刘蔚
本次期中考试采用岫岫岩高中试卷,现做考试质量分析如下:
一、考试成绩统计:
本次期中考试年段最高分90分,及格人及格率37.33%;年段平均分55.11分。各班详情见教务处的质量分析表(excel)。
二、命题设计:
考试范围为必修2第一、二、三、单元。考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并有旧教材的知识点。本次考试目的是检测开学以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下阶段教与学提供有效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与学质量。
三、存在问题:
教师课堂虽对重点,难点花足功夫,细致讲解,重复强调,而且课上检测,课后反馈。但课后,由于学生没能自觉及时做好复习,练习巩固,使学生知识消化不良,课本基础知识不熟悉或理解不透甚至混乱,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适当的识记,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学生考试过程中审题作答存在随意性,考试技巧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知识无法得以有效运用,客观题失误频频;主观题有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述不规范,要点不突出,逻辑性不强;阅读不认真,有效信息获取不足,概括归纳信息的能力欠缺;旧教材的知识点学生了解的少,得分不多。
学生与老师学与教不同步,特别是学生学习主动性,考试结果没有预期的好。
四、今后的改进措施:
1、继续抓基础,反复练习。
2、放慢新授课的速度,使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达到更好的效果。
3、培养学生阅读、概括、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4,考试作业的批改,评讲要及时,应注意审题技巧,答题规范性等问题的指导与训练,对症下药,适当的训练是巩固和理解知识点的必备途径。
5、加强学法指导:指导笔记。
6、对个别学生进行试卷的书写指导
教学建议:
1、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近年高考、统考试题,把握教学复习备考的大方向。
2、抓一个理念:始终坚持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学习,咬定基础不放松,能力培养是关键。近年文综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是向于新角度,新材料,新观点,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平时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能力培养,学生面对高考试题才能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掌握双基基础上,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要准确分析问题,首先要掌握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把它运用到历史思维中去,做到融会贯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体会。
3、抓好三个依据“一是课标、教材,二是学情,三是考纲与考试说明。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考强调能力考查,强调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方法,只有真正落实《考试说明》中各项能力考核目标,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才能适应考试要求。
4、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形式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
5、指导学生全面地、牢固地掌握学科知识。复习中要稳扎稳打,依据教材落实知识要点和知识结构。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探究,记忆知识要点,通过把握知识点间的线状联系,块状联系,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结构。
6、加强审题和答题方法的训练。教师应指导学生探索审题、答题的思想和方法,在理解试题要求及考查意图上下功夫,杜绝背题应考,要训练学生阐释历史问题时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要注意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训,做到答案准确、完整、流畅、简洁、合乎语法规范。
漳州市2008—2009学年下学期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卷质量分析
云霄一中
朱燕妹
一、试卷的结构特点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各占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内容覆盖了历史必修二教材全部八个专题的内容,总体难度适中。体现历史新课程的理念,重视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考查,代表着高中课改的价值取向,对漳州市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
1、选择题题目简单而不失灵活。从在这次选择题的考试结果看,学生的平均得分在36分以上,有小部分学生得满分50分,得分率72%以上,可见选择题难度不大。但这次选择题的试题较为灵活,25道选择题有12道是材料型选择题,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材料体现多样性,有图画、古诗、生活场景、图表、宣传画、文学作品等。每一道题都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思考、知识迁移,再进行判断。注重回归教材的知识点的考查,这样的考查特点更为注重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特别是对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的考查。
2、彰显地方特色,贴近生活与现实。
在选择题第5、12题涉及到漳州地方史,让学生在做题时倍感亲切。非选择题的第27题考查的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变化,第三题是开放式问题,贴近生活。非选择题的第28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让人联想到今天的热点即2008年至今的经济危机。第26题和第29题也是热点问题,即中国近代化问题和经济全球化问题,学生都较为熟悉。
3、突出文明史观,突出能力考查。
试卷突出了文明史观,比如第26、27、29题考查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碰撞、交汇。试卷以能力立意,注重考查主干知识。《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中,将能力要求表述为四个层面: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非选择题四道题的每一小道题的解答,都在不同程度上要运用上述的一种或多种能力要求,考查的侧重点是学生的知识迁移、理解、运用、分析等能力。有的是要求从图片材料中提炼信息,如第26题第1小问、第27题的第1小问、第29题第3小问。有的是要求从文字材料中提炼信息,如第26题第2小问,第27题的第2小问、第28题第1小问、第29题第2小问。在设问时结合材料与教材中产生,在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时显得较为灵活,注重了多层次、多角度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4、在开放性的问题中突出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非选择题的四道大题的最后一问都是开放性的问题,大部分学生的回答都较好,基本上可以得一半以上的分数。在考查时凸显了历史的情感教育功能,有助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提高其价值判断能力。
二、云霄一中学生答题优点与不足之处
1、优点之处:
(1)选择题得分率高,有小部分学生的选择题得满分50分。非选择题的准确率也较高,总分平均分66.359分。
(2)开放性的问题回答较好。
(3)回归教材知识点的回忆准确率高。(4)大部分学生的文字书写规范、工整。
2、不足之处:
(1)错别字现象还有。这在各个小题的回答中均能看到一些错别字。(2)部分学生因审题失误导致失分。特别表现在第26题第1小问的回答中没有看到“分别”一词,回答时笼统不清,也没有表达出图片之间的关系。第27题第2小问的原因分析,学生分析原因时脱离题目。第28题第2、3小问回答时没有正确理解题意,没在回归教材的知识点。学生失分较为严重的是不能回答“胡佛政府无力扭转和人民不满情绪高涨”,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没有表述出来。(3)部分学生从图片、文字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不足,方法没在把握。比如第26题第1、2小问,第27题第1、2小问,在第28题第1、2小问,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地提炼信息。
(4)部分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不足,历史概念的表述不清。比如第26题第1小问的三个概念:外国资本主义、洋务企业、民族企业的表述不清楚。第26题第2小问,有一部分学生提到“官僚资本主义”,第27题第1小问的技术变化得分较差,没在理解“技术”这一概念。第28题第1小问的三个历史概念表述不清。
(5)历史辨证思维能力不足。比如第26题第3小问,没有辨证认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回答时大部分学生只说出“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束缚,发展艰难而曲折”,大部分学生在第27题第3小问的回答中没有想到新式交通工具的负面影响。小部分学生在第29题第3小问的回答中不能运用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并且没有体现“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回答时没有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论证史论。
三、试题对云霄一中高一备课组的教学启示
1、强化集体教研,发挥集体智慧。认真研究福建省高中历史教学要求,注意对历史教材的整合,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做到资源共享。
2、倡导教学新理念,以学生为本,注重师生互动。从试卷体现出的通过提供多元材料、创设问题情景的考查特点看,注重“证据意识”、“过程方法”、“分析探究”,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阐释、探究问题的能力显然是新课程高考的价值取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史料教学,加强对具体历史材料的讲解、分析、讨论,不要随意下结论、给定义,坚持“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史学研究基本原则,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避免死记硬背教材知识和“押题押宝”的极端教学行为,加强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引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审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3、注重用文明史观整合教材,同时注意历史的时序性和整体性。试卷突出用文明史观来看待历史现象,体现了引导学生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考查学生对人类文明演进的道路、方式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经验、教训和认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观察问题,用发展的眼光认识世界,更好地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主题和主线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在现在专题式的历史教学中更要关注的是加强历史的时序性和整体性,这是新课程受所规定的模块与专题的制约,存在难以反映历史全貌的缺憾。从这次答题情况来看如第29题的第1小问中,有部分学生对三个重大历史事件不能把握清楚。
4、加强对历史主干知识和历史概念的把握,确实落实三维目标。本份试卷是以能力立意,注重对历史主干知识和历史概念的考查,也强调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对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三维目标的指导下优化教学设计,在互动式教学中强化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记忆,在分析探讨问题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与把握,在史实的认识中学会“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增强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
5、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试卷体现了对地方史的考查、贴近生活与现实的特点。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将历史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的有机联系,落实“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学科功能。
6、加强答题规范化的训练。(2009/2010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
杨梅怡
2010年1月27日
一、本组基本情况
本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由六位教师组成:赵中义、潘金元、王爱涛、吕静。陆亚芹等。在立足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到“四个统一”:统一教研、统一进度.。
二、定好基调,做好计划
第一轮复定下的基本基调是: “实、准、稳”。
实:依纲据本梳理课本知识,穿插小专题。延伸和加深要适度,照顾全体学生,注重夯实基础,扎扎实实,讲得实在,练到实处,达到实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求掌握讲到位、练到位。训练中突出重点,讲究效果。除了重点内容要训练外,要求重点抓好基础题和中档题的训练,狠抓错题过关,提倡“小题大做”。在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注重总结规律,不断提高。我们要求学生自己在复习过程中总结提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总结,探索解题规律,把教师的教学思路内化为自己的自觉意识。
“准”,就是要瞄准考纲,准确定位,把准难度,讲练准确。
“稳”,就是稳步推进,稳中取胜。不单纯追求进度,以知识是否掌握到位为基本依归。
三、教学过程实施:
(1)研究考纲,分析考点。
备课组的各位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考纲,领会相关的要求和精神,深入分析近几年高考的试题,了解近年高考的特点,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备考工作力求做实做细,尽量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
(2)加强合作,统一节奏。
加强合作,体现在集体备课和互相听课评课。每周备课组活动一次,集体备课时定出每节的重点难点以及高考可能考点。互相听课评课,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统一节奏,体现在高三备课组内做到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练习、统一教辅资料、统一测验。本学期历史科组的作业的布置是合理,及时批改,做到全批全改。经常向学生了解教学情况,及时改进了存在问题。每次测验后认真做好质量的分析工作,找出存在问题和制订出整改的措施,对进步较大的学生进行表扬,对退步较大的学生进行谈心,了解有关原因,帮助其赶上。
(3)面向全体,提优补差。
面向学生全体:高三第一轮复习重在基础,全面推进,指导后进生巩固基础知识,把握基本线索。
提优补差:对尖子生的培养,定时间定内容,智力投资,从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关心他们;对踩线生和偏科的学生,定时间定内容,情感投资,鼓励帮助,使其成绩不断提高。
(4)对外交流,收集信息。
积极作好信息的收集工作,还加强和兄弟学校的联系以及业务的进修。
四、存在问题
尽管本学期我们做了一些积极的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仍有许多不足和遗憾:
1、各班之间的发展还不够平衡,各班的成绩差距较大。
2、对尖子生的培养措施和力度还不够。
3、对差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对其非智力因素挖掘得不够,练习还不够到位,没有形成应有的能力,故这部分学生的成绩还不够理想。
4、老师有时讲得过多、包得过多的教法还需进一步改进。
五、努力方向
1、注重“热点”问题与历史的有机结合 历史考试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与现实性,“以史为鉴”是历史课的重要社会功能,复习过程中,关注社会热点,并与历史史实有机结合,这是决胜高考的重要途径之一。
2、精选精练
高三练习多如牛毛,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精选精练是关键。
教师要对练习的好话坏做出明确的判断,必须充分地对近年来各地的高考试题进行认真研究,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另外,根据当前的焦点、热点,结合历史学科的内容,精选练习。
3、强化训练
历史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在练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练习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高考考试时间进行严格的时间限制;
(2)认真研究高考试题答案,了解答题要求;
(3)注意答题规范,做到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一、分析试题
高二生物考试题目和题型和学业水平考试是一样的。本次考试有两大类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40个题,非选择题7个大题。选择题分值为60分,非选择题分值为40分。这一份期中考试试题难度和学业水平考试难度相当,都属于比较常规的题型。
二、分析学生
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分析学生选择题的答题情况可以发现,学生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2.审题能力不足
学生不能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审题能力不足,也一个较为是普遍的问题。其中以选择题的第18题、第25题,非选择题第33题最为典型。审题能力不足还表现在学生读图、绘图和图文信息转换的能力较差。
3.知识应用能力欠缺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综合应用题时,往往无从下手,如第46题第(4)问 学生失分较多。
4.解题速度较慢,时间应用不合理
许多学生前面花的时间过多,以至于后面题目来不及做,该能得到的分数没有得到。
三、分析教学得失
选择题得分情况平均为36分左右,其中选择题多错在11、13、14、17、20、22、23、36题上。第22题只是蛋白质常规计算题目,平时不记公式及过度依赖于计算器是其主要失分原因。综合性较强的只有26,35、40三个题,对知识不进行及时梳理,造成知识点混淆是其失分原因。并且此中还有练习册上的原题如第1、2、6、20、25、30等,对于已经做过的并讲过的题仍然出错,说明平时上课、做题的效率低下。
非选择题平均得分14分,各题详细情况如下:
41题平均分在3分,多错在(1)小题上,基础知识不牢固、不会灵活应用知识是其主要失分原因。
42题平均分约2分,多错在第(1)(2)(4)题上,基础知识不牢固。43题平均分约为2分,多错在第(1)(3)题上,主要是学生平时练案不做大题,避做大题,许多专业名词胡编乱造,缺乏对知识科学性的理解,缺乏对知识系统性的考虑,更缺乏对语言的规范使用。
44题平均分在1分,多错在(2)(3)(4)小题上,这是一个遗传题,这一个题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就怕这种题型,但是这种题型只要认真就可以做得好,解题思路要记清楚。
45题平均分在2分,多错在(2)小题上,基础知识不牢固、不会灵活应用知识是其主要失分原因。
46题平均分在2分,多错在(3)(4)小题上,基础知识不牢固会把标志重捕法写出标记重捕法,在上课的时候不认真。
47题平均分在2分,多错在(1)(2)小题上,实验设计也是学生的不足的地方。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落实双基,把握主干,强化知识的加工和提炼,构建知识网络 夯实双基是高考取胜的保证。复习教学需在加强生物学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训练的同时,着重训练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物学现象、概念、原理和规律,准确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注意对生物概念、原理的规范理解、准确把握定位,扫除知识上的遗漏和盲点。
抓好重点知识、重点章节的复习,这是备考的重中之重。突出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点,做到主干知识清晰,枝节明了,重点难点心中有数。从本次考试分析可以发现,部分主干知识中的难点问题,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中的计算问题、细胞分裂中绘图问题等,学生并未真正掌握。针对这一问题,在一轮复习阶段,有意识强化训练这些主干知识中的难点。
2.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
高考对考生能力的要求日渐提高。在复习过程中要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思想,更多地给予学生获取知识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逻辑思维、概括归纳、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在以学科主干知识为主线进行复习的同时,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从多角度、多层面全面、完整地理解所学知识,真正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在这第一轮复习中,特别要重视教材重要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观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和生产实践。
3.重视审题能力的训练
在一轮复习中要加强审题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加强选题,注意对于知识情景的灵活转换,在教学中加强变式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4.加强解题答题的规范化训练及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
高二政治期末试卷是高二上学期文化生活模块部分的总测是根据当时实际教学进度进行的,它有利于高二师生正确理解和把握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夯实基础,为以后高考作知识和能力准备。
一、试卷结构
本次政治试题总分为100分,时间为90分钟,其中第Ⅰ卷选择题1—30小题共6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 31、32、33题共40分。
二、试卷特点
本套试题结合文化生活模块知识特点。切合新课改精神,由以往的能力立意向目标立意过渡,有一定的覆盖面,各部分内容所占的比例适合,题量适中,试题形式稳中有活,情境设置紧密联系实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命题人的着眼点是正确的,他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文化底蕴。具体特点如下:
1、关注社会热点,凸显学科特色
试题展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网络治理第Ⅱ卷非选择题 28 题 广州亚运会、世界媒体峰会、于丹解读论语。
2、贴近学生生活,凸显地方特色
结合目前高考形式我省文综科目自主命题将会更加突出地方特色。本试卷设计背景材料有庐剧以及巢湖市相关材料,旨在要求学生了解乡土时事的基础知识。
3、结合新课改,突出实践能力考查
试题力争体现新课改,如非选择题第29题 的综合探究题,4、注重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考查
试题力争引导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如非选择题第28、29题,重视对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考查。
三、问题分析
从学生角度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之间成绩有一定差异,2、基础知识欠缺,提取信息不全,缺乏解题技巧,应试能力不高
3、知识面较窄,对现实生活中的部分常识缺乏了解。学生 阅读 相关材料,理解不透,实践知识欠缺。
4、审题不严,这是学生失分,特别是主观题失分的重要原因。
5、要点不全,疏于知识网络的构建,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答案缺乏条理,逻 辑性不强。
6、答题欠规范,不能规范使用政治术语,语言组织随意性大,表达不清。
7、没有关键词,要点不突出,原理阐述与材料信息脱节。
8、字迹潦草,卷面混乱,不分段落,不标序号,从头到尾“连成一片”,往往严重 的影响答题质量和教师的评判。
五、教学建议
1、夯实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2、关注热点,理论联系现实
3、重视探究,深化课改理念
今年高考将深化新课改理念,重视探究性、创新性和开放性试题。在论证和探 究目标中,既要求学生有创新思维,更增加了“通过论证探究,得出合理结论;表达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的要求。试题的立意、情境、设问、答案设置将会更加新颖,这种考试的变化要引起学生高度重视。本次测试第29题突出的反映了这一点。
4、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素质培养
“以学生为本”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所在,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把知识原封不动地移入学生的头脑,把学生变成一只只“填鸭”,把课堂变成“满堂灌”;教师不能以知识布道者自居,不能磨灭学生自身的热情与好奇心,教师只是背景材料的提供者、参与者,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这样的环境利于学生生成自己的知识、能力、觉悟,学生只有情感得到满足、个性需求被尊重,才会有健全的人格,才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正是政治课教学的希望之所在。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现代教学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的引路人,让学生获取学习知识和使用知识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本试卷来看,就要求我们教师避免传统教学中过分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只强调背书和记忆,如果是这样,学生往往是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识却不会应用,不会分析,体现在考试时不能正确审题和答题,抓住一点难及其余,不能举一反三,导致考试失利。从试卷分析来看,主观题材料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答案就隐含在材料之中。在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会理解记忆,在要运用时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理解教与学的关系,既要注重教学的方法,更不能忽视学生学的方法,这也是我们政治教师努力的方向之所在。
5、要加强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
要帮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学会将试题所给的信息进行筛选、转换、重组和输出。首先是要精析题意。这是成功解题的基础,可以有效地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精析题意,寻找关键信息,转换为试题要考查的知识点,要分析试题,看要求用什么方法回答什么问题。
其次是要注重发散。正确运用发散思维是解答主观性试题最为重要的思维武器。“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简单思维是答不好题的。当然,这种发散不是漫天洒网,更不是张冠李戴,必须紧扣题目要求多角度回答,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第三是要有效重组。在找到知识要点、确定答题思路后,要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重组能力的训练,应在高中教学全过程中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侧重抓好初、高中学习的衔接,从知识、能力、方法上逐步过渡,从怎样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如何阅读和归纳材料入手,逐步培养记忆、理解、比较、分析能力,循序渐进地提高。第二学期培养学生判断、综合、评价、表达等能力,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全面地分析问题的方法。后期复习要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思考和回答问题,同时精选一些高质量典型的题目,进行分解和综合的训练。
小学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试卷总体来看难易适中,只是覆盖面不全。试卷共八道大题,全部是对汉语拼音的考察,没有涉及到拼音后两个单元的内容。我班这次语文成绩总体来看还算可以,平均成绩是93.67分。现将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如下:
第一大题我会做有三道小题。学生做得很好。第一小题默写六个单韵母,没有学生出现错误。第二小题写出用竖和半圆组成的不同声母,只有丁家俊一个学生写成了后鼻韵母,估计是没有听清要求。第三小题写出用单韵母组成的不同复韵母,有四个学生出现错误。其中因为没有听清要求,唐歌写成了鼻韵母,丁家俊写成了声母。每人失去16分,实在可惜。
第二大题读一读按要求分类。就是把混在一起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分类,分别写在指定的四线格里。这道题做得不是太好。只有16个学生全对。个别学生在此题失分较多,如刘子硕失去9分,李铭轩失去11分,倪迎波失去8分。
第三大题填空。这样的题虽然经常训练,但是做得也不好。只有15个学生全对。大多学生是因为小ü遇到j、q、x去点的问题。
第四大题看图把音节补充完整。这道题是失分最多的一道题。只有9个学生全对。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声调写错。
第五大题看图选择正确的音节。有18个学生全对。因为分值较小,失分不多。
第六大题看图选音节并写下来。这道题做得很好,共有31个学生全对。只有几个学生出现错误。失分较少。
第七大题判断,在声调标对的音节后打对号。这道题很简单,但是因为平时没有做过这样的题,只有17个学生全对。
第八大题读句子连线。比起看图写句子简单多了。但是做得也不是太好。只有20个学生全部连对。学生出现错误估计一是因为有些句子太长,学生不易拼读。二是因为对一些词语不理解,或是看不懂个别图画内容。
期中考试已经成为过去,成绩好坏也已成为历史。我能做的就是认真反思,找出不足,继续努力。争取期末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学五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试卷的主要特点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2、重视阅读、思维能力、识记、写作能力的考查。
3、试题贴紧扣教材、贴近生活、灵活机动。注意结合生活实际选取有知识点作为命题的素材.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作全面的考察。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够扎实。特别是拼音。
2、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写作能力比较差。作文不能紧扣主题,词语运用平淡无华,口水话较多,词汇积累较少,充分反映了阅读少的弱点。
教师自身不足分析
对新课程的本质、重点缺乏了解,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所致。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教学活动的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大的缺点,忽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点训练,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改进措施:
1、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加强薄弱环节的巩固训练力度。
从卷面上,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字,组错词,看错题目要求,没有完全理解题意粗心大意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是学生长期不良习惯造成的后果,养成教育应持之以恒,力求见效,并加以巩固。
2、加大汉语拼音的巩固训练力度。
从卷面上看,汉语拼音出错的占一半以上。就是能拼出音但写字词的占4分之一。
3、注重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我们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接班人,应该要很好的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要很熟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把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发扬光大。
4、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一、组织与阅卷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于5月4-8日在教研室的统一组织下施行,考试期间组织严密,教务处按照县教研室的要求统一安排了考务,全乡共设17个考场。六、七、八年级各安排两个考场,完全按照县教研室时间安排组织实施。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按照要求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统一集中订卷等方式加大对考试纪律的检查,在考试期间发生的违纪现象大为减少,但是距离杜绝学生违纪行为还有较大距离。阅卷采取的是分年级交叉安排教师,确保教师不阅本年级的学科试卷,各年级统一安排了固定地点,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题总体评价
本次考试,试卷为教研室统一组织试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难度(七年级数学试题偏难,),质量较高,注重了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体现了《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试题比较灵活。特别是语文注重课外国学经典诵读的默写和课外阅读理解能力的测试。英语学科的题型也有些变化,有些年级增加句型转换和补全对话等题型。数理化等学科试题灵活,注重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较好的把握了可信度、有效度和区分度,对今后的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考试成绩分析:
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各学校成绩不平衡。整体而言,余塅村小学的一、二、三、四年级整体成绩比中小好,特别是村小一、三年级各科成绩都超过了中小,四年级语数成绩超过中小。
2、各学科成绩的不平衡。小学语文一、二、三、五、六年级语文及格率不到60%,一二年级低分率达到20%以上,四、五、六年级优分率较低。小学数学一、二、三、四、六年级及格率不到60%,一、三、六年级低分率达到20%以上。小学英语除六年级外,三、四、五年级均分、及格率和优分率都比较高。中学除七年级英语、七八年级政治和生物、九年级数学、政史稍好外,其他科目成绩偏差,及格率不到50%,特别是七年级数学及格率只有6.5%,八年级语文及格率只有23%,多数科目优分率不到10%,七八年级语、数、史优分率为0,九年级语文优分率也为0,就低分率而言,七年级数学低分率达到67.4%之高。整体而言,小学语数成绩较差,英语成绩较好。初中主科成绩较差,政治、生物等副科成绩稍好。
3、学生成绩的不平衡(极差大)。
一年级语文中小最高84分,最低0分;村小最高95分,最低10分。一年级数学中小最高83分,最低2分;村小最高89分,最低23分。二年级语文中小最高81分,最低4分;村小最高95分,最低0分。二年级数学中小最高97分,最低8分;村小最高98分,最低2分。三年级语文中小最高89分,最低11分;村小最高84.5分,最低0分。三年级数学中小最高90分,最低7分;村小最高87分,最低0分。三年级英语中小最高96分,最低40分;村小最高98分,最低0分。四年级语文中小最高77.5分,最低29分;村小最高84分,最低14分。四年级数学中小最高81分,最低18.5分;村小最高89分,最低4分。四年级英语中小最高87分,最低37分;村小最高84分,最低46分。五年级语文中小最高76分,最低50分;村小最高70分,最低44分。五年级数学中小最高96分,最低27分;村小最高88分,最低10分。五年级英语中小最高98分,最低74分;村小最高90分,最低44分。
六年级语文最高85分,最低16分;数学最高91分,最低13分;英语最高96分,最低20分;思品最高48分,最低14分;科学最高48分,最低18分。六年级语数英极差较大,整体不平衡。
七年级语文最高90分,最低3分;数学最高91分,最低6分;英语最高113分,最低20分;政治最高92分,最低3分;历史最高78分,最低12分;地理最高80分,最低2分;生物最高88分,最低6分。七年级相对均衡的是英语、政治、生物学科。特别突出的学科不多,领头效应不强。
八年级语文最高94分,最低33分;数学最高94分,最低14分;英语最高99分,最低19分;物理最高87分,最低27分;政治最高94分,最低41分;历史77分,最低19分;地理最高90分,最低30分。八年级较均衡的是政治、生物,和七年级的情况相似。其中语文、英语、数学、物理这几大科的优分人数没有或偏少,应在培优上多花工夫。
九年级语文(高低极差25.5分)、数学(高低极差93分)、英语(高低极差65.5分)、物理(高低极差60分)、化学(高低极差57分),政治(高低极差38分)、历史(高低极差25分)、地理(高低极差15分)、生物(高低极差18分)。语文、政治、历史较均衡。
四、教师教与学生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层面:
1、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3.全校的及格率、优秀率整体偏低,而低分率整体偏高,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层面:
1.教师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平常的教学常规检查中。
2.结合平时课堂的反映及考试成绩比较,成绩较差的教师表现在课堂上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无计划性,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时间搭配不合理、教学进度过快、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很好的规划。二是对基础知识课堂落实不到位,缺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三是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差。
3.教师角色转化不到位。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实际性的变化。许多教师仍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忽视了学生练习的过程,学生被动学习。
4、课后辅导、作业反馈抓得不扎实。学校层面:
1.教学管理上缺乏创新意识,粗放型,经验型、时间型的管理还在主导着我们的教学。
2.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植于我们的课堂上效果不明显。相当一部分教师固执己见,固守传统。有人来听课是一回事,真正上起课来是一回事,上示范课是一回事,活动过后又是一回事,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很普遍,研究成果在课堂上的巩固率不高。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有一些教师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
3.教研活动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单兵作战,相互保守,取长补短根本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盲目的盯着学校的量化管理制度,很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五、今后教学中的改进意见
(一)重视尖子生的培养,把尖子生的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做。
1、.学校定期召开尖子生培养的专门会议,如学生会议、科任会议、班主任会议。解决好尖子生培养遇到的问题。
2.分类承包。任课教师承包有跛腿学科的优生,达成共识,一抓到底;科任承包本学科的优生层,培养优生群体;班主任抓全员优化;主管校长校长抓宏观调控。形成学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态势,促进学生的群体优化。
3、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实行分层教学,确保尖子生在打实基础的前题下,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创新教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要对教学管理各方面检查和反馈的程序等都要明确,不能有盲点。重视抓基础、抓常规、抓常态课、抓落实,在务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务实上
花功夫。针对本次考试存在的问题,要落实好以下几点:
1.落实好学科教学教研备课制,缩短学科内教师差距问题。关键在落实上下工夫。学校领导要挂包学科、包年级,全程参与,现场督导。
2.抓实推门听课和随堂检查制度,解决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对于听评课,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和对象,提高听评课的针对性。同时提高对教案检查的频率和力度,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教案检查的高频率保证教师备课的高效率、高质量。
3.完善质量分析制度,使分析成果落实到教师、学生的具体行动上。继续降低工作重心,转变分析方式。建立至下而上的质量分析制度,即:教师、学生作好个人的分析,班主任做好班级质量分析主题班会,各学科开好教学诊断,突出学科点评。特别要强化任课教师对学生学科的分析,分析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学科,分析到每一个知识点,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通过这种由下至上的方式实施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分析,从教学及教学管理的角度,诊断出现阶段存在的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归因,反思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4.强化行政包干制度,抓薄弱,促平衡。强化薄弱学科教学,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切实解决木桶效应的问题。
5.政教处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我校要落实好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工作,但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的工作。任何一个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有一个慢慢形成的过程。而形成过程中,持之以恒,严格训练,不然将事半功倍。
(三)、深入扎实开展教材、课标、课堂教学的研究。许多学科教师都普遍感到课时不足,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之间矛盾很大,许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上拿不准等等困难。面对这些困惑和困难,教师也要通过认真学习新的课标,深入研究新的教材,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要求,通过系统的研究,提高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能力,来解决这些矛盾。
成绩的差异只是过去,只要我们齐心协作,持之以恒,成绩肯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期中质量检测考试班级综合质量分析】推荐阅读:
中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05-27
三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07-11
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10-31
下琴小学期中考试教学质量分析06-11
八年级英语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11-12
2024年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12-03
七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质量分析(2015-2016)10-12
2018年春季小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10-24
期中试卷质量分析10-09
小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报告11-10